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2024-06-28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精选10篇)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第1篇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一、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

1.创业

传统意义上,人们认为创业就是创建企业,这种理解有一定的偏颇。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创业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的改变。创业的定义总结为: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

2.创业教育

创业是种技能,同时这种技能并不是人类生下来就会的。这就必然产生了创业教育。到目前为止,创业教育的研究,基本都是借用其它策略、创新、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加以说明研究的。狭义的创业教育仅仅是说那些已经离开学校,但没有合适的工作,需要一个机构给以教育,目的是提高创新能力,能够自食其力,创业致富。广义创业教育是对包括在校学生在内的社会待业者,其中的代表就是大学生。他们在学校教育系统或非学校教育系统中进行,适应社会发展,学会应对社会的技能,积极探索与创新。

3.大学生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从空间上来说,创业教育是动态的教育过程,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过程。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从最开始的入学,就应把创业教育作为学生教学任务的之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特别是专业的.条件,分析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二、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第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推广力度不够。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让人们也意识到创业教育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也多次发布各种相关文件,引导和支持大学生学生积极创业。但这只是一种精神的传达,并没有具体落实。大学生对如何创业,该怎样创业依然是雾里看花,没有真正实践。

第二,大学教育与社会的脱节。创业教育更需要的是走进社会,踏入大学的大门其实就是踏进了半个社会。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忽略了社会的参与。举个例子,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在报告《高校的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中把创业比作音乐,把创业教育比作音乐教育。音乐离不开观众,而创业离不开的是市场和环境,如果创业教育滞留在学校,就犹如把人关在封闭的空间不能进行空气循环。美国高校的考夫曼基金会,为创业教育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在实习、实践等方面。然而,我国创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是:政府不断地积极倡导,不断呼吁,但在具体的落实中根本得不到实际的支持,出现了“呼声高相应少”的画面。第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创业教育的开展关键在于教育管理者的推进,这就需要有一支创业型的教师队伍来把创新精神渗透到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让创新的思想成为一种风气,成为一种标杆。学生的可塑性决定他们的发展依赖于教师的引导。从现今开展情况来看,师资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一个瓶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

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不适合现今的教育发展,要将创业教育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是说理论仅仅是一种理论,特别是从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来看,还是十分不理想的。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立刻走进社会实践中。

1.让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中去,在社会上学习创业。现代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困难是没有机会接触创业实践过程。教育者要以项目为依托,让学生真正的走进真实企业的创业过程,在创业过程中理解书本的理论。在每一学期的课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在学习创业理论的过程中,投入到实际的公司或项目中,经过集体讨论创意,并具体实施方案。在方案的运行中验证理论。通过判断创意的可行性,加深创业理论的理解。当然在各个关键环节,可以请老师和实践人士一起探讨,并根据效果来打分评价。这种创业教育模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创业实践中,也是未来创业的一种模拟,具有极大的优势!

2.创业教育离不开创新教育,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各有侧重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都有一个创字,从概念的内涵上来说,双方都有创新的含义,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家需要的一种企业精神。创业离不开创新,创业也是体现创新最佳表现形式,从客观上来说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业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投资的高风险,创业活动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就要让学生体会到真正是在干一件有创意的事情,学会系统思考整个创业过程,从而在项目创业的实践过程中,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了解和体会了创业实践过程,有效解决了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的现状。

3.加强师资力量,事实上这是可以分为理论师资和实践师资。为了更好地应对理论实践,学校可以大量从校外聘请创业教育领域中专业的教师或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教育环节中来,通过分析案例更好地带领学生。这样就有利地整合了校内外教学资源,体会理论在实践的运用。

四、结束语

影响创业教育的因素很多,因此需要更全面的研究。从目前依照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如何解决我国现今不利的因素,积极带领大学生从理论中走出来,步入社会的教育实践里,是本文着重讨论的。目前大学生虽然大部分还处在懵懂的阶段,但是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创业实践的问题了,这将是一种趋势。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第2篇

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消防部队常常以其危险性和社会重要性区别于其他部队。公安部消防局确定“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为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消防部队的基本要求,也是消防部队对自身政治使命,历史责任的深刻理解。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新时期公安消防部队精神,对于激励广大消防官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维护公共消防安全、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保障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夺取了抗洪救灾、抗击冰雪、抗震救灾等重大自然灾害抢险救援的伟大胜利。新时期公安消防精神是孕育在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刻,广大消防官兵用自己的热血、青春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又一曲“人民消防为人民”的感人篇章,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铮铮誓言,集中体现了当代消防部队官兵的时代风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源于新时期消防部队坚定信念,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新时期公安消防部队是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刻苦学习科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改造主官世界,确定人生坐标,坚定从警报国的理想信念,执着坚韧,永不言弃,笃信党的绝对领导,忠于党和国家交付的使命任务,把对党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转化为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履职尽责的素质能力,转化为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以建设安全的消防环境为载体,实现服务广大人民为目标宗旨,时刻以高度的警惕性和绝对的可靠性肩负着保障国家消防安全的重任。

“忠诚可靠、赴汤蹈火、服务人民”源于新时期消防部队牢记宗旨,不断增强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新时期的公安消防部队是这样一支队伍,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把使命、忠诚、奉献作为价值追求的核心,把如何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作为自身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自觉把保护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视为己任,做出比其它社会成员更大的牺牲和贡献,特别是在生死抉择面前,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人民、让给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勇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新时期教育改革与教育的人文精神 第3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从多个方面规定了教育必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目标上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课程结构上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 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 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程评价方面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新时期教改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 规定当今教育必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上, 不以分数来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 开设很多选修课、校本课程,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以前的教育工作中, 偏重智育, “唯分数论”是最突出的特点, 分数高的学生被认为能力强、素质高、人品好、前途佳。实践证明, 这样的考核体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什么是人才?人才是具有一定技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才的标准首先则是具有良好的人品, 其次是具有博学的才识并有一定的专长, 最后是效率高, 有方法, 吃苦耐劳, 并有创造性思维。”[1]所以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并不是考试分数决定的, 而是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体现。评价体制的多元、对德育的重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正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教育自古以来就具有促进人的个性化的功能, 教育的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以及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等方面。”[2]这是教育满足人个性发展的功能。

二、关注教育公平

人人生而平等, 平等待人是对人的最起码的尊重。教育更要注重平等, 要讲究教育公平。在我国, 最早提出教育平等思想的学者则是孔子, 他说“富而后教”“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并且他身体力行, 招收学员不论贫富贵贱, 也不分年龄地域。西方的柏拉图也提出儿童不分男女, 从六岁都接受教育的思想。但是教育不平等的历史与社会不平等一样古老, 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上的不平等和贫富两极分化, 受教育的机会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和自身的社会地位。长期以来, 由于教育投入不公、分配不公, 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设施匮乏、教学水平相对落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 教育公平问题逐渐得到更多的重视。新时期教育改革对农村教育、农民工子女教育、西部地区教育给予了政策、资金上的倾斜, 比如率先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费、农村校舍及学生宿舍改造工程、统招教师统一分配、对农村教育师资进行投资, 在省城办民工子弟学校, 为民工子女免除借读费等等, 都是我国注重教育公平的体现。

平等参与教育管理也是教育公平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新教育改革体现了这一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积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还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这是一个充满科学化、民主化、人性化内涵的决定, 原因在于参与课程研发的人越多越能集思广益, 并且让中小学教师亲自投入课程教材的研发, 能够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 更能研制出适合学生使用、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教材, “只有教师参与课程的设计才能真正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 所以, 教师是设计课程教材的最为不可或缺的人。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教改对学生地位的发现和提升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学生才是教育的核心。“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根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是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3]新教改的一个重要倾向就是弱化教师的指导控制功能,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解放学生潜在的能力,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大解放”, 即解放学生的眼睛、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学生在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的同时, 自尊得到保护, 个性得到极大发挥, 教育效率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大的提高, 这对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压力山大”的今天,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一个人可以没有优秀的学业成绩, 也可以没有骄人的文化才能, 而不能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新教改尤其注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课程评价中规定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建立自信。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要想在这个社会立足, 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从不同角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 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充分关注人的人本主义原则。而新教改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更深层次上, 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

结语:

在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 出于教育自身的要求和时代的要求, 本着人的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新教改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关注教育公平,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并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 充分彰显了人文关怀, 体现了教育的人文精神这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所体现的最为突出的特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 社会各项事业对教育的改革需求也不断增长, 为此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这份改革纲要凸显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人文关怀。本文将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注重教育公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等方面对教育改革所透视出的人文关怀作出阐述, 并对新时期教改的这一倾向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育改革,人文关怀,原因

参考文献

[1]李长吉著:教学价值观念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158

[2]朱德全, 易连云著:教育学概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3

[3]王仕民著:德育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58

[4]袁振国著: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3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20-02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有其本身的特色,对大学生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巧有着深远的影响;创业教育还能帮助大学生进一步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从而教会大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容面对一些社会现象。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创业教育完全称得上是适应社会发展,不仅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还为国家的创新型教育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所以,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次重大飞跃。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学生大规模扩招,每年都有大批的毕业生涌入社会,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大学生们不等不靠,自食其力,自主创业成为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大学生利用自己在大学所学知识进行创业,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自身都有着很为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也为他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对于大学生而言,创业就是给自己当老板,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会明显的改变,创业的收入所得也比一般的上班族多得多。

一、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缓解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之前,高等教育被视为“精英教育”,如今教育的普及精英教育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的“干部”身份也被取消,“从业者”成为大学生的真正角色。在此基础上,国家对于大学生的管理机制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致使每年大学生的毕业数量远远超过用工单位所需的人数,为了打破这种僵局,国家推行了“契约管理制度”,大学生的身份确定完全依靠用人单位来完成,这样一来人才的流动性就加强了许多,可是一些用工单位对毕业大学生也存在着挑挑拣拣的现象,这个因素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如今的大学生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对于社会和个人而言,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据《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的白皮书显示,2012年3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而2012年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却有680万人,并且这样的数字还会逐年的增加,按照这种态势发展下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如果说高等院校的扩招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那么高校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就是要解决这一难题。可以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成功与否,与在校期间是否进行“创业能力培养”有着很大的关联。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自我实践过程中对发展和生存能力的一种培养,包括对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经营管理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就是要培养这些能力,如果这些能力真正得到体现,大学毕业生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的压力,还能帮助社会缓解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可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很有必要。

2.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大学生是先进知识的拥有者,也是社会的精英,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开展创业教育,不仅能够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还能还能使其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这样一来,既促进了就业,也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之下开创一番成功的事业,引导这些优秀的青年成长为翘楚精英或是新锐老板。通过创业教育提炼并设计财富的“魔方”,还能帮助有志于创业的青年进行人生定位,追踪和捕获事业的“奶酪”。

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子们在转型时代的财富共鸣,大学生们所有积累的财富都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所得。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他们不会做金钱的奴隶,或者违法的帮凶。而是在创业中发挥更大的创新设想,培养长远眼光,重视发展过程,依靠团队协作,理性共赢,从而实现个人、团队以及社会共同富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创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也为他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更为社会增加了的财富。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创业教育是实现学生自我发展和自身价值的首选。

3.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够打造未来的企业家群体。众所周知,大学生群体是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在成为创业者或者企业管理者之后,就是公司技术创新的直接操作者,更是协调者和组织管理者。以他们的青春活力完全可以营造出一种技术创新氛围和企业组织氛围,让创新精神时刻体现在生产组织、管理创新以及日常的经营管理行为之中。

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塑造我国未来企业家的新形象有着深远的意义。从目前我国现状看,从事企业经营和自主创业的人不在少数,但高素质的企业家却为数不多。中国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这种需要尤为迫切。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他们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锻炼成长。之所以我国成功的企业家为数不多,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主创业者太少。因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很有必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大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远远超过一般的社会创业者,如果全国高校重视大学生自我创业能力的培养,他们将来成为成功企业家的机会就会高出社会创业者很多。

二、我国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创业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主要以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行了第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目的就是鼓励这些一无所有的大学生们,以创业者的身份向一些从事风险投资的资本家们游说,推销一些颇具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创业教育由此开端。

1.我国创业教育的萌芽。我国的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目前的发展态势良好,正以强劲的势头在各个教育战线开展。1998年,清华大学率先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并成立了与此相关的创业研究中心,我国创业教育的研究和推广工作由此展开。同年,清华大学就着手开展了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这在全国高校是最早的,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2002年,中国教育部选择了包括中国人大在内的9所全国重点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目的就是引导这些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实践和探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探索,这9所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开展创业教育的经验,但是相对于全国众多高校和一些数量众多的高职院校来说,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脚步才刚刚迈开。

2.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自2003年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渐突出,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缓解就业压力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实现“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同比之下,就业岗位的数量却没有跟上毕业生的增长数量。因此,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压力也在明显的增加。针对如此形势,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创业,既为自己寻到了出路,也为社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因此,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自主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迫在眉睫。

三、在我国开展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难题

尽管政府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想法非常支持,但是由于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的还不是很充分,所以开展创业教育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1.从学生层面而言,创业教育的目标还很模糊。现今,许多大学生的创业还只是停留在盲目的阶段,在创业的过程中,急于求成,不能预见创业带来的风险性后果,并且在失败之后,很难承担破产后的打击,这些也表明了大学生创业心里还不够成熟,缺少一定的理性。这种不成熟的体现,很明显的映射出了创业教育的目标还不是很清楚,甚至是不明确,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进行到真正的实践中去。

2.从学校层面而言,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一定数量的师资队伍。我国所有高校,包括重点高校在内,严重缺乏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即便是那些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创业教育的工作者们,也都是半路出家,都是经过短期培训之后上岗从业的,这些教师往往是只有理论讲解,而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将创业教育完全停留在课本上和课堂上,学生的创业精神完全没有被调动起来。高校之所以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因此当务之急就是需要一大批专业的师资队伍,专门专症的讲解创业教育的知识和实践。

3.从社会层面而言,大学生自主创业缺少一定的平台和启动资金。没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再好的创业思路都是泡沫。资金既是大学生创业的保障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前提,在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一定的创业平台和资金帮扶,拉动一些社会企业参与进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四、加强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针对我国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之初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在今后进行创业教育之时,我觉得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创业教育目标,统一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要明确学生们的认识,创业和就业的形式一样,都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这一点大学生们要统一的认识。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能够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国高校之所以要推行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大的提升。在进行创业教育的同时,学生们会发现要想创造新的价值,必须掌握充分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创造新价值和新规律。有了统一的目标,创业教育才会取得较大的进步。

2.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水平。教师是创业教育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高校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加强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当中进行实践观摩,增加创业的体验,从而培养教师的理性认识和管理实践经验。高校还应该从外界聘请一些有实际管理经验的业务人员,他们既可以是富有理论经验的企业家,也可以是敢于冒险的风险投资专家,让他们担任学生们的老师,与高校的老师们一起互动教学,为创业教育翻开新的一页。

3.加强外界联系,争取各界支持。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同时也要走出去,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交流接触,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的鼓励和支持。政府部门是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高校应该及时把大学生在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麻烦向政府反映,让政府出台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扶持和政策性帮助。各高校还应当注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在企业中设立创业基地,或者企业在学校设立创业基金,还可以邀请一些企业成功人士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直接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指导。大学生创业的品质和能力全靠从实践当中获得,校际之间的交流,师生的互动,再加上校外资源的利用,创业教育一定会取得很大的进步。

总之,面对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拓宽创业教育的渠道已然是必由之路,这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从业观念,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着非凡的意义,更能帮助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缓解就业压力,这种现实层面的意义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难以企及的。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业基础 [M] 王卫东、吕莎、赵玉娇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

[2]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田红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3]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蔡楷有 青年探索 2002。

[4]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J]赵书玲 董跃华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9。

作者介绍:

肖银辉(1983-),女,河南信阳人,硕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目前就职于燕京理工学院。

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论文 第5篇

课堂是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这里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的吸收各种新知识;老师则是天空中那颗明亮的启明星,给予孩子们方向指导,教会他们如何飞得更高更快,面对各种风雨的挑战将会变得游刃有余;那么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广大的学生群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传递最充实的知识体系。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因此要对学生们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式,顺应新时代的变化,转化教学观念,逐步转化课堂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用一颗“爱”心去教学。作为二十一世纪初期的青年教师,要大胆的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其学会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以下是我对小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师生间的主次关系

1、老师树立培养学生创新和能力的意识。在唯物辨证法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意识能动作用发挥是直接影响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在传统的思维意识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也是传道授业的主体。在课堂上,纯粹的以“教学传授知识”为第一目的,在这种教而学的模式中,老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间接的抹杀了学生们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们成为学习中的被动者,成为老师台下的一群观众,即形成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惯性教学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意识的抹杀,形成了恶性循环,可能成为某些学生终生学习处世的一种惟上是从的思维意识。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要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形成以教师为课堂的辅导者、引导者,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者,即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知识和创新意识并重”的新时代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掘和鼓励学生不断的创新动力,以新的意识形态,改变客观物质世界的固有模式,达到最终创新的目的。同时这种创新在量的不断积累创新中,达到质变,以最终的成功实践为其证明。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握课前课后的统一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好教学任务,分划好知识体系的结构,然后通过课堂的不断串联,将知识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里,教师纯粹的主导将知识“硬生生” 的塞进了学生们的大脑中,学生们在这种呆滞的学习过程中,那种活跃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慢慢被消磨,教师在初期教学有着良好的教学成绩,但忽视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意识不断的被弱化,逐渐的丧失这种活跃的意识,因此学生丧失了创新的机会。

二、学校、课堂、家庭三点一线,创造有序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校、课堂、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最关键点。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的大理石,他认为教师灵活教学,家庭辅助配合监督,孩子自主参与学习,集体的良好氛围影响教学这四者的整合将会教育出一个叫优秀的学生。

1、学校为一切教育提供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新式教学资源不断的被发明创造和应用在教育中,小到课桌椅大到用多媒体上课的班班通。这种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构的大力投资、支持分不开。在教育资源中,安装的计算机,让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及思维想象,但是这些都是城市或者乡镇小学才有的待遇,对于偏远的乡下或者山村,那里即使有部分电脑,但总会缺乏一些专业计算机授课老师,或是因某一些原因并未将计算机课程落到实处,因此那种资源无形中被荒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学校有义务聘请计算机教师,把计算机课程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们在物质基础上与城市里面的学生保持在同一起跑线,消除部分城乡差距,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质基础得到充分的满足时,相信学生们在受教育的质量上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贫困地区的小学如何才能留住青年骨干教师也是一个值得令人反思的问题,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这类群体,给予他们相关的福利和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强效雄厚的师资力量,有利于学生的“德智美体”得到全面发展,为祖国的未来提供多样化的人才。

2、课堂环境决定该科目的教学成果。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全体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氛围,要不断的反思教学方法。每个班总有一些“问题学生”,针对他们应采取相应的办法,为其他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任课老师要本着一颗责任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相信这种责任心也会感化那些“问题学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相应的帮助。一位严厉的教师很在意课堂纪律,因此课堂上不断的申明课堂纪律,这样多少有点耽误上课时间,但每一次提醒总会给某些学生带来惊醒的作用。就像安庆市教育局局长说的一样,不能一味的打骂学生,教师要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良知限制自己的言行。我想这对长期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帮助。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培养其纪律性和严肃性,坚信有益于其一生。教师的严厉必将引起学生的紧张与配合,那对该科目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帮助,相信学生们最后也会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

三、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一些实例

1、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应用,上课不再是那么的单调无色。通过利用多媒体设施,开展多媒体讲课,相信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用图片、文字、音乐等方式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相信他们最直观的接受这些,不再是黑白的衬托显得那么的乏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让多媒体教学慢慢成为教学的主流,让学生的好奇心成为支配其认真学习的动力,让课堂便得丰富多彩。数学上,在学习物体形状时,可以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去找那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让他们最直观的了解图形,把室内室外课堂相联系,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无处不在和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应试教育的考核需要成绩作为依据,成绩往往是最直接的天气晴雨表。老师可以通过类似奖励的方式,给予进步的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本子,卡通片玩具等,从他们的世界中进行奖励,让他们的竞争意识得到肯定,对于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作业有错题集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奖励,让学生们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们的付出得到老师们的肯定。针对一些学科,在班级放一个“问题信箱”,只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应该写出来投到信箱里,然后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这样有利于发现各类的问题,也有效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学期末,根据来信的数量和质量来评选“最勇敢的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其中。

新时期下的医学护理教育论文 第6篇

一、做好备课工作

课前准备是上课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护生和老师都获益匪浅。作为护理学基础课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适当加入自我见解,找出重点、难点和考点,调整好预期授课的时间分配,理清提纲,同时翻阅大量信息材料,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病例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例,配备与课堂内容相适合的教具。护生的准备主要在于对书本的预习,预习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根据学龄层次和基础的不同,护生对理论知识及操作的掌握也略有差别。故在备课时要考虑到这点,学龄层次低的备课得更加详细、逻辑合理、导课生动、叙事活泼、投其所好,学龄层次高的备课则可有所收敛,在解惑之余着重开发护生的举一反三和自学归纳能力。而实验教学的备课最好是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规范和统一操作流程和方法,让护生不会因为每个老师示教的手法不同而有疑问。

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开启学习兴趣大门作为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中的首要步骤,旨在引导学生加强学习的动力,主动摄取相关知识与技能。主要改进方法如下。

2.1以详细的资料与生动的图片取代传统以往教学中的文字叙述,增进学习趣味。

2.2将国内外护理方法进行对比结合我国目前护理专业的现状,分析就业前景,增进学生信心。

2.3开展多元化见习课与实践课堂,组织学生到院内进行参观,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2.4组织学生定期参加护理专业的学习研讨会,观看教学视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动力。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随着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教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样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职人员可在以往的教育观念基础上,加强并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以适应当今需求。主要方法有:每位教职人员需在授课之间组织定期定时的集体备课,互相交流经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寻求帮助;各教职人员需配合时代需要,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教授书本上的内容之外,结合护理事件实例,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定期举办临床实践[3];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或技能操作比赛,以此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促使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教学工作不断革新与发展;教职人员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学会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真正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需摆脱以往传统教学方式,使课堂富有创意,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

四、总结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第7篇

1.1时代需求

21世纪是知识型社会,更是人才的时代,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逐渐从产业领域向全社会领域扩散,人们也进入了知识社会。在知识社会背景下,人类活动的规则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的产生与传播发展,知识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社会文明,也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为了能够适应知识社会发展的形势,建立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早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也是知识型社会中重要的内容。成人继续教育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实现知识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创新成人教育方式,加速成人继续教育的转型,为终身教育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成人继续教育困境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给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阶段我国成人继续教育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境。

1)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化基础良好,新时期又向着国际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阶段成人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所需的人才质量差距较大,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

2)近年来,我国普高连年扩招,对成人教育的生源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成人教育体系下的学生一般都是普高招生留下的生源力量,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留下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给成人继续教育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3)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我国输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我国政策导向变化下,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职业教育招生的人数已经占据了普通高招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学生人数正在逐渐的增多。成人教育生源在这种情况下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根据国家相关的政策,我国目前正在逐渐减少成人专科教育,导致成人继续教育办学的类型不断减少,对成人教育发展造成严重的制约。

4)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导致文凭严重贬值,导致生源对成人教育的需求不断下降。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加上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下降,导致人们对文凭的重视程度不足,文凭的贬值成为制约成人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现代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用人的标准逐渐向着经验、能力方向倾斜,对文凭的重视程度下降。

1.3成人教育的自我限制

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成人教育发展显得按部就班,形成了成人继续教育的自我制约。一是成人教育办学理念存在严重的偏差,存在重规模、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素质的现象。二是成人继续教育的运作模式较为落后,长期以来,成人教育都以学历教育为目的,教育类型以非正规教育为主,主层次是继续教育,这样的运作模式制约了成人教育取得较高的.发展。三是教学质量堪忧。一方面,成人教育的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材很多是直接借用普通高校的教材;另一方面,学生素质层次不齐,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种宽松化的偷工减料型的教学,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四是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价值弱化。大部分学生参与成人教育都是为了取得文凭,并不是真正想要提升自我的素质,导致学习价值发生扭曲。

2高校成人继续教育转型路径选择

成人教育在我国虽然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毕竟历史短、基础薄弱。因此,无论从成人教育事业发展、成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都需大力加强。针对现阶段我国成人继续教育面临的窘境,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适应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必须加强成人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国成人继续教育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2.1成人教育办学体制向市场型转变

虽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影响下,成人教育已经逐渐脱离了计划体制,但是在办学体制方面仍然会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与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不适应。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从改革的效果上来看,成人教育在招生办学、教育管理、专业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还无法摆脱计划型的影子,与市场经济环境下所需要的人才形势不符。市场型的成人继续教育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格的按照市场需求制定教学目标,进行规格质量的市场评价等。在具体办学体制中,应该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实行面向市场、及时反馈与调整的体制。

2.2成人教育办学类型向资格型转变

针对现阶段文凭弱化现象,在成人教育办学类型方面,应该改变以往的文凭型办学,转变为资格类办学。为了能够切实地提升成人教育学生的技能、知识与素质,提升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为社会培养更多真正有用的人才,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成人继续教育办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以正规的教育为主的形式,转向以开放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资格培训为主的办学类型,向真正的成人教育转型。

2.3成人教育办学导向向智能化方向转变

成人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重知识教育、重专业教育、重传承教育等现象,实施教学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形式,教学流程也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加,但是实践能力较弱。目前,在我国大力提倡创新的环境下,人才的判定依据主要是创造力、学习能力等,而不再是对知识的拥有量。因此,知识型人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求成人继续教育由知识型办学导向向着智能化转变,加强教育教学的创新,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更多智能创新性的人才。

2.4成人教育办学模式向集约型转变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第8篇

为了进一步客观了解目前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开展方面的现状, 作者釆取调查问卷的形式, 对泰州市的几所高职院校的近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收到有效问卷282份, 回收率为95%。主要围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创业意识、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等方面展开, 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1 对创业的认识和期望

大部分高职学生在面对“是否支持创业”的这个问题时都是持支持态度的, 区别就在于有些学生仅仅是支持, 但是自己并不愿意尝试, 大部分高职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 是愿意创业的, 学生强烈的创业愿望为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创业时间的选择上,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是显得比较保守, 只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一毕业就要创业, 有65%的学生选择了“先就业, 再择业, 再创业”, 只有16%的学生回答“没有”。这可以理解为学生比较务实。但按照现在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职院应该加强学生的创业方面教育, 让学生学会创新, 学会自主创业, 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潜力。

当问到“你认为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 有36%认为是“资金不足, 没有好的创业项目”, 选择“经验不够, 缺乏社会关系”的同学占50%,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主要受到有资金、经验和社会关系三个主要因素的制约, 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时应该着重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考量。

1.2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期望

调查还显示, 学生们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有一半的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是创业教育, 仅仅有7%的大学生知道并且了解创业教育。当问到“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否有必要”时, 有83%的同学都期待开设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这就说明我们的学生对创业教育有强烈的热情和期盼。

在对“本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情况”的进行选择时, 认为开展“一般”的占了31%, 有53%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这显示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全面的开展创业教育, 缺乏这一方面的指导。

在“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和“开设系列创业管理课程”的这些选项的选择上有55%的学生希望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或渗透在专业教学中。当问到“创业教育的相关教育模式”问题时, 有45%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展一些创业相关的学生课外活动。

在对“创业教育最好的方式方法”的选择上, 79%的学生选择了“参加创业模拟培训”。说明学生非常希望学校加强对创业实践活动环节的引导。

2 高职院校新时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内容的研究进展整体较慢

首先, 创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中起步较晚, 还处在探索的阶段,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系统地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同时, 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多浮于表面, 现有的成果多数是基于宏观层面进行的研究, 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性的指导。

2.2 缺失具有创业经验的师资队伍

从对调查的高职院校来看, 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的, 大多没有创业的经历。而高职学校的学生觉得创业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参加创业模拟培训。这就要求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将实践与理论性双师型师资队伍, 但在当前高职院校中的教师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现有的教学要求。

2.3 创业教育课程和教材缺乏

由于缺乏经验借鉴, 关于创业教育的教材还有待完善, 学生从创业教育中获得的实际能力还非常有限, 单一的创业教育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创业实践的要求, 而选用课堂书本教材有很大的任意性, 所以导致学生还不能接受系统性的创业教育。

3 新时期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优化研究

通过对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提出少许对策:

3.1 要树立全新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理念

目前, 学生和家长对于创业教育的认知有些还持有保留态度, 认为毕业后还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上上之策, 毕业生的首选仍然是进入效益好的单位而不是承担风险创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就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 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就是要在学生中树立创业是也是就业的理念, 同时向高职学生创达国家和地方对于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帮助他们摆正创业的心态。在实践上, 学校要教会学生怎样创业, 该做哪些准备工作, 如社会调查等, 同时注意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3.2 改革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要改变过去临学生毕业前才抓创业教育的做法, 从学生进校开始, 就研究、制定、实施创业教育教学方案。扩大开展一些和学生创业相关的模拟培训相关活动, 协助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和认识创业的全过程, 进而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3.3 完善创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高职院校要改革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模式, 进一步加强课程和教材体系方面的建设。然而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 比如在设置课程体系时, 必须以创业为方向, 单独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板或者在专业方面相关的课程教育基础上要重点体现出创业知识。

3.4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应该要求加强实践锻炼, 比如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等方式接触市场, 积累创业实战经验。

3.5 搭建好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创业实践是促进学生今后真正走向创业的锻炼平台, 也是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学校应该为学生多多构建创业实战型平台。高职院校还必须营造多元化的实践环境, 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在学校中的所学, 真正用知识创造财富。

综合所述, 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真正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是全社会一个复杂重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只有真正重视创业教育, 采取有效措施并认真实施, 才能真正缓解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第9篇

摘 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是教育模式改革下的新探索。本文从创业教育的意义以及实施现状进行研究,深入分析现有困难及解决方法,进而探寻创业教育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教育 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中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可以说它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并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为基本准则与目标,但当今国内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比较单一,毕业生普遍“心气儿”高,喜欢去一些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寻求就业机会,往往忽视了对自身创业能力的发掘。而高校创业教育的全面开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也革新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相关指导课程的内容及模式。

与传统教育相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越性在于授学生以“渔”,能够通过高校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潜能,使大学生掌握创业方法,有助于大学生顺利走上社会,提升竞争力。且现阶段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帮扶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创业项目的前期投资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让具有创业精神的大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去,由被动就业转变为主动创业,可以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甚至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

1.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开展还不够重视,仅仅是理论上的指导与激励,没有形成一种教育制度与体系。这使高校的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没有长期的规划;且相应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遵循守旧;与相应企业联系较少,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2.大学生群体对创业教育认识存在偏差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毕业生更愿意通过求职的方式来求得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们的创业意识淡薄,对于创业教育不置可否,认为只有那些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才适合创业实践,往往对自身能力自我否定;且在许多大学生的认知中,资金是创业的基本条件,忽视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3.缺乏足够的政府与社会支持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家推行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也在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解决就业市场压力。但是各个地区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尽相同,致使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许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并未得到真正的扶持,许多人浅尝辄止,造成了社会创业环境混乱、复杂的局面。

三、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1.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作为实施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各高校应弥补传统就业观念的不足,重视创业教育工作,为创业工作制定出完善的制度;建立高校创业教育联络工作组,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聘企业家、创业者为外聘教师。另一方面,可在高校内部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营造创业氛围,并建立创业基金,对于学生策划的具有可行性的创业项目给以帮扶。

2.加强引导大学生创业活动与实践

创业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是否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为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高校应着力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业交流会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且每学期对一些可行的创业项目进行投资,进入实践运作阶段,并邀请创业成功人士对创业学生进行项目指导,为学生的创业计划提供直接的咨询与帮扶。

3.为大学生牵线搭桥,依托企业实施创业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创业项目所需的物质条件与运作资金的筹备,都是相对较难解决的问题。除相应的创业资金支持外,学校的创业工作组应依据学生创业项目的特点联系大、中型企业,让学生有机会与企业联合创业,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也能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指导。

4.政府要强化服务意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为促进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政府部门应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制定出相应规划,与高校一同指导帮扶创业项目。同时,设立相关创业机构,推出相应的措施,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门槛,建立起完善的自主创业资金扶持机制,鼓励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创业实践中。

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条重要举措,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潜在能力,解决社会就业压力。因此,要想顺利开展创业教育,就需要学生、高校、社会各方修正传统就业观念的不足;高校、政府部门共同实施相应政策,来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计划的进行。通过积累这些创业实践经验,逐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让学生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开创大学生创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牛万,杨蓉,伏永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江苏高教,2009(1).

[2]李晓峰,王斌,郑洪燕.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与突破[J].学术论坛,2012(9).

新时期的创业教育精神论文 第10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也日益得到了重视,教学常规和管理制度的建设,教学工作的量化评估,教研活动的开展等都论文联盟http://比几年前有了很大进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查中也发现,教学管理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它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成败得失,也决定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在硬件设施目前难以改善,办学条件与城区相比滞后的现状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新的教学管理文化,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1要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

学校无论大小同样都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完备制度,制定制度的目的并非是用于管理少数不服从领导的教师,真正的目的在于使学校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正规化。有人认为农村小学无需什么制度,就那么几个人,大家都自觉搞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其实不然,学校虽小,但如果没有完备的制度,对学生的教育、学校的工作就会有所疏漏。我校现在办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管理制度化。通过制度的严格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后勤、安全、卫生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有序开展,并逐步走向正轨。

2建立激发教师能力的工作机制

管理就是要尊重人的发展,贴近人的需要。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曾对教师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你认为哪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对你的成长最有帮助。结果显示有91.8%的老师认为同伴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最有效。针对教师需求,我们及时调整管理思路,在学校形成了“四式”的同伴互助方式。组合式,由学校将教师结合成对;松散式,教师灵活自由接对或临时接对,谁有一技之长,就拜谁为师;接力式,青年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后,即成为师傅,交给其带徒弟的任务;辐射式,把学校的骨干教师与校外的骨干教师接对。同伴互助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备课、互助听课、移位教学等活动,让教师在互动合作中实现经验的共享,专业的成长。

3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

学校每月都将对教师进行月考核,并把课堂教学情况专设一个版块,每个教师都有个人电子档案,记录每月的考核情况。期末学校将对每个教师进行纵向评价,做出综合鉴定,校长也将根据每位教师的综合情况,写出寄语。并及时将情况反馈于教师,便于教师及时了解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所占的优势。落实表彰激励机制,学校每年将定期评选校级骨干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4营造和谐的氛围

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有序、科学,是学校管理应该追求的境界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是不喜欢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也不喜欢领导不负责,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管理。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据此,

我们确定了这样一个信条;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是以共识和情感为基础的,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5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5.1转变学校的管理理念。管论文联盟理的目的在于发展人,在于激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在课改的实践中,我们把课堂管理浓缩为“一个目标”:进行高效率教学;“三个走向”,走向服务(相信教师、促进教师、发展教师)、走向过程(重在过程的管理)、走向动态(建立旨在促进人发展的制度、机制)。

5.2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价值在于师生间像开发宝藏一样,将蕴涵在每一个人心里的美好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多样的发展需求、潜能挖掘出来。如何实现教师理念的转变与升华,我们除了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科培训、知识培训外,还采取“自学——互学——推荐学——集体学”的理论学习模式,“三定三自一寻”的学习要求,促成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理念的升华。

5.3激励保障——关注发展。“尊重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有时候人情的威力要远远大于冷冰冰的制度的威力。所以要实现尊重的管理,首先就要落实情感激励。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中,我们更多的是走进教师的课堂,在课堂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每年一次的“关注孩子成长”家长开放周,让家长参与听、评课,不但增进了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同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一次比较大的促进。今年9月的家长开放周问卷调查中,家长对教师的课堂满意率达95.7%,基本满意率4.3%。在我们看来,教师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的认同,所以家长的评价,对促进课堂教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上一篇:8册数学教案下一篇:省重点高中毕业典礼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