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4-07-23

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精选8篇)

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1篇

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湖南省汉寿县职业中专 彭书强

【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德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凭借语文课堂教学这个渠道,始终不渝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不可少,且要做得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德育;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挖掘; 锤炼; 指导朗读; 创设情意

教育与教学,这两大系列在学校教育中互为条件,相互渗透,彼此促进,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关系,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德育内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它的位置。语文教学除了实现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这一主要功能外,德育就像一根红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它不能作为政治课,必须通过语言教学分析内在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恰如其分地进行教育。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材内容的德育渗透

众所周知,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我们应当想方设法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学生,而不仅仅是成绩优秀的“危险品”,加之目前有的中学生由于受社会浊流的影响,无远大理想,劳动观念淡薄,追求物质享受,讲排场,赶时髦,不愿吃苦,自私自利,不尊重父母师长,不懂得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甚至出现“情感饥饿病”。因此,从某个意义上说,“育人”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凭借语文课堂教学这个渠道,始终不渝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语文是爱国主义和理想教育最生动的教材

《荷花淀》、《与妻书》都表现出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 1 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以及为维护世界和平不畏流血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通过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经过不断抗争,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胜利的艰苦历史。使学生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更能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自豪感。

2、体会语文教材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过分的娇宠,以致养成了自私自利,独断专横的个性,缺乏集体协作的精神。教材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能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使他们明白只有团结一致,依靠集体,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3、感悟语文教材中的意志品质和道德观念教育。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教材中必要的渗透内容。“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就叙说了徐霞客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开拓出新方向的事迹,对学生就是一个好的学习例子。《背影》、《回忆我的母亲》的教学使学生懂得如何理解和珍惜父母对子女的浓厚感情,如何尊重父母,热爱父母,报答父母。《学习白杨礼赞》、《荔枝蜜》能使学生懂得农民的质朴正直。《生命的意义》、《感悟》能使学生思考人生如何度过,才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

总之,语文许多教材都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能逐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语文教学方法的德育渗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不能把国文课认作公民课”,用现在的话表叙就是不能把语文课看成或上成政治课,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思想品质,道德情操融会贯通,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其具体做法是:

1、挖掘作品含义渗透法

一篇好的课文必然是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成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语言文字的分析着手,深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如课文《孔乙己》,‘孔乙己’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悲剧人物,作者通过对这个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控诉了腐朽的科举制度的罪恶,鞭挞了丁举人之类豪绅的冷酷和暴虐。作品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寄予了深刻的同情,对他自命清高,好吃懒做,迂腐、麻木不仁的思想行为作了批判。教读这样的课文必须在学生了解情节的基础上,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进行具体的剖析,最后引导学生挖掘出作品所蕴含的主题,使其认识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2、锤炼作品闪光语言渗透法

毋庸质疑,好的作品必有好的语言,语文教学要抓住作品中那些独具匠心的关键词句重锤敲打,因为关键词句既有客观的“物境”,又蕴涵着作者的主观的“人境”,只有通过重锤着意敲打方能溅出耀眼的火光,方能照亮学生的心田。比如《荔枝蜜》后部分描写道:“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一段话倾注了作者的深情。“颤”原意为“抖动”,但文中“颤”不 3 是形式上的颤抖,而是一种真情实感的奔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作者由蜜蜂辛勤的采花酿蜜,自然地联想到劳动人民为创造新生活进行的忘我劳动,热情歌颂了人们的献身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即作者在文章中热情讴歌的思想情操,通过重锤敲打,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立志做“小蜜蜂”式的无私奉献的人。

3、指导朗读课文渗透法

教材中的多数课文都文字优美,有诗一般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操。如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雪》,在讲析课文内容及主题时,一定要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自由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朗读的活动中,充分领会毛泽东同志通过咏雪来赞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和“今朝”英雄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积极向上的精神。

4、创设情意渗透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意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我在教周敦颐的《爱莲说》时,结合生动的导语,绘出一幅逼真的出水荷花,然后在古筝曲《出水莲》的乐声中,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范读课文,把学生带入一种幽雅的艺术境界。教师没有强译,学生就已通过直观、听觉感受到了“莲,花之君子者也”。这样,在听课中学生不断升华对莲的喜爱,并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会到“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

三、语文教师人格的教育作用

许多的教育教学经验证明,对学生个性的建设性方向的变化起作用的不仅仅是教师的学识与教学技术,更主要是教师的人生态度的本身。因此,语文教师的文明用语,朴素的仪表,开朗大方的性格,待人的诚实态度,对工作的忘我敬业精神,更容易对具有很强模仿性的中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自然地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我国古代《学记》中讲:“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必不可少,且要做得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

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2篇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我们简称“品社”,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品社”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那么,在《品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情感渗透,言传身教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和人格的过程。言传身教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的行为时,还得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道德教育进入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教师先要按时参加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语言行为美,教师要做到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后进生。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他们讲究卫生,不乱扔瓜果壳皮纸屑,不乱花零用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教育他们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闻目睹,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思想渗透,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就是利用现有的教科书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培养爱国情操,强化道德观念。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品社教科书的第三单元《来自社会的关爱》,讲的是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他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门卫黄大爷一天要锁好几次门,医务室的于大夫半夜为生病的学生打针等等。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为校争光。这样,品德与社会也自然的渗透了思想感情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行为渗透,规范动作

紧扣教材,联系实践,规范学生行为。如:在上《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我先设计了个小游戏,并提醒学生,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从而导出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规则。如:学校公共场所图书室看书,电影院看电影,交通行路等。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各项规则可以保证我们的键康、安全,从而进行愉快地学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3篇

一、品析词句, 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些内容都寓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人物、事物、景物之中。因此, 教师可引导孩子从语言文字入手, 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 品析词、句、段、篇, 使课文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 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事件的意义的基础上, 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教育。例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就要抓住“笑”一词引导学生分析。“笑”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十次之多, 孔乙己两次出场都是在笑中走来, 又在笑声中走去, 特别是第二次来酒店是在人们的笑声中坐着用“手”走出来的, 这是多么令人同情而可怜的人物。文中却用“笑”来为他做背景, 可见封建制度对人们毒害之深, 当时的人们又是多么麻木。这样以笑写悲更见其悲。这样从“文眼”入手挖掘出社会根源, 使学生认清封建社会, 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而更加热爱社会。

二、指导朗读, 渗透德育

古语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阅读好的文章, 就像是在和作者对话, 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渗透在文字之中,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时要认真地去体会, 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以及认识问题的能力有限, 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言外之意, 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涵在文中的深层次含义。通过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 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 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 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中, 引起情感的共鸣, 从中受到思想教育。如《劝学》一文论述怎样学这部分, 语言精辟, 形象生动地道出了学习要积累、有恒心、专一这一道理, 读来极具感染力, 学生在朗读中可受到教育。如赏析《歌词欣赏》中《长江之歌》时, 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 读出豪迈激昂, 读中体会歌词中的图画美、音韵美、情感美,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引发强烈共鸣。赏析《那就是我》时让学生读出柔婉深情, 读出远方游子对母亲的思念、漂泊旅人对故土的眷恋、海外赤子对祖国的深情, 学生在读中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简介背景, 渗透德育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独到的时代背景, 也有不同的主题思想。为了能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习目标, 实现教材编排的目标, 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时代背景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课文写作的时代背景或反映的时代背景的介绍, 有目的地利用这些有德育价值的资源,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如《挖荠菜》的时代背景介绍:本文作于1978年。这时, 人民生活有了明显好转。旧社会的痛苦, 新社会的伤痕, 铭刻在父母一辈的心里。做父母的总希望孩子们牢记历史和苦难, 要珍惜现在。但是, 生在新社会的孩子们, 他们不愿走父母走过的路, 他们甚至嗔怪父母为何要过这样苦的生活。这样两代人就产生了所谓的“代沟”。如何填平这代沟呢?作者以为, 父母要耐心教育晚辈, 孩子们要尊重父母的见解和行为, 两代人共同努力, 就能消除“代沟”。于是, 作者创作了《挖荠菜》。通过这一背景的介绍, 学生懂得了要了解过去的苦难,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消除代沟, 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四、人物分析, 渗透德育

在语文教材中, 塑造古今中外各种人物形象的文章为数不少。生动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语文教学德育的主要内容。这里的人物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本人, 二是文中人物。通过简介作者进行渗透, 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本人的情感精华。因此, 每次上新课之前, 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 把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融入作者简介之中。如在《留学巴黎》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者冼星海的简介, 感悟作者在艰难环境中所立下的发展祖国的音乐事业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 透过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 挖掘出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 以此来触动学生的思想, 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讲授《党员登记表》, 便可在对黄淑英、老妈妈等人物形象分析之中, 进行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渗透。

五、语文活动, 渗透德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 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 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 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 提高学生的素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 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例如语文活动的比赛, 既能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 让学生们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 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 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 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中, 德育渗透的艺术构思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是, 构思与传达的主体这“源头”必须“活水”长流。也就是说,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 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 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图画。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不是空洞说教, 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德育因素,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要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 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散发出无限的光彩。要让德育渗透语文教学, 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思想品德高尚的时代新人。

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介绍作者 字词教学 分析课文 作文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3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语文这一学科的本身性质决定的,而且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语文学科既具有思想性,又富含形象性,文与道紧密结合在一起,易于感染和教育学生,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下面我结合十几年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在介绍作者时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大多是名家名篇,这些作家不仅作品为人们所称颂,他们的人品也令后人敬仰,因而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在介绍《生命的意义》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时,我告诉学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年轻时参加苏联红军,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受伤后转到劳动战线,由于忘我工作,劳累过度,健康日益恶化,最后导致全身瘫痪,后来又双目失明,脊椎硬化。然而这些困难并没有摧毁他坚强的革命意志,他以正常人都少有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终于创作了世界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应该学习他同困难作斗争的那种精神和意志,去克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二、在字词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教学字词时,我常常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品位字词的表达效果。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我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描写烈士牺牲前和敌人英勇搏斗的一系列动词,并仔细体会这些动词,想像当时勇士们与敌人殊死奋战的悲壮场景。学生很快找出这些动词,并你一言我一语的讲述当时的情景。最后我作了简要概括:这些动词的准确运用,生动表现了战士们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再现了战场上惨烈而悲壮的一幕。通过体会品味使学生精神上受到感染,从而对我们的战士产生无比崇高的敬意,也更加热爱我们最可爱的人,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并为祖国的崛起而努力读书。

三、在分析课文内容时渗透德育教育

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绝大部分都是文学性和思想性结合较好的文章,无论是写人记事,状物写景,都是對社会、对自然认识的反映,无不渗透着一些做人的道理,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教师在分析这些课文内容时要及时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散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了鲁迅先生的四个典型事例后,讲述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因,从而感受到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作者时刻忧国忧民的优秀品质。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全文的思想内容,又启发学生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为振兴祖国而勤奋学习的崇高理想。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想进步向上、健康发展。因此,对歌颂祖国、歌颂党、谈理想、讲文明道德、赞新人新事新风尚的各类文体,教师应当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在庆祝祖国生日的节日里,我常常布置一些描写家乡新面貌的文章,写作前我作了一些提示: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家乡过去的情况,再看看今天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进而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同学写得比较成功,他们通过家乡面貌的新旧对比,突出了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更可喜的是一些同学都能在文章结束处画龙点睛。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良好品德。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5篇

长岭县第四中学

潘春艳

胡锦涛同志曾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还要注意进行德育渗透。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我们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学生生活为主线,将学生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再如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文景两帝提倡节俭,减轻农民负担;雷锋关心他人,服务群众;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4、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5、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如讲到历史名人抗联英雄赵尚志智取五常堡、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马占山;在长岭打土匪牺牲的罗永彪等等。学生听了,又新奇又自豪,感觉原来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真切,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实现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寓德育于历史故事讲述之中

教师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讲解历史,讲述故事,在讲述历史故事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讲《甲午战争》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学生从中认识到:邓世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击侵略者的反抗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通过讨论让学生受到启发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分清是非,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在讲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我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对历史缺乏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受电视电影的影响,只看到了他们的功绩,看不到他们的过失。为此,我引导学生如何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结合课文内容在班上展开大讨论。使学生既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功绩,又看到他们不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的灾难。培养了学生全面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既要学习历史人物好的品质和优点,又要摈弃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三)榜样引路,教育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学生以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为榜样,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有好处的。比如在讲《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这两位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榜样,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围绕我们应向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思学习什么展开讨论。大家通过讨论明确了以下三点:第一、应树立崇高的理想,立志为人类谋幸福;第二、要勤奋学习,服务社会;第三、好好锻炼身体,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既使学生学习了革命导师的崇高品质,又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分析比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在讲《辛丑条约》时,引导学生将已经了解的《南京条约》、《马关

条约》与《辛丑条约》,从时间、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意义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了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再通过这三次条约的赔款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受苦受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从分析比较中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名言品析激励法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名言。这些简洁精辟的名言警句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教师如能正确引导学生品字析句,不但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而且还能深化思想教育。比如在讲有关《唐太宗纳谏》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品析了李世民说魏征之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段话。使学生领会这是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听取臣下的意见,所以他把忠心向他纳谏的魏征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品析,学生不但掌握了较全面的知识,而且从中受到了启示:做人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少做错事,少犯错误。

(六)情境感染、潜移默化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电视电影和文艺节目,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水平。还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美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了长征路线图和飞夺沪定桥的材料,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经历了一个极端艰苦的历程,这在世界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长征精神鼓

励了学生,他们好好学习,刻苦读书,树立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在讲战国赵国的武灵王时,为突出他勇于改革的精神,我做了如下的描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国纷争不断,各思其强,而此时的赵国确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在这种形势下,赵武灵王为了赵国的富强,采取了顺应形势的改革。然而他的改革却别树一帜,因为他把改革服饰装束作为当务之急。战国中期的战争已不同于春秋时代,战车已退居次要地位,骑兵已日益成为战胜攻取的决定性力量。若仍固守宽衣博带的传统服饰,就很难与强敌争胜。所以,他决意“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但保守派却“皆不欲”,强烈反对,面对巨大的阻力,武灵王没有退缩,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于是“遂胡服招骑射”,并基本达到了他既定目标。虽然最后他惨死,但是他勇于改革的精神则永垂史册。通过如此的描述,学生更容易从丰满史实中得到教育。历史是已逝的过去的,教师精彩、感染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更能使德育渗透具有震撼性。

三、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

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有心。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育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

第二是有德。历史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一句话,就是要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

第三是有识。历史教师的学识也相当的重要,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但在课改的形势下,教师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新形势下,历史教师的学识有何要求呢?其一是宽厚的历史专业知识,不仅要丰富,且要专精、要扎实。其二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并把历史教学很好的溶入到时代的发展之中。历史教师应是问不倒的知识库,更应是一盏富含教学策略,指引学生不断攀登知识殿堂的明灯。

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6篇

——以文言文教学为例

朔州市第二中学 冯春常

【摘要】学校教育,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首要的是德育。语文学科以其“文以载道,以道育人”的学科特点担当着德育的重要角色。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德育与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相脱离或者被弱化,德育往往处于被忽略、被漠视的尴尬境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水平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文言文教学;德育渗透

近几年来,虽然语文学科在学生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往往侧重于文学知识的积累和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的单纯识记,而教材中的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传统优秀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思想的德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往往在文言文教学中处于次要甚至从属地位。

高中时期,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这一时期学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他们常常因为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准备,而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惊慌失措。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语文课堂实施德育渗透,尤其是如何利用教材中的传统德育素材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就成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话题。

一、高中文言文德育素材解读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均为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文学名篇,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各个发展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发展历程。下面,就根据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程实际,分析一些文言文教学篇目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涵,并尝试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道德标准要求相印证,进而探讨从实践层面发掘其德育价值和德育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一)“仁爱”情怀

仁爱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由孔子提出,被孟子所发展。高中文言文在教学篇目的选择和设计中,仁爱思想是一个着重体现的重要思想。对仁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直贯穿于中国伦理道德的发展进程当中。如在必修一的《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一文中,孟子与梁惠王关于“王道政治”的讨论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本文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首先,孟子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民众有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的“尽心”于民与“邻国之政”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第三,孟子向梁惠王阐述了自己治国治民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可以自给自足,实现温饱;受到良好的礼法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整个社会可以做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最终达到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的社会生活状况。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指出黎民饥寒交迫而不加多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期待对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建议做出改变,实现真正的“王道”。

以民为本的“仁爱”思想,在《新课标》高中文言文的其他教学篇目中还有所体现。如,在晚唐杜牧政论文《阿房宫赋》中,作者发出感叹:“嗟夫!„„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警告当时的统治者应当以秦史为鉴,爱惜民力物力,以仁心治天下,才能不至沦为“后人之哀”。“仁政爱民”思想体现的鲜明而透彻。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今天,仁爱思想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仁爱”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仁爱精神是建立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社会关系的基础,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青少年学生应到牢固树立仁爱观念,弘扬仁爱精神,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实践中多存一份仁爱之心,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二)“义理”思想

“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所提倡的是重义轻利,尚义去利。“义”这一主张多是用来约束个人行为,用“义”

来教化民众,调节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由“义”引申而出的舍生而取义的精神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一位伟大的英雄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了“舍生取义”的内涵。在必修二中的《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中,作者用简略得当的文字完整描述了荆轲刺秦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在用慷慨激昂的笔触刻画了正面人物如荆轲、高渐离、樊於期舍生取义的“仁义”精神的同时,也用生动传神的文字刻画了反面人物如太子丹、秦王、秦舞阳等或胆怯,或残暴、或懦弱的“无义”态度。这一正一反的对比刻画,突出了正面人物的“任侠”的仁义精神,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义”的精神,在新课标高中文言文的其他教学篇目中还有所体现。如在选自《史记》的文言课文《项羽之死》中,主人公项羽在面临困境之时并没有驾船渡江而走,而是与汉军奋勇搏杀,最后自刎而死。在临死前还不忘用自己的首级成全故人的富贵:“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充分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侠义精神。

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念取得了新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青年学生,应当树立新的、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的学科德育工作中有意渗透新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思想。

(三)“爱国”热情

爱国是一个公民起码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往往与忠君相结合,强调人们爱国之心必须与忠君之义结合,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因为人民生活在国家当中,但国家却不属于人民。在中国战国末期,一位伟大的诗人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忠君爱国”的深刻含义。他就是屈原。选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篇目的文言课文《屈原列传》(《史记》司马迁)就记述了屈原伟大而悲壮的一生。还有《烛之武退秦 》中的烛之武能言善辩,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能在国难当头之时不畏强秦,捍卫国家的主权,以三寸之舌击退百万之师。其勇气与智慧不得不让人佩服,通过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学习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的勇气,只身去说敌的智慧和敢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如今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屈原所提倡的爱国主义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理念。但是,屈原的爱国主义在今天有什么样的完善和发展,这有助于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爱国理念,自觉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自身行为,使其符合社会主义爱国理念的要求和准则。

(四)其它品德

1.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封建社会中孝道的最高体现为“父慈子孝”。在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颂扬孝道的作品不乏其例。如西晋李密的《陈情表》,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除此之外,元代杂剧的代表作《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女主人公窦娥也是一位至孝之人。为使婆母蔡氏免受迫害,毅然签供画押,怀着无尽的冤屈慷慨赴死。

2.“长幼有序”在中国古代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年幼者应当尊敬年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先。在社会主义的今天,“长幼有序”的观点往往与“论资排辈”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不合理的道德规范。在工作中年长者没有必要获得年龄之外更多的尊重,应根据能力和业绩给以不同的待遇。当然,这是比较合理的看法。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所大力提倡的行为准则。在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提倡尊老爱幼的范例比比皆是。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将“尊老爱幼”作为他心中理想社会的标准之一。

3.“朋友有信”的观点出自《论语》。“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对朋友说话靠得住,有信用。交朋友的时候,要守信用、重承诺。不能够说话不算话。在今天,诚信观念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大力提倡的。它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代,诚实守信而兴,背信忘义而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三国时刘玄德依约三次拜见诸葛亮,终于请得卧龙出山辅佐自己,最后终成一番霸业;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将各路诸侯对自己的信赖当做玩笑,终遭身死国灭之祸。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课堂优化策略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和操作。

(一)创设良好的德育渗透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德育渗透情境,这一情境需要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创设。教师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教学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有意渗透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文化观念。学生要认真研读课本,联系学过的相关的文章,多思多想,遇到疑难问题时要尽量依靠自身的学习努力去解决。

在教学实践中,曾根据本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出了文言文篇目《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实践案例,试图运用课本剧这一更为自由的学习形式,使文言文课文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使学生可以在一种自由而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氛围中更为主动的学习和接受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目的思想内涵和道德教化因素。

案例一:《烛之武退秦师》(课本剧表演)1.活动目标:

(1)充分了解《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主要人物烛之武的思想特点和语言运用技巧;

(2)在实践中充分领会烛之武的说理技巧和语言感染力;

(3)在充分亲身实践的基础上体会烛之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任事的大无畏精神。

2.活动重点:

(1)深入把握烛之武的语言表达艺术;(2)深入把握烛之武层层深入说理方式。3.时间安排:两课时。4.活动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

A.教师首先对全班学生进行初步分组,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由结合,形成2-3个表演小组,每个组独立进行剧本的编写和彩排工作;学生自行准备表演所需的基本道具,可以随身携带简略的剧本台词提示;

B.在正式进行课堂实践之前,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文言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剧本,台词可在不影响主题表达的前提下略有增减;

C.教师设计出基本的评判标准,作为表演结束后评判名次的基准。评判标准应当从语言表达、时间把握、人物神态展现和表演气势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要求:语言流畅;每组的表演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人物神态表现自然;表演富有感染力。

(2)第一课时:

A.教师向全班公开表演的评判标准,使全班学生都自觉地成为评委,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B.集中进行前两个表演小组的实践展示,在规定时间内教师与剩余学生对两个小组的表演状况进行公开评判。

(3)第二课时:

A.剩余的一个表演小组进行表演展示,教师与学生评委作出公开评判; B.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演状况进行整体总结,评出先后顺序,指出各个表演小组在实践上的优点和不足;

C.在表演结束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主人公烛之武的智、勇、善辩三个主要特点进行深入思考,找出自身在语言表达和说理论证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法。

5.备注:《烛之武退秦师》为单元重点学习篇目,该课的课本剧学习实践活动应当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教学效果的缺失。

本案例的设计,从高中语文教材文言篇目的学习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切入点;采用课本剧表演这种较为新颖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标准,营造一种自由而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课堂教学氛围,提升学生学习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专题性学习

在新课程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吐出教学效果和德育效果,可以在进行文言文单元的教学时集中一定的课时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专题教学。例如,在进行秦汉历史散文单元的教学时,可以集中1-2个课时对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进行详略得当的集中学习,使学生在充分学习文言知识的同时注意

对教材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乃至思想道德观念的学习与理解。再如,在进行高二年级古代议论性散文单元(必修三 第三单元)的教学时,由于这一单元的作品作者多为不同时代的儒家学者,在完成单元的教学任务后,可以集中两个课时的时间引导学生对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思想内容和演变过程进行集中性的了解和认识。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思想的同时,应引入儒家道德观念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教材进行印证学习,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另外,在进行针对传统文化的专题性学习时,要注意各个文化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有体系、有计划、分步骤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接受性和主动性上取得最大程度的进步。

高中新课程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言文教材中,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占有很大比例,为使学生可以更深入的学习先秦诸子百家文学的文言篇目,笔者根据当地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现状,设计了“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综合性学习)”这样一个专题,意在课堂学习中引入先秦诸子百家思想道德观念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所学文言教材进行印证学习,以加深对先秦诸子的理解和认识。

案例二: 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综合性学习)1.活动目标:

(1)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思想与代表人物,以及不同人物所持有的不同思想主张,了解其思想继承的历程;

(2)了解先秦诸子百家的代表文学作品,体会其不同的行文方式和语言特色,并与不同的作者所持的思想主张相印证,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思想流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内涵;

(3)在日常行为中践行先秦诸子百家所提倡的积极的思想道德标准,以约束自身的不道德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活动重点:

(1)诸子百家的思想传承历程;(2)先秦诸子百家各个派别的关系。3.时间安排:三课时。4.活动过程设计:(1)课前准备:

A.全面整理高中新课程语文文言文教材中关于先秦诸子百家的篇目,总结出各

个作者所属的思想流派。必修课本中《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劝学》选自《荀子》,《逍遥游》选自《庄子》。选修课本中选用了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性篇目共二十六篇;

B.布置学生在课下自主地搜集关于儒、道、墨、法四家的有关资料,包括其主要思想主张和代表人物。

(2)第一课时:

A.集中讲解诸子百家中的代表儒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崇尚礼治、追求仁政和德治、重视伦理关系等;

B.集中介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荀子等的生平概况,注意其先后顺序及思想传承关系。简要介绍各个人物的主要思想主张,找出其异同点;

C.根据教材所选篇目的主要内容与各个作者的思想主张相互印证,加深认识。(3)第二课时:

A.集中讲解诸子百家中的代表道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B.集中介绍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的生平概况,注意其先后顺序及思想传承关系。简要介绍人物之间的主要思想主张,找出其异同点;

C.根据教材所选篇目的主要内容与各个作者的思想主张相互印证,加深认识。(4)第三课时:

A.集中介绍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法家两派的主要思想主张。墨家:兼爱、非攻、尚贤、节俭。法家:“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 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认为历史能动性的发展;

B.简要介绍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传承关系,如荀子与韩非子的师徒关系。儒家、道家与法家在历史上都曾作为主要治国思想,分析三派思想在治国主张上的异同点,探寻儒家思想之所以可以作为治国思想并源远流长的主要原因;

C.根据教材所选篇目的主要内容,与两派作者的思想主张相互印证,加深认识。

本案例的设计,从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的学习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配合有学生自主搜集的辅助学习资料,对先秦诸子百家各个思想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所持的不同思想观点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整理。设计重点放在诸子百家的思想传承历程和各个思想流派的关系上,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的观点看待思想的传承。在介绍思想的同时,与学过的文言文教材相互印证,使学生可以对先秦诸子的思想主张

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就其实践性而言,学生通过学习先秦朴素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地进行取舍,矫正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认识。

(三)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引入班级思想建设工作

在班级的日常思想道德建设中,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引入其中也是很有必要的。现今中学班级的日常思想建设往往多依托于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认识和运用不够。语文教师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深入挖掘和发挥文言文中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德育价值之外,还可以在日常的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中引入传统的道德思想指导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进行主动地影响和引导。不过,在班级思想建设中引入传统道德观念必须符合班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要求,还要取得班主任的认同和配合,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帮助班级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案例三: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主题班会)

1、活动目标:

学习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其概念,历史性和进步性以及实践要求。

2、活动重点:

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历史传承性和时代进步性。

3、时间安排:一课时。

4、活动进程:

(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义利之辩”这一命题,简要回顾中国由古至今关于“义利之辩”的主要观念及其发展历程。重点是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分析其两面性。可由学生自主的发表见解。

(2)介绍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其理论基础、概念和历史传承。

(3)由学生自主的发表见解,总结出“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历史进步性和现实可行性。并举出实际例证加以证明。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根据“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具体要求印证自己的行为,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体现其实践性。

本教学案例的设计,立足于社会现实,将古代朴素的思想道德观念与现代的同类思想观念相互印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新型义利观的历史进步性和实践可行性上。通过回顾中国义利观的发展历程引

导学生认识其进步性,通过当代的现实例证证明其可行性。就其实践性来看,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能使学生立体地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同时又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做到有章可循。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7篇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我的工作职责。不同于政治课的严肃性,语文学科是一门既具知识性、技能性又有鲜明思想性的学科。古人云:文以载道。教师通过“文”引导学生来悟“道”,进而确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方向。

那么,怎样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依据教材针对学生实际,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

一、善于运用教材。语文教材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内容,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作为一个附加内容放在课后总结之中。如何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例如:《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可以在学习方法技能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教育。阅读本文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首先写红柳挺立,雪域增色;接着写红柳遭难,毁于人手;最后是红柳消亡,尘沙肆虐。为了凸显红柳的悲剧,文章采用了首尾略写(存亡对照),中间详述(人们由于无知、短视,忘恩负义毁灭红柳,同时也恶化了自己生存环境)的结构,展示出了红柳的悲剧,更是人类的悲剧,令人扼腕痛心。教学中在理清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关键问题,既分析了文章,心灵也受到强烈的震撼。如:学习《读书人是幸福人》,可以带着问题去学习——为什么作者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读书人的幸福表现在哪里?作者怎样来突出文章的主旨?使学生自己认识到读书人的幸福不仅在于知识的增长,更在于精神的感化和陶冶,激发学生热爱读书。

二、善于进行朗读。朗读是以声音为载体把思想感情“物质化”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声调的抑扬顿挫,表情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感情,获得共鸣受到熏染。如教学《项链》时,先让学生选择文中最生动、最感人的语段进行自由品读,然后交流共同欣赏。有位学生选择的是“序幕”,该生读得声情并茂。老师顺势启发:刚才这位同学读时虽然语气平缓,却饱含着忧伤的感情,让我们从中体会到了主人公的梦想与苦恼,知道了造就了她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通过朗读,在对词句的揣摩、比较中领悟文章的主旨,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教师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的共同激发,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同喜同悲,同爱同憎,从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善于利用作文。学生的日记、习作有许多来自生活,里面包含了学生对社会的看法,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学生内心的情感变化。作为教师,要有敏感的洞察力,去发现学生思想上的变化,适时疏导,及时指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目的。例如:有个学生在考试作文《我在卫校这一年》中,写到由于自己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谈,结果一年来没有交到一个朋友,同学们也排斥她,在卫校的这一年,她感到很孤寂、落寞、沮丧,甚至想休学回家。作为老师看到这种情况,首先以文字的形式与她进行交流,帮助她寻找自身的原因,鼓励她发扬自己的优点,获得大家的肯定;鼓励她主动帮助同学,获得大家的认可。另一方面联系班干部主动与她沟通,邀请她参加集体活动,帮助她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充分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与快乐,从各方面努力培养她成为一个乐观的、积极向上的人。

四、注重言传身教。“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学生处处模仿老师,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时时处处好好检查自己。现在的学生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他们对教师并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是特别注意在日常工作、学习实践中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并从教师身上选取做人的准则和行为的榜样。教师的形象可以具体地告诉学生如何想问题、如何行动、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事业。教师正是通过教学过程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进行“言传”,还表现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身教”。所以教师要提高文化素质和品德修养,学生才会对教师发出来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信任和敬佩,从而激起一股巨大的力量追随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8篇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的能力。

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以古(历史)为镜”,因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这就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的“一部历史,得可资,失亦可资也!”也正是在总结了“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后,毛泽东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现今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这是导致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胆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否定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二、以史为鉴,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1. 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他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明的发展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因此,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也是我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养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2. 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开放意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从来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的丰富多彩与灿烂辉煌。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就要善于兼容并蓄、继承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他们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进而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青少年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1. 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化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一味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尽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记忆和理解。

2. 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进而培养学生树立对于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转动下一篇:火树银花迎新春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