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数学教学论文

2024-08-05

如何写数学教学论文(精选8篇)

如何写数学教学论文 第1篇

如何写数学论文

随着教学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教师希望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一、借鉴成果,博采众长——先粗保存,再归类保存,整理中顿生灵感

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为我所用,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在做、并且必须做的事情.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水平等毕竟是有限的,要弥补这个“先天性缺陷”,就一定要向他人学习借鉴.就中学数学教师而言,我们所涉猎的范围自然应以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科研信息为主,但还应兼顾高中和小学的数学,以及计算机、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的信息,特别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信息的采集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书面形式,比如各种书籍、报纸、刊物等;

(二)口头形式,比如各种会议、听课、交流、咨询等;

(三)电子形式,比如网络。

这些信息采集后的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先粗保存。主要有四种方式:

(1)制卡片,简要注明作者、题目、出处、摘要、编号、日期等项内容;

(2)做摘记,写在本上;

(3)复印或收藏;

(4)电子信息存盘。

电脑的使用可以把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全部化为电子信息存盘,并整理归类。整理归类的过程,即便是文字输入的过程都能够使你顿生灵感,我记得一位台湾女诗人创作了一首诗《一生都在整理一张书桌》,我想,做学问人都应该“一生都在忙碌中整理一张书桌”。这样为论文写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和众多的珍贵例子,从而萌生对某一题材的进一步研究和发掘,撰写成了论文。所以论文不是谁刻意写出来的,有一点瓜熟蒂落的感觉,无病呻吟成不了好文章。

二、完备素材,厚积薄发——论文还自教研始,处处留心皆学问

“论文还自教研始”、“论文在研不在写”等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厚积”是基础,没有来源于实践的经验教训、数据统计等素材的积累,想要写出比较有价值的论文,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些素材源于何处?如何去发现这些素材呢?答案是那句古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具体说来,素材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课堂教学,它是教研工作的主阵地,也是素材最重要的来源,这不但是一个教学实践的过程,还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向学生学习、自己提高的过程;

(2)课后反思;

(3)作业记录,从学生作业中不但能发现具有共性的问题,还提示我们教研的改革方向;

(4)考试总结;

(5)解题分析,并从中探索解题规律和命题趋势;

(6)调查反馈,可以用谈心、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从中反馈的信息是难得的写作素材;

(7)成果质疑,学习他人但不要迷信,发现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理由不充分的就要敢于质疑;

(8)探讨争论,在日常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发生激烈争论是常有的事,从中往往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程度;

(9)灵感顿悟,事实上很多自选课题的素材是平时工作、学习、生活甚至睡梦中突然想到的,这种灵感是对问题深入思考的结果,如果没有自觉教研的精神,灵感就无从谈起.。

三、立足实践,提炼新意——“冷点”、“热点”

初中数学教师都从事着一线教学工作,最清楚教学中的困惑和喜悦,最了解学生的想法和看法,最直接的进行着实践和改革,这些是专门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专家、学者和部门所难以具备的.正因如此,一线教师的论文多数源于实践,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和鲜明的针对性,对于我们的这些优势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再比如,教学中的一些“冷点”问题虽不常见,但一旦出现便会使学生无从插手。论文的新意如何出?我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 一是在主题上,立意新颖,视角独特;

二是在时间上,意识超前,创作及时。

四、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先文章、再论文,从小中见大好成文 写论文需要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按照一般情况,初写者先尝试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练习写学习辅导类的文章.这些虽然一般称不上“论文”,但是进行这样的写作,既可以当作练笔,又可以用于教学,还可以视为一次小小的课题研究,通常有1000字左右;要求与教学同步。

第二步,进行教学研究类论文的写作,先侧重于解题方法研究等实践性强的,由浅入深,不要急于写理论性太强的论文.可以先探讨解题技巧,再挖掘思想方法,后深究素质能力,进而分析命题原则,预测趋势走向等。

如果写有些理论性的文章,可以从教学实践中去寻找适应教育发展趋势的新课题,需要指出的是,一篇论文的范围不求广,但求分析透彻,凝练精华,小中见大;论文篇幅不求长,一般在3000字左右;此类论文与学习辅导类的文章相比,格式要规范得多,应认真研读报刊风格。

五、技巧和经验——复制、删除、添加

当文思涌动,意欲写作时,先应确立文稿的题目,用小标题清晰地表达想写的几个方面。

(1)为了借鉴别人的成果,有必要复制相关的文章段落,作为你的理论依据或论述的素材、旁例。但要讲究文德,切勿剽窃抄袭他人论文。这就要参考多遍文章,复制多款内容,不怕内容多,只怕内容不全,然后去粗取精,大刀阔斧地删除。留下的骨架再添加自己的思想,教学实践中的例证,自己平时积累的成果等,但文章一定要有更多自己的东西,这样才是真正自己的文章。

(2)做有心人。经常阅读,选择有关书刊放在床头、沙发边或办公桌上,只要有空经常翻阅。一旦有想法,及时记录,并经常向这个方向思考和研究,再参考他人成果必能成就自己的文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功夫不负有心人”。

(3)抓住热点、冷点。

如何写数学教学论文 第2篇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需要把学生对钟表的认识由原来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设计课时,在研究了教材后,我希望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转化为有效教学资源,形成数学问题,并在动手实践之时掌握钟面特征和整点的标准,让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欢的时刻,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最后概括出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经验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并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时间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最后,我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渗透,进行价值观教育。

课后,我把这堂课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回忆和再现,对其中达成目标的环节即“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的得出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深入思考是否已经事先预设,是否还有更好的设计和教学操作;对没有达成目标的环节和教学行为进行认真分析,发现了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向学生介绍分针、时针运动的方向时,没有向学生说明这就是顺时针方向。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仔细分辨是个人备课时的疏忽,还是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够,也是因为个人教学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导致;对课堂中生成的内容进行总结,生成的内容中合理的部分是什么,不合理的是什么,今后在课堂中是否会有类似的生成,如果有,如何把握,发挥其最大教育意义等等。

2、对扇形面积实践课的反思

在学习了扇形面积这部分内容后,我进行了一节实践课:计算我校操场橡胶跑道的面积。我设计了本次教学实践课的操作流程,并对全班同学进行了分组和分工:一组(12人),负责查找图纸,找学校有关负责人进行询问:在基础工程中,橡胶的用料、单价等问题;二组(8人),设计计算方案,预测所需数据;三组(20人),负责实地测量;四组(8人),完成总结报告。我们师生利用一节课进行实地考察测量。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一个星期之后,课代表交给我一份完整的总结报告,除了常规项目(信息收集、数据测量、计算方案、计算过程、结论)填写认真、科学准确外,最后用红笔加了“感悟”和“疑问”两栏。在“感悟”一栏中他们这样说:“学校投资修建这么高标准的操场,为我们提供这么舒适、优美的健身活动场所,我们没有理由不爱护她。”在“疑问”一栏中他们这样说:“为什么塑胶这种材料造价这么高?

浅谈如何写数学课教学后记 第3篇

一、教学后记的定义

教师在教完一堂课后, 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 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即为教学后记.

二、教学后记的意义

任何一位数学教师, 即使写了一份最好最详尽的教案, 在被付于教学实践之后, 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即兴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着的, 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 教学后记能及时地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本节课的即时效果和可持续的教学效应及时补充在教案中.这样既有了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出的正确评价, 又为下一节平行班的教学甚至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了一份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第一手资料, 还可以防止某些教学失误的重复出现.也就是说, 即使某一节课教学失败了, 通过课后的分析和总结, 今天的教训也会变成明天的经验.因此, 教学后记既是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手段, 又是教师自我剖析、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后记的内容

1. 记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并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好做法记录下来, 目的是为以后教学时再次运用.

2. 记失败之处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 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记录下来, 并对此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 使这些教学后记成为以后所应吸取的教训, 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弥补和解决, 并在以后教学时改进和纠正.

3. 记教学机智

再详细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行为, 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问题情境的创设, 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 教师总会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中, 往往“突如其来, 突然而去, 不由自主”, 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 就会转瞬即逝, 再也想不起来, 造成很大遗憾.

4. 记师生问题

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 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施补偿措施, 同时也为再教学时确定学生学习难点、推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另外学生在课内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有时不一定能立即解决, 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 课后及时进行研究, 就可以防止将学生问题束之高阁、悬而不决的现象.

5. 记学生见解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 总会有智慧的火花的出现, 教师应当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好的见解, 并虚心接受.这样不仅使一些好方法、好思路等得以推广, 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 同时这些好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将其记录下来, 可以为以后的教学补充一些新鲜血液.

6. 反思教学设计

每一节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 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进行心智活动的.因此, 教学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就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后记中首先就是要重新研究数学教学设计, 反思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编排的特点及意图、教师体会教材深度、学生的知识结构、自然环境与教学设备等因素, 以便今后重教时使学生的各种心智因素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7. 剖析教学目标

教师每上完一节课, 要及时回顾一下在讲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方面, 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删除是否合理, 重点是否突出, 难点是否突破, 思想性和科学性是否和谐统一.

8. 总结学生的表现

教师通过每一节的教学实践, 应客观地分析本节课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发挥怎样, 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如何, 创设的数学情境和设问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9. 审视教学结构

教师要审视本节课是否用各种课型合理安排好师生活动, 是否科学分配时间、充分发挥45分钟的作用, 是否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是否发挥学生认识、思维的水平和创造能力, 进度是快还是慢, 学生课前准备作业等情况怎样.

1 0. 回顾师生互动

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回顾本节课是否充分利用情感教学的原则和原理来创设一种对学习起推动作用的教学情境, 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是否加强了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情感处理, 是否在课上有情感地讲解课文内容, 给学生以情感的感染, 实现以情生情、以情促情、知情并茂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后记书写形式

教学后记格式不拘, 可长可短, 可详可简, 也可分成功和不足两个方面记载或逐条一一记载, 还可以实录某一教学片段, 或者谈谈自己的教学感想、教学灵感等.教学后记的内容一般写在教案的后面或附在教案上.教师自感特别精彩的课堂教学、镜头, 或自感特别得意的课堂教学片段也可以记在笔记本上.

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教学反思,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的回忆,并具体、细致、形象地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和个案的进一步比较细致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如果是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教学反思,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得深刻一点的想法,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自我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而写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記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反思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历史、关系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它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2.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从“实际的算”到“理论的思”。当初中学生第一次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着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使他们感到数学中的问题所在,以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3.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己认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

数学老师如何写教育教学论文 第5篇

——《小学数学教师》编辑

陈洪杰

一、关于写作的问题先做几个说明:

1.写作能不能教?很多时候写作是不能教的,但有规律可循,可以学习、模仿。

2.正因为写作不能教,所以今天我谈的是一个编辑的视角:在我们眼里,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教师在写作中要注意什么。

3.写作是个很开放的话题,有不同的切入角度,所以我私下是准备了三个讲座,第一个谈论的对象是文章,即今天要谈得;第二个谈论的对象是教师,讲教师如何发现问题、提炼观点、形成文章;第三个讲写作的形式与表达,怎么布局、谋篇、用词。——今天以第一个为主,兼及其他。

讨论“真问题”,有独立见解的文章是有价值的。——暂时这么认为。

二、关于什么文章是好文章

第一点:文章的切口不宜过大。

求大、求全,是现在一线老师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小数因为有学科性,所以问题不是最严重,但还是很突出。——我举一些编辑看一眼就Pass的文章的例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做到“四个关注”》(5200字)

一、关注“事实”,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二、关注“道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三、关注“用途”,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四、关注“思想方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构想》(3000字)、《谈营造小学数学民主课堂的策略》(2500字)、《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策略》(3000字)《解决问题教学初探》(2000字)《谈艺术化地使用教材》(4页A4纸)

大家看看,您有没有用很少的篇幅,写过这样的“大问题”?

这里字数少是为了凸显话题的大,有的话题即便字数加倍,还是个大话题。我建议学习写作从小处着手。

再看一个案例,《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初探》

一、作业数量个性化,呈现层次性

二、作业内容生活化,呈现开放性

三、作业过程活动化,突出实践性

四、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五、作业评价多元化,体现激励性

我因为读研时做个作业方面的课题,看到这篇文章后,加了以下标题:

六、作业编制标准化,体现科学性

七、作业批改学生化,体现民主性

八、作业反馈多元化,体现交互性

九、作业教学动态化,体现生成性

十、作业管理网络化,体现时代性

现在大家做两个游戏:一个是删除:依次删去农村、小学、数学、家庭

另一个是连连看:左边半句挑一个,右边随机挑一个。删去农村、小学、数学、家庭——影响文章的内容吗?个性化是不是具有趣味性、激励性、民主性?——是啊!可以做其他组合

我想说的是:

1.这类文章不是浑然一体的,是一种割裂化的思维方式。

2.在写作这样的文章时,形式大于内容。我们是不是要考虑,左边是“**化”,右边是“**性”?我们把精力花在填空上了

因为讨论的问题很大,不容易“沉”下去,所以容易出现这样的填空式作文。

“世界上任何题目都是内行觉得太大,外行觉得太小。”——余光中

所以,第一个策略就是:小切口、大手术。

正如张景中院士说的“小儿科,大学问”——我们也来看几个例子。陈新福、龙慧春:《一位学困生的个案干预研究——关于一位不能顺利进行一年级退位减法的学生的全程指导与记录》(2007.9)

大家看此文的副标题,多长啊!我想删减,就是删不下去。

扬州育才林俊老师的:?《学生“看”错之后——小学生看错口算题现像的跟踪诊治叙事》(2008.7/8)

——此文作者从问题出发、归因、验证、矫正,很详细。当然文章在实验层面有个小漏洞,但还是发表了。

大家看看我们杂志的目录,或者每年第12期的的总目录,绝大部分文章从标题就能看出它的话题是不大的。

那么有的老师写了一个大话题,怎么办?一个小技巧:用副标题矫正一下。

1.谈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以教学“三角形的分类”为例

2.以学生活动为基点的生成教学——“圆的认识”课例分析

3.转变学习方式,让课堂充满活力——“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4.读出教材的厚度——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的思考 5.读懂教材和学生,让教学设计更有效——以“小数加减法”为例

当然,这是一个“技”而不是“道”——最好是小切口、大手术。毛遂自荐一篇我的文章:http://blog.cersp.com/index/1025601.jspx?articleId=12212318。——大家讨论结束后读一读。

那么小切口哪里来?——刚刚有老师提问了。简单地说,从教学实践遇到的问题中来。——这个问题,我在常熟说了一个半小时,今天先不展开。

还有一个方法把切口做小:引入一个新的变量,变单维数射线为二维坐标系。举例如下:

创设情境有什么用?加一个变量:在课堂的不同进程阶段,作用不一样。

【引入阶段、展开阶段、互动阶段、巩固阶段、作业阶段】

有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可以构成4个区间。

我们来对比2篇文章:

浙江永康实验学校朱咏梅:《动手操作在小学生数学概念形成中的三个“支撑点”》

一、概念的“感知”阶段——在操作中“建立表象”;

二、概念的“理解”阶段——在操作中“感悟内涵”;

三、概念的“应用”阶段——在操作中“拓展升华”。

另外一篇是今天看到的投稿文章,作者尚未公开发表,此处仅作说明之用:

《如何让动手操作更给力》1.需要适当的时空;2.需要适时的引导;3.需要及时的提升。

同样谈动手操作,第一篇多了一次聚焦:概念教学。第二篇只能一事一例地谈,例子之间没有有机联系。

所以,很多文章,大家多一个维度思考会别有洞天。

第二点:避免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有各种各样的变式,要警惕。

喜欢使用新的概念、新的词汇、新的手段,不能辨证地看待新与旧,没有抓住教育中的本质的东西。

建构主义、三维目标、情境创设、数学生活化、小组合作„„它们的旨趣是什么?(它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意义在别处。)

这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清点存货,却赫然发现橱柜空空如也。

——【英】奈杰尔?巴利(人类学家)

我本人比较“混搭”,最爱语文,硕士是中国教育史。所以我看到新词总要想想它的来龙去脉。——一个新词的提出都是有故事的,有背景的,但很多老师是因为别人在用,就用了。

比如“反思”一次,很多老师文中的反思就是“思考”——没有“反”的意思。教育的大问题:新词太多,变动太多,口号太多、积累太少。

“ * * 方法”、“ * * 模式”、“* * 课堂”、“ * * 研究”

——成尚荣:“ * *课堂”有两三个就够了„„

在“新课改”背景下,打造有思想的课堂是教师们的应有追求,但恰恰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条追寻之路却变得分外谜影重重。“情境”、“反思”、“合作”、“过程”、“三维目标”„„这些有特定内涵和历史渊源的词语在课改中成为人人都用的热门词语。

繁荣是泡沫之始,泛化是曲解之始,是这些新词带着一线教师领略了以前不曾领略的美景,也正是这些新词,阻碍了教师用自己的眼光看课堂,用自己的话语来解释自己的课堂。在新课改的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贴标签式”地使用这些词汇,看到热热闹闹的却脱离数学本质的种种花哨形式。

——20008年给我负责的唐彩斌老师《思想改变课堂》写的书评

我们来看一些形式主义的例子——刚刚那段有点长,后面我尽量避免。反思有元认知的含义,是对思考的思考。例子:

1.对讨论:三角形认识: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 ——当时老师说讨论这个,我惊醒了。因为一天要听8节课,很累的。

2.对小组合作:“小组合作”【用时23秒】——我听课,旁边放一块表,记录环节的变更,精确到秒。不计不知道,一计吓一跳,真的就是23秒的小组合作

3.对算法多样化:还有吗?还有吗? 以上是形式主义表现之一:片面的理解。表现之二:对新词的崇拜——之前提过

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是在批判目标模式基础上提出的„„别人矛盾的东西,在中国毫无矛盾——曹培英

一位好友和我讲的: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校本教研。

原来做校本培训,换了领导改作校本研修,又换了领导改作校本教研。同一批人在做,做同一回事。表现三:新形式的错误组合 例子:

1.一年级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老师让学生猜26+8会是()十几?目的是渗透估算?——我觉得不对

2.用尺来画草图——是渗透严谨、认真的精神?——我也不同意。为什么?

——1.一年级。2.功利化、短视

26+8会是()十几?——老师的目的是渗透估算,用了一组题。还有些用尺来画等号。

——而且经过训练,学生可以用尺画得很快的。参看我写的此文:http://blog.cersp.com/index/1025601.jspx?articleId=7621667

所以,策略是辨析形式主义,提出正确的理念和操作策略,往往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看这些文章:

1.施益新:思维定势都是不好的吗?

2.余 颖:计算技能训练:爱你在心口应开

3.袁仕理:走出误区,凸显实质——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冷思考 4.陆顺昌:新课程要摒弃数量关系式吗?

我自己也写了一篇:你有勇气上一堂失败的公开课吗?这个策略同时也是教师写文章时的选题策略:不要老师选“热”、“新”,可以选“冷”、“旧”。——这是另一个层面的“巧”。

所以,大家看看自己的文章有没有“贴标签”呢?有没有用自己的话来说呢? 新瓶装旧酒,无味!新酒装旧瓶,可惜!

——要在实践的领域将“名”与“实”统一。第三点:要有鲜活的例子。

这一点对《小学数学教师》尤其重要,我刚参加工作时,老编辑告诉我一个选稿公式:案例+反思。

例子是叙述的起点,是理论的例证,是智慧的载体。——而事物在更大层面上的内在联系,往往用例子比用道理更容易说明。

我这里想说的是,有时一个好例子不需要理论的阐释。

我们杂志有的文章是没有“案例反思”的,尤其是“教学一得”这个栏目的文章。

一线老师苦恼没有理论支撑,我们苦恼没有鲜活的例子。

大家可以搜索这篇文章:《警惕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关于测量圆周率操作活动)——不需要理论阐释就极好

我认为不要忙着找理论。而是要让例子获得“本体论”意义上的地位。例子其实不是理论的注脚(前面说是理论的注脚),恰恰相反,例子是理论的基石。

“例”是“理”存在的语境,比如:词语、寓言故事。——不是文学来自生活,而是文学塑造生活。“好的问题如《桃花源记》中渔人面对的景象„„”

——懂不懂?举个例子看看。

海安徐卫兵老师赠我一书,有一篇戴树琴老师的《吕海东的童年》:“童年,是在明白考试的重要时结束的。”——很有味道。

用例子说话,这一点在这里比较难讲,因为我准备的都是类比的例子,来自语文的比较多。但有一点我要强调:投给我们杂志的文章,要有例子。这个例子有师生的互动,像小说一样有人物、事件等

童年,是在明白考试的重要时结束的。——是一种人生的况味,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无奈。要是我们杂志有相应的栏目,这样的文章肯定登的。

第四点:要贴着例子去说理。——这一点最难!

我们看例子:《让数学课彰显创造的魅力》—“分数除以整数”两种教法的对比与反思。作者分析案例的副标题:1 .有“生活”就有数学 ; 2 .有“爱”就有自由 ; 3 .有“趣”就有参与。

这就是没有贴着例子去说。他说的3点,教其他内容、其他学科都能套用。还有一篇这么分析上的课:1.创设学习氛围;2.重组学习内容;3.优化评价机制。——大家从分析中知道他上的什么课吗?当然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

我自己的两篇文章,标题如下: 第一篇:

分数认识的教学,教师容易把焦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让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圈一圈这样的操作; 2.注重为学生提供分数感知的材料和情境; 3.注重让学生正确地说出分数的意义。矫正:

1.操作的思维含量不高,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操作。

2.提供分数感知的材料和情境单一,同质化严重,学生很难经历抽象概念的过程。

3.语言的训练关注说的结果,忽略了思维的提升。第二篇是听了小数的一堂课的:

一、要注意课堂提问与课堂教学的开放度

二、在教学细节的把握上要精益求精

三、要注意(数)概念教学的转向

四、待思考的问题

从贴着例子说理的角度,第一篇90分,第二篇50分。把你的一些词句、结构、观点移到其它文章去试试,说不说得通。说得通,就要把适用范围缩小。

你用来分析问题的框架如果放在很多地方都对,那就肯定不大对了。这是不是一种辩证呢?

理论是一种假设。观点是对假设的描述。

多年的经验就是上面这一句话。

“我要用的是可能错但刚好把正确的逻辑延伸到错误圆圈之外的文章。„„现在很多教育文章都是不可能错的,看了无味。”

10000只白绵羊,1只黑绵羊。(我们暂时没有找到黑绵羊,所以我们认为绵羊是白的,一旦找到就要修正这个假设。证明A-B,用(-B)-(-A))第五点:好文章要有开门见山、直来直去的文风。

这个不多说了,例子实在太多。一个“时弊”:文章开头:《课程标准》倡导„„„„巴拉巴拉,巴拉巴拉„„所以„„巴拉巴拉„„。最近上了一堂课 投稿原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可以看出新课程倡导的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它特别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并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这样,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数学能力的提高。

我一刀下去:

最近,笔者听了一位老师《分数除以整数》的课堂教学,她的教学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1.不要引用太多,我们急于看到您自己的观点——我们杂志三分之二页的时候一定要切入正题了

2.华丽的辞藻有时是一大害:

3.形式与内容:问题第一,观点第二,形式第三。

——倡导:“自己的文章,本真的文章。

我不知道大家读不读沈从文、汪曾祺

别人评价汪曾祺:简简单单的文字,组合起来就是别有味道。——汪是江苏高邮人。

大家写东西用字都很简单。——比如季羡林、老舍、费孝通诸位。大家可以找来读一读,数学老师也是要锤炼语言的。治学,“无一字无来由”——为文,“我以我手写我口。” 杂志投稿:shuxuetg@163.com

关于文风的问题,我准备弄一整个讲座,这里就不展开了。——我最怕的是啰嗦、重复和没头没脑(找不到主谓宾)我们复习一下:

一、避免宏大叙事:策略一:小切口,大手术

二、避免形式主义:策略:发现形式主义,辨析成因;

三、要用鲜活的例子说话;

四、要“贴”着例子去说理 ;

五、开门见山、直来直去 最后想说:在写作和投稿之外 ? 动笔的习惯

——实在忙就写随笔、感想、火花。《幻想之眼》 ? 开放的心态

——对新理论、权威,即不惧怕,也不排斥。? 生活的品味

——有趣的、有意义的生活。? 平淡的生活与高远的理想 ——贺麟《文化与人生》

我觉得教师还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但不要全部身心都在工作上,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老师要记得把自己从工作中“拔”出来。——追寻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是比投稿重要得多的事情。

不要为了评职称去写,虽然有时也没办法。

最后希望老师们写出这样的文章:当您捧着读的时候,你油然而生一种对自己的钦佩:我还是有两下子的嘛!你同时会觉得幸运:我把它写下来了呀!当你在思考、写作中找到灵魂的位置时,文章能否发表早已不重要,而此时,你的文章却往往能够轻巧地发表。写作,提升生命境界!

欢迎批评、指正!我的博客:

在迷惘中追寻:http://blog.cersp.com/index/1025601.jspx

三、投稿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分析杂志的特点:

每个杂志都有它的办刊追求,不同的办刊追求就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投稿就要抓住这个特色,投其所好。可以把不同的杂志对比着看

我们杂志对文章的基本定位是“实践经验+理论反思”

实践经验是为了给教师直接可学、可用的招数。理论反思是为了帮助教师提升理论素养,是练内功。

所以,我们杂志是上达理论、下通实践的。

——也正因为上述定位,我才将了前面写作的几点。

无关数学教学的随笔、园丁故事、个人成长经历,基本不接受。比如《老师,您太不爱笑了》

大家可以假设自己是编辑,把自己的文章往你要投的杂志里放放看,看有没有栏目是可以“收留”的

第二,要分析栏目的特点:

教师论坛:话题要有争议性,观点要鲜明。

教学一得:精妙的一招一式,通俗明了、简单易用 数学园地:数学游戏、思考题选编

数学奏鸣曲:目前可以说是谈祥柏老师的专栏——非常期待新的作者进来 抓住栏目的特点,注一下投哪个栏目,有的放矢,命中率自然就高。我们杂志有官方博客了,可以关注:

“如果对先前有趣的题目加入自己的思考可以投稿吗?”——可以!很欢迎。谈老师很寂寞的。“如果对先前有趣的题目加入自己的思考可以投稿吗?”——可以!很欢迎。谈老师很寂寞的。

博客上看不到全文的

第三、要了解杂志的编辑流程:

我们提前三个月组稿的,3月15日的时候就发了6月的稿子了,所以要配合进度的话至少提前3个月投稿。现在一般不配进度,但你注一注文章的内容是什么版本几月份教学的,我们一算刚好赶上进度,自然就乐意用

第四、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个我有惨痛教训!

1.忌讳一稿多投。几个杂志之间都交换的,编辑也都认识,会引起反感。如果发现两边都录用了,那就要向一边解释清楚。是的,周期很长!我自己发一篇文章都是半年后的。所以有时一稿多投也不能都怪作者。

2.要注意纸质文稿的形式。——这是印象分。建议:单面A4纸打印(不要用水印复写纸)、字体小

四、行距1.5倍;格式上,不要太多种类的字体

宋体。电子稿一样。一定要注明一种可以联系到您的联系方式!!本刊接受以下两种方式的投稿。

·邮寄方式:上海市永福路123号《小学数学教师》编辑部(200031)·电子邮件方式:shuxuetg@163.com,shuxuetg1@163.com,shuxuetg2@163.com

我们杂志比其他杂志多一道程序:寄校样。编辑改动后,排版出来的文稿会寄给作者。让作者看到最后发表的状态。原则上,校样寄回,我们再刊登的。——有的老师没有联系方式,遇到寒暑假,一拖延就是几个月了。

有的时候编辑要询问文章的细节问题的,联系不上,文章就放弃了。——我这里说一句,编辑的活真的蛮累的,就是前两天,一天改出2篇稿件。有时一天改不出一篇的。

文稿要标注页码,免得散失了不好找。

电子文档投稿我建议这样写标题:

张三 20110420:学生“会”了,为什么还要“教”?

作者+投稿日期+文章标题。因为邮箱文件很多,这样写,我们好找,好管理。

此外,要学会和编辑交流。经常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给编辑打电话,交流沟通一下:陈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我写了一篇稿子,您看看,给我提提意见。稿子投来,过段时间再给我打电话,想听听意见。——但不能追得太急。有时我仔细写出意见,我说我给你寄回来,结果对方说:不要了!不要了!我们杂志会寄出校样,有心的读者会对比校样和原稿,知道编辑改在哪里,改得如何,如果你能指出改得不对,那最好!作为对自己负责,可以对比着看。——可以利用校样,回信,写感受,等等。有想法要交流——我们从小被告诉要听话,要乖,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老师也是这样。

但千万不要一直盯着编辑。我们编辑部有很好的传统,老编辑说以前都有读者写信来让我们代买大白兔奶糖、上海手表、羊毛衫,编辑们都会去代办的,而读者也是和编辑不认识的。现在,不用代买,但基本的要求,比如询问文章下落。我们尽量满足。——我们杂志人手是不够的,都是一个人顶两个在干活。像有的作者投一篇打好多电话,真吃不消。

如何写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第6篇

2010-05-02 18:38:27|分类: 教育之窗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

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

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

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

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

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

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

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上述诸方面是新课程理念中强调和倡导的,有些方面传统教学中虽有涉及,但经验不多,而有些是全新的,需

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写教学反思 第7篇

摘 要: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变得成熟的工作。在长时间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只有充分进行归纳总结,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作为教学总结中最重要一步的教学反思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教学反思的概念以及内容,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勉。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冷静的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

生了搁置现象。而写教学反思,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的回忆,并具体、细致、形象地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和个案的进一步比较细致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如果是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教学反思,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得深刻一点的想法,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使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自我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淡忘。而写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地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反思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地”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不仅要能“做”,还应当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历史、关系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它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2.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从“实际的算”到“理论的思”。当初中学生第一次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

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着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使他们感到数学中的问题所在,以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3.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己认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

总之,写教学反思贵在坚持,贵在及时。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

如何写好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第8篇

一、切合实际的分析和理解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都是客观的实际问题, 内容无所不包.准确地了解题目的背景和要求是解题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对题目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要分析有哪些因素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有影响, 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 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 哪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哪些因素是微不足道的, 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主从关系.要充分和正确理解题目的要求, 即题目要求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千万不能曲解题意, 否则将前功尽弃, 徒劳无功.要分析解决问题需要一些什么怎样的数据, 这些数据题目是否已经给足, 如果不够就要我们自己去收集.要分析哪些数学工具适合于问题的求解, 哪些数学知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或是不适合于本问题的解决.在分析的基础上, 最好能够制定出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及所需的工具 (这里主要指数学知识、计算方法和软件) .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条不紊, 从容不迫, 按部就班地进行求解和写作.

二、令人信服的合理假设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题目的要求, 首先要收集有关的数据.这些数据必须来源可靠,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合理指符合客观实际, 不能与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定理和规律相悖.

假设是数学建模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系到建模的成败和模型的优劣.假设也是数学建模的一个难点, 数学建模的假设就是要发挥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提出适当的、合理的见解.如果这一步成功了, 那么你的整个建模过程也就成功了一半.本题的合理的令人信服的假设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 不同专业收费标准应该有区别;也就是说, 你的模型是针对什么地区, 哪类学校, 什么专业的.所有的这些数据的来源应该都是可靠和具有权威性.模型的理据应该充分, 有说服力.

三、选择适合的数学知识

数学建模中, 同样的一道题可以有多种方法求解, 因此往往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数学知识.在可供选择的多种数学方法中, 当然是所用数学知识越简单越好.因为我们的模型是给人看的, 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建立的.只有模型 (包括计算) 越简单才能被更多的人看懂和应用, 模型的应用价值也就更高.如果用得不当, 不但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使问题复杂化, 有时甚至得出荒谬的结果, 这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和认真解决的.

四、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

要按照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建立相应的模型.在分析论证过程中一定要有充分的依据, 要说明数据的来源, 且必须有充分的依据.不能凭借着自己的感觉去估算, 要使人信服.

五、注意语言的通俗和简洁

数学建模的论文和其他科学论文一样, 语言是给人的第一个印象, 就好比人的衣着, 要得体, 既要朴素、整洁、好看, 又不能太过华丽, 更不能奇装异服, 使人看起来很不舒服.这就要求我们平常要多训练, 多看一些好文章;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有时候也可以模仿别人的做法.模仿不是抄袭.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 学习别人的思想方法, 根据自身问题的客观实际, 加以改进并结合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创新, 这就是创造发明.

六、好的摘要是第一道门坎

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在参赛的队数越来越多, 阅卷的专家人数有限, 阅卷时先看摘要, 如果看了摘要后给人的印象是这篇文章不值得一看, 那就可能第一步就被淘汰, 连门都进不了, 哪里还有获奖的机会.摘要至少要包含思想方法、主要结论和优缺点.建议多看一些写得好的摘要, 多动手, 多训练.最好能达到如下的效果:就是看了你的文章的摘要后能使人产生有必要进一步细看文章内容的欲望.

七、再谈谈文章的新意和创新

1. 创新创意从一点一滴做起

文章要有不同于一般常人的新意和创新, 这个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 (1) 在模型的假设中体现; (2) 在建模中体现; (3) 在论证推导中体现; (4) 在求解和计算中体现; (5) 在数据的收集中体现.

2. 创新创意其实并不难

有人认为创新创意太难, 不是我们常人能做到的事,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什么是创新?就是不同于别人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新规律、新成果.这就首先要解放思想, 树立自信心, 要相信自己.其次要多学习, 多看书, 多联想.

3. 创新创意要靠平时的积累

任何的创造和发明都不是偶然的, 创新创意也一样, 要有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这要求平时要多学习、多看、多联想外, 还要对平时的所见所闻多观察、多思维, 对身边周围发生的事物多联系、多思维.要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去观察问题, 解决问题.只有经过长期的努力, 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4. 创新创意也可以模仿和借鉴

上一篇:北师大法学院排名及其专业方向介绍下一篇:导游的讲解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