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02

高一历史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

高一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第1篇

我教历史课也只有几个月,简单谈谈我的经验吧:比起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可能比较有个性一些。我讲历史课会穿插很多小故事,还会联系到其他科目。比如,讲到《秦王扫六合》以及《伐无道诛暴秦》之前,我会给学生读语文课中的《过秦论》,先从六国联纵到秦王逐一灭六国,再讲秦朝强盛时的情况,这样学生就渐渐明白当时的形势。同时我还给学生看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纪录片,片中有情景再现,讲秦的暴政,以及秦二世时的黑暗。又讲“指鹿为马”这个成语的含义,具体让学生明白秦这个短命王朝结束的原因。同时,我还联系诸子百家思想中的法家,讲到秦的刑罚残酷,并结合商鞅变法与焚书坑儒事件来评价秦朝。当然,也评价秦王在经济,军事方面的有效措施,以此,客观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

我曾经去一些地方旅游过,也会给学生讲自己的见闻和当地的历史。在讲商朝时,就给他们讲到安阳的殷墟,讲述青铜器和甲骨文这些足以让我们中华民族自豪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讲三国的诸葛亮时,我特意讲到南阳的诸葛庐,诸侯祠,让学生对诸葛亮的了解更为深刻。此外,我把《出师表》也拿出来给他们翻译一下,借此让学生知道诸葛亮的忠心和献身国家的志向。在讲到佛教和道教时,给他们讲洛阳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一些情况。还讲到湖北武当山这个道教圣地,还结合《西游记》给他们讲道教中神仙的位子排列。讲远古人类时,也会给他们提到北京七日游就含有周口店远古人类遗址这个项目。学生听我的课就比较有兴趣。有时,我还拿出来地理书,给他们穿插一些城镇的历史故事。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还是很喜欢我这个新老师的,但是,他们喜欢我讲课,喜欢听,不喜欢动脑。每次考试,学生的成绩都不理想,我开始思考我的教学方式。后来,才了解到,学生虽然喜欢历史,但是,历史对我们现实生活太远了,一些成语典故,一些著名战役他们都没有听说过,在写连线题时,总是张冠李戴,朝代和人物都混淆了,鉴于此,我用了两节课,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的一些历史故事,将给他们听,然后又让他们复述一遍,这样,学生对每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年代,地点,人物,揭示的人生哲理也进行了掌握。比如:在讲“纸上谈兵”时,我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形容没有真才实学,只会夸夸其谈。后比喻一些人只注重理论而不切实际导致失败。 同时也告诉他们学习不要过于张扬,不重注平时的学习,而导致止步不前。在讲到“乐不思蜀”时,告诉他们不要安于现状,乐而忘本。在讲到“一鸣惊人”时,告诉他们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喜欢默默无闻的学生也不要小看他们,因为他们不鸣则已,关键时会做出惊人的成绩。这样,学生既了解了这个成语的大意,也知道是关于哪方面的道理,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在学习评价历史人物时,我让学生各抒己见,列举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并说明喜欢的原因,还总结这个人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学生们讨论发言都很积极,我又做适当的评价,不至于让他们的观点过于偏激。我想这对于他们学习历史也是有帮助的。

为了使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我每堂课找一个学生讲一个与本单元有关的历史故事,像三国里的,还有兵书上的三十六计。学生讲完我还进行点评,有时再把这个故事引入到本课教学中,学生在得到充分肯定后,学习兴趣很浓,课下收集资料也很积极,这样也丰富了他们的见闻和知识。学那些名人轶事,生活中的歇后语,也是我们经常开展的活动。当然,我知道,基本的知识还是要掌握的,为此,在讲课时,我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有哪些典故和流传至今的名言。在辅导学生写同步训练时,我引导他们多看历史年代表,尽量不看课本就能理出年代顺序和朝代更替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在复习中,我单独将知识分类汇总,哪些是有关战役的,哪些是关于改革的,哪些著作是文学的,农学的,医学,书法,及科学的,还专门把诸子百家的思想列成表格去学习,这样,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教材,再分类掌握,学生在这种比较中不容易记混淆。

讲历史课,我还需要经验,怎样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掌握教材知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也希望同仁们给些建议。

高一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

一、教育的灵魂在于“育心”,高三历史教学讲究信心和耐心。所谓信心,主要是教师须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安排和有效针对的考点讲解,让学生对本学科充满信心。所谓耐心,一是指教师潜心研究考纲考题,引领好学生复习的方向;二是强调一轮复习要讲全讲透,不炒“夹生饭”。

二、成绩的取得在于“谋智”,高三历史复习讲究方式和方法。首先,明确三轮复习攻略:一轮侧重专题,二轮侧重通史,三轮侧重查漏补缺和专项提升;一轮要全面,二轮要整合,三轮要精细。其次,恰当运用史料教学,教学中渗透多元史观。史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重难点知识,而且,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花时间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做题能力。关于史观这个问题,束鹏芳教授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史观是宏观概念,对于高中历史,“所谓史观,无非是从某种角度阐释历史”。综合之下,本人认为在仔细分析高考真题的基础上,课堂上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多元史观;但同时也有必要引导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历史的学科意识与学习习惯。再次,重视讲练评结合,评的过程一定要做好解题方法的指导。当前有句流行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对于高三复习,学法指导应体现在每一次的习题评讲中。另外,注重联系时政热点,提炼分析,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联系。最后,切实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三、视野的拓展在于交流,高三历史教师讲究“走出去”和“听进来”。江阴长泾中学的刘俊老师在其发言中讲到四条路,让人印象深刻且深受启发。那就是:“盯紧专家的路”、“看好别人的路”、“走好自己的路”、“让学生自己走路”。闭门造车绝对是异想天开,因此要多与外界交流,“打探消息”,将别家优秀教学经验结合本校教情学情进行融合整合,打造出一条高效的高考复习路。

历史学习心得 第3篇

要树立信心。学习是一把枷锁, 你不能永远被他囚禁, 你需要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打破这道枷锁, 生命的束缚即是馈赠。有的同学或许会抱怨, 历史知识点碎, 怎么也记不住。可是, 事实是这样的吗?你不过是急流勇退的那个人, 因为你畏惧了, 你退缩了, 一点点的不自信慢慢累积, 就像蚂蚁在大坝上慢慢筑巢, 最终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考试后鲜红错号的试卷, 似乎就是这一刻的演绎。然而怎样将历史学好呢?

课前预习是重中之重。在课前, 通过看辅导书等办法将要学的只是看熟, 达到几乎能背过的程度, 即使你不理解。因为老师讲课就会解开你的疑惑, 而且这样就像把知识再复习一遍, 试想一下, 别人刚开始接受的东西, 你却已经背过, 这就拉开了差距, 你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就像一场百米赛跑, 如果接下来的冲刺再发力, 就将别人远远甩在身后。试想一下成为一名胜利者的感觉!

中考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查非常重视。因此, 要想中考路上无敌手, 课本是法宝。复习过程中要仔细看: (1) 抓住书本框架, 背书目录和小标题。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 而是整体的知识, 背书目录才能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 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 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 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 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 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设计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 (3) 注意整理笔记, 并抄录在课本上。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对老师的讲解特别是拓展的内容和板书进行笔记, 我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 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 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基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也都抄录在书中, 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 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将会更加完善和专业, 且涉猎面和跨度也更广, 进而分数更高。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历史知识是细碎的, 这就需要你在平时多积累, 还要多做题, 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 多做难题、综合题, 培养全面的思维, 这样才能决胜制高点。虽然题海战术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毕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脑子不是很好使, 记知识没那么快, 或许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做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 使答题思路更严谨, 如果做错了题, 要仔细对照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什么差别, 自己到底错到哪里了, 要深入研究;反之, 如果一带而过, 这样是没有作用的。

要树立自己是学习的主体的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不要一味依赖老师, 应在老师的“教”中主动构建自己的“学”, 取人所长, 为己所用。不论何时都要做好计划, 按自己的计划进行, 不要整天让老师牵着鼻子走。

对于大多数人, 清晨的记忆力是最好的, 我很喜欢早晨早起, 慢跑几公里, 这样可以保持一天的活力, 即使是学习压力大, 晚上睡觉不多, 上课也可以精力充沛。然后坐下来休息, 拿起课本, 平心静气地看书, 熟悉知识点, 特别是对于历史, 这种方法很有效。

对于考试, 要学会看淡, 历史与其他学科不同, 或许这次考试你比别人差很多, 但是不要灰心, 坚定信心, 不断努力, 一步一个脚印, 成功的就是你, 这样分数会上升得很快, 学习不好的学生也有历史出类拔萃的, 这就是历史最大的特点, 差距可以逆转!即使你进步很慢, 但是你毕竟是在一点点地超越自我, 你有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相信你泅渡到彼岸, 迎来的会是鲜花和掌声!

在课余时间, 当别人都在闲聊、发呆、打闹时, 不妨拿出你的历史课本, 迅速地翻翻重点, 梦境不会搁浅在流年的彼岸, 不经意间种下的勤劳的种子, 常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中学历史学习重在体验 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 体验中学习

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一点体会,就是尽量让学生去体验历史过程,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的距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体验实用性

今天倡导历史课程的学习应该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那么,如何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体验从生活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社会,使我们为学生设计的问题情景生活气息浓郁,设问态度亲切呢?我做了如下尝试:在我们生活的地区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启动。我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设问:请同学们注意调查一下南水北调工程全长有多长?两处端点起止何处?历史上有哪些时期挖过人工运河?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南阳老河和镇平安子营等地去寻找南水北调界桩,利用课外时间查阅历史书,发现历史上有4个时期有大型的人工运河工程:

(a)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

(b)秦始皇下令兴修的灵渠,联系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c)隋炀帝开通的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d)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

这种学习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展开生活、社会与历史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既在答题中领略、感悟到了历史的不容置否的现实意义,又在成功运用的亢奋中产生并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实,体验时代性

关注国内外重大事实是近年来历史考试的一个命题倾向,这类学习不仅用事实回答了“学习历史有什么用”这一始终困扰学生的问题,而且适时地引导学生身在课堂,心怀天下,学习历史,关注现实,关注祖国世界和人类的命运。这种学习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了学科自身的特殊价值。

3.重视对历史概念之理解的考查,引导学生体验基础性

概念是对事实或现象中的属性和关系的抽象概括。历史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使学生体验书本上的表述哪些是历史概念,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应如何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即: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概念”的“基础性”。

4.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历史学科的教育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当今社会生活这种毋庸讳言的现象说明,加强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历史学科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的重要学科。但是今天学生的认知态度已有很大不同,我们的历史老师须善于“换位思考”,先以学习者的眼光去挖掘历史教学内容的思想教育元素,选准切入点,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使我们的历史教学真正“体验”出教育性。

在同学们已经对历史学习的“教育性”有所“体验”有所“触动”之时,我再深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的先辈们面对“瓜分豆剖”都没有责任感,面对列强侵略都“逆来顺受”,我们的祖国今天会是什么样?如果人人都没有责任感,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我还把维新变法中谭嗣同的事迹,辛亥革命中秋谨的事迹讲给同学们。

这样来“体验”教育性对学生心灵触动较大,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慎微慎独,注意修身之必要。我还发现:我带班级一部分学生的不良现象正在减少或“杜绝”。真可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5.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但学生对于年代久远的历史很陌生,而且一般的历史知识又缺乏形象性,所以很多学生喜欢历史故事但不喜欢历史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对历史有兴趣。怎样让学生对历史有兴趣呢?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情景中,学生自然就有兴趣了。如:学习“杯酒释兵权”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表演历史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空前高涨起来,积极参与,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6.历史体验教学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习

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来学习,同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教师适时提出合适的探究性问题,学生就一定会想办法去解决,这样就达到了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如:在学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出土的文物,书上的小字部分,以及《北京人追逐野兽》《北京人生活》图,四人一组讨论:假如你是一个考古学者,推测、想象北京人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状况,写一篇描述北京人一天生活的短文。

7.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当学生进入历史的时空后,就必须根据历史的情景并结合历史知识去思考问题,这就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学习三国一课内容时,我让学生思考:当曹操大军压境时,自称是卧龙的诸葛亮怎样思考退敌的对策?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联吴抗曹。还可以设计一些典型意义比较题进行训练,如: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开创了“贞观之治”;梁元帝一生博览群书,死抱着古书“夷不治华” 的教条,导致都城失守,结果痛不欲生;焚烧14万卷书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学生终于明白了唐太宗时期唐朝繁盛的原因。学习《汉朝和匈奴的和战》一课时,我设计的问题情景是:

(1)在你的印象中,你觉得汉族、匈奴(可参考蒙古族)这两大族在衣、食、住、行方面各有什么民族特性?

(2)两大民族各自有什么的特点?

(3)这两大民族共处时,极易发生什么事儿?

(4)什么时候匈奴最易南下?

(5)谈谈你所知道的历史上或现实中哪些战争的爆发原因与此相同?

8.历史体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历史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想象的参与。创造想象,就是要使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历史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总之,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空间,合理设置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同时要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和情境,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舞台,切实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郭祖彬:《教学与管理》,2004.1

[3]毕晓黎:《打造魅力课堂做引导型教师》,《历史教学》2005年第2期

[4]谢利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8期

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第5篇

一、卧龙学校来陆老师讲的是一堂复习课,(新民主主义的兴起)这一单元知识多,涉及的面广,学生掌握的知识多虽然,这节课也有不妥的地方,,但陆老师通过多媒体,利用小组合作手段,从不同的侧面把这节课上的那么精彩,值得我学习,同时,陆老师注重中考考试的热点,重点以及新闻等内容,利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接近中考,提前接近中考题,使学生对中考不会产生紧张。

二、郭老师讲述的是一堂新授课(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堂享受的课,从老师的语言、肢体的使用都是那么的完美,特别是郭老师的过渡词,真的是无可挑剔,从课件的使用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讲解知识到学生的巩固,郭老师那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美中不足的就是,可能有点紧张,有些词语说的还是不够熟练,视屏有点多,学生自主交流的时间不够,没有练习板块,但这些都不能影响郭老师的这堂课的精彩。

三、张安宝老师做了典型发言,他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九年级历史的复习方法。

1、做足功课,认真备课,就是教师在课下从考点、共建知识框架、热点、周年做好备课。

2、删除81个不考的知识点。

3、分层教学,就是抓差生。

4、自信,通过不同的手段让学生相信老师,老师说的内容就是重点。

5、答题方法,针对选择题和材料题给入学生不同的答题技巧。让学生做答题时少走弯路。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四、高明主任针对20xx年中考情况,结合以前出现的问题,从考试的内容到教师的思想变化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现在的形式以及热点,从思想上加强了教室的改变。

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第6篇

历史的改革中,我觉得自己的联想空间开始逐步的“升级”。抬头仰望天空,一只鸟儿掠过,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天空没有鸟儿掠过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无数个疑问盘旋在头上:为什么鸟儿能飞,而人却不行呢?不由得想起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魏源的《海国图志》、林则徐、晚清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末的发展、20世纪初的短暂的春天……要想得内容真的太多太多了,思维转动起来了,学什么都开心,不是吗?又如,当老师说到清政府统治黑暗时,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黑洞”。黑洞并不黑,这我也知道,可是仍在联系,想起了“黑洞”一词的最早发明才,美科约翰?惠勒,想到了光的微粒说和光的波动说两种光理论,脑海中呈现宇宙、大量的气体紧紧地吸引到 ,聚成恒星。原子裼 猛烈碰撞,气体升温,……我也有点不相信自己了,这么小的脑袋怎么会能装下“宇宙”呢?真是“智慧是无穷的,宇宙万物悉在此也。

在历史改革中,我觉得我学会了总结(只是皮毛而已),“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一部完整的历史,也就是一个完美的总结。牛顿也曾说过:“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确是: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虽然吾资不聪也,但是只要我留心地总结,那么道路虽是曲折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我觉得“学习”的学问很深,它是由一个锁链环环相扣,然后向四面八方辐射,四周的向中间聚拢,环环相辅,好比“天网恢恢”中的“天网”,越来越大,无边无际,牵一动全,仰望茫茫大地,我乃如此渺小也。吾欲强,必学也。

分组合作,同学们相互沟通,团结一致,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中,我觉得自己地幸福的,同学们精彩的讲解,流利的辩答,不觉发现自己身边有如此多的人才。当自己站在讲台上,八十双眼睛望着自己,心开始慌了,但随着讲课的投入,又慢慢沉着了,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自己胜利了,自己进步了,“人应该学会战胜自我”,敢于超越,敢于创新。

我学习,我快乐。我在历史考试之前的大约两个星期就已经开始复习了,第一遍的复习要特别仔细的看书,要细到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甚至不是正文的内容也要看,如“历史纵横”,边看边记,然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架构和知识的轮廓。当然,看一遍书就把所有的点都记下来几乎不大可能,所以我一般还会进行第二遍的阅读,巩固记忆。

中国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第7篇

这句话虽然有时候也是革命性的,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破坏性的。因此,这句话也就成为后来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暴力的发动机。它是爆炸中国社会纵向基础的炸药,一次次破坏了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的稳定。

在同一个时代,有三个人说过类似的话。项羽说的“彼可取而代之”,体现了一个贵族子弟的自信。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此耳”,体现了一个小官僚对豪华奢侈的向往。陈胜说:“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体现了一个生活在低层的农民的悲愤。

二:“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备、关羽、张飞。

虽然这句话不见于史书,但历史就是这么传说的。所以也就几乎成为历史了。

这句话虽然很朴素,很平凡,但却是最真实的反应了横向贯穿中国社会的“义”的哲学。这句话不仅仅可以用来说明友谊,也经常可以被用来描述爱情。虽然也经常成为帮派或者黑社会的信仰,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友谊。包含在这句话里的“义气”哲学,就是中国历史上人与人之间维系横向关系的纽带。

排列在前两位的这二句话,一纵一横地刻画了中国社会的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这句话讲述了一个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辩正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因果关系,也就是中国历史变换的契机。

中国历史之所以能够稳定的原因,就在于人民大众能够和谐地“载舟”;而中国历史之所以动荡的原因,则因为人民大众风起云涌的“覆舟”。

中国历史上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是对这句话的再次注解。

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这句话见于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虽然《后出师表》有可能是后人伪托的,但这句话却真实地写照了诸葛亮的一生。也因此而成为中国文人官僚的精神追求。

这句话是“只求过程,不计结果”的这种心态的自然流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对这句话的自嘲。

五:“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桓温。

这句话浓缩了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丑恶,也是中国官场文化最卑鄙行为的能源。它成为了滋生社会邪恶的恒温土壤。不管是任何方式的对这句话的赞同,都应该成为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上的理由。

这句话的原文是:“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最初说出这句话的人虽然是晋朝的一个将军,但后来却被读书人广泛引用。

第四第五这二句话,都是后来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流传相当广泛的名言,这二句话分别从两个终端描述了中国古代活跃在上层领域的精英们的思想追求。

诸葛亮是历史上著名的首相,以贤著称,而恒温是一个手握实权的将军,颇有功名。说这二句话的人虽然文武不同,但它们却刚好代表了古代的精英分子的不同追求,要么是“鞠躬尽瘁”,要么是“遗臭万年”。不过虽然是“遗臭万年”,有人的却自以为“纵做鬼,也幸福。”

六:“精忠报国。”——岳飞。

其实这句话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个意思。但因为这句话是武将说的,所以听上去更直爽一些。

文臣的“鞠躬尽瘁”,武将的“精忠报国”,支撑了中国历史的沉重脊梁。

七:“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

这句话虽然说的是个人行为,但听上去比“精忠报国”大丈夫气概还要更浓一些。所以也显得更豪迈。

说自己而不说国家大事,却只让人见其英气勃勃。但由于说得比较委婉一些,所以不如岳飞的“精忠报国”为大众熟知。

八:“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语见《三国演义》。)

这句话是曹操成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私自利的人的真实心态。曹操虽然是个十分有才能的人,却也是一个性格十分恶劣的人。

所以历朝历代为曹操翻案的人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虽然富有才能,但人格却很卑鄙。他们希望通过为曹操正名的机会,为自己的种.种丑恶行为辩护。曹操也就因此而成为中国上自私自利者的教主。

九:“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和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同,和岳飞的“精忠报国”也不同;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一种为名誉而个人奋斗的意识流露。

这句话和前面的那一句“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是二个极端。“如果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是对历史的反动;“人生自古谁无死,流取丹心照汗青”则是对历史的正动。

十:“莫须有。”——秦桧。

这句话浓缩了中国历史上官场的一切黑暗,也使得法律的神圣成为一句空话。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载舟覆舟的过程,就是因为有这“莫须有”三个字在作怪。所以这三个字,就成为历史上所有的皇朝走向腐败的催化剂。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只知道水能“载舟”、“覆舟”,却不知道水从“载舟”到“覆舟”的过程的转变是因为什么原因。

其实,历朝历代的官场政治斗争的起因就是因为这个“莫须有”,结果也是由于这个“莫须有”。这个“莫须有”,就成为历史行船的航道上的一块巨大礁石,当一块块的巨大礁石布满了航道时,翻船是免不了的了。

秦桧到底是个宰相,聪明人,只一句话就概括了官场的特征。作为这三个字的正确实践者,秦桧的人品官品也可想而知,就凭这一句话,任何为秦桧翻案的徒劳就显得多余。

有了这个“莫须有”,躲躲老猫可以死,喝喝开水可以死,睡睡觉也照样可以死。

讲了这十句话的人中间,有二个皇帝(刘备、李世民),四个王(陈胜、曹操、刘备、李世民)、四个宰相(曹操、诸葛亮、秦桧、文天祥),五个将军(霍去病、岳飞、关羽、张飞、桓温),二个状元(秦桧、文天祥),一个农民(陈胜)——其中一部分人的身份有重复。总结一下这十句话的标签就是:帝王将相,状元农民,(异族入侵),成者为王。

初中生历史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8篇

一先睹为快——预习的习惯

几乎所有人都有“先睹为快”的好奇心, 可以利用这一点,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对知识预习是求知过程一个良好的开端, 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 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理解与记忆, 培养自主探究以及自学能力。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我就对学生提出学习历史学科的要求: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 找出本课的要点, 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自己的方式做出识别标记, 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抽查。以此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 且不少对历史特感兴趣的还会批注, 甚至写下自己的感悟。

二授人以渔, 终生之用——收集信息的习惯

古语所说:“授人以鱼, 仅供三餐之需;授人以渔, 则终生受用。”当今社会, 信息就是资源, 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历史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 更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事、现实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所以学生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程度。我教给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 (1) 鼓励学生到图书馆、书店, 课外书中去“拾贝”。 (2) 引导学生上网, 到网络世界中搜寻。图书再多, 也有“不够用”的时候, 有些东西在学生所能接触的图书资料中很难得到满足。如今电脑已走进千家万户, 上网可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东西, 甚至是足不出户, 就可遨游大千世界。 (3) 带领学生亲临实地, 走访中去猎取洛阳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三向45分钟要质量——专心听课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一些学生很用功, 课前、课后下了不少功夫, 甚至占用别的学科时间, 但事倍功半, 成绩依然不理想。经过观察, 发现问题出在课堂上。有不少学生认为, 历史课上课听得懂听不懂没有关系, 下课也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 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 结果不但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 还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历史课必须立足课堂, 集中注意力向45分钟要质量。只有认真听课, 方能心领神会, 教学互动, 以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课堂上可尝试:

1. 激发兴趣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从那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点滴着手, 让学生乐于学习。例如:七年级下册先后学习了隋唐文化、宋元文化、明清文化, 其中学到“光耀千古的诗坛”“宋词和元曲”“古典小说的高峰”这几章时, 学生特别兴奋, 因为不少学生从小背唐诗、宋词, 四大名著也都熟知, 再加上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表现自我, 课堂上都争先恐后想要给大家背诵或讲述, 来展示自己文学知识的渊博, 在他们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文学繁荣的原因, 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2. 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情境

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创设情境, 相应的情境氛围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

3. 积极思考, 敢于提问

新课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唱“独角戏”, 更要重视师生互动。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历史剧等各种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参与性,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教学目的。

4. 做好课堂笔记

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当遇到不懂的地方, 要随手记下来, 以便课后再去问老师。

四温故而知新——复习的习惯

历史课知识点比较多, 一节课下来不可能全都记住, 而且时间越长忘得越多, 所以要及时复习。历史课一星期只有两节, 我首先要求学生养成当天课程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时让学生先尽量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回忆后再去看书, 记住了的知识会被再次强化, 想不起来的知识会成为看书的重点。然后是单元复习, 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原理, 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五我能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 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 有没有记住, 记到什么程度, 知识能否应用, 应用的能力有多强, 这些学习效果问题, 在做作业时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为了减少学生课业负担, 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 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 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批改作业时, 给以恰如其分的评语, 并要求错题必须纠正, 再批改, 把信息及时反馈学生。发现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 耐心帮助他们, 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六“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良好的考试习惯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 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 着重对运用、综合能力进行考查,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平时的质量检测时就要求学生注意考试的方法、策略等, 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1. 书写要规范

现在中高考都是网上阅卷, 考试时的字迹稀疏邋遢让人辨认不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成绩, 所以从初一就对学生提出书写方面的要求, 要求学生要认真去写, 不能出现错别字, 尽量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2. 认真审题答题

审题就是认真阅读、真正理解题意, 对于题目中的每个字、每句话、每种符号都要看清楚、看准确。这样才能保证答案准确。

3. 注意答题技巧

要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熟后生的顺序做题。审题时先看问题, 后阅读题目。先看问题知道在问什么, 审题具有目的性, 迅速抓住关键字、词, 舍去无关信息, 提高阅题速度和准确性。审题时注意估算分数值, 揣测命题人的意图。

4. 仔细复查

先看整张卷, 确保没有漏题。再检查在做题过程中有疑问的题目, 时间充足时检查整张试卷。选择题不要轻易更改答案, 非选择题着重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回答是否完整等。

七得与失——写考后记的习惯

学生应对每次考试进行认真总结。在老师讲评试卷时, 学生根据自己的试卷上出现的问题, 从解题方法、典型题、新信息及每次考试得与失等方面作总结, 汲取每次考试的经验和教训, 作好总结记录, 以便经常翻阅, 从而掌握应试技巧, 提高学习成绩。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摘要: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在历史课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既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第9篇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一:高中历史学习上的几点心得

历史是门严肃的学问,严肃得甚至近乎枯燥,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学。但是我对历史却似乎有着无穷的兴趣,从来不会把它当作负担或累赘,反而越学越想学,许多别人很头疼的知识点,对我而言,都是在不经意之间就掌握了。其实我的“诀窍”,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历史趣味化。

首先,我总乐意把自己“代入”历史。历史是人的历史,是我们先辈的生活。我会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来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经过与结果。

比如,有时,我把自己变成一方诸侯,在乱世中求生存,在面临乱世纷争时,尽自己的才能来使自己强大;有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位雄才伟略的君主,想办法在当时的背景下如何使自己在治世上大放异彩。

我习惯在每天散步或出行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治世”方针中,就仿佛在脑海里自编自演了一部《三国演义》。这样,历史成了我的“工具”,我自然就越用越熟了。

现实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现实来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与意义。因此,我经常从现实出发,采用假设法来学习历史。我常常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们现在会怎样?”比如,“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会怎么样?”也许,没有鸦片战争,我们就不会流失那么多金银,沦丧那么多领土,也就不会遭受那么多苦难;可同样,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轿车,不会有楼房,没有民主的共和国。有时候随着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会不断发现自己以前的假设存在缺陷,或是这个假设就不应该存在。比如,我当时的这个鸦片战争假设,现在想来,问题就很多。但在刚接触一个新知识时,正反面都考虑进去,有益于我把历史学得更全面更透彻。

对于那些无法按照逻辑记忆的,如时间、地点之类的知识点,我习惯把它们写成一张张纸条,贴在镜子上,桌子上或者杯子上,这样就不需死记硬背,每天早晨起来就有意无意的看一眼,几天之后,不知不觉中就已经记得很牢固了。

以上就是我学习历史的三点心得,学无止境,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发现出许多比我好的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二:高中历史学习心得>>(1762字)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已成为人生的重要需求。从适应与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树立自主型的学习观,自觉地、能动地、有目的地从事学习活动,“懂学”、“会学”,已成为时代对人的迫切要求。

对于历史教材学生一般都能看懂。在历史领域里,“知”与“不知”的矛盾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知”的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异。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参考书(《辞海》、教师教学参考书、教辅书籍等),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创造性地学习,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选择信息的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进而达到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呢?首先,要把握一个根本点:准确、完整、系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历史基础知识。

其次,要抓住两个观点:①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构成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认识历史,包括科学地评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等。在初中时,历史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门副科,只要考及格就行,当时我的历史学习几乎没有什么方法,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得高分,但这只适用于初中的历史,并非是我今天要讲的历史的正确学习方法。所以,我强调一点:历史决不是可以靠记忆就能攻克的简单课程,它同样要求掌握特殊有效又科学的学习方法。

我是从高二开始将历史作为一门主科来学的,这是由于我本人特定的情况所决定,因为我很晚才决定选择文科,在此之前我从未给予历史足够的重视,这可以作为一个反面的例子。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我的同学中,越早重视它的人越轻松,而我对此认识比较晚,所以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在它上面。我建议那些早已决定选择文科的人,一定要从初中,最晚高一时就开始注意积累历史方面的知识。它有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绝对不可以存有“临阵磨刀快三分”的侥幸心理。如果时间充裕,就能够详细地了解历史的整个过程,而不是将历史分成若干独立的部分,因为这会使你看不清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且容易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错误,而造成不能掌握历史的真正内涵,也许在个别的细节题上能得分,但一遇到综合论述性的题,就只会出现将凌乱的材料堆砌在一起的情况,留给改卷老师的不好印象,会大大影响你的得分。

历史是记忆量最大的课程之一,厚厚几本书,内容多,头绪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很难把握好。我认为学历史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系列的对比:古今对比、中外对比、背景对比、特征对比„„要善于将不同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掌握这些事件的实质。此外,课本非常重要。高三那一年,我把整套教材看了三四遍,根据老师的复习进度(但比老师的速度快一本书左右),在这样一遍遍的复习中,我的收获每一次都不一样。认为看得越多,我所理解的层次就越深入,所以并非无效率的重复,而掌握越多,我所用在一本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进度就越快。同时辅之以习题,这样,到了高考前,我虽未达到“在脑子里翻书”的境界,但也对教材相当熟悉,最基本的史实记得很牢固。历史对文字组织的能力要求很高,平时一定要多加锻炼,多做些文字题,不要图省事而只做选择题,不愿练习问答题、材料解析题。而且这对语文的写作能力也有较高要求,不能只重答案,而不考虑组织语言。历史和政治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鲜明对比:历史是在整篇灰色的史实中,偶尔穿插几行结纶、规律之类的亮点,用以串起那些事件、因果;政治则是在通篇明亮的理论叙述中点缀若干事例,有的是从正面加以强调,有的从侧面给予反证。在历史的年代和政治的“理论体系”这两条主轴两侧,分布着各式各样经过细心挑选、适当排列的客观事实。归根到底,学生要做的“就是一一对应”。知道哪个年代发生了何等史实及前后因果叫纵比;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发生了类似史实的分析叫横比。政治中哪一个提法由哪些论据支持或这一论据是针对哪个提法而产生的,必须区别清楚。于是在无数单选、解析、问答的磨练中,你日渐熟悉的知识点终于织成了一张网,将每一道考题牢牢地揽在其中,而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总之,历史是需要不断积累的一门课程,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收获,学好了历史,不但可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且可以为明天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伟大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正等着我们去探索追求!

>高中历史学习心得体会三:高中历史学习的几点心得>>(1644字)

如果把高中历史的学习比作高楼大厦的话,那么对教材的熟悉掌握则犹如根基。在课堂上历史老师经常对我们说,要学好历史,一定得把课本看“厚”。当时不懂,后来方才明白:书看得多了,自然就厚了。

或许有人不以为然:把课本掌握了就能把历史学好了?当然不是,但要学好历史,课本是非得熟悉掌握不可的,这样方能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如何看课本呢,会看的和不会看的不一样,结果也就相差甚远。我想在看书时一定要多思考,多比较,多总结,这样就会多收获。基于此,我在学习历史时总结了几点方法,供大家参考一下。

一、“坐标式”与具体事件

这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专题而使用的方法。以坐标原点为一历史事件,以坐标纵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的前因与后果,以坐标横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色人物之态度观点及行为等,以这样的直观方式把某一历史事件的方方面面全都考虑进来,有助于我们对此事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我们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中,分析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以及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洋务派、顽固派最高当权者各持何态度又各自采取了什么行动。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有利于我们理清思路,把握重点。

二、“提纲式”与总体复习

我在临近考试复习历史时往往采用这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这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前提下,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教材知识内容重现出来,实际上说白了就是能把教材目录默写出来。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它可以帮你以快速的时间把课本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当然在画这种知识结构图时要尽量多地回想具体的细节和思考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家在学习累的时候,不妨这样在纸上画一画,忆一忆,既休息了大脑,有复习了知识。

三、“点线面结合”与人物评价

学习历史,免不了涉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我认为作为高中生,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把握以下基本的三点即可:“点”即出发点,立场,是历史人物言论行为的初衷;“线”即历史人物的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这条“总线”;“面”是指结合其功过得失综合对其作出的全面评价。比如评价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曾国藩,既要看到他作为封建官员所持的立场,从而理解其镇压起义军时的残酷凶狠,又要看到他作为洋务派所具有的求强御侮的进取精神以及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综合这两方面我们再对其做出客观总体的评价。

四、“先同后异,同中再求异”与事件比较

比较题也是在学习历史中经常遇到的,无外乎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我想这里有一个细节问题,就是应该先看其相同点,因为不相干的两事物是无法做出比较的,相同点往往是较明显的,这样在作题时就会容易些。比如,比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既然同称鸦片战争,我们很自然想到二者的关系,后者应是前者的继续和扩大,进而想到二者发动的目的和当时的国际背景都是相同的。再如,中日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异同,同样在字面上我们可看到两次战争都是与外国列强进行的,对他们来说都是侵略性的,都是对中国的掠夺。所以对那些碰到比较题无从下手的同学,应该学会合理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五、“扩展+关键词”与材料分析题

材料题是我们在考试中必然会遇到的,也是感到比较棘手的。如何做,我想最基本的要抓住这两点。“扩展”是说在看材料时不应仅仅局限在材料本身,而应把思维进行延伸,把这段材料放到它所处的历史背景当中,考察与之相关联的历史事件,这样就会给我们一个完整的轮廓,便于在更大范围来搜索我们需要的信息。“关键词”是指材料中不起眼的容易为我们所忽视的信息,看似无用的往往却是重要的,比如材料的出处,时间或者某个人物等,这些都是我们解题的关键。所以说,难的不是题目,而是我们的眼睛能否看到这些细节。

上一篇:系篮球队策划书下一篇:第八届爱心家教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