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

2024-07-04

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精选8篇)

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 第1篇

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发布者:李崇山 发布时间:2013-11-22 15:36:58

校本教研的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逐步凸显出来。学校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本校特点,努力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要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最根本的是要在教研组内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形成教学研究的内驱力与教研组的群体合力,必须“聚集课堂”,从小问题中探究出真问题。

一、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

有效的教研群体是实现有效教研的主要载体。而一个有效教研群体的建立,首先需要有教研组长的创新性作为,更需要教研组内教师的内在需求。

教研组长是实施教改和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要能唤醒本学科组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并依据本学科的情况,指导本学科每位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只有唤醒每位教师的发展意识,教师才会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参与教科研,教学研究才能变为现实。所以,教研组必须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把本学科的教师组织起来,聚合组内教师的智慧,从而构建有效的教研群体。

一个有效的教研组群体,在面对困难或改革等环境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常常是:第一,以问题引导学习,不断使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凭着群体大脑资源的再投入与撞击,解决新问题,“咬住尾巴”连环改进;第二,以差别推动进取,不断促使每个教师在各自能力最近发展区的上限处工作,并通过与自己、与同伴、与理论、与实践的四种对话,寻找差别,跨越研修的门槛。这些特有的应对工作和环境的方式,会有效地推动群体学习技能的形成及其知识的共享与创造,有效地促进群体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要走“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之路

1989年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反思。而实践反思已成为教师成长的基本模式。实践反思最重要的是建构行动和学习两者间的联系。

实践反思强调教师的主体悟性,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主动性与内在需求欲。当一个教师停止了对教学研究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时,这种教研活动就成了形同虚设。许多教师存在着重实践轻反思,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等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没有反思或只是低水平的反思。教师不会写“教学叙事”,把“叙事”等同于“反思”,而又把“教学反思”理解为如何解题等。

与此同时,教师的实践反思还需借助同伴的帮助才能从反思中学习,同伴的支持与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相观而善之谓摩”,同伴互助有利于缩小课程发展与教师实践之间的落差,可以引发艺术切磋与教学研究。特别是在新课程下,先进的理念如若没有以课程内容为载体的具体指引与对话,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同伴之间的横向互助可能会囿于同水平重复,会出现“萝卜烧萝卜还是萝卜”的现象。但应指出的是,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它是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的取长补短、共同引领。

三、常规教研与主题式教研相结合

(1)常规教研活动,即开课、说课、评课、课后反思等,是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科教研组内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在:课前备课交流、说课交流、课后交流。在教研互动过程中要求教师们努力做到:“三实、三培养、四体现”即:目标要落实、方法要务实、课风要朴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体现信息传递、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情绪体验。把新的教学思想体现在教学实践中的每个环节。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互动形式,教师们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师钻研教材的水平。

(2)加强主题式教研活动的探究。一次活动前提出下一次活动的主题,然后在下一次活动中每个人围绕该主题发言,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些主题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导入、情境设计、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小结的形成与表述、作业的情况等,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种类型而设计,如复习课、讲评课等,还可以是针对教师自己存在的问题。主题式教研活动有主题,有核心,有内容,才会有效果。(3)主题的确立必须要有针对性。如对教师中存在的问题,教研组要了解本学科教师到底缺少什么?是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知识结构不合理还是实践经验不丰富?是教材把握的问题还是课堂管理的问题?是教学理念落后还是教学方法滞后?是反思不够或只是低层次的反思?是缺乏专家的引领还是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等。

四、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要转变方向,重在“聚焦课堂”

“聚焦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所以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研究课堂无疑是重中之重。教研活动中“聚焦课堂”,主要应该是关注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从细节着手,从小问题着手。

(1)转变备课方式——要备课堂。新课程从原来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一转变要求教师转变备课的方式。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教师要注重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在课堂中深刻地重现教材,而更多地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心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课标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教师的备课就意味着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进行重组教材、有自我个性地把握教材、全面面向学生工作。这样,教师备课的教学教案就需要随着新的教学精神而有所改进,以增强其适应性,如教师设计中“学情分析”、“课堂学生问题随记”、“课后教学追记与反思”等内容,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课中及时发现问题,课后总结、反思和补充等方式面对新课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案的编写,已经不能再是传统的重点难点分析和简单的设问对答了。

教研组要依托备课组加强对教师备课的指导,在教研组内开展同一教材内容的备课活动,针对不同教师承担不同层次班级的备课,主要发现教师在“备学情”、“备问题”、“备课后反思”等方面的特点。

(2)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逐步由“教”转向“学”,教师就应当认真思考自己在这种课堂上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对课堂的关注,集中体现为学生在课堂上究竟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领悟了什么等方面。一堂好课应当是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也许在这种课上,教师的口头表达并非完美,板书并不漂亮,而是给予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那么这依然是好课;当然,这不是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够重要了,相反,我们更应当严格要求教师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因为这是他们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必备条件,是作为教师的根基之所在。在这种课上,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与以往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呢?首先,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依然重要,但仅局限于把握教材是绝对不够的。学生的自主实践和探究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要深刻挖掘学科教材,追求知识深度;另一方面要尽量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的外联度,努力做好跨学科的综合知识整合的工作。其次,要处理好活与实的关系。对课堂教学的管理问题应当辩证地看待,以往的课堂是要求学生安静地听、默默地思考,而如今的课堂中安静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但“热闹”又是课堂教学的大忌,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能保持“热闹”,又能和谐、有序,“闹而不乱”,从而使学生进入一种热烈研讨、你争我辩的自主学习氛围中,是教师们进行课堂管理的新课题。再次,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讲究策略性、灵活性,因为这种课堂很有可能不会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学生的独立或合作学习很可能打乱教师头脑中固有的思路。所以,教师应当随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充分施展自己的随堂机

智。总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3)实施跟进研究。教研中“聚焦课堂”可以有多种方式,“行动教育”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它以课例为载体,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通过共同经历“原行为阶段、新设计阶段和新行为阶段”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在前两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之间会有两个不同类型的差距——而这同时也是教师更新理念、调整行为的过程,教师正是在这个行动过程中获得了较大的收益。这种行动研究可以就整堂课进行的,也可以就一个个的片断进行;就课的类型而言,可以新课,也可以是复习课、讲评课。

而“片断式行动跟进研究”更容易提高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科教研组必须努力创设这样的平台,通过传统的开课、说课、评课方式,就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某一片断作主题研究。如导入的有效性研究、设问的有效性研究、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研究、学生参与度的有效性研究、合作讨论的有效性研究等。问题生成于课堂,解决于课堂。

(4)研究教学过程的细节。从“候课”开始,教师在课前两分钟先进教室,并要求学生也要做好主动积极的候课。从候课到上课的导入、教学过程的展开、活动的安排、合作学习的组织、再到教学小结与课后反思。再可以把这些环节分割成若干小细节,从中加以问题研究。每一次教研活动可以解决一个问题。这样可以避免“有教无研”的情况。

(5)研究教学手段的选择与使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教学容量,引入热点材料,提出有效问题,给学生更直观地呈现教学情境,但也出现了唯多媒体的现象,许多教师上课没有了必要的板书,也就失去了展示教师教学特点与文化底蕴的粉笔字。实际,多媒体也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恰当地运用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如何用才算恰当呢?教研组可以通过平行班级对比的方式,研究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度,从而提出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效益的相关性。

五、网络教研——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的有效载体

几年来掀起的网络教研给有效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建立学科网站(学校网站内的网页)、学科论坛、教师博客与教师博客群,实现教研互动和教学资源共享,引导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进行网络教研,可以有如下几种主要方式,一是同步式网络教研,即利用论坛将传统教研活动搬到论坛上同步进行,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时间来参与。二是主题式网络教研,即先确定一定的主题,在论坛上开展讨论,然后根据主题要求开教研课,并把课堂实录放到网络上供大家研究评议,最后写出自己的反思,总结出主题讨论的结果。三是案例式网络教研,即以学校为单位,提供各科教学的一些典型案例放到论坛上供学科老师学习讨论。四是引领式网络教研,即发挥教研员、学科研究专家、骨干教师的作用,回应一线教师的困惑,聚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疑点难点焦点问题。五是远程合作式网络教研,即利用网络,就某个项目,区域学校之间开展合作研究。六是个性化网络教研,即随着网络教研的推广和普及,出现的许多自发的、个性化的网络教研,如个人教学随想、个人班级日志等。当然,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只要是有效地,都是好的。只要教师们有教研的需求,有自己成长的内需,充分发挥教研组的群体智慧,一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 第2篇

——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应用性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并探索规律。校本教研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校本教研正成为支撑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柱,它是以往的教研活动的继承和发展。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大家也好像都在搞研究,但实际上不少老师不知道怎样去搞校本研究,总认为听听课、评评课就是搞校本研究了。我认为: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聚焦课堂”是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我们力图通过校本教研全面关注课堂学习,提升课堂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所谓课堂教学效率,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投入和产出之比,即以较小的投入,花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大的教学效益。

近年来,我们学校围绕课程改革做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是困我们提高质量的主要原因。在许多课堂中,教师依然习惯于教“教案”,学生依然缺乏自信和热情;重急功近利轻长远发展,学生被动接受且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对课堂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大量宝贵的时间在师生重复、低效的劳动中流失,师生身心疲乏。教师既需要理论学习和指导,更需要针对自身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思和调整,调动教学智慧和灵感,在实践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

二、问题的分析

通过听课、与教师和学生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我校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如下:

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一节课,到底该让学生学会哪些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过程学会哪种学习方法,这些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或技巧在小学阶段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等等,不少教师心中无底。

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重、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学生主体参与不够。

3.教师一统课堂、“填鸭式”、一问一答式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

4.学生参与度不够。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参与方式单调。

5.课堂缺乏有效的唤起手段,很多甚至一大半学生不在状态,缺乏激情。

三、问题的解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想:通过校本学习和校本教研、更新教师对教学理念,找到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并提出几套教学效率的基本策略,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教学结构更加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细微见真章

过去,提起教学研究,我们的思想局限在大课题的研究或单一的观摩教学上,实施课改以来,针对校本教研,学校提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功即成果”的理念,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的校本教研从小处入手,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改变落后的观念,降低教学研究的重心,真正走向教学实际,务实教学中所遇的细小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索新思路,从全新的角度入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我校要求教师将日常教学中遇到的细小问题或自己解决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的问题通过“教学日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积月累的记载、交流、研讨,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

二、分层促研究

将教学研究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研究的重心下移到每个年级组、教研组及各位教师的身上,具体分以下四个层次进行。

首先进行个人研修。即认真钻研相关教研书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通过思考教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借助教学日记、小论文、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案例积累等方式呈现研究的问题、过程及探求到解决的办法,使教师的教学研究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其次进行小组研讨。这是我校“双轨制”教研活动的第一轨,即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针对教学中遇到的某一问题,及时交流探讨,寻求同伴互助,加强课堂教学之余的相互学习,彼此切磋,集体备课,多人上一课,并随时在教研活动本上记载研讨收获及心得,以及存在并未能立即解决的问题,促进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共同成长。

再次坚持集体研究。“双轨制”教研活动的另一轨便是分学段,将同科目的教师编在同一学科的教研组,规定时间、地点集中进来进行“学科教研”、可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教学答辩会”.“专题讨论会”。“经验交流”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交流研讨呈现集体研究的收获。使同一学段同一科目的教师协调合作、互相学习、携手前进。

第四进行课题研究。我们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功即成果”的理念,开发小课题进行研究,针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展开一系列的专题研究,并由教师把教学中呈现的问题提炼成子课题,自由合作,共同承担课题研究,借助“研究反思”、“阶段小结”、“研究报告”、“问题反馈”、“成果汇报”等方式呈现研究结果。使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发挥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在互动中互利,在创造中成长。

另外,设置相应的课题表,随时记录研究过程及收获、并进行阶段小结,收集整理,装订入档。

三、师傅带徒弟

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在校本教研中积极发挥作用,帮助指导新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环境要求。因此,在校本教研中,对教师进行结队:学科带头人—新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意在改变过去教师们各自为阵,孤立

无援,埋头苦干,教师资源无法共享,经验得不到推广的做法,代之以碰到问题大家毫不保留地献计献策,借助团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在友好合作中,共同进步,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

调整学校中心教研组成员,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重点工作放在课题攻关上,确实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作用。今后在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中,首先选派在校本教研中取得成果的青年教师参加,以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热情。让这些教师承担各种形式的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等。

通过校本教研,我校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了明显的收获,使大部分教师得以快速成长,教学水平提高很快,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不断的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探索与实践有效的校本教研新路子 第3篇

关键词:实践,有效,校本教研,新路子

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是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有效的校本教研。因此, 探索与实践一条有效的校本教研新路子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

一、探索与实践有效的校 本教研新路子的缘起

1. 校本教研的现状所迫

校本教研现在上上下下都在搞,但一直以来,“教研活动”的实效如何, 一线教师都心知肚明,大都只是形式而已,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探索与实践一条有效的校本教研新路子是目前校本教研的现状所迫。

2. 新课程标准的呼唤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立多元开发的教学研究机制,是新课标中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因此,探索与实践有效的校本教研新路子是新课程标准的呼唤。

3. 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它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二、探索与实践有效的校 本教研新路子

1. 制订操作性强的《教研组校本教研要务》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纲领性的操作性强的制度——《教研组校本教研要务》。让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它明确规定了教研组成员的职责与任务。其中规定:

(1)教研组长负责制。组长对本学科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研究负责。组长是建设具有团队智慧的“规范+创造”的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和先行者。组长履行以下职责:组织教研磨课活动, 一学期不少于8次;组织开展小课题研究,每学年单独或合作完成一项课题研究任务等。

(2)备课组长轮流制。备课组长由成员轮流担任。备课组长履行以下职责:预先备好自己所承担的备课专题; 整合好备课方案、媒体资料等,提交组长,作为教师的教学资源,供教师共享。

2. 保障有效的校本教研时间的利用与生成

为保证团队备课时间和课堂展示与观察、讨论与反思等磨课活动的时间, 所有教研组要做到“三定”“四有”。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四有: 有考勤、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这些都是学校的规定动作,是各个教研组每个星期必做的。

3. 倡导非正式的有效校本教研活动

研在平时,研在每一天,研在每一个角落。提倡即时交流,打破时间限制; 提倡各抒己见、实话实说的松散性教研; 强调教师间的真诚合作与互助,共创一种开放、自主、务实的教研新境界。

4. 保证教师任务的挑战性

(1)《教研组校本教研要务》中规定:年轻教师(35周岁以下)钢笔字每周一张。

(2)写读书笔记:所有教师每年写读书笔记2万字。有专用本,一年下来放入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

5. 促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全体教师边实践,边学习有关新课程的文献资料,结合已取得的经验,进一步深入了解新课程中课程设置等有关要求,使所有教师从理念上得到更新。鼓励教师勇于实践,主动地探究教材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对教材进行实践检验,并探究开发地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校本课程。

6. 磨课活动体现团队智慧

新课堂更需要集体的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教研组长是建设具有团队智慧的“规范 + 创造”的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和先行者。在运用集体智慧的同时,教研组认真开展“磨课”活动。每一位教师至少在组内“磨”出一堂高质量的课,每学期组内至少推出一堂精品示范课,在学校组织的观摩活动中展示。

三、探索与实践有效的校 本教研新路子的思考

校本教研有效活动的新思路 第4篇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学设计;优质课;课堂

以校为本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校本教研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是指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方式。

近年来,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我校联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具体落实校本教研实施方案,把研究的重点聚焦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一、组织开展教学设计竞赛

教学设计是教者在对学生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进度、课程评估等做出的系统设计。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校本教研的主题。

近年来,教学设计是我校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之一,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全校性的新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基本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活动,促进教师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专业素质。活动中征集到的这些教学设计,尽管并非尽善尽美。但我们欣喜地看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课标的要求及学生实际,“三个维度”关系处理较好,大多数教学设计能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并积极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不仅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而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优质课评选活动

教学设计毕竟还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效果如何,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还要靠课堂教学来检验。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校规模的优质课评选活动。这种旨在提高教师素质的竞赛活动,是其他级别的活动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它既可全员参与,人人行动,又不“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这种以全员参与为形式的校本教研,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种发扬重在参与精神的校本教研又能使每位参与教师都有所收获;这种竞赛,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人人提高。

经评选后推出的这些优质课,虽然内容不同,授课方式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新课程、新课改的思想。对参与教师而言,评优课的许多成功经验将运用于日常教學活动,反思和引领日常教学。同时,授课教师表现出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教学方法对听课者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显而易见,优质课评选活动是教师自觉地进行教学研究、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我们通过听课、评课、尤其剖析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对本校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认真客观地分析。毋庸讳言,相当一部分教学设计与新课改、新课标要求有较为显著的差距。

问题一:部分教学设计对“三维”目标的把握欠完整,有的甚至只确立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忽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

问题二:一部分教学设计明显存在“两多两少”现象:一是教材分析多,学情分析少;二是教师活动设计多,学生活动设计少。

问题三:有相当一部分教学设计缺少教学反思这一块,有的虽有,也草率,真正从教与学两方面较为深刻、理性的反思鲜见。

这些现象折射出我校教师教学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新课改的认同度还比较低,基本上仍是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应试教育的烙印还很深;部分教师教学方式落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论教等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课堂教学仍以讲授为主,而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实践获得发展的学习活动很少;缺乏现代教学理论的素养,缺乏设计、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经验与操作技术。

上述问题,引起了学校领导班子的深刻反思。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向教育科研要质量,靠教育科研上台阶”决不仅是一句漂亮的口号,必须要有扎扎实实的行动。由此,学校领导班子决定从本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对此开展专题研究。

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教导处将继续围绕学校 “打造吉泰工业走廊上社会满意的优质教育品牌”作为行动纲领,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核心,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及教研室工作布置,以“有效教学”为抓手,深化教学改革,聚焦课堂,狠抓课堂教学有效性,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1、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开足、开齐所有学科和安排好作息时间。

2、围绕创建“有效教学”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课程实施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标,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环境,创设“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学习洋思中学的先进经验,重点放在初一、二年级试点,并明确有效教学评估细则及奖惩奖惩办法。

3、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抓好活动课。

4、以备课组为单位,确立各年级、各学科教学发展重点。

5、搞好培优,争取联赛有所作为,重点在初三年级,不仅要抢时间,而且要注重培优的实效性。为此,教导处对师生灌输其重要性,自身争取每次都去检查,并关注活动过程,及时解决活动中的困难。

6、兴趣小组以及第二课堂的深入

7、完善教学质量各项规章制度。尤其加大教研教改(课题)考核力度。

三、校本教研

1、完善教导处、年级组和教研组教研网络。建立备课组长例会制,备课组例会制,及时了解教学目标的实施情况,尤其测试结束后,各备课组一定要互相交流,分析教学得失,改进教学工作。

2、抓好教学常规,形成教学习惯

(1)本学期继续围绕“备课、上课、课后辅导、作业、检测”五个环节,开展经常性教学督导活动。教导处、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力争做到月月有质量检查,尤其要加强非统考学科的课监控:(a)继续提高现有文艺、体育和信息技术特色学科教学质量,班主任要协助指导教师做好组织管理工作;(b)体育安全要常抓不懈,体育课、活动课教师必须在场;(c)落实阳光体育活动和“每天健身一小时”的精神,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逐渐淡化公开教学课,倡导常态课。为此我们要进行“推门听课”和听课登记制度,放弃查听课录的陈旧的办法。

(3)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利用资源,扩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或自制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加强“三库建设”,各教研组加强已有的“试题库、习题库、教案库”建设。凡是开过公开课教师的教案,课件等资料都存放在教案库。每个备课组将每次的月考试卷收集在一起,将答案附在试卷后,分别归类到习题库和试题库。

(4)认真落实教案与作业的检查,一学期四次教案检查和两次作业检查。教导处将制定检查细则供遵守。

(5)搞好集体备课,周一第一节晚自习为统一集体备课时间,地点按上学期安排不变。备课组要将集体备课与自主钻研相结合,推行“主讲制”的集体单元备课形式。

(6)校本培训与反思,本学期在教工例会上,教师轮流就教育教学进行中心发言。继续做到每考必反思,而且本学期评出的优秀反思文章在教师综合考评实验细则中爱岗敬业中加0.1分,以抽签交叉打分确定优秀。四.其它工作

1、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教导处的教务工作。2.开学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排好班级上课课程表,教师任课表,并发给有关任课老师。(2)听课笔记本,教师用书及时分发给任课老师。

(3)做好各专用教室、器材设备维护、准备、损坏的入帐记录工作,保证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使用。

3.做好本学期学生在校数,在籍数的统计工作,核实好各班人数,造好名册、名条。

4.各年级班主任要做好本教室多媒体保管工作,出现故障及时与网管员联系。

5、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另外要求全校各班在自己的教室建立“读书角”,书由学校和各班学生共同提供。

五、具体工作要点:

1、推进有效教学;

2、迎接素质教育工作督导复查评估;

3、保学控流

4、新生建档;

5、校本研修;

6、课题申报;

7、教学常规检查;

8、上传资源及课件制作评比;

9、“百课竞赛”选拔赛和“说教材”比赛预赛。

10、四次质量检测;

11、搞活第二课堂;抓好兴趣小组活动,促进联赛水平提高。

1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3、教辅资料规范征订,组织参加期刊读书活动。

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 第6篇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课题阶段汇报暨校本教研活动

时间:

地点:中心校

活动内容及安排:

1、汇报课;

时间

类别

课题

教者

地点

第一、二节

低年识字

虎王开会

杨丽君

1.2教室

中年阅读

希望戒指

刘爽

4.1教室

高年阅读

寻找幸运花瓣

谢英

6.2教室

第一节:1:00——1:40 第二节:1:55——2:352、课题阶段总结(王文国)(2:50开始)

3、分年级教学教师反思

4、实验教师、讲课教师、领导互动评课。(4:00结束)

低年:姜颖 中年:王文国 高年:赵颖

评课内容:

(1)对本节课的收获与建议;

(2)对本节课的模式、设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3)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与教师共同探讨。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课题阶段总结

一、对课题的认识

1、课题简单说明:05年末批准立项,是辽宁省十一五首批科研课题。06年为课题的准备阶段,07年到09年为试验阶段,10年进行结题。

2、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教学方法:指的是在不同条件下达到不同教学结果所采用的不同教学策略、方式和手段。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把多种教学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形成“模式”。

对教学模式要正确认识:(1)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框架,有了这个基本框架,教师可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2)教学模式不是死板的,不会束缚教师的课堂教学。反而会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和对语文教学新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要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考虑新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

本着“五结合”的原则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这里的“五结合”指的是:

(1)整体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即语文教学模式要着眼于整体目标的教学目标,又要在强调整体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教学条件和教学结果的需要。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一方面,教学模式要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施教者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重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调整模式各组织要素的结构关系,使其内容和形式能有多样变化。

(3)结构与功能相结合。即教学模式在结构上要充分考虑教、学和教学具体条件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功能上要可用、有用、能用,能为具体的教与学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4)借鉴与创新相结合。即要借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合理因素,还要在借鉴中有所创新,汲取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学科教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融于课堂教学。注重借鉴和创新的有机结合,能够使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更完整,结构更新颖,功能更有效。

(5)一般模式与学科模式相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模式作为教学模式的一个分支,与一般教学模式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注意汲取一般教学模式(如启发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等)的精髓,再结合语文学科的目标,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个性化的语文学科教学模式。

关注媒体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研究的内容: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按照“板块教学模式”构建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整体框架。

板块教学模式主要研究范围:

1、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模式;

2、阅读教学模式;

3、习作教学模式;

4、口语交际教学模式;

5、课外阅读与欣赏教学模式等。在必要时可辅之以不同的课型,如阅读教学可以有教读课教学模式、自读课教学模式、活动课教学模式等;写作教学可以有以读导写教学模式、作文讲评教学模式等等。

二、对实验教师的要求:

1、首批实验教师:郭英杰、张坤、杜立新、么爽、谢英、杨进、付金环、吴妍、吴敏、吴萍、王淑敏、张宝莲

06年补充的实验教师:白银、王月、付博、陈素英、吴影、李春雨、张军成、宋锦华、刘爽、关杰、王素君、张咏梅、宋佳莹、苏宇卓

2、要求:实验教师要了解我们的课题,并积极地进行实验研究,坚决杜绝等靠思想。阶段实验中,没有实验成果的教师不允许参加最终结题。

三、本学期的阶段试验安排:

1、实验教师要撰写一篇本次活动的反思(B5纸打印,内容绝对禁止网上下载或抄写报刊杂志)

2、征集阶段成果(论文、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等)(市级;40元,B5,一式三份)

上交时间12月10日

《语文学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课题阶段汇报

暨校本教研活动互动总结

1、本次教研展示的整体设计理念:

(1)随文识字:以随文识字为基本方法,密切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识字,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识字教学中,老师要利用学生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坚持以读为本,重视积累语感。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只有多读才有丰富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并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一位教育专家指出:“学生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形成能力,需要200个小时。”也就是说,在小学阶段,每课时朗读的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朗读是激发朗读兴趣、培养语感、提高理解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读的目的,读的要求。此外,读的形式要多样。如教师的泛读、领读、学生小声自由读、个人读、分角色读、接读、配乐朗读、齐读等,在指导读时,读的面要大,兼顾大多数学生,读的时间要保证,使学生在在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受到思想启迪。课文篇幅较长的更要在读的方面下功夫,要在重点段、重点词句上下功夫。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认真学习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课标中对每一个学段,每一个方面的要求。认真领会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落实好教学常规。

(2)利用好现有参考材料。尤其是参考书,重点研读“编写说明”。

(3)认真研读课文,设计好教学问题。注意开发其他可以利用的资源。

(4)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的教学,要抓实。

(5)教学中要有所取舍,不要面面具到。要读,就读到位,要练就练到位。

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中心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第7篇

为贯彻落实来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关于《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的文件精神,2007年秋学期,我中心校领导班子及时召开教研工作会议,组织班子成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学习关于《推进农村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文件精神,并结合本校及村级学校教研工作现状和实际情况,深入讨论、研究,向来宾市科教所申报《中心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目的是:寻找适合我镇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及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这段时间里,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健全教研组织机构。

1、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为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2、落实责任,分工合作。校长负责组织全面工作,深入调查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定学校研究的课题。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课题实施方案和总结、教研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负责协助副校长落实各种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收集各种教研工作资料存档,跟踪指导各片区、各村校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提高研究质量。

良好的环境造就优秀的人才。为提高研究质量,我校特别注重教研氛围的营造。具体做法是:

1、在中心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心校建立“校长室---副校长室—教导处---各教研组—老师”五级教研网络。村校建立“中心校---片区---各村校---各教研组---教师”五级教研网络。提高教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切磋,合作研讨,彼此支持,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2、开放电脑室和多媒体教室。两个室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教师多渠道收集先进的教育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组织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反思,并要求评课教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授课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4、争取得到专业人士的引领。为提高我校校本教研工作质量,这两个学期来,我校领导积极联系县教研室陈冬梅、黄爱文两位老师到课堂中针对习作课教学、阅读课教学做具体的指导。

三、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架起教研的桥梁。

2007年秋至今,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中心校开展《中心小学如何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总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和《如何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子课题研究,片区开展《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何培养差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子课题研究。目前,各问题正在研究当中。

四、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研平台。

两个学期来,我中心校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07年组织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课堂探讨活动。

2、07年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3、07年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学习培训”活动。

4、07年组织举行语、数学科三年级新教材培训活动。

5、08年组织举行语文学科“同备一课书”课堂教学探讨活动,数学学科1—6年级教材任一内容课堂教学探讨活动。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我中心校领导从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培训抓起,让领导成为教研工作的身体力行者,让骨干教师成为教研工作的领头羊。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至今,我镇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约150人次,投入资金约1万多元。为我镇教研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完善教研管理制度,确保教研工作有章可循。

为确保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本学期中心校领导出台一整套新的《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研管理制度》,并和各校长签订校长责任状。

七、以点带面,把教研工作辐射到各村校。本学期我校建立中心校----各片区----各村校---各教研组—教师五级为一线的教研管理网络。具体做法是:

(一)转变领导观念,加强领导教研意识。

为让教研工作向全镇铺开。2007年11月16日,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时召开古蓬镇村级学校校长、教导“校本教研培训活动”会议。传达来宾市关于《推进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会议精神,解读校本教研的内涵以及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区别,讲解过去的教研和现行的校本教研的区别,结合当前课改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及我镇近几年来教育教学现状阐述在农村小学开展校本教研的重大意义,介绍其他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先进经验。转变各村校领导的观念,提高教研意识。

(二)制定村级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方案,部署教研工作任务和要求。

1、定基地,定责任人,分片区活动。全镇分3个片区:古稠、枝林、三浪为一片,基地在枝林,组长:韦相凌校长。龙利、周安、东河、凌头为一片,基地在周安,组长:莫尔金校长。内联、上浪、板梧、板内、龙球为一片,基地在内联,组长:韦家碧校长。

2、落实责任。各片区负责人组建本片区的教研领导组织机构,制定本片区的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教研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拟定研究课题(问题)、撰写课题实施方案,上交中心校审批,负责组织教研组成员开展日常教研活动。所有材料打印1-2份,加盖公章。一份上交中心校,一份自己存档。组织教师学习三维目标、观看教学光碟、进行案例评析、课堂实践。

3、各校领导及时传达镇校本教研会议精神,加强本校教师教研意识。

4、各校及时成立本校的教研组织机构,确定本校教研活动第一负责人。

(三)跟踪指导,确保教研质量。

校本教研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为确保教研质量,我校采取跟踪指导、监督方法促进村级学校活动的开展。具体措施是:

1、定期深入片区指导拟定研究的课题和课题实施方案的拟定。

2、定期深入各村校指导教师围绕课题进行研究。

3、定期深入各村校指导教师上课。

4、定期深入各片区、各村校检查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方案、记录、总结。

5、针对各片区、各校在研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解惑或调整。

八、教研成果。

〈一〉、我镇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是:理论学习—案例评析——课堂实践——反思交流、整改提高。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1、理论学习。

⑴学习内容:

①《小学语文、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

②《新理念案例评析》

③继续教育教材

④各种教学杂志,如《小学教学参考》、《福建教育》等

⑵具体要求:

①自学时要做好读书笔记,主要摘抄名家的教育名言、课堂评价语言、课题的理论知识等,以备评课用。

②写好读书感言(数字不限)

2、案例评析。

这一阶段主要从三方面进行:

(1)、收集名家优秀的教学案例,拮取其中的精华,尽可能写上自己的收获、体会。(每人一篇)

(2)、交流所收集到的经典案例,做到资源共享。著名的教育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的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资源共享的好处。

(3)、观看教学光碟,撰写心得体会。

3、课堂实践。这是最关键的环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备课(力求体现集体的智慧,即集体备课)具体办法是:由上公开课的老师执笔撰写教案,然后在组内交流(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组内的老师提出修改、补充的建议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整改。

(2)上课(所有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并做好听课纪录,备评课时使用)

(3)反思、点评

①反思。授课者的反思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设计及理念依据、成功与不足之处、整改措施。

②点评。听课者的点评尽可能结合授课者的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情况、教学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建议,让每一位教师在交流互动中共同进步。

4、反思交流、整改提高。

通过自我反思、交流互动以后,授课者再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优质的教学案例,存档备案,为下一届的任课教师提供上课的依据。

〈二〉全镇掀起教研的热潮。大部分领导和老师的教研态度非常积极。特别是中心校的领导班子经常早出晚归,奔波往返于各村校的小道上,深入课堂指导教师教学,可是他(她)们没有一句怨言。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比赛中,让我们最感动的是:东河小学的莫尔金校长工作非常认真、负责,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他以身作责,做老师的表率,第一个上探讨课。年过半百准备退休的莫庭兴老师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探讨的热潮中。龙利小学的韦喜玲老师,为了上好《年、月、日》这节课,进行三度教学,试教了3次,修改了3次教案。中心校的樊黎花老师为了上好《圆柱体的体积》,拿自己的教案跟同伴交流,修改了一遍又一编,为了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去发现、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学校的教具不够用,她又想方设法到内联、龙利小学借教具给学生上课。韦喜英老师为了上好《小数的初步认识》,也不惜牺牲一切时间,利用节假日加班备课,整理教案,在同伴的互助下进行多次的试教,整改教案。特别是莫李丹、莫益增、莫晓林、蓝红云、黄云飞等老师为了给韦艳老师出谋画策,上好《一面五星红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她身上,全力以赴地帮助她多次地听课,修改教案。他们这种敬业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大部分领导和教师的教研意识有所提高。本学期我中心校,以县教研室组织开展语文科“同备一课书”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数学科1—6年级任一教材课堂赛课活动为契机,从村校抓起,通过各村校---各片区---全镇,层层赛课筛选出韦艳、韦喜英两位骨干教师参加县级赛课活动,组建莫李丹等3人团队两个小组分别参加县级评课、议课比赛活动。使我镇部分中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得到较快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开展听课、评课、议课活动,使部分领导和教师不由自主地去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理念,学习观课、议课的内容和方法,学习案例评析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镇继续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具体表现在:

1、在课堂中老师已经有意识的去关注学生个体,尊重学生个体性,教师的角色在悄悄改变,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让我们最感动的是参加内联片区赛课的欧加强老师,面对学生提出不成熟的问题时,教师能放下架子真诚地与学生一起探讨,既让学生经历了学习语文的过程,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2、导入方式新颖、多样,数学学科的教师基本上都能创设生活或问题情景引出课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如:板内小学的蓝庆龙校长教学《量的计量》时以修改数学日记的方式导入;周安小学莫春敏老师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商场购物生活情景导入;龙利小学韦喜玲老师教学《年、月、日》时让学生唱生日歌导入;中心校韦喜英老师教学《求平均数》时让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导入。语文学科蓝海慧、莫利癸、蓝冬林、韦艳、蓝红云老师的导入方式也都非常好,各有千秋,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语文学科的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多样,例如:蓝海慧老师能用联系上下文、直观图片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蓝定军老师用动作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4、部分教师能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如:枝林小学莫文凤副校长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主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用小木棒摆三角形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3里面有几个3?6里面有几个3?9里面有几个3?12里面有几个3?15里面有几个3?思考: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找出规律: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我们也可以看成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让学生经历了摆、思考、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过程,去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的道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了过去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行为。

5、有两个老师将识字教学“后置”。这样的方式是识字教学的新突破。因为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语言学习更是要依托于故事情节,要求一个有情有趣的语境,如果在课文学习前集中识字,学生刚品味到课文的趣味,却要来识字,那个创设的境,激起的情被字的读音、部首、结构、笔画数以及若干次的书写与练写打消得无影无踪。“后置”有利于赋于语文课一个更精美,更合理的教学结构,它营造了更为精致而合适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容易沉浸其中,享受语言的美丽和学习语文的快乐。

6、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去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7、教师的反思条理基本清晰。基本上能按:教材的分析—目标的定位—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设计理念—课堂中的优点—不足及整改的方向这个思路进行反思。

8、部分教师能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中心校的韦喜英老师、韦艳老师;枝林小学的莫文凤副校长;周安小学莫春敏老师等,都能制作演示文稿辅助教学。

9、部分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龙球的蓝树贵老师教学二年级《图形的变换》时,把电线架上的三角形和角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板内小学蓝庆龙校长教学《量的计量》时,让学生动手测量数学教科书、学生桌子的长和宽,计算出他们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学习数学最终的目的服务于生活,数学知识可以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0、部分老师已经有意识地去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三浪小学卢超平老师教学《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时,直接出示枝林——周安——古蓬的平面图和路程,让学生计算出枝林到古蓬的路程和古蓬到枝林的路程,然后引导归纳出加法的意义,最后再引导比较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11、部分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又如;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提什么问题?

〈四〉、取得的成绩。07年秋莫李丹老师参加忻城县第二届教师风采大赛,获小学组优秀奖;08年春参加忻城县美文诵读比赛获优秀奖。韦艳老师参加忻城县语文科“同备一课书”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获市级二等奖,语文组团队评课、议课获一等奖。韦喜英老师参加忻城县数学科任一内容课堂教学比赛获县级三等奖;数学组团队评课、议课团队获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两个学期来,本校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共19篇、案例评析19篇、教学随笔21篇,优秀教案15篇,其中近50多篇分别获区级、市级、县级一、二、三等奖。大部分老师都能做读书笔记,上交听课记录及评析10篇/人以上。

十、存在的问题。

1、还有部分教师教研意识较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老师的文化底蕴不足,有些教师给学生传递错误的信息。

3、校本教研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4、教研力度有待加强。

5、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多数教师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但没有理论做支撑。

6、教学目标定位过大,教学重点定得不够恰当。

7、课堂还是不够开放,学生主体地位表现得还不是非常突出。

8、教师对学生学习前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清晰。

9、教师在倾听方面做得不够,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有时不给于理睬。

10、语文教学中有个别老师把词语抽出来,一个一个的单独理解,不太好。

11、教师评价语言平乏,激励性语言太少。

12、识字方式还比较单一,识字容量不够大。

13、板书的设计、书写,以及教具的制作不够美观。

十一、下一步工作计划。

1、召开全镇教研工作会议,针对中心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成果做阶段性总结。特别是本学期语、数课堂教学比赛情况做进一步分析,加强教师教研意识。

2、中心校、各片区、各校教导处负责收集本学期前段时间开展活动的各种材料存档(包括:活动方案、总结、教案设计和反思)。

3、中心校领导班子定期到各片区,各村小跟踪检查和指导。

4、5月份各校教导处负责组织本校的老师进行理论学习,主要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教材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新的教学行为。除此之外,①重点学习“概念”教学各学段的三维目标、教学要求和实施建议,并做好读书笔记。②每人收集1篇有关“概念”教学的经典案例和评析,并打印分发给本校本组教师人首一份,共同学习。③围绕本组研究的课题进行学习。如:中心校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重点学习:

1、“概念”教学中如何整合三维目标?

2、“概念”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整理、归纳能力?月底再共同交流,把别人的做法跟同伴说一说。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所收集的案例及评析可以摘抄或剪贴放在教案本里做自己的一本教法集锦。供自己学习。

5、6月份数学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观看有关概念教学的光碟,并撰写学习体会每人1篇。

6、5月—6月份语文组的老师,除开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教材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新的教学行为内容外,重点学习阅读教学的相关理念,并围绕本组研究的课题进行课堂探讨。如:中心校研究的课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重点研究:

1、如何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

2、如何整合三维目标?并进行一次全镇性阅读教学第1课时教学基本模式培训,把大家研究的成果辐射到各村校。

有效教学和校本教研新 第8篇

与别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相比较, 校本教研是优势非常明显的.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必须创新校本教研形式, 寻找切实有效的途径, 才能够使这次课程改革深入进行,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说题, 作为新的校本教研活动对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变革, 对于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对于教学的研究和反思无疑都是一种可取的有效的途径.下面就我校开展说题活动谈谈个人的思考.

1 说题内涵的界定

说题, 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规律一定顺序说出来, 它要求学习者暴露面对题目的思维过程, 即“说数学思维”.说题更偏重于数学问题的解决, 需要对问题的“来源背景、延伸拓展、怎样解题”和“为什么这样解题”等进行阐述.

2 说题的程序

2.1 选题

说题内容一般从以下材料中选取:①教材中的例习题;②高考模拟试题;③高考、竞赛试题等.

2.2 说题目

①说题目大致意思, 尤其要说明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难点的位置、程度和成因, 特别要注意挖掘题中隐含条件;②说题目的出处、涉及的知识点以及选择此题的目的;③说解题的过程、方法、步骤, 说解答的格式和表述;④说其它解法、解法的优化、变化和结论的一般变式、推广、拓展;⑤说解题总结, 说题目的来源、背景和前后知识的联系;⑥说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规律.

2.3 说内容

对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说法.

1) 教材中的例习题, 对这类题目可以作如下说法:

①说例习题的“重组性”, 即把例习题的内容重组, 引申;②说例习题的“特殊性”, 把例习题的条件或结论特殊化, 通过观察、归纳、猜想、类比进行拓展;③说例习题的“探究性”, 把例习题的条件作适当的改变去探求是否有类似的结论;④说例习题的“相关性”.

案例1 (《数学4》 (人教A版) ) 求证cosx1-sinx=1+sinxcosx (第19页例7) , 求证tanα2=sinα1+cosα=1-cosαsinα (第142页练习1) , 求证1+sin2θ-cos2θ1+sin2θ+cos2θ=tanθ (第143页习题3.2A组第1题第 (8) 小题) 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即sin2x+cos2x=11-cosxsinx=sinx1+cosx=1-cosx+sinx1+cosx+sinx=tanx2.

2) 对高考模拟题的说题.这类题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陈述:

试题的选取、命题思想、原题解答、评卷分析、别解集锦、归纳提炼、类比练习、练习解答等.

案例2 (《中学数学》2008年第2期, 高考数学模拟题 (五) ) 设f (x) ={2-x-a (x0) f (x-1) (x0) f (x) =x有且仅有2个实数解,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 .

(A) (-∞, 2) (B) [1,2]

(C) [1, +∞) (D) (-∞, 1)

①说命题思想, 近年高考对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得到了加强而且更具综合性, 为此特新编此题作为选择题中把关题, 以提高区分度.

②说评卷分析, 从学生答题情况统计显示此题难度系数为0.21, 再除去猜对的情形, 实际难度系数不到0.15, 主要错误原因是不能利用周期性正确画出分段函数图像而乱选答案, 或者用特值检验时取值不够典型与计算不准确而误选B.

③说解法集锦:

解法1 由题意可得f (x) ={2-x-a (x0) 2k+1-x-a (x (kk+1]kΝ) .f (x) =xf (x) +a=x+a, 由此令y1=f (x) +a, y2=x+a,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y1=f (x) +a={2-x (x0) 2k+1-x (x (kk+1]kΝ) y2=x+a的图像 (图略) , 注意到点 (k, 2) 与点 (k-1, 1) 连线斜率恰为1且为一实一虚两点, 当且仅当a<2时两图像有两个公共点, 而当a≥2时两函数图像仅有一个公共点, 故选A正确.

解法2 作y=f (x) 及y=x的图像 (图略) , 上下移动y=f (x) 图像可知2-a≤0时, y=f (x) 及y=x仅在第三象限有一个交点, 当2-a>0时, y=f (x) 及y=x恰有两个交点, 故选A正确.

④归纳提炼, 本题涉及指数函数、分段函数、周期迭代等知识点, 需具备综合运用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类比练习 (略) .

2.4 说教法

这是说题的重点内容, 主要说:如何设计教学流程?如何适当地运用计算机及背景文字材料,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教学铺垫, 设计由浅入深的“引题”, 降低难度, 分散难点, 增强知识方法的可接受性?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 找到切入点?如何进行归纳、整理, 提炼出一些结论、一些心得等等?

3 说题活动的意义和实践效果

说题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

1) 说题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教学意义下, 人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在, 教师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所以, 比单纯的课堂教学过程有更进一步理性思考的说题活动, 能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过程的安排有更多的理论探索, 引发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说题必然要考虑到教学方法, 考虑到学生的学情, 考虑到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比如如何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和独立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如何加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的培养等.同时说题对于教师把握整个教材体系和考纲的要求更高、思维能力更强.

2) 说题具有为学校进行教研活动提供实用的活动模式和价值.目前各中学的教师多以年级组形式办公, 其优点不可否认, 但这种办公形式给学科的教研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少数学教研组长 (或备课组长) 对年级组办公形式下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感到力不从心, 感到缺少一种常规有效的活动形式将全体学科教师经常凝聚在一起进行实实在在的教学研究活动或理论学习.现在的说题就为学科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活动模式.说题可按备课组、教研组、学校 (甚至区) 这几个层面开展活动.备课组是说题的最基本的单位, 每学期备课组几个成员承担1—2个重点课题, 每次活动研讨一个课题, 这样就形成了经常性的说题.教研组的说题活动每学期可以安排3次, 即每次交流一个年段;或由备课组推出的说题范本, 在学校 (或

参考文献

[1]肖川, 胡乐乐.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1) .

[2]陈柏良.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 2002, (6) .

[3]范蓓蕾, 论说课活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期待[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9) .

上一篇:以绿色为话题作文400字下一篇:高危孕产妇管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