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2024-08-30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精选8篇)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1篇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体系 经营规划 管理制度

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在探讨企业管理时,对不同的管理方式有三个比喻:第一类人把企业当成自己的老婆,是私人的,别人不能动,公司内任用的全是自己的亲信;第二类人把企业当儿子,在经营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目标是基业长青。第三个比喻是把企业当成一个商品,当猪养,目标是让它增值。

极少数的中小企业可以从做大、做强到做久,究其原因,借用邓小平总设计师这句话,那就是既有理想又有制度。从制度层面来说,中小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主要面临四个挑战。首先,要设计一个科学规范,立足长远发展的管理机制。其次,如何根据行业特性,企业特点在实践中建立起这个机制。如果把企业视作老婆或儿子的管理者绝不相信他人,也不愿意自己的企业有透明度。真正的管理机制应该开放、公平和透明。这个机制的建立还涉及到理清企业内部人的脉络,是一个系统工程。第三,从企业内部的操作层面,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做到标准化管理和信息对称。第四,软的和硬的管理工具的应用,比如ERP软件。但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真正在企业内部运用ERP软件的只有5%。

管理体系,是指公司用于制定战略并将战略转化为具体运营措施的一整套综合流程和工具,它们还能帮助公司监督并提高战略和运营的成效。

一、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的基本保障,有经营规划,才能有管理。

企业经营和企业管理是两个重要的构成,企业经营包括经营项目的选择、产品服务的定位、价格定位、销售渠道的定位等。用通俗的方法来解释,就是你的想法(你想怎么干)。而企业管理就是保障企业经营(你的想法)能够得到落实。比如,你要组织旅游活动,你要提前计划好,要去哪、用多少时间、要投资多少钱、要达到什么效果。这就经营规划。但是能否在执行当中达到预期,就需要有管理。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降低问题发生的几率与避免问题重复出现”,这就意味着,随着你目的地的不同,而你的管理也是不同的,你要去东北,就要提前准备棉衣,规避了被冻伤的问题,你要去美国夏威夷游泳,就要在家先带泳装,因为当地的泳装要比国内贵十倍,这就规避了资金浪费的问题。如果您的企业没有一个系统的发展规划,就意味着不可能存在有效的管理,任何制度都不会顺利的落实。有制度也是花架子。

二、完善企业管理是,需要的是一个系统的模式,而不是几个管理制度。

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是树根和树叶的关系,没有树根,树叶就是枯叶。完善企业管理,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模式,而不是几个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是树根和树叶的关系,没有树根,树叶就是枯叶。这就是导致很多企业出现管理制度执行不下去的根本问题之一。管理模式是由若干个管理体系构成(根据企业的经营规划而定),管理体系又是由若干个流程而定(根据要规避的问题而定),在流程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制度,这样的制度才能得到顺畅的落实。其中包括: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调整和优化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岗位人

员编制;建立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根据公司发展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确定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氛围建设等。

三、管理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针对性越好。

能够规避“问题”的管理制度,才是好制度。“能够规避问题的制度才是好制度”,这就意味着,制定管理制度的人即要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处理管理问题的经验。否则就会漏洞百出,失去制度存在的意义。

四、管理制度的意义是“工作标准”

管理制度的意义是“工作标准”,其功能发挥在问题出现之前,所以必须在制度推行之前进行制度说明讲解及教育培训,尤其是让各级管理骨干参与到管理模式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利于管理模式的执行,还能够提高大家的管理能力。制度的推行,不能“霸王硬上弓”,要给员工了解与学习的过程,特别是以前散惯的老员工,公司一定要组织学习管理模式的内容与意义。要让他们认识到,管理模式的推行将会为大家代来的意义,而不是“捆绑”。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2篇

2009/4/21/08:46 来源:凤凰网财经

随着生产技术的深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艰巨。良好的企业管理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降低成本,也能大大地推动技术革新和企业生产率,企业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

有很多企业,在复杂的国情和厂情干扰下,企业管理体制走了样,不仅未能产生预期的管理效果,反而东施效颦徒增其累。这些当初创业成功并发展至今的企业和企业家有相似的特征,在创立之初不可避免地受到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制约,不约而同地都集中在机械、五金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部门。如果说当初粗放式的经营在诸多历史条件的配合下仍然可以为企业创造了辉煌,那么在当前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变动日益迅速的情况下,产品附加值、管理水平都相对较低的企业,就不得不因此而感受着越来越强的生存压力。

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持续发展障碍,其中管理层面的障碍更是非常突出,管理创新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我们国家虽极力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但真正的市场观念和市场规则仍未完全确立,不仅干涉市场运转的各种看不见的手很多,而且良好坚定的市场道德和秩序依然极为匮乏。来自政府机关或官僚个人的非法违规或虽不合理但合法的干扰太多,行贿、索贿、回扣等非正常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的健康秩序,不守信用和商业欺诈的流行对中国市场经济更是极其严重的摧残。如此环境之下,企业高层常常无法也无心进行正规的企业管理,非正常的企业运营和各种投机取巧的逐利行为便大行其道。我国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上述弊端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制度因素导致的企业增长,使得企业整体肌体营养不良,困难重重。伴随着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

企业内在的环境是指企业自身的各种内部因素。如果说外部环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影响作用,那么内部环境对企业来说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同时,内部环境也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这种变化同样要求我国企业进行管理创新。例如,库存是企业生产运作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库存管理制度不能适情况而定,则要么付出不必要的成本,要么影响生产,导致流水线的停工。所以,内部管理制度也是一定要软化的,根据内部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如同生物体的细胞,不是孤立存在的,并且,它的生存和发展还必须紧密依赖外在环境的变化。近几十年来,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科学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再用一成不变的制度管理企业,否则企业必将被错综多变的外部环境所淘汰。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的超市都是用电脑结算,顾客不必等很长时间,收银员也比较轻松。但如果某个超市仍采用20年前商店的收款方式,要收银员用算盘一项一项地算,那这家超市恐怕是无人问津的。

二十世纪末,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并呈现新的特点:一是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加强,世界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任何行业均存在一两个具有顶级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处在此行业的任何一个企业必须紧跟领先企业的步伐,否则会被市场淘汰;二是具有超前的观念、新型产品、先进的管理方式的新企业层出不穷,这种倍具竞争力的企业使竞争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三是彼此之间是竞争对手的企业,在某一方面又可能需要成为战略联盟;四是入世后,国际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会涉及到国家之间的利益,因此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转化为国家利益与实力的竞争,政府行为会介入企业竞争之中,使企业竞争环境变数增多。(二)员工和顾客需求的变化

现在的员工自我实现需求特别强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5种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经济人”的假设仅仅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社会人”的假设最多也只满足到人的社会需求。如今,现代人追求的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人首肯的是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这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想法促使现代人有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在现代人这种自我实现需求的影响下,企业管理制度也必须有逐渐软化的趋势。如果还是以一种硬制度强制员工的行为,员工则要么消极怠工,要么抗议,甚至跳槽,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的。正是由于需求引发动机,动机又决定行为,如此看来,只有满足了员工的需求,才能促使员工真正地发挥才干,为企业服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部分企业市场意识有所增强,逐渐转变了市场营销观念,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能够根据市场需求为顾客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生产决定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然而,随着市场细分的日益深入,主权消费意识的逐渐加强,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客户需要更加即时的、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顾客在进行消费时,不会区分国企、私企亦或是外企。“快捷”与“顾客满意度”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评判标准。这必然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创新,与之适应。(三)科技进步对企业提出巨大挑战

MichaelHammer与JamesChampy认为:在企业面临的众多变化中,科技进步的变化最有威力,因为它将导致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一些企业若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就会被淘汰。科技的进步对管理主体形成强有力的挑战:大部分产品的生命周期有明显缩短的趋势;技术与信息贸易的比重增大;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面临的日益加大的压力使我国劳动力费用低廉的优势逐步减弱;流通方式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演进;对社会组织的领导结构和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种种,都要求进行管理创新,通过创新,适应变化,迎接挑战。

二、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路(一)全面创新。一是指能快速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过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二是每个管理者,都应成为创新者。每个企业都要为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创造才能建立新的机制。三是企业个性化管理创新。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新型企业,是能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经营方式的企业。

(二)生产创新。制造业采用了新的生产方式。在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础上,通过人机对话实施计划与控制,从物料资源规划(MRP)发展到制造资源规划(MRP-II)和企业资源规划(ERP)。还有集开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适时生产(JIT),不断消除浪费的精细生产(LeanProduction),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响应和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GreenManufacturing),以及通过网络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等。这些新的生产方式把信息技术革命和管理进步融为一体。

(三)企业重建创新。企业重建是一场管理革命。根据哈默的定义,重建企业是从根本上对原有的基本信念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考虑和重新设计,以期在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和效率等方面,获得大跃进式的改善。这次管理革命的技术基础是信息网络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普遍覆盖。这就使职工通过网络可以得到企业内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任何信息,大大精简了管理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每一职工在自己岗位上了解全局、关心全局的新局面。

(四)营销创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营销方式。过去的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的行销模式,正在改变为取消零售商环节,由生产商提供元件给分销商,再由分销商组装成产品出售给顾客。近年来,网上营销和网上银行在美、日、西欧等国家发展很快,可以实现在办公室处理营销业务和国际贸易,尤其日用品的网上营销更为普遍。

(五)从产品驱动到顾客驱动的企业管理创新。国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开始将激励和奖励制度建立在顾客满意程度的基础上。顾客驱动型公司摒弃只关心价格和产品质量的传统做法,而将注意力集中到顾客价值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为此,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顾客信息管理系统,对顾客的需求变化和对企业的反应进行及时监测。

(六)管理目标多元化创新。企业不再仅仅为企业的所有者利益服务,而是拓展出新的内容。如美国29个州的新《公司法》规定,公司经理必须为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能仅为“股东”服务,这就是说,企业的所有者只是企业中应该照顾其利益人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企业的劳动者及其它方面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管理目标多元化,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推动力。(七)战略管理创新 在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强战略管理创新,提高抗风险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强化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的自主意识;选拔、培训适应战略管理新要求的管理者;对企业战略管理各要素的重新整合;构筑动态的战略管理系统。(八)知识管理创新

我国企业对知识管理了解甚少,要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引入知识管理,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创新。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企业内部知识共享;增进对企业外部知识的利用;加强企业知识网络建设;提高个人在知识管理链条中的作用。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3篇

企业战略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又称为核心能力或者核心专长, 是区别于企业一般竞争力, 可以树立并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 能为其客户带来特殊效用的能力资源。

1.1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总体上应表现为深入了解、准确把握和有效满足货主企业物流需求的能力。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 在顾客价值创造方面, 对货主企业所看重的价值——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服务的享受、最终客户满意等方面能作出超越竞争对手的关键性的贡献;能以货主企业需求为导向, 帮助货主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争取最终用户, 以利于货主企业培植与维护其核心竞争力。

(2) 物流企业能在质量、速度、服务与成本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 并具备相对长期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差异化优势。

(3) 在延展性方面, 物流企业能够从核心竞争力衍生出一系列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不仅是当前的需求, 而且包括潜在的需求。

1.2正确识别与挖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物流企业在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 物流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市场分析与战略定位, 识别市场机会、发挥自身优势, 在资源、技术与管理上向核心能力倾斜, 在实践中进行改进与完善, 从而最终提炼出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 明显优于竞争对手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 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物流企业是否已具备的自身独特的竞争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识别与发掘:

(1) 相对于竞争对手, 能否在较长时期内为自己的客户作出特别的贡献——通过自己物流服务的提供, 让货主企业成本降低、绩效增加、形象提升、专注于核心业务, 以能够使顾客产生依赖性或倾向性?

(2) 可否让企业在物流行业内取得较长时期的领先地位甚至是领袖地位并使企业获得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呢?

(3) 它是企业诸项能力或技术中最独特、最关键, 竞争对手及顾客公认为最优秀且是竞争对手无法在短时期内模仿并超越的吗?

(4) 在当前及未来高度动态且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它是否具有相对稳定性且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很大的延展空间呢?

(5) 在资源、管理及技术上, 企业能为该项能力的构建、培育、维护与发展提供长期的支持吗?

2.整合、改造和提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

如何把分散的物流企业和资源加以整合、改造和提升, 增强服务功能, 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企业群体, 是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任务。

2.1拥有核心技术能力

物流企业的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 其核心是信息技术能力。世界上领先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自身都拥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 与互联网相链接, 并以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服务为利刃开辟占领市场。可以说信息技术能力是国际物流企业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最重要的手段。

深圳深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SKL) 成立于1996年3月, 是深圳市货运中心和日本山九株式会社合资成立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 公司开业之际, 中日双方就把建设深九的信息系统作为重点任务, 耗时近三年时间, 完成了信息系统FORWARD的开发、使用和调试, 其业务包含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作业调度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应收应付账务管理和作业统计管理等子系统, 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大系统实现了如下目标: (1) 实现了自上而下的设计方式; (2) 信息的实现和账务的连接以达到分类核算结果; (3) 实现多本帐目合一; (4) 规范了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 实现作业的有序化; (5) 强化了对客户的配送服务; (6) 使用了Internet数据服务方式, 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2.2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

网络化是现代物流的另一个趋势。随着企业物流所需要的网络越来越细致, 如门到门的服务, 或网络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生产, 制造或零售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驾驭自己的物流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 拥有广泛网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就会成为其合作伙伴理想的选择。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 服务网络是其从事物流活动的基础。如果不能形成大区域内的点、线结合, 形成网络化的配送经营体系, 就根本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因此, 物流服务网络是物流企业的最大资本。

2.3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

清晰的组织结构是物流企业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一个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招募战略, 不仅可以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 而且可以在行业内树立良好形象、增强竞争优势。

3.企业应有其独特又具价值的文化为其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物流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 必须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建设一套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物流企业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 那就是我们的工作并不仅仅是运送物品和提供服务这样低端的活动, 而且是在为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全社会的繁荣而工作。物流企业必须牢固的树立起这样的观念, 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 才能真正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 企业领导人在组织变革中起关键作用。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 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 它又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正因为企业文化的内涵包含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因此构建企业文化对于管理者来说很重要, 它可以把管理者的管理理念逐步渗透到全体员工中间, 从而引导全体员工主动去实现企业目标,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物流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 其企业文化应该突出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3.1“企业是我家”的管理理念

要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工作, 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 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确知道企业正在干什么, 自己应该做什么, 怎么做, 为什么做, 要全员参与, 要具体并很好地贯彻实施。

3.2“顾客是上帝”的营销理念

要使顾客充分感受到企业的真诚, 能充分感受到通过我们的服务能够使他们受益, 从而更愿意与物流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

在确定客户的需求的时候, 我们不仅要像竞争对手一样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并及时满足顾客的潜在需求, 超越顾客的期望;在物流服务过程, 及时地通过各种方式与顾客保持实时沟通, 想客户所想,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 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 一切为了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 就能够取得顾客的信任, 为物流项目的开展和运作铺平道路;在物流项目结束之后, 也不要因为项目结束了, 一切就结束了, 我们应该定期对客户进行回访和跟踪, 增加顾客的好感, 要知道有些客户的物流项目可能有不确定性, 如果能够让顾客随时都能感到你的存在, 那么下次遇到物流项目的时候, 你当然就是首选了。

3.3“为社会服务”的文化理念

企业和社会要保持和谐发展,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物流企业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创造利润和税金, 回报社会;一是不给社会添负担, 物流企业必须通过业务活动获得利润, 如果没有利润, 从长远看不但谈不上培养核心竞争力, 连企业的生存都无法保证, 从而造成社会负担, 带来不稳定因素。

物流企业在做每一个决策的时候都要考虑自己的行动是不是能给社会带来益处, 能带来则行, 反之则不行, 例如环境保护问题。如果这几个方面都做到了, 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就具备了最起码的文化条件。

一个曾经亏损147万元、只有800人的集体企业, 经过15年的艰辛摸索, 在1999年成为拥有总资产109亿元、员工两万多人的中国特大型企业, 同年创下了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它就是海尔集团。这个曾经弊端百出、举步唯艰的亏损企业, 经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成为全球知名的企业, 这不得不让人震惊、不得不让人思索。海尔就是创造这个神话的巨人, 企业界开始寻找这个巨人成功的答案。海尔集团成功的秘诀就是海尔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海尔文化。“真诚到永远”的海尔企业文化让海尔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企业自己带来巨大的利润。

4.构建与培育物流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4.1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与准确的战略定位

准确的战略定位是我国物流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前提。企业应在周密的市场调查与科学的分析预测基础之上, 了解货主企业的真实需求与期望值, 以顾客利益最大化为宗旨, 进行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客户需求定位、产品定位及竞争战略定位。

4.2专注于核心业务

企业拥有资源的有限性、信息的不充分性以及市场的非独占性, 决定了企业不可能也不必要实行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企业应当也必须区分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 集中资源、技术与管理, 通过整合与优化, 在某一领域做精做深, 不断改进与完善, 通过为货主企业提供独特的利益与贡献而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

中远集团作为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主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 发展在航运及物流业的领先地位, 是它的既定战略和使命。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 2002年1月成立以来整合内部物流资源、优化全球供应链管理,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中远在细致考察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重点开拓了汽车物流、家电物流、项目物流和展品物流, 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并着力建设铁路运输、驳船运输、城际快运和航空运输四大物流通道。中远各海外区域公司, 也通过延伸传统海运业务, 为客户提供增值物流服务。

4.3持续改进与创新

持续改进与创新是培育与维护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永久地占据市场的领先地位, 也没有一种竞争力能使企业长期地保持竞争优势。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 就应进行持续的技术改进与创新、体制改进与创新、机制改进与创新、管理改进与创新, 适时催生并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4.4寻求差异化

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寻求并形成差异化的过程。企业应在真实把握货主企业需求及竞争对手经营策略的基础之上, 围绕着客户价值最大化, 在服务、质量、速度与成本等可感知的效用方面寻找市场空缺, 发现突破口, 并进行培育与巩固, 树立自己独特的长期的比较优势, 进而提炼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4.5管理科学化

核心竞争力蕴育在企业良好的治理结构中。只有做好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 并在实践中贯彻与运用人本管理思想, 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 注重信息系统的创建与完善, 提倡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计划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才能真正地培育和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拓展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总之, 物流企业要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 就必须深刻把握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物流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物流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 物流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史东明.企业如何培育、提升核心竞争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骆温平.第三方物流理论:操作与案例[M].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3]中国经济信息期刊文献总库.

[4]现代物流报www.jctrans.com.2006-12-28.

[5]丁立言.国际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6]刘慧.供应链管理 (第1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95-201.

[7]张铎.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J].计算机世界, 2000.

[8]刘凯.现代物流技术基础 (第1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333-342.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4篇

关键词: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会计信息

对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能够为我国的会计行业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会计工作者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改革要围绕这一目标充分开展,改革的结果要有利于相关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有利于落实会计责任制,有利于实现会计管理的法制化。这三个“有利于”是会计管理体制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只有在该原则下进行改革,改革的道路才能是正确的,可以使会计人员履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会计管理才能得到一个飞跃性的提升。下文将主要从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来进行论述。

1、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是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需要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获取利益是企业最大的目标,而衡量利益的最普遍标准就是财务的收入。财务会计管理是其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极度核心的地位,是实现管理科学化的基础。由此而言,财务会计管理起着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会计信息的准确、真实、及时等都是财务会计管理必须要保证的,同时,还要对会计人员依法进行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的财务报表中依旧存在着信息不真实,由于潜在亏损而虚假盈利,制造假账以掩盖隐藏巨额不良资产的现象等等。只有依据上文所提到的原则来进行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够使会计管理中的信息真实度得到保证,使会计管理的信用也得到保证。

2)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需要

加强会计管理体制的法制建设是十分必要而且紧迫的,只有加强了会计管理体制的法律效益,才能够使得该体制中的管理得到法制保证,使得管理的改革具备权威性,最主要的是能够使会计从业人员遵法守法,遏制该行业的违法行为,保证企业的利益,使得企业能够得到正常健康的运作。

在我国的《会计法》中,明确赋予了会计人员对本单位进行会计监督的职能,但是在现实实施的情况中,会计人员执法室非常的困难,使得会计监督流于形式。其主要原因有:会计从业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相一致的,一旦企业的利益受到侵害,会计人员的利益将势必受到相应的折损;此外,会计人员与会计工作具有非独立性,会计人员的前途和地位取决于企业行政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认识程度,取决于企业自身利益与领导的个人利益,这就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督职能弱化,会计行业的法制性得到削弱,一些正当的行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进行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显得十分的必要,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是加强法制建设的需要,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

3)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需要

企业经营不仅仅只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利益,还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就“两权分离原则”来看,企业经营的管理者同时承担着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的责任,但是,在原有会计管理体制中,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并没有得到保障。比如说,由于上文提到的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人员的监督职能弱化,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自身的利益而制造财务虚假信息等;或者非法的对国有资产进行转移,更有些企业的管理者生活作风奢侈、铺张浪费、甚至挪用公款,为了填补亏空的账目,又谎报收入、假列支出,对账目进行造假等等。这些行为都使得国家的国有资产流失惨重。为了避免这一类行为的发生,必须进行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管理,有效防止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2、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从上文论述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可知,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势必要走一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路,适应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会计管理体制要利于实施会计监督,进一步明确在整个会计工作运行过程中的权力和责任关系,使得每一个环节的人都能够运用好自己的权力,有效实施监督环节。同时,改革的会计管理体制还要有利于落实会计责任制,明确政府、企业同会计人员之间的关系,使每一方工作人员都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会计管理工作中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并且相互配合与协调。此外,会计管理体制还要有利于实现会计管理体制的法制化,会计工作是一个繁杂的庞大的工作系统,很多不法的人都会钻其中的漏洞以谋取私利,因此,要加强会计管理体制的法制化,使得每一个会计从业者以及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而通过这么多年无数会计工作着在管理体制改革这一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其中会计及委派制是会计管理的一种较为被大众看好的,最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备受许多会计工作这的推崇。

1)会计委派制的内涵

所谓会计委派制,就是国家以所有者的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人员统一进行委派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在旧的管理体制中,会计人员是依附于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是相一致的,这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在很大的程度上会有意无意的维护着企业的利益;且会计人员与会计工作具有非独立性,使得会计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但是会计委派制就完全避免了这一类的问题,在会计委派制的管理体制中,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完全独立出来,而隶属于各级政府设立的会计机构,由政府委派到各大中型企业中去,对该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考核、管理以及监督。摆脱了与企业依附关系会计人员就能够不受企业管理对自身利益的影响,能够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达到实施直接管理的目的。这样的管理制度,给了企业与会计人员更大的发挥空间,更使其法制性得到了保证。

2)会计委派制的形式

会计委派制的形式,根据其管理手段可以分为三类:直接管理、间接管理以及双重管理。所谓直接管理就是将委派会计人员的编制、人事关系等纳入同级财政,而间接管理则是只将会计人员的编制控制在同级财政,同时还要接受财政局的监督。而双重管理则是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互中和,相互促进的管理方式。通过这样管理的分类,可以灵活的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调控和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的作用。

此外,在会计人员的委派形式上,又主要分为会计人员统管统聘制和财务总监委派制。会计人员统管统聘制是一种由财政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单独或共同向企业全员委派会计人员的制度。这种委派方法的一大特点是委派人员的人事权不在企业,这使得会计从业人员更加摆脱了与企业的依附关系,同时企业也无权对会计人员进行调整等。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的身份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这种委派方式使得财务总监对企业具有很大的监督权,使企业不再拥有完全的财权,不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类为所欲为。

参考文献:

[1]洪海生.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J].商场现代化,2004-08-10.

[2]王辉.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06-20.

[3]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5篇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 确立社会管理的新思路,必须从思想观念、管理主体、管理方式、管理环节、管理手段等方面,实行一系列重大转变。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要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努力克服经济建设“一手硬”、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下大气力统筹推进,不断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取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在管理主体上,要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要克服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的做法,解决好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多、更积极、更有效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尽快从传统的“管理”转向时代发展要求的“治理”。三是在管理方式上,要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要改变主要靠行政手段 1

通过管、控、压、罚实施社会管理的方式,更多地学会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对话、沟通、协商、协调等办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四是在管理环节上,要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要努力摆脱总是事后应对的被动局面,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从源头上不断加强社会建设,更加重视民生和制度建设,使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五是在管理手段上,要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要努力改变社会管理手段单一的问题,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上述转变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实现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控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向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

2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构建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制度体系构建健全的新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结合我国目前实际,借鉴专家学者意见,提出社会管理制度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社会政策体系。社会立法和社会政策是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依据,是政府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手段。我国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险、村民自治、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和谐劳动关系、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权益保护、应急管理、安全监管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先后颁布了一批法律和行政法规。今后在社会政策体系建设方面,要集中于加大社会立法和社会政策决策中公民参与的程度、加强社会立法和社会行政机构之间的协调等领域。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为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编织了一张安全网,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因此构成社会管理体系最基本的内容。目前我国也已经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以农民工群体为主体的城

3市非户籍常住人口要能够进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促进社会保障水平的城乡平等和地区平等。

三是利益协调体系。和谐劳动关系是利益协调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通过疏通利益诉求渠道、搭建劳动者集体协商平台、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国利益协调体系已见雏形。在利益协调体系建设方面,要畅通底层社会群体利益的表达渠道、平衡利益分配格局、增强利益代表性、强化矛盾调处机构的权威性。

四是权益保护体系。群众权益保护机制最重要的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减少社会和市场之间的紧张和冲突,将社会不同群体的集体维权行动纳入体制内和法制化轨道。在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体系建设方面,有效保护弱势群体在利益补偿、就业、政治参与、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权益。加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利,及时纠正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完善集体谈判机制和平等协商机制,有效保障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合法权益。

五是社团管理体系。社会组织或者说社团既是社会管理的对象,更是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协同作用的主体。在社团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引导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承担必要的社会职责、发挥职能。适当扩大社

4会团体的规模和权力,保持社会团体的社会属性,整治少数社会组织出现的个人专断和腐败现象。

六是社区管理体系。基层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和细胞。在社区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保持基层社区的自治性质,改变社会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扩大社会参与。

七是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公民社会权利平等的重要保障。在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改变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过大的局面,使非户籍常住人口也能够享受所在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社会性公共服务供给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程度。

八是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消除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障碍和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在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后才正式起步,要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水平。建立和完善规定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从业领域、岗位设置、资格认证、权利义务、职业评价等一系列基本制度,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保障机制、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等机制,提高实际从事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吸收高校毕业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入职就业,发展能够承担福利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

九是社会安全体系。安全保障是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共同体存续的重要目的。为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安全保障是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日常的治安防控和安全监管是社会安全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安全体系建设方面,要预防、控制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突出、定罪概率下降而刑罚偏重、非公经济组织中治安问题突出、安全事故频发等现象的发生,建立由人防、技防、物防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6篇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证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企业各种先进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企业与时俱进必然要求,也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进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所在,已被以往我们工作的实践所反复证明。公司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七连冠,连续21年获得“上海市优秀公司”称号就是我们多年来围绕企业发展目标抓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和谐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的发展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和创造力,企业利益在此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展,在构建和谐企业的道路上就能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三)精神文明建设为打造和谐企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对职工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企业稳定和利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地增进企业职工的共识。

二、和谐企业的构建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和谐企业的构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在精神文明建设催化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和谐企业构建又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内容,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撑。

(一)树立诚信友爱的道德观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诚信友爱,是和谐企业的精神核心。这不仅是企业职工为人的标准,也是和谐企业构建的基本准则,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提高员工素质,培育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每一位职工共同的信仰与追求,员工对于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认同,能够激发个体与企业团队共命运、共发展的积极性,自觉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去。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培育员工和谐意识和企业文化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和谐才会有坚实的根基。

(三)增加协调能力,提高处理关系水平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和谐社会理念中的公平正义原则,能促进和保障所有企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各方面的关系才能融洽协调,人们的心情才会舒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整个企业才会和谐稳定。因此,增强企业的协调能力,提高在发展中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也就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构建和谐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是和谐企业的必要条件,强化这种责任意识,必须匡正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以及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理顺企业发展思路,确保企业大局稳定,为和谐企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和谐企业发展当前,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还存在思想不到位的情况,职工偏重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淡化企业精神利益的获取。要解决上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发展和谐企业,就必须提高全员认识,坚持不懈地抓好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一)把加强思想建设,树立诚信友爱的道德观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构建和谐企业的精神环境。首先要不断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使职工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公司各年度工程建设、经营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上来。其次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在职工中广泛开展司史、司情教育,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爱国、爱集体、爱社会主义教育,树立自力更生、艰苦朴素、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再次要坚持开展社会公德教育,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职工树立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良好个人道德修养,从而形成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思想教育还应包括坚持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保持企业职工生活秩序稳定,创造安定和谐的社区环境,引导职工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

(二)把提高员工素质,培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点,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职工的思想非常活跃,不同的价值观相互交锋,新旧观念激烈碰撞,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心理荒漠症、目标迷失症和动力缺乏症,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应变的根本之道是学习”。学习要从三方面理解和分析。首先要提高职工的学习力。许多职工在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之下,缺乏学习的动力,引发学习力的下降,因此,企业引导和帮助职工提升学习力是关键。要引导和提高职工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尊心,把个人理想与奋斗融入全体职工的共同理想和奋斗之中。大力提倡艰苦创业、勤奋工作的工作作风,主动、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发展之中。其次企业要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在企业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和支持职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习型员工。并且要加大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满足职工知识和技术需求,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最后企业还要不断发展和丰富企业的学习文化内涵,通过对职工文化、科技学习的投入和引导,来达到培养人才和提升公司科技与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建立适合企业发展要求和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精神。

(三)把加强机制保障,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点,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1、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管理体系,做到用制度理顺关系、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2、严格按照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统揽公司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各项具体指标,明细具体职责和任务,完善考评机制,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业务管理有机结合。

3、继续发挥好精神文明建设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完善奖励管理办法、完善精神文明建设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表彰奖励,有效地发挥激励作用,正确引导广大员工积极为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四)把加强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着重点,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

1、千方百计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推进,提升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氛围。

2、注重资源节约,规范职工节能的日常行为,全力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7篇

(6)循环提升机制,是突破企业文化建设持续性与艰巨性的有效工具

正是由于企业文化实践的广泛性、持久性、艰巨性特征,因此,从来都没有那个企业的文化力是可以一蹴而就的形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企业文化实践制定出系统的规划,设立具体而清晰的目标,借助科学的工具,进行循序渐进式的循环实践模式,螺旋式提升。引入PDCA戴明循环,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7)文化创新机制,是企业持续获得核心文化竞争力的源泉

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将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优秀经营哲学和价值观的群体性实践产物,而企业文化的本身就肩负着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创造力,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达成的使命,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因此,企业文化都应鼓励员工进行大胆的文化实践,并在反复的、持续的实践中对文化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保持企业核心文化的竞争力,减少企业文化的同质化。通过企业文化创新机制的建立,明确企业在文化建设领域的价值导向与奖惩激励标准,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鼓励文化创新的环境,使企业获得核心文化竞争力持续提升的源泉。

(8)考核评估机制,是企业文化管理实效的有力保障

中小企业构建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 第8篇

关键词:充分就业,课程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仍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 忽视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课程模式、教学方式与就业岗位要求相差甚远。本文从分析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 在课程模式、教学方式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提出构建面向充分就业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以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

一、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生活实际。

随着时代的变化, 高科技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渗透, 使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变。这样的变化反映到高校课程体系上, 就要求课程设置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适应时代的新需要。但事实上, 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与时代相脱节的现象。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仅要学到高深的专业知识, 还要具备对人类、民族命运的责任意识和健康和谐的个性品质。这就需要高校设立相关课程来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 但很多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未能作出及时的反应。

2. 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不利于大学生特长、兴趣、爱好的充分发挥。

重视理论课程, 忽视实践课程。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理论如果远离实践, 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高校课程设置适用性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然而, 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知识转换能力培养, 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实践课程在数量少, 形式单一, 没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 忽视独立性实践环节。地方高校课程的设置, 长期以来就有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倾向, 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较为系统而实践课程却多被分散在各门理论课程内, 即使有独立的实践环节, 也不太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随着地方高校大幅度扩招,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中生产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落实中困难重重, 将实践环节的学时压缩, 在数量少的同时, 质量还难以保证。有些实习采用分散组织管理, 由学生自主联系实践单位, 使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其二, 忽视实验课课程。实验课在课程设置中, 应该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地方高校实验课却仍停留在“开阔眼界”的阶段, 实验课的设置, 往往依附于某一理论课。就学生的成绩而言, 极少与实验技能的高低相联系。大学生的实验能力一般分为基本实验能力和创造实验能力两种, 前者属基础实验, 后者属专业实验。地方高校实验中基本实验多, 创造性实验少。

3. 课程实施方法落后。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 课程设置再好, 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方式支撑, 也是不行的。当前地方高校教学方式普遍存在重视教师讲授, 忽略学生自学, 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 片面强调知识传承, 教学中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 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重视理论传授, 忽略能力和技能训练, 即使是一些实践性的课、专门训练能力和技能的课, 也以课堂讲授的形式施教, 缺少甚至没有实践环节, 纸上谈兵;重视接受学习, 忽略发现学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是现成的有唯一标准答案的知识, 学生只需将其装在脑子里即可, 很少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 自已总结结论;重视学生存储与积累信息的能力、模仿和继承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面向充分就业的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1. 改革地方高校课程模式, 使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协调发展。

(1) 确立技术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课程理念。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除了要具备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 更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健全的人格, 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地方高校应重视对学生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培养, 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得专业知识, 掌握相应技能, 而且, 还要懂得学习和吸收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成果, 加强理想信念、价值意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沟通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地方高校应在基础课程方面注意灌输这方面的知识。 (2) 确立专业理论与技能相互渗透的课程目标。地方高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 在情感态度方面, 除了应该具有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等一般素质之外, 还应该具有应用型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即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和开拓能力以及具备自律性的人格特征等。在这些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在“应知”方面, 应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在“应会”方面, 应掌握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完成较为复杂、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专业的关键技能或技巧;能够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工艺或管理问题。 (3) 确立模块与系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横向有三个模块, 即基础课程模块, 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理论与操作等;专业课程模块, 包括各专业基础课和各专业主干课;实训课程模块, 包括在实验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上课的实践课程。根据发达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 地方高校在课程总量分配中, 三个模块应各占1/3。

2. 改革地方高校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 以教学模块与项目代替课程。职业素质中所需要的知识往往更注重针对性而非系统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可避免重复知识的讲授, 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一项或多项针对性技能的练习, 提升职业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具体实施时按照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打破原来的按学科、课程设计的做法, 而代之以模块的形式, 以工作岗位各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为主线确立若干等级模块, 进行教学与实践。 (2) 以工学结合的“大课堂”代替固定的教室。所谓“大课堂”, 即将教室、实训室、实习基地有机结合。围绕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创业中各项知识及技能的要求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 突出创业核心能力训练, 采取以工学交替为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 按照“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分段式教学或完全以实训替代理论教学。学生除了在课堂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及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基本技能之外, 还要去实训基地和工商企业分别进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认知实习和以强化创业能力为目的的顶岗实习。 (3) 以案例化、实战化教学代替灌输式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分期、分批开展了实训主导型课程改革, 将教学内容和过程尽可能向实践过程转移, 采用团队案例化、实战化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内外结合的形式,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时间走向社会。接触实际工作, 通过参与社会、企业、商家的具体实际活动或学生自主创业的方式, 进行真实环境下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活动。 (4) 以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形式代替单一的卷面考试。摒弃以往唯卷面定分数这种传统考核方式, 实现考核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在基础课程的考核上采用闭卷、开卷、开闭混合卷、小论文、小实验、小设计、上机操作、报告和答辩等多样化方式。在大多数专业课程的考核中, 过程评价及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提出独特见解。

3. 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推广校内外一体化的“双导师制”。

(1) 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有两条途径:一是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既能教授专业理论课, 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队伍;二是可以由两支教师队伍组成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 即由一支专业理论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型队伍, 另一支是有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丰富而又具有教学潜质的教师组成的实践型队伍。从人才引进和培养来看, 一方面大力引进校外相关行业具有实践经验和教学潜质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 加强对校内教学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抓好对新任教师的全方位培训, 也要加强在岗教师的各项培训,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提高应用能力, 使之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 推广“双导师制”。学生在第一学年即配备校内导师, 实施校内导师制, 第二、第三学年要求实习单位再配备校外导师, 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一般从专任教师中选拔那些具有良好师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及扎实的专业知识, 熟悉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具有较强专业学习指导能力的双师素质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则一般由校外实习基地所在企事业单位中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担任。校内导师侧重于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问题, 校外导师侧重于解决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2].姜运生.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王根顺, 杨峻.论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的矛盾与问题[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2007 (4)

[4].刘光成, 徐锋.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课程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 (5)

[5].耿冰.以满足学生求职需求为核心构建印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上一篇:县文化馆60年庆典领导讲话下一篇:中国共产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