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哲学的论文1500字

2024-08-28

关于哲学的论文1500字(精选4篇)

关于哲学的论文1500字 第1篇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1500字

张贺

本文是袁老师的学生张贺所写的每周感想之一,作者近期在读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本文是作者由书中部分文字引发的感想。通过犬儒主义宣扬“友爱”引发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并结合文章内容总结开学一周的感想。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五)作者:张贺

本周继续阅读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并结合文中部分文字内容进行思考。

其一,“他宣扬友爱,不仅仅是全人类之间的友爱,而且还有人与动物之间的友爱。”【1】

这句话表现了犬儒主义者宣扬友爱,并特别提出要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犬儒学派的主要教条是,人要摆脱世俗的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这个“善”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人首先要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也是最单纯、最简单的“善”.记得之前看的一部纪录片《第三极》,主要讲述的是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在藏北,狼深夜潜入一户居民家的牧场里,吃掉了二十几只羊,这些狼直接咬断羊的脖子,虽然存在侥幸的羊有的没被咬死,但是脖子上的伤痕会影响它们接下来的进食,一两天后也会死。牧民们虽然很讨厌袭击羊群的狼,也采取报警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政府会有补贴)。但即便是这样,这儿的居民还是会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救回几只走散的小狼崽,因为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如果不救小狼崽,它们就会饥寒交迫直至冻死,这些居民虽然痛恨狼吃羊,但还是会把小狼崽带回来,并用那群袭击羊的狼吃剩的羊肉喂饱小狼崽。在他们的心中,只要是生命,都应该被拯救。

这种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现了人类对于生命的敬畏。

其二,“凡是能享受本能的幸福的人,就不是能创造出种种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的人;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有恃于对于超感世界的实在性的信仰。在那些在世俗的意义上是不幸的,但却决心要在理论世界中寻求一种更高级的幸福的人们中间,普罗提诺占有着一个极高的地位。”【2】

读到文中的这句话,总是隐约中感觉文中“享受本能的幸福的人”就像生活中不思进取的人,“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的人”就像是生活中有追求且目标坚定的人。“形而上学的乐观主义有恃于对于超感世界的实在性的信仰”就好比是自己认清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基于此有更明确的目标和追求,这个内心活动的过程多半是不为人知的。因为有着丰腴的精神世界和自己坚定不移的追求,无谓世俗的眼光,坚持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

就如在工作中,对于同一份工作,它可以带给你稳定的收入,在同等条件下有较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长适宜,工作内容也容易上手等等。对于生活中随遇而安的人,他可能认为这份工作虽然是我不喜欢的,但是我也不指望它可以带给我权利和地位,只要温饱的生活和轻松的工作即可,所以对于工作和生活可以安之若素。但对于一位对工作有要求的人,他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有一个完整的职业规划,给自己设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不断的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为自己充电,以保证自己在实际工作中能将每一天过的充实而有意义,不断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实现自己的抱负。

结合目前刚入学的自己而言,好多朋友羡慕“象牙塔”里的生活,他们常常感叹在学校又可以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生活。但实际上,我们都发现开学一周以来并不轻松,应该是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更加忙碌。起初我总会担心在校的时间只有一年,把自己陷于“焦虑”中,因为对未来,自己心里是没有谱儿的。比如会害怕时间过的太快,自己没能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对于某些课程的学习,也更感吃力,比如多元分析与SPSS;还有上文化与心理这门选修课的时候,我会因为这堂课需要分配给每位学生来讲课而打退堂鼓,等等。

但对于这种种的问题,首先确实是需要时间去尽早地适应;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改变自己做事的心态。关于硬性的知识漏洞,比如学起来很吃力的课程,我们决定去听本科的课程来补习;对于上课形式的不同,能做的是先要改变心态,勇于去尝试,在课下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等我发现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我就不再担心时间过的太快,反而回想这一周,还是很有收获。

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坚定自己的目标,不做不思进取的人。

参考文献: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2016.7重印)第296页。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8(2016.7重印)第368页。

关于“哲学方法”的思考 第2篇

之后,花了一小块的时间思考这一部分的问题,为什么没有想到呢?自视已将观点表达清楚了却是差一个总结,而这个总结这么熟悉的五个字,况且还是对于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生,居然没有总结出来。我的学术修养不够,尽管能将生活中的林林总总打点得还算清楚,当下的问题是,在生活与学术中却做不好一个良好的衔接,对于一个哲学系的研究生,似乎会被嘲笑,于是我开始有些焦虑。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

至于我在课堂上讲到的是什么这一块已经不重要,而没概括出来的“唯物辩证法”在这里便是重点,由此展开了我无限的思考,也对今后的学习目标有了新的态度,务实务诚,学以致用。随着这个开始,接下来我将结合生活实际与我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聊聊“唯物辩证法”的普遍性和客观存在性。

1论人生的意义——唯物辩证法

最近因为看了一部随笔而去追了一部电影《革命之路》,而这部电影是我近期看的最好也是最糟的一部电影,好在它给了我思考,整个电影节奏显得有些抑郁和沉闷,令人不悦。故事情节是这样:家庭妇女艾普若和中产职员弗朗克,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郊区过着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男主人公每天按部就班的上下班,女主人公在家看孩子。日子久了男主开始厌倦这种巡回往复的生活,女主也开始憎恶自己行尸走肉的主妇角色,他们开始恐惧自己的普通,恐惧自己是万千平凡他们中的一个。于是他们想到了巴黎,艾普若兴高采烈的喊着巴黎,她滔滔不绝的对弗兰克说:巴黎!如果我们搬到巴黎,生活就不会这么窒息!赶紧辞职吧!我可以去巴黎找到一个职员的工作来养活我们的家庭!我们可以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改变现在的一切吧!他们开始畅想在巴黎的生活,开始打点行李。而这时弗兰克却被告知升职加薪,于是他动摇了,艾普若怒了,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大出血死掉了……

故事的最后,没有任何人去到巴黎。故事看完了,我内心五味陈杂,翻江倒海甚至是有些凌乱。我想说,人的幸福感怎么能取决于去到的城市,应只能是来自内心本身,艾普若没有错,表面上看她是勇敢的去追逐梦想,可是去巴黎做文职和在纽约做文职有什么区别,怎么去巴黎就成了人性解放之路了呢,我想说,这明明就是在逃避生活呀!弗兰克有错吗,升职加薪他停住不走就是不勇敢不追梦吗,他也说了,要是有什么特长他也愿意义无反顾的去到巴黎开发它但问题是他没有。

或许影片的导演最直观的是想表达一个人追求梦想的勇气,巴黎仅仅只是一个比喻,一个代表勇气的比喻。我又想说,如果一个人他只有勇气而没有梦想呢,他还要去追求吗,那他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更多时候我觉得只是在逃避,忍受与追逐同样是需要勇气的,我们不能说弗兰克是叛变,而只是他清楚的明白追逐勇气的背后一个叫梦想的东西是空白。如果他们厌倦平凡而从不缺乏勇气,而仅仅只是缺乏使命感又或者是缺乏实现这种使命感的才华呢?

通过一部影片故事情节的概括以及后面简短的自我观后感,我想至少我的思考可以代表一个观点:要辩证唯物的看问题,就这么简单。生活处处无时无刻不再充斥着辩证法的内容,愿意思了愿意想了,哲学方法便存在其中了。或许我们大多数人会想会做,只是被人问起使用的是什么方法的时候哑语了,就像当初课堂上老师提问我们同学这个用五个字来概括是什么一样,谁都认识但谁没有想到“唯物辩证法”。行文并不是在标榜,只是自觉生活与学术分不开,我们懂得生活了也得懂的讲出是怎样生活的,这是学哲学的我们必须要掌握的一个学术技能。

2哲学方法之辩证法的演变历程

上面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将“唯物辩证法”这个学术词汇生活化,目的在于简单明了的理解它的含义,其实不难,只是在生活其中,一种思维的丰富的过程,来更好的指导生活。而现在就来追溯一下关于“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更好的全面的来了解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由来。

说到辩证法并不陌生,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源出希腊语“dialego”,由日本人翻译为辩证法,近代传入中国,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的形式。辩证法是一种化解不同意见的辩论方法。在两个或更多对一个主题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间的对话,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有充分理由的对话建立起对事物真理的认知。它讨论着自古以来都是印度与欧洲哲学中心的问题。

辩证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一些哲学家围绕世界的本原问题进行了争论,产生了辩论的方法。约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各派论争之风盛行,哲学家们都比较注重争论的技巧和方法。这时,人们把论证或分析命题中的矛盾,以及在谈话中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以求得真理的方法,叫做辩证法。

德国古典时期辩证法有了很大的发展,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所显示的辩证性质,为德国古典哲学家对辩证法的探讨提供了条件,辩证法的含义也日益丰富起来。在康德哲学中,辩证法主要指理性自身包含的矛盾,即“纯粹理性之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在客观唯心主义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概念的含义,他不只是把辩证法看作一种思维方法,同时认为它也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原则,是一种宇宙观。他继承了哲学史上关于辩证法是揭露对象自身矛盾的思想,同时在概念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中进一步阐明了所谓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本质自身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视为支配一切事物和整个宇宙发展的普遍法则。他在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在宇宙观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的发展与壮大,到了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发展愈益揭露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也使社会历史运动的辩证法更加显露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革命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他们把辩证法看作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把思维中的辩证法视为客观规律在人的头脑中的自觉反映,指明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论证了辩证法的规律是来源于客观现实,而不是来自主观精神或绝对观念。从而使“辩证法”概念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获得了真正科学的内容,使“辩证法”在历史发展中第一次取得了真正科学的形态。

马克思主义学者表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是在肯定矛盾的基础上关于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给辩证法下了科学的定义: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如果说想要知道哲学是什么,翻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第一页就会看到: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数不多的字数连结了整个社会。不得不感叹人类的智慧,以及哲学家们将智慧的整理与表达。我想学习哲学的意义不在于看了多少名著背熟了多少思想,而是能够潜下心来研究这些哲思原理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所碰撞出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2]叶青.哲学问题[M].上海:辛垦书店,1936.

[3]张东荪.唯物辩证法论战(上卷)[M].北京:民友书局,1934.

[4]胡绳.论辩证法的法则与方法[J].群众,1943,(8).

关于儿童与哲学的研究 第3篇

“儿童哲学”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新泽西蒙特克利尔州立大学教授马修·李普曼博士所创建,1969年《Harry Stottlemeire’s Discovery》(中文版题名《聪聪的发现》)的发表宣告了儿童哲学的诞生。随后,李普曼白手起家成立了儿童哲学研究所,希望通过大规模地培训中小学教师,向儿童普及哲学,这一大胆设想受到了许多人的怀疑。19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李普曼儿童哲学系列教材的出版以及儿童哲学课程在中小学的成功开设,一场儿童哲学运动在美国悄然兴起。1980年代以后,儿童哲学在国际上的影响迅速扩大,迄今为止,儿童哲学已经在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普及,李普曼的观点和方法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李普曼及其同事认为,知识的分门别类(如语言、艺术、科学等都是由老师教的,而非孩子们最初认识世界的方式。因此在小学教育的早期阶段,知识分科壁垒的过早设立会妨碍孩子提出问题或基本推理能力的形成。同时,儿童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学校,而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随后的学校生活中消失殆尽,这是传统教育的结果。传统教育所关心的只是儿童是否掌握了现成的知识,而不是培养他们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或者批判性地思考他们所学的东西。传统教育使儿童认识到问题的答案都是现成的——或在书上,或在网上,或在老师的头脑中。和独立思考怎样解决问题相比,查询现成答案是更快捷、更准确的方式。开设儿童哲学课可以矫正这些缺陷。因为儿童哲学课是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专门训练儿童思维的课程,它关注的是儿童的思维过程,是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思维能力,而不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然,儿童哲学的目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儿童都培养成为职业哲学家,而是发展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和关怀的思维方式及其态度,帮助儿童成为有创见的、善于思考、更富理性、更完善的个体。

《儿童哲学:外延和内涵》(刘晓东,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即常说的宇宙人生)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广义的“儿童的哲学”可以涵盖儿童的整个精神世界。

其实在我国,人们常说的“儿童哲学”并不是“儿童的哲学”,而是美国哲学家李普曼提出的儿童哲学教育计划(Philosophy for Children),这一英语名称似可直译为“给儿童的哲学”,又可意译为“儿童哲学思维训练”或“儿童哲学探究计划”。

“儿童哲学”所包含的另一项内容:“童年哲学”(Philosophy of Childhood)。在西方,童年哲学被视为与科学哲学、历史哲学、宗教哲学等学科类似的哲学分支。童年哲学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童年概念、童年的历史、童年的比较文化研究、儿童观、儿童的权利、儿童的艺术、儿童的社会地位、儿童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流派等问题。作为具有对偶关系的概念,童年与成年对应,儿童与成人对应。童年最直接的载体是儿童,尽管成人也有童年;儿童所处的人生阶段是童年,但“儿童是成人之父”,成人是立身于其童年时期的那个自身——儿童——所建构的生命生活生产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童年哲学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儿童哲学。

马修斯对童年哲学有特殊的贡献,他著有《童年哲学》(1994)一书,并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在该书序言中,他披露自己在豪利幼克山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已经以“童年哲学”为课名开课。马修斯企望童年哲学在学术研究、写作和教学方面,能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工作领域,并在未来的哲学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儿童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包括“儿童的哲学”(Children’s Philosophies)、“童年哲学”(Philosophy of Childhood)以及“儿童哲学探究计划”(Philosophy for Children)等三部分。

《论儿童哲学课程在中国的普及》(张建鲲庞学光,载《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第1期)

在从哲学和心理学中探寻“本义的儿童哲学”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和教学观念。首先,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国外儿童哲学课程所隐含的教育哲学观念加以优化,对国外儿童哲学课程所隐含的教育哲学观进行挖掘,树立与儿童哲学课程的根本使命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其次,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那些影响儿童哲学课程普及的体制进行调整。当前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虽然为儿童哲学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但我们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缺乏互动与合作,这将阻碍儿童哲学课程的系统化。儿童哲学课程在中国的普及,有赖于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合作。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引导,则是促使各级教育机构合作、实现儿童哲学课程系统化的关键。

此外,儿童哲学的普及还有赖于教师在教育观念方面做出积极的调整与变革。虽然,儿童哲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儿童的思维活动却不仅局限在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中,学校教育中其他的学习活动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资源。并且,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中闪现出的某些“灵商”,更是教师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积极进行思维锻炼的最为丰富的儿童哲学课程资源。因此,儿童哲学课程的推广需要教师们改变将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发展截然分离的传统理性主义教育观,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隐性课程、生成探究性学习等方式,积极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儿童哲学课程在中国的普及不仅需要在学校教育中为儿童开发专门的课程,还需要研究者积极探讨“儿童哲学课程”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需要教师和学校树立与儿童哲学相适应的“学校教育哲学”和“教师教育哲学”。

《论儿童哲学启蒙》(刘晓东,载《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第9期)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可见,哲学启蒙在中国具有悠远的渊源。

作为文化陶冶的哲学启蒙如何实施呢?

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主要有儒道释几种,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果我们以“同情和敬畏的态度”来仰看它们,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自己哲学的立场上都是正确的,都具有文化陶冶的价值。每一家哲学都有其基本的哲学范畴、价值取向和思维方法以及自身演进的轨迹,都有其主要的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的思想往往又表现在他们的个性和生活中。所以了解这些哲学就应当了解上述的这些东西。当然,把这些东西展现给儿童要注意到儿童精神发展的水平。这些哲学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涵括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例如,道家哲学尤其是庄子哲学往往是以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承载表达的,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邯郸学步等,禅师们授经传道解惑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趣味横生、令人叫绝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儿童听故事、动脑筋。只要哲学故事编排得当,儿童对其中的哲学内容的认识必然会由浅入深、循序而进的。这种渐进过程是儿童接受文化陶冶、挖掘自身精神潜能,逐渐占有历史文化的过程。

《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哲学教育的出发点》(王文文,载《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7月A版)

爱智慧是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爱智慧的天性就是儿童哲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这个出发点入手,改善和促进儿童哲学教育,使儿童更好地发展。

首先,尊重儿童学习哲学的权利,给儿童提供学习哲学的机会。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给儿童提供学习哲学的机会是有可能的。儿童的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建筑智慧的工程,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的。在教学中,虽然不能专门为儿童提供追求智慧及专门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但是教学中的哲学主要是渗透哲学,应该训练儿童的一般思辨能力,是对智慧的无限追求。在教学中难免会涉及哲学问题和锻炼思维能力的机会,只要灵活把握教学任务,给儿童提供爱智慧、思维训练的机会是可能的。儿童追求智慧,思维状态是良好的,是积极主动的,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学习。

其次,尊重儿童学习哲学的地位和能力。家长和教师面对儿童千奇百怪的问题时,要认真对待,最好是能够形成对话。针对某个问题时,家长和教师可以以抛问号的形式和儿童对话,一问一答,启发儿童进一步思考,满足儿童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

总之,以尊重儿童的这种爱智慧的天性为出发点,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儿童良好的发展,是教育的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儿童哲学教育的重要目的。

关于系统的哲学辨析 第4篇

关键词:系统,整体,规律,自然,价值观

一、系统的“构成”与“演化”

宇宙之大系统,有“核”或“核心”的,比如太阳系这个小系统,有“太阳”这个“核”或“核心”,植物有“种子”这样的“核”或“核心”。“核心”是“根”,催生出多种多样的系统,寂静期的宇宙之“核心”是无极,宇宙也是混沌的,因而无极出太极,有“阴阳”或“动静”或“实虚”或“软硬”的性质出现,是为“两翼”再生“四象”等等,因而人们最早提出并描述的宇宙图像是“太极图”。“太极图”的“核心”是具有“阴阳”性质的“阴阳鱼”,而“阴阳鱼”中的“阴鱼”有“阳眼”,“阳鱼”有“阴眼”,富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为整体,相互作用,不可或缺,因而最简单的宇宙图像可能描画为图1。

太阴与太阳在“核心鱼”的主导下相互作用,生发出了有“四象”的宇宙图。

而物理学的意义表征为图2。

因此,对应的粒子为:质量子、能量子(核心子)、力量子、场量子。

如此无极生太极即“无”生“有”,“太极”生“阴阳”也即一生二。从图1我们看出由三部分构成,即“阴阳鱼”“太阴”和“太阳”,这三个部分(组分或元素)如老子所说的“二生三”的“三”进而由这个“三”生出万物。当然首先生出的是“太阳而少阳、太阴而少阴”,但万万不能少了“核心”“阴阳鱼”,如此我们可以说宇宙大系统由“太阳、少阳、阴阳鱼、太阴、少阴”五个元素组成。在“八卦”体系中,在“阴阳鱼”的主导下,其他四个元素(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生出“八卦”,进而生出八八“六十四卦”,以类万物之情。

人类社会系统的表征为图3。

二、系统的“一观两论”

宇宙系统就这样由一而二,由二而三,由三而五,进而为八、为六十四种类万物之情的模型,宇宙系统的万物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宇宙系统的根本性质,我们称为整体观,在这个整体的宇宙系统中,由“一而至万物”是“统一”的整体,而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是“相对”的。“相对”包括“斗争、对立、竞争、合作”等等方式,如此,整体观包括“统一”和“相对”两论,简称为“一观两论”,这就是关于宇宙体系的认识。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二章对“相对”的论点做了充分的解析。

三、系统的“规律”

宇宙系统中的“五个元素”相互作用,产生了万物,但无论如何变化,整个宇宙是守恒的,这是一项法则或规律,基本含义为:总量不变,动静(实虚、阴阳等)是平衡的,不平衡而发生变化,但不能远离平衡,尤其不能失衡,否则这个系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平衡的“阈值”或轨道。按照守恒规律进行运动变化时,这种运动变化在人类社会系统表现为“因果”“循环”“适应”“和谐”四种方式,也可以称为四个规律,其要点为:因前果后,因果对应的因果规律;有始有终、前后上下(波浪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规律;持续改进、无过无不过的适应规律;有序稳定的和谐规律。亦可称为:因果循环、阴阳平衡、适应和谐三个法则或规律。

四、系统的“运行方式”

我们经常把宇宙系统的变化称为“自然”,有时把这种变化称为自然而然的变化,当我们把宇宙系统称为“大自然”时,我们说大自然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称为“自然规律”,依着“自然规律”变化时,就叫自然而然,自觉的自然或养成习惯的自然而然就叫守道,而道法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时的“道”就是道路之道,这个“道”的“道路”是有轨道的,这个轨道就是规律,核心轨道就是守恒,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就有不同表现形式的轨道或规律,运动变化不能离开这种轨道,万物万事就在这种轨道上运行,运行的方式包括顺应、应用(自然)、改进、创造并以自然方式为核心,我们把这种组成和协同模型或叫自然模型。模型的要点是:顺应有规、应用有序、改进有度、创造有界、自然平衡。如图4所示:

当然平衡是要有支点的,这个支点就是“道”或“中正”。这个模型就像是在轨道运行的“交通工具”,四种方式的协同程序及平衡能力和水平代表实际运行模型的完美程度。

五、系统的“价值观标准”

我们把宇宙称为系统,而宇宙中有各种各样的系统,为了叙述方便,以下都简称为系统,当然这里的系统有组分、关系、结构、层次、功能、馈动的特点,至此我们知道了系统的元素、观点、规律和模型,那么实际变化的如何?就要有一个评价标准,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价值观。作者在《管理哲学研究》中提出了人类社会系统“共生共荣、更快乐、更健康、更美好、更持久、幸福圆满”的价值观标准,“共生共荣”是前提性的,“更快乐、更健康、更美好、更持久”是过程中递进性的,而“幸福圆满”是目的性的。人类社会有三条道路即天堂之路、人间正道、地狱之门,如不能正确评价运行变化情况并作出及时调节,就会出现各种曲折,甚或误入地狱之门也是可能的。“共生共荣”的关键是先要“共生”,过程中是全面的越来越好或更好,不能顾此失彼,甚或得不偿失,前提做得如何、过程行得如何,自然决定结果的状态,结果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做得端、行得正就会有好结果。常言道:种善因而得善果。哪有不种善因、进而积德反得善果的情况呢?

六、系统的“根与本”原则

我们都会存在于一个小系统,也叫本系统,因而就会有更大的根系统和相关的邻系统,大家都知道根深则本固,邻稳则本安的道理,这样的大道理常在不失,时而犯之则受罚,犯之而疯狂则亡之,此为“根本”,不可不知。

最后,对系统的论述简化为:一经:系统经;二论:统一论,相对论;三律:因果循环,阴阳平衡,适应和谐;四不忘:不忘整体,不忘自然,不忘标准,不忘根本。

参考文献

[1]华涛.管理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伯通电子出版社,2011:172-210.

[2]华涛.漫话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上一篇:呼吸内科质量工作计划下一篇:人力资源专题案例--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