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好无线电的日子里散文

2024-07-19

在爱好无线电的日子里散文(精选8篇)

在爱好无线电的日子里散文 第1篇

在爱好无线电的日子里散文

年轻的时候,对于无线电的爱好,几乎是到了痴迷的程度。

一开始是缘于一台矿石收音机。记得是在1962年年底,我刚从工厂下放回到家乡农村。我的一个还在县城读高中的堂兄将一台不知从那儿得到的矿石收音机送给了我。原因是我之前有一台灵敏度很高的耳机正好能与那个收音机配套。那时候半导体已经问世,市场也出现了半导体收音机,传统的电子管收音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半导体,其实它的正式的名称叫晶体管,因为它的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具有单向通电功能,可以用来代替电子管将天线捕捉到的无线电波进行检波、放大。矿石收音机中的那块矿石也有单向通电功能,可以用它代替半导体二极管检波,它的局限性是没有放大信号的功能,因此,矿石收音机只能接受到微弱的信号,需要戴一副灵敏度很高的耳机才能收听到电台广播。另外,矿石收音机还必须要有一根很长的接受天线,否则是没法捕捉到空中无线电信号的。记得我用的天线是一根不到20米长的多股绞合铜线,令人感到十分神奇的是,当天线高高地架设在屋顶上空时,耳机中就响起清淅的声音。因为矿石收音机不需要用电池,信号也未经放大,音质特别好。就是晚上的收听效果不是很好。白天能收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本地的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到了晚上就会发生串台的`现象,有时候,帝、修、反的对华广播都能收听得到,声音最大的是美国之音,后来听说其发射装置设在日本的冲绳。不过虽然音量较大,但总是被我们国家的干扰电波搅合得听不清在说什么。

后来,玩了一段时间矿石收音机后,觉得不过瘾,就开始尝试着组装半导体收音机。那时候,城里的中、小学校中有许多青、少年无线电爱好者,书店里可以买到这方面的书,市面上有不少专门经营无线电元。器件的商店,国营的五金公司也开设了无线电元、器件专柜。价格倒也不算太贵,那种像小鞭炮一般大的电阻、电容每个只有角把钱,最贵的就是晶体管了,一个用于放大信号的三极管要三至五元,用于检波的二极管也要一元多。我装成的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是最简单的单管机,就是在矿石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信号放大的装置,同时用半导体二极管替代了矿石。使用时用一节1.5V电池,虽然仍旧要用耳机收听,但音量与音质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到的电台也多了,晚上能收听到周边省份的广播。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从当时的一份叫“无线电爱好者”的杂志中得知:有一种叫“单管来复再生式”的改良线路能将单管机的声音得到进一步放大,进而可以摘掉耳机,直接利用扬声器发声。所谓“来复再生”就是将经过放大的信号再回送到三极管子的输入端,让信号重复放大,达到一管两用的目的。经过按图改装后,我终于有了一台正规的半导体收音机。后来又逐步地将单管收成两管、三管,并在机内装上了磁性天线,不用室外天线也能收听得到好几家广播电台的声音。

用三只三级管加上其它原件组装起来的收音机,其性能与市面上买的成品并没有多大差别,就是原、器件之间的焊接不好,常常发生自动关机的现象。碰到这种情况通常总是用手拍几下使其重新发声。就是那时人们常说的:“摇表,甩笔,拍收音机”,这句话的意思是手表走停了摇一摇就会重新转,钢笔不来水了就要甩一甩,收音机不响了拍它一下就行了。话虽如此说,不过也有时候无论怎样拍也不响。此时就必须拆开来用电表检查,到底是哪个接点接触不良造成断路的。那时,我是一个道地的人民公社社员,白天要上工干很重的农活,只有到了晚上才能有时间玩无线电。有的时候,在煤油灯下一直鼓捣到深夜,天天乐此不疲。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可能是那时的日子过得太单调了,有一点爱好,动动脑子会暂时忘却生活中的艰辛与贫苦。

组装收音机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那时还没通电,没法使用电烙铁,我用的焊接工具是自制的,用一根铁丝绑住一小块紫铜片,在罩子灯上加热。因为烙铁太小,蓄积的热量有限,必须先将焊锡切割成麦子大小的碎粒,焊的时候,一颗锡粒正好完成一个连接点。最难的是烙铁的温度不能准确控制,温度低了不能将锡粒充分溶化,影响焊接质量,温度过高又会击穿十分娇气的半导体三极管。三极管是收音机中的“心脏”,报废了一只三极管可不是件小事,虽然也只有三、四元钱,但在当时干一天重活的工分钱只有几角钱。

还有,每次到县城购买原、器件也是一桩十分辛苦的事。离我们庄子最近的一座县城也有十七、八公里远。又全都是田间小路,途中还要经过五、六处渡口,还有两处渡口没有专门摆渡的人,要等到有船经过那里才能过得去。有时候为了能买到几角钱的电阻。电容也要跑一趟。有一次身上只带了二两粮票,中午在街上只吃了一碗一角二分钱的光面。记得那一碗面汤汤水水的只有一大筷子面。走回来时天已全黑了。

算起来,我的爱好无线电的岁月前后约有六七年时间,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的最低谷,无线电曾为我带来许多的乐趣,有一句歇后语说:“黄梅树下弹琴——苦中作乐”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在此期间我组装过台式。便携式半导体收音机,后来还组装了一台比香烟盒子还要小一些的袖珍机,那个收音机可以放在中山装的上袋里,下田干农活时都带在身上,利用一个微型耳塞收听,有点类似现在的MP3。当时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就是想能组装一台微型收、发报机,那时,国际上的有关部门还特地为无线电爱好者划定了业余电台的频道范围,世界上已经有不少无线电爱好者成功地利用这项技术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其作用相当于现在的互联网。不过,要想玩到那种境界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此那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而已。

后来我踏入了“仕途”,又常得以“升迁”,终因“政务繁忙”慢慢地放弃了对无线电的爱好。

在爱好无线电的日子里散文 第2篇

一年四季,我最喜欢初秋时节。

初秋时节,田野的五谷开始泛黄,空气里散发着浓浓的五谷芳香。常言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这样的日子里,伸手抓一把空气,手里就会留下淡淡的五谷芳香,香的是那样沁心肺,长精神。初秋的日子仰望天空,会感觉天比平日高许多。感觉云比棉花、比雪花都白,天空碧蓝得如同大海,特别是当一群群大雁排着队形从头顶上飞过,唱着团结奋进歌,秋的韵律才感觉完整。

我们地区常常发生秋旱,今天老天爷开恩,立秋之后没有秋老虎,没有了往年的燥热,刚过立秋还连续下了几场雨,没了往年的干旱,雨过天晴,农田里的农作物长势十分喜人,一派五谷丰登的喜人景色。农民兄弟的脸上挂满了欢乐。走路感觉都比往年有生机,腰挺的特别直,感觉衣服的前身比后身短了好多。这是丰收年分特有的情景。

农谚说的好,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秋雨换衣裳。农谚不愧为我国劳动人民的经验结晶,真准,真的是那样,从第一场雨开始,下一场雨天气凉一些,已经下了好几场了,这几天的气温明显感觉凉多了。今年的老天爷真给力,常常是黑天下雨白天晴,天始终都是那么晴朗。清晨,微凉的风轻轻拂过脸庞,感觉很惬意,再也没有伏天那种闷热潮湿的感觉,用手在身上搓一把,光滑了许多,空气感觉也干燥了许多,天空变得明净高远起来,我暗自欣喜若狂:夏天过去了。秋于真的来了。

初秋的味道随夜晚的小雨淅沥而来,随早晨凉爽的风散开,弥漫在空气中,传得很远很远。喜欢运动的我被初秋的美景所吸引,打开随身听,一身运动装,行进在家乡田野的小路上,近距离地去品味初秋的滋味。田野里秋的空气真清新,我情不自尽地张大嘴巴,深深地吸了几口甘甜的空气,顿时整个机体都有了飘飘然的感觉。

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晨雾中的初秋犹如一幅动感强烈的油画。越品越有滋味。

近观:脚下的小草顶着一串串的露珠,晨露粘在小草嫩嫩的叶儿上,粘在树枝茂密的叶子上。这些在夜幕中悄然降临的.水之“精灵”,晶莹透明,给万物披上了一件水灵灵的盛装,平添了几分姿色。它们在一束束阳光的照耀下,正闪烁着晶亮迷人的光芒。有的像圆圆的珍珠,在叶子中微微滚动:有的似细细的针尖,在花朵里频频闪烁。那绚丽的小光环几乎让你睁不开眼睛。稍微一碰,就形成了几颗大大的水滴滚落下来,落在地上,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水点,落在鞋子上,少了,没多大变化,水滴多了,不一会,鞋子、裤脚都会湿了,不过这种自然慢慢湿的感觉给人感觉是那样的随和,湿鞋的感觉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晨光的照耀下,走到树林子里,会在林间的小草上看见许许多多的“钻石”。这些“钻石”都闪闪发光,在太阳光里变幻出各种颜色——黄的、红的、蓝的……你走近一看,才知道原来是很多露珠,汇集在草叶子上,映着太阳光,格外诱人。

露珠像慈母的乳汁哺育婴儿一样地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那样挟风雷闪电以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人类,而对禾苗却从来无所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伏案在灯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毕生的心血滴滴洒在孩子们的心田上。

晨雾慢慢褪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在万道霞光中呈现出一个美妙、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一颗、两颗、千颗……啊!像夜空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双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而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随着太阳的升起,太阳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爱地注视着这熟睡了的大地。艳阳下,无数露珠气化为水蒸汽,望远山,飘飘渺渺,云烟氤氲,天高地阔,山峦起伏,苍松翠柏嫩绿,梯田层层叠叠,高粱如火,谷子金黄,闪着银光的玉米被沬上了几许神秘的面纱。好一派秋天特有的景象。

在抗美援朝的日子里 第3篇

我们入朝以后,确实体会到了敌人的猖狂。自从跨过鸭绿江,除非天气原因,每天24小时,头顶上基本未断过敌机。而且每一拨都是四架、八架甚至更多。它们一圈圈地轮番俯冲,遇有怀疑目标,重磅炸弹一落就是十颗八颗,像桌子般大的冻土块,能抛出近百米。更有那没见过的凝固汽油弹,像银白色的大汽油桶,“噗”地一声炸开后,黄色的粘液溅到石头上、落到钢铁上甚至漂在水面上都照样燃烧,两三颗凝固汽油弹,就可以把几十户人家的一个村子烧光。敌机别说见到人,就是见到一头牛、一只狗,也要扫上一梭子机关炮。不少逃难的老百姓被打死在路旁而无人收尸。和我一同入朝的35位同志,不到一个月就有10位在敌机的轰炸下壮烈牺牲。

我兵站设在距云山不远的新仓里、东仓里,接收祖国运来的粮食、副食和被服,并向各军、师分发。祖国运来的主要是粮食,副食少得可怜,就是咸菜、海带和虾皮。偶尔来一点冻肉和罐头,只能供给野战医院。我们每天晚上顶着敌机疯狂的轰炸扫射,将后方运来的上百辆卡车的粮食卸下来,再分别装上各军、师领粮的车队。天亮以前装卸完最后一批汽车,才稍事休息。吃饭后带着账本算盘,趁黎明前上山,找个石缝防空和休息。

我在兵站当保管员,我们的“仓库”就是在各条山沟里找一处处僻静隐蔽又可以进卡车的地方,把物资一堆堆地码好,盖上苫布,再用树枝伪装,以免被敌机发现。而敌机每天都在山头之间顺着山沟穿来穿去,寻找轰炸目标。有时侦察性地顺山沟扫上几梭子机关炮,丢几个炸弹。我们白天在半山腰隐蔽,那些带着狂风呼啸而过的敌机,几乎可以碰到我们,我们能清楚地看见美国鬼子在飞机上张着大嘴笑。而且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一样,天气严寒,在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的山上,冻得人几乎无法入睡。我们白天夜里始终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

二次战役后,敌人向三八线溃退,我各野战部队乘胜追击,我兵站奉命前进接受新的任务,开始了向三八线附近的长途行军。我们沿途见到不少逃难中被美国飞机打死的老百姓,这些倒在路边的老人、妇女和孩子的尸体也没有人管,凄凉景象令人难忘。途经平壤市区时,敌机要比其他地方疯狂得多,在耀眼的照明弹下,我们只能冒着俯冲的敌机,在机关炮和炸弹的硝烟中,边跑边卧地冲过一个一个的封锁区。

在漫天皆白的大雪中行军十余日,到达黄海道的沙里院地区后,我们先是接待和转运三次战役的伤员,接着又接收我国向朝鲜暂借的粮食。随后,在沙里院与开城之间的新幕和物开里接受任务。

新幕是铁路线上一个车站,从祖国丹东开出的火车只能到此,再往前就靠汽车了。每天夜里这里必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火车从跨过鸭绿江大桥,就一直是在敌机轰炸的火光与流星相伴下飞驰。只要一到新幕,东面山上必有敌人特务打出指示飞机的彩色信号弹,敌机立马准到,三架一组,其中一架专门投掷照明弹,另两架敌机轮番轰炸扫射。

配属给我兵站的装卸部队,每个排负责卸一节车皮。车皮甩在各条山沟的沟口以后,只见装卸排的三位勇士冒着敌机轰炸猛冲到车上,全然不顾炸弹的火光和扫射的流星,从车上一袋袋地把粮食往下扔,扔不完不下车。待地下的粮袋堆起一些以后,排长一声令下,全排立刻冲上,每人肩扛腋夹扭头往回跑,在大约二百米左右地方将袋子一扔,再跑回去抢第二趟。因为有照明弹,敌机看得真真切切,立刻朝人群扫射、投弹。这期间,如果车上的同志有伤亡,预备队员立刻上车顶替。

敌人每晚都要对新幕的一段公路重点封锁,照明弹彻夜通明。我们办公的防空洞离公路就是一百多米,每天在此可以看到不少惊险场面。被封锁在小山后面的车队,常常是三四辆一组,发动起来等候在黑影边上,待敌机俯冲过来,射击角度刚刚超过车头,立刻打开大灯、开足马力,紧跟飞机和扫射在车前的火光猛冲过去。等飞机转一圈回来,这一组车已过了封锁区。第二组同样又紧跟着飞机冲过去。我们在路边不远处,为每一组的英雄司机捏一把汗。

敌机疯狂,我地面防空部队也毫不示弱,地面炮火对空的火力也十分猛烈。炸弹、燃烧弹燃起的熊熊大火在地面燃烧,我高炮部队的条条火蛇直冲云霄。我们经常有机会看到敌机被击中拖着浓烟烈火栽入山谷。每当这时,我们便一起欢呼庆贺。

这种战斗场面,每天都要到黎明。日复一日,夜夜如此。

物开里是山区,从后方汽车运来的物资,主要在物开里转运。这里因为存放的物资较多,高炮部队配属较强,每当敌机来袭,各山头的高炮部队战友们奋勇迎敌,场面实在令人佩服。面对俯冲的敌机,炮手们相互呼应、相互鼓励,本来是一场浴血大战,但大家有说有笑,像玩游戏一样轻松。各炮位都有一位勇士站在掩体外,为自己的火炮观察和指挥打击目标,敌机往下喷出火舌,地面朝上射出流星,双方狭路相逢勇者胜!有哪门高炮打中了敌机,各山头上的炮手们和我们兵站人员一齐欢呼。

在三年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我们后勤战线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前线作战部队一样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迫使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在停战书上签了字。

抗美援朝战争震惊了世界,它一扫我国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耻辱,使中国在世界面前挺起了腰杆,让世界都明白了中国这个昔日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不再那么好欺负了。1949年毛泽东主席曾经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向世界展示了这句话的分量。

在韩国的日子里(散文) 第4篇

2002年3月5日,我踏上韩国的土地,去又松大学执教。从仁川国际机场乘大巴去大田的3个小时的旅途中,我深为仁川机场的现代、气派和人性化设施,以及巴士的干净整洁、乘客的安静有序、沿途绿化的美丽讲究所折服。我不禁惊叹:韩国,这个被列入“亚洲四小龙”的弹丸小国,真也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大田是一个广域市(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韩国共设立6个广域市,另外5个为仁川、釜山、光州、大邱和蔚山)。它是韩国中部最大的城市,也是新兴的工业科学城——市内的大德科学技术研究园(EXPO科学公园)享誉全国。大田的交通非常便利,北接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及全国第二大港口城市仁川,东邻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城市大邱、全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港口城市釜山及1998年新设立的广域市蔚山,南连西南部的交通枢纽城市光州,都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相连,车程都在两三个小时之内,乘高速铁路到首尔只需四十五分钟。大田地处由属于会藏山脉的鸡足山、鹰峰山、高胤山和宝文山环绕的盆地(所形成的大片很适合耕种的田地,是该市得名的因由),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在我的印象中,大田的雪下得很大。记得2004年2月底的一场大雪,50年不遇。积雪深可过膝,让人领略了造物主的伟力和自然界的奇观,它完全阻断了市内的道路交通。因我所在的大学位于鸡足山山麓,老师们只好丢下被困学校露天停车场的坐驾,徒步回家,住得较远的要走上六七个小时。

大田附近的鸡龙山是国家级风景旅游胜地。我所在的外国语学部(相当于中国大学的学院)中国语科(相当于学院下设的系)的负责人朴永钟教授很喜欢爬山。在他的带领下,我和其他几位老师曾多次爬上此山。一来欣赏景致,二来锻炼身体。爬三四个小时的山之后,到距山脚很近的温泉宾馆洗一个桑拿,确实是很惬意的事。虽说很近,但开车去鸡龙山,总还要一个多小时。相比之下,鸡足山就近多了,它就在学校的背后。只要有时间,随时可以爬。在韩国3年的时间里,我不知道和同事们一起爬了多少次鸡足山,几乎是隔三差五一次,多在下午4点半左右开始,一般爬四五十分钟或一个小时的时间。《午后的松林》一诗所写的松林,就葱葱郁郁地生长在山腰上。位于全罗北道的大屯山离大田也不远,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它是道(相当于中国的省)级风景旅游区。去韩国的第一个年头,我也多次和同事及学生们去爬此山。记得初次去爬的时候,尽管在头一天的下午,我们几位老师爬了一次,然第二天的清晨,我们又带领学生们爬上了此山。《登大屯山的方式》一诗就是对这次不平常经历的抒写。

除大田外,首尔、庆州、釜山、光州是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城市。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被设成唯一的特别市,居住着韩国约四分之一的人口(1000多万)。它既是有着高度现代文明的大都市,也是有着600余年历史神韵的古都,市内既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有如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等古代宫殿,以及钟路、忠武路等繁华的商业街和南大门、东大门商贸市场区(中国进口的不少韩国品牌的服装就来自于此)。奔流不息的汉江从东到西贯穿整个城市。乘船夜游,观赏为五彩的灯盏装饰了的一座座飞虹般的大桥、船头溅起的飞花碎玉般的江水与两岸灯光闪烁的摩天大楼,仿佛置身童话世界。然而,首尔并不是韩国最古老的城市,一度是新罗首都的庆州,则有着上千年的繁荣历史。它是韩国历史文化和艺术文物最丰富之地,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文化博物馆”。古朴遒劲的鸡林古木,蕴涵深邃的東方智慧的瞻星台,令人仰望和敬畏的五陵,以7座巨大的新罗王陵和23座古墓群构成的大陵园,荡溢繁华与和谐之风的雁鸭池,流溢宗教文化氛围的佛国寺以及古香古色的庆州民俗工艺村,无不令人流连忘返。去韩国的中国旅游团要到的4个地方中,就有庆州(其他三地为首尔、釜山和济州岛)。不用说,它也是除首尔之外我去得最多的城市。釜山之所以得名,乃因四周的山体凹陷酷似大锅。它的海港是抒情而迷人的。《看海》一诗的插图就是釜山港一景,成群翻飞的海鸥追逐着出港的游船嬉戏求食,别有一番生趣。光州去过两次,记忆最深刻的是2002年去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现场观看中国队与哥斯达黎加队的比赛。沸腾的光州世界杯体育场内外几乎被红色湮没,看球赛的人们沉浸于节日般的欢乐氛围中。

走过这些城市,我发现它们有一些共同的东西。街上很安静,看不到大声说话或吵吵嚷嚷的人。餐馆、商场里也很安静,没有人高声喧哗。街边的行人很有秩序,没有乱穿马路、乱闯红灯的。即使是等公交车的人们,也都预先排好队,车到后依次上车,不会一拥而上。当然,在禁烟的公共场合不会有人吸烟,更不会有随地吐痰和乱丢果皮纸屑的。公共场所的垃圾桶多是双桶或三桶的,分别标示可回收垃圾(有的细分为两类)和不可回收垃圾。在快餐店里,顾客用餐后的食盘则需要客人自己清理,将残留物分别倒进不同的垃圾桶之后,再把食盘放到指定的地方。大街上的汽车都各行其道,没有随意并线抢道的。韩国对酒后驾车处罚得非常严厉,情节严重的不仅要被高额罚款,还要被判坐牢。所以,城市里有一种专门替喝醉了酒的人开车回家的职业。有感于此,不能不说,韩国人的这些方面还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韩国是三面环海的半岛国家。自然,去海边游玩是人们经常的事。我在韩期间曾多次去了大川附近的西海。蔚蓝色深沉开阔的海域,大面积细碎闪亮的沙滩,在落日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美丽。为《走在沙滩的节奏里》一诗所插的图即为釜山港的沙滩晚景。清晨,一轮红日在海面上升起,拾海的人们早早地在海滩上寻觅了,几个卖彩贝、海螺或饮料、小吃的货摊远近不同地摆在岸边。《玩海》那首诗就抒写了我与学生们在西海沙滩上玩排球、棒球、足球或谋杀式投水游戏(偷偷地把不敢下水的学生扔下水)的情景。韩国东海的海滩多泥巴,去玩互相涂泥巴的游戏或尝试一下泥巴浴也别有情趣。与西海、东海不同,南海崖壁陡立,近海遍布大小岛屿,上船靠近岛礁,下船登上外岛等较大的岛屿,可以细读奇岩怪石的风骨个

性,也可借助岛上安装的固定望远镜看到岸上所看不到的大海的真实面目或大海对面的日本岛屿。虽然东海和南海各有特色,但我还是比较喜欢西海,因为它更平易、更人性化,在很自由地拥抱海和阅读海的同时,也能让我这个异国的游子在沙滩上随意地漫步、思念和想象。

在韩国的后两年,因和韩国学者合作了较大的科研项目,我便一下子进入非常紧张繁忙的状态,去各地走一走玩一玩的时间自然就少多了。2004年10月,我有幸在朋友的安排下去了一次济州岛。行政隶属济州道的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最南端的北太平洋海上,由大小40多个岛屿组成,中部有汉拿山(海拔1950米)国立公园,素有“梦幻之岛”和“韩国的夏威夷”之美誉。济州岛的确名不虚传,由汉拿山火山口喷出的熔岩在海边凝结而成的酷似仰天长啸的龙头的礁石,西归浦港口梦幻般迷人的海底世界和令人惊叹的直直挺立于海边的独立岩,大侑狩猎场一望无际、深可没膝的茅草地及绕行其间的水泥小路,漫山遍野黄绿相间的柑橘林,生长着百余种树木和千余种盆栽的全国第一个盆栽公园,都让人感喟和沉醉。在西归浦港湾乘坐潜艇下到几十米深的海底观赏五颜六色、来回嬉戏觅食的鱼群,恍若来到海底童话世界;而独自站在狩猎场茂盛的茅草地中间,望向波翻浪涌的浅黄色山野,便顿时觉得被自然所拥抱,隐于心灵深处的生命旋律被她纤细柔美的玉手拨动了。

因我从事电影艺术研究,故对韩国相关专业的研究状况颇为关注。实事求是地说,韩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得很好。单论与中国语言文学相关的学术领域,韩国就有10多个被教育部认定的重要人文社会科学学会,如韩国中文学会、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韩人文科学研究会、韩国中国文化学会等。它们都主办了为教育部认定的核心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如上述学会分别主办了《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中韩人文科学研究》《中国学论丛》),多为半年刊或季刊。这些学会在出版每期刊物之前,都要举办全国性的或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准备投稿的作者大都要在研讨会上宣讲自己的文章,接受评议人的评议和其他专家学者的批评。作者汲取他人正确的意见,反复修改论文后,方可给刊物投稿。收到稿件后,期刊部还要请三位相关专业的知名专家认真审读,只要有两位提出否定意见,文章将不会被发表。为保持严肃、公正的学术品位,这些拥有国际标准刊号的学术刊物都不定价出售,只用于学会会员的阅读、图书馆的借阅、国内高校和相关科研单位赠阅以及国际相关学术机构之间的文化交流。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出版学术杂志的经费全部来自于主办研讨会的学校和韩国学术振兴财团的拨款。无疑,韩国这种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机制是值得我们国家借鉴的。在韩国,我曾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学会举办的国内或国际学术研讨会,如韩国中文学会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3年11月举办的“中国语文学研究领域的扩大”学术研讨会和“韩中语文学的影响与受容”学术研讨会,中韩人文科学研究会于2002年11月举办的“韩国的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于2004年12月举办的“审视中国电影的角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并在会上宣讲了论文。后来经过投稿,我在上述刊物发表了7篇电影研究论文。

令人极为兴奋的是,我在韩国的时间刚好处于韩国电影快速走向繁荣的时期。韩国电影的较快发展肇始于1995年。到了1999年姜帝圭执导的《生死谍变》以621万人次创下韩国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票房记录并第一次超过同期进口的好莱坞大片的观影纪录后,韩国电影进入了繁荣期。《共同警备区JSA》(朴赞旭,2000,583万人次)、《朋友》(郭庆泽,2001,818万人次)、《黑帮老婆》(赵振奎,2001,525万人次)、《我的野蛮女友》(郭在容,2001,488万人次)、《新罗月夜》(金尚镇,2001,442万人次)、《回家》(李贞香,2002,413万人次)、《杀人回忆》(奉俊昊,2003,530万人次)、《实尾岛》(康佑硕,2003,1105万人次)、《太极旗飘扬》(姜帝圭,2004,1200万人次)等为数不少的韩国电影创下本土票房的奇迹——超过同期引进的好莱坞影片的票房纪录。韩国每年制作的六七十部甚至更多的影片在国内电影市场的占有率也多年连续达到45%以上。同时,多部韩国影片在国际A级电影节上获重要奖项——《岛》(金基德,2000)获第2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醉画仙》(林权泽,2002) 获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绿洲》(李昌东,2002)获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新人表演奖(文素利),《捍卫地球!》(张俊焕,2003)获第27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撒马利亚》(金基德,2004)获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空房子》(金基德,2004,获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在这种形势下,韩国的不少影片连续以10万到50万美元乃至更高的价位(或以分账发行的方式)出口美国、日本、泰国、中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韩国越来越成功地举办着(截止于2004年)釜山国际电影节(已举办9届)、光州国际电影节(已举办5届)、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已举办9届)及电影“大钟奖”(已举办42届)、“青龙奖”(已举办25届)等。在这种电影繁兴的氛围下,加之电影院和DVD影院的票价不贵(一张电影票价5000韩币,相当于三四十元人民幣;DVD影院的单片价格一般也在四五千韩币之间),我有幸观看了不少优秀的原版韩国

电影。

让我非常欣慰和非常感念的是,在韩期间,有那么多的同事、朋友在生活、工作上帮助和关照我。在韩国的后两个年头,除早餐在寓所解决及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午餐一般在教职工食堂就餐外,其余的晚餐和午餐大多和同事、朋友一起在外面的餐馆进餐,多次举杯畅饮,甚至喝得酩酊大醉而归。那种其乐融融的情景至今仍时常在我的脑海里闪现。记得夏季的一天,我应约去首尔和两位韩国朋友会面。在简单的午饭后,其中一位朋友带我去见另一位朋友。时近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我们三人进餐馆吃海鲜汤,喝啤酒。6点多钟也即吃晚饭时我们换了一家餐馆吃烤肉,喝烧酒(一种名为“真露”的蒸馏酒,入口微甜,后劲较大)。后来在八九点钟时我们又换到较高档的KTV酒吧唱歌、喝洋酒和炸弹酒(将啤酒和洋酒直接混合而成,有时啤酒、烧酒和洋酒三者混合成超级炸弹酒),一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回宾馆休息。这样换两三个地方喝不同的酒是韩国的酒文化。一般是先吃晚饭喝烧酒,再换一般的酒吧喝啤酒,然后去高档的KTV酒吧边唱歌边喝洋酒或炸弹酒(多在庆祝喜事、好朋友聚会或招待外地来的客人的时候才这样安排,不是随便都是这样的,毕竟开销比较大),不醉不归(我的一位酒量很大的韩国朋友的口头禅“喝酒不喝醉,又何必喝酒呢”可作此注脚)。赴韩期间,一晚上换三个地方吃饭喝酒的经历,我有过多次,往往大醉而归。然而,虽然喝醉,但身心是放松、愉快的。也许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的缘故,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也是一种忘却烦恼、宣泄情感的方式。这样之后,才能再次振奋精神,继续进行繁忙紧张的工作。

一开始吃韩餐,我不太习惯,但慢慢就品出了它的风味与特点。除了受中国菜影响的面食店和受日本菜影响的生鱼片店之外,韩国一般的传统餐厅只出售三四个主菜,但却免费赠送多种泡菜和小菜。客人落座之后,主菜未上,五六种多至八九种泡菜或小菜就已经摆上了桌子,大小碟碗,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当然也很吊人的胃口。韩餐的特点,我总结出四条:一是泡,二是烤,三是包,四是生。泡指泡菜。韩国的泡菜享誉世界,不仅种类、花样繁多,咸、淡、酸、甜等各种味道也一应俱全。烤指烤肉。韩国人最喜欢吃烤五花肉和烤猪排,但烤牛肉是最贵的(几乎相当于生鱼片的价格)。不仅猪肉、猪排和牛肉烤着吃,鸡肉及鱿鱼、鳗鱼等海鲜也烤着吃,洋葱、大蒜、青辣椒等同样可以烤来吃。包指用蔬菜叶包着肉、米饭等来吃的方法。烤的猪肉、牛肉、鸡肉、海鲜等,虽然可以直接蘸着芝麻油吃,但大多是蘸了酱后用蔬菜叶包着吃(也可配搭上少许的泡菜或小菜)。生指几乎所有的蔬菜都生吃。一是做成泡菜、凉拌小菜吃,二是洗干净了直接吃(生菜、黄瓜、大白菜、青辣椒、洋葱、胡萝卜等,都可直接生吃,或包着烤肉等生吃)。

在一起任教的几位韩国朋友经常带我到学校周边或市内更远的有特色的老字号餐馆就餐。有时为了吃一顿远近闻名的海鲜手擀面,要开上一个小时的车到附近的城市公州吃。我不会忘记大田大学背后那家出售绿色的韭菜面和风味卤肉的餐馆,不会忘记又松情报大学附近出售土豆排骨汤的餐馆和出售鱿鱼面的餐馆,不会忘记学校附近多家出售烤肉、烤排骨,或参鸡汤、海鲜汤的餐馆,也不会忘记市内较远的出售鲫鱼面和烤鲫鱼的餐馆,出售猪肉杂碎汤、鲇鱼汤、风味牛肉汤的餐馆,亦不会忘记大田火车站附近出售冷面和汤饺的餐馆以及出售炸酱面、海鲜面的中国料理店。比之于韩国的传统餐馆,生鱼片店和高档的中国饭店则较为昂贵,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吃的,大都在操办较为正式的庆祝会、好友的聚会、接风或饯行的酒会时才去吃。在朋友的安排下,我有幸多次去大田最高档的元太极中国饭店吃中和了少许韩餐特点的中国菜和去两家生意非常好的生鱼片店吃多种别有风味的生鱼片。吃什么样的菜,喝什么样的酒,在韩国似乎很有讲究。去一般的餐馆,多喝烧酒或啤酒。如去高档的生鱼片店和中国餐馆,一般喝啤酒和百岁酒(一种味道很好但价钱较贵的药酒),或者喝果酒。当然,如若进高档酒吧,那就要喝洋酒,或者洋酒和啤酒混着喝了。

在韩国,喝酒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仅由已经工作的人们来实践,大学生(主要是男生,一些女生也喜欢喝酒,而且喝得很多,喝酒时也很有豪气)也一样将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韩国是世界上人均饮酒量最多的国家就不足为奇了。韩国的大学每年都有两个属于学生们自己的节日:学术季和文化季。它们一般都要持续两天,大都在星期四和星期五举行。在学术季时,学生们要将平时小组活动的成果进行综合汇报,如举行演讲比赛和隆重的演出等。这个时候,学校和学部的有关负责人、本专业或邀请来的外专业的老师,都要送红包给组织活动的学生们作为奖励。我所在的外国语学部中国语科每年都在大一、大二年级(以大二年级为主)成立四五个学习实践小组,如话剧小组(话剧社)、报纸采编小组、阅读小组、唱歌小组(演唱中文歌曲)等,由专门的老师来指导,每年都要活动六七个月的时间。我曾连续两年担任话剧小组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改编演出了古装话剧《倩女幽魂》(根据程小东的同名电影改编)和现代戏《我的兄弟姐妹》(根据俞钟的同名电影改编)。在文化季时,学生们多把平时掌握的生活技能进行综合展示(如做中国菜、泡中国茶或做韩国烤肉、泡菜汤等现场出售,本专业的老师们一般都要凑一些钱去买)。其间,权力很大的校学生会也会邀请知名歌手和本校能歌善舞的学生一起在晚上举办露天歌舞演出。到了这两个节日,学生们都要停课,专心地组织汇报或演出活动。在节日结束的当晚,学生们都要安排全体师生聚会,吃烤肉、喝烧酒,互相庆祝。正式的晚饭之后,还要换到酒吧喝啤酒,之后还要去练歌房唱歌,一般要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结束。大学生们都很喜欢唱歌,平时或节假日有空时(多在午饭或晚饭后)多喜欢去练歌房唱歌。又松大学每年在校庆日的晚上多会邀请全国著名流行音乐歌手在开阔的运动场上进行公开演出,作为宣传,也作为对全校师生的奖励。每逢这样的日子,本校和外校的老师、学生以及社会上的人们都会前来观赏,运动场上人山人海。邀请来的电视台会进行现场直播。从这种普泛的文化氛围里,我们似能揣摩出韩国流行音乐比较发达的原因了。

当然,韩国的大学生并不只有喝酒、唱歌的事可做,他们平时学习是很用功的。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制定的奖惩制度也很严格。如我所在学部的老师们每堂课都要点名,不仅学期结束时要举行期末考试,学期中间还要举行半期考试。期末考试后,老师和助教一起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平时考勤、平时成绩和期中、期末成绩综合起来算学生本学期的总成绩。大一和大二年级成绩好的学生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可以去中国、日本、美国留学,成绩差的便要推迟留学,如下学期的选拔考试再不过关,那他便没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了。除学习较为用功外,大学生们也非常讲礼貌。不管认不认识,学生见到学校的老师都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认真想来,这其实是整个社会的风气。如你到餐馆吃饭,或是到小卖部买东西,老板娘或老板(老板大都是女的,这与韩国的女性多从事服务业有关)都会主动热情地向你问好。在你离开的时候,他们会把找零的钱恭恭敬敬地递到你的手上,同时与你热情地告别。记得初到韩国的时候,我双手提了两大捆书到办公室。由于教学办公楼坐落在半山腰,我不得不很吃力地沿着一层层的阶梯从山脚往上走。这时,一位从后面赶上来的我根本不认识的学生主动接下我右手的一捆书,快步帮我提到阶梯的最顶部放下,随后匆匆离去。我当时真的很感动,被助人为乐的美德所感动。在后来的日子里,从许多学生在日常生活琐事方面给我提供的帮助中,也深深地感到讲礼貌、助人为乐等行为并非学生们一时一地的冲动,而是他们的一种习惯。

2005年2月22日晚,即在我最终离开韩国的前一天晚上,多位朋友给我饯行的酒会在元太极中国饭店很隆重地举行,参加的有20余人。大家酒喝得很多,有说不完的话和敘不完的情。朋友们送给我的在韩国能够买到的最好的香奈儿男式香水,我至今还在用。那是一种纪念,看到香水,我便想起他们灿烂的笑容,并用以平复心中无限的思念。一周前的一个晚上,我教过的多位学生在他们给我操办的饯行酒会上送给我的毛衣,我至今还把它叠放在衣柜里。我想,我会永远在深冬来临的时候穿上它,让它温暖我沉在心底的温馨的记忆。

我真诚地感谢忠南大学的朴永钟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汉城女子大学的赵映显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又松大学的甘瑞瑗教授,威德大学的安熙贞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汉阳大学的李景远教授,东国大学的朴永焕教授、金良守教授和朴锡弘教授(曾任教于又松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的林大根教授,湖南大学的李廷植教授和金洪仲教授,又松情报大学的具景谟教授和朴钟学教授,牧园大学的都重万教授,忠州大学的朴英绿教授,东亚大学的郭树兢教授,韩神大学的曹在松教授,清州大学的俞炳甲教授和尹顺教授,供职于出版界的郑善喜理事、郑相国理事,以及早在未赴韩国之前便已结识的韩国朋友金英镇博士、朴永焕博士。我在又松大学任教期间,他们给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真不知道将如何度过3年的漫长时光。也因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在韩国的日子里充满了笑声、欢乐和酒。对此,我将永志不忘。

在北京的日子里心情散文 第5篇

6月,我终于高中毕业。我觉得自己应该长大了,我想到外面的世界里去体验生活,去感受艰辛。我想要去,便去大地方,于是我决定去北京。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平生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因为我要去一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有多朝的古都文明,那里有中国最美的古代陵园,那里有中国最牛气的大学,那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我要去北京,于我来说是旅游,是历练,是新生活的开始。

北京是我面对外面世界的第一站,我那么清晰地触碰到了世界。开阔了视野,经历了别开生面的生活。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和有一阵没一阵地睡眠,我如愿来到了北京。

北京有很多很多的,为了生活打拼的人,他们忍受了难以忍受的生活的打压。他们朴素地作为首都的一部分而存在着。有时希望每一个贫穷的人都成为富翁,却怕他们因此而变得目中无人,失去了他们最普普通通的快乐。

我离开家,来到这个陌生而熟悉的城市,认识一群各有风采的人。北京有人生的温情,少年时的勤奋努力,给了他们更舒适的生活,其乐融融。也有人生的迷茫,从全国各地拥向北京的人们,渴望实现理想,却举步维艰。北京那么大,大得一下子让人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我杂乱无章地生活着,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出来经历这一遭。我究竟得到了什么,我得到的是否和我想要的一样。(人是很现实的,大多数情况是会考虑得失的,每个人都有一本无比精细的账本,一点点计算着得与失)。我活得很不自在,没有真正经历过这种迷茫,谁又能真正明白一个人的孤苦无依。为了生活,人变得卑微,不断地去乞求,渴望有好的生活。可生活何其艰难,岂是你我所能掌握的,长大了才渐渐明白,哭闹只有在父母那里能解决问题。走入了社会,哭啼也再解决不了任何事,只是平添烦恼,徒增伤悲。

在北京的日子里,一天天总是简简单单地生活,渴望交流,渴望沟通,到了北京才知道,我的年龄不算太小。在这样一个社会中,许多人艰难的活着,为了生活,过早地承担了责任,坚强而顽强地活着。我羡慕他们已经能自己承担起家庭责任,而他们也羡慕我能安安静静地拥有大学的美好生活。他们都还是孩子,他们都很单纯善良,我渴望和他们每一个人成为朋友。北京这个大的世界里对我这个异乡人像一个迷宫,我俨然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哈哈,也许我们到了一个大的地方,总会迷失自己,而忘了为什么要活着,这是很痛苦的事。而我相信,我只是看到了大千世界极小的一个层面,许许多多的是我不曾看到的。我想去体验艰难的生活,我想得到更多的感受,带给我更多的`人生感悟,我尽可能地想要精致的生活。

在北京的日子里,有很多人在指导着我,因为,他们当年有和我一样的经历,他们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醒我们少走弯路。这种被提醒的感觉,在我看来是极舒服的,也许指导中包含指责,但指责中同样蕴含着一种先行者对后来者的关爱。刚去北京的时候,我不愿开口说话,因为我不知道,怎样从一个地道的陕西人,挺起腰杆变成一个说普通话的北京人,不知道多久才能真正融入到北京的生活,尽管只是暂时停留。我努力将人生的每一步,走得更精致一些。只要处处留心,各处都有学问。

在北京的日子,我渐渐变得坦然。每天,店里的人员都在随时变动,走了来了,来了走了,我就坦然就释怀了。每天迎接着,每一个来到店里的陌生的面孔,因为那就是我的生活,那就是我生活的全部追求。恍然明白人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不必喜悦也不必忧伤,渐渐没有了那种面对人员变动的激动与好奇。学会微笑,学会生活,学会做一切未曾做过的事,去行动去实践。从不懂到懂,我在学习,我在成长。从发传单中,我体会到了人生的不易,一个外来的异乡人,为了生活努力打拼去卑微地尝试。以后再看到有人发传单,我也不会有一丝鄙夷的神情,都是为了生活嘛,谁还没个难处啦?蜗居于高档小区里,穿梭于豪车高楼之间,生活中多了几多想象。那里是北京五环外,那里有很多牛气的人,我也希望像他们一样牛气地活着(也许是我想错了,富有与奢华是看得见的,痛苦与隐忍往往是看不见的。每个生活着的人都有烦恼,只是不为别人知道罢了)。那两个月中,我也慢慢清晰,谁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人。有时觉得父母倒有些像孩子,担心这个怕那个,我也懂那就是爱,但这种爱没法让人领受,因为那是害人之爱,于人无利。最后我平安地抵达古城西安,感觉一切都释然了,疲惫懒惰。一段难忘的经历,能让你猛然间想通很多。意识到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意义,到北京就是匆忙地干活,没有更多的其他的事,去时我带了几本书,《三国演义》、《鲁迅杂文》,却没有看,每天回到宿舍,一点儿都不想动了,也终于知道,父母承受了多大的生活压力。

生活给人很多启示。从那时看,我极力想逃脱北京,我现在却感谢那一段生活,我最大的收获不是钱,而是一种信仰,一种力量。现在回想一下,我如果不去北京,那么,我说普通话很不溜,还不会觉得生命的意义。

那时,老板会批评我,我觉得很委屈的时候,我的梦想就变成一个老板,和小学的时候想当一位老师,是因为老师很牛。觉得老师至高无上,觉得他们可以主宰自己,觉得自己仿佛无能为力。(权力欲极盛的人,可能也深受无权被压迫的痛苦)重新去想我觉得现在的生活很舒服,不用去一天老多时间去干活,然后,回来后累得像流浪狗一样狼狈。现在总愿去提起北京,我觉得有意义,这是我的一段历史,痛并快乐着,痛并成长着。

荡漾在春的日子里散文 第6篇

你就像是一个画中走出的绰约仙子,从那美丽的仙境、那遥远的天际来到我的身旁。你来了,带走了寒冷,带来了温暖。你是那么的美丽,每时每刻都总是那么活泼,每时每刻都总是那么充满力量,你就像是一个无知的孩子,那么的调皮,满世界的乱跑,为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万物都在为你鼓掌,为你欢腾。不过,这个世界的一切,似乎都在围着你转,只要是你走过的地方,那个地方就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活力的青春。你是那么的温柔,你抚我过我的脸,就像是母亲那双温软的手在抚摸着我一样。你的声音是如此的动听,在孤独的时候、在我寂寞的时候,总会让我想起你那美妙的声音。它就像是一曲仙乐,洗涤着我的灵魂,让我所有的而烦恼都消失得一干二净,什么都没留下,留下的只有那美妙的仙乐。我认为那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了,那是你无懈可击、独一无二的声音。

你像一阵风飘过、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飘过,让我止不住的想要靠近你。我努力的想你靠近、靠近,可你却离我越来越远。时间它总是那么无情,你我才有的一刻的相聚,却又生生的将你我拆散。你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也没有带走,悄悄的,在所有人都还沉浸在喜悦里的时候,你悄悄地走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带着满身的思念,留在这天地间。

你是那么的美丽,又是那么的温柔,我的整颗心装的满满的都是你,你是如此的让我痴迷,你要我如何忘记你。我多么希望可以牵着你的手走过田野,走过无边的草原,走过四季,走过世间的每一个地方,和你在阳光下翩翩起舞。可是,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家的墙太高太厚,我家的门一道道的太多太重了。你走了,我却不能相送,我想你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我相送吧。我只能站在院墙里,看着你来了又去,慢慢的消失在天地间。你走了,带走了我的心,带走了我的爱,带走了我的灵魂。那一刻,我的心是酸的、涩的,我知道那是眼泪流进了我的心里,并且浸湿了我的心,没有人能够理解我那一刻的心情。

在同济医院住院的日子里散文 第7篇

生老病死,乃人生必须经历的四大变奏曲,其中之病,要么不得愈而撒手人寰,要么病抽丝而枯木逢春,决定这两种命运的走向,也许是天意,也许是机会,当然更重要的是病情。回顾自己的人生,转眼几十载风霜,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病痛,可能因大多是小病小恙,所以不会留下什么感概或记忆,唯有曾经在武汉同济医院那次治病,让我永远难忘。

记得是在201x年的4月的某一天,妻子在不经意间发现我的颈部有一个肿块,触之可以滑动,我自己也用手触摸了一下,感觉在甲状腺部位有一明显的肿块。当天,我立即到县医院做B超影像检查,再将检查报告送医生确诊。医生看看报告,再检查肿块状况,只看见一脸的疑问写在医生的脸上,好半天,医生才从嘴里吐出五个字:到大医院复查。其时,我感到有些紧张,是良性的甲状腺肿瘤,还是恶性的甲头腺癌,一切真是个未知数。

当天夜晚,我,妻子和儿子乘上了英山去武汉的夜班车,客车驶出车站大门,穿行在县城大街上,望着窗外的街灯和夜市,让我仿佛有种陌生感,这是我人生第一次以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带着家人走出家门,其情形分明就是为我一同去赴难,为我一同去寻找再生的机会,想到此,真有种苦楚、凄凉的味道。没一会儿,夜班车沉没在浓浓的夜色中,这时,我感觉自己命运好象是处在一个不可捉摸的变数中。

第二天早晨,一家人就来到了武汉同济医院,妻子赶着去挂号,儿子陪我一起在门诊大厅候着。上午十时,我们在门诊接到就诊的通知,在接诊的大夫面前,医生简单向我寻问了病情,检查了病变部位,看过当地医院给予的初诊报告,前后没两分钟时间,大夫也不说啥结果,就开出了住院通知。我迟疑的问着医生,要住院吗?医生果断的说:要住院。此时,我才知道病情的严重性,我望着妻子说,要住院,妻子说,到这儿来,就是住院治病的。一刹那,我的下肢好象灌满了铅一样,在儿子的搀扶下,才从坐椅上站了起来。

这是同济医院新盖的外科大楼,我住在17楼的甲乳外科。这时,远在北京的女儿又来了电话,一再告诫我不能紧张,也告诫我的妻子不能太着急,还记得女儿说的那句宽慰之言:“只要是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叫问题;什么都可以跨,但精神不能跨,体力不能跨。”在女儿给力的宽慰之下,我的心情轻松了好多。望着这超高的外科大楼,看着这整洁漂亮且舒适的病房,如果不是看到忙碌的穿着洁白工作服的医生护士身影,我还以为是住在大酒店里。

骤然而至的身体变故,让自己一下子变得苍老、憔悴了许多,花白的胡子一夜间就缀满了脸颊,俨然已成年逾古稀的样子。入病房前,按着护士的要求,好好的洗了澡,刮了胡子,修了指甲,再穿上了医院条格子的病号服。我也是从事卫生工作的,但在这儿,我不得不佩服同济医院管理的细致化,服务的人性化,对一个病员的整洁要求,不光是疾病治疗的需要,也是对人性的尊重。我听说过有的医院,呼叫病人,都象监狱号子里叫唤犯人一样,在这儿不是这样,听那些漂亮的小护士,每天称我为爷爷,感觉特别的舒服,把生命交到这儿,我放心!

经过一系列的术前检查,终于到了手术前的准备了。尽管住院开始一段时间心情比较轻松,可一到术前,不免有些紧张,其实妻子的心情更焦急,因为医生对亲属的.术前谈话,让她提前知道有些检查结果,已经将病情指向了不好的一面。那夜,妻子一夜未眠,还往老家亲人打了电话,并将在武汉工作的侄女和侄女婿叫到跟前,女儿也在当天从北京赶往武汉同济医院。要这么多人知道我做手术的消息,还要这么多人服侍在我的身边,我也不知道为了什么,我只知道有了至爱亲情的关怀,也许会分担些我的紧张和忧虑。

手术时间到了,这天的早晨,我什么也没吃,上午八点多,医生为我插过尿管,放过胃管,随后让我躺在一辆担架车上,由专门的护工将我送往手术室。因为规定家属不能陪同到手术室,当担架车一推出病房,我感到妻子站在病房门口,已经流出了耽心的泪水。一路上,担架车发出吱吱哑哑的声音,躺在担架车上的我,此时,心情反而平静了好多。路上的行人,一边为担架车让步,一边平静注视着担架车上的病人,仿佛也在祈祷这个病人能立马手到病除。

躺卧在手术床上,手术室护士一边有话没活的与我交谈着,一边做着手术前的准备,我知道这是一种术前的心理安慰。九点整,手术医生准时来到手术床边,其中有一个医生将我手臂碰了一下并发问:病人姓名!我回答了自己的姓名,医生又问:你需要做什么手术!我回答,甲状腺手术。我感到好笑,这怎么好象刑场上的验明正身啊!我知道这也是一种术前校对,同时也为检查受术者术前状态所采取的必要的询问。此时,只见主刀医生朝麻醉医生点了点头,也不知道麻醉医生作了什么样的技术操作,那一瞬间,我基本上失去了意识。执行过全身麻醉后,人还是有一点点感觉,感觉好象有几只小老鼠在扒拉自己的颈部,感觉手术室空间有股难以名状的味道,那是死亡的味道吗?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术结束的,冥冥之中,又听见担架车吱吱哑哑的声音,不一会儿,听到儿子喊妈妈的声音:妈!妈!爸爸回来了,爸爸回来了!接着又听到一阵跑步声,一个穿着红色上衣的女孩子来到担架车边,轻轻的喊着:爸爸,爸爸!浅意识中已经感到我女儿来到我身边了。由担架车转到病床上后,人,格外的疲惫,格外的想睡,这时,女儿一边用湿棉签擦拭着我干燥的嘴唇,一边喊着不能让我再睡着了。术后十几小时,因甲状腺手术引起喉部吞咽非常的不适,因还插着胃管,时常有恶心的感觉,熬着,熬着,总有让我放松的时候。术后的第一夜,尽管有很大的难受,但我睡的很安然。

第二天清晨,是病房大楼外花园里鸟的叫声惊醒了我,睁开朦胧的睡眼,透过落地的南窗,可以看到近处的绿树和远处的高楼。早班护士带着甜甜的笑,忙碌的进出着病房,一个姓汪的主管护士走到我的面前问:爷爷,感觉好吗?我轻轻的点着头,那意思就是表达好啊,很好!尽管病床边放有监护仪,但这个护士还是很负责的测着血压,量着体温,听着心率,在这一刻,我完全忘记了术后依存的疼痛,深深的感到这美好的早晨,周到的服务,还有术后一天天的康复,应该属于我。

不一会儿,病房开始热闹了起来,打扫卫生的清洁工,送早餐的配餐员,还有探视病人的家属等从病房进进出出。开始住院时,我很烦燥这种喧闹,现在不了,我感觉哪处最热闹,哪处就有更多的鲜活的生命力,应该是这样啊!术后的第一天上午,为我主刀的教授带着一大帮子学生进到我的病房,围到我的床边,教授问我,感觉还行吧,妻子代我回答,感谢刘教授为我老公做了手术,病人现在状况还算好的。教授接着说,应该好呀,根据手术中切出的病变组织看,这个肿块,最大的可能是良性的。教授将这番话说的轻松自然,可对我一家人而言,却是天大的好消息,妻子凑到我的耳边说,教授说你的肿瘤是良性的。我有些口语不清的问道,真是良性的,在旁的女儿说,真是良性的。我伸出一只手,紧紧的握住妻子的手,激动的只说出两个字:真好!这时,望着脸上带满笑意的教授,我感觉他不是治病救人的医生,而是象帮我脱出苦难的上帝。

和我同一个病房的另外两个病友,都是和我一样的病情,都是同一天做的手术,且都是同一年出生的人,这真是天凑其缘,是疾病的磨难让我们相聚到一起。在术后治疗的日子里,我们彼此交流着各自病情的诊治经过,因为都是术后初诊为良性肿瘤,彼此心情都很愉快。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受到病者心情的影响,三个病友的妻子心情也不错,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帮助着,交谈着各自家中的生活情况。一个病房,三个病号,这是一个特别的社会小单位,就象是一个临时的家,在此融洽着特别的友爱和关怀。

我知道教堂婚礼中有一个仪程,神父手捧着圣经,以庄严的口气问新郎、新娘说:在至高至圣至洁的上帝面前问你们,无论安乐困苦、富贵贫穷、或顺或逆、或健康病弱、你都尊重他(她)、帮助他(她)、关怀他(她)、爱他(她)吗?这时男女双方都得用一种语言表达:我愿意!我愿意,这简单的三个字,其实就是一种特别的承诺。我和妻子虽不是耶酥教徒,没参加过教堂婚礼,但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却一直坚守着这样的承诺。在我这次住院十几个日日夜夜里,妻子无时不守在身边,观察着我,照顾着我,妻子因操守所受的折磨,不亚于疾病对我的折磨。

在云淡风轻的日子里 第8篇

想抓住清风的脚,像春日般烂漫的笑容,像一抹清亮,在我的脸上慢慢漾开。闭上眼,仿佛躺在儿时的草地上,看天边春水,听清脆鸟鸣。

以前的日子像茶一样,清新,淡雅,如云淡,也如风轻。

昔日的我, 时常与伙伴们一起在充满生机的春日里玩耍,倾听花开的声音。有时躺在蓊郁的春草地上,躲在香樟的背后,伴着盈盈笑语。偶尔细碎的脚步,会激起一抹春日的绿,沾在我的衣裳上,难以忘记。

春天是一首仓促的诗,还没来得及细细鉴赏,便倏忽而过,秋日便弥漫于眸中了。

秋日远没有春日的烂漫,她犹如轻快的风,容我踮脚悄悄然走进。踏在干枯的落叶上,发出咯咯的笑声,秋天是一个顽皮的孩子,直拿漫山遍野的金黄,来满足人们悠然的心。我一直轻轻地走,感受秋日的安闲清爽,秋日有时静,把风吹成轻轻然,于秋日,只淡淡,轻轻,形成另一番风格。

上一篇:治超下半年培训计划下一篇:个人循环贷款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