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24-09-17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精选8篇)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第1篇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按照上级指示安排,为做好我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我社区综治领导班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研究制定了2011年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完善了各项组织机构和各项规章制度,责任分工明确,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落实、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对照今年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状,将2011年工作总结整理如下。

一、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作为社区建设的保证: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会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治安志愿者的活动中。社区动员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主要街道、居民住宅区悬挂、张贴宣传横幅、标语和黑板报,使我们的创建平安社会活动宣传教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组织健全,今年全年,我社区共出动义务巡逻队100余人次,社区工作人员每天下户巡逻已形成制度化。社区还给义务巡逻队配备了小喇叭,通过播放喊话录音提醒居民加强防范,社区居民群众防范意识明显提高,防范

力量建设显著增强,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有效遏制,社区居民群众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5、今年10月,我社区在新华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全民动员,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压案”专项行动。我们将社区原有的两队低保巡逻队做出安排,要求他们分区分片负责治安巡逻,并发动居民小组长率领本组居民也共同参与。社区工作人员还做好了值班安排,每天分班分组地按照预定时间、班次、巡逻路线进行巡逻,保证24小时都有人值班,24小时都有人巡逻,并做好巡逻记录。同时与派出所加强联系,打防结合,保一方平安。自开展“压案”行动以来,我社区治安、刑事案件的发案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70%,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以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为突破确保小区发案率的下降:

1、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常住人口,外来暂住人员,重点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对小区租赁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为原则,管理好辖区的暂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辖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各项普法宣传教育,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依法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2、督促辖区周边单位坚持“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严把流动人口“流入”关,做到来路明、底子清、管得住,确保外来人员不失控。

三、深入开展禁毒与反邪教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无毒社区的创建工作,以“不让毒品进我家”等活动为切入点,在社区内以禁毒宣传单,入户宣传等活动形式,加强了小区居民的禁毒意识。目前我社区无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法轮功”邪教组织的警惕。一方面我们经常下到群众当中去,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从中了解是否有新滋生法轮功习练者,做到“发现一个,帮教一个”;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向我们揭发、提供法轮功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由于一直以来我们在辖区内做了大量的宣教工作,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有新滋生法轮功习练者及法轮功习练者发动的集体闹事、集体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现法轮功邪教组织发动的非法活动。

四、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调解工作:

1、社区居委会以板报、讲座、宣传栏等形式,组织辖区居民全面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开展法制学习12次,学习《信访条例》、“四五普法读本”等,组织普法考试2次。我社区今年悬挂各类法制宣传横幅及海报12条,出各

项普法宣传板报5期,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单300余份,参加司法局法制培训2次,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知识,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积极排查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各类矛盾激化”的原则,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社会稳定。

社区还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7月份,社区综治工作人员到部队进行一周封闭式体能训练及综治业务培训,对每一位综治干部进行了体能及业务知识、应变能力的考核,使综治干部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对自己辖区内的基本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受到居民的好评和区领导的表扬。

五、结论

总之,这一年在党和领导的带领以及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综合治理工作基本顺利完成任务,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工作没有止境,如何更好地树立良好的形象,更好的发挥协调与服务职能,更好地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繁荣、祥和、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今后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我们深感重任在肩,不敢有丝毫懈怠。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第2篇

一、工作特点

(一)进一步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促进防控能力进一步提高

本着“以人为本,以物防为基础,以技防为补充”的宗旨,大力加强辖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半年,根据“平安谯城”工作方案的要求,发动辖区群众义务联防队、保安队力量佩戴红袖章参与治安巡逻,进一步壮大了治安队伍;在辖区主要街道推行电子防控系统建设,促进了治安警情的好转。

(二)坚持两手抓,保持辖区政治的持续稳定

面对复杂的维稳工作形势,办事处和社区领导一手抓不稳定因素的排查预警,一手抓矛盾纠纷的调处和重点人员的稳控,使重大矛盾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大部分矛盾在可控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进一步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促进治安的持续稳定

以街道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室建设,调整充实1名社区警长进入社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室,使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辖区受理信访案件1件,现场调解16件,协助抓捕现行人员1名,现场调处率达90%。与此同时,为建设“平安谯城”、“无毒社区”、“无传销社区”再上了新的台阶。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落实社会综合治理责任制,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坚实的保障。社区工作站长和社区警长是社区第一责任人,切实担负起保一方平安的责任,确保综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好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规范化运作,不断推动维稳综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要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重大矛盾的调处工作,要抓好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尽最大努力在前台受理的同时予以现场调解、现场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工作成效。要继续加强安全文明社区建设、无毒社区建设、无邪教社区建设,把各项创建工作结合起来,综合治理各项管理隐患问题,充分挖掘社区治安资源。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排查,治安、安全检查,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要以人为本,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要加快社区监控系统建设步伐,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三)打防结合,遏制案件的上升势头,大力排查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第3篇

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 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房, 人们都住进一幢幢的单元楼, 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 社会成分复杂, 人际关系淡化, 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 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财产犯罪, 如盗窃、抢劫、诈骗等居首位, 约占80%左右, 而且侵犯人身权利的伤害以及卖淫嫖娼等性犯罪日益增多。

因此, 社区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区违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顽症,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一难题, 究竟是打击优先还是预防优先?值得我们思考。美国“地区自力更生学会”的创建人戴维·莫里斯在他于1983年写的一篇文章《有本地特色的经济》中指出:“预防疾病比医治疾病容易并且花费较少。同样, 预防犯罪也比处理犯罪容易和较少花费。”党的“十五大”指出,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须走“打防结合, 预防为主”之路, 同样我们在处理社区违法犯罪问题也要以预防为主,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预防社区违法犯罪, 保障社区健康安全文明的发展, 我们必须做到:

一、认清社会形势, 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认识、面对、承认上述社会治安形势, 不等于悲观失望, 不等于无所作为, 不等于推诿责任。恰恰相反, 只有正确把握上述社会治安形势, 才能明白加大打击力度的极端重要性, 才能抛弃急功近利的想法, 才能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例如, 如果认为深圳的治安工作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在短期内取得根本好转, 就会违背客观规律, 有可能出现“压发案”变成“压立案”的不正常现象。事实上, 已不同程度地出现未能如实立案的情况, 基层执法人员和老百姓对此已有所抱怨。又如, 认清了客观存在的治安形势, 就有利于分析研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对症下药, 从长计议, 从全局考虑, 切实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机制建设。再如, 认清了客观存在的治安形势, 就不会以个案评价治安得失、臧否人物功过, 以至于发生偏差而有失公允, 最终危害社区治安工作。

认清社会形势, 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 至少内含如下要求:第一, 坚持一直保持打击力度、强度、深度和广度, 力求治安局势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第二, 如实统计反映治安数据, 掌握违法犯罪规律, 力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第三, 根据现实治安形势, 制定科学的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评价、考核、奖惩和竞争机制, 形成重打击更重预防、重突击更重长效、重物防更重人防、重形式更重内容、重有形更重无形、重表面更重实质、重当前更重长远以及专职治理和综合治理、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相结合的社区治安工作大格局。第四, 跳出治安抓治安, 加强社会管理和保障机制建设, 及时化解、消除不稳定因素。

二、加强社区治安管理, 搞好文明建设及小区公益建设

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 首要的标准是安全, 治安搞不好, 群众就没有安全感, 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 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 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 搞好公益福利, 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首先, 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第一, 在社区中建立户籍民警执勤室, 使民警紧贴群众, 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 而且有利于;护了社区内部治安秩序, 而且也加强了外部巡查, 控制了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各个社会层面, 从而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第二, 建立社区保安巡逻队, 加强社区内部巡逻。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总之, 公安民警和保安在城市社区内不断流动和频繁出现, 不但会方便社区居民, 而且还给犯罪分子极大的威慑力, 减少犯罪得手的机会, 从而有效地减少犯罪, 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 搞好文明建设, 培养提高社区居民素质, 倡导社会新风尚。文明是一种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和状态, 其中包括已经取得的积极成果, 作为一个整体, 它是进步的总体状态。因而在城市社区中举办市民学校, 不断对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意识教育;发展安全社区, 卫生社区, 植树美化环境社区等;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和群众志愿者活动等, 使广大社会居民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

最后, 促进城市社区的公益福利。美化环境, 修整街道, 搞好社区卫生, 建立老年幼儿活动场地, 开展扶弱助残的活动;设立社区的诊所, 方便社区居民看病或急救, 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的宣传;设置专人管理城市社区车辆的停放, 使得城市社区给人一种安详和平、处处井然有序的美好印象, 从而使得城市社区的违法犯罪的现象得以减少。

三、管理与服务结合

城市社区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 要使管理工作及时到位, 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效果, 首先是要管理领导机构班子到位, 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 完善自治管理制度, 比如制定社区文明公约, 规范居民个人行为;制定出入凭证制度, 净化社区来往人员;制定治安联防队员选拔、培训、教育和考核制度, 强化激励机制;完善外来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 加强对外来人员控制;落实社区出租屋管理, 杜绝将房屋出租给有犯罪嫌疑的人, 有嫖娼、涉毒和参赌嫌疑的人等等。其次是要采集广泛信息, 结合人口普查、户口调查和情况询查, 建立综合信息网络。运用电脑管理, 将外来暂住人口按照常住人口的方式管理, 全部登记造册, 输入电脑, 并明确管理重点, 有条件的还可以大力发展信息员, 发展科技管理, 使社区管理进入现代化。最后, 要配合当地的公安派出机关, 坚持走群众路线, 建立一支高效的现代化治安管理力量。

在搞好城市社区的管理职能的同时, 我们也要加强城市社区的服务职能。众多公益福利性服务, 不但体现了社区管理机构对广大社区居民的关心, 也体现了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关心, 相互照顾, 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 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促进了新型人际关系的形式, 改变原来的社区特有的疏远冷淡的邻里人际关系的特点, 从而使社区居民感到生活环境的安全和人际关系的温暖, 形成团结的一个整体, 因而在必然减少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的同时, 维护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连心的传统美德。

四、宣传教育与重点帮教矫正结合

开展城市社区的宣传教育, 是城市社区管理的基础, 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来提高居民素质, 消除产生犯罪的主观条件, 提高预防犯罪的意识和积极性。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 通过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及高尚情操教育, 使居民了解目前治安状况及预防犯罪与本身利益的关系, 树立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集体主义思想, 净化社会环境, 预防犯罪。其次是文化知识教育, 通过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法制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提高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 使社区居民自觉守法并懂得怎样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打击和预防犯罪。

除宣传教育以外, 城市社区还应加强重点帮教, 实现城市社区的矫正。在西方法治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国都早已经确立并都实施了社区矫正政策, 以2000年数据统计为例, 加拿大适用社区矫正的比例在全世界最高, 达到79.76%, 澳大利亚达到77.48%, 新西兰为76.15%, 法国为72.63%, 美国为70.25%, 韩国和俄罗斯较低, 但也分别达到45.9%和44.48%。因此, 在国际化背景下,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03年7月1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 这标志着我国刑事政策逐步想科学化的方向前进。城市社区帮教、矫正组织主要由社区户籍民警、社区管理干部、社区居民、有关单位人员等几个方面代表组成, 对于处于违法犯罪边缘和刑满释放解教人员实行教育挽救和巩固作用,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 更加要加强帮教矫正力度, 关心他们的生活, 注意他们的思想动态, 一旦发现不良的苗头, 应及时给予帮助, 及时解决问题, 促使其良性转化, 减少犯罪和再犯罪的可能性。

另外, 我们还要加强城市社区人民调解工作, 健全民间调解组织, 发现矛盾, 积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从而化解矛盾, 平息纠纷, 防止事态的恶化, 把问题解决在城市基层社区, 预防民事纠纷转化为严重的刑事案件。

社会治安问题防治是一个系统, 社会治安防治主体的块块、条条、点点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社会治安防治手段的防范、管理、惩罚三道防线要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对社会治安防治对象同样要有一个有机的对策。社会治安防治上下、左右、前后之多极、多层、多变元素形成的一个系统, 才能实现事物整体的稳定性、关联结构的协调性、功能目标的择优化与运动状态的有序化。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治安综合治理的时候, 要注重系统效应, 从各个方面入手, 从小事做起, 搞好城市社区正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打防结合, 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政策。

五、加强基层建设, 筑牢长治久安的基础

第一, 加强人防, 强化动态防范。加强治安组织网络化建设, 在社区关键部位配备人防力量进行控制, 在社区设立户籍民警执勤室, 组建保安巡逻队, 白天有民警坐岗督促, 晚上有保安分片包干。另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群众联防组织, 选出楼栋值班人员等, 这样的人防力量覆盖了整个社区, 犯罪分子自然难以下手。

第二, 落实物防, 加强防范硬件建设。我们可以要求社区居民大家出钱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防盗窗, 另外有辖区单位资助建立治安管理办和民警保安执勤室, 安装单元电控门闸和围墙护栏等。实施封闭管理, 形成立体的防范格局, 预防犯罪。

第三, 进行“技防”尝试, 有选择地防范。因为“技防”需要大量资金, 而社区很有可能承受不了, 也不一定处处都需要, 所以有选择性地选择重要地区重点预防, 安装住宅区电子遥控门和对讲系统, 安装红外线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摄像头, 完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使得社区得到高层的保护, 更加进一步地预防违法犯罪。

也就是说要加强基层建设, 筑牢长治久安的基础。因此, 要抓好治安综合治理进社区的工作, 必须先抓好社区组织建设, 才能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当前, 一要抓好社区班子和队伍建设, 使之成为治安综合治理进社区的核心组织;二要扩大执政基础, 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社区居民, 推进全民参与的治安防范格局的形成;三要规范社区治安联防组织的管理、使用和考核, 使之真正成为执法机关的得力助手。这样, 才能将城市社区治安搞好, 才能将整个城市的治安综合治理搞好, 从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城市繁荣稳定, 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直是中国城市化建设首要的难题, 我们在正确处理这一首要难题的时候, 必须从城市化建设的微小细胞——社区建设入手, 坚持“打防结合, 预防为主”的战略方针, 做到城市社区治安防范四个结合, 从而保障城市社区健康发展, 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治安,预防犯罪

参考文献

[1]李晓萍著.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社区犯罪防控战略.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犯罪预防与控制.康树华等编, 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46页

[2]廖斌, 何显兵著.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65页

加强社区治安治理工作思考 第4篇

关键词:社区;治安;综合治理

1 当前社区治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宏观上看,当前我国的社会治安状况总体来说情况良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治安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微观上看,我市的社区治安还存在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各类案件发案率仍然居高不下。(2)居民上访现象仍然比较突出。(3)城市拆迁引发的矛盾仍然尖锐。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观上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在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多发期、凸显期。各种隐形矛盾显性化,各种文化、各种价值观念相互碰撞,需要一个磨合期。微观上由于涉及到了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要充分显现出来,表现为各种矛盾尖锐冲突。

2 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对策

(1)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的强烈责任意识。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的作用。强化和落实包括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单位和法人责任制及一票否决权制等内容在内的多重责任制。落实责任制,必须严格兑现奖惩,该表彰奖励的表彰奖励,该追究责任的严格追究责任。

(2)大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我们所要建立的治安防控体系应该是:党委、政府领导,综治机构组织协调,以公安为骨干,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以社会面治安防范为重点,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多警种联动,专群结合,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配套。通过建立这样的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范水平。

(3)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打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采取多种手段和途径,做到积极预防,有效化解,努力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坚持以争创“平安社区”活动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平台,深入发动群众、科学、合理整合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提升创安质量,维护治安安定。坚持从完善制度入手,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针对油田各类市场集中,流动人口多、绝大多数是敞开型社区多等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了“一项计划、一支队伍、一个喇叭、一面旗子、一种检查”的五个一制度。即:一项计划,就是各社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争创“无刑事案件社区”、“平安社区”的工作计划;一支队伍,各社区都加强了治安志愿者、离退休党员为主的巡逻力量;一个喇叭,各社区在巡逻中坚持用小喇叭喊话,提醒居民加强防范意识;一面旗子,就是综治办每季度在各社区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无刑事案件社区”作为评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竞赛氛围;一种检查,即综治办同志每周都下到各社区检查,督促各社区的巡逻防范工作,以保证各项措施及人员的落实,发现情况及时向社区进行通报,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干部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4)进一步建立完善维护稳定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只有建立了健全制度与机制,才能使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走上长效管理的路子,才能做到长治久安。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油田各社区都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与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例会制度,制定了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成立了应急分队,建立完善三级信息网络,保证各类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解决。根据不同时期稳定工作的特点,认真排查梳理突出的矛盾,问题和重点人头,明确到单位,责任到人。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第5篇

一、领导重视,合理组织

镇党委、政府领导特别重视综治工作,大会小会必提到综治工作,并要求全体干部增强对综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自身做起认真做好社会综合管理的各项工作。在年初三月,按照工作安排,我社区就召开了综治工作成员会议,在会上总结了辖区xx年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分析了xx年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找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根据上级工作安排,研究、部署了xx年辖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二、集中开展了矛盾排查调处工作

近阶段我社区集中开展了矛盾排查调处工作,领导干部实行包案制,责任到人,把化解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有专人处理。

三、开展了综治宣传活动和反邪教工作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第6篇

半年来,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指示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为社区营造一个稳定、祥和、优美的生活环境,现将半年总结如下:

一、双管齐下,共建和谐

半年来我社区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本社区实际,以创建“平安社区”为目标,突出固本强基,切实加强防控力度,狠抓防范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基础工作。加强了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治安中的作用。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制意识

我社区利用黑板报,发放宣传单及培训讲座等形式,开展了“还我一片蓝天”,“消防安全培训”等活动,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使居民进一步对社会的了解,对家庭的关爱,为稳定社会治安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依法高处,化解矛盾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采取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把矛盾在社区内消化调解,做到善始善终,做到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了解居民的生活情况,及时解调居民的纠纷,努力创造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半年来调委会在调解各类纠纷过程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教育工作

针对社区周边情况,外来流动人口比较多,特对外来人口进行了入户登记调查,对他们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让他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治安秩序。

通过半年来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一定的不足,在下半年的工作上,我社区将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各项稳定工作,不差不缺,努力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生活环境。

绥芬河镇XX社区

年度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第7篇

一、机构健全。

明星社区在召开推进会后,迅速与各责任单位联系协调,成立了明星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义务劝导队、牛皮癣清除队、督导队、应急队、人行道清洗队等五支专业队伍,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二、制度完善。

为建立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有力推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有序进行,明星社区制定和完善了环境综合整治会议制度、督查组巡查制度、协调会商制度、监督整改制度、工作动态报告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等六项基本制度和义务劝导队工作制度、牛皮癣清除队工作制度、督导队工作制度、人行道清洗队工作制度等四项专门制度。

三、宣传到位。

为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明星社区着力从宣传入手,各责任单位加大对所负责街道的宣传,强化宣传攻势,共计发放宣传资料2680份,发放日历宣传画680份;签订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6份,门前三包责任书636份,院内四自责任书1680份,综合治理小区责任书63份,三类洗车场责任书6份,专业队责任书3份,辖区各单位、小组承诺书20份,门前油渍责任书96份。

四、组织有力。

在大石桥街道党工委积极支持、社区两委正确领导、责任单位有力协助下,明星社区根据前期摸排结果,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明星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制定了门市规范化经营工作方案、明星社区整治方案、农贸市场整治方案等三个专门方案指导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五、协调及时。

明星社区前后共召开7次市、区、大石桥街道包片领导和社区全体干部、责任单位联络员参加得联席会议,统一认识,积极交流经验,及时协调各单位、居民小组的行动,确保无整治盲区、无死角,齐头并进,全面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六、成效明显。

在各责任单位包片治理、专业队不间断巡查整治的基础上,明星社区针对占道经营问题突出的情况,于5月25日开展了一次联合整治行动,出动装载机1台、载重货车2辆、宣传执法车2辆、人员100多人,整治商业门市53家,清理占道堆放的沙石2吨、水泥墩17个,没收部分占道摆放的灯箱、工具。

目前,已治理占道经营390处,清理卫生死角73处,清除杂草1220㎡,清除牛皮癣3605处,清运生活、建筑垃圾3007.5吨。已完成一环东路23号、高灯南路13号、洗砚路165号、一环北路105号及121号、民福街青元小区旁占道经营,诗书路中段明星4组安置房、高灯南路45号垃圾乱堆乱倒,琼海路248号、诗书路中一段7天酒店门外道路硬化督促整改工作。洗砚路142号、城北洗车场、登州路、诗书路中一段、喜雨东巷7号道路硬化工作正在进行。

经过近一个月的整治,明星社区环境卫生、经营秩序有了极大的改观,如高灯南路整治前占道经营,尤其是水果摊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经过整治,现已基本形成规范化的经营秩序。这与我们明星社区全体干部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副组长刘长虹和5组组长郭瑞元、9组组长江学明等同志起早贪黑,始终奋斗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第一线,为明星社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明星社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也离不开几个成员单位,尤其是市城管执法局机关党委书记陈虹、联络员蒋岷文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应该说,明星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社区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第8篇

一、社会工作是协同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社区治理中存在很多不足与障碍, 而社会工作以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可以“拾遗补缺”, 弥补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专业价值及技能优势, 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社会工作是一支专业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

在社区中, 社会工作者以各种方式回应人与环境的之间复杂多样的互动, 运用其专业技巧, 从专业视角出发, 为社区人员提供帮助、指引和辅导。社会工作者通过他们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可以从深层次上改善社区关系, 化解社区矛盾, 促进社区和谐。

2. 社会工作在“三社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联动” (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 是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元素, 它促使社区管理转向社区治理, “在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同时, 释放社区管理的空间给社会, 使其成为公民社会的滋生地;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使其成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摇篮;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强化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体系”[2]。在社区加强中, 社会工作者可以推动社区组织的产生与加强, 增加社区社会资本, 促进社区的团结与加强。

3. 社会工作协助基层社区转变职能

就社区而言, 它本身就具有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经济活动、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和相互支持等基本功能, 但中国基层社区中, “重管理, 轻服务”在社区中还是广泛存在的现象。社会工作以其“科学化、人性化、个性化、柔性化的服务和管理方式”[3]协助社区转变其自上而下的公共权力运行方式, 将公共权力社会化, 社区管理服务化, 才能更好的实现“去行政化”的社区治理。

二、社会工作协同基层社区治理的途径与方法

专业社会工作者是社区工作开展的主要发起者, 也是社区问题的主要解决者, 应该是社区工作的骨干。本文认为, 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协助建设“社区共同体”, 推进社区网格化建构和培育社区自组织等方式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1. 协助建设“社区共同体”

我国学者将社区建设分为两种理论取向, “一种是‘基层政权建设’取向, 另一种是‘基层社会发育’取向, 前者强调国家不断渗透到基层社会的、自上而下过程, 后者则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过程”[4]。通过建构“社区共同体”, 提高社区内聚力, 使居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区治理, 提出主张和意见, 在社区内形成有利于集体团结的共识。社会工作的介入, 目的在于建立社区自助能力和社区的整合。

2. 推进社区网格化建构

社区建设和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通过网格化管理有利于社区资源筹措及社区各要素的整合。根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项目化的网格规划。利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专业优势, 整合社区内部资源, 变分散管理为网格管理, 通过政府或联系其他机构组织等整合社会资源, 构建社区网格系统。在网格化管理构建中, 建立网格管理责任体系, 强化社区和社会工作的合作伙伴意识, 更有助于将社区进行网格架构的管理。

3. 培育社区自组织

社区自组织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目标。提升社区内部自组织是现代社会实施控制、管理与服务的重要途径, 其根本宗旨在于维持和优化社区秩序。社区是个群体聚居地, 其内部存在着一些社区管理阶层无法有效处理的问题, 通过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责任, 使居民逐步形成自主意识, 激发社区自我发展的内生力量, 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社会工作者为社区成员们的“集体性活动或组织建设提供一系列的帮助与指导”[5], 以协作者的身份为社区自组织的成立、发展和完善提供指导, 使其有效运行并作用于社区发展。

三、提升社会工作协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构想

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以借鉴社会工程思维, 用“筹划性和指向性”[6]战略特征创新和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故此, 下文针对社工协同治理展开进一步构想。

1. 完善顶层设计

就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来说, 社会工作顶层设计不完善, 在社区治理的底层项目实施过程中就会因缺乏政策指导而出现项目针对性不强、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所以,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提升对发展社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政策保障上给予社会工作强大的支持, 尤其是在社会工作的立法上, 必须从顶层设计上综合考虑, 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标准体系, 切实提升社会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2. 建立第三部门内部合作机制

第三部门 (包括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助组织等) 作为我国正式社会组织机构的集合, 其主要功能是自治, 主要目的是为了联合起来, 争取和实现自己的权力。有效协同社区治理要求作为第三部门一员的社会工作机构, 与其他非营利社会组织之间协调好内部关系, 建立内部合作机制, 共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减少对第一部门 (政府) 和第二部门 (企业) 过分的资金依赖。在“社会治理”大背景下, 第三部门要致力于转变其发展方向, 变“附属式发展”为“协同式发展”。

3. 实现资源整合有机联动

社会工作具有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 在社区治理环节中, 能有效调动社区内部资源, 链接外部社会资源网络。以组织联动带动资源链接, “要实现行政资源、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良性循环”[7], 加强三种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 确保各主体间的资源链的衔接, 形成健全的社区资源网络。本文认为, 在“三社联动”机制下, 实现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各主体之间的资源有效链接是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的关键环节。促进资源网络的合理流动, 最终形成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的社区治理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4. 完善项目化管理体系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社区治理技术层面的工具, 在我国社区治理中处在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实际上就是面对街道社区居民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 以项目承接和规范管理的形式, 在社区工作资源多元化的基础上, 通过实施自治管理项目, 吸引居民广泛参与, 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能力。项目化管理的程序性要求, 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具体工作覆盖面, 最节约化的减少成本估算, 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益目标。将项目化管理应用到社区治理领域, 更符合社会治理的发展要求。

5. 大力培养社区社工人才

社会工作在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的很多方面都有介入空间并可以从中发挥作用。“中央提出我国2015年要培养50万名社工专业人才, 2020年要达到145万人”[8]。但目前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 为社区治理提供可靠地“协同伙伴”。

参考文献

[1]王思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治理[N].中国社会报, 2014 (1) .

[2]吕青.创新社会管理的“三社联动”路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12 (6) :7-12.

[3]闻英.社会工作对增进社会质量的可能贡献[J].东岳论丛, 2012 (1) :30-35.

[4]方舒.社会工作促进社会自组织化:现实路径与道义价值[J].思想战线, 2014 (3) :75-78.

[5]李友梅.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J].社会学研究, 2002 (4) :15-23.

[6]李永胜.从社会工程视角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5-10.

[7]柳拯.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3) :17-22.

上一篇:新职工经验交流会发言稿下一篇:小组期末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