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

2024-06-20

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精选9篇)

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 第1篇

第一稿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看,这些数哪些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1、2、3、4、5、10、11、20、21、30、31、100、101 同学们认识了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发现数的奇偶性的规律。

二、教授新知

(一)奇偶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一:师生互动,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发现规律

在前不久在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中,由于桥梁倒塌,解放军叔叔不辞辛劳,不分日夜,不顾余震的危险,一次次的将用船将物资运往灾区,再将伤员从灾区运送出来。看到这个画面,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这里面就蕴藏着一个数学问题。他们从河的南岸出发,划向北岸,这样算划1次,再从北岸划回南岸算第2次。

猜一猜,这样划11次后,小船是停在南岸还是北岸呢? 如果到第100次小船是停在南岸还是北岸?

提议:能不能找到一些方法,比较直观清楚的表现出船出发后结果,可以分小组研究研究。

生汇报合作的结果:

1、采用了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我们小组采用了列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师在电脑上完成学生的表格)。

3、其它方法

4、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 划偶数次后,船在 岸。划偶数次后,船在 岸。

只要确定哪一次的位置,就能确定所有奇数的位置?偶数呢? 有人说划了999次后,船在北岸,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活动二:扩展延伸、巩固所学

1、原来利用数的奇偶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问题。请同学用手里的杯子,完成屏幕中出示的这道题(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14页的试一试。)

2、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可以用到数的奇偶性?

3、体会奇偶数的相对性

同学们,我们用这块小木块来代表一辆小汽车,从右边开始,开到左边算是一次,返回算第二次。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的小车开得最远,数得最准。

请你们小组报你们小车走的次数,让同学们来猜猜车在哪? 小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从左边开始,游戏过程如上。

质疑 :为什么刚才奇数次在左边,现在奇数次的却在右边呢?

小结:因为每次的起点不一样。所以的奇数次位置也会发生改变。但我们只要记住第一次的位置,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二)体会奇偶性在计算中的作用

抽奖游戏

教师把课前巩固的所有数字做成卡片,让学生任意抽期中的两张,用加法或是减法进行计算。如果结果是奇数的,获奖;如果是偶数,不获奖。

观察这些算式,你们能发现计算中奇偶性的一些规律吗? 板书:计算中的奇偶性规律(见板书)

刚才同学们都是用教师指定的数来进行计算的,我们还能再举一些别的数,来看看你们找到这些规律的正确吗?

判断题: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

103+2003 11387+131 268+1023 60075-997 2+4+6+8+10„„+998+1000:

三、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有一次老师在街头看到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出示规则:用骰子掷一次,得到一个点数,以A点为起点,连续走两次,走到哪一格,那一格的奖品就归谁。

思考:这样玩你们会得奖吗? 生自由讨论,发言。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结果是偶数 结果是奇数

11次 北岸 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 100次 南岸 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 画图法 奇数-奇数 偶数-奇数 列表法 奇数+奇数 【网络研讨及评论】

省教研员周日南老师审稿的主要评论:

课前的创设情境中的谈话引入要生动。注意从情境过渡到数学知识。在活动的组织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状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所用语言要准确。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

市教研员杜玉坤老师的主要评论: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生成问题。在练习中应强调用本节课学习的到的数的奇偶性规律来解决问题。

教材编写组特约指导、特级教师张红老师的主要评论:

黄老师课的教学设计很好,尤其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方面特别突出。在黄老师设计的基础上,我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1、学生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船在南岸还是北岸”这一问题?学生学习的困难在哪里?(是否多关注一下学生原始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2、板书时可否注意体现一下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3、活动二体现了研究过程: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在举例验证部分,学生举完正例后,可否让学生想想能否举出一个反例,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是否更好一些。

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 第2篇

活动内容: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下册人格篇《为他人喝彩》。主题阐述:

本节课设计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作为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重视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培养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教材分析:

嫉妒是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是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复合情绪。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具有竞争性,这往往容易使个别同学在内心产生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一个人在嫉妒他人时,最受伤害的是自己,因为在嫉妒他人时,当事人往往处在紧张和不安之中。使家长担心,尤其是不知道怎样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所以教材设计这个问题,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性格。学情分析:

现代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无论在家庭方面、在人际交往方面、社会评价方面,、学校方面等使儿童在客观上普遍存存在与人交往的心理阻碍,同伴之间相处时难免有矛盾冲突,课前通过调查,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消除交往中消极的嫉妒情绪,用积极的乐观的心态主动交朋友,与同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设计理念: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很多 ,尤其在小学高段更是青少年心理及人格各方面日渐成熟的阶段 ,在此阶段各种因素都会对其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尤其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每个小学生都有其自身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性格特征又有其不同人际关系交往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嫉妒情绪有所认识,并能对其自我调控。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孩子们可以认识到嫉妒心理的表现、感知产生的原因和对自己的危害。2、情感目标:

指导孩子们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和自我调节的方法,主动克服嫉妒心,为他人喝彩而内心觉得快乐。3、能力目标:

让孩子们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主动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愿意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活动重点:

认识到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学会避免和克服嫉妒心理,懂得为他人喝彩。活动难点:

学会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以友爱、亲密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适时地为他人喝彩。活动准备:课件《当同学获得荣誉时》 心理测试题 活动流程:

一、优点集结,体验赞赏之美。1.热身活动,夸赞别人。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活动,我这里准备了些小纸片,请用

一、两句话夸一夸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注意:用上“他(她)”。2.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我前面的这个盒子里已经装满了同学们的赞美,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为他人喝彩》。(板书课题:为他人喝彩)3.现场采访,分享感受。

(1)、我来抽取几张给大家读一读,大家都来猜猜他夸的是谁?(2)、教师采访被夸及夸人者。

(当听到同学们念出你的名字时,你感觉如何?听到同学如此称赞你,想说点什么吗?带给你的是什么感受吗?此时你的心情如何?„„)4.小结过渡:

同学们,此时此刻,站在你们中间的我真正感受到了被赞美或者赞美他人是那么令人愉快,感觉是那么美妙。但在生活中,我们也发现有时候要真心的赞扬别人不是那么容易。

二、情境再现,感受嫉妒之害。

1、播放视频《当同学获得荣誉时》。

(请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了解视频中人物的表情、表现。)

2、学生畅谈所感。看到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何感受?

3.教师小结:

是啊,听听他们说的内容:有的不服气,说风凉话,有的则在赞扬„„不服气,说风凉话的,这就是“嫉妒”的表现;他们会议论别人,说明他们心里产生了“嫉妒”的情绪。这就是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就是看见别人比自己强,心里就不舒服,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总想排除超越自己的地位,破坏别人超越的状态。

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后得出:嫉妒之心影响人的心身健康,容易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郁闷、腰酸背痛等装症状,而且有嫉妒之心的人情绪都不稳定,行为容易出现过激。

三、讲故事,体会危害

1.大家还记得《草船借箭》的故事吧?让我们一同来回忆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注:括号里面的部分是教师来引导,学生来回答,师生共同完成故事梗概。)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叫(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个足智多谋的军师。而周瑜却嫉妒他的才干,想方设法要致诸葛亮于(死地)。于是,他设计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在当时那种历史条件下,造十万枝箭大约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可见三天之内,这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但周瑜却让诸葛亮签定了(军令状)。结果,都被诸葛亮识破了。诸葛亮借助(天气),利用(草船),成功地向曹操借了(十万枝箭)。

师:在这个故事里面,诸葛亮宰相肚里能撑船,面对百般刁难的周瑜,他利用智慧,凭借宽容的胸怀,去赢得最后的胜利,而周瑜却嫉妒这的两的才华超群,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最终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叹声中,活活气死。2.讨论交流:

1)、周瑜为什么会被气死?(心胸狭窄,过度嫉妒别人的才华超于自己)

2)你有什么启发?

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正是因为周瑜性格中过强的嫉妒心,决定周瑜后来终会被诸葛亮气死,可见,过度嫉妒害人又害己。那在我们生活中,学习中也有这样的现象。

四、身边的嫉妒。

情境剧:百分背后

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每天你会和你的好朋友形影不离,有一天,老师公布考试成绩,你刚刚及格,而你的好朋友却得了100分,这时正巧放学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们选择各自的角色,加上丰富的想象,把想到的情况真实地表演出来。小结:

可见,嫉妒心理是个双面佳人。适度的嫉妒心理能唤醒人们的进取心,使人产生赶上他人和超越他人的想法。而过度的嫉妒心理对人的成长是有害的。

嫉妒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多,我们怎样想办法克服它呢?

四、如何克服嫉妒心理?

1、*当别人超过你,而你的心理不平衡时,请背诵下面的话:

同学进步祝贺他,制定计划赶上他,找找同学夸夸他,换个想法不恨他。2、做一做,乐一乐;

唱一首你最喜欢的歌,讲一个有趣的笑话。回忆你最得意的事。3、大声对自己说„„

我也辉煌过,我也还一样会了不起!4、你的好办法„„

小结: 只要我们懂得欣赏他人的长处,嫉妒自然就远离我们了。聪明的人学会欣赏他人,以宽容之心,智慧之手,将它化解。

五、与嫉妒过招,让心灵轻松。

1.小游戏:“你的嫉妒心有多强”心理测试。

(1)出示课件,“你和朋友在树丛中行走,突然出现了邪恶的魔法师。于是,你俩便成了动物。你变成了狐狸,那么,你的朋友变成了什么动物呢? A.鹿

B.熊 C.兔子

D.松鼠”

(要求在心中选好答案;闭上眼睛,根据教师提示举手示意自己的选择。)

(2)教师统计各题人数,向学生出示各答案所反映的心理状态:

选“鹿”说明你同喜欢嫉妒相比,更乐于愉快地与人相处。

选“熊”你对嫉妒的感觉迟钝。因为你对自己有信心,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正是你的优点。

选”兔子”你会不知不觉地对朋友产生嫉妒。你会想:“他怎么又成了大家注目的对象,不就是这次表现好一点了吗?”但你不必为此自责,因为任何人都会产生嫉妒心理。

选“松鼠”你属于嫉妒心较强的类型。其实,只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嫉妒心就自然会消失。所以不妨开始找出自己的优点所在,学会喜欢自己。

(3)教师小结:嫉妒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出现它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正确对待它。睁大你的眼睛,别让嫉妒蒙了住了你的心灵,让我们用掌声为自己今天的进步喝彩吧!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诵读《为他人开一朵花》,在诗歌里尽情抒发我们战胜嫉妒,为他人喝彩的情怀吧!

窗台上有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了生气; 一棵树有一朵花,这棵树就有了神采; 一条路上开满花,这条路就充满了诗意。板书设计:

那么,让我们为他人开一朵花吧,用我们真诚的喝彩!能为别人开朵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喝彩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是啊——

为他人喝彩 战胜嫉妒

浅谈函数奇偶性的教学体会 第3篇

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如下:

(1) 一般地, 如果对于函数f (x) 在定义域内的任一个x, 都有f (-x) =f (x) , 那么函数f (x) 叫做偶函数。

(2) 一般地, 如果对于函数f (x) 在定义域内的任一个x, 都有f (-x) =-f (x) , 那么函数f (x) 叫做奇函数。

学习这个定义要紧紧抓住两个要点: (1) 函数的定义中的x是任一个值。 (2) 都有f (-x) =f (x) (或f (-x) =-f (x) )

在讲课中, 我特别注意强调x是任一个而不是某一个, 而不少同学经常要用具体的某一个值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正是对定义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定义中的都有f (-x) =f (x) (或f (-x) =-f (x) ) , 表示对于任意的x都成立, 即上面的式子是一个恒等式, 而不是对于部分x成立。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 仅仅简单地记住这个定义的两个要点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 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包含着更深刻的内涵:

(一) 定义中涉及的求f (x) , f (-x) ,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f (x) 与f (-x) 必须同时有意义。因此, 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函数f (x) 是奇函数 (或偶函数) 的必要条件是函数的定义域必须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 (原点可在也可不在定义域内) 。下面, 让我们总结一下常见的关于原点对称和关于原点不对称的数集。

在讲课中, 我通过对常见的关于原点对称和关于原点不对称的数集进行总结, 使同学们很快就能根据数集的形式来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 从而进一步判断出函数的奇偶性。

(二) 函数的奇偶性是整个定义域内的性质, 仅在定义域内的一个真子集中讨论函数的奇偶性是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和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不同。

因此, 只有深刻地理解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的内涵, 才能正确地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二、关于函数奇偶性的几个重要性质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我们可以系统地总结出函数的奇偶性的几个重要性质:

(1) 对称性:奇 (偶)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 整体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整体性质, 对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必须成立。

(3) 可逆性:①f (-x) =f (x) ⇔f (x) 是奇函数

②f (-x) =-f (x) ⇔f (x) 是偶函数

(4) 等价性:①f (-x) =f (x) ⇔f (-x) -f (x) =0

②f (-x) =-f (-x) ⇔f (-x) +f (x) =0

(5) 图像的对称性: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三、如何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

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有两个步骤。首先应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 其次是验证f (-x) =f (x) (或f (-x) =-f (x) ) 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x是否成立。两个条件中尤以第一个条件最为重要, 因为如果不能满足第一个条件, 即使第二个条件成立也不能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不少同学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经常只依据第二个条件是否成立来进行判断, 因而产生了错误。

根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两个条件, 我们可以把函数按奇偶性分为: (1) 奇函数; (2) 偶函数; (3) 非奇非偶函数; (4) 既是奇函数也是偶函数四种类型。下面, 我们根据各种题型举行举例分析。

上述几个例子都是根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两个步骤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 它属于比较简单的题目, 属于基本的题型。但有的题目较复杂, 例如:

由上面的例子可知, 若函数的表达式较复杂时, 一定要对式子的特点进行分析才得出恒等式是否成立的结论, 必要时应对表达式先进行化简, 再根据定义进行判断。

另外,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也可以根据它的图像的对称性进行判断。如果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则该函数一定是奇函数, 如果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则该函数一定是偶函数。反之, 若函数

的图像关于原点或y轴不对称, 则该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四、几个判断函数奇偶性例子的错解分析

分析:上述解题结论正确, 过程错误。因为f (x) 与f (-x) 不能同时有意义。因此, 正确的解法是, 只有判断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 就可以直接得出结论, 而不用验证f (-x) =f (x) (或f (-x) =-f (x) ) 是否成立。

分析:上述解题过程是错误的。很明显, 解题过程中没有考虑f (x) 的定义域是否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实际上, f (x) 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不对称的数集, 因此, f (x) =x2是非奇非偶函数。这道题也可以从它图像的对称性进行判断。

总之, 只要深刻地理解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 那么,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就不难了。

摘要: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性质, 函数按奇偶性的分类, 奇偶函数的图像特征以及几个常见的判别函数的奇偶性的错例分析。

关键词:奇函数,偶函数,函数奇偶性

参考文献

[1]陆利标.中学数学教与学.奇偶性的误区——忽视定义域.2007.

[2]韩忠月.高中数学教与学.高一数学测试题, 2007.

函数奇偶性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纵观

中图分类号:G633.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35-01

函数的奇偶性是中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了解函数的图形分布,单调性等方面能产生以小决大的纵观全局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通常把它定位于容易理解,容易掌握,然而不尽其然,看以下学生练习中两题求解过程。

例1:判断函数 的奇偶性。

解:因为 所以 是偶函数

例2:判断 奇偶性。

解:因为

=- =-

=- =-

所以 是偶函数

上述两题解法错误是不言而喻,主要是对函数奇偶性概念理解不到位,教材的定义是:一般地y=

(1)若对于函数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 那么函数 是偶函数

(2)若对于函数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 那么函数 是偶函数

由此可见,函数的奇偶性是在函数的整个定义域内来研究的,由于 , 都要有意义,所以 和 都要在定义域内,而 和 互为相反数,则 和 在数抽上关于原点中心对称,从而得出函数的定义域应是关于原点对称,这样我们就从定义中挖掘出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另一必要条件是定义域具有关于原点对称的性质,即研究函数的奇偶性,本身包括着函数的定义域要具备关于原点对称的这一起码的条件。基于这一点,例1,例2中错误就说明了,为此:要判断一个函数的奇偶性的步骤为:一是看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其判定为无奇偶性,若对称,进入第二个步骤,看是否满足 或 ,若满足 ,则函数是奇函数,若满足 则函数是偶函数,若都不满足,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

在具体问题的解答中,某些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要求,因为以函数的奇偶性为载体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变化能力的一类题,变形难度比较大,所以学生不易理解,从

而将 改写为 或当 时改写为 ;将 改写为或当 时改写为 ,就转化为计算,这样降低了解题难度。

例3: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解法一因为

所以故 为偶函数

解法二,若将函数 进行化简,得 来进行判断,将更加简化解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可引为范例,对于培养成学生从渠道切入问题加以求解的能力很有启发。

对于复合函数类的函数的奇偶性作探讨,在变形计算中多离不开以函数固有性质作载体。

例4已知a>0 且a 是奇函数,判断 的奇偶性。

解:取ø(x)= +则ф(-x)+ф(x)=

( + )+( + )=( + )+1=-1+1=0

所以ф(x)是奇函数,而 是奇函数 g(-x)=(a-1)f(-x)ø(-x)=(a-1)f(x) ø(-x)=g(x)故 是偶函数

本例求解依据是以具有奇偶性的函数之和、差、积的奇偶性为核心来判断 是奇偶性。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备对课本上的概念、定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观察的能力,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才是新课改目的和意义。

《我们长大了》教学设计第一稿 第5篇

《我们长大了》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目标:

1、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3、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教学重点:

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学难点: 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体会自己成长中的艰辛并感到快乐。

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准备:

成长记录册,照片(学生小时候照片、活动照片),成长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猜猜我是谁”,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课件:本班两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让小朋友们猜猜照片上的人是谁?

(今天老师带来了我们班的两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同学们一定想看看,一定想知道是谁吧?想看就得答应老师一个小小的要求:照片的主人不能告诉同学,知道的同学要举手告诉老师,能不能做到呀。)

2、学生大胆猜测,揭示照片的主人后,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 引出课题《我们长大了》。(板书:我们长大了)

过渡:从你们出生到现在,有哪些身体的变化说明你们长大了呢? 活动一:我长大了

1、学生说说自己和小时候相比身体的变化?

2、总结。我们长大了,长高了,变重了。

过渡:除了身体的变化,你还从哪些地方发现自己的成长的变化呢? 活动二:我进步了

1、翻开在一年级时建立的成长记录册,打开看看,里面都记录了自己的哪些成长变化?

2、抽同学说说你在学校有了哪些进步?

小结:同学们在学校学会了画画、字写得越来越好、获得了很多的奖状,这些都说明我们长大了。

过渡:有一只小乌鸦也长大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乌鸦做了什么证明自己长大了?

活动三:我懂事了

1、欣赏歌曲《小乌鸦爱妈妈》,说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懂事)

2、、你们会做些什么事证明自己也懂事了呢?同学回答。小结:同学们在家里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还会帮助爸爸妈妈干一些家务活,真棒!从大家学会的本领里我们看到了我们长大了。

3、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别说我小》,大家一起唱儿歌。

4、成长小测试: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A、妈妈生病了,我„„ B、邻居宝宝在睡觉,我„„

C、放学路上,一位小朋友摔倒了,我„„ D、在父母工作忙的的时候,我„„

E、教室垃圾纸篓满了,而值日生又未发现,我„„

5、我也懂事了,记得那天„„(把你的进步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6、选取代表汇报,贴在成长树上。活动四:感恩导行

1、我们成长的这么棒,你觉得要感谢谁?为什么?

2、教师谈话:同学们的成长不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父母、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培养,你们想对父母、老师说些什么吗?

全课总结:

教师谈话:是啊,我们长大了,懂得感恩了,我们长大了,不仅是身体长高变重,还学会许多本领,进步了,懂事了,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健康快乐的长大。一起大声说:我们长大了!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第一稿 第6篇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神。请同学们用上这个字说一些词语。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著名的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之前看过哪些神话故事呢?(课件出示神话故事名称)

3、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神话故事是怎么产生的吗?(引出:想象。)

那么我们在学习神话故事,就要发挥你想象的翅膀,做到边读边想象画面。好吗?

二、检查预习。

1、预习过这篇课文了吗?(预习过了)2、检查词语

那我来考考你们。谁会读。课件出示第一组

气急败坏

驱寒取暖

挽弓搭箭 风吹雨淋 课件出示第二组

悬崖

惩罚

鹫鹰

肝脏 课件出示第三组

严厉的惩罚

高高的悬崖

凶恶的鹫鹰

啄食肝脏 3、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我们本册的学习重点。这篇课文较长,人物比较多,主人公是谁呢?(普罗米修斯)

课文围绕普罗米修斯讲了哪几件事情呢?

(引导:普罗米修斯拿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

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板书:拿取火种

遭受惩罚

获得自由)

现在谁能用上这几个词组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根据文中主要人物,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好方法,今后碰到类似的文章,你们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

4、同学们,发生在普罗米修斯身上的这三件事,你最感兴趣学的是哪一个部分?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 画面一。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分吹雨淋的痛苦。画面二。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

1、遭受惩罚这个事件上,文中写了两个画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6-8自然段。读的时候,你可以做两件事:(1)用波浪线把这两个画面画下来。(2)圈一圈,点一点,其中哪些字眼,哪些地方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2、3、自由轻声朗读这两个画面。

指名读第一个画面抓关键词体悟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惩罚。

A读到这个画面,你的感受是什么? B关键词 :死死地锁。既不能……也不能…… 日夜遭受 风吹雨淋 4、指名读第二个画面。

A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B你看到了什么? C关键词

鹫鹰。出示鹫鹰图。理解凶恶,尖利。

啄食。联系生活实际,如果你的手不小心被动物要到了,你疼吗?有多疼?而鹫鹰啄食的是普罗米修斯的什么?(肝脏)用什么啄?(尖利的嘴巴)白天,他…… 到了晚上,他…… D这是一种什么样 的痛?

普罗米修斯忍受这样的痛苦,为了谁? 课件出示普罗米修斯受难图。

三、品味普罗米修斯的爱。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1、小练笔。

就这样,他站在高高的悬崖上,看着人类,他会看到哪些景象?拿出你的本子,把你想象的,看到的画面写下来。2、被锁在悬崖上,是他唯一可以选择的吗?不是。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绝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A把坚定这个词画出来。全班同学坚定地读。B引读:

你听,这坚定的声音在普罗米修斯被死死地锁在高加索山上的时候,响起过。读 你听,当普罗米修斯被凶恶的鹫鹰啄食肝脏,生不如死的时候,响起过。读 一百年,只听得 一个声音回响在高加索山上,读。一千年过去,这坚定的回答依然回响在人类的心上。读。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最让我们敬佩的是什么?

是的,他为了造福人类,甘受宙斯给予他最严厉的惩罚。

四、书写生字。

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 第7篇

杭州市余杭信达外国语学校 沈兴华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实现对课文内涵的多元解读:秦始皇、兵马俑、劳动者

二、教学过程

 大背景:为英雄树碑(图片:空白的纪念碑)时间可以冲淡一切,但永远无法抹去历史的痕迹; 时间可以淡忘一切,但永远无法凿去英雄的伟业; 时间可以扭曲一切,但永远无法摧毁前人的丰碑; „„

这是一块空白的纪念碑,今天我们要用激动的笔,用我们澎湃的心,在这块纪念碑上书写我们对英雄的怀念,对英雄的崇敬,对英雄的赞歌! 什么是英雄? 板书:“英雄”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英雄?  核心问题:谁是英雄

今天我们一起带着真挚的心灵,带着敏锐的目光去目睹英雄给我们留下的----《秦始皇兵马俑》

1、谁是英雄?

学生自读全文,什么地方使你激动?用颤抖的线划下 交流(重点读通顺)

2、谁是真正的英雄?

学生选读课文,用激动的笔写感想

随机教学:(教学方法:朗读、竞赛、辩论)内容与对策:

A、“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威武雄壮的军阵,仿佛正从烟尘滚滚迎面而来。”

“巨大”有多大?

“威武雄壮”---从文中体味有关句子、搞清叙述顺序(这是一个伟大帝国的伟大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灭六国,统天下。不愧为威武之师,勇猛之师。)

“烟尘滚滚”---从录像中观察,说说感受 B、“整个兵马俑坑充满临战气氛。” 朗读,体味---从哪里看出?

(一群深埋在地下的军阵,见不到阳光,但是他们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难怪前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 德奎利亚尔说:“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军队都像兵马俑一样”。)

C、“下到坑内,这些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重点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虎视眈眈、一脸稚气

D、“这个浩浩荡荡的地下军阵,沉睡了两千多年。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史上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它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重点理解:“浩浩荡荡”、“沉睡”(他们在沉睡吗?没有,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执行任务,执行保卫秦始皇的任务)

3、辩论: 谁是真正的英雄?

背景材料: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建造兵马俑的背景、兵马俑的评价

4、写纪念碑

5、机动:如果出土时,你还会认为它是英雄吗?

三、设计意图

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 第8篇

旭景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陈煜霓执笔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在教学中要注意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让学生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掌握概念和知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时间概念的已有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一年级上册中只是让学生知道并记住“12∶30就是指12时半”,而对于为什么分针指向刻度“6”就是“几时半”,为什么要表示“几时半”在冒号后面就要用“30”,学生并不理解。等学生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知识,了解了时与分的关系后,对这些问题就会有新的认识。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认识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刻度,能正确读、写出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1、正确地读、写出几时几分,尤其是用1分1分地数的方法读出分钟数。

2、能在具体情境中推算经过的时间。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认识钟面结构,知道钟面的特点。

2、读、写几时几分(5分5分数的方法和1分1分数的方法)。

3、1时=60分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认识时间

(例1) 1、在已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掌握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

2、正确读、写时间。

3、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1

认识时间

(例2)

1、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1分1分地数)。

2、动手操作,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3、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2

小小商店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1

单元测试 1

测试情况

反馈 1

合计 6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认识时间(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小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几时几分(整五整十分)。

2、教学难点: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练习】

5+5=25-5=32+3=5+5+5=15+()=20

10+5=37-2=10+20=5+10+15=()+20=35

【按规律填数】

5 15 30 35

10 40 60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1、情景导入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上课吗?

板书:认识时间

2、认识几时多。

从10时整拨到10∶15引出10时多。时针超过了10还没到11就是10时多。

3、认识时分。

小朋友是几时多上课的吗?为什么是8时多呢?那么小朋友是8时多多少分来上课的呢?

[活动]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 一共有()大格

1大格有()小格

一共有()小格

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

请说一下你们组的理由。

分针从12走到1走了几个大格?走了多少分呢?走到2呢?走到3呢?那分针从刻度3走到刻度4走了几个大格,走了多少分?现在这个时刻是多少?

从几走到几还是5分?

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走了几个大格?走了多少分?走到刻度2呢?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少分呢?

出示数一数图。

分针指向刻度1对应是几分?指向刻度2呢?

4、巩固练习。

下面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几个时刻。7∶2511∶059∶55

同桌间说说是怎么认的?

再演示9时55分。

把电子表表示时间的方法(卡片)贴在相应的时刻下面。

(9∶05)为什么要在分钟数前加“0”?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

用两种写法写出3∶05。巩固时刻的写法。

拨出7∶05,8∶45,10∶25。

5、认识时分的关系。

在钟里还有个小秘密,谁观察得仔细,谁就能发现?

建立时分观念: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知道1时=60分的道理。

教师演示从12时到1时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

板书:1时=60分

【小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认识时间时先看时针是几时或几时过一些,过了多少则要数分针走了多少格,分针走完一圈是60分,这时时针走完了一大格,1时=60分。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做书P82“做一做”第1题。

1、做P83练习十五的第1题。

小芳讲述自己的一天,请学生说说她的作息时间。请同学们把小芳一天的作息时间用两种方法写下来。

3、数学小法官,谁对谁错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

(1)钟面上有60大格,12个小格。()

(2)7:15读作7时15分。()

(3)只有分针和时针的钟面,时针最长。()

(4)小朋友每天需睡10分钟。()

4、“吃”水果,认时间。

小松鼠为了感谢大家,准备了一些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西瓜、草莓……它们好吃极了,忍不住让人直流口水,但是它只想把水果送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如果你能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就把它送给你。

【提高练习】

5、连一连:

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

6、在学具上拨出下列时间:

7:00起床、8:00上学、12:05吃午饭、4:45放学回家、6:25看动画片、9:30睡觉。

7、在爸爸妈妈指导下,合理设计一份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希望你能按作息时间学习和生活。

【拓展练习】

8、一只小猫吃了一条小鱼,用10分钟吃完;按同样的速度,5只小猫同时吃5条同样的小鱼,需要多少分钟?

9、五年级同学今天参加数学考试,8点整开始,90分钟后结束。请你算一算,几点考试结束?

10、将下列时刻按时间先后顺序重新排列。

早晨5时10分上午10时30分晚上8时

上午8时30分下午4时30分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说说你的收获。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下面的钟面各是什么时刻?

2、连线.

3、3:55再过()分钟就是4时。

7:00过5分钟是(),再过10分钟是()。

8:30过5分钟是(),再过15分钟是()。

第2节《认识时间(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面时间。

2、教学难点:通过1分1分数的方法,准确读出某一时间。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36+4= 24+10= 70-20=57-20=

60+14= 97-50=25+35=77-25=

【填空】

1、时针走()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

2、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

第一稿教学设计.奇偶 第9篇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由于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的关于对称和旋转的知识基础上,并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安排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观察、想像、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出来。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难点: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6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课时 授课日期

轴对称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1

旋转 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1

欣赏设计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2

单元测试及分析 检测本单元的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2

合计 6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轴对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1.5×4= 2.6÷0.2= 0.12×3= 2.4×0.2= 7.2×0.01=

1.5×8= 6.4÷0.8= 1÷0.125= 0.32÷0.04= 7.2÷0.9=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2平方厘米,底边长5.2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通过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许多美丽的事物和图案,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小结】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很多事物设计出许多美丽的事物和图案。现在,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研究对称、平移和旋转。

2、学习第3页例1.。

(1)复习旧知,独立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3)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3.教学画对称图形:第4页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小结】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4页做一做。

【提高练习】

2.课本第8页第2题。

【拓展练习】

3.课本第8页第1题。

(四)全课总结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①角;②线段;③等腰三角形;④扇形;⑤三角形;⑥正方形;⑦平行四边形;⑧圆;⑨五边形。

A.5个;B.6个;C.7个;D.8个。

第2节《旋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7×0.05= 0.24÷0.6= 0.25×0.4= 0.125÷0.25= 0.8×1.25=

0.49÷0.7= 1.4×0.5= 70÷0.5= 0.06×1.5= 13÷4=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需要运几次?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谈话导入:

1.师: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

2.本节课我们继续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5页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2.学习第5页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小结】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1题。

【提高练习】

2.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2题。

【拓展练习】

3.课本第9页第4题。

4.课本第10页第6题。

(四)全课总结:

你认为我们把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时应注意哪几点?

师归纳以下四点:1、旋转的方向2、旋转的度数3、哪个点不动4.那条边先动。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出给定图形绕0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第3节《欣赏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教学难点: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0.36×0.2= 0.56÷0.28= 6.2×0.3= 3×0.2×0.5=

1.5÷30= 0.45÷0.45= 3.2÷0.16= 2.5×0.7×0.8=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有一批苹果,每筐装56千克,可以装60筐。现在只有56个筐,要把苹果都装上,平均每筐多装多少千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小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8页第3题。

【提高练习】

2.课本第9页第5题。

【拓展练习】

3.课本第11页数学游戏。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3.课本第10页第7题。

上一篇:新闻学概论4下一篇:超市里的秘密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