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境保护的简报

2024-06-02

乡镇环境保护的简报(精选14篇)

乡镇环境保护的简报 第1篇

乡镇环境保护简报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乡镇环境保护的简报 第2篇

5月15日下午,县委书记郭家满到有关乡镇督查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县委办、县经科委、县环保局负责同志参加。

郭家满一行先后深入黄墩镇企业雷山矿业、茶岭镇企业正泰纸业、高河镇企业根生造纸厂,现场察看了解环保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郭家满指出,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必须严格依法履行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环保和安全生产措施。郭家满强调,环保、安监等部门和属地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坚决防止环保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尤其对存在的环保和安全生产突出问题,要紧盯不放、加强督促,确保在规定时限内严格按要求整改到位。

乡镇环境保护的简报 第3篇

一、问题的提出:乡镇政府具有环境保护权限吗

(一) 乡镇政府的法律地位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 乡镇政府是乡、镇一级行政区划人民政府, 属于国家机构范畴。《宪法》第九十五条规定了在乡、镇设立人民政府, 第一百零五条表明乡镇政府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是乡、镇一级的国家行政机关。

(二) 环境保护法律对环境保护权限的分配

现行《环境保护法》是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律, 以它为例, 该法律对环境保护权限做出了分配, 享有环境保护权限的主体分别是国家环境保护部、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和政府。在“政府”享有环境保护权的叙述上, 更多是用“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上级人民政府”、与环境保护部门对应的“同级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等语言作出表述, 偶尔也出现“各级人民政府”的词语, 但没有特别提到“乡镇政府”这一用语。其他环境保护法律也多以“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上级人民政府”语词来表达, 也未出现“乡镇政府”字样。那么, 乡镇政府到底有没有环境保护权限呢?单纯从法律条文的文字字面含义上, 没有“乡镇政府”与“环境保护”内容或是职权职责相关的语言表达。但从法律解释这一法律方法角度来说, 法律已赋予了乡镇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力。

二、以法律解释方法明确乡镇政府享有环境保护权限

(一) 以文义解释明确乡镇政府享有环境保护权限

1. 明确乡镇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主体之一

“国家”一词在我国的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条文中出现频率很高, 往往用于表述国家是环境保护职权职责的主体。国家是抽象的, 当我们用语言表达它时, “国家”这一词汇已经把国家概念自然而然表现出来, “好像国家已经‘在那里’了一样”[1]。然而作为法律语言的“国家”是一个专有名词, 它有自身的法律意义, 虽然法律没有直接对“国家”予以定义, 但也通过相应的表述方式肯定国家的存在。一般情况下, 法律上的“国家”有具体的代表主体行使其具体的职权, 像立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立法权, 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 行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等等。至于“国家”的环境保护职权职责究竟由哪个主体来承担, 法律本身在文字表述上不是很清楚, 通常以“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等语句让国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权力得以明确。然而这样的表述会让一般人对“国家”产生模糊的外延认识, 只知国家保护环境, 而不知由哪个具体国家机关来保护, 这给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实践上的困难, 也难以体现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的需要。因此, 有必要从宪法上清晰解读“国家”, 正确理解国家的内涵:国家由人民缔造[2],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3],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 各级国家机构由各级人民大表大会产生[5], 各级国家机构行使宪法赋予的相应权限[6]。鉴于“国家”显现出极为丰富的宪法内涵, 根据宪法法律条款的规定, 能够代表她的主体外延范围几乎可以被无限扩大, 包括我们所熟悉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构。乡镇政府实质上是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实为乡、镇一级的国家行政机关。既然乡镇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体系的成员, 那就表明它也是公权力机关, 当然拥有国家权力, 也就归于“国家”之代表行列。延伸到环境保护领域, 环境保护权力作为“国家”的权力范畴, 也应该由乡镇政府的代表国家行使之。所以, 如《环境保护法》第五条[7], 《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8],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八条[9]、第九条[10]等都规定“国家”在环境保护中的职权, 这些职权自然也应由乡镇政府代表国家在所辖区域内贯彻实施。

2. 明确“乡镇政府”属于“ (地方) 各级政府/人民政府”的一级政府

以“ (地方) 各级政府/人民政府”字眼作为承担环境保护职权主体的叙述的立法例数量最多, 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法》、《防沙治沙法》、《水土保持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农业法》等法律。乡镇政府本身就是政府体系中的一级, 也是最基层的政府。因此, 勿须其它辅助因素, 只需围绕字面意思, 便能知道“乡镇政府”包含于“ (地方) 各级政府/人民政府”范围内。显而易见, 凡是法律规定属于“ (地方) 各级政府, 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职权, 当然也就属于乡镇政府的环境保护职权。像《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都设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职权, 那就等于对乡镇政府的环境保护职权直接作出了规定。

3. 明确乡镇政府作为“一切单位和个人”的一员

《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草原法》第五条亦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草原的义务和监督、检举、控告的权利。虽然“一切单位和个人”、“任何单位和个人”与“乡镇政府”在字面上没有一致性, 但就字面意思而言, “一切单位和个人”涵盖了所有的机关、法人、组织和自然人;而依据法律意思, “一切单位和个人”包括了符合法律条件的法人、组织和自然人, 两者解释的结果让“一切单位和个人”的外延基本相同。再来界定“乡镇政府”, 在公法层面, 乡镇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机关, 于私法角度, 乡镇政府的身份是法人。因此, 在不背离法律文义的基础上, “乡镇政府”属于“一切单位和个人”范围是唯一的法律结论, 这就意味着在有此类表述的法律的适用范围内,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无例外地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乡镇政府自然也不例外。所以, 可以推知诸如《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草原法》第五条等均对乡镇政府环境保护职权职责亦作出了规定。

除了对法律条文中的言辞优先适用文义解释以明确乡镇政府从法律上获得的环境保护授权外, 还可以在法律出现漏洞时, 为了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实现环境正义的目的, 直接适用能够进行漏洞补充的目的解释, 以确定乡镇政府的环境保护主体地位。

(二) 以目的解释明确乡镇政府享有环境保护权限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一条对乡镇政府的职权做出了限定, 七类权限中, 没有出现与“环境”或“环境保护”有关的词语。如果用文义解释的话, 条文中无法找到与“环境”或“环境保护”接近的法律措词来证明乡镇政府拥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权限。但第六十一条第三款设定了乡镇政府具有“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的权力。“公民的人身权利”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包括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等权利。那么, 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如何与环境、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呢?此处就只有超越法律语词的界限, 寻求规范之外的意蕴[11]。公民都生活在环境之中, 如果环境美丽, 适宜居住, 则他们的身体健康, 生命不会受到污染的环境影响;如果环境被污染, 环境问题突出, 不适宜居住, 则身体受到伤害, 健康权被侵害, 生命权也会受到威胁。不难理解, 环境好坏与公民的健康权、生命权息息相关, 基于保护环境的目的, “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与“保护环境”是相通的。“法条本身是无法言说的, 只有人才能识别法律中的目的, 只有在人的理解活动中, 目的才能彰现出来。”[12]因此, 运用目的解释, 乡镇政府“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蕴含了保障公民“在美丽环境中”的人身权利的立法目的, 乡镇政府的环境保护权限也就得到确认了。

结论

不论是根据“国家”、“一切 (任何) 单位和个人”、“地方各级政府/人民政府”的法律意义进行的包括字面意思、法意、扩充、系统、广义解释在内的文义解释, 还是出于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维护环境正义之目的而对“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展开的目的解释, 它们的运用能真正体现环境保护立法意图和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的需要。因此从法律常识和法律精神来看, 对“国家”、“一切 (任何) 单位和个人”、“地方各级政府/人民政府”和“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的法律内涵进行文义、目的等解释能够合法、合理、有效赋予乡镇政府环境保护权限, 及时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强化乡镇政府对农村环境的保护积极性, 加强乡镇政府对农村环境的保护力度。

摘要:法律没有直接使用“乡镇政府”这一词语来设定乡镇政府的环境保护权限, 但实践上, 乡镇政府是直接面对环境问题的基层政府, 法律规范的不清晰表述会导致乡镇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无确定法律可依。为解决这样的模糊问题, 可以在既有法律基础上, 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寻找法律对乡镇政府环境保护权限的确定。主要以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的法律解释方法来确认“乡镇政府”与法律条文中“国家”、“一切 (任何) 单位和个人”、“地方各级政府/人民政府”和“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等语词的联系, 最终明确乡镇政府的环境保护权限, 以利于乡镇政府在现实中依法处理环境问题。

关键词:法律解释,文义解释,目的解释,乡镇政府,环境保护权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典.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2]陈金钊, 焦宝乾, 桑本谦, 吴丙新, 杨建军.法律解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乡镇林木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第4篇

关键词 乡镇;林木保护;病虫害;森林火灾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7-0-02

在我国的社会建设过程当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采用相对较为粗放的方式进行发展,这对各种自然生态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破坏,林木资源作为一项非常宝贵的生态资源,在过去的发展里被过度砍伐。现在要实现科学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更进一步重视生态文明,对于林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更进一步进行保护,防止这些资源被过度开发,避免资源的不可恢复,最终造成了永久性的生态灾难。

1 乡镇林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概述

1.1 森林火灾隐患

首先,随着乡镇林木种植面积的加大,出现大面积森林火灾的隐患也逐渐加大。虽然部分乡镇地区年降水量相对较高,但是有相当大的地区处在于半干旱区,且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加剧,导致这些地区的降水量更低,因此,对于乡镇林木而言就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火灾隐患。近年来,很多乡镇地区都对扩大植树造林的规模,在公路周边都可以看到新种植的树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从这种植树造林的成绩上也需要看到,一旦出现防火工作出现松懈,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森林火灾,导致多年的付出失去了价值。

1.2 大面积树木病虫害问题

随着植树造林的面积扩大,也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树木病虫害问题。树木病虫害和火灾一样,都先在一小部分的林木开始,然后迅速蔓延。但是树木的病虫害和林木火灾不同,林木火灾可以通过浓烟等进行判别,但是树木的病虫害则是悄无声息。长期以来,乡镇林木管理部门以及上级的林业系统都制定了树木病虫害的日常管理机制,以预防作为主要的方式。但是近年来,很多地区在植树造林方面采用跨越的方式进行拓展,导致森林树木的面积相对集中。很多种植以及管理的模式都相对较为单一,如采用容器苗进行造林等,这样导致同一树种的林木较为集中,最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病虫害。很多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植树造林,在寻找不到适合本地树木的状况下,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优良的苗木,这些苗木也可能给本地区带来一些国外的病虫害。

1.3 林牧、林耕矛盾

随着植树造林工作的推进,很多地区都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对林木进行保护,但是这样就会影响到一些天然牧场的范围,导致尖锐的林牧矛盾,一部分牧民或者农民会偷偷开始放牧或者种植活动。

2 增强乡镇林木保护的途径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虽然乡镇在植树造林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乡镇在林木的保护方面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因此,需要各级林木保护系统对于乡镇林木给予更具备效力的保护措施,保障乡镇在植树造林方面来之不易的成绩。

2.1 强化乡镇区域内林木保护的领导以及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强化乡镇林木保护的领导和机构组织,将防止出现森林火灾以及对树木大面积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到林业行政管理的范畴,由相关的林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让各种林木保护资源都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地区乡镇的生态实际政绩的考核方式,特别是针对乡镇林木保护方面的工作考核,让乡镇将生态建设纳入到常规范畴,约束并监督乡镇地区对于林业的保护行为。最后,要形成更为严格的林木保护制度,组织建设一支能够胜任乡镇林木保护的工作团队,提升各个林木保护系统的工作效率,促进植树造林工作和林木保护工作一起发展,促进林业方面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镇地区林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 增加乡镇林木保护方面的相关投入

增加乡镇林木保护方面的相关投入,促进乡镇区域的林木工作在日常范畴当中有效開展。在各个相对较为关键的工程区域范围当中,要合理规划林木保护的行为,特别是对于林木保护资金的注入、监督、使用。在种植方面的投入上,不要出现单一树种的种植,而是应该在植树造林的开始就有规划地加入一定的乔木和灌木,提倡乡镇加大对于混合林木的种植以及发展。在造林种植的开始阶段,应该注重树木病虫害的预防工作,特别是如何降低出现大规模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在开展工程的过程当中,要对造林植树工作资金进行监督,保障资金能够足额足量的发放。转变当前的植树工作项目出现重复建设的状况,要加强多种资源的有效投入。

2.3 强化乡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在已有的林木管理养护结构当中,要进一步发展动员更多的乡镇公布加入到森林防火的应急队伍,对这些乡镇干部以及乡镇的民兵队伍要加强其预防以及扑救森林火灾的知识以及技巧,提升乡镇工作人员在扑救林木火灾方面的时效性,制定相关的森林火灾的应急预案,举行各种预防森林火灾的演习。

其次,还应该发挥乡镇林业站的作用,加强宣传力度,实施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特别是对于林木木材的检查,是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出现的必然的措施。乡镇林业站必须强化对病虫害的检疫工作,保障出现病虫害的树木不会出乡镇林区,防止其他危险的病虫害进入乡镇区域;同时,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林木管理知识培训以及林木病虫害问题的检测工作,林业工作人员要能够识别不同林木病虫害的危险级别,有计划地开展林木病虫害的检查工作和防治工作,采用更多高科技技术防治地区出现病虫害,保障林区的树木的健康成长。

3 结语

随着当前生态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乡镇区域,已经逐渐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的树苗进行种植,虽然这样能够增加各个区域的林木草皮的覆盖程度,但也增加了林木保护的压力,特别是森林树木虫害和森林火灾方面的压力,因此,增强乡镇林木保护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贵来.白龙江林区森林鼠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04,(4).

[2]孟庆光,李金凤.森林鼠害的防治方法[J].黑河科技,2003,(1).

[3]陈义周.宿州市森林病虫害经济损失评估[J].安徽林业,2010,(1).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第5篇

为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常态化,近日,xx镇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冬日攻坚”行动,坚持把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强化措施,合力攻坚,凝心聚力打造美丽乡村。

在村组巷道、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村组主干道,“攻坚行动”如火如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铲除杂草枯枝,清理“三堆”、生产生活垃圾,拆除旱厕、废旧棚圈、破旧墙体等残垣断壁,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一场持久攻坚战,xx镇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冬日攻坚”行动,力度上再加大、措施上再优化、要求上再从严、细节上再提升,持续巩固清理整治成果,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美好家园。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第6篇

一是全民动员,形成环境整治大格局。街道多次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秋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迅速在各社区(村)上下形成了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的工作格局。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环境整治大氛围。街道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微信群,确保各级信息畅通,党员干部利用手机随手拍、随时发,第一时间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督促加快整治进度,形成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街道相关部门加强执法强度,对拆违、清理小广告、规范店外经营等问题见招拆招,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和质量。

乡镇人居环境整治简报 第7篇

连日来,xx乡组织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保洁员、群众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凝聚党群力量,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扮靓美丽乡村。聚焦辖区内人居环境改善,以清扫道路垃圾、清除路边杂草、提升村容村貌为重点,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群众积极参与,认真清扫路面垃圾、铲除路边杂草,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确保整治到位。同时,各村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强化宣传引导,向广大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引导群众主动、自觉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营造了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经过整治,辖区内面貌焕然一新,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xx乡一直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下一步xx乡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美丽乡村更美丽。

秸秆对乡镇环境的影响 第8篇

一、秸秆焚烧对空气、土壤、人体、河流的危害

秸秆在焚烧过程中, 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和一些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污染贴近地面, 人体直接吸收, 对上呼吸道和眼睛产生强烈刺激、引起咳嗽和眼睛流泪、发红、肿痛, 引起人体组织病变。秸秆焚烧不仅对空气造成污染, 而且还会影响农田土壤、对乡镇危害也很大。明显降低土壤中的含氮量与有机质含量, 损失土壤水分, 同时破坏土壤结构, 导致土壤板结加重。土壤应具有的保水与保护的功能变差, 也会明显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 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更严重的是, 每年因秸秆引起的火灾, 数不胜数, 增加了政府防火资金的投入, 给乡镇政府造成不应有的财政压力。秸秆随便扔, 落河成污染的问题给乡镇政府和百姓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秸秆被抛弃到河里呢?大量没有有效处理的秸秆堆积在水沟中污染水源。此外, 一些秸秆常年淤积在河道也影响了农田灌溉和雨季泄洪。河渠里腐烂秸秆产生的臭味老远就能闻到。在农村, 很多农民饮用的井水其实就是地表水, 极易受到污染。

二、企业参与秸秆成型燃料综合利用

乡镇环境保护的简报 第9篇

关键词 乡镇企业 环境 保护 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2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工业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工业产值年增长20%左右,其中乡镇企业同期增长高达30%左右。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乡镇企业达100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的80%以上,乡镇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利税及所解决的劳动就业机会也在整个社会中占着相当的比重。乡镇企业的竞争力日益得到增强,有的甚至成为“小型巨人”乃至发展成为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但为了保证乡镇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认清乡镇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却给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也给经济的稳步增长设置了严重的障碍。以广东和浙江这两个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的省份为例,仅工业废水的污染就严重制约了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部门通过对浙江省内八大水系及河网的农村工业废水排放量、排污密度的分析,污染比超过20%。全省41%的河网有废水的排入,根本不能进行水产养殖或作为饮用水源等功能,致使许多地方满河的水而不能搞水产养殖,守着满河的水而没有水吃,甚至还出现了由于饮用污染水源造成的“癌症村”。面对这样的现实,根据乡镇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制定出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的切合乡镇企业发展情况的环保政策,切责令相关部门进行监管执行,才能切实解决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下面浅谈几点解决这种矛盾的对策:

一、加快制度的建设

1.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应充分考虑乡镇工业污染控制的内容,将乡镇工业污染治理纳入宏观调控与扶持计划之中,而不应像过去那样只考虑国企和城市工业。

2.要广泛听取所涉及的地区、企业、个人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公开透明的让公众参与政策法规的制定,尤其是小型企业、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及公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使外加的指令变为涉及者主动自觉的承诺与行动。

3.各级地方政府要认清治理乡镇工业污染的重要意义。地方政府有发展当地经济的直接任务,但要认清这项任务不能成为其不执行国家环保政策的借口,各级领导干部要将污染的控制和环境的保护放在与经济的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认识到要想使经济稳步的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做前提。

4.建立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必须建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要从决策的源头控制因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环境问题。对经济决策,计划和决策方案进行评价,并把环境评价也纳入到经济计划发展中去,在充分进行环境影响论证的前提下进行投资和开展生产经营,避免出现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的污染,或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据有关部门对环境污染损失的货币化估算,在九十年代中期为每年1085亿元,到九十年代末期就增长为每年2000亿,近十年来,通过各种治理,这个数据略有下降。其实环境破坏的损失是很难用币量精确计算的,所以现实损失的经济价值要更大。如果用企业发展所获利润再去治理因企业发展而造成的污染损失,恐怕是得不偿失。

二、建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环保法规体系

1.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环保法规体系。乡镇企业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乡镇企业的抉择与运行机制基本上是市场化的,但中国管理体系本身缺乏对乡镇工业污染的控制措施,有些地区有乡镇管理局这样的机构,其主体还是着眼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连一些地方政府面对乡镇工业的经济状况与环境污染状况,也只着眼于前者,而忽视后者。因此要运用行政命令的干预,把经济手段作为治理污染的主要手段。只有采用市场机制才能真正使环保法规及政策的作用得以制度化、持续化。

2.利用污染评价制度促使企业内部治理。由于我国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排污收费难以准确反映污染受损的真实价格,排污收费往往小于治理污染的成本,使污染企业宁可缴纳超标排污费,也不愿投资进行污染的根本治理,致使污染不断地扩大和蔓延。为了使排污收费能够起到督促企业治理污染的目的,必须使超标排污收费价格真正反应治理污染的真实成本,即按照“排污费高于污染治理成本”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排污收费,才能使企业把污染治理内部化,促使乡镇企业将技术改造与排污治理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至于出现因排污治理成本的提高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对初建企业及贫困地区采取环境治理的补偿与支持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我国目前经济整体状况也具备对部分初建企业及偏远贫困地区进行补偿和扶持的能力。国家可以通过环境税收体系及财政收入体系对这些企业从外部注入一定量的资金,以作为养活该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环境成本。也可通过提高环保基金的方式,给予这些地区物资支持与技术援助,帮助落后地区兴办基础产业,改善生存环境,更有益于经济的发展。

三、减少污染的特殊对策

1.通过生产技术的进步,减少环境的污染。在环境治理方面,技术起着关键的作用,处于基础地位。通过发展洁净技术、无废、少废工艺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的排放。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可运用信贷、金融、财税等手段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大力开展技术的改造和创新,对技术水平落后,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速其关、停、并、转及更新。

2.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对策。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城乡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依然严重,乡镇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盲目性,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要实现城乡工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大力发展城乡工业之间,大、中、小型企业之间多种形势联合。这样可使一些无力于环保治理的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依托能力强的企业进行环保建设,使这些小型企业也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占领一席之地,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

总之,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只有将防治环境的污染放在一定的位置,认清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彻底解决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欣欣向荣的乡镇企业与山清水秀的国土才可长期同在。

乡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简报 第10篇

茹村乡自环境卫生整治专题会议召开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开展了旅游沿线垃圾清理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健全组织,落实责任,突出重点、认真整改、务求实效。注重引导宣传教育,充分利用闲余时间向周边居民及商户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促使环境卫生整治的目的、意义渗透到各个角落,深入人心,让居民群众普遍意识到整治城区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进而改变生活、生产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自觉自愿地配合、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行动上来。形成全民动手的强大声势,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参与意识,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营造出全民动手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浓厚氛围。工作成效明显,经过七天的集中治理,五台山旅游沿线茹村段的环境卫生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整治过程中,环境整治小组清理沿路水渠,清运垃圾,清理野广告,规范横幅广告,劝阻随意丢垃圾居民,组织商户清理了自家门前杂物。并定时组织工作人员沿路巡查,有垃圾随时清理,发现随意扔垃圾者及时上前劝阻。通过我们这几天的努力,使该路段脏、乱、差等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进,路面变得更加整洁,交通更加顺畅,店面整齐有序。

乡镇人居环境工作简报 第11篇

重点工作融合,强化责任意识

经济发展区将人居环境治理、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等工作相融合,以改善人居环境治理行动为契机,着力发挥群众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主体作用,注重改善环境与营造文明相结合,注重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健全垃圾清运机制,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坚持以机制创新最大程度的推进整治工作落实。

建立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和完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的责任机制、保障机制,制定实施考核方案,各社区村庄层层分解任务,形成每周一检查、每月一测评的长效机制,重细节、重落实、重成效,真真正正提升辖区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深化美丽宜居生态乡村建设。

治理生活污水,改善乡村环境

经济发展区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一项政治性民生工程重点推进,细化污水管网改造工作任务,各村因村制宜、因村施策,一村一策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当前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主体已全部完工。

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农村生活

自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工作实施以来,坊子经济发展区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通过明确责任、强化宣传、现场指导、规范施工,积极引导群众发挥好改厕工作主体作用,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确保农村改厕工作做好做实。率先完成20xx年度118套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完成石沟河等5个村公厕建设。截至目前,经济发展区累计农厕改造率达到90%以上(20xx年以前已完成改造4770户,其中发展区集中改造2426户,自行改造2344户)。

乡镇人居环境工作简报 第12篇

一、主要工作

(一)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科学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促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采取“四池一地”模式统筹改厕和污水一体化治理,同步推进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一是完成全年63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二是完成50户“改厕示范带”建设任务;三是完成改厕“回头看”摸排整改任务;四是完成全乡65座农村公厕精细化管理调查摸底整改工作。

(二)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规范提升“一站两队”农村厕所长效管护体系。一是配合县茶美中心采用“互联网+智能管护+智能巡查”模式,开展“12351”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完成吸粪车、粪污中转池GPS定位和监控设备安装,实现农村改厕后续服务全过程动态监管。二是制定农村厕所常态管护运行考评细则,对“两队”开展专业培训和业务指导,引导农户对粪污进行自主或互助清掏资源化利用。三是进一步规范与xx科技和xx生态农业关于粪污清掏服务长效管护机制,结合发展绿色农业开展厕所粪污的收集处理利用,提高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巩固农村厕所常态运行和粪污处理的社会化服务成果。

(三)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按照“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总方针,结合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以一般整治村庄和重点整治村庄分类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坚持常态化管理,突出清理死角盲区,由“清脏”向“治乱”拓展,着力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不断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

(四)开展典型示范创建活动。启动文明村庄和“美丽庭院”创建工作。营造村村争典型、户户当示范的浓厚氛围,促进人居环境大改善、精神面貌大提升。

(五)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启动“美丽宜居幸福”示范家园建设规划设计工作

(六)开展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以金沙路、小泗路沿线为重点,启动6个集聚提升类村庄、8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规划设计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保障。乡成立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一线抓,经办人员精细抓,干部群众共同抓。全乡上下形成美丽乡村暨人居环境齐抓共管新局面。

(二)宣传引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引导,采取组织村组干部参观学习、发放明白纸、开展政策知识宣讲、典型示范例带动等形式,充分调动广大干群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农民群众主体意识。

(三)业务提升。开展乡村干部参与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业务培训,带领各村书记、业务经办人员分别到梅山镇小南京村、吴家店镇松子关村、吴畈村等地参观学习,乡村干部业务水平大大提高,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机制逐步形成。

(四)督查考核。采取周有督查通报,月有总结评比,季度有奖惩,总成绩纳入年终考评。

三、存在问题

一是宣传不够深入,部分群众传统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二是农民主体责任不强,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氛围不浓;三是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多,资金不足问题始终困扰乡村;四是专业人员少且业务不精,工作精细化程度不高。

四、计划

(一)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63户户改厕顺利通过各级验收。

(二)规范运行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取得新成效。

(三)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

(四)下大力气开展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确保高质量完成14个点建设任务。

乡镇林木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第13篇

关键词:乡镇,林木保护,病虫害,森林火灾

在我国的社会建设过程当中,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是采用相对较为粗放的方式进行发展, 这对各种自然生态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林木资源作为一项非常宝贵的生态资源, 在过去的发展里被过度砍伐。现在要实现科学的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 就需要更进一步重视生态文明, 对于林木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应该更进一步进行保护, 防止这些资源被过度开发, 避免资源的不可恢复, 最终造成了永久性的生态灾难。

1 乡镇林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概述

1.1 森林火灾隐患

首先, 随着乡镇林木种植面积的加大, 出现大面积森林火灾的隐患也逐渐加大。虽然部分乡镇地区年降水量相对较高, 但是有相当大的地区处在于半干旱区, 且近几年温室效应的加剧, 导致这些地区的降水量更低, 因此, 对于乡镇林木而言就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火灾隐患。近年来, 很多乡镇地区都对扩大植树造林的规模, 在公路周边都可以看到新种植的树木,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从这种植树造林的成绩上也需要看到, 一旦出现防火工作出现松懈, 就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森林火灾, 导致多年的付出失去了价值。

1.2 大面积树木病虫害问题

随着植树造林的面积扩大, 也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树木病虫害问题。树木病虫害和火灾一样, 都先在一小部分的林木开始, 然后迅速蔓延。但是树木的病虫害和林木火灾不同, 林木火灾可以通过浓烟等进行判别, 但是树木的病虫害则是悄无声息。长期以来, 乡镇林木管理部门以及上级的林业系统都制定了树木病虫害的日常管理机制, 以预防作为主要的方式。但是近年来, 很多地区在植树造林方面采用跨越的方式进行拓展, 导致森林树木的面积相对集中。很多种植以及管理的模式都相对较为单一, 如采用容器苗进行造林等, 这样导致同一树种的林木较为集中, 最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病虫害。很多地区为了更好地实现植树造林, 在寻找不到适合本地树木的状况下, 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优良的苗木, 这些苗木也可能给本地区带来一些国外的病虫害。

1.3 林牧、林耕矛盾

随着植树造林工作的推进, 很多地区都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对林木进行保护, 但是这样就会影响到一些天然牧场的范围, 导致尖锐的林牧矛盾, 一部分牧民或者农民会偷偷开始放牧或者种植活动。

2 增强乡镇林木保护的途径

从上述的分析来看, 虽然乡镇在植树造林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但是乡镇在林木的保护方面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因此, 需要各级林木保护系统对于乡镇林木给予更具备效力的保护措施, 保障乡镇在植树造林方面来之不易的成绩。

2.1 强化乡镇区域内林木保护的领导以及组织机构体系

首先, 强化乡镇林木保护的领导和机构组织, 将防止出现森林火灾以及对树木大面积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到林业行政管理的范畴, 由相关的林政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 让各种林木保护资源都能够充分地调动起来, 发挥出更好的作用。其次, 要进一步完善地区乡镇的生态实际政绩的考核方式, 特别是针对乡镇林木保护方面的工作考核, 让乡镇将生态建设纳入到常规范畴, 约束并监督乡镇地区对于林业的保护行为。最后, 要形成更为严格的林木保护制度, 组织建设一支能够胜任乡镇林木保护的工作团队, 提升各个林木保护系统的工作效率, 促进植树造林工作和林木保护工作一起发展, 促进林业方面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乡镇地区林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 增加乡镇林木保护方面的相关投入

增加乡镇林木保护方面的相关投入, 促进乡镇区域的林木工作在日常范畴当中有效开展。在各个相对较为关键的工程区域范围当中, 要合理规划林木保护的行为, 特别是对于林木保护资金的注入、监督、使用。在种植方面的投入上, 不要出现单一树种的种植, 而是应该在植树造林的开始就有规划地加入一定的乔木和灌木, 提倡乡镇加大对于混合林木的种植以及发展。在造林种植的开始阶段, 应该注重树木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特别是如何降低出现大规模大面积的病虫害问题。在开展工程的过程当中, 要对造林植树工作资金进行监督, 保障资金能够足额足量的发放。转变当前的植树工作项目出现重复建设的状况, 要加强多种资源的有效投入。

2.3 强化乡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 在已有的林木管理养护结构当中, 要进一步发展动员更多的乡镇公布加入到森林防火的应急队伍, 对这些乡镇干部以及乡镇的民兵队伍要加强其预防以及扑救森林火灾的知识以及技巧, 提升乡镇工作人员在扑救林木火灾方面的时效性, 制定相关的森林火灾的应急预案, 举行各种预防森林火灾的演习。

其次, 还应该发挥乡镇林业站的作用, 加强宣传力度, 实施强有力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特别是对于林木木材的检查, 是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出现的必然的措施。乡镇林业站必须强化对病虫害的检疫工作, 保障出现病虫害的树木不会出乡镇林区, 防止其他危险的病虫害进入乡镇区域;同时, 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的林木管理知识培训以及林木病虫害问题的检测工作, 林业工作人员要能够识别不同林木病虫害的危险级别, 有计划地开展林木病虫害的检查工作和防治工作, 采用更多高科技技术防治地区出现病虫害, 保障林区的树木的健康成长。

3 结语

随着当前生态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 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乡镇区域, 已经逐渐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的树苗进行种植, 虽然这样能够增加各个区域的林木草皮的覆盖程度, 但也增加了林木保护的压力, 特别是森林树木虫害和森林火灾方面的压力, 因此, 增强乡镇林木保护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王贵来.白龙江林区森林鼠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 2004, (4) .

[2]孟庆光, 李金凤.森林鼠害的防治方法[J].黑河科技, 2003, (1) .

乡镇环境保护的简报 第14篇

【关键词】不断改善;乡镇经济;发展环境;措施

1.主要做法和效果

1.1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环境就是吸引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

通过大小会议和各种方式努力让乡村两级以及相关乡直单位和站所认识到:如果我们的软硬环境跟不上,势必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更谈不上科学发展。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形势所迫,势在必行。环境抓好了,投资者“愿进来,留得住,可发展”。乡镇增财税,农民可增就业和多渠道创收。

1.2依托政策加强电网、通信、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近些年,羊场镇立足镇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加强电力、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乡镇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通过与滇东电力局的多方协调。投资电网改造工程,结合电网改造,完成集镇各类网线的清理整治,使网线布局更趋合理;二是与电信公司加强函接和沟通。在信号塔的搭建和占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做好当地群众工作,现全镇各村通信网络已基本做到全覆盖,信息沟通畅快便捷;三是交通建设日趋完善。投资330万元,完成鸡场8个自然村13条主干道5万平方米的路面硬化;投资260万元,完成兔场、镇兴等11个省级重点扶持村项目建设,完成大松树、宗德、英角、陈湾等十个村的村间道路建设;投资420万元,完成红石岩水库进场公路及马路河移民安置点道路建设;投资280万元,完成鸡场至普瓦7公里通行政村道路硬化工程和清水大山头自然村3公里道路改建工程。四是加快推进水利建设。供水严重不足一直是困扰羊场镇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企业有顾虑、群众有抱怨。近五年来羊场镇协调投资4697万元实施各类水利工程242件,铺设管网43.2万米,安装水表4250个,完成小冲水库和秧田冲水库除险加固。投资260万元,完成7个村10个村民小组、5所完小的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和农资动态沟渠项目建设。积极支持和保障省级项目红石岩水库建设,配套沟渠建设完成27公里。为今后的人畜饮水和企业用水打下了基础。

1.3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改造危房,以贫困闻名的普瓦村委利用千村扶贫百村整体推进的项目机会,发动群众采取各级补助一部分自己筹措一部分的方法,翻新了危房,修建了通往国道的柏油路,村间河道修整整齐,东西两个大村村间道路全硬化,并栽上了行道树,村容村貌得到了完全改观,昔日有女往外跑的地方变成了充满魅力的新农村。

1.4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投资4000万元,完成羊场中学教学楼、学生食堂、科技楼、教师周转房及鸡场大硐小学综合楼、宗德完小教学楼、羊煤子弟小学、镇兴完小教学楼排危工程建设和清水完小、兔场完小、鸡场完小、宗德完小等小食堂改造工程。使羊场镇的学习和教学环境大大改善。

1.5加快集镇环境建设步伐

主要有:委托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集镇总体规划进一步修编,规划控制范围扩大到16平方公里;投资120万元完成集镇朝阳街延长线街道建设;投资80余万元对集镇街道进行绿化;投资50万元对工业园区大道及入口进行绿化、美化;回填集镇西侧荒沟,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组建镇容监察队,投资26万元添置垃圾清运车1辆,加强集镇卫生环境整治;投资2950万元,完成政府廉租房、镇文化中心综合楼、敬老院综合服务楼建设;投资170万元启动卫生院1200平方米综合楼建设;融资500万元启动占地41亩的三级客运站和农贸市场建设;占地60亩的文化活动广场征地工作正在推进中;占地22亩、计划投资500万元的镇幼儿园已开工建设。通过以上措施努力使集镇环境城市化。

1.6依托管理强服务

全面学习和强化公务员管理八项规定,一是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积极主动研究和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做好服务工作,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快。着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不断深化我镇领导与企业、重点项目的联系制度,做到分工负责,从速解决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廉政文化教育。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禁在公务活动中“吃拿卡要”和徇私枉法,各站所工作人员要严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快捷高效地为群众服务。三是订立考核和奖惩制度,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从而为羊场镇的和谐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乡镇管理体制滞后

一是乡镇“权小责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辖区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造林绿化等各项工作都要乡镇签订责任状,由乡镇“买单”,而乡镇却处处被动,顾此失彼,有责无权,这些都加大了乡镇环境建设的难度;二是干部队伍“僵化”。在各机关事业单位中,占干部总量绝大多数的普通干部队伍因交流轮岗机制不健全,工作后一岗定终身,部门终老以及单位内“体内循环”等情况日显突出。由于干部的长期不交流,产生了干部队伍的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思想僵化、能力单一、因循守旧,接受新知识、创新开展工作能力较弱,越来越不适应乡镇经济发展环境建设的需要。

2.2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些年,羊场镇在道路、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改善,但随着企业的入驻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道路的日常维护和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羊场镇经济的发展。

2.3企业经营存在较大干扰

主要是来自企业周围村民的干扰。企业周围的部分群众缺乏大局和发展观念,个人利益至上,认为爱哭的孩子有奶喝,在企业征占地过程中漫天要价、百般刁难,人为设置障碍,个别的甚至敲诈勒索,蛊惑群众,制造事端。比较突出的,一是以磷电公司的建设和环境污染为由的堵路和集众闹事;二是以矿区采矿导致房屋开裂和饮水困难为由的集众堵路、堵井口阻止矿区作业。此类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2.4乡镇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有所欠缺

近些年由于大的制度环境的改变,各地群众的上访缠访案件频发,羊场镇也不例外。群众事无巨细首先就用上访来达到目的,甚至进市、进省、进京集体上访和单个上访,个别条件苛刻,要求无理的主张得不到支持后会长时间缠访,特别是集中在国家或各级重大活动或会议时段上访。较多的上访和信访案件分散了各级领导的精力,甚至耗费了基层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

3.解决存在问题的主要思路

3.1改进乡镇管理体制

一是给乡镇“放权”。主要是下放事权和扩大财权。例如乡镇规划建设的审批权,人员调配权,调整财政分成及部分税费政策,财税收入分配政策考虑源头控管、取之于源头,用之于乡镇;二是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配等方面适度向乡镇倾斜;三是加强干部交流。大力推行普通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使干部可以在乡镇之间和市直单位之间交流,即允许干部在不改变人员编制、身份、待遇的前提下进行择岗交流。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自主选择的岗位交流机制,给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有利于乡镇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

3.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通村道路硬化力争全覆盖;二是加大供水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当前人畜饮水和企业用水紧缺的瓶颈问题;三是加强现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使其能较好的保障经济发展需要。

3.3加强管理,提高乡镇各部门的服务能力

一是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转变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二是加强乡镇各部门谋划发展、服务群众、维护稳定能力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提高各部门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工作偏差,维护群众利益,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3.4坚持维护稳定,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上一篇:甘南州人民政府网下一篇:郑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标拍卖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