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2024-08-18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精选8篇)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第1篇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字词复习资料

H.安然

攒(cuán)拗(ǎo)确凿 菜畦(qí)桑葚 博学 轻捷 蟋蟀 臃肿 脑髓(suǐ)相宜 书塾(shú)蝉蜕(tuì)油蛉(líng)斑蝥(máo)秕谷(bǐ)锡箔(bï)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夹竹桃(jiā)肿胀 叮嘱 恐惧 骊(lí)歌 花圃 丑陋 讪(shàn)笑 嫉(jí)妒 来势汹汹 瞬息 幽寂 延绵 荒草萋萋 捆扎(zā)

巅 澎湃 狂澜 屏障 哺(bǔ)育 九曲(qū)连环 郝叟(soǔ)哽 喧闹 肃静 懊悔 磨损 祈祷(qí dǎo)惨白 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qū)折 亦复如是 炽(chì)痛 嗥(háo)鸣 斑斓 谰语(lán)怪诞 亘古 默契(qì)田垄 蚱蜢 污秽 哽咽(yâ)惩罚(chãng)钥匙(shi)宰割 筹划 彷徨 仰慕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xiǎn)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lù)家喻户晓(yù)妇孺皆知(rú)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qiâ)而不舍 兀兀(wù)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关注(qián)心会神凝 迥(jiǒng)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重荷 愁苦 深邃 踌躇(chïu chú)巴望 锁闭 磐(pán)石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不见天日 博学多识 一拍即合 寻欢作乐 忘乎所以 义愤填膺(yīng)

惮(dàn)踱(duï)棹(zhào)归省 行辈 撺辍(duo)凫(fú)水 狂舞 闪射 火烈 飞溅 亢奋 晦暗 羁(jī)绊 蓦(mî)然 冗(rǒng)杂 搏击 烧灼(zhuï)奔突 翻飞 大彻大悟 撇 蘸 幽暗 惬意 疏密 包罗 朱砂 口头禅 参差(cēn cī)不齐 清扬 咿哑 静穆 端凝 颦蹙(pín cù)粲(càn)然 瞋(chēn)视 变幻多姿 本色当行 离合悲欢 低回婉转 叱咤(chìzhà)风云 浑身解数 高视阔步 尽态极妍 息息相通 滑稽(jī)捋(lǚ)头颅(lú)脚踝(huái)佣人(yōng)蕴藻 怅然(chàng)蓦然(mï)戛然(jiá)水门汀(tīng)

拽(zhuài)无垠 癫狂 凛(lǐn)冽 吞噬 销蚀 羸(lãi)弱 步履 告罄(qìng)遗孀 坚持不懈 风餐露宿 夜不成眠 精疲力竭 闷闷不乐 毛骨悚然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 怏怏不乐(yàng)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chōng)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念念有词 语无伦次 精打细

算 与其…毋宁 硌 噎 辐射 筛糠 遮蔽 幻影 疲倦 协奏 躯壳(qiào)脐带 犁铧 真谛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 砭(biān)骨 履践 崔巍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头晕眼花 腰酸背痛 建树 阴霾(mái)疆域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刚毅不屈 污涩 红绫 怂恿 然 蜷伏(quán)悲楚 惩戒 妄下断语 肌腱 逞能(chěng)刨(pāo)恍惚 狩猎(shîu)甜腻 娴熟 进退维谷 略胜一筹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 铰 劝诱 抽搐 沟壑 不羁 叽叽喳喳 石破天惊 觑(qù)鬣(liâ)剽(piāo)悍 疆场 驯良 勇毅 窥伺 迎合 枉然 疮痍(chuāng yí)阔绰 观瞻 妍丽 庇荫 遒劲(jìng)犷(guǎng)野 畸形 颚骨 慷慨以赴 相得益彰 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峙(zhì)悲怆(chuàng)疮痍(chuāng)

重点成语

不屈不挠 惊涛骇浪 一泻千里 浊流婉转 九曲连环 万丈深渊 崇山叠岭 断壁绝崖 至死不渝(懈)平沙无垠 妇孺皆知 蓬断草枯 家喻户晓 兽铤亡群 燕然勒功 常覆三军 张目瞋视 叱咤风云 变幻多姿 浑身解数 低回婉转 尽态极妍 高视阔步 本色当行 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头昏眼花 相得益彰

☆☆☆义愤填膺 叱咤风云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第2篇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七)《滁州西涧》(韦应物)

1.韦应物《滁州西涧》一诗中用以动写静手法描写雨景,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抒发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情怀的诗句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滁州西涧》中诗人渲染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蕴涵对无声息者一丝同情的句子是:“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八)《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九)《送灵澈散人》(刘长卿)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第3篇

一、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教学对策的分析

广西各所高中学校, 正在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高中学校在教学模式上较为单一, 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严重影响了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转变教学观念,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深化改进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1.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应当针对一些较为典型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 使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多样化, 同时提出一些能够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的问题, 锻炼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2.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 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 对于学习与生活有一定的感悟与体验, 从而对学习与生活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认可, 培养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信心, 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多媒体技术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围绕着学生的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将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知识内容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多媒体设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了解语文教学中的新动态。例如, 教学《再别康桥》, 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文章中的情形展现出来, 利用多媒体软件制作相关的图片与动画, 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文章进行提问, 如文章中蕴含着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对于文章有什么样的印象等,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鉴赏《再别康桥》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情感美。

二、广西高中新课改下语文复习对策的分析

1.语文教师在复习中的主导作用

(1) 明确语文考试中的方向

教师应当深入地分析与研究语文考试中的出题方向, 把握语文试卷中的难点、重点以及薄弱点, 在学生复习中突出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难点, 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薄弱点, 然后制定出相应的复习计划, 让学生进行复习训练。

(2) 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文基础理论知识的复习, 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前进行复习活动, 如字词句改正、美文赏析、名句默背、口头作文等。

(3) 总结答题方法与解题思路

语文教师在教学复习中, 要对语文课本中的各个章节、课时进行及时的讲解, 然后总结出答题的方法与解题的思路。例如:习题评讲课中, 教师的评讲要有规律性、针对性以及变化性。

(4) 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学生在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性, 所以教师在引导复习的时候要掌握知识内容的难易度,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与个体辅导。

2.学生在语文复习中的主体作用

(1)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于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对学生做题时出现的比较典型、常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2) 学生应当积极配合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 在整体复习的思路与方法上与教师保持一致。

(3) 重视对语文文章的阅读, 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标记, 学生还要随时记录复习过程中的重点知识。例如:教师应当要求每一个学生自备摘抄本, 每一星期对摘抄本进行检查, 摘抄本上的字数不能够低于1500字, 教师对摘抄本进行批改, 然后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交换阅读。

七年级(下) 期末复习指导 第4篇

1. a bottle of

2. a little

3. a lot (of)

4. all day

5. be from

6. be over

7. come back

8. come from

9. do one’s homework

10. do the shopping

11. get down

12. get home

13. get to

14. get up

15. go shopping

16. have a drink of

17. have a look

18. have breakfast/lunch/supper

19. listen to

20. not…at all

21. put…away

22. take off

23. throw it like that

24. would like

25.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

26.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27. on a farm

28. in a factory

Ⅱ. 重要句型

1. Let sb. do sth.

2. Could sb. do sth.?

3. would like sth.

4. would like to do sth.

5. What about something to eat?

6. How do you spell…?

7. May I borrow…?

Ⅲ. 交际用语

1. ——Thank your very much!

——You’re welcome.

2. Put it/them away.

3. What’s wrong?

4. I think so./I don’t think so.

5.I want to take some books to the classroom.

6. Give me a bottle of orange juice, please.

7. Please give it/them back tomorrow.

8.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9. Don’t worry.

10. I’m (not) good at basketball.

11. Do you want a go?

12. That’s right./That’s all right./All right.

13. Do you have a dictionary/any dictionaries?

Yes, I do./No, I don’t.

14. We/They have some CDs.

We/They don’t have any CDs.

15. ——What day is it today/tomorrow?

——It’s Monday.

16. ——May I borrow your colour pens,

please?

——Certainly. Here you are.

17. ——Where are you from?

——From Beijing.

18.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in New

York?

19. ——Do you like hot dogs?

——Yes, I do. (A little./A lot./Very

much.)

——No, I don’t. ( I don’t like them at

all.)

20. ——What does your mother like?

——She likes dumplings and vegeta-bles very much.

21.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I go to school at 7:00 every day.

22. ——What time does he go to bed in

the evening?

——He goes to bed at 10:00.

Ⅳ. 重要语法

1. 人称代词的用法;

2. 祈使句;

3. 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

4. 动词have的用法;

5. 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

6. 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

Ⅴ. 重难点讲解

1. That’s right./That’s all right./All right.

That’s right.意为“对的”,表示赞同对方的意见、看法或行为,肯定对方的答案或判断。如:

“I think we must help the old man.”“That’s right.”或“You’re right.”

“我想我们应该帮助这位老人。”“说得对”。

That’s all right.意为“不用谢”、“没关系”,用来回答对方的致谢或道歉。例如:

“Many thanks.”“That’s all right.”

“Sorry. It’s broken.”“That’s all right.”

All right.意为“行了”、“可以”,表示同意对方的建议或要求。有时还可以表示“身体很好”。如:

“Please tell me about it.”“All right.”“请把此事告诉我。”“好吧。”

Is your mother all right? 你母亲身体好吗?

2. make/do

这两个词都可以解释为“做”,但含义却不同,不能混用。make指做东西或制东西,do指做一件具体的事。如:

Can you make a paper boat for me?

你能为我做个纸船吗?

He’s doing his homework now.

他正在做他的作业。

3. say/speak/talk/tell

say:是最口语化的最普通的一个词,意为“说出”、“说道”,着重所说的话。如:

“I want to go there by bus,” he said.

他说,“我要坐汽车到那里去。”

Please say it in English. 请用英语说。

speak:“说话”,着重开口发声,不着重所说的内容,一般用作不及物动词 (即后面不能直接接宾语 ) 。如:

Can you speak about him?

你能不能说说他的情况?

I don’t like to speak like this.

我不喜欢这样说话。

speak作及物动词解时,只能和某种语言等连用,表达在对话中恰当使用词汇的能力。如:

She speaks English well. 她英语说得好。

talk:与speak意义相近,也着重说话的动作,而不着重所说的话,因此,一般也只用作不及物动词, 不过,talk 暗示话是对某人说的,有较强的对话意味,着重指连续地和别人谈话。如:

I would like to talk to him about it.

我想跟他谈那件事。

Old women like to talk with children.

老年妇女喜欢和孩子们交谈。

tell:“告诉”,除较少情况外,一般后面总接双宾语。如:

He’s telling me a story. 他在给我讲故事。

tell a lie 撒谎

tell sb. to do sth./tell sb. not to do sth.

Miss Zhao often tells us to study hard.

4. do cooking/do the cooking

do cooking 作“做饭”解,属泛指。do the cooking特指某一顿饭或某一家人的饭。cooking为动名词,不能用作复数,但前面可用 some, much修饰。从do some cooking可引出许多类似的短语:

do some washing 洗些衣服

do some shopping 买些东西

do some reading 读书

do some writing 写些东西

do some fishing 钓鱼

从以上短语可引申出另一类短语,不能用some, much或定冠词。

go shopping 去买东西

go fishing 去钓鱼

go boating 去划船

go swimming 去游泳

5. like doing sth./like to do sth.

两者意思相同,但用法有区别。前者强调一般性的爱好或者表示动作的习惯性和经常性;后者表示一次性和偶然性的动作。如:

He likes playing football, but he doesn’t like to play football with Li Ming. 他喜欢踢足球,但是他不喜欢和李明踢。

6. other/others/the other/another

other表其余的,别的。如:

Have you any other questions?

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others 别的人,别的东西。如:

In the room some people are American, the others are French.在屋子里一些人是美国人,其他的是法国人。

the other表另一个(二者之中),常构成one…, the other…。如:

One of my two brothers studies English, the other studies Chinese. 我两个哥哥中的一个学习英文,另一个学中文。

another表三者以上的另一个,另一些。如:

There is room for another few books on the shelf. 书架上还可以放点书。

7. in the tree/on the tree

两者译成中文均为“在树上”,但英语中有区别。in the tree表示某人、某事(不属于树本身生长出的别的东西)落在树上。表示树的枝、叶、花、果等长在树上时,要使用on the tree。如:

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

那棵树上有些苹果。

There is a bird in the tree.

那棵树上有只鸟。

8. some/any

some和any既可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修饰不可数名词。但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some常用于肯定句中,any常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如:

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

Is there any water in the glass?

There isn’t any water in the glass.

(2)在说话者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一般疑问句中,或在表示请求,邀请的疑问句中,我们依然用some。如:

Would you like some tea?

9. tall/high

(1)说人,动物,树木等有生命的东西,主要用tall,不用high。如:

a tall woman 一个高个子妇女

a tall horse 一匹高大的马

(2)说一个不与地面接触的人或物的高时,要用high,而不用tall,比如人站在桌子上时,飞机飞上天时。如:

He is high up in the tree.

他高高地爬在树上。

The plane is so high in the sky.

飞机在空中这么高。

(3)指建筑物、山时用tall或high都可以,不过high的程度比tall高。

(4)high可作副词,tall不能。

(5)tall和high的反义词分别为short和low。

10. can/could

(1) can表示体力和脑力方面的能力,或根据客观条件能做某种动作的“能力”。如:

Can you ride a bike?你会骑自行车吗?

What can I do for you?要帮忙吗?

Can you make a cake?你会做蛋糕吗?

(2)can用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有时表示说话人的“怀疑”“猜测”或不肯定。如:

Where can he be?他会在什么地方呢?

Can the news be true?

这个消息会是真的吗?

It surely can’t be six o’clock already?

不可能已经六点钟了吧?

You can’t be hungry so soon, Tom, you’ve just had lunch. 汤姆,你不可能饿得这么快,你刚吃过午饭。

What can he mean?他会是什么意思?

在日常会话中,can可代替may表示“允许”,may比较正式。如:

You can come in any time.

你随时都可以来。

——Can I use your pen?

我能用你的钢笔吗?

——Of course, you can. 当然可以。

You can have my seat. I’m going now.

我要走了,你坐我的座位吧。

(3)could 是 can的过去式,表示过去有过的能力和可能性。如:

The doctor said he could help him.

(能力)医生说他能帮助他。

Lily could swim when she was four years old. (能力)当莉莉四岁的时候她就会游泳。

At that time we thought the story could be true. (可能性) 那时我们以为那个故事所说的可能是真的。

(4)could可代替can表示现在时间的动作,但语气较为婉转。如:

Could I speak to John, please?

我能和约翰说话吗?

Could you…?在口语中表示请求对方做事。如:

Could you wait half an hour?

请你等半个小时好吗?

Could you please ring again at six?

六点钟请你再打电话好吗?

(5)can的形式

只有现在式can和过去式could两种形式。能表示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时态,有时也能表示将来。所有其他时态(包括将来时)须用be able to加动词不定式来表示。如:

They have not been able to come to Beijing.他们没有能到北京来。

11. look for/find

look for 意为“寻找”,而find意为“找到,发现”,前者强调“找”这一动作,并不注重“找”的结果,而后者则强调“找”的结果。如:

She can’t find her ruler.

她找不到她的尺子啦。

Tom is looking for his watch, but he can’t find it. 汤姆正在寻找他的手表,但没能找到。

12. be sleeping/be asleep

be sleeping 表示动作,意思是“正在睡觉”;be asleep 表示状态,意思是“睡着了”。如:

——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in the room? 孩子们在房间里做什么?

——They are sleeping. 他们正在睡觉。

The children are asleep now.

现在孩子们睡着了。

13. often/usually/sometimes

often表示“经常”,sometimes表示“有时候”,在表示发生频率上often要高于usually,usually要高于sometimes。这三个词表示的是经常性或一般性的动作或情况,常与一般现在时连用,常位于实义动词的前面,be动词、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位于句尾。如果要加强语气,则放在句首。如:

We usually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我们通常放学后打篮球。

Sometimes I go to bed early.

有时,我睡觉很早。

He often reads English in the morning.

他经常在早晨读英语。

14. how much/how many

how much常用来询问某一商品的价格,常见句式是How much is/are…?如:

How much is the skirt?这条裙子多少钱?

How much are the bananas?

这些香蕉多少钱?

how much后接不可数名词,表示数量,意为“多少”,how many后接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如:

How much meat do you want?

你要多少肉呀?

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your class?你们班有多少人?

15. be good for/be good to/be good at

be good for 表示“对……有好处”,而be bad for表示“对……有害”; be good to表示“对……友好”,而be bad to表示“对……不好”;be good at表示“擅长,在……方面做得好”,而be bad at表示“在……方面做得不好”。如:

Doing eye exercises is good for your eyes.

做眼保健操对你的眼睛有好处。

Eating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health.

吃的太多对你的身体有害。

Miss Li is good to all of us.

李老师对我们所有的人都很友好。

The boss is bad to his workers.

这个老板对他的工人不好。

Li Lei is good at drawing, but I’m bad at it.

李雷擅长画画,但是我不擅长。

16. 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的或习惯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也表示说话者的能力,还有自然现象;而现在进行时表示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构成方式为am/is/are/+doing)。如:

I do my homework in the evening.

我在晚上做作业。

I’m doing my homework now.

我现在正在做作业。

现在进行时常与now, these days, at the moment 或look, listen等词连用;而一般现在时常与often, always, sometimes, usually, every day, in the morning, on Mondays等连用。

We often clean the classroom after school.

我们经常放学后打扫教室。

Look!They are cleaning the classroom.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第5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zhù 可kè汗hán 鞍鞯jiān 辔pèi头 溅jiān溅 啾jiū啾 柝t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

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溅”等词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

(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第6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彷páng徨huáng 鲜xiǎn为人知 选聘pìn 挚zhì友

点拨:注意“彷徨”不要误读为“fáng huáng;”“鲜”是多音字,这里是“少”的意思,应读xiǎn。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ǎi) 宰割 (chóu) 筹划 鞠躬尽(cuì) 瘁

3.解释下列词语。

(1)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2)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

(3)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二、重点句子知识单

他(邓稼先)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点拨:这几句话高度概括了邓稼先的高贵品格。

三、文学(文体)常识

1.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迫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第7篇

(一)登幽州台歌(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背景: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却不为武则天采纳,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的心情非常苦闷。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赏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诗人登临幽州台,俯仰古今。写出了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天地之“悠悠”与人的“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放置在了广漠的宇宙空间中,衬托出了人的孤单渺小。

面对茫茫的天际和原野,诗人“怆然而涕下”思绪进一步拓展,由个人遭遇联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暂,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正是这种思考,赢得了后人广泛的共鸣。”

1、诗歌中抒发诗人对明君的渴望之情的诗句是:

前不见来者

,后不见古人。

2、诗歌中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悲伤凄凉的诗句是:

独怆然而涕下。

3.《登幽州台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作者孤独地站在幽州台上,仰首责问苍天。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慨?

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的境遇,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5、诗人为什么“独怆然而涕下”,“独”字有什么作用?

诗人想到宇宙浩大,个人渺小,更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内心无限感慨,涕泪纵横。“独”字,正是诗人寂寞、凄凉、苦闷的心境。

6、从这首诗中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

7.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写登临幽州台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孤寂的愁苦情怀。

(二)望 岳(“望”字贯穿全诗)(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故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用众山低小,进一步反衬泰山的高大。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坐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开篇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雄伟挺拔,“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这两句是静景)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泰山上面层层白云涌现,变化多端,诗人望之,感到自己的胸中云气回荡,无比开阔。诗人还目不转睛的欣赏泰山上空归鸟回旋,飞还山林,鸟的翱翔,勾勒出泰山“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背景。“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写望岳时的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令人震撼的力量。(这两句是动景)

最后两句写诗人登山的渴望,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顶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凌”字,表现了作者登顶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慨,这是诗人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的体现。“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原意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都显得极为渺小。蕴涵的哲理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雄伟高大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翻译: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都显得极为渺小。感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哲理: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三)登飞来峰(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的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写登飞来峰的感想)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的高塔,在雄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面上看是即景说理,其实是用典来直抒胸臆。“浮云”借代奸佞小人。表现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原意是“不要害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重点: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达诗人这样的思想感情?

不要害怕眼前的浮云会遮挡眺望的视线,只因为自己身在山的最高层。这里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明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困难的哲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大无畏的精神。

(四)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首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颔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颈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尾联)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是陆游的名篇之一。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豚,是小猪,这里指猪肉。足鸡豚,指菜肴丰足。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以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写农家在丰收年殷勤待客的情谊,间接抒发了自己在山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这两句写农民热情好客的习俗。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有时像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了另一个美妙的去处。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生活的哲理。常用来比喻困境中仍然蕴含希望。

蕴含着深刻地哲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写农人呢们欢天喜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两句诗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写诗人的愿望,一个热爱家乡、与乡亲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迷人的山水,古朴的风俗,淳朴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颈联和尾联所抒写的,正是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五)己亥杂诗(其五)

(清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抒情叙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开联想)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泥土,还能起着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抒情叙事,在无限的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慨。一方面,离愁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诗的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比喻的手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掉落的花瓣并不是冷酷无情、自哀自怜、是消融在泥土中以更好的保护盛开的鲜花,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也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然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这首诗作抒写辞官南 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作者在诗中提到落红真正的用意是:用比喻的手法,以落红来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辞官还乡,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赏析: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和自然地幽静融合在一起。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表现额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

(二)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此夜曲中闻折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了诗人无尽的乡思。

(三)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赏析:“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

(四)晚 春

(唐 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时间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这首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读起来饶有趣味。

诗中写花木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诗句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诗中借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诗人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一)泊秦淮(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这是一首触景感怀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故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二)贾 生

(唐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赏析:本诗借古讽今,意在借贾谊的遭遇,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求”“访”,似乎能够表现汉文帝的诚意。“求贤”而至“访逐臣”。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赞美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南宋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四)约 客(南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芯结出的灯花。

赏析: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反衬)。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七语文下复习资料 第8篇

教辅的正面作用已无须赘言, 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也使得它比其他学科更多地借助于教辅的补充功能。然而, 许多语文教师和学生却因此过分迷信教辅资料的作用, 忽视了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不负责任的教师, 会完全依靠教辅资料代替作业, 对教辅资料不加选择完全被动地接受和利用;学生也相信利用教辅资料就能够解决所有知识问题, 对教辅提供的答案, 单纯利用并依靠它代替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自主学习”的二期课改精神, 学生主动地位的肯定, 更呼唤着我们在教辅资料的使用上给学生必要的指导, 让学生从盲目地被动使用变为有目标性地主动利用。那么, 语文教辅资料的使用究竟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呢?

一、需要提倡适用性、多样化原则

经营教辅资料是一种商业行为而非教育行为, 商家组织编写、发行教辅资料, 更多的是考虑市场利益, 而不是教育本身。为了经营品牌, 他们总是找名牌学校的精英教师编写, 并以此为标志证明自己品牌的质量。名牌学校的精英教师, 在知识教学和学习指导方面具有较多的经验, 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教育本身具有许多特殊性, 学生使用教辅资料的根本目的是辅助自己学习知识, 而我国各地教育发展很不平衡, 就是同一地区也有一般学校和重点学校的差别, 同一学校也有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异。新课程改革, 就要求在教育不平衡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的差异, 使各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它首先承认了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其次承认了学生自身的差异带来的教育服务的差异, 在此思想指导下, 努力为各类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因此, 学校统一征订教辅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它既违背了“因材施教、因生施教”的原则, 也有悖于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对于原有的统一征订的教辅资料, 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 使之能够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相适应。有条件的学校、有能力的教师, 还可以开发适合自己学生学习实际的多层次、高水平的教辅资料。

二、坚持适时性、适度性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 课前的预习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取得更好的预习效果就成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追求。如果教师此时难以自我总结、提炼相关方法, 就可以借助教辅资料。如有的教辅资料就设计了“经典提问”版块, 将本课时的重点内容以生动的提问方式表现出来, 既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 又便于学生快捷地掌握所学内容, 这就是适时性原则的体现。

学好语文, 阅读和作文技巧的掌握是两个关键性的版块, 语文教学和考试中更是注重这两方面。而要想轻松顺利地完成这两个部分的学习, 不依靠课外的教辅资料是难以实现的, 需要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经典文章、采集一定数量的写作素材, 训练解答相关的阅读习题。这里面就有一个量的把握问题, 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指导、适度规定相关数量。

三、要求检测性与提升性并重

上一篇:当老师不在的时候叙事作文下一篇:爱抽烟的爷爷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