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量工作范文

2024-07-22

企业计量工作范文(精选8篇)

企业计量工作 第1篇

企业计量工作

目的:增强市场经济的竞争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

一、企业计量工作的任务

1、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行政章程、方针政策。

2、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制定企业计量发展规划、计划、管理制度及程序文件。

4、做好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的管理及溯源工作,保证量值准确可靠。

5、加强计量数据管理。

6、提高计量检测能力与计量管理水平。

7、搞好企业内部的计量依法监督管理(包括委托、授权及接受监督检查)。

二、依法管理的内容

1、计量标准的管理。建立本单位所需要的计量标准,并制定及做好:周期检定、定期外送

检、标识、相关文件记录等工作,计量标准器受检率、合格率应达到100%。

2、强制工作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定及做好:周期检定计划、未受权定期送检、标识、相关

文件、记录等工作,其受检率100%、合格率。

3、非强制工作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定搞好:分类管理、周期检定、自检及送检计划、未受

权定期送检、标识、相关文件、记录等工作,其受检率、合格率。

4、不合格工作计量器具的管理。制定搞好:确认、降级、停止使用、纠正措施、标识、隔

离存放不合格工作计量器具的工作。

5、计量单位的管理:确保法定计量单位统一(文件、资料、标牌、产品使用说明书等)。

三、科学管理内容

1、计量确认体系:企业应建立一个包括,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的校准、修复、调试、封印、标识的一整套文件化的计量工作体系,实现对企业计量工作的系统化管理,使企业计量器具处于受控状态。

2、生产过程的计量控制:在产品‘质量环’的各相关环节科学地设置计量检测控制点,以

形成质量控制的计量检测网络(设备及人员)以确保产品‘质量’。

3、计量器具的流转管理:做好计量器具的采购、验收、储存、发放、使用、修理、报废的流转管理,以防滥用、误用。

4、计量器具的标识管理:对计量器具标志的样式、色彩、类别、填写内容所进行的管理。

5、计量器具的封印管理:对计量器具的可调部份进行封印的管理与措施。

6、计量器具的技术改造。按企业需要与生产技术进步发展相结合做好其技术改造。

7、计量器具的记录:对计量器具的检测能力和表明测量过程有效运行的有关事项作规范性的记录,即形成规范性的作业文件。

8、计量数据的管理。须监督管理好的计量数据有:

1)进出厂物质计量数据

2)原材料消耗计量数据

3)能源进出厂及消耗计量数据

4)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关键工序和质量技术指标的计量检测数据

5)安全及环保计量数据

6)影响产品质量的原材料的物理、化学及无损检测的计量数据

9、测量不确定度的确定:对测量过程中影响测量准确的计量检测设备的“人、机、料、法、环”实施有效控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符合要求。

10、外协的计量控制:对被委托方的计量检测能力的考查、确认(事前考查、事中监督、事后检测)。

四、企业计量保证

1、组织保证

1)将计量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日程,确定各级领导及部门职责。

2)建立完善计量管理系统。

3)按企业情况设置专职与谦职人员。

4)计量实验室应有专职的管理负责人与相应技术职称人员。

2、计量管理制度及其程序文件。

1)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计量管理制度及其程序文件,纳入日常管理。建立计量管理制

度及其程序文件有:

(1)企业计量管理办法;

(2)计量检测设备的流转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

(3)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使用、维护修理、降级、报废及销号制度或程序文件;

(4)计量检测设备的周期检定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

(5)在用计量检测设备监督检查制度或程序文件;

(6)计量原始记录数据、统计报表、证书、标志管理制度或程序文件;

(7)计量检测设备技术档案和资料保管使用制度或程序文件;

(8)计量检测事故分析及处理制度或程序文件

(9)企业计量监督制度或程序文件;

(10)计量检测人员培训、考核、任用、奖惩制度或程序文件;

(11)计量检测室验室工作制度;

(12)计量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或工作标准;

(13)计量检测质量手册的制定、修订、分发、执行、考核制度或程序文件。

2)企业保存各项制度或程序文件的执行记录。

3、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

1)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性能指标的需要配备。重点把握计量检测设备的准确

度、稳定性、量程、分辨力等计量特性。

2)工艺过程控制、能源、经营管理的计量检测设备率不得低于95%,安全环保计量检

测设备不得低于98%。

4、计量人员

1)计量检测人员,应持有检定员证书,每个检定项目须两名以上的持证人员;

2)计量管理人员,应该熟悉计量法律法规,掌握企业计量工作制度,并具有一定的计量

专业知识与技能。

3)计量人员应相对稳定,并进行定期培训、考核。

5、检测设备及检测实验室环境条件:为保证计量检测设备检测的准确性,应对检测设备的使用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振动、含尘量、噪音、防腐、生物细菌等因素作出相符合性的要求,并对其进行监控、记录。

6、计量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

1)企业(供方)应定期根据质量审核的结果和用户(需方)反馈的自信对计量检测体

系进行审核。

2)企业应定期对计量检测体系在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中作用的有效性进行内部

审核。

3)计量检测体系的评审或审核应制定计划和程序文件,并对评审或审核情况作记录及

归档。

企业计量工作 第2篇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0日 来源: 阅读人次:次

吴江市年耗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能源计量工

作报告

一、我市用能情况分析

为切实加强企业能源管理基础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工作目标,2007年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降耗管理措施,节能效益明显提高。但5000吨标煤以上耗能企业能源消费量增幅仍然较大,某些企业负责人节能减排的思想有待进一步的解放,企业在节能减排上的资金投入需进一步的加大,全市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2007年我市69家市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耗折合标煤数为135万吨,节标煤数达4.07万吨,节能降耗取得新的突破,但各单位之间节能降耗的情况不均衡,甚至出现了一部分单位节能标煤数不降反升,能源消费增速加快的局面。07年我市工业用能一直保持高增长态势,工业能耗占全市能耗总量提高比重日益提高,能源消耗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我市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情况分析

企业建立完备的能源计量监控管理体系,对加强生产经营核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基础作用。众所周知,严格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在发达国家,通过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直接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各行业都不惜把大量资金投入计量领域,以期获得高额经济回报。在我国,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能源消耗总量较大的行业一直非常重视企业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能源计量体制,也是各工业行业中能源计量管理相对完善的,而其他行业的能源计量工作相对薄弱。根据对我市市重点耗能企业的检查统计,69家企业配有能源计量管理人员共135人,其中专计量管理人员69人,兼职计量管理人员66人,应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应在1469台,实际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为1234台,配备率达到84%,此外执行周期检定的能源计量器具受检率以及合格使用率达到97%,基本上能达到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中的要求。但是能源计量管理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我市这些市重点企业中仅有1家单位通过了计量体系确认的,13家企业通过了计量保证确认,10家企业通过了计量合格确认,未建立计量体系确认的单位达到了检查企业中的一半以上,其他企业在能源计量制度、人员、器具的管理方面等还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从我市年耗5000吨以上标煤耗能单位的能源计量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对能源计量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对器具的管理、检定等基础工作上,从人员到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企业总负责人的思想存在偏差,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能源计量工作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企业的一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由于涉及企业间的贸易结算,所以配置和管理相对完善,但在一些流体计量方面由于技术原因仍存在因计量器具不准确而产生贸易摩擦的情况。如一些热电厂向多个蒸汽用户供应蒸汽,当冬季总蒸汽需求量大时,蒸汽总管的流量计准确而各个用户的个别流量计可能处于非设计负荷区,使得各个用户的流量和有可能小于总管流量;当处于夏季时,有可能出现用户少,用蒸汽的企业根据工业生产需要蒸汽需求大,流量计能够准确计量,但总管的流量小于流量计的设计工作范围而导致流量测量不到,从而出现各个流量计的和大于总管的流量。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行业和地区多有发生,这需要在流量计的设计选型和系统配置

方面系统考虑加以解决。第二,企业的二级能源计量器具一般指的是能源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分公司或各个车间及各个工序之间的分配和互相输送。目前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几个行业二级计量的配置和管理是相对完善的,而在其他行业则相对较薄弱,很多企业能源购入以后认为内部计量无所谓,根本不去管理,尤其是对工艺产出能,仍存在没必要进行明确计量的认识误区。这种情况在很多企业的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导致无法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管理分析。这需要企业首先在认识上加强能源管理,改变“重节能项目轻能源计量”的认识,并树立通过能源计量器具完善加强能源管理的投资要比一般的节能项目投资的效益要明显的意识。第三,企业的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一般是指企业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情况,企业的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置情况普遍较差,即使是能源管理情况比较好的行业中的企业也存在很多问题。按照GB17167即《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要求,企业在计量方面的投资将可能显著增加,同时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也使得一些仪表无法安装上去,但是在一些重点装置和工序方面,企业对其能源计量应当加强,尤其是根据工艺的需要已经配置了一定量的能源计量器具、只需适当加一些仪表就可以完成能量平衡监测的装置和工序。第四,企业能源计量仪表采集的能源数据管理方面相对薄弱。企业的计量器具一般由设备或仪表车间管理,能源数据的月报数据有能源统计部门管理,而能源的采购和消费调度由生产和运行管理部门管理,能源计量、能源数据统计、能源利用效率和成本分析等相关工作缺乏统一部门的管理,所以导致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也是能源计量得不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典型事例

苏州东吴水泥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2007年获得国家免检荣誉称号,并获得了计量保证确认。在这次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中,企业积极配合,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积极配备好能源计量器具,对重点耗能设备进行积极改进。并通过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做好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积极开展能源计量工作。

公司设有专职计量人员26名,负责所有进出厂原燃材料和出厂水泥的计量及计量设备的维护和周检工作,保证计量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计量数据的正确统计。

一、二级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为100%。根据煤、电、水等各类能源的配备要求,分别配置了进出能源计量器具,对各主要用能设备也配备了相应的能源计量器具。由专人负责计量器具的管理,分别建有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主要次级用能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并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按周期开展检定。企业建立了三级能源管理网络,明确各级职责,制订了考核机制,每月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技术改造,节能减排效果明显。2006年、2007年分别节约能源折合标煤1295吨、3592吨,2007年万元GDP能耗折合标煤4.21吨,同比2006年节能百分比达7.06%。由于企业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投入的资金得到了良好的节能回报,企业在进一步加强和重视计量管理工作的同时,对我局给予的企业计量工作指导作出充分的肯定和感谢。

四、存在问题

目前有些企业仍未把节约能源和利用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保障措施,节能的法律意识淡薄,企业能源计量工作比较被动,认为能源计量是政府要求的,是“不得不做”的,因此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开展企业能源计量工作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是企业领导层片面追求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忽视计量管理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的保证作用以及它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能源计量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二是企业计量基础薄弱,企业计量设施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投入不足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三是计量管理水平落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或不严格执行,使计量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四是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企业计量人员缺少技能提高的机会且待遇较低,很多高素质人才流向其他生产部门。

五是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指导服务没有完全到位。这些原因导致企业计量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促进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应有作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我市重点耗能企业多、也存在较多问题的实际情况,我局制订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如下:

1、开展节能知识培训与宣传,强化全员节能意识。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帮助下,开展企业内部计量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加强能源计量人才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企业能源计量人员的综合素质,督促企业能源工作做到量化管理。

2、实行能源的目标管理,层层分解落实,节奖超罚。加强与市经贸委的沟通联系,建立和完善节能奖惩制度,安排一定的节能奖励资金,对节能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等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惩罚。将节能目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员工的业绩考核制度,严格绩效考核,注重节能实效。

3、促进节能技术改造,鼓励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企业每年安排一定数额资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要加大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作为增长方式转变的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加强计量管理促进企业节能工作 第3篇

1 充分认识计量管理对企业节能的重要性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肩负着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和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 许多工作都与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 计量是企业重要的技术基础, 缺少科学的计量数据, 节能和管理就是一句空话, 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计量数据不准或不真实, 什么成本、经济效益都不可能真实。企业广泛使用计量检测数据为经营管理服务, 将这些数据反馈到企业的产、供、销各方面。准确可靠的经营管理数据信息的获得, 是靠计量工作实现的。只有计量数据的可靠, 才能为企业生产、经营及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 才能真正实现“一切用数据说话”, 达到提高企业管理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不解决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 或者企业领导对能源计量工作重视不够, 是不可能把企业节能工作搞好的。近年来, 随着各地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专项整治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 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 在技术和管理上, 相当一部分企业能源计量基础工作不扎实, 没有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模式, 存在对国家能源计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了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足或不适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队伍不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 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 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没有准确和必要的计量数据, 无法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 无法找到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 企业的能源消耗就是一本“糊涂账”, 更谈不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节约开支、降低成本, 没有计量这把尺子可不行。

通过广泛的能源计量法规宣传和国家节能政策的宣传, 要转变企业负责人对能源计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和使用、不把计量数据作为能源管理节能降耗和成本核算依据的错误观点, 进一步促进企业自觉开展节能降耗活动, 推动了企业计量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计量管理要融入到企业节能中去

2.1 完善各项能源管理制度

为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要制定严格的能源管理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 理顺了工作流程, 各项管理规范、顺畅。这些制度包括:用电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燃料管理制度、统计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定额管理制度在节约用能、合理用能、控制能源消耗生产成本的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在能源使用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上安装的能源计量器具, 使得各个环节上的能源是否按定额消耗就有了依据。通过严格的检查、考核、评比, 确保奖惩结果在每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兑现。

2.2 确定能源计量工作的范围

能源计量工作是企监实现能源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 负责制定能源计量网络图和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划;

(2) 协助企业能量平衡测试, 为企业用能设备的改造和管理提供可靠数据;

(3) 参加基建、技术改造措施有关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方案的审批;

(4) 编制能源计量器具购置计划、安装和调试;

(5) 对因计量不准而引起的能源经济纠纷进行技术仲裁;

(6) 对能源计量器具的合理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2.3 构筑计量管理平台, 为节能降耗提供技术保障

计量确认体系是一个“标准化”的系统, 有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和资源五部分构成。计量确认体系在计量设备的规范、计量检测设备的配备及性能要求、储存与保管、量值溯源、记录、标记、环境条件、计量人员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 并对应形成适宜程序文件。

2.4 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溯源、检定等管理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量值溯源, 出具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技术保障。为了保证使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统一、准确, 计量管理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按照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 对企业能源计量范围内的各种计量活动进行管理、监督。配备必要的能源计量器具, 建立企业能源量值传递系统。制定能源量值传递溯源图, 明确规定标准器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 器具的型号、数量, 被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的名称、精确度、测量范围、数量、使用地点、检定周期等, 使能源计量器具的受检率要达到100%。实行周期检定要求能源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要达到100%;检定/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才能投入运行。能源计量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要保证投入服役运转的计量器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3 建立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模式

加强能源计量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急需的。一方面, 要依据国家计量管理部门所提出的管理要求, 从加强能源管理出发, 结合企业管理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 要依靠企业在管理中充分发挥自主作用, 建立科学的能源计量管理模式, 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能源产、耗数据。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各企业能源计量由计量机构统一管理, 从计量监督、计量器具的配备和改造、量值传递到数据采集、计量认证及计量器具的拆装、维护均由计量部门负责。这种计量管理模式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公正性, 可对能源计量的全过程实行集中监督、统一管理, 使企业计量工作协调发展, 但这种模式完全依赖于计量部门, 缺乏监督认证。计量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能源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不利于企业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督控制。

随着国企体制改革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笔者认为, 企业对能源计量应建立由计量管理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的管理模式。计量管理部门着重于计量器具的管理、选型配备, 制定完善的周期检定定计划, 做到检定记录齐全, 数据准确, 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均应有检定合格证, 并在有效期前使用, 以保证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能源管理部门负责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能源计量数据采用“数出一门, 多家认证”的管理方式, 由能源管理部门采集的能源计量数据必须经工艺员复核、用户部门签字、计量部门认证后才能报表的三级管理模式。计量部门和用户部门在平时采取抽查认证方式监督计量数据的准确性, 各部门分别建立完善的计量数据管理台帐。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应用性, 通过数据汇总、统计分析, 能耗检测, 对量值进行管理, 指出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化建议, 使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既能对能源管理部门、消耗部门和计量部门互相监督的作用;又能让两个部门共同配合、密切协作, 使能源计量经常处于正常状态, 满足能源统计的需要。在能源计量发生纠纷时, 应由计量管理部门和能源管理部门共同协商裁决。

综上所述, 计量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只有依靠科学的能源计量手段和管理方法, 提高计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 促进节能降耗, 才是提高产品质量, 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万路.能源计量百问[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7.

[2]尉忠友.工业企业能源计量与管理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7.

[3]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减排培训教材:节能技术篇[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8.

浅谈企业计量管理工作 第4篇

[关键词]生产 质量 管理 计量

一、前言

由计量体系提供的数据信息,是企业信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的神经末稍,涉及企业的各个领域,没有准确、一致、可靠的计量信息,企业就无法作出科学的决策,也就是说,无法科学、有效、合理地组织生产和提供优质服务,就如大脑没有神经末稍的话,人就会瘫痪一样。一个企业的生产,从原辅材料采购到生产工艺的过程控制再到产品的实现或实现要提供的服务,包括材料入库检验、产品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以及出入库的数据采集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各種测量和控制,我们可以把企业生产活动的过程,看成是企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科学地完成信息流、人流、物流这三个基本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企业的计量工作是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二、计量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1.从原辅材料的进厂,就必须用计量手段在数量和质量上严格把关,只有达到合同规定或工艺要求的原辅材料才能入库,从源头消除产品质量的隐患。原辅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产品设计要求,不仅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最终质量,而且会影响其加工的工艺性能,也间接影响着生产。数量是否准确,则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消耗。如烟草行业中烟叶进库前必须检测含水率、重量等指标;如果测量分析仪器失准,用它测量的量值不准,将会造成经济上的很大损失,如实际的含水率过高会导致霉变等事故。

2.外购备件和生产过程各种工艺监控设备的采购,进厂前必须严格用计量手段检验或在采购前进行分析,确保装配的可靠性和工艺监控的精确度达到要求,否则就有可能造成质量事故或设备事故,直接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例如水份仪的采购,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求,在烟草行业其精度必须达到国家对烟丝含水率的要求(±0.1%),如果达不到这个精度,它所检测、监控生产的产品就不可能达到国家标准。

3.使用计量中的测量是生产过程对工艺参数监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自动化或连续的流程生产中,测量设备已成为重要的工序组成部分和生产装置的一部分,直接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如烟草行业中制丝生产线中的加香加料的自动化控制,就是通过采集了电子称的数据以及其它相关计量参数而得到保证的,如果电子称的数据失真,直接影响烟丝加香加料的质量。

4.充分利用计量数据的反馈作用,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如烟草行业中烟丝的生产过程对蒸汽温度的要求和气动元件对压力空气的压力要求都要有相应的计量器具(温度计、压力表)来进行反馈,才能实现对锅炉、空压机进行有效的控制,既不浪费能源又要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三、计量与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在企业的质量管理活动中,计量在产品质量检验和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说话,客观评价质量的好坏。不论材料、元器件、半成品或产品,按照国家或企业技术标准规定的各种定量指标,只有通过计量器具的准确测量,得到相关数据与标准比较后,才能得出是否符合规定的结论,从而决定能否投用、继续加工生产或允许出厂销售。

2.控制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和最大限度降低劳动和物质消耗;如烟草行业中烟丝的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品牌的要求,对不同产地的烟叶进行定量配比,不同数量和产地的配比就产生了不同的口味,它的定量就要靠配比电子皮带秤来实现定量控制。

3.产品的质量最终的科学评价必须依赖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计量检测手段。产品质量的最终评价检验,集中表现为对产品质量的技术特性或参数的定量数据是否符合或达到国家或企业技术标准的对相应定量数据的要求,如烟草行业中国家标准对烟支的检测项目:烟支含水率、烟支重量、烟碱含量、焦油含量等,这些定量数据的取得,都依赖于计量设备的可靠性,如果数据取得过程中,计量设备不可靠,就无法对产品作出正确的科学的评价。

综上所述,计量的真实性、可靠性是工业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计量检测采集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是信息处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基础。采集的数据不准确、不可靠,反馈到生产工艺过程就无法对加工状态或提供的服务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因此,没有准确的计量器具对各种参数进行测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即使用最先进的计算机管理,再好的管理方法,没有准确的数据也不可能有科学的决策。所以说,没有先进科学的计量手段就不可能有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科学化。

四、结论

化工企业计量工作管理规定 第5篇

为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工作,提高企业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耗,保证产品质量,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要求计量工作要配备好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能源管理、经营管理、计量测试等所需的计量器具,管好数据,保证在用计量器具的单位统一和量值准确。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综合计量管理。2 引用标准和文件

《计量法》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计量管理手册》 3 职责

3.1 设备管理部为计量管理主管部门,负责制定计量设备和器具的管理办法并监督执行。负责公司各类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和一般在用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并保留记录。接受上级计量部门的监督和计量标准复查审核。3.2 电仪分厂电气车间和仪表车间参与计量管理工作。4 检定机构

长度检定室; 力学检定室; 热学检定室; 电学检定室。5 管理内容

5.1 计量记录与档案管理

5.1.1 计量标准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5.1.1.1 收集整理国家新颁布的各类检定规程。

5.1.1.2 各类技术资料由专人负责保管未经许可不得外借。包括各类计量标准证书、计量标准及配套设备说明书、出厂合格证、检定证书、履历表、检定规程及各项目检定员证件。

5.1.2 原始记录及证书管理制度

5.1.2.1 原始记录的数据处理应字迹工整,数据真实,记录完整。

5.1.2.2 根据检定结果出具相应的证书(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合格证)。各类证书应字迹清晰,结论明确。

5.1.2.3 检定员、核验员须在原始记录和检定证书上签字。各类检定证书发给送检单位前加盖检定专用章。5.2 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制度

5.2.1 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上级计量部门考核合格,持有计量检定员证方能从事计量检定工作。

5.2.2 计量检定人员应熟悉计量法律法规,熟练地掌握所从事检定项目的操作技能,能够准确判断计量器具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或提出处理意见。

5.2.3 计量人员应具有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工作有条理,记录认真,字迹清晰端正。

5.2.4 计量人员应能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计量工作的要求,并组织有效实施。

5.3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5.3.1 周期检定管理制度

5.3.1.1 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工作必须由持证人员承担。

5.3.1.2 计量器具的检定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检定规程的要求,检定证书要符合国家标准。

5.3.1.3 根据计量器具的类型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周期检定时间,编制周期检定计划,按月下达各使用单位,以便及时送检。5.3.2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

5.3.2.1 按国家或行业规定进行计量器具分类管理。5.3.2.2 编制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及周期检定计划。

5.3.2.3 检查计量器具使用情况,杜绝使用无合格证、无印章、超期的计量器具。5.3.2.4 参与计量器具的选型、购置、验收、使用检定等。5.3.3 标志管理

5.3.3.1 对公司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实施色标管理。

5.3.3.2 色标注明检定(校准)日期,有效期和检定(校准)单位或检定校准人员。

5.4 环境条件管理制度

5.4.1 各检定室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抗震条件等符合各项检定规程的规定。5.4.2 由各检定室负责人对环境条件进行监控。5.5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5.5.1 编制公司开展的各类检定项目量值溯源等级图。

5.5.2 公司最高计量标准按《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5.5.2.1 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应定期送检。5.5.2.2 计量标准应定期进行稳定性,重复性考核。

5.5.2.3 所有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设备由各实验室人员保管维护。

5.5.2.4 对修理和新购的计量标准器或配套设备,应及时填写计量标准更换申请表,上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并在履历表上注明。

5.5.2.5 对有闲置不用或准确度等级达不到要求的计量标准器或配套设备,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方可封存或撤销,上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并在履历表上注明。

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对公司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达到计量信息和统计数据完整准确,为经济核算提供有效依据,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计量器具的综合管理。2 引用标准和文件

《计量法》 《计量法实施细则》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 3 管理程序

3.1 公司计量器具的配备管理

按照《用能单位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规定的配备标准,结合公司生产工艺情况配备计量器具。3.2 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采取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管理方法,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主要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常用计量器具低值易耗的特点,将公司计量器具划分为A、B、C三类。A类计量器具包括:

a.公司最高计量标准;

b.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B类计量器具包括:

a.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 b.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 c.用于公司内部量值传递的计量器具。C类计量器具包括:

a.用于非生产定额考核的计量器具;

b.无准确度要求,使用频率低,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

c.用于生产过程中非关键部位或仅供参考的参数测量计量器具。3.3 管理制度

3.3.1 A类计量器具管理

A类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国家计量行政部门的检定管理办法,执行强制周期检定,由设备管理部统一控制管理。3.3.2 B类计量器具管理

对列入B类管理范围的计量器具,公司有资格开展检定的,根据国家检定规程进行周期检定。未开展检定项目的计量器具,送法定计量部门进行检定。3.3.3 C类计量器具管理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实行首次检定(校准)或进行有效期管理。3.4 维护、使用、保养

3.4.1 按照国家检定规程和有关规定,制定各种计量器具的维护、使用、保养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3.4.2 公司最高计量标准由各类计量标准负责人进行维护保养。3.4.3 其它计量器具由使用单位负责维护保养。3.5 计量器具的检定

3.5.1 依据A、B、C分类管理办法,编制计量器具周检计划。

3.5.2 A类计量器具的周检计划由设备管理部统一制定,其周检率应达100%。3.5.3 B类计量器具的周检计划由各检定室依据规程制定,其周检率应≥95%,周检合格率应≥90%。

3.5.4 二、三级能源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部门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周检计划。3.5.5 A类、B类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应由专人妥善保管,B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原始记录应保存2年以上。

司磅数据信息传递程序

1、司磅站司磅员做好公司进出物资每车的准确计量工作,并对当天所有物资进行精确的盘帐,拿出当天的精确数据。

2、司磅站统计员每天及时收取各类过磅物资的数据帐单及票证,再次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等待相关部门前来收取数据凭证。

3、司磅站信息员及时对每天各类物资过磅数据传递到公司OA平台上(专门建立的专栏),定期向相关部门及领导传递亏吨情况及对存在问题的看法。

4、相关部门收取计量单据及其它票证工作时,需在司磅站统计员处签字领取。

司磅监督管理规定

一、票据管理

1、供应部:

(1)所有供应部采购的化工原料(进厂送货的物资),均需要提供对方计量单据,方可上磅计量。

(2)所有供应部采购的煤,火车计量需向司磅站轨道衡按列提供大票,汽车衡需向司磅站汽车衡岗位按批次提供吨位数。

(3)所有供应部采购的化工原料称重计量单据(汽车衡),供应部要定期派人到司磅站统计员处签字领取。所有供应部采购的煤(火车进厂),供应部派人到轨道衡岗位上签字领取。

(4)对特殊数据提供,供应部应提前与司磅站协调,司磅站在不违背《计量法》及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给予积极配合。

(5)废旧物资空车上磅,均要出具提货单据,司磅员在审核无误后,方可上磅计量。

(6)废旧物资的提货单据和计量单,仓库需派专人凭增值税发票到司磅站统计员处核对后签字领取。

(7)司磅站信息员向公司OA平台上(专门建立的专栏)传送供应部购进产品后的计量数据,并定期向相关部门领导报送。

2、销售部

(1)司磅站稽查员、司磅员应对销售部开具的提货单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与销售部协调。

(2)所有来公司提货的客户均需有销售部开具的提货单,方可上磅计量。(3)所有过磅单据,销售部需派专人到司磅站统计员处签字领取。(4)司磅站信息员向公司OA平台上(专门建立的专栏)传送销售后产品的数据,定期向相关部门领导报送。

(5)所有过磅单据,销售部需派专人到司磅站统计员处签字领取。

3、产成品库:

(1)产成品库发货员必须见司磅站在销售部提货单上加盖的时间章(初步审核到达时间是否相符合)及联络单,才可给予发货。

(2)所有提货过磅车辆,发货员须正确填写司磅站开具的提货联络单。(3)固体产品过磅,汽车衡根据产成品库开具的出门证上发货的吨位,司磅站司磅员需对净值进行核对,在允许范围内,方可上磅计量并加盖司磅站计量章。

(4)所有过磅提货单、计量单、日报表,产成品库需派专人到司磅站统计员处签字领取。

二、车辆及物资管理规定

1、所有上磅车辆,在上磅前必须放尽水箱及其它容器的水,工具箱严禁搀杂与车辆货物无关的物品。

2、所有上磅车辆不允许占磅放水,对占磅放水不听从司磅站稽查劝告的,移交保卫部门处理。

3、在司磅站汽车衡工作期间,所有过磅车辆不允许无故把车辆停放在磅台两头,阻碍上磅计量次序。对于故意触犯者,司磅站稽查有权将其移交保卫部门处理。

4、供销、仓库应从源头上告知提、送货的客户,进厂车辆严禁水箱及其它容器带水,工具箱严禁搀杂与车辆货物无关的物品。

5、保卫部门对提、送货进厂的车辆需见提、送货单方可放行。

6、对来公司提、送的所有物资均实行联络单制(煤除外)。

7、对来公司提、送的所有物资均需有司磅站开具的联络单,方可给予发货和接收。

8、所有来公司提、送货的车辆,在出门上磅计量时,司磅员均需见返回的联络单上相关人员签字后,方可办理计量及其它相关手续。

9、对供应部采购的化工原料亏吨情况,司磅站定期向供应部及相关领导反馈,并提出索赔方案。

10、对过磅后车辆,在办理相关财务手续时,车辆必须停放在稽查视线内。

11、空车复磅出厂,须告知司磅站工作人员复磅出厂的原因,司磅站稽查员做好记录。

12、重车复磅出厂,在告知司磅站工作人员复磅出厂原因时,必须持相关部门的证明。

13、车辆上磅复磅时,进厂计量值与复磅计量值应在±20kg差值之内方可办理复磅手续,因其它原因造成复磅值大于±20kg值的车辆,必须有相关部门证明,方可办理复磅手续。

14、所有过磅车辆,在取得出门证后,必须在5分钟内出厂。

15、所有化工罐车在厂区内严禁排放罐内残液。

16、对于精细产品残液、废氧化铝,必须持有精细化工相关单位开具的证明(证明要有相关单位的章、主要领导签字),方可办理计量及出门证手续。

17、对于退货进厂的产品,客户须凭相关部门(销售公司)证明,证明须盖章及主要领导签字,汽车衡方可给予办理退货手续。

18、对于化工产品超吨位的车辆,不予开具出门证,联系销售部门处理。

施工企业计量工作个人总结 第6篇

时光飞逝,转瞬间20XX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有收获,也有不足。下面就个人在本的主要工作进行总结:

1.内部计量

今年接手了第三工程公司、通村公路项目部以及东普的内外部计量工作。这完全是第一次独立做计量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支持下,最终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但是与其他同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工作方法有待继续优化,宏观把握的同时需要更加细心、更加耐心的做计量工作,虚心向同事学习,不断积累经验。让从自己手中出来的数据准确、可靠,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最正确的支持。

2.招投标

公司投标业务相对偏少,参与投标的工作有限。个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招标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的学习与运用。

3.三体系认证审核

参与了公司三体系认证复审工作。在整个过程中,更进一步理解了基于三体系所建立的企业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同时也加强了对企业的了解。

4.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行和质量奖创奖

今年先后参与了XXXX市市长质量奖、全国质量奖和主席质量奖的创奖全过程。通过这些工作的参与,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对公司进行了梳理,这进一步加深了对企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几次的评审,对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同样,也深深意识到,与评审专家相比,自己对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很大差距,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5.其他方面 在领导的鼓励下,利用业余时间,参与了几个工程类资格考试。这一方面,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丰富和强化了专业知识。需要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知识水平,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企业计量工作 第7篇

计量管理是企业精益管理的一个分支,计量工作的执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计量管理方法为企业的精益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一、做好精益计量必须做好以下计量确认的七项基本活动。

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比对、调整、修理、封印、标识,是企业计量工作的七项基本活动。在实际工作中应区别检定、校准、比对的定义和工作方式及内容。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它是验证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的过程。因此检定要依据检定规程并在企业建立计量标准且经国家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授权的前提下,由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该项目检定员证书的计量人员进行。而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它是确定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过程。而比对是利用同类测量设备或同一标准物质、同一标样在同一环境、同一方法间进行的一种校准。

另外,调整、修理后要对测量设备进行必要的再校准;经校准或检定后的测量设备需封印的,应明确封印范围、位置、封印材料,以防止误用或未经授权的改变。对测量设备

进行标识是向监视和操作测量设备的人员传达测量设备经计量确认后的信息,是每次计量确认后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二、做好精益计量必须制订适合本企业计量器具的确认周期。

计量确认间隔的确定分两部分:

1)强制检定必须执行国家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不得延长;

1检2)非强检测量设备其确认间隔参照以下方面确定:○2制造厂技术条件规定及使定规程和本公司校准规范规定;○

3检测参数的准确度和重要程度;用频率、环境条件的优劣;○4是否用于关键/特殊过程重要参数的测量;5测量设备经一○○6历年来一次校准合格率定时间运行后计量特性稳定情况;○的统计情况。

计量确认间隔的调整:在周期内出现局部小批量不合格、周检合格率明显降低时应适当调整计量确认间隔。若周检合格率≤92%,确认间隔在原间隔月数上适当缩短;若周检合格率为92%~98%,确认间隔保持不变;若周检合格率>98%确认间隔应在原间隔月数上适当延长。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但必须具有合理性及有效性验证原则。使用单位提出调整时应填写《计量确认间隔调整申请表》,经评审后确定实施。也可参照JJF 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之规定进行确定和调整。

三、做好精益计量对测量设备需采用唯一性标识的方法。

计量确认状态标识有:合格、准用、限用、禁用四种,是现场检查、巡检、审核的重要内容和证据。因此标识要做1内容填写清楚;○2粘贴位置正确醒目;○3能够追溯。到:○应采用企业内部测量设备分类管理统一编号为测量设备的唯一性编号。不赞成出厂编号作为计量器具编号,因为在实际运作当中不便查找、追溯和管理。

应规定《计量器具ABC管理办法》,以明确管理的范围、类别和标识的要求,证明测量设备在合格、受控、有效状态下使用。

1准确性较低如样板;2仅其中C类测量设备管理范围:○○3一次性检定;○4不易拆卸起指示作用如电流表、电压表;○随设备大修时同时检定;应列出《C类测量设备台帐》;

1外观完好性检查;○2标识有无脱落破现场巡检的内容○3功能性检查、零位校对、显示是否正常;○4高度控制损;○测量过程为必查内容。

现场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简单说就是:标识、记录、评价、处置和追溯,应对现场巡检的结果做《现场巡检记录》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四、做好精益计量规范有序的做好测量设备的流转工作。测量设备的流转:由技术部门制定《测量设备配备方案》,明确规定产品、过程控制参数和控制限;由计量部门确定顾客的计量要求——明确拟购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批使用单位测量设备需求计划,填写《测量设备购置申请表》;物资部门根据配备方案编制《测量设备采购计划》,对合格外部供方进行评定,调查其资质和质量保证能力,索取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型式批准证书等,建立《合格供方档案》。采购后由计量部门进行入库检定,合格入库,不合格办理退货手续,并由计量部门出具《测量设备退货通知单》。使用单位填写《测量设备领用单》,到计量部门填写《计量器具检定修理收发记录》,经计量部门首检、编号、确定确认间隔和类别(ABC分类管理)、填写《检定记录》、《历史记录卡》并列入《测量设备台帐》,编入《周检计划》,贴上《计量确认状态标识》,开具《检定/校准证书》使用部门方可使用。在使用期间如超过一个周期不用,使用单位应填写《封存计量器具申请表》,经批准后由计量部门办理封存手续,贴《封存》标识,并纳入《测量设备封存台帐》;对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经修理后计量特性仍不能满足计量要求的,经批准可报废,需填写《测量设备报废通知单》。非正常报废、人为损坏、丢失应填写《测量设备丢失、损坏报废单》,并从台帐和周检计划中剔除,按《计量管理考核办法》予以处罚,并纳入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属大型、精密测量设备的报废按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程序进行报废处理。经检定/校准或修理后再校准合格的测量设备进入下一个周期,测量设备的流转才算完成。

五、做好精益计量应指导员工合理地使用计量器具。

1.定期举办由计量人员、各部门主管领导参加的计量管理培训班;

2.通过企业办公网络平台、大屏幕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及计量工作动态;

3.举办《计量器具正确使用方法展览》,用照片、图解、说明等方式介绍计量器具正确使用、操作方法及错误使用方法的纠正要领。

4.举办计量知识百题竞赛;

5.主要计量量化技术参数图表上墙; 6.组织定期现场巡检、抽查等等。

六、做好精益计量降低检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是关键。

检定成本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检定量大而且常用的测量设备,建立计量标准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开展检定项目应经过慎重的调研、考察、论证、分析利弊,从降低检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和企业长远发展方面考虑。

现我企业精益计量的管理理念得到不断提高和充实,精益计量的工作也正精益求精、精益不懈的执行。服务于企业,精益计量已通过测量管理体系3A级的认证工作,收到了预期可观的效果。

设备能源处

对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思考 第8篇

计量管理工作这个基础性的管理往往被许多企业管理层忽视。一个具备生产高品质产品条件的企业, 若对计量管理工作不重视, 企业计量测试人员素质不高, 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和使用不当的测试方法及程序, 都将导致测试数据失实, 而企业在原材料的购进、化验、成品或半成品的检验、生产工艺的控制等方面都需要有计量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测试数据作为参考, 用失实的计量测试数据指导生产、经营、管理, 结果企业是无法真实地控制成品质量, 企业也无法在主观上或客观上真实的了解其产品质量。

二、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现状

尽管计量管理是一项基础性、技术性很强的管理, 需要企业管理层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实际情况是, 许多企业管理层对计量管理工作不理解、不支持, 无法从旧的传统观念中转变过来。为降低成本费用, 许多企业对使用的计量器具不检定不校准, 导致企业得到的测试数据失真, 用失真的数据指导生产、监控成品, 企业必然会错误地评价自己产品的质量, 而实际的质监部门抽检结果与企业的期望值相差过大, 影响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当然, 对计量管理工作识认不足, 也是因为计量管理工作本身诸多因素造成,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计量管理工作效率的体现没有直接的载体, 其效率的体现只能依靠企业其他管理工作效率来体现。

三、企业计量管理的探讨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环境, 企业当加强对计量基础性管理的投入, 充分发挥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效益, 对此, 企业经营管理者可立足本企业实际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 企业决策管理层充分重视计量管理工作, 并拟定计量管理目标。

只有决策管理层重视了计量管理工作, 计量管理工作才能有坚实的后盾, 其管理工作的开展才不至于如空中楼阁, 失去基础与动力。另外, 明确计量管理目标, 管理工作有的放矢, 才能充分发挥计量管理效率。

(二) 建立计量器具数据库。

只有对本企业的计量器具全面了解, 才谈得上管理, 建立计量器具数据库, 全面了解, 时时监控, 作出动态管理, 把每台 (件) 计量器具的使用情况, 如使用地点、使用环节等作如实记录。哪环节出问题从哪环节着手处理, 把问题细化, 以利解决。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因坏、废等使计量器具不能发挥其功效, 应及时更换, 并对闲置不用的计量器具应作好维护与保养。

(三) 提高人员素质。

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使用寿命及效益发挥, 与使用人员的正确操作及维护人员维护方法有很大关系。只有加强对计量器具使用人员与维护人员的培训, 提高人员本身素质, 提高其使用和维护技巧, 才能让其使用的计量器具发挥最大效益, 减少资源浪费。

(四) 抓好周期检定。

企业配备的计量器具精度必须与该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相适应, 并对计量器具的误差能了解和控制。由于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随着其使用时间、使用频率、使用方法、使用场地、使用者素质等不断变化, 企业要了解和控制其本身性能, 只有通过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或校准。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企业使用的强制检定或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作周期检定, 并出具检定证书, 是国家对使用计量器具所作的强制性规定, 也是为企业所作的服务性工作。这一方面是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自身了解其使用的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 发现其精度等级达不到该生产经营管理环节的要求, 可以及时更换, 减少损失。

(五) 运用计量测试或检定数据。

计量测试或检定数据是计量工作的产品, 前面三方面都是保证该数据产品的质量所做的基础工作。运用高质量的计量测试或检定数据及时为决策管理者提供可靠、全面的信息, 降低了决策风险和经营成本, 加强了成本的核算。

总之, 通过对计量工作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结合, 充分发挥每台 (件) 计量器具的作用, 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向更有利方向发展, 避免计量器具的虚设。当然企业计量管理途径是多方面的, 企业管理层可立足本企业实际, 参照国家有关标准, 在经营目标中确定计量管理工作将要达到的要求, 体现重视计量管理工作, 并作出具体的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有效管理方案, 使计量工作的效益得到完整体现。

四、结语

今天, 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发展、尊重个性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间的竞争, 产品质量的竞争是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唯有通过高品质的产品加上人性化的产品设计和优质的服务体系方可立足市场。而计量管理工作恰恰是保证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性技术性管理工作, 其管理工作效率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始终。通过经营业绩, 企业从侧面也看到了计量管理工作效益的发挥。

摘要:企业计量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 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处于基础地位。为了加强企业计量管理, 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计量管理工作, 建立计量器具数据库, 提高人员素质, 抓好周期检定, 运用计量测试或检定数据, 促使计量工作的效益得到完整体现。

上一篇:微笑再见初三作文下一篇:郊游的英语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