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重视健康.docx

2024-07-13

中国妇女重视健康.docx(精选8篇)

中国妇女重视健康.docx 第1篇

白领房内健身反生病

日前,长期在空调房工作的张小姐向本报健康热线63527488来电询问,为何最近她去健身中心锻炼几次后,反而病了。她说:“一开始我只是觉得喉咙不太舒服。没想到,后来又是感冒,又是腰酸背痛。”记者就此请教了有关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可能健康房不良环境在作祟。

随后,记者实地探访了申城的一些健身房,发现全封闭、空气质量较差和汗身子对着冷空调等问题是健身不当反得病的“罪魁祸首”。

刺鼻气味有碍呼吸

记者在长宁区一家健身俱乐部里看到,20多平方米健身器械房里堆了不少健身器材,每件器材之间的相隔距离都很小。不过,令记者感到头晕的是,一进门扑鼻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橡胶味,而整个健身房没有一扇窗户,除了立式的空调,只有墙上的数盏电扇来来回回地在吹。

记者看到,10多名健身者正在跑步机、脚踏车上运动,而且一边挥汗如雨,一边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记者只是在健身房内站了一会儿,就开始感到喉咙有点干。记者问工作人员:“这是什么气味?怎么这么厉害?”工作人员轻描淡写地说:“因为刚铺了地毯,过段日子就会好的。”

空调直吹腰酸背痛

在静安区另一家健身中心里,记者发现同样存在全封闭、无自然通风、无充足光照和空气质量较差等问题。

记者看到,在跳操室,十几位女性认真专注地随着音乐的节拍,跟着台上的教练蹦跳。奇怪的是,如此大的运动强度,却没发现这些女孩子们出大汗。

等走进跳操室,记者才随着身上不由竖起的汗毛明白过来,原来不出汗都是空调惹的“祸”。记者同样在器械室里发现,不少女士正在手臂锻炼器上强化训练,但旁边的立式空调对着她们露出的肩膀、手臂呼呼乱吹。如此看来,张小姐“强身健体”反倒感冒、腰酸背痛也就不是什么奇怪事了。

警惕新装修污染源

记者特地请来复康环保的专业人士赵新光,请他带着从英国进口的PPM400甲醛测试仪在几家健身房实地测量,与健身房内甲醛指数“亲密接触”。

在某商务楼的健身所里,记者看到这里用的是封闭式玻璃幕墙,因此没有自然通风装置。但由于安装中央空调,记者靠呼吸感觉空气质量还不错。经过测量,一分钟后测试议屏幕显示数据0.04毫克/平方米。

网址: 第 1 页,共 2 页

在另一家室内体育馆内,在接近地毯周围的空气含甲醛量达到0.05毫克/平方米,当测试仪靠近置于休息角落的皮沙发时,没多久,记者看到屏幕数字明显升高,达到0.06毫克/平方米。

专业人士表示,健身房内一些设施也可能成为空气的污染源,比如:化纤皮革、密度板、人造胶合板和家具沙发等。特别是新装修、刚开张的健身场所,很容易埋下甲醛超标、空气污染等隐患。

所幸的是,根据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的甲醛含量不得超过每平方米0.10毫克,即数据显示在0.10范围内,都属甲醛正常情况。因此,在记者测试的健身房里,并没有出现甲醛超标现象。但专业人士认为,尽管健身中心空气中的甲醛含量并未超标,但橡胶地毯等发出的明显刺鼻气味,不利于健身者有氧呼吸。

有氧运动需新鲜空气

市第六医院急诊主任郁晓明告诉记者,健身时由于消耗大量体力,因此需要呼吸大量新鲜空气,并同时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特别是健身房,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对流装置,将会导致废气在有限空间里不断循环,这对于在健身房里做有氧运动的锻炼者来说,没有好处。

同时,人体体表的汗液和微生物等也相应增多,此时如果空气交换不充分,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病原体和二氧化碳堆积,就容易诱发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由于天气炎热,不少室内健身中心把空调温度打得很低。上海社科院亚健康研究中心奚潘良主任指出,这样做并不合理。一般在运动期间,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5—28摄氏度左右。

本来健身锻炼的目的就是要让身体出汗,但过低的室内温度反而会使运动者有汗出不了,导致毛孔堵塞,因而感冒。奚主任表示,健身场所应该以自然通风为主,保证空气流畅。如果条件所限,也应有良好的人工通风设备。

专家建议,健身需要选择正规、健康的健身场所。可先到实地调查,看看是否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空气中是否弥漫刺鼻气味;另外,健身房新装修后,应留心装饰材料、家具器械中是否可能存在污染源的隐患。

网址: 第 2 页,共 2 页

中国妇女重视健康.docx 第2篇

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FGF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具有209个氨基酸残基。近年来,研究逐渐证明FGF21能够调控机体糖脂代谢,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调控糖脂代谢的关键因子,能够有效调节血糖,同时起到改善脂代谢,减肥减重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FGF21的新功能也逐渐被发现,最新研究表明,FGF21能够通过改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因此,FGF21成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6]。

已有多项研究证明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FGF21表达量升高[7,8],而妊娠期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目前还没有有关东北地区妊娠期妇女血清中FGF21表达水平的报道。因此,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FGF21的表达水平变化对研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预后、治疗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检测中国东北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和妊娠期血糖正常孕妇血清中FGF21表达水平,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差异性进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对象

在黑龙江省中心医院门诊进行糖耐量筛查,筛选妊娠糖尿病妇女30例,妊娠健康妇女30例参与本研究。筛选标准为孕妇进行75 g葡萄糖负荷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其中空腹、餐后1 h、餐后2 h血糖值任何一项超过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的临界值就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与本项研究。

1.2 试验方法

参与研究的患者于清晨7点抽血,抽血前过夜饥饿12~14 h,每人抽取血样2 mL,离心取血清,分装后保存于-80℃冰箱。FGF21(R&D Systems,Abingdon,UK)、胰岛素(R&D Systems,Abingdon,UK)用商业化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患者75gOGTT血糖值、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由中心医院标准实验室检测。

1.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16.0;差异性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用one-sample Kolmogorov-Smimov Test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进行对数转换。

2 试验结果

结果表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FGF21表达水平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同时妊娠糖尿病患者BMI值、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值也高于正常对照组。

3 讨论

FGF21是2005年新发现的一种能够调节血糖的FGF家族蛋白类因子,目前发现FGF21主要在肝脏、肾脏、脂肪组织中等表达[9]。研究资料表明亚洲女性/华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几率较其他种族高3~7倍,而关于亚洲女性/华人妊娠期糖尿病与FGF21相关性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10,11]。我们通过研究证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FGF21表达量明显升高,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GDM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十分显著。

核转录因子NF-κB是一个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和上游激活因子IKKβ被认为是慢性炎症的总调控因子,能够引起机体的慢性炎症,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相关代谢疾病。最新研究证明FGF21能够通过抑制NF-κB改善胰岛素抵抗[12],提示FGF21在改善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等代谢综合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研究结果表明GDM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着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这提示我们FGF21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表达量升高可能是对机体慢性炎症状态和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反馈调节。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GDM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这提示妊娠糖尿病妇女血清中FGF2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妊娠期妇女脂代谢异常相关。妊娠期妇女为了给胎儿提供营养和能量,母体对葡萄糖的消耗增加,同时母体需要通过脂肪分解、糖元异生等途径为胎儿提供能量。FGF21是能量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在高脂饮食诱导状态下,FGF21能够通过上调PPARγ从而加速机体代谢,改变机体代谢状态[13]。在脂肪细胞中,FGF 21被证明能够通过AMPK-SIRT1-PGC-1α途径调节代谢[14]。研究发现FGF21在加速脂肪氧化分解,调控脂肪向肝脏运输分解中发挥关键作用。用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喂养实验鼠,实验鼠FGF21表达水平升高,而FGF21基因敲除鼠用高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喂养后急剧发胖,肝内脂肪迅速堆积。这提示我们FGF21作为一种维持脂代谢平衡的调控因子可能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5,16]。

总之,我们通过对GDM妇女和妊娠期健康妇女血清FGF21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提示,FGF21作为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因子,可能作为一种糖脂代谢的调控因子和机体慢性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的反馈调节因子而起到对妊娠期孕妇血脂代谢异常的代偿调节作用。但FGF21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机制和FGF21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作用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另外,本研究中由于样本量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说明可能还不够充分,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摘要: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能够调节糖脂代谢的新型蛋白因子。笔者通过研究证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中FGF21表达量明显升高,和正常妊娠妇女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这提示我们妊娠期糖尿患者体内FGF21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有关。

重视足球促健康 当立中国少年强 第3篇

多年来,学校足球队在市、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在历任校长领导下,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体艺组组长)、体育教师、外聘足球专职教练和各班班主任共同参加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逐渐改进办学条件和办学思路,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校园足球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决不允许其它学科挤、占学生足球活动的时间,确保体育课校园足球教学和足球训练工作的有序进行。自2008年被授予亚洲展望——武汉青少年及学校足球活动授牌以来,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提高学生足球运动技术、竞技水平,逐步形成和发展学校足球特色运动。其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一个重视,二个坚持,三个调动,四个保证。

对足球项目教育工作重视

历年来,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在每学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始终将足球训练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做到有内容,有要求,有措施,有目标。有关体育工作足球方面的重大事情,不仅学校足球领导小组讨论研究,而且放到行政会议上集体讨论,作出决议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传、贯彻。学校每学期两次的体育工作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形成制度,足球经费列为学校总预算的一个重要项目。足球人获得的荣誉就是全校教职员工的荣誉,校委会均以举校欢庆共贺的形式,不断巩固足球项目在我校教师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全员重视齐心共创校园足球发展良好的环境。

在足球教育方面积极的探索

足球项目一直是我校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由于足球技术的复杂,因此它的训练周期较长,只有通过日常持久的训练,才能使队员的基本技术得到全面的提高。根据学校的足球运动经验,要提高足球基本技术必须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加强教学方式的研究。学校坚持在一至六年级体育课开设足球课教学,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让学生学习足球的基本技术发展足球技能,培养乐于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开设足球课教学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场地、器材改革的研究;足球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进行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巩固,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术的变革探索;在足球基本技术考核中进行评分方法改革的探索,运用“+进步分”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坚持普及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是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多年来,我们较好的摆正了普及与提高的位置。要提高足球技术水平,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校十分重视足球的普及工作。首先学校成立的年级足球队,吸纳了一至六年级的队员,占全校学生总数60%,并形成了低、中、高三个梯队,有队长,有队名,还有班级拉拉队。同时以班级为单位,整合安排足球项目的竞赛,争取做到“每周一赛”,以此吸引了全校学生,尤其是本班级学生的观摩,通过比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打造“班级足球明星”和“班级最佳解说员”,培养了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了学生们的运动水平。通过体育课程中开设校园足球教学的设置,确立的教学理念和基本教学原则,将课前、课后的“玩”与课中的“学”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大教学观,促进学以致用,致用促学,以利规范教学,推广教学,持续研究、全面受益。同时,学校坚决贯彻“从小打基础,全面促发展”的训练原则,决不拔苗助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在训练方式上,每学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按照计划开展训练。确保每周训练、交流比赛5次,每次不少于90分钟,学校领导不定期进行督查,每月进行考核检查,保证足球训练教学大纲要求,每年在各年级开展达标测试,进行质量监督。逐年积累比较,总结经验,逐步提高。

充分调动师生参与足球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从课堂教学到课外训练,从组织年级组各类比赛到专业队的业余训练,风吹日晒,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为此学校领导也给予关心。领导经常深入体育组,参加体育教研活动,听取体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足球工作及训练的情况,研讨具体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及时解决困难,对体育足球教师的努力给予肯定和支持,有了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并给予重奖;按规定发放补贴和服装费;订阅体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对青年教师尤其作到业务上信任、政治上严格、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班主任是搞好学校校园足球活动不可忽视的一支队伍,充分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是搞好学校足球群体工作和稳定足球队的保证。重视班主任这支队伍,使他们能热心配合和关心学生的体育足球锻炼。我们把各班学生足球活动的开展情况列入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内容,同评选文明班挂起钩来;把各班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推荐运动员的多少同奖金挂起钩来。由于激励机制的引入,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他们配合体育老师处理好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关系,竞赛与教学的关系,少数人与多数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的关系,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校园足球项目的健康发展。

学生和运动员作为学校体育运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和运动员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校园足球水平的高低。学校将会通过家长学校、运动员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学校领导、教练员和班主任经常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支持。对与运动员不仅要狠抓训练,还十分重视抓思想品德、抓文化学习,运动员因比赛脱了课,学校及时安排老师给他们补课,甚至教练也亲自做运动员的学习思想工作,鼓励运动员德智体全面发展。

nlc202309011256

同时我们还在每学期评选三好生、优秀队员、文明学生时,将体育成绩列入评比条件,对足球队运动员拔尖推荐,促使每个家长既能重视子女的文化学习,又能主动关心子女体育成绩的提高。为争取体育达标,不少父母陪子女经常锻炼,此情此景十分感人。

优秀的师资条件

学校足球队在武昌区教育局体卫艺教育中心的支持下,非常重视运动员的选拔。在全区范围内,一经发现“苗子”,教练员立即上门征求家长意见,做好工作,将“苗子”充实到运动队伍来,保证了运动员的来源。同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学校足球队队员都能向录取特长生的重点中学推荐,这个措施稳定了运动员队伍,赢得了家长的赞同,成为各类比赛中出成绩、升水平确是一个有力的保证。

开展体育工作需要经费的保证,我校的经费来源,一靠上级拨款,二靠自力更生,三靠社会赞助。学校在经费安排中对体育实施“倾斜政策”,力争做到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器材设备基本齐全、经费到位、场地器材配套,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要抓好传统项目的建设,需要有一支团结战斗、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体育老师队伍。为了加强我校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在区教育局体卫艺教育中心雍斌主任的主动协调下,先后聘请了两名有足球专长的武昌区专职足球教练和体育教师。他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多少个寒来暑往,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不计报酬,一心扑在学校的校园足球训练工作上。我们在过去的偏重技能与开发大课间游戏中找到了平衡点,培养“学有兴趣、学有所长、学有专能”的素质健康学生。学校一贯坚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上午35分钟大课间,两操一课一活动纳入学校文明班级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中,努力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运动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多年来,学生体育考试成绩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5%以上。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面达100%; 一次趣味体育节,学生参与面达100%,以双百效率促学生健康素质发展的新高峰。

有了这四个保证,以及我们推动竞赛由“竞技型”向“群体型”的转变,我校足球人才辈出,在全国、省、市、区级足球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不论是集体还是个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大家长期以来坚持课余足球训练的结果。也是学校足球队坚持突出以足球为重点带动其他项目运动队训练的体系、坚决贯彻“选好苗子,着眼未来,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认真抓好课余体育训练工作,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虽然我们自认为离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坚信:校园足球活动将在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的沃土上,不断发扬光大!我们甘愿成为校园足球腾飞路上的铺路石!

中山路小学足球大事记

2004年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联赛丙组冠军

2005年武昌区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一名

2006年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

2006年海浪基地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95-96年龄组竞赛冠军

2007年丽江电信杯全国少儿足球锦标赛U-9男子第一名

2007年武汉晚报杯武昌赛区乙组第一名,丙组第三名

2007年武昌区小学生区长杯足球比赛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一名

2008年武汉晚报杯足球比赛武昌赛区丙组冠军,乙组一等奖

2008年武昌小学生区长杯足球比赛丙组一等奖,甲组一等奖,乙组冠军

2008年度阿迪达斯绿茵足球联赛武汉赛区荣获赛事组织综合奖

2008年第十四届武汉晚报杯中山路小学生足球赛小学组优秀运动队

2009年武汉市第十五届“武汉晚报”杯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赛甲组第一名,乙组第二名。

2009年武昌区“区长”杯小学生学校足球联赛甲组冠军

2009年亚洲展望——武汉市第十五届武汉晚报杯足球赛优秀运动队

2010年亚洲展望一第十六届武汉晚报杯足球赛小学精英组丙组季军

2010年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中表现突出,荣获优秀人才奖

2010年“吉达汽配杯”全国贝贝儿童足球萧山邀请赛男子组冠军

2011年亚洲展望——第十七届武汉晚报杯足球赛小学甲组一等奖、乙组一等奖、丙组一等奖。

2011年第十七届武汉晚报杯中小学足球赛获优秀运动队

2011年成都市第五届“金牛杯”乙组第三名。

2012年第三十五届武昌区小学生足球联赛甲组一等奖、乙组一等奖、丙组一等奖

2012年第四届“绿茵地”中国少儿足球精英邀请赛U-13第二名,U-11第六名

2013年首届包头青少年足球赛U-11冠军

2014年贵阳“人和”杯少年足球赛乙组第三名

2014年中山路小学被评为“武汉晚报”杯二十周年——特别贡献奖

2015年第三十届连云港体彩杯全国少年足球比赛第六名

2015年武汉市青少年足球乙组第三名

2015年武昌区校园足球联赛甲组第三名

中山路小学足球人才输送情况

罗石鹏、冯思齐选入中国少年足球队;

吴博考取中国足球学校;

王金石、陈鸿林等多名同学考取武汉市足球运动学校;

刘昌浩、田泽丰等多名同学以足球特长顺利地升入了武汉市第四中学、武汉市第十四高级中学等足球传统学校。

中山路小学教师荣誉

徐虹老师在2009年被评为武昌区体育学科带头人

章凯老师多次获得“武汉晚报”杯——园丁奖

彭光涛老师在2014年获得“武汉晚报”杯——园丁奖

重视体育 珍视健康 第4篇

关键词:7号文件体育课青少年体质

一、研究的目的

先贤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我们的下一代身体质量如何事关我们这个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央政府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都非常之重视, 在共和国发展的不同时期都制定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 要求各级政府的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抓好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这方面的工作。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动卫国制度》、上世纪70年代的《体育锻炼标准》、90年代的《学校体育工作条列》、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再后来的《体育与健康标准》, 2007年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第7号文件。确实, 在名为素质教育而实为应试教育的制度下, 我们青少年一代的体质每况愈下, 早在十几年前, 在我国内蒙古草原上举行中日、中日韩少年儿童两次夏令营中, 我们的孩子表现欠佳, 带队的日本国会议员当着中国官员的面骄傲地说:“你们这一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十五六年过去了, 我们的机构、领导, 教师、家长应该惊醒了吧!中央7号文件己发布实施了三年, 三年来我们市的青少年学生体质是否有所提高?我们认为有必要来研究一下对比, 以利于改进和促进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法

1. 我校学生来自全市各县的城镇和农村, 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每一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 我们就对他们进行例行的身体素质测试, 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身体素质情况。这次我们选择2007级和2010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因为这两届学生整整相差三年。一批是7号文件实施之年离开初中, 而另一批即2010级正是7号文件实施之时进入初中。相对来说这一届新生的身体素质应该优于2007级, 在同一个年龄段, 相同的身体素质方面和2007级相比应该有明显的差异。我们从2007级228名男生312名女生、2010级267名男生344名女生中分别随机抽样各30名学生的入学素质测试成绩所得分数作为调查统计数据, 进行数理统计和检验。

2. 我们还调查了七所初中学校 (其中城市学校三所、农村学校四所) , 走访了十名初中体育教师, 了解到真实的体育课在整个学校教学工作中的被重视程度及现实体育课的教学与管理问题。面对面地和一些男女学生进行交谈, 向他 (她) 们了解他 (她) 们对体育课的态度和对身体锻炼的认识。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随机抽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只有女生的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两项, 两个年级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别 (实值峨临界值) 之外, 女生800米和男生的三个项目, 两个年级的学生的成绩都有显著的差异 (实值>临界值) 。这说明2010级学生的体质总体上明显地不如2007级。有逐日严重的趋势, 不容乐观。

四、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7号文件在本地区各学校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 对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工作没有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

2. 建议。

(1) 摆正体育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家, 已故清华大学教授马约翰先生曾说:“体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好工具。”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也曾说:“教育里没有了体育, 教育就不完全。我觉得体育比什么都重要。”然而现实中不知从何时起, 体育科成了“副科”、“非主要科”、“非统考科目”而被视为可有可无, 只是成了装演门面应付检查的道具。体育课真的如前面所列的现代流行之说法吗?不是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委于1990年2月21日颁布的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七条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 而没有说是“附带开设”体育课!第九条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条例》说得相当明白, 体育课是我国大中小学校的一个必设科目, 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校期间的一门必修课, 不得马虎对之。任何一个学段的学生如果体育考试成绩不合格, 按规定是不得毕业的, 更不用说去上高一级学校。人才的培养是要德、智、体都要全面兼顾的, 不可偏废哪一方面。然而, 现行的教育体制运行, 实际上已经把思想品德教育和体育教育搁置在一边了, 只剩下智育、只注重文化课分数, 一切为文化课开路。所以, 要严格依照法规来摆正体育课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 (2) 充分认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深远意义, 造成目前对体育课冷落的境地, 是源自应试教育制度和政府主管部门官员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人才发展之身体健康因素认识的缺位。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 能改善身体机能, 体质好就能抵御疾病, 因而能提高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和工作效益, 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教, 对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现实告诉人们, 没有德性的人是危险品;没有知识的人是次品;而没有健康体质的人是废品。体育课的效果可以说是隐性的, 不像专项运动训练那样成果一目了然。体育课的影响也是绵长的, 所以那些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往往就看不见就不认可。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很多的人一生可能都不曾摔过一次跤、但一部分人是不可幸免的, 只是摔的人有的受伤而有的人不受伤, 有的人伤得很重而有的人伤得较轻。比如有必要快速奔跑的时候, 由于速度快惯性大、有时不慎要向前扑倒, 如扑倒者他 (她) 学过前滚翻, 扑倒之际记得用双掌着地的同时低头团身, 他 (她) 就可以避免一次灾祸, 就会避免一笔破费和一副破相, 反之, 后果就不一样了。所以, 当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 要尽量地创造条件给他们好好地掌握各种体育知识和技能,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使我们的后代全面发展, 如此, 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顺利和优质地传承,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持续兴旺发达, 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体育教师是贯彻执行中央政府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有关法律法规的一线成员, 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既有工作的责任又有做人的权利, 作为教师他们与其他各科老师都享有同等的义务和权利。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体育是副科”的观念和语境下, 体育老师无形中变成了低于其他老师的附属品。从科类歧视导致报酬歧视乃至人格的歧视。比如发什么奖金课酬, 体育教师都位列其末;职称的评审和聘任也“被”让位于其他所谓的主要科老师;评奖评优也“被”名额有限等。在同一片阳光下、同一所学校里、在奖金补贴、在评奖评优、在职称评聘、在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 能给予体育老师公平公正的同等待遇, 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的高尚与尊严, 从而迸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 无怨无悔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增进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而积极地工作。 (4) 维护中考体育加试的严肃性。初中升高中加试体育, 将体育加试所得分数计入学生中考成绩总分, 这是中央政府制定的一项极其严肃的升学考试制度, 在全国执行至今己有十三年的时间。其他省市如何操作?我们不得而知, 但在我们广西、我们市如何进行大家都是清楚的, 可以说其发展过程是从开始的正规到后来的违规, 从本来的严肃到现今虚假。刚开始, 由市教育局派员到各县监督考试和评分的全过程, 初三毕业生由各县教育局统一安排、分期分批到县城集中考试;后又改为由市教育局派主考到各县与由县教育局组织考核小组轮流到各中学对考生进行考核评分;再后来干脆放权由各校初三年级的科任教师自主进行考核评分;可能感到这样子的做法过于荒唐, 再再后来又改为各县区派一位监督员到各校去监督由本校自己组织进行的考试;最近两三年上面不派监督员了, 由各校自主操作, 在规定的日期内将考生的考试成绩输入指定的数据库即可。如此做法, 中考体育加试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只剩下一个形式而己了。各个学校为了中考上线率和学校的排名, 在没有任何监督机制的情况下, 学生的体育加试成绩已经不是测试出来的而是有计划的造出来的了。中考体育加试如此地搞形式主义, 走过场, 不如不考, 要考的话就要严肃规范、公平公正、公开, 只有这样, 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 才能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 对体育中考的重视, 体育课教学才能体现庄重严肃, 才能进行得有秩有序,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才能真正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活动能力。否则, 只能给学生幼小的心灵留下考试造假的印象, 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不良的影响, 从而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无穷的忧患。作为人师, 我们能忍心给我们的下一代做出如此的言传身教吗? (5) 让竞技体育回归体育课堂。客观地说作为培养青少年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青少年的坚强意志品质、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有着重大作用的竞技体育己经淡出了体育教学的课堂, 目前只剩下800米、1000米和50米。有些学校就连传统的课余各种球类的班级比赛活动也取消了。这不能不说是导致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在学校领导的心目中, 只有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而抛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为中长跑 (1500米) 、跳跃、投掷、单杠双杠、跳马技巧等项目危险性高,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所以不能教学生这些项目。要不一旦孩子在校内受伤, 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状告学校、索赔, 也令学校领导心惧。当然, 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不是说不重要、不重视, 这一点人人都明白, 作为体育教师心里更加清楚, 在教学活动中他们是非常注意的, 并采取各种方法措施来予以防止、杜绝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在学校不能为了安全而把一些主要的教学内容和球类竞赛活动都取消。我们并不反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和现代舞之类进入体育课堂, 我们只是坚持竞技体育留在体育课堂、回归体育课堂, 因为事实已充分证明竞技体育运动确实对增强青少年的体质和培养他们意志品质有巨大的作用。一个人要生存要生活, 首要的不能没有健康!没有健康就没有欢乐。一个人一旦失去了健康, 无论他是如何的富有, 生活中也是欢乐不起来的!一个人没有较强的基本活动能力, 如跑、跳、抛掷、攀爬、游泳等, 也就等于缺少了至关重要的自救和逃生手段, 因为有很多危险事件是人们不可预知的, 是突如其来的, 人不能不防患于未然。那种为了体育活动安全而一味拒绝竞技体育留在体育课堂的思想观念, 是在为发生教学安全事故而推卸责任, 更是对培养下一代人的工作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 只有让竞技体育回归体育课堂才有可能让青少年学生懂得什么是奥林匹克,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懂得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什么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这些普遍的体育运功知识。 (6) 按规定配备女体育教师。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 中学一定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九年级以上体育课男女生分开来上, 以方便实施教学。近些年来, 在“关系就业”的社会背景下, 中学校园里除了个别学校有中年的女体育教师之外, 很少看见年青的女体育教师了, 对中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影响, 希望政府主要部门解决这一问题。

和谐企业要重视妇女发展 第5篇

多年来,党和政府与广大企业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受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企业在妇女自身发展与两性和谐发展方面仍然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妇女发展与包括企业和谐在内的社会和谐本应是一种深度互动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企业和谐必然以妇女发展为前提条件,没有这种条件,企业和谐就难以实现或难以持久。另一方面,没有企业的和谐,妇女就失去了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与舞台。

所谓和谐,主要是指比例的适当,关系的协调,结构的合理,功能的优化。社会和谐也好,企业和谐也好,都离不开这些规定。如果用这几个要素来衡量上述妇女发展与企业和谐的关系状态,我们会感到非常不安。需要调整我们的认识和行为。

比如,我们应当对女性的领导能力给予足够重视。联合国女性发展基金会和女企业家协会一个联合调查数据显示:如果企业的平均亏损率为20%,那么其中以女性为主导管理的企业中,亏损率只有2%。来自我国的调查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在中国女企业家经营的企业中,赢利比男企业家多7.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少12.1个百分点。

女性管理者具有善于沟通的协调力。性格比较温和,比较宽容,倾向于用更加缓和的方式化解矛盾。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具有亲和力。更能理解被领导者的心理,更倾向于民主决策,而较少采用武断的方式,与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一致,能够有效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协调复杂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形成和谐的团队精神。女性管理者具有比较严谨和仔细的个性。比较关注微观事物的处理,认真踏实,着眼于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工作准备充分,授权清晰,具有较强的执行力。女性管理者具有仔细入微的观察力,还有着敏感的直觉感应能力,或者说有敏锐的第六感,能够见微知著,行事比较稳健。

我们还不难看到,今天,女性的发展与成功机会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在一定意义上说,21世纪,是女性的世纪,是“她”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日益深化、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固定的工作场所、不变的工作时间、频繁的出差、超稳定的职业和岗位以及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 已经和正在被灵活的工作场所、弹性的工作时间、易变的多元化的职业和岗位、灵便多样的沟通方式、丰富的智力活动与家务劳动社会化…… 所替代。这无疑为妇女发展提供了一个扬长避短的历史性机会。

促进妇女发展与和谐企业构建的良性互动关系,至少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妇女要突破传统心理的限制,实现自我超越。要抓住机会,顺势而为。持续的学习提升自己。发现、发展与发挥自己的特点,并且找准发挥自己优势的位置,追求更大的作为。正如一位女企业家所说,能够推动摇篮的双手,一定能够推动世界。

二是社会需要更加成熟的心态。要使性别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高层领导的稀罕,就是一种性别意识形态在潜在地起作用。

三是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讲效率,但是必须更加注重公平,特别是男女社会成员的公平。

四是完善与强化法律和政策对女性的权益保障。使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诉性,对于性别歧视行为应受到惩罚性赔偿。

五是发挥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各种媒体应防止形成女性的形象偏差,减少和清理对女干部的负面描写和性别歧视。

六是增强企业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企业有用工和用人的自主权,但是有必要充分认识女性人力资源的价值,切实履行企业在促进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重视家庭教育促进人才健康成长 第6篇

学生甲,生活自理能力可以称得上较差,而且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做。中班的孩子,吃饭、穿脱衣服、叠被子等,什么事情都要老师、阿姨的帮助。奇怪的是,宝贝的爸爸是一名博士生。高学历的家长,本应是最佳家长,幼儿教育最得力的帮手。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教师到孩子的家里做过家访,整个过程不到两小时,妈妈聊着孩子的情况,爸爸却是一味地说我们家女儿很棒,很听话之类的话。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抱着孩子在旁边亲了两个小时。

学生乙是一位男孩,在班级里很内向。教师布置的让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也是原封不动地交回。到了冬天,衣服总是会里三层外三层包裹得严严实实动弹不得。宝宝与爸爸妈妈见面的时间少,都是爷爷奶奶带着长大的,爸妈基本上不管孩子。

从上述两个实例可以看出,问题幼儿一般都有一个问题家长或家庭。回想一下,几年前,当孩子刚出生时,家长心里是多么喜悦和骄傲啊。可是,为什么仅仅几年之后,心头肉就变成了心头刺,无比开心变成无尽闹心,无比骄傲变成无地自容,甚至感觉生不如死?不懂得孩子,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作为家长,有的没有受过任何“职业训练”,完全是属于“无证上岗”。有些人理所当然认为,只要凭着对孩子的满腔的爱,无私奉献,就可以无师自通地当好父母。无数事实证明,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在这一想法支配下,有的家庭冲突、人生悲剧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当然,从理论上讲,每一个父母都能够成为孩子最好的启蒙教师,每一个家庭都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场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但具体实施起来,又该怎么做呢?

一、要无条件地爱孩子

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是需要被爱的,每一位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漠然、独立性差、没有归属感。在不好的家庭环境生活的孩子,心理和行为都是很极端的,他们要么就是觉得自己不重要,开始自暴自弃,要么就是故意做一些“坏事”,从而“引人注目”。很显然,这样的孩子需要帮助,非常需要别人的肯定和爱。如果孩子在幼时得不到这种爱的话,那么孩子长大后很可能出现反社会、自闭、不相信他人等行为。所以,我们班3位老师很注意保护这类孩子的自尊心,常常为一些小事夸奖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存在感。同时,教师要与家长多次谈话和交流,向家长出示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案例,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因为孩子长此以往会产生心理疾病。通过我们的多次沟通,家长终于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二、家长的爱要理性

有的子女,由于父母的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有的也会由于那种过分的爱而脆弱。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对孩子爱得过分,由爱转成了溺爱,对孩子百依百顺,包办代替,没有原则地迁就,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知道替别人着想,养成孩子任性、自私、胆小怕事、依赖的性格,长大以后,不能融入到社会中去,这种爱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如学生甲,由于爸爸过于溺爱,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差、独立性差。也有的父母爱孩子太深,将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是自己光宗耀祖的筹码,自己没有实现的目标想在孩子的身上找回来,因此对孩子的要求过高,甚至采取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这样的孩子对父母就会产生隔阂,有的孩子也就变得冷漠、胆小,甚至丧失了自信心。个别父母宠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却虐待老人,孩子从中获得了不良的情感教育,等长大成人以后,也会步其后尘。

三、家长的爱需平等、公平和包容

现实生活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学生丙,父母或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喜欢哥哥却不喜欢妹妹。这样的偏爱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产生嫉妒心理,也会产生幼儿的极度自卑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要真正为孩子着想和负责。新形势下,我们不需要传统封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需要的是一个健康、自信的孩子。我们要尊重孩子,爱孩子。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变成社会所排斥的人。著名教育家爱莫森这样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孩子。”宋庆龄也说过:“让我们做父母的真正蹲下去,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做到把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孩子,才会使他们早日成为参天大树。”但更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不仅身体要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分享孩子的欢乐悲喜,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中国妇女重视健康.docx 第7篇

据最新调查表明,女性特有的癌症中危害最强烈的当数乳腺癌,其次是宫颈癌和卵巢癌,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对妇科癌症的恐惧,困扰着每一个女性?穴特别是成熟女性?雪。

其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三分之二的癌症?穴即使有癌症家族病史?雪,定期的体检?穴包括健康咨询,按照个人年龄做的有关癌症的检查?雪可以发现最早期的癌症,并且都可以成功治疗。

最鼓舞人心的是:你不需要做出什么惊人壮举,只需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一旦行动起来并且持之以恒,你的生活就可以很“阳光”,心情也很“阳光”,而对癌症的恐惧就只能成为躲藏在黑暗里的阴影,不再那么可怕了。

前不久2005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暨第8届全国乳腺癌会议传来消息:上海市市民乳腺癌发病率较30年前增长了近一倍,所有年龄组的妇女发病率皆有上升,但以35-44岁组增幅最大。

中国妇女绝经前乳腺癌比例高这一现象,令广大妇女望而生畏,心惊胆颤。在过去,乳腺癌既让许多妇女失去了生命,更让她们失去了尊严。所以,了解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非常必要,要及时做好预防措施,早期发现乳腺异常,早期科学规范治疗,以取得良好预后,拯救乳房,拯救生命和尊严。为了让更多的未绝经妇女了解乳腺、乳腺癌的相关知识,特地采访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乳腺外科的权威人士——沈镇宙教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乳腺癌发病率数据显示,1972年我们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为18/10万;到2002年则上升为37/10万(按年龄组计算),增加了100%以上,如果粗略计算的话,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达到60/10万。

据沈镇宙教授介绍说,乳腺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肿瘤。调查发现,生活条件越好的人,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就越多。临床观察来看,白领女士、女教师等人群发生乳腺癌的机会比一般人高。发病率同国外相比来看,总起来说,我们国家发病年龄比西方国家提前5岁,西方国家发生乳腺癌的最高年龄是在45-50岁,而我们国家则是40-45岁。肿瘤医院临床发现30岁以上发生乳腺癌的人数较多,最年轻的乳腺癌病人为17岁。

乳腺癌喜欢哪些人群

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得乳腺疾病,而有些女性即便再怎么保护乳房,也会患上乳腺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沈镇宙教授告诉记者,乳腺癌有其高发人群。

一、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研究发现,第一代的直系亲属里发生乳腺癌的话,其子女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要比正常人高2-3倍;如果是母亲在绝经前患有双侧乳腺癌的话,其子女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8-9倍;母亲是在绝经后患单侧乳腺癌的,其子女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高50%左右。

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家族史不等于遗传。临床发现,10%-20%的乳腺癌患者可能有家族史,但有遗传背景的大约占5%。

所谓家族,就是在具体的一群有血缘关系的人当中,他们可能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在这个家族中,有一定的人群患了乳腺癌,属家族史倾向。所谓遗传,家族里要有一个遗传背景,在第一代、以及其子女中,发生了遗传基因的改变。如果说母亲有基因突变的,其子女也遗传了该基因突变的,则这个子女就会有70%-80%的几率发生乳腺癌。有些子女发生乳腺癌的年龄比较早,甚至还伴发卵巢癌,这种由于基因改变而发生的乳腺癌称为遗传性乳腺癌。所以,家族史和遗传不一样。

二、激素以及内分泌异常者

乳腺癌的发生跟内分泌有关,如那些月经初潮年龄早的(早于12岁的)、绝经期过晚的(晚于55岁的)人,容易发生乳腺癌;主要是因为这些人月经过早、停经较晚,乳腺受雌激素刺激的机会比一般人多而且时间长。

对于那些妊娠年龄比较晚的(30岁以后怀孕的)、产后自己未哺乳的也容易发生乳腺癌。妇女在30岁以前妊娠者,对乳腺癌发生有防护作用,30岁以后妊娠发病将增加。所以,首次妊娠和分娩最好在35岁之前。

三、饮食习惯不良者

研究证明,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绝经后妇女如果体重增加到70公斤以上的,乳腺癌的发病率则比一般人群高。在乳腺癌患者中,肥胖者居大多数。

四、单侧乳腺癌者

有些患者如果一侧发生过乳腺癌的,其对侧发生乳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7倍;不少病人自认为一侧乳腺癌已做了手术,思想上放松了警惕,未留意对侧乳房的异常变化,直到很晚才发现对侧乳房也得了乳腺癌。

五、抽烟、酗酒者

经常抽烟、酗酒,会使得多种致癌物质对身体健康产生损害,影响乳腺健康。

乳腺癌发现比国外晚半拍

乳腺癌属于体表肿瘤,所以,一旦发生乳腺癌,体表症状比较明显。但同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的肿瘤患者发现为时太晚。临床摸不到肿块的1期病人只占了不到10%,大部分已经是摸到肿块或是扩散的2期和3期病人了。而在国外,大约有50%的患者都是在1期就发现了,淋巴结转移时来诊治的病人只有20%,而在我们国家却达到50%。因为发现不及时,所以,虽然用同样的治疗方法,其最后治疗的效果却不一样。

那么,乳腺癌早期有何症状呢?

乳房肿块:临床大约有80%的病人是自己摸到乳房肿块后来医院就诊的,但很多病人一开始发现有肿块后,心存侥幸,以为吃点“消块”的药物就可以让肿块消失掉,或是吃些“孢子粉”就能有效,所以,拒绝上医院接受正规检查和治疗,或是心理上担心自己跟“癌”搭上边。实际上,等到肿块很大以后来看,很多人即便用灵丹妙药也无法妙手回春了。

乳头排液:大约有10%-15%的病人,是发现乳头溢出液体而来医院的。

乳头糜烂、破裂、腋窝淋巴结肿大:一般临床发展到疼痛才来就诊的病人很少。

治疗上主张最小最有效的限度

沈镇宙教授介绍说,对于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是所有肿瘤中方法最多的。但如今的治疗观念较之以前已经有了改变,从“病人能最大、最耐受的程度”到现在的“最小、最有效的治疗”。以前,总以为对病人进行的手术切得越大,化疗次数越多,对患者的病情就最好,只要能够保住生命就可以了。但从临床观察来看,最大、最耐受、扩大根治的方法,同最小、最有效治疗相比,疗效并不显著。所以,对乳腺癌的治疗,除了能够治愈疾病外,还应让病人生活得有质量,保留乳房的形态和功能。

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最佳方法。对于早期乳腺癌病人,适合保留乳房的,则采用保留乳房手术。这类病人的指征是:乳腺癌处于早期、肿瘤直径在3公分以内、淋巴结没有转移。但在国外,肿瘤直径可达到4公分。不过,有些专科医院现在对这个标准也放宽了限制,即便肿瘤在直径3公分以上,经过化疗以后肿瘤有所减小的病人,也可以采用乳房保留手术。对于那些不能保留乳房的1期病人,则采用1期整形手术,切掉病灶后再造一个乳房。

但是,保留乳房手术目前在国内却遇到一些阻力,很多病人或是一些综合医院的医生,对于“保留乳房功能”的概念还比较陈旧,比较保守。

另外,临床1、2、3期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后,还需要综合治疗。

化疗:对于晚期乳腺癌病人,或是癌细胞已经转移的病人,可选择化疗来治疗。对于那些还没有转移又相对较大的肿瘤,也可选化疗的方法,这又称之为新辅助化疗。

放射治疗:属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或是对于晚期病人骨转移等采取的姑息性治疗。目前,放射治疗的地位在上升。

此外,还可用手术方式进行乳房整形,局部切除后再造。

对于乳腺癌手术的复发率,从临床来看,肿瘤医院每年做2000多例乳腺癌手术,通常1、2、3期的病人,其术后复发率为5.54%,其中单纯局部复发率为3.32%,还有2.22%的病人是复发转移。单就1期病人来说,其术后的复发率为0.9%。所以,乳腺癌病人还是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预防乳腺癌从小事做起

对于乳腺癌的预防,从目前来说,还没有一级预防措施,也就是说还无法从病因上进行预防。但是进行二、三级的预防,也将对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懂得自我检查。这不能算是早期预防,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检查中发现异常,能够让患者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求治。另外,最重要的是从生活方式上来做好预防工作:

对于一般处于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25-30岁左右),应自己哺乳;

对于那些月经初潮提前的孩子(12岁之前来月经的)来说,调查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比正常发育的人要高。所以,对于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应尽量少吃洋快餐;

适当体育锻炼,控制肥胖,降低乳腺癌的发生比例;

平时生活中?熏不明成分的保健品要少吃,如某些口服液、羊胎素、青春胶囊,其实,这些保健品大多含激素,长期服用会导致体内雌激素过高;

在饮食上,已经绝经的妇女应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因绝经后妇女如果摄入太多,能量积聚下来,成为雌激素的来源。而绝经后妇女体重在70公斤以上,则乳腺癌发病率比一般人高;

对于那些吃避孕药的妇女,避孕药本身对乳腺癌没多大影响。但如果是更年期女性,大量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来改善出汗、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则雌激素的用量一定要控制恰当。

要重视党员干部心理健康建设 第8篇

一、时代变迁凸显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党一贯重视和关心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作风培养。20世纪30年代,我党发展壮大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自由主义》中主张党内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以后各时期,我们党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措施,如开展批评 与自我批 评、谈心、“结对子”“走出去请进来”等活动。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加强党的建设,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想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 大战略目 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必须有一个强大、正确、健康的党,也就是中国共产党。这个党的执政能力、反腐倡廉、自身发展都必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加强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成为增进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

二、当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及原因分析

我们党的绝大部分党员干部心理是健康、良好的,但也有部分同志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问题。影响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原因在于学习不够,党性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

客观原因有: 1工作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巨大。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是多方面的。党员干部也深知“适者生存”的道理,面对竞争带来的种种压力,有时产生惶惶不可终日、透不过气来的感觉。2传统的干部管理模式与新形势对干部素质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干部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够完善,干部管理方式还不够科学。3我国的“人情社会”特征在党员干部开展人际交往过程中被充分地表现,甚至扩大。“好人主义”和庸俗的“关系学”尚有市场。4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没能经常化,有时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教育收效甚微。党员干部组织生活大多“走过场”,缺少面对面的谈心活动,平时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及时交流不够。

三、提高党员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

1. 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营造党员干部健康心理的良好氛围

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谈话制度。从关心爱护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立场出发,党组织不能坐听汇报,必须定期找干部谈话。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更要听取不同意见,哪怕是牢骚,也不妨听听; 因为收集、分析、研究这些第一手资料,不仅有利于研究、修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党员干部的工作压力和化解心理困惑。这一制度一经形成,便可极大地增进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调动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竞争环境中充分施展各自的才华。

2. 加强疏导教育,奠定思想基础,提高党员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应变能力,是维护党员干部心理健康的根本和关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党员干部的定期学习培训之中,采取聘请专家授课、听讲座、办墙报专栏等方式,通过疏导教育、自我修养和自觉锤炼,夯实党员干部心理承受能力的思想基础,以便进一步提高其面对各种压力、困难和考验的自我调适能力。

3. 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注重培养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为了消除紧张工作带来的疲劳,下班之后或双休日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多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比如读书、唱歌、书法竞 赛、篮排球、棋牌、钓鱼比赛等,让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拓展视野,开阔心怀,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以便让他们以更加充沛、饱满的精神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还可倡导组织互帮互助活动,让党员干部充分感受同志之间的友情和组织上的温暖,以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4. 注重实践锻炼,提高党员干部的心理适应能力

上一篇:关于会议总结下一篇:优秀信贷员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