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2024-05-25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8篇)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1篇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木材加工企业的调研,考察了木材加工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劳动组织变化情况、从而为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改革寻找突破,为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的编制提供依据,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木材加工 企业调研 人才培养 教学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take needs of the post as the target,employment-oriented

li yue

(materials engineering college,heilongjiang forestry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mudanjiang,heilongjiang 157011)

为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多家开设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其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劳动组织变化情况等,以便更好地制订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调研单位:大亚木业有限公司(丹阳分厂)、大亚木业有限公司(绥芬河分厂)、亚洲创建木业有限公司、圣象集团有限公司、美克国际家私(天津)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利丰家具有限公司、北京锦绣投资有限公司、青岛一木家具集团有限公司、七台河双叶家具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好家木业有限公司、上海艺级楼梯制造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木业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

木业企业劳动组织变化情况

木材加工企业均采用流水线作业形式,企业工作中实行协作生产,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操作分解并交给若干人,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操作,而全部操作由若干操作者同时进行,成果则是以分工为基础的联合体的劳动产品,同时按照计件形式进行小组和个人的工资及奖金分配。

对于人造板生产企业,均实行倒班工作制,对于家具制造企业,多实行白班工作制;对于新进企业的中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多数企业会对其进行基层培养,实行岗位轮换制度,最后,企业综合考虑新进人才的能力情况,进行定岗;在管理层方面,也会实行岗位轮换,比如会将江苏圣象木业与牡丹江圣象木业的管理层进行调动或换岗,以均衡企业人才需求。

调研中还了解到,对于大规模企业,往往实行专人专岗,每个岗位具有详尽的岗位职责,甚至同一岗位中仍细化为多个分解职能,如大亚木业有限公司中,会计岗位又会细分为材料成本会计、资本预算会计、销售会计、统计稽查等,在不同的工段均设置统计岗位,并派专人司职;而在规模较小企业,一人多岗的情况就较常见。

人才结构及需求状况

90%以上企业表示面临人员流动大、人员紧张的窘境,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紧缺,已经是全国木材加工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表明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设立顺应了人才市场的需求,有广泛的就业空间,应坚定办学信念不动摇。在大好的就业形势下,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不能包打天下,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层次之间,只有各司其职,合理衔接,才能形成完整和谐的教育体系。通过调研了解到,国内现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20余万家,木材加工业同其他制造业一样,已步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行列。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目前木材工业最大的困扰就是缺技术人才,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例如家具设计员、人造板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家具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木材加工工艺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品质管理员、产品营销员等等。现在这些人员的缺口从全国来看,可达50万人以上,企业对木材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据统计,全国每年人才缺口达10万人,据央视最新报导,在各行业紧缺人才排名中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列第五位。全国开设木材加工类专业的中高职院校不超过20所,每年毕业人数不超过3000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通过调研发现,现在家具企业的中、基层技术管理骨干80%以上都是农民工出身,由于员工素质所限,企业的管理、技术再上等级非常困难,人才结构有缺陷、分布失衡,骨干技术人才外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现状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现在与发展需要,企业现在亟待引进充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在就业和专业培养方向上,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真选择适合中职就业的岗位。一方面要抓住就业好的时机,与用人单位协调好学生的安置;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案设计时要仔细研究,合理设置职业岗位群,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遴选和挖掘行业岗位,按中职技能型人才的标准设置岗位,而不是覆盖所有岗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专业发展名副其实,办出名气,尽快做大做强,在市场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错位,具体体现如下: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只有20岁左右,且大都为90后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沟通能力,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这些特点让企业比较担忧,希望学校不仅培养学生的和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工作认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学会合作,懂得集体荣誉。调研中,企业家多次建议开办短期培训班,穆棱市政府、广成木业等政府和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愿意与学校共荣共赢,这说明中职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企业调研对木材加工专业办学的提示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办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同时还要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决不能培养今天的就业者,明天的失业者,要避免教育的功利性,倡导人文精神。

课程设置方面尽量将主干课程设置与时代紧密接轨,即“改传统为现代;改笼统为具体”。施行“学做合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条件尚待加强,各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室内设备略显老化,缺少前沿先进设备的进入,与企业先进生产工艺与设备脱节,经常出现在学校学习的是企业已经淘汰的设备和工艺,不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2篇

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逐步迈向大众化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培养和就业问题上一些突出的矛盾也横陈于我们面前,主要有: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人才培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脱节,高校内部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工作环节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核心是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三部曲能否形成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问题。因此,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顺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良性运行机制,不仅是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领域需要进行探索实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兼备的研究课题。

2005年开始,笔者所在的阜阳师范学院启动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探索实践,作为该工程的参与者和研究者,笔者认为,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可以概述为四个“三”,即三种观念、三个机构、三项对接、三个联动机制。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以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

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定位,张扬个性,办出特色,并用个性、特色去参与生源市场竞争,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一所大学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有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科院校在确定战略目标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优势学科群为基础,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内在联合、学科交叉的道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创办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和学科,不去拼规模有多大,而去拼有何特色与优势,不去拼学科有多全,而去拼学科有多强,以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作为经营品牌来招揽生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出名牌,办出特色。这样,学校就有吸引力和知名度,招生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教育部周济部长早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指出:“高校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最基本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教育这样一个理念:市场是前提,招生是重点,培养是核心,就业是关键。使高校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高校只有面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产销对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三)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

我国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5%左右。我国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局部的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矛盾。面对新形势,高校必须树立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念。首先,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要认识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不仅是量的变化,其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既要培养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还要承担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其次,高校有责任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确宣传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理念,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视就业形势,转变“精英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高端就业”思维方式,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就业的社会定位,到基层去,到普通的有一定技术含量或管理要求的劳动岗位上去,同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创业。

二、组建三个机构

(一)职能管理机构

为解决招生和就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普通本科高校需要整合招生和就业机构,成立招生就业处,在招生就业处下设置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校友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并加大招生就业处在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参与和融合力度。为加强各院系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力量,应在各院系设招生就业办公室,设专职人员若干名。

(二)决策咨询机构

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常设决策咨询机构。该机构由校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内专家、企业高管、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优秀校友等组成,为高校招生、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就业市场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和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学生实习指导与考核和就业指导教育等。

(三)就业指导教育机构

在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对大学生开展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也是事关高校发展的刻不容缓的工作。为此,高校需要尽快成立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室。“教研室”的职能是负责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规划、建设,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开展职业生涯测评和规划,开展就业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社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实现三项对接

(一)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实现“产销”对接

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一要由“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否;二要严格以该专业的近三年就业率为依据。对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低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对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的院系,要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1个新专业的同时,必须撤销1个旧专业;对低于本校平均就业率的专业,下年度招生计划应适当下浮。(二)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实现与职业能力对接

普通高等教育决不是单纯的教育功能,它还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功能。我们讨论的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其根本的主题,就是在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结构性职业能力。所以,普通高等学校也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职业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捕捉和分析企业和市场信息,形成长短结合、以长为主,宽窄并存、以宽为主,体现专业集群和专业链优势的课程体系,并要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对接

由于重理论、轻技能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其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适应时间较长,这就迫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构筑和创新实践培养平台,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零适应期”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首先,要开展深入的岗位工作调研,分析和研究企业对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构建各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要在产学研结合中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理论与技能兼备的职业化教师队伍,并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和专业教学需要,聘请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三,要依托用人单位,加大投入建设“零适应期”实践教学基地,使产学研有机结合,实现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双赢”和共同发展;第四,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要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企业培训模式,运用仿真模拟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加大能力测试在专业课考试中的分量。

四、构建三个联动机制

(一)校内联动机制

校内联动机制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教学评估挂钩,并且通过一系列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将这一机制贯彻于从招生到培养,从学校到院系的两级就业管理组织,从校长到专业教师等各个层面,通过落实就业责任制度,使全体教职员工普遍感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由此激发提高生源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的动力。具体地说,学校应建立和落实校长、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五个层次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上的考核奖惩制和岗位责任制,使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全部纳入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

(二)校际联动机制

同一区域的高校应当打破各自为战、相互排斥的传统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互补和统筹协调作用,谋求在毕业生就业上的“共赢”。校际联动机制包括:共同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相互提供毕业生资源信息,建立统一规范、相互贯通衔接的信息平台和网站;构建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和本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互通信息,采取措施共同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代为本区域联动高校推荐毕业生;根据学校各自专长建立培训基地,建立毕业生鉴证、鉴定联动机制;建立本区域高校就业指导课合作机制,在本区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实现资源共享。

(三)校企联动机制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3篇

1 木业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

木业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的调研结论: (1) 由于原材料的日趋紧张, 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些企业在努力发展自有林和速生林, 一些企业大量采用进口原材料, 行业的变化应及时体现在教学内容中。 (2) 天津美克国际家俬有限公司、北京利丰家具制造有限公司等将家具生产、室内设计与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引入企业, 即销售家具的同时对室内进行总体设计, 为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3) 外向型企业人员表示, 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应以质量、服务求生存。以低价进行恶性竞争,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表面上看出口额很高, 但利润极低, 也会招致美国的反倾销投诉, 我国家具业已为此付出高昂的学费。 (4) Solid Works软件应用, 变频电机技术、CNC数控加工中心、PLC技术等生产中已大量采用, 而在传统的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没有涉猎, 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如何吸收新技术、有效地实施教学以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能力等问题, 值得探讨。 (5) 木地板行业、木门行业、钢木家具、室外家具、曲木家具等方向越做越大越强, 分工逐渐细化, 这些行业动态可为专业发展方向调整以及课程的设置提供重要依据。

2 木业企业劳动组织变化情况

木材加工企业均采用流水线作业形式, 企业工作中实行协作生产, 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操作分解并交给若干人, 每个人只负责其中一部分操作, 而全部操作由若干操作者同时进行, 成果则是以分工为基础的联合体的劳动产品, 同时按照计件形式进行小组和个人的工资及奖金分配。

对于人造板生产企业, 均实行倒班工作制, 对于家具制造企业, 多实行白班工作制;对于新进企业的中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和毕业生, 多数企业会对其进行基层培养,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最后, 企业综合考虑新进人才的能力情况, 进行定岗;在管理层方面, 也会实行岗位轮换, 比如会将江苏圣象木业与牡丹江圣象木业的管理层进行调动或换岗, 以均衡企业人才需求。

调研中还了解到, 对于大规模企业, 往往实行专人专岗, 每个岗位具有详尽的岗位职责, 甚至同一岗位中仍细化为多个分解职能, 如大亚木业有限公司中, 会计岗位又会细分为材料成本会计、资本预算会计、销售会计、统计稽查等, 在不同的工段均设置统计岗位, 并派专人司职;而在规模较小企业, 一人多岗的情况就较常见。

3 人才结构及需求状况

90%以上企业表示面临人员流动大、人员紧张的窘境, 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紧缺, 已经是全国木材加工业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表明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设立顺应了人才市场的需求, 有广泛的就业空间, 应坚定办学信念不动摇。在大好的就业形势下, 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不能包打天下, 不同的教育形式和层次之间, 只有各司其职, 合理衔接, 才能形成完整和谐的教育体系。

通过调研了解到, 国内现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20余万家, 木材加工业同其他制造业一样, 已步入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行列。在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目前木材工业最大的困扰就是缺技术人才, 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 例如家具设计员、人造板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家具生产线调试与操作工、木材加工工艺技术员、生产管理员、品质管理员、产品营销员等等。现在这些人员的缺口从全国来看, 可达50万人以上, 企业对木材加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供不应求, 据统计, 全国每年人才缺口达10万人, 据央视最新报导, 在各行业紧缺人才排名中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列第五位。全国开设木材加工类专业的中高职院校不超过20所, 每年毕业人数不超过3000人, 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通过调研发现, 现在家具企业的中、基层技术管理骨干80%以上都是农民工出身, 由于员工素质所限, 企业的管理、技术再上等级非常困难, 人才结构有缺陷、分布失衡, 骨干技术人才外流,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现状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现在与发展需要, 企业现在亟待引进充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因此, 在就业和专业培养方向上, 要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认真选择适合中职就业的岗位。一方面要抓住就业好的时机, 与用人单位协调好学生的安置;另一方面在培养方案设计时要仔细研究, 合理设置职业岗位群, 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 遴选和挖掘行业岗位, 按中职技能型人才的标准设置岗位, 而不是覆盖所有岗位。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使专业发展名副其实, 办出名气, 尽快做大做强, 在市场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4 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调研中我们发现,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错位, 具体体现如下: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只有20岁左右, 且大都为90后独生子女, 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缺乏沟通能力, 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团队意识。这些特点让企业比较担忧, 希望学校不仅培养学生的和专业能力, 更要培养学生工作认真,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学会合作, 懂得集体荣誉。调研中, 企业家多次建议开办短期培训班, 穆棱市政府、广成木业等政府和企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愿意与学校共荣共赢, 这说明中职教育发展前景广阔。

5 企业调研对木材加工专业办学的提示

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办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同时还要兼顾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决不能培养今天的就业者, 明天的失业者, 要避免教育的功利性, 倡导人文精神。

课程设置方面尽量将主干课程设置与时代紧密接轨, 即“改传统为现代;改笼统为具体”。施行“学做合一”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条件尚待加强, 各学校普遍存在实训室内设备略显老化, 缺少前沿先进设备的进入, 与企业先进生产工艺与设备脱节, 经常出现在学校学习的是企业已经淘汰的设备和工艺, 不能完全做到与时俱进。

摘要:文章通过对木材加工企业的调研, 考察了木材加工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情况、企业技术变化及运营方式情况、劳动组织变化情况、从而为木材加工专业中、高职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改革寻找突破, 为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的编制提供依据, 更好地解决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4篇

关键词:就业;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评价

[本文系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成果,立项编号:JYB2016271]

一、综述

从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就业者和职业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趋势和重要特点。培养与开发就业者和职业人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更是就业者和职业人全面提升自我素质、追求个人更大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级技工和实用人才。因此,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为该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市场拓展的空间。

在我国高职教育实践中,学校层面更多地表现出了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视,教学主要围绕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而展开。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并未真正进入教学意识中,没有转化成实质性的教学行动。也因此导致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效果不佳,评价体系过于简单,难以全面客观的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获得质量下结论。因此总结已有经验,开拓创新思路,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评价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职业核心能力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

在当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开展当中,虽然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当下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学生的专业性仍然有待提升,虽然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让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学生能力要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尤其是高职院校在开展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因为评价系统单薄,评价内容不充分不彻底,从而导致当下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教师和院校不能够及时科学的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取得良好的反馈,从而使得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不能够进行相应的优化整改。在这样的循环当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便会因为教学评价系统不完善,而影响课程的推进和优化。

(二)职业能力培养中教师队伍薄弱

师资力量直接决定办学水平和教育水平的高低。从当下高职院校的师资配比情况来看,由于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变动比较大,职业院校存在教师编制紧张与教师数量缺乏并存的现状普。同时,除了高职教师资薄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以外,在推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以及对于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都普遍不高,普遍存在动脑的不会动手、动手的不会动脑的现象。当下我国高职学校的教师普遍缺少对企业生产实际和技术发展情况的了解,因此在课程推广过程当中,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便会受限。反思当前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不合理,文化课教师、老教师、老专业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高职称教师、高学历教师、新兴专业的教师偏少,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直接制约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能力。因此,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改善师资结构,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是展的必由之路。

(三)学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认识不足

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当下的高职院校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但是如果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就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力培养当中,忽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和技术的模拟训练,最终会导致其忽视了高层次专业理论教育,又缺乏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创新能力的教导与培养,从而真的会出现高职教育“因噎废食”的现象。当前高职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生的能力口径过于狭小,专业划分过细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同时这种仿照苏联的专业划分方式具有高度的指向性,其本身也与职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化趋势背道而驰。这样便导致在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就业导向针对性被弱化,从而影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推广。

(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单一化

在当下高职院校进行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尽管所有的高职院校都致力于将学生的培养与市场对接,但由于办学理念、经费投入、学校类型、制度设计、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不同,社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尤其是职业培养的层次和程度也不尽相同,虽然在不断的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并且致力于此,但是对应培养目标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而且在培训内容上所谓的职业核心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凸显。所谓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仍然更多的同传统的培养想类似,学生缺乏实践机会,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实习、实训、实验经费的不足。职业教育需要学生参加较多的实践,这些实践不但需要实习基地、实习工具和机器等实习或实验用的仪器设备,还需要专业的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经费。在实际的教学推广当中,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同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并没有在教学模式中得到体现和优化。

三、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升的思考

(一)建立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在增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必须要注重对于考评系统完整性的建设。除了要注重在就业为导向的建设以外,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也应当建立完整的考评体系。在建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考评体系当中,除了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强化细化以外,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动手能力等都应当建立完整科学的考评体系,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在实验实践中的测评建立自上而下,由内而外的考评体系。从而使得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开展能够拥有有效的把控,从而更好的反馈和指导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二)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维护

要想提升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加强对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维护,通过提升教师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来使得教学工作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开展。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要充分认识到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在坚持方法上指导的同时,要注重对于核心能力课程的把控上。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进修,来确保自身拥有过硬的教学经验和指导能力,这样才能够保障在课堂之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空间不会因为教师能力而出现瓶颈限制的现象。同时,高校在注重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要多渠道的引进教师,也可以对于专业技能素质高的教师进行外聘,从而弥补高职院校教师在对于职业核心教育过程当中存在的配比不均衡问题的出现。对于教学要求严格的一线教师,高职院校要保障其对于一线技术的掌握程度,可以借助同企业合作的契机,来加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使得在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能够切实有效的进行指导,保障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行和指导性。

(三)转变高职学生培养教育理念

在对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要使得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和优化性,让职业核心能力的核心性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来。在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当中,必须要深化认识,从课程编排到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来实现对于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深化,要在原有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当中拥有更大程度的优化和提升,从而保障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组织教学时,以行业、专业发展需要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将单元课程项目化,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学习同实习相互结合,在企业实习阶段也预模拟阶段进行相应的融合过渡,从而在以结业为导向的前提下,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细化各项教学同实践的联系,来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适应性有所提升,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和培养都能够取得更进一步的成就和进展。

(四)优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在对于高职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当中,职业核心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需要在教育工作开展当中得到全面推广。因此,就需要高职院校对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和意识,通过正确认识职业核心能力的价值以及培养的意义同高职院校的发展之间啊的关系,来全面建立起完整的教学培训模式,通过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业、创业等角度来多维度的把握教学模式,从而使得高职院校有效的建立起来关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特色教学方案。同时,还要注重对于学生能力和意识的培养,除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的融入以外,对于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处理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全面培养,来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在面对市场竞争和就业压力过程当中,能够脱颖而出,从而使得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的落在实处。

四、结语

在当下的高职学生教学当中,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能够良好的反馈教学现状,而且也能够反作用于教学。在对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当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不断的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才是确保其能够更好实现就业的关键。在高职教育体系不断探索和优化过程中,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更好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是一种探索和实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职院校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薇,张涵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探微[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8).

[2]孙旭敏.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推进行业人才需求端与供给侧有效对接[J].中国电力教育,2016,(05).

[3]江泉,姚鑫,刘涛,杨胜修,李月顺,王翠丽.陕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研究[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4]张世林.多样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04).

[5]王佑华.浅析政府在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永续发展中的应为[J].中国建设教育,2014,(05).

作者单位: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5篇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长远发展,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是否具有被就业市场认同的能力和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用“三个面向”的办学理念指导相关工作,使就业导向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贯穿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主线,将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面向就业市场办学,提升毕业生贴近社会需求的能力

“我国目前从业人口中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仅为5%,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因此,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性、结构性的失衡,而不是总量的过剩。是高校缺乏市场办学经验,只片面考虑学校自身条件、师资情况进行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设置,而忽视了就业市场的导向作用,结果培养的毕业生在学历层次、专业层次、质量层次等与社会需求不能接轨。面向市场办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又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1.坚持招生服从就业,培养企业需求人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按需培养人才,做到招生培养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所谓按需培养,就是要考虑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质量、数量是否与市场需求接轨,这四方面反映的是高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教学水平和办学规模的问题。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就业率低于90%的“滞销”专业,应减少招生指标,对就业率达不到80%的专业应暂停招生。高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在市场的大格局中找准自身的位置;调整学科专业结构,“生产”特色“产品”;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强化动力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避免结构性供需失衡。

2.加强就业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就业实习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层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学校对企业的人才需求了解得更为深入,并以此为依据,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突出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学生在一些实习项目中,表现出计算机能力不足,学校马上可以调整教学,分专业岗位的不同开设计算机语种教学,同时加强专业计算机课程,使人才培养规格进一步合理化;企业的选拨方式和培训方式对学校改革教学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启发,比如项目式培训、督导制培养等;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要求和企业文化,同时接受企业的定向培训,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合理性。

3.发挥就业顾问作用,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为充分发挥就业顾问在办学过程和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各系除应建立各专业建设顾问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相关教学工作以外,还应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负责就业市场调研,对市场行情进行科学预测,与就业基地签订协议;负责聘请就业基地的领导、相关企业的总经理或人力资源部经理、成功校友为学校的就业顾问,每年邀请就业顾问来为毕业生做相关专题报告,提供就业信息,反馈办学意见;负责与人才中介市场的联系,完善信息反馈渠道;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就业信息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就业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为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决策服务,避免短视行为。

二、面向学生素质培养,提升毕业生被社会认同的能力

一名在校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到工作单位后是否仍然是一名优秀的职员呢?有关资料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前三项是责任心(75%)、团队精神(68.8%)、道德诚信(58.3%)都是关于学生个人素质的。而用人单位看重的责任心、团队精神、诚信意识等都是不能靠分数测出来的。因此,引导学生树立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是学生获得社会认同的前提。

1.开展感恩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育、同学的帮助、社会的培养,教育学生对社会负责是感恩教育的具体表现。责任心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其重要表现就在于态度。一位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乐于助人的员工,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管怎样的企业都希望拥有责任心强的员工。关注学生是否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而且能否主动去做一些份外的事情,即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比如担任学生干部时,能否认识自身的角色与作用,用心为大家服务;在宿舍里能否主动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打扫卫生、打开水等);能否体谅家人,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比如说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会做兼职争取自食其力;还有参加义工组织与活动等,承担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2.通过社团活动,培育学生团队精神。在企业中很多事情都是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的,所以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以合作的方式做事。如让学生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考察、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一组学生自由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然后在一旁观察各人在群体中的表现。有的学生表现积极,在充分展现自我的同时,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吸取有益观点进行必要调整,最后综合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另外,在讨论过程中能较好的肯定、呼应、衔接与协调其他团队成员,把握好讨论的节奏,可以说团队精神已经渗入到他(她)的行为当中。相反,有一些同学表现欲过强,随意打断、否定别人,个人发言过长影响团队任务的完成,在处理冲突时表现出过强的主观好恶,对事不对人,这些都是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的表现。所以只有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建立诚信档案,强化学生诚信意识。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对于培养大学生诚信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但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深处不一定能引起足够重视。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评优、奖学金、贷学金、综合测评、就业推荐相结合,防止因为脱离生活,空洞说教而造成逆反心理。有助于大学生确立自我诚信目标、体验自尊、增强自信意识。大学生诚信档案主要包括:学生承诺书、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效果、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等。“信用记录”作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重点,主要记录和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学杂费交费情况、违反校规校纪情况、勤工助学情况、履行相关责任情况以及履行承诺情况,并将信用记录装入本人档案。

三、面向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毕业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65.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30%的学生虽有规划但不明确,仅4.8%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明确规划。使得大学生往往在极其盲目的状态下,随大流选择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个老板,干着与自己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适合的工作。其结果就是一次次跳槽,一次次被解雇。事实表明,大学生毕业后无目的的、无规划的盲目就业,将影响他们的长远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应做好的关键一环,理应得到我们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自己的重视。

1.普及职业生涯教育,明确规划意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将其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要根据高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勇于实践,不断摸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新路子。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白职业生涯规划的三个过程:一是对自己负责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不能指望别人(包括自己的父母、恋人、老师、朋友)来对自己负责;二是理想向现实妥协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是理想向现实妥协的产物,没有所谓的“最佳规划”,当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马上实现时,要正视现实,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三是终身探索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只是一个过程,还不是结果,他需要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适应变化,并根据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2.实施个性化指导,确立职业目标。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的成长背景、经历、认知、情感和风格。职业生涯规划除了课堂规范讲授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实践和活动课程、各科教学活动等,让学生主动地、热情地、负责地参与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以及协调、组织、管理、活动等能力进行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弄清自己是谁,自己想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及早实现自己对就业的区域、行业、岗位的三个定位。知道未来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明白自己的能力素质与未来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明确在校期间努力的方向,从而把在校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确定合理的期望值,使自己在求职就业时做到心中有数,自信而不自傲,面对逆境不气馁,百折不挠,增强就业竞争力。

3.制定职业实施规划,培养适应能力。制定实施规划,就是要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要有得陇望蜀的具体行为和措施来保证。具体方法是:花时间考虑清楚职业规划中自己希望在个人素质、人生事业和金钱收入上分别达到什么目标。什么是能够让自己真正兴奋和愉快的?是创业?还是成为总经理?还是赚足够多的钱;实现短期规划(2-3年)、中期规划(10-15年)和长期规划(30年)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合理调整短期规划,以利长期规划的实现;以积极向上的语言,描绘出自己的行动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时间;将目标分割成每年、每月、每周要达到的目标。定期回顾目标,让自己清楚规划的进程,并为已经完成的步骤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在自己的良师益友中,寻找一个人与自己分享目标,并督促自己切切实实地执行好每一个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千万别忘了给自己一点奖励。

参考文献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6篇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单元目标设计

――以冀教版九年级Unit2 Great People为例

单元目标设计是以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相互结合为基础的。可由师生共同设计目标,调动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应具有指导性、概括性、科学性。

1.语言知识目标:

(1)重要词汇:life、meaning、dialogue、successful、survey、neighbour、mind、century、lifetime、solve、anyone、death等。

(2)掌握重要短语:think of、be different from、succeed in、have success in、write down、be famous for、be famous as、make a mistake、give up、come up with、in the 1960s、It is said that等。

(3)功能句型:What’s the meaning of life?Why are great people so successful? I’m not sure how to answer them,but I think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live a good and happy life.What makes us happy?The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stop questioning.It is said that Professor Yuan is one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China.(4)核心?Z法:时间状语从句、定语从句。

(5)恰当运用听、说、读、写、看等技巧,学习文章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内涵及文化。

2.学习能力目标:

(1)通过任务型教学、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学会描述名人的生平及其所做出的贡献,并制作小组展示材料包及PPT。

(3)学会用思维导图来帮助自己学习,用英语描述伟人的生平。

3.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目标:

(1)通过对爱因斯坦、袁隆平、海伦?凯勒、白求恩等人的学习,了解中国、世界上的伟人及他(她)们的伟大事迹,学习他(她)们的优秀品质。

(2)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3)通过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探索中美文化差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4)培养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学习,激发学生自立、顽强、拼搏的进取心,增强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

――Lesson 9 The Most Famous“farmer”in the world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学生从巩固双基-解决问题-学习能力-形成学科思维这一过程中实现的具体目标,设计时应该具体化,分层化、可操作化。

1.语言知识目标:

(1)能准确发音并运用的重要词汇和短语:farmer、research、honor、technology、graduate from、come up with、in one’s spare time、It is said that等;

记住功能句型,并会运用:The grain of this rice would be as big as a peanut so that farmers could rest in the cool shadows of big rice plants.Since then,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research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rieties.It is said that Professor Yuan is one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China.He cares about nothing but his research.(2)能依据录音听懂文章大意,回答问题。

(3)熟读课文,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与技巧处理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4)能简单用所学英语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学习能力目标:

通过多媒体课件,依次展开对不同职业的讨论,从科学家Einstein到China’s most famous“farmer”-Yuan Long-ping,从国外到国内,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继而通过任务型教学,以小组合作方式对successful man这个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3.文化意识与思维目标品质:

(1)鼓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通过初步感知、积极获取、认真分析、仔细概括、层级创新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袁隆平为世界农业及中国人民所做出的贡献,树立爱国意识,学习袁隆平在科学领域不断探索的精神及其所具有的优良品质。

(3)注意观察生活和媒体中使用的英语,积极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矫正与强化。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我对于个别学生的达成目标进行了微调,如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描述successful man/great man。经过课堂教学及工具检测评估,本单元教学的预设目标基本实现,隐性的目标还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观察与验证,逐步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科素养。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7篇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的数量连年增加,社会人才的供求关系出现了极大的变化,高职生就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高职生也越来越成为就业的弱势群体,而作为招聘方的企业也在不断地抱怨新进的高职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如何使高职生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就业市场上找到合适位置,是高职生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笔者认为,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一般按照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模式设置课程,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对实践重视不够,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毕业生到生产、服务一线难以适应岗位的要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适应。实施高职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在课程建设中,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明确专业定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就是要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从岗位需求出发,紧密围绕实际岗位的具体工作而展开,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能力的养成,最终通过职业资格考核或岗位技能鉴定进行检验。教学内容应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设计,以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程融合为途径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要改变传统的单一讲授式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教学方法。积极尝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教学中获得技能。各专业根据对应企业不同的岗位,将所需要的知识划分成相应的项目,将各项目中所要求掌握的技能化解成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到专业知识,获得职业能力,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突出实践教学,必须改变过去实践教学过分依附理论教学的状况,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建立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并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之中,所有专业的实践类学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为实现实践与理论相融并进,岗位与课堂有机结合,在充分调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依托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行业企业中不同岗位及岗位群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技能结构和要素,将这些技能结构和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突出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突出技能训练是职业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良好的实训实习条件是实行工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证。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实行情境育人,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融入到生产性实训各个环节。加强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建设,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及时补充现场新技术所需求的设备,实现实训设备的标准化,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和工学结合校内化。为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的需求,各职业学院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通过参加工作和接触社会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在工学结合实践中加深对工作岗位的认识,在现场真实环境中感受专业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锻炼专业技能。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实行职业能力考评

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重理论、轻实践,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不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鉴别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进取精神,引导教学发展,促进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发展提高。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始终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考评,三是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努力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把学生取得“双证”率作为考评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四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着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第8篇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护理人才,岗位能力,培养体系

2011年6月我校护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以实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为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2010]8号) 等文件精神为指导,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发挥行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加强校院合作, 推行工学结合,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经过3年的努力, 护理专业建立和完善“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出一批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的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得到了行业专家、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好评。2014年5月, 顺利通过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省级验收, 现报告如下。

1 完善人才共育新机制,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确立“校院融合、工学结合、双轨并行、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院合作、工学结合作为切入点, 培养多层次、多方向护理人员, 满足医疗、养老、社区、军队等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并把“双证书”制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订单式”培养特色, 与医院构成联合办学实体。学校与合作医院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进行课程设置, 共同承担教学、实训任务, 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 密切了院校关系, 缩短了教学与临床的距离[1]。第一学年:形成职业意识, 获得基本技能。进行校内人文素质能力模块及职业基础知识模块的学习, 初步认识医院、社区服务机构及养老机构。第二学年:培养职业认同感, 掌握职业技能。利用校内仿真或教学基地真实的环境完成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学习, 下临床加深对临床护理、养老护理、社区护理等工作的认识。第三学年:培养职业素质, 具备职业能力, 下临床去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40周在“二甲”以上医院, 4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老年护理院等) , 掌握职业岗位技能, 完成职业拓展能力模块的学习, 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书。通过3学年的学习, 能使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逐层上升。

2 构建“一个平台、四个方向”的课程体系

2.1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深入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调研, 毕业生跟踪调查, 护理人才市场招聘调研, 召开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等方式, 及时跟踪护理行业发展趋势和动态, 根据当前护理专业建设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吸纳临床、社区行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行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 及时跟踪了解高职高专护理人才需求趋势和动态,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淡化学科、突出能力培养, 课程内容坚持“必需为本, 够用为度”的原则, 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对接。

2.2 拓展专科化护理课程

结合护理岗位要求, 根据专业调研, 分析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以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规定的相关课程为标准, 构建“一个平台、四个方向”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一个平台”即以“职业素质养成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人文素质、职业基本知识、职业核心能力、技能应用4个模块课程为平台;“四个方向”即根据老龄化社会、护理专科发展及个性化发展需求, 拓展4个专业特色方向, 包括:急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涉外护理。制订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引领的课程标准。

2.3 体现个性化发展需要

我校实行护理类招生计划, 学生第一学年课程完成后, 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倾向及分流意愿, 构建多元课程体系, 培养特色护理人才。学生在第一学年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及专业基础知识后, 第二学年在学习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的同时, 根据规范化专科护理培训要求, 有针对性地加强专科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在课程设置中, 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增加护理礼仪、人际交往等课程时数, 丰富第二课堂, 增加学生的人文实践课, 通过美学形体训练、护理礼仪训练、情景剧再现临床真实场景等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2]。

3 开展教学方法改革,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3.1 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每年定期召开实习教学医院临床护理专家、教学护士长、优秀带教教师专题研讨会, 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合理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如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景导学法、小组讨论法、真人实做法等。

3.2 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三段考核、两个监控、三类内容”的评价方法确保毕业生的质量。“三段考核”即课程学习时考核、实习前考核和毕业前考核;“两个监控”即校院 (企) 专业教师和临床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实施过程监控和验收监控;“三类内容”即考核内容, 包括基础护理技术考核、专科护理技术考核、综合护理技能考核。考核由校院双方的专业课教师和兼职教师协同完成。

4 建设“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校内实训基地是护理实践教学的第一场所, 是学生知识应用、实训、培训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平台。校内实训基地的整体设计和建设以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为指导, 引入系列模拟、数字网络特色培训项目及信息化管理平台, 使教学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相对接, 是集教学、岗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社区医疗服务“四位一体”的开放式共享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模拟ICU室、急救护理实训室、静脉穿刺虚拟实训室及模拟手术室等拥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实训设备, 大量高级仿真护理教学模型和教学设备, 能充分满足护理教学、实训的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实验项目、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手段, 缩短了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 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

5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护理师资队伍

在校内建立以行业专家为主的护理专家工作站, 并先后聘请数名福建省“三甲”医院护理部主任、台湾新生医护管理专科学校护理系主任骆俊宏博士等专家入站工作,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指导新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专题培训包括教学技能与方法、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师教学礼仪、教师师德培养、研究项目申报等。多次邀请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姜小鹰教授来校开设讲座及指导教学工作, 全面提升新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引、培、聘, 构建一支由两名校级教学名师、5名专业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45名双师素质教师, 44名兼职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的教学、科研、服务能力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3年来, 学校探索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实践取得较大成效。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通过率连续3年保持100%;参加全国及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高职组护理技能竞赛取得一、二、三等奖达20人次。2013年学生创新技能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合作的“高山族美甲”项目, 获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技能作品二等奖。输液肢体固定器、安瓿开启器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作品展洽会三等奖。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普遍好评。3年来, 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专业对口率达99.46%。以急重症护理方向班学生为例, 第一届毕业生100%从事临床急重症护理工作, 其中80%的学生留在合作医院工作。该班学生能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及监护技术, 不仅技能强, 理论水平也高, 到工作岗位能独立开展工作, 广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护理专业教师潜心钻研业务, 研究项目“创新校院合作培养军地两用护理人才”获福建省第七届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项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 岗位能力为核心’护理人才培养体系”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冯永军.高职护理专业“院校结合、课岗对接、注重人文、三段式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 8 (14) :3-4.

[2]张朔玮, 姜小鹰, 肖惠敏, 等.发现学习法在护理研究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 (1) :42-46.

上一篇:品牌介绍乐事薯片下一篇:《芦花荡》优质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