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责任教育浅析

2024-06-24

小学责任教育浅析(精选6篇)

小学责任教育浅析 第1篇

浅析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与教育

茗洋学校程文华

[内容摘要] 当今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其中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缺乏责任感。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是构建德育教育立交桥的重要基础,也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的高要求、形成健全人格的需要。

[关键词] 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可见培养责任感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本人就对培养学生责任感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做法。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表现出青年学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如果对他们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训导”“灌输”等方式上,注定要失败。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中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中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他们缺乏实干精神,重视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却极少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近几年来,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因此,培养中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在当前抓公民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现状

1.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曾有学者作过抽样调查,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

2.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中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日子、混文凭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考试作弊,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 “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3.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而对社会缺乏责任意识,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

(二)中学生责任感培养和教育的必要性

1.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是构建德育教育立交桥的重要基础。所谓责任感(或者说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当他认识到了履行责任的重要性时,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或者在没有履行责任时会引起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会促使自己不断去认识和完成新的职责。责任感以认识为为前提。没有是非标准责任感就无从谈起。同时,责任感有很强的价值取向。如果人的价值取向以奉献为乐,那么他对人对事就会有很强的责任心;反之如果一味只讲索取,那么他就会对事漠然置之。

责任感以情感为基础。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子女的人,对家庭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深切情怀的人,当外族入侵、祖国受难之时,就会舍生取义、鞠躬尽瘁。但是一个对老人、子女冷漠,对祖国没有感情的人,绝不能指望他对家庭负责、为祖国奉献。责任感靠意志维持。尽责尽心是一个艰苦的意志过程并反映在人的行为举止上。只有坚强意志的支撑,才能在履行责任过程中抵制各种诱惑,恪守职责。责任感通过责任行为反映出来。有责任感的人会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愿望的个人决定时,对自己、对他人、对环境等作出全面的考虑,必要时甚至会牺牲个人的利益。可以看出,责任感培养涉及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等诸方面,是一个系统育人工程,是构建德育教育立交桥的重要基础。

2.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的高要求。在一个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讲竞争又讲合作,既讲权利又讲义务,既讲个性又讲共性的社会里,对人才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造就优秀人才的因素很多,我们认为,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起关键作用的情感因素是责任感,而孩子的成长中缺少的也正是责任感。古往今来,凡对本民族乃至人类作出重大贡献,都在青少年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他们的成长过程看,责任感是他们在求学阶段的发奋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是他们走上社会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将才学贡献社会的重要保证。一个人,学生时代学的一些知识以后可能遗忘,但责任感会陪伴着他的终生。根据资料显示: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

3.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需要。当前,使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培养他们形成健全人格和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已成为教育界的主流意识,责任感教育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将培养学生责任感列入道德教育计划,通过课程形式规范化,科学化。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也强烈指出,要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还将“责任”两字赫然放在校训的首位。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认为不但要把责任感教育列入学校的教育计划,而且要把责任感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对学生责任感培养的体会与反思

1.学生责任感培养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21世纪的需要。

2.培养学生责任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要搭建家校结合的桥梁。

3.以爱育爱,在爱的氛围中孕育责任感;相机诱导,在具体实例中引导学生感知责任感;榜样激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件件小事中形成责任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建立反馈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强化责任感。

三、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从责任发生的角度来讲,培养当代中学生的责任感,就是要让他们对自己所肩负的人生责任有明确而又理性的认知,成为一个具有强烈的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的行为主体,从而自觉地承担并积极履行自己的人生责任。为此,我们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维度对当代中学生展开责任教育。

1.就家庭而言。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的素质。我们感到,应尽快改变目前家庭教育中过分强调知识教育而忽视情感教育的现状。责任感教育是家庭情感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孩子的责任心是父母责任心的折射。父母富于责任心的言谈、举止会被子女模仿、认同,内化,从而对其责任感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自己的事做起。当前,有些孩子做事缺乏责任心,在家做“小皇帝”,父母、祖父都围着“小皇帝”转,这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如:做完作业,学习用品乱摆,起床后被子不叠;书包像杂袋……,最后都由父母收拾、整理,这些都是孩子不负责的具体表现。如果孩子从小有这种不负责的不良习惯,长大了走上工作岗位,势必影响其工作质量。因此,父母对孩子必须严格要求,做任何事都要负责任。孩子对自己做的事要负责,作好功课后,有责任整理好学习用品;起床后,要有整理床上用品的责任,有收拾自己房间的责任。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从身边做起。从身边做起,首先要从家里的事情做起。如: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一方面把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使孩子树立起家庭的责任感。我们从一个家庭了解到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妈妈腰疼得直不起来时,她为妈妈打来热乎乎的洗脚水,帮妈妈洗脚、擦脚,并在她妈妈的腰部贴上伤湿解痛膏,安排妈妈早早的到床上休息,这一切都使孩子从小看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看到自己的行为能为他人带来影响,感到自己是为人所属的,是有用的,从此而生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与社会接触面的扩大,这种责任心与自豪感的内容也会增长、扩大,不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家庭,但从小家庭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感觉却是增长未来责任感的基础,家庭没有这种基础,对人民、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不知从何而来?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要从周围的事做起。要使孩子充当一些有意义的角色,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他们战胜自己弱点,增长各种能力的信心。在我女儿的学校里(小学),孩子们就轮流担任班级干部,帮助教师组织各种活动,为班集体做事,来锻炼他们的责任感和能力。孩子们都很愿意参与,并为自己日增长的能力感到自豪。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向孩子多敞开一些交流的大门,向他们讲一讲成年人的苦恼、家事的繁琐、工作的困惑,使孩子从小就懂得父母之不易,生活之艰辛,产生为父母分担忧虑的念头。而父母应捕捉住孩子的心愿,对他们的理解分忧的愿望表示欣赏,并且为有这样懂事的孩子感到骄傲,聆听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任何帮助父母和家境的举动,这些都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对家庭有所益的自豪感,让孩子对父母工作经历及家庭的日常事物进行了解分析,也能培养孩子洞察世事、了解生活、判断与处理事物的能力,为孩子将来树立起社会的责任感打下基础。

2.就学校而言,一方面发挥集体的促进作用是增强学业责任心的可行手段。良好的集体和班级学习风气对学生搞好学业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学校里,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学风好的班级往往绝大多数学生学业责任心强烈,原来学习品质不好的插班生也会被逐渐同

化而进步;学风不好的班级则大多数学生学业责任心较差,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和教育作用,何况中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极大的时期。因此班主任尤其要重视良好班风学风的建设,以强烈的集体学业责任心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另外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增强学业责任心的速效捷径。榜样是青少年模仿的对象,榜样的作用在个体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极大,但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过渡期,是非观念还很不明确,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情况。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运用榜样的经验作用,卓有成效的帮助学生提高学业责任心水平。如在班级教育中经常注意发挥三种榜样的示范作用:一是古今中外的伟人和楷模的榜样学习;二是学生群体中先进分子的辐射作用;三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

3.就社会而言,个体品德的形成是社会生活提供的外在因素与主体需要的相互作用会合逐步实现的,因此,当代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与社会环境的优化是息息相关的。社会是比家庭和学校更大的塑造人的熔炉,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尽责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舆论氛围,采用大众传媒和个人的口语方式,对组织、个人的行为进行褒贬评价,从而使人们的责任感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托尔斯泰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没有责任心就不会有真正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钱涣琦.走向自觉———道德心理论[M].人民出版社,2003.

[2]刘冬梅.中学生责任感培养及活动模式探讨

小学责任教育浅析 第2篇

【摘要】责任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小学生的责任教育更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基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责任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学生的责任教育,我们要从三个方面来培养:

一、实践训练法。

二、班队活动法。

三、心理辅导法。

【关键词】责任教育 学习行为 家庭

一、引言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责任,是指份内应做的事。”相应地,责任感就是指一种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情感。责任感分为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主人翁责任感等。

在讨论小学生的责任感教育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 例一,某小学生站在母亲面前:“妈,今天我们大扫除,老师说要拿手帕擦桌子、玻璃。”母亲忙说:“做大扫除尘土飞扬,吸入肺里不好,擦玻璃,会有危险的,你就说你今天不舒服,老师就不会让你做的。”

例二,放学时,家长早早等在学校门口,见到孩子的同时结果孩子手里的书包,迟到了还要忍受孩子的无情抱怨,遇上孩子要留下来值日,有的孩子便理所当然地丢给来接的家长去做,似乎这是他们的义务。(这是我在三小实习时的见闻)

例三,早上将孩子送到书人补习班,傍晚早早守在门口等孩子(有的家长坐在家长等候室里陪读),看到孩子就主动接过书包,递上食物,还一边关心今天的学习。在校上课,学生不用记家庭作业,因为班主任会每周将作业要求,下周要做的事情都以短信的形式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即使在班上强调过,还发了信息,学生依旧会忘记应该做的事,但道歉的往往是家长。“班主任,不好意思,昨晚忘了把作业放书包里,我证明小孩确实完成了。”批改小孩的作业会“惊喜”地发现家长认真帮孩子抄写的题目,孩子的任务就是写个答案。与之相反的是有些家长不闻不问,责任全在老师。学生生活简单得只剩下上课、做作业。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但都残酷地让我们意识到一个问题:小学生责任感的严重缺失。同时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孩子责任感的缺失不只是孩子的错,它是学校教育和家长联手造成的悲剧。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数家庭是四位老人、父母和一个孩子。六个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了这个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四位老人的隔代溺爱中成长。大多数孩子缺乏生活技能,爷爷奶奶背书包陪孩子上学、外公外婆给孙子端碗送水;孩子不会戴红领巾,不会整理书包,不会系鞋带;挑三拣四,学会穿名牌;吃饭挑食,不想吃的东西宁愿饿死也不吃;怕困难,怕受挫折,遇到困难就退缩;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的利益,对他人毫不关心,缺乏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学校教育制度方面的滞后导致口号先行,相应的素质教育举措并未能及时跟上,社会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仍然是成绩。于是家长只能把孩子训练成学习的工具,于他们而言,似乎只有学习才是他们分内应该做好的事情。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连这唯一的“责任”也是外界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很多孩子并不认同这份责任,他们觉得学习是为了家长和老师而学,因而也就没有义务去尽责,进而导致缺乏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情感,也即责任感缺失。由此可见,我们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内涵和意义,而只是一味地将自己以为的责任强加在孩子身上,试问这样怎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尽责呢?相反,还会导致他们养成不负责任的坏习惯。

那么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纪元,人与人之间将更加走向合作与分享,责任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报效父母。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而一个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更无法与人学会分享的。当我们随手翻阅报纸,信步走上街头时,我们随时都可以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招聘广告上,都将责任心作为对招聘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因为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责任心的人,有责任心,才会去努力,也才会有发展。可见责任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是多么的不可或缺。而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发展,这个时候正是培养责任感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打好这个基础,切实培养起小学生的责任感。

二、小学生责任教育的定义

小学生责任是指学生份内应做的事,是个人或群体组织根据自身社会角色属性所应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2]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指出:“在社会关系中,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就确切无疑地指出了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责任。

责任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培养责任主体的责任素质,以使其对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加以确认、承诺并履行的教育。

学校责任教育就是使学生践行某种职责,而对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过程。责任教育首先是帮助学生通过认识个人职责的具体性质,提高责任意识,这是责任教育的基础;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志和信念,使学生能坚定地履行责任而不是遇到干扰或困难就逃避责任,这是责任教育的中心环节;最后是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责任习惯,就是时时尽职尽责,失职主动承担责任,这是责任教育的目的。

学生责任教育的范围很广,我们认为小学生的责任心根据其年龄特点,可以从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然这几个维度,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责任心:

1、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2、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包括对家庭负责任,对集体负责任,感受责任带给自己的益处等。[3]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生去付出责任,并且享受责任带来的益处,更高层次的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

3、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

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

4、自然责任心: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

总之,责任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学生去付出责任,并且享受责任带来的益处,更高层次的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责任习惯。

三、小学生责任教育的现状分析

责任教育是学校道德的核心,中国教育长期以来特别重视责任的教育,小学教育更是人生教育的重要基础。伟大领袖周恩来少年时期就有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少年时的周恩来就知道把国家的振兴当作自己分内的事情,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极富责任感的人,也正因为此,他才成为了一名人民拥护和爱戴的一代伟人,董建华先生也曾强调过:要增强育少年的社会责任感。美国的西点军校更将“责任”二宇作为校训。不难想象,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才会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责任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谈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时指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其中的“责任感”就是责任教育重要性的反映。

1、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在一定的社会中,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是不一样的。因为社会是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人可以在没有群体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现在的社会,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坐;在买票的时候,自觉遵守纪律;在捡到东西时,自觉还给主人,这些生活小事,反映出的美德都已经渐行渐少了。一天早晨,我都骑着车去学校,一路上总能遇到好多背着书包的孩子和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这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骑着车行驶在马路上。在我前面,一位妈妈骑着车载着孩子也匆匆地往学校赶,后座上的孩子手里拿着塑料袋装的饭团一口接一口地啃着。突然,那个孩子把吃剩下的饭团和塑料袋随手地往马路上一扔,若无其事地望望跟在他们身后的我,随即转头看向了另一边。其实在马路的一边设立了许多的垃圾箱,每个垃圾箱之间就相隔了几十米。如果有垃圾,只要靠边停一停,扔进垃圾箱就行了。而此时,垃圾箱就在那对母子前面的不远处。

此外问题奶粉事件,假钞泛滥这些大事件同样反映出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小偷小盗,大偷大盗,每天都在上演。社会越来越是不安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提升,那么社会的责任感也应该提升。缺失了这一个重要品德,将影响人的一生。

“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崇尚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已经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需要改变这一切,就要行动!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不需要我们像那些先辈一样鞠躬尽瘁。它仅仅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真正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学生责任感的缺失。为什么教师要天天盯着学生,逼着学生完成作业;为什么教师要反复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行为习惯;为什么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等等。记得这个学期开学的前几天,几个学生主动要求来帮我打扫教室。一开始,孩子们干的积极性特别高,扫地、拖地、擦窗……待每项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后,他们便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看到他们干得那么认真、起劲,我就说:“你们干着,老师下楼去搬新书了。”话音刚落,这个说“老师,你放心地去吧”,那个说“没问题”。于是,我就放心地下了楼。等我搬完书,再次回到教室时,我真的傻了眼:只见教室门窗大开,扫帚、拖把东一把,西一把地扔在地上,桌椅摆放得歪歪斜斜。再看看教室的最前面:地上的垃圾东一堆,西一簇。学生呢?影儿都不见了。这时,走廊上传来“咚,咚,咚”的跑步声,还伴随着孩子们的喊声、笑声。我走出教室一看,正是允诺认真打扫的这帮学生。当我问他们去哪时,这个孩子说是那个孩子叫他去的,那个孩子又把责任推到了另外一个孩子身上。看着这帮孩子推三阻四的样子,我这个当班主任的只能挤出一丝苦笑。

还有现在的学生问题特别多: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班级、他人漠不关心,做事缺乏恒心,学习马虎粗心,依赖性特别强,出事就推卸责任,逃避现实,抗挫折能力差……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些其实是自己应尽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原因归在:我还小,我不行,我不做,这些单纯自私的细想上。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青少年个性发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良倾向,如:偏激、狭隘、嫉妒、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等,都和学生自我意识相关联。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在家的责任,这样才能享受责任带来的益处。如果负起责任捡起地上的一张纸,那么共同享受一片干净的世界,不是更愉快吗?在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学生每天被作业包围着,思想变得麻木不仁。事实说明,不抓责任教育,我们德育就是空谈,素质教育更是难于上青天。所以说如何让学生负起责任,从而得到双赢,将是教师教育的重中之重。

四、小学生的责任教育的重要性及教育方式

责任是是人类基础道德中最本质的内涵。责任以认识为前提,以情感为基础,靠意志来维持,通过行为来体现。所以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努力。这时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持之以恒。都说责任有神奇的魔力,人一旦被赋予责任,就马上开始注意自己的影响,并严于律己,开始变得伟大和神圣起来。那么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把更多的事情交给学生来做,让学生承担更多的责任,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做家庭的主人、班级的主人、社会的主人。

责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首要目标。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围绕责任教育这个核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整个教育的问题。不管时代怎么改变,责任教育将是长期而且需要实际操作起来的德育教育。如果要从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出发,学校责任教育就是为了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责任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能力,形成学生的责任行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责任教育就和关爱教育,生命教育一样,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4]所以责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细致地去做,是一项伟大而艰难的工程。

小学生的责任教育应该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多个环节入手,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实践训练法

1、从学习实践中培养。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最重要的责任。重点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心理学家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在塑造成功。”[5]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我们精细地去培养。

⑴培养学生集中精力做事情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求学会专注,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再去做另一件事情。“用眼睛听”是我们要采用的一种方法,训练学生不管在什么时间和环境下,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看着同桌的眼睛说话,每天坚持,就能培养学生眼睛、嘴巴和脑子集中在一起,来集中精力做事情。

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先从书本的选择上,找一些比较花哨的书本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习惯每天看点书,不看书都好像有件什么事情没做的精神状态下,把书本的要求提高。适当给时间学生,看完后相互交流,或者写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适时给于表扬和肯定。长此以往,阅读就会成为日常习惯的。

⑶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我们将研究一堂课在时间上的安排,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老师边走边指导和批改,这样提高孩子对作业的重视力度。在思想上教育孩子,一个人的字就代表一个人,字如其人,无论在家或者在学校,都要把字写好,认真读题目,争取做对每一道题。教师和家长要进行适当的表扬评价。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了,其实就是认真做事,认真做人的习惯养成了。所以非常重要。

⑷培养学生养成有条理的习惯。让学生一个星期大组换一次座位,这样就能无形强迫学生每天整理好抽屉。在每个星期一晨间活动中检查个人卫生和书包整洁情况。让学生在制度中养成有条理的习惯。

⑸培养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习惯。在班级中发放“错误采集本”,把平时自己做错的作业记录下来,或者自己做错的事情记录下来。然后写上正确的答案和做法。如果做到了可以画五角星来评价自己。

⑹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爱自我提问题,会思考的习惯。经常出一两道难点的题目,让学生做做,增加他们的挑战心理。还要准备一本本子,取名“我的十万个为什么”,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写出解决的答案。家长也可以帮助解决。会提问就会独立思考,这样智慧就在各种问题中积累起来了。

2、从行为实践中培养。要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才能在将来肩负起社会的责任。重点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

⑴口令教学,规范行为。这是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制定的。对于低段学生课前、上课、放学、作息等应该怎么做,都要形成一个规范。上课的时候难以安静,教师喊出:“一、二、三。”学生立刻反映:“三、二、一。”出操的时候让学生说:“静、齐、快。”然后有序地进出教室。教师在学生的行为习惯上,都可以自我编口令,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⑵榜样作用,引导行为。都说榜样的力量很大,教师要充分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这些爱模仿的学生们得到充分的标准学习。尤其是各班的班主任,更是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其中从两个方面引导,语言引导和行为引导。这些都是一个教师基本素质所发挥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自己的个人素质。

⑶精彩评价,激励行为。陶行知先生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秀,我们要及时评价。在班级中开展“自律小标兵”、“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好学生”、“书写认真奖”等等,在学校里设立“月度行为规范师范生”每月一评,并且在星期一升国旗时进行表扬,发奖状。

⑷思维强化,养成行为。行为习惯是需要我们老师常抓不懈的。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条款来引导学生。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缺点。

3、从家庭实践中培养。重点是感恩教育。

⑴亲情的观察。让学生去发现父母对孩子的爱,仔细去观察。取名“爱” 的本子,记录学生发现的爱。比如父母粗糙的双手,一两根白头发,一句唠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学生能够字形发现父母的爱存在,并且处处洋溢着。

⑵亲情的沟通。在发现爱的本子上写上自己的心理感受,把本子给父母看,让父母写下感受,双方这样来信的方式拉近彼此的距离。交流并且沟通。相互了解父母和学生在成长中的一些事情,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⑶亲情的体验。教师布置学生“今天我当家”、“我为妈妈洗洗脚”、“我帮爸爸分忧愁”、“我来做爸爸”、“我来当妈妈”等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了解父母之心以外,亲身体验,懂得感恩。⑷亲情的回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天教师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情:父母下班回家为他们拿鞋子,倒热水;在父母躺着时帮他们锤锤背;父母在烧菜时及时递上需要的盘子等;看见家里的地脏了,主动去打扫等等。学校和家庭要努力配合。同时让学生懂得父母的爱是需要回报的,要学会感恩。

4、从社会实践中培养。重点是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培养。

⑴树立道德标准。我们讲着力培养学生的“四有五爱”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明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明、有纪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一个小学生应尽的责任。让学生在自己和别人的行为中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当然也可以加上很多“有”和很多“爱”。

⑵掌握是非界限。在各类社会实践中,比如“去敬老院”、“清扫新农村街道”、“我来植树”、“学习雷锋”等活动中,多做“是”的事情,相反就是“非”的事情,我们不要去参与。在观看电影、观看展出等活动中明辨是非。

小学生的责任教育需要我们教师长期的关注,在不同的环境下,适当利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当他们产生对任何事情负起责任的时候,我想学习和行为的一些坏习惯就迎刃而解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工作将是变化着的,更新着的。

(二)班队活动法

在班级活动中,我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开展班队活动进行责任教育。

1、抓住节日契机开展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前夕,我要求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妈妈一份惊喜,增强学生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学会关心长辈,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感受到了“你得到帮助,我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讲述各个老师认真传授知识和耐心教育同学的事迹,讲述伟人们尊敬老师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懂得是老师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2、结合时事动态开展活动。2008年8月,令全世界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召开!学生对这一事件颇感兴趣。我抓住这个机会,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2008,我为你喝彩”的主题活动,通过自办手抄报、黑板报、征文等形式,倡导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祖国,并意识到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在学了《自然之道》一课后,开展了“保护野生动物,做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活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交流收集资料,班中展示图片,学生认识到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精心设计的班队活动,不但针对某个主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而且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需解决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完成任务与执行任务的矛盾,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行动服从团体行动的前提下,可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及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等性格品质。

(三)心理辅导法

自我责任心不够强的学生大多数存在心理问题,如学习情绪问题、缺少毅力和信心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只有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才能得以解决。

1、用师爱唤起学生的责任心。“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教学艺术修养,学生便能乐意接受“师之道”。这就需要用师爱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让学生感受到被爱。同时,以同样的感受去爱别人,用爱心发掘学生的隐匿心理,诱导潜在情绪,深化自我责任心。记得刚接班时,我班有女个同学叫虞乐溢,上课老是开小差,还要和同学讲话,老师暗地里提醒她,她不会理会;老师指名批评她,她会瞪大大眼睛,冲你微笑,傻傻的;过不了五分钟,她还是我行我素,非常讨人厌,各科老师都曾向我反映过。但是,我细细观察,发现她的作文特别灵动而且文句优美。于是,我经常找她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告诉她在我眼中,她是一个聪明,有灵气的女孩子。若能改掉这傻里傻气的毛病,将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同学。多次谈话后,虞乐溢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日常行为表现有了明显好转,我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她坚决改掉缺点,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今年,她的确进步不小。

2、用亲情唤起学生的责任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生活的港湾,同时也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源泉。学生作为家庭中的一员,在充分享受父母长辈和亲人关爱的同时,也应尽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学生宋文超的父亲由于赌博入狱一年多,母亲虽与其父亲离婚,但孩子还小,她也舍不得离开,就一边打工,一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十分辛苦。而宋文超学习不自觉,花钱大手大脚,还从瘫痪在床的爷爷那里偷了800块钱,和一些外来孩子一起疯玩,从不体谅母亲的含辛茹苦。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对其耐心教育,让他周末去妈妈工作的单位帮忙,切身体会妈妈工作的辛苦。并要求他节约用钱,主动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减轻妈妈的负担,培养其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切不可操之过急,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自我责任心。

五、结语

小学责任教育浅析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内涵,价值,和谐社会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连。作为一种新的执政理念反映, 党和国家对教育公平问题予以了高度关注, 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在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公平问题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 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教育公平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从原动力上讲, 高等教育大众化本身就蕴涵着对教育公平的诉求, 那么, 在现阶段, 追求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更是对“教育公平”理念的进一步实践和求证。因此,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作为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风向标, 具有不同的内涵和追求, 政府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基本要义

高等教育公平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趋向, 不仅在教育政策、价值规范、制度建设等层面具有引导、激励和完善的作用, 而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凝聚和稳定的功能, 激发人们从精神层面对自身权利的积极维护和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

1. 教育公平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 是历史的、相对的。

教育发展的每一个特定阶段, 都会呈现过去所没有出现的问题。当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7%扩大到今天的23%时, 必然会出现一系列以前未曾遇到过的公平性问题。研究各国现代教育平等发展史就可以发现, 所谓的教育公平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内涵是不同的。一般来讲, 最初人们追求的是入学权利的平等, 其次是入学条件的平等, 再就是具有选择性教育特征的差别平等。因此, 教育公平是每个国家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都要不断面对的课题。

2.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涵义不同。

平等 (均等) 的基本内涵是相等或无差别, 而公平、正义、公正是合情合理, 既合目的又合规律。平等更表现为有客观尺度, 公平则不仅有客观标准, 还包括主体的价值判断与情绪体验。因此, 高等教育公平不等于高等教育平等。但这并不是说, 高等教育平等与高等教育公平没有内在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 高等教育均等观是早期的、绝对化和理想化的高等教育公平观。

3. 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是制度或规则公平。

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概念, 可以区分为形式上的高等教育公平与事实上的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高等教育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资源配置公平;高等教育的理念公平、规则 (制度) 公平与行为 (做法) 公平等等。在这些不同维度的高等教育公平中, 笔者认为, 规则或制度的公平是最根本的, 它也是整个高等教育公平的核心所在。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许多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规则不公平有关。例如表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不公平问题, 在城市与农村、大城市与小城市、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等领域就有很大的差别,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和地方的政策 (规则) 偏颇所致。至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公平现象, 大多数也与规则或制度不公有关。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所产生的权钱交易、人情交易等腐败现象, 更是一些人有意识地利用制度 (规则) 漏洞的后果。由此可见, 无论是对高等教育起点公平的保证, 还是对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实现, 都有赖于建立一个完善与公平的规则体系。

二、追求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和意义

高等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和平衡器, 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我们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和价值, 积极挖掘, 全面推动,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 高等教育公平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实现其他社会公平的前提条件。因此, 追求公平应该成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稀缺资源, 高等教育公平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高等教育从神秘走向平常, 从稀有走向社会大众, 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 而不是仅局限于少数精英阶层。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为普通百姓提升自身素质和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可能。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是否接受了高等教育已经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标志, 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大众百姓的理性选择。对于大学生而言, 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应是其奋斗的目标, 公平意识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所造就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最基本和有效的工具。”这说明学校教育在社会改造中具有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中, 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公平的社会, 实际上是组成该社会的个体的公平意识发挥作用的结果。但是一个人的公平意识, 并不是自发的产物, 而是教育的结果。因此, 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把学生的公平意识当作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来重视、来培养。如果一个国家中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的人仍然缺乏公平理念, 甚至放弃对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 那么, 要建立一个高度公平的理想社会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在我们国家尤为如此。

2. 高等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需求。

公平正义的社会是能够向所有的社会成员平等开放机会和对处境不利人群进行有效补偿的社会。教育的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 教育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育的不公平会阻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另一方面, 现代高等教育是实现个人发展的主要途径, 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对于大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 高等教育不公平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及其竞争与选择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和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的重大教育命题, 其中教育公平问题和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最为核心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特别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就是要求建设公平的教育和均衡发展的教育, 使全体人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分配与社会分层的功能, 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教育利益和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利益的途径, 成为社会流动、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的手段。现实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教育利益分配的不公平, 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尤其是处境不利的社会成员享有教育利益时受到不公正的对待。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可能导致社会成员在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利益的分配时受到不公正对待。对处境不利的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层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强化、复制现有的教育和社会不公平, 甚至会导致现有的教育差距与社会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所以, 不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就会受到严重阻碍。

三、政府在推进高等教育公平过程中的责任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现代政府的核心使命就是提供法律基础, 制定公共政策, 安排社会制度和拟定实施方案来予以实现。当前, 有关政府和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转变职能, 把推动高等教育公平作为自己的职责;以推进高等教育公平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 不断提高教育政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水平。

1. 要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体现公平, 保障“学有所教”。

确保每一个学有余力的适龄青年能接受合适的高等教育, 从而进一步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全面推进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阳光工程”, 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出身不同阶层的青少年能够不受社会背景、身份等因素的影响, 共同平等地成长与进步。要采取措施, 切实改变那些处境不利的青少年的社会地位, 进而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地位走向社会。

2. 要在高等教育政策和制度上体现公平。

教育公平的目标和内涵之一, 就是要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和机制, 让不同的文化能够相互的交流与传播, 促进各种文化和知识的共同繁荣。要努力改变高等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化和精英化的倾向, 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民主参与程度。在高等教育竞争与高等教育的选择中, 在尊重强势地区、强势学校和强势人群基本的竞争权利与选择权利的基础上, 应重点保护和扶持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处境不利人群的利益。要加强对教育领域的市场机制的监管, 必须尊重与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教育活动。防止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严重损害高等教育公平和公共利益的行为。把保证教育的公益性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 通过完善高等人才选拔制度, 让更多有才华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通过完善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不论是社会的还是个体的原因, 差别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差别存在本身并不是很大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于对待差别的态度。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就是要千方百计抚平这些差别的沟壑, 这就需要有健全完备和科学可行的补偿机制做保证。例如实行高等教育缴费入学和成本分担政策, 对经济处境不良的大学生实行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对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等, 均属于补偿范畴。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以创业带动就业, 千方百计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3. 要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决不能以牺牲高等教育系统的效率为代价, 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主次关系也随着经济进程的发展而相应变化, 要注重公平与效率的平衡。事实证明, 没有效率的高等教育公平是不会持久的。从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看, 不同科类、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差别很大, 一些教育政策的偏颇又加速了这种差别的扩大。这种差别的存在, 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地区的公民在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分享高等教育资源以及接受高等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的不公平现象。要短期内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让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够实现权利完全平等、资源分配均等以及所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相等, 是不太现实的。因此, 在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只能停留在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一种“合适”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就是增进高等教育整体公平的一个重要举措。换言之, 我国的高等教育公平, 只能是一种有限的、人民可以接受和不断发展的公平。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更高水准高等教育公平的追求。所以, 要综合运用政策法规、行政调控、经济杠杆等手段, 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 统筹普通高校与重点建设高校的协调发展, 统筹重点建设高校和新建本科院校的协调发展, 统筹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协调发展, 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 更好地引导高校把发展重点放到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上来。

参考文献

[1].劳凯声.对高等教育收费和公平问题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7)

[2].刘复兴.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N].中国教育报, 2006.12.9 (3)

浅析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意义 第4篇

关键词:责任教育

目前人们对青年一代的责任意识的现状愈来愈重视,因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被大家广泛关注,因此成为现代大学生责任教育的重点。而针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不仅是提高教育发展的问题,对于社会的进步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为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就需要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培养。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首次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到80年代这20年的时间里,为了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几乎把教育改革重点都放在提高学生知识的结构上,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道德教育的培养。因为大学生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才能够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因此为了使大学生具备这些素质,就需要加强学生责任教育,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的水平,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和成长的重中之重。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看,大学生这个身份是社会对他们才华的认可,也是对他们的高素质高道德修养的承认,而责任感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的很重要的道德标准。这已逐渐演变成社会培养大学生责任的动力,而这种内在的驱动力需要由责任教育发挥其作用。但是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过很多的误区,越来越多地教育者都在进行教育本义的挖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成为目标。我们在追求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自由意志和责任感的培养,二者是毋庸置疑的关系。为了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需要灌输责任教育,对他们的生活进行有效的引导,这样才能给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带来较高的发展。

其次,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是历史的传承。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对青少年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尤其中国又是一个礼仪大国,儒家思想文化又深入人心,使人们把“孝”“礼仪”等作为评价一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而“知行合一”的客观实践,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善恶观念,使人们形成“克己讓人”责任感,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局面。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证明,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确实也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中国发展至今,我们仍然推崇和追求儒家文化。但是,现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教育的重点,也是文化、道德教育的核心。到了20世纪的后半期,越来越多的责任教育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在1972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中,明确表明教育事业该向哪个方面发展,其中包括每个人是否能够承担道德上的责任感等。

在1989年的国际研讨主题会议上人们也开始进行讨论,主要从“学习生存”发展到“学会关心”、“学会负责”等。到了20世纪的80年代召开的关于如何发展21世纪人才素质的座谈会,更是把发展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开发能力当作是学术的通行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10月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首次明确指出高素质人才必须是负责任的公民。因此,责任教育也被国际教育看成是教育的一个新概念。

再者,大学生责任教育能够保证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因此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发展和挑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是否强大,主要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民族素质的创造力是决定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的指标。我们面对全球发展的新局势,需要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很强的思维能力的中国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为构架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作出主人翁姿态,以过硬的素质迎接挑战,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起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带头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强调“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我国高校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主要是为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还能够使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带动社会其他群体的发展,还要自身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法规的义务,勇于承担自身应尽的社会责任,形成所有人都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此来保护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且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使其的责任感成为人力资源发展必不可少的素质,使人力资源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作为具有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魄力,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是国家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也关系到社会、民族未来在时代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一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2000(10).

[3]陈君.责任教育:当前学校德育的一个重点[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02).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9).

小学生责任教育案例 第5篇

有人认为,后进生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像,落后面貌变不了样。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我却不这样看,关键是采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做转化工作。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剑,是个独生子,他父亲是一名司机,母亲在家种田,家庭情况良好。父母对独生子的期望很大,在他身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刚入学时候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但是自控能力较差、粗心大意。刚开始他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贪玩、马虎的他到了三年级时就经常因为做错题遭到老师的斥责。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老师,家长也常常斥责他,他开始丧失对学习的自信,也养成了许多的坏习惯,上课经常说话,吃零食所以常遭到批评和指责。家长在这个时期给予他更多的是怒其不争的指责,在这种状态下,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沟通,他在这种环境下,从一个学习中等的学生转为一个不认真学习,破罐破摔的学生。

二、原因分析

1、老师对这样特殊的学生采取不负责任的放任方式,以及在多批评少鼓励的教育方式下,厌恶老师的情绪开始滋生、发展,对老师的教育更是嗤之以鼻,产生抵触情绪。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生活条件无法使他产生生存压力和生存危机意识,在丧失学习兴趣之后,上学读书对他来说就是完成父母的要求,为了找同学玩、消磨时间。

3、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生活条件好原来是件好事,可是父母对他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是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丧失了自信。于是他开始自暴自弃,逐渐放弃学习。

4、父母对孩子缺乏了解。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进步,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在看到或听到孩子有错误时,就严厉的批评、斥责,而不去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心理,不去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求等,对父母越来越疏远。

三、解决的措施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小剑的不良学习行为是长期逐渐形成的,矫正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去努力,全方位入手,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矫治。

1、从小事入手,尽量把力所能及的小事交给他去做。例如,帮助班委收作业。从而提高他对自己的自信心。

2、多沟通交流,多和他聊天,多关心他,使他在心理上接受自己,并在接受的前提下对他说服教育。由于他已经有了厌恶老师的心理,所以要靠近他,只能先从让他了解我自己开始,利用多种方式和他谈心,及时了解他的心理变化及需求。我经常给他讲自己原来小时候和上学时的经验,讲家庭的困难、父母的不易。而他的生活环境使他没有生活的压力,更缺乏了一种特殊的生活动力,所以他的行为,也是有一定的必然性的,现在的状况不应该完全归咎于他。在一段时间推心置腹的交流之后,他开始逐渐的接受我,对于我的劝说有了一

定的接纳。

3、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每次集体教育之后,都要个别谈话,谈感受思想,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指出他的不足,并对他不能理解的教师行为进行分析,使他真正的理解老师的用意、苦心。更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严格要求是真正关心和爱护,让他开始逐渐消除对老师的厌恶、敌对心理,逐步的接受老师批评、指导。

4、利用友谊的影响力。在他出现厌学情绪时,动员班内和他关系较好的学生多关心他、让他感到集体的温暖,因此留恋集体的生活。对学习产生兴趣。

5、利用家庭力量。即使和家长沟通联系,通报他在学校的表现,重点将他在学校的优点、进步。建议家长多表扬、鼓励他,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6、与任课教师积极配合。我经常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特别小剑的课堂表现、学习情况。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制定易于实现的短期目标,逐步提高学习兴趣。

四、结论反思

小学责任教育浅析 第6篇

作者简介:孙仲波(1968-),男,安徽怀远人,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财产权研究。

浅析中小学校园侵权的学校责任性质及归责原则

孙仲波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安徽蚌埠 232000)

摘 要:文章通过对中小学校园侵权基本内涵的论述,从法律角度分析学校与学生的关系,认为学校和学

生之间是一种复合型教育法律关系,中小学校对学生承担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并在中小学校园侵权中承担过

错责任。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侵权;法律关系;过错责任

中图分类号: D 9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6219(2009)增刊-0290-03近年来,中小学校园侵权事件明显增多,因此而

引起的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影响到

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及传

媒的关注。正确认识这类事件的性质,合情合理地确

定归责原则,准确及时妥善处理好纠纷,对维护学生

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校园侵权的基本内涵

1·何为中小学校园侵权

就中小学校园侵权的概念,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

也没有具体界定。一直以来,人们无一例外地都是以

学生伤害事故或对学生的侵权行为代替校园侵权行

为。理论界对校园侵权的研究非常丰富,现将有关的观点概述如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立新在《人身损

害赔偿》一书中认为,“学生伤害事故是指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以及幼儿园在读儿童在学校或幼儿园就读期

间,参加学校或幼儿园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受到

人身伤害或死亡,以及对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学校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事故”。[1]北京师范

大学教授劳凯声在《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及责任归结

问题研究》中指出,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

机构内,以及虽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外,但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活动中发生的,由于学

校、教师的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

避免,从而导致学生人身伤害的事件。[2]最高人民法

院副院长黄松有在《侵权法司法解释实例释解》中所

给的定义是,所谓校园侵权,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

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

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所发生的在校生人身权损害。[3]

通过以上学者对校园侵权行为含义的分析,把中

小学校园侵权的概念作如下的定义:中小学校园侵权

是指学校在其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组织的校外教

学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

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由于过错,违反法律规

定的义务,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侵害在校学生及

其他个人合法权益,依法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

任的不法行为。

2·中小学校园侵权的特征

一般情况下,该类侵权主要发生在中小学的未成年学生身上。中小学校园侵权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

是一个空间概念,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其具有以下

几个特征:(1)从受伤害的主体来看,必须是在校学

生。这里的在校学生是指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在读的未成年学生和儿童,不包括大学生,因为其不是义务

教育的对象。(2)从侵权时间来看,其侵权行为必须

发生在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指导、保护等职责 的期间。(3)从侵权地点来看,其侵权行为必须发生

在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指导、保护等职责的地 域范围内。(4)从侵权方式来看,大部分表现为不作

为的方式,在少数情况下表现为作为的方式,如教师

对学生实施违法的体罚。

290

3·中小学校园侵权的构成要件

中小学校园侵权构成要件是指构成校园侵权行

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的总和。校园侵权行为是

民事侵权行为之一种,它除了须符合一般民事侵权行

为的一般构成要件,[4]即损害后果、因果关系、违法

性、过失和责任能力之外,还须同时具备如下要素:

一是主体要素。校园侵权行为的主体要素包括

侵权行为人和被侵权行为人两个方面。校园侵权不

仅仅指学生受到的伤害,还要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给他

人造成的人身伤害。这两方面的人身伤害,都是属于

校园侵权的范围。

二是时空要素。所谓时空要素就是指对校园侵

权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要求。须学生在校期

间发生人身伤害,或者学生在校期间致害他人,这两

个方面缺一不可。

三是职责要素。职责要素是指校园侵权行为的发生须与校方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有关联。具言

之,即校方对于侵权行为人、被侵权人之其一或二者

于侵权行为发生时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反

之,如果校方对于侵权行为人和被侵权人均无上述法

定义务,那么它也不属于校园侵权的范畴。

二、中小学校园侵权中学校民事责任的性

根据侵权法“有损害即有赔偿”的原则,学校应对

其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但学校承担民

事责任的性质即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界

历来颇有争议,综合各家观点,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是监护关系论,又分两种。其一是认为学校的监护权由家长转移取得,该观点认为,父母虽是其未

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但在教育教学活动期间,父

母对其子女的监护权已经转移给学校,学校与学生之

间建立了事实上的监护关系。其二是认为学校的监

护权是自然取得的,即在监护人将学生送到学校之

后,学校自动取得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权。二是准行

政关系论。该观点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是一种国家主

导的行为,其经费设施主要由国家承担,学校承担的是一种社会责任,类似于行政管理。三是特殊民事关

系论。该观点首先认为学校与学生都是平等的民事

主体,只是由于中小学教育以国家承担教育经费,对

学生的赔偿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国家赔偿。因此,学

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关系有别于一般的民事关系。

四是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论。此观点认为学校的首

要责任是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依据有关法律对未成年学生承担教育保护责任。

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由于支持者甚少,属非主流

观点,在此不作讨论。关于监护关系论,两种观点难

以成立。首先,学校和监护人之间没有书面的或者口

头的委托监护合同,任何一方都无法证明这种合同的现实存在;其次,监护人在将监护责任委托给学校时

并未支付任何对价,特别在义务教育条件下,学校没

有义务接受这种无对价的委托。再次,监护权作为涉

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权利,应由谁行使关系重

大,只是基于《民法通则》的明确规定才取得。自然取

得的观点既不符合监护权的特征,也与法不合。因

为,根据《民法通则》,监护权的原始取得只能有两种

方式:法定和法定机关指定。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学

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7条第2款的规定,“学校对

未成年学生不承担监护职责,但法律有规定的或者学

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担相应监护职责的情形除外”。由

此可见,监护论缺乏依据。

目前,被各界所广泛接受的是第四种观点。它也

得到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肯定。一些学者根据《教育

法》、《义务教育法》等的规定,认为学校与未成年学生

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笔者也持

这一主张。学校与学生间的这种教育、管理和保护关

系,不是依据民法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也不是依据

行政法产生的行政法律关系,而是依据教育法产生的一种教育法律关系。这是一种独特类型的法律关系,有学者将其视为准教育行政法律关系,以区别于学校

与教育行政机关之间的纯粹的教育行政关系。笔者

认为,此种说法不妥。就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关系来

说,具有教育行政关系的某些属性。但是,就学校对

学生的教育和保护关系而言,并不能为准教育行政关

系所涵盖。并且,管理关系也不是这种法律关系的核

心内容,因为管理和保护都是为教育服务的,教育关

系是核心。教育、管理和保护法律关系是学校在对学

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过程中形成的法律关系,教

育、管理和保护构成这一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学校

对学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权和职责,学生有接

受教育、管理的义务和享有受到保护的权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

生承担的是一种教育保护责任。因此他们之间的法

律关系应认定为教育、管理、保护关系。

三、中小学校园侵权中学校民事责任的归

责原则

确立了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法定的教育、管理与保

291

护关系的统一,就可由此确定学校对在校学生的义

务。根据我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规 章,学校对在校学生行使教育、管理和保护权利的同

时,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学校的主要义务应当是采取

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

该安全义务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在教育、教学活

动和管理过程中应当加以预见和注意的方面。如果

学校违反了该义务,就有过错,无论是故意、疏忽大意

或者过于自信,都应当根据其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赔

偿责任。

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在校园侵权中只承担过错责

任,应当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来进行处理。所谓过错责

任原则,是指当事人以过错的存在为前提而承担民事

责任的归责原则。其基本含义:一是有过错,就要承

担责任;无过错,则不承担责任。二是有多大的过错,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5]对学校在过错情况下才承

担民事责任,我们可从有关法律上找到依据。2004年

5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 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

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

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对于学校来说,分析学校是否有过错,应当从实

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首先应从学校的职责方面

看,如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中有不当之处,且这

不当之处是造成损害的原因,学校就应承担过错责

任。其次要看学校是否尽了相当注意义务。所谓相

当注意义务,即根据通常预见水平和能力,应当预见

潜在危险或应认识到危险结果的义务。如果学校应

当预见而没有注意或没有采取避免危害结果的措施,就是未尽相当注意义务。如果学校尽了相当注意义

务,就可以免责。《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12

种过错情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总之,对中小学校

园侵权中学校责任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探讨,确

定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学校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

原则,才能更加适当地解决学生人身损害赔偿问题,做到既有利于保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又能够避免

因此给学校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教育事

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区妇女老龄和群文工作总结下一篇:手续办理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