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2024-07-11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精选12篇)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第1篇

姓名:胡力丹学号:1300215041

自 2006 年起,《新巴塞尔协议》开始全面实施。在信用风险计量上,新协议提供两种方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计量起步较晚,内部评级法在我国还没有得以广泛运用。绝大多数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法,同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指标。定量指标主要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企业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定性分析主要依赖于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市场竞争力、企业管理水平、生产规模等。但是使用标准法评估小企业信用风险,存在一些缺陷,难以充分意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

构建独立的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的建议:

1.合理利用财务报表指标,强化非财务指标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中的作用

针对小企业成长性较强、生命周期短等特点,为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评级结果失真,商业银行除了使用小企业正式的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外,应更加注重现场调查,注意收集非财务信息。通过深入小企业生产、经营和销售现场实地调查,与小企业管理人员交流沟通,商业银行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借款人的经营动态和资信情况,从多方面收集有关借款企业及其经营者家庭收支和信用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尽量减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以确保对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2.针对制造型小企业,用财务指标、产能规模、“三费一税”来综合分析其信用风险 据统计,制造型小企业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主力军,占据了总量的 70% 以上。制造型小企业由于受到自身规模及发展周期的影响,可能企业存货、固定资产并不多,科学、合理地分析小企业的成本、收入、利润、产能利用率,动态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对于合理控制其信用风险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制造型小企业每个季度所消耗的水、电、气费来核算成本,根据其生产的产品数量和产品的市场价格来核算主营业务收入,由此可测算毛利润、产能利用率以及生产情况;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可以根据制造型小企业的增值税发票金额和数量,来判断其购买原材料以及商品销售的真实情况,最终商业银行能依据其财务指标、产能规模、“三费一税”来综合评价制造型小企业的信用风险。

3.在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中设置并强化第二还款来源指标

商业银行应针对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处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不同资金需要,将着力点放眼于第二还款来源上,以抵(质)押物为主导,多种担保方式并存,探索出符合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的有效方法。首先,除了用小企业名下的资产抵(质)押,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名下的资产也可以用来抵(质)押,把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确保贷款的顺利收回。其次,根据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特点,商业银行可以深入分析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对贷款小企业进行细分和差异化定位,采取多种担保方式并存。如:组合贷贷款、商户互保联保、市场管理方担保、第三方自然人担保、共同基金担保等多种方式。以此来增加小企业的第二还款来源,并将其纳入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第2篇

我们收集、勘察、分析和管理关于市场、消费者和商业机构的信息,进行信用评级和风险评估,通过信息、服务和技术的整合,提供市场研究、商业信息、信用咨询和信用意见,协助您准确掌握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目标客户的信息情报,提前制定对应措施,主动调整合作方式,确保您再赚取最大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商业风险。企业信用报告:

企业信用报告四我们最受欢迎的信用资料产品,期内容包括企业注册资料、历史沿革、管理人员、财务状况、信用记录、产品及产量、销售情况、采购情况、进出口情况、商标专利、行业背景、行业对比分析、信用等级,基准信用额度等二十多项内容。企业信用报告广泛被银行、信贷保险和商业信贷提供者用于评估目标公司的信贷能力和风险。商业背景调查

调查目标企业以客户维系与管理为核心的商务流程运作体系,不仅停留在系统、组织和制度层面,同时还研究实际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及变异措施,环节覆盖开户、客户分类、考评、下单、授信等等。

可适用于各种目的及深度的商务背景调查,帮助企业在商务拓展、评价目标公司/项目的竞争力及价值,或提供对指定市场/项目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判断,还可以提供相关政策、调查认识招募、运作成本测算等全方位商务信息及建议。

竞争对手调查

从业务拓展、内部管理、经济指标表现、政策享有等各方面调查目标公司的竞争优劣势,同时评估同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动向、更可以按客户需求度深入调查。员工忠诚调查

对核心员工定期进行忠诚调查,能防范企业风险;我们除了建议贵公司员工用工合同增加保密条款、忠诚义务外,对核心员工应予以必要的调查,对其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和警惕,对其窃取公司机密、盗窃设备、违反保密守则等不端行为予以取证。产品维权打假

对假冒商品的制造、运输、储藏、销售链、商标、有无员工内外勾结等进行调查,根据《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有利取证,配合工商部门进行打击。

项目背景调查

对转包合同、采购信息、项目、政策等得真伪及背景提供真实调查结果,以供决策参考。

相关案例:

上海金逸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专业从事账款催收、商业信用调查的服务公司,拥有众多商账管理顾问,更有多名员工取得清华大学专业商账管理师资格。公司还与全球催收机构合作,国外服务区域遍及120个国家,能够有效处理世界各地的应收账款,我司凭借多年行业经验及商业知识,始终坚信能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提供最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服务。

如何做好信用卡风险的防控 第3篇

一是强化对特约商户和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监管。中国银联和相关部门应对各类特约商户加强管理,持续监测和定期检查,防控信用卡大额套现、欺诈等案件的发生。同时,彼此签订的协议中应明确特约商户不得协助持卡人套现的义务和相关违约责任。二是完善征信系统。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备的个人信用体系,各家银行各自为政,同一申请人可在多家银行申办信用卡,持卡人所享有的信用额度可能大大超过其偿还能力,容易发生“以卡养卡”的信用卡套现案件。因此,监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以个人征信系统为主体的信用卡信息共享机制,设定个人总的信用额度,方便发卡行查询验证,避免为同一客户重复办卡。

二、发卡银行

一是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发卡行应跟踪关注持卡人重要信息的变动情况, 对持卡人的用卡情况进行全方位监控, 发现可疑交易要及时核查,对已确认的套现行为要采取必要措施,从源头上遏制套现行为。二是规范营销人员的操作步骤。防止出现营销人员为追求业务量而放松对持卡人的核查甚至协助造假的情况。三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金融机构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社会各界了解信用卡并正确使用信用卡。

三、持卡人

一是合理设置密码。如今,绝大多数信用卡都支持凭密码消费,但是许多客户密码形同虚设,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客户应合理设置密码,避免因自己的密码设置简单而发生风险。二是正确使用ATM自动取款机。在防范信用卡遭复制方面,持卡人首先要注意保护账户信息与密码。尤其在使用ATM机进行存取款时,更要提高警惕。

如何控制对外贸易信用风险 第4篇

Q: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有哪些变化?阿里巴巴商户欺诈事件会不会对中国企业对外贸易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A:以前在中国只有10%的企业用社交来进行内贸,现在超过了30%,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在社交领域里面,有很多外部工具可以使用,信用风险管理只是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因为它的成本是最低的,使用方式也最简单。

事实上可能大家都有一个误区,认为中国的企业没有信用。可是具体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企业无论是在外贸还是内贸,产生坏账的比例是很低的。在08年之前,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中国和国外的外贸企业交易大概有38%都会产生坏账。中国的企业大部分还是非常守信用的,可能只是延期付款了一段时间,但他没有像国外这些企业一样,真正产生坏账。新华信在负责应收帐款追收业务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应收帐款的投资商都是有外资背景的。我们曾经追过一家上海公司的坏账,它注册是内资企业,但事实上老板是法国人。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千万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很卑微的位置。很多国外公司的一些人,由于某种原因,说中国的企业付款怎么怎么样,其实那只是一种感觉,他并没有很强有力的数据去支持他。如果仔细翻阅数据的话,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Q:日本地震以后,全球对风险的预计都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涉日贸易的信用风险会提高吗?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跟日本做交易的信用风险是不是要比以前更高?

A:我们在日本有很多伙伴,但是到现在每一个工作日我们都没有停止过生意。

农村信用社如何防范操作风险 第5篇

操作风险

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在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过程中,操作风险如影相随,是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针对农村信用社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防范操作风险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管理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目前,农村信用社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起防范操作风险的道德防线。

2、加强岗位培训。岗位培训是规范操作行为的有效途径,要把管理水平、操作技能、规章制度、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结合起来,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效避免因操作水平低而造成的风险行为。

3、加强岗位交流、轮换。通过对重要岗位的交流、轮换,形成人员优化流动机制,达到自我控制的目的。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在防范操作风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核心业务方面,建立信贷、财务会计、资金营运、中间业务、计算机管理等制度;在监督保障方面,建立稽核监察、安全保卫等制度,建立基层主管轮岗轮调、重要岗位强制休假等制度,力求将各种引发操作风险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使操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要增强制度执行力,确保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权威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三、加大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一支独立、高效的稽查队伍,强化稽核功能。

1、是要加强对案件高发单位和易发部位及可疑人员经

办的业务进行专项、重点稽核检查,达到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

2、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大非现场稽核检查力度,并结合现场稽核情况综合分析评价,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3、是严格监察员工个人行为。对重点人员、重要岗位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第6篇

个人信用被誉为“经济身份证”,能否成功申请贷款与借款人过去的还款行为有很大关联。看征信是每个信贷员必备技能。就像看产品大纲一样,看透产品大纲的,在和客户的对话上总是占尽优势,因为能专业地回答客户的每一个问题,也能专业地挑对客户。

一、个人信用报告包括哪些内容?

★ 个人基本信息(身份信息、配偶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 信息概要(信用提示、信用及违约信息概要、授信及负债信息概要)★ 信贷交易信息明细(资产处置信息、保证人代偿信息、贷款、借记卡)★ 公共信息明细(住房公积金参缴记录、养老保险金缴存记录)★ 查询记录(查询记录汇总、非互联网查询记录明细)

二、如何鉴别客户贷款风险

1、时间错了!

查询请求时间是在征信报告最开始的地方,这个时间将会出现在报告编号开头几位数。一旦报告编号对不上查询请求时间,那么对不起,直接拒绝!

另外,报告时间和查询请求时间的间隔通常相隔0-1个工作日。

2、工作单位出错!

你提供的工作证明和征信上的工作单位不一致!并且无法给出合理可证实的原因时,不好意思,不给贷了!

征信上的工作单位一般来自你最近的信用卡申请或社保公积金的缴纳信息。并且社保优先。所以如果你给的工作证明不一样了,就得想想清楚了。

3、负债过高!

通过未结清贷款和未销户信用卡信息,查看负债总额。

同一个发卡机构下不同卡的授信额度是共用的,也就是1张卡1W额度,那么再办10张,在这家银行里也只有1W额度。这项数据可以计算客户的负债程度。

如果负债比>65%的,那么不好意思,拒绝!

4、贷款逾期严重!

这一年内,如果看到 4 5 6 7 Z D G 的情况,基本上就是拒绝二字贴脑门了。

/ —— 表示未开立账户;

* —— 表示本月没有还款历史,还款周期大于一个月的数据用此符号标注,还款频率为不定期,当月没有发生还款行为的用*表示;开户当月不需要还款的也用此符号表示。

N —— 正常(表示借款人已按时足额归还当月款项); 1 —— 表示逾期1~30天; 2 —— 表示逾期31~60天; 3 —— 表示逾期61~90天; 4 —— 表示逾期91~120天; 5 —— 表示逾期121~150天; 6 —— 表示逾期151~180天; 7 —— 表示逾期180天以上;

D —— 担保人代还(表示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已由担保人代还,包括担保人按期代还与担保人代还部分贷款);

Z —— 以资抵债(表示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已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进行还款,仅指以资抵债部分);

C —— 结清(借款人的该笔贷款全部还清,贷款余额为0,包括正常结清、提前结清、以资抵债结清、担保人代还结清等情况); G —— 结束(除结清外的,其他任何形态的终止账户)

5、信用卡严重逾期。

信用卡逾期严重和贷款是一样的,但是信用卡如过有逾期金额小于300的,许多机构是可以忽略的。另外当月有逾期需要提供还款证明,也可以不降低信用评分。但是除此之外其他过分情况,通通拒绝!一棒打死!

6、查询次数过多!

如何加强信用社信贷风险的管理 第7篇

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加强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素质教育,严防道德风险。

要防范和化解不良贷款,员工素质是关键,特别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信贷管理队伍。一是要强化信贷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信贷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使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成为信贷人员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防范信贷管理人员道德风险的目的。

二是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信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和掌握多种知识,不仅要精通信贷业务,熟识贷款操作规程,还需要掌握企业的财务知识、成本核算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等,现有的信贷人员业务素质远远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应利用多种方式,对信贷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考试,跟上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防范信贷管理人员的能力差带来的风险。

三要敦促信贷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各项法律法规,特别是一些与信贷资产质量密切相关的基本法规,如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担保法、破产法以及民事诉讼法等。掌握并运用法律武器,这是时代对信贷人员提出的迫切要求。

二、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约束机制,严防信用风险。

一是健全贷款责任制。在信贷业务和管理中,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风险意识。要落实信贷责任追究制,凡是贷款造成损失的,对相关责任人应继续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加大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实施力度,防止出现“踢皮球”现象。

二是实施授信管理,优化贷款结构。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客户的偿债能力、市场发展前景、非财务因素、信用支持程度和在信用社结算业务量以及从其业务中获得的收益等因素后核定。确定授信额度,减少信用风险。三是完善信贷内控制度,要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从加强管理,防范内部风险出发,建立一整套的信贷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贷款程序,强化监督机制,不断地进行检查、辅导、整改和考核,逐步达到制定制度无漏洞,执行制度无弹性。同时要继续健全审贷分离制约机制,做到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协调发展,实行民主科学的授信决策。防止一言堂和长官意志决策带来的信贷风险,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严格管理。

五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对信贷信息的综合加工处理,分析预测风险,提出防范对策。并组织信贷人员定期开展市场和行业调查,确定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贷款风险程序,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企业分别制定相应的检查制度和防范对策;要使贷款风险五级分类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六是探索新形式下贷款非零风险防范机制,三农贷款是支持的是弱势产业,贷款风险系数相对来说更大,为防止信贷人员惜贷、惧贷现象的发生,已迫切需

要贷款非零风险防范机制的出台。

三、优化信贷投向,落实责任防线,严防增量风险。

一是调整信贷投放方向,大力扩张信贷资产规模。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加快贷款投放步伐,树立抢占优质客户意识,通过拓宽支农领域,在支农深

度与广度上做好文章,除对常规农业保证支持外,对农民的生产、建房、消费等

其他合理资金需求也全力予以支持,使农民群众存在的贷款难问题得到根本缓

解。同时针对我区的客观实际,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个体民营

经济做大做强。

二是结合信用社的行业特点,加大对新增贷款的管理力度。加强新增贷款

管理,从源头上遏制不良贷款产生。严格贷前审查程序,杜绝不符合条件的贷款

进入审贷程序;落实贷后检查制度,按照贷款检查间隔时间及检查要求,对项目

贷款和流资贷款进行检查,查漏补缺,防范风险。进一步规范信贷决策行为不懈

怠问题。规范信贷决策行为是对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各环节有权决策人行为的规

范,目的在于防范决策人道德风险与能力风险,要规范信贷操作的各项流程,建

立责任追究制度、奖罚制度和风险公示制度,形成严密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五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既请进来,也走出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化商业银行要求的优秀经理人员

和专家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以逐步提高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

四、做好盘活功坚,牢筑清非战线,严防存量风险。

一是落实责任追究,实行责任清收制。以实施责任清收为突破口,出台多项

措施,加大督察力度,采取对责任贷款在规定期限内清收的责任人,并停止其新

贷款发放权;对责任贷款实行通报。并扣除其薪金偿还贷款。通过强化责任贷款

追究制,进一步增强执行制度的严肃性,极大地调动责任人清收积极性,以促进

新增贷款质量的提高。

三是不断创新不良贷款清收方法。在清理村集体不良贷款方面,继续推行“

土地承包权”抵债和“偿债承包田”两种清收办法,走出盘活村集体不良贷款的盲

区。具体工作中,还要及时看准企业转制的有利时机,由专人组成盘活工作小组

予以清收,全面打击企业偷、逃债的行为。

四是加强抵债资产管理,防止资产二次流失。要对接收的抵债资产进行了分

类建档,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理措施,对抵债返租的企业,严格按照已签定的协议,逐步实施,对暂时不能变现抵债资产,对外以公开招标出租。

五是用足用活政策,做好报呆核销工作,加大不良贷款核销力度。

外贸企业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 第8篇

一、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服务机构普遍规模较小,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初具一定规模的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较少,据统计,大概有七、八家评级机构具有一定影响,而且这些资信评估机构的信用数据库容量小,不能满足当前外贸业务发展需要,而且普遍缺乏权威性,各机构之间为了独揽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存在较大的分歧,使整个行业水平停滞不前,不能充分发挥防范、监督、控制信用风险的作用。这种现状使我国外贸企业难以获取真实、全面、准确的国外企业信息,无法准确判断国外企业的资信情况。

(二)社会征信管理体系不完善,制约外贸企业的发展

对于外贸企业而言,良好的国外企业信用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建设,而且外部市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的效果。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主要靠银行对个人或企业的交易记录来对其资信情况进行判断,这种渠道的信用信息基本不对私人开放。那么,在对涉外经济活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方面就更加参差不齐,因此外贸企业基本上是难以获取国外客户资信信息和信用管理服务;除此之外,我国外贸企业之间也存在壁垒。由于存在激烈的竞争,涉及国外客户的信息也基本上不予交流,很难及时共享到其他外贸企业被欺诈的信息,这就为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甚至出现同时在我国十多个口岸进行诈骗的荒唐事件。

(三)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专职机构

从大量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一些外贸企业因为内部没有专职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就不可能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因此,引发我国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重要原因是企业缺乏信用管理体系。即使部分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专职机构,但因公司管理层的不重视或专职人员的管理水平不高而未发挥实际作用。

(四)员工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资信调查对于任何外贸企业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量实践证明,做好资信调查工作可以规避很多交易风险。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决定外贸企业能否顺利履行合同、安全收汇。由于同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我国外贸企业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许多外贸企业给予外商较为宽松的付款条件来独揽客户,从而忽略了资信调查工作,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对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构建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信用风险的产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交易环节,而是贯穿了整个贸易流程,因此,构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也必须贯穿于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交易环节,实现对各个风险环节的全程控制。所谓企业信用全程管理就是要求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都对企业出口信用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其中,事前管理是要求企业在业务开始前加强对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信情况等进行调查,事中管理要求企业在实际业务活动中对授信对象和授信金额进行实时管理,事后管理要求企业加强三项资产(应收、预付、存货)的监控管理,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做到如上三步骤,基本就构成了企业风险管理全过程。

(二)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合理制定信用标准

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中应明确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是加强客户的资信调查,给客户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信用额度,通常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首先是调查客户所在国家的宏观环境,评估东道国的风险因素,有效控制因国际因素原因带来的信用风险,这项工作对于一般企业而言是不太现实和经济的,企业规避此类风险还是以预防为主。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规模不大的外贸企业还是咨询专业机构的一些评价指标:比较权威的有欧洲货币指数、机构投资家风险等级指标等。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外贸企业,除咨询上述专业机构外,还应该委托他们对一些专项因素进行调查、评估,做到真正了解东道国的风险所在,建立预警机制,有效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其次是针对国外客户本身所采取的一些资信调查评估,从不同渠道了解国外客户的资信状况,加强信用风险档案管理。企业可选择通过传媒、网络等自己掌握和了解客户信息 ,也可通过国内的一些银行或专业资信调查机构等渠道收集有关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外客户的经营情况、资信偿付能力并做出准确判断,以此来作出正确的经营策略。企业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外客户资信状况,对不同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等问题进行差异化管理,最终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信用额度。对信用管理要做到时时跟踪,对于超过额度的客户,未进行新的评估审定前,对超出部分坚决不予赊销。

(三)完善企业外部的信用管理体系

1.加强征信管理

建立信用制度的核心是征信数据的采集及评估(资产信用调查和评估,企业资信调查及评估,消费者信用调查和评估)。政府和中央银行应主导建立征信系统,此系统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主要职责是为社会服务。

2.我国政府应大力扶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信用服务行业发展和建设信用体系必须要求信用信息市场化。目前国外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首先是政府应加强对各类信用服务中介结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各类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其次是大力推进和发展包括信用调查、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咨询等信用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社会信用服务业。

3.快速发展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

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在我国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金融服务,应该做好出口信用保险的宣传力度,政府应大力支持出口信保业务并建立科学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

(四)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健康发展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海外企业的信用状况不断恶化。对于出口业务,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可有效降低因信用风险而带来的损失。以某外贸企业为例,2008~2013年,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累计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60余万美元,但因国外客户的商业风险或质量索赔风险而取得信保公司的赔付额达300万美元,有效地降低了因金融危机而发生的经济损失,为该外贸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总之,外贸企业应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建立、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贯彻实施,加强对客户的风险评估,确保信息的有效沟通,建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积极购买出口信用保险,为外贸企业的海外拓展保驾护航。

摘要: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近年来由于受到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人民币升值、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出口规模的增幅在逐年下滑,而信用风险却在逐年增加。在如此恶劣的外贸环境下,如何做好信用风险管理对外贸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信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出发,分析我国外贸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第9篇

关键词:新常态;信用风险;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行为的总和,主要包括资金账户监管、现场检查与日常跟踪管理、担保物(人)监管、风险预警与处理、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档案管理、不良信贷资产管理、信用收回和总结等,是有效防范和控制贷后环节风险,促进信贷业务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贷后管理好的行,风险防控能力就强。

一、当前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银行部分经营行在贷后管理中还存在重放轻管、制度执行不到位、管理手段创新不足等问题,前瞻性防范化解信用风险的能力偏弱。

(一)检查频次不够。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新常态下,经济金融不确定的因素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严峻,无论是否发现客户存在风险因素,经营行都应加大贷后检查的频次。然而,客户经理往往容易忽视经济下行对企业的影响,习惯性按原来的频次开展贷后检查,风险苗头不能及时发现。

(二)分层管理不细。当前,银行大多数的信贷客户都是由经营行的客户经理负责开展贷后管理,而不能做到管理行与经营行进行分层管理,不能够从更高的层次分析风险,往往会出现客户经理因能力不足不能发现风险。

(三)检查项目不全。客户经理在贷后检查时多数只是检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信用使用及客户信用情况、财务情况、重大事项进展情况等,忽视了对企业的流动资金占有和存货是否合理、正常;有无基站、挪用一般性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房地产炒作、购买有价证劵等用途;客户的异常情况等的检查。

(四)检查质量不高。大部分贷后检查只是到企业走走看

看,到企业走一圈,看看企业是否在生产,可以说是“走马观花”,未能做到真正的深入企业,了解和分析企业的真实情况,贷后检查质量差。

二、提升贷后管理质量的几点思考

提升贷后管理水平,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风险管理为重点,树立审慎、规范、稳健的贷后管理工作理念,全面落实信贷新规则和贷后管理新规定,掌握科学合理的贷后检查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贷后管理揭示、化解风险的作用。

(一)增加检查监测的频次。在新常态下,客户经理应适当增加贷后检查的次数,可在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频次上,额外增加1-2次。管理行要加大对经营行贷后管理的检查,明确专人利用在线监测检查经营行分层管理是否到位、频次是否按时落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限期整改。

(二)落实贷后管理“三亲自”。管理行的行长、分管信贷前后台的行要带头包片管户,每个季度至少亲自到企业开展一次贷后检查;管理行客户部门的负责人要按照客户分层管理的要求,每个月至少亲自到企业开展一次贷后检查;经营行的行领导至少牵头管理1-3户,每个季度至少亲自到企业开展一次贷后检查,提升贷后管理检查层级。

(三)强化贷后管理“四落实”。一是按户落实贷后管理团队,坚持“一户一团队”,“一户一方案”,明确信贷客户的管理行和管理人员。二是落实贷后管理检查频率,各层级的人员要按照规定的频率开展好贷后管理。三是落实贷后管理检查质量,主要通过”八看、一方案”来进行落实。一看贷款调查审查时存在的问题是否已解决;二看资金账户监测情况;三看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政策、信贷政策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各种生产许可证件是否有效;四看原材料、产品市场变化情况;五看企业生产经营及财务变化;六看企业的投、融资担保变化情况,是否出现过度融资或过度担保等现象;七看担保抵押品;八看企业的“三品”、“三表”、“三流”。一方案是指每季都要制定详细的上户检查方案,事先对企业的行业政策、信贷政策、融资担保和现金流等情况进行非现场分析,带着问题去开展现场贷后管理检查。四是落实贷后管理例会制度。按规定召开好贷后管理例会,认真审议辖内行业、客户以及产品等风险。经营行要将贷后管理例会召开的时间及议题报至管理行信用管理部,管理行分管信贷行领导、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应参加经营行的贷后管理例会,对经营行贷后管理工作进行提示和督导,确保贷后管理例会在经营行得到落实。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第10篇

阎晓峰

企业集团关联交易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以此可以降低经营成本、发挥规模效益、优化资产结构、实现利润最大化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但非公平关联交易也对银行等债权人造成了不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贷资产的营运风险。

一、识别关联企业贷款风险

集团客户是总体指具有下述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一是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二是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三是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二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四是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我社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我社可根据上述四个特征结合本社授信业务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单一集团客户的范围。”

(一)风险表现形式

1、信用膨胀风险。表现为企业集团不断成立关联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资金规模难以控制。关联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和企业资金使用权的高度集中,使银行难以确定关联企业的贷款规模,甚至银行贷款总额远远超过其正常生产周转需求,造成企业集团整体的信用膨胀,助长了其盲目扩张的欲望。同时关联方关系日趋隐蔽、复杂,加之目前客户信息系统不健全,增加了我社控制关联贷款的难度,不可避免地发生同一企业集团的关联成员在同一银行的分支机构取得交叉贷款或重复贷款。由于关联企业之间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和关联性,债务链十分脆弱,一旦某个企业生产经营出现风险,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企业集团的贷款安全。

2、资金挪用风险。表现为关联企业之间资金调拨频繁,贷款用途难以监督,增加了贷款风险。

3、资本抽逃风险。表现为企业集团内部利用关联交易和不合理的转移定价抽逃资产或资金,违背资本真实性原则,降低借款企业的偿债能力,把风险留给了银行。

4、信息虚假风险。企业集团通过关联交易可以很容易地调整和控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集团内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使银行很难准确掌握客户真实的资产负债、效益和经营情况,直接影响银行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5、担保虚化风险。表现为关联企业贷款互保、联保现象普遍,担保责任难以落实。

6、道德缺失风险。表现为企业集团通过关联交易在成员企业间进行资产、债务重组或改制,蓄意逃废银行债务。

二、防范关联企业贷款风险

1、遵循“一个债务人原则”,对集团客户实行统一授信。

统一授信可以使避免使关联企业因资本或资产的虚增而导致的信用膨胀,从而防止分散授信情况下集团信用总量的高估。对于控股结构型管理模式的关联企业集团,对集团的统一授信和对成员企业的单独授信相结合进行双重风险控制。

2、掌握企业关联交易,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应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系统,为防范和控制关联企业贷款风险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支持全行业的关联企业客户贷款风险预警。根据多方面信息,认真评审集团内各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严格审查企业集团内部销售收入的真实性,掌握实际经营情况;重点关注集团内各企业间是否资金挪用或混用情况。要理清企业集

团的关联方关系,分析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风险、关联企业的担保能力。要掌握关联交易的实质及影响,了解关联交易的性质及目的,分清其是正常的关联交易还是非正常的关联交易,交易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存在套取贷款、转移资产、逃废债务等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要抓住核心环节及时掌握企业真实信息。在银企借款合同中要约定企业关联信息告知义务及违约责任;重大的关联交易应事先征得债权人的同意;企业董事会成员个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要重点监控借款人的关联交易构成,严格监控关联交易中有关资产的无偿或低价转移行为,通过设立限制性条款来约束对银行授信不利的非公平关联交易。

3、重视贷前调查,选择合适的贷款主体。

在贷前调查中,多渠道搜集关联企业信息,认真识别其中不公允的关联交易,切实防范关联企业风险。要重点做好借款企业的现金流分析和预测,使贷款发放的金额和期限尽量与企业的现金流相匹配。

在贷款主体上应选择真正还款来源实体,或企业集团内从事核心业务和利润水平较高的企业,或处于控制地位,对集团内部其他成员控制能力较强的企业,采取统一融资的方式。在合同安排上,由借款企业与信用社签订总融资合同,同时要求实际使用贷款的成员企业出具承诺函,明确同意接受总融资合同的约束,使整个企业集团成为共同债务承担主体。这种方式便于对关联企业整体授信和控制,一旦出现风险可及时追索核心企业或控制企业,避免中间环节。

4、在担保方式的选择上要强化物权担保,防止担保虚化。

在选择关联企业融资担保方式时,应当以抵押、质押等物权担保方式为主,尽少采用关联企业间的互保或联保。对确需采取信用担保的,则一定要审慎处理。一是要求企业集团内的核心企业或控制企业(至少是母公司)提供担保;二是要严格按有关法律规定办理各种担保手续,落实担保合同的法律效力;三是要规范担保合同文本,争取对信用社有利的合同条款。四是在担保人不履行保证责任时,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尤其要充分运用股权查封等法律手段。

5、加强贷后管理,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

如何判断信用风险 第11篇

作为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行业,风险总是与生俱来并且与收益相伴相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渐激烈和经营环境的日趋复杂,各种隐性的风险隐患始终存在,不得不引起全体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的高度正视。

现就农村信用社风险防控的应对措施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要想减少客户违约的机率,防控信用风险,首先要做到“擦亮眼睛、扎紧篱笆”。相关人员要做到忠诚履职,不辱使命。对客户事前调查、事后检查等都要详细、全面、客观、公正,不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被花言巧语攻心、不被小利小惠熏心,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防控信用风险的必由之路。其次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让自己有能力发现问题、化解隐患。目前有一小部分员工工作效率不高,学习能力不强,疲于应对日常事务,或对新的业务规则不懂也不学,以经验习惯代替规章制度,或重业务指标完成情况,轻风险管理知识更新,对新要求新规范报怨不休,知识老化,无法适应新时期风险防控及管理的要求,无力发现隐患甚至在工作留下风险隐患,因此主动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是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执行力,防控操作风险不能只靠转发文件或者联社检查处罚,这些可能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我个人认为真正起作用的一是操作者本人的职业操守,让主动合规、自觉合规的意识与习惯成为每个

员工的信仰;二要靠科技力量支撑,充分发挥日常监控的作用,让一切操作都在有效监督中进行;三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违规成本,让有意违规者不敢轻易违规,这里所说的违规成本不仅包括经济处罚、通报批评、个人积分等常规手段,更应包括提拔、考评、工资绩效分配倾斜等方面的具体落实。

三、应对市场利率风险的主要途径是要做到知己知彼,适时调整,灵活应变。即要能够准确判断国家的政策走向,又要全面、及时了比如,解竞争对手的动态,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利率定价水平,确保竞争优势。同时还要根据客户的经营项目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有效安排短期及中长期贷款的比例,避免客户短贷长用,长期占用信贷资金却又只能收取较低的利息水平,形成资金成本与收益倒挂的现象。

四、整合全省农信社系统资源,加强行业内部的资金横向调剂,用好用足资金,加大资金营运的灵活性,提高资本生息水平;协调好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用好农业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涉农资金入社率等办法均可以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

五、防控法律风险的措施,归根结底,一是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二是按章办事,按规定流程操作,不偷懒、不越权、不打人情牌;更重要的是不能心存侥幸,不可自作聪明乱打“擦边球”。

六、防控科技风险关键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心和毅力。只有学会了,搞明白了,才能知道风险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防范。

总之,做好案件风险防控工作除了要有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约束之外,更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了,规章制度才不至于成为摆设,才能做到依规操作、自觉合规、主动抵制违规行为,自觉贯彻“四眼原则”,营造合规守纪氛围,案件风险防控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农村信用社常识判断 第12篇

判断题

1、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存款总量是第一位的,优化结构是第二的。(√)

2、教育储蓄为零整定期储蓄存款。本金合计最高限额为2万元。期限分1年、3年、6年,利率分别按开户日1年、3年、5年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

3、教育储蓄为零整取定期储蓄,存期分为1年、3年和5年。(×)

4、办理储蓄存款业务的机构,均可开办教育储蓄。(×)

5、储蓄机构可以办理个人住房储蓄业务。(×)

6、从1997年4月30日起,对单位定期存款实行帐户管理。各金融机构不再给存款单位开具存单,改为出具“单位定期存款开户证实书”。(√)

7、定期储蓄存款在存期内遇有利率调整,按存款到期日挂牌公告的相应的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8、储蓄机构办理定期储蓄存款时,根据储户的意愿,可以同时为储户办理定期存款到期自动转存业务。(√)

9、《个人存款帐户实户实名制规定》于2000年1月1日施行。(√)

10、工作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也可以作为个人实名证件使用。(×)

11、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可以代理他人开立个存款帐户。(×)

12、在实名制前存入,在实名制后支取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也必须出示个人有效身份证件。(×)

13、已使用实名制后,代理他人续存存款时,可以不用持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身份证件。(√)

14、不记名或未使用实名的存款,可凭存单持有人的有效身份证件办理挂失。(×)

15、根据客户需要,储蓄机构可发行不记名式定活两便储蓄存单和接受以单位名义代为职工办理的储蓄存款。(×)

16、为方便储户,农村信用社可将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性资金转账方式转入其本人的储蓄帐户。(×)

17、对个人开立的基本存款帐户提现视同开户单位基本帐户提现管理。(√)

18、农村信用代办站(农村信用服务站)是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支农服务范围的延伸和补充。(√)

19、农村信用社业务代办员可以持“农村信用代办站”或者“农村信用服务站”等印章办理业务。(×)

20、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具有法定用途,司法机关不得冻结和划拨。(√)

21、金融机构被判决或者裁定需给付款项的,应当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对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作为被执行人无力承担履行责任的,实行逐级履行制,由其上级机构承担履行责任,逐级履行直至总行(部)。(√)

22、对个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查询、冻结、扣划,但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3、税务机关人员持规定手续可以直接到银行、信用社储蓄所核查纳税人的储蓄存款。(×)

24、金融机构接到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签发的“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后应当暂信支付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金额的存款。(√)

25、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不足以同时支付税款和金融机构贷款时,金融机构可先扣收贷款,再扣缴税款。(×)

26、两家以上的执法机关对同一存款要求金融机构协助执行时,金融机构应根据最先收取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办理。(√)

27、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可以依法到金融机构查询、冻结走私犯罪嫌疑人的存款。(√)

28、税务机关需要对纳税人实施暂停支付的税收保全措施时,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向纳税人的开户金融机构送达“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金融机构接到“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后应当暂停支付纳税人相当于应纳税款金额的存款。(√)

29、税务机关通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金融机构扣缴税款时,应当依法送达“扣缴税款通知书”,并附送纳税人逾期未执行的“催缴税款通知书”,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金融机构应当及时扣缴。如果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不足以同时支付税款和金融机构贷款,应先扣缴税款,后扣收贷款。(√)

上一篇:描写感恩的初中话题作文下一篇:名著红楼梦片段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