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集中研修总结

2024-08-03

国培集中研修总结(精选7篇)

国培集中研修总结 第1篇

为期9天的“培训团队研修”即将结束。十多位专家为我们授课,专家阵容强大,内容丰富,涉及物理课程与教学的众多话题。专家报告对学员很有帮助,有的给我们启迪,有的引发我们思考,有的给我们提供了素材,有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本总结不赘述各位专家的详细授课内容,仅对印象较深的内容略述一二。

孟昭辉先生辨析了中学物理中的功能关系等问题。的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不应只强调“教学”的专业发展,也应强调“物理学”的专业发展,学懂学透物理学是从事物理教学的大前提。

张宪魁先生阐述了“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几个基本观点”,张先生主张课堂教学要旗帜鲜明地进行物理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张先生提出了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知法并行教学模式”。这些内容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张先生给人最大触动的是他的执着精神,虽退休十余年,仍坚持探索并推动物理学科的科学方法教育,孜孜不倦。

于海波先生的报告《西方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及其启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研究者要有历史感,从史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思路、方法。于先生结合物理课程、教学与学习的具体实例讲解教育哲学问题,在抽象的历史梳理、哲学思辨中融入了大量生动的例证,足见于先生深厚的教育哲学理论素养与扎实的物理学功底。

王较过先生讲授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引发我们不少的思考。如,呈现知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行为把握阶段、图像把握阶段、符号把握阶段,教学设计要遵循这种“阶段论”,那么,是不是任何知识教学都要首先经历“行为把握”的阶段呢?呈现“教学设计”这样的知识,如何遵循这种“阶段论”?

李春密先生对国外物理教育研究、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的介绍,给我们新的信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如,国外物理教育研究与认知科学相结合建立理论模型,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改进已有的测试工具,开发新的评价手段;演示实验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影响等实验效果研究。这些研究都值得我国物理教育研究者学习、借鉴。

侯恕先生的报告别具一格,语言干脆利落,调动学员参与课堂,结合实例简洁明了地说明了课堂观察的涵义、内容、方法与工具。我对“课堂观察”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清楚具体技术的运用。听了侯先生的课,我对“课堂观察”有了进一步了解。希望有机会再向侯先生学习,争取尽早掌握课堂观察技术。

赵保钢先生解读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分析了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中学物理教师在知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设想。赵先生的报告对我们有很大触动。

国培集中研修总结 第2篇

——记第一阶段集中研修个人学习心得

金秋十月,国庆佳期,放下暂时的紧张工作,借此短暂的时光,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然在机缘巧合之下,受命于顷刻之间。匆忙之间告别家人,带上简单的行囊,迎着山村深秋原野微凉的晨风,我随着汽车在山路上摇晃,踏上了此次的国培之旅。

2011年10月6日,天空中铺洒下一片温暖的阳光,我一路风尘,带着一脸倦容,踏进了人民教师的摇篮——贵州师范学院。在辗转反侧中,找到了一个栖息地。放下行李,却承载了一肩重担。不为别的,只因领导的错爱与信任,临时授命,寄托着他们多少的希望?我怕我的双肩,承载不了这份浓浓的情意。2011年10月7日,我正式加入紧张的集中学习研修阶段,在此期间,我遵从师院的一切培训制度,按时参与,完成各项培训任务,虽然紧张,却也充实。时间稍纵,15天的集中研修转瞬即逝。在这15天里,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学习充实而所获,借此闲暇时间,回顾此间的学习所得:

一、我在这里的学习情况。

1.在这集中研修的15天里,培训方为我们安排了许多精彩的讲座。

为我们讲座的有云南师大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张承明,重庆市教科院的杨蔚及省教育厅的罗志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吴 俊、郭 文、颜迈等知名教授,同时更有同样来自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和教研名师,如尚义小学的徐贤诗老师、小河二小的刘秀丽老师、南明小学的梁丹娜老师等等。讲座的内容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多媒-1-

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研究和文学专业知识、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美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等各方面。讲座的形式多样,既有全体学员的集中讲座,又有分班讲座,还有在下面学校听观摩课、听讲座。这些讲座或深入浅出,或幽默风趣,或案例翔实,在震撼我们的思想,大开我们眼界的同时,更是给了我们实际的指引。

2.我在上课时认真做笔记,回到寝室后还每天坚持写反思,及时记录下点点的感动。上课的时候,时时被感动,时时被震撼,时时有着要写点什么的愿望。可各种想法交织在一起,都还只是一个念头,只是一种意识,还不知从何说起。为了不让这些宝贵的念头消散,于是每天上课的时候认真地记笔记,同时记下一些自己的想法,哪怕只是只言片语。晚上回到寝室还要认真地整理笔记,写反思,绝不限于是完成任务。

3.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学习小组的学员们学习、交流。每个星期三的下午,组织学员在组长寝室就本周听课的内容进行经验交流。整理学习笔记,以不同的形式进行心得交流,互换思想。以求共同进步。大家选择一两个案例,进行分散思考然后由组长汇总,共同探讨研究,以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小组成果。

4.本班还建立了学习QQ群,这就使交流不在局限于小组之内,在这里,每个人的思想,多会得到更好的补充,更加的趋于成熟。迷惑,也在此群得以指引。学习的喜与乐,笑与泪,都在此得以解脱。

5、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就到图书馆去借书、看书。查阅学习研修所需的资料,课堂中的迷惑,也在此得到更好地补充。感谢各位培训的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不少的书籍,让我们的视野得以开拓。

二、我的收获。

精彩的讲座解开教学的盲点,激起教学、教研热情,通过15天的学习,我改变

观念,振奋精神,立志做个好老师。

云南师大文学与传播学院的张承明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解决了我们平时观课议课的盲点,指导了我们要依据而听,依据而评。而不是盲从,在我们平时的教研活动中,学校经常组织老师观课议课。而很多老师都缺少理论依据的指导,没有目的的听,简单的记录一下授课老师的课堂组织活动。在进行议课时,却无话可说,简单的指正某个地方逻辑性的错误。就无话可说了。因为没有依据,就连自己也不明白,一堂教学活动,要怎么样才能算有效。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评断是否有效。甚至有些老师认为,说出来怕得罪人,索性就盲目的,简单的说“很好,很成功!”专说优点,缺点一字不提。李建年老师的参与式教学,让我体会到教学——原来可以这么轻松。教师依据不同学年度段的学生特点,课前准备好教学的活动,依据参与式教学的理论,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此同时,我有了疑问,这种参与式教学是不是在山村地区也能实施,考虑山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教室的容量能否实行参与式教学?时间的容纳问题,搬动桌椅,组织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能行吗?瓦韵青老师的《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让我受益匪浅。从《小林 校长》的案例中,瓦老师指出了“老师,需要有发现美的慧眼。”我深深的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这才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也才会形成俗世的真善美。前不久,我在《感动人生经典美文》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经常加班很晚,回住处又要经过一条胡同,那里经常有流氓出没。男朋友每次都说“我来接你吧!”女孩怕耽误了男朋友的工作,所以每次都婉言相拒,在战战兢兢中回到住处。终于有一晚,她遇到了坏人,一个魁梧的男人,出现在她的前方,这时的她,就似一只待宰的羔羊。怎么办?逃吧,无异于自杀,束手就擒吧,钱财还是小事,遇到如此凶徒,她的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她冷静下

来,不防一赌——赌人性的真善。待男人走近她时,她冷静的对男人说:“哥哥,你送我过这条胡同吧,这里经常有坏人出没,我怕。”她成功了,男人送她过了胡同。是啊,就算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在他得心灵深处,始终潜藏着一份善,一份美。就看我们是如何去激发。经历世事的变迁,历经生活淬炼的成人,尚且如此,何况犹如一张白纸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纯净,没有一点污垢,在他们的认知领域里,没有什么好与坏得区别,没有对与错得概念,他们的一切都还有待于我们去引领。我们是如何去加以引导?去激发他的潜能?我们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容许他们的犯错误,只要线在老师手中。这是客观的,我们要以客观的心理去评断,不要妄自毁灭一个学生。

还有很多的专家教授,每一堂讲座都给我补给了一堂丰盛的知识宴会。周春燕老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引领我们走进了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教研和教学的殿堂。为我们的学习和教研提供了10把通向成功的金钥匙,让我们看到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研和教学中的精彩绝伦的应用。拓宽了我应用多媒体技术于教学的思路。同时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网络资源。刘秀丽老师的《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策略》通过丰富的实例,深入浅出的引领我们把习作教学明理化,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创设适合于学生写作的情景。这些丰富的实例让我们在今后进行教学研究提供了有例可查的借鉴。专家讲座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学习到了教学教研的实用的方法,使向更高更远发展成为可能。所以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明白像以前那样没有目的的教学——仅限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做法是绝不可取的。我们必须要有了研究的意识,带着研究的目的观察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观察我们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进步。

三、未来展望。

1.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把握教研的脉博。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通过网络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好的教学方法,通过网络和各个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不仅要学习到好的方法,还要把自己的教学推出去。今后要及时了解教研新动态,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而不再是以往那样“一心只教书,不知窗外事”,闭门造车,裹足不前。

2.学习专业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文学修养。集中研修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学习却刚刚才开始。生也有涯,学而无涯。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读书。

3.做个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促使持续发展。进一步学习反思性教学理论,实践反思性教学。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老师。不仅自己学习,做教研,还力争引领其他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组织教研团队,协同同事积极开展样本研究。力争带动全校,甚至全地区的教学教研活动。

——兴仁县大山小学周玉龙

国培集中研修总结 第3篇

2 010年1 2月8日, 为期10天的“国培计划 (2010) ——幼儿园骨干教师研修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班”在京正式开学。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董奇教授、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培训处唐京伟处长, 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100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出席了开学典礼。

“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只凭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董奇副校长表示, “发展幼儿教育是十分迫切的, 没有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所以每位学员都要珍惜此次机会, 努力提升自己, 同时在培训中要学有所思, 带着问题学习”。

唐京伟处长指出, “国培计划”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把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培训作为“国培计划”的示范性培训项目之一, 体现了国家发展幼儿教育的决心和力度。此外, 唐处长还希望学员能通过此次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开拓思路, 拓展视野, 学成后回到教学一线承担起“种子”教师和培训者的角色, 在推进幼儿教育发展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国培研修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第4篇

国培仿佛一股清泉流进每个教师心田,滋润着教师们心中的梦。纵观国培研修活动,既有发人深省的专题讲座、辩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论文撰写,也有观摩课堂、名师风采的体验。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提升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下面谈谈国培研修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一、通过国培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要求教育也要不断更新创新,但很多一线教师工作机械重复。消耗大量时间和体力,陷入疲惫、倦怠中,再加上工作条件生存环境以及各种社会压力使教师对教育产生了迷茫,甚至麻木。国培唤醒教师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的热爱,激发起对教学的满腔热忱和高度自信,点燃他们对孩子无私奉献的爱。经过国培,充分认识到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深远意义,充分了解人民和国家对教师的期望。不断净化,升华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牢固树立献身教育。这就是国培,它像寒冬里的一束阳光,温暖了教师冰冻已久的活力与课改的冲动。

二、通过国培启迪教师感悟、追寻教育本真

每个教师都有本身的教育抱负,空想成为一个受门生恋慕的人,至少在他们心底另有“爱”,那是怙恃对自己孩子般的爱,而这种“爱”便是教育的真谛!但这种爱被平常的繁杂、扭曲的看法、无情的生活所掩埋。国培唤醒了教师魂魄深处的这种爱。这种爱便是教育的真谛,是对天下世间生命的感悟,是给孩子处世立品的基础,是人生康健幸福的追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对学生真爱,回归教育本真!这便是国培提倡的新课程新理念。同时,当转变教师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意味着讲授方法的转变,讲授方法的转变意味着生存方法与生存方式转变。

三、通过国培促进了教师间的情感交流

国培跨越了学校间的时空距离。在聆听专家的教诲及同伴的交流中,认识到了国培的迫切性。在学习中也感受到了专家、学者、员学,以及教研者的人生阅历、领会。从老师间互评,使对方相互相识,虽相距迢遥,千里有缘一线牵,通过国培研修,把广大老师连在一起,进行情感交流,拉近了学员之间的间隔。在这种培训中一起完成了讲授老师资源共享!这是一次次大范围的团体和伶俐的配合创造和创新,是一次教研结果的大集合。国培同时也给了教师集体一次成长的机会,他们在聆听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探讨、碰撞出新的教育智慧。真可谓精补大餐,虽繁忙,但却很快乐。

四、通过国培研修认识到教育是终生事业

经济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已有知识也有了更高的起点,尽管教师日常生活中能大量获取和学习新知识,但知识产生的速度要远胜于学习和掌握的速度。快得多。除此之外,年龄的多少、时间的分配等客观因素也影响着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随着教师年龄的增大,知识学习的速度也慢了,时时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学。应用起来就大相径庭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是教师补偿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师自我发展和适应职业发展的心径之路。国培对这一思想进一步加强了。树立一辈子学习的理念,将学习融入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面对群群渴望知识的孩子。培养和教育好每个孩子,不断给自己充电,就永葆教育之活水。

国培计划集中研修心得体会 第5篇

小学组 王仕召

七月的临潼,骄阳似火,红彤彤的石榴满面笑容的悬挂在枝头上,欢迎着远来近去的客人。紫阳、潼关、柞水三个项目县培训团队再次相聚骊山下,开始了“升级版”集中研修。今年是实施项目县工程的第二年,在开班仪式上小教中心冉主任对本的项目实施为我们做了详细讲解。2018年,将继续从专业化层面拓宽和提升培训能力,重点专注于常规课+微型课+微课的设计问题诊断与能力提升,专注于团队成员教科研培训能力的提升,以及培训活动组织与实施能力的提升。

培训中我们先后聆听了专家们带来的关于《课题研究》、《微课和微型课设计》、《教研组自主研究的思考与实践》、《赢在执行》等十二场专题讲座,每场讲座都是妙趣横生、高屋建瓴,我感觉收益匪浅,特别是杭州建新实验小学闫学校长带给我们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和华东师范大学吴伦敦教授的《如何设计一堂优质课》,将我们的学习热情推向了高潮,通过学习,为今后回到工作岗位,做一名培训者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这次培训收获最大的是专家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们如饥似渴的聆听着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从他们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伏案看书、奋笔疾书、潜心钻研、规划蓝图的身影,他们的一言一行,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他们的专业素养。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积极的交流着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每一次活动的气氛都非常活跃,每一个人都充满了热情和自信,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积极主动的去参与,去思考,去领悟,去创新,我们的学习才能出成果,研修之花才能够开的更灿烂!

国培集中研修总结 第6篇

七星泡镇云鹏希望小学

葛新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想有让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涌出新的方法,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小的来说,关乎一个孩子的一生;大的来说,关乎祖国的未来。因此,终身学习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至关重要。前不久,我参加了“国培计划”,可以说是给我们农村教师带来了一份饕餮盛宴,让我们饱享美味。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新课标的全面深入地解读,让我们的教学工作有的放矢

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一中心”、“两性质”、“三维度”,即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注重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国培”专家深入浅出地讲析、结合教学案例诠释新课标,让我对新课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充实了我们的头脑,为提升我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专家引领我对各学段目标的剖析,让我的教学工作有的放矢。

二、教学方法需不断钻研探究,让我的教学工作永葆青春

小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整体把握,又要分段了解、分析、探究。“国培”专家各从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谈起,理论结合实例,指导我们怎样深入研究文本,结合学生实际,真正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与作者间的对话。每一堂课前的备课是不容忽视的,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这三个问题去钻研探究,这样目标方法明确,上起课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定会让我的课堂教学永葆青春。

三、需博闻强识要注重细节,让我的教学工作丰富多彩

古人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专家在自己的理论观点时,无不旁征博引,特别是列举了大量的课堂实例,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中、在过程的引领中传授知识、讲析技法、阐念,无不体现他们博闻强识,厚积而薄发的风采。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多读书,读好书,读国学经典,读名家论坛,为自己充电。

除了积蓄知识储备,我们身为教师的要想让课堂教学因文而异、因人而异,那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细节,抓住课堂的点滴成败,反思总结,以课堂为基地,深入科研,积累经验,让我的教学工作丰富多彩起来。

“国培”就像一份丰盛的“大餐”,一份文化的“饕餮盛宴”,给予我们丰富的营养。当然,这份“大餐”的消化、吸收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对这份弥足珍贵的“营养物质”不断反刍、咀嚼、消化吸收,使自己的大树长得更加茁壮茂盛,使自己思想的成长不再“缺钙”!

我会将“国培”的所学所得来鞭策自己,更新自己,让自己快速地成长起来,在教育的沃土上播撒我智慧的种子。

“国培”是助力器,是加油站,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具有持续发展力,更具有后续动力!

宝清县2015“国培计划”小学“送教下乡”集中培训心得体会

七星泡镇云鹏希望小学

国培研修总结 第7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正在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将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高效率、高速度实现课改目标的有效手段,它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以高效达成课程目标。

1.利用信息技术,可创建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物理现象,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用粉笔、黑板,靠教师一张嘴滔滔不绝地讲,时间长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结果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现代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是八年级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持久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很多奇特的物理现象,如在讲授初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教师没有单刀直入,急于把“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亮出,而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和情景深深吸引。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再由教师结合其他生活中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从而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

2.利用信息技术,可创建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物理课堂中,实验演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因而总有许多力不从心之处。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开发功能可弥补这一不足,现在我们可运用不同的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实验过程从而获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课中,内容多、时间紧,为了让学生明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采用了制作课件,用动态画面提供示范,导控实验步骤,让学生清晰看到一个变化过程,并能通过现象获得较准确的结论。再如,电流方向的判断及大小计算在初二电学中是重点,但电流在导体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导致在电路分析和计算经常出错,课本中虽然有多幅相关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让学生动态感觉。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动态软件(FLASH、3D)设计,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导线中电流方向画面,直观化、夸张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还有许多现象及应用我们在课堂上无法做的实验,我们也可参照类似做法。

3.挖掘信息技术潜在优势,优化课堂教学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上的物理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http://)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4.要使多信息技术在教学上广泛应用,教师是关键

第一,教师思想观念要转变,要意识到总是用传统模式一成不变地教学是跟不上教育改革潮流。作为教师不进行新方法、新思路的探索,决不是一位优秀教师。第二,学校要重视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方面的培训。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时代;对教师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不断为自己教学能力“充电”。第三.平时应多注意素材收集,使用时才能灵活应用。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没有充足资源,有用的素材是很难以做到的。素材收集的途径有三种:一是从市场上购买现成的软件、录像、DVD资料等。二是通过Internet由网上下载获得,我经常通过其他专业教育网站链接到一些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如科利华教育教学资源库,K12学科资源库,国之源网络教学资源库等。三是利用已有设备软件自己设计,处理制作。最后把素材剪辑、加工处理形成资源库以作备用。现在大多数教师采用的FLASH动画制作软件,不仅简单易学,动画流畅,而且文件体积极小,非常实用。

5.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手段。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也应注意这个问题,课堂上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推敲,确实有利于教学,才可应用,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堂课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而忽略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情感教学优点,只有它们之间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教学中不能盲目的用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去替代物理实验,因为实验比计算机模拟出来的,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

6、总结

上一篇:艺术节宣传策划书下一篇:小制作-望远神镜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