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阶段小结

2024-06-23

合作学习阶段小结(精选6篇)

合作学习阶段小结 第1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阶段小结

丰县首羡镇和集小学 李慧敏

一、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采取的措施:

(1)采取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我们采取“能者上,庸者下”的动态管理模式。针对在实验中工作不积极的、不按课题组总体要求的教师坚决清出课题组,同时也吸收一些有上进心、肯钻研的青年教师参与实验,不断壮大研究队伍,我们课题组在实验中吸收了五位教师加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2)在实验研究中重视学生的体验。

(1)让学生在感悟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

教师在进行分组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先进行分组指导、督促,并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感知、体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实践感悟等。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有关知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活动如:动手做一做、摆一摆、试一试等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提高学生的

合作探究能力。

(3)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组建合作探究小组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的指导和教育,在实验中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注意总结在实验中合作探究的方法和策略,力求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特别针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课题组应集体研究应对措施,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三、课题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一)初步形成了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模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集体评价——反思改进的适合数学课堂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操作模式。

(二)初步总结出自主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1)传递----------接受式(2)引导----------发现式(3)自学----------辅导式(4)情境----------陶冶式(5)示范----------模仿式

(三)总结出以下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几种方法:(1)建立长期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经过长期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2)在班级中利用一定时间开办学习方式专题讲座,向学生宣传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其中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策略,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3)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

(四)学生合作探究的一些技能:

1、在小组合作分工学习时,要教给学生分工的方法,根据不同成员的能力,让他们承担不同难度的任务,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时,教给学生要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

2、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

3、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五)涌现出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去,身先示范,为人师表,在实验中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记录每一份资料,上好每一节实验课,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充实自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教师,他们获得了县校级奖励,其中徐晓莲老师获县优质课三等奖,李慧敏、王敏、马兰香、赵芹英、崔美婷等分别获镇、校一、二、三等奖。

(六)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发展。学生在实验中积极主动、敢于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中得以发展,学生基本学会了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并不断地完善自我、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更多的学生敢于开口说话,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验班级中涌现出来一批表现比较出色的学生典型。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掀起了了一股股积极参与实验学生的热潮,他们的数学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高涨。

(七)初步总结了在实验中尝试比较成功的教学策略。

(1)创设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3)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与思维。

(5)实践感知知识,自主建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开放合作探究时空,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途径。

(7)理论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课题研究取得成绩的原因: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学校领导在课题申请立项后,立即成立了以王东强校长为组长

和教科室主任张爱侠为副组长的课题指导小组和以李慧敏为课题执行组长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研究》的课题实验研究小组,并提供学校多媒体教室及会议室作为课题研究活动室。

(二)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决心与信心。

在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后,课题组全体成员马上召开了分工与协调会议,在会上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及相关的资料,选择实验班级,做好实验班级师生的动员工作,课题组成员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力争取得较多的成果。

(三)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烈。

经过课题组教师的教育与动员,实验班全体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得以激发,他们在课堂内外积极配合教师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为实验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也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

(一)课题气氛活跃与知识目标的落实存在着矛盾。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课堂上热热闹闹,学习气氛表面上特别浓厚,而学生又掌握了多少知识呢?因此表面上课堂气氛的活跃,却不利于知识目标的掌握。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二)新的课改形式,旧的评价模式,严重制约了课题实验研究的发展。

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形

成独特的合作探究模式,有利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但评价模式仍相对落后制约着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导致了课堂教学与效果评价的脱节。应在以后的课题研究中积极探索有关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模式。

(三)只重视教法,不讲学法,更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课题实验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及时交流沟通教学实验的经验与教训。

(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合作探究意识的指导与教育。

(三)继续完善小学数学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总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四)加大课题实验研究的力度,促使实验班级多出成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真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基,实现科研兴校的目标。

(五)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新模式,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朝着良性发展的轨道前进。

合作学习阶段小结 第2篇

李秀凤

本学期,按学校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我在班内也实行了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两个多月的实施,总的来说,这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将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总结如下:

一、合学高效,分组是前提。

开学初先按高矮排座,就近分组,开学一周内,是我最忙的时候,因为心里很清楚,这样分组很不科学,而分组、合学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细心观察,结合任课教师意见,把学生分成好、偏好、中等、差四等,再按照学生的性别、能力、性格,每组分配一人,组成4人学习小组,并按其特点认定组长和学科长。

二、合理培训是基础。

小组组建好后,便是培训了,为此,我每隔两周对组长和学科长进行培训,目的或是树立他们的合学意识和认真负责的责任感,或是明确他们在课上应发挥的作用……课堂才是主阵地,开始,一堂课下来,很艰难,这是我和孩子们的共同感受。慢慢地进入正轨,孩子们品尝到了合学的甘果,也表现的积极多了。

三、取他山之石是有效策略

合作学习的“三个培养阶段” 第3篇

李庾南:“合作学习”逐渐被认同, 并在中小学校广泛运用, 这不是偶然的, 因为它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思想。

“合作学习”, “合作”是“学习”的形式;“学习”是“合作”的内容。在组织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光看重“合作”这种形式而忽略了“学习”这个核

心和内容。如果学生缺少有实实在在内容的自主自觉的思维活动, 达不到“学会”、“会学”的目的, 那么合作学习就是失败的。

在我看来, 议论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也是一种主要形式。

第一, 变革学习观念

要改变学生和家长认为上课就是听老师讲、做笔记、做习题的观念。引导他们 (特别是学生) 认识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学习知识特别是理解和掌握知识必须依靠自己积极的思维实践活动, 老师和他人是不能替代的。“议论”正是给大家提供了理解消化知识、切磋提高的好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议论, 自觉体验, 总结经验, 增强合作学习意识, 在认知上、情感上增强对“议论”的积极体验。

第二, 要有层次地将“议论”引向深入

组织“议论”时, 要从学生思维能力的实际出发, 逐步使“议论”深入展开。有效“议论”的形式, 大约经历三个培养阶段:

第一阶段是问答式。开始时只是简单的问答, 即教师根据学习要求提出明确的问题, 让学生议论, 学生从书本中、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里或通过实验操作、演练计算可以直接寻找答案, 做到有问能答。有了初步的基础后, 教师可提出稍复杂的问题让小组或大组开展议论。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从书本或自己的知识经验里选取材料, 而后经过整合加工才能得到解答。例如, “课本是怎样给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 “怎样整理某单元的知识结构”, 等等。这种议论, 不只是交流问题结果, 而是必须揭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第二阶段是讨论式。即学生不仅能回答老师的问题, 而且对问的内容和答的内容能再联想延伸, 产生新的问题或新的答案, 征求解答和评价。

例如, 研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当老师画出图形, 告诉学生哪两个角是同位角, 哪两个角是内错角, 哪两个角是同旁内角, 请学生观察图形特征, 学生不仅揭示了这三类角的位置特征, 而且也给出了“外错角”、“同旁外角”的名称以及它们可以分别转化为“内错角”、“同旁内角”等结论。

第三阶段是议论式。即围绕一个较大的、内涵丰富的问题, 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路, 自由发表见解, 相互启发、促进甚至热烈争辩, 引起“连锁反应”。例如, 研究了“平方根”之后, 教师提示新课题“立方根”, 让学生以“平方根”的知识结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为借鉴, 进行迁移, 探索讨论立方根的定义、符号、性质、求法。

这种议论, 范围广, 自由度大, 各人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问题、发表的见解适合各人的水平层次, 往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烈, 而且深入。

第三, 要不断创设搞好“议论”的必要条件

一是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 比如必须精通教材, 融会贯通, 深刻理解课程学习目标, 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方法、情感, 了解学生的课外学习情况等。学生要有自学的基础, 有进行议论必备的知识、能力, 乃至于情感、态度等。

二是教师要把握议论的时机。当学生的学习愿望不够强烈, 热情不够高, 需要相互激励时;当学生个人的智慧难以解决问题, 需要帮助或点拨时;当问题或课题范围广, 内容丰富, 需要群体智慧方能研究得深透时;当个人研究成果需要得到评价或交流扩大成果效益时, 等等, 一般通过小组或全班议论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

三是教师要把握住议论内容的深浅, 保证能议得开, 议得深, 议得大家有兴味, 能得益。

四是要创造一个能够平等地、热烈地、严肃认真地、互助合作地进行交流思想、探求真理的和谐活跃的良好气氛。首先教师要有灵活、机敏和善于引导的良好素质。随着这些条件的逐步具备, “议论”也就会不断向较高的层次发展, 真正的合作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合作学习阶段小结 第4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三总复习;策略

在化学总复习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总复习的特点是学习任务重,学习进度快,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两极化的严重分化和学生学习兴趣偏低的情况。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提出相应的政策改善教学环境,在小组间合理分工,给学生营造参与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初三化学总复习中出现的问题

1.两极分化严重

初三是知识综合系统学习的过程,基本上课程教学已经结束,老师要把以往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化学的学习特点是知识连贯性很强,所以,在总复习的时候平时学习比较好的学生通过总的知识梳理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的牢固和深化,但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因为知识的连贯性不好,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时刻紧跟老师的教学步骤,几个重要的知识点有所遗漏以后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造成学习上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1]。

2.学生学习兴趣偏低

因为,在将近两年机械性的学习,学生对于课堂、老师和教学内容都感觉很熟悉,总复习是讲解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有的重点知识老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要反复地讲解,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很厌烦,所以,复习的时候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有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对某样东西感兴趣,会用心去准备和学习,如果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对化学总复习课程安排兴趣不大,加上有考试的压力,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减退[2]。

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的小组分工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小组成员的任务是要把老师讲解的内容深化和理解,对知识有着系统的框架总结,当在做题中运用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真正地做到得心应手。老师给小组成员限定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但是分配的学习任务都要完成,在共同学习任务的时候,小组成员之间要有着具体的分工,比如,有相关的计时员工,在谈论的时候要时刻地提醒同伴,还有答疑员,是由一个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担任,这个学生要负责本小组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复习铁的性质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各个小组之间竞争讨论,看那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总结出更多铁的性质,让每一个小组分享经验,在经验的分享中提升各个小组学习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大家在总结的过程中就是深入了解知识和深化总结的过程,对学生总结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在客观世界发展进程中,老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主观上热爱学习,学生可以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在积极主动学习中不是对知识的被动接受,是对知识的主动索取,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在积极性调动的时候,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兴趣使学生开展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都是喜欢玩的,所以,教学的时候多运用游戏和活动的教育方法开展。比如说,为了让学熟悉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小知识,可以将很多化学游戏应用到教学中,给学生设定游戏情节,比如,现在能源实验室中正在进行一场化学实验,要求学生从三个细胞中提取出至少3个分子和量子,他们在爆炸消除以后会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化学药剂。学生在有趣的情境创设中对化学中的分子和原子有了认识。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比拼时间,学生为了小组获胜,会在课下积极地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其实这样是对学生客观学习的触动,很多学生在思想上比较懒惰,主观认为自己学不好,但是游戏的推动和小组竞争的开展让学生主动学习,当学生能够完整地背诵一些化学知识以后,会感觉有些知识的学习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总之,合作的学习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还能够在活动中发挥学生平时上课的时候所发挥不出来的能力,上课时候学生可以在小组互助中了解自己在知识学习上的欠缺,课下和课后学生同样可以开展交流,在彼此交流和合作中促进自己总复习中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的提升,调动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罗裕霞.浅谈合作学习在初三复习阶段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02):3-5.

[2]余贵兰,廖小军.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01):11-12.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性小结 第5篇

龙门镇初级中学

张军侠

萧伯纳有句名言:“两个人,每人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仍是每人一个苹果;两个人,每人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句话道出了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其中一种全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让学生一起合作做一做,并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培养交流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锻炼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并非每节课都要小组合作,也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合作教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内容效果会更好些.1、选择挑战性问题

挑战性问题对于个人而言较难理解题意,找出思路,但又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样的问题较适合于按前后座次就近组合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共同分析问题、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最终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在人教版13.1《轴对称》第一课时时,为了突破难点——比较观察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师:刚才我们动手剪了一些图形,请你把它们摆成如图所示的情形.(第一幅图是轴对称图形,第二幅图是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分别移动或旋转图1中的松树和图2中的一个小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有什么发现?

生1:在移动或旋转松树的过程中,它们的形状没有变,位置变了.师:它还是轴对称图形吗?请用一句话归纳你的发现.生2:是,轴对称图形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个图形,与位置无关.师:很好!谁能类似地说说图2?

生2:在移动或旋转图2中一个小人的的过程中,两个小人的形状没变,但一个小人的位置变了,两个小人已不再关于某直线对称,也就是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是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位置有关.通过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去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到问题的本质,这样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学生有兴趣去组合去亲身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2、选择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对于个人而言较难独立完善解答,容易混淆.为此,在教学中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更恰当.在合作教学中给他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因而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终问题得以完美解决.例如:已知,如图①圆柱的底面半径为6cm,高为10cm,蚂蚁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学生沿一条母线剪开得到侧面展开图②后,容易求出最短路程为 cm,待学生完全理解后,教师可将习题进行变式,提出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展开?

(2)、如果半径和高均为6cm,最短路程又为多少?

(3)、若将点B移到点A的正上方,如图③,最短路线是哪一条?

(4)、如果从点A绕圆柱一周后到达点B建一悬梯,则悬梯的最短长度是多少?

(5)、如果图③中的圆柱较高,为了减少坡度,点A需绕圆柱两周到达点B,最短路程又是多少?

这样不断变换题目的条件,逐渐提高难度,学生要独立正确解答出来,难度就很大,这也需要进行小组合作教学,要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正确地空间想象以及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4)、(5)虽然较难,但(4)可仿照原题的思路解出,而(5)可以将其转化为(4)来解决,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同样,对于一些可以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去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同时又分享了别人的优点,在讨论和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开阔,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合作学习阶段小结 第6篇

第三阶段小结

南漳县东巩镇双坪初级中学课题组

课题研究资料,是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或使用的所有信息材料。课题研究资料不仅能让人们了解有关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历史和当前研究动态,而且可以为论证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可以说,研究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判断教育课题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为撰写结题报告积累第一手材料。

一、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

1、多途径收集课题研究资料

一是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收集。课题往往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联系紧密,课题组要注意保管好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学习笔记、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教学成绩册,以及学生成长记录、班级管理日志、课外活动计划与总结等资料。

二是从课题研究活动中收集。课题研究过程中设计及使用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观察记录表、个案记录表、心理测试量表、实验数据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资料。

三是在阅读学习中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提高的过程,无论是略读还是精读,都可以发现对课题研究有益的研究资料。要养成文献摘录、资料剪辑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注明资料来源(作者、文章题目、发表媒体及日期等)的习惯。

二、课题研究资料收集的类型

1、计划性资料

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资料,包括课题申报表、课题论证书、立项通知书、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计划、研究人员登记表等,均可作为计划性资料保存积累。

2、基础性资料

课题研究前期及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的调查、研讨等工作所产生的各类资料,包括开题报告、调查问卷、观察记录表、个案记录表、测试量表、课题研究规章制度等,可作为基础性资料收集保存。

3、过程性资料

即课题研究实施阶段产生的各类完成性资料,包括教学设计、观课议课记录、检测记录、案例记录、教育叙事等,特别要注意积累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文字、音像等材料。

4、专题性资料

围绕课题进行的专题研究所形成的资料,如专题研究记录、专题讲座笔记、针对某项专题形成的论文和报告等。专题性资料对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5、效果性资料

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如学业水平检测成绩统计,家长和社会评价,等等。这是形成最终成果、证明研究有效性的主要资料。

6、总结性资料

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可作为课题总结性资料收集、保存。这些总结对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入进行和最终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反思、矫正和深化价值。

三、对收集的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分析

1、定性分析。对所收集到的文字、声音、图片等资料进行系统审查、汇总、归类的基础上,进行逻辑和意义分析,从而揭示出事物内在特性的研究过程,它是一个对资料分类、描述、归纳、抽象的过程。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包括观察记录、访谈笔记、个案记录、学生作业、教师教案及相关音像资料等。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把握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

2、定量分析

上一篇:抗疫先锋感人事迹学习心得体会1500字下一篇:土木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