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

2024-07-26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精选9篇)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 第1篇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何善莉

语文自身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阅读恰恰是这种熏陶和感染的最佳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住阅读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生命。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最好的阅读材料就是名著。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共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经过调查发现,中学生的实际阅读名著情况与相关要求相差甚远:对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九成多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可这其中真正读过原著的学生却不足5%,大多数的学生都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学生们则普遍都知之甚少。由此可见,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其主要原因:一是兴趣不大,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学生观念的偏差、思想浅薄化;二是没时间读,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被作业填满;三是读不懂,既因为文字有障碍,也因为其离现实生活太遥远,主题难以准确把握。名著阅读的低迷状况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深切关注,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去,使名著阅读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

一、改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现在很多学校注重的是学生的升学率,而学生是否阅读名著则很少有人过问。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也十分有限。更多教师追求的是“短期效益”,只注重课堂教学,轻视课外阅读;对于《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学生阅读的名著,老师只是考试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情节和人物,强化“名著速成”,应付考试的要求,而学生大部分时间是泡在作业堆中,根本无暇分身再去搞课外阅读,这成为制约学生课外读名著的关键因素。所以,保证学生经常阅读名著,保证学生达成课标要求的阅读量,教师必须改变观念,把相关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去,把名著阅读和常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起来进行。

同时,教师应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语文本是众多学科中最具人文性的学科,这一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决定了要从事这一职业的人首先是喜欢这一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自己必须对名著有浓厚的兴趣。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而且是模范,看不到语文妙处及其威力的教师,就不见得会促使别人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内在的刺激力。”的确,一个不喜欢阅读,不喜欢阅读经典名著,一个不知经典名著“妙处”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使他的学生感到经典名著的魅力,自然也无法让学生喜欢阅读名著。常言道:“要倒半桶水给学生,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阅读,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提高文学修养,这样才能教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用比较专业的眼光去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阐述问题,给学生的阅读思维活动注入新的活力。否则,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全然不知,又怎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引导者、合作者?

二、落实教学措施,指导读书方法。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必须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去,那么,怎样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资源,将名著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呢?

1.明确阅读篇目,制定阅读计划。初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好书与坏书,往往良莠不分,拿来就读,长久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新课标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每册书的后面都向学生推荐了三篇名著,这样,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听取学生建议的同时,明确本学期的阅读篇目。另外,阅读名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计划无目的地去读是收不到良好的效果的,何况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艰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啃,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的心理,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所以,教师每学期的指导计划要尽量细化,计划中应包括阅读任务、阅读进度、训练内容、指导方式等具体内容和措施,不能流于空泛。在阅读时间和进度上,要求课内课外相结合,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语文自修课作为固定的阅读课,其余利用课余时间自我阅读。各人根据情况采取精读、略读或浏览的方法一天读15—20页左右,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阅读目的就能达到。

2.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要让学生一时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热爱,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方法:(1)快速阅读法:训练学生能静心阅读,有一定的阅读速度并能记准作者、记清主要情节、人物及其关系等,读后能回答一般的问题。

(2)圈点评注法:阅读过程中,养成圈点评注的习惯。对生字词能查字典,能自由选择对文中的情、景、人、美词、美句、美段加以欣赏,并做一定的评注。(3)对比阅读法:把两个读物或同一读物中两个不同片段比较阅读,让学生对著作的诸多要素作出比较、评价。(4)精读式阅读法: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以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5)创造性阅读法: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新见解,从而有所创新为目的的阅读,阅读中绝不把原著奉为神圣,在精读和研读的基础上,勇于质疑,大胆创新。

3.开设阅读课程,创设阅读氛围。要完成每学期的阅读任务,离不开学生的课下阅读,但只靠课余时间,缺少课内的带动,会出现散漫低效的阅读状态。名著阅读课是为推动名著阅读,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欣赏水平而设立的新课型。这种“学会阅读”的实践课,设置很灵活:可每两三周定期抽出一两节语文课;也可安排在每周的班队会活动时间;

七、八年级时,还可利用学生充裕的自习课。内容也多样:学生自主阅读,赏析精品,展开交流;教师进行名著导读,介绍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积累和探究。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强,自控能力较差,要他们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较大的困难,这就必须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磨练他们的阅读意志。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实现名著的“悦读”。激发学生名著阅读兴趣的活动可以是:(1)进行专题性读书活动:如“走近孔子”、“我心目中的‘水浒英雄’”、“向你推荐我喜欢的名著”等,专题学习中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读书、查阅资料、积累,最后,全班在探究中交流读书成果。(2)组织专题的名著阅读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分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涉及作家、作品、人物、情节及按情节猜人物等题目内容。(3)讲名著故事接力比赛:组内成员接力名著故事,也可以每组推荐成员接一章节,全班共同完成一个故事,还可以任选一个名著故事比哪个组讲得多,讲得精彩。(4)写读后感或文学评论:每学期每人任选一本名著的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全班交流再集结成集。

4.开发阅读资源,做好读书笔记。充分利用课文教学资源和现代媒体资源,既便于学生解读名著,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如,对照《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所作的节选,把节选的精彩片段作为阅读的引子,引导大家进入名著的神圣殿堂。对这些课文,不妨采用朗读、赏析、做读书笔记等形式使大家感受到名著的内在魅力,激发起阅读整本书的强

烈愿望。又如在阅读《三国演义》之前,可让学生集中上网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及作品的背景介绍材料,阅读时,针对一些精彩章节,借助《三国演义》的碟片在多媒体的播放效果,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一些,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作品大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时就要求他们及时地记入读书笔记本:或摘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或概括出所读名著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或写出某一章节的提要和基本内容,或有感而发补充论证,或评论得失指出错误,或自悟自得抒写情感。做笔记可帮记忆、储资料、促思考、提效率,让学生获取更深刻丰富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

真正的阅读需要足够大的空间,也需要正确的选择和引导。“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这是当前中学生名著阅读状况下对语文教学的深情呼唤。

何善莉,教师,现居广东江门。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 第2篇

崔爽

【摘要】:本文论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问题。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仍存在许多困难。作者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分析学生冷落名著阅读的原因,提出培养学生阅读方法的措施,应由课堂教学引导课外名著阅读,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关键词】: 名著阅读 现状 原因 对策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一、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经典名著之所以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变迁的考验,是因为它们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对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是大有裨益的。经典名著通过形象的故事,生动的语言与读者产生心灵的共鸣,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情感和人格的熏陶。《新课标》对中小学生名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要求更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所以,名著阅读应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少有学生能有耐心读完一部经典名著,就连我国传统的四大古典名著,九成多的学生对其部分情节和人物有一些简单了解,更有甚者,四大名著及其作者还经常混淆。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影视剧或是老师上课时偶尔的讲解来了解的,而对于外国的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则普遍都知之甚少。这与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相差太远。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推荐经典名著并引导他们阅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审美能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净化他们的心灵。

二、学生冷落名著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经典名著的回归,就要了解名著阅读低迷状况产生的原因。从学生方面来看,首先,他们还未阅读名著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因为经典名著大多文字比较多,看到厚厚的一本书,学生就已经犯愁什么时候才能读完了。以这样的心态看待名著,阅读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学生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较少,课余时间都被各学科的作业占据了。再次,有些经典名著距离现实太遥远,主题难以把握不说,有些文字的意思都读不懂,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最后,班级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有些学生虽然阅读了,但是没有人同他分享心得体会,他体会不到自己的收获,也没有小小的“成就感”,最终在紧张的学习中把名著束之高阁了。从教师方面来看,由于名著阅读在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这方面的指导也是有限的。教材中有几篇名著的选段,受到课时的限制,也只能处理相应的几个问题,学生的收获并不多。我原来教学生读课外阅读名著时只是结合课本中的“名著欣赏专题”讲解书中所设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看看名著、写写心得而已。平时,教师缺少对学生名著阅读的关注与考察,没有了“监督机制”,学生就会慢慢懈怠。再有,教师追求“短期效益”,只是就题讲题,试卷出了什么关于名著知识的题,就讲解那两三道题,对名著内容的延伸并不多,最终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既满足不了考试的需要,又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为了学生能“应付”考试,更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名著教学这方面,我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将名著阅读指导与常规的语文教学相结合,使二者不再“各自为政”,而是相辅相成。

三、让名著走进语文教学中应采取的措施

以《陌上桑》为例,它是长春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是汉乐府中一篇出色的叙事诗,讲述了在路边桑林中一个美丽聪慧的采桑女子罗敷与居心不良的使君斗智斗勇的故事。课堂教学中分析罗敷的人物形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描写人物可以从正面对人物进行刻画,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描写人物也可以把镜头移开对准其他人或其他物让外界事物充当最佳配角从不同的侧面烘托某个人物,以期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至高境界,这就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她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的余地。与同学们分析到这里,我趁热打铁,对同学们说,我国著名的一部古典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塑造了一个叫范进的人物形象,他出身低微,穷困潦倒,可他一心只想做个读书人。他久经科场,老大不悔,屡败屡战,到54岁终于考进秀才,中举后,他喜极而疯,被他的丈人胡屠户一打一骂后才清醒。《范进中举》一文中对范进中举时的描写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痰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一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的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如果同学们想继续了解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科举制度殉道者的形象,就走进《儒林外史》,走进《范进中举》。同学们听得尽兴,我继续简单介绍书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比如严监生,因为临终时仍在可惜灯盏中点着两茎灯草一直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而成为吝啬人物的典型,等等。这时已经充分燃烧起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与热情,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儒林外史》的愿望。又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对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充满向往之情,对能讲美女蛇故事的阿长产生极强的好奇心,我顺势对学生说:“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要想知道鲁迅更多的童年趣事,要想了解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原著。”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和期待,读起来自然就有亲近感。反之,强行摊派阅读任务,常会令学生感到沉重的负担,从而对名著敬而远之。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进名著,抓住恰当的时机,适时引导,才是最重要的。

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才是名著阅读“千里之行”的第一步,要把这种兴趣持续下去,渐渐变成一种习惯,师生还要作出许多努力。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一批名著,必须将名著阅读要求落实到语文常规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的有限资源,将名著阅读的措施与方法落到实处。

1.明确篇目,制订计划。

古今中外的名著作品都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的优秀作品。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教科书的要求向学生推荐阅读的相应篇目,还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设计相应的阅读内容:平时零碎时间,可读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寒暑假可读那些长篇名著;低年级的学生,可安排学生阅读《格林童话》、《西游记》等浅显有趣的作品。到八九年级,学生的思想和阅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推荐学生阅读结构复杂、内容较深的名著,如《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等。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

2.指导方法,养成习惯。

要让学生一时的兴趣成为终生的热爱,使他们与作品产生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就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如下阅读方法:(1)博览。一位名人曾说:“见多识广义,学才遍天地。”为了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广泛地阅读大量有营养、有价值的书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和特点,浏览自己所要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捕捉、获取、汇集,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更丰富的知识,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兴趣。(2)精读。认真指导学生,对作品的重要细节,关键情节,话外之音,静心细读,慢慢品味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获取一定的认知或情感体验。教师可以从中找重点片段进行指导阅读,甚至指导学生找出哪一句话最生动,它有什么意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反映人的什么样的品质,等等?都要认真指导学生精读。

3.开设活动,营造氛围。

由于主观、客观等方面的原因,要让初中生长期坚持阅读名著有较大的困难,这就必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磨炼他们的阅读意志。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名著的浓厚兴趣,可以尝试开展如下活动:(1)班专门设计一个园地——凡是有好的心得体会、读书方法、读书笔记,就张贴出来,让全班同学学习,每一个月评比一次,互相学习,取长补短。(2)开展新书推介的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阅读的内容及感受。这一活动使学生介绍新知识时,得到大家的赞赏,这种成功的喜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学生的独到见解,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好奇心,引领他们从书籍中探宝。(3)开展“名著知识知多少”竞赛。(4)讲名著故事比赛,等等。我深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会越来越浓,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爱上名著,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让名著阅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让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携手同行 第3篇

直到那次偶然, 我教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后, 按照惯例, 我布置了一项想象训练: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船上碰上了大款于勒, 她们又是怎样的表现呢?故事情节又该怎样发展?第二天, 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给了我一份大大的惊喜。大部分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 能通过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出菲利普夫妇的个性心理, 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故事情节精彩纷呈。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一段文字:

“克拉丽丝, 你看, 那位男士是不是于勒?”

“于勒?”母亲惊讶地张大嘴, 转头看去, 只见一位男士身穿一件黑色狐皮大衣, 高高的个子, 站在四周几位绅士旁却显得那么突出, 宽阔的肩膀, 穿双雪亮的全帮靴子, 他那细绸子衬衫领上打着一个极阔绰极时髦的黑蝴蝶结……

母亲顿时红光满面, 两眼发光, 飞快地向前探出好几步, 高呼道:“是呀, 于勒, 我的亲弟弟呀!”

在接下来的作业评讲环节中, 学生的点评分析一下子点醒了“梦中人”。一位学生这样赏析:

文段中的“红光满面”、“两眼发光”、“飞快地”、“探出好几步”等词语通过神态、动作等,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菲利普夫妇看见发了财的于勒时激动喜悦的心理, 体现出他们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本质。与文中当我们一家遇上穷困落魄的于勒时, 我的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

啊, 多么精彩的点评呀!我的学生竟然活学活用了我在课堂上重点讲的写人常用的方法, 即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方法让人物自己说话做事, 让读者切实感受判断到作者笔下人物的个性心理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豁然开朗:既然写作方法可以从课堂阅读教学中生发, 那为何不让写作教学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携手同行呢?于是, 我还作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挖掘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目前,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总体上说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 天文地理、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都有涉足, 这就为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教学、运用范文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 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比如:我在教学《背影》一文时, 在感受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给儿子买橘子这类平凡小事的同时重点品析了这段话:“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些语言看似平常, 但就是这么几句平白如话的语言, 把父亲的穿着、体态、步履, 以及买橘子的艰难过程和动作描写得生动形象, 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 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 同时也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正当我带着全班同学饱含深情地朗读这段文字时, 不经意间, 一个小声抽泣的身影进入了我的眼帘, 原来, 是张宁同学想起了生活中和她相依为命的爷爷:秋天时节, 每个星期五回家 (平时寄宿在校) , 总能看到七十几岁的爷爷弓着背、爬梯子为她摘柿子的情景。听到张宁同学的叙述后, 我就因势利导:文章虽没有华丽的语言, 但这些朴素平凡的语言真挚感人, 很能打动读者, 正像张宁同学一样, 我们的眼前肯定也浮现出了自己的亲人平日关照自己的一些生活情景, 甚至有些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 现在足以让我们动心、动情, 对吗?瞬间, 同学们的一只只手高高举起:“我想起了妈妈每天早晨目送我上学的情景”;“我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每个周末在路口等我放学回家的情景”;“我的眼前浮现了我爸爸为了维持一家生计, 烈日炎炎下在工地上拼命干活的身影”;“我想起了妈妈冒雨为我送午饭的情景”……顿时, 教室内抽泣声一片, 紧接着, 我就让每位同学写下一段最能感动自己、感动读者的文字。

这就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挖掘意蕴丰富的生活素材, 这类素材具有穿透力和心灵辐射的效果, 它能激发学生的感情, 扩展学生的思维, 就像开渠引水一样, 学生的写作热情就会汩汩而出。学生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 往日的凄楚、今日的愉悦都可跃然纸上, 做到“情动而辞发”。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虽平淡但真实, 虽琐碎但具浓情, 于是真情就在平凡朴素的叙述中渗透, 写作就会在真情中升华。

二.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会审美立意

《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一篇文章中, 作者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态度都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思想与情感指向。初中生的审美情趣常比较浮泛, 指向不确定, 教师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体悟文本之美, 进而描绘美的生活、美的世界。

首先, 用审美的眼光, 发掘文本中美的因素。如读朱自清的《春》, 我和同学们一起欣赏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读《画山绣水》, 我和同学们一起感受桂林山水清奇峭拔的神态,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生活智慧;读《“诺曼底”号遇难记》, 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哈尔威船长的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至死不渝的精神;读《走一步, 再走一步》, 我和同学们一起领悟了生活中要敢于直面困难、把大困难化为小困难去解决、最终取得成功的道理……就这样在课堂阅读中汲取精华, 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其次, 及时捕捉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比如:学习完朱自清的《春》一文后, 我指导学生马上对目前所处的初春季节进行描绘;学习《“诺曼底”号遇难记》后, 哈尔威船长的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至死不渝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我于是顺势引导:哈尔威船长的感人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从他身上获得什么教育?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再如:学习《走一步, 再走一步》后, 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显然, 这样的写作训练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我想, 学生有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后, 再把目光投向生活、投向世界, 他自然会感悟到生活中的美点, 领悟到美的情趣, 那么写作时思想情感才能有依附, 立意才能深远。

三.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会布局谋篇

一次写作, 在作者掌握了材料、明确了主题后, 需对整篇文章的构架作一个整体上的安排, 这种安排就是对文章结构的布局。布局不是随心所欲的, 必须遵循客观事物固有的逻辑、条理、秩序, 也可以通过作者观察、认识和表现客观事物的独特思路而进行合理的调整。所以, 文章的布局既有客观的规律性, 又有主观的灵活性、多变性的特点。

比如:我在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时, 我着重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文章清晰的结构——用五个小标题来结构全文, 引导学生明白每个小标题都起到了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的作用。于是我要求学生也学习这篇文章的结构, 从身边选写一个人, 第一次练习先写一至两个片段, 主要看一看小标题和所写内容的联系, 所写的片段之间有没有共同点, 有没有统一于一个中心之下。到第二次练习时写完全文, 包括开头语 (如题记之类) 和结束语 (如尾声等) 。最后告诉学生这种形式的注意点是:要找到材料的共同点, 要统一于一个中心之下;片断不能选得太多, 三个便好。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完全可以结合这些典型, 进行写作指导, 让学生体会到它们对增强课文表达力、感染力的作用, 学习到不同的更多的结构全文的形式。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实践证明:若让学生进行这样的仿效训练, 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和形式结合完美的文章出来。

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积累写作语言

一篇文章, 材料、主题、结构、表达固然重要, 但没有好的语言, 其他内容都将黯然失色。如果说思维是写作的核心, 那么语言将是附丽它的土壤。纵观当前的学生写作, 语言不通顺、平淡无奇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 选入教材的课文, 几乎每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美文, 其语言很值得学生去借鉴。

在我的课堂阅读教学中, 我会留足时间让学生对优美词句进行圈点批注、反复品读揣摩、仿写背诵。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绿》一文时, 我就采用了圈点批注和揣摩仿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当品到“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 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 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睐了”这段文字时, 学生呈现出的状态是多么如痴如醉呀!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来到了梅雨潭那清新、奇异的绿的世界中。看到学生这样投入, 我抓住契机, 让他们进行仿写, 有学生这样写道:“我若能裁你以为翼, 我将赠给那受伤的雄鹰;它必能展翅翱翔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喉, 我将赠给那想唱歌的哑童;他必能引吭高歌了”, “我若能裁你以为衣, 我将赠给那衣衫褴褛的灰姑娘;她必能光彩照人了”。等等。

显然,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多品多仿, 才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才能使课文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积累了大量优美的语言, 产生了不同的意境, 写作时才会有更丰富的联想。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 第4篇

从一份调查问卷说起

七月,学子们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假期,各大出版社也迎来青少年读物不可错过的绝佳销售期。静态的阅读活动虽然不能与其他强大的促销商品相媲美,但充裕的闲暇时间,老师的推荐,家长的要求等,让青少年有机会广泛接触课外读物,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青少年究竟如何对待“经典”阅读呢?

我们先从一份调查问卷说起。

2009年6月,为了配合本期主题阅读,笔者走进厦门集美大学和嘉庚学院两所高校,按专业不同发出240份关于暑期阅读的调查问卷,后期收回190份,其中有效问卷178份。问卷虽少,但依然能反映出部分问题。由于大学生知识视野相对比较宽阔,在青少年中最具有代表性。因此这里以大学生为例,先谈谈问卷中揭示的当今阅读现状的两个问题。

上述数据无形中告诉我们:首先,如今大学生的暑假生活并不和谐,许多大学生依然对自己的生活感到茫然,选择上网、游戏甚至无所事事的比率高达68.04%,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家长与老师的警觉和反思。其次,从选择看书的比率来看,阅读虽然不是大学生们的主要暑假生活方式,但图书阅读依然占有一定的份量,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图书阅读销售市场依然具有很大的潜力。

可见,在大学生的阅读中,青春读物所占比重最大,经典名著次之,而后是网络小说。(关于青春读物,我们下期主题将展开探讨)可见,经典名著阅读依然为大学生所接受,许多大学生在问卷中表达了自己对经典名著阅读的看法,无疑包括两种:

支持。理由有:经典名著比较有情节,耐人寻味;内容比较丰富深刻,能折射出许多哲理;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较多的人文关怀和普世观念;通过阅读可以了解世界经典文学,扩大知识面等。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 第5篇

一、在阅读中激趣, 发现问题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 “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一门课程使学生饱受挫折的打击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 学生也就不会喜欢, 更谈不上“终生学习的愿望”了. 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才能爱学、乐学. 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感兴趣的材料, 让学生进行阅读. 通过阅读激发兴趣, 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生成问题, 激发求知欲.

例如, 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提供下列材料让学生阅读. 相传古代印度国王舍罕要褒赏他的聪明能干的宰相达依尔 ( 国际象棋发明者) , 问他需要什么, 达依尔回答说: “国王只要在国际象棋棋盘的棋盘第一格子上放一粒麦子, 第二个格子上放二粒, 第三个格子里放四粒, 以后按此比例每一格加一倍, 一直放到第64格 ( 国际像棋盘是8* 8 = 64格) , 我就感恩不尽, 其他我什么也不要了. ”国王想: “这有多少! 还不容易! ”让人扛来一袋小麦, 但不到一会儿全用没了, 再来一袋很快又没有了, 结果全印度的粮食都用完还不够. 国王奇怪, 怎么也算不清这笔账.

阅读后请思考: 你能算出宰相达依尔向国王要了多少麦子吗? 通过阅读故事, 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魅力, 然后提出“宰相向国王要了多少麦子”时, 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阅读中动手, 读写结合

学生在阅读语文课本时会运用一些阅读符号, 那么在阅读数学课本时也不例外. 数学阅读要读写结合, 手脑并用. 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时, 适当动笔圈化既可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读练结合的良好习惯.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因此,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做、边读边画、边读边写、边读边算. 例如,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一边阅读题目, 一边画图分析. 特别是行程问题, 要根据行程问题的不同画不同的图形来进行分析, 边画图边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经过仔细分析, 学生就会顺利地解出题目来.

三、在阅读中理解, 转化问题

数学教材中的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交融. 数学阅读重在理解, 即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 如, 把一个抽象表述的问题转化成具体形象的问题, 把用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言语的形式表述, 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形式表述等.

例如, “∠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 ”学生阅读完这个材料, 头脑中首先要浮现出相关的知识点: ( 1)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2) 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 接下来, 就要通过数学内部语言之间的转换来完成对这个材料的理解: 即把“∠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的文字语言, 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1 + ∠2 = 90°, ∠1 =90° - ∠2, ∠2 = 90° - ∠1”. 数学阅读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转换能力, 这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最主要的方面.

四、在阅读中探究, 解决问题

通过阅读可以发现问题, 通过探究可以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 学生阅读教学内容, 把在阅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拟为探究、讨论的对象, 分小组进行交流合作, 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阅读探究, 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的过程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交流探讨, 可以内化知识、细化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时, 先出示“3 + ( —5) =? ( —5) +3 =? ( —11) + ( —7) =? ( —7) + ( —11) = ?”这几道算式, 让学生通过计算, 总结得出规律: 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本内容, 分小组讨论交流, 对加法交换律的知识整体感悟. 有学生问: “小学时所学的加法的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还适用吗?”我就抓住这个问题借以发挥. 组织学生再阅读、再演算、再讨论, 得出结论: 小学里所学的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在有理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五、在阅读中拓展, 丰富知识

数学阅读可以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加深数学学习的体验, 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 通过拓展性阅读可以拓宽视野,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 充分挖掘潜能,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 在教学《科学记数法》时, 教师向学生提供 一些较大 的数的信 息: ①人体中 大约有25000000000000个红细胞; ②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空大约36000000 m处; ③地球的半径大约为6400 km; 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84000 km; 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150000000 km.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信息中这些大数应该如何表示以及读了这些信息有何感想. 通过阅读, 丰富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认识, 让学生逐步体会学习科学记数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并肩同行 第6篇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的主题内容,语文课程标准里,对于习作教学提出这样的教学建议:“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文字中获取信息,也就是通过文本的学习来积蓄知识。作文的目的是把获取到的信息记录并传播,从而叙事、言物,抒发感情。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一、紧扣写法突出点,随文练笔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冒着生命危险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文章在描写实验经过时,着力刻画了当时的恶劣天气。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比较式的朗读,从而体会到恶劣天气中富兰克林做实验的危险,更能烘托出富兰克林勇于实践的精神品质。为了让学生习得利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品质的写法,我设计了下面这样的练笔。

在下列语段空白处加人环境描写,刻画出一个热爱劳动的人物形象。

我们来到草坪,投入到热火朝天的除草行动中。________我一眼就看见了那棵最显眼的草。________________我走过去,挽起袖子,抓紧草根,使出浑身解数,这棵草却纹丝不动。________________。我可不能被区区一棵小草打败,我找来同伴帮忙。大家一起用力,只听“哗”的一声,这棵草被连根拔起。________________。

学生有的着力刻画草坪:“只见草坪的草密密麻麻,甚至把小路都快盖住了。”“那棵草有手指般粗,都齐腿高了。”有的着力刻画天气:“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仿佛在嘲笑着我:这么一棵小草都拔不动,太没用了。”有的还能“借风使舵”:“一阵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为我们鼓掌呢!”此项随文练笔使学生很好地学会了利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手法。

对于写作手法较为突出的文本,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最能体现文本独特写作方法的语句进行细读,让学生感受文本写作方法的独特魅力;在文内阅读掌握方法后,有意识地设计模仿创作式的片段训练,起到巩固作用,使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实践效果,形成相应的写法技能。

二、紧扣描写动情处,想象写话

《爱之链》这篇文章是一首爱的赞歌,全文通过乔依帮助老妇人修车,老妇人出钱援助女店主这两件事情,说明爱是可以延续、可以传递的。文章最动情之处还是文章的结尾,女店主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读到此处,当我们知道女店主的丈夫就是曾经帮老妇人修车的乔依时,除了震惊意外,更多的是感动,被人间的真情互助所感动。此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白“一切都会好起来”是因为有人间的真情互助,然后设计续写,让学生想象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感人的爱的故事。学生一定是文思如泉,会创编出各种充满巧合的离奇故事,虽然这些故事不一定会在生活中上演,但却真正打动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的同时也提升了写作能力。

《小草和大树》一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虽然承受沉重的生活压力,遭受别人的嘲笑,仍然孜孜不倦地写作,最终成为震惊英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作家。故事折射出主人公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文中对夏洛蒂如何争分夺秒地写作并没有详细刻画,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设计片段练笔:除了走路、干活儿、会亲友,夏洛蒂还会在何时何地争分夺秒搞创作呢?描写夏洛蒂勤奋写作的一个画面,为文章润色添彩。这样的写话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夏洛蒂不屈不挠精神的感悟,也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人文性较强的课文,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动情之处进行文本细读感悟,在指导朗读中体验课文文字背后表达的深情厚谊,就课文相关内容进行补白或续写等写作训练,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紧扣谋篇布局处,创新写文

《理想的风筝》描写了一个残疾教师的形象。文章开头采用睹物思人的写法,由天空中放飞的风筝引出对刘老师的回忆,用谈腿疾、写板书、放风筝三件典型的事例表现了刘老师的积极乐观、顽强执着。结尾回到现实中来,抒发对刘老师的思念。全文构思巧妙,谋篇布局煞费心思。在教学此文后,可以让学生写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老师,也要用上睹物思人的写法,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老师鲜明的个性。有了课文作为范文,学生谋篇布局、创新写文就易如反掌了。

《夹竹桃》《广玉兰》都是文质兼美的散文,都采用首尾呼应的结构布局,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不同点是《夹竹桃》的重点部分是采用对比手法,把院子里的其他花与之比较,体现夹竹桃的可贵韧性,用排比手法来描写由月光下的夹竹桃展开的奇妙幻想。《广玉兰》是从花的香味、色彩、形态等几个方面来写的,值得学习的是在描写色彩时不肯定的写法:“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学生第一次接触,课上可以让学生仿写片段,加深印象

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学完《广玉兰》《夹竹桃》后,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学习这两篇文章的谋篇布局,选取自己熟悉的某一种植物进行描写,文章中优美的语言、巧妙的写法,都可以尽情地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值得注意的是,无沦是哪种仿写,都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式,有利于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促进学生逐步向自主独立习作过渡。

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同行作者 第7篇

关键词:纸质阅读,阅读重要性,阅读习惯

2012年, 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韩国人均年阅读量约为11本, 法国约为8.4本, 日本8.4~8.5本, 美国8.7本。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今的中国却被国民的低阅读现状所困扰。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呢?据某中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 在阅读习惯方面, 只有22%的同学有经常阅读的习惯, 74%的同学有偶尔阅读的习惯。阅读过经典著作的仅占9.1%;喜欢传统文本阅读的占20.1%, 而那些轻松且版式多样的休闲娱乐类读物备受热捧, 成为多数中学生更乐于浏览的阅读方式。中学生对阅读的不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中学正在打基础, 长知识的时期, 需要接受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 如果阅读面太窄, 会破坏学生的知识结构, 导致学生视界狭窄, 想象贫乏, 创造受抑。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的。

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古代的文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反映在读书的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因此重视阅读者的品味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 通过细细地读书品味, 悟天地之道, 悟为人之道, 悟修身养性之道。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认为, 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的过程。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 在内心深处体会和创造作品。

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作为根本宗旨。“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朱永新)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人生, 丰富情感, 陶冶情操, 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 阅读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和积淀, 以及培养学生开发、多元的文化精神, 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经典文本, 需要一种笨拙的态度, 你必须把阅读放慢, 在一些奇妙的细部停留, 感受那种丰富的精微。网络阅读是一种碎片式的阅读, 很难像传统图书那样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和沟通。一方面网络阅读往往是浮光掠影的、浅尝辄止的, 或者说网读作用于感官而不是作用于心灵, 这也是因为我们在网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缘故, 网络阅读助长了现代人心猿意马的弱点, 使阅读变得缺乏耐心, 缺乏对于灵魂的震撼。网上呈现的文字使得许多学生很难体会“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了, 很难把握文章的深层意蕴, 不会读抽象思辨文章, 语感的丧失将直接带来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退化。中学生应努力改正这种阅读习惯, 可以把网络阅读作为一种快速搜索信息的工具来使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中学生提出了“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阅读要求。“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是一场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 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要求我们必学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灌输式”“题海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 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助学习。作为一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关注新课程改革, 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开展研究性阅读, 做一个学生的阅读服务者、方法的指导者、平等的合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 让书籍成为青年一代的挚友!”《中小学图书馆宣言》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广阔的天地?如何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提高读者阅读的自觉性, 切实有效地推动读书活动呢?我们学校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 不管是在营造图书馆学习环境, 还是图书馆运作管理上都在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一、加大资金投入, 改造图书馆学习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充分认识图书馆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真正把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 精心实施。目前我校图书馆改造成借阅一体化, 提供舒适、方便的阅读环境, 在书架之间和走廊位置放置学生阅览桌, 方便学生抄阅图书和期刊;在大厅安装数台电脑, 供学生检索图书和查询资料。灵活调整开放时间, 充分利用学生中午、傍晚、周日的休息时间, 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二、科学配备, 保证图书质量

图书馆藏书是建馆的根本, 它直接影响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办馆目标。我校确实把好藏书的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 确保藏书具有科学的师生比、学科比、新旧比, 确保馆藏特色。学校定期剔除旧书, 添置新书, 达到了示范校图书馆每学期生均一册的购书标准。我们利用图书管理软件, 查询各类图书的流通率, 看哪些图书最受读者欢迎, 以此作为添置图书时的参考依据。另外, 我们由各教研组组织老师针对教育教学的需要, 根据新教材的特点, 对书库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 使其结构更趋合理, 既照顾到图书内容的全面性和平衡性, 又突出了学校图书馆的特色。

三、开创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服务

虽然我们的图书是按照中图法的分类规则进行排架的, 读者可以通过登陆csln.net网页的“馆藏查询”进行检索查找到索书号, 但是面对大量的图书, 读者的检索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学校在大厅内独立摆设“新到图书”专柜和“畅销图书”专柜;定期在宣传栏进行好书推荐, 对作品的形成与背景、内容梗概与特色、精彩篇章与语录、名家评价等情况作介绍与分析, 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 较全面地把握作品全貌与精神实质, 进而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原文, 方便学生借阅, 节省学生借书时间;为突出我县红色革命根据地特色文化, 特设“经典藏书库”收藏县志、年鉴、革命历史刊物, 提倡红色阅读, 以激发学生爱家乡和爱党的热情。

四、开展图书馆导读工作

导读是指导读者进行阅读, 它是读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阅读具有盲目性、随众性, 偏爱欣赏娱乐性休闲读物, 因此, 作为图书管理员, 必须深入地研究读者的阅读心态, 分析学生的阅读倾向,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 使学生在图书馆这知识海洋中不断增长知识, 提高自身素质。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呢?

1.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 每日必读习惯:阅读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 每天阅读一小时, 每天阅读量为10-12页, 这样习惯成自然, 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 (2) 有目的进行阅读的习惯。阅读往往是为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有目的进行阅读, 才能有意识的捕捉主要信息, 总体把握和理解文章, 从而受到理想的阅读效果。 (3) 随时圈点、批注、释疑的习惯。阅读过程中, 要注意将自己喜欢的语句圈点、勾画出来, 有疑问、有异议或产生共鸣的地方, 要进行质疑、批注或在书旁写下自己独到的感悟。

2.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图书馆通过与各学科整合, 充分利用学科力量, 共同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图书馆与语文学科整合, 举办各种主题的演讲会、讲座,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读书状元评比活动, 以利于学生扩大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 在愉快的竞争氛围中, 锻炼和提高阅读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 好文、美文在学生中推荐阅读,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它既是阅读的深化, 又是有益的写作练笔。

静心阅读, 感受文字之美;体验情境, 尽享读书之乐。让我们走进图书馆, 那里有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光辉和世界文化几千年的精华。一本书就象一艘船, 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 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参考文献

[1]李莉.《对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张扬.《由“中学生网络阅读行为调查”所想到的》.

让阅读与美同行 第8篇

一、巧设课文导语,激发审美动机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的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总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就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的美。

二、品读精美文段,引起审美体验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品读精美文段,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美、体验美,甚至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创造美。

三、加强情感交流,发展审美情趣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以情感为核心的体验交流和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实现教学过程,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美育过程中审美情感的沟通,一方面可以推进美育过程中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另一方面也是促进师生双方相互理解,形成积极的情感依恋和归属感的手段。要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首先要建立一种平等开放的课堂气氛。对同样的审美情景或美文美句,学生和老师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谁也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其次要培养情感的审美表达能力。情感的审美表现力是实现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再次是要创设好审美心理场和物理场。

四、激起丰富想象,培养审美个性

在阅读中,“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爱因斯坦语)。想象的触角伸得越长,由文字所唤起的意象愈丰富,对课文的感受就愈生动,愈深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其中概括着的、凝练着的内容融化开来,再造意象的整体,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拓展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审美活动是个体的活动,它不仅直接表现出审美主体的趣味、态度和理想等心理倾向,还与主体过去的审美经验密切相关,因而每个人的审美活动都是不同的,这便形成了通常所说的美感的主观性特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既表明审美对象丰富的内涵,也很形象地说明了审美活动的个性色彩。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理解,既是一种复现,更是一种创造想象。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体验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实际上绝大多数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作者不同。莎士比亚心目中可能只有一个哈姆雷特,而不同的读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却是千千万万,这些哈姆雷特显然是读者的一种创造,正是读者丰富的创造能力,才使读者呈现出个人的独特性,才使文学作品具有某种永久的欣赏价值。因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独特的审美个性。

与经典名著同行 第9篇

“与经典为伴, 和名著同行”是追求这种精神生活的途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崇尚与书为伴的精神生活, 阅读名著成了他“教育信仰的真谛”, 他“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他说:“我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 就在于使读书成为每个孩子最强烈的、精神上不可压抑的欲望, 使人终身入迷地想同书中的思想、美、人的伟大精神、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打交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才要深入阅读经典名著, 打造书香生活。

与经典名著同行, 享受文学之醇美。

读书, 是那样的让人怦然心动, 那样的让人魂牵梦绕, 又是那样的令人刻骨铭心……然而, 随着当下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尤其是功利、世俗、浮躁等的诱惑, 读书似乎已经成了明日黄花, 通俗文化固然变得“门庭冷落鞍马稀”, 更何况文学名著呢!

其实, 任何阅读都应该是摒弃功利、超脱利禄的, 回归经典的阅读应是人的自由精神的象征, 一种思想深度的阅读, 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阅读, 一种氤氲着浪漫诗意的阅读, 一种给人思想启迪和精神愉悦的阅读。

阅读《红楼梦》, 感受一大群女子的凄苦命运, 理解曹雪芹关于人对人之间的关系亟待改善的伟思宏愿, 从而改善对待女子的方法和态度, 达到一个崭新而崇高的境界。

与经典名著同行, 感悟教育之真谛。

名著阅读, 不仅拓展了人的知识视野, 更重要的是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教育之真、教育之美和教育之善。比如, 《爱弥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相当新鲜和独特的感受:给所有被教育的人带去幸福感, 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把自己当做儿童的一部分”, 走进儿童, 在儿童的世界里一起分享、体验, 帮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向一个“整体的人”发展, 也就是像卢梭所说的“回归自然, 发展天性”。

《论语》《孟子》重在塑造君子型的理想人格, 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其立足点是“人”, 学本身就是目的, 学就是学做人, 发展自己的人格, 不断地完善自己。孔子说: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 小人学习是为了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与经典名著同行, 营造书香之人生。

阅读经典名著, 并从中获取真知灼见, 金玉良言, 得到智慧的启迪。《论语》《孟子》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式经典, 记载了古圣先贤的言行、思想和高尚的人格, 充满了人生的智慧。

具有丰富人文精神与文化精神的经典名著, 引领我们走出平面的阅读空间和平庸、市侩、肤浅和媚俗的生活世界, 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教师的生活营造浓浓淡淡的古典式书香氛围。

阅读经典名著, 最终只有一个真谛, 就是使我们的生命, 在这些智慧光芒照耀下, 提升效率, 缩短历程。

让我们汲取经典名著的精神力量, 在现代规则的指引下, 圆润地融合成一种有效的成分, 然后让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

3.教学评价机制的不足是影响学生探究素养缺乏的又一重要原因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价值取向具有导向作用。当前对学生的评价仍然过多看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考察, 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标准答案而忽略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 评价方法仍过多地倚重量化方法而很少采用能够全面、深入、真实的再现评价对象特点的质性评价手段与方法。其次, 教师对探究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探究过程只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去认识事物的过程, 没能理解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习科学活动的重要性, 认为探究活动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会探究的技能与方法, 没能理解学生学会探究的自主性、创造性或许比方法技能更重要;认为通过探究尽快得出结论是重要的, 没能理解在探究中走弯路、遭遇挫折和失败也是十分有益的。理解上的偏差, 阻滞了正确观念的内化。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1. 加强呼吁和宣传的力度, 营造良好的氛围

在各小学, 广大家长对学生的强烈的升学愿望, 左右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 社会对分数的追求左右着学校教育的发展。2005年, 教育部公布了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数据, 结果令人担忧: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2.25%。当前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 学校也应放弃追求升学率的短见, 利用各种时机向家长、社会宣传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 营造良好的氛围。

2. 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探究的情景,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现代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 并把学习者看做信息加工的主体。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的结构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现代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教会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 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 通过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在教学《磁铁的性质》一课时, 教学开始, 创设“表演小魔术”这样一个情景:在一只乒乓球内藏入一块磁铁后重新黏合, 并在口袋、袖子里分别藏入磁铁。将乒乓球放在袖子下、口袋边时, 乒乓球就牢牢地“粘”在了上面。当学生看到这里时, 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 有的已在下面喊起来了。小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 “乒乓球怎么会粘在老师的衣袖上呢”, 这正是小魔术产生的效果。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 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教师要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设计的情境就是起到“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的作用, 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3. 通过身边科学问题的探究, 拓展学生自主科学探究活动的空间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 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 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 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在科学教学中, 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学生身边的现象进行探究, 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 在教学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片段时, 让学生回家实地观察自己家的冰箱里的“白气”是怎样流, 上课时, 描述看到的现象。通过这样的活动, 他们不仅知道了冷空气的流动方向, 提高了观察力, 而且明白了在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意识, 让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要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在过程中体验科学,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让学生走向校园、家庭、社会和大自然, 不断激励学生层层深入, 真正探究科学的奥秘所在。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M].北

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

[2]樊琪.科学学习心理学-科学课程的教

与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1.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上一篇:八年级下英语下一篇: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