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

2024-06-26

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精选8篇)

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 第1篇

胜利社区“两项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汇报

胜利社区“两项活动”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围绕深入宣教、帮扶困难群众和下访查摆解决问题等三个方面展开。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阵地继续深入搞好宣传教育工 作。更新社区宣传栏两批次12块,悬挂横幅10幅,张贴标语120张,发放宣传材料280余份。在社区营造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浓厚氛围。

二是开展面对面的宣讲。举办了六次集中宣讲,深入环境复杂小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次集中宣教。参加群众1200余人次。

二、调研社情民意,结对帮扶困难群众

工作组和社区干部混合编组,走访群众420余家,结对 帮扶30户困难群众,从工作经费中拿出1600元对其中9户特困居民进行了慰问,工作队员个人捐款100元。协调有关部门为一病残退休人员补办了病残手续。多次参加上访人员矛盾调节工作,入户解决居民家庭纠纷二起。

坚持开门办公,从群众中了解社情、民情、舆情。近两个月来接待来访群众9批次近百人,收集情况反映、工作建议、意见12类40余条,已解决3项具体问题。

三、紧密结合社区工作,把活动引向深入化和制度化 一是工作队员和社区干部结对承担社区日常工作。整合工作队员和社区干部各自的优势,在社区工作中创新机制、优化程序、提高效率。把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精神贯穿到社区的日常工作当中,提高社区党总支统筹社区工作的能力,促进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

二是工作队员全面融入社区工作,把自己当成社区干部队伍的一员,按照县委、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参加社区流动人口清查登记工作,协助社区完善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参加社区夜间值班带班工作和每周的社区干部“为民服务”活动,切实转变作风。

四、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针对重点人员帮教工作的开展滞后,特别是对“政 嫌”和“刑释”人员的帮教工作;二是针对宗教人士的宣教开展的不深入。主要原因是工作队员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足,方针政策把握能力有待锻炼提高,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方式、管控措施、管理制度了解的不够透彻,不便于自行开展工作。工作祖已与社区党总支就这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期将把这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开展起来。

三是对拆迁中县里的规定掌握的不全面。近期有不少居民结队向工作组反映对拆迁工作的意见和利益诉求,一些问 题工作组难以解释清楚。希望县有关部门将县里就拆迁工作的有关具体规定转发工作组,以便工作组向来访居民及本社区拆迁居民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胜利社区党总支 阿瓦提县第二工作组 2012年4月17日

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 第2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引向深入,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教育机制,结合社区青少年教育模式,通过创载体,抓活动,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极大地推动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基本情况

胜利社区现有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xxxx名,社区未成年人教育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主阵地,以节假日、寒暑假教育为重点,以社区实践小队为抓手,围绕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主线,每年确定一个教育主题,深入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今年来,已累计开办电化教育2期、组织各类活动5次,参加活动及受教育青少年达数千人次。

胜利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做到组织、网络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活动丰富。社区建有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青少年教育辅导小组、帮教领导小组及帮教网络等组织和队伍,达百人。同时,建有一整套教育管理制度,如电化教育管理制度、图书阅览室制度等,实行规范化管理。针对教育活动内容,要求有计划、有总结,并建立资料归档,做到有名册、有记录、有照片。

为了使未成年人工作在硬件建设新上一个台阶。社区重新打造活动阵地,活动和阵地面积约xxxx米,设有电教室、阅览室、健身室等,向辖区及以外的所有青少年免费开放。还将利用寒暑假,组织健康向上的系列教育活动。

二、主要做法及效果

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四大系列教育活动:

(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提高未成年人的革命传统意识。利用辖区内的电教室,组织青少年观看革命题材的影片。围绕建党91周年,准备开展读书日、美术展、悬挂横幅等多种纪念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国情、历史教育,使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爱国、爱家乡。

(二)以美德教育为主题歌,树立未成年人的文明助人意识。社区成立了少年“小红帽”志愿队,参加了街道组织在元一时代广场举行的“文明劝导”活动。在活动中,组织青少年开展了如道路法规、社会公德的宣传;劝阻行人乱闯红灯;通过参加公德宣传、劝导活动,使广大青少年不但自己带头讲文明,还影响和带动了周围人讲文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以法制教育为强音符,增强未成年人的法纪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组织青少年关看有关吸毒危害的影片,使青少年认识到毒品的严重危害。举办法制讲座活动,如青少年维权、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等,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增强青少年法律知识和意识,使广大青少年懂得如何遵纪守法,如

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四)、以科普文体为协奏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社区在“六一”到来之际,与辖区内的临泉路第二小学联合开展“德育”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活动,寓教于乐,使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科学生活习惯,远离网吧等不良场所。

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 第3篇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护理

社区护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贯彻服务对象生命全过程,以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以妇幼、老年慢性患者、残疾患者等为重点,集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基层护理服务[1]。社区护理与传统的医院护理有所不同,它不仅要服务于患病人群,更要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位人群,重点保健人群以及残疾人群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因此,社区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将可以有效缓解医院医疗的供需压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我国,由于经济的欠发达和庞大的人口基数,社区护理服务,尤其是基层医院的社区护理服务发展仍然很落后。本文将结合本院在社区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基层医院社区护理服务目前所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基层医院社区护理的不足

1.1 护理人员不足

护士缺编是我国护理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2],WHO提出:社区护士与医生的比例应为2∶1或者4∶1,但是我国目前该比例仅为0.5∶1[3],这一比例在基层医院的社区门诊中甚至更低,这不仅增大了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工作的积极性。

1.2 护理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服务于基层医院社区护理的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或被认为是在医院工作能力不强的(少数年富力强),且缺乏一定康复、护理、保健方面的知识,不能充分满足社区群众的健康保健需求,缺乏独立判断、解决问题和应变的能力,以致不能向社区群众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1.3 护理设备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视给社区配备了一些设备,但由于护理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使之闲置,还应配置必要的抢救药品(药品不全)和器械,如氧气瓶(袋)、复苏板、外伤固定器具、搬运器具及便携式急救包等,使社区对急重症患者做到初步诊治处理,基础生命支持,迅速转送医院,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减少伤残、死亡率。

1.4 随访不及时

随访是社区护士掌握辖区居民健康动态及实施护理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医院与社区、疾控妇幼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不够畅通,网络化管理不健全,使得社区护士对辖区居民的患病信息、发病信息、入出院信息甚至死亡信息都不能及时得到,健康信息不能充分了解,对各类服务如妇女的围生、围绝经期保健服务,以及为慢性患者、残疾人提供及时服务等,造成随访工作延误。

1.5 工作程序不明确

目前基层医院的社区护理工作仅限于接受医院、妇幼、疾控部门指令性工作,天天忙于抽血、测血压、打针、发药、接种、部分随访以及台账等各种琐事而忽视了康复、护理、保健等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偏离了社区护理服务的重心使社区护理工作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社区护理服务质量没有保障。

2 应对措施

2.1 强化培训

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社区护士的职责角色对社区护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针对基层社区护理人员的现状开展规范化培训,使社区护理人员在护理专业知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预防保健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等多方面水平得到提高,努力培养社区护士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综合护理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科研能力、自我防护能力,并能熟练掌握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各项操作技能,同时选派知识面广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护理人员充实到社区护理工作岗位上来,从而使社区护理工作得到健康发展。

2.2 健全网络化管理

社区护理的目标是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社区护理的对象是社区全体人群,它包括健康人群和患病人群,因此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社区、医院、妇幼、疾控各部门之间的网络化管理体系,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和联系,社区护士还应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密切协调,使社区护理人员对本社区所服务的对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做到随访及时、采集的资料内容客观真实,使社区护理服务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2.3 制定社区护理制度

根据社区护理工作的特点制订出一整套工作制度,根据护理时间的长短制订出长期护理工作目标和短期护理工作目标,针对不同的人群拟订出相应的护理工作计划,包括随访的时间、次数、护理服务的项目,把社区护理从只忙于打针、发药、书写整理资料中解脱出来,使社区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在我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且不断加剧的今天,无疑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我国的社区护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且大多医护人员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不足。因此只有先将人们对社区护理和传统医院护理的认识进行区分和转变,才能使社区护理得到快速发展。除了要加大医院对社区护理服务的重视外,社区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即具备较高医学知识、护理技能,熟知康复护理、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等多方面知识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社区护理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走出一条适合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护理服务的路,才能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更有效地缓解目前基层医院医疗资源不足所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冯正仪.社区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5.

[2]李娟英.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0,10(2):83-87.

论基层社区矫正工作 第4篇

关键词 社区矫正 主体体现 不足和完善

中国的“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历经 8 年试点之后,于 2011年2月25日,被正式写进刑法,标志着社区矫正在我国的发展实现了新突破。然而,从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试点的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执行机制实质上是公、检、法、司、民政等职能部门组成的统一管理机制,社会力量的参与比较少,因而对社区服务中心这种性质的社会组织在矫正中的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微乎其微。因此,本文拟通过对社区矫正工作推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思考和探讨改革的方向及推进措施,以期加强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一、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现状及问题

社区矫正工作是在市政法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矫正组织”为中心开展的。向下主要是市级司法局下设的社区矫正与帮教安置处管理矫正工作,最后就是区(县)的司法局和乡、镇(街道)的司法所。应该说,法律制定者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其中不乏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司法所成为实质意义上矫正工作具体执行主体所带来的问题。随着工作要求的提高、工作范围的扩大、工作职能的增加加上本身建设还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又承担起社区矫正的职能后,目前司法所的机构建设对于要完整、准确和有效地履行非监禁刑罚执行的职能,确保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准确性、有效性及其公信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是司法所工作人员配置问题。一方面结构不尽合理、素质参差不齐,存在文化程度偏低、法律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而且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编制混乱。有公务员身份的,有事业编制的,也有临时聘用的人员。二是司法所的基础建设尚未到位。办公用房紧张,必需的执法装备如执法用车、警戒具、通讯器材缺乏保障。三是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不到位。根据规定,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由上下配套解决,事实是往往上面的经费到位了,下面的配套经费却迟迟没有着落。四是司法所执行矫正与其工作任务在性质上存在冲突。其自身负责的工作主要是法律服务类的,而社区矫正则是刑罚执行。由司法所执行社区矫正,则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就拥有了执法权,这就与法律规定相矛盾了。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主体存在诸多问题,势必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阻力,因而需要对此进行改良和完善。

二、 不足与完善

社会工作在中国刚刚起步,社会工作专业认可度不高,因而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专业服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

首先,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立法。对于社区矫正,从多国的立法实践看,多以立法或者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如美国的《明尼苏达州社区矫正法》,澳大利亚《矫正服务令》,我国香港《社会服务令》、《感化(缓刑)令》,台湾地区《更生保护法》等。对于我国,首先应当借鉴成功经验,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尽快进行相关立法工作,确立矫正执行机构、矫正工作者的权力与责任。

其次,与相关部门合作过程中的问题。社区矫正的实施理念与社会工作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理念、功能和过程上。从社会工作专业自身的理念来看,社会工作者强调问题的社会性。如果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其在这一过程中职责界定不清,可能很难取得相关部门的协助。这就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其权力和地位,明确职责,加强各部门的配合与协作。

再次,加强司法所建设,健全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应当通过加强司法所的建设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一是理顺司法所的管理体制,明确在三种模式司法所存在的现阶段,业务指导和人员管理各有侧重的管理体制,逐渐过渡,最终统一形成一种模式。二是统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身份,进行专业考核、择优录用、定编定岗,统一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增强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水平,以期更好地落实社区矫正这项刑事政策。三是对社区矫正经费的拨付应在县一级财政经费预算中专门给予列支,规定不得挪作它用,并进行检查监督。四是加强司法所的基础建设,地方政府应全力以赴支持这项工作,在办公用房、交通工具、技术装备等方面加大投入,不要让司法所成为一个空壳。

除此之外,要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一切新闻媒体,让社会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目的、意义,扩大社会影响面,增强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对这项工作的认可度。在保障社区矫正制度化的同时,获得社会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

三、结语

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展开才刚刚起步,道路曲折、困难重重毋庸置疑,但毕竟已走过9年的路程,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坚持不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假以时日,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一定会不断走向完善、成熟。

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 第5篇

若羌县若羌镇胜利社区,位于文化路以南,胜利路以东所辖地段,面积0.125平方千米,辖19个单位,27个居民小组,718户居民,2204人,其中汉族396户1098人,维族322户1106人。

一、2008年主要工作成绩。

1、“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开展情况。

今年5月,我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进行包楼、包片、包户、包巷工作、并制定了“四包”工作制度,每位工作人员对自己所包的住户进行摸底调查,了解每个家庭的基本情况,掌握重点人口情况,并组织社区干部对四知、四清、四掌握”进行学习。

2、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社区党支部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社区党支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领导班子之间团结协作、作风民主、所有社区大事必须经过党支部协商通过,不搞一个人说了算;年初制定了党建工作计划,以党支部牵头开展社区各项工作,今年7月1日组织老党员进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慰问辖区贫困老党员3人;7月30日社区党支部看望退伍老军人2人,并送去慰问金400元;社区居民吕晋升是个残疾人,今年8月腿又摔断了,急需手术治疗,但高额的医疗费使一家人愁眉不展。在他们一家人绝望之时,社区党支部及时伸出援手,支部书记当即拿出200元钱,联系残联买了156元药去看望了他,并将其送往医院,出院后社区副书记周高珍积极联系卫生局报销了医药费700元,剩余部分报于民政局予以解决;党支部一季度组织党员学习一次,重大问题在支部会上进行讨论,并学习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重大决策。

今年五月党支部开展了党员服务承诺制工作,7名党员对7名困难人员进行帮扶,共承诺30件,完成了17件,完成率63%,承诺工作开展有序。

对党员党费收缴工作,执行党费收缴报告单制度。实行党费收缴标准、数额公示制度。保证了党员党费按期足额收取。

3、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狠抓责任落实,年初社区居委会与辖区单位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 23份,与个体工商户、村(居)民家庭签订责任书 77份,签订率达 100 %。

为确保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顺利召开,胜利社区把奥运安全保卫工作做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并专门进行了研究部署,成立了奥运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24小时领导 1

干部带班,干部值班的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将奥运安全保卫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员头上。积极参加镇综治办组织的奥运安保治安巡逻执勤任务,处臵应付突发事件演练。加强辖区居民区入户走访,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登记。加强了辖区居民来信来访工作力度,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今年居委会调解民事纠纷 4 起,调解成功率 100%,对缓解社会治安压力,化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加强对辖区现有基督教信教群众的管理,定期对辖区基督教信教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建立了详细的档案资料和联系制度;每月对基督教信教群众和宗教人士进行走访谈话,了解他们思想动态。

-----对辖区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今年四月,结合我县第四个“宪法、法律宣传活动月”活动,社区在宣传中共印制《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宣传及资料》《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各类法治宣传单 563份,发放到辖区居民家中,在镇司法所的协助下,走上街头,向群众散发《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宣传及资料》《计划生育四法一规》 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00余份。同时,配合不同时期普法工作要求,利用举办各种宣传活动的机会,向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今年共出法制宣传板报 6 期,张贴《物权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挂图 15 份、宣传画报 18 份。

通过深入开展以上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社区干部职工及辖区广大群众对各类法律法规的知晓率,使受宣传教育的群众达到894 人次以上。

同时以上措施的实施,使社区干部职工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意识,增强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情况

为加大对居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深入人心。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宣传资料、宣传版面等方式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决定》、“一法四规”和生殖保健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极组织社区人员参加镇计生办举办的各类活动和学习培训。同时还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成立了流动人口清查领导小组,在综治办、城镇派出所的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的查证、验证,催办证工作,对社区流动人口进行摸底调查清理,共清查35户57人,发放了各类宣传单113余份,与个体户、居民签订计划生育合同16份。

胜利社区现有常住人口 2108人,其中育龄妇女566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417人。采取各种节育措施人数 361人。流动人口 56人,我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本着“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宗旨,于7月11日(世界人口日),我社区在文化宫门前开展了以“关爱女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男性健康日”等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社区计划生育工作整

体水平,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2008以来,全社区共出生27人,一孩15人,二孩 12人 其中女孩 11人,男孩 1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独生子女领证率、晚婚晚育率、流动人口办证、验证率都保持在 90%以上。

为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对入户工作抓的很紧,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我们把低保户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帮助社区干部入户核实居民情况;计划生育情况,特别对流动人口进行详细登记,重新登记了计划生育户卡。并对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了分类管理,做到一人一档,一事一查,一难一帮,共制定、建立各类计生台帐资料7本,在社区内设臵避孕药具免费发放点,今年已提供服务 500余人次,开展访贫慰问 1户。

5、工、青、妇工作开展情况

工、青、妇组织健全,发挥作用明显,以加强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今年积极开展了庆“三〃八”活动、庆“六.一、迎奥运、创和谐”兴趣活动,世界环境日宣传等活动,组织辖区妇女免费体检3次,共计236人。

今年3月,社区团支部组织团员为铁村贫困户修剪红枣36亩,妇联组织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6、残联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我社区为残疾人进行免费体检3次,共123人,开展残疾人运动会2次,共150余人,大大丰富了残疾人的生活,树立了坚定的信念。

7、劳动保障工作开展情况

截止2008年11月我社区有低保户85户、121 人.做到了应保尽保,严格把关,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保。居委会成立了低保评议小组,接受居民群众的低保申请后,通过认真调查摸底、入户核实、评议小组的评议,张榜公示,在今年实施的分类施保工作中,我们针对所有的低保对象家庭、调查就业及收入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核实走访,低保补差有升有降,管理实行分类,真正实行了动态管理。

城市医疗保险截至目前共计251人,参保率为70%,农村医疗保险截至目前27人,参保率68%,针对医保方面我社区工作人员共下辖区宣传6次,发放宣传单286份。

发放劳动保障信息1期,安排就业1人,小额贷款2人,共计3万元。

8、精神文明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班子成员分工明确,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同安排、同奖惩,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落实有力

度,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齐抓共管。年初社区党支部与辖区单位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综合治理责任书》、《社区建设责任书》23 份,由社区负责对辖区单位进行半年考核和年终考核。

9、蓄牧工作开展情况

社区居委会积极配合县畜牧局开展了禽流感、动物“五号病”防治,深入 26户居民家中动物注射疫苗,动物防控率达100%。儿童“麻疹”疫苗接种198人次,甲肝疫苗接种176人。

10、爱国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社区共 9 次在辖区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活动。社区按照上级要求,在今年春秋两季投放鼠药、蟑螂药。加强防范措施,做到层层落实,统一时间,统一投放,并送药上门,耐心细致的讲解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使辖区彻底消灭老鼠、蟑螂.坚决杜绝了鼠害的发生.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工作人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

2、办公场所小,很多工作不能开展。

3、办公经费少,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4、缺少数码相机、很多工作开展后无法保存资料。

三、2009年社区工作思路。

1、继续抓好社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

2、经常性深入居民家中了解他们思想动态、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3、经常组织居民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加强社区居民凝聚力。

4、继续抓好党建、综合治理工作和流动人口清查工作。

5、继续抓好爱国卫生工作。

6、了解辖区信教人员思想动态。

7、做好镇党委、镇政府各项工作。

胜利社区居委会

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 第6篇

一、社会工作是协同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社区治理中存在很多不足与障碍, 而社会工作以所具备的专业技能可以“拾遗补缺”, 弥补社区治理中存在的不足。社会工作以其独特的专业价值及技能优势, 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社会工作是一支专业的社区服务人才队伍

在社区中, 社会工作者以各种方式回应人与环境的之间复杂多样的互动, 运用其专业技巧, 从专业视角出发, 为社区人员提供帮助、指引和辅导。社会工作者通过他们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可以从深层次上改善社区关系, 化解社区矛盾, 促进社区和谐。

2. 社会工作在“三社联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联动” (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 是社会管理服务体系的基本元素, 它促使社区管理转向社区治理, “在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同时, 释放社区管理的空间给社会, 使其成为公民社会的滋生地;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使其成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的摇篮;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强化社会福利制度的发送体系”[2]。在社区加强中, 社会工作者可以推动社区组织的产生与加强, 增加社区社会资本, 促进社区的团结与加强。

3. 社会工作协助基层社区转变职能

就社区而言, 它本身就具有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经济活动、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参与和相互支持等基本功能, 但中国基层社区中, “重管理, 轻服务”在社区中还是广泛存在的现象。社会工作以其“科学化、人性化、个性化、柔性化的服务和管理方式”[3]协助社区转变其自上而下的公共权力运行方式, 将公共权力社会化, 社区管理服务化, 才能更好的实现“去行政化”的社区治理。

二、社会工作协同基层社区治理的途径与方法

专业社会工作者是社区工作开展的主要发起者, 也是社区问题的主要解决者, 应该是社区工作的骨干。本文认为, 社会工作能够通过协助建设“社区共同体”, 推进社区网格化建构和培育社区自组织等方式提高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1. 协助建设“社区共同体”

我国学者将社区建设分为两种理论取向, “一种是‘基层政权建设’取向, 另一种是‘基层社会发育’取向, 前者强调国家不断渗透到基层社会的、自上而下过程, 后者则是构建‘社区共同体’的过程”[4]。通过建构“社区共同体”, 提高社区内聚力, 使居民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社区治理, 提出主张和意见, 在社区内形成有利于集体团结的共识。社会工作的介入, 目的在于建立社区自助能力和社区的整合。

2. 推进社区网格化建构

社区建设和治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通过网格化管理有利于社区资源筹措及社区各要素的整合。根据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项目化的网格规划。利用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的专业优势, 整合社区内部资源, 变分散管理为网格管理, 通过政府或联系其他机构组织等整合社会资源, 构建社区网格系统。在网格化管理构建中, 建立网格管理责任体系, 强化社区和社会工作的合作伙伴意识, 更有助于将社区进行网格架构的管理。

3. 培育社区自组织

社区自组织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目标。提升社区内部自组织是现代社会实施控制、管理与服务的重要途径, 其根本宗旨在于维持和优化社区秩序。社区是个群体聚居地, 其内部存在着一些社区管理阶层无法有效处理的问题, 通过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责任, 使居民逐步形成自主意识, 激发社区自我发展的内生力量, 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社会工作者为社区成员们的“集体性活动或组织建设提供一系列的帮助与指导”[5], 以协作者的身份为社区自组织的成立、发展和完善提供指导, 使其有效运行并作用于社区发展。

三、提升社会工作协同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构想

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以借鉴社会工程思维, 用“筹划性和指向性”[6]战略特征创新和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故此, 下文针对社工协同治理展开进一步构想。

1. 完善顶层设计

就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来说, 社会工作顶层设计不完善, 在社区治理的底层项目实施过程中就会因缺乏政策指导而出现项目针对性不强、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所以,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提升对发展社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在政策保障上给予社会工作强大的支持, 尤其是在社会工作的立法上, 必须从顶层设计上综合考虑, 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标准体系, 切实提升社会工作的法制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2. 建立第三部门内部合作机制

第三部门 (包括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组织、公民自助组织等) 作为我国正式社会组织机构的集合, 其主要功能是自治, 主要目的是为了联合起来, 争取和实现自己的权力。有效协同社区治理要求作为第三部门一员的社会工作机构, 与其他非营利社会组织之间协调好内部关系, 建立内部合作机制, 共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减少对第一部门 (政府) 和第二部门 (企业) 过分的资金依赖。在“社会治理”大背景下, 第三部门要致力于转变其发展方向, 变“附属式发展”为“协同式发展”。

3. 实现资源整合有机联动

社会工作具有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 在社区治理环节中, 能有效调动社区内部资源, 链接外部社会资源网络。以组织联动带动资源链接, “要实现行政资源、专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良性循环”[7], 加强三种资源之间的有效互动, 确保各主体间的资源链的衔接, 形成健全的社区资源网络。本文认为, 在“三社联动”机制下, 实现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各主体之间的资源有效链接是社会工作协同社区治理的关键环节。促进资源网络的合理流动, 最终形成分工合作、责任共担的社区治理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4. 完善项目化管理体系

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社区治理技术层面的工具, 在我国社区治理中处在探索和完善的阶段。实际上就是面对街道社区居民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 以项目承接和规范管理的形式, 在社区工作资源多元化的基础上, 通过实施自治管理项目, 吸引居民广泛参与, 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能力。项目化管理的程序性要求, 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具体工作覆盖面, 最节约化的减少成本估算, 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益目标。将项目化管理应用到社区治理领域, 更符合社会治理的发展要求。

5. 大力培养社区社工人才

社会工作在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的很多方面都有介入空间并可以从中发挥作用。“中央提出我国2015年要培养50万名社工专业人才, 2020年要达到145万人”[8]。但目前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 为社区治理提供可靠地“协同伙伴”。

参考文献

[1]王思斌.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治理[N].中国社会报, 2014 (1) .

[2]吕青.创新社会管理的“三社联动”路径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12 (6) :7-12.

[3]闻英.社会工作对增进社会质量的可能贡献[J].东岳论丛, 2012 (1) :30-35.

[4]方舒.社会工作促进社会自组织化:现实路径与道义价值[J].思想战线, 2014 (3) :75-78.

[5]李友梅.基层社区组织的实际生活方式——对上海康健社区实地调查的初步认识[J].社会学研究, 2002 (4) :15-23.

[6]李永胜.从社会工程视角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5-10.

[7]柳拯.社会治理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工作[J].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4 (3) :17-22.

基层图书馆服务与社区文化工作 第7篇

基月济建异, 城设的市飞面速积不发断展, 城扩大市, 一面个貌区日级新层远图远书不馆能只适有应一现个代服务城阵市地发的展模的式需已图要, 现代图书馆的活动舞台正在向书江○社联区系, 一一成、级社为延区社伸文区, 化服教与务育社中的区的内结重涵成要紧一密环的。馆省西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理区服九域江同, 意识有和一利定益人, 口并数有量着居密民切之社间会有交共务浔民市往在的特社定会区群域体。内形社成区的文群化体是意城识市居、与区化阳价现值象观的念、行总和为, 它模式具、有生整活合方社式区等资文社委党校源规经、范济引行发导为展价方等值式重观、要开念功展、能传娱。播乐文休化闲、成促果进、区姚二、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文林l金的作用.组织引导作用。

化群众性文化活动通常一开始都是自发的, 如果不加以有效地组织工可和能正被确一地些引错导, 误而甚是至放反任动自腐流朽, 的有思时作想所利用, 成为阻碍先进文化发展

的障碍。但如果组织引导得当, 则会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这样图书馆则大有可为。利用自身在长期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组织并开展健康、积极向上的群

众活动, 通过各种形式、针对各个社区的不同特点, 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落后愚昧、道德伦丧、封建迷信等丑恶形态进行批判, 如对“法轮功”痴迷者的教育。通过推介优秀图书报刊、举办座谈会、专题展览等形式,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居民, 以积极向上的作品教育居民, 以健康的文化活动吸引居民, 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社会教育作用。

提高全民素质, 必须立足于教育, 图书馆是公民终身教育的场所。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不只在学校, 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

一是图书馆。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作用, 在科技突飞猛进, 知识更新换代加快的今天愈发显得重要, 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新知识、接受终身教育、拓宽视野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的藏书和良好的阅读条件, 为促进文明社会的形成,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作用。

三、图书馆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策略

l.建立图书馆网络, 发展社区图书馆。

目前我国是按行政区域划分设置公共图书馆的, 每一行政级别均设置相应级别的公共图书馆, 这一体制不利于资源共享, 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比如一个城市设有一市级图书馆, 每个区各设一个区级馆, 但因各个图书馆所处位置的限制, 造成部分社区处于多个图书馆共同辐射范围之内, 而另一部分社区却在各个图书馆辐射范围之外, 无法享用图书馆服务, 使有限的图书馆资源不能发挥其作用。如果把图书馆设到每个社区, 成为社区图书馆, 形成一个以市馆为中心、区馆为支撑、社区图书馆为节点的图书馆网络, 上述状况将会得到根本改变, 使图书馆效用得到最大发挥, 使每个社区居民均能受益。

2. 展社区信息咨询服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人们经常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但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 到什么地方可以解决。图书馆正可以充分发挥馆藏图书、报刊、视听资源以及多媒体等文献资源优势, 设立信息咨询服务窗口。根据社区居民这一特定服务对象开展信息咨询服务, 将服务重点放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 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之成为社区的信息枢纽。比如, 可以为开发社区旅游资源提供资料, 评估它的价值, 凸显它的文化内函, 开拓和创新新的旅游活动;可以为社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宝贵的乡土教材;可以为社区建设提供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体育、文化等各种资料信息;可以为社区弱势群体包括残疾人、老年人、下岗工人以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 为他们提供就业、活动、就医、培训、生活等方面的信息。目前信息服务还未全面开展起来, 但随着居民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

3. 摆脱传统观念, 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幽

胜利社区向赴基层工作组的工作汇报 第8篇

一、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意义

当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往往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影响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这就需要在新的发展时期不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通常基层党组织与社区的群众最为接近, 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现阶段,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可以为党组织提供一定的力量,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保证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在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 需要对该工作的基本规律加以深入研究, 反对教条化与形式化, 将其对现实的意义加以彰显, 继承与发展先辈的优良传统与成功经验, 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

二、提高社会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策略

(一) 积极转变工作理念。要想提高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必须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以及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以学习为导向, 增强理念性。首先, 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社区党建工作过程中, 应该加强党在社区居民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为群众和党员而服务, 始终坚持“党员服务于群众, 基层党组织服务于党员, 上级党组织服务于下级党组织”的服务原则, 创新服务形式, 增强服务意识, 从而为党员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其次, 树立开放创新的理念。在新形势背景下, 社区基层党组织需要以宽阔的胸襟、思维和眼界来推进党建工作, 以社区党建为依据, 进一步畅通渠道与拓展领域, 对党建工作进行创新, 确保党建工作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相一致, 顺应民意、贴近民生, 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后, 树立主动学习的理念。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 这就要求社区基层党组织通过领导带学的形式来强化理论学习, 增强主动学习理念, 积极探索与深入解决突出问题, 从而保证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建设发展。

(二) 提高服务水平。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 需要充实功能, 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加以全面提升, 从而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与辐射力。一是坚持党建服务内容的多样化。做好党建服务工作, 紧密围绕困难帮扶、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党代表接访、党员教育培训以及党组织关系接转等内容进行服务;同时做好社区群众的服务工作, 利用党员义工队伍与党群服务中心来进行相关的社会便民服务, 如文体娱乐、职业介绍、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科普讲座和家政服务等。当然还需要以医疗义诊、就业帮扶、综治调解、卫生保洁和社会治安等内容为依据, 做好驻区单位服务工作, 加强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的合作服务。二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六个有”标准来加强社区党组织服务和办公场所的标准化建设, 即活动有制度、墙上有板块、门上有牌子、有党员电化教育设施、有党员活动室、有党组织办公场所;同时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成党组织服务共享与资源交换的工作平台以及社区党员温馨的家园。

(三)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党员是提高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力量, 只有将党员的力量加以充分发挥, 才能保证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范围的扩大。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做好社区群众工作, 这需要对党组织的定位加以明确, 做好社区居民与党员之间的工作, 使居民充分了解党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稳固好党组织的综合能力。当然对党组织新功能加以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坚持开发社会功能, 积极挖掘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新功能, 加强党组织服务意识, 从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目的, 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水平, 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 优化创新载体, 加强实效性。第一, 加强党建共建, 强化社区和谐发展的实效性。结合“抓好共建促和谐、围绕和谐抓共建”的思路来进行社区基层党建工作, 调动辖内集团单位的积极性, 使其主动参与到社区党建工作中, 达到共驻共建、互惠互利与优势互补的新局面, 实现社区资源的共享。第二, 组织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强化服务社区居民的实效性。特色活动是社区构建专业化与多元化服务社群的平台, 特色支部则是社群的核心, 而特长党员是社群的基础, 因此在社区基层党建工作中, 需要以党员的需求、技能、志趣和特长等特点为依据, 创建“特长支部+特长党员”, 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具有特色的相关活动,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第三, 打造社区活动品牌, 强化居民素质教育的实效性。社区基层党组织可以组织社区邻居节活动, 将社区建设中先进的人物或事件加以彰显, 激发居民参与活动的热情, 保证居民文化生活的丰富, 构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

(五) 加强党员的主体性。社区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过程中, 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视党员与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 将其主体作用加以充分发挥, 同心协力做好社区党建工作。一是激活党员的主体功能。开展关爱党员个体工作, 加强管理, 结合党员的作风、能力、知识与意识等来进行素质教育, 调动党员参政议政的主动性, 使其能积极参与到社区生活工作事务中, 对各种敏感与热点问题提供意见。二是强化党员的主体地位。1.利用社区构建的现代化远程教育平台, 让党员收看优秀党员事迹与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专题学习课件, 或者是组织议事会与研讨会来吸引党员的参与, 使其积极发表自身的看法与建议, 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建言献策。2.通过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与政治上重视等形式, 有效保障党员与党组织的监督权、批评权、参与权与知情权等基本权利。3.在社区事务中应该积极征求党员对相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并在纪念日与重大节假日等活动中将党员的“主人翁”作用加以充分发挥, 保证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社会基层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 提高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功能, 优化创新载体, 加强实效性, 增强党员的主体性。这样才能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祥.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对策建议[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 (07) :79-80.

[2]蒋光福.新形势下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之我见[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2 (Z2) :133+135.

[3]李明堂.提高社区党建科学化水平探究——以贵阳市社区党建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32) :45-46.

[4]林锦权.提高社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研究[J].湘潮 (下半月) , 2013 (04) :28.

上一篇:青年志愿服务队事迹下一篇:中国名酒各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