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战争的成语

2024-06-15

描写战争的成语(精选8篇)

描写战争的成语 第1篇

1、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2、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3、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4、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5、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6、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7、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8、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9、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10、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11、矢石之难:矢石:箭和W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12、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3、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14、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5、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6、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17、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18、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19、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20、干戈载戢: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描写战争的成语 第2篇

乌合之众、屡战屡败、血战到底、以战养战、短兵相接

四面楚歌、勇冠三军、浴血奋战、纸上谈兵、城下之盟

声东击西、揭竿而起、坚壁清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赤膊上阵、穷兵黩武、百战百胜、战无不克、速战速决

全民皆兵、金戈铁马、血肉横飞、硝烟弥漫、风声鹤唳

打草惊蛇、各自为战、孤军奋战、南征北战、骁勇善战

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枕戈待旦

偃甲息兵、倒戈相向、上兵伐谋、穷兵黩武、腹背受敌

用兵如神、同仇敌忾、暗度陈仓、胡服骑射、炮火连天

出奇制胜、兵戎相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刀剑无眼

有勇无谋、烽烟四起、步步为营、刀光剑影、枪林弹雨

大获全胜、远交近攻、单枪匹马、秣马厉兵、招兵买马

描写战争的成语 第3篇

关键词:邯郸,成语典故,战争,军事

邯郸历史悠久, 辖区有三处曾是中原和黄河以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我国的成语典故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在汉语中产生的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作为一种稳定而有序的词组, 它具有结构严谨、形式简洁、含义精深、言简意赅的特点。成语典故高度概括地浓缩了一段历史故事和一个深刻道理, 因此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而别具特色的载体。邯郸作为成语典故之乡, 其成语典故中蕴含了大量的有关古城邯郸的战争、军事文化。

一、直接记录战争

邯郸成语典故中有不少成语直接记录在邯郸及其周边发生的战争。邯郸作为赵国都城, 是赵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从而成为各国必争之地。

四战之国。典源:《史记·乐毅列传》:燕王姬喜用其宰相栗腹之策攻赵, 有人反对, 说:“赵国是四面受敌经常作战的国家, 百姓熟悉军事, 不可以攻伐。”

肉投馁虎。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战国时, 魏信陵君急切中欲率少数门客车骑抗秦救赵;陈余认为自己提兵击秦救张耳如以肉投饿虎, 是白白送死, 没有意义。

穷庞。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果夜至斫木下, 见白书, 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 齐军万弩俱发, 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乃自刭, 曰:“遂成竖子之名!”

情见势屈。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赵军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韩信献良策:如今将军要率领疲惫劳苦的士兵, 停顿在燕军坚守的城池下面, 想战恐怕拖得太久, 一下子不能攻克它, 实情暴露了, 声势削弱了, 日子一久, 粮食耗尽, 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 齐国必然据守边疆, 使自己强大起来。

窃符救赵。典源:《史记·魏公子列传》:在邯郸告急, 赵国面临城破国灭的紧迫情况下, 魏信陵君以国家利益为重, 采纳赢侯建议, 借助如姬窃得兵符, 杀死晋鄙, 夺得兵权。

邯郸虱。典源:《韩非子·内储说上·七上》:战国时, 秦相范睢曾向秦昭王建议出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 将其比为“口中虱”, 言其易被吞并。

割地求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对赵成王说:赵国被秦围困, 天下庆贺战争的胜利一定在秦国一方了。所以不如迅速割地求和, 使各国揣测秦、赵两国的关系已经修好, 不敢进攻赵国, 而且可以缓解秦国的敌意。

沉灶产蛙。典源:《国语·晋语九》:赵襄子“乃走晋阳, 晋师围而灌之, 沉灶产蛙, 民无叛意”。春秋时, 智伯让韩康子、魏桓子的军队跟自己一起攻赵之晋阳, 并用水灌城, 灶坑里都产生了蛤蟆, 百姓仍没有背叛襄子的意思。

不翼而飞。典源:《战国策·秦策三》:“秦攻邯郸, 十七月不下。庄曰:‘……今君虽幸于王, 不过父子之亲;军吏虽贱, 不卑于守闾妪。且君擅主轻下之日久矣。’闻‘三人成虎, 十夫楺椎。众口所移, 毋翼而飞’, 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王稽不听, 军吏穷, 果恶王稽杜挚以反”。秦王怒诛王稽。

纸上谈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 以赵括替代屡建战功的廉颇为将。赵括代廉颇之后, 更改了原来的纪律法令, 作战死搬教条, 自以为是, 结果没有多久, 就打了败仗。赵括被秦军射死, 40万大军全部覆没。同出一源的成语还有“不识大体”、“长平冤气”。

犹豫不决。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军包围邯郸, 魏王惧怕强秦, 命令救赵之魏军驻扎在荡阴不进, 同时又派辛垣衍潜入邯郸, 劝说赵王“尊秦为帝”。赵相平原君心里犹豫, 没有作出决断。

易子而食。典源:《史记·赵世家》:“城中悬釜而炊, 易子而食。”

一举两取。典源:《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说:我与齐、韩、魏一起进攻秦国, 都会遭到破坏的。大臣司马浅说我们约结三国以没有和中山国讲和为借口, 不参与进攻秦国, 三国必定同它断交, 使中山孤立。假设我们灭亡中山后, 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 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和中山两处割地的好办法。

一饭三遗矢。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廉颇为求起用, 年老强饭, 一饭斗米, 肉十斤, 还披甲上马, 表示可用, 赵使因受郭开贿赂, 假说廉颇坐谈间解三次大便, 使赵王以为廉颇年老体衰, 不予召用。另有“上马视廉颇”于此同出一源。

武安震瓦。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赵国时, 秦伐韩, 赵奢率军救韩, 两军对阵于武安西, 秦军鼓噪呐喊之声使武安屋瓦为之振颠。

义不帝秦。典源:《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包围赵国邯郸, 魏王派辛垣衍劝说赵国尊秦为帝, 平原君犹豫不决。鲁仲连出面向辛垣衍陈述利害, 经过激烈辩论, 终于说服魏赵两国不尊秦为帝, 秦军因此退却50里。

魏齐首。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魏齐, 战国时魏相。因其错疑范睢私通齐国, 使范遭难。后范逃至秦国为相, 并借秦国实力迫使赵王交出魏齐之首。

围魏救赵。典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 魏发兵围攻赵都邯郸, 应赵请求, 齐威王以田忌为将, 孙膑为军师, 发兵救赵。孙膑提计:魏主力攻邯郸, 国内必然空虚, 不如去攻打大梁, 这样魏必然回救。田忌依计而行, 遂解邯郸之围。

盛气凌人。典源:《战国策·赵策四》:“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 兵乃出。”太后不肯, 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胥之。

深沟高垒。典源:《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将韩信与张耳率兵数万, 从井陉攻打赵国。赵军广武君李左车向赵将成安君献策:“今井陉之道, 车不得方轨, 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 其势粮食必在其后。……足下深沟高垒, 坚营勿与战。……不至十日, 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

二、邯郸成语典故中透露出邯郸与邻国友好相处

邯郸作为赵国都城, 在军事上和其他国家有战争, 在策略上与邻国交好, 更有以策略应付大国的挑衅。

代妤摩笄。典源:《战国策·燕策一》:代妤, 指春秋时代王之妻, 赵襄子之姊。襄子赵毋卹为了吞并代地而使人杀死代王。代妤闻之, 摩笄自刺而死。代妤死之地为摩笄山。

捉刀人。典源:《世说新语·容止》:三国时, 曹操接见匈奴的使者, 认为自己的相貌不足震慑外域, 便使崔季珪代替自己接待来使, 自己则捉刀立在床头前, 以充侍御。然后他派人探听使者对魏王的印象, 来使却认为床头捉刀人是真正的英雄。

三、说客舌战

一些战事因说客而起, 但是也有一些为挑起战争的事端因为说客的三寸不烂之舌而平息。

谈笑却秦。典源:《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魏派客将军辛垣衍出使赵国, 要说服赵王尊奉秦昭王为帝。鲁仲连去见辛垣衍, 竭力说服他不要这样做, 不仅如此, 更应该支持赵国抵抗秦国的威胁, 共同扼止秦国的向外扩张。与之同出一源的还有“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典源:《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军包围赵都邯郸, 形势危急, 平原君赵胜赴楚救赵, 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毛遂, 很会说话, 他说服楚王, 当场签订了派兵救赵的盟约。赵胜很高兴, 夸奖毛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同出一源的还有成语“锥处囊中”、“脱颖而出”、“歃血为盟”。

四、赵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事交流

赵国与其他各国的外交中既有友善的外事活动, 更有国家安危悬于一线的危急时刻。

西缶之辱。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元前279年, 蔺相如随赵惠文王赴渑池与秦王相会。会上, 秦王强使赵王为其鼓瑟, 而秦王却不肯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以“五步之内,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相威胁, 终于迫使秦王“为一击缶”, 从而为赵雪耻。

完璧归赵。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传》:秦国愿以15城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识破了秦国想通过讹诈得到和氏璧的阴谋后, 诡称璧有瑕, 将璧夺回。蔺相如依靠勇敢和机智, 巧妙地使宝璧安然回到赵国。同出一典的成语还有“相如折秦”、“布衣之交”。

五、直接描述赵国周围的军事环境

腹心之患。典源:《史记·赵世家》:武灵王赵雍请楼缓一起谋划, 说我先王根据世事的变化, 来做南边属地的君长, 现在属地虽然不小, 但大功尚未告成。如今中山国是我心腹之患, 四面有这样长的边界, 却没有强大的兵力自救, 这是要亡国的。

六、结语

邯郸成语典故所包含的史料颇多。本文从军事、战争文化的角度对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归纳整理, 以为以后更进一步地研究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郝在朝.邯郸成语典故集[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8.

[2]孙继民, 郝良真.先秦两汉赵文化研究[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3:18-32.

《红高粱》战争描写的人性视角 第4篇

关键词:《红高粱》 战争 人性

传统战争小说通常以惨烈的战争场景震撼人心,让人的记忆停留在血肉横飞的战争记录中。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往往从国家安危、民族大义的高度出发,被塑造成一种高大英勇、不畏牺牲、勇当大任的光辉形象。荣誉的光环笼罩着战场英雄,鲜血与死亡是忠诚与英勇最好的证据。模式化的英雄人物和战争描写充斥着传统的战争文学,莫言的《红高粱》以一种新的视角,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更好的解读战争,让我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思考战争,以一种新的视角去观察战争。

《红高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片黑色土地上的红色故事。在墨水河边打死鬼子少将的著名战斗,是这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这个背景就像是盛着高粱酒的大酒坛,这片高粱地上的人和事仿如那千千万万的高粱,这人与事的交织仿如那酿成了的高粱酒,这个酒坛装满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这个酒坛承载了那一代人的生存状态,“我奶奶”一生的传奇沉淀在了这个酒坛中,“我爷爷”一生的豪气被这个酒坛记录着,“我”那罗汉大爷的悲惨终结沉入了酒坛深处,“我”家的大黑骡与罗汉大爷相伴着栖息在了酒坛中,“我”的那些乡亲们、同“我爷爷”战斗的那些弟兄们,都一同地在这酒坛中实现了永远的团聚。战争这个大酒坛,让人们彼此的故事有了牵连,让人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酿造香醇来填充它。

莫言一改传统战争描写的宏大叙事模式,不重战争过程和战争结果,而是以战争作为背景和线索,将人的故事作为重点,填充战争的骨架,从“人性”视角入手,去观察战争状态下人的最本真的状态,以及战争对人性的影响,从而引发人们对战争破坏性的深层次思考。就如莫言所说的“小说家写战争,要表现的是战争对人的灵魂扭曲或者人性在战争中的变异”,我们就是要从战争所揭示的人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入手,在战争所造成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之外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一、人性的赤诚状态

罗汉大爷可以算作是“奶奶”家的忠仆,这样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却遭受了世上最残酷的死亡方式。罗汉大爷为了保住“奶奶”家的骡子,惹恼了鬼子,头皮被锋利的刀刃开了口子。骡子被迫牵到工地后,罗汉大爷还不忘叮嘱工人“你珍贵着使唤,这两头骡子,是俺东家的”,罗汉大爷满心都是自己的东家,还有东家珍贵的骡子,一时间他忘了自己头上的钝痛,也不在乎自己的话是否会惹恼鬼子。罗汉大爷遇到了一个绝好的逃跑机会,本已经离开的他却因为东家骡子的一声嘶叫折了回去,就此错过了唯一的一个机会。然而黑骡却认不出遍体鳞伤的罗汉大爷,拒绝离开。本是要救骡子离开的罗汉大爷,不能容忍自家的骡子变成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混账东西,用铁锹向骡子发泄愤怒。因为骡子错失离开良机的罗汉大爷,最终落得一个被生割活剥的结局。

罗汉大爷是这黑土地上的小老百姓,在“奶奶”家安安稳稳地做着长工。但是他忠于这个家的一切,必要的时候不惜付出血的代价。他为了东家的骡子,不惜再次身陷险境,这个朴实农民用自己的鲜血,在这片黑色的土地上书写绚丽的忠诚。但是面对不识自己、里通外国的黑骡,刘罗汉发自内心深处的愤怒让他忘记了处境,忘记了恐惧,哪怕丢了性命也要处置忘恩负义的叛徒。没有人教导过刘罗汉家国大义,源自他灵魂深处的自觉让他忠于自己的家自己的国。他不为留名千古,只为忠于内心的选择。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人性方显其真面目。战争以检测者的角色,以最严格的标准,检验着生活在东北乡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让他们以最为赤裸的状态呈现自己。

二、人性的本真状态

“我奶奶”为了给惨死的罗汉大爷报仇,邀请冷支队长和余司令来商量。“奶奶”说道:“后日一起把鬼子汽车打了,然后你们就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1]并毫不含糊地像男子一样,咕咚咕咚地喝了掺着罗汉老爷血的高粱酒。将罗汉大爷视为亲人的“奶奶”张罗报仇一事展现了她直爽、率性、英气的一面。而奶奶自然朴实的语言,流露出她心中的大义:“买卖不成仁义在么,这不是动刀动枪的地方,有本事对着日本人使去。”[2]这是一种自觉的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不需要刻意的灌输和提醒,在遭受侵犯时这种意识会主动地觉醒,充斥着每一个普通人的灵魂,这就是在战争状态下观察到的深度灵魂状态。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这就是新式战争小说以战争视角解读人性,从人性角度反思战争的意义所在。

胆小、迟钝的王文义在余司令打鬼子的队伍里就像一个笑话,但是王文义进入游击队的理由却是严肃地直戳人的心窝。王文义的三个儿子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成了碎块,不分左右、胆小怕死的他被妻子送到游击队的队伍里。丧子之痛、血海深仇——这就是王文义当游击队员的原因,纵使他害怕死亡,自己不是當兵的料,也要留在队伍里,见证一个鬼子的死亡,便是对他死去儿子的一份祭奠,这是慰藉他们在天之灵的唯一方式。之后亲眼目睹妻子惨死的王文义,跳出保护屏障,将自己暴露在鬼子的视线中,高喊着“孩子他娘”死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面对妻子的死亡,王文义的心也死了,他心中的爱与恨混杂交织,心痛、绝望与仇恨一齐涌上心头,冲昏了他的理智。在战争与死亡面前,人的心灵与精神状态被赤裸裸地披露,残酷的现实衬托了人性的真实。

在这片高粱地里,杀人越货的那一批人,同时也是精忠报国的那一批人。在战争面前,土匪和英雄的本色,在同一批人身上彰显。“我爷爷”余占鳌司令杀过人抢过亲,实在算不上什么正道人,被称作土匪头子一点儿都不为过,但是官职、地位、好名声都收买不了他。“谁是土匪?谁不是土匪?能打日本就是中国的大英雄”[3],这便是横在“我爷爷”心中的一把尺子。余占鳌强劲有力的话语,揭示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不管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他们不需要任何人来赋予他们任何使命。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爱恨情仇在高粱地里穿梭,这样的生命状态,不禁让现在的人汗颜。这种自发的斗志,无形中嘲笑着推脱的不肖子孙。历史车轮的前进,并未必然地带来物种的进化,这是战争揭露的事实为我们引发的又一思考。

三、人性的扭曲状态

孙五在鬼子的威逼下用杀猪刀零割活剥了罗汉大爷,这段惨绝人寰的酷刑在作品中的刻画让人不忍卒读,而孙五却是亲手行刑人。他将作为屠夫的一身本领施展在了自己的同胞身上,在此之后精神错乱,再之后便口歪眼斜,鼻涕口水淋淋漓漓,话也说不清了。在生与死面前,善与恶的抉择就变得分外艰难。我们无法评判孙五在面对死亡时做出的选择,我们只能说他的结局是他得到的应有的报应,而孙五作为战争的牺牲品,也只是一个可怜人,这就是战争造成的人性的扭曲。战争以一种绝对的权威来施展自己的魔爪,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直面死亡,所以难逃魔爪的人其内心在不同程度上都会留下无法抹去的阴影。就如高粱地里弥漫的浓烈的腥甜味,它不仅浸透了人的感官,更是浸透了人的灵魂,它在残忍的岁月里伴随了“我父亲”一生——终其一生,他无法摆脱。

战争带来的伤害从来不只限于肉体,心灵上的伤痕更为刻骨。人性有时便在战争的逼迫下走入歧途,被扭曲的面目全非。

四、人性的丑陋状态

冷支队长满口答应帮罗汉老爷报仇,并向“我爷爷”放出了鬼子汽车路过的情报。“我爷爷”带着那支连瘸带拐、连伤带病不到四十人的队伍埋伏在河堤里。这样的一支队伍,兵力不足、装备简陋,然而士气高亢,战斗顽强。“爷爷”喊一声打,响应者寥寥无几,最后打到了这个地步,每一個死去的人都是铁打的英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钢筑的好汉,他们用生命守卫着脚下的土地,用鲜血染红了挚爱的家园。这场仗打得异常惨烈,队伍里的人死得不剩几个,鬼子也元气大伤,这时冷支队长带的兵才出来收拾残局。冷支队长大模大样,假情假意,面对余司令惨死的兄弟作秀似地鞠了一躬。面对共同的敌人,冷支队长将私心放到第一位,看两方相斗,坐收渔利,而同胞的性命只是他谋权得利的筹码。什么是英雄,什么是正义,冷支队长打着保家救国的旗号,干着残害同胞的行当。在战争中,有些人的本性发生了彻底的变异,人面对流血和死亡可以无动于衷麻木不仁,那些丑陋的真相被无情地揭露,冲击着人的道德和良知。

五、人性的张扬状态

整个故事是在战争的背景下发生的,但战争场景的刻画描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奶奶”和“爷爷”相识相伴的传奇故事穿插在紧张、血腥的情节中,他们为我们还原了一种人性的原始的张扬状态,让我们被这种人在残酷的环境中对于自我、对于爱情、对于生命的意义的追求所震撼。“我奶奶”十六岁时被迫嫁给了麻风病人单扁郎,但“奶奶”盼着自己能有一个“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好女婿,不愿自己的一生就这样荒废在这样一个了无生气、毫无希望的家,“奶奶”抱着一颗毋宁死,不苟活的心,“上马金下马银”的日子也动摇不了“奶奶”的坚定决心。在“奶奶”看来,作为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追随自己的心,勇敢地爱,勇敢地活,舒适的生活完全撼动不了“奶奶”坚守的心。所以“奶奶”才能不惧世俗地同“爷爷”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以高粱般火红的热情燃烧自己、释放自己,寻求心灵真正的归属。就如奶奶濒死的质询:“天,什么叫贞节?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过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但我不想死,我要活,我要多看几眼这个世界,我的天哪……”[4]这段是奶奶一生情感的释放,奶奶热爱生命,渴望幸福,在追求幸福的路上,她不怕采取离经叛道的方式,只要幸福肯来眷顾,罪与罚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在“奶奶”身上,闪耀着追求自我,渴望自由的光芒,在一个旧的时代,她身先士卒地树立了典范,以超越的精神做出“新”的表率。莫言在一次讲座中提到“我想,作为小说家笔下的历史,首先是一部感情的历史。人性很难用经济和政治的方法来分析,只能用感情的方法分析……进行一种人性化的表述”[5]。红高粱这段历史,就是莫言笔下的一部感情的历史,他以一种剥离的方式来写战争中的人,通过人在战争中的表现,来进行对人性层面的深层次的解读。

与“奶奶”相对的便是“我爷爷”,“爷爷”原本是个优秀的轿夫,但自从不小心看到“奶奶”玲珑的小脚后,他心中的情感便泛滥的一发不可收拾,他灵魂深处的野性与狂放由此被唤醒,自此这片黑土地上便多了一个匪气十足的英雄人物。“奶奶”激活了“爷爷”向往新生活的热情,“爷爷”便从杀人越货开始走向了通往新生的路,“爷爷”的命运是由“奶奶”改变的,“奶奶”唤醒了他沉睡着的种种本性,造就了一个出入在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中的英雄人物,这个英雄在守护自己所爱的人的同时,也让这片红高粱的土地上又多了一个守护者。“爷爷”的感情自遇到“奶奶”才有释放的机会,而他性情的真正面目才得以彰显,并在艰苦的奋斗和艰难的挣扎中延续了下来。

“奶奶”是个知恩图报、有情义的女子,她为了给罗汉大爷报仇牺牲在了战争上,她柔嫩肩膀上深深的紫印是她光荣抗争的标志。“奶奶”生命走到尽头之时,她只是遗憾自己的一生没有活够,但并未抱怨自己生命意外的终结。在不舍与豁达的情感相对比时,方显“奶奶”本性中的纯净与美好,这便是人性最美的港湾。而“爷爷”只是一介草莽之人,不懂大义,但在情与理面前还是站在了理的一边,因为他要为了自己的那支队伍负责。血性之人本应更重情义,但是为了大局他要杀了养育自己的亲叔。在恩情和法理的对决面前,方显“爷爷”本性中的顾全大局和重情重义,这便是人性赤诚的所在。就像一些作家在创作中奉行的“第一是‘人写得好不好的问题,人写好了一切大的问题都解决了。而我的创作目标,就是无限利用‘人和‘人性的分量,无限夸张‘人和‘人性力量,打开人生与心灵世界的皱折,轻轻拂去皱折上的灰尘,看清人性自身的面目,来营造一个小说世界”。[6]这便是战争小说中以“战争中的人”的视角切入的重要性,人性的状态是对战争最有力的批判和控诉。

人性在战争面前的不同状态被赤裸裸地揭示出来,真实的人性直击我们的灵魂,它的冲击力不亚于血淋淋的事实。莫言对于战后场景的描写是直接的,还原了战后惨状,他以图景式的描写,用最大的力量,冲击着人的内心。“三百多个乡亲叠股枕头臂,陈尸狼藉,流出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高粱,把高粱下的黑土地浸泡成稀泥。”[7]越是这么直接地直面鲜血和死亡,越是能解释那种迸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恨情仇。雷达说自己在读《红高粱》时,“我体验着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怵和惊异:震怵于流溢全篇的淋漓的鲜血,那一直渗沥到筋骨里的感觉;惊异于作者莫言想象力的奇诡丰赡,在他笔下战栗着、号叫着的半个世纪前的中华儿女,不仅是活脱脱的生灵,而且是不灭的魂灵”[8]。雷达从残酷现实的描写走进真实内心的描写,从战争实况走向人性原貌,在双重的震撼力下感受战争的别样写法。

“战争文学如果不单独描写战争过程,而能通过这一过程写出其对人的命运、生存状态、精神走向等的深刻影响,让我们从中听到人性的阐述,看到灵魂的历险,它便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人的文学。优秀的战争文学,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9]《红高粱》借以高粱的形象揭示了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走向:火红的高粱地象征着蓬勃向上的生命。“一颗高粱头颅落地”,便象征了生命的终结。这毫无准备的一幕,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命运的无常。王文义“司令——我没有头啦——”的惨叫,揭示了人们面对无常命运的恐惧。“鲜嫩的高粱在铁蹄下断裂、倒伏,倒伏断裂的高粱又被带棱槽的碌碡和不带棱槽的石滚子反复倾轧。”[10]高粱被倾轧的惨状象征了惨遭蹂躏的人们,战争让人的肉体流血,让人的心千疮百孔。在战争面前,再绚烂的生命也感动不了无情的战争。生命的终结彷如高粱穗坠地那般随意,越是看似不经意的描写越能触动人的内心。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人们在火红的高粱地演绎着生命的传奇故事,穿插的每个情节都在揭示人的状态上独具内涵,我们在聆听人性的阐述中,体味着灵魂的历险记。

注释:

[1]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5页。

[2][3]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4页。

[4]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64页。

[5]莫言:《我的文学经验:历史与语言》,名作欣赏,2011年,第10期。

[6]周新民,苏童:《打开人性的褶皱——苏童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第2期。

[7]莫言:《红高粱家族》,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4页。

[8]雷达:《游魂的复活——评红高粱》,文艺学习,1986年,第1期。

[9]黄修己:《对“战争文学”的反思》,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关于描写战争的成语 第5篇

2、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3、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4、倒戢干戈:是指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5、师老民困:师:;老:疲惫。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6、偃武息戈:是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7、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8、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9、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10、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11、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2、偃武休兵:见“偃武息戈”。

13、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4、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5、矢石之难:是指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16、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17、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18、龙战鱼骇:是指比喻战争激烈。

19、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

20、非战之罪:是指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21、归马放牛:是指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2、休养生息:是指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23、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4、刀痕箭瘢:是指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25、龙血玄黄:是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26、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7、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8、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9、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30、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31、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32、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33、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34、战争贩子:挑起战争的人。指依靠煽动战争而从中牟利的人。

3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36、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37、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38、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39、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40、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41、破斧缺郑菏侵父、郑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42、以战去战:指用战争消灭战争。

43、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44、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45、破斧缺郑骸妒・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帧!备、郑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帧毙稳菡秸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46、有事之秋:是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47、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48、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49、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50、减灶之计:是指在战争中隐瞒自己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51、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52、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53、兵祸结:指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54、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5、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6、流血浮丘:是指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57、矢石之难:矢石:箭和W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1.描写战争的成语大全

2.关于描写英雄的成语大全

3.关于描写天气的成语大全

4.关于描写秋天的成语大全

5.关于描写春天的成语大全

6.关于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大全

7.关于描写马的成语大全

8.关于描写动物的成语大全

9.关于描写春天成语大全

关于战争的成语 第6篇

1、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2、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3、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4、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5、介胄之间: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6、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7、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8、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9、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10、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11、戎首元凶:戎首:挑起战争的首犯;元凶:制造祸端的大头目。指挑起战争的罪魁。

12、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13、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14、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15、兵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16、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17、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18、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19、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20、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21、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2、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23、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24、犄角之势:比喻战争中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或分出兵力牵制敌人。

25、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26、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27、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28、战争贩子:挑起战争的人。指依靠煽动战争而从中牟利的人。

29、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30、风尘之警:指战争或骚乱的警报。

31、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32、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33、甘为戎首:甘:情愿,甘愿;为:做;戎:军事,征伐;戎首:挑起战争的人。甘愿当战争的主谋。

34、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35、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36、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7、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38、久经沙场:指长期经历战争的考验。

39、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40、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41、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42、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43、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44、楚河汉界:楚(项羽)、汉(刘邦)相争时,双方对峙的河界。后来中国象棋盘的双方分界处写有“楚河汉界”。也比喻一般战争的前线。也作“楚界汉河”。

45、载戢干戈:载戢:装运收藏;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引申为战争。将武器收藏起来。指不再诉诸武力。

46、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47、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48、罢战息兵:停止或结束战争。

49、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50、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51、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52、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53、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54、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55、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56、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57、矢石之难:矢石:箭与石,作战的武器。指在战争中受到矢石的袭击。

58、减灶之计:在战争中隐瞒自己军队的实力来麻痹敌人。

59、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60、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己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己的人。

61、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62、伐罪吊人: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同“伐罪吊民”。

63、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64、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65、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关于战争的成语 第7篇

2、破斧缺斨:《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3、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4、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5、以逸待劳: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6、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7、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8、大动干戈: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9、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10、矢石之难:矢石:箭和礧石,古代作战的武器。难:不幸的遭遇。指战争中的危难。

11、戎马倥傯:〖解释〗指在战争中军务紧迫繁忙。

12、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3、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14、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15、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16、散兵游勇: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团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17、楚界汉河: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18、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19、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20、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21、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22、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23、干戈载戢:干戈:古代的兵器。指武器。载:虚词。戢:聚藏。把武器收藏起来。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

24、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25、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26、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27、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很多土地荒凉的景象。

28、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29、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30、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31、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32、龙战鱼骇:喻战争激烈。

33、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34、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35、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36、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37、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谓结束战争。

38、兵无常势: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39、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40、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

41、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42、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4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来源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解释路途遥远才能明白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示例可是“~”,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

44、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45、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46、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47、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48、休兵罢战:〖解释〗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描写战争的成语 第8篇

首先,《三国演义》是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战争进行全面描写,不仅描写双方军事力量(如兵力、粮草)的较量,而且更着重于描写了战争的形势、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思想、谋士的智慧和外交策略等等,突出了战争中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斗力和斗智、斗勇结合起来。作者在描写战争时往往通过战争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渲染紧张气氛,制造悬念。例如,在描写官渡之战时,从表面上看,袁绍一方地广兵多粮足,他拥有北方的冀州(今河北)、青州(今山东)、幽州(今河北、辽宁一带)、并州(今山西)等大片土地,又有丰足的粮草,共调动了七十多万军队进攻曹操,袁绍确实处于优势。而曹操当时仅七万多人马,虽然说与东吴孙权结盟,但力量悬殊,不足以抗袁。鹿死谁手,殊难预料。但袁绍刚愎自用,盲目轻敌,袁绍不但不听取谋士沮授固守粮草与曹操长期作战的建议,还说要杀了他。这让袁绍的许多谋士有错投主人之感。袁绍又不善用人,只派了一个“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去守粮屯乌巢,淳于琼这个人“终日与诸将聚饮”,结果被曹操亲率五千精兵火烧乌巢。袁军军粮被烧,既失谋士,大将又降曹,军心涣散,纷纷溃退,袁绍只引随从八百余骑逃去。对于这场战争的结局,小说有两句诗作出了精辟的概括:“弱势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可见在战争中谋略的重要性。

又如赤壁之战,曹操平定北方之后,亲率大军南下,又收编荆州马步水军二十八万人,共计八十三万大军,号称一百万,企图一举统一南方。而刘备退守樊口,只有兵力一两万多人;东吴孙权派周瑜带领五六万多人,联合刘备,在赤壁一带抗击曹操。强大的曹军给孙刘联军带来极大的压力,但孙刘联军凭借长江天险和熟习水战的先天优势,巧设反间计,使生性多疑的曹操轻易中计,杀水军统领蔡瑁张允;曹操所使诈降计又被识破,反而中了周瑜的诈降计;又庞统之计用铁索将战船连接起来,结果被孙刘联军火烧战船和军营,曹操只得率领少数人马溃逃回北方。

彝陵之战与官渡之战有很多相似之处。因为关羽被东吴所杀,刘备急于为关羽报仇,便急切地举大军伐吴。面对赵云、诸葛亮等人的劝谏,刘备表现出来的也是跟袁绍一样,都想把谋士杀了,没有从国家战略、从长远利益出发的战略眼光。这种表现与官渡之战中刚愎自用的袁绍已经不相上下了,这是彝陵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接着刘备又在具体的战术上犯了错误。当时刘备率兵七十五万,孙权只有十万军队抵抗,也是至强对至弱。刘备报仇心切,又依仗兵多,采用急战的方法,一开始取得节节胜利。孙权畏惧,派人求和,刘备不听,誓要灭东吴而后快。刘备大军压境,东吴举国震惊,孙权被迫接战,他听取部下的建议,任用年轻的陆逊为统帅。陆逊很有谋略,他假装怯敌,采用“避其锐气,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的战术,进一步激起了刘备的轻敌情绪。结果本来锐气旺盛的蜀军被拖得“兵疲意阻”,再加上天气炎热,喝水困难,最后刘备只得下令在山林茂密之地安营扎寨,连营七百里。以逸待劳的吴军顺风举火,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刘备遭到了惨败。刘备光复汉室,统一中原的愿望也即成为泡影。

其次,《三国演义》吸收了《左传》长于记言的特点,对谋士的计策言论进行了具体生动地描述,突出了谋略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作用。在三大战役中,谋士的智慧成为取胜的关键,小说对谋士分析形势的言论描写得十分详细具体。例如,在官渡之战中,对于这场战争的特点和各自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双方的谋士作了基本相同的分析,主帅能否听取谋士的建议也就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曹操的谋士荀攸进言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以一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袁绍的谋士沮授也分析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立场不同,但分析的敌我双方的特点、面临的形势和双方应该采取的战略和战术,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因此,双方的谋士都认为:这场战争对曹操来说,利在急战,应该速战速决;而对袁绍来说,则利在缓守,应该采用拖延战术,时间一长,曹军没有了粮草,不战自败。但两军统帅对谋士的献计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这为战争的胜败已经奠定了基础。曹操正是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战争的关键,火烧袁军粮草而取得胜利。

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智慧通过他的语言行动充分地展现出来。曹操大军压境,孙、刘两家都没有能力独力抵抗曹操,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取胜的可能。但孙权内部却出现了主战和主降两派,所以说服孙权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场外交斗争。诸葛亮以大无畏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孤身入吴,舌战群儒,将东吴主降派驳斥得无言以对,这一笔精彩的语言描写,充分展现了诸葛亮智勇双全的形象——诸葛亮利用孙权既害怕曹操,但又不甘心投降曹操的心理,故意夸大曹操实际军力和突出曹操挥师南下的目的在于消灭东吴,并故意劝他投降曹操,以此来激发起孙权抵抗曹操的意志;而在孙权基本上下定了抗曹的决心以后,才具体地向他分析了曹军远来疲惫,北军不习水战和不能得到荆州人民的拥护等重大弱点,以帮助他正确认识形势,进而坚定他抗曹的决心和信心。

诸葛亮知道孙权能否痛下决心抗曹,周瑜的态度是很关键的。因此他根据周瑜虽然很有军事才能,但心胸狭隘,对个人利益看得极重的特点,也是采用了“智激”的方法。先是极力劝他降曹,但内容又有所不同。他对周瑜说,如果投降了曹操,一“可以保妻子”,二“可以全富贵”,并佯装不知小乔是周瑜的妻子,故意说曹操举兵南下的目的就是想要得到江东二乔(大乔是孙策的妻子),劝周瑜主动献上二乔作为投降的献礼。周瑜听后勃然大怒,大骂“老贼欺吾太甚矣!”便下定决心抗曹。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智慧辩才是建立在对人的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虽然都是智激,但面对不同的人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些描写虽然是赤壁之战的准备阶段,但对于战争的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整个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以精彩的笔墨,生动地写出这场尖锐复杂、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表现了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赤壁之战的主要矛盾与官渡之战和彝陵之战又不相同,不是粮草问题,也不是军队的劳逸问题,而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的问题。因此双方的斗智就围绕着这个基本矛盾展开。

聪明的曹操一开始就发现自己的军队不习水战的弱点,并采用了果断的措施来加以弥补,大胆起用荆州降将蔡瑁和张允任水军都督,加紧训练水军。但周瑜了解情况后,利用曹操的多疑,巧施“反间计”,也就是第45回“群英会蒋干中计”。这里写的虽然只是老朋友见面时的宴饮谈笑和抵足而眠,但与战争胜败息息相关,读起来便具有惊心动魄之感。结果蒋干中计,曹操误杀了蔡瑁张允,可以说在军事上遭受了重大损失,曹操从主动的战局一下子又陷入了被动。“反间计”是一次斗智,一次谋略的较量,在这次较量中曹操输了重要的一着,为战争后果埋下了伏笔。

整个赤壁之战就是一场智慧的较量。这场较量既有孙刘联军对曹军的较量,又有孙刘联军内部的较量,主要是诸葛亮与周瑜的较量。小说中穿插了草船借箭、诸葛亮祭东风的故事,虽然是插曲,但并不显得多余和枝蔓,反而更显示了诸葛亮的智慧与取胜信念,推动了战争的发展,使战争进程既集中而又显得丰富多彩。曹操以奸诈闻名,他是非常聪明的(在官渡之战中就有突出的表现),但在这场战役中,东吴方面年轻的统帅周瑜却比他更聪明,而只居于幕后却能综观全局、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诸葛亮,则又远远高出于曹操和周瑜之上,成为智慧的化身。

彝陵之战中语言描写也是非常精彩的。如刘备欲起兵东征时,赵云的谏言形象地刻划了一个文武双全又忠君爱国的虎威将军形象;诸葛亮的劝谏,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分析了荆州之祸,劝谏刘备以国家社稷为重,这更体现出他的雄才大略。而在东吴方面,阚泽以全家保荐陆逊一段,则充分体现了阚泽的知人和忠勇,成为东吴反败为胜的关键。

再次,《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时采取缓急张弛相间的叙事节奏,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中穿插许多妙趣横生的场面。例如,在赤壁之战的刀光剑影中,作者有意穿插了一些舒缓紧张气氛的情节。“诸葛亮舌战群儒”中,诸葛亮的辩才让读者领略到三国时期战略家的风彩;“群英会蒋干中计”,在两军对阵之中周瑜与蒋干畅叙同窗之谊,淡化了战争的血腥色彩;“用奇谋孔明借箭”,作者用梦幻般的语言描写孔明趁着大雾以草船借箭的神奇故事,冲淡了战争的残酷;“宴长江曹操赋诗”,作者描写曹操于大战在即的时候在长江宴请部下,横槊赋诗,给战争添上了文学色彩;“七星坛诸葛祭风”,作者描写孔明沐浴斋戒,登坛祭风,充满着神秘色彩……这些叙事节奏的把握,不仅使读者在心理上得以调整,缓急有度,而且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增加了小说美感的容量,更重要的是,其中还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对战争的描写方法,不但写出了战争的进程,将各次战争的特定环境、特定条件、双方的战略布署、战术运用、力量对比、矛盾转化等等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而且通过天时、地利、人和等要素真实生动地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揭示出战争中矛盾转化的关键,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高明之处,也是《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深刻之处。《三国演义》通过战争描写而揭示的真理,与著名的以科学总结战争客观规律的《孙子兵法》是的。如“上兵伐谋”,“知己知彼”,“兵不厌诈”,“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等等,这些即使对今天的现代化战争也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对我们处理其他事务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达到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新高度。

上一篇:新学期目标打算下一篇:社区项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