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2024-05-11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精选5篇)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第1篇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新汇设计院杨晓敏

一、规划范围及内容

规划范围为东营市全部行政区域,规划总面积为8243.26km²。

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体系建设、水生态体系建设、水工程体系建设、水景观体系建设和水管理体系建设。

二、规划依据

1.《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水资源„2013‟1号);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发[2012]68号);

3.《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 4.《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 5.《东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6.《东营市水资源综合规划(2011-2030)》; 7.《东营市防洪规划(2014-2030)》; 8.《东营市水土保持规划(2011-2030)》; 9.《东营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2011-2020)》; 10.《东营市水资源公报(2014)》。

三、规划期限 规划现状年:2014年;近期:2015-2017年; 远期:2018-2020年。

四、规划目标

(一)规划总体目标。一是至2020年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完备的“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体系;二是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全面展开,基本建成节水型社会;三是防洪安保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四是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与河湖水系健康保障体系,打造“库清、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的“诗画东营”生态格局,实现“河湖相连、鱼鸟共生”的“和谐东营”生态目标;五是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文化体系,人文风貌与自然水系良好融合,创建时代前沿的生态亲水城市,使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二)近期目标。一是城市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完善,且始终保有备用水源地;二是市内主流媒体增设节水专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2,管网漏损率降低到10%;三是主要水域100%满足水环境及生态水量要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0%以上,中心城区水岸林带绿化率达到90%,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0%以上;四是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标率满足100%;五是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达到7个;六是基本形成完善的水管理机构制度建设,通过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使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达到86%。

五、总体布局

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打造“四区 五城 一核心”、“两带 八廊 十景区”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格局。着力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体系,完善健全的防洪、排涝保障体系,精细有序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水绿相依的水文化与水景观体系,精心塑造“梦栖河海、心泊湿地”的城市形象。

四区:构建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部生态景观区、西部水土保持区、南部地下水涵养区四大功能片区,提升水环境承载力。

五城:建设河口区城区、东营港城城区、广饶县城区、利津县城区、垦利县城区五个水生态文明城区,统筹区域管理。

一核心:构筑中心城区水生态体系核心,强化生态水城建设。两带:打造沿黄生态廊道控制带、滨海生态廊道保护带,强化区域带动力。

八廊:营造神仙沟生态湿地绿廊、生态河滨河生态绿廊、草桥沟滨河生态绿廊、溢洪河滨河景观绿廊、广利河滨水展示绿廊、支脉河生态保护绿廊、小清河滨水防护绿廊、淄河滨河体验绿廊八条主要滨河生态绿廊,构建城市生态水网、绿网。

十景区:打造清风湖水利风景区、龙悦湖水利风景区、溢洪河水利风景区、孙武湖水利风景区、民丰湖水利风景区、蓝湖水利风景区、黄河文化园水利风景区、利津黄河水利风景区、湿地之城水利风景区、神仙沟水利风景区十大核心水利风景区,展示东营水域文化。

六、建设任务及内容

(一)水资源体系建设。

一是确定2020年用水总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二是确定水资源宏观优化配置方案,包括水资源统一调配方案、新增供水能力分析、东营市水中长期供求配置方案;三是确定2020年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包括万元GDP用水量、城镇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农村居民生活人均日用水量、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亩均灌溉用水量);四是确定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措施(包括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及节水宣传计划;五是确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六是制定较为完备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划定水源地保护范围。

(二)水生态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水域环境建设,构建东营市生态水网。建立完善的蓝线控制体系,促进市域水系良性循环,改善水系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水质标准;二是划定市域水生态分区,并制定相关保护与修复措施;三是结合水生态构建东营市生物多样性体系;四是开展市域水土保持工作,确定规划期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包括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河渠湖库绿化工程、风沙片综合治理工程。

(三)水工程体系建设。一是防灾减灾建设工程,包括河道综合治理及防潮堤建设工程;二是城市水系建设工程,包括中心城水网综合治理工程及各区县城市水网综合治理工程;三是南水北调工程、蓄水工程、灌区工程、示范区水利配套工程、雨洪资源利用工程等水资源保障工程;四是民生水利工程,包括饮水安全保障工程、粮食主产区供水保障工程;五是区域水环境整治工程。

(四)水景观及水文化体系建设。一是东营市五大水文化体系构建;二是构建水文化载体,给水文化以展示平台;三是重点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及河道、湿地、林场及沿海防护林的打造。

(五)水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完成《东营市水资源管理办法》、《东营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水管理体系政策文件以及《东营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东营市水资源“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水利规划的审批;二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控制体系,实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构建水利管理信息化平台;三是提升水管理机构体制及人员水平。

七、近期重点建设内容

(一)水资源体系建设。一是确定2017年用水总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二是确定近期水资源宏观优化配置方案,制定《2015-2017东营市水中长期供求配置方案》;三是确定2017年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四是确定2017年节水型社会建设目标、措施;五是确定近期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六是完善现有水资源及水源地保护方案,划定已有及新建水源地保护范围。

(二)水生态体系建设。加强水域环境建设,基本形成东营市生态水网及水循环体系;改善市域水系水质,设定河道入口排污控制标准;

(三)水工程体系建设。一是基本构建城区防灾减灾建设体系;二是基本完成中心城水网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及建设;三是构建城区水资源保障体系基础格局;四是初步形成饮水安全保障及粮食主产区供水保障体系;五是全面开展中心城区区域水环境整治。

(四)水景观及水文化体系建设。一是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及主要水文化区的水文化展示载体建设;二是根据城市发展逐步完善龙悦湖、孙武湖等水利风景区建设,陆续开展生态河、广利河、淄河等生态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完成广利河湿地等河湖人工湿地修复工程。

(五)水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完成2015-2017年相关的水管理体系政策文件及水利规划;二是基本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三条红线”控制体系;三是改进、完善现有水管理机构体制。

八、投资估算

(一)投资估算

1、总投资估算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为431.00亿元。其中水资源投资18.49亿元,水生态投资1.94亿元,水工程投资306.09亿元,水景观投资103.86亿元,水管理投资0.62亿元。

2、近期投资计划

近期投资占规划总投资的45.7%,为197.13亿元。水资源投资11.09亿元,水生态投资1.11亿元,水工程投资111.61亿元,水景观投资72.96亿元,水管理投资0.36亿元。

2015年10月29日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第2篇

着力打造生态文明乡村

稿件来源:葛铸聪

本报讯 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我市按照“打造生态农业强市,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思路,重点实施了四大“提升工程”,努力在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培育、生态农业模式创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品牌培育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市新开工重点生态农业项目105个,计划投资137.69亿元,已完成投资65.74亿元。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201元,同比增长19.8%。全市高效生态农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编制完成了《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在确保粮食稳产高产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提升棉花、蔬菜、渔业、畜牧、林果花卉、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比较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发展的思路,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大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工厂化高档食用菌生产基地。今年已开工建设荣丰年产5万吨、方华年产5万吨、晨阳年产5万吨等工厂化高档食用菌项目10个,年内全市工厂化高档食用菌生产能力将突破15万吨。同时,10处市级“放心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竞相发展,进展顺利。

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按照“一化带四化”的思路,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通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力推进基地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生产组织化、市场国际化。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1家,带动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今年新开工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87个。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和“三品”认证工作,充分发挥品牌对特色农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全市已有290个农产品、160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三品”认证,农产品注册商标285件,16件农产品商标被认定为国家级或省级著名商标,21个农产品获得国家级或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发展会展经济,举办黄河三角洲农产品博览会,搭建农产品贸易平台,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示范园区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重点抓好市高效生态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三大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建设,提升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目前,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现代农业园区85个,建设总面积突破90万亩,累计总投资103.4亿元。同时,大力扶持、引导农民、合作社、企业发展高标准农业大棚,全市各类农业大棚发展到10万个。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第3篇

1 给水工程规划的属性定位转变

给水工程规划要从注重物理工程规划转变为注重公共政策规划。城市规划是一种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指出,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给水工程规划作为城市规划主要内容之一, 必须从注重物理工程规划转变为注重公共政策规划, 实现物理工程规划和公共政策规划的综合, 应按照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从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水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 结合水资源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 加强对规划政策的关注和引导, 与城市规划的其他公共政策共同对接其他社会经济政策, 并形成统一的政策框架和行动。

2 给水工程规划的研究范围扩大

给水工程规划要从注重城市规划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年—2020年) 》明确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 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给水工程规划研究和服务的范围要涵盖工业和农业, 生活、生产和生态, 城市、乡镇和村庄, 广大的城乡居民点和广阔的生态涵养、保育区, 要矫正舍农村保城市、舍农业保工业、舍生态保生产、舍质保量的传统路径, 牢固树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城乡给水均好性的一体化发展理念, 探索给水工程规划在城乡整体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生活、生产、生态协调用水的科学路径。

3 给水工程规划的区域视野

给水工程规划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2013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把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年—2020年) 》更明确要求, 破除行政壁垒, 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 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 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给水工程作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阶段就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 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 统筹安排水源、预测水量、布局设施和污水资源化的优化配置, 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 (含各类园区) 、城镇联绵区、城镇一体化建设区更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必要性。。

4 给水工程规划的水资源流域统筹

给水工程规划必须严格落实水资源的流域统筹管理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给水工程规划中确定水源取水时, 应按照需水管理的理念, 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水资源的总量, 以整个流域的经济、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平衡为要求, 合理确定规划服务对象的取水量, 不能以满足规划服务对象的用水需求为己任, 更不能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为唯一目的。而是按照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 自觉地、主动地从全流域的利益、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发、利用规划服务区域内的水资源。既不允许顾此失彼, 更不允许以邻为壑, 需要统筹兼顾各行政区域、各部门之间的用水需求, 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 全面考虑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5 给水工程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约束

5.1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

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是现阶段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支撑下, 以保障水资源流域、水生态系统安全和水文循环不被破坏为基本要求, 按照流域多元化利益格局优化平衡后统一规划确定的总控制目标, 通过节水和优化配置后, 规划服务区域从水资源的最大取水量和向水环境的最大排污量等控制指标, 所能承载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社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能力。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将对城镇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和城镇功能定位产生正相关的影响, 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产生约束, 而且将随着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双重利害性。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得到应用, 9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较深入的研究, 并在城市规划实践中逐步获得重视, 其中, 2011年, 北京市提出“因水制宜、量水而行”, 将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5.2 涉及饮用水水源的禁建、限建区约束

2006年, 建设部公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新《办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市规划中都要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2010年, 住建部公布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要求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并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的要求, 将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给水工程规划从流域、区域、城市三个层级的需要, 以满足保护、防治和水生态指标提升, 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基本原则, 将科学判别和划定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纳入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对城市和区域对建设用地的选择进行干预, 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进行约束。

5.3 城市蓝线、黄线约束

城市黄线, 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取水工程设施 (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 和水处理工程设施 (污水资源化回用) 等城市供水设施。城市蓝线, 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包括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等城市给水工程相关内容。城市规划在划定城市蓝线、黄线时须统筹考虑城市供水系统和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之需留足发展用地。蓝线、黄线的范围可扩大至区域或流域, 将长输管线及附属配套构筑物纳入。

6 给水工程规划的其他实践

给水工程规划要结合规划目标的具体情况给定节水的目标、节水路径和实施办法, 以贯彻节水优先的理念;给水工程规划要研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下, 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内在变化规律, 为开源提供科学依据;给水工程规划在进行量的研究的同时, 必须重视水质标准的提高和水质的安全保障措施;给水工程规划要落实智慧水城市、智慧水城乡、智慧水生态的建设, 以先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支撑, 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

7 结语

生态文明时代与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相比, 才刚刚开启, 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才由试点建设总结经验进行推广, 工业文明时代水资源粗放利用的巨大惯性依旧裹挟着经济、社会的用水意识、理念和方式, 与之叠加的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 生活、生产用水持续增长, 生态修复、保护用水不断加大, 人均可用水资源量继续降低, 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长期并存, 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 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水资源的瓶颈制约,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 给水工程规划应定位于大尺度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络架构中, 作为多元、系统、复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引起重视, 进行积极实践, 发挥规划的政策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 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 并按照“开源”“节流”“保护”的理念, 进行水科技的创新性应用, 总结试点经验, “由下而上”推动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等技术标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以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相协调, 再“由上而下”对新型城镇化形成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年—2020年) [Z].2014.

[2]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 2013 (15) :1-5.

[3]侯西勇, 王毅.水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2) :255-262.

[4]水资源[2013]1号, 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Z].

[5]钟玉秀.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认识及政策建议[J].中国水利, 2013 (15) :28-31.

东营市多措并举支持生态体系建设 第4篇

一是支持“三网”绿化工程建设。该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用于水网、路网、林网“三网”一体绿化工程建设,全市累计投入“三网”建设资金31.08亿元,植树1.09亿株,造林90.51万亩。

二是支持生态林场建设工程。2012年以来, 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35亿元,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万亩以上生态林场30处,新增造林80万亩。截至目前,首批试点林场11处已完成造林24.6万亩,完成投资23.1亿元。

三是设立市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2010年以来,该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400万元,按每亩每年20-50元的标准,对干线路和重要水系两侧的市级公益林进行补偿,4年已累计补偿资金1500万元,补偿面积40万亩。

四是支持湿地生态恢复和生态补水。从2010年开始,该市财政平均每年安排预算资金800万元,用于建立完善湿地生态系统,共修复湿地和生态补水2.3万公顷。

持续几年对生态体系建设的高投入,使东营市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以生态林场和村镇、城区绿化为“点”,以路域、水系和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为“线”,以荒滩荒地绿化、农田林网建设为“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立体化格局,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山东省东营市财政局孙宏宁、王斐供稿)

责任编辑:欣闻

东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点 第5篇

关键词: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思考

一、东营市建设智慧城市优势

1. 城市建设起点高, 基础设施良好

东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 历史欠账较少, 人口压力小, 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 东营市以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为契机, 建设了一批重大信息化项目, 信息化整体水平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目前, 全市光纤总里程达57.63万芯公里;移动用户338.71万户, 人均手机1.65部;互联网用户达50.2万户, 互联网普及率为68.7%;年人均通信消费水平近千元。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对全国三百多个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排名中, 东营列居第四, 信息化环境指数和信息技术应用指数列第二, 信息资源覆盖率居首位。东营建设智慧城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天独厚。

2. 领导重视程度高, 规划科学详细

东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 始终把城市智慧化作为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促进黄蓝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提出“智慧东营”建设目标, 并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黄蓝战略总体规划。东营智慧城市建设采取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方式, 坚持“立足实际、注重民生”原则。具体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整合现有资源, 初步形成智慧东营框架, 建立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国土等应用系统;第二阶段, 使各独立系统相互联动, 实现数据共享和合作;第三阶段, 智慧产业、高端化石油装备业、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智慧东营完整构建。

3. 规划建设目标明确, 智慧产业稳步发展

东营市智慧城市创建目标是建设“智慧东营、生态东营”。计划到2017年, 通过建设智慧东营, 达到基础网络设施通达易用,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平台整合创新, 城市管理高效协同, 市民生活快捷方便的目标。东营市以实施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 着力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在稳步发展石油工业的同时,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智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能力。

4. 政务信息化水平高, 协同办公能力强

东营市建成的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 市县乡三级机关协同办公系统、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市政府网站集群、政府信息公开等系统已实现高效运行, 有力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东营市围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建立了以“集中办理、窗口受理”为特点的东营市政府门户网站群, 充分发挥了政务公开、网上办事、交流互动等的作用, 有力地推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建设政务资源管理系统, 深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实现了交通监控、环境保护、市政管理、社会治安、应急指挥、医疗救助、安全生产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住宅小区智能化管理、地下管网监测监控等系统建设中, 广泛使用物联网技术, 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数字城管”系统的建成使用, 实现了网格化管理, 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二、东营市建设智慧城市存在的问题

1. 概念理解存在偏差

东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 轻服务软件、软环境问题。虽然政府花钱大量购置了先进设备, 但缺乏运营和维护的长效机制和可配套的政策和法制环境。普通市民参与程度不高, 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足, 难以激发全社会力量参与。

2. 统筹建设力度不够

东营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城市信息资源共享不够, 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不够等问题。各部门、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共建共享意识不强, 部门利益至上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全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推进、管控方面亟需建立强力统筹机制;由于缺少运营准入标准, 部门各自为战、信息互不共享等现象普遍存在。

3. 信息产业不够发达

目前, 东营市物联网技术在关键的超高频领域, 仍采用国外标准, 使得东营市未来将为此支付大量专利费用, 并可能导致交通、能源、社会管理等重要信息为外方所控, 带来信息安全隐患。同时, 东营市在软件开发与服务、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电子制造产业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 短期内, 本地信息产业对智慧城市建设难以形成有力支持。

4. 人才供求矛盾突出

东营市的智慧城市建设的高端和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 迫切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引领和加强。信息产业较弱的现状制约了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人才成长。同时, 本地人才外流、大中专学生毕业低返乡率也是重要原因。东营市的企业技术研发水平相对薄弱, 技术研发资金受限,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三、规划建设“智慧东营”的措施

1. 加强领导, 科学规划决策

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需要建立科学有力的领导和决策机制。建议政府专门成立“智慧东营”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长任组长, 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 由各委办局一把手为成员, 下设办公室, 负责智慧东营建设的领导、协调、管理和推进。同时, 在领导小组之下, 组建智慧东营建设专家委员会, 成员由国内著名的规划专家、计算机专家、网络专家、数据库专家、通信专家等组成。专家委员会作为“智慧东营”建设、运营的技术顾问, 参与指导项目评审、验收等有关工作。

2. 加强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反映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和创新经验, 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建立智慧城市展示馆, 积极推广智慧城市最新研究成果、产品和成功应用案例, 使之成为东营智慧城市交流合作平台、对外宣传窗口和城市发展的名片。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馆、社区服务等平台, 开展多种形式宣传体验, 普及智慧生活模式, 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3. 培养人才, 形成发展后劲

建设智慧东营, 企业是实践者,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支撑者, 专业培训机构是助推器。解决技术创新人才匮乏问题, 要充分整合信息化人才资源, 加强专业培训, 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承担开发实施的相关企业, 构建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支撑、专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还要引进技术和创业团队, 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配套企业来东营市共谋发展。

4. 保障资金, 加大技术支持

资金来源方面, 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将“智慧东营”建设项目纳入全市重点工程, 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投入;设立智慧城市政府引导基金和智慧城市产业引导基金, 引进域外资金和专业团队, 对智慧东营建设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资源优化组合, 解决发展所需资金问题;优先扶持“智慧东营”建设和运营企业, 制定政府优惠鼓励政策, 保障“智慧东营”建设资金需求。技术投入方面, 要推进产学研合作, 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为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采用成熟而先进的“智慧东营”建设技术, 支持各行业骨干企业建立技术中心。

5. 政策扶持, 强化法律法规

上一篇:社区科普学校活动记录下一篇:成立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相关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