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课堂评价考核办法

2024-09-13

常态课堂评价考核办法(精选6篇)

常态课堂评价考核办法 第1篇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4)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提问应占课堂提问的五分之二以上,并有展示帮助、提高学生的过程。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发挥个性特长。

2、教学方法

能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体现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学氛围。能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平等交流,生生合作和谐,杜绝放任自流不负责任的现象。

2、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进行学习。

3、自信心。善于创设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情景,教学过程能体现学生自信心建立的心理进程,体现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的精神面貌。

4、能结合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影响的教育。

(四)教学效果

1、教学效果好,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课堂目标得到实现。

2、学生思维与能力得到发展,对知识能够运用、迁移、整合,教学反馈中学生有创新表现。

3、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率高,能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评价。时间利用有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五)教师素养

1、教学语言准确,普通话规范。

2、板书设计合理、工整美观。

3、教态亲切自然,能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变能力强。

4、注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和结构。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强调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评价对象的反思应成为评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行多向评价。除领导、专业人员外,更强调同行的参与,有条件的还可让家长、学生参与,以全面了解各种信息。

3.评价方法多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研讨、访谈、观察、问卷、测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4.评价重心下移。不但要评教,而且要评学;不但关注课堂教学预期的结果,而且重视课堂教学过程出现的变化;不但要对现状作出诊断,而且要关注改进和发展。

5.评价结果的运用不以甄别和奖惩为主要目的。采用“建议”的形式,通过对话和反思,提出可行的改进建议,达到促进发展的目的。

四、校内听课评课规定 1.学校领导的听课评课。

以诊断学校教学现状,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目的。学校干部每学期每人听课50节以上,听课时,还需关注班级风气、环境状态等方面情况。

2.学科同行的听课评课。

以促进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的。教研组长每学期每人听课30节以上,每学期开学前三周进行普遍听课,对新教师、有重要研究课题的教师等需要跟进的进行间断性听评课。同一备课组教师在每月里互相听评课,每人要达2节以上,每学期不少30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集体组织进行。

3.承担校外教研公开课的听课评课。

以展示成果和加强交流学习研讨为主要目的。同科组的教研组长和教师在时间许可情况下应参与听评课。

五、评价信息档案的管理

听课本在学期末由教研组长检查和统计。

利用计算机技术,逐步建立学科和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档案资料库,收集、统计和查找信息。

六、保障条件

1.领导给予关注和重视。

领导关注全体教师新理念的建立,把评价制度纳入常规教学教研管理,作为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

2.建立以人为本、互相关怀的学校文化。

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评价交流环境,加强师师、师生间的对话。班主任和级长要重视做好教学协调工作,尽可能地了解科任教师的特点和长处,引导和教育学生听从教师的教诲,积极适应不同风格的教学。当遇到学生对教师的反映时,级长或班主任首先应与班内的干部和学习好的同学了解多些情况,同时与该任课教师和备课组长沟通,客观地思考该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共同把问题消灭在萌发的阶段中。

3.加强学习和培训,普及发展性评价的理念、方法和技术。

主要通过参加继续教育和各级教研活动、开展校内听评课研讨活动来不断提高水平。

常态课堂评价考核办法 第2篇

常态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及听评课制度

课堂教学是永恒的主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只有关注平常的、真实的教学,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保证教学质量长盛不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常态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如下:

1、校长每周听2节课,教导主任每周听1节课,教师每周听1节课,做到听后必评,并且给每堂课打分,一周一汇总,周前会通报,学期结束将成绩纳入每位教师的考核。

2、校长、教导主任听课后必须检查授课教师的上课内容与备课是否相符,若发现不符者,每次考核扣2分。

3、校长每天抽查一位教师的课前备课,看每位教师是否对每一节课能够做到精心准备,根据情况记3、2、1分,学期结束将成绩纳入考核。

4、发现一次上课有不备课等现象,该教研组全体成员考核中普扣2至3分。

5、为了提高每位教师的极积性,达到互听互评的原则,每听一节或授课一节考核加0.1分。

6、抓好常规落实。本学期要重点加强备课改革的研究,变教案为学案,以学生的参与尝试在先,教师的引导在后,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指导过程。在检查备课时不看数量,看质量,看对个别学生的备课情况。凡是教师备课达不到上述要求的,考核时常规记0分。

7、每学期结束,学校利用多种手段对教师的常态课堂教学进行评议。干部评议占30分,教师互评占30分,学生评议占30分,家长评议占10分,最后将评议结果纳入每位教师的考核。

2011年9月1日

课堂教学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赵延春

副组长:杨广凤

成 员:李文玲

杨玉生

付振红

常态课堂教学怎样确定评价标准 第3篇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问题,一直为大家所关心,因为它要“测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又一直让大家很困惑,因为它总是很难让人接受。尤其是近些年那些“研究”课、“示范”课之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别说一科一个样儿,甚至一“场”一个样儿,没个准稿子。就是你认为能够体现大原则、引导大方向的共性标准,也总是要求理念的“前沿”、技术的“高端”、过程的“完美”、效果的“轰动”……反正是让绝大多数普通教师够不着、摸不到。如果把这样的评价标准“嫁接”到常态课堂教学上来,那课不是不会教了,就是没法教了。

去年,随着《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全面推开,针对常态课堂教学给出的“六问”评价标准,让大家心里亮堂多了。特别是那些过去常被“研究”课、“示范”课“遗忘”的学校,在这次逐校评估验收的过程中,都对自己的常态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充满了希望。

“六问”评价标准的基本思考,就是源于课程改革的思想,基于高效教学的目标。它力求以更加简单明了的考量要点,促进评课人员以此“追问”课堂,上课教师以此“自问”课堂,进而收到准确诊断教学和主动改进教学的双重效果。应该说,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一种非常质朴的创新。

第一问是:“面向全体了吗?”谁都知道,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全体学生的成功,才能算是成功;部分学生的成功,不能算是成功。越是要拿出来“研究”、给大家“示范”的课,越容易只“关照”部分学生,甚至只“展示”少数学生。假如在常态课堂上你也这样,那些没被关照或展示的“困难”学生,肯定不是闲来“无”事,就有闲来“生”事。面对这种状况,谁心里也不是滋味。这一“硬伤”的“病”根儿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无论上课的,还是“导”课的,都期待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所以千方百计地避免那些“困难”学生制造困难;另一方面是无论评课的,还是“管”课的,一般对于“面向全体”的要求,还只是提倡,很少强调,更没有动真格的,来个“一票否决”。要是两个方面“串”在一起,其实就是导向“跑偏”。如果真的要求教师每节课都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都在想方设法调动“困难”学生进入状态,常态课堂教学也就自然面向全体了。

第二问是:“师生互动了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走进“启发式”。现在,为教学方法甚或教学艺术冠名的的确不少,但是凡能受到学生欢迎的,都没有跳出“启发式”这个大圈子,只是具体的操作过程或呈现方式有些不同而已。到底课堂是不是“启发”了,起码要看师生是不是“互动”了。只有教与学有呼有应,教师才能引领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理解的过程。“启发式”教学已经“启发”了半个世纪,可是真正从中得到“启发”,并能很好运用“启发式”的,大概还只限于那些教学“高手”。在一定意义上,“灌输式”教学倒是经久不衰。然而,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对于小学和初中的学生来说,如果只顾“灌输”,不和他们“互动”起来,别说他们能不能听懂了、学会了,恐怕你都不敢保证他们上课能跟着你“走”。看来,“师生互动”作为“启发式”教学的基础要求,是不能不提的。

第三问是:“精讲多练了吗?”应该说,这个要求既很重要,又很可行。说它重要,是因为它能保护教与学的良性“生态”,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说它可行,是因为小学和初中的知识总量毕竟有限,分解到每节课的“任务”也很有限。小学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如果课堂上就能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也就不用挤占其他学科的时间、甚至“剥夺”学生课余休息的时间补课了,就不用留那么多重复性甚至惩罚性的作业了,也就不用让家长在作业、考卷上签字,甚至跟家长生一顿“气”了。当然,做到“精讲多练”的确得下一番工夫。教师对课标要“熟”,对教科书要“熟”,对学生要“熟”。能够烂“熟”于心、融会贯通更好。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熟“透”了,才能教“巧”了。别人半小时弄不清楚的问题,你十分钟就能让学生明白;别人一周的任务,你三天就能完成,剩下的时间都交给了学生,他们课上练得多了,课下负担轻了,这不就是高效教学吗?

第四问是:“运用技术了吗?”现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当中,关于信息技术、理科实验、电化教学、体育艺术等方面设备、仪器的规定,已经成为刚性指标。就连过去被人们视为“收底儿”的学校,也都统一“武装”得像模像样了。设备、仪器齐了,用与不用可大不一样。谁都知道,总在那儿动手的学生,能力就是强;谁都明白,这些用“银子”买来的东西绝不是摆设;谁都会说,“宁可用烂了,不能放旧了”。可是,现实情况有时不能让人满意。不会用的并不多,图省事的的确有。所以,只把“配齐”作为刚性指标还不够,还要把“用足”也“刚性”了才行。当然,“用足”并不意味着鼓励滥用、乱用,而是要坚持该用的必用。所谓“该”用,主要是用在突破难点上,用在提高效率上。这里用上的技术可能“现代”,也可能“传统”;可能“高端”,也可能“草根”。不管怎样,也绝不能为“表演”、为“展示”而用。如果一节课上该用不该用的全用,十八般“武器”一起登台,人们的评价就只能是“热闹”、“浪费”。

第五问是:“目标达成了吗?”似乎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要求,其实不然。从“应试”时代到“素质”时代,“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本土理论,一直没被“撼动”。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是从效率、效果、效益的角度总结的教学规律,显然跟处于哪个“时代”并没有必然联系。如今倡导的高效教学,同样适用这一规律。只是三“清”之外,还有一“清”不能不补上,那就是“节节清”。否则,三“清”就容易“跑偏”。如果为这三“清”加课补课、多留作业,岂不走向反面?加上个“节节清”就把握准了方向。要是每节课都能达成教学目标,“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也就有了基础。当然,学生情况不同,所要达成的目标也不应该“一刀切”,但是要明确和落实基本目标。教师首先要保证这个基本目标,让“困难”学生能在课上达成。因此,讲的时候要多问问他们,练的时候要多钉钉他们。“困难”学生目标达到了,“全体”学生还会有问题吗?

第六问是:“课后反思了吗?”这是课程改革以后正式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不能说以前没有“课后反思”,可始终不像如今这么重视。但是,如果重视“过”了,倒容易流于形式。你要是查反思笔记,肯定都给你“反思”齐了。因为,网上的“反思”要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这条标准就不同了,它要求课后立即反思。其间,还特别希望行家指点迷津,以提高应对能力。这次评估验收就有意朝着这个方向引导,一下课,评课的就找教课的“聊”。教师们不但很接受,而且很欢迎。用他们的话说,自己及时反思加上专家及时引领,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这不正是课后反思的目的所在吗?

“六问”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肯定会拉开“档次”。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坚持“问”下去。一旦“六问”标准成为长效评价机制,教师们就会在这六个方面,由被动走向主动,由要求变成追求。

企业党委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探索 第4篇

企业党委工作考核评价的目的、

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考核评价的目的:对党委工作作出全面、客观、准确评价,提高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考核评价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大力推进党委工作管理和制度创新,努力把党委建设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考核评价的基本思路:对党委在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主要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构成考核指标体系,按指标的权重设置维度,设置标准分。把党委工作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对照标准进行量化评分。按得分多少,评价党委工作,以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之目的。

确定考核内容,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重点工作内容。根据不同时期党委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若干项工作内容。本文归纳以下十个方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基层党组织建设;主题活动、专题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反腐倡廉建设;党管干部和人才;群众工作;稳定和安全;党委自身建设。

上述考核内容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主题活动、专题教育”一项,2011年、2012年为创先争优活动,2013年、2014年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年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

建立党委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上述十项内容确定为一级考核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可根据其工作内容设置2~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成考核指标体系。

确定一、二级指标的权重标准分和奖励分。十大指标的总分定为1 000分(定义为标准分)。根据每个一级指标的涵盖工作内容多少、工作的重要性确定相应的权重分,以此类推确定二级指标标准分。同时为了鼓励争创先进,全面评价工作业绩,设置加分指标。对获得相应级别荣誉和上级通报表彰的,给予奖励分,按荣誉、表彰的级别给予不同的加分。标准分和奖励分构成考核评价的总分为1 200分。

详见《党委工作考核评分表一》。

考核的方式及程序

党委工作的考核评价采取党委自评、群众评价、集团公司党委(上级党委)组织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党委工作考核总成绩按以下方法计算:

1.党委自评分、组织考核分=标准分数+奖励分数;

2.总成绩=党委自评分数×30%+群众评价分数×20%+组织考核分数×50%。

党委工作考核结论及分类:根据评分成绩,按被考核单位成绩排出优秀、达标、一般、后进等层次,作为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改进工作的依据和参考。比如:总成绩1 000分及以上为优秀;总成绩900~990分为达标;总成绩600~890分为一般;总成绩600分以下为后进;等等。

同时引进否决制应用。在上述考核评分的基础上,还需参考生产经营、安全稳定等方面要求和情况进行一票否决。比如考核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被评为优秀或达标党委:企业不能完成生产经营指标;发生重大安全、工伤或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经济案件;发生严重污染环境事件;发生重大不稳定责任事件。

考核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及程序

集团公司党委负责全系统考核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企业党委负责本企业党委工作的考核评价,并成立考核小组、负责具体工作。集团公司下属企业党委对本单位党委工作情况进行自查和考核评分。集团公司党委对下属企业党委工作考核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考核评价按以下程序进行:

考核准备。考核评价可一年一次或两年一次,原则上安排在十二月份,最好与年度工作总结结合起来进行,下属企业党委对党委工作考核进行布置,认真作好准备,使党员、职工明确考核的内容、程序及要求,党委班子要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党委自评。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或党员大会,党委书记向大会报告本年度工作,安排下一年度工作,与会党员对党委工作进行评价,并根据《党委工作考核评分表一》分别打分,对分数统计汇总,其平均值作为党委自评分数。

组织考核。集团党委考核小组深入被考核党委所在单位,以适当形式分别召开党内外人员座谈会,查阅党委基础资料,听取党委工作汇报,根据《党委工作考核评分表一》打分,确定组织考核分数。

群众评价。群众评价的指标设置与《党委工作考核评分表一》标准分基本一致(见评分表二)。组织考核时,考核小组召集部分有代表性的党外职工根据《党委工作考核评分表二》分别打分,考核小组对分数统计汇总,其平均值作为群众评价分数。

详见《党委工作考核评分表二》

分析划类。考核小组根据考核总成绩对被考核党委进行划类,向集团公司党委报告考核评价结果。

总结经验、反馈结果。每次考核结束之后,上级党委及时向被考核党委反馈考核结果。总结成绩、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考核结果运用

l.党委工作考核结果纳入“三优”工程综合评价(企业发展做强做优,党的建设创先争优、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厚德培优)重要内容。(注:本人对“三优”综合评价将另文进行研讨)

2.党委工作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党委的主要依据。

3.集团公司党委可将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考核挂钩,对评为“优秀”的党委所在单位和党政负责人给予适当经济奖励,对评为“一般”或“后进”的党委所在单位和党政负责人作出适当经济处罚。

4.集团公司党委要及时总结推广“优秀”党委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分析“一般”和“后进”党委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整改,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胡 正)

美丽乡村考核评价办法 第5篇

一、基层组织建设。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明显,村级班子结构优化,村级组织健全,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双带双创”比例达到85%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中当年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得3分。如班子成员中当年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不得分,其余酌情扣分。

二、村庄规划。指村庄建设规划及“美丽乡村”专项建设规划情况。

(1)村庄建设规划做到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得1分,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分。

(2)根据村庄建设规划,对中心居住点美丽乡村创建环境提升设计方案和节点、亮点等工程的设计,得1分,否则不得分。

(3)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居住建筑用地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得2分;每发现一户农房新建项目占地超标或没有落实建新拆旧规定的扣1分,直至不得分。

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及其它收入发展情况。总分4分。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指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完成村域内“农村道路网化工程”得1分,否则酌情扣分。完成沼气、太阳能、厕所改造,分别得1分,否则不得分。

五、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指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便民服务等发展状况。总分5分。

建有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窗口、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广场、标准村级卫生室、保障救助服务站、村务公开栏、法制科普栏等。

六、农民社会保障。指农民享受医疗、养老、就业等社会保障情况。总分3分。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指本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占全村应参加总人数的比率达100%,得2分。

(2)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参保人数占可参保人数达到90%以上得1分,每降低5个百分点扣0.5分,直至不得分。

七、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及农民创业。指本村特色优势产

业发展及农民创业情况。总分为4分。

(1)全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占农业经营总面积的比例。

(2)全村规模经营种养户及在二、三产业创业的户数

八、村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

(1)道路硬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得3分。道路不符合硬化建设标准或硬化比例不足视情扣分。

(2)村庄亮化。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100%,且维护到位、使用正常的,得2分,路灯安装量不足、损坏不及时维护则酌情扣分。

(3)村庄绿化。指村内道路硬化及村庄亮化情况。总分为5分。村内主要道路实现全绿化,农宅之间有绿化带,村庄绿化树种丰富、乔灌草合理搭配、有特色,得3分,达不到上述要求者视情扣分。

(4)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按照村庄建设规划、村庄人口分布和自然村落布局合理配置垃圾箱、垃圾清运工具,且各类环卫设施保持干净整洁、不破损,垃圾箱、桶内垃圾不外溢,得2分,配置不合理或管护不到位的酌情扣分;垃圾收集处理。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实现区域集中处理,村域内无成堆垃圾,路边无明显垃圾,绿化带、花坛、公共活动场地无垃圾的,得2分,每发现一处扣0.5分,直至扣完。

九、农村卫生厕所改造。指彻底消灭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村内公共场所建有公共厕所,各农户家庭的卫生厕所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情况。总分5分。

十、村庄长效管理机制。指行政村建立健全村庄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长效管理维护机制情况。行政村合理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垃圾清运人员、园林绿化养护人员、公共设施维护人员,并明确各类人员管理维护区域、责任的得2分,人员配备不合理或责任不明确的视情扣分。

十一、农村文化建设。指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情况。总分为4分。

(1)文体设施建设。建有老年及青少年活动室(面积较宽裕、设施配套的球类练习室或其他活动室),得1分。建有标准篮球场等室外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得1分。建有乡村文化舞台,得1分。否则不得分。

(2)积极组建文体活动团队,经常性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

(3)建立美丽乡村宣传一条街,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得2分。

十二、计划生育达标率。指新生人口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比率。达到100%要求的得2分,不达标不得分。

十三、学前教育情况。指学前三年教育情况,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含95%)以上得2分,每减少5个百分点扣0.5分,直至不得分。

十四、庭院绿化美化。指农户积极对住宅小环境进行绿化美化的情况。总分为3分。

(1)庭院绿化。行政村通过培育庭院绿化示范户、免费(优惠)供应庭院绿化苗木、指导农户开展庭院绿化种植养护、开展庭院绿化户评比等措施,积极推进农户庭院绿化开展,有庭院绿化空间(指围墙内)的农户80%以上积极开展庭院绿化且效果明显的,得2分,比例每降低十个百分点扣0.5分,直至不得分。

考试考核评价管理办法 第6篇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科学合理地测评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以人为本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整体评价,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改革传统的单纯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程度为主的,以卷面笔试为主要形式的单一的结果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同一性评价的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法,建立与全面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考试结合、模拟仿真与现场考试结合、终结性与过程性考试结合、静态与动态(笔试与口试)结合、专业考试与能力评估结合、课程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企业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整体性评价方案。

二、基本要求

学院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及教学环节均必须进行考核。依据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理实一体化课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依据课程的考核方式,将课程分为考试课程和考查课程。需在学期课程结束时,安排终结性考试的课程为考试课,每个专业每学期安排的考试课程不超过五门;以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和阶段性考核作为考核方式的课程为考查课。考试课采用百分制计分,考查课用采用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制。五级记分制与百分制的折算方法为:优秀:90(含90)—100分;良好:80(含80)—90分;中等:70(含70)—80分;及格:60(含 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根据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掌握的规律,各课程要加强、加大形成性和阶段性考核的力

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开发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实施课程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和创新,要将构成职业能力的各要素(知识、技能、人际交流、社会责任、方法、创新、职业态度、团队协作、行为习惯等)作为整体纳入课程考核的内容,并以恰当的考核方式实施形式多样的有效考核。

三、基本素质和能力课程考核与评价规定

基本素质和能力课程是为专业服务和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文化素质需要而设臵的课程,包括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和基本能力模块课程。该类课程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加强学生的日常训练和考核。结合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应着重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英语应用能力、普通话、书法、应用文写作教育。

1、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核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为基本要求,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熟悉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的相关操作。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由信息工程系结合专业情况命题,制定课程合格标准报教务处备案,各系部按要求进行考核。

2、公共英语课程考核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为根本目的,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考核分为英语日常测试与期末考试采用口语考试进行。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学生在毕业前应达到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水平。日常测试采用口语考试方式进行。

3、专业英语课程考核以语言知识为主考核学生对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内容除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外,注重与相关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学生就业实际为导向,模拟学生可能在工作中遇到与英语有关的问题,如阅读英语操作说明书,用英语向

外商介绍相关产品等。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总结,设计出最能和就业接合的教学方式,在注重加强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专业英语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针对性的职业外语交际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文献中常用的固定词汇与英语翻译技巧。

4、高职实用语文课程考核应加强普通话、书法、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考核,同时应结合系部、社团活动、辅导员,组织相应活动,促进各项能力在日常中的应用。具体要求由人文社科系制定合格标准报教务处备案,其他各系部组织实施。

四、理论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理论课程的考核侧重点不同,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选择。

1.平时综合表现(20%)+单元测试或课内实验(20%)+期末闭卷考试(60%)

该模式适用于《高等数学》、《工程力学》等理论性较强课程。这类课程不仅是各专业课程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载体。平时综合表现包含考勤、课堂互动、作业等;应加大对平时学习环节的监控,通过单元测试,从而使同学重视“过程”学习,促使同学由突击学习向过程学习转变,养成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期末闭卷考试,则对课程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评价。

2.平时综合表现(20%)+实践论文(40%)+开卷考试(40%)

该模式适用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营销策划》、《城市道路环境概论》等考核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课程。该类课程重点考查学生的自主发展、理解能力和理性思维的训练。这种模式考核,通过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加大实践环节,可以多方位开

阔学生的视野,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多方位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自我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期末采用开卷考试,教师应加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考试难度,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具有创新精神的答案应在分数上给予肯定,从而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传统考核模式。

3.平时综合表现(40%)+作品制作(60%)

该模式适用于《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网站设计与制作》、《动画设计》、《工程测量》等带有设计、制作性的课程,采用制作作品的考试形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后,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制作,从而达到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效果,真正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使学生在考试中感觉到的不仅仅是压力,更多的是理论转化为成果后的喜悦,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计算机网上考试

该模式适用于题库较完备的课程。通过建立题库,学生在计算机上随机抽取试题进行考试,每个人抽取的考题都不一样。该类考试题型应以选择、判断题为主要题型,考试组织简单,无需监考、评阅试卷,网上可以直接出结果。

五、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实施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考核时应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结合的考核,注重技能的训练与提高。

1.平时综合表现(20%)+ 任务工单测试(20%)+期末技能测试(60%)

该模式适用于《汽车综合故障诊断》、《汽车电路与电气系统检修》等工作任务课程。任务工单包括任务描述、信息收集、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结果检查五个部分,在任务描述部分由教师

提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在信息收集部分,学生应学会搜集资料,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在制定计划部分由学生制定解决问题的详细计划和实施步骤;在实施计划和结果检查中,学生应解决、排除任务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故障),并进行总结、交流、成绩评定等活动,这样既考理论,又考实践,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期末由教师制定出考核学生综合技能的技能考核题库,学生随机抽取,进行技能测试,考核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2.平时综合表现(40%)+动手能力(40%)+口试(20%)该模式适用于《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检修》《汽车营销实务》等课程。要求让学生既会答题,又会解惑;既会干活,又会说话;既会理论,又会操作。实践操作能力的考试不能只看步骤、结果和分析,对于用其他方式同样达到目的另辟新路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专业口试要求学生语言流畅、措辞得体。同时又有必胜的信心,将大胆的发言、谦虚的态度等也纳入评分的范围。

3.平时综合表现(20%)+ 任务工单测试或项目完成(40%)+期末笔试测试(40%)

该模式适用于物流管理、汽车技术服务营销等专业内既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理论知识的课程。该类课程平时的考核可以设臵任务、项目或案例,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期末进行笔试,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六、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与评价规定

1.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业成绩,采用优、良、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制。

2.校内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应依据专业特点和教学目的,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目标,综合学

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学习成果(作品、设计文件等)、职业资格考试、应知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等结果性考核成绩和职业(学习)态度(道德)、遵规守纪、出勤情况、工作单、日记、报告,同时兼顾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与协作等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其中结果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60%。各专业应依据专业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特点制定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

3.校外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由企业(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共同组成。企业评价可从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责任心、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意识、职业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诸方面进行评价,由企业在学生实习结束前进行考核鉴定,占总成绩50%;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巡回检查情况、学生实习手册、专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鉴定,占总成绩50%。若企业评价不合格,则该教学环节的综合评定按不及格处理。各专业应依据专业和各校外实践教学特点制定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报教务处备案。

4.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考核不及格者,按一门课程不及格处理。由于过程考核或企业评价不合格导致的集中性实践环节不及格者,必须重修该实践教学环节;因结果性考核不合格导致的集中性实践环节不及格者,允许重做一次后按规定的比例综合评定成绩,仍不合格者须重修该实践教学环节。重修由学生所在系部于学生结业后随在校生的该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一同进行。

七、课程考核与评价的资格审查

在期末停课考试前,任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考核资格进行审查。

1.学生必须按照授课计划要求和课程安排,参加所修课程的

各教学环节的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及任课教师布臵的其他学习内容,方能参加课程的学期终结性考核和课程学业成绩评定。

2.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课程的学期终结性考核:(1)缺课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含实践性教学)1/3及以上者;

(2)学期中途经批准休学、退学者;(3)全学期缺交或不按期交作业超过1/3者;

(4)未完成或未达到课程内含实践教学部分教学要求者; 该课程若为考试课程则取消期末考试资格,课程学期成绩按零分计;若为考查课程则取消期末课程考查资格,课程学期成绩按零分计。

3.停课考试周前3天任课教师应将取消课程考核资格的学生名单及原因报送学生所在系(部),由系(部)核实后,报教务处公布。

八、课程考核的组织

1.考查课、考试课的过程性考核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计划的安排随课进行。

2.考试课的学期终结性卷面考试由教务处按照校历统一安排考试日程、考场及监考教师;由于教学进程的原因需提前考试的课程和班级以及采取非卷面考核方式进行考核的课程,由各系(部)组织落实,报教务处备案。

3.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学生,符合有关规定的,可给予一次正常补考,补考一般安排在下一学期进行,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补考时间,全院性公共课程的补考由教务处负责组织管理,其他课程的补考由各系(部)负责组织管理。补考成绩折合为总评成绩后报教务处,补考仍不及格者须参加毕业前组织的清考,如仍不及格者须重修该课程、并随下一届学生考试。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不得参加课程正常补考或完成教学环节后才准予以补考:

(1)因缺课导致课程考核不及格者;(2)旷考、参加考核无故不交卷者;(3)未办理注册手续和暂缓注册审批手续者;

(4)对于因病或其它事由请假经批准,缺课超过该门课程学期总学时1/3者,视学生补习情况和任课教师意见,经学生所在系(部)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5)对于全学期缺交或不按期交作业超过1/3者,应在正常补考前将全部作业完成,经任课教师确认,学生所在系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6)对于未完成或未达到课程内含实践教学部分教学要求者,应在完成或达到有关实践教学部分要求后,由任课教师确认,学生所在系(部)审核和教务处同意后方能参加正常补考。

4.学生经批准申请缓考的课程,随同该课程的补考环节进行,成绩按正常考核处理。

5.学生毕业前所有不及格课程允许在毕业前给予一次重修学习考试。毕业前的重修学习考试由教务处负责计划编排和试卷管理,各系(部)负责具体考务工作,并将考务安排情况报教务处备案。

九、试卷审批及印刷程序

1.为了保证试卷的制作质量,加强试卷的规范化建设,所有试卷及评分细则、命题计划和考核审核表等都应当使用学院统一的模版,使用A4纸单面打印,做到字迹清晰,图形准确,整齐美观。

2.命制好的试卷、评分细则、命题计划表、考核审核表等,须交教研室主任及分管教学工作的系部主任审核。审核合格后,交由教学干事,以备印制。

3.各系部应于考核前15天将经过审核的试题、评分细则和考核方案表由教学干事统一报送教务处,由教务处从中任意抽取其中一套作为期末考核用卷,送学院试卷印刷室制卷。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印制期末考核试卷。

4、各教学部门应高度重视试卷的保管和各个环节的保密工作。教师在命题时应做好保密工作,在计算机上命题的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黑客侵入计算机窃取试题或其他途径的泄密;存放有试题的计算机或磁盘,应杜绝除试卷保密员外任何人的接触;期末辅导时,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把考试内容泄露给学生。因泄密造成不良后果的,按教学事故论处。

十、试卷评阅与成绩登录

1.各门课程的试卷评阅一般由课程所属教研室组织进行。由多位教师讲授的同一门课程,应采用统一阅卷时间、统一评分标准、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集中阅卷。由一位教师单独开设的课程,教研室应安排其他教师参与阅卷,教研室主任负责审核。

2.阅卷完毕,应认真进行复查。发现分数错误需更正的,应使用红笔在错误处打一斜线,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得分并签上更正者全名。总分更改时,应有2名教师签全名。

3.任课教师应于考核结束后三天内将评改好的试卷送本单位分管教学领导审核。考核结束一周内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学生成绩的网上提交,并打印出成绩单一式三份随试卷及试卷质量分析交开课单位。当学期考核周结束两周内,教学干事应将教师提交的成绩单加盖系部公章后交教务处进行成绩确认。

4.对缺考、缓考、重考或作弊考生,登录成绩时,应在“备注”栏相应选择“缺考”、“缓考”或“作弊”选项。

5.课程考核结束后,教研室应组织教师做好课程考核质量分析。考核质量分析应就命题质量(知识点覆盖率、难易度、区分

度)、学生答题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考察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情况,对考核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分析原因,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6.考核结束后一周内,阅卷教师应将考核相关材料按课程归属交相关系部教学干事归档,以免丢失。

7.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课程成绩评定程序

(1)提交的资料: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有企业指导导师签字)、指导教师顶岗实习周志、专项任务、企业盖章后的工作经历证明、顶岗实习调查表等;

(2)校内指导教师考核专项任务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答辩;(3)校内指导教师依据上述资料评定学生综合成绩。

十一、课程成绩的报送与公布

每门课程的期末考核、补考、缓考成绩,任课教师应在考核结束后一周内,实践教学环节在该环节结束后一周内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录入成绩。课程的成绩登记表须经教研室主任和系(部)主任审核并签字。由于错批、漏批考卷等原因需要改动已上报的成绩时,须由任课教师提出书面报告并附原始依据,经开课系(部)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由教务处成绩管理人员进行更正并备案。

学生可登录学院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成绩查询,学生对评定成绩有疑问时,应向学生所在系(部)提出书面申请,由学生所在系(部)和开课系(部)协调查卷事宜。

十二、试卷及保存

各门课程的期末试卷、补考试卷、缓考试卷,均不能使用已使用过的试卷。考试课程的期末考试、所有课程的补考及缓考的样卷和学生答卷,由开课系(部)组织保存至该课程考试后四年,以备查阅。

十三、监考员工作职责

1.监考是学院每一个教职员工的义务。监考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作好考场的监督、检查工作,应维护考场纪律,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2.监考人员在考试前20分钟到达考务办公室领取试卷后,直接到达考场,认真清理考场并做好考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考生按时入场。所有符合考试资格的学生应持有效证件进入指定考场应考,无证件者不得进入考场。

3.监考人员应在考试前5分钟发放考试专用草稿纸和试卷,发卷时应由监考员亲自发放,不得由学生传递。

4.监考人员在监考过程中应一前一后,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不得在考场内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如吸烟、谈笑、看书报、翻阅学生试卷、接听手机、吃东西等。不得离开考场。不得对试卷内容、题意作任何解释和暗示,不得任意提前或推迟考试时间。

5.考试结束前15分钟,监考人员应提醒学生。考试时间结束,应要求学生立即停止答题,并要求学生将试卷和考核专用草稿纸放在本人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卷完毕,清点无误后,考生方可离开考场。学生如带走试卷或答题纸的,监考人员应立即追回。

6.监考人员在考试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有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对作弊者,应当场指出并收集证据,做好记录,并让学生本人签字确认。如学生有继续考核的意愿,可让其继续参加考试。如学生违纪或者作弊行为对考场秩序造成影响,导致考试无法进行的,应当停止其考试,责令其离开考场。监考人员应在其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并在考场记录中简要说明违纪或作弊的事实。考试结束后,将相关证据送交教务处或开考单位教学干事。凡对考试违纪、作弊情况隐瞒不报,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对当事人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7.监考过程中如发现试卷缺页、缺题、泄题、集体作弊、通

讯作弊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巡视员或教务处。

8.监考人员应认真如实填写考场记录中的各项内容,于考试结束后与试卷等相关考试材料一并交由开考单位指定地点。

9.监考人员因故不能监考时,应事先向所在系(部)请假,并统一到教务处备案, 严禁监考人员私自串换监考。

10.监考人员在监考工作中违反监考规范,按教学事故论处。

十四、考生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理

1.学生应携带本人学生证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规定的课程考试。

2.参加考试的学生应在考试开始前15分钟进入考场,并按考场安排表安排的座位就座,就座后自觉将本人证件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监考员查验。开考后迟到15分钟者,取消该科目的考试资格,按缺考处理。考试进行50分钟后方可交卷离开考场(另有规定的除外)。

3.参加闭卷考试只准携带必要的文具(包括教师允许带入的计算器,但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不得带入);开卷考试只准携带教师规定的书籍、笔记和文具,其他课本、笔记、作业、字典、手机、语言学习机、MP3、MP4等物品须自觉地集中存放在监考人员指定的地方。

4.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在考场应关闭各种通讯工具,不得对外进行任何形式的联络。

5.学生应做好考前准备工作,考试期间不得随便离开考场,如有特殊原因必须离开的,应先征得监考人员同意。凡擅自离开考场者,不得再进入考场。

6.学生领到试卷后,应先检查试卷与考试科目是否相符,有无空白页、缺页、破损,并在试卷上写明学号、姓名、系、专业和班级。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请监考人员处理。

7.学生在考试中如遇试题缺页,错漏字或印刷不清楚时,可在原座位举手(不要站立)向教师询问,但不得要求教师解释题意。

8.考试进行中,学生不得离开座位任意起立和走动,不得东张西望,交头接耳,不得代答和传递试卷、纸条等。闭卷考试不准翻阅书籍、资料、笔记本。不得擅自互相借用文具,如确需借用需经监考老师同意,并由监考老师代为借还。

9.考试过程中,学生应将试卷叠放于自己面前桌面上,不得分散在桌面上,或有意让他人偷看抄袭。

10.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卷,考试时间结束,应立即停止答卷,并将试卷和草稿纸背面朝上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卷结束,方可离开考场。提前完成考试的考生,应举手向教师示意,由监考员收取试卷和考核专用的草稿纸后方可离开考场;凡提前交卷的学生不得在考场或考场附近停留或高声交谈,以免影响他人考试。

11.学生不得将试卷和考试专用草稿纸带离考场。12.除特别规定外,学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圆珠笔、钢笔答卷(作图和涂黑代码除外),不得用不同颜色的笔交替答卷。字迹要工整清楚,卷面整洁。

13.考生违纪处理程序:

(1)监考人员将监考情况纪录表连同该考生试卷和作弊材料报教务处。

(2)教务处核查,并在二个工作日内会同学生处按学院的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学生所在系部,由系部负责通知学生。

(3)违纪考生对处分不服的,自接到处分决定之日起三日内向学院提出申诉,请求复议,教务处负责受理违纪考生不服处

分的申诉。

(4)逾期不申诉的,该处分决定即行生效。

14.学生在考试中作弊并受到纪律处分的,取消其当年评优、评先、评奖资格。

十五、巡视员职责

1.巡视员的工作职责是对监考工作进行巡视和检查,负责对监考人员、考场秩序、考生考试纪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考场进行量化评估。

2.巡视员应于正式考核前15分钟到达所巡视的考场。3.巡视员在巡视过程中,应认真检查监考人员到岗情况、履行职责情况、考场安排、考场环境等。

4.对发现的问题,应将时间、地点、人员、主要内容记录在“郑州交通职业学院考场巡视表”中,及时与监考人员沟通、落实,提出整改建议。

5.对发现的严重考试事件,如集体作弊、利用通讯设备作弊、试题泄密、试卷错误、考场安排错误等,应第一时间向教务处报告。

6.巡视员巡考过程中不得离开考场,或做其他与巡视无关的事情。

7.巡视结束,每考场填写一份“郑州交通职业学院考场巡视表”交教务处存档。

十六、附 则

1.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其它与本办法冲突的制度、办法、通知以本办法为准。

2.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上一篇:营业感悟范文下一篇:浅谈怎样做好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