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王安石 拼音

2024-06-26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拼音(精选6篇)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拼音 第1篇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2分)。

4、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6分)

答: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2分)。只要努力践行,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是能够做到的(2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拼音 第2篇

【作者】:王安石——《登飞来峰》

【内容】: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赏析】:

王安石登飞来峰 第3篇

作为一名官员,自然是需要注意仪表的,然而王安石却从不管这些,他在生活中极其不修边幅。据载,王安石可以长时间不梳洗,外衣上也总是有油渍汗渍之类的污斑,而他从来不以为意。传说,有一次王安石难得和朋友们去洗澡,朋友们特意在王安石从浴池出来前,把他的脏外套换成一件干净的长袍,想看看他是否知道自己的衣服被调换了。谁知道,王安石出来后,坦然地穿上了新长袍,并没发现任何异样。对于王安石来说,只要身上有件衣服就可以了,至于穿的衣服究竟怎样,他并不在意。

对于吃,王安石也不讲究。有一次,朋友悄悄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王安石特别爱吃鹿肉丝。王夫人感到很奇怪,丈夫从不特别钟意某一样食物,怎么会突然爱上鹿肉丝呢。朋友说,王安石的确是把整整一盘鹿肉丝都吃光了。王夫人便问:“你们当时把那盘肉丝摆在什么地方?”朋友说:“摆在王相公的正对面。”王夫人这下明白了,她对朋友说:“你明天把鹿肉丝摆远些试试。”第二天,朋友按照王夫人的吩咐,把鹿肉丝摆得离王安石远远的。果然,王安石只吃离他最近的菜,对他“热爱”的鹿肉丝,再也不动筷子了。

当时的一些社会名流,比如苏轼的父亲苏洵,就很看不上仪表邋遢、为人古怪的王安石,而另一位北宋名臣韩琦,也曾因王安石蓬头垢面而对他有些看法。就连宋仁宗,也因为王安石的一次古怪的行为而认定他虚伪矫情。不过王安石对这些都毫不在意,他以天下为己任,对他来说,只有如何更好地改造这个世界,才是他真正关心的事。

王安石十分聪颖,据说能够过目不忘,写文章也是倚马千言,和人辩论时,更是旁征博引,雄辩滔滔。他二十一岁就考中进士,从此在地方为官。王安石做地方官期间,常常为处理政事通宵不寐,他多有改革,兴利除弊,每到一地,总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

这一天,三十岁的王安石攀登飞来峰散心。他登高远眺,脚下尽是缭绕的浮云,想到自己改革国家的宏伟理想,心胸一片开朗,写下了这首《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赏读报告单

站得高看得远

飞来峰在什么地方?对这个问题,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它是在绍兴城外的宝林山上,唐宋时,宝林山上有座应天塔,被人们称作塔山。在诗中,王安石称它为“千寻塔”,古代每八尺为一寻,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来形容塔极高。诗中说,飞来峰上有座高耸入云的高塔,听说站在塔上面,当鸡叫时就能看到旭日东升,不用担心有浮云遮挡住视线,因为人已经站到了最高处。

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这都是因为人身在高处时,视线会变得更加开阔,同时,心情也容易变得更加豪迈。比如在大家熟知的《登鹳雀楼》中,诗人王之涣发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叹。诗圣杜甫年轻时登临泰山,也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语。王安石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有抱负的政治家,当他站在高处时,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慨。

人生也是这样。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人会变得更有智慧,这时,过去遇到的困难,就变得像浮云一样不值一提了。比如在学习中,你在低年级时遇到的那些难题,现在看起来是不是变得容易了呢?这就是因为,和过去的你比起来,现在的你已经站在了更高的高度。所以,想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就必须加倍地努力,勇敢地提升自我。要知道,站到人生的高处,其实并不难,毕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写作启示录

写出不同的感受

放学路上,大康显得有些闷闷不乐。

阿牛关心地询问:“怎么了大康,犯了什么错误被批评啦?”

“倒是没犯错误,就是老师说我的作文不好,‘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大康垂头丧气地说。

“你写了什么?”

“上周末班级组织爬紫金山,我就把爬山过程写下来了。”

“你怎么写的?”

“大概是说,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紫金山脚下,向着山顶进发。尽管太阳很毒,身体很累,但我们有着顽强的意志,勇敢地克服了困难,爬到了山顶,我们激动地跳了起来。”

“确实很老套,一定有很多人这样写吧。”阿牛猜测。

“这倒被你说中了,杜小宝和郭大壮也是这么写的,所以老师才说我们三个‘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不过我是最先写完的,为什么说我‘人云亦云’呢?”大康挺不服气,感觉自己受到了冤枉。

“不要纠结这些啦。不如让我们研究一下,怎样才能把同一件事写出不同的感受,这样老师以后就不会再批评你的作文了。”阿牛说,“比如我们就拿苏轼和王安石的诗歌作示范。”

“苏轼和王安石?”

“对,课本里有一首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是写爬山,而且写得也差不多。”

“嗯,乍一看是差不多,尤其是两首诗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很相似。”大康赞同阿牛的看法。

“看起来相似,实际却又不同。大康,你觉得区别在哪里?”

大康思考了一会,说:“这两首诗的立意有不同。苏轼的《题西林壁》是单纯在说理,用‘只缘身在此山中’来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个问题,从而阐发出部分和全局的哲理。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则有抒情,‘不畏’这个词有诗人的主观感情在里面,表达了诗人对浮云不屑一顾的豪迈情怀。”

“说得真好。其实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发自真心。王安石是个改革家,一直要面对很多阻碍,因此才会发出‘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感慨,那一定是他当时从心底涌起的情感。所以同样是爬山,王安石和苏轼的感触不同,写的诗自然也不同啦。”

“有道理。”大康想了想说,“其实我爬山也不累,一路都在研究山上的花花草草,还拍了许多照片,我应当把这些记下来的。”大康一下有了主意,准备重新构思,写出有自己个性的文章。

(插画:蔡成恩漫画工作室)

王安石登飞来峰译文 第4篇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写了哪些内容呢?

登飞来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译文

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鉴赏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从全诗看,“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能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

只有登上“飞来山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赏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登飞来峰王安石教案 第5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句的意思,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和鹅》后,你收获了什么?是啊,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上看问题,看事物,就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看景致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宋代王安石的著名诗篇——《登飞来峰》(板书)

二、初读感悟

1、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诗,将诗句读准确,读流利,如果能读出诗的韵律美更好。

2、(一读:读准确,自由读,提问2个人读)大家读得很投入,哪位同学愿意代替王安石来把这首诗读一读?(你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准确,真了不起!)

谁还想尝试?(读两个人即可。你读得真投入,真像一个小小的王安石!)

三、通过朗读指导,理解诗意。

1、孩子们,如果能提出新的问题来研讨,更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看看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用笔轻轻在它旁边打上问号。(学生提问,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词句板书。要点:寻、闻(听说什么?)、畏、缘以及第三句等。)

2、通过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利用孩子的已有经验解决部分词语,查字典弄清楚“寻”的意思,句子理解放在整首诗学习中解决。

3、理解字词的意思是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二读:思考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读流畅,提问一人说诗意,一人读)默读或者小声读,边读边思考句意。提问诗意,再读。(读得更流利了。)

4、结合刚才学习的收获,想一想:假如黑板就是一张画板,结合你获得的信息,你想给上面填充哪些内容?(师随机板书:日、云、峰、塔)

再结合书上的插图,看看作者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他可能会看到什么?(脚踩白云,头顶蓝天,看着旭日东升,霞光万丈)什么时候?(结合生活实际,鸡鸣五更时漆黑一片,为什么会看到?)出示图片,如果站在山腰、山脚下,又会看到什么?(站在山腰,看到白云缭绕在山腰,站在山底,会看见潺潺溪流,绿树红花)为什么会看到不同的画面呢?站在哪里眼界更开阔,看得更远一些?(原来站得高,才能望得远,高低不同,看到的景也各异呀!)你想起了哪些与之意味相似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老师也不禁想起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佳句。

作者站在高耸入云的飞来峰上,举手就可触及蓝天,举目四望,四周的景物尽收眼底,只见脚下白云翻滚,一轮红日徐徐升起,光芒万丈,他该是怎样的心情呢?(自信、自豪)(三读:感情朗诵,提问读,)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吗?(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高兴的心情,你抓住“不畏”读出了作者无畏的心情,你抓住“最高层”读出了作者豪迈的`心情,)

孩子们,古诗用词非常凝练,王安石仅仅用了28个字就表达了丰富的意境和自己丰富的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感情朗诵这首诗吧!

四、结合背景,领悟主旨

孩子们,当年作者是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返回家乡江西临川时,途经杭州,写下《登飞来峰》一诗。此时作者年仅30岁,初涉宦海,正是年少气盛,志向高远,抱负不凡之时,那么作者登上飞来峰仅仅为了看日出吗?他挥笔写下的仅仅是自己游飞来峰的所见吗?老师想给大家出示一些资料:

出示背景资料:

1、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仁宗时期,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朝纲不振,奸臣当道,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大官僚大地主手中,地方乡里官吏腐败横行霸道,盗匪猖獗,民不聊生。长期的战乱使人民遭受宋、辽和西夏统治者的重重迫害,弄得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嫉恶如仇,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

2、交流新的感受。

(要点:看日出是对光明前景的向往,是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最高层”的寓意是诗人有着远大的理想、宽广的胸怀……)作者用眼前的哪一种景物代表了当时奸臣当道、官吏腐败横行、盗匪猖獗的社会现状?哪个词语表现了作者下决心冲破重重阻挠革除弊政变革现实的勇气和气魄?他心里装着的是什么?(原来他心系的是黎民百姓的命运,国家的前途,所以他才不畏奸邪,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他是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最高层)这里的高指的是?(他的志向如此的高远,胸怀如此的博大,)

原来作者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啊!

师:此时作者胸怀远大理想,高瞻远瞩,心里牵挂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满腔热血,一心报效祖国,看着旭日徐徐升起,他该怎样来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哪?(四读:同桌合作读,示范读,指名读1名,小组读,全班读)

(老师感受到了作者坚定的决心,老师感受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老师相信他一定不畏阻挠最终取得成功······)一起来朗诵这首诗。

(这一环节配乐指名朗诵到同桌朗诵,到小组朗诵,到全班朗诵。此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完成了古诗的背诵。)

王安石当时作为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能将人民的命运,祖国的前途牵挂在心上,那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该怎样做呢?那么就借这首诗来让我们表达自己的凌云壮志吧!

五、学习测试。(卡片)

1、孩子们,老师想,这首诗大家已经熟记于心,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默写了,默写前,谁能提前提醒大家一下该注意什么?(可能提醒大家书写要整洁规范,可能提醒大家易错的字等,让同伴的力量来帮助孩子成功。)同桌检查,师总结。

2、口头检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孩子总结诗的内涵: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胸怀大志才能有所成就等;

(2)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2、结束语:(并出示作业)

王安石站得高,所以不怕浮云遮蔽双眼,眼底的景物一览无余,会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宋代的苏轼来到庐山,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又会看到什么呢?

课外作业:

(1)自学《题西林壁》。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 第6篇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登飞来峰①

宋 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②,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③,

自缘身在最高层④。

[注释]

①飞来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灵隐山东南(一说是浙江省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山上有应天塔)。

②千寻塔:非常高的塔。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③浮云:飘浮浮的云彩,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望眼:远望的眼睛。

④自缘:缘,因为。身:自身,自己。

[译文]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丈高塔,听说每当清晨雄鸡报晓的时候,在塔上就可以看到红日初升。登上去就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这自然是因为站在了凌空的最高层。

赏析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创作以论说文的成就最为突出。

王安石出身于临江军(今江西樟树),生活在地方官家庭,自幼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而且他从小随父宦游南北各地,更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在他进入仕途地方官吏时,能够关心民生疾苦,多次上书建议兴利除弊,减轻人民负担。由于较长时期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所认识,“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考中进士,授淮南节度判官。之后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不少有益的事。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在青黄不接时,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1058年冬,王安石改任三司度支判官。嘉佑三年(1058)《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法度必须改革,以求其能“合于当世之变”,要求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抑制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和特权,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王安石认为变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人才,因此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改革取士。废明经,设明法科。进士科不考诗 赋考时务策,整顿太学,唯才是举,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登飞来峰 王安石 拼音】相关文章:

王安石《登飞来峰》原文和译文06-20

登飞来峰全诗赏析07-07

飞来横造句范文05-22

上一篇:这次我得到了锻炼作文下一篇:《9的乘法口诀》的教学反思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