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2024-08-01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精选8篇)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第1篇

就业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有效解决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因此,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对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

一、当前就业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方面,世界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逐渐开始衰退,GDp由1999年的5.0%降至2000年的4.0%。特别是美国的“9.11”事件后,全球经济更是大幅下滑,世界GDp2001年降至2.2%,目前一直在3%以下波动。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世界各国的失业率也日益上升。如总量占世界GDp达65%的三个主要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其2002年的失业率已分别达到6%、7.6%和5.3%,均创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的失业率较2000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日本的失业率比1997年上升了1.9个百分点。据2002年6月第九届国际劳工组织报告提供的数字,目前全球已有约10亿多人失业或就业不足。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最突出的发展问题。国内方面,我国目前有约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1460万城镇下岗职工,城乡每年还有约800—1200万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再考虑目前的国有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与深化改革,以及加入WTO后国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劳动力大军将会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1996年上升了整整1个百分点,且城镇登记失业率上升的速度在逐年加快。排除城镇登记失业率在年龄、户口以及不包括下岗职工等方面的限制,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测算,目前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大约为8.3%,其中男性为7.7%,女性为9.0%。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GDp增长速度由1995年的17.4%下降到2002年的8%,预计今年的GDp增长速度大概只有7%左右,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约为0.1的情况下,预计今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只有800万个左右,还不能完全满足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目前##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一)人口情况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县户籍人口71.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0.27%,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5位,比1990年“四普”增加35304人,平均每年增加3418人,年平均增长率为4.9‰。户籍人口中,常住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67.2万人,占总人口的93.64%;外出本乡镇半年以上人口4.5万人,占总人口的6.29%,其中:离开本县半年以上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常住本地户口待定人口491人,占总人口的0.07%。##县常住人口68.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6%,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6位,其中非农人口6.7万人,占总人口的9.79%。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7.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5位,占总人口的25.01%,比重超出全市1.11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2位,仅次于邵阳县;15—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46.2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67.27%,比重低于全市1.47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阳县高0.93个百分点,低于邵东、隆回1.6和1.8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排在倒数第2位;65岁及以上的人口5.3万人,在全市各县(市)中居第6位,占总人口的7.72%,比重超出全市0.36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3位,仅次于武冈市和新宁县。人口总抚养比(即0—14岁以及65岁以上的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居全市第二位,仅次于邵阳县,劳动适龄人口生活负担重。

(二)就业现状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县现有各类从业人员391241人,占总人口的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列第9位,在各县(市)中排在倒数第1位。各类从业人员中,男性211150人,占54%,女性180091人,占46%。按行业分组,农林牧渔业320177人,采掘业3327人,制造业19475人,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704人,建筑业10379人,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114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5598人,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13116人,金融保险业954人,房地产业125人,社会服务业2646人,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862人,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6450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45人,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3747人,其他行业1522人。其中,第一产业320177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1.84%;第二产业33885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66%;第三产业37179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9.50%。从业人员中,15—19岁的22087人,占5.65%;20—24岁的29332人,占7.50%;25—29岁的45616人,占11.66%;30—34岁的57903人,占14.80%;35—39岁的52146人,占13.33%;40—44岁的36668人,占9.37%;45—49岁的44288人,占11.32%;50—54岁的34828人,占8.90%;55—59岁的23472人,占6.0%;60—64岁的20770人,占5.31%;65岁及以上的24131人,占6.16%。未工作人口11.16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22.19%,占15—64岁劳动适龄人口的24.15%。未工作人口中,从未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

口5485人,占5%,失去工作正在找工作的人口3225人,占3%。据2002统计,2002年末##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共计20036人。其中:企业7744人,事业8763人,机关3529人,分别占38.65%、43.74%和17.61%。第一产业634人,占3.17%,第二产业4761人,占23.76%,第三产业14641人,占73.07%。2002年末农村劳动者33.11万人,其中农业劳动者22.29万人,占67.32%,非农业劳动者10.82万人,占32.68%。

(三)主要问题

1、就业水平低。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县虽然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实际就业水平很低。首先,人口就业率不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县总人口就业率仅为56.96%,比全市58.66%低1.7个百分点,居邵阳市九县(市)中倒数第1位。其次,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较低。根据2002统计资料,2002年末我县从业人员为35.41万人,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即从业人员占劳动力资源总量比例)为68.76%,而国家、省、市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分别为74.82%、73.22%和76.80%,高出我县6.06、4.46和8.04个百分点。再次,未工作人口比重高。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县未工作人口有11.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22%,比全市高0.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县每5个劳动力资源中就有1个未工作。另外,根据2002年的最新统计结果,我县2002年末城镇人口有100684人,而城镇从业人员只有23016人,城镇未工作人口比重高达77.14%,这就是说,##县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城镇人口处于无业或待业状态。这个比例超出全市水平6.39个百分点,比相邻县邵东、邵阳和隆回分别高27.1、9.34和26.73个百分点,居全市九县(市)首位,参见表二。超出2001年全国50.19%的比例26.95个百分点和全省63.02%的比例14.12个百分点。

2、就业结构严重落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81.84:8.66:9.50,就业结构严重落后,仍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不仅远远落后于国家50.1:23.0:26.9的产业就业结构,与我省60.4:14.6:25.0的就业结构仍有相当差距。就业结构的落后,一方面与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仍是主导经济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县近年来工业萎缩,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经济是一个不断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换,由农业为主导、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逐渐向非农业为主导、非农业的产值和就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二、三产业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最终成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主导产业。譬如,根据国际劳工组织1999年《劳工统计年鉴》提供的数字,美国1998年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比为2.67:23.86:73.47,日本为5.27:32.04:62.69,德国为2.86:33.83:63.31,经济与就业结构都处于发达的高级阶段。国内,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市如江苏江阴和常熟,其三产业就业结构比分别为19.31:52.19:28.50和24.6:47.3:28.1,也已进入经济发展与就业的中级阶段。比较之下,我县的就业结构显然还处在相当落后的初级阶段。

3、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职工日趋增多。2002年末我县实有耕地面积411704亩,乡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仅1.24亩,相当于湖南平均水平1.41亩的87.9%和全国平均水平2.77亩的44.8%,人多地少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如果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地,我县只需农业劳动力10.29万人。这样,我县农村约有22.82万人需转移就业,除去已经转移到非农行业的10.82万人,还有12万人将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而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退耕还林力度的加大,以及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越来越多。这些剩余劳动力继续留在土地上的边际收益为零,唯一的出路就是离开土地去非农行业就业,另谋生路。与此同时,随着近年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以及其他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下岗职工也日益增多。2002年末我县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达到9195人,其中下岗职工8410人,分别比1998年增加1614人和1838人,增长21.29%和27.97%。下岗职工和内退职工与在岗职工之比达到1:2.07,就是说,我县已累计有三分之一的职工下岗。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显示,2002年全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只有26.2%,且继续呈下降趋势。因此,绝大部分下岗职工仍将处于失业状态。

4、劳动力人口素质偏低。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县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以上教育的占1.28%,接受中专和高中教育的占9.69%,接受初中教育的占36.08%,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4.83%。其中,受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全市低0.57、1.06和2.15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84、2.15和1.87个百分点。与我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沙县比,我县受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比其低1.89个百分点,受高中(中专)教育的比例比其低2.93个百分点,受初中教育的比例比其低5.65个百分点。与沿海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更大,全国百强县排名首位的广东顺德,其大专以上教育、高中(中专)教育和初中教育的比例比我县分别高2.19、6.33和7.91个百分点。此外,我县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为8.71%,而全市为7.29%,全省为5.99%,全国为6.72%,分别比我县低1.42、2.72和1.99个百分点。长沙县的文盲率更低,仅为2.03%,比我县低6.6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劳动力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沿海经济发达县市也只有40%左右,我县2002年为37%,第三产业发展都不充分,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第三产业是我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当前,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日渐减弱;而二产业我县已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具比较优势,无法与之竞争,更无法赶超沿海发达县市;只有第三产业,在当前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为落后地区找准突破口,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例如印度,其九十年代以前经济还相当落后,工业也极不发达,但九十年代以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IT产业,从而一跃成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之一,其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出口综合指数(包括出口规模、质量等)更居世界第一位。第四,我县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目前,我县境内有佛教圣地“白云岩”、历史知名文物“大名禅院”和“文仙观”,以及省级风景名胜区“白水洞”、省级森林公园“龙山”等较为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加上我县毗邻邵阳市区,交通极为便利的区域位置,这对我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极为有利。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投资最少、见效最快、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朝阳产业”,其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促进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前面的“表一”我们可以看出,我市旅游业发展较好的新宁、城步、武冈和隆回,其人口就业率也是最高的,垄断了我市前四位。

(四)积极发展劳务输出目前我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在当前城镇化进展缓慢,二、三产业发展不快的情况下,要就地消化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显然困难较大,因此,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不失为当前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劳务输出对落后地区来说,既能缓解就业压力,又能增加地方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一举两得、两利双收的事业。据省统计局组织的有关调查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高的年份,GDp增长也较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较低,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回流的年份,GDp增长也较慢。另据有关部门测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约有15—20%的经济增长是劳动力部门转移的贡献,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墨西哥是一个由政府出面,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的国家,据墨西哥政府公布的数字,墨西哥总人口约8000万人,其中在国外务工的人数每年达800万人,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比例高居世界各国首位,这些国外务工人员每年为墨西哥挣回至少160亿美元。可见,劳务输出是一项双利的事业。目前我县的劳务输出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不大,且多属自发性,缺乏组织。据2000年人口普查,我县常年(6个月以上)在外务工和创业的人口为3.5万人,仅占总人口的5%。2002年出国务工的人数也只有30—40人,都属自发组织。因此,建议政府成立一个专门的劳务输出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五)鼓励发展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所谓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就是指自谋就业、家庭就业、组织就业、临时就业、社区就业、小时就业、阶段就业等等。在当前正规部门的正规就业正日益减少的情况下,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国家将从制度上为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和其它行业劳动者一样,享受社会保障等各项合法权益。目前,我县的非正规就业刚开始起步,2002年7月我县成立的首家家政中心——福利家政中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至今已有54个下岗失业人员在福利家政中心实现了就业,其业务亦开展得红红火火。

(六)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劳动者素质是就业之本,世界各国政府都把提高劳动者的人力资本素质作为促进就业战略的重要支柱。目前我县的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盲人口。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事业,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全县全面彻底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推广十二年教育,提高我县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我县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素养。再次,鼓励发展社会培训事业,积极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对返乡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培训以及对自主创业小业主的市场培训。

劳动力就业问题:某县劳动力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出路(第4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第2篇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这些劳动者既可以是高校毕业生也可以是其他人,而后者专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协议。

劳动合同是在明确工作关系后签订的关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而就业协议书是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相互选择的关系的确定,学校作为毕业生管理部门承担见证和监督职能。

劳动合同可根据《劳动合同法》处理,也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仲裁机构报送;而后者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协商取得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报学校毕业生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学生毕业到就业单位报到后,应尽快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

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别处于两个相互联系的的不同阶段,具体表现在:

1、主体不同:前者是指劳动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这些劳动者既可是高校毕业生也可是其他人;而后者专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工作协议。

2、内容不同:前者是在明确工作关系后签订的关于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而后者是双方相互选择的关系确定。

3、处理纠纷的部门不同:前者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处理,也可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劳动仲裁机构报送;而后者由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协商取得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报学校毕业生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值得注意的是,就业协议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学生毕业到就业单位报到后,应尽快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毕业生报到上岗以后,有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马上与之签订劳动合同,而是以就业协议书及其补充协议代为履行劳动合同的职能。虽然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均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但两者分处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同阶段,不能互为替代。

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书的区别和关联具体表现在:

(一)性质不同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在校时与用人单位协商签订的就业意向协议,也是学校编制毕业生就业派遣方案的依据;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明确毕业生就业后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二)内容不同

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就同意录用和接受聘用达成一致意见,并初步约定将来就业的基础条款,如服务期限、试用期限及试用期待遇等;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对劳动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更为明确和具体。

(三)时效性不同

就业协议书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时自动终止其效力;劳动合同的终止条件有两种:一是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二是劳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四)争议解决的主要方式不同

就业协议书发生争议,主要是按照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政策,由学校或上级就业主管部门出面协调解决;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主要是依据《劳动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采取调解、仲裁及诉讼的方式,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予以解决。

(五)互有关联

一般来说,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合同可以视为就业协议书的延伸。例如,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可以在就业协议书中约定试用期和试用期待遇,上岗后签订劳动合同时试用期条款按此约定执行;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试用期满后的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就业协议书的补充协议中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以认可和确定。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第3篇

目前, 有很多围绕对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相关关系研究的文章见诸报刊, 这些研究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措施和建议。李思[1]通过对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应的措施;赵慧、刘德鑫、张家来[2]从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关系出发, 在分析影响我国就业弹性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协调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李俊锋、 邹红美[3]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增长之间存在正向的双向因果关系。然而, 从省的层次来研究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相关关系的文献相对较少, 王娟、[4]熊建国[5]分别对宁夏、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进行实证分析, 从而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建议。

本文依据1992年~2005年的四川统计数据, 通过对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之间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分析四川省GDP对就业总量的弹性和三大产业的就业弹性, 提出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具体建议。

二、四川省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就业弹性

通常, 就业弹性被用来考察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互关系。就业弹性表示某一行业就业量的变化对产值变化的灵敏度, 用来反映某一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 即该行业的产值每变动1% , 劳动力相应变动的百分比。就业弹性越大, 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 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就业弹性水平比较低时, 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低, 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 此时, 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就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如果用E表示就业弹性, 用Y表示产值, L表示劳动力, 则就业弹性可以表示为undefined。下文用对数线性模型对的大小进行测度。令L=Lnβ0+β1Lny。令L=β0Yβ1, 对该等式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可以将其线性化LnL=Lnβ0+β1LnY。这里β1实际上就是E。因为undefined, 就业弹性E可通过对上式进行回归得到。

2.建立模型并计算

建立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的非线性回归模型:lnp=α+bLnY。其中, 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 P表示全部从业人员, Pi表示第i产业从业人员 (i=1, 2, 3) , α为常量系数, b为就业弹性系数。文中的回归方程计算是通过Excel来实现的。依据1992年~2005年四川省三大产业从业人员、国内生产总值 (GDP) 等数据计算得出表1。

资料来源:《四川统计年鉴2006》[6]。

(1) 对总体数据 (总GDP和总就业人数) 做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R2=0.972524 F=424.7465

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R2=0.972524, 说明拟合优度比较高, 并且都通过了检验, 说明方程和变量的显著性都较好。

从中可以看出, 在1992年~2005年期间, GDP每增加1%, 总的从业人员增加0.021%。

(2) 分别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与总GDP做回归分析, 结果如下:

R2=0.939222 F=185.44

R2=0.942781 F=197.7211

R2=0.9779 F=530.9405

通过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1992年~2005年期间GDP每增加1%,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减少0.1707%,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增加0.2058%,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0.412%。

三、现状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在1992年~2005年这个时段, GDP的增长为劳动力就业增加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并且呈现递增的趋势。但随着GDP的增长, 其分别对三大产业劳动力就业提供的岗位是不一样的, 从回归方程中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随着GDP增长递减, 第二产业随GDP增长递增, 第三产业随GDP增长递增幅度最大。说明了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 对三大产业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是不同的, 对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业拉动最为明显, 第二产业次之, 第一产业反而为负增长。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从表1中可以看出,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随着四川经济的发展, 从1992年的70.78%下降到2005年的51.5%;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2年的14.08%增加到2005年的19.7%;而增加最明显的是第三产业, 从1992年的15.14%增加到了2005年的28.8%。然而, 目前四川省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2005年底, 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北京为68.6%、天津为40.5%、上海为54.2%、广东为36.4%, 而全国为31.4%, 这意味着四川省第三产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远未得到充分发挥, 还存在相当大的就业空间。一般来说, 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 经济越发达,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所占比重就越大, 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已经成为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约为50%~80%。以日本为例, 第三产业的比重高是日本产业结构的特征, 日本吸收就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服务业, 尤其是专门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和饮食业;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优化调整经济结构, 在劳动力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即使制造业就业情况不佳, 但失业人数并没有增加, 这是因为服务业在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专门服务业的作用尤为明显。

四、对策建议

四川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 人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数量上总供给长期大于总需求, 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大, 形势十分严峻, 如何有效缓解四川省劳动力就业压力, 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面对四川省劳动力就业现状, 通过对各种制约因素和具体问题的分析, 并结合四川特定的省情、未来发展变动趋势, 为缓解当前四川省的就业压力, 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 兼顾一、二产业的发展

从回归模型中可知, 经济增长对第三产业就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 应该把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 四川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28.8%, 而发达国家的就业比重在65%以上,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从第三产业的特点来看, 它行业众多、劳动密集、技术密集、智力密集、行业并存、资本有机构成低, 可以吸纳各层次人员就业, 按等量投资计算, 第三产业所容纳的劳动力比工业多2至3倍。因此, 必须加快第三产业市场化进程,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具体要做好四点工作:一是实施有效的产业政策, 明确第三产业为发展的目标, 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二是放宽第三产业市场准入, 降低第三产业进入门槛与成本, 消除第三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三是继续鼓励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业的重组整合, 做大做强传统服务业, 充分挖掘和放大传统服务业的就业潜力;四是加快金融保险、教育培训、信息咨询、文化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以扩大就业面, 特别是针对社区居民的新兴生活方式和新兴需求, 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重视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并不表示一、二产业就应忽视。在国民经济的产业链中, 一、二、三产业互相依存, 互为条件, 内在关联性强, 彼此为对方提供实物形式或服务形式的消费品与生产资料。特别是根据产业的演进规律和我国的特殊国情, 更要重视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关联效应。通过加快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提高附加值和加工深度以及延长产业链条, 增强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

2.结合四川特色,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特色行业

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 开拓三产新领域, 要发展第三产业中对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大的行业, 积极倡导灵活的就业方式,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由于第三产业中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程度不同, 因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 要因地制宜, 充分发现需求并创造需求,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中对劳动力吸纳量大的行业以及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以“农家乐”为例, 通过“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的形式, 充分发挥乡村文化资源优势, 吸引旅游者, 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农家乐”将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 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实用理性的文化观念。“农家乐”发展至今, 小小的旅游项目做成了大产业, 成为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于一体的新兴旅游品牌, 为解决就业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四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美丽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山水名胜、文物古迹等, 因此, 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充分利用四川现有资源, 审时度势, 继续发展现有特色行业和挖掘发展潜在特色行业, 努力扩大就业, 为进一步缓解四川就业压力作出贡献。

3.重视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而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因此, 解决就业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人力资源开发。现代服务业, 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针对第三产业内部行业门类多、发展程度不平衡的特点,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强调多元化教育, 大力兴办各种相关的岗位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 采取专业培养和定期培训相结合的办法, 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高业务素质的三产业中、初级专业人才队伍, 从而为四川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以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李思.论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 (09) .

[2]赵慧, 刘德鑫, 张家来.经济增长与扩大劳动力就业的相关问题分析[J].当代财经, 2007, (06) .

[3]李俊锋, 邹红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05, (04) .

[4]王娟.宁夏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02) .

[5]熊建国.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02) .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第4篇

关键词:劳动关系;就业;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6-4;G642

引言:本文结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的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加以分析,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方法以及对比研究方法等主要方法和手段来深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的就业前景,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将“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做好细节,关注质量”作为院校的指导思想,通过成立的专门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本部分采用定量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来研究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

图1 近5届劳动关系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总体毕业去向统计

注:计算公式--近5年(2011~2015届)毕业去向各项人数/近5年(2011~2015届)应届总人数

据图所知,近5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比例分别为:出国3.4%,待分0.8%,二分30%,考研8.8%,派遣57%。派遣及二分人数比例占主要地位,大部分学生最终还是選择直接工作方式。但是,经过深入研究可知,虽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几乎达到100%水平,但是近两年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左右。

结合劳动关系专业近五年就业情况来开,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基本维持较高的就业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就业率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市场需求情况因素,还有课程设置、其他院校增设劳动关系专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劳动关系专业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劳动关系专业对于解决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劳动关系专业就业情况而言,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

我国各高校劳动关系专业为满足多元化就业形势,培养目标更倾向于国家公务机关及相关事业单位岗位。无论是名牌院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多形成培养公务员这一思维定式。上述情况严重背离了劳动关系专业的专业特点,国家机关能够提供的相关岗位较少也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国内部分院校在扩招过程中也增设了劳动关系专业,这种缺乏调研的盲目增设、扩大招生的情况进一步拉低了专业就业率。

2、专业认可度较差

我国就业市场对劳动关系专业认同度较低。这种情况主要源自两个方面:其一,劳动关系专业缺乏相应的职业规划,方向性的欠缺导致报考学生未能将自身情况与专业更好地结合起来。其二,政府与社会对于劳动关系专业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理解,突出表现于人才招聘单位提供的劳动关系岗位少之又少。

3、就业方向不明确

通过分析国内各高校就业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关系专业定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培养方向为经济学,主要侧重于劳动经济学方向;其次,培养方向为社会学,主要侧重于劳动法规与社会保障学方向;第三,培养方向为公共管理,主要侧重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方面的领导与协调能力。由于就业方向各不相同,造成用工单位与就业学生对岗位认识存在较大偏颇,毕业生无法更好地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目前,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时受到就业率、高校知名度、高校所在地域等主动因素影响。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为例,很多学生受到该院校在北京,属于部位直属院校的影响。这些学生填报志愿时忽视了院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就业方向的深入分析。

4、自身素质有待完善

由于劳动关系专业不仅需要较强的理论基础,还需结合相应的社会实践。因此,专业院校需重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提升学生的领导、组织、合作、沟通等能力的培养。同时,各院校应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只有通过更多工作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不断完善综合素质。

5、课程设置系统性不足

我国本科院校设置劳动关系专业较晚(2005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早设置了劳动关系专业本科教育课程),由于该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所学课程缺乏足够的系统性。

三、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前景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相关举措

通过调查法对国内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八所国内院校,以及国内十多所设置劳动关系专业的职业院校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该专业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1、专业招生受阻

受国内院校扩招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格局短期内无法缓解。另外,近几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院校与报考学生拥趸的方向,作为该专业的分支专业,劳动关系专业受到较大冲击。根据推测,这种负面影响还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增加。

2、就业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发展趋势

目前,劳动关系专业就业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且专业就业率也随之下降。受多种原因影响,这一格局短期内无法根本发生转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复苏与市场环境不断规范的进展,劳动关系仍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界对劳动关系专业认识的深入,各专业院校不断重新塑造专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劳动关系专业将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专业,就业趋势将从晦涩走向光明。

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需从多角度入手,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院校、学生个体与社会等多方位的参与才能有效地解决相关问题: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没有相关师资力量的院校加大劳动关系专业方面的投资,以此保证劳动关系专业学生专业性较为突出的优势。

其次,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弱化劳动关系理论教育,强化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如: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优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会被企业认可,进而提升专业就业率可能性。同时,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引入教育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系。

再次,我国各专业学生中有较大比例生源在入学前对专业认知度较低。入学后会因为心理落差造成对专业的抵触。院校应适当调整入学后学生跨专业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这样有助于新生对专业有足够的认识,并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最后,专业院校可单独或组成相关的专业协会,并借助网络、媒体等多种媒介不断宣传劳动关系专业的特色、优势,以此提升相关用工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如条件允许,还应在一定范围内组织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关大内、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探讨。这不仅能为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思路,还能以此实现专业的对外宣传。

通过个案法我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就业指导加以分析。针对上述不利因素,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断开辟出更好的就业指导思想,这也将影响着该学科的良性发展。首先,做好毕业生出口工作。通过积极的外部联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通过QQ、微信、电话、飞信等现代化通讯方式将就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其次,发掘专业优势。目前,我国很多管理类专业多存在“大而全、广而浅”的共性缺点。很多毕业生看似就业面非常广泛,但其专业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相距甚远。因此,劳动关系专业应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努力打造出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理论性的专业。再次,注重以实践为中心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数量与质量直接影響着毕业生与社会的融入效果,优质的实践不仅能让毕业生进行“软着陆”,还能快速得到用工单位的认可,让就业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同时,劳动关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组织、危机处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学校会针对入学伊始的新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通过四年的时间让学生有一个质的变化,蜕变为更加接近社会,更加接轨于岗位的可用之才。

结论:

本课题明确了几个重要研究观点:以通用和专业能力为培养重点、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导向、专业就业率有待提升。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具有较强的推动价值、平衡大学生的专业就业率,并奠定了劳动关系专业就业理论,对劳动关系专业的教育理论有长足的影响。本课题结合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大量数据,研究成果对我国劳动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具有实践意义。

本文还提出了以就业为龙头,以开发专业优势为主线索,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保障的专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常凯,等.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56—57.

[2]丁沧海.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8),23-24..

[3]王秀娟,徐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分析[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C].2011-01-08.

[4]石晶瑜.浅谈大学生就业与专业就业指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2009(07):109-110.

[5]朱晓妹,丁通达,连曦.大学生就业预期的影响因素研究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4):58-62.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第5篇

审核人张晓慧

初二历史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编号19

班级姓名组号

【课题】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授课时间】2013.6.17

【学习目标】

1、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就业 第6篇

我是考虑到大学生毕业及就业后将面临方方面面的难题而选修了这门课程的。选课之前,我考虑到了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点,是考了到现在刚刚是二年级,可以有较多的时间充实自己,那么在丰富课程的同时为以后就业或创业做铺垫,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第二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若成为打工一族,以我的专业特点,很可能会实行绩效工资制度,那么我就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部分有所了解;第三点,是我考了较为欠缺的部分,也即对于企业的人员招聘部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就业竞争中出头露脸,必须现在人员选拔上知根知底;第四点,是企业的薪酬福利及劳动就业关系方面的各种问题的考虑。

从第一点来说起,总的来说呢,我并不认为这门课有多么有趣或是多么生动,这门课不是影视欣赏,所以自己对自己学到的只是可能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在大体上,还是能感受到一些实用性的东西的。在中国的各个企业其实很少可以真正的弄清楚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大部分的理解就仅仅是体现在各个企业中设立的人事部。所以如果自己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认识,那么无疑这将是一个绝对性质的优势。

从第二点说起,其实主要是针对了自己的为了的就业。从我个人说起呢,我是比较关注工资及福利方面的事项的。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感触最大的其实并不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幅度,而是各方面物价飞涨的速度。在中国,物价方面的一个特点是:国际物价上涨时中国物价会马上飞速的跟着上涨,国际物价稳定时,中国的物价才刚刚平稳下来,当国际物价下调时,中国会体现出风雨不动的威严。(不是形势与政策的课程,所以不去评论政策问题)所以说如果在工作中没有一个较好的工资待遇,那么养活自己都成问题,要想生活下去绝对是不现实的。所以首先我需要保证自己的一个生活保障。

其实要想获得高薪职业,足够的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首先企业是由运营成本的,一营利性的企业组织不会花费高新去聘用一些没有足够的专业技能的人。但是在奖金、津贴等问题上,我认为还是需要个人注意的。因为我感觉在有些企事业单位中,即使企业的运营状态良好,他也不一定会在这些方面对职工关注太多。假若自己和同事在这些方面理解的都不多,那很可能会吃亏的。同样道理,如果将来自己会有一个自己的企业,若在这些方面做到不好,那是很难留住或吸引足够优秀的人才来为自己效力的。我认为在各种工资制度中,绩效工资制是最公平,对企业也也是最有利的。因为他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还可以避免员工工作上的疏忽大意。

第三点其实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门槛,企业进行人员招聘是以企业形象为基础的,招聘的原则是因事择人、用人所长,而且竞争要公平公正。我们刚刚毕业时,对于企业来说属于外部招聘,那么多去了解企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是自己能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那么无疑可以增强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而对于企业单位来说,外部招聘的优点有:人员来源广,新雇员可以带来新鲜血液,节约培训成本,所以使自己有足够的活力也是是自己增强竞争力的一个好方法。

在参加面试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时间观念强;2.懂得基本点礼貌;3.反应快,聆听专心,主动参与;4.有主见,有思想,但是要注意谦虚。对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复合型人才受到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企业是希望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来聘用能力较强的人才的。

最后是我一直关注较少的劳动就业关系方面的问题。我个人很少注意这一点是因为我还是比较相信各个用人企事业单位的,在比较正式的企业中,我认为发生劳动就业就分的几率

还是比较小的。

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 第7篇

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均为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是所订立的书面协议,再就业过程中,有些毕业生有时犯错误地将两者等同或割裂开来,因而有必要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

相对于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有下列几方面的不同。第一,主体不同。就业协议适用于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就业协议对用人单位的位,学校三方

之间,学校是就业协议的签证与签约方,就业协议对用人单位的性质没有规定,适用于任何

单位;而劳动合同只适用于劳动者(含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含公务员单位与比照实

行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系统)之间,与学校无关。

第二,内容不同。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

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愿意接受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方案,而不涉

及毕业生的到用人的那位报到后所享受的权利与义务。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

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面,其内容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明确。

第三,时间不同。一般来说,就业协议签订在前,而劳动合同往往在毕业生到用人单位

报到后才签订。

第四,目的不同。就业协议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关于就业意向的出不约定,是对双方的基本条件以及即将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的大体认可,并经用人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的签字盖章,既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是编制毕业生的就业方案和将来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依

据。劳动合同则是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签订的合同,是表明用人单位与劳动

者劳动关系的依据。

第五,适用法律不同。就业协议发生争议时,除根据协议本身内容之外,主要依据现有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和法律对协议的一般规定来加以解决,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是针对毕业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 第8篇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差异

1. 两层次市场的划分。

劳动力市场分层理论是在制度层面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划分, 它不能很好的反映中国劳动力市场主体特点, 不能更好的体现中国现阶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宗旨。因此, 笔者认为在这里运用根据劳动力的特征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农民工市场和大学生市场两类不同的市场的这一分法加以探讨, 更有价值意义。由于农民工市场和大学生市场两类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体不同, 决定了两类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特征以及均衡结果的不同。

2. 农民工市场的供求与均衡。

农民工市场的供给决定其主体是农民工, 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工作意愿、工作环境要求和工资要求有其特殊性, 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低, 大都是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其人力资本积累最低, 掌握的科学理论和专业技术少, 大都靠出卖自己的体力和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来换取工作报酬。农民工市场的需求方主要是个体私营、民营企业、三资企业, 他们一般是待遇较差, 工作强度大, 劳动密集甚至是体力劳动的企业。

据实证分析表明, 就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而言, 城市劳动力人力资本高于农村进城劳动力人力资本。因此, 对企业主来说, 雇佣更多的农民工意味着拥有更多更廉价的劳动力, 近年来, 中国加工制造企业以惊人的低价迅速抢占国际市场得益于国内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加之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市场中,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8.2%, 初中文化程度占0.6%, 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虽然中国已有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农民工成了产业工人的主体, 然而由于素质不高, 主体地位并不稳固。因此, 由于人力资本积累不高,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获得相对低廉的工资。同时由于在同等人力资本情况下, 在城市工作的收益率远远高于农村, 务工收入远远高于农村粮食收入。这样在农民工市场上供求均衡的结果是:均衡工资较低, 工作待遇差, 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 劳动密集, 甚至安全没有保障。

3. 大学生市场的供求及均衡。

大学生市场的供给方受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的毕业生, 其人力资本投资成本高, 知识收入预期高, 决定了其劳动力供给的要求高于农民工, 因此他们对工作环境条件待遇的需求就较高, 工资期望值也较高等。

大学生市场的需求方与农民工市场的需求方相同, 但是, 这一需求方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招收高新技术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且一般农民工无法胜任, 即不可直接替代。因此, 在大学生市场上供求均衡的结果是:较高的均衡价格工资、较高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要求, 工作稳定性强, 安全保障程度高。

二、原因分析———两个市场的不均衡

1. 农民工市场的不均衡。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 东南沿海招商引资力度加大,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CEPA协议及泛珠三角合作等因素, 原有企业的扩张和新增企业的发展, 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大量加工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过热, 发展速度过快, 进而对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的需求增大。但是由于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企业对其的技能素质要求, 加上农业税收的减免措施, 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实施,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以及沿海发达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迁移等因素都减少了农民工的供给。这样一来, 在农民工市场上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加与供给的不断减少构成矛盾, 也就无法实现均衡, 造成大量岗位空缺形成“民工荒”。

2. 大学生市场的不均衡。

同样之所以在大学生市场上会出现就业难, 是因为在大学生市场上由于大学毕业生在其选择就业地区和就业岗位上存在偏好, 据统计有64%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选择在我国东部沿海和北京上海等地区发展, 只有6.5%的毕业生选择西部地区, 这样他们就在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中出现“挤堆”的现象竞争压力大, 加上上面我们提及的高校扩招供给量增大以及一些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并没有真正学到知识和技术, 空有文凭而没有本领成了“花瓶”在找工作时却不愿低就。而同时在大学生市场的需求方与农民工市场的需求方相同, 谋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使他们不会轻易提高给劳动者的工资, 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他们对大学生的数量有所提高, 但更多的是对高素质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数量的增加, 且增长的幅度远远小于大学毕业生率。于是在大学生市场上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远远大于需求量的增加构成矛盾, 也无法实现均衡, 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形成“毕业即失业”的现象。由此可见, 中国“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存的原因是中国两个市场不均衡的结果。

三、问题的解决———三层次市场的划分

1. 三层次市场的划分。

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所遭遇的相矛盾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去反思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反思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 反思面对市场经济转轨我们应做哪些调整, 应寻找一条怎样的出路!

上面通过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两类不同市场的供求双方特征和均衡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我们可看出:大学生市场与农民工市场的不均衡且不能自动分流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的最主要原因, 而当前中国大学生市场有分为以白领阶级和高级主管为主的高端市场和以技术工人和管理工人为主的低端市场两部分;农民工市场同样存在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的高端市场和以纯粹出卖体力为主的劳动者的低端市场。由于大学生市场的低端市场与农民工市场的高端市场的构成主体其实是一样的, 都是一般管理工人或技术工人, 因此, 这两个部分的劳动力来源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就可把这四个市场合并为三个市场, 即高端的大学生市场、中端的技术工人管理工人市场和农民工市场。如果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上能够实现劳动力的自动分流, 即部分大学生凭借其人力资本优势占领高端市场, 部分农民工凭借其技能优势位居中端市场, 同时另一部分大学生则因为人力资本积累不够必须沦为农民工行列也进入低一级的市场—中端市场, 最后是文化技能水平较低靠出卖体力为生的农民工组成了低端市场。这样就自动形成了三层次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就会解决了, 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的现象就会消失了。

2. 划分的实施思路。

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与完善, 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而一边的“民工荒”和一边的就业难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突出而又迫切的问题, 这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整体完善的结果。市场一方面为劳动力提供了任意驰骋的广阔天地,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方面压力。

同时我们应看到这一现象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譬如, 民工荒将会催生区域间的产业转移, 实现梯度发展, 而且有可能有效地改变“强资本弱劳动”的劳资分配关系格局, 实现劳动力的自动分流和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同时“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市场体制的完善、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的更加合理化发展, 进而转变人们的就业观念, 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更加健康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必定的动态和长期的过程, 要解决当前日益凸显的问题, 应当致力于深化市场机制改革, 从根本上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实现劳动力市场的自动分流, 这才是治本之策。

上一篇:铁的成语下一篇:石油hse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