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

2024-06-16

我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精选14篇)

我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 第1篇

我最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课余活动是什么吗?告诉你吧,是羽毛球!

记得刚开始打羽毛球的时候,我跟妈妈打,接也接不好,发也发不好,我开始灰心丧气了,对妈妈说:“我不学打羽毛球了!”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任何事都和打羽毛球一样,凡事开头难,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可以成功,如果半途而废,则会一事无成!”我听了妈妈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于是更加认真地学打羽毛球。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学会了打羽毛球。从这时起,妈妈可没有这么容易赢我了,我们互有输赢,有一次,妈妈故意为难我,把球发得很高并且很急,因为妈妈比我高很多,接起球来可没有那么容易,我后退了几次,等球低了些,使出浑身的力气跳起来就是一拍,硬是被我接了过去。妈妈在一旁看到,高兴地笑了!

打羽毛球给我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让我的课余生活充满了欢笑!

我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 第2篇

我喜欢的课余生活有很多,比如:画画、看书、养动物、和丫丫玩,但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和“丫丫玩”。

丫丫是谁呢?它是我的一床小被子,它是我爸爸上大学的时候买的。为什么我会给一床小被子取名字呢,也许你们还不明白,那是因为:我刚出生的时候,爸爸就把它送给我了,这床小被子已经陪我们全家十多年了,我每天都会抱着这床小被子睡一晚上,直到现在我还抱着它。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我的许多童年回忆,有时看着它就会被感动的哭了,所以就算是一床小被子,也有它珍贵的意义,所以我才叫它“丫丫”。我在床上的时候,我会和它聊天,用我的声音装作它的声音,和它聊的津津有味。或许有些秘密不能跟同学说,只能跟丫丫说,它真能听得懂呢!我照顾它就像妈妈照顾自己的小孩一样,所以我非常喜欢丫丫。有时候,它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我马上把它捡起来问问它:“宝宝摔的痛不痛呀?”呵呵,我好傻,竟然和被子对话,因为我知道它听得懂我的!

我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 第3篇

早在1986年,国家教委和体委就颁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其中倡导从儿童开始就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从而造就大批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科学素质的体育人才,有效地推动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课余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所从事的各种体育活动,既包括学生在校内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加体育活动,又包括学生自发进行的一切校内、校外的体育活动。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多种有效途径之一,是课堂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高职院校由于其教学模式的特殊性,体育教学模式千差万别。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课余体育活动存在以下现状。

1. 教育目标不明确,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

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立足“一线”,长期将面对复杂的环境,没有健康的体魄难以承担工作的重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技术技能而缺乏对健康心理及保健的指导,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时,高职院校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整的体育教学理论体系,仍以技术教学为主,单调强调动作,缺乏一定的趣味和创新,关于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不足。

2. 体育观念陈旧,终身体育意识不强。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职学生入学前绝大多数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备考上,家长过于强调文化课成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少之又少。这种旧观念不利于体育锻炼的正确态度的形成和良好锻炼习惯的养成。进入高校,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终身体育思想,约束了体育本应发挥的强大效能。甚至有些领导都不同程度地对体育认识存在偏差,把专业技术技能放在教学第一位,缺乏对体育教育与锻炼的重视和投入。

3.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随着扩招,体育场所发展缓慢与在校人数递增的矛盾日益突出。体育场馆的缺乏使得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场所更加紧张,同时,师资的缺乏也影响了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由于教师工作量较重,劳动报酬分配未制度化,课余体育活动多数依靠社团、学生会体育部进行组织和管理,缺乏专业性,组织无序、松散,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

4. 以技能达标为目的,过度重视体育尖子生。

在高职院校,有个别教师致力于狠抓院体育代表队的少数特长生,以求在各级运动会上夺取锦标,忽视了全体学生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竞技运动为中心,以技评达标为目的,忽视体育兴趣和健身方法的指导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得一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所谓的达标要求,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

课余体育活动是高职院校课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同时,它也是实现现代化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发现和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兴趣性、综合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 课余体育活动能增强学生体能,提高适应能力。

良好的体能使人们在学习工作中表现活跃、愉快而不疲乏,能从事各项活动,应对突发事件。学生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活动,能获得健康的身体、旺盛的精力。而面对现在较为舒适的生活,学生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体能普遍下降,连新生军训都难以应对。坚持锻炼是增强体能的唯一办法,单纯靠体育课堂教学难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利用课余体育活动进行身体锻炼,持之以恒,有助于达到有效增强学生体能的作用。

2. 课余体育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大学生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身与心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思想压力大,缺乏科学的解压方法,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课余体育活动在巩固和提高体育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走出课堂,面对自然,自主自愿地参与活动,愉悦身心,舒缓紧张,释放压力。不仅仅获得身体的满足,还获得心理的需要。可见,课余体育活动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3. 课余体育活动能丰富校园生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六大基本特征,即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普通性和发展性,规定了教育的发展导向,也对高职院校体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课余体育活动灵活而开放,丰富了校园生活,增添了校园乐趣,营造了校园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对其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建议和对策

在高职院校中,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作用不容质疑,但只有使其具有稳定合理的组织形式和系统科学的活动方式,才能使它生机勃勃。对此,我针对有效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 加强组织和引导,增强师资力量。

高职院校应充分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正确引导,自上而下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人人享有体育锻炼、人人参与体育活动。利用多种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倡导体育保健,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在无形中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学院还应增加体育专业教师,保证课余体育活动得到稳定合理的组织和系统科学的指导,使得学生活动有序而系统,学有所得,练有所成,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体育活动对他们的深层次影响,主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2. 形式内容多样化,注重个性化培养。

课余体育活动内容的确定要符合当今青少年的喜好特征,与时俱进。娱乐、休闲体育逐步取代竞技体育,成为高职体育的热点。活动内容上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对体育需求的差异性多样开展。在传统体育项目上增加如武术、瑜伽、网球、游泳等,有条件的院校还可增加时尚的攀岩、国际交谊舞、形体舞蹈、跆拳道等。学生形成自己优势的体育项目,树立锻炼的自信心,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形式多样的课余体育活动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有利于个性化的培养。

3. 增加体育场馆,提高场地利用率。

学校应继续加大体育场馆的投入力度,扩大体育场地和器材规模,充分发挥现有学院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并形成良好的组织管理,使得场地、器材能被充分利用,充分保障课余体育锻炼。学院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4. 培养锻炼习惯,突出高职特点。

由于高职院校的就业多为“一线”的技术性岗位,高职体育也应突出高职特点。课余体育活动也应该加强非竞技运动项目和易于坚持锻炼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适宜职业需要的体能项目,使学生掌握一项能够形成专长的健身技能,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让体育不仅在校园,而且要走出校园内开展。同时也要倡导学生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育保健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培养锻炼能力,养成健身习惯,打造强健的体能体魄。

参考文献

[1]闫雷.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刍议[J].职教研究, 2010, (9) .

[2]王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J].科教文汇, 2008, (5) .

[3]李跃.论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职业与教育, 2005, (18) .

[4]何成兰.新课标视野下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J].师资培养, 2006, (3) .

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探索 第4篇

余暇时间是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当前,国家提出了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为此,有关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下少改革措施,如削减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给予学生更大更多的自主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作为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做好合理支配余暇时间的工作,适时组织一些健康快乐的课余体育活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娱乐体育是课余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体育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游戏和娱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游戏和娱乐是体育运动的基础,是体育活动诞生的灵魂,随着体育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教育学派的不同追求,致使游戏和娱乐在体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当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游戏和娱乐在人类身心成长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甚至是世界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官兵们,他们都无一例外,乐于接受游戏,而非训练。

一、精心组织与发动

1、制定方案:建立一个有校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课外体育活动管理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对此,我认为由分管体育的校长具体负责,由教务处、体育组、校团委、校学生会体育部,以及各班班主任组成管理网络,把课外体育的具体项目、任务、组织形式和规模大小根据要求分配给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

确定活动形式与时间;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其内容广、工作量大而且繁杂,要想把它开展得很顺利而又有条理性,就必然要付出很多的劳动,通过多年的具体工作实践,对课外体育活动所开展的项目等形成一种不成文的惯例,每学年的同一时间都能如期开展活动,使课外活动走上正规化,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状态。

制定活动规程:根据项目特点来制定,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而且清楚、通俗、易懂,形成条文。

2、思想发动:

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讲清实施方案中的各项任务、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召开各层领导小组负责人的会议,听取汇报,检查落实情况,使上下各级工作同步进行;通过学校广播电台和宣传橱窗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对所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动员,引起足够重视,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地做好体育节活动期间的准备工作;

做好全校师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节的目的和价值。号召大家积极参加这一活动,搞好全民健身活动。

3、组织实施

搞好活动,制定好实施方案只是第一步,要把方案落实到实处,取得理想的效果,严密细致的组织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如每年校外体育竞赛活动运动队的组建和训练;每年一次的全校田径运动会;迎春越野长跑比赛等,这些组织复杂的专业性项目由体育教研组具体组织实施;每年一届的校篮球赛、体育活动月和广播操比赛由校团委和学生会体育部组织、宣传和发动,班主任紧密配合并积极组织本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体育组全面负责指导其他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在各项竞赛中的裁判能力培训;课外活动由各班主任具体组织,体育教师到场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技术辅导;所有课外体育活动和竞赛的场地、器材,由体育组全面负责协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严格的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体系,化整为零,各负其责。既减轻了体育教师的过重负担,同时又使各项目和活动都能落实到实处,不仅仅是一种写在纸上的计划。

二、体育体育节的主要形式

主要形式有:广播操比赛;全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各种球类比赛;各种友谊比赛(教职工联队与技能对抗赛、师生友谊赛、年级对抗赛、与校外球队的对抗赛等);小型比赛(跳绳、拔河、障碍接力等比赛)体育摄影、体育征文等的评比活动;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年度“最有价值球员”、“校梦之队”的评选活动;“先进体育班集体”、“体育活动积极分子”、“最佳裁判”的评比活动等。

体育节的组织形式要生动,不拘一格,应有所创新,避免每年都是同一形式,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体育节,动员全体学生都参加,调动全校师生员工参加体育节的积极性。通过这些举措,从而使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作文 第5篇

我每一本书都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尝”,结果一些“脆弱”的书被我翻得封面“走丢”,书的某几页不见了,页码都模糊不清……这都是我这贪婪的小书虫翻成这模样的。请注意!我要开始“整书”了哦。

嘿!“好书”往哪儿“跑”?哇,是《列那狐的故事》!这本书我老早就想买了,今天我妈妈真的买到了!快看看吧。当我读完后,这书前几页的目录成了花页纸。

呀!又发现了一本。是《时代广场的蟋蟀》!听说好评满满的,看一看,验证一下。哈哈……这段太好笑了。呜……这几句太感人了,幸亏准备了面巾纸。结果,这一本读完后,书上感人之处沾满了泪痕,好笑之处印上了我脏兮兮的指头“印章”。

我家有好多好多书,够我看的了。我目前有个计划,就是每一个星期必须读完一本书,那样我就会涨很多知识,坚持的越久越好,积少成多嘛!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作文 第6篇

记得我上第一节游泳课时:我看见水非常深,不敢下水。教练过来对我说:“不用怕,有了浮板,你沉不下去的!”于是教练给我带上浮板,教我做动作,叫我做200次的抬头划手收腿,伸手低头蹬腿,还要求我把这些动作做标准点。我听了,只好按教练的说法去做。做到80次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了。于是我在岸边歇了一会儿,然后又接着练。练了1个小时的手和脚后,教练叫我下水。我满怀信心,迫不及待地下水了。当我游到一半的`时候,我想:这次我一定要游到对面。游着游着,我觉得身体有点没力了,但我没停下来,我还是努力向前游。游到快一圈的时候,我的力气慢慢耗尽了,突然,我沉下去了一点儿,呛了几口水,我赶快拉住岸,吐了一口口水。教练说:“你的动作不标准,还有耐力太差,就会造成半途而废。”

我又上岸练了20分钟的手和脚,然后再次下水。我坚持不懈地向前游去,快到终点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没力了,但我没有放弃,我用力向前一冲,终于能游到一个来回了。教练看了,笑呵呵地说:“不错!还要继续努力哦!”后来,一天一天过去了,我不断进取,背上的浮板越来越少,我的耐力也越来越好,动作也越来越标准,速度也越来越快!

在我第九天的时候,我终于不用浮板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教练说:“非常好!非常好!速度还要快一些!”我一直努力着!第12天,我可以毕业了!妈妈高兴地说:“哇!太棒了!你会游泳了!等我伤口好了,你一定要教我还有弟弟游泳哦!”我自豪地说:“没问题!有时间,我一定教你们!”

后来,一天一天过去了。我不断努力,不断进取。现在我可以一口气游30米左右。

我喜欢在课余生活爬山作文 第7篇

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但是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爬山。

那是一个周末,爸爸要带我去爬山,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的好似一只小兔子,蹦来蹦去,急忙拉着爸爸,来到超市,买了一些吃的和几瓶矿泉水,便兴高采烈得出发了。

我们徒步来到山下,抬头望去:看到又高又粗的树木,还有绿油油的小草,和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小花。我和爸爸沿着小路开始一步一步向上爬,林中的小路像一条用绿叶和鲜花编制的.花地毯,从山下铺到山上。我们爬了不一会儿,我便累的气喘吁吁我对爸爸说:“我们休息一下吧,我有点累了!”“好吧!”爸爸说道。休息了一会儿,

我们又开始了接下来的爬山之旅。顺着石梯向上攀登,道旁栽着一排排苍翠挺拔的青松枝繁叶茂,风一吹,好像一片片翻腾起伏的绿云。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们一鼓作气的爬到了山顶,爸爸严肃地说:“以后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坚持,只要坚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今天虽然很累,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因为我在爸爸的鼓励下,

浅谈高职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的构建 第8篇

一、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

“制度”即由规则调节着建立起来的秩序。高职校园体育制度是体育教学顺利进行、课余学生体育锻炼有效的组织和实施以及体育物质和器材是否能够有效的得到利用和保障。只有完善的和具有执行力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健全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立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措施, 是一切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基础。所以, 我们要加大校园体育文化制度的实施和建设。

二、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

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在开展课余体育活动方面参差不齐, 有些课余体育活动都是以竞赛形式来开展的, 缺少对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考量, 没有充分得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这导致了有些学生对于参与到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另外, 在一些课余体育活动项目的设置上过于单一, 多样性不够, 使得经常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学生主要是具有运动爱好和运动兴趣的学生群体, 其他的学生往往是不固定的比较随意, 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设置好的运动项目到最后可能因参与的人数不够而开展不起来。

三、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功能

1. 体育的育人功能。

体育的内涵包括: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核心, 以知识技能为手段, 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以素质提升为抓手,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在体育活动中一定要发挥体育内涵的德育功能, 运用教学方法做好“育人”工作, 把“育人”放在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挖掘其内涵,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些体育项目是个人项目进行的, 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有些运动项目是耐力型的, 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 教育者要善于利用体育课的特殊方式, 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2. 体育的健身功能。

健身功能体现在, 体育运动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内脏器官的机能得到提高, 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人们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了人体的机能, 体质的增强可以很好地预防各种疾病对身体的入侵, 避免人体内部器官和细胞受到有害细菌病毒的侵蚀, 从而使得人体更加强壮和健康。

3. 体育的娱乐功能。

在校园课余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当人们参与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中, 在运动中寻找快乐, 在竞赛中赢得胜利, 在某些项目中克服困难, 征服一切不利因素取得胜利, 内心得到满足和快感, 达到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 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自豪感。在愉快的运动中产生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和归属感, 使课余体育产生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 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协调。

四、高职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实施

1. 融入体育课教学。

体育课是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形式, 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是校园课余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课的教学进行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和传播体育文化,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体育道德以及对体育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开展体育活动的动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养成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特点, 挖掘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2. 课余趣味运动会。

“趣味运动会”是运动会的延伸, 在课余时间里开展趣味运动会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 同时趣味运动会本身与传统的运动会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运动会主要是以竞技比赛为主, 而趣味运动会是以娱乐性和趣味性为主, 适宜的群体为大众的学生。趣味运动会的项目设置一般要求在竞技水平方面降低了, 由于很多器材都是简单和现场取材的, 这种新鲜感让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规则简单, 易学易懂, 很容易受到广大同学们的喜爱, 以达到锻炼身体、娱乐身心, 营造气氛的效果为主要目的。

3. 户外体育拓展活动。

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场地举办课余体育拓展活动, 以户外活动的形式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专业、性别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拓展活动项目, 如:体育词汇接龙、两人三足比赛、拔河等。学生在体育拓展活动中可以自由组建自己的队伍、队旗和口号等, 使大家形成一种团队精神, 在比赛中感受体育的快乐。

4. 体育社团组织。

成立与体育项目有关的各类体育社团组织, 并积极举办各种与本社团相关的课余体育赛事, 让社团的成员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比赛的策划、组织以及实施的过程中, 发挥社团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提供相应的器材和活动场所, 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作为指导老师, 定期对体育社团的成员的运动技术能力进行培训, 让成员们在学习培训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校园课余体育活动对于校园文化本身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应该要与学生素质发展相统一, 这将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育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 促进体育意识观念的形成, 对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和实施有一定积极影响。

摘要:通过对我国普通高职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构建体系、育人功能进行了探究, 本文将从学校相关体育制度建设、学生素质的提升以及和谐校园等进行探究。通过建立建立和完善校园课余体育的规章制度, 促进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浓厚氛围。

关键词:高职,课余体育,功能,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3.

寄宿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设计 第9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45-01

初中生的心理和生理处于由不成熟逐渐过渡到成熟的阶段。当前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到父母及其他家人的宠爱,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他们在心理上非常依恋父母,在生活上依赖父母、依赖家庭。他们一旦脱离父母,在学校寄宿,将面临突如其来的挑战和压力,从而产生紧张、害怕、焦虑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将会造成心理障碍。怎样管理和引导寄宿生,帮助其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一位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寄宿生课余体育活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课余体育活动能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乐观态度及抗挫折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实践证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能帮助学生调节因寄宿而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寄宿生课余体育活动呢?笔者认为,课余体育活动的设计非常关键,在实践中,笔者按以下步骤进行寄宿生课余体育活动设计。

一、成立组织机构和制订活动方案(计划)

课余体育活动具有内容广、空间大、形式多样和方法灵活等特点,参与活动的人员较多,单靠体育教师来完成活动的组织是很困难的,所以,必须成立一个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分工。例如,由校团委牵头,班主任、体育教师、生活教师参与,联合组建活动组织机构。组织机构要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和分工,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在此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活动方案(计划)及实施方法。

二、确定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

课余体育活动的形式应多样化。除早操、课间操和跑步等常规活动外,我们还增设了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和竞赛、与校外联盟对抗赛、自主安排运动等多种活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练习机会与条件,促使更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心理得到及时调适,从而缓解寄宿所产生的压力。

三、确定活动时间及合理安排场地

我校共有33个班级,2000多名师生,但只有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200米田径场和1个足球场。场地少、人数多,要保证每个年级、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参加活动,又要避免出现争抢场地的现象,必须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我们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活动时间和场地:七年级的学生星期三、星期五做早操,星期二、星期四做课间操;八年级的学生星期三、星期五做课间操,星期二、星期四做早操;九年级的学生坚持晨跑和在下午活动时间跑步。每年的秋季学期举办校际田径运动会,春季学期举行班际球类比赛(七年级进行班际篮球赛,八年级进行足球赛,九年级进行排球赛)。这样设计,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体育活动。

四、设计活动内容

课余体育活动的内容并不是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重复,它的活动内容极其广泛,但在设计时切忌盲目、不切合实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活动内容必须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活动内容选择要注意季节性的特点。应选择与季节、气候相适应的项目,在不同的时期安排不同的内容。

2.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场地、器材来设计。活动内容必须切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符合场地、器材的特点,应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便于学生参与。

3.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初中生具有好动、好奇、争强好胜的特点,同时具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所以,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可以经常安排竞赛性活动,如班际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等,也可以经常组织校际球类友谊赛、对抗赛。

4.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不同的学生,其体质不同,兴趣爱好不一,对活动内容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我们设计了自主安排运动,让学生选择参与自己喜欢的项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其个性。

五、保证课余体育活动的实施

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方案(计划)落到实处。

1.领导督导制。分管体育的副校长具体督促和检查方案(计划)的落实。

2.体卫处负责。体育组及体育教师制订具体计划,组织并实施。

3.班主任管理。班主任全程跟踪,处理突发事件,保证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4.学生体育骨干协助。在开展各项竞赛时,学生骨干担任裁判。

总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余体育活动,能促使寄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使其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步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应重视开展寄宿生课余体育活动,不断优化寄宿生课余体育活动的设计。

作文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唱歌 第10篇

课余时间我喜欢:朗诵、唱歌、作文、书法。可我最喜欢的是唱歌。

小时候的我,常常听到好听的音乐就喜欢跟着音乐翩翩起舞。五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学唱歌了,我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多么兴奋和激动,老师还夸我的声音条件好,很甜美!从那时起,我就天天在家里听歌、练歌,唱歌给我带来许多快乐!

后来啊!我参加了许多比赛,拿过了许多奖项,还拍了好多部MTV作品呢!同时,也有受过许多挫折,在成绩的背后藏着许多汗水和泪水,让我尝到了学习中的`酸、甜、苦、辣。

我来说说今年暑假的比赛吧!

我们来到了滨海城市——大连,参加了“快乐阳光少儿卡拉OK大赛全国总决赛”!大连是个美丽的旅游城市。可我哪里都没有去玩,每天都在宾馆里睡觉养嗓子、练歌、听歌,准备取得好成绩!

在等待结果的时候,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后来在金奖名单中终于报到了我的名字。辛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俗话说不经过打雷、风雨怎么能见到给我们带来希望的彩虹!

我真希望音乐给我带来美好的梦想!

音乐就是快乐,希望的梦想,我永远喜欢唱歌!

三年级作文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 第11篇

每当课余的时候,我都会唱起我最喜欢的歌来放松我的心情,准备上三年级的这个暑假里,我更是把时间统统用在跳舞、唱歌和弹琴还有学习身上了。有一次,有三个女生说我唱歌唱得不好听,我听了心里很不好受。但是,另一个女同学说:“不要伤心,我来助你一臂之力!”听了她的话,我的心里才感到高兴些。过了两个星期后,通过我的努力,我在唱歌比赛中拿到了第二名,我一鼓作气地说:“我们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永不放弃!”

我还喜欢溜冰,在暑假的时候,爸爸送给了我一双溜冰鞋,我非常高兴。一回到家,我就飞快地上楼,拿了溜冰鞋,又飞快地下了楼,和约好的朋友在楼下的空地上学溜冰。朋友说:“来,先这样,再这样……”我们从4点一直学到了晚上6点,最后,我大声地说:“我学会了!”我脱下溜冰鞋来,赶快跑上楼,跟爸爸妈妈说:“我学会溜冰了!”我告诉妈妈:“我摔了好几次屁股呢。”妈妈说:“哦,真是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以后要多多努力啊!”我说:“一定会的!一定会的!”

我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 第12篇

2009中考优秀作文素材:课余,我喜欢动漫

在课余,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动漫。先要区别一点,动画和漫画是两码事,而我接触过许多优秀的好动漫,接触越多,赿能体验到这是一种高尚的艺术。

起初,我看过许多动漫,不过并不此着迷。大人们也常常给我灌输动漫是一种六、七岁小孩看的东西。确实,国产动漫是比较低龄化的产物。但大人们的观点也导致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作动漫艺术。我第一次这样认为是在看了一部名为《高达W》的漫画,是那清爽的画风,惟美的人物首先吸引了我。不过看完后,我却真的感动了。这部漫画反映的战争殘忍,人间最真实的情感,渴望和平自由的美好愿望才是让我最着迷的。

从此我便关注日本和欧美漫画了。看了许多优秀作品,才知道漫画具有的吸引,是来自于它丰富的内涵,而不是大人们说的幼稚,无聊。好的作品也好似一本好书,需要细细品味。

国外的动漫题材很多,如战争、青春、神话、生活。表现形式也有很多:搞笑、热血浪漫、朴实、恬静而且都有配套的步骤,连载到单行本再到TV版和OVA以及剧场版,再是宣传、销售和周边。这也带动了国外动漫产业的发达,因此我对国外动漫更加着迷。

而对国产动漫,却只有期盼。因为总是找不到好的国产动漫,只好去买国外的动漫了。说到我的动漫收藏,不算多,但在我看样样都是精品。我认为最好的就是那台高达模型,都是吵着闹着要妈妈花了很多钱买的。拼动画模型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乐趣。

我喜欢的课余活动作文 第13篇

1 课余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特征

1.1 课余体育活动常见运动损伤特征

根据调查发现, 在课余体育活动中, 急性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最常见的急性损伤有肌肉拉伤、扭伤、挫伤和擦伤, 慢性损伤很少。同时, 在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和运动项目方面都有各自的特征。

1.2 运动损伤的项目特征

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运动损伤的发生与其所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直接的关系。有研究表明, 在高校课余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的项目是篮球, 其次是足球, 这一方面表明这两个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更为流行;另一方面, 根据项群理论篮球和足球都属于同场对抗项目, 并且对抗激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1.3 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特征

有研究表明, 在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中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是上肢和下肢的关节部分, 尤其是上肢的肩关节和下肢的踝关节。这与这些组织所处的特殊的解剖位置以及运动项目有关。在高校课余体育活动中, 篮球和足球可以说是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 而在篮球运动中, 由于激烈的对抗, 再加上肩部关节活动范围大关节的稳定性差等原因容易出现损伤;而在足球运动中, 传球、踢球、运球突破等技术动作需要踝关节高度的灵活性, 使得踝关节的稳定性相对较差, 在激烈对抗的情况下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2 课余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运动损伤的发生, 大都不是偶然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好运动损伤的原因, 可以把运动损伤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2.1 课余体育活动缺乏严谨的组织是运动损伤发生的首要原因

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组织混乱, 是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比例较大的首要原因。高校将体育课, 课余训练和竞赛作为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 而对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内容、人数、场所没有统筹安排造成部分场区人多拥挤或保护措施缺乏, 碰撞、跌倒事故时有发生, 特别对于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的项目, 则场面混乱, 不规范动作泛滥, 运动损伤更是有所难免。

2.2 准备活动不当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 使身体在体育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据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分析, 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 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很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时, 往往不做任何的准备活动直接进行体育锻炼。这样, 由于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等的机能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 致使肌肉、韧带拉伤或关节挫伤等损伤出现的概率加大。

2.3 技术动作不正确或身体机能状态欠佳

由于课余体育活动中缺乏技术指导, 学生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运用错误的技术动作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另有学生在身体机能状态欠佳的情况下参加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 使机体兴奋性降低, 动作变形, 甚至出现错误技术动作, 违反运动规律, 不仅容易造成自我损伤, 甚至伤害他人。

2.4 缺乏运动损伤防范意识

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运动者对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或麻痹大意有关。在运动中, 有些人缺少防范意识, 争强好胜, 或心血来潮, 常盲目、冒失地从事力所不及的运动动作, 造成运动损伤。

3 课余体育活动运动损伤的运动措施

我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 促进身心健康, 如在体育活动时, 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 不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 还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 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提高体育锻炼的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3.1 重视体育卫生安全教育, 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

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 对预防的意义应有充分的认识, 只有掌握运动损伤发展的规律, 及时总结经验,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 从而保证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课余体育活动中, 不少学生由于缺乏体育卫生知识, 或不遵循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 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卫生安全教育, 可以通过举办体育保健以及运动损伤方面的讲座, 让学生明白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意义, 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技巧, 减少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3.2 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之目的是使身体进入运动状态以前, 生理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 在普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前提下, 动员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机能, 克服惰性, 提高全身的物质代谢水平, 加强肌肉韧带的柔韧性和弹性, 降低肌肉的粘滞性, 以适应机体运动的需要, 并对预防肌肉拉伤、关节扭伤, 以及因心跳过快而引起的心慌、恶心、呕吐、头昏等有重要作用。

3.3 加强体育道德教育

加强体育道德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在对抗激烈、有身体接触的项目中要杜绝粗野行为, 不对他人恶意犯规, 不做危险动作, 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3.4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主要手段。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 结语

在高校课余体育活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原因主要有:课余体育活动组织不够严谨;参与课余体育活动时, 准备活动做的不够充分或没有准备活动;缺乏运动损伤的预防意识;在课余体育活动中运用错误的技术动作以及在身体状态欠佳的情况下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

摘要: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一方面推动了学校体育运动的发展, 另一方面学生自觉、自愿、自发的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是在运动中缺乏科学的指导, 运动损伤屡见不鲜, 不仅损害学生的健康, 而且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并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课余体育活动,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张延妍.大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预防[J].辽宁体育科技, 2001, (3) .

[2]冯春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治[J].衡水师专学报, 2004, 6 (2) .

[3]刘明均.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和分析[J].内江科技, 2008, (1) .

提高课余体育活动兴趣“八法” 第14篇

任何一门课程、一项活动,要吸引学生,收到实效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体育教师,不管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是在组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都应该多加思考、认真研究,要做到“以人为本”。教师应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正确合理地组织体育活动,同时遵照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预想的效果,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增强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余体育活动,并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活动呢?

1. 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指引和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需要,有需要就会主动去学习。所以,要使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产生兴趣,首先必须要激发起学生参加活动的动机,有了明确的动机,学生就会积极地、自觉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育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只有在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的前提下,动机的激发才能发挥作用。在活动中要力求活动的内容新颖、生动,并具有启发性,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真正收到效果。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设法使学生把从事其它活动的动机与眼前的活动发生联系,转移到课余体育活动上来。例如,学生希望将来做某个项目的运动员,那么教师就应不断地加强引导,引领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动机,去攀越更高的山峰。而对于一些尚无学习动机的学生来说,教师可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逐步建立明确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每次训练和活动都有方向,有“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2. 选择合适项目。要想有效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就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尚不大成熟,对很多项目可能都感兴趣,如果缺少教师的指导,可能练什么都是“一瓶水不满”,所以教师就必须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导师”的作用。第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因为一个人对某种运动兴趣越浓,越容易坚持持久,越能获得满足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倘若选择那些自己都不太喜欢的项目,开始还能参加,但时间一长就会不感兴趣了,失去了参与的动力。第二,根据运动项目的基本要求,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如:生长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体质状况良好、有一定锻炼基础的青少年,可以选择运动量较大的一些项目锻炼。如,长跑、短跑、踢足球、打篮球等;如果体质较弱或健康状况有缺陷的人,则应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锻炼项目,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第三,教师应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参考意见,教师在了解清楚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还要了解清楚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没有不宜参加某项活动的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3. 尊重个性差异。个性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的特点,它是独特的。因此,教师面对的是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行为表现的多样性与个性差异的关系,对每一个“独特”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措施,在活动指导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按不同的条件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所以体育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的特点,尤其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合理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消”,应该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体育教师就应该承认差距,深入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对于“吃不消”的学生,可降低难度和要求,如越野长跑就可以减少距离;跳跃项目,可以降低高度和远度。这样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期的效果——自己的确进步、提高了,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信心,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对于“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开小灶”,加大训练的量和难度,精心指导,为选择、输送优秀体育苗子做好准备。

4. 开展趣味比赛。现代社会,快节奏成为大家的共识。身处现代社会的学生,为了应付日渐繁重的学习任务,可谓是身心疲惫。为了缓解压力,这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放松紧张的精神,调整生活的节奏。而课余体育中多种多样的消遣娱乐性体育活动,既能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的情绪,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一步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地想学生所想,帮助学生在身体和心灵上放松,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让学生能够玩得投入、轻松、愉悦。具体可以采用比赛法、游戏法、对比法等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尽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比如:通过开展比赛(师生联谊、班级对抗、年级竞争等),使学生在“有观众”、“有胜负”、“有竞争”的条件下趣味盎然地完成练习。在这样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的心理状态出奇的好、情绪十分高涨,大部分学生在这种争取胜利、追求成功和超越的氛围中,“润物细无声”般地承受着接近于最大负荷的运动量,不但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还能促使学生在复杂的比赛条件下提高合理运用技术、技能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

5. 组建特色社团。社团,脱胎于以往的兴趣小组,又有别于过去兴趣小组的活动层面,它进一步加大了教育的深度。社团组织,打破了班级甚至是年级的界限,学生接触到的是更多自己原本不熟悉但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更容易交流和沟通,甚至因此会结下深厚的友情。实践证明:与兴趣小组相比,社团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更多,学生自主参与的程度更高,成果展现的方式更为丰富。我校目前有20余个学生社团,而最受学生欢迎的是体育类的社团,比如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足球队、棋类组、跳绳组、踢毽组等,参与人数都超过了其他的文艺社团。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活动,每周五的活动场地学生们你来我往、你争我夺、腾挪蹦跳、欢呼雀跃,个个都是那么投入,练习起来一丝不苟,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

6. 展示自我才能。课余体育活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运用所学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施展各方面体育才能的机会。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展示才能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是满足学生展示特长、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促进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向运动队靠拢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望表现自己。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为此,笔者经常在校内组织一些竞赛,给他们以展示才能的机会,做好激励机制等工作。学生从事体育竞赛后,对取得良好成绩和表现出优良作风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满足他们体育运动中最普遍、最强烈的需要——自我价值的需要。一些文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体育场地纵横驰骋、举臂呐喊、挥洒自如的娴熟动作赢得了场内外阵阵掌声,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己,也让大家认识到了他的运动才能,老师和同学们也会为班级有这样一位体育健儿、未来的体育明星而自豪。

7. 注重熏陶感染。学校毕竟是个小团体,即使人数再多,但也毕竟仅仅限于老师和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体育的魅力、感受运动的风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有关的大型比赛,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锻炼的意义,真正体会课外体育活动的内涵:健与美的统一,对生理极限的挑战。通过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来感染学生、同化学生,使学生的锻炼由被动到适应,由适应到主动,由主动到自觉,由自觉到习惯。没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体育的电视、录像,如一些重大比赛的开幕式和一些重大的国际性、全国性比赛,如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世界锦标赛等等,其激动人心的场面,其优美动人的表演,可以培养熏陶学生的对力量美的感受,激发学生为国争光的激情。再如:各种高水平的球赛、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看了以后,不仅培养了自己的美育情感,更能激发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8. 发挥激励功能。“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这对学生加强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解,从中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其自主、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讲解、示范的时候,语言应清晰、明白、浅显易懂;对学生作出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如:“好”、“不错”、“有进步”、“基本正确”等。但鼓励的话语要恰如其分,并在鼓励的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不仅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个性、陶冶情操、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终身体育能力的需要。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多方面的,采用方法、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能根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课余体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学生就一定会对课余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课余体育活动中来。

上一篇:医院休假制度下一篇:黄垓中学实验室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