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

2024-07-05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精选9篇)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 第1篇

重庆市鱼嘴高级中学招生就业办公室

工 作 重 点

1、一年一度的招生工作(重点:拟定普高及职高招生计划,简章及招生政策的制定,主任牵头,带领一班人到生源学校宣传,收费工作,一般都是2-3人;关键时期再安排其他老师参加,职高学生录取及上报学籍,生源统计及兑现工作)。

2、一年一度职高学生的资助工作(普惠制学生和五类学生的审核统计上报、每月信息上报、每学期资助金的发放、每年迎接资助检查等工作)。

3、普高学生低保家庭免学费审核上报,资金发放等一系列工作。

4、一年一度职高学生的就业实习工作(信息搜集、企业考察、学生体检、资料准备、护送学生)。

5、每年普高学生的资助奖励工作。

6、每年新生登记、分类、统计、编班、新生接待安排工作。7,每年招生启动及招生总结工作。

8、学校的其他工作

9、教学工作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学校支部、行政的各项决议。

2、在招生工作中,当好校长的参谋,助手,搜集有关招生信息,为学校的招生决策提供依据。

3、制定招生的有关政策及招生宣传资料。

4、带领招生办一班人到生源学校进行广泛宣传。

5、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及时上报学校招生信息。

6、负责组织学生就业实习工作。

7、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中职生、普高生的各项资助政策,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具体工作。

8、组织办公室工作人员做好新生的登记、统计、录取工作和学籍上报工作。

9、认真总结招生和职高学生就业实习工作

10、配合学校各处室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重庆市鱼嘴高级中学

招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学校支部、行政的各项决议。

2、在招生工作中,协助主任做好搜集有关招生信息,为学校的招生决策提供依据。

3、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和与生源学校的联系工作。

4、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招生政策,配合主任做好招生信息工作。

5、认真做好学生就业实习工作。

6、认真做好中职生、普高生的资助工作。

7、做好新生的登记、录取、统计工作和学籍上报工作。

8、配合学校各处室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重庆市鱼嘴高级中学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 第2篇

1,负责出租车车体广告登记,发放福利。(名片登记,核对,办上岗证)

2,负责出租车led更换登记

3,负责所有出租车的广告费发放。

4,负责媒体广告,庆典广告所有客户的广告审批(彩虹桥,墙体,大屏,出租车车体以及led)5,公司所有办公耗材的入库,出库(登记,购买)6,公司所有的合同存档(传媒,主题,庆典,租赁等合同)

7,打印,复印,传真。

8,上传下达。

9,各位领导交代的工作。

10,客户接待

11,各种大型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后期的整理工作 12,处理及协调各个部门的琐碎事情。13,卫生协助及检查卫生

14,公司人事档案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 第3篇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我国高等院校就开始实施扩招, 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也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从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统计数据可知,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正以一个庞大的数目 (60万左右) 在快速增长着, 数量如此庞大的高校毕业生所带来的就业问题也就益发明显和严重。为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和应对这种新形势, 我国对已有的大学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 基于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导向, 制定出由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实施双向选择的一种全新大学生就业制度, 这也要求我国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地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这种新形势和新情况, 高校应制定出怎样的就业指导措施, 以有效满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要, 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正是基于此, 以下在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 就如何有效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水平、应制定出怎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措施等问题,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关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1.就业指导体系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相关统计资料显示,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一方面, 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有30%左右, 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有27%左右, 从大学三年级才开始进行职业规划的学生有关29%, 而剩下的14%学生, 竟然在大学四年级才开始实施自己的职业规划。就就业指导何时开始较为适宜这个问题, 有70%左右的学生, 希望从大一就开始实施, 而且能够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只有小部分学生希望在毕业前予以集中就业指导、平时只要偶尔学习指导即可。当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在制定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中, 其开始时间多与学生开始实施职业规划时间相同, 这显然与学生的实际期望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有这些都表明, 很多大学生在实施自身职业规划时还缺乏主动性, 需要学校予以足够的指导;而学校在实施就业指导这项工作过程中, 其重点多数是放在学生就业前的应急措施上, 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应急性指导, 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缺乏连续性和长期性。

2.就业指导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 从事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还比较低。当前, 在我国很多高校, 其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 很多是属于行政编制, 他们多数是从学校行政部门改行过来的;对于这些人员而言, 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有关就业指导的实际经验, 但往往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支持;或者他们虽然拥有一些就业理论经验, 但却不具备就业实践经验, 致使高校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无法与当前社会实际需要相吻合, 因而这些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相关人员无法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的专业人才。此外, 从事高校就业指导的这些人员, 由于他们在平时还要忙于处理各种事务性工作, 很少有固定的时间来为大学生经常性实施有效的就业指导这项工作, 因而根本不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全面完善的有关就业指导上的服务。而对于那些高校兼职辅导员, 他们因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 而且也缺乏较为系统的专业培训, 因而他们根本就无法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由此可见,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 其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已开设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尚未取得明显的实效。当前,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 虽然都开设了高校就业指导这门课程, 但由于其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均缺乏实用性, 再加上所设置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数是作为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来设置, 其课时数不仅少, 而且其开设时间也比较迟, 往往是在大四后才实施, 因而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 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以纯理论叙述为主, 缺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知识, 跟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很多高校都把宣传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作为其就业指导的主要教学内容, 没有通过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来引导学生与社会和用人单位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第二,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过迟;很多高校是在大四才开始开设高校就业指导这门课程,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 才开展一系列跟学生就业有关各种就业动员会及就业指导讲座等, 虽然在为学生更好更快地就业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开设时间过晚, 未能很好地让学生从心理上、思想上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因而无法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关于提高高校就业指导工水平的主要措施分析

1.实施全程教育, 努力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实践表明, 要使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科学化,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校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方法, 以此来为高校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和所需的职业咨询;具体可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第一,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融入职业指导, 通过职业指导等专题讲座的开展来创建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 力争让这个体系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第二, 采用人才测评这种方式, 依据大学生个体所存在的差异对其能力进行客观评价, 有针对性地为高校毕业生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第三, 为让高校毕业生求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 对于那些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高校一定要予以充分利用, 采用校内校外相互结合的形式来为高校大学生进行最为有效的职业指导。总之, 高校一定要应用科学的工作方法来为学生实施全程教育, 通过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来形成一套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连续性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2.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水平。要有效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高校必须拥有一支力量雄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而在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着就业指导人员配置不足、业务能力较低等问题, 因而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这些方面做起:第一, 高校一定要把自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起来, 让那些拥有丰富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基础的人员加入到就业指导队伍中, 并做好这些就业指导人员在性别年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合理搭配, 以此来促使就业指导队伍结构得到有效优化。第二, 为有效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及工作能力, 高校一定要定期、不定期地为这些就业指导人员开展诸如外出进修、内部就业政策理论讲座等多种培训方式, 以此来造就一支素质水平高、具有一定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第三, 对于就业指导队伍的制度, 高校一定要予以有效保障, 要把它提高到与建设就业指导队伍和师资队伍的同一高度上。在进行建设高校就业指导队伍过程中, 应引入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管理激励考核机制, 在此基础上再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法及考核制度制定出来, 确保目标责任到位、激励管理机制健全完善, 真正让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化和有序化的道路上。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业务水平, 并有效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

3.细化教育内容, 提高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效。为有效提高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实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渗透以下这几方面的教育:第一, 职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就是职业道德, 因而做好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这既是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前提条件, 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实际当中, 可重点做好诸如勤奋、敬业、爱岗、诚信等方面内容的教育。第二, 就业心理教育;针对大学生所出现的一系列诸如焦虑、自卑、急躁等心理障碍, 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让他们能以健康的心态来完成就业这项工作。第三, 就业政策与形势教育;通过这方面教育,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国家在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和形势。第四, 就业观教育;通过就业教育, 让学生能够做到正确认识自我, 合理定位, 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来及时调整就业目标。总之, 在实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以上几方面教学内容, 可有效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实效, 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性的素质和基本能力, 而且对于他们今后的成功求职和就业, 也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四、结束语

总之, 有效优化和合理配置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这是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 把以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作为其工作宗旨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 就应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以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为导向, 秉承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意识, 与时俱进地深入探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这对于促进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冰等.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创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2.12.

[2]周笑妮.独立学院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 2012.01.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高职学生 就业

[作者简介]王志军(1973- ),男,江西吉水人,宁波大红鹰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在读硕士。(浙江宁波315175)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45-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属于专科层次,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的合理调整。与传统大专相比,高职更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门技能的教育训练,高职类毕业生属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①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447.79万人;2007年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284万人,比1998年增长了6倍,在校生达到860万人。②高职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也对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的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从近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我国高职毕业生2002年72万,教育部直属的71所高职高专类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39%左右;2003年为108万,截至当年9月初,就业率为55%;2004年为150万,初次就业率为61%,这不仅低于本科高校83%的就业率水平,更低于中职毕业生的90%多;2005年212万,就业率为59%;2006年达280万,截至当年9月份,就业率为62%。虽然从数字上看,高职学生就业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相对于本科和中专生的就业率仍明显偏低,部分高职学生就业难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高职学生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科学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矛盾,探讨高职学生就业的对策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主要矛盾

(一)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不成熟与实际就业的矛盾

高职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四种心理特征:(1)自负心理。很多高职毕业生由于家境较好,自负心理明显,择业时挑三拣四,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2)自卑心理。很多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高职学生,学历层次不高,在择业中缺乏自信,不敢面对竞争,尤其是一两次面试不成功后,自信心更加丧失;(3)依赖心理。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择业时,对一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而是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妹之言进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③择业时不愿主动出击,一味依赖学校、老师、父母、亲属和其他社会关系,“等、靠、要”现象明显;(4)攀比心理。很多高职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处处与人攀比,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别人的就业取向上,在求职活动中缺乏主见,极易受他人干扰,也往往错过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高职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与实际就业的矛盾

高职毕业生就业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就业方向不明确。部分高职毕业生对是参加实习,选择“专升本”攻读本科还是出国留学深造不能明确;(2)就业地点不明确。以宁波的高职院校为例,很多学生希望自己能在宁波就业、创业,但是由于父母的期待,加之本地的关系网较好,就业渠道相对较宽,这就使得很多毕业生在是留在宁波还是回本地工作问题上难以取舍;(3)就业岗位不明确。很多高职毕业生尽管有一定的专业水平,但真正就业时,却不清楚自己适合什么岗位,往往单凭自己的印象和感觉。由于对自己的就业岗位不明确,就业准备常常不足,如不能根据具体的应聘岗位准备面试材料,面试时回答问题千篇一律等,这些都对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带来了困难。

(三)高职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与实际就业的矛盾

一直以来,大学生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道德素养的群体,但是,由于求职心切,很多高职学生随意毁约、无告知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不惜通过“作假”“说谎”来增大求职成功率。有一家用人单位在某次招聘会上收到的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中,发现竟有5人同时为一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④当各种以权谋私、弄虚作假者屡屡得手,甚至不守诚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存手段,谎言和虚伪比诚实守信更具生存优势时,涉世不深的高职学生就很难挡得住各种诱惑,失信行为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免疫力较差的大学生群体这片诚信的“绿洲”。⑤这样,也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不信任。

(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高职学生实际就业的矛盾

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较之传统的高校,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贴近度较高。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很多教师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多。因此,尽管专业符合社会的需求,但在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的课时安排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课堂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方法,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后,往往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怎么样”,而用人单位看重的却是基于理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直接导致高职学生在实际就业中难以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五)高职院校的就业队伍建设与高职学生实际就业的矛盾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成立时间不长,各项工作都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还不完善。尽管目前各高职院校都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但这些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另外,在人员配备上,很多高职院校还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不低于1∶500的标准,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不高。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是“半路出家”,原有专业及工作岗位与就业指导的相关性不强,缺乏职业心理学、高等教育学、人力资源学、管理学、咨询学、市场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就业指导的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六)用人单位的选人用人机制与高职学生实际就业的矛盾

长期以来,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学校、学历、专业和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差别性和歧视性对待,高职毕业生难以享受公平的求职环境。用人单位不能任人唯贤、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在选择过程中更看重毕业生的学历、学校背景和硬件条件等。⑥另外,目前很多用人单位不依据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安排相应岗位,而是按照毕业生学历的高低安排岗位和制定待遇标准。为了装“门面”,不少用人单位故意抬高门槛,打出“专科生免谈”等招牌,很多单位和企业在招聘中出现了“唯名校”“唯文凭”论。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高职学生就业成本提高,就业难度增加。

三、缓解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矛盾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

就业心理辅导是针对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指导与服务。⑦高职院校应努力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准确自我评价,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择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消除被动、依赖的就业心理,树立市场竞争意识,主动就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⑧学校可以通过集体讲座等形式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帮助高职学生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种种误区,如功利心理、自卑心理、自大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从众心理等,增强自主择业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心理适应能力。

(二)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这里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基本道德和法律基本常识。当前,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诚信意识与法律意识淡薄,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信用危机”。为此,在就业指导中要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职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开展诚信教育,科学地把人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适时进行合理的专业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应组织专人不定期地对社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结合社会专家的分析,基于未来社会发展热点设置专业,切不可盲目地照搬其他学校的专业设置。教育对社会需求的反映一般滞后于现实社会,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适度超前发展。反映在专业设置上,就要求专业设置具有预测性,为人才需求做出提前准备。⑨设置好专业后,要对课程和教育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在课程设置上,应从以往注重知识灌输转向注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全面提高就业指导队伍整体素质

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是学生就业指导效果的关键。高职院校必须采取措施,制定规划,拨出专门经费,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设一支具备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学、管理学以及法律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化、职业化学生就业指导队伍。例如,每年组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集体培训,挑选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员去进修深造,鼓励工作人员钻研业务,对发表的有关就业指导的学术论文进行奖励等。⑩

(五)全面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消费观

首先,社会应努力营造公平就业、人尽其才的就业氛围。用人单位要规范内部管理,完成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做到以岗位管理为主,避免人才高消费和人力资源浪费;其次,更新用人观念,树立合理的人才消费观。目前,一些用人单位或为追求虚荣、讲面子,或为储备人才,不是完全按岗位的实际要求确定用人标准,本来高职生能胜任的岗位,却提出至少要本科以上学历,结果导致人才浪费,用人不合理。 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就业,用人单位要更新用人观念,淡化学历,注重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积极配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注释]

①李雪治.高职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4):241.

②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edu.cn/jiao_yu_fa_zhan_498/20080901/t20080901_321919.shtml,2008-09-01.

③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4(6):60-61.

④沈祖云.大学生应该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N].中国教育报,2002-03-07.

⑤陶书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惑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7(5):31.

⑥张永红,李佳.大学生就业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07(9):1.

⑦胡杏华,韩世强.高职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其对策[J].职教研究,2006(2):110.

⑧周赣.谈高职院校就业观教育[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20-121.

⑨王文松,于丽娜.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5):90.

⑩孙智芹.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10):34.

办公室主任主要工作 第5篇

1、负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公司规章制度的执行;负责定期向公司总经理汇报此项工作情况;负责将员工执行制度情况作统计、总结;每月定期将员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张榜公布;负责协助、督促各科室、分厂建立、健全二级单位各类规章制度,检查、督促其按制度开展各项工作。

2、负责收集员工意见、建议,负责就员工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与分管中层领导及其分管副总进行沟通、协调,对无法协调解决的典型问题及时汇报总经理,提醒、协助总经理尽快拿出解决方案。

3、负责接待政府各职能部门来公司检查工作(注:政府各职能部门来公司检查必须及时向公司总经理请示汇报,按总经理的意图汇报工作)。

4、负责公司员工档案管理,负责新聘用员工入厂手续办理监管,负责离厂员工手续办理监管。

5、负责员工劳动合同书签订,负责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手续办理及各种保费的缴纳工作。

6、负责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及其他各类证书的年审、换证等工作。

7、负责经常联系市中区及大市经信局、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员,及时了解经委系统、中小企业局、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有关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节能环保等项目有关市级、省级、中央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情况,及时组织相关人员申报项目。

8、负责公司党、工、团组织与上级政府组织的关系建立,负责企业党支部的工作。

9、负责拟定公司企业文化框架构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办公室秘书主要工作 第6篇

1 办公室会务工作概述

会务工作是指会议的组织、保障和服务工作。开展会务工作,一般需要领导者、参会者和服务者三方配合。

会议的级别和内容决定着会务工作的繁简程度。也就是说,等级越高、内容越重要的回忆,所涉及的会务工作越繁重。小型会议只须做好会议时间、议题的前期通知和会中记录即可,会务工作较为简单;与会人数较少的决策性会议比较重要,一定要按部就班的进行组织和协调;大型会议,会务内容繁重,要求专设工作组提前进行组织和协调工作。

2 办公室会务工作流程

为了进一步搞好办公室会务工作,笔者现结合办公室会务工作特点,提出五方面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位;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做到相互补台、相互提醒;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办公室工作无小事,考虑问题必须更加周到、更加细致;

四是要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五是要进一步增强担当意识,切实提高办公室“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讲,应该稳步落实会前准备、会中协调以及会后总结工作。

2.1 会前筹措,精心准备

要做好会务工作必须有目标、有计划,准备充分。会务工作的成效,主要取决于前期准备是否细致。

首先,应该协助领导拟定会议议题。

其次,根据预算合理安排经费。比如场地、设备、会议用品、资料、食宿、交通等。

第三,制定会议议程、日程。会议议程是对会议主要内容所做的顺序排列。会议日程是会议议程在时间上的具体安排,一般采用表格形式。一定要做到明确、具体、准确。让与会者一目了然。

第四,做好与会人员范围的确定。要按会议的规格档次及议题内容确定参会人员。

第五,做好会议通知的发送。按照确定的参会人员范围拟定参会人员名单。发送通知时,要落实到位。建议将会议场地、与会时间、参加人等项目列一清单,根据清单项目一一落实场地准备工作和通知事由。通知单上附会议通知回执,确定最终的与会人数,以便合理安排食宿。

第六,提前准备会议材料。会议材料通常涉及领导的演讲稿、总结性的材料、会议报告等,尽量提前给领导修改、审稿。另外,应该做好会议文件材料的复制及分装工作。

第七,做好会场布置。主要包括主席台的设置、座次安排,会议用品的准备(桌椅、茶具、音响设备、照明、通讯、摄影器材等)都要提前备好。只有做好会前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

2.2 会中协调,做好组织管理服务

做好会议行政事务性工作。主要包括与会人员的接送、交通、食宿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要落实责任到人。

①做好会议的报到、签到工作,礼貌热情的接待与会人员;并对报到人员的电话联系方式进行详细登记,以备随时取得联系;将发放的材料准备充分,发送给与会人员。

②做好会议的记录工作,秘书人员在做好会议原始记录的同时,建议进行现场录音或录像,以免遗漏重要内容。

③注意会场内外的保卫与保密工作,包括会场秩序的维护等。这些都是会务人员在会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所以会中阶段会务工作的关键是协助与控制。

2.3 会后及时总结整理

会后,会务人员送别参会人员,清场后结算经费,整理会议资料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领导。这些工作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会议的质量。所以会务人员既要有迅速起草文件的秀才,也要有善于接待、应对办事的组织者。在各部分之间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同时,还必须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以确保步调一致,提高工作效率。

3 结语

办公室秘书主要工作 第7篇

秘书工作是以“三务”“四办”为基础的工作。即参与政务、处理事务、搞好服务和办事、办文、办会、办信(电)。办公室秘书工作的任务概括而言主要是:服务一个中心,履行两大职能,按照“三化”要求,实现四大转变,做好五项工作。

(一)服务一个中心:即以服务领导为中心。这是秘书工作的从属性、辅助性本质决定的。领导工作涉及到哪里,它的工作范围就延伸到哪里,并以此为中心,尽可能为领导、机关、基层提供各种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履行两大职能:即参谋和办事两大职能。参谋职能是为领导机关决策活动提供有关的信息、咨询和建议,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这是秘书工作的深层职能任务;办事职能是直接协助领导管理、处理具体事务,这是秘书工作的基础职能任务。

(三)按照“三化”要求:一是“规范化”,即秘书部门的工作标准,工作程序都要符合一定的规格、格式。二是“制度化”,即要制定秘书人员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以严密的制度对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制约。三是“科学化”,即要遵循秘书工作的客观规律,寻求最优工作方法和最佳工作程序。

(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注重办文办事转变为既办文办事,又出谋划策、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使办事办文办到实处,参谋工作参到点子上。二是从收发传递信息转变为综合处理信息。三是从单凭老经验办事转变为实行科学化管理。四是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预见性、有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做好五项工作:一是根据上级部门的决策、意图

和中心工作起草工作计划、总结和报告,拟定各项管理制度;帮助领导起草讲话稿或讲话提纲。二是做好领导办公会议、综合性会议的准备工作。三是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检查、了解所属业务部门、职能单位贯彻执行领导决议、部署的情况。四是全方位收集、整理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来源。五是做好政策落实的督办工作,及时反馈督查情况,确保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二、发挥作用,提高工作的能动性

办公室秘书工作主要是协助领导处理文件、掌握信息、研究制定政策、办理日常事务等,其性质主要是辅助性的,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在领导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秘书工作的作用,就是指秘书工作的意义的位臵。

(一)枢纽作用

秘书在领导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联系内外、沟通左右的枢纽作用。秘书工作的枢纽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秘书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传达”上,必须对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处理。其二,秘书工作的枢纽作用是否充分发挥还取决于是否理顺纵向横向的各种关系,是否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二)助手作用

秘书工作的助手作用,是从它与领导工作的最直接关系上来说的,主要指的是为领导办事,具体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办文、办会、办信、接待等等事务性工作。秘书工作的助手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影响到领导工作的正常运转,如撰拟文件,从起草到核稿要正确反映领导的意图,如果能及时准确地处理好各种公文,使领导从文山中脱离出来,就起到了帮助领导工作正常运转的作用。充分发挥秘书的助手作用可以创造条件让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提高领导的工作效率。关键要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克服那种以为秘书工作就是完成领导交办任务,凡是领导未直接交办的事就不用办的片面认识。

(三)参谋作用

体现在秘书工作的各个方面。最突出地体现在对领导决策的辅助工作上,做好决策前信息收集,提出建议和办法;在决策中提出调整、补充意见;在决策后收集反馈意见,及时总结经验等。秘书工作参谋职能的发挥是建立在日常办事工作的基础上的,同时为领导工作提供咨询服务,及时提供领导需要的各种资料信息,提供各种咨询建议。

(四)协调作用

一是综合各单位各方面的进展情况,为领导掌握全局提供条件;二是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计划和节奏;三是协调本单位和外单位之间的关系;四是协调单位和社区之间的关系;五是协调人际关系,包括上下左右内外的人际关系;六是协调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如会议组织、车辆安排等。秘书的协调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全局健康的意义,因此,作用是否得到良好发展,也是衡量秘书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窗口作用

人们往往把秘书看成是代表领导和单位的。因此,秘书工作者的形象如何、工作状态如何、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领导的印象和评价。秘书工作者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在各项工作中起表率作用,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把握原则,强化工作的自觉性

秘书位居领导“近身”,承担辅佐领导工作的种种责任,这就决定了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尽职不越权、尊重不奉承、补台不拆台、服从不盲从、沟通不闭塞。

(一)尽职不越权

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把握好秘书工作发挥作用的“边界”,明确秘书工作的职责。既要反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干扰和影响领导工作的决策;又要反对对问题轻率表态,以“二首长”自居而发号施令等越权倾向;也要反对唯唯诺诺、明哲保身、消极怠工等失职行为。二是把握好秘书发挥作用的“适度点”。这集中体现在辅助领导决策,秘书应该不管其决策同自己原先提供的决策草案是否一致,都要无条件贯彻并实现领导意图,否则,就是“越权”。三是把握好秘书的职业身份特征。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参谋,必须选择好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表达和行为方式,说话得体,行为得当。

(二)尊重不奉承

理顺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工作者事事碰到,需时时注意、处处谨慎的事情,也是表现工作艺术的地方。总的原则是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从领导与被领导的地位出发,对不同领导的工作、地位、人格等,要同等尊重、支持、配合、协助。在与多位领导相处时,一定要以事业为重,从工作出发,尽力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威信,不能从感情出发、看人行事;不能表现出靠近谁、疏远谁,听从谁、不听从谁的行为;更不能当甲领导面吹捧乙领导,当乙领导面吹捧丙领导等。要始终与多位领导者保持经得起考验的革命同志式的纯洁、真诚的友谊。

(三)补台不拆台

秘书怎样在多位领导之间当参谋、搞协调?首先,心里要有一杆平衡秤,要一视同仁,不论哪位领导安排工作,都要做好,不能有的去做,有的不去做,或三心二意去做。这与我们日常交朋友多从感情和兴趣出发不一样。在多位领导者面前,不论是在思想感情上,还是在行为活动上都不能产生倾斜度。其次,领导之间产生分歧时,只能被动地双向地劝慰、弥合、消除,不能主动地、单向地瞎掰扯、乱搅和,或者保持沉默。本着工作上的支持,关系上的爱护,感情上的友谊去做,这比什么都重要。不能站在一边,冷落一边,更不能为某一边提供反对另一边的材料,对某领导进行挖角、拆台,扩大分歧,加深矛盾。

(四)服从不盲从

秘书工作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枢纽,有调度、协调、综合加工的作用。秘书人员处在这样一个重要位臵,就得和领导拉一套马车,按领导者的意图前进。但是,服从并不等于盲从和不加分析的附和。“分析”有两层意思:一是从分析中加深理解领导意图,增强执行的信心;二是从分析中拾遗补缺,起进一步完善的作用。按领导者的意见办事,也只能是执行正确的意见,对一些不正确的、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点子或行为,不仅不能办,还要坚决抵制和反对。

(五)沟通不闭塞

秘书工作起上下达情、左右疏通作用。因此,领导与秘书双方的有效沟通至关重要。两人之间要建立一种可以“对接”的工作语言。一是秘书要能准确把握和理解领导的意图和思想,即解决“听懂”的问题;二是秘书要能够及时向领导提供他最为关心的信息,即解决“回答”的问题,这就需要秘书注意培养自己的政治修养和政策水平;三是要重视反馈,秘书要肩负起督促、跟踪领导批示和指示的责任,并随时向领导反馈进展情况,以便领导心中有数;四是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当前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在哪里,秘书要了熟于心,即可相应做些准备,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具备超前性和预见性,真正成为领导的参谋助手。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 第8篇

1 在思想上, 认真学习上级文件, 统一认识, 深刻领会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学校由党委牵头, 各级就业主管部门参与, 通过集中和分散学习的方法,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大政方针、教育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在思想上, 统一认识, 切实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总结往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分析当前形势, 明确目标任务, 增强做好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1]。

2 在体制上, 领导高度重视, 健全组织机构, 建立高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1) 贯彻“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主管招生就业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 各职能部门领导参与的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 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各系成立由系书记和主任“一把手”负责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本系学生的就业教育与指导工作。自每年10月起, 学校党委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管领导经常召集有关部门探讨学生就业工作, 特别是每年2月份之后, 每周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通报会, 实行毕业生就业情况月报和周报制度, 及时掌握和通报学生就业状况, 解决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的《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明确各级就业工作责任人的工作职责, 规定各层次奖励办法。政策的制定调动了各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有效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

(2) 落实“三个到位”。一是组织到位。为切实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建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配备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8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 从人力资源上保障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效开展。二是经费到位。学校严格依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 (鲁人社字[2011]269号) 文件要求, 以毕业生人均150元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用于就业指导、市场调查等就业工作, 从财力上保证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硬件到位。电话、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影印机等办公设备齐全, 从基础条件上保证了就业工作的良好开展。

3 以就业为导向, 推行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就业工作新机制, 形成“入口旺、出口畅、质量高”的良性循环

市场经济条件下, 产品要畅销, 一看质量, 二看特色。在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化运作的今天, 学校十分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我校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 瞄准市场, 把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调整与就业状况有机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避免了结构性就业困难[2]。

一是把好“入口关”。坚持就业引导招生, 根据就业状况制订和调整招生计划, 以“销”定“产”。近年来, 虽然面临生源减少的不利局面, 但我校招生形势仍保持良好势头, 以“销”定“产”的策略彰显成效。

二是把好“培养关”。以就业为导向, 对准市场设专业, 对准岗位设课程, 根据就业市场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毕业生质量, 促使毕业生“适销对路”, 为毕业生高就业率、高满意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做好“多证”人才培养。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我校先后引入保健按摩师、美容师、育婴师、养老护理员、刮痧师、营养师、经络调理师、健康咨询师等多个职业资格考评平台, 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机会。

四是认真搞好“订单式培养”模式, 实现校企双赢。将不同的企业文化引进课堂, 既为企业储备了人才, 又提前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平台。一年来, 我校与银色世纪公司共同建设针对中医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就业相结合的培养项目;与美丽田园公司建设针对美容专业学生的“订单式培养”等项目;与北京301医院、北京三艾堂医疗集团、宁波固元堂医疗集团等机构合作建设相关专业的实习、就业一体化项目。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 有效开辟了就业渠道,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建设, 注重针对性与实效性, 形成科学、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1) 不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是我校学生的必修课, 为此, 成立由一线就业指导教师和各系就业指导负责领导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 规范课程内容, 统一制定教学课件模板, 不断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多年来, 教研室圆满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 年均授课1 500课时。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实现了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 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2) 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提升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学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素质, 不断推动就业指导工作全面展开。学校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4名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优秀教师加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 新教师的加入为我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我校就业工作者年均15人次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 有效提升了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3) 利用社会资源, 聘请就业指导顾问, 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咨询和指导。聘请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府官员、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负责人、职业生涯辅导机构的专家和成功人士 (特别是校友) 为学校就业指导顾问。邀请他们来校为学生讲解人事审批、人才储备、社会需求、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历程等,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调动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4) 广泛开展各类就业指导活动。近年来, 学校先后举办5次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4次模拟招聘大赛, 4次创业计划大赛, 以及各类专家讲座、就业沙龙、职场电影播放等活动11次;我校依托中医药院校的优势, 每年定期开展“中医中药乡村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中医药文化乡村行”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中医药文化伴我行”大学生“五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质, 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5) 优化学生就业创业社团组织, 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2007年, 我校成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协会, 在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 不断发展壮大, 现已完成第五届与第四届协会干部交接工作。近年来, 协会发行《就业导报》32期, 协助就业指导中心组织举办招聘会多次, 职场培训、社会人士讲座7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14次。就业与创业协会有效传播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扩大了就业与创业在学生中的影响, 带动了学生关注就业、关注职场的热情, 营造了良好的就业氛围。

5 积极开展创业教育, 探索促进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创业模式, 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

我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基地建设, 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一是开展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 聘请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创业导师, 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 广泛开展有关创业政策、项目开发、风险评估、经济形势、融资渠道等的创业指导, 鼓励和帮助更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指导模式上, 不仅贯穿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之中, 而且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 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理念。

二是设立专项基金。2012年, 学校在面临新校区建设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依然投入15万元的创业专项基金, 设立由学校和企业专家组成的创业基金管理委员会, 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 对优秀的项目投入创业启动资金。

三是开展各类创业指导活动。2012年5月, 学校组织“和易杯”第四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本次大赛是我校第一次将实体项目纳入创业计划大赛, 参赛学生走上了“蓬莱和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实战平台, 围绕和易健康产业提供的主题项目开发创意, 走进真实的创业之路。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200余份, 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竞争, 最终有11个创业团队脱颖而出。决赛作品被协办单位带回企业进行可行性研究, 并对部分可行项目与学生共同进行深入开发并投入资金。

四是举办创业讲座。通过邀请企业家来校举办讲座, 举行创业计划书大赛, 开设创业兴趣小组, 组织观看创业励志视频、影片等多种形式, 开展创业指导工作。

6 抓紧抓实“两个市场”建设, 建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 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根据“以市场促就业”的就业工作理念, 我校及时转变职能, 强化服务, 积极培育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1) 做大做强校内主市场。我校广泛发动教师、职工、校友、学生家长等各方力量, 采取网络、电话、传真、信函和走访等形式, 主动与全国各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加强联系与合作, 广泛了解、收集就业信息, 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目前, 学校每年组织两次大型校园招聘会, 每次参会单位有200多家, 平均提供4 500多个工作岗位。此外, 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小型专场招聘会50余次, 在就业服务网年均发布就业信息600余条, 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平台。

(2) 积极拓展校外人才市场。积极组织动员毕业生参加各地政府、人才市场举办的招聘会, 增加就业机会。

(3) 建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学校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联系, 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立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 促进毕业生就业。目前我校已建立了北京301医院、海军总医院、山东省中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福胶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

7 管理规范, 严格程序, 服务到位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学校严谨开展各项工作, 做到就业协议书使用规范, 推荐材料实事求是, 生源审核、就业方案编制、申报工作及时准确, 档案材料规范完整, 无任何差错发生;在家庭困难毕业生和省优毕业生评定过程中,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确保评定工作圆满完成;学校还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网站、就业工作宣传栏、《就业导报》等的作用, 保证各项就业政策及时发布和宣传[3]。

8 就业工作成效

在“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就业工作理念指导下, 学校打造“主要领导亲自抓, 专职部门统筹管, 各系打造主阵地, 全员指导齐参与”的立体就业工作机制, 充分调动各级就业工作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 千方百计为毕业生谋出路。多年来, 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正式签约率比重不断增加, 就业单位层次不断提升, 北京301医院、广东省中医院、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用人单位纷纷到我校选拔人才, 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12年5月, 在山东省2008—2010年度高校就业工作综合检查中, 我校名列132所本、专科高校前茅。其中, 在毕业生对母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评价的第三方调查中, 学校位列第18位, 在全省医学类院校中排名第一。

摘要:大学生就业事关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近年来, 各高校纷纷采取有效措施, 为毕业生就业开启多样化的渠道。本文对我校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效果进行总结, 希望加强各高职院校之间就业工作的交流, 共同努力探索一条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推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实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王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才智, 2012 (1) :21-22.

[2]万登泸, 周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缺口探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13-14.

招生就业办公室主要工作 第9篇

【 关键词 】和谐校园 初中班级管理 创新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部分,高教学生就业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愈加发展,其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当前,围绕着高校中的学生就业工作,就业信息、职业发展、能力培训,实习实践,行政管理,就业帮扶,市场培育等多方面因素在整个工作体系中多向关联,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因此,若想真正做好就业工作,首先就要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关系,这就有必要在明确高校就业工作定位和价值功能基础上,对高校就工作的内容、类型及其深层结构关系进行梳理。

一、高校就业工作的发展与定位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和人才就业市场的建立和运行,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便开始由传统行政性的大学生分配管理工作向学生就业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转型。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愈发显现出专业化、专门化和服务化的特征。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在整个高校教育工作体系中,这种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定位随即发生重大显著的变化。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在整个大学教育工作体系中,其可以总结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和服务: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毋庸置疑,就业机会的提供和学生就业的指导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最直接的外在表象,是狭义上就业工作的内容,也是其在整个高校工作分工体系中本职性的定位,其与高校的招生、教学、科研等一起构成了整个高校的工作体系。在这种工作定位上,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性质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与政府教育管理行为相连接的大学生就业的教育行政性管理工作。可以说,如果将整个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个流水生产作业线,把即将就业的学生作为这种生产线上的产品,那么,直观地看,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即是商品运行的重要关键一环,这种工作性质下的工作的定位即是在符合国家政策和制度的规定下,如何将已经生产出来的人才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最好的销售业绩。因此高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育人功能:学生个体职业发展

当然,绝不能仅仅将高校的就业工作看做人才的商品性销售,前提是因为绝不能将高校的人才培养教育工作仅仅看作是一种商品生产。高校不但要培养市场上的有用人才,还要培养有正当价值的社会人才,而不是简单地急功近利地追求在毕业的一瞬间急功近利地“卖掉”商品。因此,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在进一步的深层空间中,其性质定位也包含着学生的职业发展的相关建设,这种定位一方面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校期间良好的职业发展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就业机会,促使就业工作本身长期实现良性循环,如此对高校和学生都有益。

(三)知识创新功能:促进社会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

仍然在育人和人才培养的视角下,在更大的宏观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行为体系中,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知识更新、学术理论创造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机制有效运行的促进功能。在这个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更大更深的社会层面上,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实际上具有如下的定位和功能,一方面,其起到有效链接大学校园和社会以及市场的功能;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可以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专业、理论以及相关一系列工作的镜子和晴雨表;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人才的价值和素养定位促进职场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在此种意义上,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有着重要教育、科研和知识发展的意义和功能。

二、当前就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状况

脱胎于传统的就业分配工作,在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的牵引或冲击下,为适应市场的需要,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在合理继承传统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主动或被动地,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或者说一些工作内容相应产生了新的变化,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就业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类型

1、就业机会的提供与创造

新的时期市场机制下,大学作为市场中的平等主体,为有效将自己的人才推向市场,需要主动出击,为学生在市场中寻找、创造更好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体现出自己所培育人才的竞争力。这样的工作通常包括市场就业信息的提供与流通。当前,就业机会的提供与创造是新时期就业工作最表层的内容,具有短平快的特点,直接针对学生找工作的当下问题,决定着眼前的学生就业状况,同时,它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这些工作在数量上不同程度上构成了高校就业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内容。

2、个体学生就业意识的打造、就业经验的积累和就业能力的提升

当前,在发展较为积极和进步的高校就业工作中,就业工作部门除了做好外部就业环境、条件的打造和就业机会的提供外,从学生个体能动性的角度出发,为使学生有意识和有能力进行就业,各个高校就业部门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也开始尝试在不同程度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意识打造以及就业能力的提升活动,这既包括邀请职场成功人士开展的职场情况介绍、职业领域发展形势介绍、职场礼仪培训、面世技巧的分享和培训等相对灵活零散的活动,也包括传统常规性的学生实习和职业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对接用人单位,以此更加有效地促进和实现学生就业。

3、就业指导和帮助

不同的高校就业工作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人员力量的具体状况,在就业工作较为深入的层面上,开始开展比较个性化的学生就业指导和帮助工作。在一般意义上,就业指导和帮助主要是指如何让学生了解就业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就业市场的基本状况,就业形势的分析和研判以及阶段性时期内就业工作的主要方向和主要问题的介绍;在个性化意义上,其主要是就业指导专业人员一对一针对具体学生的个人就业问题进行个性化的专门指导和帮助。当前,这样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工作在整个学生工作就业体系中处于相对较深的层面,在实现这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一大部分工作已经开始明显体现着就业工作的育人功能。

(二)当前就业工作定位和功能下的就业工作发展的状况述评

当前的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阶段性地完成了学生就业工作的从传统到现今的工作转型,并且极大地、充分地完成了当前其应该完成的紧迫性的工作任务。然而,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在整个社会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长远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目标,也要深刻地认识到其当前的发展不足之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此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1、就业工作不同定位的深层结构关系

首先要来看理想中的高校就业工作的定位构成、体系以及不同功能定位之间的关系。在贯穿于社会和高校之间的高等就业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定位和功能,即:学生就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和培育以及教育发展和知识创新的功能。在三者的相互关系上,首先,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在眼前利益上一定要解决学生找工作的问题,否则,就会使整个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直接丧失其价值和意义;其次,高校就业工作也一定要处理好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矛盾关系,实现长远的个体的额人才的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最后,从根本上讲,为真正实现社会人才培养的价值和目标,在宏观的格局和长久的发展中,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一定要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做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和贡献,即:就业工作一定要良好地实现校园和市场以及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工作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创造良好的知识交流和创新平台,建设资源互通和共享机制,从而在更深更广的格局中实现人才的合理培养,进而实现高等教育人才的合理运用,由此便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人才就业双重价值上在根本上实现有机融合并都能够得以最终给实现。

2、就业相关工作的具体状况述评

当前高校开展的学生就业工作在主体工作力量投入是围绕着学生找工作的思路下进行的,在整个就业工作定位体系中仍然处于停留在表面的状态,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是不足的,而在根本上也没有实现就业工作的深层次的人才培养和促进知识和教育工作进步和更新的功能。毋庸置疑,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说,围绕着学生找工作的思路开展高校就业工作是绝对必要的。不过,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实施中,仅仅把学生找工作作为这份工作的工作思路和定位,未免有些狭窄、暂时性和急功近利性,这不但直接妨碍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的最终实现,而且从学生找工作的角度而言,这样的工作定位和思路也会使这份工作缺乏长久的优良品牌打造和稳定效应,从而使相关高等教育工作走入死胡同。

三、深层结构下的就业工作的内容、体系结构和发展方向

(一)做好基础性的信息沟通工作

在市场、就业学生和高校之间,高校就业工作就是如何在三者之间运行、处理以及通过信息的流动实现三者之间在工作寻找、职业发展和人才培育的关系。因此,在以上的定位和目标下,信息流动工作是高校学生就业工作基础性工作,高校就业工作必须做好相关维度和方向上的信息交流工作,这不仅需要在量上加大信息流动,保证信息提供充足,也要建立建设好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保障信息在合理的方向上能够顺畅交流,还要做好信息交流后信息合理分析和使用工作,以保障信息交流的价值和目标的实现。

事实上,根据以上的工作定位和功能要求,此处的就业工作信息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其既包括常说的市场释放出的学生就业工作职位信息,也包括这些信息所传达给教育机构的对于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组织的相关要求,既包括市场传达给学校和学生的信息,也包括学校和学生传达给市场的职场价值和发展状况的信息,以及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围绕着就业和职业发展所交流的就业指导和人才培育信息。当前,高校的就业相关信息流通工作获得很好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其在人才培养定位和实现高校对市场职业发展的积极促进和改善方面仍然是缺失的,因此今后要在合理运用就业信息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完善,以适应学生和市场的需求。

(二)做好就业指导、意识提升和能力培训工作

在整个就业工作体系中,如果说就业信息平台的搭建和流通机制的建立是整个就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那么,就业指导、就业意识培育和能力的提升则是这个体系中实现其定位和目标的关键性的工作。其关键性一方面体现为合理处理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政策和制度困扰,合理解决学生眼前就业和长期职业理想追求和实现的矛盾心理,从而促使学生合理最佳就业。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上,现实中的高校就业工作在这方面的就业工作部署和实践普遍不足,一是普遍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的专业化、高质量的就业心理咨询和业务指导,二是围绕就业、职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与人平台是少有的。因此,未来的高校人才就业工作,要大力建设和创造更多的就业能力以及德育教育提升和发展的相关平台,在就业工作的建设和开发中,有意识地进行人才培养和德育教育,以此在更高的定位上处理好相关矛盾,更好地实现高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三)做好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建设

以上相关工作内容,涉及高校、市场、职场以及就业学生本人多维度大量工作行为关系,是当下高校就业工作无论在宽度和深度上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这样的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和各种有效制度来加以保障和运行。首先,围绕着就业、职业发展和教育发展与知识创新,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实现高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不应当仅停留在学生找工作和提供就业机会事务上,要在工作定位上使其深入到高校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中,在制度上保障对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指引意义的实现,另一方面也要建立长效稳定的职场、高校以及学生个人之见的沟通交流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以使相关活动能够深入有效进行。当然,对于传统的管理规范和制度,在发挥其既有的合理价值的基础上,从长远来看,根据现实发展状况的可行性,要尽量增强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制度中的法治公平属性,另外,也只用这样的规则才能最终满足作为市场、社会意义上的行为的需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高校内部行为管理层面,由此也增加了这种规则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交大经济学第一次作业下一篇:领导人 G20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