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庭》观后感

2024-05-17

《革命家庭》观后感(精选10篇)

《革命家庭》观后感 第1篇

《革命家庭》观后感

夏衍原名为沈乃熙,是中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戏剧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今天,我看了一部由夏衍著作改编的电影《革命家庭》。

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北伐战争开始,江梅清参加了北伐军。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江梅清不幸被反动派杀害。周莲继承丈夫的遗志,参加了革命,在上海地下党组织工作。不久,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周莲和她的儿子立群被捕。敌人为了能得到地下党组织的情报资料,就对周莲拷打审问,软硬兼施,但是,周莲始终坚贞不屈。后来敌人又用立群的生命作为情报的交换条件,但周莲仍然不为所动,儿子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最后,在党组织的不懈努力下,周莲被救出,并带着她的儿女小清、小莲去了延安。

我想:如果周莲经不住严刑拷打,供出党组织的情报,那她的儿子就不会死,但千万革命者以及劳苦大众将为此而牺牲生命,中国的革命道路会更加坎坷。周莲和立群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动了我,为了革命事业和远大的理想目标,我们应坚定信念,不怕抛头颅撒热血,奋斗到底。

吴嘉岑

濮小万家 六(3)班

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这本《少年啦奥运丛书·励志》。

这本书从淘淘身上发生的故事开始,给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奥运新科技、新体育,还有许多著名的体育明星背后的故事和成长经历,残奥会上的运动员写得多一些。分为多个篇章:突破篇、进取篇、美德篇、友情篇、个性篇。

看完了这本书后,我感触很深。这几天来,我国运动健儿们在北京奥运赛场上努力拼搏,夺得了一块块金灿灿的金牌,成绩辉煌。但谁又真正去了解他们为此付出的辛勤与汗水。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那些运动员们经过长期单调、寂寞、刻苦的磨练,才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只要比别人多付出一份努力、多流一滴汗水,比别人多一点精细,你就会成功。要相信自己。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受用一生。

吴嘉岑

濮小万家 六(3)班

《革命家庭》观后感 第2篇

《辛亥革命》这一电影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通过荧幕上的历史画面,让我们看到祖国发展的道路,通过了解历史,认知历史,以促进当代的发展。

《辛亥革命》是一场充满荆棘的革命,在这一道路上,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鲜血描绘祖国的未来。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注定了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的`革命,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坚强意志,开拓了革命的新道路。电影中有许多细节描述,比如孙中山先生在国外与外国政府官员协谈时的激烈争论的一幕,其以一己之力舌战众人,在面对种种刁难与不理解的情绪下,孙中山先生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意志!这是铁一般的力量!正因为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彻底的觉悟,在整个革命的道路上,才能走到最后。

电影中还有那么一幕,在孙中山先生与革命同志们讨论临时大总统的事宜的时候,有刺客枪击。一阵慌乱后,刺客被抓,在审问刺客的过程中,刺客对孙中山是满嘴的辱骂,黄兴进来后说了一句:“他和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世界里。”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在当时清政府的历史背景下,要完成一场革命并不只是军阀形式的占领,一场完整意义上的革命,应该是深入群众的内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要播种革命的种子,而且还要让其健康成长。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不仅改变了形式,而且革命的精神深入人心,是一场实质改变的革命。

《革命家庭》观后感 第3篇

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业、农田主要施用有机肥,下水道管网形成体系,粪便处理率都很高(如日本的粪便处理率100%)。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粪便进入下水道与生活污水混合后,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农产品基本上都是绿色、有机产品。

我国1970年代中期以前,农业用肥主要是城市厕所的粪便,197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城市冲水厕所大量增加,粪便含水量大,质量变差,农民不愿使用;二是化肥的出现,化肥使用、运输均很方便,城市粪便逐渐被化肥取代,在农村粪便用作肥料的越来越少。然而这样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是雪上加霜,同时还加剧了环境的污染、有害元素在农产品中的累积和肥料中营养成分的单一性,这些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

怎么处理粪便关键是认识问题和应采取什么技术对策。需要政府市政及相关部门来解决,应有适合实际情况的卫生法规,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市政问题。

2农业用化肥和有机肥的对比

2013年5月17日,广州对餐饮环节食品抽检,45%的大米和米制品被检出镉超标。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导致植物吸收。过多使用化肥是原因之一,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

如果长期使用化肥,则土壤会失去有机碳而板结,失去肥力。

浙江在线,2009年11月05日报道了回归原生态的水稻生产路径,台州椒江章安街道回浦村青年种粮大户陈剑峰,在周边长满茅草的山岙里承包30亩土地,种植水稻,既不喷农药,也不用化肥。这在当地农民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然而却实现了。

上海奉贤也采用有机肥种植水稻(中国有机农业网,2014.10.16),当年合作社共种植了800多亩水稻。据了解,自去年振荣粮食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谢军首次采用不打农药、采用生态有机肥进行种植水稻获得成功后,今年又增加了种植面积,环保、无公害。

CCTV-7也曾经报道,云南有个地方,农田不用化肥,田里农作物也不起虫,不用打农药。

3农业用有机肥的对策

农村的厕所类型以建筑质量简陋、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的浅坑式厕所、敞口缸(池)式厕所、深坑式厕所为主(估计占80%以上),这样会通过不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等,会导致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

我国城市下水道普及率约为60%,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到2025年才实现城市管网普及率85%,污水处理率50%~60%。按此规划和中国财力状况及国外经验,排水管网要达到欧美较高普及率且与污水处理厂配套,预计至少还要50年以上[1]。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大规模修建下水道管网、建污水处理厂,耗资巨大,短时间内建成不太现实。在很多农村及城市边缘平房地区,还没有修建下水道管网,厕所也是和农村类似,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细菌、给人畜带来疾病。

我国1980年代以前的粪便处理标准化工作,几乎是空白,1980年代中期以后,卫生部门开始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卫生检验等方面的工作。

粪便的处理,目的是使其达到无害化,处理后的粪便可作为有机肥料加以利用,

目前的厕所缺乏相应的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冲水厕所大多采用化粪池就地处理,化粪池中截留的大量的、没有无害化处理的粪渣污泥,用于果园、农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根据1997年统计[2],我国668座城市,城市年清运粪便2900万吨,被无害化处置的不到一半,多数只是经过化粪池的简单处理就被直接排放,粪渣也得不到妥善处置,施到土壤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由于粪便中含有各种肠道病原体、蛔虫卵等,没有采取任何灭菌措施,会传播多种疾病。

粪便也是一种资源,处理好对人就有利,处理不好就有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家庭粪便快速生成有机肥的专利技术(获得国家专利:ZL 201220109642.1),这种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以将自己家庭的粪便、快速生成有机肥。

这项技术在很短时间内(一小时左右),将家庭的粪便变成无菌、无味的颗粒状有机肥,可以做成小包装(250g左右)的精加工颗粒肥出售,不仅可以杀死细菌、控制疾病传播,还可以取代化肥,避免环境污染,使土地的利用形成良性循环。这种装置体积小(50厘米左右)、重量轻(几公斤)、价格低,便于在每户家庭使用,不用水冲,可取代厕所,使污染不出各户。

冲水马桶用水量估计,按每次使用用水0.008吨、每人一天用马桶10次计算,那么一个月一个人的用水为0.008*10*30=2.4吨。按目前老式抽水马桶容量,十三升,更新为九升,一户平均每日使用10次计算,一日一天可以节约用水90升。

对广大农村及城市边缘没有下水道地区的卫生状况及农业用有机肥,有着显著的改变、提高,也是对传统厕所的革命,粪便经过处理达到了无害化卫生指标,消除了粪便中病源微生物的恶性循环,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有效的控制了对环境的污染,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农业用肥、城郊及乡村的卫生状况,提出应大范围推广使用家庭粪便快速生成有机肥的技术(获得国家专利:ZL201220109642.1),不仅能使农产品成为绿色有机产品,而且对厕所是革命性的创新,可以彻底改善卫生状况,投入很少,利国利民。

关键词:化肥,农药,家庭有机肥,厕所革命

参考文献

[1]陈东华,郑金伟.我国粪便处理的现状分析及发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第28卷增刊,2005,6:171-178.

数字家庭革命 第4篇

按照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的定义,数字家庭被解释为:可以实现家庭内部所有设施控制并可得到反馈信息;声音、文字、图像信息可以在不同家用设备上共享,并随时随地实现控制与信息分享。从这个角度看,目前市场上涌现的网络电视、智能(云)电视、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电脑娱乐中心、网络电话、网络家电、信息家电以及智能家居等,都是数字家庭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看,数字家庭是一个比较“陈旧”的概念,早在21世纪之初就不断涌现出各种概念和产品。但一直以来,“智能生活”都离普通消费人群有一段距离。而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智能电视的兴起、智能家居逐渐成熟,具备“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家电以及家居产品正在真正走入人们生活之中,给整个家庭消费领域带来新的应用模式与收入机会——这是我们能够预期的数字家庭的新变革,且不啻于一场革命——我们预期,在未来3-5年,家电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将逐渐成为现实,并将深刻影响整个家庭消费产业的格局,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

更深的层面看,本刊主编姜奇平将这次革命总结为“产消逆转、消费资本化、非生产性消费和产消合一(在家办公)四个维度,并指出:它们都是同一场革命,这种革命不是发生在产品这个外在对象上,而是发生在人自身的变化上。最大的变化在于,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家庭走向生产中心,现在正在从生产中心走向回家的路。这是一条人的复归之路。

《革命家庭》观后感 第5篇

星期六下午,学校给我们播映了几部革命电影。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几部电影中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令我肃然起敬他们为了革命,为了人民,纷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只留下一声声心灵深处对胜利的呼喊。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用自己短暂的一生教会了我们珍惜今天、拥抱未来

最令我感动的烈士是赵一曼。她被俘后坚持信念不向敌人屈用的精神令我震惊。

在生活中,我屡屡向困难屈服:遇到难题,我想都不想就请教同学、老师;遇到难事,我碰也不碰就请家长代做。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让我们在一块白布上剪口袋,别的同学操起剪刀就准备大显身手,唯独我被定在桌旁迟迟不肯下手。接下来发生的事更令我慌了手脚:从来不干家务的我不公将布剪得乱七八糟,还将自己的手剪了个口子。面对同学们的冷嘲热讽,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不有一次大扫除,我被分配到卫生区打扫,别的同学卖力地挥动着胳膊,只有我木在那儿不知所措。快扫啊,站在那儿干什么,要站岗放哨吗?同学催促着我。这我唉,这可怎么说呀?我羞红了脸。

看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我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人。

《革命家庭》观后感 第6篇

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屈辱走向富强,1过去了,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心潮澎湃。“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面对山河破碎、生灵遭涂炭的危局,一批批爱国志士在呼号、在求索、在抗争,直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的提出和“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理论的横空出世,民主共和的观念才第一次深入人心,振兴中华才的呼喊才第一次成为响彻华夏的最强音,他让苦难的人民看到了希望,为迷茫的革命者指明了方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国父孙中山以他睿智的政治思想,非凡的远见卓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气贯山河的革命气魄带领着顽强不屈,心怀壮志的革命义士舍生忘死,将中华民族带入了崭新的发展轨迹,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

有了辛亥革命的探索和斗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兴起开辟了解放思想的新局面,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觉醒,使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直至辛亥革命__年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更是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他接过辛亥革命高举的爱国主义和“振兴中华”的旗帜,完成了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革命电影观后感 第7篇

刚刚看完优秀抗日题材电视剧《烈火金刚》,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颗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现代青年的心。在片尾,肖飞、丁尚武、林丽、齐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缚手榴弹炸毁敌人正在修复的公路,或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与战友执行任务时力争献身、最后诀别的环节,队长史更新忍悲送别战友,双目含泪,一个铁打的汉子强忍内心的强大悲痛,通过向战友一拍肩膀和后来端起抢来的机枪向鬼子愤怒激射的镜头描写,淋漓尽致地突现了英雄的爱恨情仇。而肖飞身负重创,最终还是来到准备要炸毁的公路上,从容躺下,拉开身上捆绑着的数十枚手榴弹的导火索时,那一声“战友们,请向我投弹!”的大喊,更让人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女战士林丽奋力挣脱汉奸的阻挡,冲向敌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让人肝肠寸断,顿生无限敬仰、强烈的爱国主义革命情感。同时,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更是充满了无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现了牺牲了的英雄们光辉形象。他们在烈火中重生、涅盘,在人民正义战争中归于永恒。人民永远铭记他们。

看完此剧,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静,我们现代的爱国意识应该与历史时期的英雄们是一样的。但奋不顾身、为国牺牲或与邪恶抗争的勇气及对强寇顽敌舍命拼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境界,笔者认为,现代的我们与英雄们是不可同日

1而语了。面对英雄,我们应该反思自己。要不,为什么在和平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那么多丑陋的行径,罪恶的举止,无人阻止或止而不绝?公交车上肆无忌惮的骚扰、偷抢;大街上围观恶人的挥刀行凶,以及那么多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腐败机构的横行霸道,鱼肉民生的种种恶行。这林林总总的新闻或消息报道的内容,都令人发指,深恶痛绝。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趋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纵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笔者认为,是浮躁的时代冰封了人们的爱心和正义感,无数个血淋淋的案件事实和身边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例,也侧面反映了机制的不公与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颠倒或泯灭。人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面对嚣张罪恶的忍气吞声。究竟谁之过,到底谁之责?这个时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吗?难道是我们不需要了,还是英雄真的都已成为过去?

时代在变,但我们呼唤英雄的声音依然热切。让我们呼唤英雄,创造时代的英雄。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感觉非常好。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那么多动人的真实细节,塑造了革命队伍的各色人物。

张思德生活在一个革命大家庭里,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很生动,特别是张思德和他老战友的这份感情,是以往电影中不多见的。电影《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牵出平实瞬间,穿越60载岁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卫——开荒——烧炭,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用心血崔开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真诚的抚慰一抹晚晴。这些都让人非常受感动。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张思德诠

释着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 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党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曾经是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未来还将辉映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这周四,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麻醉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当看到红军战士战斗时陷入困境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帮助红军战士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

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和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家庭医药》:健康的革命 第8篇

苏中:《家庭医药》创刊于2002年1月,当时正值我国推行医疗体制改革,群众求医模式向“大病进医院,小伤小病进药房”的方向变化,给《家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我们始终以“办一本有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医药科普杂志”为己任。经过几年的努力,《家庭医药》终于赢得读者和业界的广泛认可,在专家和读者中有很好的口碑。邮发量连续几年高速增长,成为我国大众健康期刊的后起之秀。

龙源:《家庭医药》的定位和办刊宗旨分别是什么?

苏中:《家庭医药》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为办刊宗旨。

内容定位:荟萃医学名家,集纳药理精华;指导家庭如何对症选药,科学用药;告诉读者什么情况下可以自我诊治、如何诊治,什么情况下必须就医、如何正确就医、如何在家中配合医生治疗及如何养生保健。

读者定位:关注健康的中老年人。

风格定位:权威、实用、通俗、诚实。

龙源:《家庭医药》受读者喜爱的栏目有哪些?之所以受读者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苏中:《家庭医药》受读者喜爱的栏目很多,主要有“选药指南”、“医药新知”、“专家评药”、“名医谈病”、“妙方精选”、“特别策划”、“询诊热线”等等。

这些年来,我们非常重视选题的策划,迫使编辑研究市场,研究读者的需求,下苦功去策划选题。

这些栏目之所以会受读者喜爱,是因为栏目中的文章是读者关心的热点话题、是读者非常想了解的就医选药知识。这是关键。

龙源:比较同类期刊,《家庭医药》有什么特色?优势何在?

苏中:我们始终坚持权威、实用、通俗的特色。在办刊理念方面,我们坚持以内容为王,在内容上非常下功夫,每一个选题、每一篇文章都精心策划。我们所聘请的顾问、编委都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地为本刊出谋策划,承担指导、咨询、组稿、撰稿、审稿的实际工作,这样,避免了医学科普期刊“千古文章一大抄”这一多年来形成的弊端。

另外,我们坚持老老实实的办刊,坚定走特色服务之路。我们聘请专家免费为读者解答难题,请专家对民间验方、自我保健方法进行点评。

一方面,我们高成本地做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为读者提供的却是廉价的出版物和真诚的免费服务。这种态度,我们会坚持下去。

龙源:《家庭医药》独创药理学家和名医办刊新模式,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这个模式。

苏中:这个模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组建由在药理学、临床药学领域中成就卓著、德高望重的药学家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经验丰富的临床名医组成的专家团和编委会。在19位专家团成员中,有3位院士,其余为博导、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等高级专业人员。32位编委会成员,全部是正高职称、在一线工作的医药专家。

二是建立由名医院(医药院校)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药学家和临床名医等专家组成的作者队伍。专家们见多识广,专业素质较高,稿件的质量有保证,能确保杂志的权威性,真正能对读者起到指导作用。

三是我们的编辑团队也有药学和医学方面的人才。

龙源:《家庭医药》是中国3亿家庭解决医疗问题的首选期刊。请您举几个家庭常见医疗问题的例子及《家庭医药》对此的解决方案。

苏中:读者学用《家庭医药》解决常见医疗问题的真实例子很多,下面介绍几个:

例1:桂林市兴安县读者唐基兴是个慢性咽炎患者,用过许多药,只能治标,反反复复。按《家庭医药》介绍的药方,服了2剂就大有好转,服了5剂症状就消失。例2:湖南郴州市读者杨梦兰,3年前因患心内膜下梗塞住院,经治疗好转,但总感乏力、心里不适。自订了《家庭医药》后,按教授、专家的指导,做好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调理。现在,她的身体逐渐好转。

龙源:很多人去医院看病常会多花钱挂专家号,就冲着专家的权威开的药方让自己放心。《家庭医药》为家庭就医选药做出实用性指导,那么在这方面是如何确立自己的权威性让读者放心?

苏中:大医院名大夫,总是更让人放心,这既有心理因素使然,也有现实意义。而作为就医选药的指南杂志,首要的也是要让读者放心。为此,我们非常重视作者队伍的建设。我们走专家办刊之路,走科学、权威之路,特别注重依靠拔尖人物及他们的影响带动一批一线知名专家为本刊撰稿。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专家们都很支持我们。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专家、我国惟一获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丹尼斯布朗奖的资深院士张金哲,虽已80多岁高龄,但对于我们每一次的约稿他都给予回复。著名心血管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胡大一教授对我们的编辑说,凡是《家庭医药》的事,我都会满足。

现在,本刊拥有数百位国内一流专家组成的作者队伍。这支强大的作者队伍使广大读者得到最具权威的就医选药指导,读者自然会对杂志放心。

龙源:除了对就医选药做出指导外,《家庭医药》还为读者提供哪些医疗服务?和读者有哪些互动?

苏中:参与和互动是建立感情联系的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参与,读者会把杂志视为知己。“询诊热线”、“专家门诊”、“编读直通车”、“我来荐方”、“我的保健小窍门”以及有奖征文活动、读刊有奖活动都体现了与读者的互动与参与。

“询诊热线”栏目是我刊专门为订户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的专栏。 “我来荐方”、“我的保健小窍门”两个栏目,都是征集读者生活中经过实践验证过的治病疗伤的小偏方和读者朋友生活中获取的一些养生保健的小窍门,同样邀请专家对这些偏方、小窍门进行科学、客观的点评,并通过点评将它们推荐给更多的读者,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

以“我的自我药疗经验谈”为题的有奖征文活动,在读者的呼声中,连续办下去,成了杂志和读者互动的一个极好的平台。

龙源:有人称《家庭医药》为“健康的革命”,对此该如何理解?

苏中: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家庭医药》在普及医药知识、指导读者就医选药的同时,致力于向读者灌输最新的健康观念,向人们呼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02年4月,《家庭医药》率先在杂志上刊登健康专家洪昭光教授为本刊提供的《健康百年不是梦——洪昭光教授谈生活方式与健康》,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随后,2002年8月,各种版本的图书陆续出版,有人称,一场关于健康的革命之火已经点燃,而这场革命的倡导者就是洪昭光教授。《家庭医药》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

龙源:目前中国还有许多处于贫困线的老百姓,他们没有医疗保险,生病看不起医院吃不起昂贵的药,《家庭医药》在选药指导上有没有专门为这一群体考虑,让他们吃上花钱最少又能保证疗效的药?

苏中:《家庭医药》是配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推出的刊物,着重于指导老百姓的就医选药,目的就是让老百姓看了之后,能在就医选药上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老百姓如果能掌握一定的基本医药知识,提高自己的“健商”,就能少花冤枉钱。《家庭医药》专门开设有“选药指南”栏目,约请专家介绍用药知识,让他们吃上花钱最少又能保证疗效的药。读者看我们的文章,从中学到自我药疗的知识,用很少的代价治好顽疾,这样的实例很多了。

另外,《家庭医药》长期努力揭露虚假医药广告,教给人们识别和防范虚假医药广告的知识。由于《家庭医药》在读者群中拥有很高的信任度,曾有一些人拿着钱找到我们要做广告,比如根治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对于这种虚假广告我们是坚决拒绝并揭露。

革命电影观后感 第9篇

今天,我观看了《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我向这还远远不够。

革命需要坚持。没有哪一次革命会一帆风顺,把时间从1945年往前调,我们国家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日本人的残忍,野蛮吓退了国民党,但吓不倒我党革命决心,国民党的那些所谓正统军校出身的大批军人只坚持了数月,就开始消极抵抗,甚至在抗日战争中期开始对自己的同胞共产党进行打压,但我党坚持住了,我党抗日战争的初期战斗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展了广泛的敌后根据地,不断地从后方骚扰、打压敌人,迫使日本侵略者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后方战场,此时国民党的反动分子也向我党进行了进攻,但我党再次坚持住了,我党不要国民党的资助,不要同盟国的援助,在解放区实行自给自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话是我党坚持的最好写照,我党还坚持分配土地给农民,动援任何一个可以团结的帮手,就这样,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无攻而返,终于,因为我党对革命的坚持,终于赶跑了侵略者,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而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这部影片,讲述了1945年开始到1949年伟大祖国解放之前的几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这段内战的历史不可能不了解,但是当那些情景再次出现在眼前时,自己还是不由得不心潮澎湃,不由得不激动。当看到革命党人在解放前夕被国民党蒋介石残酷杀害时,我既痛恨蒋介石的残忍和没有人性,又为革命党人惋惜,美好的新生活就在他们的眼前,他们却被无情的夺去了生命,他们没能享受到,自己用不折不挠的、舍生忘死的斗争换来的胜利。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革命烈士,在当时那个年代,执着的坚持真理、坚持追求自己向往的共产主义、坚持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而不惜一切的牺牲精神,才打败了蒋家王朝,才建立了新中国,才为中国人民换来了自在的幸福生活。

革命前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即实现自己的信仰——为中国人民求得解放。在与敌人斗争时,表现出的大智大勇、表现出的坚定和坚韧、表现出的无畏的牺牲精神,无时不刻不在感染着我。

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英模。建国以来,我们在共产党的一代代英明领袖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地发展、强大自己的祖国,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生产、学习、休闲娱乐环境。祖国在发展,人民在进步,社会在和谐,精神、物质双丰收。我是时代的宠儿,生长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享受着烈士们用献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学习、运用着现代社会的知识、技术,为现在中国的小学教育做着自己的贡献。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饮水思源,《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再一次为我敲响警钟。

革命电影观后感篇二:革命电影观后感

走出西柏坡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的前夕,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历史事件,头绪纷繁、人物众多,而影片以精湛的技艺,真实、朴素、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通过看这次电影,我深刻体会到革命政权的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用那些革命义士的鲜血换来的,是那么的来之不易。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一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坚信革命理想和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并做好本职工作。在利益与金钱眼前、在困难、艰苦眼前,想一想为革命事业,在南昌起义总、在战争时期牺牲了的先烈们,想一想在和平年代里英年早逝仁人志士们,难道还有什么阻止不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解决的吗?

从电影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耿涛在全国解放前夕,被派往天津参加城市接管工作,遇到了自己的救命恩人马宝山,并和他一起共事解决城市的接管工作。

从以上马宝山成为英雄和囚犯的故事情节中,可以看出,成为英雄是因为马宝山始终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有着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成为囚犯是因为他面对党的工作有了骄傲情绪,想凭着自己战场上的英勇换来工作上违反原则的自由,面对工作不认真对待,视组织纪律于不顾,独断专行的个性。

影片通过描述以耿涛为代表的基层共产党人坚决贯彻党中央指示,克服重重困难,团结广大群众恢复生产并和党内出现的居功自傲和腐败现象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警示:作为一个革命者,一个共产党人,在革命的转折时期,必须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而马保山被资产阶级“糖衣炮弹”打中的残酷事实,联系毛泽东在西柏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谆谆教导和关于全党要警惕“糖衣炮弹”攻击的及时告诫,不能不引起人们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思考。耿涛和马保山一正一反的事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在告诫我们不要被一时的胜利所蒙蔽变得骄傲自大。

在电影的结尾,毛泽东说道,我们进北京是去赶考的,希望我们都能考试及格,不要学李自成一样做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此,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教导我们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要像马宝山一样被糖衣裹着的炮弹击中。

一个人应该清醒的懂得,树立崇高的理想是正确的,为理想而忘我奋斗会得到鲜花和掌声。就如马宝山一样,人们并不恨他,只是惋惜他,惋惜他钢铁打不穿的胸膛被糖衣炮弹击碎了,战场上坚不可摧的意志脆弱地倒在了石榴裙下。理想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通往理想王国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坎坷,这一切困难需要我们努力拼搏,艰苦奋斗地去面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已不单指物质上的节约,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一种团结进取、勇于拼搏的深刻蕴意。无数事实证明,牢记艰苦奋斗可以使我们在逆境中获得勇气和力量,最终走向成功之路。牢记谦虚谨慎可以使我们在获得成功之后保持清醒头脑,不骄、不躁,从而应对生活中的一切考验,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影片中正反两个人物的对比也恰恰证明了这点。

影片从真实的历史事件中提炼创作素材,正确地、艺术地反映走出西拍坡这一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使其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和文献性。通过今昔对比,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今天幸福的生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都是成千上万的先烈们用先血和生命换来的,没有他们的牺牲,没有他们的奋斗,便没有我们的今天,作为祖国的一份子,我们要自觉加强思想修养,使自己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才能无愧于我们的先辈和先烈。

革命电影观后感篇三: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

革命影片《小兵张嘎》观后感

王团回民小学马玲艳

牢记苦难的昨天,珍惜美好的今天,建设更好的明天。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的和平社会。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

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哪又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

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我们是充满希望的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们要像张嘎那样,做生活的强者,争做祖国的有用人才。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革命电影观后感篇四:观《地 道 战》有 感

----王团回民小学 闫 瑞

《地道战》这部影片至今仍让人百看不厌。影片智能双全的高传宝,一片忠诚的老钟叔,还有那个汉奸汤司令以及那个穷凶及恶的日本山田队长,都在我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如片中的那些动听的音乐也如天籁,紧紧萦绕耳际,挥之不去。

1942年,日寇对我冀中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我根据地人民为了保护自己、消灭敌人,采用了不少巧妙的战法,地道战就是其中之一。冀中根据地人民民兵队长高老忠和民兵隬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家中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但有一次,小鬼子山田队长率日军在天黑之际偷袭高家庄,这事被老钟叔发现了,高老钟意识到鬼子进村将是老百姓的一场灾难。面对凶恶的日本鬼子,他一路小跑,毅然来到村中的老槐树下,解开绳索,拉响了那口报警的大钟,就在钟声回荡在高家庄的上空时,山田的枪声也响了,这位忠诚的老钟叔倒在了山田的枪口下??高家庄人民被激怒了,他们望着老钟叔的遗体,立下了铮铮誓言,他们要为老钟叔报仇!

1943年夏,高传宝利用地道的翻口击毙了混进高家庄的特务。日军分队长山田纠集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但却被地道内神出鬼没的高家庄民兵们打得浇花流水。日军在遭到抗日队伍的英勇反抗后,对高家庄的抗日武装力量既怕又恨,想方设法要扑灭这股抗日的火焰。不好!地道口被狡猾的敌人发现了,我的心随之也提了起来。他们不敢贸然进去,竞

用几台抽水机轮番地往地里灌水,毒气也在鼓风机的煽动下,直扑地道!别担心,他们有他们的打法,咱们有咱们的招数,几经改造的地道,既能防水,也可防毒。你听,解说员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水是珍贵的,应当让他流回原处,烟是有毒的,不能放进一丝一缕。”鬼子已经没有了花招,咱们要开始动手了!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冀中的平原上,到处是抗是武装,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战斗的滚滚洪流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本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胜利了!振奋人心的歌儿又响了起来,那催人奋起的旋律,那慷慨激昂的节奏让我感慨万千。顿时,我觉得我自己作为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骄傲。

革命电影观后感篇五:观革命电影《刘胡兰》有感

王团回民小学王秀敏

今年暑假,我观看了革命电影《刘胡兰》。虽然事隔了好几天,但是电影中刘胡兰不屈不挠的形象仍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难忘。影片讲述了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国民党抓去,为了保守党的秘密,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铡刀下英勇牺牲的故事。毛泽东为赞扬这位年仅14岁的英雄少年写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

刘胡兰虽然年轻,却已经懂得为党而牺牲,她为了党,在反动派面前不屈服,不投降,不供出党的秘密,她这样英勇的壮举是伟大的。她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宁可献出生命,也不能出卖自己的组织,背叛自己的党。刘胡兰这样大无畏的伟大精神令我为之震撼。真是“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啊!

革命影视观后感 第10篇

篇一:烈火金刚>观后感

刚刚看完优秀抗日题材电视剧《烈火金刚》,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颗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现代青年的心。

在片尾,肖飞、丁尚武、林丽、齐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缚手榴弹炸毁敌人正在修复的公路,或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与战友执行任务时力争献身、最后诀别的环节,队长史更新忍悲送别战友,双目含泪,一个铁打的汉子强忍内心的强大悲痛,通过向战友一拍肩膀和后来端起抢来的机枪向鬼子愤怒激射的镜头描写,淋漓尽致地突现了英雄的爱恨情仇。而肖飞身负重创,最终还是来到准备要炸毁的公路上,从容躺下,拉开身上捆绑着的数十枚手榴弹的导火索时,那一声“战友们,请向我投弹!”的大喊,更让人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女战士林丽奋力挣脱汉奸的阻挡,冲向敌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让人肝肠寸断,顿生无限敬仰、强烈的爱国主义革命情感。同时,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更是充满了无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现了牺牲了的英雄们光辉形象。他们在烈火中重生、涅盘,在人民正义战争中归于永恒。人民永远铭记他们。

看完此剧,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静,我们现代的爱国意识应该与历史时期的英雄们是一样的。但奋不顾身、为国牺牲或与邪恶抗争的>勇气及对强寇顽敌舍命拼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境界,笔者认为,现代的我们与英雄们是不可同日而语了。面对英雄,我们应该反思自己。要不,为什么在和平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那么多丑陋的行径,罪恶的举止,无人阻止或止而不绝?公交车上肆无忌惮的骚扰、偷抢;大街上围观恶人的挥刀行凶,以及那么多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腐败机构的横行霸道,鱼肉民生的种种恶行。这林林总总的新闻或消息报道的内容,都令人发指,深恶痛绝。

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趋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纵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笔者认为,是浮躁的时代冰封了人们的爱心和正义感,无数个血淋淋的案件事实和身边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例,也侧面反映了机制的不公与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颠倒或泯灭。人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面对嚣张罪恶的忍气吞声。究竟谁之过,到底谁之责?这个时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吗?难道是我们不需要了,还是英雄真的都已成为过去?

笔者深深相信,时代在变,但我们呼唤英雄的声音依然热切。让我们呼唤英雄,创造时代的英雄。英雄归来!

篇二:辛亥革命观后感

完电影辛亥革命之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既不像电影,又不像纪录片,这是电影界的一种异类影种,既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也可以说是导演基本技能的缺乏。

我认为,所谓电影,必然需要电影的娱乐性,缺乏娱乐性的电影,就像甘蔗缺乏了水分,嚼之无味,没有养分可言,也没有嚼的必要了。电影选择了让成龙来饰演黄兴一角,势必看重了成龙的市场和其无可替代的电影娱乐性,即所谓的成龙式的动作表演。我不知道成龙对于历史影片的市场效应到底如何,但至少全影看下来,成龙的动作表演,或者说他能够赋予电影其个性化的特征没有展现出来。简单来说,我们没有看到成龙的精彩动作场面。或许有人要问,这是一部记录史实的电影,没必要那么精彩的动作,主要还是要忠于历史的事实。那么我想说,既然不需要那么精彩的动作,既然要忠于历史的事实,那么还要成龙演作何?电影的灵魂娱乐性如果没有展现出来的话,那么还不如制作一部枯燥无味的纪录片意义重大。再者,成龙日趋消瘦的身材怎么看也不会象有点肥态的黄兴,如果形象不相像,我看连对于历史的真实性的追求也未必满足得到。

其实,电影本应该有足够的娱乐性的。电影既然启用了成龙,我认为可以在几大起义中独立穿插若干个动作场面来展现成龙的动作和电影的娱乐,当然在不影响整个>故事框架的前提之下。一来,让大家感受到当时辛亥革命的气势磅礴,革命烈士的群情激昂。二来,让大家也可以感受到电影本应该给观众的一种娱乐享受。比如,成龙的手指受伤,我原本以为,后面的战争会描述成龙怎么在手指受伤的情况下,去英勇杀敌,叩响革命的枪声。但后来证实,这只是个小的插曲,稍纵即逝,根本没有后面的情节呼应,恕我实在无法揣摩导演设置这个情节的意义何在。既然已经开始着手一些细节的故事性描述,却没能够发挥出其本应该具有的故事性情节。既然已经邀请了诙谐动作片泰斗成龙参演,却只是让他演了一部以文艺形象为主的革命形象。我只能斗胆认为,导演的电影娱乐性的把握相当不够。

那些略显单调的战争场面,大致基本雷同,缺乏电影娱乐性的因素,比如说荡气回肠的杀敌场面,比如说精彩的动作,枪击画面,我觉得所有的一切完全可以用历史音像资料替代,反而让人更加有对还原历史的激动和对历史战役,革命情怀的共鸣。而电影花了大量笔墨去描述战争的场面,一来,没让观众觉得打得有多精彩,二来,也没让观众觉得这些战争场面有多么真实,震撼。

我觉得整部电影最成功的就是对朝廷的描述。里面有娱乐性的成分,也丝毫不影响历史的真实性。举一例,太后最后的一句呐喊,“退位”。我觉得娱乐性很足,退位是靠呐喊的么?退位难道呐喊一下就可以退位了么?当时的清朝太后难道也喜欢咆哮么?显然这些属于电影本身的娱乐效果,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整个电影的历史真实性,清朝的丧钟的确已经敲响,清朝皇室的无奈和落魄在这一刻显现的淋漓尽致,这才是电影和纪录片的最大区别。

辛亥革命举世非凡。而电影尚未成功,导演还需努力。

篇三:党的女儿观后感

伟大的中华大地养育了亿万儿女,圆明园的火光,列强的入侵,唤起了一代青年的致力共和。卢沟桥的枪声,日本狼儿女的狂笑,激发起又一代青年的拍案而起,舍生忘死,挽救民族危难。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册,每一页都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却淘不尽你恒古不变雄浑的气宇;淘不尽你五千年历史的轩辕。今天的美好时代又是用多少英雄的血肉之躯得换而来。我们,怎能忘记。

看了影片《党的女儿》后,我感触很深,令我无法释怀。影片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影片中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权压迫,不为豺狼虎豹,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民族的自由,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昌盛,谱写了一曲曲响彻云霄的爱国主义壮歌。

影片中的一个镜头市场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三名共产党员有重要情报汇报给游击队,在半途中,一名共产党员走失了,她不幸被敌人抓住。敌人逼她说出另外两名共产党员的下落,但她宁死不说。她知道,只有不让敌人得逞,我们才能赢。敌人发怒了,残忍地用火将她活活烧死。在火海中,她巍然屹立,没叫喊一句,犹如铁铸。在她心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她身上的的每一个细胞都浸透着这种精神。

时间的消逝可以让我们忘却伤痛,却忘不了屈辱。爱国主义的思想已经渗透进了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一代代传承;爱国主义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历史已经证明中华儿女爱国势不可挡;历史翻开了新篇章,我们的祖国也在逐渐走向繁荣富强,中华儿女依然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爱国主义思想。

烈士们用鲜血换来了尊严,用生命换来了和平和发展。他们的壮举激励这我们努力学习,发奋学习。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应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把我们的爱国热情化为动力,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用我们的双肩担当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重任吧!

篇四: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这周,社区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使穷苦人民能够得到解放,他们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过着艰苦的生活。

故事讲述了在毛主席建立的冈山根据地,有一个勇敢的少年——潘冬子。东子的爸爸是一名红军。一次,他爸爸在战争中受了重伤,必须做手术,医护兵给他做手术时他却坚决不用医学专用药,要把医学专用药留给其他更需要它的人用。手术中,他浑身都出着冷汗,但却没有哼叫一声,这可不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的呀,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啊!东子的妈妈也是一名党员,她为了掩护正在转移的群众,置生死于度外,最终,在烈火中光荣牺牲了。

受家庭的熏陶,东子从小就机智勇敢,他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听到这首歌曲,我就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光荣牺牲的战士们热血沸腾的画面,我就恨不得也冲上去,把那些敌人全都杀个精光。

如今,我们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环境里,没有战火,没有血腥,我们还不好好珍惜?现在,我们要做的只不过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珍惜这样的生活,把握机会,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当然,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样的美好生活就是谁换来的?是那些革命战士们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闪闪的红星会永远印在东子的脑海中,它也时刻呼吁着我们支持共产主义事业,做一名新时代的小战士!

篇五: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在风光秀丽的万泉河边,青山绿水中有一块绿草坪。恰似仙境般的人间佳境,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这就是娘子军连的驻地,一群花样年华的红军女战士,就在这儿落脚。看了电视中把红军置入如此美丽的地方驻防,真令人羡慕,让人会萌生出去当一回党代表的想法。后来因驻地被南霸天查知,娘子军连再度转移,这一次所到之地更美,俨然一个天然渡假村,阳光、海浪、沙滩,还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姑娘。洪常青和吴琼花被姑娘们有意地掇合到沙滩上散步,那碧水云天,佳人作伴的场景,看了以后谁都会为之心动。

《历史的天空》中饰演东方闻樱的演员殷桃,在《红色娘子军》中出演主角吴琼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青春偶像版的红色经典新形象,与电影中的吴琼花有着不同的气质,与样板戏中的吴清华则更是相去甚远,电视中的吴琼花总体表现得更是青春靓丽。

电视中新加入了一个角色,由南洋归来参加革命的姑娘,同伴们称她为南洋女。以我看,这个南洋女才是令人喜欢的角色。南洋女漂亮“洋气”见过世面,知书达礼,心胸宽阔,意志坚定,吃苦耐劳,懂得体贴,把整个娘子军连的姑娘们衬托得土气十足。她告诉姑娘们党代表常作的手势“V”代表着胜利,她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员教姑娘们识字;她的射击技术因曾经在南洋常玩猎枪而技高一筹,她在南洋是游泳冠军,所以吴琼花与她比游泳技术时只得甘拜下风而“耍赖皮”。

南洋女在电视中虽然只是吴琼花的陪衬,但事实上更讨人喜欢,形象更为高大。当假特派员到来,派工作组把南洋女当作奸细抓了之后,她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实为一个女人很难做到的。后来被南霸天俘获,她与一同归来的未婚夫,在父老乡亲面前举行了一场类式于“刑场上的婚礼”而被杀害。南洋女的形象完整谢幕,令人唏嘘不已。

《红色娘子军》比以往的电影和样板戏好看,主要是摒弃了那种时代的“左”的影响。南霸天的角色也很丰满,以我看,如果说南霸天是一个开明绅士的话,则比以前所有影视作品的类似角色更饱满,一方面,他饱读诗书、举止风雅、仗义疏财,简直是不可多得的一个“人才”;另一方面,他财大势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不乏巧取豪夺,有着内心残忍和恶毒的一面,对其他乡绅势力也形成极大威胁。他为了笼络红军家属,施以怀柔政策,竟然能做到开仓放粮。电视中对南霸天的总体形象描述也显得极其自然,很少雕做的痕迹。吴琼花与南霸天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起因是南霸天的手下放火烧了吴琼花的家,事实上也是南霸天放任手下的所作所为,最终霸占了她家的地,欠下了烧死三个家人的血债。

吴琼花的形象,随剧情的进展,逐渐变得公式化了。开始阶段,她天不怕地不怕,敢作敢为,反叛精神强烈,表现得极为突出,是一个可爱可敬的角色。按南霸天的说法,她“杀人放火,无所不作,非常历害”。后来,在娘子军连表现进步,虽有很多冲动出格之处,但逐渐成熟,“进步”很大,也就磨平了她性格中那种桀骜不驯的棱角,成长起来。不过,由于演员殷桃的长相气质,后来的成熟总觉得缺乏某种成熟的韵味,而更像是难以脱离青春偶像般的表演。

上一篇: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下一篇:北京信用卡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