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质量保证大纲

2024-06-05

加热器质量保证大纲(精选6篇)

加热器质量保证大纲 第1篇

文件编号:SJ-BG-12

油舱单元式加热器 质量保证大纲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军代表:

南通东方船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二月

5.3.3.3 定期评价供方质量保证能力„„„„„„„„„„„„„„„„„„„„„„„5 5.3.3.4 技术条件及要求„„„„„„„„„„„„„„„„„„„„„„„„„„„„5 5.3.3.5 采购品的验收„„„„„„„„„„„„„„„„„„„„„„„„„„„„„5 5.3.3.6 采购品的标识„„„„„„„„„„„„„„„„„„„„„„„„„„„„„5 5.3.3.7 采购品的保管„„„„„„„„„„„„„„„„„„„„„„„„„„„„„6 5.3.4 工艺装备的保证„„„„„„„„„„„„„„„„„„„„„„„„„„„„6 5.4 生产阶段„„„„„„„„„„„„„„„„„„„„„„„„„„„„„„„6 5.4.1 5.4.2 5.4.3 5.4.4 5.4.4.1 5.4.4.2 5.4.4.3 5.4.4.4 5.4.4.5 5.4.5 5.4.6 5.4.6.1 5.4.6.2 5.4.6.3 5.4.7 5.5 5.5.1 5.5.2 5.5.3 5.5.4 5.5.5 5.6 5.6.1 5.6.2 工艺装备阶段„„„„„„„„„„„„„„„„„„„„„„„„„„„„„6 生产前准备状态检查„„„„„„„„„„„„„„„„„„„„„„„„„„6 生产过程中零件和器材的控制„„„„„„„„„„„„„„„„„„„„„„6 特殊工序控制„„„„„„„„„„„„„„„„„„„„„„„„„„„„„6 焊工资格„„„„„„„„„„„„„„„„„„„„„„„„„„„„„„ 6 焊接工艺文件„„„„„„„„„„„„„„„„„„„„„„„„„„„„„7 焊接材料管理„„„„„„„„„„„„„„„„„„„„„„„„„„„„„7 焊缝返修„„„„„„„„„„„„„„„„„„„„„„„„„„„„„„„7 产品焊接„„„„„„„„„„„„„„„„„„„„„„„„„„„„„„„7 关键件及关键过程控制„„„„„„„„„„„„„„„„„„„„„„„„„7 生产质量的控制„„„„„„„„„„„„„„„„„„„„„„„„„„„„7 设备的控制„„„„„„„„„„„„„„„„„„„„„„„„„„„„„„7 工序的控制„„„„„„„„„„„„„„„„„„„„„„„„„„„„„„7 装配质量控制„„„„„„„„„„„„„„„„„„„„„„„„„„„„„7 顾客财产„„„„„„„„„„„„„„„„„„„„„„„„„„„„„„„8 质量验证„„„„„„„„„„„„„„„„„„„„„„„„„„„„„„„8 过程质量检验„„„„„„„„„„„„„„„„„„„„„„„„„„„„„8 试验和检验„„„„„„„„„„„„„„„„„„„„„„„„„„„„„„8 装配后试验和检验„„„„„„„„„„„„„„„„„„„„„„„„„„„8 试验和检验记录„„„„„„„„„„„„„„„„„„„„„„„„„„„„9 产品质量评审„„„„„„„„„„„„„„„„„„„„„„„„„„„„„9 产品交付„„„„„„„„„„„„„„„„„„„„„„„„„„„„„„„9 产品交付状态„„„„„„„„„„„„„„„„„„„„„„„„„„„„„9 售后服务„„„„„„„„„„„„„„„„„„„„„„„„„„„„„„„9

目 次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 目的„„„„„„„„„„„„„„„„„„„„„„„„„„„„„„„„„„„1 3 引用文件和标准„„„„ „„„„„„„„„„„„„„„„„„„„„„„„„1 4 一般要求„„„„„„„„„„„„„„„„„„„„„„„„„„„„„„„„„1 4.1 方针目标„„„„„„„„„„„„„„„„„„„„„„„„„„„„„„„ 1 4.1.1 质量方针„„„„„„„„„„„„„„„„„„„„„„„„„„„„„„ 1 4.1.2 质量目标„„„„„„„„„„„„„„„„„„„„„„„„„„„„„„„1 4.1.2.1 产品质量目标„„„„„„„„„„„„„„„„„„„„„„„„„„„„1 4.1.2.2 过程质量目标„„„„„„„„„„„„„„„„„„„„„„„„„„„„2 4.2 实施产品质量保证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2 4.3 人员培训及资格考核„„„„„„„„„„„„„„„„„„„„„„„„„„„2 4.4 质量信息管理„„„„„„„„„„„„„„„„„„„„„„„„„„„„„„2 4.5 试验综合计划„„„„„„„„„„„„„„„„„„„„„„„„„„„„„„2 4.6 不合格品管理„„„„„„„„„„„„„„„„„„„„„„„„„„„„„„2 4.7 技术资料和文件的控制„„„„„„„„„„„„„„„„„„„„„„„„„„2 5 详细要求„„„„„„„„„„„„„„„„„„„„„„„„„„„„„„„„„2 5.1 技术状态管理„„„„„„„„„„„„„„„„„„„„„„„„„ „„„„„3 5.2 风险分析„„„„„„„„„„„„„„„„„„„„„„„„„„„ „„„„„3 5.3 生产准备阶段„„„„„„„„„„„„„„„„„„„„„„„„„„„„„„3 5.3.1 生产计划的制定„„„„„„„„„„„„„„„„„„„„„„„„„„„„3 5.3.1.1 合同交底„„„„„„„„„„„„„„„„„„„„„„„„„„„„„„3 5.3.1.2 编制产品进度表„„„„„„„„„„„„„„„„„„„„„„„„„„„3 5.3.2 生产设计的展开和深化„„„„„„„„„„„„„„„„„„„„„„„„„3 5.3.2.1 设计规范化„„„„„„„„„„„„„„„„„„„„„„„„„„„„„„3 5.3.2.2 设计控制„„„„„„„„„„„„„„„„„„„„„„„„„„„„„„„3 5.3.2.2.1 特性分析„„„„„„„„„„„„„„„„„„„„„„„„„„„„„3 5.3.2.2.2 六性要求„„„„„„„„„„„„„„„„„„„„„„„„„„„„„3 5.3.2.3 工艺文件„„„„„„„„„„„„„„„„„„„„„„„„„„„„„„4 5.3.2.4 检验文件„„„„„„„„„„„„„„„„„„„„„„„„„„„„„„4 5.3.2.5 技术文件的发放„„„„„„„„„„„„„„„„„„„„„„„„„„„4 5.3.3 采购品(包括外包、外协、外购产品)的控制„„„„„„„„„„„„„„„4 5.3.3.1 编制合格供方名录„„„„„„„„„„„„„„„„„„„„„„„„„„4 5.3.3.2 供方„„„„„„„„„„„„„„„„„„„„„„„„„„„„„„„„5

油舱单元式加热器 质量保证大纲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质量保证大纲规定了油舱单元式加热器的适用范围、目的、引用文件和标准、一般要求及详细要求。

本质量保证大纲适用于公司承担油舱单元式加热器的装置设计、生产、交付及交付后活动。2 目的

对本公司承担的油舱单元式加热器装置的设计、生产、交付和保修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的、有效的质量管理,确保其满足合同的规定。3 引用文件和标准

GJB1406A-2005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 GJB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NTDF/QM 2010 A/0 质量手册 NTDF/QP 程序文件 HJB37A-2000 《舰船色彩标准》 GJB4000-2000 《舰船通用规范》 GJB909—90 《关键件和重要的质量控制》 GJB2528-9 《舰船备品、供应品配置一般规定》

JB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CB/T 3961-2004

《船用热交换器设计计算方法》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

CB/T 18816-2002

《船用热交换器通用技术条件》

GJB1181-1991 《军用设备包装、装卸、贮存和运输通用规范》 GJB1060.1~2-1991 《舰船环境条件要求》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海军装备部《舰船防腐防漏系列技术要求》 《海军舰船防腐防漏系列技术要求》 《材料与焊接规范》2006版

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09)及其修改通报 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和本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一般要求 4.1 方针目标 4.1.1质量方针

质量优、管理精、服务诚、信誉好。

4.1.2质量目标 4.1.2.1产品质量目标

1)换热面积≥2.0m²/4.0m²; 2)换热效果:满足设计要求; 3)防腐效果:优;

4)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2000h; 5)维修时间MTTR≤2h; 6)标准化要求:(1)采用标准的原则;

(2)设计后,形成标准化工作报告; 4.1.2.2 过程质量目标

1)原材料合格率100%; 2)焊接合格率100%;

3)产品零部件一次交检合格率≥97%; 4)成品一次交检合格率100%。

4.2 实施产品质量保证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

4.2.1 总经理对本产品的最终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全面负责。

4.2.2 从事影响本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设计、生产过程、物资采购、加工制造(外协)、产品检验、试验、交付和售后服务等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应严格执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公司各级人员质量职责和权限的规定,发挥其作用和承担相关的责任。

4.2.3 生产过程中,各职能部门、车间和所有人员应加大管理力度,落实质量职责,努力提高本产品的生产水平。4.3 人员培训及资格考核

按NTDF/QM 2010 A/0中6.2有关规定,对从事本产品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对从事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以及质量检验、计量、器材保管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保证持证上岗。4.4 质量信息管理

加强质量信息的管理,按NTDF/QP6.5-01 A/0《信息管理控制程序》中的规定,对本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全过程的数据资料进行收集、传递、处理、反馈、贮存和使用。4.5 试验综合计划

为保证本产品的制造质量,首舰产品出厂前进行模拟试验,按要求通知顾客、军代表、船厂参加。按顾客认可的产品试验大纲、检验试验项目表和检验试验标准,进行项目提交的检验和试验,对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归零管理,有效地保证本产品的质量。4.6 不合格品管理

按NTDF/QP8.3-01 A/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处置不合格品。4.7 技术资料和文件的控制

4.7.1本产品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严格按NTDF/QP4.2.3-01 A/0《文件控制程序》NTDF/QP7.3-01 A/0《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技术资料和文件的控制,管理好本产品所涉及的所有合同、技术协议、设计图样、工艺文件、生产计划、技术和质量等文件,做好文件的编制、审签、发放、更改、回收、保管和归档等工作。

4.7.2 本产品生产完工后,按合同规定向顾客提供完整的完工文件和随机资料,满足用户使用、维护和保养的需要。5 详细要求 5.1技术状态管理

本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顾客的要求严格执行NTDF/QM 2010 A/0中7.7《技术状态管理》和《技术状态管理控制办法》。5.2风险分析

技术部是风险分析归口管理部门。销售部应识别合同风险,技术部应识别技术风险,生产部应识别生产风险和采购风险,各有关部门应按制定的风险管理规定,在产品实现各阶段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5.3 生产准备阶段 5.3.1 生产计划的制定 5.3.1.1 合同交底

合同生效后,销售部组织召开项目专题会议,对合同内容进行交底,并进行工程号的转换。5.3.1.2 编制产品生产进度表

生产部根据合同要求编制产品生产进度表。生产部、技术部、车间等部门根据进度表,各自确定具体项目的计划。5.3.2 生产设计的展开和深化 5.3.2.1 设计规范化

技术部必须按照生产进度表设计和编制本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图样、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和产品标准化要求。图样、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应完整、正确、清晰。并做好设计评审、工艺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更改等,作好记录。5.3.2.2 设计控制

A)设计人员严格执行NTDF/QP4.2.3-01《文件控制程序》、NTDF/QM 2010中7.3《设计和开发》和NTDF/QP7.3-01 A/0《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的规定,对产品设计过程质量进行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特性符合合同和技术规格书的规定。

B)设计人员负责按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和油舱单元式加热器功能及性能进行设计策划,编制设计计划等。5.3.2.2.1 特性分析

技术部应按质量手册和NTDF/ QS-018《关键、特殊过程控制规程》对产品进行特性分析,确定关重件质量特性。5.3.2.2.2 六性要求

a)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10000h。b)维修性

在规定的维修空间应能拆卸主要部件产进行维修。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2h。

平均恢复工能用的任务时间MTTRF≤0.5h c)保障性

可用度Ai≥99%。d)测试性

进行强度和密性试验。e)安全性

采用最小风险设计。

f)环境适应性:设备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纵倾:5~10°;横倾:15°; 纵摇;7.5~10°;横摇;22.5°

环境温度:-5~+55℃,海水温度:32℃;大气压力:100kpa; 空气相对湿度: ≤95%(有凝露);

有盐雾、油雾、霉菌及正常营运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振动加速度:船在正常运转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5.3.2.3 工艺文件

5.3.2.3.1技术部应编制详细的工艺文件、确定关键件、重要件、主要技术参数、使用说明书等,并组织实施,以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5.3.2.3.2设计文件必须按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确保技术文件正确、完整、统一和清晰。

5.3.2.3.3企管部不定期组织全厂工艺纪律检查,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配合。5.3.2.4 检验文件

技术部设计人员负责编制产品检验试验大纲,明确测试的内容和步骤,试验的分工、测试的数据记录等要求,确保最终产品满足技术规格书的要求。质检部按要求负责编制产品的检验记录表。

5.3.2.5 技术文件的发放

按NTDF/QS-012《产品图样、设计文件控制规程》的规定将技术资料发放到有关部门。5.3.3 采购品(包括外购、外包、外协产品)的控制 5.3.3.1 编制合格供方名录

按NTDF/QM 2010中 7.4《采购》及NTDF/QP7.4.-01 A/0《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对供方(包括外购、外包、外协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编制合格供方名单。并按NTDF/ QS-006《供方评定选择控制规程》对供方进行选择、评估、评价。5.3.3.2 供方

按NTDF/QP7.4.-01 A/0《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对外购件质量进行控制。严格按合格供方名录订货。对外购件进行100%复验,确保质量。如需要在合格供方名单外采购产品,则按NTDF/QP7.4.-01 A/0《采购控制程序》和NTDF/ QS-006《供方评定选择控制规程》要求进行评定和选择,评定合格后编入合格供方名单。5.3.3.3 定期评价供方质量保证能力

生产部按NTDF/QP7.4-01 A/0《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定期对主要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监督和考核,特别是对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的供方,技术部需进行充分论证,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生产部才能采购。对外协产品或外包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和监督。5.3.3.4 采购技术条件及要求

1)生产部按照技术部编制的外购产品清单,原材料、部件、标准件采购清单,并按NTDF/QP7.4.-01《采购控制程序》规定对采购材料、部件进行质量控制。主要部件订货必须签订由有关各方会签的供货技术规格书或技术协议,特别是对采购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对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有关技术的协议和质量保证的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尤其是对供方的要求。对采购的材料必须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要求,对原材料必须提供原始质保书或经销单位盖有公章的质保书复印件,质保书应与材料相符。对关键件、主要部件进行100%功能试验,确保满足技术规格书或技术协议的要求。

2)对关键件及重要件的控制按NTDF/QP7.5-01 A/0《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中4.5进行控制,以确保:

a.只允许合格的关键件、重要件投入加工和组装。

b.在生产时,贮存的关键件、重要件准备齐全并做好大气冷静凝器专用标识。

c.在存贮、搬运和制造加工期间,对零部件、半成品以及附件要轻拿轻放,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控制措施。5.3.3.5采购品的验收

1)采购产品到厂后,生产部采购、外包人员及时向质检部报检、质检部按NTDF/QP8.2.4-01 A/0《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和NTDF/ QS-004《物资进厂检验验证控制规程》的规定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对新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应按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的要求,参加供方的设计和开发验证和确认。

2)开箱检验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供方。无相应质量合格证明的材料、部件,不准在本产品上安装、使用。发现质量问题时,质检部督促生产部会同相关部门及时进行处理。

3)质检部应对器材验收、贮存、发放控制进行独立的监督,以保证控制程序的有效性。5.3.3.6 采购材料的标识

对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等进行入库检验,检验合格后按NTDF/ QS-014《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规程》做好标识。5.3.3.7 采购物资的保管

财务部按NTDF/ QS-008《仓库管理规程》做好保管和正常的维护保养工作。5.3.4 工艺装备的保证

生产部对本产品所用的工艺装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使用前需进行检查,使其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5.4 生产阶段 5.4.1工艺准备阶段

a.编制油舱单元式加热器的作业指导书和试验大纲,包括《焊接工艺认可》、《焊接工艺规程》及《油舱单元式加热器检验规则》。

b.编制《油舱单元式加热器工艺技术文件》规定关键工序和质量控制要求。C.编制随工流程卡。

d.工艺装备经检验合格后作好记录。5.4.2 生产前准备状态检查

有关部门进行下述生产准备状态的检查:

5.4.2.1技术部检查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能否满足生产的需要;

5.4.2.2生产部检查生产所需的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物资配套的完整齐备情况; 设备、设施、工具完备情况;人员配备的情况;保证产品质量的各项技术管理措施的完善性和可行性的情况;

5.4.2.3 质检部检查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的实行情况,并作好记录。

上述部门在生产准备检查结束时,生产部应填写《生产准备状态检查记录》,并在公司召开的调度会上汇报,会议对能否投产作出结论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如发现影响投产的问题,应限期加以纠正,并进行跟踪管理。5.4.3 生产过程中零件和器材的控制

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NTDF/QP7.5-01 A/0《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等文件,确保: ① 合格的原材料、部件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② 零部件必须作出标识;

③ 工作现场不存放与本工序无关的器材;

④ 各种零件、部件等在搬运和制造加工期间,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质检部门需做好器材验收和现场施工的质量监督工作,以保证上述控制程序的有效性。5.4.4 特殊工序控制

按NTDF/QP7.5-01 A/0《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中4.4“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进行控制。其控制重点为: 5.4.4.1 焊工资格:

焊工必须按照“焊工考试规则”进行,取得焊工操作资格证书者,才能在有效期内担任油舱单元式加热器焊接。5.4.4.2焊接工艺文件

根据图样和受压元件的性能编制焊接工艺文件,它是焊工必须遵守的法则,是检验人员检验的依据,详见NTDF/ QS-011《焊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5.4.4.3 焊接材料的管理:详见NTDF/ QS-011《焊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中4.5《焊接材料管理》。

5.4.4.4 焊缝返修

焊缝出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缺陷时,应进行返修,按NTDF/ QS-011《焊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进行。5.4.4.5 产品焊接

1)焊接班组接到生产任务单、产品图样、焊接工艺后,指定具有焊工资格证书的人进行油舱单元式加热器焊接,操作者按工艺文件领取焊材,调整焊机参数,准备焊接。

2)检验员对焊前装配的错边、间隙、坡度等进行认真检查,焊缝外观质量等按有关标准检查,并做好记录。

3)焊工按焊接工艺焊完后及时清理焊渣、飞溅。自检合格后,在规定位置打上工号,并送检。工号位置详见NTDF/ QS-011《焊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4)检验员对其焊接处外观质量检验合格后,作好检验记录,并在工艺流程卡上签字。5)如对主要焊缝需进行无损检测等要求时,应按规定进行检测。作好记录并保存。5.4.5关重件及关键过程控制

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车间按NTDF/QP7.5-01 A/0《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中4.5《关键过程控制》,对产品的关键过程进行质量控制。5.4.6 生产质量的控制

生产部严格执行对生产现场使用的技术文件、设备、器材、人员技能和环境条件的控制,确保产品处于受控状态。5.4.6.1设备控制

所有生产设备(包括机床、夹具、工具、样板、检测设备等)均需验证其准确度与精密度,按NTDF/QS-009《设备管理规程》进行控制。5.4.6.2工序控制

按NTDF/QS-007《工序控制规程》进行控制,机加工人员对关键件(重要件)做好首件及完工产品的自检,填写好首件检验记录和产品随工流程卡并签字。交专职检验员验收合格后作好标识.转序或入库。5.4.6.3装配质量控制

1)总装人员必须认真消化产品图样,了解产品的性能、技术要求和装配尺寸等。2)组装前对所有待装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3)装配过程中,零部件应摆放整齐,轻拿轻放,防止磕碰,严禁机加工面落地和野蛮操作。

4)严格执行产品装配规程和NTDF/QS007《工序控制规程》以控制装配质量。5)总装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并填写好产品随工流程卡交检验员检验,检验员检验后作好总装检验记录。5.4.7 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包括公司使用的顾客财产(如顾客提供的生产设备、返厂维修产品、工装模具、图样、文件等)和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销售部负责顾客财产的归口管理,应按NTDF/QM 2010 A/0 7.5.4《顾客财产》对顾客财产加以控制。5.5 质量验证 5.5.1 过程质量检验

对产品过程检验和试验的控制。各阶段的过程检验须在现场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检验员按下列要求进行:

a.必须按NTDF/QP8.2.4 A/0《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检验;

b.检验应在生产现场进行; c.实行首件检验制度;

d.做好原始记录,填写好产品随工流程卡。

e.检验人员对产品装配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装配检验记录和原始记录。

f.检验员发现缺陷时,按(NTDF/QP 8.3-01 A/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并做好不合格品检验和不合格品审理记录。按不合格审理程序进行审理,并经顾客确认 5.5.2 试验和检验

质检部应组织试验前准备状态检查。试验前准备状态检查不合格,不得开始试验。检查发现的问题,应通知责任部门尽快解决,质检部应进行跟踪管理。检查内容包括:

a)试验产品应配套齐全,产品技术状态与图样和技术文件相符合,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b)试验大纲已经审核批准;试验设备和测试、计量设备配备齐全,符合要求; c)计量设备应满足测试精度要求,经校准检定合格,处于校准有效期内; d)必要的试验用文件,如产品试验大纲及产品检验规程、总装图等; e)试验的数据采集方式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

f)参试人员应熟悉产品情况,具有独立操作能力;具备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和应急能力; g)提供试验用表格和记录本。5.5.3装配后试验和检验:

a)试验和检验的操作应按《油舱单元式加热器试验大纲》进行出厂试验; b)试验和检验结束后,均应提供产品质量和技术特性数据,做好最终检验记录; c)在试验和检验中发生故障,均应采取措施后重新试验和检验作好记录。

d)产品出厂前邀请顾客对设备进行抽检,所有测试结果必需满足合同及附件要求。5.5.4 质量记录

质检部应做好并保存以下各项原始记录,记录须完整、字迹清晰。a)材料进厂检验记录及理化试验单据; b)外购件进厂性能试验记录; c)各工序检验的原始记录; d)强度试验和密性试验原始记录; e)工艺验证记录

f)不合格品报告及纠正措施。

应根据试验和检验的状态、范围及重要性确定记录的详细程度。5.5.5产品质量评审

由质检部负责,技术部、生产部、销售部参加,按NTDF/QP7.3.8 A/0《新产品试制控制程序》中4.7有关产品质量评审内容进行产品质量评审。5.6 产品交付 5.6.1 产品交付状态

产品经检验和试验合格后,进行涂装,涂装按NTDF/QS-017《涂装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规程》进行。

5.6.2产品交付应按NTDF/QP7.5-01 A/0中4.9“交付控制”进行,以保证

a)按照合同的要求完成本产品的生产工作后,邀请顾客来厂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b)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按规定配发齐全。c)产品证书、随机资料齐全。5.6.2售后服务

5.6.2.1 销售部负责售后服务工作,主动配合顾客进行指导安装、调试、培训、维护、检修。对因产品的设计、制造、材料质量不良而发生故障或损失时,公司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并无偿提供修复和更换服务。对使用不当造成的问题应给予积极配合以利迅速解决。

5.6.2.2 公司按照要求编制培训教材及VCD光盘,负责对舰员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系统原理、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等。

5.6.2.3 本公司将本着对顾客负责的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用户访问、技术服务和保修等工作,做好出厂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加热器质量保证大纲 第2篇

为了规范工厂的质量行为,确保工厂的每一台产品在设计、制造、安装和售后服务过程中均能按照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以及工厂制订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有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严格执行,特制定本大纲:

一、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工艺:

1.组织强有力的技术骨干进行氧舱产品的设计工艺工作;

2.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合理安排工艺,并由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的责任人员进行工艺审核;

3.整个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校对、审核制度,压力容器审核人员持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

4.所有设计将保证符合《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2130-1995《医用高压氧舱》、GB150《钢制压力容器》等的规定;

5.采用成熟、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充分体现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合理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二、把好分供方的供货质量:

1.严格按照外购设备、配件及安装材料清单在评审合格的供方进行采购;

2.进货物资严格检查其质量、规格、型号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3.必须提供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外协外购件需验证后方可入库;

4.主要受压件材料提供材质证明书,并经材料责任工程师确认;

5.所有焊材经检查并核对其质量证明书后方可投入使用;

6.观察窗、照明窗等使用的有机玻璃,按照GB7134《浇涛型工业有机玻璃、棒材和管材》中的Ⅰ级品严格进货检验;

7.用于产品上配套的仪器仪表、外购设备、安全附件、承压管阀等的产品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材质证明、使用说明书等随机资料,必须汇总后交给用户。

三、制造过程控制:

1.制造过程中严肃工艺纪律,坚决做到“自检、互检、专检”,做好质量检验控制;

2.整个制造过程实行主要受压件的一件一卡制度;

3.材料代用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工程师按照工厂《质量手册》的25个质量控制与停止点对各个环节实施全程控制;并接受芜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检验部门对产品的监督检验;

6.整个检验过程均有质量记录可查,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7.产品所有的焊接均在焊接工艺评定合格后实施;

四、安装交收阶段:

1.氧舱制造结束,将按照《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准备并出示如下资料到贵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开工;

①AR5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

②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用氧舱使用单位的设置审核批准文件;③医用氧舱总体布置图等相关资料。

2.工厂在出厂文件中将提供:配套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和竣工图、厂内制造过程中由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出的《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

3.工厂将配备有经验的安装队长带队并组成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有经验的安装人员、(含持证焊工、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组成的安装队伍,队长对整个安装现场负全责;

4.安装队长在现场有质量一票否决权,并协调各类人员合理工作,对整个安

装质量负责,并认真执行施工工艺规程和焊接工艺规程;

5.现场安装的供、排氧和供、排气系统的管路,将按照GB 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洗和吹扫,(包括供氧系统管路的脱脂处理),保证使用安全。

6.在安装过程中,工厂还将在安装部门自检的基础上,派出专门从事氧舱安装检验的检验人员,对各系统进行反复调试,并出具检验调试报告;

7.安装调试过程,接受用户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实施的监督检验;

8.所有工程结束,我们将向用户提供以下竣工资料:

①《医用氧舱产品合格证书》(含舱体和配套压力容器的合格证书和质量证明书,医用氧舱各系统检验、调试的报告,医用氧舱所用安全附件和仪器、仪表的产品合格证);

②医用氧舱使用说明书;

③医用氧舱竣工图(含医用氧舱总体布置图,舱体及配套压力容器总图,供气系统流程图,电气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等);

④ 监督检验单位出具的《医用氧舱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证书》(含制造地与安装地)。

五、我们还将配合用户接受氧舱的全面验收工作。

①积极配合医院做好交验前各项准备工作;

②积极准备验收所需软件资料;

换热器制造的质量控制研究 第3篇

1 换热器壳体制造质量控制

换热器制作中壳体是主要部件, 主要包括直线控制、筒节成型、筒节板材下料、筒体圆度、组对焊接等部制造过程。

1.1 控制下料工序的质量

制造设计过程中筒节成型尺寸受到筒节下料尺寸的影响和限制。下料过程中需要应该对复核材料环节进行合理控制, 不仅需要控制和检查材料外观质量、规格、标记等, 同时也需要准确检查下料尺寸以及划线等[1]。

1.2 控制组对焊接以及筒节成型的质量

制造筒体的时候此过程是最重要的, 会严重影响整体制造筒体的质量, 一般来说主要就是对筒节环缝和纵缝的棱角、对口错边量、焊缝咬边量、焊缝余高等进行合理控制。第一, 控制筒节环缝和纵缝的棱角、对口错边量。筒节环缝和纵缝的棱角、对口错边量会促使出现集中的应力, 并且导致制造中出现局部弯曲应力。完成热换器组制造以后, 也不能忽视制造中集中的应力, 这种应力能够极大程度上降低产品承载力, 因此, 实际制作中应该严格筒节环缝和纵缝的棱角、对口错边量。从制造角度来说, 上述两种不但影响制造质量, 同时也会影响壳体拆卸以及管束拆卸的流程, 以此会严重影响产品制作的外观美感, 也会极大程度上提高局部错边量, 以至于导致出现突变交接位置尺寸和形状的问题, 促使不能均匀分布生产压力, 降低使用换热器的期限, 因此, 棱角超标极大程度上影响换热器质量。利用不低于300mm的弦长等于1/6Di外样板或者内样板来对焊接接触部位的环向棱角进行检查, 并且不能出现高于5mm或者 (δs/10+2) mm的环向棱角值, 如果实际操作中出现超过标准的环向棱角值, 此时需要筒节卷制, 及时发现组对焊接出现问题的原因, 准确校正超标位置, 完成校正以后应该及时探伤检查局部位置。筒节对接焊过程中经常忽视焊接接头轴向棱角, 上述棱角一般都是在筒节组对中出现的, 没有一定的分部规律, 如果出现上述问题不能及时消除, 因此, 需要提高控制强力组的力度, 最大限度降低组对变形。以便于保障能够随时检查和调节组对尺寸。以至于能够均匀分布误差, 避免在轴向棱角一处位置上集中误差, 检查过程中应该应用不低于300mm的直尺检查5mm或者 (δs/10+2) mm的环向棱角值[2]。第二, 控制焊缝咬边以及焊缝余高。焊缝余高导致形成集中的应力, 以至于能够提高腐蚀的速度, 疲劳裂纹的起源就是焊缝余高, 打磨焊缝余高以后需要提高2.1~2.5倍的疲劳寿命。但是并不是所有设备都需要对焊缝余高进行打磨。因此, 制作换热器的时候最大限度降低焊缝余高, 确保具备平齐的筒节表面和焊缝。焊缝咬边的形成会导致降低焊缝强度, 从而促使集中咬边应力, 一般情况应力腐蚀裂纹的基础就是焊缝咬边, 尤其是比较高强度级别的钢材, 这种咬边会导致出现更大的腐蚀应力和更大的危害, 因此需要合理控制咬边长度和深度。利用焊缝检测尺检查焊缝咬边和余高的质量, 确保抽测每条8~10点的焊缝, 尽可能对最小或者最大偏差进行检查额, 检查焊缝值就是最小记录值和最大记录值。制作过程中应该及时修磨超标部分, 如果存在超标的咬边深度, 需要补焊处理, 然后修磨直到满足设计规范需求为止[3]。第三, 控制直线度和筒体圆度。壳体公差会极大程度上影响制造折流板的间隙, 如直线度、圆度、直径等, 如果出现过大的总体直径, 此时形成过大间隙, 如果圆度超标会形成过大局部间隙, 从热会导致急剧增加换热器旁路流体量。如果制造换热器中出现高于10mm的间隙, 存在10%以上的热介质, 最大限度降低20%的换热效果和换热器工作效率。制造设计过程中直线度、筒体圆度也是控制的关键, 应该切实满足相关规定[4]。

2 控制接管组装和开孔的质量

接管组装和开孔的质量会严重影响换热器设备管线对接以及安装设备的整体质量, 尤其是在安装旧线路或者更新设备的坏死后, 需要更加严格规范筒体接管的位置。控制接管尺寸误差不但需要满足GB151的相关规定, 同时也需要满足以下规范需求, 第一, 安装接管中心线至基准面的时候允许出现±6mm的误差, 制造中选择测量基准面的正确性决定其是否具备正确的接管开孔位置。一般说来需要具备符合图纸情况的测量基准面, 如果图纸不能直接为设计制造的基准面, 此时需要依据设计图纸来合理的减少实际制造的尺寸, 例如, 组对间隙、法兰、管板等尺寸, 以便于能够获得准确的基准面, 以便于能够对接管开孔尺寸进行定位。依据实际测量和设计情况, 选择满足需求的筒节边缘, 并且以此当做测量基准面。组装安装的过程中应该切实检查垂直度, 检查环向和轴向, 记录相关数据信息, 测量结果合理应用最大偏差值, 利用直尺和弯尺来检查轴向垂直度, 在确定两个基准测量点以后, 检查换向垂直度[5]。

3 管板和换热管的焊接

为了保障接头焊接的整体质量, 正式焊接之前需要及时检查和清理管板孔壁、对管口端面、25mm范围内的管端部外圆表面, 并且彻底清除铁锈、灰尘、油污等杂质, 集中检查换热管伸长度、坡口尺寸是否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残余应力以及避免出现焊接变形, 此时应该选择科学的焊接顺序, 以及合理的焊接位置, 避免影响焊接质量, 此外, 焊接方法以及焊丝牌号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换热管口和管板的质量, 以至于需要能够进行焊后热处理以及焊前预热, 为了全面焊接换热器的整体强度, 需要利用填丝氩弧焊方式来进行焊接, 并且最好进行两次[6]。

结束语

综上, 换热器制造过程中控制质量的关键就是壳体制造, 从板材下料、筒节组对、直线控制、壳体接管等方面来分析控制尺寸和质量的关键, 以便于最大限度降低系统误差, 保障能够全面提高制造质量。

摘要:工业生产过程中化热器是用来传递物料热量的一种设备, 换热器制造的时候主要包括换热管和管板、壳体接管以及壳体制造三个环节, 为了能够保障换热器制造的整体质量, 需要深入演技和分析制造过程中的相关因素, 从而提出有效控制制造换热器质量的措施。依据此本文着重阐述了换热器制造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换热器,制造,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朱瑞锋, 王东林.内孔焊技术在低压反应水冷器 (换热器) 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化工装备, 2015 (4) :36-39.

[2]杜秀萍, 曹兵.提高列管式换热器制造质量关键制造工序的管理和检测[J].化工进展, 2014 (7) :1937-1939.

[3]吴刚.换热器制造中满足胀管率的机械胀接试验研究[J].硅谷, 2015 (2) :59-59, 54.

[4]孔祥毅, 杨晓雨.换热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分析与研究[J].化工管理, 2013 (14) :184-184.

[5]孙素梅.影响换热器制造质量的关键因素及控制措施[J].山东化工, 2013, 42 (8) :138-140, 143.

室内加热器产品质量合格率不高 第4篇

抽查结果表明:大型企业的产品质量较好,抽样合格率为83.3%,这些企业质量意识 较强,具有比较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经过多年努力,产品品牌知名度高、信誉好,产品档 次较高。由于大型企业的产品基本占据了各地的大型商场、超市等主流通渠道,代表着我国 室内加热器生产的水平和主流,因此产量合格率和产值合格率都较高。

目前中、小型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本次抽查中小企业的抽样合格率分别仅为50. 0%和56.5%。

由于室内加热器属于直接涉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消费类电器,因而其产品质量至关 重要。目前,室内加热器产品执行的质量标准有强制性标准GB 4706.1-1998《家用和类似 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和GB 4706.23-2003《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室内加 热器的特殊要求》。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室内加热器,应具备安全可靠、清洁卫生、使用方 便、美观大方、高效、耐用等条件。然而在抽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加热器无法让人放心。

1、有4种产品的接地措施项目不合格。主要表现在接地端子的夹紧装置未充分牢固,不 能防止意外松动;与电源软线相连的接线端子等部位的载流导线,在外力作用下,未在接地 导线之前先绷紧,电源线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意外受力,将导致地线先拉断,使产品失去接地 保护,引起触电危险。

2、有5种产品的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未被可靠固定,使用中会出现松动,将影响到使用 的安全。

3、有7种产品的电源连接及外部软缆和软线项目不合格。主要表现在导线的横截面积偏 低,电源软线未被可靠固定,不能满足载流能力、机械强度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极易过热 或受到损坏。

4、有3种产品的输入功率严重超差,输入功率过大会使消费者电源配备发生故障,输入 功率过小则影响加热取暖效果。

室内加热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好的产品及企业名单

1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奥普

2宁波奥乐电器有限公司奥乐

3嘉兴市友邦电器有限公司领航者

4青岛澳柯玛科技电器有限公司澳柯玛

5广东美的厨具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美的

6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先锋

7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艾美特

8慈溪市华威电器有限公司方厨

9宝尔马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宝尔玛

10浙江龙胜电器有限公司名族

室内加热器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部分质量较差的产品及企业名单

1宁波福海电器有限公司福海

2慈溪市康卫电器厂华工

3慈溪市福来电器有限公司英迪

4嘉兴市东信电器有限公司东信电器

5慈溪市华安电器实业有限公司长城

6嘉兴联合电子有限公司沪吉

7嘉兴市王店莱邦电器厂莱邦

8浙江宝兰电气有限公司宝兰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教学大纲 第5篇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

英文名称: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 and Testing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编码:S0835401 学分:2 总学时:32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学术硕士,软件工程专业硕士 修读基础: 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课程负责人:胥林(副教授)

主讲教师:胥林(副教授);肖斌(副教授);廖浩德(副教授)

二、课程目的任务

1.课程地位作用(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刻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和软件测试过程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现代各种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主要发展方向,学生能够设计测试用例、使用自动化工具完成完整的项目测试和项目测试管理,学生能基本承担起软件测试的工作任务,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软件测试工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课程主要内容(简述: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等)

1、了解软件测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了解软件测试的层次,其中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3、掌握黑盒测试方法。

4、掌握白盒测试方法。

5、掌握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并能编写测试方案和测试报告。

6、了解性能测试的内容,并能运用常用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3.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技术,独立完成软件测试过程的相关内容(计划,设计,实施,报告,缺陷管理),具备基本的软件测试的业务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含各时段学生课外学习要求)

第一章 软件测试基础(2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理解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了解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了解测试分类

第一节

软件质量与软件测试 1. 软件测试的背景、目的和作用

2.软件测试的相关概念 3.软件测试的分类和测试原则 4.软件质量保证

重点: 软件测试的目的和作用、软件测试的原则、软件测试的分类 难点:软件测试的原则 第二节

软件缺陷与测试用例 1.测试用例的定义和标识

2.错误与缺陷定义和分类 3.测试案例

重点:测试用例的定义和测试用例的标识 难点:测试用例的标识

第二章 测试模型与过程(2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测试模型

第一节 软件测试模型与过程(2学时)1.软件测试模型

2.软件测试过程

重点:测试层次的划分

难点:软件测试多种模型的区别 第三章 黑盒测试(6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黑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掌握使用边界值分析、等价类测试、判定表方法进行墨盒测试

第一节 边界值测试

1.黑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 2.边界条件 3.边界值分析 4.健壮性边界测试 5.最坏情况测试 6.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边界值测试,健壮性测试,最坏情况测试 教学难点: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第二节 等价类测试

1.等价类 2.等价类测试类型 3.用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 4.等价类测试指导方针 5.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等价类测试分类

教学难点:等价类的概念与划分规则 第三节 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1.判定表的组成

2.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3.基于判定表测试的指导方针 4.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基于判定表的测试 教学难点: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 第四节

案例分析

1.各等价类测试方法的区别

2.运用边界值、等价类和基于判定表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设计

教学重点:各等价类测试方法的区别 教学难点: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四章 白盒测试(6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白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掌握逻辑覆盖测试,了解基本路径测试方法和数据流测试

第一节

逻辑覆盖测试

1.白盒测试的概念、目标和方法

2.语句覆盖 3.判定覆盖 4.条件覆盖 5.判定/条件覆盖

重点:逻辑覆盖测试中的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 难点:判定/条件覆盖

第二节

逻辑覆盖与基本路径测试 1.条件组合覆盖

2.路径覆盖

3.独立路径、圈复杂度

重点:逻辑覆盖测试中的路径覆盖,基路径测试法 难点:基路径测试法

第三节 案例分析

1.运用逻辑覆盖测试与基本路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设计

2.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的比较

重点:结构性测试方法与功能性测试方法的比较 难点: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五章 单元测试(2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掌握单元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单元测试 1.单元测试的概念

2.单元测试的内容 3.测试的环境和测试策略

重点:单元测试的内容 难点:测试的环境和测试策略 第六章 集成测试(2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掌握集成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集成测试

1.集成测试和单元测试的关系

2.集成测试概念 3.基于分解的集成 4.基于调用图的集成 5.基于路径的集成

重点:集成测试中基于分解的集成,MM-路径 难点:集成测试的集成策略 第七章 系统测试(2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掌握系统测试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系统测试 1.系统测试的概念

2.系统测试内容和测试策略 3.系统测试策略

重点:系统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难点:系统测试的策略

第八章 性能测试(4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性能测试概念、目标、分类、主要性能指标,掌握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

第一节

性能测试指标与分类 1.性能测试概念、目标

2.主要性能指标 3.性能测试的分类

重点: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并发测试 难点:主要性能指标的理解 第二节 性能测试方案与工具 1.性能测试方案 2.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

重点:性能测试方案的设计 难点:性能测试数据的分析 第九章 自动化测试(6学时(课内))

目的与要求:了解自动化测试定义、使用领域和发展,理解自动化测试技术,掌握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

第一节 自动化测试概念 1.自动化测试定义

2.自动化测试使用领域 3.自动化测试的发展 4.自动化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重点:自动化测试概念及使用领域 难点:自动化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二节

自动化测试技术与脚本 1.自动化测试技术

2.自动化测试脚本 1.重点:自动化测试技术

2.难点:自动化测试脚本 第三节 自动化测试工具 1.测试工具分类

2.测试工具介绍 3.测试工具的选择

重点:功能测试工具和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 难点:自动化测试的组织与实施

第十章 Web系统测试案例(6学时(课内)+6学时(课外))

目的与要求:通过博客系统测试案例分析熟悉软件项目测试全过程管理的方法与流程。

第一节

Web系统测试计划与功能测试 1.测试需求 2.测试资源 3.测试策略 4.测试标准 5.测试用例设计 6.测试实施 7.测试报告 8.缺陷统计

重点: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标准 难点:测试需求分析 第二节 博客系统的性能测试 1.测试计划 2.测试用例设计 3.测试脚本开发 4.测试环境 5.测试执行 6.测试结果分析

重点:测试用例设计与脚本开发 难点:测试脚本开发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笔试、论文、口试等)

论文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一)教材:

1、江开耀,韩永国著.软件测试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版

(二)参考书:

1、朱少民,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版

2、John Watkins著.贺红卫,杨芳等译.实用软件测试过程.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3、Ron Patton著.张小松,王钰,曹跃等译.软件测试.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4、(美)Paul C.Jorgensen 著韩柯杜旭涛译.软件测试.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大纲执笔人:胥林

大纲审批机构: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委员会

加热器质量保证大纲 第6篇

一、选择题(每题 1分共20分):

1、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应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B)℃。

A.3

B.5

C.10

D.152、目前国内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采用最多的铺设方法是(B)。

A、冷却法

B、冷粘法

C、自粘法

D、热风焊接法

3.对于坡屋顶,当没有吊顶棚时,保温层应设在(A)。

A.屋面层中 B.吊顶棚上

C.屋面层下 D.屋面层上

4、下列不属于影响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的是(B)。

A、石膏掺量

B、初凝时间

C、养护时间

D、温度

5、砌筑砂浆的技术要求指标包括(A、B、C、D)。

A、流动性

B、保水性

C、强度

D、粘结力

E、砂浆细度

6、砌筑砂浆的粘结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B、C、D)。

A、砂浆的强度等级

B、施工养护条件

C、砌筑面的潮湿程度

D、砂浆的抗拉强度

E、砖石表面的清洁程度

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规定,凡在砂浆中掺入(A),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A.有机塑化剂

B.缓凝剂

C.早强剂

D.防冻剂

8、屋面女儿墙、变形缝等处的防水层泛水高度最小为(C)。

A.120mm

B.200mm

C.250mm

D.300mm9、砂浆流动性越大,说明砂浆(D)

A.保水性越好 B.强度越小 C.粘接力越强 D.稠度越大

10、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不包括(D)。

A.材料的质量标准B.材料的性能

C.材料的取样、试验方法D.材料的价格指标

11、砌体工程中,水平灰缝的厚度和竖缝的宽度一般应满足(D)。

A.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都为10-15mm

B.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都为10-20mm

C.水平灰缝厚度为10-15mm,竖缝宽度10-20mm

D.水平灰缝厚度为lO-20mm,竖缝宽度10-15mm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判定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的因素为(C)。

A.砌体的材料和强度

B.砌体的高厚比

C.屋盖、楼盖的类别与横墙的刚度及间距

D.屋盖、楼盖的类别与横墙的间距,与横墙本身条件无关

13、在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它的作用是(A、B、C、D)。

A.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

B.增强纵横墙的连接,提高房屋的整体性

C.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D.承担竖向荷载,减小墙体厚度

E.减小墙体的自由强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14、属于分项工程验收内容的有(AE)。

A.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B.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C.其所含检验批质量均应合格

D.其中有关安全的抽检、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E.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15、地下工程的防水卷材的设置与施工最宜采用(A)法。

A.外防外贴

B.外防内贴

C.内防外贴

D.内防内贴

16、从建筑物的冬季保温考虑,下列措施中(A)不可取。

A.建筑物宜设在避风向阳地段

B.外围护结构外表面采用浅色外饰面

C.避免潮湿,防止壁内产生冷凝

D.外窗做遮阳装置

E.增加外围护结构传热阻

17、砖的强度等级用符号(D)表示。

A.U

B.M

C.Mu

D.MU18、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A、B、C、D)。

A.砖的强度等级B.砂浆的强度等级及其厚度

C.砌筑的饱满度等质量D.砌筑时砖的含水率

E.砖缝处理质量

19、建筑物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其作用是(ACD)。

A.保护墙身

B.抗震

C.防潮,防水

D.防止碰撞

E.防火

20、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沥青防水卷材的铺贴方向宜(A)。

A.平行于屋脊

B.垂直于屋脊

C.与屋脊呈45.角

D.下层平行于屋脊,上层垂直于屋脊

21.墙身水平防潮层设置的范围是(A、C)。

A.建筑物的外墙

B.建筑物的部分外墙

C.建筑物的内墙

D.建筑物的部分内墙

E.建筑物的内隔墙

2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的防漏,最低保修年限为(C)。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二、填空题(每分共分):

1、砌筑工程前需要报审的原材料试验报告:砌块出厂及进场试验报告、水泥出厂及进场试验报告、砂进场试验报告、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2、砌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留设砂浆试块并需要做试验,试块尺寸为750mm×750mm。

3、砌筑工程中要求砂浆饱满度≧80,过程中可以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4、抹灰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墙体二次湿润、冲筋、打点、扫毛等工作,抹灰工程宜选用中砂作为细骨料,砂子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

5、抹灰工程中扫毛后必须进行撒水湿润养护,以手指掰不动为标准,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

7置滴水线。

8、地砖铺设前必须进行二次设计,9、卫生间墙砖与地砖交接处应铺设成墙砖压地砖。

10、主龙骨吊点间距、起拱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点

间距应小于1.2m,应按房间短向跨度的l%~3%起拱。主龙骨安装后应及时校正其位置标高。

1合格证书。

12、地砖铺设结合层砂浆宜采用体积比为厚度宜高

出实铺厚度2~3rnm。铺贴前应在水泥砂浆上刷一道水灰比为1:2的素水泥浆或干铺水泥1~2mm后洒水。

13、防水工程应在地面、墙面隐蔽工程完毕并经检查验收后进行。其施工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完毕成膜后必须进行蓄水试验,屋面防水必须进行蓄水试验或淋水试验。

14、防水工程施工环境温度应符合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并宜在℃以上。

1516、防水层高度地面四周与墙体连接处,防水层应往墙面上返250mm以上,有淋

浴设施的厕浴间墙面防水高度不应小于1.8m ,并与楼地面防水层交圈

17、防水找平层施工应在找坡层施工之后进行,地面向地漏处排水坡度为2%,地漏边缘向外50mm内排水坡度为5%。

18、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宜采用排气屋面排气道从保温层开始断开至防水

层止排气道通常设置间距宜为6m,屋面每36m2宜设置一个排气孔,排气孔应作防水处理。

19、吊顶工程按施工工艺不同,分为暗龙骨吊顶和明龙骨吊顶

20、饰面板工程按施工工艺不同分为饰面板安装和饰面板粘贴。

21、管根防水必要时在立管处设置套管,一般套管高出铺装层地面20~50mm,套管内径要比立管外径大2~5mm,空隙嵌填密封膏,套管周边预留凹槽内嵌填密封膏。

22、天沟、檐沟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宽度不应小于

200mm.23、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24、抹灰工程细部处理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

无要求时,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三、简答题(共题每题分)

1、请简述一下乳胶漆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刮腻子-刷底漆-刷面漆

2、请简述一下瓷砖施工工艺流程

基底处理-放线-浸砖-铺设结合层砂浆-铺砖-养护-勾缝-检查验收

四、案例分析

1、背景资料

某办公大楼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平面呈不规则四方形,主楼二十九层,裙楼四层,地下二层,总建筑面积81 650m2。该工程5月份完成主体施工,屋面防水施工安排在8月份。屋面防水层由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和一层自粘SBS高分子防水卷材构成。

主楼屋面防水工程检查验收时发现少量卷材起鼓,鼓泡有大有小,直

径大的达到90mm,鼓泡割破后发现有冷凝水珠。经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后发现:

没有基层含水率试验和防水卷材粘贴试验记录;屋面防水工程技术交底要求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为50mm,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5mm。问题

1.试分析卷材起鼓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2.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和接缝口密封材料封严宽度应满足什么要求?卷材起鼓原因分析:

(1)铺贴卷材前没有做基层含水率试验和卷材粘贴试验,基层含水率过大

(2)找平层不平整、不清洁,聚氨酯涂刷不均匀

(3)铺贴卷材挤压不密实。

处理方法:

先在鼓泡端用钻子钻眼,然后在孔眼中插入一支普通医用大针管,将气体抽出,涂一层防水油膏

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为80mm(1分),接缝口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2、某综合办公楼项目业主与承包商签订了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承包工作范围包括土建、机电安装和装修工程。该办公楼共8层,采用框架结构,开工日期为2002年4月1日,合同工期为18个月。室内装修进行墙面涂料粉刷前,在检查装饰面基层时,发现墙面抹灰有大面积空鼓现象。质量事故的处理应遵循什么程序?

应遵循的程序如下:

1)进行事故调查,了解事故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2)分析调查结果,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3)确定是否需要处理,若要处理,施工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4)事故处理;

5)检查事故处理结果是否达到要求;

6)事故处理结论;

上一篇:明德小学第二学期学校实验总结下一篇:关于有担当的演讲稿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