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2024-09-09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精选7篇)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第1篇

附表 2012 届本科生毕业实习工作安排进程表时间安排工作任务完成对象存档要求前期工作(2011 年12 月)12 月 15 日前到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管理科领取《生产实习报告》教学秘书——毕业实习工作任务落实;制定学院具体的毕业实习计划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 12 月31 日前由教学秘书将毕业实习计划(A4 纸打印,学院盖章)纸质版一份交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管理科各专业填写《吉林农业大学实习计划表》(教务处网页下载,要求详细填写实习日程安排及经费预算明细)实习指导教师 12 月17 日前由实习指导教师将《吉林农业大学实习计划表》交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管理科召开学院毕业实习动员会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各专业召开毕业实习动员会并与学生签订《吉林农业大学学生校外实习安全协议书》(教务处网页下载);向学生发放《生产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毕业学生《吉林农业大学学生校外实习安全协议书》交学院教学秘书存档 2011 年12 月-2012 年3 月初联系并落实实习单位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实习指导教师、学生——中期工作(2012 年3 月至 2012 年5 月)2012 年3 月初-5 月10 日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完成实习报告;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并做好实习指导记录实习指导教师、学生—— 2012 年 3 月 1-8 日学生反馈实习信息,指导教师填报《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安排统计表》(教务处网页下载)实习指导教师、学生 3 月10 前由实习指导教师填写《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安排统计表》交学院教学秘书汇总《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安排统计表》教学秘书 3 月 15 日前由教学秘书汇总各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情况安排统计表》交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管理科 2012 年3 月下旬至4 月中旬毕业实习中期检查教务处相关人员、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 4 月 15 日前由教学秘书将毕业实习中期检查报告(A4 纸打印,学院盖章)纸质版一份交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管理科 2012 年5 月10 日学生返校结束后期工作(2012 年5 月)5 月11-13 日学生提交《生产实习报告》学生—— 5 月16-20 日实习指导教师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实习指导教师 5 月25 日前实习指导教师将《生产实习报告》交教学秘书存档;将学生实习成绩单交

教学干事录入成绩后由教学秘书存档 5 月下旬召开各专业毕业实习总结会;提交《吉林农业大学实习总结表》(教务处网页下载)实习指导教师、学生 5 月31 日前由实习指导教师将《吉林农业大学实习总结表》交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管理科 5 月下旬召开全院毕业实习总结会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 5 月 31 前由教学秘书将实习工作总结(A4 纸打印,学院盖章)纸质版一份交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管理科注:各学院可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调整。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第2篇

• 时间: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第1周——第6周,共计6周• 形式:校外实习(自行联系为主)

• 实习内容:以从事所学专业工作为主

• 实习要求:

– 实习结束后就关于实习内容写实习报告(返校时交,实习报告不少于2000字)– 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出具关于实习学生在实习单位的鉴定(返校时交)– 每周同指导教师联系,汇报实习情况

– 按期填写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交

注意:实习期间的具体要求由指导教师制定。

二、毕业论文

• 12-13学年第一学期论文工作进程

第11周开始论文工作

第12周——第17周 收集论文资料,撰写读书笔记

注意:读书笔记具体要求和上交由指导教师安排

• 关于12-13学年第二学期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安排(此安排为论文答辩工作组的大致时间,最终时间安排以校教务处通知为准)

• 第八学期 1——6周,毕业实习和实习答辩,要求: 结合实习完成选题、开题工作,确定论文题目,撰写开题报告; 第6周周三 进行实习答辩,学生提交实习日记、实习鉴定和实习报告 第7周周三,进行开题报告答辩 8——11周,完成论文初稿; 12——15周,修改论文,定稿,打印并上交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参照论文规范要求)、翻译的外文资料,并将论文电子文档交指导教师备案,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评阅教师进行论文评阅;

16——17周,论文答辩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第3篇

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制度安排的表现、影响及制度分析

非均衡的制度安排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 或制度供给过剩。制度供给不足是指制度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度供给过剩则是指制度供给超出经济社会发展对制度的需求, 存在多余或无效制度。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来讲,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是基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这个大的宏观体制变革的背景取得的, 支撑城市化发展的市场化体制还处在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因此, 城市化进程中体制安排的非均衡性主要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而制度供给不足, 不单单是制度缺失造成的, 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化发展的制度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城乡领域的方方面面, 但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本质人口和不过是“人口和土地在城乡之间空间再配置中的制度安排、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方式”[1]等等。因此, 我们对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考察也将着重从土地和人口管理制度着手。

(一) 现行征地制度中的政府公权滥用和随意强制问题导致城市土地规模超前扩张

土地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资源要素, 在城市化的初期和快速发展期, 城市土地规模的扩张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均衡化的城市土地规模应该以城市产业发展以及相应的人口聚集所产生的土地需求为基础。当前中国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城市化土地规模超前于实际的城市化土地需求问题。其关键原因在于现行的征地制度安排在权益配置方面存在的非均衡性, 而征地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又集中体现在公权的强制性和垄断性方面。我国《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 需要使用土地的, 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样, 国家在因“公共利益需要”行使公权、行使征地权时, 就不仅具有了法律规定的强制性, 而且还具有排它的垄断性。这种垄断性增强了国家征地的强制力, 而被征地者在土地产权交易还没有发生的情况下就已被剥夺了大部分的谈判权利。同时, 征地制度供给缺陷也强化了制度收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即政府凭借强势的公权强制力手段和土地产权交易的垄断地位获得大部分土地产权交易带来的收益。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 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尽可能多地征地就成为合理的理性行为。征地制度的不完善, 为政府公权的滥用和政府公权的随意强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这种制度安排为城市化进入所谓的低成本快速扩张时代提供了条件, 城市的土地规模急剧扩大, 而衡量城市化率的重要指标———城市化人口并未与城市土地规模扩张匹配。比如, 在2000—2007年期间, 我国的城镇化率以年均3.78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在城镇化高速增长和发展的同时, 城镇人口却没有同步增长。从2001—2007年, 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平均增长70.1%, 但是市辖区中人口增长只有30%[2]。超过城市扩张实际需求的土地以“政府土地储备”的形式得以留存, 并且不会对城市土地供求价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这样, 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作为超前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的“地价高企”现象在我国城市化滞后发展阶段就已经突出地显现出来。

很显然, 城市化土地规模的超前扩张不是均衡性城市化发展的表现, 其最终将对城市化进程的协调推进产生不利影响。原因在于:其一, 高企的地价使作为城市化主体的企业和个人的潜在收益受损, 从而使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主要动力的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受到抑制, 导致城市化的最终规模低于其潜在的最佳规模;其二, 土地储备制度在地价调控方面已经异化为政府推高地价的手段。而政府购买土地或征地的资金大多来自其以所谓的土地未来收益作抵押向银行贷来的借款, 一旦宏观经济环境的系统性风险增强, 房地产泡沫破裂, 不仅金融系统将面临巨大损失, 有引发金融危机的隐患, 而且地方债务危机也必然接踵而至。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 以及随后的美国地方债务危机都印证了这点。

(二) 现行分权财税制度导致地方政府的“土地

财政依赖”, 并催生出以土地要素资源为核心的“经营城市”模式

所谓“土地财政”, 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 通过各种方式获取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的行为。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进, 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兴起, 地价不断推高,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资源市场化运作获得的收入逐渐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 地方财政收支逐渐转向“以地生财”为核心, 地方政府支出日益依赖土地资源相关收益, 因此, “土地财政”又被称为“第二财政”。根据贾康等的测算, 2007—2010年, 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从0.35∶1上升到0.75∶1;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从0.18∶1上升到0.41∶1[3]。这表明, 地方财政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由“土地财政”依赖引发的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 地方政府为了维持较高的支出水平, 必然千方百计地助推地价和房价的上升, 而高企的地价和房价对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扩张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第二, 地方政府存在的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扭曲和干扰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土地作为政府可支配的稀缺资源, 能够带来丰厚的收益, 被广泛用于政府融资、招商引资等领域, 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时有发生, 而暴力拆迁、失地农民上访等社会问题也急剧恶化, 这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第三, “土地财政”依赖不具可持续性。目前, “土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城市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土地规模增量的提升, 而在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可以征用和支配的土地资源日趋减少, 而具有“棘轮效应”的财政支出又必须维持既有的较高水平, 不能降低。收入来源的日趋枯竭和支出的日渐增加构成的矛盾, 如果在现行“土地财政”制度条件下不可调和, 那么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发生可能就为期不远了。

“土地财政”对城市化进程的非均衡影响不单单是财政问题, 其非均衡性的根源在于现行分权财税制度供给的失衡。现行分权财税体制的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由两方面构成, 一方面是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收入向上集中与事权 (支出责任) 层层下移, 另一方面是土地出让金作为预算外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所有。这两个制度安排相辅相成, 共同促成了现今的地方“土地财政依赖”局面。我国1994年开始实施的分税制改革, 使中央获得了预算内收入的绝大部分, 而中央的各种具体指标下达到地方政府后, 却要地方政府自行承担支出。经过财权的逐级上收和事权的逐级下放后, 往往是各级地方政府掌握的财源越来越少, 负担越来越重, 其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在收人和支出上出现不均衡, 进而导致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下降。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在既定税制以外获得非预算收入, 其显然将无法维持, 而分税制改革设计者明显预感到了这个问题, 因此, 在预算外收入方面对地方网开一面, 规定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能够由其全权支配。对地方政府而言, 分税制改革中预算内收入减少是一种负向激励, 而对预算外收入的全权支配则是一种正向激励。上述原因促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偏好。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 政府部门并不必然以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 当社会不能有效约束政府时, 政府部门有可能利用其权力谋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三) 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了“半城市化”模式的产生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 户籍制度建立之初就明确了二元化的城乡户籍管理, 对农村户口向城市的迁移进行了严格限制。其原因在于, 计划经济时代采取的是双轨制的福利体制, 城市居民从生到死都享受国家提供的平均分配的全面福利, 包括卫生医疗、就业, 甚至口粮、住房等等;而农村采取的是自我供给的福利制度, 事实上, 在当时农村经济的落后状态下, 农村自我供给的福利形同虚设。城乡福利制度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农村人口渴望变为城市居民, 而当时国家的供给能力却十分有限, 即使对城市居民平均化的福利供给也必须依靠配额制来加以平衡控制。因此, 通过建立城乡差别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就成为必然选择。由此可以看出, 二元化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从制度设立之初就具有反城市化的功能, 它是横亘在城乡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改革开放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城市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对农村的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有了不可遏制的需求, 此时的城市化不再只是农民要进城, 而是城市要农民进城。但在二元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下, 农民要彻底城市化仍然不可能。于是, 一种自发性的制度变迁得以开始, 即所谓“半城市化”的城市化模式开始出现。“农民工”是“半城市化”模式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专有名词。“半城市化”模式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特殊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一方面, 农民可以离开农村自由地通过劳动力市场进入城镇的现代产业部门就业;另一方面,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牢牢地锁定在农村原籍, 使其仍然拥有农民的义务和权利:承包集体的耕地, 向集体尽各种义务, 拥有宅基地, 取得集体分红等等。但是由于不能把户籍迁入工作所在地的城镇, 因而农民工不能享受当地城镇居民的各种权利, 农民工仍然被关在城门外, 进不了城, 只能称‘半’进城, 不是彻底的进城。”[4]

“半城市化”显然不是城市化进程的终极目标, 而由二元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导致的“半城市化”模式也不是一种可以实现稳定的均衡性制度安排。“半城市化”模式的不稳定性, 或“半城市化”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表现为:第一, 不能为城市完全吸收的农民在人力资源的劳动投入上具有短期性、不确定性。他们实际上就是在城里打短工, 甚至不是固定在一个城市打短工。城市需要什么工作, 他们就做什么工作, 哪个城市工资待遇高, 他们就到哪个城市工作, 甚至在农忙时节, 有的农民工还要暂时放下城里的工作, 回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这些年来的民工荒现象, 就是“半城市化”模式下农民工人力资源投入不稳定性的集中表现。民工荒对城市二、三产业发展的影响是非常负面的, 而城市产业作为城市化发展的源动力, 其发展受阻必将对城市化进程本身产生负面影响。第二, “半城市化”与“过度城市化”只有一步之遥。如果农民不以户口迁移为目的, 那么二元化的户籍制度对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限制就不再发生作用。二元经济结构特有的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会驱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城市, 他们以“半城市化”的状态在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要求生存空间, 造成城市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 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问题。第三, “半城市化”的农民工实际上仍处在城市的边缘, 他们居住在城郊结合部, 从事着城里人不愿干的“苦脏累”工作, 工资收入微薄, 无权享受城里人的福利, 劳动、生活缺乏基本保障, 因而他们难有社会认同感。

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是形成“半城市化”这种非均衡的城市化状态的根本原因。从1958年开始执行的城乡分隔的户籍制度, 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 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本身是反城市化的, 因而对制度本身的修补无助于改变制度的基本属性, 我们不能指望通过取消户籍上的农村居民称谓来消除城乡差别, 重要的是要改变户籍背后的城乡福利差别。只有让农民工真正平等享有城市人的福利待遇, 才能真正走出“半城市化”歧途, 回归完全城市化道路。

二、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偏差是造成非均衡性城市化制度安排的关键性因素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以一种非均衡的状态发展, 这是由二元体制的总体制度环境决定的。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以乡补城”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其目的是为了集中资源, 以追赶方式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因而, 同样以快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为目的的城市化, 在发轫之初, 其制度安排仍然承继了二元体制的非均衡特性。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为服从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必然强化城市优先战略, 其结果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更加明显。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未能最终打破二元体制的约束, 相反, 二元体制特性在某些方面却得到了加强,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似乎进入到了对二元体制的路径依赖状态。

但是, 仅从二元体制这个总体制度环境下形成的路径依赖的角度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 则是不全面的。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两种。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以微观经济行为主体 (如农民、居民、企业等) 为主体、自下而上进行的一种制度变迁。在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 处于基层的行为主体因为发现潜在获利机会而先有制度需求, 然后自下而上产生对制度的需求或认可, 直至影响决策者安排更好的制度。所以, 诱致性制度变迁具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性质, 是一种渐进的、不断分摊改革成本的演进过程, 因而诱致性制度变迁存在制度自我均衡的机制。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以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为主体、自上而下进行的、具有激进性质的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具有实施力度大, 制度执行效率高的优点。但是, 这种制度变迁方式不是相关利益主体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 政府的制度安排基于经验而有可能不是根据现实的需要, 其有可能因不适应制度环境而出现低效率的现象。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及变迁都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均衡化过程有赖于政府在制度供给方面的自觉行为。诺斯认为, 政府能成为制度的最佳供给者, 是因为政府能超脱于个人和利益集团利益, 能承担制度创新成本。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 中央政府作为全民利益的代表, 以及其承担制度创新成本的意愿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却充当着双重角色。一方面,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行政主体, 是制度供给者, 或者说, 是游戏规则的制定和维护者;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利益主体,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利益诉求非常明确和具体, 其作为微观主体的利益集团, 又是游戏的参与者。地方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既充当裁判员, 又充当运动员的双重角色定位, 为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利益提供了制度便利, 而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性制度安排就成为地方政府的必然选择。地方政府会努力维持低成本的城市土地规模扩张模式, 其做法就是固化城乡之间土地的巨大级差收益, 为地方政府以垄断方式获取这种土地级差收益提供制度保障。这是现行征地制度出现公权滥用和随意强制的动力性根源。地方政府还会强化分税制催生出的“土地财政依赖”制度, 以各种手段保持和助推城市房地产市场繁荣, 努力维持较高的地价房价。地方政府还会努力降低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产品供给成本, 以减轻其城市化进程中公共产品供给压力。在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基础上努力降低成本的做法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打算以户籍管理方式控制城市正式居民数量, 进而达到控制成本规模的目的则是地方政府未能尽责的表现。中国大中城市的“半城市化”问题就政府的动机而言, 正是根源于此。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征地制度、财税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等制度安排失衡问题, 均与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模式密切相关。城乡二元体制为城市化进程中倾向于地方政府利益的非均衡制度安排提供了现成的制度环境。即使我国不存在城乡二元管理体制问题, 如果政府的双重角色定位没有发生改变, 城市化进程中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也会以其他的方式表现出来, 并锁定为另一种形式的路径依赖。

三、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创新

改革创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非均衡性制度, 是为了使我国城市化以均衡化的态势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性的动力源泉。破除二元体制是实现均衡性城市化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 其包括城市征地制度改革、土地财政制度改革、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等等。但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城市化制度改革, 绝不是仅仅给予农村居民名义上的城乡平等的制度规定这样简单。如果政府职能和角色定位没有改变, 则在制度变迁过程中, 制度上的名义平等会被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形式所抵消, 制度安排的非均衡性仍然会在非正式制度领域发生作用。因此, 转变政府职能和角色是构建均衡性城市化制度安排的重要前提。而在政府职能和角色转变后, 城市化进程的制度变迁的内容和路径也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 实现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离

首先, 将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为城市土地管理者, 而不是经营者。应该明确地方政府在土地管理方面的职能, 即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能应该是严格实施土地利用规划, 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其次, 应该将现有的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职能加以剥离, 成立专门的国有土地经营公司, 使其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土地资源的经营, 并承担土地资源保值增值责任。

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离, 是切断地方政府与土地利益直接关系的第一步, 从而也是地方政府实现向真正意义的制度供给者角色转变的第一步。但是, 仅仅实现政府职能和角色的转变是不够的。因为, 如果地方政府仍然将土地收益视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的话, 那么, 国有土地经营公司不过是地方政府职能的编外衍生形式。因此, 还必须建立相对独立的国有土地出让收益的监督使用制度。国有土地经营收益应该进入专门账户管理, 明确土地经营收益资金的使用范围, 并接受本级人大的监督和审议。

(二) 改革征地制度

要改变目前征地制度中存在的政府对土地征用的完全垄断地位, 抑制政府征地中的公权滥用和公权随意强制, 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 必须解决土地管理中的法律冲突问题, 应该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涉及土地的法规进行梳理,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解决土地立法中相互冲突的问题, 完善土地立法。同时通过立法规范政府行为, 将政府征地公权限制在合理范围。第二, 健全土地征用程序。土地征用程序的设立必须合理、合法和透明, 这有助于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第三, 应改变政府定价的做法, 赋予农民作为财产权利人的谈判地位, 参照土地改变用途后的市场价格, 经协商确定补偿费用。通过政府与被征地者之间的反复博弈, 实现土地权益的相对均衡分配, 保障被征地者的合法权益。第四, 应该允许农民依法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土地开发经营, 以市场化的方式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要改变目前分税制下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 以及由此引发的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 应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进一步突出均衡功能。要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和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在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 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配套办法。根据事权划分, 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 应由中央负责的项目, 应尽量减少地方配套要求。其次, 要推进房产税改革, 使不动产税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要彻底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必须使地方政府获得比土地出让金更为稳定、持久的财源。通过稳定的、可持续的房地产税收收入可以弥补政府因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带来的财力缺口, 同时可以切断政府收入与地产价格的直接联系, 减少政府在地产市场的机会主义和公司化行为, 使地方政府能够基于城市化均衡发展的视角理性控制城市规模。

(四) 综合配套改革二元化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制度。改革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就是要通过建立以人口自由迁移为最终目标的户籍管理制度, 消除农民工进城的制度障碍, 消除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发展的“半城市化”问题。但单纯地放开城市户籍管制无助于真正解决“半城市化”问题。如果城乡差距依然巨大, 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吸引力必然会驱使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由此带来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失业率上升等“城市病”问题会加重, 过度城市化的情况也会因此产生。因此, 必须对二元化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第一, 要对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进行均等化改革, 缩小附着于户籍背后的各种利益差别。要使农村居民在进行户口转移时不再单纯以提高福利待遇为出发点, 而是以进入城市能否生存立足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为出发点。第二, 要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农村居民不仅应该在城市就业市场获得平等就业机会和权利, 在劳动保护、就业培训和就业保障等方面也应该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第三, 应该赋予农民工平等获得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权利。如果能实现上述改革, 则户籍本身对农村居民是否进城失去了意义, 此时, 对农村居民来说, 是否进城的主要考虑因素已不再是城市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条件和福利待遇, 而是其人力资源价值在农业和非农领域间转移的机会成本和比较收益了, 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所期望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资源承载能力与城市人口规模相互适应的均衡发展目标也将因此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守英.改革城市化模式[EB/OL].2012-07-20.财新网, ht-tp://china.caixin.com/2012-07-20/100415667.html.

[2]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城市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3]贾康, 刘微.“土地财政”:分析及出路——在深化财税改革中构建合理、规范、可持续的地方“土地生财”机制[J].财政研究, 2012 ( 1) .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第4篇

关键词:应用本科 财务管理专业 实践能力

在经济和技术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把高等应用技术教育的层次定位在中专、大专水平是必要的,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步向劳动密集型和科技知识密集型并存发展,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的应用技术教育“瓶颈”的突破,应用技术教育发展的重心上移。高等应用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龙头”,“应用本科”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高点。构建完善的应用本科教育体系, 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应用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是学生养成职业素养、掌握专业技能,胜任专业岗位的有效手段。但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特点使得学生很少能真正深入经济实体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实践教学仅限于模拟实训,即使模拟实训的课前计划设计得再完整,也很难模拟经济实体的客观、真实的运作环境。实践教学推进起来“隔靴搔痒”,难以起到预计的效果。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养成进程

专业实践能力的养成是基于在充分掌握专业以及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高涨的专业热情、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厚的专业经验、熟练的专业技能综合作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提升、拓展和创新。基于人们对于知识认知的规律,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特点,我们将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养成进程划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专业认知

专业认知是在接触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之前感性地形成对所学专业的基本认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为今后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深度培养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

(二)实践感知

实践感知是通过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实践,体验竞争,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加社会经验的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学校无法仿真的工作环境,通过这个阶段的锻炼,有效地帮助学生最大程度缓解学校与社会之间氛围差异导致的不适。

(三)专业体验

专业体验是在初步接触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习、实践验证所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实习、实践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效链接,逐步增强学生专业理论到专业实践的转化能力。

(四)信息综合

信息综合是在接受核心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习、实践验证知识点,并且将一个完整的专业工作程序进行有效链接,形成完整的专业工作概念的过程。

(五)能力养成

能力养成是经历了以前几个步骤重回往复地锻炼,逐步将专业知识在专业实践中得以验证、固化、升华,并且把实践过程中累积的经验进行加工、处理,内化为自身固有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的过程。

二、促进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养成的措施

(一)制定完备的实践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实施计划是引导专业教学实施的纲领性文书,它指导着全程的教学工作。在制定专业全程教学计划时,就应充分体现专业实践训练思想。具体表现方法有二种:一是单独配备与理论课程教学计划平行的实践教学方案,理论教学计划与实践教学计划共同构成完整的专业教学计划;二是设计统一的专业教学计划,在全程教学计划中体现实践教学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二者呈现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对应统一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在理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的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第二种方式更具备可操作性。

(二)以综合的视觉进行实践课程开发

把能力点分解、落实到课程中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之前,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到经济实体进行广泛调研,了解用对财务管理及其延伸岗位人员素质、能力要求,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对专业教学计划反复论证,把素质能力要求在课程中得到落实。各课程小组进行课程设计,并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完成建设的课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才能最终在课堂上呈现。

(三)进行有效的实践经验交流,实现经验互通

教学管理部门以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为连续的实践教学进程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养成的五个步骤进行分段,进行分段管理、实施分段考核。

在考核过程采用经验交流环节,让所有学生对各自的实践经验进行公开交流。教学管理部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实践课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成绩评定的同时,搭建一个学生个体实践经验实现共通的平台。

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养成的保障措施

(一)核心课程教材建设

由于其良好的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广泛的适用性,财务管理专业一直是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争相举办的热门专业。这个专业在应用本科这一新兴高等教育类别出现时间不长。应用本科院校在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选用上大都采用本科教材临时顶用,即使某些冠以“应用本科”的专用教材也只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不能满足 “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应本着能力本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根据预先规划的专业能力点在各门专业课程中的分配,组织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的应用本科教师编写符合教育特征的财务管理专业教材,并骋请注册会计师、金融专家、实践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编写的教材进行把关,并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通过,应用于教学实践。

(二)应用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一项针对应用本科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从事应用本科教育的教师多毕业于学术性的本科院校,虽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偏低。笔者认为应从内外两方面结合入手,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为方针,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真正达到“双师型”要求的师资组合。一方面,将一部分专业教师定位为实践教师,安排他们到各经济实体锻炼,定期进行实践能力考核,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另一方面, 建立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利用各经济实体的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本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弥补校内教师的不足。

(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财务管理是一门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科学、合理进行资金运筹以及财务关系处理的学科。其专业工作的履行是在对相关环境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并且统驱资金的流配。因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应注意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财务数据的分析、处理;另一方面应注意模拟仿真经济实体客观运作的经济环境,提升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实现专业实践能力从熟悉到内化到创新的提升。

(四)完备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是各高校教学管理机构都非常重视的一个环节,其有效实施有利于保障教学质量,达成培养目标。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评价指标的设计应突破传统对学习结果的重视,注意对实践能力养成过程的考核;第二,考核机构应包括教学管理部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及实习实践单位组成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4(06)

[2]随步景.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9)

[3]汤湘希,美国教育概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财会通讯》2003(10)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第5篇

一、规范以下名称:

分院名称:数字控制工程分院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

班级名称:10数控技术1、10数控技术2、10数控技术3、10数控技术4、10

模具设计与制造1、10模具设计与制造2、10模具设计与制造3、1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0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1、10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2

二、工作流程和资料递交时间:

11月14~20日:毕业设计课题征集与申报

11月21~23日:毕业综合实践工作委员会筛选课题,审核认定

11月24~25日:学生选题

12月3~12月7日:下达任务书

12月10~12月21日:查阅文献资料(10篇以上),并进行文献综述汇报 12月24~12月28日:完成开题报告

12月31日~5月10日:毕业设计

其中:1月9日第一次进度检查

3月27日第二次进度检查

5月8日 第三次进度检查

5月4日:返校

5月13~15日:毕业论文(设计)审核

5月18日~19日:毕业答辩(答辩记录、评分表成绩)

注:毕业设计(论文)文本、相关图纸、开题报告等资料以电子文档形式上交指导教师处,由指导老师负责电子档案留存。纸质相关资料(毕业设计文本、相关图纸、任务书、开题报告、进度检查表、学生毕业设计联系表、审核意见、答辩记录、评分表等)装档案袋入档保存。

三、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1、同一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应不同,包括开题报告、论文正文,侧重的方向要有区别,论文观点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论文结构要完整。

2、开题报告阶段:

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要求查阅不少于10篇的文献资料,撰写完成文献综述。在第14周(12月10日~12月14日)向指导教师汇报文献综述内容,在第15周(12月17日~12月21日)向指导老师上交10篇参考文目录和一篇综述。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要求查阅10本以上的设计指导书、相关工作手册或模具设计图册,在3~4个初选方案中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并形成书面报告,第15周(12月17日~12月21日)向指导老师上交报告。

3、毕业设计(论文)研究阶段:深入课题研究,原则上要求在毕业答辩前,在有正规刊号的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一篇。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第6篇

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为了做好2012届专科班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帮助同学们顺利毕业,现将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论文指导会时间: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上午10:00在一教室进行

二、论文写作时间:2012年2月13日至5月6日

三、论文写作步骤:

1、选题:登陆光华网站,点“论文写作”,在“写作要求”内下载“论文格式要求”和“论文范本”,然后根据所读专业自选题目(可参照“论文题库”选题)。

2、撰写:根据自选题目撰写论文,要求6000字以上,理工类专业必须写“毕业设计”并附相关图纸。

3、格式:毕业论文完成后,请参照“论文范本”排好格式,在5月7日至5月10日通过网络(王娜老师QQ:1062902113;陈莺老师:1577595385)发给班主任审查格式并定稿。

四、交正稿时间:5月7日至10日(论文正稿打印一式两份,上交一份,自备一份,另将已定稿的论文电子文档发往班主任QQ邮箱。)

五、毕业补考时间:2012年4月15日上午8:30(补考科目到班主任处查询)

六、论文答辩:另行通知(答辩时请自带一份论文稿)

七、毕业证图像采集:

1、2009年录取的学生已经参加了毕业摄像,请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核对毕业生图像信息。

2、2010年录取的学生请于2012年1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来校参加毕业生头像采集。

★特别提示★

1、严禁从网上下载或抄袭他人论文,如发现从网上下载或抄袭他人论文者,一经查实,将作严肃处理。

2、毕业论文的交稿时间和毕业补考时间不能错过,否则将影响学员的毕业证发放。

3、毕业生图像采集由新华社派记者前来办理,每年11月份仅此一次,错过则影响毕业证发放和毕业证网上查询,请一定按时参加!注意:以上七项工作缺一项则毕业证无法按时发放,请毕业生遵照执行!

光华函授站2012届大专班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

一、字数要求: 6000字以上。

二、论文、编排顺序:

1、封面(封面格式见光华网站教学管理---论文写作版块—论文范本)

注意:论文的“标题” 不超过20字。

2、中文摘要、关键词(摘要要求100-300字以内)

3、目录

4、前言(全文开场白,应区别于摘要,主要对本课题已有研究的评述,阐述选题的缘由、意义等,文字数量应多于摘要)

注意:从此页起开始在右下角编页码

5、正文

6、参考文献--要求参考文献达到6个以上,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图书著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期刊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

(3)论文集作者.论文题目.见:论文集编者姓名.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年份;

(4)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三、论文题序规范

第一层题序用一、二、三„表示;第二层题序用

(一)、(二)、(三)„;第三层题序用

1.2.3.„表示;第四层题序用(1)(2)(3)表示。

三、论文打印要求:

1、论文(设计说明)全部用A4纸打印,版面上页边距为2.5㎝,下页边2㎝,左页边距为2.5㎝,右页边距为2㎝。

本科毕业论文进程安排 第7篇

1. 2012年10月31日召开全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动员大会;

2. 毕业生毕业论文动员大会后,学生/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师生见面,确定

题目,下达任务书;

3. 2013年1月18日:完成任务书的填写;

4. 2013年3月8日:完成论文提纲;

5. 2013年3月18日: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

6. 2013年4月18日:完成中期检查表的填写;

7. 2013年4月28日:论文正文初稿;

8. 2013年5月8日:论文正文第二稿;

9. 2013年5月28日:论文正文终稿;

10.2013年6月17日下午3:30--5:30,英语系:指导教师上缴论文

11.2013年6月22日上午8:00--下午18:00:论文答辩

上一篇:社长下一篇:忙趁东风放纸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