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最全答案

2024-05-22

一村一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最全答案(精选2篇)

一村一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最全答案 第1篇

1、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和政策不属于民族理论的范畴。正确的答案是“错”。

2、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

正确的答案是“对”。

3、民族融合,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正确的答案是“错”。

4、随着我国民族平等政策的切实贯彻落实和民族平等思想的逐渐深入人心,在一些社会交往中,个人的民族属性开始起很大的作用。正确的答案是“错”。

5、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阶级斗争不复存在,民族问题与阶级斗争毫无关系。正确的答案是“错”。

6、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和有利的国际环境。民族关系状况是国内环境中的重要内容。民族问题影响社会发展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正确的答案是“对”。

7、大民族(原来的压迫民族)采取措施,包括照顾、帮助甚至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这实际上是民族不平等的表现。正确的答案是“错”。

8、设立自治机关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两个基本问题之一,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正确的答案是“对”。

9、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正确的答案是“对”。

10、坚持改革开放,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利于少数民族落后经济的发展。正确的答案是“错”。

1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因此民族语言文字绝对不能变化的。正确的答案是“错”。

13中性的风俗习惯,对社会生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正确的答案是“错”。

1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指的是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正确的答案是“错”。视频试题:

民族是影响世界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是中国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与中国核心利益密切相关。正确的答案是“对”。

我国对于民族的概念界定主要是基于中国的国情,与国外民族理论毫无关系。正确的答案是“错”。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中,经历了从血缘部落到地域部落再到民族这样的过程。正确的答案是“对”。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正确的答案是“对”。

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民族的交往联系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基于民族差别所发生的,与民族存在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表现在民族特征及具体形式上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正确的答案是“对”。

民族问题影响到社会发展。民族的发展不平衡,将会影响到社会发展,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正确的答案是“对”。

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含义中,承认经济发达的民族能够享有特权。正确的答案是“错”。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前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任务。正确的答案是“对”。

民族区域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形式。正确的答案是“对”。

我们党和国家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作为解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结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条件,和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而决定的。与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原则无关。正确的答案是“错”。

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正确的答案是“对”。

干部民族化是在民族干部革命化前提下的民族化。是在民族干部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基础上的民族化。正确的答案是“对”。

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正确的答案是“对”。

上级人民政府应帮助各民族自治区发展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事业。正确的答案是“对”。

民族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正确的答案是“对”。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的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命令等。

正确的答案是“对”。

民族语言文字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最终随着民族的消亡而消亡。正确的答案是“对”。

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的一律平等,但也不可能避免有的时候落后民族语言文字的可能受到歧视,经济发达的民族语言享有更多的话语权。正确的答案是“错”。

民族风俗习惯反映一定的民族心理。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人们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表现出来的。正确的答案是“对”。

只有当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彻底摆脱任何贫困、愚昧和精神空虚状态,人们能够自觉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对待人生,而不需要向虚幻的世界寻求精神寄托,而使宗教信仰成为多余时,宗教,才会消亡。正确的答案是“对”。平时作业一:

1、()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正确答案是: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2、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理论具有()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正确答案是:政治性

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的问题。正确答案是: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

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正确答案是:经济发展

5、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正确答案是:族类

6、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时期。正确答案是:南朝

7、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正确答案是:自然力

8、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正确答案是:斯大林

9、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正确答案是:1987年

10、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正确答案是:民族

11、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 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正确的答案是“对”。

13、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自然同化。正确的答案是“对”。

1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答案是“对”。

15、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答案是“错”。

16、民族关系的性质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内容决定的。正确的答案是“错”。17、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进步。正确的答案是“错”。

18、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战争与恐怖。正确的答案是“错”。

19、自然同化是指丧失本民族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特征的变化过程。正确的答案是“错”。20、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不包括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正确的答案是“错”。

21、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正确答案是: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2、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等基本属性。正确答案是: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生物属性

2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正确答案是: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心理素质

24、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正确答案是:民族特征, 历史依据, 民族意愿, 就近认同

25、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正确答案是:社会生产, 社会分工, 内部交往程度, 外部交往程度平时作业二:

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正确答案是:社会因素

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是:民族与阶级

3、现今世界上共有()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正确答案是:3000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问题主要是通过民族交往中的民族矛盾表现出来。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正确答案是:经济利益

5、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个国家接壤。正确答案是:10多

6、全国的绝大多数县、市都有()以上民族共居。正确答案是:两个

7、民族自治地方地广物博,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正确答案是:64%

8、我国大陆地区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正确答案是:31个

9、新中国成立前,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只有()。正确答案是:18个

10、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的问题上。

正确答案是: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11、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正确的答案是“对”。

13、我国有约3 000万少数民族人口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 200多个民族乡、镇中,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3。正确的答案是“错”。

1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自治权的行使。正确的答案是“对”。

1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自治机关的民主化。正确的答案是“对”。

16、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44个。正确的答案是“错”。

17、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55个。正确的答案是“错”。

18、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正确的答案是“对”。

19、保障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的重要意义包括: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正确的答案是“对”。

20、我国少数民族因其历史、人口、分布、文化等原因,具有很多包括特点,比如“广、多、杂、散”。

正确的答案是“对”。

2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正确答案是:普遍性, 国际性, 敏感性, 连锁反应性

22、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

正确答案是:民族的活动中, 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23、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是:地域, 民族, 经济, 文化

24、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

正确答案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25、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正确答案是:壮族, 满族平时作业三: 1、1950年11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正确答案是:《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

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正确答案是:长治久安

3、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正确答案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4、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正确答案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5、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正确答案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6、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的指导思想是()。

正确答案是: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7、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正确答案是:对口支援

8、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正确答案是:精神文化

9、由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落后,培养不出大量急需人才,因而造成民族地区缺乏大量的(),造成教育落后,导致出现经济发展迟缓的状态。正确答案是:科技人员和教员

10、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正确答案是: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11、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上。正确的答案是“对”。

12、我国只有12个少数民族有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15种。正确的答案是“对”。

13、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满族、壮族。正确的答案是“错”。

1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10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正确的答案是“对”。

15、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的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正确的答案是“对”。

16、传承性和变异性是民族风俗习惯矛盾统一的运动特征,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和变异过程中的传承,构成了民族风俗习惯发展的总规律。正确的答案是“对”。

17、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

正确的答案是“对”。

18、据2005年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正确的答案是“对”。

19、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佛教和伊斯兰教。正确的答案是“对”。20、新中国成立后,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所实行的教会“三自”方针是自治、自养、自主。

正确的答案是“错”。

21、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的方针、原则。正确答案是:科学技术干部, 理论干部, 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知识分子, 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队伍

22、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正确答案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23、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正确答案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24、民族教育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有()。

正确答案是: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5、对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有()。

正确答案是: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 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一村一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最全答案 第2篇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贯穿民族预科学生的整个预科学习期, 是民族预科生了解我国的民族和我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渠道, 课程讲授的质量高低影响着民族预科生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的形成。

近年来, 各民族院校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但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 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来改变教学被动的局面, 利用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形式多样, 可以根据课程的进程灵活开展, 不受教材内容的拘束, 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层次的预科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 尊重学生个性, 树立教师个人风格, 让课程内容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让政治课改变说教式的僵化模式, 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

1. 设计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增加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灵活性

传统教学理念下, 教科书知识占绝对优势, 但是我校目前使用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教材中有部分知识是比较滞后的, 部分民族政策的介绍也没有贴近当前形势的变化。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 首先要梳理教材, 对于教材中不足的内容有充分的把握, 然后激活教材外的实践知识, 来弥补教学内容中的这些缺陷。在“民族的特征”、“民族关系”、“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等教学内容中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紧跟时代发展与国家最新形势, 将实践与教材统一起来, 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例如在讲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这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 让学生展开对民族地区的相关社会调查, 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最新的民族政策, 转换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同时, 弥补了教材内容滞后的问题。

2. 激活实践教学过程, 发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过程的双主体性

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中, 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和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都是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体性主要是相对学校而言,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相对教师而言的,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 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功能加以借鉴和超越。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纯粹讲理论知识的传统观念, 发挥教师的个人风格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细节进行设计, 在设计和引导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效率是关键;其次, 实践教学的活动的设计总体应该一致、同步, 方便学校、校外模式实践活动的开展;最后, 通过学生主体的参与, 起到翻转课堂, 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

3. 拓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课堂、学校、校外三类模式, 以学校和校外形式为主, 课堂模式为辅, 利用课堂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学校的实践教学形式以主题演讲、辩论赛、情景小品、校园调查为主;校外的实践教学形式以社会实践为主, 既包含江西本地的社会实践, 也包含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课堂实践教学形式以讨论、交流为主。教学过程不局限于课堂, 而是延伸到校外;教学时间也不局限具体的课时, 而是延展到课外时间。例如在“民族特征”教学内容的讲解中, 学生自己通过收集资料、访谈等形式展示本民族特征的课堂实践教学环节;针对“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开展的“大学生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校园社会调查设计;利用假期进行的“民族地区新旧面貌对比”的校外社会调查等等。通过三类实践模式全面覆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的全部重点内容,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4. 创新对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 提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考核评价的多元性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主要通过进行自评、互评、师评三个环节进行, 全方位、多角度来评定学生实践教学的真实效果。改变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考核评价方式, 摆脱纯粹以考试形式为主的评价方式, 将考试考核与实践成果相结合的形式, 多元的评价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被动为主动, 变死记硬背为深入理解, 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对整个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总结, 归档整理、并挑选民族预科学生的实践教学的优秀成果, 进行汇编或者形成显现性的成果, 让实践教学的体系完整并且有延续性。

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作用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主要在民族预科生中作为政治课程开设, 是民族预科生五门主干课程之一。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教学长期以来均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理论讲授十分枯燥, 越来越难引起现在学生的关注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近年来, 本校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虽然有穿插一部分实践教学活动, 但是总体情况比较零散, 各授课教师的实践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也不统一, 效果并不显著。因此, 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内容中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实践教学模式能极大优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学效果。

本校的民族预科学生层次多、差异大, 针对不同学籍地区的民族预科生采用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 能够进一步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例如针对新疆籍的学生, 在课程内容中设计更多关于新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内容, 对学生的吸引力会大大提高。

2. 实践教学体系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中的建构, 能进一步提高我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民族团结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学校, 再从学校延伸到少数民族地区。目前本校利用江西本地红色资源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 针对民族预科学生有“井冈山实践教育活动”, 已经取得一定效果, 把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活动拉进整体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中, 将进一步提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的现实意义。

3. 实践教学模式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的运用, 能更好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

在实践中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 不仅能更好的了解自己民族地方的发展需求, 增强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也能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同时, 一部分实践教学优秀成果的展示, 也为预科新生提供了学习方向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卢贵子.高校预科《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探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2) :255.

上一篇:故事案例集锦下一篇:星光杯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