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行业标准化管理

2024-06-20

公路行业标准化管理(精选6篇)

公路行业标准化管理 第1篇

浅谈公路行业的基础管理

基础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公路部门虽然是做公路养护工作的,但如何达到“养护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主要看基础管理是否到位。本人结合工作实际,就基础管理简要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与大家探讨。

一、重学习、强素质是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前提。一讲到学习,大家都认为难、虚、假,特别是公路行业基层一些同志认为,干好活、养好路,学不学习无所谓。但是,我认为学习是提高个人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思想意识的唯一途径,也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班组基础管理水平的体现,基础管理只要抓住了学习这根主线,全员的综合素质才会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才会提升,才会促进单位、行业及事业的发展。抓学习作为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首先要培养大家养成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专家学、在干中学、学中干的良好风气;其次要采用灵活的学习方法,做到“三勤、两结合”。即:勤看、勤写、勤总结,集中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勤看就是要多看书、看报、看电视;勤写就是要把所看有益的、有助于工作的记录下来,同时,多写学习体会和工作体会;勤总结就是要学会总结和借鉴,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

和生活知识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我段而言,今年除安排集中辅导、各股室、道班业务专题学习外,段上各股室、道班还要组织自学,每一次的学习要有学习篇目、学习记录和学习笔记,每个季度要有一篇自己真正手写的心得体会文章。另外,今年还准备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比武活动。三要丰富学习内容。不仅要学习和领会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本系统各类规章制度,而且要学习掌握养护管理技巧、人际关系学、工程养护、电脑等等,只有做到能说会写、能养会管,遇到的疑难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四要掌握多种能力。新时期、新形势迫使我们必须掌握运用养管政策的能力、群众工作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只有做到学识广博、专业精湛,好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复杂的矛盾才能及时破解。五要秉承服务理念。首先,从抓纪律作风入手,着力解决思想上、行动上的根本问题,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意识。其次,狠抓素质教育,改善队伍结构。鼓励广大职工进行业务培训,使职工业务素质向更高层次发展。再次就是开展比学赶帮活动,开展比干劲、比服务、比素质、比奉献、争做“五个模范”,即:工作模范、服务模范、廉政模范、守纪模范、形象模范,努力把我段打造为“工作尽责、生活愉悦、身心健康、团队和谐”的一流团队。

二、重服务、强管理是规范基础管理的重点。

就我段而言,一度时期,段上管理较为混乱,一盘散沙,各干各的事,各唱各的调,与当地政府和部门联系少,县委、政府意见大。近两年我段工作出色,士气十足,出现了喜人景象。我认为这就是抓住了基础管理这一重点,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成绩。我段通过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并实行段领导抓片、股室包班责任制,日常工作与奖金、工资、评模等挂钩,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道班也一样,班长负全责,道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日巡查月检查,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班股长为段长负责,职工要为班股长负责,只有这样,管理才清,责任才明,工作任务才能有效落实,高效优质完成。牢固树立干部职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段荣我荣、段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

有了好的管理,更应该有好的服务。众所周知,现在各行业都讲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那么,我们公路行业也要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行业理念。我们要通过创建“文明单位”、“平安单位”、“示范窗口”“便民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树立行业良好形象,努力做到文明、团结、务实、高效;努力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颗公心办事;努力做到不让群众的事在我手中耽搁、不让单位的形象在我这里损害、不让工作

任务在我身上拖延、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干违背道德和违法乱纪的事。

三、重团结、强和谐是搞好基础管理的主要任务。团结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和谐是单位发展的基础。大家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可以说是一种缘分、一种情谊,只有今生的同志,没有来时的相处,只有懂得珍惜、懂得拥有,才能勤奋工作、愉快地生活。作为基础管理工作者,要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工作尽责、生活愉悦、身心健康、团队和谐”的新时期安康公路文化,以“建和谐路、做和谐人、创和谐团队”为引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团结协作意识,树立讲正气、讲奉献的思想意识,创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重宣传、强信息是搞好基础管理的平台。

一些同志认为,搞好工作要实在,只要把事情干好干踏实,宣传不宣传无所谓。我认为这是个误解,既要工作好,又要宣传好。宣传既能让社会了解行业工作,从而取得理解和支持,又能鼓励干部职工树立行业形象;既能让上级领导了解基层工作情况,从而取得上级的支持,又能宣传先进典型,树立干部职工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凝聚干部职工的力量。宣传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只要大家都写,写好稿、多写稿,宣传了单位工作,鼓舞了同志们士气,树立了行业形象,自己的付出也有了回报,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大家多看报、多上网、多思考、多观察,勤写多问快递,做到手勤、口勤、腿勤,多看身边模范,多问生活喜事,加上思考和提炼,就是一片好文章。

信息采集和报送是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息采集和报送要注重时效,一些重要数据、重大事情、重大险情、工作实效等要及时上报,才能为工作决策及时提供依据,才能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

公路行业标准化管理 第2篇

第一条 为指导冶金企业开展安全标准 >标准化工作,夯实冶金企业的安全管理基础。

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冶金企业包括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铁合金以及与之配套的耐火、碳素、煤气、氧气及相关气体等生产企业,或者由其组成的企业集团。

第三条 在考核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事故、依法生产的冶金企业,可以参加安全标准化等级考评。

第四条 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分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两部分进行考评。

(一)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按照《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考评标准》考评,分为一级安全管理、二级安全管理、三级安全管理和安全管理不达标四个等级;

(二)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按照相应的专业单元考评标准考评,分为一级专业单元、二级专业单元、三级专业单元和不达标专业单元四个等级。

第五条 根据冶金企业安全管理和各专业单元评定的等级,评定其安全标准化等级。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分为三级。

(一)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等级均评为一级,且考核内未发生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为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以下简称一级企业);

(二)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等级均评为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且考核内未发生一次死亡两人或累计死亡两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为安全标准化二级企业(以下简称二级企业);来自http://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安全管理和专业单元等级均评为三级以上,且考核内未发生较大或累计死亡3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为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以下简称三级企业)。

第六条 标准化企业考评程序:

(一)企业自评。企业组织自评小组,按照本办法和考评标准自评本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形成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自评报告(以下简称企业自评报告)。

(二)申请。企业按照自评等级由相应安全监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有关安全生产协会提出申请,并提交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申请表(见附表一,以下简称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

(三)评审。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审工作由有关安全生产协会负责组织。收到企业申请表和企业自评报告后,有关安全生产协会依据本办法和考评标准组织专家组对企业进行评审,形成书面评审意见。

(四)公告。相应安全监管部门依据评审结果(安全标准化企业备案表见附表二)予以公告。

一级企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告,二级企业由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部门)公告,三级企业由市(地)级安全监管部门公告。

(五)证书、牌匾颁发。冶金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证书(以下简称等级证书)、牌匾由有关安全生产协会颁发。

第七条 等级证书和牌匾有效期为三年。在有效期内,一级企业、二级企业和三级企业相应发生一次死亡一人以上、两人或累计两人以上、较大或累计三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由颁发等级证书和牌匾的有关安全生产协会收回,并在媒体上公布。

第八条 等级证书和牌匾被收回的企业,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后,方可按照本办法规定,重新进行申请工作。

第九条 等级证书和牌匾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式样。

公路行业标准化管理 第3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告 2009年第38号 2009年10月26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发布4项国家标准, 4项国家标准的编号和名称是:

1.GB/T 23827-2009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2.GB/T 23438-2009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检验导则

3.GB/T 23828-2009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4.GB 23826-2009 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

自上述4项国家标准发布之日起, 相应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同时废止, 废止标准的编号和名称是:

1.JT/T 279-2004 公路交通标志板

2.JT/T 336-1997 船舶维修保养体系检验导则

3.JT/T 431-2000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技术条件

4.JT 432-2000 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技术条件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输部网站

2009年10月27日

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初探 第4篇

关键词: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1 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当今时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时代,人才作为一种资源的生产要素地位空前提高。公路行业作为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保驾护航”部门,直接服务于社会公众,促进经济发展,其人力资源在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较高要求。

目前,全国事业单位大约150余万个, 分为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主要分布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而甘肃省全省公路系统大约有2.1万人,其中,事业编制的约有1.6万人,主要从事公路养护管理、应急保障、项目建设、通行费征收管理工作,目前主要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在单位内部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工勤技能人员。

近几年来,甘肃公路系统积极推进行业组织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人选招聘、干部选拨、岗位交流管理制度,并在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养护工人技术等级考试、收费人员持证上岗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由于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变而形成的,一直采取党政机关的管理形式,因此,其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方式、人员的出入、内部岗位调整等各项工作都难以适应现在公路养护新形势下的需要,亟待加强和改进。

2 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理念有待更新

自2012年以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公路养护管理新形势,全省公路系统在行业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干部选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原有的分配制度废止,所有管理人员、公路专业人才均通过社会公考进行招录,公路系统人力资源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善。但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看,各项改革还未能彻底改变现有的人事管理制度。由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一些单位没有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单位的劳动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工资审批、人员内部调整、工资晋升和养护、收费、管理岗位人员的短期培训等工作,全系统干部职工参与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缺乏有效的组织人事管理办法,难以形成职工进出、内部调整流动的人事管理工作机制,一些单位的养护管理活力、养护成效得不到有效提升。

2.2 行业内部激励机制未形成

目前,公路行业管理中激励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健全。传统的激励方式主要通过行政职务任免、表彰奖励、行政处分、绩效工资来实现,难以调动单位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员进入、岗位调整不能发挥市场化的调节作用。对干部职工的激励所采取的评价标准过于笼统抽象,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人员聘用及在养护、收费、建设、管理岗位间缺乏交流调整机制,影响了不同岗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由于人员身份、岗位、技术各方面的差异,养护管理、收费人员、技术干部没有建立起分类评价体系,实际考评和激励措施落实不到位,激励效果不明显。而在工资分配上,主要根据行政级别、技术职称和工人等级来确定收入水平,工资支付不能反映工作业绩,从而不能有效激励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3 绩效工资考核形式化

从2014年起,公路行业对原有的工资分配办法进行了改革,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在全行业得以落实。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绩效考核体系开始建立。考核本身为工资分配、职称聘用和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也在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上发挥了作用。但由于多年来粗放管理和“大锅饭”的传统,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无论养护、收费一线职工还是单位中高层领导,对现有的绩效考核实施效果并不认同。

一是对在公路管理段、应急保障中心等中层及养管站、工区一线不同层次没有更加详细的细则,依然参照公务员考核所采用的“德、能、勤、绩、廉”的内容和“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考评结果。

二是由于绩效工资纳入工资体系才刚刚实现,所制定的考核办法没有具体按照养护、收费、施工等不同类型岗位及性质设定不同的考核标准,考核办法的可操作性并不强。

三是行业内部工作领域多,岗位职责差异大,绩效考核难度较高,使得对干部职工的考评往往走了过场,搞了形式,绩效工资分配依然“平均化”。

2.4 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不重视

由于公路行业是生产性社会公益行业,“养好公路是第一要务”,大多数单位将主要管理精力放在生产上,忽视对干部职工的后续培训教育,没有对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进行远期规划,使得职工培训开发工作与公路交通长期发展战略不协调、不统一。另外,在现有的日常培训教育中,行业内部普遍都是以养护管理理论培训为主,对专业型人才、养护人员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比较缺乏。一些远程教育、技术交流、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等先进教育方法和新的行业技术推广教育力度不够,培训效果不理想,对养护管理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公路行业“高、精、尖“人才培养乏力,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3 加强公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以人为本,切实转变组织人事管理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为保证在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中健康有序开展工作,公路行业必须建设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人事管理机制。在工作实践中,要摒弃传统的人事管理思想,利用更加科学的管理办法,鼓励单位和职工创新工作理念;要注重公路行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入和培养,营造适宜公路行业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以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为基础做好干部的选拔与任用,为养护管理各类人才创造一个公平竞争、自由发展的平臺;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学习利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在人才培育、制度设计、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得到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凝聚人心、造就人才的政策环境。

3.2 改革先行,完善适合行业特点的绩效考核制度

要借助公路行业实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动力,建立科学的组织人事评价考核机制,使定量评估成为公路行业不同领域收入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完善岗位评估。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和考核标准,切实做到考核有依据,有标准,公开公平。

二是明确考核内容。对养护、收费、安全管理等不同岗位的“德、能、勤、绩、廉”进行量化考核,在养护岗位实行养护作业内容分类,在收费岗位将收費任务与绩效工资相挂钩,对应急保障岗位、管理岗位的重点工作内容给出钢性指标要求和绩效考核内容细目。

三是提升考核效果。要制订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使考核办法与单位、部门和岗位相适宜,努力提高考核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3 打破界限,在全行业引入竞争机制

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竞争机制,推行组织人事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取消行政级别,实行岗位管理。要打破事业固定工与合同工的界限,干部与工人的界限,甚至包括编制内与编制外的界限,在岗位聘用、工资晋升等方面实行公平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完善考核标准。通过以岗定酬和以业绩定酬的原则,建立起重业绩,重贡献,形式多样的薪酬分配激励机制。

3.4 多措并举,着力提高干部职工专业能力

职工培训是公路行业人力资本增值、队伍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人事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明确培训需求,根据养护管理工作实际制定职工教育规划,明确培训需要和培训目标,全面提高养护、施工、收费、安全保障各类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要按照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更新培训内容,加强行业所需专业技术的教育;要采用现代教育先进方式,利用好第三方培训机构的教育资源,拓宽人才培训和教育途径,切实提高培训成效。

3.5 深入挖掘,加强具有行业特色的公路文化建设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除了物质利益外还应有精神激励,因此要加强公路行业文化建设。要将打造公路文化建设品牌做为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不断拓展公路文化建设内涵;要凝练“敬业奉献、甘当路石”的公路精神和“诚信做人、精心养路”的核心价值观,重视公路文化标识系统成果的运用,激发职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要通过“文化引领”工程,把公路文化渗透于养护管理的各个方面,引导干部职工把公路文化建设充分运用到工作岗位上、出成果、创亮点,促进行业各项工作和谐健康发展。

当前,公路系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全面展开,对全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我们应不断完善行业人才引进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加大人才教育管理力度,加强公路行业文化建设,努力形成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格局,推动公路养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杭广社,苏兆林.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J].人才资源开发,2006(2).

[2]朱红利.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2007(1).

[3]郭立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08(23).

在全国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 第5篇

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副 厅 长

福建省 高 指 副 总 指 挥 唐建辉 福建省高速公路公司董事长

2010年7月9日

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推行标准化管理上给予我们很大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今年4月我省修编并由交通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施工标准化指南》、《工地建设标准化指南》等五本小册子时,交通运输部司局领导对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提出了很宝贵的指导意见,使指南得以顺利出版;其它兄弟省市在这方面也都有比较成功的做法,为我们推行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今天各位领导、专家、同行在此齐聚一堂,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极好学习机会,将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升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此,我谨代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及大会协办单位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向各位领导、四海宾客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福建省情、交通发展概况及我省推行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等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介绍:

一、福建省情

福建历史悠久,春秋时称闽越地,秦时设闽中郡,唐中期设福建经略使,始称福建,简称“闽”。南宋时设一府五州二军八个同级行政机构,又称“八闽”。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连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与台湾隔海相望,邻近港澳,与东南亚联系紧密,港口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越、人文优势明显,是改革开放先行之省,是我国著名侨乡、著名革命老区,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

福建对台联系紧密,与台湾仅一水之隔,闽台“五缘”相连,即地缘近,两地空中直航只要半个小时,距台湾本岛海上最近距离仅68海里;血缘亲,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以上;文缘深,两地语言相通,生活习俗相同;商缘广,闽台经贸往来十分密切,从未间断,按验资口径累计吸引台资106亿美元,占大陆吸引台资的近1/4,农业领域利用台资居大陆各省市区首位,闽台之间年贸易额超过60亿美元,并在持续增长;法缘久,从宋朝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到1885年台湾单独建省之前,台湾一直归福建省管辖,1885年台湾建省,仍称“福建台湾省”。“五缘”把福建与台湾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前沿。

立足于省情特色和优势,着眼于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 国统一大业,近年来福建着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的这一片经济区域。它将形成一个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春节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寄予厚望。国家部委更加关注和支持,先后已有60多个国家部委和央属企事业单位推出支持海西的具体举措。福建与相邻的浙南、赣南、粤东等周边地区建立起了紧密协作的海西区共同体,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对海西建设给予了积极呼应和主动融入,海西效应日益凸显。

二、福建交通发展概况

福建素有“东南山国”之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福建最大的地理特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2.4%,北有仙霞、西有武夷、南有博平、中部有鹫峰、戴云等众多大山脉,以及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木兰溪等大江大河,形成交通往来的天然屏障,堵塞了乡际、县际、省际通道,正是这种严重的交通障碍,决定了福建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决定了福建交通事业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加上由于福建长期作为海防军事“前线”,交通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历史“积欠”相当严重,福建交通一度是全国交通网络的末梢,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4年海西战略实施以来,福建交通建设全面提速。2004-2009年累计完成投资1822亿元,相当于1949-2003年投资总和,年均增长23%。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建里程分别超2000公里,在建里程全国第8位。农村公路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连续五年推进“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新增农村水泥路4.5万公里,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全省建制村通硬化路率从53%增至98%、居全国第5位;全省沿海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已建成114个,2009年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吨,厦门港成为我省首个亿吨港,海西港口群初具规模。

福建交通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历史欠债多、起步晚,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还不平衡,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还不够协调,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仍不相适应。“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刚起步,高速公路、港口吞吐量等主要指标与东部先进省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此将继续按照海西建设总体部署,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政府会谈纪要精神,根据全国综合运输体系发展新格局,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战略部署,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发,全面推进“大港口、大 通道、大物流”建设,着力构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和两岸人民交流往来的便捷通道;把握机遇、加快步伐、创新理念、转变方式,着力构建衔接顺畅的综合运输体系,打造综合交通、公共交通、智能交通,建设海西现代交通运输业,全面提升“三个服务”水平;着力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使我省交通基础设施从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于海西发展需要。

三、福建高速公路发展历程

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醒得早,起步晚”,早在1982年福建省委就提出了修建高速公路的设想,但由于资金、体制等原因被搁浅,直到1994年福建第一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才破土动工建设,正式拉开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从1997年实现零的突破,到今天建成2176公里;从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到多种融资方式并存,推进高速公路滚动发展,完成投资从“九五”的141亿元,到“十五”的385亿元,到“十一五”计划投资1500亿元;从建设初期“一纵两横”1266公里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到“三纵四横”3234公里的规划,到“三纵八横三环二十五联”5300公里海西高速公路网的规划,再到省政府批准实施新修编“三纵八横三环三十三联”6100公里的规划,再到新修编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和《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实施意见》对海西高速公路网的更高要求,我省高速公路规划里程不断延伸,布局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定位更加明确。

为此我们提出自去年起,每年开工建设高速公路10条以上,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000公里,基本建成“两纵四横”主骨架,2015年通车里程力争超过5000公里,建成“三纵八横”主骨架,提前5年基本建成海西高速公路网。届时,我省高速公路国土密度将位居全国第7位、东部地区第6位、综合密度将位居全国第4位、东部地区第3位。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即县(市、区)可在15分钟内上高速公路。今年,我省高速公路的投资计划完成450亿元,为去年投资计划300亿元的1.5倍;续建项目25个,里程约2000公里;新开工10个项目;确保包括泉厦扩建在内的7个项目建成通车。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适合福建实际情况的管理体制机制,主要做法有:

一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高速公路快速发展 福建现行的建设管理体制是“省市共建、建设以地市为主、运营全省统一”,主要特点是全省统筹、垂直管理。这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

“省市共建、以市为主”,即省高速公路公司作为省政府对全省高速公路的投资主体,在建设期代表省、部级投资方,与市级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路段合资公司,并确定在建设期内,无论其投资股比多少,均由各市担任项目业主,为主负责并组织实施项目工程建设;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 部作为省高速公路建设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赋有行政职能,与省高速公路公司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负责督促、检查、协调、指导。这样,一方面,既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建设高速公路的积极性,发挥了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又形成了省市上下共同监督管理的局面,大大推动了工程的顺利进展,有效加强了质量控制,促进了廉政建设。另一方面,既可以有效落实省高指(省高速公路公司)的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全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建设的管理,实现全省“一盘棋”,使全省高速公路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得到统筹协调发展;也有助于解决征迁、民事协调等工程建设“瓶颈”制约问题。在投资体制上,明确规范了省市股比,国高网项目由省、市合作,省、市股比按65:35构成,海西网项目省、市合作项目股比按51:49构成,鼓励引进社会资金建设。

“运营全省统一”,是指高速公路建成后,无论省、市所占股比多少、无论采取何种投资模式,均由省高速公路公司统一负责运营管理,党政工团由省高速公路公司垂直管理,从而保证了运营管理政策的统一,有利于全省统一调度、指挥,以及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同时,运营管理收益由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组成结算委员会进行统一决算分配,以确保投资者权益。

该体制实现了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有机衔接,提高了高速公路运营效益。福建省长黄小晶曾指出:“现有的建设管理运营体制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实践证明,既能有效地调动各地的积极性,又能分清责任,任务落实到具体 单位。要精心呵护,继续完善,坚持下去。”

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适合新时期高速公路管理的新机制,采取了多种建设模式,如浦城至南平项目采用“施工总承包+顾问公司”,突出业主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发挥施工总承包单位集团优势;泉州至三明三明段采用部分项目包干,加快进度,优化设计,节约工程投资;莆田至秀屿支线项目推行政府引导+社会投资模式激活建设市场;通过每季度组织一次在建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大检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工程质量。加快推进建设市场信用体系步伐,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在市场准入、招投标工作中充分发挥信用平台的作用,坚决杜绝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行为,加强明察暗访,强化市场信用考核,让施工企业自身的市场信用表现决定其出路和效益。从今年初起,在全省高速公路推行“无障碍施工”,并将能否落实无障碍施工作为项目立项审批和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确保项目开工半年后即掀起施工高潮。

近年来,我们还进行了“一市一公司”改革尝试,即把“一路一公司”管理机构整合成“一市一公司”管理,并由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的改革,转为结算方式、效益清算、节约成本的财务核算体制改革。每年每市可节省管理费近二千万元。

二是坚持制度创新,为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保障 立足把全省高速公路建成优质工程、环保工程、廉洁工 程、放心工程、和谐工程,我们将以下七项制度贯穿于建设之中:项目招投标实行纪检监察监督制。省市监察、交通、高指(省公司)共同成立高速公路专监小组对招投标实行现场监督检查。征地拆迁、物资采购实行公示、公开制。张榜公布,安民告示,确定数量,业主采购的大宗专项物资委托招标公司进行公开采购,业主不直接插手。工程建设管理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制。为防止工程设计变更内外勾结,暗箱操作,经省政府批准,省审计厅、交通厅、高指(省公司)共同组成跟踪审计小组,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按照部规范要求,总结省内外经验,制订了《质量管理纲要》及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标准化施工指南》,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进场先培训、考试,登记入册,存入档案;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影像档案,立此存照,从而提高质量。资金管理实行“施工单位、业主、银行”三方监管协议制。一是保证工程资金不挪用,保证进度;二是农民工工资能保证,诚信守责。廉政建设实行双合同制。加强制度建设,落实惩防体系,认真吸取省内外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个别领导干部、工程管理人员发生不廉政行为的经验教训,加强教育,警钟长鸣。在签订工程合同时就一并签订廉政合同,落实责任,同时要求各业主单位层层落实廉政责任制。党建、党员组织、思想、作风建设实行现场管理制度。把支部建到各标段,保证了高速公路系统党建工作的有位、有为。通过切实有效的 措施,实现了高速公路建设质量“一条比一条好”,已建成通车路段均被评为优良工程,质量品牌初步确立,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施工经验为国内同行瞩目。今年6月李盛霖部长视察指导我省抗洪救灾工作时就曾指出:“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是值得肯定的,要认真总结高速公路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管理上在此次灾害中经受住考验的经验,并加以推广。”

三是坚持筹融资创新,为高速公路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高速公路技术标准高,加之福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建设造价高,且国家投入相当有限,建设资金问题是困扰高速公路发展的“瓶颈”。如何确保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盘活存量资产、挖掘潜力、有效筹措资金,我们进行了许多探索尝试。2001年利用泉厦高速公路资产重组上市,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亿股,融资13亿元;2002年,我们率先提出全省高速公路实行统贷统还政策,为国家开发银行所采纳,缓解了高速公路项目贷款困难;2005年发行20亿元期限10年公司债券,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再开辟一条稳定的筹资渠道;2007获批发行40亿元短期融资券,2008年成功发行30亿元三年期公司债券,是我省发行规模最大的公司债券;2009年福建发展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增发3.5亿股A股、募集22.5亿元;2010年获批发行45亿元中期票据,这是我省省属国有企业第一家获批的中期票据。在积极推进市场融资的同时,我们还不断深化银企战略合作,目前已和 国家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签署了授信融资总额达370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我们对筹融资体制机制的不断探索创新,为近年来我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乃至后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四是坚持科技创新,为高速公路发展提供活力 针对我省复杂的地形地质结构,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坚持建设与科研相结合,并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现创新发展。从泉厦高速公路建设伊始,我们就进行了软基处治方法研究及工程应用、高填方路堤稳定与施工控制技术研究等,较好地处理了桥台跳车的顽症,成功地控制了软基滑移、高边坡塌方的难题;随着高速公路向山区转移,我们又进行了路堑高边坡及滑坡等地质病害处治、小净距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等课题的研发,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对指导山区高速公路特色建设起了积极作用;开发新型高速公路桥梁护栏(闽华防撞栏),使桥梁护栏具有较强的防撞能力和良好的导向功能,减少交通事故中人员伤亡,被交通部确定为行业标准,并申请了专利,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科技攻关与应用,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也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福州高速美菰林隧道、福宁高速后港大桥、赤岭隧道工程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运营管理方面,在全国率先实现三大系统全省联网,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和网络通讯资源,建设数字高速公路项目,并加紧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监控技术研究,提高车辆通行服务 水平;大力发展交通循环经济,在部分路段养护维修引进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材料循环使用,解决了路面维修的污染问题;2008年5月20日起在全国率先对货车实施计重收费,同时,加大治超力度,更加有效地遏制货车超限超载,保护公路,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使严重超限车辆由3%降至0.12%。

四、福建推行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有关情况 随着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目前在建项目有上百个标段、农民工8万名),加上建设市场有待完善,施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管理任务相当繁重。如何让优秀的施工班组进入福建市场,如何使各班组迅速熟练掌握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标准,如何使项目管理、施工更加科学、规范、系统,提升管理水平,都是我们推行标准化施工、管理的初衷。

(一)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历程

早在1995年4月黄小晶省长(时任副省长兼任省高指总指挥),就要求高速公路建设做到“一流的材料、一流的设备、一流的工艺、一流的管理”,并总结他在龙岩市做专员时推行科普教育小册子的经验,提出编制施工“小册子”,作为施工指南、规范施工管理,要求所有参建人员了解建设标准,做到施工现场环境整洁、美观。原省长贺国强在1999年检查福泉高速公路后,提出高速公路建设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质量应一条比一条好。2004年我们在总结设计、施 工、验收等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结合高速公路建设实践经验,组织编制了一系列的标准化施工指南,包括隧道、桥梁、路基、路面及交通安全设施四个方面,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行标准化施工,并将《施工标准化指南》写入招标文件,推广执行。2008年以来,张志南副省长作为省政府分管交通工作的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指导,在要求加强质量通病治理、深化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细化、完善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2009年以来,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不断修编和完善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标准化施工指南》,今年4月《福建省高速公路标施工准化管理指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正式出版,包括工地建设、路基路面、隧道、桥梁、边坡生态恢复五个分册。这是结合现行最新的规范、办法,吸取各方面的先进施工技术及管理制度,并引入了不少管理新理念及施工新技术,而形成的规范化制度。6月初,黄小晶省长对出版发行的《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南》作出重要批示:“一本好书,有用的工具书,适用性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要通读并会用”。这是对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充分肯定,为全省高速公路新一轮发展指引了方向、明确了任务。

(二)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我们推行的标准化管理鲜明的特征和做法,就是推行“三个集中、两项准入”(即混凝土集中拌合、钢筋集中加工、构件集中预制,隧道二衬台车、桥梁模板准入验收)制度,充分发挥设备利用率高、管理集中、质量有效控制的“集中作业”优势,实现施工“加工工厂化”,杜绝小拌和站、小预制场、小钢筋棚在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出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推动技术创新,如边坡锚索检测和梁片预应力检测引进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对工程质量的检测等;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如对福州绕城项目开展边坡绿化标准化施工试点,全国首创性的编写《边坡生态恢复施工标准化指南》等。力争使新开工项目普及标准化管理,续建项目改进和完善各项标准化管理;促进全体参建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质量通病得到有效遏制,实体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得到全面提高。努力实现“五化”,即:管理行为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成果标准化。

(三)推行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首先,让各参建单位对推行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意识,化被动为主动,将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要求贯彻落实到建设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去。其次,加强培训。积极对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一线施工人员开展教育培训,特别是新上岗的人员,更是抓好岗前培训,确保出工前技术交底到位,明确每天的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收工后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将标准化落实到建设的每个环节。再次,让各参建单位正视建设中存在的质量 问题,用标准化的要求来抓整改,消除质量通病,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第四,奖优罚劣。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及奖惩制度。对贯彻落实标准化管理要求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效果差、达不到要求的,严厉处罚。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让推行标准化这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

实践证明,推行“三个集中、两项准入”,取得了“达到标准、确保质量、提高工效、节约成本”的良好成效。

(四)对推行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是如何尽快形成公路建设产业大军问题。因为现在公路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是一线的高素质施工人员还是比较匮乏,熟知专业技术的人员也不多,并且大多部分都是由农民工组成,对标准化的要求都不熟悉。加强一线人员的培训培养,尽快培育起适应公路建设需要的产业大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如何规范公路建设管理行为的全过程。就是要从项目公司成立即开始规范,包括在招投标、勘察设计等各方面各环节都应规范管理标准,从而更好的推动标准化建设。

三是如何调动施工单位执行标准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问题。推行标准化管理最主要是通过施工单位来实施。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集中作业的优势,更有效的进行生产要素调配,推动标准化管理的进行。

四是如何更好的将标准化管理拓展到高速公路全系统。我们正着手将标准化工作拓展到收费、养护、路政、监控信息、服务区、财务等管理领域,争取在下半年取得试点阶段性成果,塑造高速公路服务品牌形象。希望部委及各兄弟省份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并为我们传经送宝,共同推动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事业全面发展。

公路行业标准化管理 第6篇

今年以来,在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我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构建“和谐公路”的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解放思想活动为动力,组织建设和三个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以建设节约型行业为契机,牢固

树立节约意识,工程成本明显降低;以创建竞赛活动为总抓手,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工程,出色完成了青岛路等一批计划外工程任务,养护管理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高;在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中,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全局三个文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经自检,全局各项指标均达到创杯规定分数以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本文来源于好范文-,找范文请到]

一、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工作思路,实现一流工作质量

工程建设。今年我局主要承担的重点工程主要有两项:34公里的省道302线路基桥涵工程,6公里的石烟线路基桥涵工程,这两项工程均被列为全市重点工程。

具体施工中,一是狠抓重点工程建设。为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我们继续实行项目部管理制度,对人力、物力和设备进行统一调度;优选具有良好资质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强的施工建设单位,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要求,实行监理工程师一票否决制,对达不到监理要求标准的,坚决推倒重来,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针对征地难、拆迁难、搬迁难的实际情况,积极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征地拆迁工作,主动协调两区政府及土地、电业等相关部门,打破常规,加大力度,手续完善一段,工程开工一段,一切问题都在施工过程中逐一解决;针对省道302线所经区域广泛、沿线村庄和车辆较多的情况,我们及时在省报和威海日报上向社会发布封路公告,为车辆和行人出行提供方便。目前石烟线路基土石方工程、桥涵工程、路基整型均已完工;302线路基土石方完成计划的51,桥涵工程除经区段已全面开工。二是狠抓临时性突击任务。在青岛路这项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临时性任务中,我们全局上下齐心协力,经过32天的艰苦奋战,使南段改造比计划提前8天完成任务,创造了我局工程建设史上施工速度最快的记录。通过青岛路改造工程,进一步检验了我局的整体战斗力,使我局工程建设水平又迈上新台阶。此外,我们还完成了63.1千平方米的外协工程,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养护路政管理。以实施“五大养护工程”为重点,以迎接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大检查为契机,深化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狠抓养护规范化管理,使干线公路路况、路容路貌发生新的变化,公路养护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又上一个新台阶,综合好路率达到95。在实施“五大养护工程”中,一年来,已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狠抓了五项工程的实施。文明样板示范工程建设中,硬化平交道口871.9平方米,对全线120座桥梁进行了检修;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中,共安装防撞防护栏860米,埋设示警桩2042根;在养护畅通工程中,157.3公里边沟达到畅通;在科学养路创新工程中,应用改性沥青冷拌料进行油路挖补,应用灌缝机对路面进行处治;在养护管理信息工程中,完成了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和弯沉测试,改进了桥涵管理系统。在日常养护管理工作中,在抓好经常性养护工作的基础上,将预防性养护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及时处理路面裂缝和病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加强桥梁的日常性维护管理,确保桥梁安全。全年完成油路挖补22.3万平方米,汛期内清理回填路基、塌方4680立方米。严格中修工程施工管理,按照“四制”管理模式对工程实行严格管理,全年累计完成中修罩面241.87千平方米,封面4.06万平方米,经自检合格率均达到100。在公路标准、美化建设上,所有干线公路路基均达到标准路基的要求;在巩固已建成的129.4公里GBM工程的基础上,对20.6公里的新建环海路同步实施GBM工程,使辖区公路真正达到了修建一条,建成一条GBM工程路段的要求,成为展示“畅、安、舒、美”的绿色安全通道和传播文明、展示形象的风景线。

路政管理工作。在路政服务大厅建设中,推行星级管理标准,积极争创市级青年文明号,建立健全各项创建措施,现已上报申报材料,力争年底通过验收。加大公路环境治理力度,麦收期间,通过督促地方政府下发文件,联合交警、公安共同执法,邀请“直播威海”现场报道等形式,有效遏制了占用公路打场晒粮行为的发生;联合工商、交巡警、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相关执法部门,对江家寨集市占路经营现象进行集中清理整顿,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市场占路经营的问题。截止目前,共查处各类路政案件96起,清除各种违章标牌135块,收缴公路路产赔偿费70余万元。

上一篇:女人幸福爱情经典语录下一篇:密云二小六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