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术合作交流

2024-08-16

我国学术合作交流(精选6篇)

我国学术合作交流 第1篇

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分析

袁长征

(开封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开封475004)

摘要: 我国具有较好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政策、市场、人力资源和技术的国内外环境,同时也面临缺乏“顶层设计”、核心技术缺失、标准体系不完善、商业模式不成熟、规模化应用不足等主要问题。在物联网产业国际化和市场化背景下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动态优化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道路,对于激发中国物联网产业巨大的发展潜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业迅速崛起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关键词:物联网;产业发展;产业模式

一、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一)物联网概念界定

目前我国对物联网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从技术角度又称“传感网”。①这里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物联网的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扩展延伸的网络;第二,用户端扩展延伸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从而进行信息通讯和交换。通俗讲,就是把感应器嵌入、装备到诸如铁路、公路、电网、桥梁、建筑等各种各样的物体中,然后把“物联网”和“互联网”整合,同时实现人与物理系统的有机整合。通过整合从而对人、设备、机器及基础设施进行实时控制与管理。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和实现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如果“物联网”技术成熟,且得到推广和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

从本质上看,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技术赋予物品“智慧”,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一聚合性应用和提升技术,能实现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因此被称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中国也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1]。如首次把“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写入 

 作者简介:袁长征(1979-),男,浙江海盐人,开封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教高[2008]708-151)阶段研究成果之一。①目前广泛认为物联网最早是由麻省理工于1999年提出。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物品的联网和应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如何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选择物联网产业不同发展模式及推进战略,分析不同产业发展模式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这都有助于优化无联网产业结构,规范产业组织,提高产业绩效,实现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

(二)国内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

“政策先行,技术主导,需求驱动”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以1999年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为标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及其相关配套政策颁布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2009年,在“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物联网的发展引起政府、资本、产业等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物联网发展政策也渐渐明朗起来。2010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物联网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其中很多涉及到促进和加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配套扶持政策。在2010《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把物联网的研发和应用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和发展。在2010上海开幕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物联网已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市场环境

我国物联网产业还处于产业成长初期阶段,规模化应用还局限于较小的示范应用范围内。但从长远角度考虑,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作为一个具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长期保持着令世界瞩目的较高的经济增速,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持巨额数量规模的消费[2]。当物联网应用普及后,规模成本所带来的优势能更好地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物联网的推广又会驱动经济发展,又为其他产业开拓了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一旦物联网大规模应用,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中国在世界面前带来话语权。另外,我国具有较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技术研究和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基地发展迅速。2009年8月7日,江苏无锡建立我国首个国家物联网园区。2009年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物联网)创新示范区。其它各地在物联网产业基地和示范区的建设也加速推进[3]。

3.人力资源和技术环境

首先,我国人力资源不仅具有总体成本低的优势,而且人力资源结构也日趋合理,拥有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系统集成人才。据统计[4],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拥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科技和研发人员数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世界第六位。

其次,我国在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积累。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物联网(传感网)研究,先后投入资金数亿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均将物联网(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5]。在标准制定上,为加强物联网标准化工作,2009年9月11日,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我国物联网(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已被采纳,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6]。

(三)国外环境分析

当前,物联网产业的开发、应用处于产业成长初期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抓住机遇,进行战略布局,同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如日韩的“U社会”战略、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及美国的“智慧地球”等相继实施。物联网成为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些国家和地区希望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抢占领先机。

1.美国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核心技术领域处于领先优势

美国是信息产业超级大国,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中扮演领导者角色,是物联网产业的发起者。在2005年,美国国防部将“智能微尘”(SMARTDUST)列为重点研发项目。同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全球网络研究环境”(GENI)等项目提升了美国的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另外,美国物联网EPCglobal标准已经在国际上取得相对领先和主动的地位,很多国家采纳这一架构标准。在智能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研发领域,美国也处于领先优势,这些技术和优势将为美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欧盟物联网产业发展及推进战略

欧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提出物联网产业发展和管理计划的机构。2009年6月18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世界范围内第一个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描绘了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指出政府要加强对物联网的管理,消除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2009年9月15日,欧盟又发布《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把物联网产业战略发展路线分为2010、2015、2020三个阶段,并提出物联网在能源、航空航天、医药、汽车等18个应用领域、12个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需要突破。目前,除了进行大规模的研发外,作为欧盟经济刺激计划的一部分,欧盟物联网已经在智能汽车、智能建筑等领域得到应用[8]。

3.日本国家战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日本也是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发达国家之一。物联网包含在“泛在网”的概

[7]念之中,而日本则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泛在战略”的国家。早在2001年1月,日本就主动积极实施了“e-Japan”战略,重点推进高度信息化社会建设,顺利完成赶超世界IT先进国家的任务。2004年日本政府就提出“U-Japan”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实现任何时间、地点和人物都受益于ICT的社会。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又提出“I-Japan”战略。扩大和加强物联网在医疗、教育、交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从“e-Japan”到“u-Japan”再到“i-Japan”, 日本通过这些战略信息化建设,开始推广物联网在智能家居、电网、远程监测和灾难应对等方面的应用,物联网产业也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9]

4.韩国通过国家战略在物联网规模应用方面抢占先机

从1997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产业政策。1999年,韩国信息通信部出台《2000年国家社会信息化推进计划》,提出“网络韩国21世纪”的关键课题和近期具体实施政策、措施和计划。2004年,韩国提出以10年为期限的“U-Korea”战略。2009年10月,韩通信委员会通过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在这一规划中确定了营造物联网产业发展环境、构建物联网产业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研发技术等内容,进一步明确将物联网确定为新增长动力。[10]

二、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主要障碍

(一)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缺乏

中国物联网推进速度很快,但现在缺少“顶层设计”,即缺乏一个明确统筹规划的物联网发展战略和路线图。物联网产业发展还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各自为战,无序盲目重复建设、分割情况较为普遍和严重。在缺乏顶层设计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下,资源共享不足,会带来极大的投资浪费。加上规划意识与协调机制的淡薄,研究成本过高、资源利用率过低,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当前及未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只有国家最高层面进行规划,才能避免从而避免中国的物联网必须构造有力的产业链。

(二)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缺失, 产业规模化应用不足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第二个突出问题是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低进而不能够满足应用需求。首先,物联网应借鉴上一轮发展新能源的教训——目前国内新能源应用性产品已出现产能过剩,但中国并未拥有核心技术。国内的物联网发展,最大的问题是在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以及智能通信等核心关键技术上存在缺失,研发能力相对较低。这也是中国攻关的方向。

其次,物联网当前发展的最大问题在于行业应用缺失。我国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还较低,虽然有了一些基础应用,但市场需求还是小规模、低层次的,不能有效激发物联网上、下游各环节产业链的参与和投入的热情,最终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

(三)产业链不完备,商业模式不成熟

当前,我国的物联网正处于产业发展初期,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是制约发展的关键要素。主要原因是产业链不完备,企业规模偏小。最重要的是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现有的利益分配存在偏颇。即物联网上、下游各环节产业链的价值产生和传递需要有什么机制、怎样创造价值,以及在市场上怎样体现出价值、这些价值最终如何得到使用者的认可等问题。从长期来看,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壮大确实能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但需要产业链上各个合作伙伴协同解决。另外,我国物联网产业链条的界定和分工也不明确,一些重要的环节尚未发展起来,如物联网的系统设计、公共信息平台、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还处于缺位状态。这些都是制约物联网产业链发展成熟的瓶颈。

三、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的动态选择与优化路径

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分析,我国具备优化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的条件。下面将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的动态选择,然后从四个方面阐述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方向及政策建议。

(一)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动态选择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其发展总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演进,是一个从科学知识的产生到应用,直至产业化的动态化演进过程。在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期,由于技术、资金、标准等方面准备不足以及市场失灵的存在, 可以采取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但是从长远来看,物联网的发展必须要走以市场驱动的产业化道路。只有产业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信息服务的规模化应用,进而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繁荣和深度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物联网产业的完善与成熟。

1.产业发展初期,公共管理创新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政府统筹指导和规划成为主流,政产学研融合。即政府、企业和高校科研部门之间以合资、技术联盟、研发联合体等创新的组织形式主导产业技术的进步,通过技术联盟实现产学研间的联合创新,有效整合资源,加快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个阶段,产业主要聚集和分布在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政府管理、绿色环保、智能医疗、公众服务、节能降耗等重点领域和具有较高需求的应用场景,形成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2.产业成长期,商业模式应用创新。在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示范形成一定效应之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企业和行业应用将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这个阶段,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和协作目标更加明确、物联网核心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各类应用解决方案也日趋成熟和稳定,物联网产业聚集、标准化体系逐步形成。

3.产业成熟期,公共服务应用模式。基于个人和家庭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在面向公共服务的商业创新模式带动下,物联网产业进入成熟期。未来5-10年中,基于面向物联网产业应用的应用平台、系统软件、网络运营等方面的创新活跃,产业链渐近成熟。面向个人、家庭物联网应用市场的得到快速发展,新型的商业模式将在此期间形成。物联网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产业成熟期。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规模应用为基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应用市场”的商业模式发展演变[8]。就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来看,应当进入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和产业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即由以设备制造商为核心转变为主要依赖网络运营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开发应用商业模式[11]。(二)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模式的优化路径及政策建议

1.加强产业“顶层设计”,积极推动物联网由“概念”向“产业”转化 和互联网相比较,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庞大且复杂,涉及到整个社会多部门、多环节的协同运作。因此,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突破核心技术难题、标准化体系建设等,是加速推进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物联网产业要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支撑,离不开完善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引导。政府各机关部门要加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建立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动力体系,适时完成物联网产业发展由政策法规驱动向政策法规、经济利益、市场需求驱动的转变。加速提升物联网产业发展管理、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任务分工。要认真编制专项规划,形成完备规划体系,引导物联网产业及应用健康发展。

对于企业来讲,要不断尝试创新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运营,拓展新市场、发掘新价值。顺应21世纪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针对物联网产业的高科技特征,建设多层次的物联网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走集群化发展道路;针对物联网户加快物联网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渗透、发展广义的物联网产业、全面促进经济、社会与物联网协一调发展为目标,走产业融合化、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

2.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完整产业链

首先,可以借鉴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路径,物联网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产业发展初期依靠政策扶持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产业的应用市场。只有解决了谁为应用买单的问题,物联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要形成各自产业链集群的特点。最后,突破行业壁垒问题,建立新的生产流程管理体系。其次,必须建立一个多方共赢的,可持续的、多元化的商业模式,让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化、商业化的驱动力,而不是以行政的强制力为主要内驱力;让参与物联网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和部门都从中受益,获得适当的商业回报酬。加强物联网产业链的合作,提高产业链相融与资源共享。实现上下游产业的联动,跨专业的联动,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共同推动物联网的发展。

3.加强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走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道路(1)从国家战略层面针对物联网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瓶颈和技术难点,加快物联网标准化体系建立步伐,尽快掌握市场主动性。建立一批重点应用领域的重大专项,推动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开展重大技术研究。

(2)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和规模化应用。当前我国发展物联网时,不能采取“全面均衡”的模式,而是应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提前布局,分步实施,着力培育物联网相关产业链成长,以试点示范带动社会投入,以典型应用带动应用拓展,逐步延伸、融合至其他行业,扩大物联网的应用范围[12]。

(3)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产业生态化,通过建设生态产业园来实现。因此,物联网要走产业集群化、产业生态化发展道路,推动物联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确定产业融合的方向,积极利用产业融合手段,通过提高物联网产业对传统产业部门的渗透速度,拓宽融合领域、优化融合手段。各级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差异化优势,有所侧重地发展物联网产业,并与本地原有的产业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产业的协同放大效应。

4.培养和引进核心人才,政企合作、产学研合作

首先,为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打造“人才特区”,在尊重和使用人才方面实现更大突破,为创新道路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其次,建议组建由政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行业协会等建立的产业联盟,在共性及关键技术的领域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形成更多更好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品牌。

[参 考 文 献] [1] 汪涛,万健坚.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及未来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3):43-45。

[2] 李楠.我国IT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4(2):40-42。

[3] 侯赟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40。[4] 唐前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安防,2010(6):19。

[5] 绳立成,张颖,王光辉中国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分析及路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38-139。

[6] 杨大春.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竞争优势及战略选择.江南论坛,2009(11):36-39。[7] Buckley J:From RFID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Perva sive networked systems[R].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 DG lnformation Society and Media,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Directorate, 2006:148-153.[8]姜义茂.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J].国际贸易,2008(1):第25-31页。[9]物联网仍在寻找商业模式.中国证券报,2009-11-4。

[10]毛传阳,孙昌宇.美日韩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第51页。

[11]罗仲伟,邢云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基于中经汇通的案例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2010(12):第24-29页。

[12]GEI,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J],通信世界,2010年4月: 第68-69页。

我国学术合作交流 第2篇

关于认定“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学分的通知

各年级研究生:

参照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硕士研究生“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学分的认定工作即将开始,现就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定对象:

凡在册的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二、认定条件:

1、公开发表的论文。硕士生发表在CSCD/CSSCI及其以上的国内外权威期刊的认定为优秀;发表在其他公开出版刊物认定为良好。以上两种情况均获得相应学分。

2、未公开发表的论文。投稿参加我院研究生学术年会,且论文获得我院“科技之星奖”的认定为优秀;获得“优秀奖”和“纪念奖”的认定为良好;论文格式标准,选题及论述过程规范,达到学术年会基本要求的,认定为合格。(注:硕士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学术年会,博士生在读期间均需参加学术年会)

3、未达到上述1、2条所列标准的,本“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学分将不予认定。

三、学院审核和认定

我院研究生办公室将负责对认定的项目及学分进行逐项审核和认定,并于2013年12月在院网站公示7天。公示没有异议后,经主管领导审批签字,正式以文件的形式公布学生获得的学分。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我国学术合作交流 第3篇

关键词:信任,学术合作,信任机制

一、学术合作内信任机制的涵义理解

学术界对“信任”的理解因着眼点的不同而不同:Rotter (1967) 将信任定义为“一种个人或者集体所持有的期望, 认为他人或者其他团体的词语、承诺、文法或者写下的申明可以信赖”Mayer, Davis&Schoorman则认为, 相互信任就是尽管一方有能力监控或控制另一方, 但它却愿意放弃能力而相信另一方会自觉地做出对己方有利的事情。

在高校国际科研合作中, 信任以知识集聚为基础, 以高技术知识为纽带, 是提升科技经济效益的催化剂, 是降低风险的有力保障。它是一种认知信任、能力信任和契约信任的结合。

二、信任在海内外专家学术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引进国外高端人才的目的是在于加强国内专家的学术水平, 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推动国家经济、科技的发展。要达到此目的,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培养国内外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信任则是核心内容, 信任在国内学术专家和国外高端人才间合作关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任可以提高学术合作的工作效率

首先, 对于引智工作中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来说, 信任能减少不必要的谈判和商谈, 并减少由此产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其次, 信任还能加强合作的灵活性和紧密性。最后, 信任还意味着超越科技合作之外的灵活性, 即国外高端人才在学术合作之外能给国内的专家提供相关帮助, 解决国内专家在他们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 相互信任提高了学术合作的工作效率和加强了工作陈果。

2、信任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在与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知名的专家学者合作的过程中, 信任使合作双方能相互沟通、取长补段、相互支持, 从而使各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从而圆满完成科研项目, 成功获得科研成果, 给社会发展提供帮助。信任是协作关系的基础, 是经济交换的润滑剂。只有相互信任, 专家和科研机构们才能进行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才能真正形成有利共享、有难同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 从而有效降低合作成本, 实现规模效益。

3、信任使学术合作向可持续性战略发展

信任过程的建立也是信任双方彼此了解的过程, 如果主体双方连续经历多次合作行为, 且均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那么他们将来还是会选择继续合作, 也就减少了由此产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成本。随着主体双方彼此了解加深, 就也能继续按照和谐性、需求性、高效性和跃进性的原则深入推进学术合作, 并能横向拓宽合作领域, 使彼此间的合作不断地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跃进性发展。

三、相互信任是国际科研合作成功运转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起国内外专家间的相互信任关系, 首要的任务是要建立起能够促进相互信任的产生机制, 由于双方来自不同的地域, 学校, 合作环境是全新的, 所以, 我们要从内部、外部来建设信任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1、我国的专家学者们要重视自身建设, 努力提高自身实

力, 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研究领域、业界声誉等各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也要加大对国外知名专家的考察力度, 不要盲目地为了响应国家的引智计划而引进国外专家, 与其开展合作, 而是要积极引聘那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有意愿来中国, 共建合作平台的学者们, 同时我们还应考察他们的社会关系, 人文背景、个人信誉等, 这样才能提高双方的信任度。

2、加强主体间的沟通和文化融合

目前, 对引聘的国外高端, 引智政策只要求他们在中国的工作时间一年累计达到3-6个月, 因此国内外学者们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机会非常少。国内专家应利用便利的网络信息技术,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海外专家的沟通, 加强主体间了解和熟悉的程度, 以此提高国际科技合作行为与决策的透明度。另外我国现在引进的国外专家中有一部分是华裔, 文化的认同感给双方间的交流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他们取得信任感的程度也大大加强。但是大部分是外籍人士, 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使加强他们间的文化交流更为重要。合作双方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渠道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形成各方接受的, 既能融合各种文化特色, 又能相互了解对方鲜明特征的处事原则和方法, 从而保证整个科研团队有一个统一的, 为各自所信任的文化基础。同时国内的专家们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及时了解与之合作的专家所在国家文化的风土人情, 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合作。

3、提高个人信誉, 共建机会主义行为的防范机制

由于国外高端人才在科研能力, 学术水平等方面十分突出, 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成果, 但同时, 我国专家们也有自己研制开发的技术, 因此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非常大。协商制订合理的信息与技术共享协议及对知识产权、技术商业秘密的保护协议共建防范机制, 以维护彼此的合法权益, 避免可能的冲突。

4、我国专家要发挥中国本土关系文化

费孝通曾今对比了中国与西方社会关系的不同, 认为西方是个人主义社会, 西方社会中的个人如一捆捆竖立在田地里的稻秸, 相互独立, 由社会契约和组织将他们维系在一起;中国的社会结构则好像水面上一圈一圈的波纹:每个人都是其社会关系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每个圈子和每个波纹都是通过某种关系联系在一起。个体与这些波纹环环相连, 在无数的过程中影响和受到影响。因此我国的专家们要发挥“关系”运作的积极作用, 因为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的社会, 关系信任机制是我们非常传统的信任产生机制。国内专家们可以利用关系网或请客送礼或者组织集体活动等工具性色彩较强的方法加强双方的信任, 当然还有互相尊重、交流思想感情等情感性色彩较强的方法, 尤其是着眼于建立长期科研合作关系的时候。因此这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为信任机制的建立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我国学术合作交流 第4篇

关键词:中日学术交流;学术振兴;项目资助

一、促进学术振兴事业发展

《世界教育信息》:您好!非常荣幸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介绍一下日本学术振兴会的主要职责以及北京代表处所负责的工作。

广田薰:日本学术振兴会(以下简称JSPS)成立于1932年,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是日本唯一的、面向所有学术领域的科研资助机构。建会至今,JSPS一直积极致力于支持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资助范围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JSPS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实施了外籍特别研究员项目(博士后项目)、外籍聘用研究员项目(访问学者项目),开展国际一流的大型研究,建设研究基地,资助研究小组开展共同研究,培养青年研究人员等。

JSPS北京代表处秉承JSPS的宗旨。总体来说,JSPS北京代表处的工作主要包括与中国学术振兴机构开展合作,实施并促进JSPS国际交流项目,协助并资助日本大学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构筑研究人员交流网络并开展后续支持活动,收集并发布学术信息等。具体而言,JSPS北京代表处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宣传JSPS国际交流项目,协助JSPS中国同学会开展各项活动,为中日两国学者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

二、为萌芽期课题提供资助

《世界教育信息》:日本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得主。请您介绍一下,在物理、化学、生理学的人才培养方面,JSPS提供了那些有效支持?

广田薰:我认为,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成果大部分是这些科学家几十年前的科学成就,那些成就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认知或了解。正因为如此,为那些源于科研人员自由构想的萌芽期课题提供资助是非常重要的,JSPS的科研经费就起到这个作用。

三、推进中日学术交流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JSPS开展了哪些中日学术交流项目?

广田薰:JSPS与多家中国机构签署了备忘录,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1979年和1980年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了“共同研究·研讨会”项目。1981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启动了学者交流、研讨会项目。1996年,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启动了“共同研究·研讨会”、A-HORCs等项目,并举办了东北亚学术研讨会。2001年,与中国科技部启动了外籍特别研究员和外籍聘用研究员项目。JSPS北京代表处在中国各地召开说明会,并且通过网站发布最新信息,我们的目标是让所有的科研人员都了解到这些项目信息。

《世界教育信息》:请您列举一些JSPS在学术交流方面的成功案例。

广田薰:JSPS的资助对象是博士后以上级别的科研人员。在日留学生的资助工作通常由JSPS的上级机构即日本文部科学省主持,而JSPS的资助则是日本文部科学省资助的“延长线”。例如,日本文部科学省资助的国费留学生在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后,可以通过JSPS的外籍特别研究员项目继续深造,项目完成之后回到祖国成为大学教师,几年之后可以通过JSPS的“桥项目”(Bridge Fellowship Program)再次访问日本。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的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热情高涨,请问JSPS在这方面是否有学术交流计划?

广田薰:JSPS北京代表处会举办机器人、环境、IT等领域的合作研讨会,而且日本的大学对风投企业的支持和创新教育设施的扩充也很热衷,我们与那些大学的中国事务所通过希平会(中日高等教育交流联络会)进行联络,每年举办4次定期的会面,并进行信息交换。

《世界教育信息》:最后,请您谈谈对未来中日学术交流的期待。

广田薰:中日学术交流活动一直朝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中日互相了解、沟通,为今后的发展构建两国的合作关系是我们的责任。

学术交流管理 第5篇

一、学术交流

1、学术交流的作用有三方面: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提高研究单位的知名度,提升研究单位的学术地位。

积极组织各种灵活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及时向科技人员传递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和信息,拓宽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视野,营造一个良好、活跃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

促进学科人才建设。我校建设一流的创新型医科大学,需要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流的学科,培养人才的捷径是将我国的中青年科技工作人员派送到国外一流的大学或医院科研机构去学习,或者是与国外进行科技合作联合培养,从而使他们在国际学术前沿领域逐渐成长起来。

2、学术交流的类型:按学术交流范围来讲,包括本单位、本地区、国内与国际间学术交流;就其交流内容来讲,分为本学科内交流、跨学科学术交流;按学术交流的方式,分为学术会议、专题讲座、学术座谈讨论、期刊文献、学术专著、进修深造、参观考察、咨询服务、科技合作研究以及计算机文献检索、网络学术信息交流等。

(1)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是指某组织机构在某一范围内以会议交流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学术信息交流的重要形式。学术会议交流的基本程序是主办单位事先拟定交流内容提纲,发征文启示,然后组织有关专家对

文稿进行审查,选出大会交流、小会交流和书面交流的论文,组织编辑学术会议论文集,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组织论文交流,并评选优秀论文。学术会议交流随着信息载体现代化的发展,其交流方式由单纯宣读文稿发展到幻灯和多媒体等语言、文字、图表并茂的多种形式。会议期间,有的还组织实物展销、手术演示、专题讲座及答疑讨论等形式。

(2)专题研讨与学术讲座

专题研讨与讲座是系统、深入了解某一专题或领域医学科学发展新动态的一种有效形式。它的特点是内容重点突出、系统综合、双向启迪。由于专题研讨与讲座需要有指定人员对某一专题进行系统的准备和发言,使受益者能得到某一专业中某一方面较系统、全面的新动态、新信息和新的发展趋势。

(3)专业学习进修

选派优秀人才和专业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或国外学习进修深造是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专业进修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选准人员:选送外出专业进修深造,应选拔德才兼备、具有较高潜能、专科发展需要的技术骨干;②签定专业进修合同:医院与科室要在进修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前,与其共同签定专业进修合同,明确进修期间的学习目的、任务和目标,提出进修学习结束回单位后在专科技术发展上的学习效益目标要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积极与世界科学发展接轨,给予政策倾斜,不惜大量投资,选送专业骨干到医学科学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专业对口深造学习。

(4)期刊、专著交流

期刊和专著是学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人才成长的需要,医学期刊和专著的出版发行,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

(5)网络学术交流

高度发达的国际互联网为全球性的医学科学技术信息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Internet网是当今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其实,20世纪80年代前Internet一直限用于研究和学术领域。Internet网上存在大量的科技信息资源。Internet网上在线期刊为广大作者、编辑和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园地。作者可以将手稿发送到在线期刊编辑部处理,编辑部从来稿登记到稿件发排,均可在线上全方位地完成整个编辑过程,读者可以直接通过某一网络网址查到所需要的期刊及文章。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影像及多媒体数据的传输、远程医学的交流与会诊为临床医学开辟了新领域。

二、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

学术活动是学术交流的组织形式。所谓学术活动系指组织召开学术会议,开展专题论证会、研讨会,举办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学习班,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尽管学术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但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应具备4个要素:①组织者;②交流内容;③接受信息交流人群或个人;④经费支持。

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根据其性质与特点,从国内学术活动和国际间学术活动两个方面进行分述。

1、国内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

我国学术活动基本上是各级学术机构负责组织的。全国性学术活动机构是国家科技部领导的中国科协。与医学有关的学术机构有中华医学会、全国中医学会等。中华医学会下设有关的专业学会。各省、市、自治区设有分会,各分会又下设各专业学术委员会。目前各专业学术委员会达70多个。我军设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全军科委会),是军队医学科学技术工作的咨询机构和学术组织。全军第七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设72个专业委员会。他们在组织军内学术活动、活跃军内医学学术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学术活动组织管理中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把握好学术导向,提高学术交流质量

召开各种学术活动,要根据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以及全国的医学科学发展和人才建设的需要,明确学术活动的目的和目标,把握好各种活动的学术导向,保证学术活动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学术活动的效益。

(2)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

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派的存在不是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同学派和学术观点之争自古中外有之。因此,学术活动必须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展开学术争鸣,平等讨论切磋;要以理服人,不可以权威压人。学术活动通过发扬学术民主,要以直到以下作用:①开阔思维;②振奋精神,激励人们为真理与科学而探索;③辩明真伪、主次、优劣,深化思维;④增强科技合作活

力;⑤发现优秀人才。

(3)注重学术活动的多样化,拓宽学术交流领域

组织学术活动,要做好学术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采取多种学术活动方式,提高学术活动效果,如在召开学术会议时,组织专题讲座、科技成果展览等,强化学术会议的实用效益。

(4)强化道德意识,规范科学行为

科技人员在学术活动中要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所谓科学道德规范主要是指在学术活动中要不为名利,勇于奉献;实事求是,严谨研讨;谦虚好学,乐于求知;遵纪守法,倡导公德。在各种学术活动中要严禁争名夺利,诽谤他人;剽窃成果,弄虚作假;自以为是,妄自菲薄;弄虚作假,歪曲事实。

(5)严肃会风,杜绝不正之风

组织学术活动要树立良好的会风,严格执行国家和有关部门关于组织学术活动的各项规定,提倡励行节约,严禁公费旅游、铺张浪费、乱摊派、乱收费等不正之风。

2、国际性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

国际科技学术交流活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促进我国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鼓励参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积极引进新的科技信息以及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在开展国际性学术活动的工作中,应加强组织领导,抓好以下工作:

(1)必须遵循我国及军队对外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定 根据政府和民间的不同学术交流渠道、方式和内容,认真履行有

关相应的申报、审批手续。军队医疗卫生科技人员参加国际性医学科学学术交流,应由总后勤部有关部门归口组织管理、卫生部协调办理。

(2)按需交流

组织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不管是选派人员出国,还是邀请外国学者来我国、我军进行学术交流,都涉及到一些涉外政策和大量经费问题。为此,各单位组织参与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必须根据我国、我军和各单位的医学科学技术发展需要,有重点地确定出国学术交流内容项目,做好交流计划。

(3)注意保密

教育参与国际性交流的科技人员在学术交流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科学技术保密条例》,防止影响我国、我军安全方面和失密的现象出现。

三、各类学会的管理

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依法登记成立的公益性、非营利性法人社团,是中国科协的组成部分,是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目前,各类学会一般实行挂靠体制。即学会依托某一个部门或单位,解决办事机构人员编制、办公场所及活动经费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部门或单位即称为挂靠单位。挂靠单位对学会办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学会办事机构挂靠单位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也有一部分挂靠在企业和社会团体。

学会基于学术交流活动的需要而建立,学会的建立促进了学术交

流活动的建制化、专门化,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事业的繁荣。

学术交流作为学会等科技团体的主要任务。学会是学术交流的主要组织者,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科技工作者的实际需要,每年要举办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其学术交流活动有学术会议、学术座谈讨论、专题讲座、学术期刊(举学会期刊杂志的实际例子)、出版学术著作、开展网上论坛等多种形式。

学会在举办每次的学术年会时,突出学会特色,紧扣当前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学科热点,确定学术会议的主题,组织一系列热点学术专题报告及最新学术论文交流,从而使广大科技人员拓宽了视野,促进了合作,使得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学科融合,共同提高。同时,面向市场、面向企业,创新学术会议机制,推进学术会议社会化。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资金优势,资助学会活动。通过学术交流与企业“联姻”。既为企业提供了前瞻性的科技导向,又将学科知识普及民众,并在一定程度上补给了学会的经费。

学术交流会 第6篇

2011年1月8日,海峡两岸医务管理学术论坛在基础医学院二号楼4楼报告厅正式召开。此次论坛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主办,亚洲华人医务管理交流学会以及联系国际集团协办。出席此次学术论坛的嘉宾有:台湾医务管理考察团的专家、院长,湖北省卫生厅阮小明专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冯友梅院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姚尚龙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张亮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方鹏骞副院长、冯占春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张新平教授、姚岚教授以及多家医院的院长、副院长。

整场论坛分为上午,下午两个部分,由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方鹏骞教授担任主持人。上午8:30,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拉开了论坛的序幕。首先由冯友梅院长发表讲话,她希望海峡两岸可以通过此次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为实现更好的医疗管理和医疗服务做出贡献,并预祝本次学术论坛圆满成功。然后由台湾亚洲华人医务管理交流会张焕祯理事长发表讲话,他表示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陆同胞交流经验,也祝愿本次论坛能够成功举行。

开幕式结束后,论坛正式开始。首先上台的是协和医院姚尚龙副院长。他演讲的题目是“新医改下的区域协同医疗——协和医院集团的探索与实践”。姚院长首先提出了区域协同医疗的相关概念以及国内外医疗医院的现状,他认为我国现状是医疗资源总体不足,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匀,专业结构不平衡,患者分布不均衡,医疗水平发展不均衡等。同时他指出了中国现有的三种医疗模式,即华西模式,湘雅模式,云南模式。他认为发展区域协同医疗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各级医院的优势,为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创造条件,彻底解决目前的问题,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平衡模式。姚院长的演讲结束后,由龚佩珍教授做了精彩的评述。

紧接着,张焕祯理事长发表了题为“台湾社区健康照护之现状与发展”的专题演讲。他提出社区照护的特色是其对象是社区整体并非一个个案,而且其关心的不仅是个人病患,同时也关心疾病趋势。他指出台湾地区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慢性病日渐增多,预防保健服务执行率偏低,吸烟行为普遍盛行,嚼槟榔文化和体重过重与肥胖等问题。最后他讲述了台湾地区的社会健康照护的经验。例如,停工连续的照护模式,异常个案的管理制度,建立社区保健站和建立转诊病人网络双向资讯平台等。演讲结束后,由评述人张新平教授做了精辟的评述。

接下来20分钟是茶歇时间。茶歇后阮小明专员做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任务”的专题演讲。他提出卫生部正要实施见效快、易操作、惠民便民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要从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扩大实施优质优护服务、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等角度入手。他还指出,关于医改的策略是远近结合、边试边推、分阶段、以服务质量为标准。最后,他表明卫生部的目标的是优化公立医院规划格局,优先发展县医院,加快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然后由张亮教授做了精彩的评述。演讲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而本次学术论坛第一阶段也在掌声中暂时告一段落。

下午1:30,论坛继续进行。首先由澳门大学的卞鹰教授发表题为“城市地区不同养老模式成本效果分析”的演讲。他以山东省的文件调查为基础,指出了一系列当今社会养老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然后由评述人应纯哲副教授做出精彩的评论。

紧接着由长庚大学管理学院卢瑞芬院长发表题为“健康照护体系的发展:全球趋势及台湾案例”的专题演讲。她先从全球趋势指出金融危机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并简要分析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实行的全民皆保的体系。然后她讲述了台湾地区的健康照护的案例。精彩的演讲结束后,由姚岚教授做出了精辟的评述。

20分钟的茶歇时间之后,由张亮教授为我们带来题为“公立医院绩效:一个战略的视角”的专题演讲。他主要从思和谋两方面考虑当前的问题。他先阐明了我国公立医院的绩效及战略绩效的重要性,然后又谈到了绩效机制的惯性与战略绩效等问题。最后,他希望中国的医院绩效能有中国特色的华丽转身。然后由评述人何国章副院长做了精彩而幽默的评述。

最后,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医务管理研究所蔡文正所长发表了题为“追求安全照护、创造感动服务”的专题演讲。他从台湾最高法院判决医疗过失的分类等方面指出了医疗错误发生的模式。他希望通过这些案例警示人们,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演讲结束后由冯占春教授做了精彩而简洁的评述。

上一篇:保密管理工作计划下一篇:环境面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