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导读范文

2024-05-10

原著导读范文(精选6篇)

原著导读 第1篇

2011-2012学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原著导读作业要求

1、请各位同学于2014年9月3日之前将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汇总,由班级代表统一上交。学生需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报告,电子版的名称必须按照“学号+姓名”的格式上交,班级代表整理好上交的纸质和电子版报告后按学号顺序整理排序(每个班的电子版报告统一做在一个文件夹里,标明学院班级)

2、本次实践教学的评分标准为五级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3、报告格式要求为(参照下面所附格式):

(1)报告页面设计:A4打印纸;上下页边距为2.54厘米,左右页边距为

3.17厘米。

(2)封面:大标题“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标题下方写明学院名称、班级、姓名、学号和成绩;

(3)报告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均设为单倍行距。报告要求在2500字左右;

报告封皮: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黑体、二号、加粗)

小标题

(黑体、三号、加粗)

学院名称:(宋体、四号、加粗)

班级:(宋体、四号、加粗)

姓名:(宋体、四号、加粗)

学号:(宋体、四号、加粗)

成绩:(宋体、四号、加粗)

年月日(宋体、四号、加粗)

报告正文:(正文中不要标题)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均设为单倍行距。报告要求在2500字左右)

原著导读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4、《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5、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6、邓小平:《民主和法制两手都不能削弱》,《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原著导读 第2篇

心得

读《矛盾论》有感

学院名称: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2013年 08

月 10 日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矛盾论》一文,它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讲的《辩证法唯物论》的第三章第一节“矛盾统一法则”,是作者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使我深受影响,感触良多。

该书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

综合来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介绍两种宇宙观——即形而上学的见解和辩证法的见解,这是论述矛盾的世界观基础。“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第二部分论述矛盾的普遍性。讲述了为什么先阐述矛盾的普遍性问题,简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接着讲述矛盾普遍性的两个含义。第三部分讲矛盾的特殊性。作者分了几种情形。“首先是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进而,“不但要研究每一个大系统的物质运动形式的特殊的矛盾性及其所规定的本质,而且要研究每一个物质运动形式在其发展长途中的每一个过程的特殊的矛盾及其本质。”进而,“不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在其相互联结上,在其各情况上,我们必须注意其特点,而且在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中,也有其特点,也必须注意。”进而,“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这就是在部分的逻辑结构: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层层明晰,浑然一体。第四部分讲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作者在这一部分开头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这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可见,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细化。作者在这一部分的最后一段说明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跟研究矛盾特殊性的关系。“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讲明为什么要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因抓住了它,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第五部分讲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第六部分讲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这又是对第五部分矛盾斗争性的细化,作者指出,对抗是斗争或矛盾在达到一定程度后,采取的矛盾形式,但不是矛盾的全部形式,整个形式。让我们科学地、客观地认识,矛盾发展的情形,即对抗一般是由矛盾双方的发展引起的,而对抗性也可转化为非对抗性,其皆由其内在矛盾性质及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而定。由此我们可知,对抗是一种形式,但不是全部形式。第七部分,为全篇结论。三层意思:一,矛盾法则是客观法则,即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二,其要点毛泽东讲了七点,共七个意思,如果再归纳,则是一句话,三个字,矛盾论,即关于矛盾的论述。三以上是通篇的结论,其实回头看也是矛盾论的纲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三个层次的矛盾,即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和具体矛盾。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由于其“相适应”是基本的,“不相适应”是“相适应”基础上的“矛盾”,因此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为影响矛盾解决的主要方面,解决的出路就是改革。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直接形成社会和谐的基础。落后的社会生产与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集中体现在就业问题、群体事件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乡间、地区间差距过大问题上。这些都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当代,特别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矛盾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其共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并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否认事物的矛盾就是否认了一切。这是共通的道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它是共性,是绝对性。然而这种共性,即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假如除去一切个性,还有什么共性呢?因为矛盾的各各特殊,所以造成了个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特殊性,不但必须在其联结上、在其总体上去看,而且必须从各个阶段中矛盾的各个方面去看。

由此看来,不论研究何种矛盾的特性——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都不能带主观随意性,必须对它们实行具体的分析。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

读原著看英子成长 第3篇

教材选择的是书的最后一篇。小主人公英子在经历了诸多的人和事之后, 因为爸爸的去世而告别了童年, 告别了小孩子的时代, 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成长, 承担起了十三岁孩子本不该承担的责任。

这个小姑娘在毕业典礼前夕还在对病床上的爸爸撒着娇:“爸爸, 你不去, 我很害怕。你在台底下, 我上台说话就不发慌了。”“那么爸爸不也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吗?”在毕业典礼结束后, 看到弟弟妹妹们在玩, 还孩子气地说:“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这些都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纯真活泼的小女孩, 是对爸爸有极强的依赖心理的小女孩。但是, 当巨大的变故来临, 这个单纯天真的小姑娘就在瞬间长大了!老高反复念叨着:“这里就属你大了!就属你大了!”是啊, 回过身去再看弟弟妹妹们:“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 弟弟把沙土灌进瓶里。”心, 刹那间明白:“是的, 这里就属我大了, 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必须承担这一切:劝劝妈妈, 照顾弟弟妹妹!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 英子必须得学会勇敢地、积极地面对这一切!

英子的坚强, 在于能够直面残酷的现实生活。她表现出了小孩子很少有的“镇定”和“安静”, 这让我们看到小英子心灵的成熟。哀痛突然袭来, 没有哇哇大哭, 手足无措, 而是说:“老高, 我知道是什么事了, 我就去医院。”这种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成熟, 不由得令人心生怜惜。

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 往日里爸爸教导她“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只要硬着头皮去做, 就闯过去了”。但“真正困难的事”到来的时候, 她的心底果真如她所讲述的那样“镇定”和“安静”吗?

假如我们读读《城南旧事》一书, 就会发现, 在这平静的叙述之下, 潜藏着不平静的情感波澜。

书中主要讲了五个故事:《惠安馆》《我们看海去》《蓝姨娘》《驴打滚儿》和本文。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读者有没有注意, 每一段故事的结尾, 里面的主角都是离我而去, 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 亲爱的爸爸也去了, 我的童年结束了。”书中, 惠安馆里的秀贞和和“我”的好朋友妞儿去找思康三叔, 却惨死在火车轮下;那个和“我”约好去看海的、藏在新帘子胡同的草堆里的小偷儿被便衣抓走了, 生死未卜;“我”讨厌的德先叔和“我”喜欢的蓝姨娘寻找新生活去了, 前途未明;照顾“我”的宋妈的小栓子死了, 小丫头被丈夫送人了, 然后宋妈也被丈夫用小毛驴接回乡下去了, 音信全无;最后, 爸爸去世了, 花儿也落了, 童年也一去不复返了……就这样, 哀伤, 一点点积聚起来, 直到爸爸去世了, 巨大的哀痛就如潮水般涌来, 将英子包裹住———正是在这种氛围里, 她长大了!不是年龄, 而是心灵!

课文的叙述, 一切都很平静。那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英子, 只在结尾默念:“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除此之外, 再无其他倾诉。但是, 读完全书, 我们就会发现, 这种“长大”, 其实是一种被动地、无可奈何地、身不由己地长大!

虽然课文在读者面前树起了一个“硬硬的”且“坚强的”英子的形象, 但事实是, 她依旧是一个孩子, 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子!当爸爸这座遮挡风雨的大厦轰然倒塌, 所有的快乐全都烟云消散, 怎不让人唏嘘万千?平静的背后, 实在是一个小女孩对童年的无限眷恋!这种眷恋, 其实就是“不想长大”!在这人生历程无可逃避的悲哀里, 在低回婉转的文字中, 是英子无可言说、无处言说的“心伤”!

假若, 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只是一味地强调英子的“长大”, 强调她的“镇定与责任”, 实在是一种有意识地忽略———忽略了她的年龄, 忽略了她的性别, 忽略了她一路走来的童年历程!

既要忠实原著 又要超越原著 第4篇

【关 键 词】哲学 忠实原著 超越原著

文艺创作中经典作品改编在当今社会形成了一股潮流,经典作品改编创作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得失及影响,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热点。我们现在的大片受到批评,主要的问题就是出在剧本上。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要去改编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因为没有好的现成的剧本可供使用。但是改编也有其自己可循的规律与原则,否则经典也就不再是经典了。

一、辯证思维与“改编热”

从古至今,我们解释一种现象或者思考一个问题,自然而然都会用到哲学中的辩证思维,无论什么问题,当他的出现成为一种文化倾向和文化现象,这里面就一定包含一定的道理,所谓道理就是辩证思维。那么针对现在出现的经典改编热,也应当辨证的来看。

(一)完全忠实与实际忠实

既然叫改编,那么就不存在完全意义上的忠实,有人说过,很多电影电视剧作品是站在小说家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思维与视听思维,截然不同,文学思维方式的媒介是语言,平面的而抽象。而视听艺术思维方式的媒介是银幕荧屏,是立体的而具象的,因此百分之百的元素重合,从来就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还有一个原因,大多数改编者和原剧创作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时代条件之下,任何一个编剧,无论再怎么想原原本本的将文学搬上荧屏,都不可能将自己的思想完全与之隔离,他会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揣摩原著作者的思想,在揣摩中变化就产生了。我们谁都不可能说自己和几百年前以前的吴承恩思想一致,思维一致。

(二)现代与当代

现代电视剧对现实美的揭示,不能止步于对社会现实的展现,还应努力向历史文化的深层开掘,使之具有哲理的思辨力量。它应形象的说明:现代文明,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纯粹从外国“进口“的,现代文明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任何经典处于一定的历史阶段,它肯定在那个阶段里面要突显出它的精神指向,并且放射出一种带有永恒性的真理,这才叫做经典。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改编的时候,肯定要注重我们今天对时代精神的感悟,要寻求现代意义和当代意义之间的张力的把握、和谐的把握和度的把握。不能够简单地为了今天去篡改经典,也不能够让经典凝固不发展,不与时俱进。

既然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照搬,笔者认为就应该在忠实原著的前提下,还应该超越原著,就是说应把原著吃透,把它嚼烂,之后编剧和导演才能根据自己的审美取向在忠实原著灵魂的基础上再进行改动,而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

所以说,文学名著改编需要对原著的艺术意蕴进行当代性反思,对原著被遮蔽部分进行祛蔽与还原,切实处理好历史还原与历史诠释间因内在张力关系而形成的矛盾冲突。

二、如何使影视与经典更好的结合

影视与经典的结合,具有承续历史经验与传统、回应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命题、塑造新时代要求下的应变力与思考力、融入特殊的责任伦理要求等多方面的挑战意义。因此在改编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在改编经典作品的影视创作中,把握其核心价值。

观影是集体意识或无意识的凝聚或再生,是原著审美空间超越性的扩展和延伸,是在群体经验世界里彰显一种普遍的心理趋向,影视理论中把影视作为一门文化产业,并确认在当代社会信息中,影视在塑造民族形象和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中具有强大的功能,也包含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在培养一种普遍的艺术趣味和相对统一的情感价值倾向上,所具有的超越个体解读原著所能达到的社会舆论功能。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将引领整个社会的思潮。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作为核心价值声色具备的载体,将使亿万民众受益。近几年,影视剧创作的名著改编已经是一个现实存在,并成为一个普遍的做法,问题在于,我们必须清楚经典名著在当下表现出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可能是每一个编剧创作过程中都会面对的困顿和思考,就是要跟今天的受众建立一种联系,这种联系本身既是欣赏习惯,又是今天不断改编的一种美学接受上的需求。

(二)创新不能割断传统,不能世俗化

影视改编与影视文化体现在对一种进步观念的信念,体现在与历史和传统的接续而不是彻底决裂上。成功的改编,会成为经典与传统的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如今红色经典改编大幅度升温,从而形成一道“红色风景线”。成功的改编无疑既可显示影视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证明“红色经典”的不朽生命力。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利用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来改编“红色经典”,则可以起到延伸经典、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遗憾的是,有些“红色经典”改编已发展为不同于常态的“变态”。普遍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于是乎,改编成为“戏说”,“戏说”上升为“胡说”,“红色”也变为“桃色”;更有甚者,时下又有人在网络上“恶搞”红色经典,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警觉与特别关注。

具体到影视作品改编红色经典的原则,第一位的就是要敬畏经典。首先要尊重经典,在尊重经典的前提下去发现红色经典所蕴含的、能够穿越历史时空的精神力量。经典蕴含的精神绝对能穿越时空而获得永恒,可以去反复咏叹。

(三)名著都是达到了相当高的思想和艺术高度的作品,经典更是这样,一个改编者具备不具备改编的素质,我觉得很重要。

并不是谁都可以去改编,也不是有钱就可以去改编,就可以去拍。所以说对改编者的资质、素质应该提出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编绝不是随心所欲的事情,不是个人行为。它在思想性、艺术性,包括文化修养、艺术功底等方面对改编者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应该专门有机构对经典改编进行指导,使经典作品改编真正能够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影视家们的理想、道德和文化教养,需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在经典改编创作当中。改编经典,导演当然有再创造的权力。但这样的权力要与一种尘世的道德、一种民生的意识、一种职业伦理结合,要姿势向下,要俯下身子倾听普通人的声音,要求影视作品具有文明健康、启人深思、催人奋进的基调,给人以良好的道德启迪,给人以反思历史、人生与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影视工作者也要建立一个核心价值,要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影视作品是一面文化的镜子,而影视工作者也更可以说是一面文化的镜子,影响非常大。这也是在一个更新的起点上,对经典改编创作本身,以及经典的还原过程中如何正确认识思想追求、艺术追求与市场利益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要尊重受众和艺术规律

经典作品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一个民族文化创造所留下来的遗产。那么,今天我们对它进行改编,用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载体、媒体来对它进行重新叙事,这样一个文化行为意味着什么呢?笔者觉得应当说它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典作品的改编并不是一个小事情,它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建设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经典作品虽然不是说要把它保护起来,不能够随意改动,但笔者觉得对于今天的经典改编,起码应当有一个机构来管理。首先,要对经典进行梳理,对于哪些是经典,应该心中有数。其次,这些经典作品牵扯到一个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建设问题,因此对于它的改编应该慎重。

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论断: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因此改编应该尊重读者和观众,尊重艺术规律,怀着对艺术的诚意来改编。因为我们知道,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讲,经典作品绝不仅仅是作家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创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出来的,一个作品如果创作出来了,却没有接受这一环节,这个作品就没有完成。所以它成为一个经典,不是作家、艺术家个人决定的,而是读者的阅读最终成就了经典。

(五)经典是应该随着时代前进的

围绕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电视剧,来谈谈笔者的看法。首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个选题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哪儿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关系我们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一个是它能够满足我们的精神渴望。什么叫青春记忆呢?就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里有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当这个电视剧播出以后,引起的反响非常大,非常鼓舞人心。

经典是会随着时代前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壯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但这句话接下来说了:人,应当赶快生活。不过,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大家似乎全都忽略了这后一句话。但是,今天时代发生了变化,我们觉得这句话不错,这句话就应该连起来,这样整个这句话的意思就变得更丰富了。

在上世纪90年代改编这个剧的时候,编剧已经非常着眼于生命意识和人道主义了。不过编剧没有张扬这部小说里面的情感戏,笔者觉得有一些遗憾。但是有一些地方是值得佩服的,就是小说里当攻打一个城市以后进行屠杀的时候,又让犹太人的乐队来伴奏。小说里面只写了一句话,编剧写成了一场非常震撼人心的戏,这非常有想法,非常有震撼力,是非常成功的再创造。

所以,不论是尊重原作的改编,还是不遵照原作精神的创造性改编,都有可能带来成功的作品。《乡村女教师》是尊重原作的,《罗生门》这部影片笔者觉得就违背了小说原作的精神,也取得了成功。

三、结语

《西方哲学原著导读》讲稿 第5篇

一、黑格尔生平与著作简介 0。5课时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1770年8月27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其父是该市税务局书记官。他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曾是一名独身军官,不幸早逝;妹妹终身未嫁,与黑格尔关系比较密切。1783年黑格尔刚十三岁时母亲去世。1785年黑格尔就读于斯图加特市文科中学,在三年的学习期间,各门功课都很出色,升级考试成绩总是优良,此时虽对近代文学不很熟悉,却通晓古典文学,尤其醉心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黑格尔在中学读书时即养成了独特的习惯,他总是喜欢把书中的精华详细地摘录在活页纸上,然后按哲学、美学、神学、心理学、史学、语言学等诸般学科进行分类,并按字母顺序来编目,然后把所有的摘录都放在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论要用哪一条摘要材料,他都可以马上找到,这一习惯非常有助于他未来的学术研究,而这些文件夹伴随着这位哲人走完了他严谨治学的一生。

在中学时期,黑格尔表现得谨小慎微,安分守己。虽然对学过的知识能融会贯通,口才却并不出众,毋宁有点结结巴巴,似乎显得语无伦次,即便后来在耶拿大学任教时也是如此。1788年10月27日黑格尔进入图宾根神学院,依然勤勉好学,只是变得更开朗和外向,象别人一样吸烟、喝酒和玩牌,在神学院学习期间,对黑格尔影响最大的是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同窗荷尔德林和晚两年进入神学院的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谢林。在这一时期,黑格尔最感兴趣的是政治而不是哲学,他当时对于哲学并没有什么爱好。虽开始阅读康德的著作,但还未能领会批判哲学的革命精神。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更使黑格尔感到欣喜,黑格尔与谢林一齐为之欢呼和深受鼓舞,并共同栽种了“自由树”,共同参加了一个政治俱乐部。这时他们结交的基础是政治而不是哲学。1793年黑格尔结束了图宾根神学院的五年学习,因在此期间受到法国革命和卢梭著作的影响,厌恶教会,不愿从事宗教职业,而是到瑞士伯尔尼去当一名家庭教师,走上了其哲学前辈康德、费希特及随后的谢林都曾走过的相似道路。

在伯尔尼的三年期间,在一如既往地关注法国革命和现实政治的同时,开始感受到哲学思维的重要性,他重读了康德和费希特的著作,对它们的理解日益加深,并较多地思考了由康德实践哲学、宗教哲学著作所引发的问题,初步尝试进行一些哲学方面的写作(如1793-1794年《人民宗教与基督教残篇》,1795年《耶稣传》,1795-1796基督教的实定性)和1796-1797《德国唯心主义的最早体系纲领》)但并未发表。黑格尔久居异乡,思乡之情日浓,在同窗荷尔德林的帮助下,1797年初到法兰克福的富商戈格尔家任两个孩子的家庭教师,直到1800年。这四年期间,黑格尔仍偏爱政治,对实际政治的参与促进了黑格尔研究实践哲学的兴趣,他研读了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和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逐渐开始了对康德哲学的批判性思考。1801年1月,黑格尔来到耶拿,同年7月,为在耶拿大学取得讲师席位而提交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公开发表的著作《费希特哲学体系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当时黑格尔31岁。与谢林相比较,黑格尔属于大器晚成。谢林可谓早熟的天才,23岁即成为耶拿大学的讲师,且发表了许多著述,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偶像。从1801年至1807年初,黑格尔由讲师而至副教授,黑格尔在讲授“逻辑学和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与精神哲学”、“哲学的一般体系”、“自然法、国家法与民法”、“思辨哲学的体系”及“哲学史”等课程的同时,开始酝酿、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1805年至1807年写作《精神现象学》,1807年4月,《精神现象学》出版,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诞生。

1806年10月,由于耶拿被法军占领,黑格尔的家产遭劫,难以维生,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黑格尔只得离开耶拿另谋生计。1807年3月任《班堡报》主编,不到一年,该报遭查封,1808年11月黑格尔只得离开班堡并在好友的帮助下到纽伦堡中学担任校长。1841年秋,黑格尔41岁时才结婚,妻子玛丽??冯??图赫尔出生于一个纽伦堡世家,比黑格尔年轻20岁左右,温柔善良。在和谐愉快地家庭生活中,黑格尔一如既往地进行哲学研究、并系统地撰写大部头著作。婚后头半年即完成了《逻辑科学》(俗称《大逻辑》),其第一卷关于“客观逻辑”的第一部分“存在论”于1812年出版,第二部分“本质论”于1813年出版,其第二卷关于“主观逻辑”的部分延至1816年才出版。

1816年秋,黑格尔受聘为海德堡大学教授。1817年夏,黑格尔出版了其大部分内容在纽伦堡时期己基本写就的《哲学百科全书纲要》,此书分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三部分,这一巨著标志着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完成,代表了他晚年的成熟思想。《哲学百科全书》中的逻辑学部分,后人称之为《小逻辑》,以与纽伦堡时期出版的《大逻辑》即《逻辑科学》相对应。《小逻辑》基本上是《大逻辑》的提要,但《小逻辑》中所增加的“思想对客观性的三种态度”部分是《大逻辑》所没有的,值得予以重视。

1818年9月,黑格尔到柏林大学担任教授。1820年出版了《法哲学原理》,该书是黑格尔从早期起就一直对政治、伦理道德、经济、社会历史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的理论总结,是黑格尔系统论述自己的实践哲学的一部专著。1829年10月,黑格尔59岁时被推选为柏林大学的校长。1831年11月14日黑格尔因患霍乱不幸逝世。

黑格尔去世后,他的《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都先后得到出版。他的朋友和学生甘斯、享宁、马尔海内克、舒尔茨、霍托、米希勒、费尔斯等还组成了黑格尔遗著编辑委员会,于1832-1845年出版了《黑格尔全集》,后来陆续出版了多种版本的《黑格尔全集》。

黑格尔哲学是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的完成。他对前人的思想继续批判性的总结,继承和发展了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唯心辩证法思想,建构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并将其贯彻到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黑格尔哲学的基本内容或基本框架 3―5课时

本部分重点:存在论。本部分难点:本质论。黑格尔哲学的总体结构:“逻辑学”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一个总纲。“逻辑学”的体系是绝对精神在创造世界之前的一个全面的筹划,表现了宇宙的本质和规律,万物都按照这个范畴体系而运动发展;在“逻辑学”的终结处,它凭借自己内在的冲动而“外化”出自然界,把自己展示在外部自然的丰富多采的客观形式中。这种客观形式一方面是内在的逻辑理念在外部自然界中的确证,另一方面是这些逻辑理念的客观的实现,表明它们是“客观的思想”。在黑格尔看来,自然界无非是以自然界的形式出现的逻辑理念;它正如逻辑理念本身一样,也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发展过程,最后从自然界中发展出人和人的精神,然后进入到人类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的领域,即“精神哲学”的领域。精神哲学也经历了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再到绝对精神的过程,最后回到整个过程的出发点(绝对精神)。这种向出发点的返回由于经过了整个系列的外化和回归,不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达到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由此,绝对精神达到了完满,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

按照黑格尔《哲学全书》的划分,其整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大部分组成。“逻辑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实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是他的“逻辑学”的应用,是“应用逻辑学”。

(一)逻辑学

黑格尔的《逻辑学》有两种,一种是1812―1816年出版的《逻辑学》上下卷(通常被称为《大逻辑》);另一种是1817年出版的作为《哲学全书》中的第一部分的《逻辑学》(俗称《小逻辑》),这本《逻辑学》的篇幅只有先前独立成书的《逻辑学》的一半,结构紧凑、内容精炼,是专为教学之用而写的。

黑格尔认为逻辑学首先是本体论即关于一切存在之为存在的学说;他的作为逻辑学第一个出发点的范畴是“存在”或“纯存在”,由此展开为逻辑学的第一部分――“存在论”。

1.存在论 开端即“决心”:

“存在”(Sein,又译为“是”、“有”、“在”等等)是黑格尔“存在论”和整个体系的起点和开端。他为什么要以“存在”为开端呢?黑格尔认为,开端应当没有任何前提(先入之见),没有任何具体的内容;必须是最抽象的范畴才配得上充当“绝对”的开端。“纯存在”就是这个最抽象的范畴,它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规定,可以说什么都没有、什么都还没有说出来,而只是一个“决心”,即决心“去存在”。但这种决心正因为如此就是最普遍的、涵盖一切的,一切其他哲学范畴都必须首先有这种决心才能发展得出来,才能存在,否则就根本不能存在,也就无从谈起。在这种意义上,存在是一切其他范畴的基础和开端。应当特别注意的是,黑格尔的“存在”并非我们通常所以为的意指“存在的东西”(名词),而是本身包含有内在的能动性的“存在活动”(动词)、“存在起来”的活动。黑格尔逻辑学中的所有范畴都具有这种自身能动性、自己运动的特点。

存在、无、变(易):

“存在、无、变(易)”是存在论的第一个“正、反、合”三段式。既然“存在”只是一个空洞的“决心”,它还什么都没有规定,其内容就是“无”。我们对于这样的存在什么都不能说,只能说“存在着一个无”。存在范畴由于其本身的内容(或无内容)的展示,就直接否定自身而过渡到自己的对立面去了,“纯存在”就成了“纯无”。但这个“纯无”毕竟是依托纯存在而得以建立起来(得以存在起来)的,否则它根本就不可能出现(没有“无”),也不可能谈论它。所以,“无”中本身即已包含着存在的概念了,即“无”就是一种最基本的存在。正如“存在”并非一个现成的什么东西、而是一种活动一样,“无”也不是一个现成的“无”(“没有”),而是一种否定的活动即“不”的活动。

存在自我否定为无,无也否定自身而为存在。这种否定或否定之否定就形成了第三个范畴――“变(易)”。变易是存在和无的动态的统一,是产生(从无到存在)和消灭(从存在到无)的统一。在这一统一中,变易成为第一个“具体概念”,即有了自己的具体内容,它把存在和无都变成了自身概念内部的两个环节,并由此使存在和无成为了特定的存在(“定在”)和特定的无,从而具有了“质”的规定性。

量变到质变:

质的规定使定在成了与“他物”不同的“某物”,而“某物”的质又总是靠“他物”和“他物的他物”来规定的,但这种外在的规定总是不能对某物的质加以最终的确定,而将陷入“坏的无限”;所以只有回到每个某物本身使之成为“自为的一”,达到“真无限”,才能获得质的确定性(即它把自己规定为一个无限地“可被规定者”)。而其他的各个“自为的一”则相对它来说成为了“多”,这就从“质”的规定进到了“量”的规定。量是对质的扬弃和漠不关心,量的变化通常是渐进累积的,并不影响到质;但是一旦量的变化超过了一定的“度”,事物就发生质的“飞跃”或质变,即从量变中产生出新的质。

从量变到质变是通过“渐进过程的中断”而突然达成的,就像理性在背后玩弄“理性的狡计”,使抱有量的机械论观点的人猝不及防。但如果我们把握了事物的“度”,我们就能够在质和量的统一中认识质量互变的规律,从而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2.本质论 本质与反思:

存在论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外观,在思维层次上属于“知性”的直接性阶段。本质论则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或本质。但本质不过是“过去了的存在”,即存在“原先”所是的东西,存在的来由、根据。“本质”一词(Wesen)在德文中正好是从“存在”(Sein)的过去时(即Gewesen)变来的。从存在进到本质,其实就是对存在本身的深入,追溯其来源和真相。所以,本质是存在的“真理”。

由于本质不能直接把握,而只能像照镜子一样从它的对方身上(首先是从存在身上)“反映”出来,本质论属于“反思”的间接性领域。而反映出来的镜像总是颠倒的,本质论总是要通过对这种镜像的再颠倒或否定才能获得正确的观点,在思维层次上,本质论属于“否定的理性”(“消极的理性”)阶段。

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反思是将语言和逻辑视为第一性的、客观的世界本体。

由于本质范畴与其镜像具有互相颠倒的关系,这些范畴都是成对的(如“同一和差异”、“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全体和部分”、“绝对和相对”、“必然与偶然”等等),它们彼此互为理解的前提,理解其一必须理解其他。

差异、对立和矛盾: “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是本质论的三个阶段。就“本质自身”来说,本质一开始表现为“同一性”,即在变化的杂多事物中保持同一不变的东西。但这种“保持同一”不是静止的、“无差别的”同一,而是表明所有的差别都是由同一个东西自身分化出来的;因而同一本身就是差异,它只有在使自己差异化的过程中才能保持自身的同一。莱布尼茨的“差异律”(万物莫不相异)所表达的其实是真正的、具体的“同一律”,即万物在使自己差异化这一点上是同一的。所以同一并不是抽象的同一(A=A),而是具体的能动的同一,它自我否定、自我分化、自我综合,这都是同一个自己所做的,没有加进任何外来的东西。但正因为如此它同时又是自我差异化。在此,对同一与差异要做动词理解(同一化与差异化)。但差异最初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同一,它只被理解为“杂多”即毫无关联的偶然的差别,与同一处于极端的对立中。其实,并没有人真正用抽象的同一律说话,如说“星球是星球,树叶是树叶”,任何判断总要说出某种差异(如“这星球是发光的”、“树叶是绿的”)。同样,也没有人满足于用抽象的差异律说话(如说“骆驼不是钢笔”之类),差异总要有一个同一的前提才显出意义(如“橡树不是槐树”)。要显现“本质”的意义必须进到“对立”,或者说对立是一种本质性的差异。对立的东西(光明与黑暗、正和反、生命和死亡等等)正是表现出本质的东西,因为从双方的对立中反映出了同一性(互相关联、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对立就是从差异向同一的回复。但真正回复到同一的还是“矛盾”(所以对立面只是“统一”,矛盾才是“同一”)。矛盾也是一种对立,但不是外在的与他物对立,而是同一个东西自己与自己对立,用形式逻辑的观点看就是“自相矛盾”,用辩证法的观点看恰好是万物的“根据”。任何一个事物运动的根据最终在于它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自己与自己不和、自己排斥自己,是“自己运动”和“内在的不安息”,而不是外来的推动。这样的根据本身不再有其他根据,所以同时又是“无根据”。要为万物的根据再找根据是不可能的、荒谬的,矛盾就是万物的“充分根据”(“充足理由”)

[“现象”、“现实”有要经历差异、对立和矛盾的阶段] 对立范畴的转化:

根据总是某物的根据,因此,根据作为本质总是要把自己表现为“现象”。于是本质论进入到第二阶段,它要探讨的是本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根据”一旦表现为现象就进入了“实存”(Existenz,来自于拉丁文exsisto,即“产生”),因为凡现象中的事物都被看作是有根据的或从另一现象“产生出来”的,即此现象是彼现象的根据,彼现象又是另一现象的根据。一现象的本质不再是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如康德的“自在之物”),而是另一现象;对本质的追寻就变成了在现象世界中对现象的不断追寻。这种追寻所指向的目标是“物”,但到手的都是物所由以构成的“属性”,即一些飘忽不定的“质料”,它们之构成一个特定的物是由于被赋予了某种“形式”。质料和形式的这种关系看起来似乎是外在的,然而在实存的动态关系中来考察,形式不过是现象事物的自相联系,因而它就是能动的“内容”,所以“内容无非是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无非是内容之转化为形式”(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即《小逻辑》),梁志学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9页)不可能有无内容的形式和无形式的内容。由此所派生出来各种“关系”如“全体和部分”、“力和力的表现”、“内和外”也都是一些互相转化的范畴,它们使现象界具有了“规律”,而规律无非是现象界的“本质的关系”。在这种本质关系中,现象就成为了“现实”。于是就进入了本质论的第三个阶段。

从必然到自由:

“现实”是内在本质和外在现象的统一,它具有内在的“可能性”、外在的“偶然性”和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必然性”三环节。在这里,可能性不能理解为形式逻辑的抽象可能性(只要不矛盾,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而是现实的可能性,即要考察各种偶然的具体条件,在大量偶然性中为自己开辟道路而体现为必然性的。在这种意义上,“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但从现象的总体上看,这种把一切偶然性都归结为必然的“绝对必然性”却反过来把自身规定为偶然性了,这种绝对必然的偶然性就是“自由”(如上帝的自由意志)。因此,一切必然性的关系如实体关系、因果关系和交互关系都是从必然性向自由的过渡:实体作为“自因”是对一切偶性的绝对否定(斯宾诺莎:“一切规定都是否定”),因而体现了绝对必然的“力量”;因果性则把这种力量体现为外部效果;交互作用最终将这种否定的力量提升为唯一的独立的必然关系,它是一切因果性的绝对原因,一切实体的绝对实体,这就是自由。在交互作用中,实体性和因果性这些必然关系都被当作全体中的不同环节而体现了一种“积极的自由”,它使那种作为绝对偶然性的抽象的“消极自由”得到了充实和必然的实现。“因此必然性的真理就是自由,而实体的真理就是概念”。这就由现实性过渡到了逻辑学的第三阶段“概念论”。

3.概念论

概念是存在和本质的真理,即通过本质而返回到了存在。概念才是本质的存在、“真正的存在”。从存在到概念的进展不过是存在本身的自我深入,存在在概念中发现了自己的真正本质即自由。黑格尔所理解的概念不是僵硬的形式、现成的框架,而是“自由的原则”,是“独立存在着的实体性的力量”。回头来看,存在和本质的进展都是由于概念在背后推动,它们是概念形成的“前史”,概念则明确表现为对历史形成的东西的能动的“抓取”或“综合”。概念的运动方式不是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的“过渡”(“存在论”的),也不是两个范畴的互相“反映”(“本质论”的),而是三个一组辩证上升的“发展”。概念论分为“主观性”、“客观性”和“理念”三阶段。

“主观性”(“主观概念”)主要是把形式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深入到其辩证逻辑的根基,使其获得辩证法的理解。黑格尔认为概念本身不能像形式逻辑那样理解为抽象的形式框架,而应从内容上理解为“具体概念”,即“不同规定的统一”。任何概念都是由普遍、特殊和个别所构成的内容丰富的概念统一体,其中,“普遍的东西是自由的威力”,它要成为真正普遍的东西就必须把特殊的东西包括在自身之内,否则它就只是和特殊相分离、相对立,不具有涵盖特殊东西的普遍性,而只是与特殊相外在的另一种特殊的东西。而含有特殊东西的普遍性则具有了把自己实现出来和贯彻下去的手段,因而具有了自我超越并将自己扩展和推广开来的现实力量,所以必然凝聚而体现为个别性、“这一个”。其中,普遍性和特殊性成为个别性的两个环节,个别性则能动地突向外部世界,从而否定自身并跃进到另一个更高的普遍概念。具体概念由于这种自我分裂而建立起了两个概念的关系,这就是“判断”。

在黑格尔看来,判断也并不是形式逻辑所认为的把两个现成的概念外在地联结起来而构成的主词和宾词关系,而是同一个概念的“自我划分”所形成的自身关系(“判断”的德文词Urteil即“原始剖分”之意),因此即使在判断中被分成了主词和宾词,它们仍然具有内在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通过判断的四种形式即“质的判断”(“这朵花是红的”)、“反思的判断”(“这朵花是有用的”)、“必然的判断”(“这朵花是植物”)、“概念的判断”(“这朵花是美的”)而愈益加强,愈益显出主词和宾词客观上的必然联系,表现了认识的内容不断深化的过程。“判断运动的目的,就是恢复,或不如说,建立概念的这种同一。”但判断由于只有主词和宾词两个环节,它虽然以概念的同一性的恢复为目标,却总是不能达到完整的同一性,只有在三段论推理中,这种同一性才最终恢复起来。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第6篇

开创我们的时代

——读《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班 级: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班

姓 名:洪春苗

学 号:071103109

成 绩:

2012 年 08 月日

1992年,也是一个不同的年份,曾在中国南海写下优美诗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故地重游,再返南方,从1月17日出京2月21日离沪返京,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做了巡查,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的发人深省的讲话。这些谈话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级格局终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曲折,偌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家庭,顷刻间不战自溃,共产主义事业进入了低潮。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与此同时,党内一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对党的基本路线的信仰发生了动摇,党和国家处于紧要关头。如何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成为党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些实际上都涉及到要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走什么路线的问题。在这关键时刻,87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引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海驶向光明的彼岸。

回顾邓小平爷爷的谈话内容,其内容主要有六点。一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爷爷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二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爷爷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邓小平爷爷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谈到“左”和右的问题时,邓小平爷爷强调,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三是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邓小平爷爷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他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邓小平爷爷强调了科技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爷爷说,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律靠得住些。邓小平爷爷还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五是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爷爷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邓小平爷爷强调,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邓小平爷爷还谈到形式主义的问题。他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在谈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问题时,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

六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邓小平爷爷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发表,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成熟,“南方谈话”及时深刻地回答了我国改革开放中“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和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成为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第二份宣言书,指引了中华民族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正确航向。从此,一个快速发展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面对着改革大潮的冲击,面对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一定要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在困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辜负上一代对我们的期望,历史的重担自然的落到了我们肩上,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社会的重任,我们要做改革的弄潮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旗下,抓住机遇,积极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上,使我国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我们的特长,把社会主义经济搞上去。

我们这一代青年,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必须看清形势,以国情出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事实求是,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把自己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当前在大学阶段,要通过多模式、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实践,全面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品德优良、综合素质高、有创新、学会生存、掌握现代信息获取、加工、处理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我们具有较好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要求。

附录(思考题):

1、回顾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中国的变化,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动力,是政党生命的源泉。”。

1)、振兴中华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国很多的事件都能证明,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才能取得进一步的成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我国的一些事件的发展及取得的成就,都证明了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地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5)、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我国一直发扬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我的科技的发展取得的成就都是所有工作者长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

6)、我们青少年要立志做祖国需要的人才。应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2、如何深刻理解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社会性质与其所采用的经济制度没有必然联系,判断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应该从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入手。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性质即这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它决定了该国的政府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实行有利于哪个阶级的政策。

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只是一种经济制度,它们既可以被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也可以被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关键就在于采用哪种经济制度符合本国国情,有益于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就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力的宏观调控措施,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计划经济措施,在那个时代,美国的国有资产超过了50%,与现今中国的国有资产占有率差不多,但这不代表美国就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它们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制形式一定是公有制为主体的,也就是说,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居于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把实现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请问,这对于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怎样重大的意义?

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需要富人主动帮助穷人(资金的辅助及经验、技术、知识的传授)。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什么是共同富裕?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上一篇:中学地理下一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最新办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