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2024-07-31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精选9篇)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第1篇

1 字斟句酌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名词术语较多,内容较抽象,初学者必须注重对关键字词和句子的逐字逐句地理解和背诵,宁涩勿滑。一般来说,需要用此法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各章大小标题、知识点等有关的重点名词。如:“整体观念”—“整体”指完整性、统一性。“整体观念”指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阴平阳秘”—“平”即“平和”,“秘”即“固密”,指“阴气平和”与“阳气固密”,即“阴阳平衡”。“五行制化”—“制”指“制约”,“化”指“生化、变化”。五行之间有制约才能生化万物,等。又如辨证论治、阴阳、五行、脏象藏而不泻、泻而不藏、心(藏神、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主治节、朝百脉)、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纳气、主水)、气血津液、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病因(六淫、七情、痰饮、淤血)、正气邪气、阴阳失调、正邪相争、正治反治、治病求本、三因制宜等。

2 事例联想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引入古代哲学思想来论述人体生理病理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只有将抽象的理论通过联想联系到具体的事例才有助于理解。如五行相生顺序是木火土金水。为什么是这样排序,课件中未明示,学员可通过联想具体事例来帮助记忆。“木生火”—木柴燃烧产生火,“火生土”—火灰日久产生土,“土生金”—土能产生金矿石,“水生木”—指浇水可以使树木长高。阴阳属性的具体规定性是:温热、明亮、干燥属阳;寒凉、晦暗、潮湿属阴。为什么如此规定,学员可联想到“阴阳”的概念最初都来源于日光的向背。山南没有日光属阴,故寒凉、晦暗、潮湿。山北有日光属阳,故温热、明亮、干燥。如此等等,通过枚举事例联想,便可深刻理解五行相生顺序和阴阳属性。

3 形象比喻法

中医基础理论渗透着多学科知识,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心、肝、脾、肺、肾分别比喻为社会学中的官职:“君主之官”、“将军之官”、“仓廪之官”、“相辅之官”、“作强之官”,学员只有善于理解形象比喻法,才能深刻体会心“神明出焉”、肝“谋虑出焉”、脾“转味而入出者也”、肺“治节出焉”、肾“技巧出焉”,并且会运用它进一步理解脏象生理功能的含义。如“肝主疏泄”是因为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将军在军队通过其善谋虑才能使军令畅达无阻,那么肝在人体通过其疏通、发泄(疏泄)功能才能使气血津液、月经、精液等流体物质循行无阻。

4 图表图示法

中医基础理论中运用了大量的文字篇幅阐述其医学道理。学员认真研读只是一个“由约至博”的感性认知过程,要真正把课本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需要一个“由博至约”的理性思考过程。而图表图示法正是将这相辅相成的两个过程有机结合的最佳途径。对每一章节绘制图表加以小结,不但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要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将课本的精华提炼浓缩,既体现少而精,又显示条理性,便于复习和记忆。如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变化,对于记忆知识要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见图1)。

5 大声朗读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医基础理论课具有理论深奥、内容抽象的特点,为了加强记忆,学生须每天清晨大声朗读知识要点,通过朗诵理解和背诵关键的名词术语。这样既可使深奥难懂的术语在朗读中得到理解,又可在理解中背诵。事实证明,这是强化记忆的捷径。对于境外汉语非母语的学员犹当采取此法,以摆脱其“不理解内容,又说不出来,背不出来”的困惑。

6 讨论学习法

“理不辩不明”。中医基础里的有些理论内容晦涩难懂。学员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许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一是通过网络向有关教师请教,二是要广交学习网友,通过对疑难点进行争论,加深理解。如五行学说认为“金生水”,为什么呢?有的认为“金属高温时熔化为水”;有的认为“金针刺入体内日久转化为体液”;还有的认为“自然界的金属日久会在表面生出水滴或绿色的苔藓”。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可按自己的方式记住“金生水”的结论,而且能够理解其原理,扩大知识面,深化对理论的认识。

7 博览群书法

“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涉及范围广、名词术语多的特点。限于篇幅,教材不可能将所有名词术语全部解释,这就需要一些学习参考书。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医大词典》、《中医新知识词典》等。也可以订阅报刊杂志,通过广泛阅读启发思维,帮助记忆。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重点与次重点、精读与泛读的关系,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考试成绩。

8 歌诀背诵法

歌诀具有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中医基础理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很多内容如果编成歌诀会增强记忆效果,如五行相生、相克顺序可以编成歌诀“木火土金水”和“木土水火金”。十二经脉循行交接顺序,如果编成歌诀或顺口溜,“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则只需记13个字,便可记住其中蕴含10倍以上的信息。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规律,内侧面从前向后依次是“太阴、厥阴、少阴”,外侧面从前向后依次是“阳明、少阳、太阳”,将此简化则为“内侧太厥少、外侧阳少太”等。

9 多做练习法

对知识理解和把握程度的评价在于考试。这是每一位学员必须应对的硬任务。为了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学员必须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多做练习。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多做模拟题,不仅可以检测自己学习的好坏,还可以锻炼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在做题时,不能为做题而做题,要在做完题后进行理性思考,寻找出题和答题规律,记忆答题要点,并且注意前后 篇章试题的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第2篇

正安,优秀的老师,带领着一群零基础的中医爱好者进入神秘、无涯的美丽中医世界,怎一个cool字了得!两天的课程,似乎给我开启了另外一条路来体悟中医:学中医不必太过教条、死板地遵循教科书,而是在生活中感悟,从而达到触类旁通。那么感悟是什么?答案是:用心。我的导师说过:“每一个专业,学到精深,都是对人生的修炼,每一个人是通过不同的事情来历练自己的。”我想,我该是中医药这条路上的修行者

如何认识中医?学习中医?怎么走好这条路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有种担心,在正安这个高平台上,我的“非零基础”既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势:10多年的学习路程,耳濡目染地“正规”学习中医,是一种幸运。但也因为受过那么多年“学院派”理论体系的影响,思路不免局限、偏激,兼容并包的空间领域越来越小,突然扭转很多想法、思路不容易。在课上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我怎么走好这条中医的路?”也是这个问题让我有切入点的去“享受”两天的课程。

首先: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见地”,就是要对自己身体出现的现象,生命本质、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和将来的病人。

其次:理解“象”。在生活中找寻“答案”,大自然告诉了我们所有的解决办法,没有发现、开启的,只是我们不知晓、无法感知到罢了。但并不代表答案没在那里。

三:尽量用古人的思维方式想问题,我想这应该是一种“意识”,建立起来很困难,但也要迫使自己回溯到以前去体会。

四:中医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中医的理念影响生活,同样:生活中的经历更能深刻地体验中医。活里顺境时,学会告诉自己,这是人生曲折的缓冲。在逆境时候,也要告诉自己,这个时候正好磨练心境,人生用功正在此时。

似乎觉得中医之路刚刚开启,不徐不疾,稳步的前进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第3篇

1 祖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1.1 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和形成是和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分不开的。早在一百万年以前, 我们的祖先就在伟大祖国的土地上生活着、劳动着。他们为了生存, 依靠集体智慧和力量, 同大自然及猛兽作斗争。在劳动过程中, 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 而且也逐步地积累了原始的医药知识, 创造了医药学。

1.2 医学理论原则的确立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祖国医学的理论原则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了, 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并成为基础理论经典著作的《内经》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它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 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书, 从整体观念出发运用朴素唯物论和自然的辩证法阴阳五行学说, 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 作了初步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 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念基础, 两千多年来始终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

2 治疗方法的丰富

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 治疗方法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1 药物学和方剂学的发展

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的发展, 医疗实践的需要以及对外交流, 为药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条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人们认识到由单味药组成复方用于临床, 既能提高疗效, 又能减少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 又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祖国医学中方剂的应用是很早的, 《内经》中已有十二方的记载, 《伤寒论》内用方113个, 且能按辩证论治的法则, 加减灵活用药, 在剂型方面《伤寒论》内有汤、丸、散、酒、灌肠剂、熏剂、坐药等的使用与记载, 说明方剂学到汉代已有一定成就。

2.2 针灸的发展

针灸的起源很早, 但对其经验和理论的记载, 首先是《内经》、《难经》。早在晋代皇甫谧总结了秦汉三国以来针灸学的成就, 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针灸甲乙经》, 对后世针灸学发展有较大影响。

2.3 其他疗法

除方药、针灸等治疗方法外, 祖国医学还有刮痧、薄贴、火罐、温热、水疗、蜡疗、泥疗、发泡、推拿、气功、捏脊、割治等疗法, 这些疗法不仅在文献中有记载, 而且有许多疗法仍在推广使用, 并不断改进、发展。

2.4 临床医学的发展

随着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的提高, 祖国医学渐向专科方面发展, 分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妇产、正骨、眼科、口齿等十三种, 各种医学专著也逐渐增多。

3 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祖国医学把人体看作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把人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 重视机体的内因, 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理论。所以治病就是调整阴阳、扶正驱邪。在诊断学上形成了以“四诊”为方法, 以“八纲”为辩证纲领, 以“脏腑辩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辩证的理论。在疾病防治上重视预防, 主张“未病而治”。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辩证求因”, “审因论治”, “治病求本”, 并提出“标本缓急”, “虚实补泻”, 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

总之概括起来祖国医学学术体系主要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和自然的关系。二是辩证论治。

4 对中药基本知识的掌握、研究与探讨

4.1 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将采集来的原药, 用水、火、酒、醋等加以处理, 其目的是清除杂质, 使药物清洁, 便于服用和贮藏。消除或减轻药物的毒性、烈性和不良反应, 增强疗效。如酒制升提, 姜制温散, 入盐则软坚, 用醋则收敛, 米泔去燥和中, 蜜炙甘缓益气, 去瓤免胀, 去心除烦等。

常用的炮制方法有:

(1) 火制法, 是把药物直接或间接放置火上加热的炮制方法, 其中并有加入辅料拌制。应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 以及临床治疗的需要分别用各种不同的火制法。

炒:将药放在锅内加热并搅拌, 炒至药材干脆, 表面呈淡黄色的叫炒黄, 如炒麦芽、炒扁豆等。炒至药材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的叫炒焦, 如焦山楂等。炒至药材全部焦黑的叫炒炭存性, 如荆芥炭等。加入辅料同炒制的叫拌炒法, 如土炒白术、盐水炒黄、醋炒柴胡等, 其目的是增强药效性, 更好地发挥疗效。

炮:将药用纸包埋于热炭中, 或放于炒热之滑石、细砂中令其焦黄为度, 以增强药物的温燥性, 如炮姜、炮附子等。

炙:是指蜜炙的方法。将药物涂上蜂蜜, 用微火徐徐炒炙, 使药至老黄色而不焦, 可增强药物的温补性, 如党参等。

煅:将药物直接或间接放在火上煅烧使易于粉碎, 可增强其收敛性, 如煅石膏、煅牡蛎等。

煨:将药物用面包裹, 放热火灰中或微火中加热使熟, 以减少药物烈性和毒性, 如煨豆蔻等。

(2) 水制法, 是使药物达到洁净柔软便于加工切片, 并减少药物的毒性、烈性以及不良的气味等。

洗泡:将药用水、酒洗净, 便于保存、制剂, 还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 如酒洗当归。为使药物软化易于切片, 可将药物放在水中泡, 如泡附子、泡吴萸, 也可减低药物的毒、烈性。

水飞:将研细之矿石类药物放水中, 取上清再沉淀, 可制取极细之药面, 如水飞朱砂、珍珠、炉甘石等, 其目的是内服时易于吸收, 外用时可以减少刺激性。

(3) 水火同制法, 是将药物通过水火同加热炮制, 以便改变原药材性质与形态的一种方法。

蒸和煮:将药物放笼屉中蒸熟, 如熟地、黄精、首乌等, 也可将药物放水中煮, 如首乌与黑豆同煮, 可增强补血功效, 厚朴与生姜同煮, 可增强温散理气作用。

淬:将矿物药放火上烧红, 趁热投入醋或水中, 反复数次, 使之易于粉碎, 并会改善其性能与功效, 如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等。

(4) 制法, 包括洗、泡、切、炒等法, 此外还有用发酵法制之, 如豆豉、神曲等。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 对社区卫生事业服务机构的新要求告诉我们, 药剂从业人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与认识, 不但要熟练掌握药学基本知识, 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让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摘要:随着社区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社区服务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医护服务及药剂从业人员的要求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其中药剂从业人员不但要潜心钻研药学理论, 还要根据工作实践不断地总结药学方面的经验, 因此做为一名优秀合格的药剂人员要认真提高自己的医学素质和水平, 掌握更多更先进的药学常识及技能, 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该文着重从药学方面对中国药学的起源与发展, 以及医学理论原则的确立、治疗方法及中医基础理论等作了阐述及探讨。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剂人员,中医理论,阐述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河北新医大学主编.高等医学院校协作编写试用教材:中医学[M].1974.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学 教学方法 预期目标 教学效果

中医药学作为医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为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医学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很陌生,具有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学难懂的特点;第二部分为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毫无系统性,枯燥无味;第三部分为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知识点多,易于混淆,很难记忆。基于这门课程的以上特点,要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根据从事中医药基础教学的经验,现将教学过程中需要改革的模式和方法介绍如下:

1.问答法:环环相扣,层层剖析。

针对中医学部分理论性强的特点,由老师启发学生从抽象概念本身出发,抓住重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一些从易到难的问题,步步分析,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难懂的问题简单化。如在讲授阴阳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下列问题,观察学生的不同反映。(见表1)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鼓励,总结出了阴阳的原始含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再提出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以日光的向背来论阴阳,从学生否定的回答过渡到了阴阳的引申义,通过提问回答得到以下预期目标:①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②增加了师生的互动,调整课堂气氛。③有利于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2.例证法:以身示例,加强理解。

采用例证法教学,根据授课内容,让学生以自身举例,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讲八纲辨证中的表证时,让学生举出平时自己感冒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学生会说感冒了发热、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咽喉肿痛、口喝、全身酸痛等等一些常见的症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刚才所举的例子,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鉴别要点出发,再让学生思考感冒若出现发热症状会伴随哪些症状的出现,若出现恶寒症状会伴随哪些症状出现。通过让学生多次思考举例,最后学生总结出风寒感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头身疼痛、无汗;风热感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喉肿痛、有汗。通过让学生举例达到以下预期目标: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演示法:图文结合,培养能力。

在讲中药部分的个论药时,用多媒体课件或药材实物,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识别常见中药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大黄的药用品种为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时,学生很茫然,甚至会出现厌烦的情绪,若运用演示教学法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掌叶大黄叶片掌状深裂,药用大黄叶片掌状浅裂,唐古特大黄叶片二回羽状深裂。从大黄叶子的特点对大黄的药用品种就可以简单的进行区分。演示法的应用达到以下预期目标:①使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②培养了学生简单识别药材的能力。

4.区别法:比较异同,强化记忆。

中药个论讲授过程中,内容无条理性,每类药物的功能和主治相似,学生对每个药物的功能和主治容易混淆,记忆难度大。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利用图表列出每类药物的共同点和不同,就可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发散风寒药麻黄、生姜。(见表2)

5.情景法:生动形象,学以致用。

问病荐药技能是生物制药高职学生的基本技能。在学习中成药的功能和主治时,要求学生扮演购药者和药店导购人员两个角色,由老师设定情节和题目,让学生来表演,通过购药者对病症的自述,导购人员对病人病情的询问,购药者回答,再到导购人员给病人建议用药等情景对话,老师予以适当的指导达到以下预期目标:①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②培养了学生问病荐药的能力。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概括法:提炼归纳,简明易动。

方剂学习中,中成药的功能和主治错综复杂。利用概括法可以对方剂知识进行提炼、归纳。让学生用简明易懂的文字取代复杂烦琐的表述,通过概括把凌乱没有记忆规律的知识编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经过思考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暑病用药六一散、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软胶囊、仁丹、六合定中丸,这几种药物作为暑病用药主治中暑证,但功能和主治还有差异,掌握每个药物的差异性是正确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的基础,要求学生以功能和主治编成歌诀,突出每个药物的特性。有学生写到:暑病用药六一散,清暑除湿利小便,藿香正气解表寒,健脾祛暑十滴水,开窍醒神用仁丹,治疗夏暑食滞证,就用六和定中丸。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采用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自己编写方剂歌诀,这一方法的使用达到如下预期目标:①通过编写歌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②适当的鼓励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了快乐。③听别人的歌诀,可以加深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7.拓展法:点面结合,融会贯通。

中医药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医知识、中药知识和方剂知识分节讲述,特点各异,导致知识零碎不系统。在讲授过程中运用拓展法,使知识迁移,将繁杂琐碎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点面结合,使三部分知识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全书进行总复习时非常适用,例如:

暑邪致病特点:暑多挟湿 →病因→中医知识

↓↓

清热药,化湿药→ 用药 → 中药知识

↓ ↓

暑病用药→ 组方→ 方剂知识

综上所述,中医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是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问答、例证、区别、情景、概念、拓展等教学方法,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不断学习充实,提高教学能力,从思想上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第5篇

单县中医院 陈新华

数年来的学习和临床,使我认识到,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两种医学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说中西医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中医和西医在认识疾病的视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什幺?就是易、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学说等,这些是先哲认识、解释世间万物存在、演变、消亡的理论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方法论。古人读书必读四书五经,这五经里面就有《易》(《诗》、《书》、《礼》、《易》、《春秋》)。在古代这些理论认识是毋庸臵疑的真理,就像今天的数理化。

时过境迁,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现代医学建立的基础)已经成为我们自幼在学校学习的认识事物的准则。中国古代哲学(科学)如易学之属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一种“玄学”,甚至干脆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了,中医随之自然地让人们觉得很“玄”了。时下就连中医学院的一些老师、学生都不信任中医了,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其产生的原因,这里暂不讨论。问题是中医是不是真的很“玄”呢?是不是就不科学呢?我想,关键是在于你能不能真正地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哲学),进而用这种思维来理解中医。时刻用中医的理法观念来认识和治疗疾病、不受现代医学观念的影响,是能否成为真正的中医生的基础。中医工作者必需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为师者必不能授人以医道之真谛而贻害无穷;为学者必误入歧途而流于半解,甚者对中医失却信心;若以为医必不能正确把握辨证施治之灵魂,其方药亦不能合于理法矣!

我们必需清楚地认识到,用现代医学的观念来看中医或许中医很不“科学”;然而当我们用中医的理法认识来审视西医,其也并不完全“科学”。为什幺呢?因为中、西医各脱胎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理法

体系,各有各的认识角度和评价标准,用各自的标准去评价对方都是不恰当的,就像不能用篮球的规则来评判足球一样。

长期的学习加上几年完全独立的临床工作,我对医学的看法自然深入了很多。再次入学,对中医的教育状况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初次入学时我很想学好西医,觉得西医学的很多东西是“很先进”的,所以花了很长时间阅读西医方面的书籍。西医学知识的积累在临床上确实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因素,但是我经常感到西医的东西在影响着我的中医思维。我想很多在临床上工作的、能冷静下来思考的中医生都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中医生的悲哀,然而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幺呢?我想,也许是现行的体制特点。

虽然以后我亦将是一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但我一直有一个很极端的看法就是中医生和西医生的身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就是现行的中西医结合的体制特点(方式)要改变:一个人搞中医就得单纯搞中医,不能同时搞西医。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完全以西医有关糖尿病的发病基理和治疗手段为标准,还有谁会认真的按中医的理法辩证治疗消渴病呢?那怎幺办?很自然的,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大家都会尽量充实治疗糖尿病的西医知识。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观念完全改变了,精力也分散了,还谈什幺继承、发扬、创新?然而,目前中医发展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真正的中医生很少了,而真正搞中医、钻研经文的人就更少了,中医的精华与真谛将有慢慢消亡的危险!现在连民众都知道很多中医院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挂中医之名行西医之实!这正是需要我们认真看待的问题。

中、西医生的角色集中于一人,带来的一大弊病就是西医思维的影响。这种干扰往往自己不易觉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而这种影响往往是致命的,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中西医分属于两个完全独立的理法系统,任何以西医的观念来处方用药都会影响到作为一个中医生的辩证施治思维。

我在这里不是在鼓吹纯而又纯的中医,而是指出,中医的理法系统是完全有别于西医的理论、治疗观念的,作为中医生决不可受到西医观念的误导。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受到西医知识的影响呢?我想,最根本的办法是加深对中医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排除西医知识产生的消极影响。

西医的知识我们还是一样要学的,这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中西医在很多方面确实可以互补的,就像前面谈到的糖尿病的治疗,在控制血糖方面西医有它很多优势,胰岛素的应用和制剂、给药方式的改进(人工胰岛不久必将面市)更是给不少糖尿病患者带来莫大的福音,然而,目前不管是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都不是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按中医的话说就是非治本的。然而中医治疗的出发点就是强调治本的(当然中医“本”的概念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病因),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药的辩证配合治疗,不少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更好地控制,减少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产生,我想这都是大家所共知的,同时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体现。

综上所述,我是不反对中西医结合的,只是希望这种结合不要变成“错合”,不要“中不成西不就”。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第6篇

我认为其重要原因是中医的理论整体性使然。因为并不是这些疾病只要杀死了寄生虫或者将某些传染源清除掉以后就能使身体马上回复到健康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因为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的过程中已经造成了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的病理改变,所以中医还会在杀灭这些治病因素的同时,还要增加调理已经由于这些疾病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失衡的改变,从而来进一步扶正祛邪,尽快使机体康复。比如在治疗肠道寄生虫服用清除寄生虫的专用方剂的同时,还会从中医湿热生虫的病症辩证认识论上着手清热祛湿,用以调理机体。

再有就是,或者病变的体征表现正好就是这些疾病从健康发展到初病再到病情一步步严重的病理环境。如肠道寄生虫病的病症可见有湿热表现,或者湿热正好产生比健康状态更趋偏碱性或者偏酸性的肠道寄生虫优势生存繁殖环境,这同样也是机体调节或者说是正邪交争最终正不胜邪而发病的明显病症表现。所以,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即从清除寄生虫卵入手又从调理机体阴阳脏腑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机能入手。

学习中医学基础心得 第7篇

摘要:我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要将其发扬光大,必须认清现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关键词:中医学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

本学期有幸选了孙老师的中医学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医学即传统的中国医学,是以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背景和实践为主体,研究人体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中医学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土壤中,是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医学,它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分丰富的实践经验、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它还仍在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医疗实践,在世界医学的发展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中医学的历史发展概括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发源于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周代已经开始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成书的《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是《黄帝内经》很好的补充。

秦汉以来,交通日渐发达,各偏远地区的药材不断进入中原,从而丰富了人们的药材知识,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即是当时流传至今的,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著成了《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明清以来,明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参考文献800余种,写成了《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当时,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逐渐形成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局面。一些医家逐渐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因此试图把两种学术加以汇通,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学派,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二、中医的现状

在药物分析课上多次听老师提起,中药在治病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还特地举了一个例子,凤凰卫视的著名女主持人刘海若在英国遭遇车祸,事故中头部受重创,处于深度昏迷,情况危险。在使用各种西药无效的情况下,是中药丸—安宫牛黄丸挽救了她的生命。这一事件,一时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使人们更加的关注中医学。但是,要将中医药国际化,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目前中医研究,不但创新不足,而且创新乏力。中药成分复杂,药效奇特,但很难说清是具体哪一种药材在起作用,这是中药国际化的很大的一个难题。还有许多人抨击中医的人,他们大多是受到西方思想影响。究其原因,是中医药的话语是不同于西医的。这些争论从根本上说是东西文化碰撞的结果。在西方思想进化论的冲击下,中医得到了“落后”的价值评价,在现实中给予了批评中医论者道德上的正当性。中医表达自身的话语权也逐渐发生了转移,丧失了自我主体地位,造成了中医的“失语”。还有许多人认为,中医起效慢,不如西药,有着急则治其标,缓则之治其本之说,其实使用中药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此方面看,中药有很多方面优于西药。

多数人认为,中药制剂需要煎服,有时会很不方便,遂不选择看中医。确实,中药煎制过程繁琐也限制了中医的发展。将中药制成多种服用方便、便意携带的剂型,是促进中医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这也是中医的特色所在,但那么多病人吃着统一标准的药物,那么辨证论治就失去了意义。由此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中药到底要不要标准化生产。中医给不同病人开不同剂量的药,抓药时也不太精确,熬药时熬出的分量也不尽相同,结果病人的摄入量很难保证。但如果不标准化生产,又怎么去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正等待着我们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么生产再多品种的中成药也只能是“中药西用”,不能真正实现中医的进步。

三、中医的未来发展

毛主席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虽然现在中医国际化仍有诸多批评性意见,但中医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中药西用、中西药结合就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我们还得开展中医有效性传播,使国人使世界认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外界的不少误解,还可以吸引外界的力量来发展中医。例如人们往往认为中医没有外科,没有解剖。其实早在先秦时期,解剖作为医学临床治疗手段被应用就是比较常见的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皆有记载。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还有最近报道的某中医师针灸微创手术治疗痔疮。广泛利用《百家讲坛》这类多媒体平台,向公众讲解中医思想技术,也可让中医人相互交流最新成果,相互启迪促进,都将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我们还应该加强与外国的交流,共同发展中医药。只有与国际接轨,中医学才能被更多的人熟知,中医学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中医的理论是通过实践而来的,中医临床是根据先进的思想指导下,在长久的历史之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毫无保留地挖掘中医的精华,而把它发扬,这是医学研究任务的重要的一个部分。从而能够提高现代医学的质量。要完成这个伟大的事业就须要最先进的思想,须要动员一切有关现代科学技术,须要中西医团结,并利用它们所取得的成果,须要密切地同巴甫洛夫学说、内分泌学说联系,才有可能。结束语

护理工作学习中医理论浅见 第8篇

我作为一名产科护士, 在20多年的护理工作实践中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纲要辨证施治, 指导护理工作, 收到良好效果, 现将我的体会略述如下。

四诊是了解疾病的各种现象的辨证标准, 护理工作中, 以四诊纲要为指导, 结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原则, 灵活运用, 可以更深一步了解掌握病情, 从而达到正确护理、诊断、使病人痊愈目的。

望:即是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以了解其病情的轻重, 精神的盛衰及疾病的转归和心理变化, 仔细观察病人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不能粗心大意, 全面掌握患者的真实情况。例如:一位待产孕妇住院后发现其神色紧张, 郁闷, 不思饮食, 睡眠差, 害怕丈夫离开身边。发现这种情况后, 我开始与她沟通, 让她逐渐信任我, 原来, 她丈夫家三代单传, 非常希望生个男孩, 我积极与她家人联系, 耐心讲解, 打消其顾虑, 使他顺利度过分娩期, 母婴平安健康出院。

闻:即使用听觉, 嗅觉感知病人的气息, 气味及声音, 从而辨证病人的寒热虚实。比如对产科大出血的病人, 由于出血过多, 身体虚弱, 表现, 说话语气低声无力, 气短懒言, 精神不振, 多为阴证不足之象, 同时在病人身上可闻及血腥气味, 更证明患者是气血虚衰血崩之证, 此时护士应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 争分夺秒配合医生紧急抢救, 使病人转危为安。

问:在护理过程中, 为了患者身心健康, 掌握病人的全面病情, 做好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措施, 需经常询问患者, 了解其病情及心理变化, 这也是医患沟通过程的重要环节, 通过询问沟通从而为辨证施治, 提供更多的依据, 在询问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病人的需要及精神状态, 采用沟通技巧, 使病人信任你, 并在此过程中愿意与你交流, 这时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一部分。

切:是指包括切脉和触诊两部分。护士在为病人切脉搏时可根据病人的脉象变换了解病人的气血变化。触诊在临床上观察病人变化时, 如, 触摸临产妇子宫收缩可观察产程进展情况, 导乐抚触可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减轻疼痛促进产程进展, 产后触摸子宫可了解子宫收缩以防发生产后大出血, 按摩乳房可促进早下奶, 纠正缺陷乳头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等等, 此为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环节, 也是与病人非语言沟通的重中之重。

总之, 通过学习运用望、闻、问、切四诊理论, 对我们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与指导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特别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运用中医理论去细致的观察病人, 护理病人, 取得了病人的信任, 缓解了护患关系, 降低了因沟通障碍而引起的医疗纠纷, 赢得了病人的好评而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而患者特别是产妇在住院期间由于得到护士细心、耐心像亲人般的呵护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对于医院因良好的护理服务, 和谐的护患关系, 迎来更多的患者就医, 是护、患、医院三方均赢的好事。

摘要:目的运用中医四诊纲要与护理理论相结合提高护理病人水平, 达到正确护理、诊断、使病人痊愈目的。方法以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纲要为指导, 结合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原则护理病人。结果护理过程中结合中医理论, 可以更深一步了解掌握病情, 利于护患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开放的护患关系, 从而达到正确护理、诊断、使病人痊愈目的。结论护理工作中通过学习运用中医理论, 是护、患、医院三方均赢的一件好事。

关键词:四诊纲要,整体护理,护患沟通

参考文献

[1]李素香.中医诊断学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59.

[2]杨敏, 成守珍.中华妇产科护理“三基”训练手册[K].济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1~166.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方法 第9篇

关键词:中医理论;学习;问题;对策

由于受时代变迁、环境变化、人们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学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的祖国医学,如今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地位,已经逐渐被西方医学所代替。学生在学习中医理论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解、怀疑,甚至排斥中医理论的现象。下面,笔者根据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中医理论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一、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

面对中医和西医两套不同的医学理论,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西医的理论,因为它更贴近他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而面对于中医理论时,学生多是感到困惑,很难理解,无所适从,认为中医“太玄”了,从而在学习中很容易对其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态度。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坚定对中医理论的信心。中医理论是在大量的“以人为本”的临床实践中形成、发展、成熟起来的,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还没有西医理论出现的情况下,为人类的健康、种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在20世纪初叶,随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谬论,但是,中医仍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以大量独特、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向人类证明了它存在的道理,展现出极大的魅力。因此,要学中医,首先就必须相信中医的理论。因为只有相信,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才会有所作为。

二、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学生之所以容易对中医产生误解、怀疑,甚至排斥的现象,是由于他们从小培养出来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与中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学生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是以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为主的教育,而这些知识,恰恰是西方文化的主流。对于在东方文化环境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医理论,则很难被当今的学生完全理解和接受。加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西医与中医课程是同时开设,这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因此,在中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不急于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更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

中医与西医理论最大的差别,在于中医理论是在长期对“活人”所表现出来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进行观察,以及中药直接作用于人体后所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西医则是应用现代的生物、化学等理论,对实验室里所观察到的微观现象以及动物模型的药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而形成的。因而在思维上,中医是宏观的、整体的,而西医则是微观的、还原的。比如在中医理论中,心有藏神的功能,主宰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按照西医的认知思维,就会提出:“为什么心会有藏神的功能?”其研究的方法就是对人体进行解剖,利用现有的设备对心脏分解、测验……最终得出结论“心脏没有藏神的功能”,而认为真正“藏神”的是人的大脑。但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对“心藏神”的功能却很好理解,因为人的神志变化,可以通过心的活动表现出来;而心的问题,又可以通过神志来反映:当人受到惊吓或感到紧张时,就会不自主的感到心跳加速;当“心气”不足时,人也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神志的改变。这些病症如果运用中医的镇惊、养心安神等方法进行治疗,往往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可以看出,同样是研究“心”,中医是把“心”放在“活人”这个整体上,从“活人”的外在表现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研究;而西医则是把“心”从人体标本或动物中分离出来,再将“心”分解成细胞、分子甚至更细微的成分,从微观的角度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在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上,中医跟西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没有中医的这种思维,或者用西医的思维来理解中医,是学不好中医的。

三、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生活”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其中的很多术语,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过数(下转第81页)(上接第77页) 千年的传承,如今还有很多在我们的口语中流行,只是人们往往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但如果懂得用中医理论来解释,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比如,当我们在讲自己的想法时,总是会说“心想” “我心里想……”等等。如果依照西医的研究结果来认识这个问题,就会感到很难理解。但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理解,则是无可非议,因为我们前面讲到,心有“藏神”的功能。

又如,在形容很生气的时候,人们总会讲“被气得吐血”,因为生气则怒,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肝“主疏泄”,有主升、主散、主动的特性。过度生气,则会使肝气升发太过,血随气涌,上逆而致吐血。再如,我们在形容惊恐过度的情形时会说“被吓得屁滚尿流”,因为吓则是恐,中医认为“恐伤肾、恐则气下、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因此,受恐吓过度,会使人的“肾气”下陷而致大小便失禁。像这些例子,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加以留意、收集,以加深他们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他们对中医理论的兴趣。

四、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从我国现在的基础教育结构来看,现在的学生所拥有的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薄弱的。而中医的理论,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却十分密切。因此,在中医教学中,让学生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对提高他们对中医理论的正确理解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抓鸡”,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古代秀才所接受的教育,正是祖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熟读四书五经,熟悉阴阳五行,熟知天干地支……所以他们学起中医,就象在鸡笼中抓鸡一样容易。虽然这种说法在有些人看来有点夸大其词,但确实是反映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性。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学医者的文化素养,也有过以下要求:“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至于五行休壬,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可见,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很难学好的。

总之,在中医教学中,理论传授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结合当今的文化环境和学生的特点,建立学生对中医理论的信心,培养他们的中医思维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是学生提高学习动力和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能否学好中医理论的关键所在。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鲁兆麟点校.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上一篇:XX年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下一篇:中秋节祝福短语-中秋节祝福短语 中秋节的祝福语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