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大气压教案

2024-08-09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教案(精选9篇)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教案 第1篇

§ 2.1 大气层

【 教学目标 】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教学方式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 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一、大气的重要性

[讨论] 你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吗?——呼吸,风、雨等天气现象。[补充] 大气的成分 [板书] 大气组成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

[讨论] 读图2-1并思考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结合课件)。

大气的作用(重要性)[板书] :(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二、大气的温度

[读图]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并概括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规律(特点):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思考] 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三、大气的分层

1、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分组讨论]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你说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 小组讨论,4人一组,每组1个代表发言。

2、教师小结: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对流层(0-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暖层(80-500千米)外层(500千米以上)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结合课件具体分析)

四、对流层

1、概念: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特点 [板书](1)在两极和赤道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赤道纬度为0°,两极的纬度为90°)。

(2)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的垂直运动)。

[探究实验] 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实验(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情况下采用 Flash动画加以演示)

(1)烧杯中加高锰酸钾或直接用对流实验装置。(2)燃香的实验用实验室的现成器材,现象非常明显。

结论:受热处液体或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液体或空气下沉。

[思考] 冷空调应该怎样装 ?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室的上部?――形成对流,达到制冷效果。

3、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

[思考] 想一想对流层的温度特点,对形成对流有利吗?――它的温度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对流的形成。

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补充]平流层:

1、臭氧集中在这一层中

2、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

3、空气的运动主要是平流(水平)运动,利于飞机飞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大气层对地球和人类的重要性和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及大气分层中对流层的特点。〖教学评价〗

课堂评价:《辅教导学》

课后作业:作业本和同步练习上的练习题目 【教学反思】

用心

爱心

专心4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教案 第2篇

教版

一、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和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的特点,理解对流层的特点。[科学思考] 培养学生的读图、文字说明、观察、合作和探究能力。[解决问题] 初步了解大气层的分层规律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热情,在与同学交流合作中形成相互接纳、相互欣赏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要点扫描 [课标解读] “大气层”这节课属于《科学课程标准》安排的五个学习领域中的“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大气层”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目的使学生了解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变化、大气分层的规律及对流层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大气层的知识是学习天气和气温的知识切入点。[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第三册教科书的第50-53页。本节先通过设计一个讨论活动,领悟大气层的重要性,再通过读图,分析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在掌握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基础上,尝试对大气的分层,了解大气的分层规律,再通过思考题,加深对高层大气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的理解。最后着重介绍对流层的特点,并通过设计的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对流形成的机理。又通过思考感受生活中对冷空气下沉原理的应用。

教学重点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读图并通过文字说明。教学难点是对流层的特点及对流的形成,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即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学情分析]

在初一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球,对地球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大气层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大气层气温的垂直变化、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及对流层的特点的认识很模糊。通过图片、读图使学生比较直观地了解大气垂直分层规律,又通过探究活动形象认识对流层的特点。对大气层的重要性联系前面学过月球上因没有大气的现象,学生能很好的认识大气的重要性。[学法点拨]

(1)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努力创建一种科学的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小组讨论、读图、尝试对大气的分层和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乐趣。

(2)师生平等互助

这堂课让学生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体现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欢愉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三、教学文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大气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具准备:(1)学生实验:烧杯、橡皮泥、线香、针筒、塑料带。

(2)演示实验:对流管、红墨水、铁架台、酒精灯、火柴。

[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课前观看视频,回顾神七的发射过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观看结束之后提问神七的表面为什么会出现烧蚀的痕迹,引入新课。

二、新课展开:

(一)大气的存在

【学生实验】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材料来证明大气的存在,回顾小学知识。

(二)大气的重要性

【讨论】小组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大气作用:(1)易受陨石的侵袭

(2)紫外线将直接进入地球(3)白天气温很高,晚上很低

(4)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一片寂静(5)没有天气现象(风、霜、雨、雪等)(6)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7)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8)氢气球不能升空

(三)大气层的厚度

通过观看航天飞机上拍摄到的大气层照片,了解大气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内。并通过橙子的模拟,知道大气层相对于地球来说很薄。

(四)大气的温度

【讨论】小组讨论并总结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特点:

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0-12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5、在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6、在85千米以上,气温不断上升。

【思考】神舟七号和三位航天员从地面进入太空(远地点高度约340千米)过程中,所经过的大气层的气温怎么变?

——先下降,然后上升,再下降,最后上升。

【思考】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特点,说说神舟七号和宇航员穿的宇航服(远地点约高度340千米)为什么是银白色的?

——防高温,防辐射。

(五)大气的分层

【讨论】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小组讨论对大气进行分层。

在科学上,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1)对流层(0-17千米)(2)平流层(17-50千米)(3)中间层(50-80千米)(4)暖层(80-500千米)

(5)外层(500千米以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小组活动】观看视频之后,小组总结各层的特点,并重点讲解对流层的特点

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思考】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到约340千米的高度,依次要经过哪几层大气?在哪一层绕地球飞行?

——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并在暖层绕地球飞行。

【探究实验】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实验

1. 在对流管中加红墨水,学生观察红墨水的流动情况,并用箭头表示。2. 学生实验并观察烟的流动情况。

结论: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

【小结】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对流层的各种天气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行为,对流层是大气层中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六)大气污染

人类的各种行为正在污染大气,让学生谈谈我们能为保护大气做些什么。

水平四(八年级)《耐久跑》教案 第3篇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以下简称《课标》) 的基本理念,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水平四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的要求, 结合本校小场地条件特点, 以往返跑为载体, 通过各种往返跑的形式和比赛, 让学生体验耐久跑呼吸方法、控制速度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通过分层教学, 关注学生差异, 注重个体的自我学习评价。努力营造一种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 激发运动兴趣, 提高运动技能, 使每名学生都能感受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保证每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耐久跑在田径运动中是以较长距离为单位的计时跑, 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 运动负荷较大的有氧运动, 其动作特征是两腿不间断地交替的周期性运动。耐久跑对心肺能力的有效提升决定了其健身性;技术相对简单, 对场地器材没有过高的要求决定了其普及性;机械地重复练习, 技战术变化和运动环境变化的单一决定了其枯燥性;练习初期的生理特殊反应及应对方法决定了其教育性。本课选择往返跑教材, 其理由有三:一是受学校场地小、多班级同时上体育课的客观资源和事实所限;二是往返跑完全能够承载耐久跑的呼吸方法、控制速度的方法等教学内容;三是往返跑技术在球类等多种运动项目中也经常用到, 可以形成技能迁移。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水平四 (八年级) 的学生, 正值青春期的他们, 身体处于快速的发育期, 对技术概念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但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致使他们意志品质和忍耐性较差。加之耐久跑的形式枯燥、过程“痛苦”而使众多学生有抵触情绪, 大多处于被动练习。学生整体耐力基础薄弱, 水平参差不齐, 差别较大。以上这些都为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丰富练习手段、实施分层教学、进行差异化评价等提供依据。

四、设计流程和思路

准备部分的移动技能游戏恰巧结合了往返耐久跑中的加减速和变向转身技术, 使学生在快速移动中提高灵敏与反应能力。

基于对本课内容和目标的分析, 在课的基本部分, 设计了三个环节—“往返体验跑”、“往返跑 (pac e跑) ”、“往返接龙跑”。25米往返体验跑是定量跑, 每名学生练习10个往返, 每个往返限定在15秒之内即可。本环节除了让学生体验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和跑步节奏之外, 其核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往返跑临近终点时, 如何节省体力, 用惯性降低自己的速度并且合理地完成转身, 改变学生盲目地加减速所带来的体能消耗。为此, 在起跑线和终点线之内又设置了2个显著的标志,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学生到达什么地点应该合理地加减速。这种加减速, 是显性的和可观察的。之所以采用团队集体跑, 其意图是减少弱势群体的心理压力, 增强信心, 使他们专心投入到学习之中。

同质分组往返跑 (p ac e跑) 是本节课的重点, 其启示是贾齐教授介绍的日本山本贞美“往返耐久跑事例”。依据本单元前一次课的测试结果, 教师事先对学生进行同质分组并计算各组本次课往返的单程距离。其规则是:当教师发出信号时, 学生应该正好到达端线, 并且开始折返。如果在信号发出时学生尚未到达端线, 则应该加速到达端线后折返。如果学生在信号发出之前已经到达端线则等待信号发出后再进行折返, 以准确到达端线次数的多少作为自我评价的尺度。主要意图在于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对速度的有效控制能力, 注重自我的纵向比较, 而不是单一的横向比较。摒弃了田径项目仅仅以高、远、快作为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

往返跑接龙是本次课的竞赛部分, 因为评价的标准是各组最终轮换人数, 各同质组的跑动距离不同, 结果实难预料, 竞争会相当激烈。又因比赛持续的总时间较长, 即便是每组学生的逐一轮换, 其间隔休息时间仍然很短。所以, 这个比赛既能发展学生个体的绝对速度, 又发展了学生的速度耐力, 而这些都是耐久跑必备的基本素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课采取每一环节练习之后学生自己进行自测心率,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数据的支撑下结合主观体验, 根据不同负荷强度的心率变化来合理地控制跑步速度。这也是《课标》运动技能目标下对水平四学生“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基本要求。

五、预计运动负荷

预计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最高心率170次/分左右, 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为50%左右。

在尝试中发展, 在交流中提升

一、前期准备

为了上好试讲教案, 笔者首先是细读教案, 将设计说明、课时计划、单元计划、课后反思等进行了认真研读。该课时计划受启于北京师范大学贾齐教授的《sports教材化方法的研究—以山本贞美的教材事例为中心》一文中介绍的“往返耐久跑 (pace跑) 事例”, 笔者将贾教授的文章和课时计划结合研读, 对该课时计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按照单元教学安排, 该课时是《耐久跑》单元教学的第4课时, 前3次课需要学生了解3分钟25米往返跑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还要采集学生3分钟25米往返跑的原始成绩。正常情况下一周多的时间无法完成这些课时, 笔者打破常规, 将3分钟25米往返跑的学习和成绩的测试安排在1节课内完成。为了上好这节课, 笔者对基本部分的3个内容实施了片段化教学尝试, 通过试讲发现, 学生对于团队匀速跑 (50%~60%速度绕标志物跑) 缺乏基本体验, 总是和比赛一样, 快速地奔跑, 经过几次调整和提醒纠正, 情况有所好转;对于控制速度的编队pace跑, 学生习惯快速跑到折返点等待, 一般经过3次往返跑和教师的提醒, 学生基本能够做到10秒返回到折返点。在折返跑沙包接龙比赛中, 个别学生存在投机现象, 选择距离短的一组, 导致距离短的组人数太多, 经过笔者的动员和调整, 基本实现小组人数的平衡。

二、整体试讲

经过前期的准备, 笔者决定对教案进行整体试讲, 在前2次的试讲中, 队伍的调整和各环节的衔接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基本部分团队往返体验跑和控制速度的编队跑, 由于分别采用了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2种形式, 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快速分组, 浪费了较多的时间。第3次试讲, 笔者课前事先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说明, 在异质分组时让学生根据自己3分钟25米跑的测试成绩选择组别, 这样就节省了学生分组调整的时间, 练习密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第4次试讲, 笔者上了1节展示课, 邀请了学校的体育教师观摩并组织了课后评课, 评课时, 热心的同行们为笔者指出了很多问题, 对于教学中场地利用不足、教师讲解过多、练习密度低等问题, 也提出了许多建议。笔者根据观摩教师们提供的建议进行了重新设计, 对于学生的分组也做了适当的改变, 如, 折返跑沙包接龙第2环节“3名学生1组3分钟往返跑”, 针对各组人数不均的情况, 要求每组自由组合成4个小组 (因为每组大约在10个人左右, 分成4个小组, 基本保障每组有2~3人) , 这样的安排也保证了3分钟团队接力各组的跑动距离基本一致。在第5次试讲时, 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学生基本达成教学目标, 多数学生心率测试达到了165次以上。

三、试讲感悟

1.充分体现《课标》思想。教案选用具有较高价值的3分钟25米折返跑教材对学生实行耐久跑的教学, 将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耐力跑改为学生感兴趣的往返跑、控制速度跑、往返跑和接力跑,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课标》思想。

采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相结合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组别, 实现了分层教学, 体现了《课标》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教育理念。

2.学情准, 实用性强。教案设计学情分析准确, 针对水平四阶段学生身体快速发育、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 分别采用异质分组团队往返跑、同质分组控制速度编队跑、有差距的折返跑沙包接龙等形式, 让学生在不同场境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基本部分的3个练习环环相扣, 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 让学生通过递进性学习, 实现教学目标的逐个达成。针对学生体质有差距的现状, 设计中采用了差距跑, 学生可以各取所需, 让优秀者能提高, 后进者有目标。由于充分地考虑了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实际, 教学的设计实用性强, 试讲教师经过简单的准备就可以拿来就上, 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3.启迪思考, 体现创新意识。各地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体育场地小和体育设施、器材不足等实际问题, 于老师的教学设计就给笔者一个很深的启迪:在现有情况下, 如果教师能够坚持进行改革创新, 仍然可以呈现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耐久跑教学习惯于让学生绕操场跑圈或到野外进行练习, 跑圈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越野则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于老师巧妙地抓住耐久跑对速度的控制是第一要素这一特点, 利用小场地变“跑快”为“跑准”, 学生通过不断获得“距离、时间”的信息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步频和步长, 最终学会耐久跑呼吸与步伐协调配合, 掌握合理分配体能, 有效控制速度的方法, 可谓创意十足, 亮点频频。

四、建议

1.尽量提供课堂实录。对于试讲教案, 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体现设计者的意图, 建议附上教案设计者的课堂实录, 这样有助于深入了解教案, 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初衷, 对于一些文字简略的环节有清晰的了解, 如, 在准备活动中移动体能热身游戏 (快走—单脚跳—慢跑) 3种方式如何变换, 每名学生可能有自己的安排, 但是慢跑和单脚跳完毕后测试的心率却是不同的。再就是放松整理“我俩有默契”, 笔者没有找到相关的游戏内容, 只好改成“发电报”游戏, 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心率的测定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 笔者建议对于试讲教案最好能够提供一份设计者的课堂实录, 这样能更快地帮助试讲者理解设计意图, 发挥教案的最大效用。

2.教学分组由4组变成6组。教案中教学组织的形式基本上是按照4个组别展开, 笔者建议改为6组, 一是因为初中阶段班额较大, 一般在50人左右, 分成4组, 每组10人以上, 在团队跑时易发生安全隐患;且折返跑接龙阶段学生活动量较少, 3分钟折返跑每人只能跑2~3次, 量和强度不足, 无法实现发展学生体能、提高运动负荷的目的。将组数调整为6组, 每组学生人数减少, 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提高了学生的运动负荷。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王志强

(山东省滨州市滨州高新区中学)

设计亮点纷呈实践瑕不掩瑜

一、设计亮点

1.理念清晰。该设计秉承《课标》理念, 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执教者以往返耐久跑为载体, 通过改变耐久跑的练习形式来增强学生的体能, 引导学生在接龙游戏中合理运用耐久跑技术, 巧妙地融合了“技术、体能、运用”3个维度。这样的设计不仅简洁、有趣, 还切实解决了场地小、学生多的问题。

2.分组合理。执教者在体验跑中采用异质分组, 旨在减弱少数学生的心理压力;在pace跑中采用同质分组, 利用距离变化和信号提示让学生做自我纵向比较;在接龙比赛中采用了分组轮换强化学生的速度耐力。

3.计划完整。课时计划源于单元计划, 执教者的单元计划规范、完整, 所设计的6课时内容明确、合理, 单元目标定位比较准确, 制订的课时目标、重难点针对性较强, 设计的学习策略简单、实用。

4.自测心率。学生通过自测心率及时了解锻炼情况, 学会了利用心率变化来控制跑的速度, 达成了水平四运动技能目标中“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基本要求。

二、改进建议

1.课时学习目标不够具体、明确。执教者的课时学习目标稍显笼统, 尤其是技能目标没有具体的观测和操作要求。可修改为“通过往返耐久跑练习, 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利用惯性来节省体能, 能在3分钟内完成10次往返, 其余学生能合理分配体能并完成6次以上往返。”

2.沙包的使用效果不明显。执教者在准备部分和接龙比赛环节都使用了沙包, 其设计意图可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或突出一物多用, 但设计中的文字表述比较模糊, 笔者不清楚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导致预期效果不佳,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徒手类的热身练习, 还可以借助标志盘设计一些新颖、有效的辅助练习。总之, 耐久跑的辅助练习应尽量简洁、实用。

3.基本部分稍显臃肿。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 基本部分是明显超时的, 如果按要求完成往返体验跑、编队pace跑和接龙比赛, 至少需要28~30分钟, 这将导致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缩减时间;如果按照设计中的时间预设, 那么完成3个部分的学习仅仅是走个流程, 实际效果不理想。建议往返体验跑1次, 大致时间3分钟;编队pace跑为重点, 时间可安排为12~15分钟;接龙比赛5~6分钟, 先向学生明确接龙比赛的要求, 然后体验1次、比赛1次, 可以采用击掌的方式代替接力棒等器材。这样学习内容重点明晰, 效果明显。

试教教师:“学体”名师专家库成员王志强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实验中学)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教案 第4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知道水的密度,知道密度表中的一些规律,理解密度的物理含义.

2.能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分组实验来构建密度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用描点法绘制图像,在图像中找规律从而构建密度的概念.

2.能根据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只随物态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准备

PPT课件,《密度——学之旅》活动单,JPT-2型架盘天平(量程200 g、感量0.2g)、砝码,体积分别为6 cm2、8 cm3和10 cm3的长方体铝块组和铁块组、体积为6 cm3的长方体塑料块,质量相同的一瓶水和一瓶食用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视频设置神奇的液体小实验(1分36秒)

(视频链接)

问题设置:多彩的液体分层是如何实现的呢?

学生活动: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惊奇、猜测.

答案预设:可能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可能沉下去的液体比较重.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科学课堂的魅力,引导学生明确科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

过渡设置:这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密度》这一节课.(板书课题)

二、实验探究,传授新课

1.实验探究

(1)探究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关系(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JPT-2型架盘天平、砝码.

引导操作:用天平称量体积均为6 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将实验测量数据填入表1.(所用到的实验仪器均展示给学生观察,铁块1、铁块2、铁块3和铝块1、铝块2、铝块3的标签均贴在它们的表面,便于学生操作)

活动预设:教师巡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适度指导,称量完成后随机取两张记录单进行投影交流,在过程中强调不同组称量出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的质量会略有不同,这是机器在切割器材时引起的不同(图1),数据差距在1 g以内均可以接受.

结论呈现: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相同体积的塑料块、铁块1、铝块1来比较它们质量的大小关系,通过实际的天平操作,比较归纳出实验结论.

(2)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关系(演示实验)

过渡设置: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那么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又存在什么关系呢?

实验器材:两瓶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JPT-2型架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

演示操作:把水放置天平的左盘,食用油放置右盘,此时天平平衡(图2),意味这瓶水的质量等于这瓶食用油的质量,那么它们的体积一样吗?哪瓶的体积多一点呢?

设计意图:首先明确每个烧杯的质量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只烧杯,添加液体直至平衡这个误差过大.笔者采用两只原本装话梅的透明塑料小瓶来进行实验,从而减少实验源头上的误差.

活动预设:事先准备好的两瓶相同质量的水、食用油,若在实际演示操作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用胶头滴管在较轻的瓶内慢慢滴加液体即可,直至平衡.

结论呈现: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3)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分组实验)

过渡设置:我们已经探究了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情况,现在继续来探究同种物质的情况.

实验器材:JPT-2型架盘天平、砝码,三块体积不同的长方体铁块组和铝块组,刻度尺(图3).

①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存在什么关系?

②建立猜想:同种物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学生对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在前概念中是完全空白的,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进行猜测,这在很大程度上抹灭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在该过程中出示两只大小不同的实心铁球,通过轻重的演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③进行实验,检验猜想

引导操作:质量可以用天平来测,之前已经测出铁块1、铝块1的质量,直接填写就可以了;对于长方体组块的体积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它的长宽高,再计算体积就可以了,也可以观察长方体组块盒子外观上的信息,其实它们的长宽高都已经告诉我们了,直接计算也可以.

过渡设置:为了方便大家记录和分析数据,为同学们设计了一个表2,大家只需要测出铁块2、铁块3、铝块2、铝块3的质量,并写出它们的体积就可以.

过渡设置:实验完成的小组将自己所得的数据,用描点法绘制铁和铝的图像,在绘制的过程中要用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活动预设:经过引导操作,学生在测质量和写体积的环节应该没多大问题,用描点法绘制铁和铝的m-V图像时,强调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并说明当物体的质量m=0,它的体积V=0,在图4上作m-V图像原点也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④得出结论

过渡设置:你能通过m-V图像得出实验结论吗?

实验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CD#3],即比值是[CD#3];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CD#3].

过渡设置: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即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不同,科学上把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就叫做密度,强调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板书定义).

2.自学乐园

过渡设置:自学课本P60-62,完成以下题目

(1)密度的计算公式[CD#3].

(2)密度的国际单位[CD#3],常用单位[CD#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3)水的密度是[CD#3],其物理含义是[CD#3].

(4)观察固体、液体、气体三张密度表中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答案预设:

(1)密度=[SX(]质量[]体积[SX)],ρ=[SX(]m[]V[SX)].

(2)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常用单位是g/cm3,

单位换算:1 g/cm3=[SX(]10-3 kg[]10-6 m3[SX)]=1×103 kg/m3(强调单位换算)

(3)水的密度是1.0×103 kg/cm3,其物理含义是单位体积水的质量是1.0×103 kg.(强调物理含义时可类比之前学过速度的物理含义)

(4)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态有关;一般来说ρ固>ρ液>ρ气(通过密度表中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以下规律)

三、当堂检测,学以致用

1.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CD#3],那么体积为2 m3的冰的质量为[CD#3]kg.

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一种物质的密度不会随状态变化而改变

C.物质的密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

D.纯水的密度与盐水的密度相同

四、课堂小结,收获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

2.公式:密度

4.物理含义:单位体积物质所含的质量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密度的概念教学课,物理概念的构建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直接灌输或强加给学生,本节课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的热情,全课紧抓新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八年级科学大气层2(定稿) 第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

4、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对流层的特点,对流运动的规律。〖教学准备〗

水和空气对流运动的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 师:地球是一个唯一有生命的地球,这得益于地球的外衣——大气层。大气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但非常重要。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将会变得怎样?

学生回答:联想没有大气保护的月球,月球上很多的现象在地球上都会发生。看图: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大气照(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是一层层的)

一、大气的温度

举例:请游过黄山的同学谈一下感受,爬到黄山上面时,有什么感觉?(呼吸困难、很冷,带厚的棉衣等)说明大气的温度是会发生变化的。

读图:大气温度垂直分布,说出它的规律

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在—84℃~2500℃,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思考:哈勃望远镜大约在600千米的高空,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600千米高空的温度非常高)

二、大气的分层

主要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讨论: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填表)实际上,大气分层是根据温度(主要)、密度和物质组成的特点,把大气分为5层,三、对流层

1、对流层的厚度在地球的不同位置,是不同的。

2、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实验:观察对流的形成

1、烧杯里的水加热。(水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现象:烧杯中的水加热时是流动的。

2、点燃一段香,横插在橡皮泥上,置于倒扣的大烧杯的中央。现象:空气受热时也是流动的,与水类似。

得出:对流运动的规律:受热的空气或水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空气或水下沉。画出对流运动的规律的图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大气压强 第6篇

2、经历“拔河比赛”,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列举实例佐证自已猜想。

3、通过类比液体压强形成,分析大气压强成因。

4、通过课件、视频、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并计算出大气压的值。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大气压强 第7篇

1、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压力可以用 来测量,面积可以用 来测量。

2、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 ,计算公式是 。

3、什么是力的平衡?平衡状态有哪些?

4、茶壶盖上为什么有个小孔?

(二)置疑体验,引入课题。

师:夏天,同学们经常用吸管喝饮料,请问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

生:是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瓶特殊的饮料(出示自制牛奶:将玻璃瓶中装满牛奶,用带吸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并用蜡将瓶口及吸管与橡皮塞接触处密封,确保气密性良好),看你们能否将牛奶吸上来?

生:(使劲吸牛奶)不能

师:怎样才能将牛奶用吸管吸上来?

生:(思考并讨论)让瓶中进入空气。

师:再思考:饮料是用力吸上来的吗?是什么使饮料吸入口中?

生:不是,可能是大气压强。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大气压强。板书课题

(三)模拟实验,存在证明

1、教师出示两个橡胶皮碗,排出碗内的空气,让学生推举两个力气最大的男生进行拔河比赛,并指明这个实验早在17世纪就做过了,

2、通过课件展示马德半球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讨论思考现象的成因。板书存在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

3、教师演示“覆杯”实验、“喷泉”实验,通过课件展示“铁桶变瘪”实验、“瓶吞蛋”实验、“水中取钱而不湿手”实验,师生一起分析原因。

4、学生讨论列举大气压强在生活中应用实例。如钢笔吸墨水、塑料挂钩衣物、吸管吸饮料、拔火罐等

(四)大气压强的测量

大气压强存在,那么大气压强有多大呢?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进行了研究,并算出了大气压强的值。

1、让学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录相,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银柱?

(2)玻璃管变粗、变细、倾斜、向下压、向上提只要不让管口脱离水银面,大气压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差会改变吗?

(3)大气压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感知,而通过它能支持一段水银柱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大气压的存在这是什么物理方法?

(4)大气压有多大,我们并不清楚,可以通过计算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来间接大气压,这又用到了什么物理方法?

2、学生计算760m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后交流并指出大气压强P0=1.013×105Pa。(也可对水银柱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大气压对水银柱的支持力,即P0S=G也可推导出大气压强的值)

3、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学生计算,教师检查并给予指导,后交流约为10米。

4、学生完成教材P88“想想议议”通过实例计算,使学生感悟大气压强产生的压力的大小。

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方案。用课件出示器材塑料挂钩吸盘、弹簧测力计、直尺、注射器、橡胶帽、钩码、线等,学生分组讨论出两种方案。要求写明器材、原理、步骤、表达式以及注意事项。先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后通过投影仪全班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方案改进。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

1、大气压强应用视频资源,如吸盘搬运玻璃、抽水机工作原理等。

2、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规律应用:气压计。

自制气压计从一楼到三楼,管中水柱是上升还是下降?先引导学生对水柱进行受力分析,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瓶内气压对水柱向上的支持力,大气压对水柱向下的压力,水柱受向下的重力而平衡,即P内S==P0S﹢G而瓶内气压对水柱向上的支持力不变,当高度增加,气压降低,大气压对水柱向下的压力减小,水柱的重力增加,表现为水柱升高。

3、介绍森林中鸟的自动给水器、家庭中电热水器等都用到了大气压强的知识。

(五)小结巩固(在评价中介绍)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P90第3题、第5题

(七)板书设计

大气压强

存在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

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流动性

气压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P0=1.013×105Pa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教案 第8篇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江苏省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意见》为依据,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

通过篮球传切配合战术的学练,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篮球素养,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提高、掌握传切配合战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篮球传切配合战术是指进攻队员之间利用传球和切入技术所组成的简单配合,在篮球比赛中被广泛运用,是篮球战术配合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传切配合对学生的篮球基础、假动作摆脱防守、传接球时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等动作技能水平要求较高,在学练过程中,突出重点、分步骤、多方法练习。

三、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其身心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已经具备了团结协作的意识,有争强好胜、追求高难度动作的意识,但是学生身体素质有差异,篮球水平不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巩固已有技术,学习基本的篮球战术配合。

四、安全预防措施

1.准备活动要充分,做到以预防为主;加强思想教育,组织好课堂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每组体育骨干负责本组成员的练习顺序。

2.着装和场地检查到位,充分利用两块篮球场,保持练习距离。

3.具有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跑动路线的合理性,加强学生运动情绪和运动量的调控。

五、教学流程

热身慢跑→侧身跑、变向跑、交叉步、侧滑步→熟悉球性练习→复习传接球技术→复习运球急停急起→讲解示范传切配合技术→徒手无球跑动路线练习→传切配合完整练习(分三个层次)→小组展示→30米运球接力加俯卧撑练习→放松练习(韧带拉伸)→总结点评。

作者简介:盛加利,中国学校体育名师培养计划“骨干教师”,灌南县初中体育学科带头人。曾获县优秀教练员、县教科研能手等荣誉。有数篇论文获省市一、二等奖,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主持连云港市教科所课题“基于体育‘2+1’背景下,学校家庭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并顺利结题。

点评:

本课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技术与战术相统一的教学目标。重视学情,重视学生的基本篮球技术练习,善于抓住“篮球战术——传切配合”的本质,“贴近防守、快速摆脱、跑弧切入、接球”进行教学,教学实效性强,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于推广。课时计划语言精练,表现力强,教学反思非常中肯,非课时设计教师拿上此份教案也能很好地上课。美中不足的是课时计划没有明确说明技术动作要领,练习密度设计过小;单元计划缺少教材学情与设计意图分析。

点评人:重庆市九龙坡区教研员屈明

日常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大都会进行篮球单个技术或简单的技术组合的教学,战术配合教学不太常见。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传切配合,它是篮球基础配合中的最基础的进攻配合,是传球和切入两个技术所组成的简单配合。纵观教学设计,认为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本课时教学目标是“通过一传一切练习,学生学会用假动作摆脱对手、侧身快速切入,在有防守的情况下,能够基本掌握传切配合的方法、动作流畅、路线正确、且效果好”。盛老师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课时教学。

准备部分,结合侧身跑、侧滑步等进行热身慢跑,无形中渗透了传切配合中侧身跑进的动作要素。

基本部分,通过复习传接球和运球急停急起,为传切配合中的传接球和摆脱对手打下基础,即为进一步学练传切配合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而后的传切配合各种学练更是与目标紧密相连。

2.主线清晰,重点突出

课时教案中,我们不难看出:盛老师以技术教学为主线(即以传切配合战术教学为教学主线),突出“摆脱对手、加速切入”的课时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每一个学练环节的练习时间和次数,在基本部分后段“运球接力跑30米加俯卧撑”作为“课课练”内容。彰显了“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性质,使技、战术学习与体能提高有机结合。

3.关注差异,因材施教

无球跑动、二人传切配合接传接球投篮练习中,盛老师均按基础不同分组进行练习,对不同水平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从而保证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收获,充分体现了“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

可进一步探讨的几个问题:

1.建议课时设计中的“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安全预防措施”与具体的课时教学内容相结合,使这些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议利用篮球基础配合的特点,寓“合作意识”于战术教学中,以期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课时内容进行体育德育教育。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教案 第9篇

摘 要:科学教学中,八年级学生出现明显两极分化,很多学生走不出学习低谷。通过对不同学校的七至九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统计分析,我发现影响八年级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成就性动机和对科学学科兴趣的不断衰退,主要原因是科学学本身的难度和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我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有效教学理念和平时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习动力 心理因素 调查 对策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2007.11.25-26日

2.调查学科:科学

3.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4.调查对象:七年级学生347人、八年级学生351人、九年级学生322人

5.调查内容:

(1)学生对科学课的喜爱程度的相关调查

(2)作业难度的自我评价的相关调查

(3)学生科学成绩自我评价的相关调查

(4)课堂演示实验情况调查

(5)学生实验情况调查

二、调查结论与教学策略

(一)调查主要结论

影响八年级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成就性动机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衰退的对科学的兴趣,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八年级教材本身的难度和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改进八年级教学的建议

1.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八年级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方面的完成率比七年级和九年级低,八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比七年级和九年级低,这是由于八年级教师忽略了学生动手参与,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因此,八年级科学教师要注意到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如在教学《指南针》时,教师演示指南针指南指北的特征后带领学生制作指南针:让同学们把大号缝衣针沿磁铁同一个方向摩擦几十次,大号缝衣针就变成了小磁针,把磨好的小磁针插在一小片吹塑纸上,放在容器的水中,再转动盛水的容器,让学生观察,这时针尖是不是总指向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实际方向的哪一方?让同学们动手做一做,自己总结出指南针的性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又加深了对指南针性质的理解和认识,让学生感到上科学课其乐无穷。

2.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自信心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八年级学生的成绩自我评价是三个年级中最低的,最好的做法是建立起学生学好科学的自信心。为此,我常出些基础题给学生,使他们普遍都能达到八十五分以上(满分100分),然后逐个表扬,进步大的同学,全班鼓掌表示祝贺。在这种方式的激励下,中等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我让他们做到每周坚持问三个问题,确定一个赶超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胜利的喜悦,在积极的心态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达到让学生持续学习的效果。

3.分层作业,降低作业难度

调查显示,八年级学生认为作业难的比例是三个年级中最高的。对此,教师可采取分层作业的方法,降低作业的难度。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水平都不同,所以作业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所收获。学业优异的学生可以吃得饱、吃得好,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能的成功乐趣,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轻松地完成作业。

4.难点集中的章节分散教学

八年级的教学内容难度增加。八年级科学教材第一章“水”这部分知识计算要求比较强,很多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教师利用横向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公式。横向类比的方法就是利用事物的类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如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

由此可见,学生在掌握了七年级的速度公式后,通过横向类比,八年级的密度公式和压强公式也就记住了,这样以旧引新、平稳过渡,达到滚动提高的目的。八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七年级教材的内容难度增加较大,又如八年级下册教材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记忆量很大,内容又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又累又枯燥,这一章的第五节里一下子出现了三十种元素符号,学生很难记住,对此,我们采取了分散教学法:从第一章第一节新课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老师在教学中不断为学生搭建解疑知识的台阶,难点就会在“积小步,跨大步”中得以突破。

5.改变教学方法

调查显示50%的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是有较多的动手或亲身实践的机会,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探究发现问题,同学间讨论交流获取问题的答案。八年级的学生喜欢讨论交流的比例比七年级下降了7.26%,这就要求老师认真领会教材的教学意图,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学生明确讨论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课前20分钟内学生思维最活跃,因此我们将突破较难知识点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授新课时,学生能看懂的地方,教师不讲;教师点拨后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问题,教师不多讲;并摸索了一套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具体做法为:复习提问环节之后教师出示预习提纲;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尝试完成预习提纲,对提纲中不理解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时的点拨,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分析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当堂训练环节一般为5到10分钟时间,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当堂批改,做到堂堂清。

三、教学中运用八年级科学学习心理取得的实践效果

二零零八年第一学期,我校八年级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开展率在95%以上;分层布置作业,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放弃学习;八年级备课组的老师编写每堂课的随堂练习,教师批改做到堂堂清;单元测试卷75%的内容来自随堂练习,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通过问卷调查,针对调查中出现的影响八年级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和学生对科学学科兴趣的不断衰退的现象,经过一个学期的调试、运用学习心理教学尝试,调整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我校八年级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没有畏难心理,没有出现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对设计实验和实验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学生的口头禅是:老师,今天去不去实验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已转化为乐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思考中学会学习,学生科学成绩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智慧型教师的诞生.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奥弗著,王莉译.儿童心理学.电子出版社,2005年7月.

3.汤福求,唐松林.论中学心理健康人才的培养.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11月.

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5.《20世纪学习心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爱卿发表于《教育研究》,2000

上一篇:王庄镇初级中学学雷锋实施方案下一篇:可爱的小狗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