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的风俗习惯礼仪

2024-07-13

捷克的风俗习惯礼仪(精选9篇)

捷克的风俗习惯礼仪 第1篇

捷克人在穿着上比较讲究,正式场合都是西装或长大衣,天气寒冷时还戴帽,围较长较宽的漂亮围巾,妇女爱穿具有传统风格的黑色或深红色裙,一旦结婚,男子就把羽毛从帽子上摘下来。

捷克民族将玫瑰花视为国花,人们普遍忌讳红三角图案。受欢迎的谈话内容是体育运动等,不受欢迎的话题是政治问题和家庭琐事等。

每年新年开始,这里都要举行迎接新生儿的传统仪式。元月3日选出新年里的第一批婴儿公民,选中的将得到衣服和摇篮车等奖品。当地人的婚礼在教堂举行。这一天,新娘家门紧闭,等待由新郎及媒人所率领的迎亲队伍前来迎娶

捷克的风俗习惯礼仪 第2篇

服饰礼仪:捷克人在穿着上比较讲究,正式场合都是西装或长大衣,天气寒冷时还戴帽,围较长较宽的漂亮的围巾,妇女爱穿具有传统风格的黑色或深红色裙,一旦结婚,男子就把羽毛从帽子上摘下来。

仪态礼仪:捷克人认为可以没有好衣服,不可没有好风度。他们不但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谈吐文雅,彬彬有礼,而且独处时也不随便,对举止轻浮的人非常讨厌,对公众场合搂肩搭背的现象也没有好感。在家里,对长辈恭敬,在室外,扶老携幼者随处可见。

相见礼仪:现代捷克人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姓和一个名,即姓,名各一词或一节,为了与自己同名同姓而且身份又相近者相区别,有人还要加一个中间名。称呼时,一般称呼先生小姐。见面行握手礼。

餐饮礼仪:捷克人习惯吃西餐,也爱吃中国菜,尤其喜爱广东菜肴。在家里宴请客人时,往往在请柬上注明请自带餐具,因此,客人须自带餐具赴宴。捷克居民每人每年要消费160升左右的啤酒,居世界前列。

喜丧礼仪:每年新年开始,这里都要举行迎接新生儿的传统仪式。元月3日选出新年里的第一批婴儿公民,选中的.将得到衣服和摇篮车等奖品。当地人的婚礼在教堂举行。这一天,新娘家门紧闭,等待由新郎及媒人所率领的迎亲队伍前来迎娶。

商务礼仪:捷克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它同世界上一百多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联系,其具体外贸进出口业务由外贸企业负责。在当地进行商业会晤时,一般要提前多日约定。谈判前应有足够准备,谈判过程中应有耐心。

旅游礼仪:捷克千方百计地发展旅游业,几乎所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都对旅游者开放,而且特别重视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他们待客彬彬有礼,喜欢不厌其烦地介绍这里的山川景物,名胜特色,历史掌故和风土人情,一般情况下可付给小费,或事先打听后再作决定是否付小费。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 第3篇

关键词: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学校教育不单单注重对学生智育的培养, 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讲文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一个人素养的具体表现。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说起来容易, 但要真正做到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因为文明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它是一个长时间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好这个习惯。既然是从小培养, 那就不单单是学校教育的事了, 家庭教育同等重要, 甚至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只有家校联合起来, 加上社会监督, 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小成长为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一、家校教育相结合, 从小事抓起

作为家长, 在孩子的教养过程中, 应从孩子刚开始会说话时就要注意教育孩子学会文明礼貌用语:比如正确地称呼大人, 说“谢谢、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要让孩子学会说话和气、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诚实守信。小学生本身都是十分单纯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 他们接触的人和事就会越来越多, 由于他们的家庭教育程度不一, 有的学生会抵制不良行为, 有的学生则会形成不良的习惯。进入高年级以后, 有些学生便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 有些事情不通过教师便开始自行解决, 这本来是培养自立能力的好时机, 可是由于方法不当, 往往会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 大多数都是由于言行举止不文明所至。在学校的教育也不能忽视, 作为小学教师, 尤其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师和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更为重要了。具体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等习惯的养成教育要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不随手丢垃圾、将垃圾丢到指定的位置、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教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坐立姿势端正、作业书写规范、思想专注、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放学路队有序、不说脏话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 都建立在种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之上。我们要提倡从一点一滴抓起, 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 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为了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 要求班主任要掌握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 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与学生谈心。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 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如果学生的坏习惯已经养成, 教师也要加以纠正, 不能任其自由。要求学生在学校里每天要对着《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自查。学校里可以利用早读或思想品德课请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 然后组织同学讨论, 总结出文明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课外阅读找一找描写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小故事, 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谈谈哪些是文明的行为。这样, 对行为不太文明的同学既有震动作用又有指导作用。

二、教师鼓励诱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在儿童的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希望自己被表扬的欲望。”人的心理特征, 就是喜欢称赞、表扬、奖励, 而不喜欢批评、禁止和消极的阻挠, 因此, 给予孩子积极地鼓励和诱导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很重要。大家都知道班级的课堂纪律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以前上课时, 我经常提醒学生坐好、认真听、多动脑。开始一段时间, 这些提醒会引起学生注意, 但多次以后感觉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持续的时间也不长。于是我就采用表扬的方式督促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凡是上课认真听讲, 坐得端正的同学, 我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只要我说“某某同学坐得真神气!某某同学神速!某某同学字写的真漂亮!”当回答问题精彩时我会不由自主地以掌声给予赞赏, 学生举手积极时我也会适时给予小礼物奖赏或夸奖道:“你真棒!”这些语言, 在肯定某一些学生的同时, 也会让其他学生受到鼓动, 在课堂上更加遵守纪律, 积极思考, 从而课堂效率就会在无形中提高了。只有常抓不懈, 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 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提升教学质量。

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

如低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语言文明, 会恰当使用礼貌语言, 懂得要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身体健康等;中年级重在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主动为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提供方便, 自觉地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初步感知“善”的快乐等;高年级重在培养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感恩等,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家庭范围内, 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他们投身社会、服务社会,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 促进文明行为的内化。为此, 学校将养成教育向社会延伸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走向敬老院、走向街道、走进大自然,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学会关心周围的人、事和环境, 关心身边的整个社会。学生在走向社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 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 进一步提高文明行为程度, 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 成为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学习能力都较强的队员。

总之, 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是一个不断强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常抓不懈, 不断探索教育新途径, 才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漫亚.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吉林教育, 2011, (04) .

如何培养孩子的进餐礼仪习惯 第4篇

在平时进餐的过程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注意以下餐桌礼仪:

◆入座时,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后自己坐在离门最近处的位置上,把孩子安排在自己身旁。入座后告诉孩子不要急着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情,要向主人打个招呼。如果孩子不听话,用手抓餐桌上的餐具,家长要及时制止,然后代孩子向主人表示歉意,以示对各位来宾的尊重,同时对孩子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帮孩子夹菜时,要注意不要起身去夹离自己太远的菜,孩子喜欢模仿,如果看到大人站起来夹菜,有可能孩子自己也学着去夹,这会给来宾造成困扰。家长要告诉孩子:在餐桌上要适时地和身边的亲友交流,有长辈问话时,要礼貌地回应。不要只低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爬到餐桌上玩闹。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喝汤时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弄出令人不悦的声音来,这是不合乎礼仪要求的。有的小孩吃饭时喜欢用劲咀嚼食物,尤其是使劲咀嚼发脆的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也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家长要尽量防止孩子出现这种现象。

◆孩子进餐时不小心打嗝,或者出现其他声音,比如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家长就要代孩子对宾客说一句“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父母要做好示范作用,在给客人或长辈夹菜时,最好用公用筷子,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在耳濡目染之中,孩子会养成这种卫生的用餐习惯和尊敬长辈的好品格。

◆如果在用餐过程中,孩子吃到了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告诉孩子不要随便往外面吐,也不要随手往地上扔,要指导孩子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的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用完餐准备离席时,家长要带着孩子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在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作客,以示回谢。

捷克社交礼仪 第5篇

仪态礼仪

捷克人认为可以没有好衣服,不可没有好风度。 他们不但在与别人打交道时谈吐文雅,彬彬有礼,而且独处时也不随便,对举止轻浮的`人非常讨厌,对公众场合搂肩搭背的现象也没有好感。在家里,对长辈恭敬,在室外,扶老携幼者随处可见。

相见礼仪

现代捷克人绝大多数只有一个姓和一个名,即姓,名各一词或一节,为了与自己同名同姓而且身份又相近者相区别,有人还要加一个中间名。 称呼时,一般称呼先生小姐。见面行握手礼。

商务礼仪

捷克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它同世界上一百多家和地区有经济贸易联系,其具体外贸进出口业务由外贸企业负责。在当地进行商业会晤时,一般要提前多日约定。 谈判前应有足够准备,谈判过程中应有耐心。

旅游礼仪

捷克的风俗习惯礼仪 第6篇

在文明礼仪教育中,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运用榜样进行教育, 生动形象, 说服力强, 使学生获得道德启迪, 在接受榜样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认同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要求和规范。学校可组织各班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 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和“活雷锋”, 发动学生网上查找文明礼仪故事, 各班组织文明礼仪故事会, 根据所学文明礼仪知识设计制作“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调查表, 对学校文明情况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 在认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 反馈给学校, 为创建文明校园献计献策。同时学校可评选表彰“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先进集体”, 利用宣传角展示他们的风采, 树立文明礼仪榜样,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及时鞭策和鼓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等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

二、营造校园文明氛围, 催化养成

“孟母三迁”无非是寻找一个适合读书的环境或氛围。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必须发挥中职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礼仪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文明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 不断积累交往经验, 展示礼仪的魅力和中职生的风范。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 实行全员育人, 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

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 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 通过名人名言, 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立志成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 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 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推动学校文明礼仪建设的目的。开展“文明礼仪诚信”活动, 制订修身计划, 发挥文明礼仪的自律作用, 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 举行“告别不文明行为宣誓暨签名仪式”, 开展讲座、辩论、演讲等活动, 组织黑板报、手抄报、征文等比赛, 在一系列活动中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 通过举办大型“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颁奖晚会进行总结汇报演出,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熏陶感悟教育。

三、发挥课堂功效, 促进养成

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定期安排礼仪知识讲座, 提高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意识。礼仪课程要重视礼仪教学与礼仪实践的关系, 结合礼仪理论和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礼仪实践, 让学生按照礼仪规范反复练习。如站姿、坐姿、握手、传递名片、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等,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礼仪的原则, 注意言行举止, 提高礼仪素养。利用课堂资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因素, 在教学中渗透文明礼仪知识, 不失时机地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 使良好的文明习惯深入学生心灵深处。

四、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养成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仅凭说教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重要的是实践, 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明礼仪行为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 而且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 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道德, 努力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使文明礼仪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习惯。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公益性劳动, 培养关心集体、劳动光荣的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会等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 参与道德、纪律、卫生等基础文明的管理监督与考核, 使学生在参与中抑制和防范不良行为, 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践行志愿者精神,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 利用周末、假期深入乡村、企业、社区、敬老院, 开展免费家电维修、文艺演出、义务家教、献爱心送温暖、法律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奉献自己、快乐别人。

五、努力构建网络, 巩固养成

中职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提高, 仅靠学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网络, 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带回家”主题活动, 号召学生做文明礼仪的使者, 把“文明礼仪带回家”, 将自己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与父母进行交流, 相互沟通并做父母的监督员, 纠正父母不正确的言行。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学生把礼仪教育延伸到家庭。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等途径, 加强家校共建活动, 对家长进行文明礼仪宣传培训, 呼吁家长重视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 使他们在点点滴滴中、在举手投足间, 做孩子的榜样, 从而形成学校主抓、家庭配合、双方联动、三方受益、互利共赢的局面。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不仅是完善校园行为规范, 更重要的是将校园行为规范延伸辐射到社会行为规范中, 并让他们彼此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改善社会环境, 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此, 社会应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传统, 在全社会展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公民的文明礼仪素质, 同时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要大力整治和审查节目内容, 整治低俗作风, 为中职生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杰, 孙燕.如何培养文明礼仪良好习惯.

[2]张玉燕.中职学生礼仪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问题及对策.东方青年·教师, 2012, 7.

[3]梁明骅.加强中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之浅见.维普资讯网, 2012.

[4]辽宁省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不学礼, 无以立”关注道德细节, 培养文明习惯.

[5]浅谈中职生德育课教学文明礼仪的培养.道客巴巴, 2011.

[6]浅析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1, 10.

捷克的风俗习惯礼仪 第7篇

关键词:卫风;风俗礼仪;社会价值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7-0161-03

卫风因产生的时代有殷民的聚集,商文化的遗存,在周礼勃兴的时代独具一种二元文化色彩。“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1],这种商周二元文化在卫地诗风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挖掘其丰富内涵对先秦文化及生活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一、先秦卫国的历史背景

对于卫国的具体范围,一些研究者给出了他们的结论:王静悦在其文《〈诗经·卫风〉独特风貌之成因》中得出卫国是西周初期很受重视的一个诸侯国,具有较为重要的政治地位[2]。陈艳霞在《地域文化与〈诗经〉邶、鄘、卫三风研究》中对邶、鄘、卫的地域进行了界定,最终建立的卫国是在三监设置时的邶、鄘、卫基础上建立的[3]。卫地大致来说,包括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一带,淇河之间,属殷商旧都文化圈的覆盖范围。班固《汉书·地理志》有明确地记载: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是也。

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4]。

由此可知,邶、鄘、卫本属殷王朝朝歌一带的王畿之地,因周武王灭殷后将原殷朝王畿之地一分为三,朝歌以北为邶,朝歌以南称为鄘,朝歌以东称为卫,经过历史演变最后统称为卫。因此,“卫风”从地域来说应包括邶、鄘、卫3国的民歌。

据《水经注·淇水》记载可得知淇水是一条贯穿卫国的大河,而邶、鄘、卫3地风诗中都有对淇水的描述,如《邶风·泉水》《鄘风·桑中》《卫风·淇澳》。这说明周初时期的邶、鄘、卫的确在今河南境内或其周边地区。

王静悦在《〈诗经·卫风〉独特风貌之成因》中认为卫风形成的独特,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关系密切[5]。从史籍所记载的情况看,春秋较早兴起的商业经济基本都集中在东部地区。《周书·酒诰》中称商业鼻祖殷商民族牵着牛远出做生意,开创了古老商业的先河。《卫风·氓》中“抱布贸丝”场景的描写,也表明当时卫地商人的活动及商业活动的广泛。另外,清代魏源在其《诗古微》卷九中对卫地及周边各国的商业情况都有确切的记载,这都说明在周王朝趋衰时期,郑、卫一带的商业经济是很繁荣的。

以上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繁华的商业经济与重要的社会地位等各方面的因素,展现了卫国较为广泛的社会图景,这些因素影响并促进了卫风的礼仪风俗的产生和发展。

二、《卫风》中的卫国祭祀风俗

历史上对卫国的研究多注重它的靡靡之音,而忽略了诗歌中深层的含义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没有全面的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全景。祭祀,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平民百姓的一件要事。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6]商朝曾经是一个神权至上的时代,商王既是部落首领又是群巫之长。如《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7]在卫国,祭祀的过程中也涉及到殷商遗俗。

(一)桑林祭祀

为了建国初期国家的稳定,周人尊重不同诸侯国之间的祭祀风俗。《礼记·王制》云:“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8]周人虽然在政治上取代了殷在中原的统治地位,但在文化上仍落后于殷人,“周因于殷礼”说的就是周文化对殷文化的承袭,使得邶、鄘、卫3地更好地保留了殷文化的成分。周代继承了殷人的这种占卜习俗,《邶风》《鄘风》《卫风》当中都有关于卫周人占卜的记载。《左传·闵公二年》中记载,齐桓公立戴公的弟弟文公,修建楚丘城以复兴卫国。

殷商中最典型的祭祀标志就是桑林。桑林也就是桑社,桑社之神是宋的先妣高禖,其职司“会男女”。《墨子·明鬼》云:“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9]所以,“桑中”是男女结合的传统处所。高禖神在上古人的信仰中是掌管结婚生子的女神,桑林一直以来又是十分神圣的宗教场所。

殷人所有的歌舞聚会活动,又和他们的宗教活动深深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不能不关注卫诗中有关舞蹈与桑林的描写。《邶风·简兮》就涉及到了万舞:“简兮简兮,方将万舞。”[10]《鄘风·桑中》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11]都表明乐舞是娱神求雨的手段,桑林是精神寄托之处。

《鄘风·桑中》《鄘风·定之方中》虽然所表现的主题并非桑林,但都有桑林这一殷商祭祀文化的印记。尽管它们从一个角度传递情感,却能从多个层面反映生活。这里所表现出的卫国生活,就呈现出商俗周礼交融的复杂性。

(二)舞乐祭祀

《邶风·简兮》中涉及到的万舞“简兮简兮,方将万舞。硕人俣俣,公庭万舞”[12],使我们注意到桑林祭祀中呈现出的以舞娱神、以色诱神的特点,从而使得我们更加关注卫诗中关于舞蹈的描写。李勇在《卫地风诗与商周礼俗研究》中就考察《简兮》万舞的渊源,他认为:“《左传·隐公五年》:‘考仲子之宫,将万焉。仲子者,公之祖母,考其宫用万舞,可知万舞与妇人有特殊关系。”[13]

《简兮》显示了万舞是周代典型的乐舞,还展现了周代卫地文化中独有的殷商文化的遗存。万舞并不是周人的独创,它借鉴自商朝。在商代,求雨活动有两种,一种是以舞祁雨,一种是焚巫求雨。二者都有巫师的参与,《说文》中训“巫”为“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14]。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认为:“以‘无形之舞来解释巫实际就是无衣之形,亦即以裸体引诱阳性的神灵降临而为雨。古人认为天地絪缊交合则降雨滋润万物,男女交媾而生万物;这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感应的。”[15]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诗经》《左传》中所记载的万舞场景都有女人的参与、都有爱慕或者说暧昧之情,这种男女相诱的舞姿是从殷商祭祀求雨活动中沉淀下来的。

三、《卫风》中的婚恋及服饰习俗

《汉书·地理志下》记载:“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16]班固所云,音乐和民俗都有涉及。从卫风中的男女爱情诗中可以窥见卫国的婚恋风俗。

(一)一定额度内的自由恋爱

《左传·闵公二年》有卫迁楚丘和帝丘的记载:“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17]帝丘又称濮阳,因在濮水以北而得名,生活在卫地的人喜好声色娱乐的本性难改,因此3地的风诗多为桑间濮上之咏,使得邶、鄘、卫3地出现了像《邶风·静女》《鄘风·桑中》和《卫风·木瓜》之类描写男女之间自由恋爱的经典之作。

虽然可以接受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恋爱,但成年人的行为却有了一定的约束,成年人的恋爱有了一定的规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听从父母的命令、媒妁的束缚。据《周礼·地官·媒氏》所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如书......司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18]

即使两个人男才女貌、金童玉女般般配,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仍要遵守一定的礼仪制度,聘请专门的媒人。如《仪礼·士婚礼》所记的“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是聘婚时的必要程序。《卫风·氓》就比较完整的展现了婚姻礼仪。男主人公急于结婚,女方理智的告诉他要良媒聘娶:“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19]由此可知,父母、媒人的意见十分重要,甚至居于首要考虑的因素。

(二)封建制度下的收继婚

李勇在《卫地风诗与商周礼俗研究》中讲到了收继婚制。所谓收继婚,指的是“寡居的妇人,可由其亡夫的亲属收娶为妻”[20]。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平辈的收继婚和长辈的收继婚。收继婚要求婚姻双方既要有亲属关系,又不能是血缘至亲。周代习俗中的收继婚在古籍中的记载很多是隐性,但从收继婚的发展史看,从原始时期到民国时期,这一现象都延绵不断。

细读《邶风·柏舟》会发现诗中女子的身份是一名贵族之女,又因周代贵族的婚姻多和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之“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和一些史籍,可得出此诗明面上是女子的自嗟命运,其深层隐藏着收继婚的习俗。

收继婚作为中国自古就有的婚姻现象,和周礼讲究“君臣父子”的和谐有序的伦理道德格格不入,但是却和殷商旧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卫诗中涉及的一些诗篇,既表达了周礼的好恶倾向,也在客观上记录了卫地存在的收继婚事实。

(三)《卫风》中的服饰习俗

服饰是人类伟大的创造,它记录了人类的变迁,从最初的草裙装到唐装到现代化无国界的各种各样的服饰。《诗经》中所表现出的服饰与最初人们为了蔽体避寒,逐渐具有了性别、阶级、社会地位、身份的文化内涵。

《诗经》中的服饰和远古时期相比,有了很大的革新和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了上衣下裳之分。如《邶风·绿衣》中便有“绿兮衣兮,绿衣黄裳”[21]。二是服饰的种类丰富多彩。如《卫风·硕人》中的“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邶风·旄丘》中的“狐裘蒙戎,匪车不东”等等。三是注重服装的搭配。当时除了衣服的款式种类繁多外,人们还重视对服装的搭配及其佩饰的选择,尤其是当时的女子,很注重通过各种佩饰把自己打扮的妖娆动人。

这些佩饰除了添增美感之外,更多的是以中国文化内涵的承载者出现的。这些积淀主要表现为它使服饰出现了性别之分,使饰品也具有了性别,同时又蕴含着年龄符号的服装佩饰。饰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如一些美玉珍珠。《卫风·淇澳》中云:“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22]这些美玉珍珠,既起到装饰男主人公外在美的作用,同时也是标识亲疏、区分尊卑的符号。

服饰和语言一样也是一种符号,从原始社会人类发明它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的美化,到服饰深深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了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符号,并记录了时代的风俗变迁。

四、卫国风俗的意义价值

《诗经》是一部处于中国传统文化源头阶段的诗歌总集,是一部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学作品。它所显示出来的永恒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本身的鲜活生命力,而这生命力又直接根源于其中蕴涵的丰富的社会民俗。

卫地风诗产生于周朝礼乐文明时代商周巫祀文明而兴的时代,所以它深深的烙上了周朝和殷商两地文化的印记。卫诗总共有39首,邶风19首,鄘风10首,卫风10首,其中婚恋诗占一半左右,因此卫诗中的爱情诗让后世极为熟知,却往往会忽略掉其他诗歌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社会习俗。

从卫诗中的民俗入手,以探究其中的文化内涵及意义。淇卫之滨、桑间濮上,我们可以看到自由欢快的恋歌、古老的习俗,也可以看到一个个幽怨闺妇的身影。这些礼仪被我们遵守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留有痕迹,媒人的职业仍然存在、父母的意见仍然很重要。服饰发展到《诗经》时代,已经不再仅仅为了遮体避寒,越来越多服饰的出现,使其逐渐蕴含了内涵。卫诗中涉及到的服饰的诗歌主要为《邶风·绿衣》《鄘风·君子偕老》《卫风·硕人》等,比较集中的阐述了当时的服饰礼制。卫国原始殷商故地,殷商时期的凡事必先占卜的宗教传统留下了烙印。

民俗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在周王室日渐衰微,各地地域文化日益兴盛,作为殷商故地的卫国,在这一历史潮流的影响下,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殷商风俗文化的画卷,留下了绵远流长的殷商余韵。

卫国的风俗习惯在整个先秦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民族整个发展长河中一枚璀璨的明星。通过对卫国风俗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战国时期的风俗及其发展变化,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影响。

——————————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68.

〔2〕〔5〕王静悦.《诗经·卫风》独特风貌之成因.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1):85-88.

〔3〕陈艳霞.地域文化与《诗经》邶、鄘、卫之风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4〕〔1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35,92.

〔6〕〔17〕左丘明.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8. 93,71.

〔7〕〔8〕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62,58.

〔9〕墨子.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2.35.

〔10〕〔11〕〔12〕〔19〕〔21〕〔22〕余冠华.诗经选[M].北京.中华书局,2012.27,43,36,35,27,47,26.

〔13〕〔20〕李勇.卫地风诗与商周礼俗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0.

〔1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89.

〔15〕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2.

〔18〕周公旦.周礼[M].北京:中华书局,2008.83.

捷克的风俗习惯礼仪 第8篇

一、企业的注册

捷克《商业法》规定, 外国人在捷克可以依法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并与本国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外国人可以在捷克独资或合资设立公司, 或直接购买捷克企业, 同时对外国直接投资规模没有上限规定。但在捷克申办公司的外国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企业的法人、负责人或董事会成员必须取得在捷的长期居留许可。

2. 年满18岁。

3. 经双方公证的无犯罪证明。

4. 企业的法人或负责人持有捷克语言考试及格证明[1]。

除此之外在捷克注册成立公司, 还需向注册登记部门提交如下基本文件:申请书、公司章程、合作协议等。以上提交文件的质量将作为公司成立后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同时这些材料也将被录入因特网以供查询。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 如果想要了解任何一家合法注册的捷克公司的基本信息, 均可通过查阅捷克司法部的官方网站的商业注册栏目获得。

二、资本市场的监管

捷克共和国资本市场监管的最高机构为捷克国家银行。国家银行下设几家由国家银行审核并发执照的投资公司。由这些投资公司具体负责对股票、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监管。其职能类似于我国的证监会、银监会等。

三、公司类型

在捷克, 设立企业一般可以自由选择公司的形式。根据捷克《商业法》的规定, 在捷克境内可以设立下列类型的公司并从事商业活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有限合伙公司、普通合伙公司、外国公司分公司等。其中以有限责任公司 (捷文缩写s.r.o.) 和股份公司 (捷文缩写a.s.) 形式最为普遍, 下文也将主要介绍这两种类型的公司供广大中国投资者了解。

1. 股份公司

在现代公司制度下, 股份公司无疑是符合资本投资者利益的最便捷的公司类型。捷克的股份公司分为上市的与非上市的股份公司两大类。对投资者而言上市的股份公司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一方面上市股份公司的股份可以通过开放的二级市场自由、便捷的转让, 另一方面捷克对上市股份公司的监管也非常严格, 如捷克《商业法》规定上市股份公司必须按年度对公众公开其财务报表及公司的各类信息, 以方便投资者了解及监督。

然而, 与中国的情况类似, 在捷克成为上市股份公司所要满足的条件也非常苛刻, 因此绝大多数捷克的股份公司类型还是属于非上市股份公司。这类公司的股份不允许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同时捷克《商业法》也并不要求这类公司定期向外界公布公司的财务报告及其他财务数据。因此对投资者而言这类公司的信誉及资产情况都无从考证。

鉴于以上情况, 捷克政府为了吸引广大海外投资者投资捷克公司, 在捷克《商业法》中订立了一些专门条文以保护股份公司的股东, 特别是中小股东权利, 如:

(1) 一类法律条文从控制股东大会的表决权入手以保护中小股东在公司权利, 如:

———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以及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列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股东大会作出改变公司股票流通形式、限制已流通股份的流通性及减少公司流通股等重大事项的决议, 必需经列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3/4以上通过。

———股东大会作出取消或限制附加在可转换债券上的优先权的决议及取消或限制发行股份的优先权决议或通过非货币性资产增加注册资本事项决议, 限制流通形式、限制已流通股份的流通性及减少公司流通股等重大事项的决议, 必需经列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3/4以上通过。

(2) 一类法律条文直接赋予中小股东特殊的权利, 如规定持有公司股份超过公司注册资本一定比例份额的股东 (注册资本超过100万捷克克朗的公司, 持有股份数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3%;注册资本低于100万捷克克朗的公司, 持有股份数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5%;) 享有如下权利:

1) 可以要求公司董事会在40日内召集临时股东大会:如果董事会怠于履行上述职责的, 上述持有特定比例股份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授权他们自行召集及主持临时股东大会;

2) 在特定情况下要求监事会检查董事会的表现;

3) 当董事会成员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的章程规定, 给公司造成财产损失时, 可要求监事会向该成员提出赔偿请求;

4) 可向董事会要求在股东大会议程上增加其临时提案。

当董事会或监事会怠于履行上述义务时, 上述持有特定比例股份的股东可以以公司名义向法院对董事会或监事会提出赔偿之诉。

除上述条文外, 捷克《商业法》还对中小股东被要求放弃股权的情况作出了限定。《商业法》规定, 中小股东只有在如下情况下才可能被强制要求放弃其股份:当一个公司股东拥有该公司的股份总额超过该公司注册资本的90%时, 该股东有权向公司董事会申请要求召开股东大会以提出方案收购其他股东手中的股份.收购的价格将由有关专家确定, 同时捷克国家银行也将审核收购价格是否合理;如果捷克国家银行认为收购过程存在任何问题, 那么他将站在中小股东的位置上做出合理的决策。

上述规定, 从表面看似乎是要求中小股东放弃股权, 然而实际上这种规定恰恰体现了《商业法》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当公司的某个股东持股份额超过公司总股本90%, 意味着该股东实际上已经完全控制了公司, 其余仍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 已经处于明显的少数, 此时他们根本无力与大股东进行抗衡, 其利益难以得到保护。如果不借助于专家定价, 当他们向大股东卖出手中剩余的股票时, 其价格注定会受到大股东的打压以至最后利益受到损失。所以基于上述考虑, 《商业法》不但规定了专家定价还明确指出如果定价出现问题, 那么国家银行将站在中小股东的一方作出合理决策。

2. 有限责任公司

对投资者而言, 在捷克直接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也不失为一种便捷、安全的投资模式。相对股份公司而言, 有限责任公司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设立的成本低廉和股东之间拥有优于股份公司的良好的人和性, 即相比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间拥有更好的凝聚力。例如在股权转让方面,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间可自由转让股份, 但如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有意向股东外的第三人转让股份, 为了保证其良好的人和性, 这种转让行为须事先得到其他股东的同意。

与股份公司相同, 捷克《商业法》也赋予了有限公司的股东特定的权利以保护其投资利益。如当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持有的股份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10%时, 他有权要求公司的总经理或行政负责人召集股东大会, 如果公司的总经理或行政负责人怠于履行上述职责, 则该股东可自行召集股东大会。

再如在公司股东大会上, 每持有1000捷克克朗的股东持有一个投票权, 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 以及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等重大事项必须经列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总而言之, 为了鼓励投资者投资捷克的公司, 捷克的立法者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条文以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降低投资风险。如今, 捷克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已达到欧盟标准, 随着捷克经济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逐步走出, 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等待广大海外投资者探究。

摘要: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不断深化, 给我国广大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然而在“抄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对投资国法律制度的了解无疑是进行成功“抄底”的一个前提。本文拟对捷克共和国的商法制度加以简单介绍以便于广大国内投资者了解。

关键词:商业法,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浅谈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中职生;文明;礼仪;培养

从我国中职生的文明礼仪习惯现状来看,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不仅是现在的事,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情。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连基本的礼义廉耻、是非善恶都辨不清,分不明,即使学生的专业技术再高再牛,又有什么用?他们终归不能适应社会的生存,那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笔者结合多年的中职生教育经验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

一、中职生的现状

当今的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初中的“差等生”、“问题学生”,他们是一个在初中就时期被学校和教师“边缘化”的群体。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自认为是无奈的选择,或许是为了拿个中职毕业证方便找工作,或许是父母觉得小孩年纪小逼迫来的。所以在他们的心里读中职是没有多少出息的,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缺少信心,缺乏动力。

在学校有的同学满口脏话,对迟到、早退、随地扔垃圾、考试作弊脸不红心不跳;在教室、宿舍和校园内偷偷抽烟、高声喧哗;上课玩手机、发短信、随意接听电话、随意走出座位;公共场所不讲文明卫生,乱扔垃圾纸屑、乱吐痰;缺乏节约意识,浪费水电、粮食、食堂打饭随意插队;中午晚上休息时间,在宿舍打牌、唱歌,影响他人的正常休息;破坏和有意损坏公共财物;在课桌上乱刻乱画,不尊敬师长,上课不起立,随意辱骂老师;夏天一到穿拖鞋到校上课;女生戴首饰戒指、染指甲、染发、涂脂抹粉、穿高跟鞋;男生看到漂亮女生大喊大叫;公众场合男女生打打闹闹......这些情况在中职学校里,是屡见不鲜。

二、中职生不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现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每个家庭90后的孩子一般都是1-2个,家里父母、老人都围着小孩转,让小孩从小就在溺爱的包围里长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娇宠惯养让孩子从小就有了不良的习惯,我行我素,要什么得什么。有的小孩也并不是都那么幸福,父母一年到頭都是外出打工,他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受传统、历史观念等原因的影响,又因为是独生子女,老人家都是疼都来不及,那里舍得打或骂,导致孩子从小就活在无约束的生活里,悄悄地不良的文明习惯在慢慢地滋长着。

(二)自身因素

中职生之所以到中职学校读书,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想学习,不想看书,他们基本是除了游戏,手机,几乎找不到什么兴趣爱好了。错误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他们正处在品德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道德认识不明确、不能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很容易接受社会上某些不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认识。错误认识的恶性发展使得少数学生经不起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被自己的私欲驱使,作出一些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三)社会因素

在网络发展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诱惑太多的时代,中职学生的认识和情感有了快速的发展,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形成新观念,但同时又缺乏知识经验,社会阅历浅薄,非常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影响。

(四)学校因素

我国的教育从小学至高中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都存在着人为的缺陷,中学学校有升学率的压力,通常学校就会按学生的成绩高低进行分班,所谓优等生班,普通生班,在班级里班主任还会按成绩的高低编排座位,成绩差的学生在得不到学校、老师的爱往往就容易形成不良的心理,变得更加不爱学习,更加地叛逆。这些所谓的普通班或差等生就成了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主力军了。

三、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中职学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很多用人单位,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有没有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诚实守信的品德等,更看重的是人品素养并非技能,那么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注重文明礼仪,职场礼仪的养成教育。培养中职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有几种途径和方法:

(一)开设文明礼仪课程

良好的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魅力体现,学校要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内,把礼仪作为考核学生的内容,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礼仪培养,帮助学生明确合乎礼仪规范的行为准则,进而将礼仪知识付诸于日常行为中。虽然现在中职学校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是在实际中学生学以致用的甚少。因此,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开发有关礼仪方面的校本教材,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受系统的礼仪知识教育,应当在每个学期开设。考核过程中不应只是看试卷死板的分数,应该把考核放在平时的表现当中,考核时间也不应是固定的,应设置为活动的。这是一项重要又很大的工作量,单靠个别教师是没办法完成的,只有学校能发动每位教师职工参与进来才能完成。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礼仪的养成教育作用很大。采取形式多样的校园礼仪宣传活动,把传统礼仪教育和职场礼仪要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校园内设立礼仪画廊,在校园墙壁或者美化教室的活动中,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鼓励学生使用文明语言,养成对教师、对同学能热情问好的习惯。在专业与专业之间、班与班之间,经常开展各种礼仪活动和竞赛,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评选活动,营造浓厚的礼仪气氛,把校园营造成一个充满文明礼仪的精神家园。

(三)加强常规训练,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光会说是文明礼仪了,它是在言行举止才能体现出来的,所以加强中职生常规的训练,才是养成文明礼仪的关键。开设站、立、行、走、坐的专项训练及其对老师、同学的问好、唱国歌、升旗仪式等规范性训练学生的礼仪习惯。在文明礼仪课堂教学中对职场礼仪中的着装礼仪、握手礼仪、谈话礼仪、接待礼仪、打电话礼仪等进行了一系列的专项训练,使学生的行为逐步符合职场规范。学校、教师不但要强化职业礼仪训练,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平台,让学生在礼仪运用中感知到快乐,让学生能够在职业礼仪服务中提升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平等互助,注重仪态,礼貌交往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让家长、社会满意。

【参考文献】

[1]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J].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上一篇:分层走班教学下一篇:期末英语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