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

2024-07-01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精选5篇)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 第1篇

第一章

教学目标:

1.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概括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

3.了解当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具有争议的几个理论问题。4.理解并学会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几种类型。5.明确认识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儿童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什么是发展与儿童发展

发展的含义: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发展包含三个要素:发展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连续稳定的;发展最后导致结构性改变。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心理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一般的解释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首先,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发生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例如,当你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空间位置和房间里的家什肯定地变化了,但你本人并没有得到发展。因为空间变化纯粹是外部的。即使是非空间变化,凡属于外部的关系也不够成发展。例如,当儿童入学后,他们的父母成了学生家长。我们并不认为这些家长发展了。

其次,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称为发展。例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会发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了,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暗适应。反之,从暗处走入明处,才会发生过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了重建机体的正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类似的情况还有女性的经期生理变化等。这些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尽管它是内部变化过程。

以上我们列举的空间变化、非空间变化和周期性变化虽然具有可逆性,但都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性。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明,即使是内部的、稳定的、持久的变化,也不能一概称为发展。例如,一个三岁儿童会唱“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这并不说明这孩子懂得了数的序列。一个四岁儿童会背乘法口诀,也并不说明这孩子懂得了数的组成。所有这些内部的、持久的、稳定的变化,只是靠模仿和强化,一种机械的学习积累,并没有进入意义的理解水平。只有当儿童把所学习的知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变化,才可称的上是发展。例如,当儿童懂得了数的序列和组成的法则,就会懂得3的前面是什么数,3的后面是什么数,懂得3就是1+1+1,而9则是3+3+3,并且懂得9/3=3等等关系。儿童从数学的结构上理解了这些关系,懂得了要素之间的基本规则后,表明了他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发展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可以说成“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儿童发展 :是研究儿童心理与生理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1.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有很多分支学科。如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最一般的规律);生理心理学(揭示心理现象与生理过程的规律与关系);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及社会行为)等。目前心理学的分支达100个左右。随着社会发展,会有新的分支不断出现。

2.发展心理学:

关于心理发展的问题,在心理科学中,一般是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的。(1)心理的种系发展。所谓心理的种系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历史。动物心理发展史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前史。它研究从低级动物到类人猿为止心理是怎样发生的,又是怎样在适应自然的情况下逐步从低级形态(受刺激性)向高级形态(思维的萌芽)发展的。

人类心理发展史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心理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准备起来的,是跟动物心理有联系的,但同时又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心理、意识是人类祖先在劳动过程中、在言语的参与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心理的个体发展。研究人、动物的生命体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身心状态和机制的成长、变化的规律。其目的是探索生命体心理活动的一般法则。

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探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毕生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人的学前时期的心理发展就成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这门科学的重要内容。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

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从出生到青年前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在探明其一般的心理和规律的同时,还探究学前儿童的认知、情绪、自我意识、艺术以及社会化等特殊领域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特殊领域与一般发展规律间的相互关系。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0-----6岁)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机制的成长、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问题: 儿童发展、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二、儿童发展研究的对象

对象:儿童心理与生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的科学。每一门科学都有其特有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比较心理学或动物心理学是属于前者的研究学科;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以及一般的发展心理学都是属于后者的研究学科。其中儿童心理学是个体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最主要的核心部分。

就人类个体心理的发展来看,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段时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一时期统称为儿童期(这是指广义的儿童期,至于狭义的儿童期是指少年期以前的儿童。儿童发展心理学指的是前者)。这一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是接受教育最好的时期,因而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对于这个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modation)、平衡(equilibrium)来说明适应过程。

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最初是先天无条件反射)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即形成格式。格式的复杂水平直接决定了思维水平的高低。格式类似于其他学者所认为的认知结构。

同化是指将环境刺激纳入到机体已有的格式,以加强和丰富机体的动作,引起格式量的变化;当机体的格式不能同化客体,须建立新的格式或调整原有格式,引起格式质的变化以适应环境,就是顺应。同化与顺应既相互对立,又彼此联系。

同化与顺应的例子:从加法到乘法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不停地遇到外来刺激,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机体的格式从相对较低水平的平衡,到该平衡被打破,发展到相对较高水平平衡的建立,个体的心理水平也相应达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可以说,某一水平的平衡是另一较高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就是整个心理的发展过程。平衡不是一种静止的、固定的状态,而是一个持续地追求更好状态的连续的过程。

同化与顺应———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可以归结为: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连续性:指一定时期的发展变化总是在前一时期积累的基础上逐渐发生,后一阶段的发展也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变化为基础。

2、阶段性: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平稳的、细微的变化属于量的积累,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取代旧质要素而占优势的主导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为发展中的间断或跳跃现象,即阶段性。

心理活动与世界上其它事物的发展一样,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于是新质就代替了旧质而跃上优势地位,量变引起了质变,发展出现了连续中的中断,新的阶段开始形成。从图1-5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着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性。

许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阶段的。

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作如下划分: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8)青年期(18岁-30岁);(9)中年期(30岁-60岁);(10)老年期(60岁-死亡)。

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两种不同的儿童观: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形成、控制和调节自身发展过程的积极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被动的机体,其行为主要是由环境中的外部力量塑造。

在儿童发展理论上,无论是环境论者、遗传论者或成熟论者,都未把儿童当作一个能动的主体。儿童或者是受外部环境所驱使,或者是被内部生物学因子所规定,唯独没有儿童自我的力量。

将儿童看成是个主动的个体,就必然要尊重儿童,将儿童当成是一个有自己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有探究性的独立的个体;重视鼓励和表扬;重视开发儿童的“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

是强调儿童稳定的心理特性的发展,还是强调环境对儿童的塑造作用? 这又归结到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孰轻孰重的问题,一些理论家强调稳定性——儿童们天资有高有低(如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会能力),而天资是终生不变的。这些理论家格外强调遗传的作用。如果他们视环境为关键,那么通常会认为早年经历是建立人类终身行为模式的基础,他们认为,早年的重大挫折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并不能完全被儿童后来所经历的积极事件的影响所消除。另一些理论家则要乐观得多。他们认为只要有新的经历为其提供支持,这种变化是可能的。

早期的行为是否可以预示以后的行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时还要看研究的具体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年龄阶段。

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

一个人的特征或性格指导一个人的行为,还是情境指导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是一定情境下特有的,还是在各种场合下都会表现出来。研究的结果表明,一个人和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这个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物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

关于心理发展是否有关键期,即是否有某个特定的时候机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最早起源于动物心理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劳化兹发现鹅、鸭、雁之类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后,让其接触其它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木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任何依恋。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记一样,故称“印刻”。劳伦兹还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处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第三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

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与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二、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早期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复演说 这个时期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2)收集描述正常发展的材料。

(3)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六十年代中期

(1)阐明和检验解释儿童行为的理论。(2)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3)偏爱实验室研究。3、60年代中期到现在

(1)重新发展了皮亚杰理论。皮亚杰是当代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建立了结构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或发生认识论。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和作为认知发展的特殊领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成熟和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把儿童看成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无须成人直接的指导或对环境的安排,儿童会自己去寻找刺激,组织自己的经验。他的观念改变了人们对儿童的基本看法。

(2)重新研究遗传和成熟对行为的影响。(3)试图把认知发展和社会行为联系起来。(4)将儿童心理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在本世界20年代,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就被介绍到我国来。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我国的儿童心理学也像其他学科一样有了很大发展。在教材建设方面,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这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

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的研究开始提到重要地位。(2)结合社会需要的应用性研究增强。

第四节

儿童发展的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最高原则,也是儿童心理学的方法论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尤其在研究心理时要特别注意。因为研究与被研究的都是“人”,都有主观意识,会使材料带有主观性,以致不能反映人心理本来的面貌。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特别强调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实践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贯彻教育性原则,是研究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研究工作对学前儿童心理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研究过程本身往往就是教育过程,因此研究者必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负责。从设计研究方案、安排时间到研究者的举止行为,都必须考虑到对婴幼儿的心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例如:曾有心理学家为研究遗传、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从孤儿院找了一些儿童,使其处于与人隔离、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该研究严重影响了这些儿童的发展。虽然他的研究课题很重要,研究材料也是独一无二,但由于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而遭到了强烈的谴责。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5、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

二、研究类型

(一)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1、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横断研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因此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优点:是时间短、取样大。

其不足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cohort effect,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即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不足: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的个体,不一定能确切地反映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特点。

例如,如果测量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但事实上,这更可能与不同的社会时代对音乐的兴趣变化有关。

利用横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60岁以后智力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下降是年龄发展本身引起的呢,还是由于老年组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不及年轻被试引起的呢?

2、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纵向研究的特点是,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纵向研究还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

纵向研究体现出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故被试的数量往往受到局限。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因死亡、搬迁、厌烦而流失被试,从而有可能影响取样的代表性。

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纵向研究:儿童行为问题

1984至1995年间,在南京开展了针对同一群体儿童的追踪调查研究。1984年初次调查了697名学前儿童,平均年龄5.7岁,其后分别于1988年(平均9.7岁)、1990年(平均11.7岁)、1994年(平均15.7岁)对这些儿童作追踪调查。调查均用父母报告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纵向研究:男孩行为问题

纵向研究:女孩行为问题

行为问题的总分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的下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男女性别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提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差别只有少许,且发展到青少年期这些差异有大致消失的趋势,“行为改善”更多地见于男孩而非女孩。

纵向研究:例

瑞典心理学家马格纳森(D.Magnusson, 1993)的个体发展与适应(IDA)研究:目的是弄清楚个体与环境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以支配从童年到成人的发展;特别感兴趣的是构成社会适应不良(如酒精中毒、犯罪、心理障碍)基础的发展过程。

研究开始时的对象是3、6、8年级的学生,约有1400人。研究的资料大多是通过测验、观察、调查、访谈等从被试本人获得的信息,此外也有来自父母、教师、同伴及公共记录(如犯罪、精神病学诊断记录)等方面的信息。

在研究中,马格纳森考察了女孩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生理发展的差异与在家里(如出走)、学校(如旷课)、业余生活(如吸毒或喝酒)中的问题行为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追踪研究发现,15岁时在这些问题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有更多的问题:早熟女孩饮酒行为比率更高、与成人有更多的冲突、对学校和未来职业较少感兴趣。早熟女孩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大得多。

尽管15岁时这些差别很大,但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时,许多差别明显消失了。到成年时,早熟和晚熟的被试在问题行为和社会关系方面几乎没有差别,也就是说,早熟女孩的问题行为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期。马格纳森认为,只有纵向研究才能理解个体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优点:心理发展连续和阶段性的资料;纵向研究可以对儿童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整体的考察,以揭露心理不同方面的关系。

缺点:在于被试的代表性问题。

为了避免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的缺点,又能取两者所长,人们设计了几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1、整体研究:把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

2、分析研究:有较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

(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

1、差异研究: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的实验类型。

2、相关研究: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和一致性的研究。

3、因果研究:旨在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

(四)双生子研究、跨文化研究

1、双生子研究: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2、跨文化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一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跨文化研究方法的核心内容:关键在于比较。如何使不同的文化跨文化方法,是对属于几个不同文化集团的成员进性意识、行为和心理发展的比较,从而找出人类的普遍性规律和发现各个文化集团的特殊性的研究方法。如何使不同的文化群体具有可比性?马尔帕斯和布汀格提出了三种文化等值性:机能等值: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概念等值:指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对特定的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测量等值:从不同的文化教育中获得得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的特征呈现出一种可比较的模式。跨文化研究的好处主要能更好地形成理论的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虑,能扩大变量范围,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跨文化研究的具体例子:华东师大的周念丽老师1996年以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调查了中国和日本的母亲,对自己的4-5岁的孩子在智力上的发展所持的期待及采取的行动。结果是中**亲要比日本母亲对孩子的智力期待高得多。

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马尔帕斯(Malpass,1986)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一是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二是概念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较性。

传统上,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狂飙期”,那么,“狂飙期”是否就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

米德在萨摩亚岛住了九个月,在三个毗邻的小村里研究了五十个少女。使米德感到惊奇的是,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的时期。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萨摩亚社会的宁静淡泊所致。

根据米德所述,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样选择性,因此萨摩亚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冲突或抗拒等特征。

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我们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中的无所适从。

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斯蒂文森(H.W.Stevenson,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该研究,被试样本则取自北京、台北、仙台和芝加哥。研究者们制定了统一的语文、数学标准化试题和认知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对这四个地区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亚洲儿童特别是中国儿童的数学成绩比美国儿童高。为了探查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对儿童、他们的父母和教师作了有关的问卷调查和随访谈话,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社会的母亲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教养态度、儿童本身的学习动机、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等都存在差异。

“青少年社会支配性的可能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相同的评价量表,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发现:

外表特征对两国青少年的社会支配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是其社会支配性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在美国青少年中,运动能力与社会支配性的相关最高。

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主位——客位”的研究取向。主位研究(emic approach)是指站在主位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使用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观念和行为解释,即运用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这是本土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从定义上看,这不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客位研究(etic approach)是指站在外部客位的立场上对两种或几种文化进行研究,并在文化上比较各种有关行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跨文化研究方法,是由所涉及的有关文化的心理学家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来展开研究工作。

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方法

科学研究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研究方法是否运用得当。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发展方面的研究,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下面从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观察法: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它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这种方法就称为观察法。

1、实验观察法:根据研究目的对有些条件进行控制,设置一种特殊场面,让学前儿童有所表现,从而对他们的行动进行系统观察。在实验室观察法里,有两个具体方法,即场面分析法、实验性特殊场景观察法。

2、自然观察法: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场面中活动,观察他们的自然行动的方法。

①纯自然观察法 ②系统观察法 ③参与观察法 观察时应注意:

在“单盲”情况下,观察的效果才较为客观可靠。

避免观察者的偏见,即观察要客观、真实,观察者不应受儿童其它心理特征的影响。

准备观察单(checklist),并及时做好记录。

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且研究者的操作简便易行。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同时,研究人员只能被动地等待心理行为的发生,而不能主动地控制其发生。

观察法常常被用来作为发现问题的一种前期研究方法。

随着实验室实验和测量法的兴起,观察法曾长时间受到冷落。但是,近年来由于实验室实验固有的缺陷日益明显,加之习性学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观察法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大量运用。观察法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五:

1、由于观察法可以提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所以它回击了对心理学研究描述性不强的批评。

2、观察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

3、避免了实验室实验中实验变量的操纵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

4、现代化电子技术为观察法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如录像带可以重播、慢放,可以对被观察的行为事件进行仔细、准确的编码分析等。

5、新的统计方法使研究者能够对观察所获的数据做出因果推断。

(二)实验法

是通过控制某些条件来引发某种行为,从而确定行为的影响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即自变量,或称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即因变量。实验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1、实验室实验法:是通过在实验室内进行严格的条件控制以确定考察变量之间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希克斯实验案例)

2、教育心理实验法:是将心理学研究与一定的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研究在一定的教育因素影响下儿童心理行为所发生的变化。(奥登的实验案例)

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通过实验法可以实现心理学描述、解释、预测及控制行为等科学研究的目的。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采用一套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作比较,对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作出评定或诊断的研究方法。

现有的儿童心理测验包括动作技能测验、智力测验、语言能力测验、个性测验等等。测验大多采用纸――笔方法,也有一些采用操作或投射方法。

(四)调查法

1、调查访问法

调查法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一定的样本,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调查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由研究人员事先拟好问卷,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interview method),由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然后随时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反应。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为了进行科学的调查,得出恰当的解释,必须有经过预先检验过的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

调查法与观察法一样,只能有助于了解事实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因此,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如实验法)来弥补其不足。

2、问卷法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以研究他们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方法。谈话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内容要围绕研究者的目的展开。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非常明确的目的,以及熟练的谈话技巧。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由于幼儿在创造活动过程中,往往用语言和表情去辅助或补充作品所不能表达的思想,因此脱离幼儿的创造过程来分析作品,难以充分了解其心理活动,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试验进行。活动产品分析法:例

1)一段30厘米长的塑料绳;2)2根一粗一细的汽水吸管;3)2张一红一黄的绉纸(18厘米*10厘米);4)4枚回形针;5)4根棉签,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任务是把这些材料用双面胶做成一幅剪贴画。

主题的新颖程度:图画所选的主题是否有创意,包括是否有社会意义;

材料的利用程度:材料利用的充分性、合理性,包括色彩的搭配等等;

材料利用的独创程度:有没有考虑某些材料的独特而合理的用途;

图画的精致程度:有没有注重细节加工,整体的美感如何。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往往采取综合方法。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课题,以及研究的具体条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补充阅读资料

生态学方法,是一种把学前儿童心理和发展置于现时的自然的背景中进行考察研究的方法。生态学方法的核心观点:把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置身于多种系统的有机结合的结构之中;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的;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应从宏观系统到微观系统的自然生态的环境中进行。

生态学方法模式:微观系统、交叉系统、间接系统、宏观系统、生态学方法的研究方法:准实验室设计方法、自然观察法、多因素分析。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 第2篇

主要内容:健康的基本理念;学前儿童健康观内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等。

健康的基本理念

一、医学模式的演变

人们对自身的认识,经历了若干不同的阶段。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的科学。医学的发展在每一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集中和概括,就构成了不同的医学模式。

1.机械唯物模式

人们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健康是上帝或鬼神赐予和主宰的,只有用祈祷乞求上帝祛病保平安,这种迷信思想曾一度限制和约束了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后来,西方出现了“人是机器”的说法,这种模式看到了健康和疾病的“物质”性,但是它忽视了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生物医学模式

19世纪以后,进入了“细菌学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疾病是生物因素引起的,但是,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引起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忽视了影响人体健康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3.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心理和生理的关系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社会上的种种事件,通过人的心理反映到机体上,从而影响健康,引起疾病。1977年美国学者C.L.Engel正式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该模式研究生物、心理、社会的三方面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只有在三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才意味着健康。也就是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都有可能通过影响人的心理,破坏人的健康,引起身心疾病。

二、现代的健康观

不同时代对健康有不同的理解。过去,人们认为“无病”就是健康,或者把健康当做疾病、伤残、功能障碍等词的反义词。从现代的认识来看,这仅仅是对健康的机械理解。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在其宪章中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从这一定义可以理解为:

1.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从基本要求来看,机体应当发育匀称,功能健全;在心理方面应当心理稳定,精力充沛;在社会适应方面应当关系和谐,道德健康。但是完满状态是很不容易达到的,而且在不同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2.健康和疾病是互相演变的过程

生命存在的三种状态:健康-----亚健康----疾病

健康是动态过程,也是机体不断调节和维持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表现在个体内部,也表现在个体与环境(包括其他个体)之间,一旦机体出现某种平衡失调,便脱离正常状态,可称为“不健康”或异常。所谓疾病是“产生症状和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所谓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心理功能低下的不健康状态,可称之为“灰色状态”或“第三状态”。

疾病一般是由健康经“亚健康”或前疾病状态发展而来,即由健康到疾病是一个连续的互相演变的过程。总之,此定义破除了“无病即健康”的传统观念,从机体、心理、社会适应三方面提出了健康的要求,使健康的概念更加全面,有力地促进了医学模式的发展,表达了人类对完满健康的追求。

三、健康的评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制订的标准包括躯体和心理的健康状态。

其中躯体可用“五快”来衡量:

吃得快、走得快、说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心理健康可用“三良好”来衡量:

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康状况有赖于环境、机体和病因三者的平衡关系。健康是许多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制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保健学家把这些影响因素归纳为四类:

1、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人类的自然环境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与生物因素。有些是自然界固有的,有些是人类制造的,但都以自然因素的形态对有机体产生影响。个体和人群的健康,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还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2.生物学基础

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因素。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习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也有生物病原体逐步转为不良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中的“富贵病”,其致病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儿童发生营养不良也与偏食、挑食、过食等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4.卫生保健设施。我国的健康服务也逐步从重视疾病的治疗扩大到防治并举,从身体健康服务扩大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健康服务。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观

一、学前儿童健康的基本特性;

学前儿童健康是指学前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学前儿童健康的获得需要成人的关心和教育,也需要学前儿童力所能及的自我努力。学前儿童健康具有以下特性:

1、学前儿童健康主要包含身心层面的健康。对于道德发展水平十分有限的学前儿童而言,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是判断其健康状况的主要标志。学前儿童身体的健康与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2、学前儿童健康首先指向学前儿童身体器官组织的构造正常,各个生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的良好发挥,能够有效抵抗疾病,学前儿童生理组织和构造的完整是身心良好发育的物质基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就必须从零岁前就开始加以重视,提倡优生优育。

3、学前儿童身体、心理发育水平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与同年龄儿童的发展水平接近。

4、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是智力发展正常,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交往的基本条件。

5、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反应适度、社会适应良好。

6、总体地看,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是心理的发展都应呈永恒上升趋势。

具体地说,学前儿童的生理健康是指学前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生和发育正常,没有生理缺陷,能有效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二、学前儿童健康观的要点

学前儿童健康观,是指人们对学前儿童健康的基本态度或看法。这些态度或做法直接关系着我们促进还是阻碍儿童的健康。

1、学前儿童健康是系统的和谐发展(结合器官系统的联系解释)

2、学前儿童健康是持续的正常发展(结合儿童成长的规律来解释)

3、学前儿童健康是平等的普遍发展

4、学前儿童健康是需要促进的主动发展

学前儿童的健康促进并不意味着揠苗助长;健康的学前儿童能够自助,健康促进也需要学前儿童力所能及地主动参与。

三、现代保育观的内容

传统的幼儿园保健模式重在学前儿童生理疾病的防治,它强调对学前儿童实施计划免疫,供给充足的营养等,使之“不得病,睡得安,吃得饱,长得高”。这种传统的保健模式不能满足学前儿童健康的需要。显然,学前儿童除了生理上的需要外,还有心理上的多层次需要。因此,幼儿园保健模式由单纯的生理保健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保健模式,必须加强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服务和保育,培养学前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并维持身心的健康。

第三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的含义以及发展趋势

(一)含义:参见教材第8页。应当从以下角度理解:

1、健康教育是教育活动。和一般教育一样,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关系到人们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2.健康教育需要社会行动和行政干预。采取社会行动和行政干预是推动健康教育的良策。

3、健康教育者应先了解健康的决定因素。对当前(也包括将来)影响人们健康和健康相关行为的决定因素,以及影响健康的环境条件有一个基本了解。才能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二)发展趋势(略讲)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内容系统

生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人体认识与保护教育;生活卫生与习惯教育;饮食与营养教育;安全教育;运动与锻炼教育等。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培养社会交往能力;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主要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

以及早期的性教育等。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目标系统

(1)提高学前儿童健康和卫生知识水平

(2)改善学前儿童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信念和态度

(3)促进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和保健能力的形成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促使形成有益于人、社会和民族的健康行为,能保护和增强自身和他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个人及全民族的健康和素质水平。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实施模式

成功的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个方面的健康教育。

从幼儿园来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显性课程就是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社会、科学以及其他有关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和户外活动,进行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可分为创设健康环境和提供健康服务。健康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此外,还应该包括健康和健康教育管理。

从家庭方面来看:家庭健康教育,主要特点是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活动,教育幼儿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 第3篇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受邀参加“2014广东省消费金融服务共同研讨会”。研讨会搭建了开放式的交流平台, 为各方了解、探讨和促进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借此机会, 我与大家分享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试点城市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状况;二是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监管要求;三是广东消费金融建设规划和前景。

试点消费金融公司经营状况

2009年, 经国务院批准, 银监会颁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北京、天津、上海、成都4地成立第一批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城市, 4家首批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中, 除天津的捷信消费金融为外商独资企业外, 其余3家为银行系的合资企业。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开展以来, 充分发挥了“小、快、灵”的特点, 通过与众多商户开展广泛合作, 推出以“无抵押、无担保、审批快”为主要特色的个人消费贷款产品。不但有力推动了零售商销量增长, 也为越来越多的个人消费者提供了专业化金融服务, 满足了其差异化消费信贷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增长, 对我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

4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几年运作, 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内部控制状况及风险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特色化创新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 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主要风险指标符合监管要求, 财务状况明显好转。

据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该行业从业人员922人, 2013年末行业资产总额达109.81亿元, 负债总额83.19亿元, 所有者权益26.62亿元, 累计未分配利润2.05亿元, 同比增长1 245.15%, 盈利水平大幅提升。全行业贷款余额105.5亿元中, 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余额6.84亿元, 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余额98.66亿元, 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48%、93.52%。4家公司累计存量客户数已达53万户, 业务合作经销商家数为3 023家, 除家电和通信数码类 (1 936家, 占比64.04%) 外, 2013年教育机构类增长迅速 (871家, 占比为28.81%) 。

随着业务规模扩大,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消费金融公司整体收益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全行业在2012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的基础上, 2013年盈利大幅增加, 累计营业收入 (含投资收益) 10.99亿元, 主要为利息收入7.65亿元和手续费收入3.12亿元, 行业平均成本收入比明显改善。

截至2013年末, 消费金融公司行业整体不良贷款余额为1.31亿元, 同比虽有较大增加, 但仍符合基于消费金融公司贷款面向中低收入客户和主要采用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方式等特点的风险预期——不良贷款率1.24%, 同比上升0.56%。因平均贷款金融较小, 风险较为分散, 整体信用风险水平仍处于可控范围。全行业整体拨备充足, 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行业发展存在问题和监管要求

从试点情况看, 4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表现可圈可点, 但暴露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一是消费金融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及盈利模式尚需进一步探索建立, 在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开发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特色优势产品、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试点公司在公司治理、内控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三是市场认知度较低, 外部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

上述存在的问题, 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 也有自身的原因。首先, 个别公司尚未脱离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经营思路, 片面追求业务规模, 存在单笔贷款大额化、产品类银行化和欠特色化的问题, 未能较好掌握功能定位、风险管控与业务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

其次, 以小额、快速、无担保、面向中低收入客户为特点的消费金融公司业务, 其风险成本相对较高, 相应地对信息系统建设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公司基于传统零售银行模式初步建立了风控体系, 但各自系统和风控手段在大额消费信贷市场上的运行状况差异较大, 依照零售银行理念打造的风控体系对消费金融市场的适应性普遍不强。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经2014年修订后, 取消了对消费金融公司仅在注册地开展业务的限制, 同时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范围, 将逐步新增12家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公司间在客户、渠道、人才、价格和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将对公司现有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挑战, 对创新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同时, 监管部门将强化消费金融公司小额、分散的监管导向, 以风险为本, 实行审慎监管, 引导消费金融公司发挥特色优势, 加快战略转型, 调整业务结构, 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专业化消费金融服务。我们也将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消费金融模式, 在风险可控、合规审慎的基础上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创新发展。

广东消费金融公司建设规划和前景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逐步扩大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城市范围”和“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消费金融公司”的要求, 银监会在2013年9月公布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范围名单, 包括广州在内的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工作。扩大试点掌握“一地一家”的原则, 加上2010年首批试点的4个城市, 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城市达到14个。此外, 根据CEPA相关安排, 合规的香港和澳门金融机构可在广东 (含深圳) 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因此, 广东省获得3家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名额。

广东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工作, 2013年11月, 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粤调研期间分别与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以及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进行了具体会商, 双方就支持符合准入条件的出资人在广东省扩大试点城市范围内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事项达成了共识。

广州成为试点城市以后, 先后有多家银行和大型企业集团向广东银监局表达过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意愿。广东银监局经过认真研究, 认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符合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的各项条件, 同时在客户、网络、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此, 广东银监局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广州申请设立中邮消费金融公司纳入辖内2014年非银行金融机构设立规划并上报银监会。

另外, 有一家港资银行在深圳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规划已经由深圳银监局上报了银监会。按照CEPA的相关安排, 广东省内还可以设立一家澳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我们鼓励珠海等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市场的原则, 寻求合格的澳门出资人, 发起设立另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目前中国邮储银行正在全面推进消费金融公司各项筹建工作, 遴选合作投资者, 同时通过深入市场和同业调研搭建消费金融业务、IT、风控和运营平台。作为监管部门, 我们重点关注其在零售金融或消费金融领域的业务经验和风控能力, 以及是否具有可支持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经销网络, 并鼓励股权适度多元化。鼓励发起人积极引入具有国际领先的消费金融从业经验、具备风险管理、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优势的全球知名外资金融机构;引入在城市领域具有客户资源优势、全产业链服务和渠道平台优势的消费品零售商和消费服务提供商;引入具有经营活力和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引入具有IT优势和互联网技术优势知名互联网企业。在股权份额方面, 建议给予合理的股权分享, 以更好地发挥所有股东优势和参与管理与经营的积极性和动力。邮储银行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 加强消费金融公司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 找到合适的筹建方案和发展路径, 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全国领先消费金融平台。

广东客户资源丰富, 符合消费金融公司目标定位人群占比高, 客户基础坚实:2013年末广东常住人口1.06亿人,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万元、1.2万元;其中广州常住人口1 300万人,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万元、1.9万元。广东消费环境好, 居民消费意愿强, 人均消费支出占比高: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万亿元, 居全国第1位, 其中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 882.85亿元, 仅次于北京、上海, 居全国第3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8.85%、61.88%。广东对金融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大:致力于构建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和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上述这些有利因素为消费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广东消费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消费金融公司是新生事物, 今天的研讨会为同业间加强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开了个好头, 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野村综合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的经验和探索对消费金融的发展大有裨益。发展消费金融, 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 也是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举措。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的发展, 机会与挑战并存, 需要各方加强合作, 共同参与, 进一步推动我国消费金融公司健康地持续发展。

儿童发展教案第一章 第4篇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讲解,使学生能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教学重点:1.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2.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教学难点:旅游活动的产生。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三次社会大分工与旅行的产生: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分离;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大分工商业、商人与农业、手工业分离。易货贸易的发展使得不同产品之间的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需要了解其他地区的生产和需求情况,需要到其他地区去交换自己的产品或货品,因此也产生了旅行经商或外出交换产品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旅行活动远远不是什么消遣或度假活动,而是人们出于现实主义目的,特别是出于经商贸易、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

三、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西方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客观上为当时的旅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一方面是道路的建设;另一方面是驿站(既有官方的,也有私人旅店)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旅行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本国境内进行的,特别是以较近距离的旅行为主。但也有国际性的长途贩运,大多是贩运粮食、酒、铅、锡和陶器等基本商品,另外还有奢侈品。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绝大多数旅行活动是人们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自发开展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外出旅行的需要。

四、封建社会时期旅行的发展

(一)中国

道路:驰道、直道、五尺道、新道等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驿站:置、邮、驿、亭、站、军台、赤台、水驿、递运所 类型:

帝王巡游:乾隆下江南、隋炀帝下江南、秦始皇东巡 士人漫游:李白、杜甫、苏轼等

公务旅行: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 宗教旅行:鉴真东渡、玄奘取经

第1页

共6页 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考察旅行:徐霞客地学考察、李时珍药物考察 商旅:始终在各种旅行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欧洲 类型:

1、朝觐旅行、宗教旅行:

2、保健疗养温泉旅行 1562年,英国医生威廉·特纳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谈到英格兰、德国和意大利的天然温泉对各种体痛病症有疗效,此举在当时的英国乃至欧洲引起温泉旅游热潮,温泉洗浴成为流行时尚。

3、修学求学旅行

(三)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直接相关;在政治安定、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统一时期,旅行活动便会发展,反之则会停滞甚至倒退。

2、各种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虽然有新的发展和扩大,但是经商旅行仍占主导地位;

3、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村人口占统治地位。农业劳动忙闲有致的季节性特点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在主观上缺乏对外出旅行或度假的要求;

4、就非经济目的的旅行活动,特别是就消遣性质的旅行活动而言,消遣旅行活动的参加者多为王公贵族等统治阶级阶层。其人数不多,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因此其消遣获得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广大劳动群众客观上没有能力参加旅行活动。

第2页

共6页 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

关于旅行与旅游:

(1)目的不同,旅游是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活动;旅行可以出于任何目的;(2)旅游是往返双程,旅行可以是单程的。

一、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进入19世纪的欧美地区,特别是从19世纪中叶起,无论是国内旅游活动还是国际旅游活动都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当时的产业革命的影响分不开的。

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场产业革命与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与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并于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具基本完成。这场产业革命既是生产技术的巨大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它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使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机器大工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并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居于统治地位。

产业革命的出现和完成给当时的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对当时旅游活动的发展所产生的推动性影响主要包括:

1、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从而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发生了变化,即从乡村转移到了工业城市。这一变化导致了人们需要适时舒解紧张的城市社会所带来的身心压力,促使人们产生了回归大自然的要求;这种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对产业革命之后旅游活动的发展是英国重要的刺激因素。

2、随着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产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原来的忙闲有致的多样性农业劳动被枯燥、重复的单一性大机器工业劳动取代。这一变化促使人们强烈要求假日,以便获得喘息和调整的机会。

3、产业革命改变了阶级关系。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并使之成为统治阶级,这意味着社会生产财富不再只流向封建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而且越来越多地流向了资产阶级。这就使得在经济上有条件外出旅游消遣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加。在产业革命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同时,还造就了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不懈抗争使得资本家在增加工人工资以及给予工人休假机会等方面做出让步。这样就使更多的人有条件外出旅游;

4、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改变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技术条件,使大规模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

自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这一技术很快变被应用于制造新的交通运输工具,轮船和火车因此而出现。但是对当时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还是铁路运输的出现。1825年,英国享有“铁路之父”之称的史蒂文森建造的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并不断向更远的地区延伸。

新兴的铁路旅行具有很多优点,其中主要的优点:

1、旅行费用低廉;同时人们不必再缴纳路税。这就使得更多的人有能力支付旅行费用,从而扩大了外出旅行和旅游的人数。

2、速度较快;旅行速度的提高缩短了旅途所需要的时间,从而为人们抽出时间短时外出某地提供了可能。

3、运载能力大;这在技术上使得大规模外出旅游活动成为可能。

4、运营地域和运营网络的不断扩大,加之火车运行速度的因素,使人们外出旅行半径得以扩大。

第3页

共6页 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旅游业的诞生

(一)托马斯.库克的活动 1、1841年组织570人的团体从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全程24英里。这次活动的组织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伟大的创举”,并普遍被后来的人们看作是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人们之所以普遍看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这次活动,并认为起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是因为这次团体旅游活动具有以下与众不同的特点:

(1)这次活动具有广泛的公众性。起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甚至包括很多家庭妇女和儿童。

(2)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这一点可以说是新的旅行社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3)这次活动参加者的规模之大,不仅在当时是空前的,而且此后也不多见。(4)这次活动为以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正式创立打下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但是,由于这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参加禁酒大会,因而实际上并非是单纯的消遣性旅游;此外,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活动也不是出于商业性目的,而是他自己所说的“业余活动”。因此,我们只能说这次活动的成功组织只是为其后正式创办旅行社打下了基础。2、1845年开始商业性旅游业务。1845年夏天,托马斯·库克出于商业性目的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这次活动从莱斯特出发经过若干地区停留和访问,最后到达利物浦。整个过程历时1周,人数为350人。托马斯·库克组织这次旅游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这次组织旅游活动不再是业余活动,而完全是出于商业性目的。(2)此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团体旅游活动都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而这一次则是沿途在多处停留访问并需在外过夜数日的长途线路旅游。

(3)在策划和组织这次团体旅游活动过程中,托马斯·库克沿途作了大量的实地考察,以确定沿途所要停留的地点以及所要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特别是注意了解当地有无足够的廉价旅馆。这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旅游者特别是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旅游团体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4)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其内容为全程活动过程中的有关时间安排、停留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5)托马斯·库克不仅本人担任该旅行团的陪同和导游,而且沿途在某些地方停留和游览时,还聘雇了当地人为旅行团解说和导游,可谓是最早使用地方导游的案例。3、185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从英国莱斯特到法国巴黎参加世界博览会的团体旅游活动。这次活动在巴黎停留游览4天,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世界上组织团体包价出国旅游的开端。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成立;发行代金券,这种代金券被认为是当今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实际上可以说是最早的旅行支票。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世界上第一例环球旅游团,使他的旅行社名声大振。托马斯·库克旅游活动的成功说明了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已经成熟。托马斯·库克组织旅游活动的开展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二)其他旅游组织与企业的出现

英国:1857年登山俱乐部;1885年帐篷俱乐部;

德国:1890年观光俱乐部; 美国:1850年运通公司开始旅行代理业务,1891年发行旅行支票。

到20世纪初,英国托马斯.库克公司、美国运通公司、比利时铁路卧车公司成为当时世界旅行社业中的三大公司。随着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和旅游需求的增大,很多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和旅游设施的建设也相应有了新的发展。

第4页

共6页 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二战后现代旅游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一、关于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纪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二、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人们的旅游活动不仅迅速地重新恢复,而且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战后旅游活动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还是同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战后就整个世界总的政治环境而言,缓和与发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注意相对安定的和平环境,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旅游活动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证。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和社会状况也不断出现新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变化都对战后旅游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地讲,二战以后,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大方面:

(一)旅游需求方面的因素

1、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世界人口基数的扩大为战后大众旅游人数的增加提供了基础。

2、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财富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对旅游活动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起到了重要的刺激作用。

3、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交通工具在性能上的进步和在数量、种类上的发展不但使得人们的旅行时间缩短,也使得人们旅行费用减少。

4、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者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60年代后,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带薪假期,旅游活动作为休闲的重要形式,因此有了时间上的保证。这就使得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增加,外出旅游的时间也得到延长。

5、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战后的城市进程加快,使得人们产生了“城市病”,他们需要定期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使自己疲惫的身体和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这也是战后度假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之一。

6、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自己本乡土以外乃至本国以外的地区和国家的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这种好奇心驱使他们希望有机会,或者创造机会去观察和体验异国异乡。

(二)旅游供给方面的因素

1、政府政策与措施:很多国家的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采取支持的态度和鼓励的措施;

2、景点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 :很多目的地在旅游景点开发和接待设施假设方面做出了努力和投入;

3、便利而廉价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与推广。

二战后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和发展状况证明,旅游活动不仅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而且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第5页

共6页 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一、解放前旅游业的发展

旅行社方面:

1923年8月陈光甫设立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1927年该旅行社编印出版第一本《旅行杂志》;

1927年6月,更名为中国旅行社。该社宗旨:“导客以应办之事,助人以必需之便。如舟车舱之代订,旅舍卧铺之预订,团体旅行之计划,调查游览之入手,以致轮船进出日期,火车往来时间,在在为旅客所急需者。”

旅游资源开发方面:

庐山、北戴河、莫干山、鸡公山等地度假区的开辟。旅游促销方面:国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等。

二、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

1949年,华侨服务社作为第一家国营旅行社在福建厦门成立,主要任务是接待海外侨胞归国探亲和观光旅游。(后更名为华侨旅行社)

1954年4月1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主要任务是搞好政治接待而不在于营利。

1964年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973年中国华侨旅行社总社恢复成立,1974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

(二)改革开放以来

这一时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没有遵循“先国内,后国际“的常规发展模式,而是优先发展了入境旅游。对于国内旅游,国家实行“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的政策。2、80年代中期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这一时期国家的政策是:“因地制宜,正确引导,稳步发展”,90年代以后,进一步转变为“积极发展”。这一时期,三类旅行社同时发展。1991年我国明确将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3、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1997年中国处境旅游市场形成。中国旅行社业经营的生产格局全面改善。

第6页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一章 第5篇

——缔结婚姻

第一节

择 偶

一、择偶标准的时代变迁和基本特征

(一)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

(1)中国封建社会婚姻的基本形式和规则就是门当户对。(2)对方的品行、情感、年龄、容貌。

(二)新中国成立至今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化

家庭成分、政治出身占主导——文化与经济并重——经济压倒一切——多元结构。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家庭出身、政治身份 “文化大革命”:政治标准

“文化大革命”后期:政治因素;文化、经济因素

2.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 “文化大革命”后:知识分子

改革开放后:经济收入、外表

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经济因素、个人年龄、身材、容貌、权势 4.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情感、品质、能力、经济收入、物质条件、教育程度、职业声望、容貌长相。

新中国成立以来,择偶标准从政治、家庭背景优先向物质心理需求为重转移的现象。

(三)未婚青年择偶的基本原则 1.择偶标准应多元性、综合性

2.在择偶中应正确理解和遵循“门当户对”

积极看待门当户对:家庭背景、文化水平、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等基本相近,双方容易彼此适应、互相协调、有利于家庭和谐、稳定。

二、择偶与家庭的人际关系

P47,乔题、巴斯、费舍、李银河择偶标准(了解)总体归类为:心理、人际关系、社会性因素。

(一)择偶理论的人际关系因素分析

1.历史前例理论:心理学平衡理论、降低不确定性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压力说。

2.引导择偶理论

(二)择偶对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家庭人际关系:是指生活在一个家庭人的各个成员之前的关系。

家庭人际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的区别?

1.家庭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发生的根据不同。

2.表现出其他社会关系所不具有的物殊相互行为,以婚姻、血缘为纽带,成员之前有密切的感情联系、经济联系、法律联系。3.以代际关系为层次,具有连续性和承先启后性。4.比其他社会关系更密切,影响更深刻。5.受法律和伦理道德影响较深,规范化程度较高。

第二节

组成家庭

一、结婚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一)结婚的物质准备

1.物质准备的必要性

结婚的物质准备包括两方面:做好举办婚礼、构筑“新巢”的经济积累;做好保障和改善家庭生活的能力准备。

2.结婚物质准备的基本原则:

(1)发扬自立精神

(2)讲求必要性

(3)量力而行

(二)结婚的心理准备

1.结婚的心理准备的必要性 2.结婚的心理准备的主要内容:(1)自我意识的成熟

(2)认识的成熟

(3)感情的成熟

(4)情绪的成熟

3.结婚的心理准备的基本原则(1)适应角色的转换

(2)包容和接受

(3)责任

二、我国现代婚姻观的变化及其对学前儿童家庭的影响

(一)经济体制的变化与婚姻观

(二)城市化程度与婚姻观

(三)高离婚率对学前儿童成长的影响(心理、行为、学业、健康、人际关系、婚恋观念等)

1.离婚家庭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影响(抑郁、憎恨、易怒、自卑、多疑、嫉妒、胆小、孤僻、情绪不稳定)

2.离婚家庭对子女道德观念的影响(扭曲的道德认识,造成自身伦理道德沦落)

3.离婚家庭对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阅读、拼写、数学等成绩较差)

4.离婚家庭对子女身体健康的影响

(四)伴随离婚率的升高,再婚人数逐年上升

1.再婚后子女可以享受到更多关爱 2.再婚后的子女教育问题突出

第三节

美满婚姻与学前儿童的成长

(一)夫妻相处的基本原则

1.平等相处 2.关心、体贴 3.宽容、体谅 4.保持夫妻角色转变的弹性 5.设定适当的界限

(二)夫妻相处的艺术

1.学会欣赏对方,善于幽默

2.彼此要信任、慷慨和宽容,要有责任心 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保持平等的独立性,距离产生美,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自由的

5.保障相互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6.学会互相鼓励与欣赏

7.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善于取长补短 8.夫妻之间学会难得糊涂

二、美满婚姻的基本条件

(一)物质条件

(二)家庭的和睦相处

(三)感情基础

(四)遵守夫妻相片的原则,学会夫妻相片的艺术

1.距离产生美 2.学会尊重 3.学会宽容

三、婚姻幸福感与子女的教育

(一)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家长是关键

1.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在家庭中不断地健康成长 2.健康、快乐的家庭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二)孩子是模仿大人的行为、在体验中学习成长的(三)和孩子一起走向卓越是智慧父母的明智选择

上一篇:旅游者道德弱化及其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下一篇:2024年师德师风自我提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