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课感想与收获

2024-06-05

马原课感想与收获(精选9篇)

马原课感想与收获 第1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加深了我们思想的深度,我们可以了解、学习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高、望得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现在虽然即将结束对这门课的学习,但我仍会在课下抽出时间继续深入学习。因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在于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确令我受益匪浅,它让我让从昏昏噩噩的大学生活中重新振作起来,从今以后我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去。

我们现在的年龄,处在一个很尴尬的时段,除了理想以外什么都没有,又想做一些事情。很纠结,很不爽。但无论如何,人生就是这样的,谁都会有这样的阶段。马克思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啊,好事多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门课真的让我豁然开朗了很多,不只是教给我了一些哲学思想,它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开始认认真真的去思考了。

马原课感想与收获 第2篇

第一部分:哲学与科学

既然说道哲学和科学的联系,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1)哲学:研究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学说

《辞海》上的定义是这样的,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定义一直存有争议,这个领域随着历史而不断地扩张,且根据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问题兴趣而改变着。一般认同哲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张、命题或理论。

黑格尔——“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起飞。”

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比喻哲学,意在说明哲学是一种反思活动,是一种沉思的理性。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薄幕降临时悄然起飞。特点:形式化,抽象性,概括性,理论性。(2)科学

百度百科: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辞海》: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

特点:

1、“经验的、归纳的”;

2、探求因果必然联系;

3、确定的、可证伪的。

第二部分、哲学对科学的影响

一、哲学是科学的历史前提和逻辑前提。

哲学本身就出于人类爱智之天性,是人类从蒙昧无知时代进入自觉无知时代的产物。

科学的产生则源于哲学的发展,有人说科学曾胚胎、成长于哲学的母腹之中。当人类的学问(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知识又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即人类终于又意识到了自己以往所知并非实知,人类遂变得好实问实学了,由此人类开始有了实事求是之学,既科学。无论是孕育还是分化,哲学和科学都把自己的活动理解为一个无有穷期的过程,这是哲学与科学的共性所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故也可以说,哲学是道学,科学是器学。由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是先有哲学而后有科学,它们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先后阶段。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上的先在者亦必是逻辑上的先在者。故在科学与哲学并存的历史条件下,哲学既是科学的历史前提,也是科学的逻辑前提。(换页)

二、哲学对科学有指导作用。

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有两种情况:积极的指导作用和消极的指导作用。

对科学起积极指导作用的哲学,首先是唯物主义哲学。被后人称为“自然哲学”的古希腊物理学,是西方科学的原始形态,它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动力和观念基础是朴素唯物主义。显然这是哲学对科学所起的积极指导作用。

而唯心主义则指导人们开展对人类心灵活动的研究,使他们离开古典物理学研究的轨道,这对于古典物理学的发展来说显然具有消极意义,是为哲学对科学的消极指导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对人类心灵活动的研究,却使古希腊智者的论辩术最终发展成为逻辑学,到亚里士多德时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备的三段论逻辑体系,这个逻辑体系后来一直是人们探索现实世界的重要的认识工具,对于人类的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由此可知唯心主义对科学的指导作用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可见,哲学对科学的指导作用其实具有双重性,其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乃是相互交织,难以剥离的,对一门科学有积极的一面,对另一门科学就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可谓此消彼长。(换页)

第三部分:科学对哲学的影响

一、科学进步丰富和完善了哲学研究的内容

(一)现代科学的新成果, 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命题、某些结论, 还需要不断地用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来检验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例如,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新成果, 从各方面证明了整个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换页)

(二)现代科学的新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首先, 现代科学成果丰富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范畴。其次, 现代科学成果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再次, 现代科学的成果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换页)(三)现代科学向哲学提出了许多有待深化研究的问题。现代天文学发现了许多现象, 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说, 它涉及到宇宙无限还是有限的问题;现代物理学已经深入到基本粒子内部, 提出了夸克禁闭这类世界是否无限可分的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向人们提出了诸如电脑能否完全模拟人脑, 机器人能否像人一样有形象思维能力, 是否有感情和意志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提出的新问题, 才能促进其内容的日臻完善和发展。(换页)

二、科学进步促进了哲学方法及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一)科学进步决定哲学方法的发展

古代的科学水平极其低下, 物质技术手段也极为落后, 这就决定了当时的科学认识方法具有直观性、朴素性和猜测性。这种方法限制了人们对事物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

近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 经典力学是当时最为显著的成果,对整个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科学中所运用的实验研究方法, 实质上是一种单纯的典型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就决定了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方法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典型化分析方法也明显带有孤立性、静止性和片面性等历史局限性。这种方法对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给人类的社会实践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代科学整体化趋势, 使不同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 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 科学的这种性质及与之相联系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 就决定了现代哲学方法, 带有一定的经验性、模糊性和有限性等特点。总之, 科学方法的功能决定了哲学方法的功能, 而科学方法的历史局限性必然使哲学方法带有其历史局限性。(换页)

(二)科学进步决定哲学研究方式的转换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 出现了社会科学数学化的新趋势, 从而引起哲学研究方式从传统的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马克思指出: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 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实践证明: 把数学运用于各门科学,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而且是社会科学实现手段现代化, 增强社会科学研究实用性的重要途径。

目前, 关于哲学数学化的问题争论较大, 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两种倾向: 一是否认哲学数学化。这种观点认为, 哲学具有最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启迪性, 哲学语言不能完全精确化, 它必须借助深厚有力的语言来表达, 如果将哲学数学化、精确化, 就会混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二是夸大哲学数学化, 抛弃了辩证法。加拿大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马里奥.邦格主张: “几乎任何哲学----都可以使之精确化和明晰化, 即能够借助逻辑和数学概念重新加以表达。” 上述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诚然, 哲学思维不可能完全以数理逻辑和数学中某些表述的标准来衡量, 哲学的结论一般地不被完全量化, 但哲学语言及结论并不完全排斥精确化。哲学数学化的特点在于: 将数学的量变关系及数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哲学, 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 更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

马原课感想与收获 第3篇

本书著者所依据的主要资料来源为满铁资料和上世纪30年代前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的成果。在本书之前,对于中国近代农村社会的研究大都有着神一般的规律,即自中国开始与西方通商以后,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恶化,农民受到集镇上的富有阶级残酷的剥削,由于这些原因,农民失去土地,债务增加,佃农数量上升,中国农业在这一时期之所以不能够有什么发展,是因为农场太小,农村人口太多,小农阶级太保守落后,不能掌握新的耕地方法。[1]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近代的中国农民是最贫穷、最愚昧、最无知的社会群体。

在这样的认识下所表现出来的是两种极端,一是由一种他们一直受剥削的无可非议的感觉引起的同情,另一端是是在断定农民太无知太可怜,不能改善他们状况的基础上产生的蔑视。因而,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土地制度发展的理解,实际是一种对于农民应该怎样行为和组织农业生产的不同观点的混杂物。然而,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近代农村发展的应该是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农村财富的生产及其分配,这些关系的各方面的变化引起了一个独特的农村崩溃趋势,使中国不可避免地向土地危机接近。[1]在此书中,著者放弃了以往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认识,通过资料的深入分析发现华北的农民经济其那个时期却了显著的成就,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条件下养育着膨胀的人口,为不断扩大的城市经济提供了劳动力,向城市输送了粮食和工业用作物。同时,著者也认识到由于缺乏任何促使农业技术迅速进步的制度,使得这一时期中国农业的进步只不过是最低程度的。

事实上中国农民是有理性、有远见、有知识、有经验的。近代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中国的农民依靠自己的勤劳、自己的节俭、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远见在贫瘠的土地上,不但维持着自己的生计,还要为城市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粮食和农业作物。而这些,长期以来却被人们所忽视。

关于生活水平的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学界所争论的问题,在学界一直存在着悲观派和乐观派。本书著者应属乐观派,他们认为近代中国的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降到让人们无法生存的地步,相反地他们的生活水平长时期以来一直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可以维持基本生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上升。悲观派则认为,中国人民在外国列强、本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已经没有办法再生存下去,因此革命成了中国当时唯一的出路,中国人民只有起而斗争才能生存。但笔者认为,生活水平问题的讨论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关于生活水平的标准学界仍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同时,中国地域广大,各地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原有水平也有较大的不同,也使得在讨论生活水平这一问题时难度加大。因此,在讨论生活水平这一问题时,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进行个案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关于土地所有制问题,长期学界认为近代中国的土地所有制导致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和平民的缺地和无地,进而阻碍了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然而本书对华北的个案分析却发现,近代中国农村中存在的土地所有制并没有让原本极不平等的土地分配更加不平等,相反,土地的所有权不是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向更加平均的方向发展。这是学界长期以来都没有看到的。

参考文献

马原课感想与收获 第4篇

摘 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改革,通过实施我们团队自身申请的“电动式自动化轴承起卧椅的自主创新与研制”项目,完整的经历了“想法—CAD图纸—模型—实体”过程,增加了学生时期的阅历、经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科研素质,对小组成员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团队协作;感想

1 概述

为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教育部下大力气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相关制度。

目前,对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推动各地各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要求、实施路径。

事实证明这项改革卓有成效,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9339项,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20345人,投入项目经费共计4.98亿元。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有1878所高校的5.7万余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万余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高校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

结合自身参加国家的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分享一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前中后期经验与感受。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电动式自动化轴承起卧椅的自主创新与研制”。(项目编号201510425021)

2 创新项目介绍

一年前我们小组怀揣着一个梦想走在了一起,起初或许只是对新事物好奇,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并没有满意的思路。在一次组员会议上,本着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谋取便利这一思想,我们的想法才从无到有,并且逐渐完善。我们发现特殊群体尤其是老年人腿部肌肉松弛难以从座椅上站起,于是我们便想着研制一种方便老年人站起的电动椅。就这样我们小组一路势如破竹,从竞选的五十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当时我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正是由于项目来自于我们小组的想法,我们课题组便增添了许多难度,没有研究生学长的帮助、缺乏老师与学长以前的研究基础。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头开始,并且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

同时我们先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们小组的优势劣势。优势是:项目可以为特殊人群解决起行不便,想法新颖;该项目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可以实现;项目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急需实现。劣势是:学生题目自拟,可利用的资源少;成员资质浅,缺少经验。

继而我们采用各尽所长的特色分工方法,充分利用小组中各个成员自身的长处,制定了相应安排,使得成员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思维细腻的成员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当前关于本项目的进展、获取知识能力强的成员在图书馆借阅与机械座椅有关的文献进行学习、善于交流的成员联系老师与学长取得外部的帮助。

后面的两个月里,在我们小组兢兢业业的工作下,课题有了初步的进展,我们已经有了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能力,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做到将项目提升到国家级。

3 收获与感悟

在我们小组有这个想法的初期,只是简单的认为有了这个想法就能够将其实体化。然而在我们之后的进程中我们意识到由想法到成果要经历“想法—CAD图纸(三维图纸)—模型—实体”这一过程。这无疑打消了我们部分积极性,而在由CAD图纸转化为模型这一过程中,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材料与设备,也不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几经波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小组借助了乐高ev3模型模拟了座椅,使得我们的模型得以改进与完善。

3.1 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理解

对于本科生来说大学生创新与大学生挑战者杯是我们科技创新活动最有效也是最有价值的活动,我们小组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经历了“申请项目—校级大创项目—国家级大创项目”的过程。在项目初期我们一起有过梦想,中期一同挑灯夜战,后期同时分享累累硕果。大创项目不仅使我们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厚积薄发,也让我们在小组的合作中相辅相成,在老师的教诲中耳濡目染。

3.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本科生的积极影响

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个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加本科生的阅历、经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本科生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本科生的课余生活内容。

4 结束语

经历了为期十八个月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我收获很大。我认为参加创新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得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总而言之从创新项目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②提高探索创新能力;

③开发了综合分析思维;

④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⑤为今后的学习以及就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社会上的高学历人才已经比比皆是,所以要想从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的从平常生活中磨练自己。而参与创新项目,正好可以提高自己,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当今国家需要全面人才,我们需要不懈努力,才能跟随潮流,才能将自己的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马原课感受 第5篇

在短暂的七周的上课过程中,我不仅仅从赵老师的激情讲授中学到了有关哲学、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知识,更从老师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介绍以及自己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抨击中触摸到了老师内心的正义感、老师对人生的理解以及老师迫切希望我们读懂人生的真谛,读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清华人的愿望。我也在这短短的八周内体会老师的话,思考人生,思考老师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对他不满的诸多社会现象进行慷慨激昂的批判。这八周学到的最重要的不是老师上课讲授的知识,而是从老师的话语,从老师的语气、神态、思想中体会老师对于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生的理解,从而在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产生启发。赵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课时老师讲到一些不好的现象时就会情绪激动,不过着也正吸引着我去思考我们这些学生是不是也需要认真思考人生、社会,去批判一些东西,倡导一些东西。

所以我想就老师对知识分子的良知的探寻的思路上做一些探索,看看当今知识分子的良知究竟为何物,当今知识分子的良知为何丧失。

《江南时报》(2006年02月05日 第二版)刊登文章《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在哪里?》征讨连日来各大学教授、学者学术造假现象。文中对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进行了深刻拷问:我们有些知识分子乃至高级知识分子,实在是不争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学术剽窃弄得“风声鹤唳”,让有些知识分子觉得“草木皆兵”,仿佛一个个“大耳百姓”天天都在盯着他们,稍有点风吹草动,便弄得满城风雨,不,弄得满世界都知道。可这又怪谁呢?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学术造假以及剽窃行为,让像我这样连低级知识分子都算不上的人也感到脸红,不能不感慨系之;不少人如今没了羞耻感;常言道:盗亦有道。这是说,即使是江湖之人,也还是讲些“规则”的。文章认为,如果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居然也不能坚守道德最后防线,让我们这些百姓该把希望寄托在什么人身上呢?

再来看一下王力雄先生对知识分子的看法。《东方》杂志1993年发表了王力雄先生《渴望堕落》,王对知识分子的痞子化现象进行了犀利的讨伐。王先生所举知识分子的罪名,多是从价值观或者道德方面来说的;现在一些知识分子放弃了道德职守,摆脱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正在“痞”下去,具体的表现是言语粗俗,放弃理想,厚颜无耻,亵读神圣。中国知识分子经受几十年“改造”,只在八十年代有过短暂的地位上升,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摆脱“被改造者”或意识形态“驯服工具”的角色,被扭曲的人格也未来得及舒展,很快又面临新的失落。他们习惯的是以“道”取“利”,几千年的中国士阶层都如此,即使在被改造时期,只要顺应当时的“道”,也能得到相应的“利”.然而现在,“道”却成了获“利”的障碍,以“道”为本的他们自然也就成了失“利”者。短暂的上扬只能把再次失落对比得更强烈。

中国知识分子一向以“死要面子活受罪”出名,有时甚至到可笑地步。长期生活于贫困使人易向金钱倾斜,面对社会转型,他们内心的欲望早已耸动燃烧,迫切期待投身于利益场的角逐。然而他们过去的角色——无论是作为历代道德的养育者和守护人,还是作为后几十年的道德受难者,都决定他们的道德遗传之深,即使仅剩“面子”,也极难摆脱。

知识分子以无耻告别了羞耻。……

知识分子的罪名还有很多,网络上也不乏对知识分子的口诛笔伐:同类相残(文人相轻),内心压抑,口是心非„„

王先生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说到: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本已百孔千疮,若是唯一担负对其进行重建、更新和修补之职能的知识分子放弃坚守,自甘堕落,并且再“反戈一击”,对于未来危机,中国知识分子恐怕是难以推脱自身责任的。我不同意王先生说的“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本已百孔千疮”,因为现实并没有文人想想的那么严重,但是我非常同意后面的一句话,构建中国社会的精神结构,应对未来危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各种媒体对知识分子的良知的拷问遍地都是,众多名家也对知识分子的现状有各种评价,我认为当今知识分子的现状参差不齐,好的,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引领了正确的社会风气;不好的,剽窃他人成果,成为学术界、社会上的蛀虫,败坏社会风气,吃社会主义粮食却不做实事。

知识分子究竟堕落与否,究竟好坏,根本在于对人生良知,人性利益的理解,如果知识分子对金钱、对生命有正确的价值,把学术当成自己的使命,把取得成果视为荣誉,就一定能从人堕落的本性中振作起来。反思刚解放时的一帮知识青年,如邓稼先、王淦昌等在没有任何外国援助的情况下靠人工计算,在生活、科研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完成了外国人看来不可能万成的任务,在两年多时间内研制成功了原子弹,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愿以身许国!”王淦昌说出了当时参加“596工程”所有科学家的心声,在这个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严峻时刻,他们责无旁贷地挑起了历史的重任,原子弹工程是国家最高机密,参加研制工作的人都必须断绝同国外的一切联系。因此,王淦昌等人从那时起就神秘地“失踪”了,他化名为“王京”。为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这批高级科学家隐姓埋名十几年,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牺牲。邓稼先不幸因为受到过量核辐射,死于辐射病。当年参加原子弹研制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受到了一定的核辐射。而反观当今知识分子,有多少人在丰厚的待遇中,在优良的科研条件下却多年没有实在的科研成果,反而抄袭他人成果,为了评教授、副教授而写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文章。对人生价值、对金钱意义的错误定位导致知识分子不以报国为目的,而以追求个人生活美好为目标导致了现在知识分子的堕落。

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给当代知识分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知识分子作为社会发展的代表和主力军,在民族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发挥出积极作用,要把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的知识分子精神发扬光大。就像江泽民在1990年5月3日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我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在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国防、外交等各条战线和各级党政机关,在城市、农村特别是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的边疆、山区、沙漠、海洋,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事业方面,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方面,在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安全方面,知识分子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大家知道的,我国原子弹、氢弹、核潜艇、人造卫星的研制,最近长征三号火箭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成功,还有南京长江大桥、葛洲坝工程、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设计和建设,高温超导的研究,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等等,都凝聚着我国科技人员的智慧和劳动,都是我国人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巨大成就。在知识分子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物。他们有的曾在旧中国饱受磨难,有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由海外归来的,有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培养起来的。他们真正是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脊梁。最近,“奋斗者的足迹”知识分子报告团在北京等地讲演,事迹感人,在广大青年和人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召唤着我国知识分子大显身手。我们希望,广大知识分子继续积极地投身到这个伟大事业中去,创造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代表着民族精神发展的方向,我们不能坐视知识分子如此消沉堕落下去,这个时代 需要呼唤他们的回归。只有唤回知识分子精神,才能拯救民族精神,才能使这个利益分化的社会具有坚强的凝聚力,才能使社 会的发展沿着一条冲突最小的路径前进。

真正的知识分子首先要做到具有自由的精神、独立的人格。我们把一个人看做知识分子,就因为他有这一点理智的信仰,靠着头脑中那尊思维之神的鼓励,能够在世俗潮流的冲击中站稳双脚,不为所动,当整个世界都被利益的墨汁染黑了,知识分子的心灵还要依然保持纯洁。

同时,真正的知识分子要能够而且必然地承载着社会道义和良心。基督教创始人对他的门徒的嘱咐实际上也完全适用于学者:你们都是最优秀的分子,如果最优秀的分子丧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么去感召呢?如果出类拔萃的人都腐化了,那还到哪里去寻找道德善良呢?所以,知识分子应当代表着社会公正的力量,学会拷问自己的灵魂,学会为对别人的不公平向自己控诉,为陌生人的冤屈而控诉,为社会良心的沉默而控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推进社会、伸张正义。

我喜爱的马原课 第6篇

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却不是首先来自于十月革命的故乡苏俄。

二十世纪初,一艘来自日本的船缓缓靠岸,停在中国漫长海岸线的一角,船上下来几名学生,携带几本日文书籍;与此同时,来自法国的留学生同样将几本书带入中国。由此,中国革命揭开新的篇章,将有无数人为这几本书上承载的思想文化献出生命与热血,至死不悔。

马克思主义就此传入中国。

生在中国,这片曾被战火和先进思潮洗礼的国度,马克思主义就如春风,拂过神州大地的每一寸肌理。不管你是否经历或者知晓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管你是否接受过中国的教育,只要生在中国,潜移默化地,你就受到马克思主义春风化雨般的影响。

但是,敢问一句,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在开始马克思主义原理这门课之前,我只知道马克思主义,仅仅只是知道马克思主义,你要问我它是什么,我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他们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创造者。

这是我可以从课本上得到的答案。那么马原课是否如课本一般刻板沉闷呢?

一位银发相间,戴黑框眼镜的老教授,穿着板正的中山装,坐在讲台上讲马克思主义枯燥的理论,底下学生昏昏欲睡。这是在马原课开始之前我想象中的课堂情景,也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这类课程固有的刻板印象。

而事实上,当我走进这间教室,进入耳畔的是马原老师富有磁性的声音,如海洋一般广阔,这应该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特质,吸纳包容。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你可以看到历史中鲜活的生命在挣扎,在奋斗,在大放异彩;你可以感受到激昂的思想文化碰撞出怎样闪耀的火花;历史与现实交融,什么叫以史为镜,什么叫不断重演的历史,在这里,你可以一一找到答案。

一堂课,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枯燥讲解,但是潜移默化中同学们就明白了什么叫做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课本上那些死板的理论无关,马克思主义存在于历史,存在于现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

那么,马原课上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呢?

马克思主义是一条路,一条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亿万同胞用鲜血与生命走出来的路,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的揭示,是紧贴人类生活而存在的,是完完全全为了全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存在的,只有紧紧跟随这条路,才能迎来全人类的幸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

从学术上来说,这样的理解或许不够准确,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就已经够了,只要守住马克思主义的底线,跟随社会的变化不断变通发展,就一定能够走到实现全人类福祉的目的地。

马原课不仅是带领同学们领略马克思主义风采的一门课,更是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门课,试想一下,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中国未来该是什么样的风采?作为即将担当起振兴民族与国家重任的我们,该如何指点我们的江山,描绘新时代的蓝图?

感谢马原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形式自由,内容丰富的马原课堂顷刻成为各路思想激荡交流的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发言和畅想,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融入历史,融入现实,也融入未来。

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分学生与老师,见解不分对错与好坏,大家只是在就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而且往往每节课都会有那么几个同学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这种开放的思想交流与辩论,也是大学的精神所在,课本上的知识禁锢不住同学们思想的迸发,历史仍在继续,现实不断深入,未来并不遥远。在这样的课堂上,总让我恍惚之间仿佛看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学生们的慷慨激昂,爱国无畏。这是青年,这是大学,这是大学青年的国家与未来。

这样的马原课,怎能不叫人向往?马克思主义,以这样一种课堂形式存在于大学,是其之幸,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能进一步丰富它的内涵,也进一步使其深入人心,扎根人心。

不得不说,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幽默的话语,以及同学们激情彭拜的思想碰撞,所有的这些,颠覆了我对马原课的刻板印象。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并在课本上占有一席之地,源于它的正确性和有用性,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理解与运用。禁锢于课本,被条条框框封住,往往让我们丢失了学习知识最初的目的,而作为概括性极强的知识,就像马克思主义原理,它概况了整个社会以及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如果我们单单从课本寥寥几字去参悟,可能很难理解,更别说运用了。这时候对于这类知识就需要比较开放和活泼的形式,马原课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存在于课本上的知识是死的,但是存在于老师和同学们脑子中的知识却是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部分活的知识充分调动起来,互相交流和切磋,进一步加深对它的理解与运用。

马原课论文大作业 第7篇

生命是地球的奇迹,当我们仰望星空,心里的唯一活动就是敬畏自然。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上欣赏了纪录片《家园》后,我马上联想到的就是美国国家地理的另一部纪录片《人类消失之后》。如果地球上的人类都消失了:第一夜,灯光熄灭,黑暗降临;六个月后,猎食动物回驻城市;25年后,乡村抹掉人类所有痕迹,低地城市被淹,摩天大楼千疮百孔,动物生机勃勃;千年之后,城市无法辨认,与自然融为一体。

对于绵长的地球历史来说,人类也只不过是个新近出场的不速之客而已。我们看来浩浩荡荡20万年的人类进化史,在40亿年的地球演化史面前简直微不足道。庄子曾经因大小之辩慨叹过人之一生须臾,但在地球面前,每个个体的生命长度直如弹指一瞬。人类文明的诞生、消亡,不过尔尔。

但想想就可怕,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没有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他们为了眼前私利,将大自然积淀了千百年宝贵财富毁之一空。人类为了所谓社会的前进、文明的进步,恣意破坏地球的地貌和脆弱的生态。过去50年,我们把自己的岛屿地球所做的根本改变比过去20万年都要多。

想来人类的所作所为还真是僭越!运用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不是神创的,因此也不存在人的行为触犯哪位神明的意志。但根据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具有普遍性,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的索取,终将反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让人类自食恶果。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人类迄今还为自己建造的庞大文明而沾沾自喜,为个人、家庭、国家这些人为划分的种族单位而蝇营狗苟。我们能平安渡过近50年几乎就是一个奇迹,未来50年,如果我们不能及时作出改变,最后将被无情抹灭,然后地球这颗奇迹星球重新建立生命的循环,就像《人类消失之后》里,只要万年,地球就可以完全地抹掉人类存在过的痕迹。

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之下,人类社会的前进脚步越走越快。但科学只教会了我们如何建设人类的物质文明吗?在哈工大这样的工科院校里,我们教师、同学们传承着各个行业里生产、制造、建设的高精尖技术,但我们掌握如此先进技术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我们应该以辩证统一的观点去看待我们所持之物。我们在学校学习科学技术好比学着使用一把刀,当我们用它治病救人,它就是一把积善扬德的手术刀;当我们用它屠戮生命,它就是一把十恶不赦的杀人刀。科学技术本身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它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但一些诸如人口问题、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引起的。面对当今世界饥荒犹存、战火频仍的局面,我们今后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有责任去引导资源之流,让科学技术温和地发出光和热,让饮用水更易得,让谷物长遍贫瘠的土地,让战火从此熄灭在大地的尽头。科学技术只有把人放在第一位,关心人本身,关心如何组织资源和能源去解决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才能保证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而非沦为撒坦的屠刀。更进一步,如果科学能推动生态工程,在技术上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新能源,在体制上能为城市规划、交通梳理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那么生态重建工作就将事半功倍。

如果之前的社会发展观中,人们总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隔绝开来,以为追求物质生产的富足,不计后果地采集地球资源,那么近年来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也让许多人看到了帷幕后的危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环保组织成立起来,让更多人了解环境问题,拉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每个人行为的总和推动着历史向前发展,只要能号召每个人关注环境问题,为环保行动起来,那么地球恢复美丽容颜将指日可待。并且解决当今地球面临的生态问题也需要人类社会中的每个个体的参与,如若不是所有人劲往一处使,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也很难掀起时代的浪潮,在辛勤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人类重建生态文明之路上,人民群众走在道路的正中央!

马原课感想与收获 第8篇

———刘悦悦 (2011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

作为U-S合作模式全程实践教学的第一批受益者, 通过U-S合作实践教学, 我们提前接触了我们将来要面对的职业, 并对这一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比较清楚的定位, 为以后职业的选择打下基础。我希望U-S合作模式可以扩展到更多的相关专业, 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 帮助他们更早地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薛蓓 (2011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

幸好, 学院有U-S合作模式全程实践教学, 让我对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很早就有了全新的认识。保育员不是只管孩子的吃、喝、睡和环境卫生, 还要在处理紧急情况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具备严谨的思维。

———张津津 (2011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

对U-S合作, 我在3个方面感受深刻:一是我对幼儿园的了解更深入, 对未来也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不至于迷茫。二是全面了解了幼儿园有关的工作内容, 不仅包括幼儿教师, 还包括保育员、教导主任以及园长的工作任务, 增加了我的见识, 让我未来的工作前景不至于单一。三是学会了对孩子天使般心灵的识读。

———蔡培培 (2012级学前教育本科1班)

在实习中, 我发现了自己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在语言方面, 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强, 综合概括能力欠缺, 语速、语调、语感掌握还不够好, 语言不够童化, 与孩子的交流不够畅通。在教育教学方面, 专业知识的运用未能娴熟流畅地发挥, 教学游戏活动不够新颖。

———张臻 (2011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

我以前比较注重有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国内外幼儿教育研究理论的学习, 常常忽略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关注。通过见习实践, 我发现训练幼儿的生活规律、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及自理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门值得重视的学问。

———王孟霞 (2012级学前教育本科1班)

作为实习生的我, 自身的经验是不足的, 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的问题往往不能做出有效的回应。例如:有的小朋友问一些比较极端的问题,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利于他们的成长, 所以我需要多听、多看、多反思、多积累经验, 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

———梁晓玲 (2012级学前教育本科2班)

虽然我们每次见习的时间不长, 但收获很多。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提出中小学要有专门的咨询室, 配备专职心理老师, 每周都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课, 但许多学校都没有真正重视起来, 以致心理健康课程根本没有收到它所预期的效果。中小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升学考试、各种竞赛压得学生们直不起腰、喘不过气来。各种压力的积压, 让他们备受煎熬, 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如果不及时得到解决和释放, 不但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 还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通过这些见习实践, 我进一步了解了我所学专业的用途, 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规划。

———谢玉芳 (2013级心理学本科2班)

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结束了, 时间虽然不长, 我却受益匪浅。见习的日子, 每一天都是那么有意义、有收获。教育见习给了我深入小学校园接触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机会, 填补了我对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环境再认识的空白;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光荣, 同时也体会到作为老师的辛劳。见习的过程是幸福的, 从陌生到熟悉, 从茫然到清晰, 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小学教师的信念。以后我会更认真地学习、实习, 更努力地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 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全力以赴。

马原,与文学“纠缠” 第9篇

如果不是几年前的一场大病,与死神擦肩而过,自上世纪90年代便退隐文坛的马原或许不会回来写小说。他现在身体不如以往,伏案写作长篇的体力已经丧失,创作方式变成了口述,由旁人帮忙敲到电脑里。自2012年带着长篇小说《牛鬼蛇神》重回人们的视野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马原又完成了新作《纠缠》。这个故事与遗产纠纷有关。马原说,自己是在骂当下这个高度利益化的糟糕时代——时代问题成了他新的创作灵感。

“上帝的手抓着我的手在写”

虽然有20年没有写小说,但没人会忘记马原是小说家。1982年,29岁的辽宁青年马原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海边也是一个世界》,此后,《冈底斯的诱惑》、《虚构》、《上下都很平坦》等,这一系列小说对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原也被标记为“先锋小说家”。

那时的马原还在西藏工作。莫言曾对他说,“去西藏是你的幸运”。在那里,马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奇、神迹。这些东西在西藏几乎俯拾皆是,让你忍不住想用某种方式表达。马原的表达方式是写作。他说:“是上帝的手抓着我的手在写。”史铁生也曾说马原的作品“犹如神助”。

在西藏生活了7年之后,已经成为著名小说家的马原离开了那里。在文化人中间,这位来自西藏的作家多少有点神秘。李洱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一次见到马原时,发现他的裤腿一长一短。马原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他要过河,先脱了凉鞋,一只一只扔到河对岸,自己蹚水过去后,发现两只鞋整整齐齐摆在那里。“我想马原裤子穿成这样,鞋也能扔成那样,确实是有些神的。”李洱说。

1991年,马原称自己写作能力趋于贫乏,慢慢淡出文坛。人们觉得马原的不写或许跟离开西藏有关,而更大的背景是下海潮——小说不再热门,他跑去搞影视、做房地产,到大学当老师。他告诉学生们,时代换频道了,写小说挣不了钱。这时的马原,彻底平凡、世俗了。他甚至提出了“小说已死”的说法。

不过马原在商业上的天才却显露出来。他的朋友龙占川回忆说,马原在1995年就建议他做房地产,还提到过饮用水的生意。后来,他请马原当自己公司的执行董事,负责北京一个别墅楼盘项目,结果大获全胜。

羡慕大仲马有那么多读者

5年前的一场疾病,让马原重新审视生死这一命题,并开始了中断20年的小说创作。“如果不得病,我想余生不管有多长,我都不会有今天这么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抓住属于自己的时间太难了,大部分人都在迁延时日,把一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当做最重要的事。这次面对生死,我收获了一本小说。”

马原所写的那本小说与“鬼”有关,名字叫《牛鬼蛇神》。“鬼”就是身上的病灶。书中那位叫大元的主人公也写作,也生了病,但马原说,这不是他的自传,名字相近完全是图省事。

《牛鬼蛇神》的故事从“文革”时的大串联开始。书中的两位少年,李德胜和大元,一个后来成了山民、理发师、冥纸工艺师傅;一个是后来的记者、作家、制片人、大学老师。山民李德胜虽然看起来过着悲惨的生活,却有清晰的人生;大元混迹于大千世界,却始终在迷惘中苦苦追寻着生命的价值。

从形式上,《牛鬼蛇神》还保留着老先锋派的影子,比如书的章节里特意设置了“0”节。马原对此的解释是:“任何一种形式,都伴随着内容的需要。‘0’节其实是对人生诸多问题的自问自答式思辨,好像‘联结点’,将故事编织完成,又从故事里跳出来,形成间离。”

《牛鬼蛇神》出版后,马原有点忐忑,觉得自己完全是文学新人,笔下的故事没有爱恨情仇,也没有吃喝拉撒,不时尚也不搞笑,和当下的文学潮流似乎无关。于是,新作《纠缠》成了他的一次尝试。故事依然与死亡有关,但抛弃了《牛鬼蛇神》中的哲学思考。小说讲述了一个遗产分配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当代家庭3代人的生活与内心状况。

《十月》主编宁肯说,《纠缠》综合了畅销书和纯文学两种概念,“马原曾经认为先锋文学读者太少,很羡慕大仲马可以有那么多读者。这次他综合了一些畅销书的叙述方式,我认为他的尝试还算成功。”

用形而下的手法写形而上的内容

环球人物杂志:新作《纠缠》相比于去年的《牛鬼蛇神》有什么突破?

马原:我有一位好朋友说,它“更接地气”,我想他的意思可能是说这个故事跟老百姓的关注点有契合,离生活近了。《纠缠》讲的是关于遗产的故事,二三十年以前,中国几乎是个没有财产的社会。现在,却开始有了遗产问题,中国社会正在从没有财产概念的时代走进有财产的时代。当今社会很多麻烦、纠缠的事情,其实都来源于这个变化。

环球人物杂志:你怎么看待当下这个有财产的时代?

马原:现在一边是旧的价值观崩塌,另一边是新的价值观建立。而我要做的,是在这种混乱中寻找自己的兴奋点,我认为现在正是艺术家的好世道。

环球人物杂志:小说为什么叫《纠缠》?这是这个时代给你的感觉吗?

马原:这其实是我一个好朋友的真实经历,我觉得它有卡夫卡小说的感觉。比如卡夫卡的《城堡》和《审判》,主人公都是陷进莫名其妙的纠缠中,不能自拔。这部小说本来打算叫《无穷》,一个人陷入纠缠其实就是陷入无穷;也想过叫《无穷纠缠》,但纠缠可以感知,无穷有点形而上,所以最后只留了纠缠。

环球人物杂志:你以前是先锋式写作,直到《牛鬼蛇神》,哲思性还是很明显。这次从书名到内容,感觉都在走形而下的路线。

马原:我是在用形而下的手法写形而上的内容。我不是那种真正能跟广大群众心连心的小说家。但在这部作品中我希望回归小说的传统,就是讲一个好看的故事。

我不希望重复自己,虽然我不能把马原这个人做一个彻底的改变,但也尽可能找一些不同的体验,不要太像自我抄袭,写作才会有期待。

环球人物杂志:有人认为你这次写作综合了畅销书的写作方式。你怎么看待畅销文学?你现在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是想转变成一位畅销小说家吗?

上一篇:小学祭扫烈士陵园活动方案下一篇:高二抒情散文 :世态炎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