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word)

2024-06-05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word)(精选8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word) 第1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姓名:李淑蓉单位: 四川省三台县潼川中学邮政编码: 621100

[摘要]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利用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语文课程目标具体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肯定了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重要地位和同时肩负着美育的特殊使命。美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指出:“我们有责任通过更高的教养来恢复被教养破坏了的我们的自然(个性)的这种完整性。”这种“更高的教养”就是美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经指出:美感有普遍性,超越性,在教育上要特别重视美育。

美育具有形象性、动情性、愉悦性,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我们的日常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美导善,以美引真,以美育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语文学科作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更多的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每一篇课文,每一幅插图,每一次诵读,每一次作文„ „ 都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学子们渴望心.当前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要求感受语言之美,逐步获得对文学作品的正确的欣赏和熏陶;在写作方面,要求感情真挚,努力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内容本身就要求我们在审美化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一.利用语文课程艺术化的内容,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语文课 所选文章大多称为“美 文”,所反映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都是审美教育的好材料。教师要充分运用艺术化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审美情绪,去感知、想象、领悟、思考,形成强烈的审美意识。在审美意识中体验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所体现的语言美,体验艺术化的典型人物所展示的形象美,体验曲折变化的情节和谋篇布局所展示的结构美,最后要从整体上体验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美——表现人类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探索精神,在对真善美 的追求和生命意义思考中的人生价值观。的感受出发。审美感受力是阅读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因为阅读这种审美活动是以审美感受为基础的,并且审美感受贯穿于阅读过程始终,所以 没有审美感受力就没有审美。要感受美必须善于发现美,那就必须具有感受美的灵敏性,即 表现为能够迅速地凭借自己的视听感官,特别敏锐地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特征,并尽可能有自己的发现。如在《观沧海》中由于作者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对大海及其周围景物的感知能直接融入到意境中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起笔用“临”、“观”写出作者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接着用“澹澹”、“竦峙”描绘出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又用“萧瑟”、“涌起”描绘出秋风海浪惊心动魄的气势;最后用“日月”、“星汉”这样宏大的意象运行于大海之中形成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给人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

怎样提高审美感受力?叶圣陶先生主张“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对学生的美读指导,可在读前对朗读教材作必要指导,教师再范读或播放录音,然后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处理,包 扩停顿、重音、速度、情感处理等。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之中进行形象思维,即教师对课文中的美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也融和着理性的判断尽情阅读,边感受边辨别,这样才能更深刻地感受、理解形象美的观念,提高审美能力。这样的审美理解,正如钱钟书所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如杜甫的《石壕吏》反映的不仅是封建时代人民的悲惨命运,还曲折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变化过程。它美学价值在于将个人的命运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 把个人的悲剧和时代悲剧相结合。引导学生这样理解诗的内容,就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在心灵受到震动的同时,正确理解悲剧实质。

二.运用语文课程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审美情感

美育是一种偏重于情感的教育。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艺术的血液,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血液,有情感的浇灌,想象会更加活跃,理解会更加深刻,思维会更加敏锐。由于美育侧重于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感染,能够以美的巨大召唤力、感染力来影响人,因此,这种美育能够显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和培养人完美人格的巨大功能,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情与美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语言艺术之核心,古今中外,所有艺术家无不用情书写人类探求真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和生命本质的美。如明代袁宏道所说:“情与景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诗缘情”,“情景论”,“寓情于景”等文学理论无不显现情感与文学的内在联系。

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佳句,字里行间渗透着情与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语文教材中特有的语言艺术,精心设计课堂结构,营造课堂情感氛围,特别在注重师生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中获得情与美的熏陶。让学生体会祖国优美的语言,并透过课文的语言艺术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的形象美,结构美,思想美。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在渗透情感的理解和情绪化的审美直觉思维中使学生真切地领悟和体验到美的生命意蕴。审美情感犹如催化剂一样让学生对作品的内涵由感性理解加速升华为理性认识,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如在教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再现秋风怒号、秋雨淅沥、屋漏床湿、辗转难眠的情景,再调动生活经验和情绪记忆,用审美情感去体验诗人苦楚焦虑、忧思渴盼的心情。从而对诗人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超越个人苦难的博大襟怀,才有强烈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由衷地产生敬仰之情。

三.营造语文教学审美氛围,强化学生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计算机等教学媒体把语文课程内容的情景、意境逼真再现于学生面前,同时配以教师、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营造出似真似幻的审美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需要,激发起审美情感,这种不同于日常情感的审美情感可使学生形成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感受、领悟、思考,会让学生自然地忘情于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时空中,遨游于美的海洋中,去领略《楚辞》《诗经》的浪漫与现实,唐诗宋词的灿烂与辉煌,明清小说的神奇与宏大,现代文学的抗争与坚韧,当代文学的豪迈与激情。这些蕴含着真善美的具有生命本质的审美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同时学生从中也真切领悟到人生、生命的真谛,并逐步培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在马致远的《秋思》教学中,运用投影仪和录音机作为教学媒体营造三个层次的情景,使学生的审美体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弱到强逐渐提升,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运用投影仪展示六幅用国画手法绘制的图画,用录音机播放《送别》乐曲,再配上教师凝 重地解说,营造 出 有 视听效果的审美氛围。

(一).环境再现:一条由近及远的蜿蜒曲折的古道伸向远方,路旁一株孤零零的残断不堪的老树上垂挂着几根枯藤,残枝上一只乌鸦蜷 缩着,阵阵西风吹来,卷起几片残叶在空中飞舞,远处山下树林中隐约可见一户人家,房前一条小溪随古道流去,小溪上横着石桥,桥边杂草丛生。远处山顶上一抹残阳如血,古道上游子牵着一匹马遥望远方。此时用录音机播放西风的呼啸声和乌鸦的凄叫声,在学生面前再现一幅凄美、萧瑟、昏暗的画面。

(二)断肠人特写:一位衣襟破旧,头发零乱,面容憔悴,疲惫不堪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小的老马,两眼忧郁地翘望远方。让人体验到游子出门在外生活艰辛,孤苦无援,思念亲人的悲苦心情,同时对游子产生一种怜悯之情。

(三)情景延伸:为了更深刻理解作品内涵,让学生想象游子出门送别和家人等待及回到家中全家团圆的情景。这里展示四幅图画,第一幅是一位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的画面,这时配上孟郊的《游子吟》作为画外音。第二幅是一家人向游子挥手告别的情景。第三幅是一家人在门外翘首等待游子归来的情景。第四幅是全家团圆情景。在三、四幅图画展示时配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画外音。通过三个层次的审美氛围再造,再结合老师对作家历史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的外在感性的审美体念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不仅对作品的艺术形式美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理解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不受重用漂泊无援的苦闷心情和作者对安定团圆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让学生产生对“家”的认知重构,对人生、生命意义的价值构建。

四.强化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力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审美鉴赏不是被动的感受和理解,而是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用全身心去反复寻味的一种发现,一种带有创造性质的审美活动。如《变色龙》的反复无常的喜剧冲突和讽刺效果,《泰坦尼克号》感天动地令人震颤的悲剧效果,《长江三峡》波澜壮阔的壮美效果,《驿路梨花》的优美,《白杨礼赞》的崇高,都有不同的审美情趣,教师能恰当地给予传达和引导,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在审美鉴赏中,要把握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地把学生带入美的艺术境界。第一个层次:把握感情脉络。在鉴赏课文时,课文的形式美和意象美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刺激,能引起审美快感,获得精神愉悦。在这当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脉络。如在《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感情按看花、忆花、思花三个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看花中面对花的生机勃勃流露出赞美之情;忆花中感情波折起伏,由“花的光辉”中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转到因花受苦难而产生的沉痛之情,最后因花历尽劫难又焕发生机而产生激动之情。思花则是情感的升华,感悟到生命的美和永恒。这就是作者感情的基本脉络,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一脉络,才能由表层进到深层的审美鉴赏。

第二个层次: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在上文中作者应用想象、拟人、通感手法描绘花和自己的感受。如描写花瀑“仿佛不停地生长”,以“瀑布”为喻,赞美花繁花 盛;用“流动”、“欢笑”、“挑逗”将花拟人化,突出花的情趣,„„写花瀑在“我心上缓慢流过”“流向人的心底”描绘花香是浅紫色的,将味觉化为视觉,把静景化为动景,写出了花的生命盎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想象、联想勾画出具有强烈审美意境的图画。第三个层次:探究作品主旨。优秀作品象征意蕴是作品的最高趣旨和价值。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深刻的理性思考,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探究作品的象征意蕴。如《紫藤萝瀑布》中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使学生理解作者借花抒情,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 和生命的永恒。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五.开展审美实践活动,培养美的创造力

审美创造力是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美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在创美中学生观念中的美妙构思须运用写

作技巧用作文的形式表现出来,才算化作了创造才能.。语文教学中创造美的能力,突出表现在对美的表达能力上。教师要用好的方法,唤起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美的探求。以作文指导《登山》为例,有的教师侧重让学生描绘山的高峻、险危、奇丽,这样只停留在山的外在美,而应该进一步启发学生去体会登山过程寻奇探险,不畏险难的坚毅精神。要学会写景叙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渗透自己的观点,并体现一定的思想性。让学生在习作中不仅能写出故乡山水那诱人的金黄,怡人的碧绿,热烈的火红,还能写出登山的愿望,让笔下的 美景,渗透青春迸发的激情,由此萌发出对美的憧憬与渴望。这样,学生就把对美的感受、鉴赏,转化成了对美的表达、创造能力。

中学生对美的创造,一般都要经过以读促写、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同时,还必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采撷美,以此来逐步增强审美创造力。一掬黄土,可引起故乡恋情;一株杨柳,可想到友谊的珍贵;一朵春兰,可遐思少年的美好;一片朝霞,可象征改革大业之方兴;绚丽夕阳,可赞恩师晚节;山泉淙淙,似同窗话知心;春燕展翅,似凌云壮志情。总之,学生学会了观察、联想、想象,就会把握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奥秘,由感受与探索美,鉴赏与评价美,进而萌生出美的创造力。

总之,在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同时,应结合美育自身特质,通过语文教学有意识渗透美育,用美感化人,用美塑造人,让生命之花在美的雨露滋润下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曾永成《美学原理教程》电子科大学出版社-1993年杨成章《语文学科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001(17)号

(本文共5186字)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word) 第2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之一,需要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体会。 1、在语文教学中,注意传授美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善于在生活、自然、艺术中发现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一种感觉上的能力,而且是一种对美的本质的认识能力。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与其美学理论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美学理论水平高,审美能力就强。现在学生审美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有必要在学校普及美学理论知识。诚然,美学知识的教学主要由美育学科的教师来承担,但其他学科的教师也有这个责任,应该为普及美学知识作出贡献。而且美育和德育、智育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并不影响本学科的学习。语文学科历来提倡与美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传授美育知识是必要的、可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以何种形式传授美学知识呢?在卫生部颁发的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通过优秀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品德熏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途径是范文的学习,传授美学理论知识也要通过范文的学习来传授。然而,语文课毕竟不是美育课,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寻找最佳的切人点、适当地讲授美学理论知识。 2、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人格是一个人的根本之格,人格美能唤起人类最珍贵的感情――敬重;能化为强大的道德力量,激人向上。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正是确立人生价值观时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美的教育。语文课文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人格美育资源,语文教师可通过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的教育。 教师利用课文内容进行人格美教育时,要遵循美育的规律,按照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进行诱导,才能收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忽视了这一点,那是德育而不是美育。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设计好教学程序,上课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感反应,适时诱导学生感受人格美。 2、利用课文体裁、语体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在这里指文章思想内容的表现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形式美是文章的外在美。进行形式美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审美能力。语文课文在体裁和语体运用上,蕴含着各种不同的形式美资源。例如:记叙文中的形象美,说明文中的科技美,议论文中的思辨美,应用文中的庄重美,各具特色,是语文教师进行形式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学中,笔者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发掘发现形式美,再指导学生写作创造美的方式进行形式美教育。例如:卫生管理应用文的教学,一般人都认为应用文没有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情感,难以进行美育。然而,笔者认为只要肯挖掘,就会发现美。应用文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形式美,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在讲应用文的结构时,笔者以图示的方式,把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图示出来,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结构的均衡美;从应用文表达方式、句式等语体特点上引导学生发现应用文的.文雅美、简洁美;从公文的行文规则中引导学生发现并欣赏公文的庄重美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了应用文的多种形式美,学得愉快,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艺术享受。学生在感受了应用文的各种形式美后,都有一种创作欲,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就要适时地进行指导,由发现美过渡到创作美,把应用文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每讲完一个类型的应用文,及时让学生练习写作,鼓励学生发挥审美创造力,写出美文。由于写作是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效果很好。 2, 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 美术的社会作用:美术不仅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有关,而且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除了体现在一般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以外,它还具有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实用的价值,那就是人类还要创造出更多更好更美的各种物质产品,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这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现代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并获得很大发展的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新的美术领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人们常说:“爱美是人的天性。”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美。创造美的任务虽然不完全依靠美术,但是,美术却是创造美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美术的社会作用,归根结底地说,是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密切相关的。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3篇

一、落实审美教育, 关键在于教师

近些年来, 已有部分教师认识到了贯彻美育的重要意义, 并在他们的自身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我们也必须看到, 大多数的教师, 由于各种原因, 仍忽视审美教育问题, 不能够正确对待, 认识不到美育的重要作用。就拿语文教学来说, 绝大多数教师关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思想性问题。他们在备课和教学中, 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 仅是“用脑子去感受”而没有心灵的参与, 而这“几乎比用脚去理解艺术更坏”。诚然, “用脑子”对课文进行理性的分析是完全必要的, 但“心灵的参与”也是至关紧要的。教师的备课和教学, 如果不善于将自己的切身体验和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语文课只会上得干巴巴的。在实习期间, 有的教师把生动的小说, 仅当作一般的记叙文分析, 什么生字词、段落大意等等, 一节课就结束了, 这样冷静的分析, 固有其实用价值, 但抹杀了文学作品最富魅力的东西——生动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之美, 这是一种难以估计的损失。

教师榜样的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表现为:教师语言、教师职业道德及教师学问等方面的审美教育影响。教学语言是适应教育工作需要的职业语言, 它必须简洁、准确、明白、易懂、含蓄, 又要形象比喻, 这样才能给学生以美感, 使学生易于接受;否则,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就更谈不上审美教育了。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行为规范, 有人引用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来比喻、象征教师的献身精神, 很贴切。我们教师必须具有一种“燃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献身精神, 白天上课、辅导;晚上家访、批改作业;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这些都会使学生在精神上、感情上受到教育、陶冶, “亲其师, 则信其道”, 从而产生巨大的审美教育作用。教师的学问是教师的执教之本, 学生总是以敬仰甚至崇拜的心情来对待那些有学问的教师。鲁迅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时, 座无虚席, 连窗口都站着一些人, 究其原因所在, 就是由于鲁迅在古代文化上的深刻造诣, 引起学生的敬仰,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 教师的学问, 对学生也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影响。我们教师要勤于学习、勤于思索, 这种精神必将感染学生。

二、多种途径落实审美教育

1. 深钻教材发现美

作为范文的文学作品, 往往像一座冰山一样。作者显露给读者的仅是其美质的十分之一。那深藏于“水下”的十分之九, 非进行大力“挖掘”不可。如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对于那“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如画江山, 学生是很容易感受其景象之壮美的, 但对于作者在涛声中所发出的“人生如梦”的感叹, 大都认为这是消极的思想情感, 是无美可言的。对此, 我们教师就要深钻一下全词的内容, 并联系苏轼当时所处的具体环境, 就会发现其复杂的情感中深含着的美的意蕴。

2. 研究方法传达美

对于不同文体的课文, 其美学内容和形式就不大相同, 我们的教学方法的设计也有相应的不同。对于诗歌和散文应引导学生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去深入体味其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之美;对于小说应让学生把握课文所展示的典型环境, 剖析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运用种种描写方法所塑造出的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的美和丑;对于戏剧作品, 应引导学生审视其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所撞击出来的人性的美和丑;说明文, 其中的科学小品是极富生动有趣的形象性的, 我们教师应抓住其描绘形象的生动性和阐述事理的科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让学生领会高超的表达方式所体现出的文学美与科学美;议论文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严谨的逻辑结构见长, 我们教师应努力揭示其所含的真与善的内容和其严谨和谐的表达形式之美。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审美教育 渗透方法

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语文学科中处处充满美,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审美源泉。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种艺术。教师应该更多的懂得如何讲究艺术性和灵活性,将美融入教育领域,引领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乐观向上、健康高尚的情感。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所谓语文审美教育,就是以语文为对象的自我意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学生一旦受到审美情操的支配,就会大大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由单纯渐趋成熟定型,他们对社会现象的模仿、接受能力强,易于用作家的情操陶冶他们的情感。爱美、崇尚美、追求美是当代青年学生典型的心理特征,但又对什么是美、怎样做才是美鉴别不清而盲目接受。因此,审美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教学,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健康的审美意识,使高中学生的心理结构趋向完善、健全,人格素质臻于高尚,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挖掘语文教材审美素材,确定审美对象

作为审美对象的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时空检验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统一体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一)挖掘教材中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美,是指那些未经“人化”而体现“人的本质力量”,为人的感官所感知,并能引起人的精神愉悦的自然现象。自然美在教材中到处可见,宇宙太空的深广无限,日月星云的变幻莫测,江河湖海的星罗棋布,奇峰峭壑的错列纵横,松涛林海的翻涌怒号,响泉飞瀑的争流喧扬,夜雨晨星的朦胧闪烁,朝晖暮霭的温柔和丽,还有蜜蜂营营,粉蝶翩翩,鲜花怒放,百鸟争啼,万物亮秀,生态争辉的田园、原野和森林。还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雄浑壮丽、深邃开阔的草原,“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向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的矗立在蓝天下的天山;“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花香”的江南水世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云:“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的色彩。”领略千姿百态的自然形态美震撼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二)感受深切的社会美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它指的是那些包含着社会发展本质规律,体现人们理想愿望,并能给人以精神愉悦的社会生活现象。社会美在教材中随处可见。课本人物最具感召力的是千百年来给中华乃至人类文化缔造了灿烂成就的众多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以各自的感人事迹和流传至今的精美篇章,反射出太阳般的光辉,哺育着华夏儿女几千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良知、心灵品格和美学理想。开堂讲课的孔子;放飞身心的老庄;屈原在汨罗江边以身许国的吟哦;李白对山河雪月的歌咏、傲视王侯的长啸;杜甫忧国忧民的叹息;陆游渴望統一的临终叮嘱;范仲淹胸怀天下苍生的乐和忧;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这些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是构成中华品格的中流砥柱,是华夏文明的精神家园,时时刻刻以震天响地的撼人力量培育着我们民族的审美精神和审美理想。甚至,旷达的苏东坡、遁入桃源的五柳先生、淡入松竹的王维等,也从不同侧面昭示另一层面的人生理想,从另外的角度折射的审美光辉,表达的审美理念是主流审美观的必然分支和必要补充。因而作者形象体系表达的审美态度就更多元、更坚决,影响也更久远。

(三)发现教材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是语文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就语文教学的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雨》之所以成为人们百读不厌的作品,是因为它以巧妙的结构在一个场景中安排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三十年来周鲁两家发生的事情于一个夏天的午后在周公馆内得以再现。《荷塘月色》之所以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文章有缤密精巧的构思、匠心独运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绵密真挚的情怀,通篇洋溢着诗情画意。《再别康桥》一诗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简练,仿佛一首舒缓的乐曲,从心底流出。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引导学生从原来教学中的受动者转变为审美教育中的主动者,唤起他们的“乐知、乐学”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的审美内涵是丰富而生动的,诸如,形象美、神韵美、空灵美、朴拙美、理趣美……我们应该根据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在诵读中感受美

语文课中的文学作品属于语言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它不像美术、雕塑、舞蹈,直接由视觉感知其形象,语言只有经过感知才能再现形象,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设法让学生在绘声绘色地诵读中进行语言的审美感知,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立体感受,产生如见其人、如观其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审美感受。

文字本身并没有音符,但它们一经文学大师的巧妙组合,就会跳出美的节奏。诗歌是很讲究音韵节奏美的,在教学中学生较容易感受到,而在散文中就需要用心去感受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这样一段文字:“月色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如果学生准确流畅而富有表情地诵读,就能把文字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读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一组普通的文字,而是如小提琴琴弦在耳畔轻轻奏出的一支小夜曲,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

(二)在比较鉴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有许多的形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各种美的形象进行比较鉴赏,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就是一个美的形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这位“真的猛士”的形象进行审美鉴赏,一定要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再仔细感知课文中形象生动的语句,“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却“从容地转辗”“枪弹的攒射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一个以非凡的用意和正义感反抗当时暴政而惨遭屠戮的“真的猛士”美的形象,就凸现在学生面前,他们的内心会产生震撼,心灵会受到美的洗礼。

(三)在写作训练中创造美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5篇

刘莹 綦江县郭扶小学

【内容提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 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黄静辉《略谈“情感熏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从教学角度出发,施教者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文本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亮点

1、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

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含蓄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含蓄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幽秀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上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齐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讲究整齐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齐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有意破坏对称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的感受。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认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征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王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幽静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深寓意蕴、耐人寻味。看吴伯萧的《难老泉》,作者并直入主题,而是从山西概 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从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容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在山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2、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3、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 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4、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美化课堂教学,并且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轻松地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的教育效果。

1、语言之美。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而有条理,并随着课文内容、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教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老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吐珠泻玉,议论文时爽朗明快、朴实稳重。当然,我们也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秀雅。总之,以学生接受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结构之美。课堂结构,应力避千课一面。心理学的实践表明,改变旧有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语文老师,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要汪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不过,如今日一变,明日一改,学生不得要领,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3、板书之美。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突出中心,简明扼要,而且还应美观大方,整齐对称,给人以舒适悦目的感官享受。

二、受教育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1、理解感悟、再现生活之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雨中登泰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进取的精神;《长江三峡》表现了作者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雄关赋》蕴含着作家的坚定信念“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我们可借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再创造,达到审美教育。笔者在讲授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时,一般以”导游者“的身份出场子,通过朗读、讨论、主板等教学步骤、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去体会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倾注的情感,所蕴含的寓意,启发学生从最平常的一沟一壑、一树一石,去领略造化的神工,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再通过说家乡,写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情感,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品味赏析、表现生活之美。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美好的生活。怎样表现呢?如听《春》一课时,执教者让学生关注“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欣喜;又如 听《白杨礼赞》时,老师让学生感受作者用“挺直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战线上不屈战士,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充满信心。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执教者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讲练结合,同时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让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付诸笔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拓宽视野、创造生活之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觉地阅读各类书籍,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不经意间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对那些毁林砍树,废水污染河面等糟蹋自然美的现象,就会产生痛恨的情绪,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他们就会以大自然主人的眼光和胸襟,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美,创造自然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又关涉着人的心理、想象、艺术修养与情趣修养,必将完善和扩大以往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 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倡导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6篇

一堂良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愉快的艺术”,它是建立在教师、学生和知识三位一体的和谐共鸣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确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美的享乐。

教师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对教材的美进行挖掘和再创造,使其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成为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一种审美对象,从而引导学生曲径通幽,深入这种美的境界。我结合平时教学中的感受,说说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知识传授与趣味引导的统一

艺术生来就和趣味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的《礼记?学记》里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也就是说,不能引发兴趣,就不能使学生乐于学习。大教育家、美学家梁启超说:“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这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引起和培养学生的趣味,让学生在趣味导引下进行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最佳地完成学习任务。我在教学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为了不至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字的理解和抽象的概念上,分析课文时,我用深情地诵读将学生带入温情而美丽济南冬天,让学生从我的范读中感受济南冬天的温情,济南山的可爱、秀气,济南水的温暖。想象这如诗如画的济南冬景图:济南小山的雪景,老城、阳光,城外远山,冒着热气的清水,山上“青黑”的矮松,“全白”的山头,露“草色”的山坡,“镶边”的“蓝天”。然后,我让学生把心中的济南的冬天描绘出来。没想到,学生情绪高昂,竟把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画得如此美妙,如此传神,有的学生还主动到黑板上去一显身手。我知道,这一课已经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洋溢在他们心中,同时,快乐也写在他们的脸上。这样,不仅在趣味中乐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

二、语言审美和科学认知的统一

言为心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教学必须凭借作品语言来进行,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我做到了寓教于言,也就是通过对作品语言的意义和情感的剖析,使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思想美。七年级课本中《夏》这篇散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夏天的特点,表达了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我让学生认真诵读、品味、感悟。诵读文章时,要求同学用心感受文章语言所表现的夏天之特点,读出夏天的蓬勃生机与勃发向上的精神。要求读出轻重、缓急、节奏。在朗读品味中,学生很快对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进行了细致的品味和揣摩,感受到文章语言的传神与魅力,从中体会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对辛勤劳作人民的深情赞美。

三、领情入境和情感体验的统一

教学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一种艺术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透,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更加热爱。所以,教师要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由此可见,教材中充满美的因素,它是一种内涵极为丰富的审美对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凭借教材和其本身力量,把知识、情感、意愿、灵感、气质等融为一体,或创造一种形象、或渲染一种气氛、或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从直观、兴趣逐步升华到高层次的领悟。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是死板的知识传播,不应是令人生厌的说教和灌输,而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渗透了感情的创造,一种交织着知、意、情的美的探索和享受。可以想象,当枯燥的知识一旦获得了审美形式,当课堂教学有了节奏和生气,当教和学都成了生命的快乐和热情的追求,一种特殊的美――课堂教学的美就出现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7篇

江苏高邮界首初中戴广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文学教育 培养学生

审美情趣 审美能力 审美人格

我们不能否定语文教学的技术性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基本掌握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的任务就会落空。但如果一味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了情感教育,从而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的丢失,这更是语文教学的失败。许多专家学者颇有见地的提出“建国以来没有培养出杰出人才,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基础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审美人格的培养。”纵观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大师,无一不是超脱功利、富有情趣、心态乐观、生活简朴的人,即具有超越性的审美人格。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所以语文学科更要强调文学性,更要注重审美教育,重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审美人格。

当下全国都在强调高效课堂教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但语文教学更有它自身的特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的认知和经验,我认为中学语文教学要始终坚守审美教育,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阅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栖息地。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惊世骇俗,或雅俗共赏,或摇曳多姿,或高瞻深睿,都给人以无限的思考和想象,都折射出作家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让学生亲近文学作品,不仅可以积累知识文化,而且是积累智慧、丰富情感、美化心灵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许多名家名篇千古传诵,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学营养。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让他们亲近文学、爱好文学、从阅读文学作品中找到乐趣,得到熏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在教范仲淹的散文《岳阳楼记》和杜甫的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除了按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进行讲析外,着重对这两位历史人物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进行深入探索,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范仲淹从朝廷被贬到地方后,不抱怨,不消沉,心中仍为大宋天下忧虑,为劳苦百姓着想,才会在文中吟诵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抒发了远大政治理想。杜甫饱受战乱之苦,一路颠沛流离,来到成都后,在亲朋好友帮助下盖了两间茅屋,才籍以安身。谁知一场秋风吹翻茅屋,卷走了茅草,雨漏风冷,彻夜难眠,但杜甫也没有怨天尤人,悲叹命苦,而是由已推人,想到天下寒士。他吟诵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心声,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何等崇高的境界。从课文审美教学的探索中,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心灵的美好,什么是境界的崇高,什么是人格力量的伟大。

除了学习课本上文学作品,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大量课外文学作品,教师列出阅读书目,向学生有目的的推荐优秀文学作品。让他们在广泛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运用文学体裁,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有选用。充分运用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学体裁,对训练学生学会审美,提高审美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实践证明,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功效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无语伦比的。

对古诗词教学,就要着重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品味诗词中音韵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如教学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不仅要弄清典故,理解词句含义,而且要着重把握词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悟他们要“建功立业杀敌报国”远大抱负,领悟诗人在词中高深意境。

教学小说,要把握小说的要素,读出美感。如何欣赏品读小说,首先要教会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构思技巧之美,其次是学会分析人物形象,领略小说主题之美,再次品读环境描写,感受环境和谐之美。如教茹志娟的经典小说《百合花》时,就重点扣住人物分析和细节描写展开探究。小战士可爱、高尚、体现借被时的腼腆,救人时的勇敢这些细节描写上。新媳妇的淳朴,无私,体现在借出结婚嫁妆唯一的被子和为小战士补衣,最后献出被子的细节上。小说以小见大,表现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这一重大主题,学生从品读中感受到主人公心灵之美,从审美过程中思想受到了陶冶和熏陶。

不同的文学体裁有不同的特征。教学中都可以将他们作为载体进行审美教育,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师要把握好审美视角,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与追求,不断提高他们的赏析水平和审美能力。

三、指导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

文学教育具有审美功能,它来自于文学作品的审美特性。文学作品教学的审美功能便是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作中,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领悟审美境界,陶冶人的情操,实现和谐人格的构建。

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阅读品赏文学作品,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让他们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以健全。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名叫徐悦。刚接触时发现她心理不够健康,只看到社会阴暗面,而不看社会主流。她经常在作文

中写出一些愤世嫉俗,怨天尤人的话,后来我多次与她交流思想,促膝谈心,帮助她端正认识,并推荐几部优秀文学作品让她阅读,每部书读后写出读书心得,再与之交流,帮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有意识指导她进行文学创作,一步步引导她塑造审美人格。后来她创作的小小说《纸童》先在《初中生世界》发表,后又被文学刊物《珠湖》“小说天地”栏目转载,并受到中国作协会员著名小说家王树兴先生好评,现在百度网等好几家网站转载,有数万人点击阅读。一篇小小说不仅反映她写作技巧日渐成熟,而且也表明她审美人格的逐步完善过程。

近几年来,我兼任学校甓湖文学社指导老师,用心指导学生文学创作,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人格。我们常用“请进来”和“走出去”方法开展文学活动,每年邀请省市作家举办一次文学讲座,每学期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企业、农村、风景区开展一次采风活动,让学生与社会,自然亲密接触。近几年来甓湖文学社成员先后在《初中生世界》、《中学生报》、《全国优秀作文选》、《珠湖》、《都市风》、《高邮日报》等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100多篇。在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数十人获奖,其中张琳参加省现场作文决赛获一等奖,在全国校园文学大赛中有二十多人荣获一、二、三等奖,在其他征文大赛中有数十人次获奖。文学社在不断发展壮大,文学新人也在不断茁壮成长。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8篇

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 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有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会顾此失彼, 影响教学效果,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语文教学要多元化、层次化, 而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并且审美教育能够促进语文教学, 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 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欲望,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动机, 动机的构成因素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即情感因素) 。而审美就是富于情感的,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 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有一定的艺术美, 将这些艺术美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二、开源引流挖掘美

从形式上看, 散文具有玲珑的“神韵美”, 诗歌具有跳荡的“音乐美”, 戏剧具有“冲突美”, 小说具有“整体美”, 还有说明文的“建筑美”, 议论文的“逻辑美”, 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审美的冲动;从内容上看, 有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描绘, 有对英雄人物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歌颂……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体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统一的关键的字、词、句,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一) 美在语言文字中

文字是文学作品的基础, 在世界各国的文字中, 汉字的音、形、意都是出类拔萃的。汉字的字形源于图形, 所以我们自小就用“看图识字”的教学方法。书法家所书写的文字有一种美感, 一笔一画都体现了书法家的思想, 形成了笔画美、结构美、和谐美, 就像人的品格。汉语的音韵也很美, 文学家通过妙笔将独立的音节组合, 发出美妙的节奏, 犹如音乐一样优美动听。

(二) 美在文学作品的形象、意境之中

语文教材收入的文章, 大多数都是名篇佳作, 可以说是文质兼美。通过阅读, 能够看到繁荣、绚丽多彩的世界,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眼前, 使学生感受到世界各地的人文趣事, 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 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一) 形象性

形象是作者根据美的规律用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不能离开形象, 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形象对学生产生影响的过程, 所以审美教育就是用形象感人。

(二) 情感性

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如果一篇文章没有情感, 那将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空洞乏味。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亲情的感悟, 用作者的真情感染学生, 激活学生平淡的情绪。教师要灵活地抓住这一点, 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思, 引导学生感悟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 愉悦性

美的欣赏会使人的心情愉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一点, 引领学生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意境中, 使学生通过默读、欣赏来领悟其中的美妙。

四、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 是审美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听和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 要重视朗读。朗读能带给学生愉悦的心情, 使学生积极参与, 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因此朗读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其次,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多媒体教学, 通过投影、录音带、录像、幻灯等现代教学媒介把文章变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审美形象, 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二)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一篇文学作品在描写现实生活的同时, 充分反映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爱憎态度和对美的评价。只要读者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产生共鸣, 就能受到美感的熏陶。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感人至深的形象、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 通过鉴赏, 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美、人格之美。因此,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三)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 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音的过程, 即为创造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上一篇:2022年历史中考模拟试题说明下一篇:欢庆六一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