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生态保护

2024-07-25

社会实践生态保护(精选8篇)

社会实践生态保护 第1篇

社 会 实 践 报 告

学前师范系 杨 娜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保护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农村

实践目的:

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相比起城市,农村生态基础更好,地域更广阔,治理调整的空间更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人口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半数左右,能够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善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低成本的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行动参与到建设美丽农村的的行动中去。使广大农村能贯彻落实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让广大农村人民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为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

实践内容:

1.大学生是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者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思想前卫,易接受新的思想和事物。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个优势,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以及与自身学习、工作、生活休戚与共的关系,并主动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2.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

大学生广泛开展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本领,不断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锻炼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体现在实践中。

3.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创新的推动者。

大学生群体要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主要内涵、建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使生态文明成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使生态文明更符合经济建设和时代进步的要求,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不仅要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更要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引领者。大学生群体只有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自身不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在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实现和发展。

实践结果:

大学生要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这也是时代和国家赋予青年的神圣使命。大学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进步,利用大学生群体的力量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变革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内容。历史已经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赋予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要光荣地承担起这项任务。

实践体会: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生态文明作为高校德育的新内容,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程度和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成果,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缺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高校的德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人文和政治素质,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层面。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强调更多的是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学生们只是简单看一些数据罗列的现状,而缺乏实际感受。由于目前的大学普遍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致使有的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肤浅,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重大职责就在于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全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社会实践生态保护 第2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社会实践生态保护 第3篇

一、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属于生态政治学, 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基本出发点是用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补充主义, 试图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找到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1]505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从根本上废除资本主义, 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重建”和人与人关系的“社会重建”, 他们认为这只有通过“绿色的、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没有剥削和压迫、公平与正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2]553才能实现。

在此基础上, 生态社会主义形成的基本主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首先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生态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在工业繁荣和物质丰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供应危机”[2]546。他们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必须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其次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及其生活方式, 主张用“生态理性来代替经济理性”。[3]

第二, 生态社会主义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者的基本观点是, 在解决生态危机, 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当要坚持“人类尺度”,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谓“人的尺度”即主张人是实践的唯一主体, 其自身具有内在价值, 应以人为根本尺度来规范、调整和控制与自然的关系, 把“人放在物之上”。只有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 才可能走向能自我约束的、生态上可持续的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第三, 对未来社会的构想。生态社会主义者所构想的社会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和生态和谐的社会, 并且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在经济上, 他们主张用社会生态经济模式取代市场经济模式, 一种满足人类需要与社会自由, 又符合生态原则的混合型社会主义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应当是一个“可以承受”的“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所谓“可以承受”是指“经济发展必须是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都可以承受的, 它既不应由于盲目追求增长而造成社会和生态危机, 也不应由于自然资源耗竭无法维持下去, ”[1]538要以“生产的更少但更好”的原则取代利润最大化原则。而所谓“稳态”, 是指“创造一种使各个人都在其中既可满足自己的需要, 又不损害生态系统;既可同自然和谐一致而又彼此平等交往的经济模式。”[1]538由此, 他们提出可以通过节制增长、平等分配财富、小规模生产等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政治上他们追求社会民主和正义。在他们看来,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 明确指出正义应当首先指向社会领域, 只有作为主体的人类才享有正义的权利。生态危机正是“由于人类权利的被剥夺, 才导致人类对自然权利的剥夺, 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偏差。”[2]549

二、生态文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生态价值取向

1、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 它是一种“绿色文明”, 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准则, 要求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现代文明系统的组成来看, 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态之一, 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我们在理解生态文明时应当要从整体上去把握, 所谓生态文明就要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当生态进入人文领域, 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 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4]所以生态文明的背后涵盖的是文化生态的文明、经济生态的文明和政治生态的文明等。

2、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共生性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生态文明, 并引起了一番热议。生态文明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是多维价值取向, 注重生态价值, 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也是其重要内容。而生态文明同样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所以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内在共生性的。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条件下, 人与自然关系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关系, 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进程。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基础, 将人与社会和谐作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保证。”[2]559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价值目标, 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势。

三、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社会主义者所构想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的新型社会, 它是以高度生态文明为本质的社会主义社会。”[5]生态社会主义谋求一种新的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 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 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关系的异化导致的全球性危机, 并且警示我们“只要金山银山, 不要青山绿水”式的经济发展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状态为基本点, 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全民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既看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 又看到了客观自然界的规律性, “强调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 ”[6]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第二, 以民主法治为前提, 建立生态法律保障。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公平问题, 他们主张社会民主和公平正义, 法治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环境法治就是法治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应当从三个当面加以完善。首先环境立法是环境法治的首要环节, 调整立法体制、注重现实性、增强可操作性, 是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重要举措。其次, 环境执法是实现环境法治的关键环节。理顺执法机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克服地方保护、发挥环境执法监督的积极性是加强环境执法的重点。最后, 对我国的环境法治建设来说, 形成环境守法是其最终的实现标志。增强公众的环保教育, 是一个关键点, 除此与宣传教育并举, 大力扩展公众的环境权, 对守法观念的强化也很重要。

第三, 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态社会主义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明确指出, 以利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的资本主义的畸形的扩张的生产方式, 导致了生产的异化和非理性化, 并且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就告诫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 要注意是实现工业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 建构文明的生产方式。

第四, 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态社会主义明确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 他们把追求消费当作真正的满足, 把消费的多少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 人与物的关系完全颠倒了, 这种异化的消费观是人性扭曲的表现。生态社会主义者对异化消费的批判警示我们要走出消费观念的误区, 树立绿色文明的消费观, 建立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之一, 它着重把握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试图找到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生态文明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势。生态社会主义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 给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启示

参考文献

[1]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505, 538页

[2]王岩施向峰.批判与启示西方近代政治哲学流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3]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 2006, 10

[4]广州日报:生态文明不只是保护自然生态.人民网, 2007年10月24日

社会实践生态保护 第4篇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危机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09)04-057-03

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生态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全球化挑战是总体性而非局部性的。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或政党一方面面临着许多内部难题,针对资本主义全球化,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国际合作应对机制远未形成。这不仅需要各国社会主义在基本理论上做出创新性回应。而且还应就这种回应达成共识而不是分歧。

一、生态社会主义

西方的环境危机触发了绿色生态运动,生态运动产生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集中体现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经济增长、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社会主义正是其中的核心。

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属于政治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它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力图超越资本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构建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模式。第一,自然是客观自然与历史自然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自然界对人的优先存在地位,认为自然界制约和规定着人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必将走向与自然的和谐。第二,人是自然存在属性与社会存在属性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人的社会存在属性与积极顺应自然才能实现。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协调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在此思想基础上,生态社会主义形成如下观点:

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无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地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内在地决定它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各项环境经济政策不可能实际操作到位。全球化加快生态危机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进行剥削,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单。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环境问题一再让位于资本主义主导下一轮又一轮新的经济增长。所谓的可持续首脑会议只能在一些细微问题上达成象征性协议。在现有的资本主义国际秩序下,资金技术援助、贸易义务、教育、债务削减和可再生能源生产等关键议题,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二,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公平问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可能会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环境公平问题。环境的问题要解决,就必须取得共识,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有不公平的、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操纵的国际秩序;要改变现有国际秩序,就只能发展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公平。

第三,必须用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生态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就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只会使劳动者失去人性变成机器;只会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只会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工具关系。而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这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动机,即利润动机和可持续发展动机。

第四,对未来社会的解释。未来社会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变革,应是一个经济效率、社会公正、生态和谐相统一的新型社会。这个社会必将是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采用生态经济的模式。表面看来。发达国家显然比发展中国家更有物质条件建立一个绿色社会,但在主要发达国家,绿色变革的要求与动力并不是社会政治的主流。而发展中国家正在拼命向发达国家学习,沿袭西方传统生产消费模式,这样整个世界几乎注定不可能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场社会变革。

第五,变革力量的选择。传统社会主义一直强调变革的力量是工人阶级。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酋先应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间阶层”,然后才是工人。工人阶级虽然缺乏足够的“生态意识”,但他们毕竟是遭受环境污染最直接的阶级,仍蕴藏着最终革命性,是未来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

生态社会主义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认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固有的逻辑,因而解决问题的惟一出路就在于粉碎这种逻辑本身。生态社会主义把生态问题的原因追溯到根本制度,这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一致。

生态社会主义的核心有三个,第一是可持续发展,第二是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第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新的阐述。从另一个视角大大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几年前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意义。有不少人都把科学发展观等同于一种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甚至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也降低到一个技术层面。这是非常片面的。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变革,包括思想与制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北部国家和南部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的生态运动。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污染,南部国家的主题是防止资源衰竭。要解决全球环境资源困境。就要全球协商,全球共识,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有计划地放弃西方传统工业文明模式。

今天的生态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极大补充。生态社会主义期待生态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共同开展对现行资本主义的斗争。因为西方产业资本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不能全球流动而导致绝对过剩,在生态与就业上,大多数工人选择后者。生态社会主义今天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主要在思想文化方面,即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要求它必须领导全世界从工业文明向新型文明的伟大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新型文明的开始,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

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rl然的能力产生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址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从要素上分,文明的主体是人。体现为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空间上分,文明具有多元性,如非洲文明与印度文明。

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明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人的生活方式就应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

文明的转型决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农业文明带动了封建主义的产生,工业文明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而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另外,在可持续发展与公平公正方面,生态文明也与当代社会主义原则基本一致。

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难题。例如生态问题,生态社会主义等新型社会主义流派的探索,不仅在学术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具体结合起来,给未来人类社会指出了新的方向,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完善。因为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主义不能只研究工业文明基础上的阶级关系,还必须研究人与自然的文化伦理。

保护环境社会实践报告 第5篇

本次调研分两部分:

一、调查环境污染状况。

二、宣传环境保护意识。

研讨小组和种子部成员一行来到了谢园,两人一组展开了调查,一人宣传有关如何保护环境及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一人边问边填写调查问卷,他们有秩序的进行着。言谈间,同学们们非常礼貌,村民们也笑呵呵非常乐意回答大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现在村里的垃圾如何处理?”“你觉得现在农村的环境怎么样?”据村民们的回答,农村现在都有固定回收点并且每家户门前都有一个垃圾桶或垃圾筐,每天将垃圾倒入筐内,隔天会有专门人员来清理这些垃圾,村民们还告诉我们现在农村的环境好多了,随着整治的进行,村民的环保意识也逐步提高,当问及平时如何注意保持和改善环境时,一位村民说:“每个人都把自家院前清理干净就很好。”当说及主要靠自觉时,村民情绪高涨,表示同意。谢园的环境保护做的比较好,村民也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报告 第6篇

本论文从滨州市沾化县下洼镇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入手,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最后,文中提出了4条关于解决湿地农村环保问题的建议与对策。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策污染。

(1)、调研背景:黄河三角洲地区面积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北翼的主体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这一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底,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当经济发展如火如荼的开展的同时,深入黄河三角洲地区,感受农村生活环境,了解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情况、对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及对环保工作的评价,对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调查时间:20xx年07月6日—20xx年07月17日

(3)调查区域:xx市沾化县下洼镇河刘村、伏加河流域附近、秦口河附近、徒骇河附近

(4)人员组成:负责人xxx

(5)调查内容:黄河三角洲农村生态环境现状、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农民环保意识强弱、农村造成污染的不良生活习惯。

(6)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问卷一共18道非主观选择题,其中包含被调查人基本信息)共进行100份问卷,回收问卷98份,有效问卷95份。

2、走访调查,共走访十七户河刘村村民,与五十多口人交谈了解。

3、实地考察,去秦口河、徒骇河、伏加河流域等多个地方实地考察。

(7)调查结果:

1、村民家里的污水和生活垃圾直接丢弃,是导致河流淤塞、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2、垃圾站、公厕等环保设施严重缺乏。

3、农民环保意识薄弱,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正污染着身边的环境。

4、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一)、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在农村普遍存在的污染中,主要的污染源有三种:

一是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由于农村点多面广,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生活污水、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包括集镇所在村庄在内的广大农村,环境卫生很差,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作物秸杆及其它废弃物在村中路旁随意堆放或倾倒的`现象十分普遍,“垃圾靠吹,污水靠晒”的现象还十分突出。这些污水和垃圾基本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造成污染危害。部分村庄还存在着人畜混居的问题,畜禽圈舍与人居房屋混杂交错、卫生厕所覆盖率偏低,环境卫生条件差,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

二是粗放型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不科学使用和废弃农膜在生产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比较突出。

三是畜禽养殖粪便污染。农村规模化养殖场、重点养殖大户数量不多且较为分散,绝大部分的养殖为家庭初放型养殖,在发展过程中投入不够,存在“重养殖、轻防治”的现象,环境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大多数农户的畜禽粪草随意露天堆放,畜禽粪便的堆放场地大多没有经过防渗处理,有的直接排放到河流库塘水体中,对周围环境的水体、土壤、空气和农作物造成污染。

造成污染的种类统计如下:

农村生活垃圾分布及处理根据问卷调查及走访查看,我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生活垃圾是指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指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包括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生活垃圾是农村垃圾的主要来源。

产业垃圾是指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在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物带有一定的毒性。在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产业垃圾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垃圾占据农村垃圾的主要地位。

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下洼镇农村生活垃圾的剩菜饭较少,而蔬菜废物和作物秸秆较多;废品含量较低,塑料制品、玻璃等较少,纸张含量较低,由于下洼镇农村大量使用树枝烧火取暖做饭,产生大量烟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村里没有农村生活垃圾的专门收运和处理处置系统,仅将生活垃圾直接露天堆放或填埋到田头、路旁或沟堑之中。随着降水的冲刷,部分垃圾不可避免地进入周边的河流,导致水体的污染。此外,垃圾渗滤液也是蚊蝇、细菌、病毒的滋生繁衍场所,会成为水体直接或间接的重要污染源。随着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组分日趋复杂,农村这种露天堆放、分散式消纳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与管理问题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目前,全国大多数乡镇缺乏垃圾处理设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32.31%,农村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生活污水随意倾倒进河湖或沟渠。

生活垃圾污染已成公害。主要表现:

一是垃圾数量越来越多。据测算,随着农村乡镇的居民点不断增多,生活垃圾会成几何级增长。

二是垃圾成份呈多样化趋势。除了常见的生活垃圾外,塑料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垃圾等明显增加。

三是垃圾没有得到有效处置。农村普遍缺乏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处理设施,甚至连最基本的垃圾填埋处理场地也没有,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柴堆、土堆、粪堆随处可见,家禽、家畜乱跑乱拉,环境“脏、乱、差”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严重影响到农村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损害农民健康。

在生活水平不太高的家庭,村民大多将垃圾倒在河边或家门前的池塘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原先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一些村民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

北京生态社会实践报告 第7篇

见习内容及分析

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筑群 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 视觉适应性 。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择。

校园里的世外桃源 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一个住宅区。人们常说, 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都住在燕南园,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 。单说50年代,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汤用彤、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尽管略显古老,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 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实习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居住时间都超过了35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指出的有以下几点:

其一是来游览观光的人群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和洁净,过路的汽车扬尘和制造噪音,给园内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二是公厕的问题。公厕占用的土地是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场,而由于疏于管理,公厕的建设不仅消灭了孩子的游乐,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其实在燕南园中,每户独立的住宅中都有独立的卫生设施,公厕的设立只是为园外小商小贩提供了便利。作为北大校园中少见的几个室外公厕之一,它的设立自然有其道理,然而选址在富有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的燕南园,选址在老教授们读书治学的燕南园,或许并不是很合理。

其三是办公与住宅的矛盾。正如一位被采访者指出,燕南园中有的住宅已经被学校划归某些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办公进一步打破了园子的宁静,不能不引起深思。

燕南园的风韵,代表的正是北大风韵的一部分,是治学的风范和怡然的性情。它的完整,是北大的不可分割的一分。也许,它的宁静不应该遭到打破和窥伺

著名的静园草坪过去是一片苹果园,作为草坪,它取代的是过去的东草坪的地位。曾经的东草坪就在现在的新图书馆的位置,它曾经是很为学生们所喜爱的一片浪漫草坪。有一名北大学生这样写道: 东草坪是北大老图书馆东边的那块地儿。这里曾经是高晓松那帮拿把破吉它到北大糊弄小女生的主儿极尽能事的舞台,更是我们北大人读书休憩的好地方。很多北大的情侣相识、相约、相恋在东草坪,他们对这块草地的感情更深厚。 李嘉诚说:这块地儿空着怪可惜的,我给你们点儿钱,再修半截图书馆吧。一年后,这里再没有一人一张报纸一本书的景象了,一座比最高人民法院还庄严肃穆的建筑淹没了本来该发生的好多故事。 后经学生强烈要求,原先的苹果园就被改成了草坪。草坪的浪漫又恢复了,然而那片校园中不可多得的果园却永远地失去了。多少总是有些可惜的。

兼容,或许真的很难。这些年来,北大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求学者,为了与国际接轨,很多原有的自然和人为的独特的风景都只能让位给新的建筑,这引起了无数老北大人的感怀。而发展总是要有的,关键是怎样发展,如何在适宜的地方做到寸土寸金地利用土地,而在另一些地方留下我们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未名湖开始缩小,或者未名湖周围矗立起了新式的建筑,那才是我们真正的悲哀。

一塔湖图 并非北大的全部,北大的精神,很广,北大的骄傲,就在于它所创造的文化,科学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匠心独具 通向未名湖的小径

北大的校园北部可以说是古韵十足,像中国的传统园林,在优美的浪漫中又给人以思想和历史的沉重感。 北大的生活更接近于传统的文人士大夫。 一位总是喜欢留连于未名湖畔的清华学生说。这种文人士大夫气,从那一条条通向未名湖的小径也可以体现出来,它的荫蔽和静谧,构成了北大独特的风景。

社会实践生态保护 第8篇

事实上, 早在20世纪中叶,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不顾长远利益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的阶段, 人们就已经开始面临着比较严峻的生态危机。一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对自然资源尤其是大部分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了掠夺性的开发, 已经造成了一些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 也把重污染产业带到了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因此, 面对这些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一些西方的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潮。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

20世纪70年代发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绿色运动”是促成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发展的直接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 反对破坏生态环境和环境污染的运动一直都存在着。“绿色运动”的兴起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反抗资本主义制度, 防止生态危机, 保护生活环境不受污染的群众运动。它把矛头直指反自然、反人道的资本主义制度, 并认为生态危机的源头是资本主义制度, 从而为彻底解决生态危机, 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构想——生态社会主义。

概括地说, 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第二个方面是当代的西方生态学、系统论以及未来学理论;第三个方面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

首先,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 主张在面对生态危机的同时, 要认识到人类的存在不仅仅是改造自然, 而且其自身也是处于这个自然界之中的。因此, 可以说,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就是要辩证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环境与生物相互关系的学科, 为人与自然环境的改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系统论和未来学理论也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以及推广发展提供了理论助力。

同时, 法兰克福学派的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异化理论”的探究以及对生态危机的分析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都为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深化起到了很大的理论助推作用。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人的解放、自然的解放, 同时还要使人与自然能够得到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生态社会主义主张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同时检讨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问题的内在联系, 以求从中寻找如何实现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和方案, 最终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社会。

第一,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生态社会主义者主张人们在检讨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危机时要认识到, 人与自然都具有共同的社会性和自然性的本质。同时, 人与自然是趋于统一的, 生态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自然问题, 更是社会的问题, 生态是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存在。因此, 人与自然必须要和谐相处, 坚持马克思所强调的人类自由的真正实现和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第二, 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社会主义者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并恶化的源头。同时, 生态危机也成了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因此, 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同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斗争结合起来, 以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制度取而代之。

第三,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绿色社会, 是生态现代化的社会, 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 生态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就是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的, 绿色的, 并且物质与社会自由充分发展同时又合乎生态规则的和谐的社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早在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上, 我们就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 要以致力于建成资源, 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不再过度浪费、生态环境不再过度被破坏的产业模式和结构为目标;要以致力于形成兼顾生态环境与正常消费模式的增长方式为目标;要以致力于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

这些都说明, 党和国家都充分地认识到了生态文明问题的严峻性和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在党的十八大上, 胡锦涛同志再一次提出,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以及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同时指出,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一项复杂、系统又长远的工程。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全面进步的文明社会, 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塑、经济与社会的长久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和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科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 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思想内涵。因此, 认真研究和整理马克思主义理论, 特别是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理论, 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研读、梳理并且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及其继承者们的生态理论思想, 不仅能在理论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还能为我们以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上提供丰富的知识指导、储备以及方法论启示, 这都对我国现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现实意义。生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被灵活恰当地运用到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当中, 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诱因和各种阻碍, 还能帮助我们提出更加可行的相关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这样我们就能更加科学地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践行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努力做到协调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从而使这三者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同时,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非常明确——为我国能够长久永续的发展, 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首先, 让生态系统充满活力。和谐的社会一定是有生机、有活力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态活力。转变当前较差的生态环境, 创建一个良性和谐的生态系统, 正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初衷。归根到底, 自然生态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础, 是生命之源。保护并建设好我们的自然生态系统, 就能得到巨大的生态再生能力, 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 乃至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长久可持续的源泉。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就是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而达到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良性互动。同时, 更要将人对环境的责任视为实现个体价值和道德的内在要求。

其次, 让环境质量更加优良。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又要确保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从而使人们在未遭到破坏的良好环境中生活。空气清新、水源纯净、食品放心是我们共同追求向往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提高, 为人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环境,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 让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问题。因为社会事业是为人们生活生产活动提供服务和工具的主要来源,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事业是以半强制性、半志愿性的方式为社会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提供公共物品 (服务) 的社会活动。”因此, 社会事业越发达, 人们的教育、医疗、科技、卫生等方方面面的完备程度都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从而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优秀的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这四个方面摆在一起, 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从而形成“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这不仅反映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而且进一步彰显了我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

同时,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当前的重要战略部署, 也是当今世界的总趋势, 新的时期、新的现状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和人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是以“较高的环保价值理念、节约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趋于合理完善的社会制度、更加广泛的公众参与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它丰富并发展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使生产和消费模式更加合理。同时, 能够大力促进污染减排和污染防治工作的进行, 并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进而实现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和谐发展, 使我国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第二,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 简单地说就是构建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的社会。而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社会要想真正达到和谐, 其必然要求生态平衡、环境优美。因此, 生态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础保障。我国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这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都在威胁着我们, 阻碍了我国未来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了, 实际上就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科学技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 但我们的生活终究离不开自然。没有了良好的自然界, 人类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 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 更无从谈及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了。

第三,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解决世界生态环境问题的允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次新的尝试, 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同时也是对日益恶化的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重允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大大地超过了生态所能提供的承载力, 工业化和城镇化都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当人与自然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 他们采用的都是扩张的方式予以缓解。然而我国坚决不能步他们的后尘。我国在经过不断探索之后, 终于找到并踏上与我国国情相吻合的生态文明之路。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 要想兼顾生态文明, 就得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变革过去的发展模式, 使用新能源, 尤其是绿色能源和循环技术, 并在实践中慢慢寻找出适合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我国断然不能再延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老旧发展模式, 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着力发展“生态文明”, 然而生态文明也离不开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 这五大文明要共同全面发展。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说法, 只有实现这一目标才能达到社会和人类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发展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徐觉哉.社会主义流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4) .

[3]钟远平, 倪洪章.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实践[J].理论前沿, 2010 (4) .

[4]叶海涛.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苏州大学学报, 2011 (2) .

[5]曾正德.生态文明概念、内涵、本质的确认及其阐释[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4) .

[6]王晓政.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J].湖南社院学报, 2012 (4) .

[7]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 2013 (1) .

上一篇: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企业物流模式研究下一篇:集团公司党建总结范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