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读后感范文

2024-06-09

幼童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幼童读后感 第1篇

《 幼童 》 观后感

看完幼童,感触最深的就是那100多个,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中国儿童,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勇气,远赴美国的精神,想想现在的孩子,就是成年了,还赖在父母身边的比比皆是,为什么可以这么勇敢。也不知道那些家长,是那么的富有勇气,具有远见,冒着与孩子诀别的风险,愿将骨肉送去毫无所知的一片大陆。当我看到这些留美幼童中没有一个满族人时,知道那是不屈的朝气,是摆脱自身的枷锁,为祖国,为自己拼搏。而作为先驱者曾国藩、容闳等,那些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个当时极端闭关锁国的中国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亏,才使得愚钝的清政府肯公费派遣这些孩子去学洋人的技艺。当这些孩子踏上异国求学之旅时,我感觉到,那个沉睡的中国巨龙,开始微微睁开他那惺忪的睡眼。

而且幼童们在各个学校的情况以及生活,更是喜人。显然,12岁的年龄,孩子很容易接受异地的语音,生活方式:并且能很快的适应美国式的教育,学习新鲜多样的文化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安排他们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让孩子们知道祖国,了解祖国,建立爱国情节,拥有祖国荣誉感。相比于现在的留学生,唉,差距啊!

有一点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清政府既然让幼童们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知识,却又想控制他们的思想,不让他们有自由,人权等等的思想,这完全是荒唐可笑的。清政府花那么多钱,却只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可这对于这些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又怎么会没影响,而且他们还是住在美国家庭里,肯定是会被美国文化影响。这一切都是清政府的多想,不管他们学了什么,但是都是中国人,都是一颗赤子心。就是有牢骚,那也只是牢骚,想的孩子祖国。想想现在的部分中国人,唉!差距啊!

这又想到了日本,同样是派遣出国学习,日本的效果却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出国计划”半途夭折,而日本却通过学习各国优势之处,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腾飞。是因为我们派遣的儿童学的有问题么?显然不是。幼童中有很多与日本人同班,而且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学校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国效果是与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日本政府重用、看重留学生。而中国,总是难以接受不同,最后还召回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将他们随意分配。尽管作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一步,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抵触西方思想的,这就决定了这次公派出国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

当幼童们历经幸苦,长大学成归来,却遇到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祖国,不能以己之所学让祖国走出困境,不说是一种悲哀。而我们也只能感慨他们的优秀,感叹他们的命运,但他们依旧是祖国的骄傲!

胡海星

1132210071

11化工3班

幼童读后感 第2篇

——两种文化的抉择

他们何其幸运,在世界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被送到了工业革命的最前沿;他们又何其不幸,在风雨飘摇的清朝末年,他们无可选择地卷入了时代的漩涡。当嘹亮的汽笛带着他们来到未知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文化的碰撞

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也惊醒了美梦中的清朝统治者。在容闳的竭力倡导下,洋务派的官员启动了这一史无前例的留学计划。但是,幼童们需要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同时又要保留最古老的教条,他们就这样被推向了两种文化冲突交融的风口浪尖,一如这个沉睡的帝国面对雄心勃勃的后起之师。

到达美国之后,在新英格兰的土地上,他们有了新的家园。在哈特福德,在斯普林菲尔德,他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并很快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跨过了语言障碍,他们成为体育场上的明星,活跃于各种场合。很显然,这群从小就受传统思想禁锢的孩子一旦接触到新鲜的空气,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自由飞翔。

当《四书》《五经》、《圣谕广训》再难引起幼童们的兴趣,留学事务局的命运也就走到了尽头。吴子登的报告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坚守封建的教条,同时又全面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并不理解这一点。幼童们的抉择触动了清廷的底线,也与清廷的初衷相违背,于是,在1881年,幼童们提前回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

沉浮的命运

千年的海浪托举着轮船,又将他们送回到了这个古老的国度。

当他们再次回到祖**亲的怀抱中时,没有热烈的欢迎,没有熟悉的人潮,有的只是惊异的目光和嘲笑的人群。在美国的生活已经深深改变了他们,在这个依旧沉睡的世界里,他们无疑成了异类。他们曾是麻省理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学生,如今却被关进“求知书院”,曾经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幼童们不得不脱去西服,与儒生同朝为官,这不能不说是绝大的讽刺。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数年的留学生涯使他们在后来在诸多领域中成为领军人物。他们的身世也随着时局的动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留美幼童,这更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

历史的启示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机会在一个新的国度里完成自己的学业,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并且能够在这个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当我们拾起岁月的残片,重新回首这段往事的时候,难免带有历史的偏见和时空的隔膜。但是,对于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平衡,做出正确的抉择,这段尘封的记忆却能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

有一位名叫黄暄桂的幼童写道“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作栋梁。”由此可见当时幼童们的理想,他们都是深怀报国之心,愿学有所成,为国尽力。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课堂上刻苦学习并成为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幼童回国后,这一点更是得到充分的印证。在中法海战中,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一批留美幼童为国捐躯,还有詹天佑为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不辞辛苦,唐绍仪为了中国革命奔走效力,梁诚为了退还“庚款”据理力争„„甚至重回美国完成学业的李恩福,也甘愿为了华人的生存放弃所有,穷尽毕生精力奔走呼号,晚年病死香港。他们的爱国之心,不可谓不赤诚,他们的爱国之举,不可谓不壮烈。诚如一百多年前吴先生所言“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可乎?在异国的知识能够增长他们的见识,异国的文化能够改变他们的习惯,然而五千年的文明却是根植于他们的灵魂,岂是说废即废,说改即改的?反观现在我们的一些留学生,接触到一些新奇的事物便见异思迁,乐不思蜀,与一百多年前的留美幼童比起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

结语

清末留美幼童的英语教育探源 第3篇

一、清末选拔幼童赴美留学的背景

清朝末期开展的留学美国活动, 是与容闳的大力提倡分不开的。容闳是广东省香山人, 1835年入德国传教士在澳门开办的教会学堂就读, 1842年该校更名为马礼逊学校, 迁往香港。1847年, 在该校校长、美国传教士布朗的协助下, 容闳到达美国。容闳在美国读完中学后, 考取耶鲁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经过七年的寒窗苦读, 容闳顺利拿到耶鲁大学文凭, 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因此成为中国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人。容闳胸怀祖国民众疾苦, 在亲身感受到美国的日益强盛和清朝的陈腐落后之后, 容闳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青年能够像他一样在美国接受先进文化和科技教育, 通过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本领为国家效力, 他认为如果中国青年能够“汲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 那么需要不了多少年, 中国就绝对可以“一变为少年新中国”。为此, 容闳于1855年回到祖国后便着手推进其倡导的“留学教育计划”。经过多年的奔波呼号, 容闳的思想逐步得到了清末上层官僚的认可。1863年, 曾国藩约请容闳, “亟思一见”。1870年, 容闳正式向曾国藩提出其“留学教育计划”并得到了曾国藩的支持。之后, 曾国藩与李鸿章联合上奏清廷并获批准。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计划先向美国派120名留学生, 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办洋务急需的学科。考虑到语言障碍问题, 清政府决定选派年龄在10到16岁之间的幼童出国留学, 并计划从1872年起每年派出30名, 及至1875年完全派完, 其中留学年限为15年, 经费统一由清廷支付。1872年8月11日, 第一批留美幼童自上海登船出发, 目的地是美国旧金山市。到1875年, 清王朝先后共派出四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 到美国中小学和大学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和近代科技文化知识[1]。

二、赴美留学幼童英语教育的若干特点

在美国留学期间, 留美幼童受到的英语教育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点。

1.听力口语能力优异。起初, 当留美幼童们怀着兴奋好奇、茫然无措的复杂心情踏上美国的土地时, 由于中文与英语两种语言存在的天然障碍, 他们并不能够随意与生活在周围的美国学生和其他人士进行广泛随意的交流。但是, 相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封闭式、灌输式教育体制, 在美国的小学、中学就读过程中, 留美幼童们接受的是一种内容比较新颖、方式较为活泼的英语教育模式。由于中国人聪明好学、刻苦奋斗的天性, 加之小孩子们特有的那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 留美幼童们很快提高和丰富了自己的听说语言能力, 也逐渐与很多美国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好朋友, 显示出了优异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方法技巧。

比如1878年在美国哈特福德高中举办的毕业班学生讲演比赛中, 许多英语演讲的杰出代表就是中国留美幼童的成员, 其中之一包括梁敦彦 (后曾任清政府外务大臣) 。在毕业典礼上, 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北极熊》的演说。在这篇演说中, 他主要围绕俄国在俄罗斯与土耳其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处理事件的方式展开论讲。为了充分表达演讲的主旨与内容, 梁敦彦以其精彩的英语语言驾驭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 将俄国人描绘成身着警察制服的小偷, 深藏狐狸一般的狡诈以及如同老虎一般的残忍。“俄国是窃贼!”梁敦彦亢奋激昂、声泪俱下, 提醒听众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迅速遏制住俄国凶狠贪婪的霸权野心, 那么欧洲迟早会陷入其巨大的魔掌之中。在演说中, 梁敦彦遣词造句优雅得体, 段落组织精妙绝伦, 赢得了台下师生雷鸣般的掌声和赞誉。

2.阅读写作能力深厚扎实。留美幼童掌握了基本的听力口语技能后, 他们逐渐迸发了学习英文的巨大热情和探究能力, 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这些留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提升特别快。在课堂教学和业余时间, 留美幼童阅读了许多西方的文学作品, 从浅显的童话故事到深刻的文学名著, 自然也包括时事新闻、科技知识等等。比如有的留美幼童对西洋的历史掌故、地理知识非常感兴趣, 经常让老师讲解或自己阅读一些欧洲人、美国人旅游和探险的英雄故事, 也能够对当时欧洲、北美的发展历史、局势等有所了解。经过逐步掌握和驾驭英语语言文化、科技知识, 这些留美幼童便开始尝试使用英语进行写作或翻译, 这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英文水准和运用能力, 对后期个人的发展影响巨大。

比如李恩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中学时, 李恩富进入以语言学习见长的霍普金斯学校。仅仅一年之后, 他的学习成绩就已经位列全班第五名。中学毕业后, 李恩富进入耶鲁大学, 并且在英语语言文字方面的造诣令人惊叹, 比如大学二年级时他就曾在全校英文作文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1887年, 他在美国波士顿出版了名为《我在中国的童年故事》的一本书, 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年作为留美幼童, 他是怎样从中国的一个南方小镇逐步走上赴美留学道路的。这本书的出版, 可以说是华裔作者, 甚至可能是亚裔作者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图书, 充分显示出了其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字运用功底[2]。

3.自然科学知识比重较大。对于留美幼童这些清末洋务运动中产生、为清王朝自我改良而培植的留学生群体, 按照当初制订的培养计划, 其就读专业大多数倾向于矿业、铁路业、电报业、航海业等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实务等领域。在英语教育中, 他们除了掌握日常的听说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之外, 也致力于研读西方的科学技术专业书籍, 并且大多数人最终学有所成, 成为中国后续经济军事发展建设的一批先驱人物。

据统计, 在这批留美幼童中, 从事工矿、铁路、电报者有30人, 其中工矿领域负责人9人, 铁路局长6人, 工程师6人;进入海军者有20人, 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这其中就包括素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的中国首位杰出爱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另外, 还有41人被分配到包括北洋水师、福建船政、广东水师、大沽鱼雷局、江南制造局在内的海军系统从事技术工程和舰船指挥工作, 并在回国之后的1884年中法海战等战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领略熟知西方先进文化。在美国留学期间, 由于从小学到中学, 幼童们接触到的都是西方的原版教材, 因此不但学到了许多全新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 而且也接触了比较广泛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受到这些时代先进文化的广泛渗透, 也通过阅读和了解大量西方文化原版著作, 幼童们对中国传统的一些封建礼仪与习俗渐渐不大遵守, 对孔夫子也不那么完全崇拜推崇, 反而对有关人的个性、自由、竞争、科学、民主的内容相当迷恋, 对体育运动和强身健体情有独钟, 充满着好动与活力。对于留美幼童的这些变化, 有着留学经验的容闳并不觉得奇怪, 反倒觉得非常自然, 他认为“此多数青年之学生, ……日受新英国教育之熏熔, 且习与美人交际, ……其一切言行举止, 受美人之同化而渐改故态。……况彼等既离去中国而来此, 终日饱吸自由空气, ……言论思想, 悉与旧教育不睦, 好为种种健身之运动”, 对留美幼童的行为表现给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认为留美幼童浸染西方精神的文化修养能够为中国陈旧腐朽的封建王朝带来一丝清新之气[3]。

5.兼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除了英文学习之外, 因为当时离开中国的年龄还小, 中文水平很低, 因此按照清廷政府的安排, 留美幼童还要一起学习汉语。在每次学习汉语之前, 幼童们必须按照中国的学校礼节, 首先面朝中国方位向清朝皇帝进行朝拜, 之后再跪拜孔老夫子画像, 并向师长请安。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每周必须要写一篇汉语作文, 如果写得不够好或者交了白卷, 就要得到相当严厉的惩罚, 甚至有些汉语先生还会对调皮的幼童狠打屁股。由于在刻苦学习英语的同时, 幼童们还要坚持学习中文, 当时他们的日常学习负担足见一斑。但是, 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 继承和秉持恢宏悠久的中华文化精髓, 这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留美幼童树立祖国利益至上、共谋民众发展的观念尤为重要, 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于语和.从《西学东渐记》看容闳的爱国思想[J].东岳论丛, 1995 (6) .

[2]易舟舟.留美幼童李恩富及其新闻名作《中国人必须留下》初探[J].国际新闻界, 2005 (1) .

透视幼童世界 第4篇

当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的人体、人性、人情立即就受到成人的养护和塑造,然后就被打上种种的印记……其间,幼童感知了什么?思索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发了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学家的热忱探究。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的命题是:幼童与生俱来就有运用哲学的能力,“他们早就喜欢提出哲理性的问题,还要做哲理性的评论,比十三、四岁的孩子做的更多。”(《哲学与幼童》,第87页)

幼童的认知真的具有这样的功能吗?对此,马修斯提供了大量的例证:蒂姆(大约六岁)正忙着舔锅子时问道,“爸爸,我们怎么知道这不是在做梦呢?”显然,这不仅是针对梦状和清醒状的划分所提的问题,更是“大多数人对平时确信自己理解的事物是否是真理解,产生了怀疑。”(第2页)大卫(五岁)断定掉在地上的苹果是活的,因为它可以萌发出一株果树,带进室内便不是活的了。但它们与挂在树上的苹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显然,这是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生命状态,并判断生与死的界定;丹尼斯(四岁半)说,一样东西“可能同时在前面,又是在后面,比如我们绕着这张桌子转,一会儿你在前面,我在后面,一会儿我在前面,你在后面。”显然,这是形而上学的思路,是相对主义的精彩发现;厄休拉(三岁四个月)说:“我肚子疼”,母亲说:“你躺下睡着了,痛就会消失的。”厄休拉问,“痛会上哪儿去呢”?(会不会跑到壁橱里,跑到床下,会不会再跑回来。)显然这是企图在捕捉事物变化和消失的缘由。所以,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进行哲学思考的一份请帖”(第22页)

马修斯揭示了一个世界,或者说,他领引着师长、父母们走上了一座台阶,以便从一个新的窗口去观察并认识孩童。其实,此处的描述,只是提供了一种“样式”,任何一位有兴趣的父母,都可发现身边的孩子具有这样的天赋。属稿至此,上穹(五岁)正爬在地板上自言自语,内容是和一位小朋友商量登台朗诵。问:“你在和谁说话”,答:“空(屁)”。问:“空是什么?”答:“空就是没有”。问:“你刚才不是请小朋友表演吗?”答:“小朋友在我心里。”显然,这里不是在简单地辨别真与假,而是在讨论“无”与“有”。实“无”而心“有”,究竟是“无”还是“有”,或者“无”包容了“有”,“有”替代了“无”,这个从巴门尼德到海德格尔,一直受到世界哲学界关注的难题,不是也能接受幼童的一瞥吗。

不要说这全是成人对儿童智慧的解释,也不要说这全是哲学家自身的臆断,当然,更不要对这些冠之于“伟大”、“深刻”、“奇迹”之类的形容和评价——这纯粹是幼童思维力的特征和功能,纯粹是幼童天赋的表现。我们并不从根本处附和复演论,(人的个体发展重演着人类的文化历史)只是承认它的机智,所以与其说幼童(出生以后到八岁)的智力与人类石器、洞穴、渔猎时期的智力相一致,属原始思维,不如明白地说,这就是幼童最初的稚拙而又神秘的思维状态(也许因为思维同构的关系,它确实与“原始性思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中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既是自然的,又是超自然的,它难以被理解,也难以用概念的语言来表现。我们上述引用的例子不也具有相同性吗?其实,幼童的思维和原始的思维之所以显示出怪诞、神秘、朦胧等特征,正是由于一方面作为人的脑结构已具备了思维的功能(所谓幼童思维的一般趋势,是从动作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演进,这不是功能性的进步而是认知上的发展)二方面,它的思维运作完全不受常识的支配和干扰。对原始人来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知识体系,对幼童来说,尽管客观的知识体系已很完备,因为还没有进行系统的传授,仍然是一片清洁,这样也就不会滑入既成思维的轨道,跌入既成经验的陷阱,从而使天赋的智能处于无拘无束的自由飞翔中,产生独特的指向,获取独特的发现。

那么为什么说,幼童的天赋智能能进入哲学的境域,显示哲学的意味呢?首先,不必把哲学理解得那么高远,似乎只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般的大智者,才能领略它的光彩。其次,不必把哲学理解得那么艰深,似乎只有康德、黑格尔的庞大体系,才能戴上这顶桂冠(起码这不能被判定为唯一的思路)。马修斯说:“哲学就我们所知,它在西方文化中,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第87页)这即是说,只有通过追溯哲学本源的涵义,才能更准确地把捉本书的命题。哲学,希腊文原意是指爱智慧,其要旨是对世界进行问询和探究,那么,作为幼童,他凭借什么去问询和探究呢?没有也根本不必有知识和经验;他依凭的是对事物所表现出的那份疑惑和惊奇。疑惑,蕴含着巨大的不解、猜度,以及对思维的发动,它孕育了哲学,是哲学的原动力;惊奇则蕴含着巨大的求索和发现,以及对思维的刺激,它显示了哲学,是哲学的天成。因之,世界有了解释,有了意义,幼童与哲学也就发生了紧密的关联。由此可见,这是幼童思维智能的天赋效应,一种稚拙而纯粹态度的结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幼童是天成的哲学家。

其实,幼童的思维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产物,并不呈现被动的反映态。面对着万事万物的生成、发展和变化,幼童思维总是表现出积极的探询欲望(它不仅仅是生命的活力,更是作为人的生存精神的显示)。当它一旦被点燃,即与对象之间发生了探究关系,这时它就会迸发出强烈的主动性。同时,幼童思维本身也非常地敏感,非常的开阔,非常的跳跃,甚至非常地富有神奇性。所以,如果说幼童对世界的探究欲望是本能的,那么,由此产生的思维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幼童是聪明的,他们能够发现许许多多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幼童是机智的,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事物巧妙地发生比附和关联;幼童更是想象的天才,他们能够使许许多多的事物自然地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类似“穿墙而过”的特异功能,类似“发现者号”巡航宇宙的奇迹,类似“飞碟”的传说等等,在幼童的认知世界里早就成为“真实”,且存有自圆其说的理由。可见,从发生的角度讲,幼童的智慧是天赋的;从运作和结果的角度讲,幼童的智慧已表现为一种能力了,这份能力是幼童的宝贵财富,是幼童从人类文化学意义上显现自身存在和自身功能的唯一途径,它所导致的创造性思路,理应从幼童起就造福于人的一生,以至通过检索那些大哲学家们的思想历程,大多可发现他们辉煌的思想体系,正是与幼童和青少年时期的探询存有极其紧密的关联。

如果我们对人的认定可谓“自然人”(生理学角度)、“社会人”(社会学角度)和“精神人”(哲学角度),那么,幼童在“自然人”方面,因生长的需要是实在的;在“社会人”方面,因初涉人生,而无实质性的人际关联;在“精神人”方面,因思维智慧时时洋溢着哲学的气息,虽不能说充实,起码也是发轫——幼童经常探询人与世界的种种奥秘,从而造就出思索和领悟的品格。正是有了这份品格的存在,人才能够在走向未来旅程中不断获得追求灵魂升华的冲动和寻找生命底蕴的功夫,以至自觉地构创见识,自主地标树信念,最终迈进神圣的精神殿堂,陶铸成为,个丰富而高尚的“精神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幼童的思维智慧不仅仅关涉到具体的认知方法,更在它的根深部,关涉到人的未来的哲学气质——面对芸芸众生和大千世界,始终保持疑惑和惊奇,始终保持探询和发现。

马修斯认为,皮亚杰的儿意认知发展的观点是与幼童思维具有哲学意味的观点相悖逆的,这是因为皮亚杰力图把智慧当作生物适应性的特殊表现,一种有效的行动运算系统,从而要立足某种尺码来度量类似“哲学上的进步”(当然是不可能的)。且幼童“偏离正道的反应大多数都带哲理性的兴趣”。(第46页)所以皮亚杰认为,“所有的儿童反应都是同类型的”,在方法论上轻视和排斥了求异性反应,这实在是“挫折了哲学”。(第49页)那么,其间分歧的要害是什么呢?皮亚杰力图论证生物学与认识论的同步沟通与适应,马修斯力图论证幼童哲理思维的先天性和智慧性;皮亚杰关心的是幼童的认识如何一步步地呈阶段顺序的发展,马修斯关心的是幼童的认知如何迸射出探究的火花;皮亚杰判断幼童的前运标思维(二——七岁)缺乏分类和守恒能力,是无系统的、不合逻辑的。马修斯判断幼童的思维充满丰富的想象和思考,具有哲学的价值和意义。总之归结为一点,在皮亚杰那里,幼童的思维仅仅是认知发展链中并不发达的一环,随着年岁的增长,它必然地要被更高级的“具体运算阶段”(具有了有条不紊的思维能力)和“形式运算阶段”(具有了在真正抽象和假设的水平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所超越,在马修斯那里,幼童的思维不仅仅是极其生动和美妙的哲学求索,更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价值。他的创造性指向甚至在根本上关系到人的未来。由此,如果说皮亚杰的思路是科学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那么马修斯的思路则是人文主义的和阐释主义的。

具体落实到教育的理解和把握上,即如何保护幼童的思维智慧,并使这份思维的探究和发现的底蕴始终充盈和丰沛,存在的问题十分棘手。首先,幼童必须学习常识(知识与经验),从而使之对现实世界有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了解。但恰恰是常识作为前人成熟化的认知结果,对它的汲取正可能遮蔽和消解幼童的思维智慧。这是因为原来很神奇的现象,现在求得了合理的解释,例如厄休拉问,“痛会上哪儿去呢?”要么消炎止痛了,要么活血化瘀了;原来很奥秘的关联,现在得到了正确的破译,例如丹尼士“同时在前面又是在后面”的命题,就是在圆周上确定参照坐标。由此,许许多多的认识和判断就容易陷入常识的规范,得到常规性的解释。于是整个思维的稳定性强了,惊奇性弱了;描绘性强了,想象性弱了;理解性强了,疑惑性弱了;解答性强了,发现性弱了;逻辑性强了,创造性弱了。一言以蔽之,整个思维变得机械了和平庸了。

这是一个可悲却不是一个必然性的结局,因为它并不意味着应排斥对幼童进行常识的传授,它仅仅是问题的一个可能性的方面,一个实际是由思想和方法的失误所导致的教育的不幸——那就是成人们急迫地使幼童知识化,而不是使幼童智慧化,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用知识窒息了智慧。在此,家长们的用心良苦可以谅解,学前教育界所提供的某些依据和指导,例如智力发展速率理论认为,人的百分之八十的智力是在八岁以前完成的;儿童脑生理研究报告五岁儿童的脑重量已达到成人标准的百分之九十五等(虽有争论),因为过份强调了早期接受的可能性和时效性,迎合了社会培养早慧儿童的功利心理,在实践中便被理解、运作为尽早、多量地向幼童灌输知识(认字、背唐诗、背乘法口诀等),而不是去点燃幼童的思维智慧。其实,如马修斯所揭示的幼童思维的“哲学性”才真正具有早慧的性质和价值,才真正能够主宰幼童的思维始终朝向创造和贡献的目标。所以,当大量的常识涌进幼童的脑际时,它只应该为思维的发展提供许许多多攀援的扶手和通达的路径,只能充当丰厚的基础,既滋润和营养,又支持和托举思维的智慧,而不是淹没之、熄灭之。也许,这才是对幼童学习知识和发展思维关系的正确阐释和把握。

最后值得提及,《哲学与幼童》一书是由钱钟书先生推荐给三联书店的,我们不能去猜度其中的缘由和初衷,只是感到这份深邃的眼力,确实穿透了一个新的门洞,以领引广大的学前教育和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去探寻一个新的世界。

幼童观后感 第5篇

心情有些沉重,但更多的是一份激动,或更确切的说,是振奋。

1870-1881年,中国官派留美学生的学习经历,这段历史,不仅是曾国藩,李鸿章等一批忧国官员的创世之举,更是容闳先生在1852年就定下的历时十八年才实现的一个持之以恒的理想。120名留美生,平均年龄只有12岁,却在太平洋彼岸留下了一个个将永远被后人记住的传奇故事,而他们回国后所成就的事业与成绩,更是对这项幼童留美工作的最好的肯定。

观片后,有几个感想,还深深地让我沉思:

1、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堪称真正的战略家与爱国者,他们看事的深远,笼络人才的用心,振兴衰亡王朝的奋斗,当体现在留美幼童这件小事上时,是如此的深刻与令人深思;

2、幼童中,有幸运的读完大学的(詹天佑与欧阳庚),有不幸早逝客死他乡的,又尚未完成大学学业便被召回国内的(绝大部分),有的在中法海战,中日甲午战阵中战死殉国,甚至还有违抗召回令,逃跑滞留的同学(容暌(kui,好像不是这个字)和另一位谭姓同学)。 但无论如何,这批幼童在他们或短或长的人生中所成就的东西,应该是他们最难忘的回忆。

3、当庚子赔款留学生在20世纪初期重新继续起这段历史时,历史又是如此惊人的相似:两批学生走的都是同样的线路,先从海路到达旧金山,再坐火车横跨美洲大陆直达斯普林格(Springfield)。只不过,在斯普林格接这批学生的已经是容暌,而不是40年前的容闳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但历史仍然继续前行。

4、容闳先生的墓好像在美国康州的哈特福德(Hartford),希望我今后有机会去那前往拜访凭吊一下。

再说一个花序吧: 虽然幼童留美学生中没有去康大的,不过在庚美赔款学生的一张合照中,出现了康奈尔大学的横幅。哈哈,Cornell, 雄起!

幼童观后感 第6篇

【摘 要】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的幼童幸运而又不幸,他们生不逢时,但却在特殊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特殊的故事。他们历经了文化的碰撞,国家的兴衰,却始终保留了对祖国的赤诚。他们在尴尬的时间登场,又在迟暮的时间谢幕。他们为历史谱下的慷慨悲歌令人惋惜嗟叹。古老国家还未睁开睡眼,各项发展停滞不前,派遣留洋的幼童们却遭遇阻抗被召回祖国,大规模的官派留学计划却以失败告终。然而幼童们归来后依旧一腔热血满腹激情,保持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坚持为国效力。他们虽已远去,却用自己经历的往事告诉我们,不论你如何选择,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关键词】留美幼童 历史往事 爱国 悲剧

记忆中的碎片仅是高中历史课本上一句“派遣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留学”,若不是近代史课堂上老师放映的《幼童》,我可能早已忽略这一群幸运而又不幸的孩子们。

“精英人物的命运往往就是国家与时代命运的浓缩”。影像中那些老照片中,幼小的脸庞已成偏偏少年的容颜,意气风发,吸引着我屏息凝望。此时照片中的他们与六七年前未开化之时有着天壤之别,世间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已然充斥着他们的身影。他们的神态和身旁的西方学子并无不同,他们相信自己是为了伟大和历史而生,同样的骄傲、同样的青春,在这个全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缩小的时代,他们有信心掌握寰宇。他们代表了年轻、梦想、希望、活力,他们优秀、机敏、年轻、英俊,他们是体育健儿、多才多艺,他们志怀宽广、忧国忧民。那些笔走龙蛇的手书和举世无双的画作,正一点一滴倾诉着超脱了时代重压的男孩们的美好生活,他们作画、打猎、赛船、打棒球、与女孩约会,这些美好,或许是同时代中国同龄男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到的。他们如此幸运,因为上苍是如此眷顾他们,使他们可远洋留学,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享受自由开放的环境。他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剪影太美好。然而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们又十分不幸,他们背负着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身上笼罩着从一开始便命定的悲哀,他们的结局令人惋惜嗟叹。历史的沉重在于它每一笔轻描淡写的背后都埋藏着泣血沉痛的悲歌。临出发前的合影中,幼童们“身胖头广而面黑”,呆滞的神色中透露出幼小生命的不安惶恐。当嘹亮的汽笛带着幼童们来到未知的土壤,置身于时代洪荒的孩子们面对着的是整个世界的水深火热,他们处于什么样的力量与心情去承担这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呢。而他们身后又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摇摇欲坠——国家和民族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愈益腐朽的灾难之中,他们别无选择地被卷入时代的漩涡。那个时代酝酿着、躁动着、嘶吼着、咆哮着,等待着这

一群孩子上演一幕幕悲欢离合。1872年夏,“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组织第一批留美幼童30人赴美留学,此后至1875年,清政府每年继续遴选30名少年远渡重洋,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十年,终因清廷的猜忌而夭折,留美儿童被召回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清廷的抉择面前,幼童们的呼唤显得那样得苍白无力。这分三批回国的留美学生,为中国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海军及高等教育都做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不负所学,为国奉献。其中有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梁敦宜成为外交总长、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就这样,幼童留美仍被称为首开近代官派留学教育的先河,被誉为中国留学教育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极重要的一页,弥足珍贵。所谓英雄造势时,时势造英雄。容闳无疑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很显然,容闳的努力给了120位中国的孩子前往美国留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行将就木的大清王朝开拓了一条复兴之路。但是,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整个历史的进程与结局的,这也注定了整个留学事业的悲剧,因为最终在清政府腐朽的制度下,即使幼童们一直在美国学成回国也将会是无用的。

清政府派留美幼童的如意算盘是,在政治和思想上保持封建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把美国的先进技术学到手,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不可思议的是,肤浅而无知的政府认为这些学生花的是政府的钱,就该听政府的话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诚然,科学技术、经商之类的可以富国,但是不可以强国。军事的强大才是一个国家生存的基本保障。而对社会现状的了解是必要的,毕竟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当然,事实是,虽然饱受祖国的猜忌,受到了来自蒙昧人民的嘲讽歧视,但是赤子之心不曾改变。他们在公开场合发表中华图强的演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谴责列强对中国的欺侮,在他们后来的生命中,将这作为自己终生使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而可笑的是,清廷最后召回幼童的理由竟是“腹少儒书,德行未坚”。一方面,时代背景下决策层信息的闭塞与不对称使得这足以影响许多精英人物命运的误会变得可以被谅解,另一方面,一个古老大国的恐惧与懦弱的心态也展露无遗。“当我们乘坐日本号轮船溯江而上时,我们又一次见到了上海,曾想象会有人在码头热烈的欢迎我们,能见到我们的亲人,能感受到阔别已久的祖国拥抱我们,但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我们坐在独轮车中,暴露在人们惊异、嘲笑的目光中。我们的神情举止在他们眼中一定像一群怪物。”这是黄开甲回到上海后的日记。很难想象,一群第一批海归的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一群矢志不渝的热爱着祖国的年轻人,居然遭到这样的对待。而在被提前召回的过程中逃跑的荣奎的声誉不必多说,但毕业之后,仍然坚守当年的约定,来到了中国驻美公馆工作。这不禁令我想到当下。现如今亦是如此,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减当年。我们必须承认目前我们社会的制度的不完善,而祖国需要人才,但却又有多少人全然不顾民族的托付,历史的教诲,滞美不归,滞欧不归,着实令人心酸心寒。

而李鸿章和曾国藩策划选送幼童出洋这一千古奇事时,他们满心期盼这些出洋学生师夷长技后,可回国助中华日趋强盛,可当留美幼童归来后,清王朝却在变革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接二连三遭受致命的重创,濒临亡国的边缘。屋漏偏逢连夜雨,大清王朝自掘坟墓,也怨不得他人。

幼童们“终日饱吸自由空气,他们平日里性灵上受到的沉重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和思想便都和旧教育不合”。“一只生下来就被囚禁的鸟,感受不到森林的气味,可一旦让它舒展飞翔翅膀,这时再华丽的禁闭空间也不能阻止它希望飞到即使是暴风骤雨的自由天空的愿望。”他们中有些率先脱下长袍、剪下辫子、信奉新教、发表演说,例如在提前遣返途中 跳火车逃走的谭耀勋和容揆,在归国后,他们又是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积极推动者。典型代表还有追随孙中山卷入反清运动的容星桥。而也有一些人仍忠守着王朝理念,或是陷于敢怒不敢言之境。我不知道那位写下“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鳌鱼涌出千层浪,丹桂开时万里香。三级浪中龙见爪,九霄云外凤翱翔。状元榜上标金字,直入皇都做栋梁”的幼童,在接下来数年的留学洗礼中有没有改变信仰。我也不知道那些在两次海战中匆匆死去的幼童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之路。“为这个古老民族的觉醒而死去”和“受朝廷豢养之恩,自当勉尽致身之义”,他们心中的天平向哪一方更为沉重地倾斜呢。但是我相信他们都会去思考,是做这个万人皆醉的泥潭中的清醒者,成为历史道路上的祭品更加痛苦,还是如同那个疯人国中唯一正常的国王一样,将自己变疯,成为旧王朝无声的陪葬品更为悲剧。

《幼童》跌宕曲折的历史使我“舍叹息之外,更无他言”。唯但愿那些往事留下的记忆,不管再被后人怎么剖析,怎么浸上时代的沉重,对于幼童们来说,都能如那些老照片般美好,待时间倾斜,终开出玫瑰。篇二:留美幼童观后感

留美幼童观后感

如果不是因为近代史,可能我还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中国幼童留美一事;如果不是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幼童的视频,可能我还不能了解那批中国孩子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和他们日后在中国的成就及所作贡献。1872年,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第一批留美幼童从美国出发到达了美国。想到这,其实还是很佩服曾国藩、李鸿章的远见的,毕竟,他们还是早早的就意识到了中国的现状,要想改变大清要死不活老被人欺负的命运,大清还是需要些新型的人才,需要些新的有活力的血液的。而且更让我佩服的是,他们选择了美国,因为第一美国是一个新生的国家,正好充满了活力,第二美国是一个多个民族杂居的国家,不会那么容易排斥外国人,第三他们能放下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大国的架子向一个新生国请教,也正是不耻下问,所以我很喜欢,也很开心。

片子中第一个让我惊奇、欣喜的是留美幼童居住的美国家庭的对他们的关心照顾,还有他们的热情,这让我对长久以来认为美国人就是喜欢欺凌弱小、粗野无情的感觉完全改变了,原来他们也是那么温暖的,所以,那些幼童即使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怀抱也还有一个美国家庭一直在温暖着他们,让他们不会被思乡之情完全淹没。在幼童学习英语的时候,美国家庭就利用食物来帮助他们,如果不能记住食物的名字就不能吃到它,看到这里我想到了美剧中父母帮孩子练习拼写的场景,貌似他们就是幼童的美国家人,感觉很亲切。

片子中第二个让我惊奇并让我自豪的是,那些幼童的学习状况。幼童们的学习确实很棒,在幼童学习的年间,期末考核成绩领先的基本都是中国孩子,而且获得了好多比赛奖项的第一名,这是很值得骄傲的。而且看了幼童们留下的一些文字作品我真的是很汗颜的,因为第一他们的字迹真的很漂亮,第二版面排版看起来很舒服,第三作品中的插画也很漂亮。再一是他们基本上在体育运动中也很优秀,应该说他们在各方各面都很优秀,一洗近代中国乌烟瘴气要死不活的风气。而且在美国孩子眼中一直很吸引人。在一次毕业讲演中梁敦彦在题为北极熊的演说中论述在俄国、土耳其的战争中很荒谬的一个说法就是土耳其人是亚洲人,所以就要被赶回亚洲,那么美国人就要被赶回欧洲,俄国人就要被赶出亚洲,那么在中国的帝国列强也理应被赶出中

国了。蔡绍基在演讲中指出英国用鸦片贸易打开中国的贸易大门罪孽深重,他说中国并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究会醒过来并骄傲的屹立于世界。看到这里我真的很佩服幼童们,他们同同时代的中国人相比真的在很多地方都要优秀一些。看到他们令人骄傲的成绩我真的有点热水沸腾,那种想要好好学习全面发展的感觉吧,反正,真的是很振奋人。李鸿章对幼童们也很上心,听说幼童在美国的学校有女老师他就写信让把女老师换掉,听说美国假期很长就要把幼童的中文学习加强,当幼童经费不够就从海防拨出银两给留学事务局。他认为为幼童们多付出一些就能为中国日后的自强多收获一些。

但是,因为幼童在美国学习时因为受到美国教育文化的影响变得很开放、喜欢上那种自由的气息、运动游戏的多读书少就要拆散留洋事务局,要遣回幼童。李鸿章决定留下了一部分正在进行大学学习的学生,遣回其他学生,在容闳等人的努力下最终保全了留学事务管理局,为留洋学生的正常的学习生活留下了保障。可以说容闳在留学事务这一块真的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中国日后做出了很重大的贡献。

日后,幼童们确实确实很出色,为中国作出了很多贡献。曾国藩、李鸿章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日后活跃在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比如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梁诚日后作为驻美公使促成了美国退还部分庚款;邓世聪日后成了北洋舰队定远旗舰的炮务二副;曹家祥成为了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创始人;唐绍仪为中国外交界做出了重要贡献。

虽然幼童们活跃的年代很短,很快的随着他们的老去还有近代中国的**而退出他们曾经活跃的舞台,但是他们是不会永远被历史湮没的,因为毕竟曾经有那么一个年代他们为中国做出了很多贡献,毕竟有那么一个年代他们为中美友好关系迈出了一步,他们不会永远被忘记的。篇三:电影《幼童》观后感

《幼童》观后感

他们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朋友。他们曾受到美国总统格兰特的接见。他们曾目睹一个神话般的时代:看见贝尔发明电话机,看见留声机在爱迪生的手中出现。他们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

他们曾亲身经历近代中国的风云激荡;他们中,有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他们中,有人成为中国电报业、矿业的开山鼻祖;他们中,出现了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们中,出现了民国第一任总理。

他们的命运,离奇而曲折;他们的故事,美丽而忧伤。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中国留美幼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在《留美幼童》的最开始提到了一个促成中国幼童留美的关键人物,他就是容闳,也是第一个出国留学的中国人,1854年,他毕业于耶鲁大学,之后,满怀一腔热血,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满以为自己能在自己的祖国,干出一片大的事业,后来他是干出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壮举,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这件事让他足足等了18年。那就是——留美幼童。

不过,没什么偏要选择美国呢?这就是李鸿章的高明之处了。后来长达百年的时间,印证了他的看法。他认为虽然美国在当时只是一个成立五十多年的国家,甚至,在欧洲国家的眼里,它只是自己的资产的促成物。不过,李鸿章以他敏锐的眼光看出美国将成为世界的一大强国,再则,他出使美国的时候,看到了美国人特别重视教育和文化。所以,选择了美国。第一批幼童于公元1872年8月11日由上海出发,跨越太平洋,在美国旧金山登陆。在上岸时,船上的大人还不忘给他们穿上象征中国的长衫,以显示中国的国威。他们乘坐刚刚贯通北美大陆的蒸汽火车,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从此开始了他们在美国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涯。这十五年的经历定将改变他们的一生。

自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开始,中国人出国留学始成风气,到今天,按粗略划分,已经有六七代留学生了。哪一代留学生最为出类拔萃呢?我个人感觉,还是他们最优秀了。前4批,共120名“留美幼童”,都是乘坐轮船,跨海3.2万里,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的。他们全部中式打扮,拖着小辫子,穿着缎面的鞋子,戴着小缎帽,丝制长袍,外套白色亚麻褂子。更为严酷的是,清廷怕这些孩子“忘本”,在美国期间,他们也要熟读儒家经典,也就是被称作“五经”的《诗》、《书》、《礼》、《易》、《春秋》。还有《孝经》、《大学》。幼童们还要学习《国朝律例》,也就是朝廷颁布的法规。他们每7天就要学一遍《圣谕广训》,比国内幼童的学习频度高一倍,这是清朝康熙、雍正二帝为教化百姓而写的读本,连正文带解释有上万字,当时万千学子人手一册。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其中康涅狄格州34户,麻萨诸塞州20户)中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他们就读的各个学校中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群体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令美国人惊叹不已,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名进入耶鲁大学,18名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名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名进入哈佛大学。

幼童留美,原计划时限为15年,不料进行到第十年时,留美幼童全部被政府强行召回。这一事件史称“留美幼童公案”。容闳在《自传》中记载了留美学生监督吴嘉善主张撤回留学生的种种理由:“留学生在美国,专门好学美国人的嬉戏游乐之事,读书的时候少,玩的时候多;还学美国人的样子,加入各种秘密会社,有的属于宗教性质,有的属于政治性质,总之全都属于不正当行为等等。” 至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梁敦宜成为外交总长、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那都是20至30年以后的事情了。

留美幼童,这更像是时代给他们开的一个大大的玩笑,在特殊的年代里,他给这群特殊的学生打上了不同的文化印迹,并由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改变了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轨迹。

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下,我们有机会决定自己的命运,有机会在一个新的国度里完成自己的学业,面对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并且能够在这个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寄语:

他们生不逢时,但是,他们却在特殊的年代里演绎了一场特殊的故事。他们历经了文化的碰撞,国家的兴衰,却始终保留了对祖国的赤诚。他们在尴尬的时间登场,又在迟暮的时间谢幕。他们虽已远去,却给现在的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启迪:不论你如何选择,请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篇四:幼童读后感

《 幼童 》 观后感 看完幼童,感触最深的就是那100多个,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中国儿童,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勇气,远赴美国的精神,想想现在的孩子,就是成年了,还赖在父母身边的比比皆是,为什么可以这么勇敢。也不知道那些家长,是那么的富有勇气,具有远见,冒着与孩子诀别的风险,愿将骨肉送去毫无所知的一片大陆。当我看到这些留美幼童中没有一个满族人时,知道那是不屈的朝气,是摆脱自身的枷锁,为祖国,为自己拼搏。而作为先驱者曾国藩、容闳等,那些率先睁眼看世界的人花了多少心血,不知道那个当时极端闭关锁国的中国吃了多少洋兵洋炮的亏,才使得愚钝的清政府肯公费派遣这些孩子去学洋人的技艺。当这些孩子踏上异国求学之旅时,我感觉到,那个沉睡的中国巨龙,开始微微睁开他那惺忪的睡眼。

而且幼童们在各个学校的情况以及生活,更是喜人。显然,12岁的年龄,孩子很容易接受异地的语音,生活方式:并且能很快的适应美国式的教育,学习新鲜多样的文化知识,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安排他们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让孩子们知道祖国,了解祖国,建立爱国情节,拥有祖国荣誉感。相比于现在的留学生,唉,差距啊!

有一点实在让人难以想象,清政府既然让幼童们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知识,却又想控制他们的思想,不让他们有自由,人权等等的思想,这完全是荒唐可笑的。清政府花那么多钱,却只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可这对于这些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又怎么会没影响,而且他们还是住在美国家庭里,肯定是会被美国文化影响。这一切都是清政府的多想,不管他们学了什么,但是都是中国人,都是一颗赤子心。就是有牢骚,那也只是牢骚,想的孩子祖国。想想现在的部分中国人,唉!差距啊!

这又想到了日本,同样是派遣出国学习,日本的效果却与我们的截然不同——我们的“出国计划”半途夭折,而日本却通过学习各国优势之处,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腾飞。是因为我们派遣的儿童学的有问题么?显然不是。幼童中有很多与日本人同班,而且我们中国人在美国学校大都是名列前茅的。出国效果是与政府的态度密切相关的。日本政府重用、看重留学生。而中国,总是难以接受不同,最后还召回未完成学业的留学生,将他们随意分配。尽管作出了派遣留学生出国的一步,他们还是潜意识里抵触西方思想的,这就决定了这次公派出国的效果必定不如日本。

上一篇:日行一善感人的演讲稿下一篇:云岩中心幼儿园2009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