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2024-08-25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精选11篇)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第1篇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无论从教育观念还是从操作技术都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它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语文教改的新曙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势在必行。下面,仅以初中古诗教学为例,谈谈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古诗教学模式,仅以管窥之见,求教于方家。

我们所探索的这个模式,命名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其流程是:网上查询识诗人→介绍背景释诗题→质疑讨论探诗意→吟背想象品诗味→迁移拓展悟诗质。也可用“查—释—探—品—悟”五个字来概括。

一、网上查询识诗人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7~9年级)提出的阅读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根据这些要求我们设计了“网上查询诗人”这一教学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阅读环境,不仅有助于扩大信息量、扩展知识面,还能改变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通过网上查询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强得多。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有意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积累知识信息的能力。其做法是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从网上查询所要学习的古诗的作者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与作品内容相关的文化常识。指导学生利用新浪、搜狐等网站的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马上搜索到无数个相关主题的网站,或利用本校校园网建立一个主题网页,为学生提供一个网络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地在信息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大量信息并进行分析、评价、优选,然后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又便于学生对作品进行准确的解读。

二、介绍背景释诗题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从网络上搜集来的信息,以“走近某某”为题,在介绍某作家及其写作的时代背景的同时,解说本诗诗题的含义,从而提高辨析和想象能力,并有效落实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在旧的教学模式中,诗的写作背景是由教师介绍的。现在我们让学生自己有选择地介绍搜集来的信息,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为主动地获取、运用信息。学生在介绍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时,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了准备,还培养了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质疑讨论探诗意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训练学生理解古诗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为了便于合作与交流,将全班81人分为八组,每一组中至少含一位使用电脑熟练的同学,一位上网条件成熟的同学和一位语文成绩优良的同学,并且注意男女生的比例平衡。之后,每小组推选一位组长负责组内协调和组际交流。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要鼓励学生学而思,思而疑,在阅读时划出对诗文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来,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最后让学习协作小组讨论、筛选,把难以解答的问题输入电脑,在全班交流、评议。从重点字词到整首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文的写作技法赏析等都让学生在“自助、互动”中训练,在交流中质疑研讨,并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结论。真正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起“适时点拨,相机诱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就是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潜能。众所周知,教育的本义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通过人机对话,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得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这种协作学习方式无疑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重构。

四、吟背想象品诗味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操。做法分四步:1.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吟读,教师对学生进行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的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2.变换形式阅读,使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3.利用古诗本身具有感染性强和陶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审美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所创造的意境,做到“披文入情”身历其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感情。如对诗歌中所描写的祖国秀美山河为之赞赏、热爱;对诗文所歌颂的英雄人物从心底里升腾起崇敬之情;对诗文所表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不幸倾注同情和关切„„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在学校教学资源库里选择一首最合适的曲子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进一步品味感情,加深理解。4.用课后思考题引路,让学生再读古诗,并在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感情的基础上背诵古诗。同时使用键盘输入古诗,看是否能打出正确的汉字并存盘。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一边监控学生的输入情况,一边针对学生输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对于已经完成任务的学生,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评改。

五、迁移拓展悟诗质

“诗言志”是历代诗人的共识。“志”不仅反映在诗人的言谈中,更体现在他们的诗作里。任何一首诗歌,或对某事物表示一种态度,或抒发一种情感,或揭示某种哲理„„无不表现为人之“志”。教学古诗,就要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所在。从这点出发,我们特意安排了“迁移拓展悟诗质”这个教学环节。其用意主要是拓展学生学习古诗的空间,让学生多一点吸收,深一层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我们一般都设计这样的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第2篇

河源市和平县阳明中学陈风华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无论从宗旨、目标、方案,还是从观念、模式、方法上看,都发生了深广的变革。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应该把握其精神,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个性得到鲜活的发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语文教学的大难题。作文教学低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突破这一道制约语文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的瓶颈,业界也涌现过许多种“作文法”,如钱梦龙老师的“模仿—创造”训练体系,杨初春老师的“快速作文法”,高原老师的“三级训练体系”,章熊老师的“语言—思维”训练教学法,周蕴玉老师和于漪老师的“文体为纬,过程为经”体系等等。不一而足的“作文法”我们试过不少,但收效甚微。本文试图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中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中“交流与表达”部分共九条。最重要的是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将要求提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引领高中作文教学在差异中实现质的提升。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作文教学理念之一:“能考虑不同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在表达中明确责任意识,陈述自己的看法时考虑为自己的观点负责,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不信口开河发表一些不负责的看法。

以往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魔棒的指挥,往往给学生甚至老师(包括家长)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作文就得“高、大、全”,似乎作文的主题思想越高越大越全,就越能得高分。这样一个长期应试作文的模式,早已造就学生说假造假的主动适应性。相信大家对1998年的高考作文《战胜脆弱》还有些许印象吧。这次作文要求学生写心理承受能力。许多考生为了追求“感人效应”,就瞎编滥造,写自己在高考路上所受到的挫折:或是亲人谢世,或是父母离异,或是家人下岗,或是自己重病,等等。考生虽远隔千里,但作文却是类同,这就是造假的结果。须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今中外的名篇,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都有作者真实情 1

感的参与。而我们的学生在为文造情,无病呻吟,存在比较普遍的虚假现象,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也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感情真实健康”。这实际是强调作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于漪老师曾经说过:“用真情浇灌的文章才有活泼的生命力,千万不能为写文章而说假话,造假情、虚情、浮情。虚情假意,不仅写不出好文章,对语言文字也是一种亵渎。”这朴实的话语无疑在告诫我们:中学生作文应该去矫饰,存真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培养学生应有的个性。

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对写作有如下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从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设计来看,强调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主张在写作中进行富有创意的思想表达。在历届高考满分作文中,有相当数量的作文具有虚构想象的色彩,虚构想象的魅力吸引和征服了阅卷老师,成了作文出奇制胜的法宝。但是,“虚构”不能等同于“虚假”。它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话得说回来,如果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真正将虚构想象能力的培养作为实践探索的一条途径,让学生尝试进入另一种写作状态,进入另一个自由想象的世界,那就意味着一种心灵的解放,一种写作个性自由张扬的开始。

高中语文新课标中的作文教学理念还提到:“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强调了写作中张扬个性的意识,主张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事实上,在以应试为目的的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在判断有个性和创意的作文时,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隐忧和担心,害怕这样写会铤而走险。教师的这种担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实,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放开手脚作文并不难,真正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判定什么是富于“个性”和“创意”的作文,这种价值衡量和判断标准的确立,才会真正起到激励和向导的作用。如果平时作文都无法让学生自由写

作,那么,在面对一个具有开放特点的作文试题时,指望他们突然灵光一现是不现实的。

要改变目前中学生写作水平低及写作时造假这个尴尬处境,迫切需要我们这些语文教师去振臂疾呼:让真情回到作文中来!

作文的“真”主要体现在材料和技巧两个方面。写作是要真实地再现生活。大千世界,事事可写,情情可叙,只要你对这些生活有独到的感受和触悟。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时做到“真”,我认为要做好下面几点工作:

首先,要解除学生心灵的枷锁。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如果过分强调“文以载道”,就会左右学生的选材、构思,使学生作文时回避现实,掩饰心迹,而不得不造假。比如有些学生在平时的言谈中,对某些教师批评有加,但在写教师的作文中却一味地对教师歌功颂德,这样的作文能写得好吗?写作应该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在2001年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对作文就增加了一个新的要求——感情真挚。这是衡量考生作文的最基本的要求。从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卷来看,写真情实意、实话真说的作文往往比那种虚饰矫情的文章得分要高出许多。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就会自觉地冲破以往作文“左”的禁区,去崇尚自我个性的张扬和真诚感情的抒发,就敢于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其次,要提高情意心智。作文是一项富有情感的心智活动,写作者应有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但目前学生对弱小及不幸缺乏同情心,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每当作文往往勉强为之,敷衍成篇。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留意身边琐事,关注邻里同学,培养高尚情操。正如罗丹所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第三,要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丰富写作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教会学生“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文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围绕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之类的活动,要求学生就自已最关心的话题、最喜欢的事物设置一些热点问题,抽签进行演讲;可以指导学生办班刊、出墙报,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结合教学的内容,可以开展“我编、我演、我评、我感”的综合性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鉴赏写作能力。

最后,应设计实在的灵活的作文题。每次作文都应使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时学生就会敞开心胸,展露真纯,畅所欲言,写出具体而不空泛、真实而不虚假、自然而不做作的文章来。

正如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种情来自生活的真实,是发自内心的呼喊。央视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之所以名声大振,妇孺皆知,是因为“实话实说”。说话如此,作文也不例外。实践表明:写真话是作文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叶老的题词对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大胆鼓励学生说实话,表真情,想什么就说什么,不要定高调,否则,我们的作文训练无异于缘木求鱼,只会弄巧成拙

2004 年 11 月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第3篇

一、全情朗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全情投入朗读, 能够逐渐掌握课文中蕴含的意义和思想,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露出来的情感, 原本毫无生气的文字符号经过朗读折射出情感与智慧的光辉。教师可以集中组织或在课前几分钟举行朗读比赛, 要求学生尽量熟读, 最好能背诵下来, 朗读时配合表情和肢体动作, 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最佳。

比如, 朗诵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学生真正读懂、读出诗的味道, 就会为诗人绵长的思乡情感所打动, 语气、语调、表情和动作自然而然就和诗的意境相配。

二、多方比较

一篇文章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可能会选取多个角度与表达方式,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对比语言的不同。学生通过对用词、语气、句式等有意识的比较, 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就会有全面理解。比如《愚公移山》中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对愚公的移山行为提出看法。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 汝之不惠! 以残年馀力,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妻子“献疑”表达疑问和担心, 而智叟“笑而止之”表示否定和讥讽。从他们在表述上用词和语气的不同能够区别身份和态度。

三、品味字词

优秀的文章的遣词造句十分讲究和富有韵味。在语言教学中, 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自己品味字词, 而不要一手包办式地把所有东西一股脑地全部倒给学生, 让学生失去自己思考、探寻的乐趣, 也全然破坏品读文章的乐趣。古典诗歌对字词的使用十分精妙, 有的甚至是作者呕心沥血所得。比如, 贾岛有一句诗:“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 还是“敲”好, 在大街上比划着“推”和“敲”的动作, 却不小心闯进韩愈的仪仗队。韩愈知道后并不生气, 告诉他“敲”字好。一是怕门关着, 推不开;二是去别人家, 敲门有礼貌;三是夜静更深, 敲多出几分声响, 静中有动, 更有意境。贾岛听到后拍手叫好。再有“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直”和“圆”都是最普通的字, 用作这里却能多出几分塞外苍凉的意蕴。还有很多优秀文章的用字、用词值得细细品味, 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鉴赏。

四、联系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使用的环境。语言在使用的时候都有具体的环境, 如周围有几个人、都说了什么及每个人的表情、动作等都是语境。如果把语言孤立出来, 不联系语境就很难理解。鲁迅《论雷峰塔的倒塌》最后一段只有两个字:“活该! ”如果不联系上下文, 就是一句简单的骂人话。联系语境后, 我们知道原来是白娘子重见光明, 法海和尚躲到螃蟹壳里避祸, 封建卫道士终于落得可耻的下场, 只有“活该”两个字才能痛快淋漓地宣泄情绪, 只有读完全文我们才知道这两个字的精妙。有的文章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读懂含义, 如蒲松龄的《狼》里多次出现的“其”字。“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 场主堆薪其中, 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 驰担持刀。”“其”字分别指狼、麦场、草堆“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这个“其”指其中。“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这句的“其”分别指草堆、屠户、狼。没有上下文无法读懂这么多“其”字的含义, 由此可见语境对理解语言的重要性。

五、发挥想象

心理学认为:“想象是人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是大脑根据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重组, 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我们说的话、阅读的文字都是声音和符号的组合排 列, 如果没有想象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的。”中学生阅读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时, 充分发挥想象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韵味。如在阅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雪》时, 我们的头脑中会再现出一幅风景图:“冬天的方到处都结了冰, 天空飞飞扬扬地飘着大雪。登高远望, 长城里里外外只有白茫茫的一片。白雪覆盖下, 群山就像一条条银蛇在起舞, 高原像一头头白色的大象在奔跑。要是到了晴天, 冰雪山林互相辉映, 景色更加迷人。”发挥想象力让语言更加多姿多彩, 更能体会到作者传达出的意境和风采。

语言教学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应有重视, 在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的时候, 我们不应忘记学习语文的初衷, 加大力度落实语言教学, 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汉语之美。

摘要:语言教学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受到应有重视, 在素质教育得到越来越多认可的时候, 不应忘记学习语文的初衷, 加大力度落实语言教学, 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汉语之美。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文字教学

参考文献

[1]温欣荣, 邓卫新, 吴格明.目前初中历史教材的文字失范问题——“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言文字状况调查与研究”成果之一[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

语文新课标下的对话教学解读 第4篇

一、对话在阅读教学中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师生基于各自的生活经验与对文本进行的前理解所进行的平等民主的交流过程,通过对话探讨达到师生双方知识重组与意义建构。这一点不难理解,在此不多述。这里重点谈一下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阅读过程中的对话是读者和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但这不是唯一的,更多情况下,它是读者与文本自身的对话。因为“‘对话’是‘问与答’的交换,而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存在这种交换,作者并不向读者做出反应”。这是由作者的“不在场”造成的。任何作品或文本当它被创作完成时,它已经超越原材料和创作者而产生了自身的意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在经验与它进行对话。后现代主义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文本,文本即行动。文本存在于每次不可重复的参与之中,存在于每次行动所产生的新的意义中。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品常读常新”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因为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理解不一致而简单地说读者的解读是错误的,而作者就是权威,就是唯一正确的。

有人认为:当作者去世或与读者远离的时候,阅读过程中的对话就变成以文本为中介的跨时空的无声对话。事实上,作者很难不远离读者,即使作者确实在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有声的对话”也不能代替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因为作者与读者进行面对面对话其实已是另一种时空上的对话。当作者脱离创作状态,重读文本时,由于境况的改变,作者自己的当下解读也会与原来的创作意图发生偏离,这种解读本身与文本之间就存在一定的距离。再说,作者自身也需要对自己创造的文本进行不断的重新对话与解读。所以所谓的作者的“在世”与“近距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问题。而所谓的“跨时空的无声的对话”其实正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二、对话在写作教学中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其实是一种书面形式的对话。它是作者表达自我的过程,是作者与自我、与潜在读者(他人)交流、对话的过程。作者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世界、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作者希望通过文字的表达来引起他人的共鸣或者认同,最终达到一种对话的效果。新课标对写作的表述即体现了这种对话理念。对话不仅体现在学生写作上,更重要的是它还应贯穿于教师作文教学指导与作文批改的始终。

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写作指导应是对话式的。在传统的命题作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地是扮演着命令者的角色;学生被限定在教师所划定的圈子里,缩手缩脚。在这样的状态下,师生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对话。学生不敢(从而导致不想)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结果导致学生作文“假、大、空”。新课标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创作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指导者的角色更多地在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对话,成为学生写作的参谋者与促进者,促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激发起学生表达真实自我的欲望。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应改变原来的模式化、八股文式的批改方式。传统作文批改中,教师对学生作文所下的批语往往是中心明确、结构合理、语言优美等空洞苍白的语句。这样的评语既不能起到准确评价学生作文,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也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写作的积极性。对话式作文批改中,教师要抱着与学生交流对话的观念去阅读学生的作文,通过与学生文本的交流而实现与学生的间接交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教师所作的批语同样应是对话式的。对话式的批语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真实的、富有情感和启发性的。对话式批语应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不是论断式的,而是探讨式的。它应能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对话的进一步延续。学生从对话式批语中获得教师对自己作文的真实看法,明白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超越。

三、对话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当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注重口语交际教学,增强学生口语实际表达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口语交际教学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对话,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过程。

语文教师不应该简单地视口语交际教学为口语交际知识、技巧的机械陈述。口语交际教学的关键不在于教学生说什么,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表达自己的意向、传达自己的信息,并从他人那里获取自己所需信息。所以应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甚至是争论等对话方式中达到信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情感的融合,从而将口语交际的知识、技巧内化为真正学生自己的东西。要使学生做到想说、敢说、会说、善说,教师就要为学生多方位地开通对话交流的渠道,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说话氛围,把传统的“一言堂”变为大家共同参与的“群言堂”,通过相互间的对话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沟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横方向深入发展,在思想的交互中引发对自身内在经验和外在世界的反思,从而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新课标特别强调语文学习渠道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倡导能凸显学生自主创造与积极参与精神的综合性学习,这就为口语交际教学拓宽了教学领域,可以将对话延伸到课堂之外去,对话对象就不仅仅限于师生、生生之间,而是广泛的社会群体;对话方式可以是调查指导、活动策划陈述、成果展示、经验交流、访谈……

语文对话教学要生活化,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与学生实际。但还应认识到,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与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是有所区别的。它不是日常生活中寒暄式的、琐碎的对话,不是个人生活经验的简单交流,而是一种认识方式。它要求对话者对自己原有经验和对话过程中所获信息进行知识的整合、理论的加工,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新的认知结构;同时,它更侧重精神层面、思想层面上的交流与碰撞,以达到提高自己整体语文素养的目的。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必背的古诗文 第5篇

1、《论语》十则(七上)

2、《鱼我所欲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

7、《桃花源记》

8、《三峡》

9、《马说》

10、《陋室铭》

11、《小石潭记》

12、《岳阳楼记》

13、《醉翁亭记》

14、《爱莲说》

15、《记承天寺夜游》

16、《送东阳马生序 》

17、《关雎》

18、《蒹葭》

19、《观沧海》 20、《饮酒》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次北固山下(七上)》

23、《使至塞上》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行路难》

26、《望岳》

27、《春望》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观刈麦》

33、《钱塘湖春行》

34、《雁门太守行》

35、《赤壁》

36、《泊秦淮》(七上)

37、《夜雨寄北》

38、《无题》

39、《相见欢》 40、《渔家傲》

41、《浣溪沙》

42、《登飞来峰》

43、《江城子,密州出猎》

44、《水调歌头》

45、《游山西村》

46、《破阵子》

47、《过零丁洋》

48、《天净沙,秋思》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第6篇

——初中语文组教研活动专题发言稿

发 言 人:陈东兴

时间:第八周一

参考书目:《语文课程标准》《教师之友》《四川教育》

一、《新课标》“前言”中指出:“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二、阶段目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熟练使用字典词典,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识字3500,会写3000个左右,书写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具有体会书法审美价值的能力。

2、阅读:(2)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新课标》在第四节中对学生几种读书方法的要求提到对“朗读”“默读”“精读”(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略读”“浏览”(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详见后边的“推荐篇目名称”],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标准,而考试有关的能力中当数“默读”“精读”“浏览”(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达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八十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 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15)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3、写作:(1)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 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8)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写作。

4、口 语 交 际:(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三、七——九年级推荐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其中散文16篇《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杂说》

初中语文新课标 第7篇

新课标中对初中生(7~9年级)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 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 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 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 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1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4.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15.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 1.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7.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8.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9.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0.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说话观点和意图。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4.注意表情和语气,使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5.在交流过程中,能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6.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7.能

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8.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初中语文新课标解读 学科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人文性则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甚至影响事业、家庭的重工业。课程理念 1.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习主要不是靠传授知识、揭示规律,而是靠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要重听说读写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形成一般是在初中阶段定型的,阅读速度高低就是最明显的体现。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旧比较 1.语文性质功用的回归:由注重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2.语文教学观念的转变:由内容分析本位而重视语感积累。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这是保证语文课上出语文味的关键。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还是要讲精彩讲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坚决反对对课文作琐碎的、微言大义的分析。整体感悟绝不等于主题先行,主题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问题,因为我们在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中应处理好演绎和归纳的关系。根据思维发展的规律来看,归纳教学优于演绎式教学,我们可以试想:中心意图都明确了,再分析不是浪费时间嘛。3.语文教学重心的转移:由强调接受信息而较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生发要多反思,找教材的毛病)信息。由知识中心论而重视语文历练实践。4.学习方式的倡导:由被动接受而自主、合作、探究。简单概括就是“对话(讨论)”。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激活:由课堂中心而接近社会生活。新教材的选文较接近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可供选择学习的篇目多了。师生能够自主地参与课程的开发,把“学什么”的权利交给学生;学校和教师应有自主选择教材的权利;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学生与课程文本应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语文教师应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应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教学内容应吸收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师不应把整个教学过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绎,而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既定的教案。对话意识已深入教师内心,但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师生或生生间的讨论,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着眼

于怎么教,仅仅关注教法的探索还是形式的,更多的是要关注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重构。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第8篇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在学生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单调、呆板, 就容易使人感到乏味, 也容易使人疲劳, 从而失去兴趣。因此, 在内容的安排、学习方式和方法的选择上, 教师要适当调节, 使之相互穿插, 富于变化, 有新意, 这样就容易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后, 就会孜孜不倦地去追求, 就会形成习惯, 养成习惯,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 可以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这样学生就会善于抓住学习机会, 从中获取信息, 体验满足感, 产生愉悦心情, 从而刺激大脑产生兴奋。要激发学习兴趣, 可利用情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具有“好动”“好模仿”的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 模仿课程中的人物、动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 在课程中人物遇到困难时, 多利用提问式引导,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其自身解决问题的主观创造性、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的内容, 并能较好地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思考。

二、挖掘文字魅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分清楚哪些是健康的文字哪些是不健康的文字, 并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促使其使用规范性的语言文字, 毕竟传统的语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记录着华夏五千年厚重的文明, 承载着中华万代悲喜的历史, 是苍劲而深沉的。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文阅读要有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多元化理解。但是, 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 学生会对课文有不同的理解, 甚至会断章取义, 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对细节描写、学生疑难、课文重点句作细细的品味, 悟出其文字的内涵。结合词句理解中心思想, 才能不偏离文章的主旨,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才不会信马由缰。

三、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阅读教学情境的创设, 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需要出发, 设计和使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与表达特点, 提高教学效率, 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 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应在充分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匠心独运地创设与教材意蕴相符合的情境, 这样学生产生的兴趣就具有明确的指向。创设情境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课程中的人物、情节的形象性、真实性, 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内涵和情感。但是, 情景设计必须能正确反映所要学习的内容。例如, 一位老师在讲《再见了, 亲人》 (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这首歌曲, 伴随着“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的旋律, 学生听得很是投入。但是这与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不是十分贴切, 既浪费时间又不能收到良好效果。所以, 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该精心设计情境内容, 教师要洞察学生的内心特点, 选取新颖的角度巧妙地设计, 触动学生心底里最敏感的神经, 使学生感于目, 会于心。情境设计并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 而是通过它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课程内容和情感。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占用时间不能过多, 应该以精练的情境来发挥最大的效果。

四、引导个性化阅读

在传统阅读中, 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这大大束缚了学生的阅读主动性和阅读的资源范围。而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者, 由于老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资源观, 通过老师的设计、开发, 学生能获得广泛的、充分且适当的语文阅读资源。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使其从传统的消极、被动的阅读者变为主动、积极的阅读者, 通过老师所设计、开发的阅读资源, 避免一些无用、劣质的资源, 节省学生的阅读时间, 提高阅读效率, 有效地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然而, 仅仅通过阅读书本, 学生可能不能深入体会其中的含义, 所有, 教师应该将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尽可能地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资源, 优化教学的配置, 给学生创造合理、优越的阅读环境。这样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会阅读的同时也学会思考。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控制者, 以教为主。但是,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 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大大限制了其学习潜能, 使得阅读教学呆板、无生机。新课标倡导教师、课程和学生之间平等对话, 教师要设计、开发优秀的教学课程, 就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构建具有个性的阅读教学课程;而优秀的阅读教学课程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 也是适用于对话的对象;而学生和老师一样, 在阅读中扮演着一个对话者身份, 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 根据自己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角色进行独立思考。在这里, 教师和学生不再是教与学的关系, 而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探究有关知识领域的相互对话, 是独立思考、互动合作的关系。教师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以对话者身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尽可能地发挥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潜力。

所以,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发表不同的见解, 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思维, 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 从各自的视角去理解文本的含义, 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对于同一个问题, 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表达方式, 或者使用语言, 或者进行角色扮演, 或者用图片描述, 展开想象, 进行多样化表现, 深入文本内涵, 重构文本形象, 去呈现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当然, 因为自我经验不足, 学生难免在阅读中产生不正确的理解, 但是教师不应该否定, 而应该多尊重、多交流, 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 并给予正确引导。

五、引导学生个性化感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种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是学生的个性化感悟。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 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文本, 不仅要理解其内容, 更重要的是去品味、去感悟其中的语言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品味文本中的语言, 感悟文中的人物情感, 使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 这有利于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对情节的感悟。当这种敏感和感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语言的感悟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有不同的结果, 这主要与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周围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密切相关。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人感悟, 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独立思考,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语言、情节进行体会、感悟。对语言感悟的有效方法是感情朗读。感情朗读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技巧, 关键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勃发。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受到文章的感染, 自身感情与文本感情碰撞产生共鸣, 并自然地流露出情感, 这是对语言和情节做到了个性化感悟和理解,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衡秀梅.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的创造性阅读[J].现代语文 (教学研究) , 2009 (2) .

[2]宋波.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研究[J].跨世纪 (学术版) , 2009 (1) .

初中语文新课标下古诗教学模式探索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分类号】G633.3

引言

在语文新课标下,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得到重视和体现。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素养关系到其他课程学习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和多重功能。所以,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使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也在塑造着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去人格素养。当前,语文新课标得到不断贯彻落实,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培养重点。而这一目标的如何落实,关键正是在于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上。

在教师、学生、文本之间,阅读教学是对话的桥梁,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而应当充分利用并挖掘阅读教材。有鉴于此,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就是初读课文,对课本内容感知;然后就是学习重点句子和段落,精读课文;最后则是走出文本、品读课文,扩展知识面。以下将进行具体阐述。

一、导读中合理引导,提高课文内容阅读的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导读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对于阅读教学发挥着导向性的作用,并且防止学生出现漫无目的阅读的情况。一般来说,教师在课文导读中可以运用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介绍课文背景知识,为整篇文章奠定情感基调,这种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在阅读中偏离文章主旨。比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简单讲解下抗日战争的惨烈,还要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抗日战争的生动场面,在以上情景刺激下促使学生融入到课文阅读中。第二种方式采取提问的形式,通过与课文重点、难点紧密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有针对性的获取信息和内容。比如在《开国大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具有针对性的问题:(1)开国大典举办的地点与时间;(2)开过大典中领导人物你认识哪些?(3)该篇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场景。借助于以上问题,促使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问题,增强了阅读的敏感性。

二、速读中眼手并用,寻找生疏知识点

在导读教学的前提下,学生通常可以比较顺利的进入到速读环节中。对于速读,一般指快速阅读,也就是从语文课文中快速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并且在提高小学生注意力具有不错的训练作用。而在速读形式上,默读是相对最优的方式。不过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语言系统相对不完善,不少学生只有发出声音才可以流畅的阅读。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默读,不过也允许部分学生采取小声速读的方式。在速读质量上,主要依靠的是导读阶段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在速读过程中眼手并用,一旦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用笔做个记号,等到整篇文章读完后再一定解释。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速读可以采取分小组的形式推行。比如某个班级有40个学生,可以分成5各小组,每组8人。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别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要求小组成员开始速读,并选派代表回答问题。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在竞争的环境下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果,而且增强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总而言之,速度环节以“快”为核心,借助于快速阅读来促进学生尽快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

三、精读中解析课文,实现升华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精读环节居于核心地位,精读开展的好坏关系到阅读中实质问题的解决和教学目标的落实。在精读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师生之间进行高频率的互动,注重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与解读。一般来说,精读表现为教师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逐句、逐段的分析,有些难点和重点地方可能要逐字进行解读与分析。比如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中,精读环节中要实现多个目标:首先就是理解“衣衫褴褛”、“风和日丽”、“铿锵有力”等词语的意思,并且利用这些词语来练习造句;其次就是知道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倾向,尤其是课文中有关周恩来思想变化的场景进行分析与解读;最后在通观全文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能够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理想的伟大有所感悟,由此及彼,达到升华学生情感和思想的教学目标。在精读教学中,保持具体形式与操作的灵活性,只要不和语文新课标的教学任务相脱节,教师应当创新具体教师形式,通过教师指导、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四、诵读中强化训练,学以致用

语文阅读教学完整需要诵读来巩固,诵读在阅读教学中起到检验与收尾的作用,促进学生记忆力和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语言载体而言,在语文课文进行诵读也是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和体现。而且,学生在语文语言工具的使用上离不开有效的记忆,而有效的记忆更是离不开多次诵读的强化。为此,语文阅读教学绝对不能忽视诵读环节的重要性。俗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表明诵读可以在对学生记忆进行强化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正是语文新课标的重要要求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掌握的知识相对不多,其思维空间的扩展离不开大量原始资料的积累,并且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通过诵读优秀文章,学生不仅可以直接提高阅读水平,其写作水平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有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诵读新方法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比如在诵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竞赛、随机点名以及默写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生对诵读产生厌倦和抵触。考虑到小学生在整体把握能力和理解力上相对较弱,教师可以对诵读文章实行分解处理,比如要求某个小组成员每人诵读一个段落,从而有助于学生成就感的提升,进而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秉持“水滴穿石”态度。教师应当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系实践,不断创新方法和内容,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文静.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研究,2014(1).

初中语文新课标名著必读 第10篇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鲁滨逊漂流记》

3.《格列佛游记》

4.《繁星.春水》

5.《朝花夕拾》

6.《西游记》

7.《简·爱》

8.《爱的教育》

9.《伊索寓言》

10.《昆虫记》

11.《傅雷家书》

初中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 第11篇

广安市岳池县中和职业中学 宋军

我从教已经30年,一直工作在语文教学的第一线,在这个似乎短暂而又漫长的教学过程中,自己对语文《大纲》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近2年来,自己有幸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大家都在研究语文《新课标》,实施和发展素质教育,自己通过不断研修、实践、摸索,对初中语文《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尽管主要任务是要顽强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但是课改是一项综合性改革。因此,在语文学科实施新课标,进行课改中,不论是思想观念上,还是具体操作层面上都发生巨大转变。大致体现在以下14个方面。

1、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新课标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少时候会把教师请下讲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

2、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

3、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4、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新课标 要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

5、突出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由实施预案向增加准备如何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转变。课上学生会主动提出的问题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6、讲读和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单位和与 “教学单元”为单位相结合”设计、施教。新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课文间有较明显的内在联系,可按照教学单元组织学生进行 “求同与求异”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7、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因此,教师分析课文要突破由“从头到尾抚摩一遍”的教学习惯。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通过指导学生首先寻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写作手法,并强调学生个体的需求和体验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8、批改作文要针具体文章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那种“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语言通顺”颠来倒去的“总批”一去不复返了。伴之而来的是增加眉批,要求教师指出学生的具体文章好在哪里、怎么个好法儿,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9、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放式教学和探究式和讨论式学习,结束了教师凭借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参考“打天下”的历史,要求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解答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寻找辅导材料的线索。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和实践终身学习思想,才能实现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

10、教育科研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明显、不可替代。课改最终要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第一决不能削弱基础知识教学、否定接受学习。第二不论是对教师和是学生的要求都更高了。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学生时代是班里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面对“就近入学”的群体,不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教师从未体验和感受到的,“没有相同的经历,不可能有相近的感受,更很难有相互的理解”。因此,教师在实施新课标过程中一定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学生,必须站到学生的立场设计、实施教学工作。否则,欲速则不达。

11、以“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这一理念最好的践行就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策略,创造一种兴趣盎然、生动活泼、风采迷人的课堂教学气氛,强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人文性、趣味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使学生在精彩纷呈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语文课堂能有一股新兴的魅力牢牢吸引学生,只有学生“乐学“才能”“好好学”,才能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一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势必与教师不厌其烦的细讲精练、单一以课堂为主的资源、没有多大激励作用的单调评价是格格不入的。于是新课标下的以学生为主,其实累的是我们一线教师,我们不但要好好琢磨学生的心理特点,要选好教学内容,要设计好课堂环节,要定好教学手段,掌握好教学艺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想想觉得我们又在风口浪尖中做一个时代的弄潮儿,难啊!

12、以“学”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是老师的“教”学生“学”,为了让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老师要把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机会提供给学生。课标中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时间能力......这些要求和理念,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学生的“学”才是第一位,我想首先在课堂上多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都需要学生自己主动探究才能真正让她们掌握知识。其次要让她们多读多思多讲。其次在课外要引导学生如何自主预习,自主复习。于是一些省市的《导学案》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再其次,就是要让学生面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中自主学习。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以新课标倡导多读书少做题,作业“变脸”尤其重要,只有从课业负担解放出来后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与书本接触,于是我们要善于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老师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得阅读兴趣并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全力支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阅读空间。比如定期地给他们推荐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然后让大家畅谈读后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布置她们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等文化中心去翻阅好书。还可以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互联网、报刊等媒介上搜寻自己要的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发他们向高层挑战的求知心里。

13、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多、更广泛、更容易地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那么,什么才对学生终身有益呢?除了听说读写、探究思索等心理能力外,文化的品质和素养应是一种更加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文化可以使人超越于生活的表层领域,不为技术经验或工具理性拘检、束缚,进入人格自我完善的境域,充满睿智和灵性地观照世界,应答世界,表现世界。文化人格是人格的深层结构,是个体全部生活的精神之“根”。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追求,应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底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如果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把“工具性”无限制的放大,那势必上成了自然科学,抹煞了语文文字的深刻内涵,摒弃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再也谈不上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有些老师存在这种情况,结果造成了学生厌学,语文课堂索然无味。相反,如果单单着眼于“人文性”,只注意分析作品里的思想情感,而不顾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只注重文本内容对学生的影响,那又上成了思想品德课,丢弃了“语文课程也是实践性课程”这一基本理念。

14、语文课,必须上出语文味来!它要培养人在思想情感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提高人文素养这方面的价值,当然它也要让学生在语文课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如阅读教学中,不光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技巧,而且思想情感态度也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潜移默化的演变。4月9日至13日,我们莱州市举行了语文优质课复赛,选手们分别讲授了散文、诗歌、文言文三种不同的文体,教研员刘东方老师一直对评委和选手强调,无论哪一种文体,都必须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让学生思想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又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种对教师的引领、导向,是完全顺应新课标的精神的。同时,她也从新课标出发,指导老师们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引导,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所以在本次比赛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课例。凡是听过课的语文老师都说,这届语文优质课评比是最有语文味的。

只要我们领悟了新课标的内涵、精髓、实质,然后在课堂中坚定不移的贯彻实施,那我们的语文课一定会上出语文味!上出新境界!

语文同仁们,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

上一篇:个人申请转正述职报告下一篇:王婧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