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发展思考范文

2024-07-25

武术发展思考范文(精选6篇)

武术发展思考 第1篇

峨眉武术产业发展思考

刘琼英(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614000)

峨眉、少林、武当被人们誉为中华武术的三大支柱。峨眉武术从广义上讲就是“四川武术”或“巴蜀武术”,是四川传统武术以峨眉为名而形成的中华传统武术的重要一支。从地域文化的角度看,峨眉武术就是峨眉山地区发祥和传播的武术。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创派最早的武术流派,比少林早1000年,比武当早1600年,是中华武术的发源地,堪称中华武术文化的瑰宝。据1983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峨眉武术的挖掘、整理,峨眉武术共有68个拳种和门派,1093个徒手套路,518个器械套路,2368种拳术,41个对练套路,276个练功方法和14个技击项目。

峨眉武术集聚了佛道两家武术、文化之精华而自成体系,已成为一种集楚越武术、中原武术与巴蜀武术之精粹,纳佛道修心养生之奥妙于一体的地域性武术文化。先后涌现出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北朝东魏时期的淡然法师、南宋时期的德源长老、白云禅师、清代的湛然法师等历代武林宗师,以其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成为中国三大武术流派之一,2008年成功申报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是地方旅游的特色、是旅游的灵魂,也是一个地方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乐山而言,世界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无疑是乐山旅游业的龙头,而“山水文化、佛教文化、武术文化”是其产业的三大支撑。其中,“山水文化、佛教文化”因其客观的因素,多年来已形成较为稳定的态势。而峨眉武术文化这一乐山旅游产业的精典和灵魂,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和挖掘。

鉴于此,了解峨眉武术的发展现状,推进峨眉武术产业发展就显得很有必要。作者简介:刘琼英(1968—),女,四川犍为人,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旅游、水域旅游、旅游规划。

一、峨眉武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峨眉武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峨眉武术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成立了峨眉武术发展中心、峨眉武术联合总会,先后组织运营了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中国三大武术精英赛、峨眉武术与WBC世界拳王争霸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出版了《习峨眉武功》、《峨眉》等书籍,开办了中国峨眉武术网,有三个大剧院开展以峨眉武术为主要内容的专场演出,引起了央视、凤凰卫视等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着手规划峨眉武术风情小镇、峨眉武术文化公园等大型武术文化产业园区等。

作为四川武术文化的代表,峨嵋武术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和品牌价值应该不亚于少林、武当。然而,当少林、武当早已在全球范围内把武术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之际,峨嵋武术的发展相形见拙,各类开发属于初级阶段,对峨嵋武术这个蕴含着巨大经济效益和无限商机的品牌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够,武术馆校、社会团体招商引资缺乏基本的条件,缺乏有实力的公司、财团来对峨嵋武术进行整体策划、运作、包装。

二、拓展、壮大峨眉武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峨嵋武术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必须尊重经济规律,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协调服务。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将峨眉武术作为四川的一张名片向外推广

要争取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将峨嵋武术作为四川对外交流的一大特色品牌进行开发和实施;统一形象、聚集资源,理顺体系,分步实施,做成产业群,形成产业链,真正实现峨嵋武术产业化,成为四川向世界展示的又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1)提升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的规格

将现有的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升格为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也可将峨眉武术节与乐山的其它文化艺术节整合为一体,打造出乐山大型文化体育品牌,吸引更多人关注乐山,宣传乐山,取得更大、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征集、设计峨眉武术形象标识,把峨眉武术作为一个品牌整合营销 众所周知,世界许多知名品牌都有自己深入人心的标识。在诸多的材料中,对峨眉武术的描述是“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神秘虚幻、高深莫测”,这种定位更多的是操作者的主观体验,普通公众很难感受。峨眉武术应该树立自己鲜明的个性与核心价值,向全球征集、设计自己独特的形象标识。并在此基础上,将峨眉武术作为一个品牌整合营销。

(3)健全武术管理机构

目前,峨眉武术的官方管理机构只有“峨眉武术发展中心”,该中心隶属于峨眉山市文体局,为股级单位,乐山市没有与之对应的上级单位。这势必给峨眉武术的向外推广造成相当的难度。因此,建议乐山市设立相应的峨眉武术管理中心。

2、全面加强武术人才的培养

峨眉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武术人才的支撑。因此,要依托武术类培训基地、学校、院校,全面培养武术人才。

(1)筹建乐山峨眉武术学院

目前,乐山市境内的武术类培训学校主要有峨眉武术学院(公办,在峨眉山市职业技术学校内)、乐山大佛文武学校(民办,国家一级武术馆、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峨眉武术学校(民办)等,这都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建议:整合现有资源,共同筹建乐山峨眉武术学院,成为高起点的峨眉武术人才的摇篮。并引进各门派武林名家到学院开馆办学,培养高水平的武术人才。

(2)在全市中小学推广峨眉武术健身操

编撰峨眉武术健身操乡土教材并在乐山各区(市)县的中小学校推广峨眉武术健身操,每年通过文体、教育部门牵头,选拔好的苗子送到“峨眉武术学院”培训,为参加和国际国内大赛储备优秀人才。

3、做大做强峨眉武术产业链

配合市委、政府打造黄湾武术小镇的战略,为更好地弘扬峨眉武术文化,促进乐山旅游经济,发展峨眉武术产业,对参与该文化项目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按政府弘扬峨眉武术的优惠政策给予实质性支持和奖励,以更好尽快的落实市委、市府的乐山经济战略规划,在黄湾武术小镇上实现峨眉武术发展的产业链。

(1)增强峨眉武术的文化内涵。可以重金聘请国内外知名策划专家,组成峨眉武术产业开发智囊团,全力谋划峨眉文化旅游产业,塑造世界级的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峨眉武术”音乐大型实景剧,融入艺术、文化、宗教、生活等浓郁川西特色的多重元素,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大气魄规划建设峨眉功夫影视城,创作拍摄关于峨眉武术一系列电视剧,精心打造集文化娱乐、影视拍摄、产业经营为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的功夫影视基地;建造一个峨眉功夫博物馆,展出峨眉功夫的佛教艺术、道教文化、武文化、资料、图片、实物、兵器、招式、武术口诀、心得、民间传说等。

(2)大力发展峨眉武术旅游相关产业,设计开发各类峨眉武术旅游纪念品。必须先有一套以设计先行、市场引导、政府推动、企业投资、院校介入、协会参与、品牌营销的峨眉武术纪念品设计开发的新思路。可供开发的题材极其丰富:有历史建筑、传奇人物、民间故事等。表现形式可以有:邮票、钱币卡、兵器、服饰、扑克、书籍、年画、瓷器、珠宝、首饰等等。总之“设计金链”的创造必须包含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和武术特色同科技、艺术、旅游交叉结合,向世界人民传达峨眉武术的博大精深。

(3)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实施多元化产品战略。恢复建立峨眉峨眉武术祖师殿,为天下峨眉武术爱好者建立一个心灵家园、修行习武的中心、认祖归宗的吉祥地,使峨眉武术更快更好地得到发展。把峨眉武术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提炼,编排出一台全面反映峨眉功夫的节目作为固定节目经常上演。利用武校资源加上当地习武、尚武的风尚,可以开展武术修学旅游;针对中青年多选一些参与性、竞技性或刺激性的活动项目,如:学术交流旅游、峨眉武术民俗文化旅游等;针对中老年则开展保健性、养身性、放松性活动项目,如:峨眉武术保健养身游、女子防身短训班等特色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把峨眉武术旅游提升到“体验旅游”。例如:让游客参演一回武林游侠,到寺庙做一天方丈,当一回金庸笔下的峨眉弟子等,感受一番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人生品尝,游客往往付出更多的“学费”。利用峨眉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发峨眉“养生菜品”。

武术发展思考 第2篇

摘要:中国武术历史悠久, 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而且影响深远。与此同时, 朝鲜半岛发展起来的跆拳道也获得迅猛发展, 其与中国武术相互影响, 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本文对中国武术与跆拳道进行对比, 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武术; 跆拳道; 对比; 思考;

因发源地不同, 中国武术与跆拳道在各个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武术不仅具备强身健体功能, 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与跆拳道相比, 中国武术在国际推广中存在一些问题, 有必要进行深刻反思, 正确对待中国武术与跆拳道间的关系, 促进中国武术更好的走向世界。

1 武术与跆拳道对比

中国武术和跆拳道在文化内涵及形式有很多相同之处, 尤其脚上动作有诸多相通之处, 然而在一些方面两者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1.1 精神层面的对比

跆拳道精神内容较为明晰, 练习者应有坚韧不拔的信念、敢打敢拼。同时, 人格上应健全、做到谦虚有礼, 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并以准确、有力、迅速为目标。与之相比中国武术精神内涵较为模糊, 囊括了释家修养、道家精神以及儒家思想等较多内容, 要求练习者注重武德, 而非单纯追求武技高超, 尤其拥有一颗“仁者之心”, 出手以保护自己为目的, 而非给他人造成伤害。

1.2 观赏层面的对比

跆拳道中腿法占重要地位, 腿法技术在跆拳道内容中占有较高比例。腿法灵活多变、可转可旋, 具有较强的威胁力, 尤其伴随着呐喊声, 气势恢宏, 振奋精神。竞技中的对踢更是增强了场面的激烈程度与可观赏性。与之相比, 中国武术技巧较多, 摔、打、踢等均可应用, 尤其在格斗中, 攻击形式多样, 弧线、直线进攻并用。防守时则注重以柔克刚, 把握时机进行反击。竞技中中国武术可综合运用多种技法, 不过容易抱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赏性。

1.3 规则层面的对比

在规则上跆拳道与中国武术间的差异较为明显, 跆拳道竞赛规则清晰, 容易掌握, 裁判判分较为方便, 能更好的体现竞技中的公正性、准确性。中国武术则截然不同, 规则较为繁琐, 加分、减分内容复杂, 部分环节由裁判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判断, 在公正性、准确性上容易出现争议。在场地方面, 两者没有太大的区别, 均较为简单, 跆拳道场地为8×14m、14×16m, 中国武术场地为14×14m, 铺上专门垫, 竞技者带上防护用具便可比赛。

1.4 训练体制的对比

跆拳道训练体制严明, 尤其为方便跆拳道的研究, 韩国政府设立专门的国技院, 给跆拳道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跆拳道平时的训练场地主要有学校、俱乐部、道馆等。在段位上, 跆拳道分为十级九段, 升段需通过严格的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道德修养、技术等, 尤其想晋升更高段位时需经过论文答辩。这种严明的体制不仅保证了跆拳道质量, 而且具备一定的学术性。与之相比, 中国武术训练体制较落后, 省队、国家队武术人才的输送主要依赖武术学校、体校等, 虽然武术已纳入体育教学内容, 但实际训练与教学中, 过多的追求形式, 部分地区甚至根本没有武术课, 严重影响中国武术的推广与传播。

2 武术与跆拳道对比后的思考

尽管中国武术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但在传播效果上与跆拳道的差距非常明显。跆拳道不仅走向世界, 而且是被纳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其快速传播离不开韩国政府背后的大力支持。而中国武术则不然, 参与人数不仅少, 而且向世界的传播也是无序的, 因此, 中国武术的发展与传播, 需不断的努力与探索, 而且仍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分析发现, 中国武术与跆拳道拉开差距的原因较为复杂, 其中以下原因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对武术难度认识不清

从文化角度来看, 人们时常宣扬中国武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给人感觉学习武术难度较大, 但是究竟怎么难, 很难叙述清楚, 而且演练时缺乏明确的门派代表, 即, 练习的目标不明确, 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武术的`推广。而跆拳道分级明确, 能激发练习者的竞争意识与训练热情。

2.2 对武术认识程度不深

人们对中国武术的了解多局限在小说或影视作品中, 对武术的认知并不深入。受小说及影视作品影响, 在多数人的头脑中中国武术深不可测, 多应踏雪无痕、飞檐走壁是中国武术的显著特点。同时, 部分青少年认为中国武术缺少激情, 与时代脱节, 很难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2.3 中国武术学习时间长

跆拳道无论在服饰上, 还是礼仪上特色鲜明, 容易激发练习者的兴趣, 尤其分级明确, 练习者能够从中获得升段的乐趣。对于青少年而言, 中国武术不仅入门难度大, 需要投入较长时间, 而且学好更不容易, 尤其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比较快, 多数人倾向于学习跆拳道。

3 中国武术发展对策

为使中国武术更好的走向世界,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武术, 推动中国武术更好的发展, 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 尤其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落实。

3.1 转变观念, 大力扶持

跆拳道商业性比赛, 主要由民营单位举行, 而且根据市场情况可对竞技形式、规则等进行调整, 灵活性较强。中国武术应借鉴跆拳道发展经验, 积极转变观念, 尤其政府职能部门应大力扶持武术发展, 积极推进武术市场化发展, 减少对武术比赛的行政干预, 鼓励民营单位举办对抗赛、锦标赛以及擂台赛等活动,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武术、参与到武术比赛活动中来。

3.2 简化技术, 提高水平

为方便中国武术的推广与普及, 应认真研究中国武术特点, 注重练习内容的简化, 缩短训练周期, 使练习者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 也可防止练习者出现倦怠心理。同时, 认真研究跆拳道优点, 吸取跆拳道优点, 创建系统的武术训练内容。另外, 提高武术水平, 增加在中国武术推广上的投入, 组建稳定的武术教师队伍, 积极创新武术体系, 尤其简化竞技过程中的技法, 扣分、加分项目, 提高竞技的可操作性, 保证竞技的公正性。

3.3 积极宣传, 注重推广

为加深人们对中国武术的正确认识, 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引导, 做好中国武术的客观宣传, 避免小说、影视作品的误导。例如, 可充分借助互联网、电视台等相关媒体开展宣传工作。同时, 做好中国武术服饰设计, 体现民族色彩的同时, 不失正规性, 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 无形中起到宣传作用。另外, 规范中国武术训练机构, 政府部门应做好武术训练机构管理工作, 尤其确保中小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武术教学工作, 提高青少年的武术认知水平。鼓励中小学校定期邀请武术名家, 在中小学开展宣教活动。

4 结语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武术, 应抓住这一良好发展机遇, 走向世界,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武术。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跆拳道与中国武术在精神层面、观赏层面、规则层面以及训练体制上差别明显, 其中跆拳道在这些方面优势明显, 使得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2) 对比分析跆拳道与中国武术, 认为影响中国武术推广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人们对武术难度认识不清, 对武术的认知不深, 尤其学习时间长等, 影响人们学习的积极性。

(3) 为促进中国武术更好的传播, 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政府职能部门应应积极借鉴跆拳道发展经验, 转变观念, 给予中国武术大力扶持。同时, 简化武术技术, 组建稳定的武术训练队伍, 进一步提高武术水平。另外, 还应做好宣传工作, 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认识武术。

参考文献

[1]张山坡.武术礼仪与跆拳道礼仪之文化比较[D].河南师范大学, .

[2]曹司雨, 曹青军, 李停停.竞技武术与跆拳道国际化传播模式比较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 27 (3) :92-96.

[3]聂梦俭.武术与跆拳道推广形式的对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 2013.

传统武术发展思考 第3篇

自从人们拿起了石块、木棍与野兽搏斗之时起, “武”就开始了孕育、成长。经历数千年的发展, 其不断吸收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精髓, 逐渐丰满、壮大, 形成了各具风格、门派种类繁多的武技、武术。然而, 时至今日,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 他似乎有些失去方向, 渐行渐窄。有些甚如无源之水, 几尽干涸。

一、传统武术发展

传统武术历经几千年的锤炼, 被国人赞誉为国宝, 他孕育、生长、发展、完善于中华大地,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拳经序》中说:“我国技击之术发端于战国, 昌盛于唐宋, 极盛于明清。”很显然, 传统武术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 中华武术迎来了发展的高峰, 武术技术、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出现了众多的拳种、门派。他们不仅具有系统的技击理论, 而且具有严密的哲学思想, 不仅包括武术技法、武术功法、武术选材, 还包括了武术道德要求、习武忌要、武术哲理内涵、武术中医理论等。

二、传统武术发展的问题

1、各拳种发展不均衡

1979年1月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并组成武术调研组到13个省市进行了较广泛的考察。不仅对民间杰出的武术家、优秀传承人进行深入调查, 同时对拳种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细致整理。经过三十多年的挖掘整理工作, 已经卓见成效, 成功的将一些项目推向世人面前。为了保护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国务院在2006年5月, 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武术、沧州武术、太极拳、邢台梅花拳”等6项武术项目位列其中。众所周知, 现在少林功夫、太极拳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较好的项目, 已经成为国际化传播的典范。然而, 还有众多传播不好、濒临失传的地方性武术拳种流派却没有被重视起来, 他们多数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甚至濒临失传, 他们更需要世人的重视, 更需要国家政策的保护, 更需要加快传承与发展的步伐。

2、传承方式的局限性

几千年来传统武术的传承基本上是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甚至可以说是自生自灭状态, 其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 其严格的传承限制, 是不利于传统武术大面积推广的。中国数千年的农耕社会给了传统武术蓬勃发展的土壤, 但同时也冠以了他封闭、保守、分散的小农意识。“十传十不传”、“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没有合适的传人, 宁可失传, 也不轻传”、“教一手, 留一手, 预防后人暗动手”、“真人不露相, 露相不真人”、“太极十年不出门”等等武术拳谚中可见一斑。其传承师傅选择徒弟是非常谨慎的, 其身体素质, 以及个人的修养都是择徒的标准。正是因为这种严格的选徒标准, 这样言传身教, 代代相传的方式使中国武术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不仅受传人数受到了限制, 同时受益质量也大打折扣。甚至时至今日, 还有少数传承者仍然固守着自家的“真传”, 不愿开门授徒。结果可想而知, 其发展的道路只能越走越窄, 万一传承者出现了意外, 其项目必然会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3、传统武术本质的遗失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真正要达到一定的武术境界, 不是一朝一夕、一拳一脚、或是记住几句口诀就可以的。是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全心钻研才能到达的。现今稍显浮躁的社会, 再加上快速的生活节奏, 使的人们往往不能静下心深入到武术中去追寻其内在的本质, 而更多是对武术表象的追逐。为了迎合市场, 迎合大众, 迎合经济效益, 使得世人渐渐远离了武术的本质。少林拳可以说是推广、传播相当成功的武术拳种之一, 其悠久的历史, 丰富的内容, 久负盛名, 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

三、传统武术发展思考

1、更新观念, 走创新之路

传统武术在其长期的传承发展中, 受其历史因素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使其传承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尤其是一些小拳种, 可能被传统思想禁锢的更加严重。然而现今社会, 要想大力发展传统武术, 就必须抛弃这些有背发展规律因素, 加强对传统武术的研究, 使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相适应、相结合,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克服其保守、狭隘、固步自封的小农意识。大力挖掘、传承、弘扬其合理的武术思想以及有价值的内容。在遵循武术发展规律的原则下, 更新观念, 坚持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努力让武术更加丰富多彩。

2、加强对传承的投入及保护

传统武术的发展不仅需要各级各类武术工作者的努力, 同时还需要政府的投入及保护。需要政府切实落实国家有关挽救民间文化遗产的文件精神。组建专家队伍, 制定科学性、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实施方案,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 坚持完整系统继承的原则, 对传统武术进行发掘保护工作。同时还要对民间杰出的武术家、优秀传承人进行资助, 要以对待国宝的责任心对待优秀的武术传人。并支持他们收徒授艺, 最大限度地减少我国传统武术的流失和消亡。

3、加强对小拳种的保护

提到中国传统武术, 大家往往马上想的的就是“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等等, 那些发展较为成功, 普及较为广泛的项目。但还有很多地方性的武术拳种流派不被人们所熟知, 他们往往还寄以着传统的小作坊式教学、单线教学等传承模式。其中也不伐有濒临失传的项目。相对于大拳种而言, 他们更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 也更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应该给予他们方向性的指导, 以及必要性的资助。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走出误区。拳师们也要解放思想, 放开束缚, 勇于改变, 把优秀的武术文化传播开来。

结语

传统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是中国人民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是我们灿烂武术文化的根基, 对其的抢救、保护以及传承、发展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举措。是我们武术工作者不可推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武术理论基础》,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185。

[2]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7:373。

二元结构下武术产业的发展思考 第4篇

在河南如果谈体育产业,就必须有武术一定的位置,因为河南武术产业的发展已经走在了前列,不论是实际的社会效果还是对外影响,都是其他项目不可及的。

关于武术的发展和重要性,各方面、各层次、各角度的论述、评价,可以说已经浩如烟海了,我只引用前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同志11年前在《中国武术史》(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序言中的几段话:“武术,溯其历史,可说是源远流长;穷其内容,也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个技艺问题,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经过千锤百炼凝聚而成的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坚信,由于武术固有的特征和优势,在我国当前开展的全民健身计划中必将大有作为,将越来越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在国际上也将越来越受各国人民青睐。应该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全人类健康和幸福生活的伟大贡献。”不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武术在我们国家,甚至世界上都承载着其他体育项目无法承载的重任。但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深思。

一、武术的二元结构

探讨武术产业的发展问题,就必须对我国现有的体育机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对我国体育存在的多种二元结构进行探讨和分析。其他体育项目的二元结构更多地表现在项目的管理上,其面比较窄,武术则不但表现在管理上,更表现在发展中,不但是机制问题,更有文化的历史的问题。因此我们探讨武术产业的发展,就很有必要阐明武术的多重二元结构。

1体育内部的二元结构

按照我们现在的管理形式,武术首先是体育的一部分,因此它必然要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与现有的体育内部的二元结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在体育部门内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二元结构的不合理存在,直接导致了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慢。由于政治、历史、经济、国家结构的原因所导致的竞技体育政治化、目标化、政策化,使一些体育管理部门成了“竞技体育管理部门”,举国体制使竞技体育有着别人无法可比的优越,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在当时国家薄弱的经济基础上,集中所有力量于一点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国家的强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待举国体制就应该是一要坚持、二要完善。我们现已进入北京奥运后时期,完善举国体制的任务既迫切又重要,具体到武术项目上也同样如此。以前,国家的投入基本全都用在竞技武术上,而对于武术产业及武术派生功能的开发利用基本还没有,或者说各方面投入极少。

2城市和农村的二元体育结构

从投资和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建国几十年来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发展严重不协调,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的体育事业甚至是“一穷二白”,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还有近9亿在农村。武术是一项普通群众都能参与的体育活动,由于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本身又蕴涵着东方文化的内涵,武术在农村更有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二元体育结构存在的现实,国家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在投入和重视程度上有所欠缺,武术因此受到影响。但是武术的发展也得益于这个反差。我们看到,目前武术的发展主要在农村,众多武术学校的发展状况基本说明了这一点。就河南而言,河南武术学校现有260多所,在校学生10多万,基本分布在广大的农村或城乡接合部,办武术学校的基本都是农民,学校的职工都来源于农民(随着发展,现在不少武术学校进了大学生,一些优秀运动队的退役运动员也就业于武术学校),学校的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农村体育的不发达,为武术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3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的二元管理结构

所谓的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也是计划经济发展的产物。体育系统指国有体育事业单位,相对范围较小;而非体育系统则有无限发展空间,它是社会的、全民的。由于体育系统和非体育系统二者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在人、财、物及政策等方面就有极大的区别。在现有体制下,这两种管理结构还会共同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各自遵循自己的游戏规则。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实行了股权制改造以及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解决了原有所有制存在的弊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才焕发了生机。那么,现有的体育系统中的体育(包括武术)产业部分能否走这样的路,我认为有很多可探讨的空间。

4经营创收和市场经济二元体育产业结构

现有的体制决定了体育产业的两部分。一是由体育系统所属单位的原有计划经济转过来的,大部分是体育系统的后勤、场地管理、服务公司等单位,最初被定义为搞经营创收的单位,这些单位主要利用已有的资源创收,从财政拨款逐步过渡到差额补贴、自收自支,其主要特征是计划经济、行政管理的模式。它们在适应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着探索,逐步走上了发展体育产业之路。我们理解的体育产业其实更多的是这一部分,是被框定模式下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另外一种就是自发的、民间的体育产业,它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着完全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这些体育产业基本上都是外资的、个体的、私人的,没有红头文件的支持,没有编制和级别的限制,但是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支配下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我们瞠目,丰富了发展体育产业的经验,创造了体育(包括武术)产业的无数神话,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大梁和主力。

5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的二元武术文化结构

今天我们谈的现代武术,其实就是按照不同时期《武术竞赛规则》的要求进行了技术改造的竞技武术,其主要标准是“高、难、美、新”,以适应武术竞赛评比的需要。有人讲,把武术人为地分成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代武术的“武术文化断层”。也许这样讲有偏颇,但只追求“高、难、美、新”,确实丢掉了武术文化的实质,其结果就是使比赛成为纯粹的比赛,成为争夺金牌、名次的战场。在金牌政治化的背景下,武术比赛离观众越来越远。国内最高水平的武术比赛,往往观众席上除了各参赛队的领导、拉拉队以外,基本没有观众,场上竞争白热化,场下老百姓却不买账。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传统武术发展如火如荼,不规则的场地上、街头路边,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上,武术弟子的表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作用、影响,超出了武术本身,这是武术积累的结果,是武术自身蕴涵的中华文化魅力的展现。现代人更热衷于传统的继承,更看重文化的底蕴,一个体育项目一旦丢失了其存在发展的文化背景,其寿命和发展就要受到致命的影响。

6武术和武术衍生的二元武术发展结构

武术本身就是武术比赛和表演,但其衍生的范围大,更适合不同场合、不同文化的需要,武术衍生的产品更有生命力,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上的武术表演,就是武术的衍生品,还有郑州市搞的《风中少林》歌舞剧、一些武术学校编演的以武术为主题的故事剧,都是武术的衍生品。武术与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结合,武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使武术更好更快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产生经济效益。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决不能顽固地坚守一成不变的理念,要改革创新,武术自身的发展也要多元化。

二、武术产业的发展

以上二元结构的存在,都有其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其中不少方面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二元结构中有些因素也会阻碍武术的发展和提高,要大力发展武术产业,就必须以创新的眼光对现有的体制进行改革。体育产业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新兴的、最近才被大家认可的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体育发展方针,武术产业的加快发展更是新形势下对武术工作的新要求。武术产业要发展,就要对业已存在的二元结构中的行政的、计划经济的一元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对符合市场经济的一元有所发展、有所拓宽。

我个人认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要有创新的思路

在现有的体制下,对于如何更快地发展武术产业,必须有创新的思路。我们面对的体制在短时期不可能会有质的改变,体制改不了就先从运行机制入手,要大胆创新,特别是体育系统内部的管理要吸取市场经济的要素,坚定地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2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

要有胆略说着容易做着难,因为其背后有很多利益的搏弈。河南的武术产业发展到今天,也是各种利益搏弈的结果,每一个愿为河南武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同志,都要有敢为人先的胆略。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基础,前人已经为我们辟出了路,就看我们如何继承和发展了。

3必须坚持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

武术产业的发展,必须牢记和坚持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不能走偏路。具体的发展形式可以是多元化的,但文化是武术的根。我们以前的一些改革,就是因为挖了武术的根才难以持久,历史的教训大家决不能忘记。

4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现在武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和模式,应该坚持多元化的发展,对一些暂时还拿不准的做法应该采取不争论的态度,让社会实践去检验,不要人为地妄下定论。其实好多经验都是在社会的大浪中经受冲刷和洗礼逐步完善的。武术自身有着众多的门派和不同见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各个门派、见解间要少一些争论,多一些和谐,不要过多争正宗、比高下,发展才是根本。如果我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内部的争斗上,最终受损失的是武术本身,每一个热爱武术的人都没有权利这样做,个人、门派,对武术整体而言都只是局部。坚持多元化的发展,让各种武术流派各自在发展中或者壮大或者被淘汰,这是完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没有必要搞过多的前置条件。

武术发展思考 第5篇

(2007-09-01 14:32:44)转载▼ 标签:

体育/竞技 体育 武术 社会

对中国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的思考

The thoughts o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Martial arts.摘要:近年来,中国武术运动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与推广,问题颇多。这是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社会各界包括武术界自身,都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不够。现在,武术已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社会各界、政府及武术界自身,都应对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工作重视起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以使中华武术再振雄风,走向世界。关键词:武术,社会,武术界,普及与推广

Abstracts: It is not accidental that Chinese martial arts has failed the application for introduction into the Olympic games.It is resulted by the weakness of its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As the time changes, the whole society including the professional martial arts circles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artial arts.Now, martial arts has been listed in the first group of national level non-material cultural legaci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tial arts circle itself should recognize its importance.They should therefore take effective policies and measures in strengthening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of the martial arts, in order to bring martial arts into full play again in the world.Key words: martial arts;society;martial arts circles;popularization and promotion

尽管中国武术将以特殊身份亮相2008北京奥运会,但无望进入此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已成定局。从中国武术运动近年来发展的情况看,这一结果似乎并非偶然。因为根据奥林匹克“普遍参与,公正竞赛”的精神原则,中国武术运动在近些年来,不但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和推广,反而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这不得不让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

1、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武术运动普及与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很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另一个是武术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1、社会上的问题和原因。1、1、1、中小学武术教学活动雷声大雨点小,近乎名存实亡。我国一直比较重视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1978年和1992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均把武术列为体育教学内容。2001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把武术列为体育课必修内容。2005年4月2日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出台《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新学期开始,体育课适当增加武术内容。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学校注重升学率,学生面临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武术教学活动在中小学生中的开展,还存在诸多问题。A.学生对武术的喜欢只是表面现象。由于大多数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的夸张印象,实际参加练习后反差很大又吃不起苦,因此真正喜欢武术并能够用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武术的学生很少。B.武术课的内容比较单调,教学课时偏少。在学校的体育课达标中,对武术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C.武术师资不足。武术课大多数是由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担任的,而且上课主要采用武术与其他体育内容混合进行的方式授课,教学效果不好。更有甚者,很多学校的体育课就没有武术内容,武术课名存实亡。1、1、2、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装点门面,无人喝彩。在武术申奥的形势下,武术运动也受到大专院校和学生们的关注。其开展武术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大运会武术训练与竞赛、学校业余武术训练、体育课中的武术课程以及自学自练的学生武术社团等。

但是,大专院校的武术运动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A.热爱武术运动的学生不多。大多数学生更喜欢球类等娱乐性强的项目或跆拳道、瑜伽等时尚体育项目。B.武术的教材内容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普通院校和体育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不少课程用的是同一套教材,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C.武术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至于出现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D.有较高演练水平的专业武术教师不足。一方面有不少体育教师是半路出身学武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有的教师武术理论水平

较高,能写武术论文,但只是纸上谈兵,实际演练水平不行。E.大学生的业余武术活动和训练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学生的武术比赛活动更是很少。1、1、3、武术馆(校)的武术运动表面红火,困难不少。目前,全国各地有各级各类武术学校12000多所,仅河南省就有各级武术学校421所,其中尤以少林寺所在地的登封为最,有大小武术学校52所之多。号称“天下第一武校”的塔沟武校,目前拥有学生17000多人,可谓声势浩大。

这些武校虽然生源不错,学生也热爱武术运动,但是其自身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A.学校的文武发展不平衡。这些学校对文化课教学普遍不够重视,调查研究显示,当前这些武术馆(校)每天武术训练时间平均为6.3小时,而文化课教学所用的时间平均仅为3小时左右;有12%的武术馆校不开设文化课;文化课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比32。B.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难。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这些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偏低,致使升学或就业的路子越走越窄,这已成为这些武校可持续发展的老大难问题。C.训练内容由以传统武术为主,逐渐向竞技武术靠拢,有淡化传统武术的倾向。1、1、4、全民健身活动中的武术运动人数虽多,质量不高。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参加的人数自然不少。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经常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口有6500万。

但是,有如此之多的人参加锻炼,并不等于已经很好地普及推广了,而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A.参加武术锻炼的中老年人多,青少年少。目前全民健身活动中参加武术锻炼的人,大多数练的是太极拳、太极剑、练功十八法、气功等项目。而喜欢这些项目的练习者,又大多数是中老年人,他们的直接动机就是强身健体,抵御疾病,愉悦身心。青少年由于接受新事物快,追求新奇时尚,很少会有人去练武术。B.武术锻炼的场所较为简陋。练习者大多数是在室外的土地或水泥地上练习,既不安全又受天气的影响;少数能在场馆内锻炼的,其配套设施也很简陋,一般就是一排压腿的铁架子,功能不全。C.受到竞技武术发展的影响,传统武术项目被冷落。大多数传统武术项目停留在表演、交流和一些有限的比赛方面。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和推广。D.社会上武术活动站的指导员业务水平普遍较低,没有受过良好的培训,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加锻炼。1、1、5、中国武术运动在国际上推广虽有进展,任重道远。近年来,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国际武联已有108个会员国。然而,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武术在海外的普及和推广还有不少问题。A.中国在国际上对武术运动的宣传和介绍不够。比利时的马克·特博姆在《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一文中评论说:“大多数西方人对亚洲武术真正含义的理解是相当肤浅的,因为其传统的思想和意义是源于一种与他们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文化。”所以,武术在海外的推广还需跨越文化的障碍。B.对国外武术爱好者的学习兴趣还了解不够。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250个外国学员中,学历越高对传统武术越感兴趣;在硕士和博士中有64.3%的人认为,只有传统武术才能真正代表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一位在中国攻读武术博士学位的德国留学生经调查也认为,大多数外国武术爱好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武术才是正宗的中国功夫,在推广过程中更具有说服力。C.向国外派遣专业武术教练员还不够。目前,中国武术在海外拳种复杂,流派众

多,大多数人都是跟民间武术师练习传统武术项目,其动作的规范性和编排的合理性都不尽如人意,不都能代表真正的中国武术。学练规范的中国武术套路的人还不多。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武术教练员前去指导,拨乱反正,以正视听。1、2、武术界的问题和原因。1、2、1、重竞技武术,轻普及推广。随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的开展,为了让中国武术尽快走向世界,进入奥运会,竞技武术在武术专业队和体校得到了重点发展,并朝着更为专业的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但是,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目前,国家对传统武术项目的研究整理和套路创编投入都很少,全国各种级别的传统武术比赛也鲜见,偶尔能有一些民间组织的传统武术比赛与交流,如山西形意拳协会的活动等。实际上练习传统武术的人正在不断减少,这就会使武术逐渐失去它的根基和群众基础。1、2、2、武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结合不够,存在差距。1986年3月召开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总结会上,展出了编写的武术拳械录有651万字;录像资料394.5小时;古兵器392件,实物29件;已查明自成体系的拳种有129种,再加上木兰拳和少北拳,目前中国武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自成体系的拳种共有131种。而且,自中国武术准备“申奥”以后,又加强了对武术理论和武术文化的研究,培养出了一批理论人才。武术的理论研究是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重视,但是,它与实践演练的结合却没有被充分重视起来。比如:A.武术教师评定职称,不是看武术练得如何,而是看发表了多少论文。纸上谈兵就能晋升职称,这就影响了武术教师提高武术演练水平的积极性。B.体育院校的武术硕士生和博士生,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武术训练,实际演练水平比较差,而武术的训练课程也不占主要地位,只要毕业论文能通过,就能拿到学位。这种现象近年来虽有所改变,但还是没有大的改观,这从一些研究生毕业后到学校工作武术训练课质量较差可以看出。C.武术界竟有人提出,武术还可以“文练”。须知“文练”只是在“武练”基础上的总结和提升,没有“武练”哪来“文练”?提倡“文练” 无异于提倡“大比嘴”而不是要“大比武”,这将会断送中国武术的前途。1、2、3、竞技武术出现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为了使武术运动能与现代体育接轨,进入奥运会,对武术套路进行新的技术创编无可厚非。但是,现在出现了一种盲目追求“高、新、难、美”的技术倾向,这就使得武术不仅失去了许多传统韵味和攻防含意,而且还变得很难学,很难练,更不适合武术的普及和推广。1、2、4、对武术的群体工作不重视。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武术是投入最低也最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但是,武术的群体工作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表现为:A.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普遍较低。他们绝大多数人是业余武术爱好者,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培训,因此动作不规范、不标准,演练水平普遍较低。B.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教学方法陈旧。他们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方法,还停留在师徒相传的传统模式上,教学效果不能保证。C.武术活动点机构不健全。其组织松散,人员不固定,在业务上也很少能得到体育部门的指导,因此武术活动

点的工作还有待完善。D.义务提供指导影响积极性。现在绝大多数的社会武术指导员,都是无偿进行指导的,没有报酬,长此以往会影响工作积极性。1、2、5、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不够。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武术要想走向世界、走向奥运,就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中国武协制定的《2001—2010武术发展规划》指出:要按照市场规律,加快武术的市场化建设。广泛开展武术产业的对外合作,形成开放式的武术产业开发体系。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武术走向市场的产业化发展还很不够。A.太极拳是在世界上传播最广的中国武术,已传播到150个国家和地区,堪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但是太极拳的产业化却没有发展起来,太极拳这一巨大的无形资产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B.各种武术比赛观众稀少。即使是国际武术比赛,除了少数业内人士和武术迷外,一般体育爱好者也很少会去现场观看,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也不高,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C.全国各大中城市里武术培训班日渐萎缩,几乎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跆拳道、瑜伽功等却十分流行。D.和武术有关的相关商品的开发还没有发展起来,几乎是一片空白。

2、采取的对策与措施。针对武术普及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2、1、社会上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2、1、1、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从娃娃抓起。武术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培养下一代强身健体的手段之一。武术运动要普及推广,就得从孩子抓起。A.要结合少年儿童生性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创编适合少儿演练的武术套路,从小培养对武术的兴趣。B.在体育课中加重武术课的比重,并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到一定的标准不能毕业。C.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使每个学校都有一名专业武术教师。2、1、2、大专院校应成为武术运动的基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武术运动,最宜在文化氛围浓厚、学生思想活跃的大专院校中普及推广。A.突出武术的文化品味,还武术兼有的修身养性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习武时能兼修武德,提高情操。B.大专院校的武术教材要多样化。要编写出不同拳种、不同层次的武术教材,改变当前武术教材单调的现状,要形成不同拳种和流派百家争鸣的局面。C.改进武术的教学方法。要吸取现代体育先进的训练方法,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要能尽快体现出练习的效果,改变学武术时间长、枯燥乏味、见效慢的训练过程。D.提高大专院校武术教师的实际演练水平,不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武术教师。E.要积极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武术训练活动,支持他们参加各种比赛,使他们的武术水平在交流中不断提高。2、1、3、政府要支持社会上的武术馆(校)。社会上办的各类武术馆(校),为武术的普及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各级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A.要派专家对武术馆(校)进行指导,解决文武发展不平衡以及管理上的各种问题。B.对毕业生的就业出路,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关注并积极指导,使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学有

所用,让武术馆(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C.武术馆(校)的训练内容应多样化,不能一味向竞技武术靠拢,而应该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保持自己的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1、4、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武术运动投资少、场地小、老少皆宜,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体育运动。因此,政府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应力推武术运动。A.大力推广传统武术。因为只有内容丰富的传统武术才能满足大众的各种爱好和健身需求,同时也能让传统武术能够传承下去。B.创编各种水平层次的武术普及教材。不仅要有适合中老年人练习的教材,更要有适合青年人特点的教材,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加武术运动。C.加强正规武术场馆的建设。要给武术运动一个更舒适、更安全、更洁净的环境,以提高大众练武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D.加强武术活动点的建立和建设。2、1、5、加强对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宣传工作。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武术运动要普及推广走向世界,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A.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政府和体育部门要通过与媒体的经营运作,在全国和全世界加强对武术的宣传推广,使之产生良好的效益。B.向国外多输出武术教练员。派遣受过系统正规训练的武术教练员出国执教,普及推广正宗规范的中国武术,韩国跆拳道在海外的普及推广就是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C.向海外推广要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并重。传统武术是竞技武术的根源,只有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武术,才能使之普及推广开来。2、2、武术界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2、2、1、加强武术的普及与推广,注重传统套路的整理与研究。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可借鉴韩国跆拳道运动普及与推广的发展模式。跆拳道运动为了走向国际、进入奥运,分成了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两部分。跆拳道沿着竞技与大众两条轨迹运行发展,大大促进了跆拳道运动的普及与推广。我国的武术运动也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和大众武术两个部分来发展。在统一的思想指导下,竞技武术可朝着符合竞技体育所规定的“安全、精彩、公正”的基本要求发展,以体现国际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竞赛宗旨。而大众武术则应以全民健身和继承传统为主,重新挖掘传统武术,根据内容丰富的传统武术新编一批既能练(健身),还能用(技击),又能看(娱乐)的武术套路,在大众中推广。这种套路不是用来竞技的,而是真正能达到防身、健身和娱乐的目的。2、2、2、理论研究与实践演练并重。武术运动是一种肢体运动,归根结底是要靠肢体的运动来表现的。因此在注重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重武术的实践演练。A.学校里的武术教师晋升职称等,不能单以论文为主,还应考评武术的演练水平。B.体育院校的武术研究生,应加强武术训练,武术的演练须到达一定的段位才能毕业。C.学校应聘请社会上高水平的武术家到学校任教,以提高武术教学水平,就像当年北京大学聘请侯宝林当语言学教授一样。D.国家应规定学校要把武术作为体育的一门必修课,不达标准不能毕业。2、2、3、注重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中国武术要普及推广,武术套路的编排和创新至关重要。A.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练武人群和练习水平,创编出难易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种武术演练套路,供广大武术爱好者选择学习。B.创编的套路要继承传统套路的风格,保留其精华,不能为追求优美而任意篡改,丧失特色。C.创编的套路要有武术的技击功能和攻防含意,不能添加华而不实的所谓难度。D.武术的演练风格要百花齐放,各显风采,不能千人一面。2、2、4、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指导。武术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武术普及与推广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武术群体工作的指导。A.提高社会武术指导员的水平,为此应设立社会武术指导员资格授予制度。目前我国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可在此基础上增加武术指导员的技术等级,并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培训。B.完善对社会武术指导员的奖励制度,付给他们一定的经济报酬,让他们劳有所得。C.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社会武术指导员,政府的体育部门和媒体等要大力支持,积极宣传,以提高社会的认可度。2、2、5、加快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一方面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走市场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目前2008年奥运会举行在即,全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科学的健身方法,这些都为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A.大力培养优秀的武术人才。主要是培养大批优秀的教练员,现在优秀的武术教师和教练员的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武术运动的普及推广。B.加强开发武术运动产品,创造武术的品牌。比如:太极拳、少林拳等,以及和武术运动有关的产品,如服装、器械等。这些都能在市场化的运作下产生经济效益。C.办好各类武术比赛。应引入全新的商业化理念和包装手法,将武术比赛导入大众传媒,以实现最大的商业化目的。不但要办好竞技武术比赛,还要办好传统武术比赛,使武术的普及推广和市场化的产业发展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3、结论

武术发展思考 第6篇

1.引言

峨眉武术作为与少林、武当并称为我国武术的三大门派之一,并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与重视。究其原因是因为无论是在峨眉武术的继承和发扬,当地都没有进行完善的保护。

举办的峨眉武术节是峨眉山式市传承和发扬峨眉武术的重要体现。将峨眉武术作为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产业,从理论研究和理论体系两方面完善峨眉武术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2.国际峨眉武术节对峨眉武术的影响

国际峨眉武术节自20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林人士提供良好的交流机会和展示平台,向世人展示峨眉武术的博大精深,弘扬中化武术文化[1].峨眉武术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和传承,形成了“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独特风格,与少林、武当并称中国三大武术流派,堪称中华武术文化的瑰宝。

2.1国际峨眉武术节对峨眉武术理论研究的影响

虽然峨眉武术与武当、少林并称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但其理论方面的研究远远比不上其他两派。峨眉市于年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峨眉武术节后,关于峨眉武术的理论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8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峨眉武术理论研究及相关文章只有6篇,自2007年国际峨眉武术节之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峨眉武术理论研究及相关文章就增长了233.33%,期刊种类增加了150.12%;2007年中国际峨眉武术节中“峨眉武术论坛”中关于峨眉武术的52篇论文被入选中国论文数据库中[2].由此可见,国际峨眉武术界让峨眉武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武术学者关注与研究,这对于峨眉武术的发展与传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国际峨眉武术节对峨眉武术技术研究的影响

国际峨眉武术节推动了峨眉武术节武术竞技赛的成功举办。2007年第一届峨眉武术节武术竞技赛只有12个国家和地区,10个国内地区,50多支参赛队伍参加,参赛人数共计520人,主要竞技比赛的项目有散打争霸、武术套路邀请赛和传统武术比赛等。第二届峨眉武术节武术竞技赛参赛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地区代表增加到83个,参赛队伍增加到109支,参赛人数共计1129人,竞技比赛的项目中也增加了峨眉民间传统武术绝技展示大赛。第二届国际峨眉武术节的参赛人数较第一届增长了117%,参加团队增加63%,由此可见,在国际峨眉武术节之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开始学习峨眉武术[3].

虽然目前峨眉武术的技术研究仍然处于对风格特点方面的研究,但随着国际峨眉武术节的不断举办,峨眉武术的技术研究已经会更加全面、完善。

2.3国际峨眉武术节对峨眉武术宣传的影响

通过运用现代传媒基础对过节峨眉武术节的报导、宣传,峨眉武术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宣传模式。峨眉武术的传统宣传模式主要是通过当地的一些武术学校和民间拜师教授的方法,这样方式有着宣传面小,受众人群也少的不足。在第一届国际峨眉武术节传媒报道后,更多的媒体开始关注宣峨眉武术。如三江都市报全面采访报道了“民进风采耀嘉州,峨眉武术通四海”的唯一演出;央视数字频道以峨眉武术为主题拍摄了《一方水土---峨眉山》系列节目[4].第二届国际峨眉武术节将峨眉武术与当地旅游结合在了一起,在宣扬峨眉文化的同时又带动了当地了旅游产业。如今,峨眉武术文化游已经成为四川旅游的一个热点,每年都有上千万的武术爱好者和旅游者来到峨眉山或观看风景,或讨论武术。

3.国际峨眉武术节对宣扬峨眉武术文化的启示

3.1加大媒体对峨眉武术的关注与宣传

国际峨眉武术节之所以影响广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媒体对其大力全面的报导和关注。如今媒体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了解世界与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介,峨眉武术协会可以与当地媒体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管理,利用媒体的`广泛影响性让峨眉武术得到更多的宣传与关注。

峨眉市也可以仿效当年《少林寺》的成功经验,打造一部优秀的峨眉武术文化题材影视作品,宣扬峨眉武术中的武术精神和武术哲学。当初李连杰的《少林寺》将少林武术推上了中国武术的制高点,全国每年都有很多人都去少林寺学习武术。《咏春》将佛山咏春拳重新带入人们的视野,让人们认识一代宗师叶问。一部好的关于峨眉武术文化的影视作品,势必会掀起一阵全国学习研究峨眉武术的热潮。

3.2加大对峨眉武术的技术研究和品牌打造

目前我国的峨眉武术技术研究处于以双目如钉,形神兼备,拽拳踢腿,闪展腾挪,进退快速,变化矫捷,灵活多变,虚实兼用,盘龙卧虎,一触即发作为其武术技术的基本理论的层面。为了更好的研究峨眉武术的技术性,峨眉市于夏的成立中国峨嵋武术研究会,如今会员发展到500多人,主要以研究峨眉武术技术,培养新一代峨眉武术人才为办会目标[5].随着峨眉武术的技术研究不断深入,峨眉武术势必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武术品牌。

3.3让峨眉武术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峨眉武术节的举办,每年都会成千上万的武术爱好者来观看和参加这难得一见的武术盛世。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势必会带动当地的旅游产业。当地政府要懂得抓住机遇,将峨眉文化进行旅游推广,制定相关的峨眉文化旅游路线,让峨眉武术成为当地旅游的一个热点。旅游具有广泛的宣传效应,当游客离开峨眉山,也不会忘记峨眉武术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3.4重视峨眉武术的传承人的培养

8月18日四川峨眉武术传承人汪键逝世的消息再一次让人们关注峨眉武术传承人的问题。峨眉武术传承人直接关系着峨眉武术的传承,是对峨眉武术根本的保护。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为了更好的培养峨眉武术的继承人,先后设立了四川省武术馆、四川武术协会;乐山市、峨嵋市、夹江县、眉山市和成都市也相继建起了许多所武馆或武术学校;峨嵋市政府更是从少年就开始重视峨眉武术精神的培养,在当地的中小学课间操中大力推广武术操;从少年儿童抓起。

4.结论

伴随着20峨眉武术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市和政府对于峨眉武术的传承与建设也越来越重视。除了相关的必要的宣传手段与保护措施,国家也加大了对峨眉武术的发展力度。作为我国武术文化重要的一支,对峨眉武术文化研究与传承,是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最好保护。

参考文献:

[1]赵红波。峨眉武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05(32):96-98+106.

[2]赵红波,姚伟华。峨眉武术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1):78-81.

[3]陈倩。武术价值的现实意义探析[J].中华武术(研究),,Z1(9):145-149.

[4]赵斌,代凌江。峨眉武术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4(21):41-45.

上一篇:浙江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程序管理办法下一篇:西藏之旅杂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