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2024-09-08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精选8篇)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第1篇

中医药学院关于中医学、中药专业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

综合情况说明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结合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要求,请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根据修订的内容做综合说明:

1、指导思想:全面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全面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高职学校的办学定位。

2、指导原则

①以就业为导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②加强应用性和针对性的有机结合。③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④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角度出发,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构成

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1、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课程,由《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组成。

2、专业学习领域

这一部分主要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围绕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突出课程“教学做一体”的特点。将学生在校期间应取的岗位任职资格等级证书教育和学生的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等纳入该部分课程之中。

职业素质课程应该主要围绕职业道德、应变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设置。这个课程设置应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相对应,可以根据具体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单独设置课程,也可将相关内容融入到讲授或实训过程中。

3、拓展学习领域

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公共拓展课程。其中专业拓展课程要在职业能力训练课程的基础上,围绕本专业职业能力所拓展的课程,这些课程应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职业能力的课程;公共拓展课程主要是全院性选修课。

(三)课程体系学时分配

1、教学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课等教学环节,课时均记为理论学时;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课时均记为实践学时。

2、实践课与理论课的比例达到1:1。

3、周学时为22~26学时。统计周学时数时,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学时不列入上述周学时内。

4、主干课程控制在7-10门之间。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第2篇

标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主要以教育部1998年专业目录中的要求为基础,结合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本学科专业的积淀,紧扣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该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以某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

1.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五个专业方向

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分工对本专业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考虑到学生在工程热物理学科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5个专业方向:

(1)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2)以热能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方向;

(3)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

(4)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5)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向。

2.毕业生应满足以下要求

2.1素质结构要求

2.1.1 思想素质: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树立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贡献自己的力量于祖国和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健全的法制意识。

2.1.2 专业素质:

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现代社会的竞争意识、环境意识、价值效益意识、求实创新意识。能从事本专业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技术工作。

2.1.3 文化素质:

有正确的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2.1.4 身心素质: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2能力结构要求

2.2.1 获取知识的能力:

有独立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本专业任务检索相关文献。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表达能力。

2.2.2应用知识的能力: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较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工程设计和操作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工程综合能力。

2.2.3创新能力(精神):

有创新意识,对科学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及本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和探索能力。

2.3知识结构要求

2.3.1工具性知识:

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外文科技写作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文献检索。

2.3.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陈嘉庚精神、形势与政策、人文社科和艺术类选修课等。

2.3.3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工业工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概论等。

2.3.4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3.5学科基础知识:

掌握工程制图、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

程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2.3.6专业知识:

本专业设置5个专业方向,其专业知识结构分述如下:

2.3.6.1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掌握内燃机原理、结构,设计,测试,燃料和燃烧,热力发动机排放与环境工程,能源工程概论,内燃机电子控制,热力发动机传热和热负荷,汽车工程概论等方面的知识。

2.3.6.2电厂热能动力工程方向

掌握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汽轮机安装检修与运行、热力发电厂、热工自动控制、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火电厂计算机监控和火电厂现代测试技术方面的知识。

2.3.6.3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方向)主要掌握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锅炉原理、燃烧污染与环境保护、动力机械设计、热工自动控制、传热传质数值计算、流体机械等知识。

2.3.6.4制冷低温工程与流体机械方向

掌握制冷、低温原理、人工环境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低温技术学、热工过程自动化、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系统仿真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方向所涉及的制冷空调系统、低温系统,制冷空调与低温各种设备和装置,各种轴流式、离心式压缩机和各种容积式压缩机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3.6.5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向。

掌握。。。。。。。

3.人才培养规格的一般表述:

本培养模式依托某一个工程领域,培养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及专门知识以外,还要熟悉与该工程领域有关的一个专业方向知识。毕业生应能够在该工程领域中从事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设计、开发及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如下知识和能力,并根据培养规格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熟练掌握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化学等基础性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籍和资料;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学理论[热力学、传热学等],机械设计基本理论,电工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能源环境保护理论,能源动力工程基础理论等;

(4)熟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或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基本实践技能;

(6)具有一定计算机相关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熟练使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工程中的有关问题;

(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毕业规定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实践环

节训练和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修满×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学分、专业教育×学分、综合教育×学分;在毕业总学分中,其中完成集中性实践环节不低于×学分,完成课外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不低于×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要专业实践:

六、学制、学位和相近专业

学制:4年,允许在校学习3-6年。

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学士学位。相近专业:

七、☆☆专业教学计划表(格式另行通知)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第3篇

一、民办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指导文件, 是组织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如果高校的培养方案本身存在缺陷,按照它培养出的人才必然存在缺陷,应用型民办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更要切实可行。但现实情况是,民办院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我国法学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定位为精英教育,把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法学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受此影响,各个高校都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民办院校更是照搬照抄公立院校法学人才培养目标,而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单一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 大批量的法学毕业生既无深厚的学术祭奠,也无胜任专业岗位的技能。这种错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只能给社会输送大量“无用” 的年轻人,造成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分离,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堪忧。

2、法学教育缺乏特色

(1)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而轻实践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许多民办高校并没有结合自身的特色进行改革,课程设置不合理。民办院校招收的是三本学生,而且文理兼收,因知识结构有限让他们去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比较法学、法制史等纯理论的课程很困难,而民办院校也不愿意在这种非核心学科上费劲心思开设实践课程。这样一来,民办高校就千篇一律地培养出了学习了4年浅显的法学知识,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手足无措的“伪书呆子”,给整体的法学教育质量造成很大隐患。

(2)没有正确处理好与司法考试的关系

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受应用型理念的影响,正错误地认为重视司考就是加速应用型高校转型,这种过度注重司考的知识要求,忽略职业技能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使民办高校的法学教育正有沦为应试教育的危险,与市场上的司法考试培训学校无异,但却又不具备培训学校的“术业专攻”,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3)不能扬长避短,形成特色专业

民办院校作为新生事物,建校时间较长的也就是二十余年, 其法学教育遇到的困境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民办院校不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照搬公立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也是缺少创新,大多只是按部就班地开设教育部规定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不能结合学院自身优势形成特色专业,法学教育品牌意识不强。

3、改革过于频繁,影响课程的衔接

我国民办法学本科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但改革也要注重效率,在稳定的前提下进行改革,确保改革的普适性。有些民办高校几乎每年都要大改一次人才培养方案,年年都有不同的指导原则。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妥当的。首先,应该承认改革是必要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督促教师及时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每一次的改革也应是非常慎重的。它关系到各年级课程的协调和衔接问题,调整不好,或者年年都有大的变动,可能会出现个别老师和个别课程安排不均衡的现象, 而教师授课情况的改变也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上课质量。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校发展,过于频繁的改革,只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更大的问题。

二、改革的机遇

当前正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大讨论蓬勃开展,民办高校应乘此东风,寻求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加上民办高校有着优于公立学校的改革优势:第一、办学机制比较灵活。民办院校比公立学校更易搞教学创新,改革阻力小;第二、教师管理制度严格。 民办高校的教师一般都需坐班,在校时间长更能专心搞研究改革;第三、注重师生良性互动,方便实践教学。比如专职教师要至少担任一学年的班主任才有评定职称的资格、每学年定期要与学生座谈、谈心若干次、教师的学期考核60%来自于学生的评教成绩等等,这些措施和理念无疑会增进师生互动机会,增强师生关系,进而方便开展实践教学,推进教学改革。

法学教育的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机遇。黄进教授认为,当前的法学教育改革要适应两大转变:一是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二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融合在法学研究和教学上融合的转变。法学教育理应既重视法学理论基础教学,又学习和借鉴英美法系重视案例教学的特点,更应就知识经济时代对法学专业学生所提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作出积极回应,使法学教育的发展与法律职业的发展相结合。

三、改革的思路与具体方案

在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和法学教育迎来春天的时候,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将进行下去。笔者结合一些民办高校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教训,现提出以下改革思路,希望抛砖引玉,促进改革的有序进行,更加完善民办高校法学本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1)科学定位,分类培养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用黄进教授的话来对法学教育进行定性是专门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时代的精英教育。而民办高校依据现有自身师资条件和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应将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以职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更为科学。 应用型本科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它强调综合应用能力,既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忽视理论知识体系的建立,以适应科技成果快速开发和转化的需要。

(2)确立“职业导向型”培养模式。民办教育应结合市场关于法律人才的需求,以就业、职业为导向进行明确的教育功能定位,让需求市场的要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依据。改变学生一律进入公安、检察院、法院实践与实习的传统模式,引导学生分散到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种与法学相关的不同单位实践与实习。效仿德国法律职业教育鲜明的岗位特色,就是为岗位培养人,“因事设人”,避免万人齐过独木桥,出现结构性人才过剩。

(3)司法考试制度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抛弃完全以司法考试为主导的办学理念,坚持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适度衔接, 培养学生具有通过司考的知识能力的同时,高校也应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和教学方法创新,使人才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使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之间真正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2、实现法学专业与特色优势专业的有机结合

我国应用型本科民办高校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但是其发展仍受到公立高校强有力的竞争、缺乏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等诸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必须以特色找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内部优势,创新和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

正所谓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严格遵守教育部教育司《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有关规定,开设关于十六门法学核心课程,不能超越红线,擅自删减课程,或变动课程性质。学生良好的法律素养,要建立在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知识上,无论如何改革,都不能动摇这个根本。其次,应以社会需求为准绳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优化教学资源,加强专业间的共建,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入会计类、经济类、管理类等与法律相关的课程作为选修课。比如我校以工商类专业为优势专业,实力单薄的法学专业就注重加强与会计系、经管系等部门合作,开设跨系别的经济法、国际商法等课程。这一方面有利于拓展法科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就业途径,另一方面也壮大了民办院校的法学专业,依托我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发展和完善法学精品课程。

3、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途径和力度

突出实践性应是民办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导向,应当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价值,让学生在与法律的亲密接触中触摸法律的“纹理”、解构法律的“材质”、探寻法律的“密码”、感悟法律的真谛。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途径和力度:

(1)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学时。除了采用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比如开设模拟法庭活动、组织法学专业知识辩论赛、增加毕业生专业实习时间等方式外,还可以积极拓展新的实践教学途径,比如开设法律诊所、微信法律咨询、组织在校学生到法院旁听等更多实践方式。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有步骤的实践教学环节,利用有效手段,整合校内外法律资源。与此同时,在组织这些实践课程的时候,要注重实践效果,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实践前的准备工作,细致规划实践流程,最后还要上交实践报告书进行总结汇报。

(2)适当增加应用法学课程的设置。比如在学生学习完民法学核心课程后,继续开设其分支课程,像合同法、亲属法、侵权责任法等专门实体法,让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在实践过程中更易上手。再比如给法学本科毕业班的学生专门开设律师法、公务员法等法学课程,给毕业生更多了解未来就业情况的机会,拓展他们的就业途径。

(3)适当减少理论法学课程时数。针对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学生特点,可以在保证基本核心课程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删除诸如比较法学、外国宪法学、西方法律思想史等理论性偏强的选修课程,甚至减少实际应用性较弱的核心课程的时数,比如国际法、国际经济法、行政法等的课时。这样既能保证坚持教育部的硬性规定,又做到了与司法考试适度对接,同时也是结合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类培养模式的明智做法。

(4)实现学校与实务(企业)部门的紧密、深度合作。民办高校可以广泛联系实际,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参加相关实践活动、 丰富教师的创业经验,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在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建立校外法学实践基地,实现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丰富实践教学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已从以规模扩张、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阶段步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在这种背景下,民办高校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在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定位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社会需求、高校与行业之间互动共赢、“无缝对接”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口号被提出以后,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在短短几十年间法学高等教育出现大爆炸现象,民办院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亦纷纷开设了法学专业。这种繁荣的背后其实也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从分析民办高校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开始,提出了在面临改革机遇的情况下具体的改革思路和做法,以其助推改革进程。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Web数据库;ASP

1引言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普通高等学校组织日常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体现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涵盖先进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和所属学科专业的发展前沿,详细规定从理论教学体系到实践教学体系、从传统课内教学体系到课外素质教育体系、从课程先修后续的关系到知识体系的拓扑结构等高等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管理与执行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的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系统,是各高校所面临的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课题。

2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系统简介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学管理中比较核心的部分,它的制定情况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根据专业信息、学习层次、学习形式等情况来决定某门课程的学分、学时,安排的学期和考核方式。可以根据条件查询某一学年的所有培养方案情况,并可进行合理的修改。要求能够把往年的培养方案导入到今年的培养方案中来。

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涉及的对象与关系比较多,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就更复杂。本系统共分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案运行、课程管理、系统高级管理四个大的功能模块。

(1)培养方案制定

学校对每一年进校的学生都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它包含了各专业、学期详细的开课计划以及学生毕业规格。所含数据库包括院系、专业、课程、学分、学时、实践周安排等。该模块包含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以及审核、审批、统计等过程。培养方案可供教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用户查询、打印,作为他们安排自己工作或学习的指导。

(2)培养方案运行

培养方案制定完后,系统自动根据培养方案中的数据生成学期教学计划运行表。该表是培养方案在每个学期的实际运行轨迹,相对培养方案更加详细、严格、可执行。教学计划运行表添加了班级、教师等信息,并对实践教学环节生成准确的教学进度表。

(3)课程管理

课程库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留有不同权限的接口,教务处和院系可对课程的编号、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等内容进行管理。

(4)系统高级管理

此模块管理权限最大,可以对院系信息、专业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专业类别信息等基本数据作后台统一管理。针对不同的功能设置不同的用户权限,以保证数据的安全访问。

在综合上述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用户(教务管理人员、学生、教师等)的要求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基于B/S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系统,利用基于ASP的WEB数据库开发技术完成该系统的开发设计。

3基于ASP技术的WEB数据库设计

ASP是一种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它与ADO的充分结合,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库访问功能,已成为网上开发数据库的重要工具。

ASP技术是通过后缀名为asp的文件来实现的。当在浏览器Browser中访问以后缀名为asp的页面时。实际上就是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Web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调用相应的ASP引擎asp.dll来处理。若ASP脚本中含有访问数据库的请求,就利用ADO对象,调用ODBC驱动程序,连接后台数据库,执行ASP文档所指定的SQL指令,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并将执行结果动态生成一个HTML页面返回Web服务器,然后与ASP文档中非脚本的HTML代码进行合并送给用户浏览器。客户端浏览器接收的是经Web服务器执行后生威的一个纯粹的HTML文档,可被运行在任何平台上的浏览器所执行,同时由于ASP源程序是在服务器端执行,保证了ASP源程序代码的安全性。另外服务器仅仅是将执行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减轻了网络传输的负担,提高了交互的速度。

4二次开发Office技术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第5篇

为了加快青年学术骨干的成长,鼓励支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提高其科研能力与水平,2008年设立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下称育苗工程项目)。今年暂面向全省本科以上普通高校在岗青年教师和科研人员。

(一)申报要求

1、项目申请人是学校的培养对象且已获得过校内科研资助,但尚未获得过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资助。

2、申请项目一般在2年内完成。

3、实行限额申报。各高校申报限额请在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网站(http://kyc.gdhed.edu.cn)通过各校科研管理的帐户和密码登陆管理系统查询。

4、资助经费。今年拟资助100个左右育苗工程项目,文科类和自然科学类项目资助经费每个分别在2万元和4万元左右。

5、文科类项目申请者年龄须在39周岁以下(含39周岁)、硕士及以上学位,副高及以下职称,课题组成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39周岁。

自然科学类项目申请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硕士及以上学位,中级(含中级)以下职称,课题组成员的年龄一般不超过39周岁。

(二)材料报送

申报育苗项目的负责人须按规定填写《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分人文社科版和自然科学版,附件

1、附件2)一式8份(含原件1份)和《广东省高等院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申请书》一式3份,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审查合格后,一并报送。

项目申报单位按人文社科类项目、自然科学项目分别填写《2008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申报一览表》(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申报说明”的附件7)、《广东高校育苗工程项目汇总表(自然科学)》(附件3),并将《一览表》一式1份加盖公章后报送到科研处,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我处(人文社科类发送至,自然科学类发送至yanglq@gdhed.edu.cn)。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第6篇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指导性说明书

一、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理工结合、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强的理、工、医结合的复合型及研究发展型人才。能够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群)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主要课程(群):生物医学工程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电路与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随机信号分析、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等。

专业特色课程(3~5门):医学成像原理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检验仪器、生物医学电子学、生物信息学等。

三、业务范围及专业特色

业务范围:本专业强调加强学生宽厚的自然与人文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数、理、化、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理论基础,还要求掌握必要的生物、医学基础知识,因而业务范围广泛。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可以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以及新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把生物、物理、化学以及技术科学中成熟的技术、原理、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运用电子科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从工程学角度研究开发用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医学仪器、设备及系统的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

本专业培养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专业知识,并掌握一定的生物与医学基础知识,具有将工程技术与生物、医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能力,既可从事理论研究,又可进行工程技术方面设计、研究与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四、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应达到190学分(包括《形势与政策》2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1.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56.75学分。

五、授予学位

本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附表

表1:教学计划进程

表2:实践周教学计划进程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第7篇

(一)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学科专门人才,为体育学及其相关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合格生源。

基本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体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艰苦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

系统地掌握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科研能力。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具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二、学制

学制为四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三、课程体系(详见教学计划)

本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学科领域,以及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游泳等运动实践类课程组成。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类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具体目标是:

1、掌握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教学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学校体育实践涉及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问题。

2、具有综合运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所涉及问题的意识,形成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职业的正确态度。

4、在掌握体育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体育人文素养,培养体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二)运动人体科学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为:人体形态结构与运动、人体生理功能与运动、人体运动与适应的生化基础和体育保健与健康;选修知识单元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运动与营养、体育康复等。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掌握体育保健康复的知识技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提高科学素养。

具体目标是:

1、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形态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器官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人体形态测试方法及二者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规律。

2、掌握人体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运动中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规律和机制,熟悉常用运动生理功能检测与评价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掌握人体的化学组成以及运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规律与特点;理解运动过程中人体适应性变化的规律与分子机制;学会常用生化指标检测方法及其在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运动训练及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树立现代健康观,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掌握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及运动性病症的基本知识,具备运动损伤的简易处理和预防、急救、按摩及运动疗法的基本技能。

(三)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为: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等;选修知识单元为:健美操、乒乓球、球、羽毛球、跆拳道、体育舞蹈等。

运动实践领域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了解运动实践领域核心知识单元项目的基本规律,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通过选修知识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若干项运动实践类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等。

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可以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等。

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合理使用场地器材。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

2、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以适应和满足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各地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体育专业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

3、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锻炼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等。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锻炼内容可以由锻炼小组或班级确定,学生也可以自选锻炼内容。

4、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社区体育活动和竞赛;区县镇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节假日体育活动和竞赛。

5、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

利用空气,可以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有氧操等。利用阳光,可以进行日光浴。利用水,可以进行游泳、温泉浴等。

春季可以开展春游、远足,夏季可以开展游泳、沙滩排球,秋季可以开展爬山、越野跑,冬季可以开展滑冰、滑雪。

6、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由于地区的差异性极大,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也可以利用教学挂图、黑板绘制简图等提高教学效果。

四、能力培养

(一)专业教学能力

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备课、课前准备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解示范、喊口令、调动队形、纠正错误动作、保护与帮助、体育绘图等方面能力。

1、示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示范点、示范面、示范时机等。

(2)训练要求

示范动作准确,示范点恰当,示范面适宜,示范时机合理,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的使用科学。掌握了示范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使学生感知动作,以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3)训练途径

各门教师术课教学中,应说明每一次示范为什么要做完整示范?为什么要分解示范?为什么要站在这样的位置?为什么要给他们进行正误对比?以加强学生对所有示范动作的理解与记忆。

每一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出列做示范动作。每次示范后教师除了应当说明动作正确与否外,还应说明示范的点与面是否合理。

(4)训练测评

术课考核中的技评。

教育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导教师把实习生示范能力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个部分。

测评标准:

优: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好,示范时机合理,灵活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良:示范动作较正确,示范点与面结合得较好,示范时机较合理,运用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

中:示范动作正确,示范点、示范面合理

合格:示范动作欠正确,示范点、示范面欠合理。

不合格:以上内容掌握较差或个别方面有错误。

2、口令、调动队形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口令的发音部位要正确,音长、音量要合理分配,呼喊出的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与指挥位置的选择要合理。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把口令与队形调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分组练习和学生轮流实习来培养这一能力。

其他术课教学,特别是专项课中,教师应经常有计划地安排学生与指导学生领做准备活动。

(3)训练测评

体操课应对每一个学生喊口令、调动队形能力进行考核,作为体操成绩的一个部分。

教育实习中,学生喊口令及调动队形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打分。测评标准:

优:口令正确、清楚、宏亮、有节奏、队形调动、指挥位置合理,掌握熟练。

良:以上内容掌握较好。

中:以上内容掌握一般。

及格:以上内容掌握欠缺。

不及格:口令不正确,不够清楚宏亮,节奏感不强,队形调动欠合理。

3、保护与帮助能力

(1)训练内容

运动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保护与帮助应采用不同的方法:泛化价段一般是采用助力、信号、标志物、器材等方法保护帮助;分化阶段一般采用直接、间接的帮助,利用器材自我保护;自动化的阶段主要是利用器材和自我保护。

(2)训练要求

掌握保护与自我保护的位置、部位;(2)掌握保护与帮助的各种方法及脱保时机。

(2)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地讲解保护帮助的方法与要求。

在体操课以及其它课中,教师应注意安排学生之间的相互保护、帮助。

(3)训练测评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应作为体操课成绩的一个部分来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实际能力考核)。

学生保护、帮助的能力作为评定教育实习成绩的内容之一。测评标准:

优:能熟练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良:能较好地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中: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及格:基本掌握保护、帮助的方法。

不及格:运用保护、帮助的方法不够熟练。

4、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正确分析出现错误动作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2)训练途径

在术课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应进行原因分析,讲清纠正错误动作应采取的方法。

在术课教学中,对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教师应经常让他们自己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3)训练测评

在各门术课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之间相互纠正错误动作的训练。

在各门术课考核中增加这一内容。测评标准:

优:发现错误动作及时,原因分析正确,纠正错误动作方法合理。

良:能较准确地发现错误动作,并能较好进行原因分析以及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动作。

中: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般。

及格:能发现错误动作,原因分析及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欠缺。

不及格:发现错误动作不及时,或发现错误动作后不能分析出原因,或不能采取正确方法纠正错误动作。

5、场地器材的布置及使用能力。

(1)训练内容

在教学、训练中能布置、使用场地器材,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场地器材的作用,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掌握技术动作的最佳效果。

(2)训练要求

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应符合教学、训练内容的要求;考虑到风向、阳光等要求;符合安全要求;符合学生特点;能体现在现有器材条件下,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讲授场地器材合理布置及其使用的要求,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在术课教学中,每堂课上场地与器材的布置、使用方法老师都应向学生介绍说明,使学生经常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在术课教学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值日的学生来完成。

(4)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对学生每一次课的场地器材的布置、使用应给予评分。测评标准:

优:场地器材的布置科学合理,使用率高。

良:场地器材的布置符合要求,使用率较高。

中: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一般,及格:场地器材的布置基本符合要求,使用率欠缺。

不及格:场地器材布置不符合要求,使用率低。

6、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

(1)训练内容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根据教学、训练内容的需要,编排各种基本体操,达到活动身体的目的。

(2)训练要求

符合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和步骤,适合于练习对象及项目要求,动作及其组合准确合理。

(3)训练途径

体操课中应详细讲解基本体操的编排要求、原则、方法,使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及技能、二年级的术课教学中,应多安排学生做准备活动,让他们提高基本的编排能力。

(4)训练测评

在体操课中,应对基本体操的编排能力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基本体操编排作为教育实习的一个部分来评分。测评标准:

优: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科学、合理。

良:较熟练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比较合理。

中: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基本掌握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体操的编排原则、步骤,编排不很合理。

(二)、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

对一名体育教师来讲,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指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包括制订计划、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裁判以及学生锻炼身体等内容。

1、制订计划的能力

(1)训练内容

制订锻炼计划,包括制订学校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年级、班级体育活动等方面的计划;制订训练计划,包括制订学校各种运动队的多年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以及课时训练计划;制订竞赛计划,包括根据学期、学生学习、气候情况,制订全年和学期的各种竞赛计划。

(2)训练要求

制订的各种计划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学校、学生的特点,要切实可行。

(3)训练途径

在学校体育学以及有关术课的教学中,制订全年计划的原则,依据等内容要作为重点章节讲解清楚,并要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

在教育实习中,若遇到要制订计划的工作,应安排学生各自完成,并从中选择较合理的计划来执行,这样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这方面的实际机会。

(4)训练测评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来考核学生制订计划的能力,这一成绩应作为成绩的一个部分纳入该门课的最后考核成绩。测评标准:

优:制订出的计划合理,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良:制订出的计划合理,基本符合学校及学生的特点,切实可行。

中: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一般。

及格:制订出的计划基本合理,可行性欠缺。

不及格:制订出的计划不合理,施行较困难、2、运动队训练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选材到运动队的组队、训练、思想教育、日常管理以及比赛指导等方面的能力。

(2)训练要求

能依据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和不同兴趣爱好,结合运动项目的需要进行科学的选材,并能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运用现代手段科学地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而且在日常训练中,具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管理的能力。

(1)训练途径

在有关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在专项选修课教学中,对本项训练内容和要求应作为重要内容来讲解,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学校组织的运动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织训练;系队、班队,可以直接让学生组织训练,通过这种锻炼,可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在教育实习中,一定要尽量安排学生参加带运动队训练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锻炼和提高这一能力。

(4)训练测评

在校内安排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情况,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组织训练、指导比赛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能进行科学选材,合理地制订训练计划,运用科学手段进行训练及指导比赛,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良:能较合理地选材、制订计划、指导训练与比赛,有组织管理能力。

中: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一般。

及格:选材能力一般,制订的训练计划基本合理,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欠缺。

不及格:选材不合理,制订计划不科学,训练、指导比赛、组织管理能力较差。

3、中学生各种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能力

(1)训练内容

包括制定规程,经费安排,报名编排,准备场地器材,筹备奖品,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以及比赛后的总结等工作。

(2)训练要求

能较好地承担学校各种比赛的组织安排工作,重点培养规程制定、器材准备、组织处理及编排能力。

(3)训练途径

所有术课,特别在专项选修课中,该项目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应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讲解,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知识。

校内的各种体育竞赛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实习进行编排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方面的能力。

教育实习期间,实习学校的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尽量由学生独立地完成,使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4)训练测评

在所有术课中,制定规程及编排一定要安排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纳入该门课考试的总成绩,也可在理论考试中直接安排这方面的内容。

在校内各种运动竞赛中,学生的竞赛的组织能力及编排能力应作为专项选修课成绩的一部分。

在教育实习,学生参加的竞赛组织编排工作的情况应作为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充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应变能力强,编排科学合理。

良:规程制定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组织、处理能力较强,编排合理。

中:规程制定基本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基本合理。

及格:规程制定欠合理、可行,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基本符合要求,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一般,编排欠合理。

不及格:规程制定不合理,场地器材的准备和安排不够合理,比赛中有关工作的组织处理能力较差。

4、裁判能力

(1)训练内容

中学常见的各种体育项目的裁判工作,以及各项裁判工作中的具体内容。

(2)训练要求

有一项能达到二级或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胜任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3)训练途径

在教学计划中,每门技术课应当增加裁判实习的时间,专项选修课中的规则、裁判法应讲解得更细,实习时间应更多,能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裁判水平。

在教育实习中,要求学生担任实习学校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

组织学生担任学校课外活动中各项裁判工作。

(4)训练测评

在每一门技术课考核中,都应有裁判的理论和临场实践的内容。

学生在校内担任的运动竞赛的裁判工作,至少有一次成绩作为专项选修课中的裁判实习的成绩。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担任裁判工作的能力,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测评标准:

优:一项达到二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能较好地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良: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基本能完成校内比赛的裁判工作。

中: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一般。

及格:一项达到三级裁判水平,其他项目裁判能力欠缺。

不及格:没有裁判等级,其他项目裁判能力较差。

5、指导学生锻炼身体的能力

(1)训练内容与要求

指导中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内容包括、活动内容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大小的控制,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的影响,安全因素等方面都能科学的安排,符合中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2)训练途径

所有理论课、技术课中凡涉及锻炼方法的都应作为重点讲解,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分散辅导校内普通系科的同学进行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训练测评

在教育实习中,学生辅导中学生锻炼身体情况,应作为教育实习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测评标准:

优:能科学地指导中学生进行锻炼:锻炼项目的安排、锻炼方法的选择、运动量的大小、场地器材的布置、环境气候因素的影响、安全因素都能科学地处理和全面考虑,符合中学生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的特点。

良:能较好地指导中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所有安排比较合理。

中: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不全面。

及格:所有安排一般,个别方面考虑欠全面。

不及格: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

(三)体育测量与评价能力

包括对学生体质的测量与评价,对教学、运动训练的测量与评价。掌握这一技能后,可以鉴别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检查衡量教学与训练及增强体质的效果。

1、中学生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能力

(1)训练内容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 第8篇

关键词:湖南高校,日本高校,日语教育,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一、研究目的

自1999年全国大规模扩招以来, 学生的质量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入学大学生在学习成绩、文化素质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这些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 我国不断引进外资企业以及鼓励中外合资企业的创办。为此, 各大高校都纷纷加强了对外语专业的建设。其次2000年,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随之以“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为课程理念的基础教育日语教学大纲”——《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 (2001) , 《全日制高中日语课程标准》 (2003) 相继研制完成[1]。一系列教育制度的出台, 使高校的日语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进入了自主择业的阶段。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和竞争的激烈, 大学生要有自己的优势才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在大学中人才培养方案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依据。本文主要从制定合理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出发, 运用以湖南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日本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的研究方法, 分析目前湖南省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并探讨日本高校的日语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以期对湖南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 以及今后日语教育的稳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内容

(一)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政策

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是组织教学过程, 安排教学任务, 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需求, 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满足经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人才需要。

1. 指导思想

科学的指导思想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基础。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 坚持科学发展观, 树立素质教育观, 确立现代质量观, 强化和谐成才观, 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和谐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需定位准确,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实践能力的增强, 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架, 教学内容的规划以及学时, 学分的分配要科学合理,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

2. 基本原则

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确定的主要原则要符合国家需求、社会发展、高校运行和学生要求。要突出实践, 创新,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优化课程体系, 增强课程内涵建设;要凸显国际化, 以及大众与精英教育相结合。因此, 湖南各高校要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下制订切合实际人才, 顺应人才市场的日语人才培养方案。

(二)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

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湖南高校以及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日本关东、关西地区的高校, 其属性如表1。

专业日语的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单从“教”来培养学生的日语基本技能是远远不够的。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跟得上时代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简言之,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学生的未来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湖南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日本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几所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对比。

1. 培养目标差异

湖南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概括为:掌握扎实的日语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 深入地了解日本的文化。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日语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日资、中日合资企业的翻译以及管理、海关报关员、国际导游、日语教师、对外贸易等工作。

而日本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体现为:注重每个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首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 之后有目的的去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相比, 日本高校则更加强调日语口语的练习以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为学生提供种类多样的课程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换成主动的学习者。

2. 培养规格要求差异

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可以分为知识要求, 能力要求以及素质要求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湖南省高校和日本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规格要求进行了对比。通过表2可以看出湖南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有待提高。

上述对比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从知识要求来看, 日本高校更注重知识的广泛性。众所周知, 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 时事以及文化对于学习外语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便如此, 湖南高校的日语专业大部分只是开设了日本文化选修课程, 仅有一两所高校开设了日本历史课程。而对日本的时事政治以及地理知识的学习目前还没有开设任何课程。

其次从能力要求来看, 与湖南高校注重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能力要求相比, 日本高校则更加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这一点表现在做作业上。日本高校学生的作业主要是通过书写小论文的形式来完成的。小论文的书写首先是要发现问题,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书籍查阅和实际调查后展开论述, 最终要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的看法[2](14)。而在小论文的调查研究以及书籍查阅阶段, 大多数的日本高校是采用小组分工协作的方法进行的。将整个班级分为人数近乎相等的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书籍的查阅和实际的调查工作。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 在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为今后进入工作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素质要求来看, 两者也有着质的差别。湖南高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素质。与此相比, 日本高校则有很大的不同。在日本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是要自己贷款付学费, 毕业工作后慢慢还清。其次生活费用也主要是靠自己打工换取。所以在日本高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半工半读的生活状态。这样不仅练就了他们独立的生活能力, 更加培养了他们对社会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3.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差异

课程的设置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 其是否科学、合理对高校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至关重要。要想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要确保专业主干课程。本文通过表3来论述湖南高校与日本高校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的不同。

湖南高校日语专业的主干学科主要以日本文学为主, 加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设置了商务日语专业。这样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要课程则以精读, 泛读, 写作为主。可以看出作为一门外语, 日语的学习在湖南高校还停留在注重语法的学习上。此外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由于学校类型的不同, 专业课程设置也各有特色。如师范类学校设置了日语教育专业, 综合类高校则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分别设置了日汉翻译和商务日语等主要专业课程。

一方面在日本, 对照语言学是日本高校一门很重要的学科。是运用母语与日语进行对比的方法学习日语, 以便更好地掌握日语基础[3](4)。同时, 日本的非师范类院校也同样将日语教育设为主要专业。也就是说培养今后从事日语教育工作的学生与学校的性质没有直接的关系。此外, 学校更加注重学生与老师间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 为此专门设置了相互交流 (communication) 课程, 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课堂学习中, 从而摆脱了传统的老师“教”, 学生“听”的授课模式[2]。

4. 课程安排差异

由于我国与日本国情的不同, 以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安排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此, 本文将通过表4将进行详细的论述。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两者首先是在公共课程的安排上有很大的差别。与日本高校相比我国高校有它的特殊性。湖南高校依据国家各项教育政策的要求, 都开设有相应的公共课程。公共课程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并且在总学分中占有20%-30%的比例。于此不同的是, 日本高校的课程安排中则没有开设公共课程。只是有些高校开设有时事政治及自然科学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除此之外学校还规定, 日语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 关联性大的课程 (课程名称会在学生的课程表上体现) 可以抵学分, 关联性不大的课程则不被授予学分。

二是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不同。日本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选修课占总课程的比例为40%-45%, 远远高于湖南高校。在日本, 学校会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种类多样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课程, 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课程。可见日本高校不仅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范围比较大, 而且学生的自由选择度也比较大。而就本文所研究的湖南省高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程来看, 虽然各大高校也都开设有选修课程, 但是选修课占总课程的比例还不到20%。选修课的设置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学生不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4]。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选择度较低。

三是毕业论文课时安排的不同。湖南高校日语专业毕业论文的课时为8-10周左右。在日本, 从大学3年级开始就要根据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选择导师。每10-20人为一组 (在日本, 这种授课方式称为ゼミ) , 在同一个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书写。各高校将毕业论文的课时安排为一个学年, 即第4学年, 共计20周左右。日本高校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一般是, 学生要通过一定的问卷调查, 录音访问以及书籍查阅等方法来完成毕业论文的书写。因此日本高校的学生还要进行一些相关科目的学习, 如问卷调查的制作、统计等知识。而这些科目大部分都被设置为选修课程。而湖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书写还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参考研究来完成的。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出了湖南高校与日本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的区别。

5. 实践课程差异

湖南各大高校的实践课主要是以工厂、公司实践为主, 即就业实习。同时课时由实践课时和教授课时组成。教育政策也规定高校的实践课时不得低于总课时的20%。

日本高校则将实践课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课程的授课方法都由理论加实践组成。教科书中学习的内容, 在现实社会中去实际观察, 结合实际, 最终予以掌握[5]。对于学生也是百闻不如一见。更加能够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研究结果

通过与日本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 不难发现湖南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如下问题。

1.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特色

每所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都会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层次和发展来对人才的需求做出确定。不同类型的高校, 它的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为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但是, 目前湖南高校的日语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就存在专业设置雷同的弊端。各高校为了适应市场和企业需求, 纷纷开设了商务日语课程, 造成了一边倒现象的出现。各高校都没有设置属于自己学校所特有的专业课程。甚之, 各高校都存在商务日语课时分配过少的问题。致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有限, 与企业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湖南高校的日语教育可以借鉴日本高校的做法, 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数量,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去学习。

2.实践课时设置偏少

实践是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训练, 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 对于湖南各高校的学生来讲, 实践已被考试、课堂的理论教学所掩盖, 实践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重复。对于上实践课来说, 学生也仅仅满足于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而没有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 到社会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实践课程的安排与市场和企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在日本, 各高校的日语教育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几乎是相等的。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使他们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知识运用的能力

在对学生考核方面, 日本高校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书写和发表小论文的形式来测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的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新的能力。而湖南各高校对学生考核, 则测重于试卷考核的方式来进行。

3.实用型课程设置缺乏。

“让无业者有业, 让有业者乐业”现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这番话不仅适用于职业教育, 同样也适用于高校。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距离。如何缩小课堂知识及教学模式与企业实践应用之间的差距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目前能采取的解决方式之一就是借助建立实训基地, 帮助大学生们完成通向就业的路程。

随着湖南市场经济发展, 日本一大批企业在湖南落户。如:汽车制造、椽胶制造等产业需要一大批生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目前湖南高校面向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步子迈得较慢, 一方面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难求, 另一方面毕业生走上社会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现象。而日本高校是根据国内或地区产业实际, 设置与产业结构, 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 为企业源源不断的培养实用型人才。

我们深知,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教育必将面临诸多的课题, 这也是中国教育的必经阶段。对于高校来说, 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并深刻地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形势下, 如果不改变课程设置, 不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就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如何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湖南日语教育的发展, 是一个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冷丽敏.关于高等学校外语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探索[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 (2) :99-106.

[2]林大.日本語教育ハンドブック[M].東京:大修館書店,1990.

[3]崔崟.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

[4]赵晓霞.大学精神与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个原则[J].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0 (5) :241-246.

上一篇:论企业文化与凝聚力下一篇:大学生移动话务员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