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2024-06-08

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选6篇)

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第1篇

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2007-12-28

为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努力建设和谐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根据中央和省部署,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

一、“十五”时期文化发展的现状、背景与面临的形势

(一)文化发展现状。

1.文化资源比较丰富。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前就形成了以即墨北阡文化、胶州三里河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明,近代青岛蕴含着浓重的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冲突和交融的色彩,外来势力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背景。在这种特殊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一百多年以来的曲折发展,青岛成为汲取较多外来文化因子同时保留历史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示了鲜明的文化个性,同时又充满成长生机和发展活力,形成了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特色鲜明的城市。

2.文化事业基础较好。大力实施精品工程,精品创作成果突出,5年间,青岛市获得15项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全省“精品工程”评选中,处于领先地位。创作了大量影视、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民间艺术作品,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展示了旺盛的文化生产力。群众文化活动成绩显著,不断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节、“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有6个区(市)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8个区(市)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区(市),4个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3个区(市)被授予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五四广场、汇泉广场、音乐广场等七个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全市现有图书馆13个,博物馆8个,美术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站)12个,位居全国领先水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建改建青岛大剧院、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等8大文化设施,集中建设166处社区和乡镇文化中心。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0处(34个单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62个单体)。

3.新闻出版事业业绩突出。有图书出版社2家,电子音像出版社1家,网络出版单位2家;报业集团1家。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等新创办报刊2种,5年间发行报纸总数达到340多万份,刊物达到132万份。青岛出版社出版新书1200多种,品牌图书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45%,有4种图书分别获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青岛出版社整体实力进入全国30强。广播电视工作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量和收听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均有较大提高。有线数字电视领先全国水平,创立了“青岛模式”,2005年10月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首个“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

4.文化产业具备一定规模。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2005年全市文化产业单位达到3961个,个体经营户7306个,从业人员19.3万人,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6.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7%。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构建起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在影视、演艺娱乐、出版发行印刷、文化用品制造、节庆会展等方面形成产业优势。

(二)文化发展背景与面临的发展形势。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国家、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软实力”的较量,文化建设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文化事业日益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精神和品格的集中体现。对城市而言,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手段之一。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以承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大力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我市文化建设的投入还不够大;文化建设水平与建设现代文化名城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比相对缓慢;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有待加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体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进一步加快,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和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还不完善等。

二、指导思想、原则、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现代文化名城总体目标,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水平和社会效益,以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做出贡献。

(二)坚持的原则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文化健康快速发展。

(三)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到2010年末,基本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充分彰显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特色。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文化规划科学,空间布局合理,文化设施先进配套,文化事业明显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品牌和精品迭出,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创新能力较强,文化体制充满活力,文化人才积聚,文化底蕴更加厚实,文化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省领先地位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城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是:

———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合理、城乡协调。不断提高人均占有文化基础设施面积,力争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升级,在社区和村镇中保证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

———抓好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五大工程,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抓好塑造青岛形象的重大项目、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全国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为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产品。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

———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建立起覆盖全市、结构合理、机制灵活、技术先进、优势明显、与国际接轨的青岛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20%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5.1%。

———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成果和一批自主创新的文化品牌。

———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抓好人才培养。建立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社会科学理论家,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出版家,一批作家、艺术家,一批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为文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发展战略。

———人才强文战略。树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创业环境。

———科技兴文战略。推动文化建设与科技进步的有机结合,以科技进步提升文化事业服务功能,促进文化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文化科技,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实现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文化产业发达化。

———品牌提升战略。实施文化品牌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积极培育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名牌,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化品牌系列,建设文化品牌城市。

———精品带动战略。完善精品培育、创作、激励机制,推动文化创作,将青岛建设成为文化精品创作基地,提升青岛文化地位,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项目拉动战略。把项目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手段,立足自身发展,积极引进国内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引进国外文化产业项目,快速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行开放带动举措,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高青岛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扩大国际影响力。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打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一)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武装的重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和改进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三促学”理论学习模式,扎实推进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实施“四进一加强”工程,抓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理论学习。加强党委讲师团建设,充分发挥理论联系点和宣教基地的作用。

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深入回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站在新起点、瞄准大目标、实现新跨越的问题,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进步的问题和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推出一批理论新成果,增强理论工作的说服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发展新兴学科,形成具有青岛特点、结构合理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加强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作为党委政府决策“智囊团”的作用。实施“双百工程”,推出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精品。注重发挥党政研究部门、驻青高校开展理论研究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科研水平。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二)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提高市民思想道德水平。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为着力点,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重点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把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2010年末,力争每个区市建成1处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三)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以促进社会风气改善为目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组织开展“八荣八耻”宣讲和巡回报告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宣传。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广泛开展“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道德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文明风尚。

(四)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营造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积极向上、敢为人先、诚实守信、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让城市更美好、让社会更美好”城市精神践行活动,不断发掘和塑造体现城市精神的代表人物、团队典型,推动城市精神与时俱进,使践行城市精神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不断增强市民的精神力量。

(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积极开展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健全创建文明城市长效工作机制,落实“文明山东”建设十大行动,组织实施《人文奥运总体运行纲要》,广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市民的自觉追求。在社区,重点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等活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在村镇,要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治为着力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村民素质提高。在行业,要以服务、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开展诚信建设,树立行业文明新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构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体系。

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社区和乡镇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建设完善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以政府投入为主,合理调整公共文化设施的区域布局,努力构建市、区(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到2010年末,全市城区基本实现居居有文化中心,农村基本达到镇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

2.突出重点和重要文化设施建设。依托青岛大剧院、青岛现代艺术中心、凤凰岛影视基地、商务中心区、人民会堂等文化设施,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专业文化艺术展示区。加快各区市的文化中心区域建设,改造和完善现有文化设施,规划预留文化用地。到2010年末,完成在建的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青岛奥运主题公园两大文化设施;新规划和建设青岛科技馆、青岛乐器博物馆、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青岛海洋博物院、青岛图书大厦六大文化设施。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站)、互联网公共信息点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二)构建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服务。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取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单位、数字电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青岛政务网对接的“五连线”模式,到2010年末,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整合和开发现有的图书、文艺作品、文物博物、音像、社会科学、史志、档案等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信息数据库。

(三)努力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1.大力繁荣文化艺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和艺术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艺术生产创作机制。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树立精品意识,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和省“精品工程”为龙头,着力创作一批体现当代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精神风尚和青岛地方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打造一批文学、戏剧、影视、美术等文化艺术精品,力争推出3-4项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的文学力作和艺术精品。充分发挥市文联等人民团体、协会的桥梁作用,加强行业的艺术探索、创作、维权和自律工作。

2.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构建组织机构规范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内容丰富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格局。围绕打造“欢乐青岛”文化品牌,以“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和“大地欢歌”农村文化艺术节为龙头,繁荣城乡文化生活。推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基层群众文化的开展,力争80%以上的区(市)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区(市)。加强民族民间文化工程建设,培育群众文化团体,充实基层群众文化辅导队伍,鼓励群众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完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未成年人优惠和免费开放制度。维护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四)加强对农村文化的服务和扶持。

改造镇文化中心和村级文化设施,构建图书阅览室、培训室和综合活动室“三室一体”的文化设施网络。

1.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党报、电台、电视台要加大农村报道力度,增加农村节目和栏目。加大对农村题材重点选题的资助力度,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加强农村读物出版工作,开发出版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各类出版物。

2.实施“新农村文化家园”建设工程。到2010年末,基本建立起设施完善的区(市)、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2131”和“农村书屋”三大文化工程。区(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行政村有线电视通村率100%,自然村达到95%,村图书室藏书量达到农民人均一册,一村一月至少放映一场电影。

3.开展“文化进农村”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千场演出进农村”、援建乡村图书室等活动,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活动形式。通过政策扶持、民办公助等方式,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扶持文化活动室、农民剧团、集体(个体)电影放映队等,使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以市场运作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更好地适应农民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开放城市文化资源,积极开展文化扶贫活动,使农民老有所娱、闲有所乐。

4.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创建文化先进市(县级)、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要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广播电视发射转播台正常运转的经费、广播电视“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单位的评价体系,将服务农村、农民作为基层文化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

(五)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

1.重视民族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改造和发展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风俗、礼仪,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重视发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庆的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深入挖掘民俗、民间和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组织好新正庙会、海云庵糖球会、田横祭海节、胶州大秧歌等民俗文化活动。

2.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积极发掘、抢救、保护文物资源,制定与文物保护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市、区(市)、街道、(镇)村四级文物管理体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历史文化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物古迹景点。控制性保护八大关、鱼山路、八关山等十大历史文化街区及反映青岛历史文化发展的重点街区。

3.加强博物馆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博物馆展览,开辟滨海文化、乐器等展览,力争完成老舍故居、王统照故居的对外开放工作。

(六)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文化事业。

社会力量捐助和开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在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组织和国家机关向公益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鼓励机关、企业、学校的文化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开展文化服务。

(七)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

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公共文化机构的指导、监督,并从资金、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方面,保障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转和功能发挥。公共文化机构要完善功能定位,明确服务目标、任务和责任,建立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使用效益。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办国家允许的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机构评估系统和绩效考评机制。形成政府主办、社会参与、功能互补、运转协调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制和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的运行机制。

五、大力加强新闻事业,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一)着力提高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正面宣传、重大主题宣传、重要活动宣传,营造主流社会舆论。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内容、手段、形式和机制。改进党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络节目的宣传内容,加强指导性,提高权威性,增强可读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满足市民的多层次需要。改进会议、领导活动新闻报道及典型宣传,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完善新闻发布制度,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新闻管理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暂行规定。加强行业自律,有效制止有偿新闻、虚假和低俗报道。

(二)加大对重点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

重点扶持党报、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增强其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在舆论引导中的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将其塑造成为知名品牌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优势媒体。

1.围绕“突出主报,打造强势媒体群”目标,做优做强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加强报刊品牌建设,重点培育青岛日报品牌,将其办成在区域有一定影响力的报刊。同时,推出1-2个报业品牌,培育报纸专刊品牌,发展2-3个发行量超过25万份的报刊。

2.广播电视要坚持新闻立台方针,实施精品工程,精办3-5个专业频道(频率),实行电视频道制运作模式。广播要增加1-2套自办专业频率,电视要实现主频道24小时播出,有6个以上广播电视栏目进入全国优秀栏目行列。电台各频道节目市场占有率保持在60%左右,电视台保持在35%左右。大力发展新兴网络文化、动漫游戏等有线数字传媒,建设信息内容丰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岛城新的主流媒体;加大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完成广播发射台迁址工作,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扩大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建设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和移动数字微波传输系统。2010年末实现五市三区有线数字电视转化率95%以上,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三)抓好新闻网站宣传工作。

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办出特色的总体要求,办好新闻网站,努力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支持办好重点新闻网站。不断扩大青岛新闻网、青岛传媒网等重点新闻网站的基础设施规模,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强化内容制作能力,开设多语种频道,完善信息发布平台,提高综合发展实力和舆论影响力,青岛新闻网力争建设成为世界500强网站,青岛传媒网力争建设成为全国媒体行业知名网站。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网络新闻宣传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网络人才。

六、构建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文化创意为先导、文化内容为核心,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发展文化产业链,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构建起“一城、一带、五区”的总体布局。即:全面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突出滨海文化特色,发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世界最美海湾、中国最美丽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活力城市、中国金牌投资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打造成为帆船之都、时尚之岛、欢乐之城。集中打造拥湾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建设青岛国家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凤凰岛影视传媒产业基地;青岛广电影视城;市北青岛文化街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胶南达尼画家村中国美术创作基地、高峪画院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市南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园、创意100产业园、城阳外向型印刷产业园、即墨印刷产业园。重点发展五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以滨海文化旅游为特色的崂山国家旅游度假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市南文化产业集聚区,以特色文化街为特色的市北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乐器和工艺美术品为特色的城阳文化产业集聚区,以美术品创作生产为特色的胶南文化产业集聚区。

(一)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建设一个全国性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重点打造六条特色文化街:青岛文化街、青岛啤酒文化街、延安二路婚纱摄影街、海云庵民俗文化街、1388古典文化街、即墨古文化街。

构建六大文化产业基地:影视基地、文化产品制造基地、出版发行印刷基地、文化创意基地、动漫基地、文化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发展八大优势文化产业:

———影视传媒业。发展影视内容产业,建设集影视人才培养、拍摄、制作于一体的凤凰岛影视基地。支持广电影视城和规模民营制作公司的发展,提高影视生产能力。发展电影发行放映业,推行城市电影发行放映院线制,组建各类电影院线。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加快城市电影院建设,推动影院向多样化、综合化、现代化发展。大力发展传媒业,积极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传媒业,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市广电局要努力培育国有文化市场主体,打造拥有品牌和效益的传媒。鼓励传媒集团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并创造条件实现跨国界发展。

———演艺娱乐业。促进演艺娱乐业向健康、规范、多元、高档次发展。整合资源,以大型演艺项目为平台,组建青岛演艺公司。加强演出团体之间的协作,发挥名人、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鼓励实行契约制、演出经纪人制、演出季制、制作人制等组织形式。推进演艺娱乐业的产业升级。倡导特色经营,扶持和发展一批具有青岛特色、健康文明的娱乐场所。挖掘传统娱乐形式的市场潜力,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兴建新型健康娱乐场所,引进和开发新的娱乐形式和项目,不断丰富娱乐品种。加强对娱乐歌舞场所的引导和管理,提高演出和经营质量,培育娱乐业品牌。

———文化产品制造业。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培植文化龙头企业,发展文化企业群。充分发挥家电电子行业在全国领先的优势,着重发展电影、电视、音像、多媒体等为代表的视听设备制造;发展以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为代表的乐器产品;发展以贝雕、船模、沙画等为代表的工艺品;发展传统艺术、民间艺术和工艺美术,形成富有青岛特色和优势的美术产品系列;积极发展广告装潢、服务设计、工业设计等产业门类,打造区域性文化产品制造中心。

———艺术培训与艺术品经营业。规范艺术教育和艺术培训行业,构建公办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或独立兴办各类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发展艺术品展览业,推出有影响的大型艺术品展览;重点支持青岛文物商店、青岛工艺美术集团公司等工艺美术销售业发展,扩大美术品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渠道。发展艺术品拍卖和中介机构,推动艺术品拍卖业的发展。

———出版发行印刷业。组建图书、报纸、期刊、电子、音像、网络等多形态出版传媒,打造在全国出版发行业领先的出版社。组建以特色出版物为支撑的出版分社和出版中心,建立数字网络、电子音像出版机构,新创办2-3个期刊。发展音像电子出版业,力争建设成为区域性音像制品物流中心。实施出版品牌工程,力争精品图书数量居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深化青岛市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建设出版物交易中心。加大销售网络建设力度,发展较大规模的出版物销售连锁企业。实行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实现跨地区经营。推进民营发行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印刷业,建设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湾,辐射黄河流域和日本、韩国的区域性外向型印刷产业基地。

———动漫与网络游戏产业。制定青岛动漫网络游戏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动画、3G游戏、网络游戏新兴的文化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动漫设计、研发、制作等方面的人才和机构,培育动漫原创队伍,加快建设国家级动漫创意产业基地。

———文化节庆会展业。发挥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会展业。着重办好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青岛海洋节、中国青岛航海博览会、青岛音乐节、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青岛图书文化节暨全民读书月、青岛国际动漫艺术节、中国青岛(国际)印刷设备与成果展、中国消费电子国际博览会、青岛国际服装周等会展,力争使其成为全国和世界知名节庆会展品牌。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业权威机构的合作,提高会展业的专业水平。加强指导与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会展业发展。

———文化旅游业。加强青岛城市景观规划,塑造全国最佳滨海休闲度假城市形象。将旅游与文化、休闲娱乐有机结合起来,增加旅游文化内涵。大力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文化历史资源,努力打造最具特色的滨海休闲旅游城市。重点抓好崂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

(二)培育发展文化市场主体。

1.重点发展国有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以资本为纽带,实行联合、重组,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组建多媒体文化企业集团。重点支持青岛日报报业集团、青岛广电海智投资有限公司、青岛演艺公司等集团化建设。促进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

2.鼓励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降低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鼓励非国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培植一批重点民营文化企业。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整合市场资源,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共同投资、联合开发等形式,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改革。

3.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推动国有文化资本向市场前景好、综合实力强、社会效益高的领域集中,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运用市场机制,以资本为纽带,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鼓励和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原创性产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

(三)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构建文化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图书报刊、影视产品、电子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品等文化产品市场,重点打造演艺市场,发展特色文化街,培育和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

2.完善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融资渠道。规范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促进人才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完善文化信息、技术交易市场,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行业培训,推行资格认证制度。制定和完善文化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支持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发展。鼓励发展城镇特色、专业和网络书店,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出版发行网点、代销点和租赁点,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

4.构建现代组织形式的流通体制。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建立具有广泛辐射能力的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演出剧目、艺术品、动漫游戏产品等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出版物流交易中心。

5.推进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建设。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履行市场协调、监督、服务、维权等职能。成立青岛市文化产业联合会,建立健全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音像等各类协会。发展和完善一批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推介、咨询、拍卖等中介机构。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制定行业规范,鼓励文化中介机构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6.构建依法监管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诚信建设,构建文化市场管理信息网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文化市场群众监督和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打击盗版、侵权等非法行为。

七、构建文化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一)建立文化创新机制。突出文化艺术创作、报纸栏目编辑、频道频率设置、图书出版和文化人才培育的机制创新。完善文艺创作奖励等机制,营造激励文化创新的环境。

(二)发展文化创意群体。积极营造有利于充分发挥创意、技艺、技术的氛围,重点发展影视、音乐、音像、传媒、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完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为各类创意人才群体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支持和鼓励中小文化内容企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内容集成、加工、制作、传播生产机制。促进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发展文化科技、影视制作、音乐制作、艺术创作、时尚设计、动漫游戏类创意企业,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培育文化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文化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作用,引导文化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落实培育创新型文化企业的相关政策。改善对创新型文化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扶持中小型文化企业发展。运用政府采购,重点扶持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品牌的创新型文化企业。鼓励各类文化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结成创新型组织。

(四)加快科技创新。加强数字和网络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公共图书馆、舞台艺术、广播电视传播和电影放映等传播方式和手段。推动文化业态更新,加快传统出版发行行业向现代出版发行行业的转换,积极发展电子图书、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落实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强化文化工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对文化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鼓励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推介和交易服务产业,构建覆盖全市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建立统筹协调、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八、构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增强青岛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构建以国际友好城市为桥梁,政府主导、社会交流为主体、文化中介组织为辅助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

(一)开拓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渠道。同友好城市签订双边文化协定,开展文化合作。拓展民间交流与合作。扩大商业性展演、展映和文化产品的销售。借助举办国际性节会,推动青岛文化走出去。着重办好韩国周等节会活动,主动参与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会、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积极推介我市文化产品和服务。把文化“走出去”与外贸、科技、旅游、体育等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对外文化交流的合力。

(二)培育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做强做大对外文化贸易品牌,充分挖掘我市文化资源,重点扶持具有民族特色和青岛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影视剧、出版物、音乐舞蹈等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支持动漫游戏、电子出版物等新兴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国有文化企业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的主导作用,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培育对外文化中介机构。支持文化企业与国际知名演艺、展览、电影、出版中介机构或经纪人开展合作。着重构建出版物、文艺演出、文化产品出口等国际文化营销网络。

(三)实施“走出去”重大文化工程。实施项目拉动,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打造文化精品,扩大青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九、构建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一)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继续实施“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数量充裕、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文化人才队伍。

(二)做好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十一五”时期全省文化人才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完善培训机制,扶持发展一批文化院校和培训机构,构建规范的全日制和专业培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驻青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主力作用,支持北京传媒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建设。改进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0年底前,完成全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系统培训,全市文化艺术、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系统内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完成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

(三)完善人才选拔和奖励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要求,健全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选拔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用人机制。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库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快人才聚集。逐步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和职称制度改革工作。

十、保障措施和重要政策

(一)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部署、一同实施。建立健全文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科学制定方针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各项措施和建设文化强市战略的贯彻实施。

(二)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督促检查,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工作,确保落到实处。

(三)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力量发展文化。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有关文化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统一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上来。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办文化,打破地域、部门垄断和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吸收国内外优秀人才、经济要素和企业投身于青岛文化建设。发挥文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推动文化建设的发展。

十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抓住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机遇,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管理职能从微观到宏观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一)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新闻媒体、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政企、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通过体制搞活机制创新,基本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活力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微观运行机制,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1.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改革方针,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改革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方式,健全投资决策和约束机制。党报、电台、电视台在确保党的领导和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结构,实行宣传经营两分开,逐步将经营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转制后的文化企业要努力面向市场,改变经营方式,搞活经营,为壮大主业服务。深化青岛出版社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专业文艺院团改革。各类文化事业单位要以深化内部干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改进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

2.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改革方针,加快国有文化企业制度改革,推进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文化企业。推动有实力的文化公司上市。

3.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的成效。通过改革,不断革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营造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

(三)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1.制定和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继续执行国家和省已实行的文化经济政策,制定青岛市关于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及对文化事业捐赠的政策。严格按照规定,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将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专项考核目标,确保国家政策规定应收取的文化事业建设费足额入库。

2.设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支持精品生产,用于重要文化遗产保护,用于支持重大出版项目和广播电视的覆盖。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创新,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特色文化街的发展,扶持具有示范性导向性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等。

3.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投入幅度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研究制定支持和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具体办法,重点支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加大政府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建立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机制。推行公共文化活动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认真落实有关税收政策,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四)加强文化法规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文化立法进程,完善地方性法规体系。依法对文化事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适时制定文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加强文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各区市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参照本纲要,结合实际,编制本区市、本部门、本单位文化规划纲要,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第2篇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经济总体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

“十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在市委、市政府决策指导下,坚持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齐头并进,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日益显现出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做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北京装备制造业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实现首都现代化战略构想,特制定《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纲要》。

一、北京装备制造业“十五”时期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1、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重点领域跻身全国前列

据统计,“十五”时期,北京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对北京工业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2005年北京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3.3亿元、工业增加值267.8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3.3%、15.7%,增加值总量在北京工业各产业中排名第二,已成为北京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国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中,北京部分行业已具备较强规模实力,印刷机械、数控机床、集成电路专用装备、医疗器械、电站设备、自控系统与仪器仪表等行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2、技术创新和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就,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网络渠道,加大投资强度,一批重点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取得新成就,产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核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超精密球面镜加工机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化纤长丝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的合成等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有一批项目获北京市及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获奖项目中,核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已经竣工量产,其余项目产业化工作正在加快建设。北京装备制造业正逐步建立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一机床厂、北人印刷股份、北开电气以及京仪大兴仪表基地等一批搬迁升级改造项目顺利完成,同方威视、四方继保、和利时、时代等一批股份公司或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北一大隈机床公司、北起多田野公司、北重阿尔斯通公司、ABB高压开关、SMC、三洋能源等一批重点合资、独资企业建成投产,部分项目还进行了增资扩产。

3、产业布局建设取得成效,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发挥

“十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以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产业基地、产业集群建设,在五环与六环路周边的丰台科技园、亦庄开发区、通州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酒仙桥电子城、林河工业开发区、昌平科技园以及海淀产业园等区域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业发展带,区域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已具雏形,产业集聚效应开始显现。

(二)主要存在问题

1、规模普遍较小,缺少龙头骨干企业

2005年北京装备制造业总产值仅占全国总量的2.9%左右(上海的比重达到10%以上),虽行业门类齐全,企业总数达1800余家,但83%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下,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5家(尚无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大型企业),进入中国机械工业500强的北京企业只有5家。行业领域内缺少龙头骨干企业,品牌建设能力不强,示范作用不明显。

2、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偏低,产品开发及转化能力弱

从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看,北京装备制造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为2.0%,而国际经合组织研究表明,企业初步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所需研发投入比重应达到5%以上。北京装备制造业正逐步建立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但高端产品核心技术及著名自有品牌少。虽然北京具有全国独有的科技、人才优势,科研成果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本地产业转化率仅为10%左右。

3、发展环境存在约束,产业分工尚未形成北京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生产要素成本逐步上升,产业发展可利用土地逐年减少。政府部门间协调联动的产业促进机制以及基地和开发区基础设施、创业设施、生活文化设施配套尚需进一步完善。装备制造主导企业辐射、1带动作用不明显,集群效应不突出,行业中缺乏大型集成服务商;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未形成良好配套的互动局面,与周边区域间尚未形成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协作分工局面。

二、“十一五”时期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振兴装备制造业成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从战略的高度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视为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代表,把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先进装备制造业符合北京产业发展定位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方针。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北京装备制造业万元产值能耗、万元产值水耗仅相当于工业水平的1/4和1/2,增加值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均高于工业平均水平。同时,装备制造业还具有产业发展波动小、污染物排放少、与高新技术结合紧密等特性,能有效带动众多相关产业升级换代。先进装备制造业从产业选择上具备新型工业化的特征。因此,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符合北京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选择。

3、北京具备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条件和基础

北京装备制造业通过“十五”时期的高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总量的重要力量和支撑北京工业发展壮大的主导产业之一,已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装备产品,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增强。

北京投资环境、市场环境日益与国际接轨,在科技、人才、信息、文化、金融等方面丰富的社会资源以及市场中心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对国内外企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为北京装备制造企业与外部资源优势互补搭建了舞台,也为北京装备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渠道。

4、市场需求旺盛拉动产业发展

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持续良好,投资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电力能源的持续需求,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契机,为各种先进装备应用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5、国际产业转移提供新机遇

随着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全球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步伐加快,为我市装备制造业承接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发展机遇。在全球高达5万亿美元市场规模的装备产业中,有50%~60%要陆续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北京装备制造业将面临发展良机。

(二)面临的挑战

1、国际竞争日趋严峻。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虽发展迅速,但许多重大装备核心技术及关键部件制造仍由国外企业掌握,且国外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加快抢占中国市场,国内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2、地区产业发展环境刚性约束强。当前北京环境保护要求高、土地资源紧缺、成本要素高等现状,对产业发展提出更高挑战,促使北京装备制造业向附加值高、资源约束少的高端产业发展。

3、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加快。全国近20个省市将装备制造业列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重点。珠三角地区将重点建设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长三角地区将力争建成包括装备制造业技术在内的国际技术创新中心及我国重要的应用研发和基础研究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正在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加大基础装备的产业化步伐。

4、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建设对北京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装备制造业将面临新一轮的产业选择和内部分工转移等问题,应加快促进环渤海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协调互动发展。

三、北京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发展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实现首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和区域整体优势,发挥市场对资源基础性配置作用和政府统筹协调功能,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依靠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快装备制造业

产业基地及产业链建设,优化装备制造业产品及产业结构,构建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努力提升北京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成套生产能力、协作配套能力、整体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企业信息化水平,做大做强装备主导产业,全面提高北京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增强北京工业综合竞争力。

(二)发展思路

1、市场引导,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制定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增强行业指导作用,对重点项目建设及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给予政策支持。

2、突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产业链、价值链的提升。

3、重点发展,全面提升。根据北京装备制造业具有的相对竞争优势和发展基础,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依托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和主导产品,立足京津冀,依据产业梯度转移规律,以点带面,带动关联企业以及关键功能部件和配套基础件的全面发展。

4、加强基地建设,发挥集群效应。以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为重点,以产业链、产品链优化为目标,引导产业集聚,形成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集中地。

5、推行绿色制造,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集约和循环再利用,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产业定位

以坚持自主创新为核心,以高中端技术产品为主体,以发展数控机床、发电及输变电设备、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医疗器械、工程机械、印刷设备、节能环保资源利用与新能源装备以及电子专用设备等八大优势装备领域为重点,建设国家装备制造业重要的研发和制造基地。

(四)发展目标

----总量目标:“十一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增幅2-3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北京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7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7%、20%。

----技术创新目标:2010年,行业R&D经费投入平均达到产品销售收入的3%以上,重点企业达到5%以上。重点领域建立并初步完善以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掌握主导产品核心技术,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部分主导产品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结构调整目标:引导培育八大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建设。到2010年,八大重点领域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占北京市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60%。着力打造数控机床成套装备产业链、发电输变电成套装备产业链、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产业链、数字化医疗设备系统集成产业链、印刷机械产业链、电子专用装备产业链等六条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带动性明显的产业链,培育多个专业优势明显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大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产业格局。到201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30家(20亿元以上的企业10家),实现北京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

----产业布局目标:根据全市工业布局总体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装备制造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空间规划约束,通过企业升级改造、资产重组、产业链整合与扩张、外部引进等举措,加快重点领域产业集群发展,建设装备制造业产业特色基地,在五环路、六环路区域形成产业集聚带。

----可持续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北京装备制造业要以高效、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和少污染为目标,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不断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万元产值水耗、能耗比“十五”末期分别下降30%、20%左右。

四、北京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重点发展领域

(一)数控机床

----重点技术:精密、超精密加工及测试技术,高速加工技术,开放式数控技术,直接驱动技术,多坐标联动技术,复杂型面加工工艺及编程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关键功能部件技术,生产线成套技术及可重构技术,数控机床性能及可靠性测试评价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多坐标联动数控龙门镗铣床等重型系列产品,五轴及以上数控加工中心,精密数控车床、磨床,“微米级”精密、超精密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及高效电加工机床等主导产品,数控系统及高精度电主轴、转塔刀架、精密滚珠丝杠副、新型气动液压件等功能部件。

(二)发电及输变电设备

----重点技术: 600MW及以上等级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汽轮机及发电机技术,大中型抽汽供热汽轮机、空冷汽轮机及空冷发电机技术,真空永磁操作技术,500~1000千伏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特高压电力系统动态监测与控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600MW及以上等级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配套设备,大中型抽汽供热汽轮机、空冷汽轮机及空冷发电机,500千伏及以上断路器和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系列真空断路设备、全绝缘户外环网开关柜、地埋式开关、变压器、滤波器、电抗器设备等高压、超高压、特高压输变电的一次设备及二次设备主导产品,电厂电气控制保护及自动化设备。

(三)自控系统与精密仪器仪表

----重点技术:嵌入系统技术,高性能传感技术及变送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传感器无线网技术,现场智能化仪表技术,精密仪器制造技术,自动化工程成套系统控制技术。

----重点产品:与重大装备主设备配套的成套自动化控制系统,变频节能和传动控制装置,精密分析、测试仪器,智能化变送器及仪表,安全生产监控装备,环境监测仪器及设备等主导产品。

(四)印刷设备

----重点技术:数字化印前技术,高精度套印技术,水墨平衡技术,联机上光烘干技术,高速高精规格预制技术,高速折页技术,大幅面、高精度模切技术,无轴传动技术等数字印刷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多色多功能高速印刷机,单幅双倍径高速印报机,多功能商用轮转印刷机,新型数码印刷设备等主导产品;数字化印前系统,高速多功能折页机、无线胶订联动机、骑马装订机、数控切纸机、大幅面及高精度模切机等印后设备。

(五)节能环保、资源利用与新能源装备

----重点技术: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高效利用、采集技术,新型节能降耗技术,电力电子无功补偿技术,水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烟气脱硫、脱硝(SCR)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危险废弃物、生活垃圾处理等固体废弃物以及环境净化处理设备,太阳能、地热能采集先进装备,太阳能光伏发电成套设备,兆瓦级以上大型风能发电成套设备及核心功能部件,电力电子无功补偿设备,烟气脱硫、脱硝设备及相关产品,大型隔膜压缩机、新型天然气专用压缩机组和天然气储运设备等主导产品。

(六)医疗器械

----重点技术:数字化X射线影像关键技术及直接数字化探测器技术,数字化彩超关键技术及宽频带超声换能器技术,开放式永磁MRI系统及0.5T以上MRI 高强度永磁磁体技术,数字化社区医院、农村卫生院关键装备及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手术导航及医用机器人技术,适形调强及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医疗器械共用软件技术,临床检验及即时检验技术(POCT)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数字化X射线机、CT机以及探测器、高频高压发生器等关键部件产品,数字化彩色超声诊断系统及超声换能器等部件产品,MRI磁共振成像系统及永磁磁体等部件产品,数字化社区医院、农村卫生院关键设备及信息管理系统,医用直线加速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临床检验及POCT设备,麻醉机及呼吸机设备,计算机及机器人辅助手术导航与操作设备,眼科、齿科及医用激光设备,外科修复、心脏瓣膜、介入支架等高附加值医疗器械。

(七)工程机械

----重点技术:大吨位起重机设计、制造技术,先进起重机底盘开发、制造技术,矿用汽车车桥及大马力发动机设计、制造技术,大型施工工程设备技术,先进挖掘机、叉车制造技术,工程机械液压及控制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55吨~100吨汽车起重机及系列专用底盘,25~55吨轮胎式起重机及55吨以上履带式起重机械,载重50吨~100吨重型矿用汽车,大型施工工程设备,系列挖掘机和叉车等主导产品。

(八)电子专用装备

----重点技术:大型精密装备设计、制造与集成技术,系统可靠性设计技术,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图像识别及自动对准技术,粒子传输及控制技术,自动化机械手传递技术,高密度等离子体控制技术,生产线集成制造接口技术,软件共性平台,先进工艺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

----重点产品:

1、集成电路关键制造装备:包括等离子刻蚀设备、大角度离子注入设备、超薄膜生长设备(CVD,PVD等)、平坦化设备(CMP)、氧化扩散设备、清洗设备等关键工艺设备,圆片减薄机、划片机、粘片机、键合机、倒装芯片焊机、圆片测试探针台等后封装设备。

2、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包括铸锭炉、单晶炉、多线锯、清洗设备、扩散设备、刻蚀设备、丝网印刷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淀积(PECVD)设备、烘干和烧结炉等。

3、六代线及以上TFT-LCD制造设备:包括大面积反射式光刻设备、等离子刻蚀设备、薄膜设备、对位贴合机、模块组装设备等。

4、LED制造设备:包括金属有机化学汽相淀积(MOCVD)设备、芯片测试分选机、贴片机、引线键合机、成品测试分选机及编带机等。

(九)其他先进装备

----纺织机械:数字化成套棉纺设备、机电一体化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差别化纤维纺丝卷绕成套装备及生产线、年产6万吨及以上的涤纶短纤维前纺成套装备、化纤纺丝机机电一体化关键装置及集散控制系统等新型技术和成套关键装备的开发生产。

----煤矿机械: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密封等关键技术及产品,薄煤层自动化刨煤机工作面液压支架、高产高效液压支架以及煤机装备配套产业化项目。

----先进气动、液压元件:先进气动、液压技术研发,全球最大的先进气动元件生产基地建设,先进液压元件产业化项目。

----激光加工设备、机器人:新型节能大功率激光加工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推进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在工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研发、生产,服务机器人的开发与应用。

----核辐射成像探测、高端数码和光学成像等其他先进高技术装备研发及其产业化。

五、加快发展北京装备制造业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服务协调

成立北京振兴装备制造业协调机构。协调机构由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决策。协调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相关工作的落实协调。

(二)科学规划引导,推动有序发展

制定并实施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引导关联企业适度集中,推动装备制造业集群建设,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加大重点领域产业链培育和优化力度,带动配套及零部件生产的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协调发展;加快具备技术优势和发展基础的重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带动关联产业协调发展。

(三)建立专项资金,加大政策扶持

提出加快发展北京装备制造业的实施意见。建立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北京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计划。通过资金支持及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源向装备制造业倾斜,加强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北京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北京装备产业制造基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规模实力。

(四)构建创新体系,促进成果转化

支持企业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以企业为主体,发挥装备业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技术资源优势,联合大学、科研院所,推进北京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推动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开发机制,开展联合研究和攻关,积极承担国家和市级重点项目。完善“北京工业技术支撑与产业促进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五)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

加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力度,促进传统装备制造新型化、先进装备制造规模化。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整合资产、设备、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源,形成一批主导产业优势突出、自主研发能力强的装备制造企业集团。鼓励形成一批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装备工程公司,参与国内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换代。

(六)加强人力开发,培养人才队伍

建立高技能装备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装备人才工程。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联合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装备人才,特别要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开发设计的带头人才。加强装备制造急需的高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形成结构合理、层次丰富的人才梯队。支持高技能装备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七)开展区域协作,推动协调发展

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通过区域间优势互补和联合互动,开展市场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

协作,形成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协作体系,提高区域配套能力及区域产业竞争力,推动环渤海经济圈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上海制造业揭开进军服务业大幕

文章来源:上海商报 作者:金琳 点击:64 更新时间:2010-2-5 8:38:49

众所周知,上海电气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上海电气开始尝试向总集成等服务业迈进。上海电气集团下属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是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的重要企业,过去制造业就是企业的全部。如今,输配电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工程成套公司,负责总承包业务,向装备服务业迈出关键一步。“还记得IBM出售个人电脑业务给联想的事情吗?IBM仅仅保留了服务器的生产部门,将更多的精力投向客户服务,转型成为一家系统集成商。”长江计算机集团总经理助理章玉宇用这样生动的例子告诉记者他们的转型方向。在昨天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党委举办的相关推进会议上,记者发现,不少上海赫赫有名的制造型企业参与其中,他们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向服务业进军的意向。

顺应产业结构转变大势

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长期以来?熏上海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尽管上海曾经提出过“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但由于种种原因,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如愿形成,一直保持着二、三产业轮动发展格局,到2008年底,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依然处于前列。一场空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让上海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服务业的重要性。“经历了这一场危机的冲击,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特大型城市,资源环境都非常有限,要获得新的增长,必须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前不久举行的上海经济工作会议上,转型成为最受瞩目的关键词。

促进与服务业的融合2009年提出的“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出,积极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重点推动总承包总集成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性功能和收入比重提高,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政府已经将题目出好,后面的路得靠企业走。2009年,这条路似乎已经探索出了一些眉目。上海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统计显示,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市经信委和财政局共拿出3000万资金,支持钢铁、化工、装备、电子信息、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40多个项目开拓总集成、总承包业务,效果令人满意。2009年100个相关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同比增加9.6%。上海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生产性服务业处何勇副处长介绍,今年扶持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

上海自仪涉水控制系统众所周知,上海电气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上海电气开始尝试向总集成等服务业迈进。上海电气集团下属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是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的重要企业,过去制造业就是企业的全部。如今,输配电集团成立了专门的工程成套公司,负责总承包业务,向装备服务业迈出关键一步。上海电气输配电工程成套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闵超群对商报记者介绍,目前公司总承包订单达到50亿元,服务型业务占到输配电集团收入的12%左右。上海电气旗下另一家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如此,该公司仪控集成部副总经理郑祖坤告诉商报记者,自仪是一家80多年的老企业,卖仪表生意越来越难做,公司拓展了控制系统的生产能力。如今,又增加了仪表和控制系统两个集成业务。以火电行业控制系统为例,业主方本来要面对几百家供应商,采购、设计、施工难度相当大,如今他们相信上海电气的品牌,将与供应商打交道的麻烦事交给上海自仪,这样的集成业务在上海自仪开展得有声有色。

青岛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第3篇

关键词:粤鲁苏浙,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十一五”时期, 广东经济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 令人瞩目。为了更好地认清形势, 明了广东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 发扬优势, 克服不足, 以期在“十二五”时期继续稳健发展, 本文将广东在“十一五”时期的几个主要经济指标与山东、江苏和浙江进行比较, 以供借鉴。

一、经济总量位居第一, 人均产值排行第三

地区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性指标, 从“十一五”总体经济发展来看, 广东省一直领先全国, 连续22年总量位于全国之首。2010年广东GDP达45472.83亿元, 比2009年增长12.2%, “十一五”期间, 年均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达46821元, 折合近7000美元。

鲁苏浙三省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广东, 但其发展速度很快, 2010年, 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的地区生产总值紧随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二、三、四名。“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分别达13.1%、13.5%和11.8% (见表1) 。从人均GDP来看, 2010年三省中以江苏省为最高, 达到52125元, 浙江省和山东省则为52059元和40617元, 广东省位于第三 (见表2) 。

单位:亿元

单位:元

注:增长速度按可比价。

二、工业增长逐步加快, 横向比较仍有差距

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后工业化发展阶段, 工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尤其是第三产业还不是相当发达的时候, 工业经济往往主导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十一五”时期, 广东省工业发展迅速, 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0482.0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374.8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9416.39亿元发展到2010年的20063.62亿元, 增加量超过1倍, 年均增长14.9%。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从2005年的89.8%上升到2010年的93.9%。

同时期的山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工业发展势头也很猛, 不仅速度快, 而且总量大。“十五”期末的2005年, 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位于4省的第一位。2007年, 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广东省;2009年, 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超过广东省, 到2010年, 达到21223.80亿元;到“十一五”期末, 粤鲁苏浙4省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无论是总量, 还是发展速度, 广东省只排第三。

三、财政收入名列前茅, 增长幅度略逊江苏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显示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广东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5年的1807.2亿元, 增加到2010年的4515.7亿元, 增长近1.5倍, 年均增长超过20%, 远远超过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这说明广东经济实力之雄厚,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扎实可靠的。山东、江苏和浙江省几乎也是齐头并进, 虽然绝对额还赶不上广东, 其速度也不慢, 尤其是江苏省,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更是以年均25.3%的速度增长。

四、社会消费独占鳌头, 发展速度仍需加快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市场繁荣程度, 衡量着一地的民众生活水准。从市场的消费状况, 可以折射出当地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状态。2010年, 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14.66亿元, 总量连续28年居全国首位, 同比增长17.3%。“十一五”期间, 增长了1.2倍, 年均增长17.2%, 这意味着广东民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 消费能力也相当强。山东、江苏和浙江省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4211.6亿元、13482.3亿元和10163.0亿元, “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都在18%以上;山东、江苏和浙江3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末分别占广东省的77.7%、72.3%和55.3%, 到2010年, 该比重分别达到81.6%、77.4%和58.4%, 均提高3~5个百分点。

五、对外贸易遥遥领先, 出口结构有待改善

作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贸易,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一直领先全国。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7846.6亿美元, 占全国份额的1/4强。分别高出鲁苏浙3省的315.3%、68.5%和209.5%。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增长了83.3%, 年均增长12.9%, 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有力地带动了广东整体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广东产业的转型升级。

山东、江苏和浙江3省的进出口贸易没有广东的规模大, 但在“十一五”时期发展速度亦相当快, “十一五”期间均超过15%的增长速度, 山东省甚至达到19.7%。

从外贸进出口的顺差来看, 2010年广东省出口额达4531.99亿美元, 进口额3314.64亿美元, 顺差为1217.35亿美元, 顺差占出口额比重为26.9%, 与2005年相比, 提高6.6个百分点。鲁苏浙3省在2010年的出口额分别为1889.5亿美元、4657.9亿美元和2535.0亿美元, 进出口顺差占出口额比重, 除山东省从2005年的33.6%逐步下降到2010年的18.8%外;浙江从2005年的60.2%变为2010年的59.6%, 基本稳定;江苏省则从2005年的14.6%提高到2010年的27.8%, 提高13.2个百分点, 速度高于广东省6.6个百分点。这说明广东省对外贸易属于大进大出型的贸易, 或者说是以进口为基础的加工型出口贸易为主。而浙江省的一般贸易的出口所占比重较大。江苏省一般贸易出口发展也很快, 只有山东省顺差比重在“十一五”期间逐步下降, 结构有所改变。

六、资产投资位居第三, 当以引起一定关注

固定资产投资属于经济发展的先行指标, 投资额的增长预示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投资所形成的资本也直接构成了地区生产总值。因此, 固定资产投资也是衡量一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2010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6113.19亿元, 比2009年增长20.7%, 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增长124.9%, 年均增长17.6%。“十一五”期间, 广东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57182.69亿元, 比“十五”期间增长1.2倍, 有效地拉动了广东经济增长。

2010年鲁苏浙3省投资额分别达到23279.10亿元、23186.80亿元和12488.07亿元。“十一五”期间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7.2%、21.5%和13.3%, 除浙江省外, 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投资额均超过广东省。

七、专利申请量占第二, 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的发展, 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而且能极大地改善和优化产业结构。“十一五”时期, 广东省科技发展指标之一的国内3种专利授权量, 从2005年的3.69万件增加到2010年的11.93万件, 总量增加8.25万件, 增长2.2倍, 年均增长26.5%。

作为同是东部沿海地区的鲁苏浙3省, “十五”期末与广东还有较大差距, 但经过五年的努力, 他们已迎头赶上, 竟和广东并驾齐驱。2010年国内3种专利授权量, 鲁苏浙3省的数量分别为5.1万件、13.8万件和11.46万件, 分别比2005年增长3.7倍、9.1倍和5倍, 年均增长达36.5%、59.0%和43.2%。鲁苏浙3省的科技发展之快很值得深思。

八、居民收入低于浙苏, 促进增长亦需加油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状况, 直接反映了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和改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极大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 也是其最终归宿。广东省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97.8元, 比“十五”期末的2005年的14770元增加9127.8元, 增长61.8%;“十一五”年均增长10.1%, 增幅比“十五”时期高1.5个百分点。2010年广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890.25元, 较2009年增加983.3元, 增长14.2%, 比2005年增加3199.76元, 增长68.2%, “十一五”年均增长11.0%。可以说, “十一五”期间广东经济的迅猛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 给广东民众生活水平带来了很大的提高, 大部分民众富裕了起来。

当然, 同期鲁苏浙3省的城乡居民收入也提高很快。2010年, 鲁苏浙3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946元、22944元和27359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5.6%、86.2%和68.4%, “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13.2%、13.2%和11.0%, 均高于广东的增长速度。3省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990元、8960.29元和11303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77.8%、69.8%和69.7%, “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12.2%、11.2%和11.2%, 也不低于广东的增长速度。

九、几点启示

一要充分认识广东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广东的GDP总量、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都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 而且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都达到两位数。因此, 5年的发展, 为广东继续前进和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清醒地认识到广东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在上述分析比较的几个经济指标中可以看到, “十一五”时期, 广东的GDP增长速度、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都落后于江苏和浙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及山东和江苏;居民收入增长也低于江苏和浙江。因而, 广东对此要高度重视, 认真分析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 力争有效稳健地发展。

“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六大重点 第4篇

——抓好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抓好文化产业体系建设,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门类,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十一五”时期,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所增加。

——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我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

——抓好文化“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初步改变我国文化产品贸易逆差较大的被动局面,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 第5篇

安监总政法〔2006〕8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

《“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已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各单位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本部门安全文化建设规划,确定目标,明确任务,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六年五月十一日

“十一五”安全文化建设纲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确保“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安全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一、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综合反映,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判断标准和安全能力、安全行为方式等。安全文化建设是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为目标,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旨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遵章守法的管理理念,安全操作的工作理念,提高各类企业及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提高群众自我安全保护的技能。

安全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各地在安全文化建设实践中,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涌现出一批安全文化建设的典型。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的安全文化活动,对强化全民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全民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一些企业的安全文化行为不够规范;社会的安全舆论氛围不够浓厚。总体看,安全文化建设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时期。要把安

全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布局,把安全发展的理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为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文化建设全局,紧紧围绕“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着力强化全民安全意识,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构建安全文化建设体系,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安全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服务于安全生产大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坚持安全文化对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诸要素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不断推进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大力营造有利于安全工作的舆论氛围;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群众,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引导安全行为,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

——坚持注重建设、注重实效、注重特色,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三、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提出的三个阶段目标以及《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安全生产的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安全文化建设要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唱响安全发展,初步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体系和发展战略,在全社会形成安全发展的共识。

——培养一批本质安全型企业、安全社区、安全乡镇,树立具有示范效应的不同类型的安全典型。“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成500个符合《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的安全社区,其中各省会城市建成不少于10个安全社区。

——逐步建立起全民安全教育网络,推进安全知识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全社会安全科普得到加强,全民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得到提高。

——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建立能够准确把握方向、正确引导舆论的宣传载体和舆论阵地。

四、重点任务

(一)推动全民安全教育体系的建立,初步形成较为健全的全民安全教育网络

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持续开展全民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提高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安全文化素养。

争取将安全知识的普及纳入国家的义务教育序列。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开设安全知识课,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强化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加强安全专业学历教育,着力培养安全专业人才和具有一定安全专业技能的管理人才。提高安全专业学科的地位,增加开设安全学科的高等院校数量,在各类工程技术专业中开设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课程,培养高层次的安全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强化职业教育领域的安全教育。合理设置职业教育的安全课程,培养安全技能复合型的专门劳动者,加强基层安全人才工作。

兴办专业安全培训机构。根据行业、专业的特点,实行上岗安全资格制度,由专门的培训机构,开展安全资格教育培训。

企业要依法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门培训,特殊工种要按规定持证上岗。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

(二)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全社会安全法治意识

依法治理安全生产是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的安全法律意识。结合事故案例,深入剖析,以案说法,向社会公开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结果,教育警示人们遵章守法,依法规范全社会的安全生产行为,加快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

(三)强化企业和社区的安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建设各具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建设要面向全社会,重点在企业。要大力培育企业安全文化,着重从安全理念、管理制度、技术手段等方面入手,加强教育和管理,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下大力气搞好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文化建设,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员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依靠工会组织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发挥安全文化建设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企业提高安全文化层次。要结合行业特点,突出企业特色,避免形式主义。

安全文化建设要与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与思想道德教育、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文化活动

继续开展好每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示范

岗”,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建设等活动,动员全民参与。不断创新形式、创新内容,注重实效,提高质量,打造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安全文化活动品牌。

(五)发挥媒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加强与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强化安全生产的形势宣传和政策宣传,搞好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鼓励、支持媒体开办安全文化专栏,推出品牌栏目。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新闻发布,加强安全信息沟通,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在搞好正面宣传的同时,要揭露和鞭挞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六)开展安全理论研究,推动安全理论和管理机制的创新

发挥安全文化研究系统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安全理论研究,加大研究成果转化力度,建立安全理论体系,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坚持自主研究和吸收借鉴相结合,注重对发达国家先进安全文化的学习借鉴,加强学术交流。

五、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增强全民的安全意识,实施全民安全素质工程,扎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宣传普及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倡导和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使社会公众自觉遵法守法,人人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每年在全国范围内搞一两次集中活动,形成强大声势,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法制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和教育。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作业。把安全技能培训纳入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逐步在所有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

三是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媒体要宣传安全生产可信可学的好典型、好经验,揭露安全生产领域各种非法、违法行为,及时曝光重特大事故和安全隐患。各级政府要定期公布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企业要发布公告。对群众举报的重大隐患和事故要彻底核查,举报属实的要给予奖励。

四是发挥工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益。督促各类所有制企业建立健全工会组织。发动各级工会组织职工群众参与和监督企业安全工作,依法维护自身安全健康权益。

五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把安全文化落实到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领导下,总局宣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政策,编制发展规划,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社会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组织国内外安全文化交流,统筹全国性的大型安全文化建设公益活动等。各省局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二)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和工作制度

建立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制度、新闻工作管理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重要安全生产信息公告制度等,把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安全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措施,为公益性的安全文化事业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鼓励社会各界支持赞助安全文化公益事业,拓宽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渠道。可参照一些地方从工伤保险、社会保险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的做法,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

(四)加强安全文化队伍建设

加强安全文化队伍建设是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依靠现有力量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要把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当作重要任务之一,既当监察员,又当宣传员。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宣传教育工作者,是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的骨干,要不断学习,准确掌握党的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宣传政策和宣传纪律,熟悉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把握新闻宣传的口径,提高宣传工作质量。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要有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安全文化建设和新闻宣传工作,把内部的宣传教育机构建立起来,相对集中一批专业人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努力创造成才、出成果的宽松环境,以成就感促进队伍的发展壮大。紧密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践,不断加强宣传队伍自身的思想作风建设和业务建设。

(五)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安全文化建设

鼓励安全文化产业单位,紧贴全民关注的安全事项、安全生产的专业领域和安全理论创新的前沿领域,出精品,出名牌。

倡导和鼓励专业文艺团体、企事业文艺团体宣传安全文化,倡导和鼓励社区群众性安全文艺活动,形成多层次、全社会参与的安全文艺宣传队伍。鼓励安全文艺创作,丰富繁荣安全文艺作品。

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第6篇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部署,研究制定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对于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黄冈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一个重视科技、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热潮。随着一系列推进科教兴市,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科技工作的宏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创新越来越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事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2万人,较增长8.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2万人;全市拥有研究开发机构160多个;全市R&D(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到1.8亿元,比20增长了120%;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20多家。“十五”期间,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增强了信息服务能力;部分科研仪器配备得到了更新改造,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全市专利批准数170余项,比年增长118.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4亿元,比2000年增长8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方面,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了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工业方面,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增强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市工业企业近3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微电脑控制,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8%,比1995年提高4.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9%,比2000年增加1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虽然“十五”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大,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二是行业技术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还比较落后。三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的政策不配套,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R&D经费占GDP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科技发展不够,“科技瓶颈”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黄冈科技“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我国也即将进入由创新主导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充分估量科技经济发展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影响,迎接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经济由卖方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科技需求将更加旺盛,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科技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成为党和政府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科教兴市战略成为黄冈发展的第一战略;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为湖北乃至黄冈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途径。这些都为“十一五”湖北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新技术革命势不可挡,我市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国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黄冈作为革命老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产业技术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将严重制约黄冈经济的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切实增强加快黄冈科技发展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特色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加快科技快速发展,推进我市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跨越式发展原则。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超常规发展的思想,选择若干具有自身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重要技术领域,赶超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地推进科技产业化。

3.突出特色原则。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在加快推进我市科技进步进程中,要坚持立足黄冈的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形成若干新兴支柱产业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企业群,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4.加强“集成”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放眼全国和世界,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要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集成,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前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联动,致力形成推进技术创新的合力。

5.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把引进和利用国外省外技术、资本、人才作为加速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产品。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全省高市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8.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20%;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

--主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工业化国家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和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重大新产品;工业信息化水平、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竞争力明显增强;单位面积的产出逐年递增,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装备、工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素质及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队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6万人;科研基地和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财政对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2.0%,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总体部署

黄冈市“十一五”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三大工程,强化五项措施。

围绕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条主线。一方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

实施三大工程:即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企业技术进步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

强化五项措施:即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三、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积极培育黄冈第一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着力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一)优先发展三大领域

1.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激光医疗设备、光纤传感器、光电测量仪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产品,积极发展各种计算机软件。开发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宽带光缆、高频电缆、光电器件及光电仪表、激光防伪、CD-ROM存储设备、多媒体教育软件、CAD/CAM软件、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光盘及光盘机、IC卡及其相关产品。加强新型激光器、GPS、GIS系统、新型光纤传感器件、光电材料的研究开发。

2.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全面实施“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重点发展新型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及新制剂、新型功能食品、医药新制剂和以生物农药、转基因动植物为重点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产品、预防性疫苗、诊断试剂、新型抗病毒、维生素、氨基酸合成药、Bt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新产品,新型高效酶制剂,加强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开发。

3.新材料

重点发展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开发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稀土材料、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成套设备、油田化学品、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高性能涂料、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超细粉体材料、特种增强材料及制品、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等。

(二)重点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1.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10项左右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项目,集中资源,重点组织实施,使重大项目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对我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各类专项计划;技改计划和火炬计划对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2.按照“抓大促小”的原则,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实施大公司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推动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十五”期间,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3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它们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的骨干企业。以培育知名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推动一批在全国有技术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

在抓好大企业的同时,积极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广纳人才,广筹资金,采取优惠的政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形成一大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市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跃创新氛围,提供后备项目,培养和锻炼大批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积累人力资本。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步伐

按照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办出特色的总要求,加快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将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示范园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着重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增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孵化”功能。二是抓好标志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园内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三是重点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各区每年滚动实施5个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着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

光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光电子信息产业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以开放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抓大与促小相结合,实现集约型、跨越式的发展。重点发展四大产品群。

发展四大光电子信息产品群,即发展以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为主体的信息光电子产品群;以工业激光、医疗激光、光学元器件为主体的能量光电子产品群;以光纤传感、光存储、光显示、光输入为主体的应用光电子产品群;以应用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为主体的软件产品群。

(四)全面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

21世纪是更加注重生命质量的世纪,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将是国际竞争最激烈、也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要集成优势,特色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促进和带动全市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为目标,全面贯彻“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

实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要以“高水平、高速度、高效益”为基本思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集成推进;以基地为依托,点面结合;以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为根本手段,开放式发展,形成外引内联,共同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的良好局面。

要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重点加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新剂型的研制,形成一批优质中药品种;以生物工程产品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自主产权的产品,重点研制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着力抓好现有优势产品的创新与产业化,大力推进保健食品规模化、集群式发展;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工业,继续抓好现有优势原料药的产品创新,重点研制化学龄前新药和开发药物新剂型,保持和壮大我省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的优势地位;积极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农业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继续抓好设施农业的配套开发,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

努力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新医药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7亿元和4亿元,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培育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形成1-2个年产值过10亿、10个以上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三是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农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和良好运行机制,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形成以武穴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全市各县市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实施企业技术进步工程,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是“十一五”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要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工艺装备、产品开发到企业信息化各个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落实。

(一)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提高企业工艺及装备水平

要加大力度,加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特别是机械、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传统工业全面升级。

机械工业重点抓好高精密度数控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高等级输配电配套技术和CAD、CIMS技术等的应用。冶金行业重点加强高效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连铸技术、特种耐火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等的应用。

纺织行业重点加强无梭织机、清梳联、精梳、自动络筒、OE纺服装、服装设计CAD以及化纤直接纺、连续纺和服装后整理新技术等的应用。建材行业重点抓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加快水泥超细磨技术、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化工行业要围绕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三大化工行业产品的深加工,重点应用膜分离、超滤等先进分离技术、先进催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1.针对影响全市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科技计划。力争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虚拟制造、快速原形、模糊控制、数控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

--模具钢、冷轧钢生产技术,提高合金钢洁度和精度的技术;

--纤维混纺、交织一步法染整、棉毛织物高档印染后整理,化纤仿真织物印染后整理技术;提高麻纺质量的苎麻品种改良、脱胶、纺织及印染整理技术;

--石墨、石膏、膨润土、石英、磷资源等非金属矿的深加工新技术;

--农药复配及农药新制剂技术,有机原料清洁生产技术。

2.加强“两高”(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新产品开发,着力培育名牌产品。重点开发下列产品:

--电动汽车、新型散装粮食运输车、双燃料汽车以及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发动机自动导航装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系统、特种车桥、汽车空调、轿车气门、汽车灯具、汽车密封件、动力转向器等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

--轿车用先进钢板系列产品、冷轧硅钢片系列产品。

--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高强力机织土工布、精毛纺面料、高档化纤面料。

--新型节能、高强、轻质、保温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特种陶瓷、特种玻璃材料。

--新型表面活性剂、高效催化剂、涂料、染料中间体、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等精细化工新产品。

(三)以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大幅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保障,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和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培育后发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黄冈是全国革命老区,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必须以信息化为根本手段,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专项计划”,以支柱产业,尤其是汽车产业为重点,以迅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目标,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自动化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黄冈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1.加强制造业各行业适用的CAD/CIMS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制造业设计的信息化,力争5年内使全省制造业的CAD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积极推进并行设计技术在各行业的开发与应用,力争CIMS在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应用率达到50%左右。

2.推广应用机械、制药、纺织、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骨干企业生产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广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强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网络建设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企业上网,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尽快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促进企业商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

五、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是振兴农业的唯一出路。“十一五”期间,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服务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新型设施农业与农业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新技术等五大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四优(优质稻米、优质三元猪、优质油菜、优质水果)工程的实施,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继续健全和完善以县市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对全市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农技推广服务资格证”和“上岗证”双证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前瞻性,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努力争取在农业高新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重点抓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的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抓好转基因作物新品种选育,粮棉油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林、果、特、花卉脱毒种苗选育及快繁技术,基因工程生产动物蛋白,动物重大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等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农产品加工保鲜新技术和食品新产品研究开发,注重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系统、畜禽规模化饲养管理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

2.加强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突出区域重点,建立、完善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辐射、推广高产、高效种养技术。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

(三)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黄冈是我省农业大市,农业发展事关大局。“十一五”期间要以特色为基储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形成产业链为核心、企业加基地加农户为主要模式,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推进计划”,实现优势集成,重点突破,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农业增效。

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要围绕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开展技术创新。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双低油菜适温榨油新技术、饼粕综合利用技术、菜籽壳及油脚等副产品利用技术、优质稻米加工技术、水稻加工转化技术方面重点突破;蓄牧业要实现重大疫病监测防治技术、饲料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特色地方水禽新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名特优水产品要实现名优水产苗种繁育技术、水产品保鲜保活与安全贮运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林产品要从林木产品和林产化工两方面展开,重点突破杨树等工业用材林高效利用加工技术、林产化学加工技术、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名优花卉组培技术;优质水果与特色蔬菜要重点突破莲藕贮运保鲜技术、莲藕出口系列产品开发、莲藕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马铃薯及莲藕等工厂化组培生产技术、蔬菜贮运保鲜技术、特色地方蔬菜资源开发技术、特色水生蔬菜资源开发技术、水果采后综合处理与加工技术;特色资源要重点突破魔芋系列产品开发、名优茶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蜂产品系列开发加工技术、食用菌加工技术、板栗贮运保鲜和深加技术。

要基本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协作攻关,在六大优势领域的30项共性关键技术中取得一批重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成果;二是通过扶持10个龙头企业及其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优势农产品增值达到3倍以上;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培植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壮大龙头企业的经济规模,带动我市特色农业发展。

(四)实施科技扶贫致富行动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十一五”期间,要以富民、富县为目标,以优势资源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施大别山区科技致富行动,推进科技扶贫致富,带动全市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实施大别山科技致富行动,重点建设一个网,抓好5个“十”。建设一个网就是建设农村信息网,推进大别山区农业信息化。抓好五个“十”,即抓好十大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十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十大农产品加工名牌产品的开发培育,十个重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十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六、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物质精神需求和消费水准,切实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

(一)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以新技术为切入点,围绕避孕、节育、优生和生殖保健进行科学研究,为实现人口控制和优生优育目标提供技术保障。重点加强高效新型避孕节育技术、药物和器具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早孕中止药物。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从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入手,研究发展生殖保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二)开发应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要加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积极应用采矿新技术。重点开发金矿渣和粉煤灰等废物资源的高值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材料复合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控制综成技术开发,重点开发耗水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水资源优化调配和特殊水域净化技术,推进节水和污水控制技术产业化。研究应用量大面广、对环境影响大的污染源、物的无害化管理及治理方案与技术,开发应用工业污染源、造纸废水的防治、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和典型重点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设备,积极防治乡镇企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三)积极开展减灾防灾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问题。研究、应用短期气候预测预报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火灾预报、监控和自动扑救技术,旱情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四)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逐步将科普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治理;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术团体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方针,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提高广大产业工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能力,广大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广大青少年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加强对科普事业的投入,认真抓好科普重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科普专用设施的“窗口”、“示范”作用,开展面向科技影视和广播节目制作人员、科技类期刊、报纸记者和科普管理人员的科普业务培训活动;加强专业科普队伍建设,办好一批科普团体,增强科普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成立“专家学者科技报告团”、“专家学者科普服务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黄冈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是:建立竞争、开放、协作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和灵活高效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增强我市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农业、汽车、纺织、化工等重点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主要农作物育种、玉米、油菜、中药现代化、生物工程药物及制剂、生物材料、数控技术、汽车数字化等一批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以产权为纽带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积极支持科研机构转制后的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优质水果种苗基地等科技产业化基地等。

(二)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中介机构是创新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纽带。要大力发展技术、人才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技术产权交易、无形资产和科技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管理。要鼓励大多数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化管理的中介服务机构或转变为面向企业、农村及社会进行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的科技型服务企业,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创办各种中介服务机构。

加大信息资源、信息园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围绕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或机构,抓好科技资源信息库、科技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三)创立若干知识创新基地,推进知识创新

建设知识创新基地是发挥创新优势,在国内外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迫切要求。要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突出优势领域和重点学科,培育一批代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为黄冈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领域的优势学科,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和成果库,并为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矗

要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企业间的联合,建立知识创新基地与技术开发机构、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鼓励企业着眼长远竞争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知识创新。

八、主要政策措施

(一)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一把手工程”,切实抓好对各市州县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注重发挥科技、计划、经济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集成,形成责权分明,部门联动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教兴市中的“前线指挥部”的功能。

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实施科教兴市的基本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投资结构,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投资体系,提高技术创新投入占GDP的比重。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要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强化企业的投入意识,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小型企业,都要积极落实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的有关规定。科研、设计单位应从所得收益中,按规定提取适当比例,建立科技发展基金;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科技投入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确保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继续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进一步增加科技信贷投入。按照“有限参与,积极扶持”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持扶兴办一批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制定有关政策,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及大型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同时积极寻求国际风险投资业涉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以拓宽资金来源,促进我市风险投资业的国际标准化运作;积极帮助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上市或到创业板块市场融资,加速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关键。要根据科教兴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新型的科技企业家,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要努力创造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拨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委派他们在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积极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定期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鼓励企业和企业集团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高校、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要着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整体文化与技术素质。在农村,要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适用先进科学技术普及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并结合科技兴农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济技术能手。在城镇企业,要大力加强职工队伍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对新增加的城镇劳动者要全面进行职业教育,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对于下岗待业人员,要根据产业流动的要求进行再就业培训;对在岗人员要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制定关于知识资本化并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持股的政策,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或区域进行试点;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政策,降低门槛,放宽条件,为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狠抓已出台的促进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的落实。

加大技术创新立法和执法力度。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有关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进贯彻落实。要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三)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引导和促进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其与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重点抓好高校、大院大所的产业化工作,使之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加快科研机构的改制改革步伐。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要加快向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转为企业法人或非营利机构。

大力加快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作为加速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促进它们上规模,上水平。

积极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各主要科技领域发展纲要的宏观指导下,调整计划体系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科技计划体系按三大类计划设置,即研究发展类计划、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类计划、科技能力及产业化环境建设类计划。第一类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及专项科学基金计划;第二类计划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第三类计划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风险投资、孵化器建设等。以科技产业化为目标,建立纵深部署、横向协调的计划管理体制,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建立新型的矩阵管理模式,实行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约束机制,增强计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扶持一批独立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大力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的支撑条件和法规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

组织全市科技力量,选择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家、省科技合作计划,大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提升全市技术创新起点,为提高全省科技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务;全方位开拓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尤其是要发挥黄冈海外留学生、同乡会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海外华人带技术、成果、资金来鄂创业;鼓励和支持科技开发机构和企业对外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海外资金投入到湖北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来;实施科技兴贸计划,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培植科技产品出口源。培育一批重点出口产品的骨干企业,扶持一批出口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其成为科技产品出口的产业基地;构建对外科技合作信息系统网络,搞好“三库”(信息库、人才库、渠道库)建设;大力开展民间对外科技活动,促进民间组织机构成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桥梁纽带,发挥其作为官方对外科技合作渠道的补充和延伸的积极作用。

(五)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上一篇:数据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下一篇:局长向市长汇报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