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2024-09-16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精选17篇)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1篇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目的要求: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活动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重点与难点:

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设计思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瞧!这是什么?(脸)可是这张脸太白了,我们来帮他化化装怎么样?那我们用什么颜色来画他的脸呢你来说(红色、绿色、蓝色)鼻子呢、眼睛、嘴巴。装化好了,如果老师请你们根据脸的颜色给他取个名字的话,你们会给他取什么名字呢? 讨论:

小朋友取的名字真好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些,你们看!师逐一出示红脸、这是什么脸啊!这个颜色的脸表示这个人很英勇,蓝脸、绿脸、黄脸(幼儿随画面一起说出脸谱的名字,教师边放课件边介绍每种颜色代表着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刚才那些红脸、蓝脸、绿脸、黄脸我们都把它统称为脸谱。脸谱在我们的京剧中用的是最多的,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把它画在我们的衣服上好吗?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展示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四)、结束

(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身体的各个地方走模特秀 评析: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

除此以外,脸谱中明显的对称装饰,对幼儿创作思路中的逻辑性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将脸谱装饰安排在大班后期,能够从脸谱的选色中逐步让幼儿感受主 色与配色的映衬效果,为幼儿在今后作画中有选择地安排色彩表现主题情感作了一个铺垫。因此,活动设计《五彩脸谱》是一个较综合性的活动,它将美术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2篇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除此以外,脸谱中明显的对称装饰,对幼儿创作思路中的逻辑性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将脸谱进行装饰能够从脸谱的选色中逐步让幼儿感受主色与配色的映衬效果,为幼儿在今后作画中有选择地安排色彩表现主题情感作了一个铺垫。因此,活动设计《五彩脸谱》是一个较综合性的活动,它将美术目标中对色彩、线条、装饰等多个要求较自然的揉进一个内容中,使幼儿通过一个主题内容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2、目标定位:

新《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觉和体验。”因此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我指出了以下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3)、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愿望大胆创作,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力、想象力和创作力。

3、活动重点、难点:

(1)幼儿对对称图案特点的感知与理解。

(2)指导幼儿以鼻子为中心,左右画上对称的线条、图案或色彩。

(3)探索脸谱配色的有效方法。

4、活动准备:

(1)家长工作:跟幼儿一起欣赏京剧演唱的VCD或录音,如:《京剧联唱》,收集脸谱工艺品、挂饰等。

(2)资料收集:收集与中国戏曲相关的资料,京剧文化素材的整理。

(3)环境创设:在教室里布置各种京剧脸谱的画面,小图片、挂饰供幼儿欣赏,加深幼儿对京剧的认识。

(4)物质准备:提供多种形象的京剧脸谱、面具供幼儿欣赏制作。

(5)心理准备:体验京剧脸谱艺术美,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说教育对象:

大班幼儿曾经接触过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如:人物画《我的自画像》、《我的好伙伴》、折剪画《鱼的一家》、《美丽的大公鸡》、拓印画《秋天的水果》、《树叶宝贝》等,但对于对称图案画涉及较浅,最近在开展的《中国娃》主题活动中,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感受我国的国粹——京剧,其中京剧脸谱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引起了幼儿的关注,因此,我们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兴趣需求,展开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动。

三、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在引起兴趣后操作,主要是对京剧脸谱的轮廓描绘,幼儿在此活动中能够对京剧脸谱有更感性的认识。第二次操作是对京剧脸谱的构线画,了解脸谱的部分对称特点。

2、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让他们有直接的感受。本次活动中的演示法是通过观看京剧花旦的表演录像与图片,让幼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下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并真实的感受这一国粹艺术。

3、情境教学法:在活动中适时的加入幼儿表演的过程,幼儿充分的欣赏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教师对幼儿赏识的激励,使幼儿对此活动有了更快乐的体验,活动《京剧花旦戏》让幼儿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4、互动法: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手来,有师幼儿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索活动,选择方法很重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对京剧演出录像及脸谱图片的观察,提高了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想象思维的发展。

2、操作法:让幼儿通过构线画了解京剧脸谱的轮廓描绘过程及脸谱的对称特点。

3、展示法:让幼儿在展示自己的作品过程中真正体验京剧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使幼儿在表现、交流中分享探索绘画的过程和结果。

五、说活动程序

(一)观察讨论导入:

你们知道以前的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讨论:

1、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色。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你们根据它的颜色给脸谱取个名字。

2、教师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要把脸画得两边对称。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评价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请其他幼儿说说同不同意,为什么同意,为什么不同意?(从主要颜色上进行讲评)

(四)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运用设计的各种京剧脸谱进行戏曲表演,体验中国戏曲艺术给人带来的快乐。

大班美术活动:脸部彩绘 第3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孩子们不满足于只在纸上画画,他们非常喜欢在手上、桌上、墙上涂涂画画。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会模仿妈妈化妆,或者用水彩笔在脸上涂抹。孩子们对在自己的脸部作画充满了好奇。有一天,一个孩子带来了一本有人体彩绘和脸部彩绘的杂志, 当时就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模仿的热潮。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创作、自主表现的机会,我特地设计了“脸部彩绘”活动。活动中使用的材料是炫彩棒, 因为炫彩棒安全无毒,而且比颜料操作起来简便。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脸部彩绘 ,感受脸部彩绘的多样性 ,知道不同的彩绘可以表达人们不一样的内心情感, 激发对脸部彩绘的兴趣。

2. 知道炫彩棒的使用方法 , 能大胆使用炫彩棒在脸部进行彩绘。

3.感知立体作画方式 ,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镜子、炫彩棒、托盘、海绵等。

2.经验准备 :幼儿已通过杂志、海报或者新闻图片等接触过人体彩绘。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玩转“疯狂的小脸”

师:小朋友们一起玩个脸部游戏好吗? “疯狂的小脸”会不会玩? 怎么玩? (听音乐、看图片、做鬼脸)老师来做摄影师,帮你们记录最棒的表情。

二、初步了解脸部彩绘

师:你们的小脸真可爱,能做出各种各样滑稽的表情。老师要给你们看几张照片,看看这些人的脸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欣赏球迷们的脸部彩绘图片。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总结:他们的脸上绘画了图案,图案很特别,色彩很鲜艳。这些图案有特殊的含义,代表了他们喜欢的国家和球队, 这种把美丽的图案描绘在脸上的方法叫作脸部彩绘。

三、感受脸部彩绘的多样性

1.欣赏戏曲演员的脸部彩绘。

师: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人经常在脸部彩绘呢?

小结: 京剧演员的脸部彩绘能让我们了解他们扮演的角色。

2.欣赏时尚模特们的脸部彩绘 。

小结:模特的脸部彩绘美丽、漂亮,特别让人赏心悦目。

3.欣赏土著人的脸部彩绘 。

师: 看看这些土著人的脸部彩绘, 你能想到什么呢?

小结:他们脸部的图案让人感觉到勇敢、坚强、威武。

师总结:脸部彩绘图案精致特别,色彩鲜艳,可以描绘在脸部的各个地方,表达人们内心不一样的情感。

四、重点观察幼儿脸部彩绘

师:小朋友们也很喜欢脸部彩绘呢。 (播放幼儿用炫彩笔在脸部彩绘的照片)你最喜欢哪一张? 为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引出创作脸部彩绘的三元素。

图案:有个性、很逼真、很有趣、很滑稽……

色彩:色彩丰富、五颜六色……

构图:很简洁、很丰满、造型很特别……

五、尝试为自己脸部设计彩绘

1.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你们想玩脸部彩绘吗? 谁来说一说你想在脸上画什么? 怎么画? (课件展出空白的小孩子的脸———引导幼儿想象、设计,并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创意,教师及时鼓励幼儿的创意,如:你的想法很特别,你的构图很丰满,你的造型很可爱,你是个快乐的小画家,等等)

2.了解工具的使用 。

师:你们都想好图案了吗?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可以在脸上彩绘的笔,它叫炫彩笔,用它在海绵上舔一舔,然后用点力,就可以在脸上画出你设计的图案了。每张桌子上都有镜子,请你们选择座位开始彩绘吧!

3.幼儿自由创作。

六、展示脸部彩绘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彩绘好了吗? 我们向客人老师展示一下吧!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第4篇

1.大胆想象与配色,初步学会用对称、对比色等方法表现京剧脸谱。

2.欣赏京剧脸谱图案的对称美、色彩美,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活动准备

1.京剧脸谱画4个(典型普通脸谱红色、黄色、绿色各1个,色彩搭配夸张变异的脸谱1个),未涂色的线条脸谱5张,炫彩棒,空白脸谱,毛笔。

2.京剧音乐《说唱脸谱》。

活动过程

一、观察京剧脸谱

1.出示脸谱图片:你喜欢哪个脸谱?(根据幼儿回应随即出示红色、黄色或绿色的脸谱范例。)

①它有些什么颜色?哪种颜色最多?(脸谱上最多的颜色在脸颊上,引导孩子观察脸谱上的主色调和其他配色,并出示色卡。)

②比较三张脸谱范例:这几个脸谱都有一种同样的颜色,是什么颜色?仔细看看黑色在脸谱的什么部位呢?(眼睛周围、嘴巴周围,出示部分色块图片。)

③额头、嘴巴、下巴分别是什么颜色?

2.比较三张脸谱:除了有鲜艳的颜色,看看他们的花纹有什么特别?

①额头上都有怎么样的花纹?你还想画出怎样不同的花纹?

②眼睛周围的图案有什么不同?像什么?

③胡子都是怎么样的?

④画完脸谱,再给脸谱化个妆,涂上漂亮的颜色。

小结:京剧脸谱不仅颜色鲜艳好看、花纹特别,还代表了不同的性格。

二、设计京剧脸谱

这里有很多的空白脸谱,请你来设计一张你喜欢的京剧脸谱。

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以京剧乐曲为背景):

想一想,额头是什么花纹呢?

鼻子画在纸的中间,画得大一些。

在眼睛周围画上你喜欢的花纹。

看看你的脸谱左边和右边一样吗?左边画一笔,右边也要画一笔,这样画出来的画左右就一样啦!

你的脸谱最多的是什么颜色?代表什么意思?想好了再涂颜色。

三、京剧大舞台

1.巡回欣赏:谁设计的京剧脸谱最有意思?为什么?谁和他设计的不一样?(引导观察颜色和图案的不同。)

五彩脸谱大班教案 第5篇

1、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大胆的表现脸谱特征。

3、通过和父母共同合作制作脸谱的过程,增强与父母的交流合作,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对京剧、脸谱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制作脸谱硬板纸(各种硬包装纸)、绘画笔、各种欣赏脸谱、剪刀、橡皮圈

活动过程:

1、欣赏脸谱。

你喜欢哪张脸谱,为什么?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鼻子、嘴巴、眉毛)

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快面,五官有了变化)

2、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

指导:(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设计一张什么样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的不一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3、观察制作工具,开始制作。

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适当的指导孩子制作,应避免包办代替,让孩子有足够的想象空间及动手空间。

教师巡回指导,个别引导孩子及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京剧脸谱 第6篇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三、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教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提问: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老师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第三环节: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 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教师请幼儿先观察后再示范。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大班美术活动案例:《京剧脸谱》 第7篇

课题:大班艺术领域活动 《京剧脸谱》 课型:艺术(美术)年级:幼儿园大班 课时:2个课时 设计思路:

京剧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虽然不是孩子们经常遇到的熟悉事物,但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孩子,符合孩子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孩子的创造能力。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目的在于让孩子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喜爱京剧、了解国学、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而后在欣赏的基础上,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以脸谱色彩的绚丽及表情的夸张来吸引孩子,让他们对“对称”、“夸张”的美术表现形式有所了解与尝试,进而自主创作。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脸谱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教学难点: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大胆设计脸谱。

教学切入点:从听京剧片段、欣赏京剧脸谱入手,而后进行大胆、夸张地设计脸谱。教学特色:根据幼儿不同的美术表现能力准备了四种层次材料,让幼儿创作京剧脸谱。教具: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四种脸谱材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2、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

3、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京剧片段VCD光盘、多媒体课件、“脸谱”字卡、空白脸谱、水彩笔等。活动过程:

一、播放京剧片段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师:孩子们听听,这是什么曲子呢?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和大熊猫一样珍贵。

评析:通过观看京剧的片段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初步感知京剧,萌发喜爱京剧、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脸谱,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1、感受京剧演员们特有的服装和脸部的色彩。

师:唱京剧的人很特别,我们来看这张图片,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脸上是怎么样的?

评析: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演员脸上的表情和色彩,因为孩子们对演员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身上背的都很感兴趣,但忽略了脸上色彩的丰富性和表情的夸张性。

2、欣赏讨论京剧脸谱的颜色及图案代表的意义。

师:唱京剧的人脸上画了一张张大花脸,我们叫“脸谱”(出示脸谱字卡)。你喜欢哪个京剧脸谱?它上面有什么颜色、图案呢?你知道这些颜色、图案代表什么意思吗?

教师小结:在京剧里有红、黄、蓝、绿、黑、白等,色彩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如红色、黑色在京剧里代表好人,黄色、白色在京剧里代表坏人,蓝色代表勇士,金、银颜色代表神话里的人物。

3、欣赏京剧脸谱中对称的表现形式。

师:京剧脸谱和我们不化妆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眼睛、鼻子、眉毛、嘴巴、牙齿、耳朵)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和颜色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对称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张的方法,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评析:这一环节借助课件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观看脸谱图片,感受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三、幼儿初次尝试给脸谱涂色。师: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张已经勾好线条的京剧脸谱,我要帮他化化妆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动手帮它们化化妆?

幼儿给脸谱涂色,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教师事先准备勾好线条的脸谱,降低难度,让幼儿在已有欣赏经验的基础上给脸谱涂上鲜艳的颜色,为第二课时的设计脸谱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线条纹样、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张的表现京剧脸谱特征。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创作,发展想象力和创作力。

活动准备:

准备四种层次材料:第一层次是已经完全勾勒好的京剧脸谱,第二层次是已经画好一半京剧纹样的脸谱,第三层次是一个椭圆形脸的轮廓,第四层次是一张空白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展示交流上次幼儿的脸谱涂色活动。

师:这是小朋友上次涂的脸谱,我们一起来看看,你最喜欢哪张,为什么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脸谱的颜色、图案)

评析:通过欣赏幼儿前一次活动的作品,让幼儿进一步地感知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为后一环节的设计脸谱提供参考。

二、组织幼儿分组画脸谱,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四种材料,你们可以自己设计和装扮脸谱,看看谁设计的纹路、图案、颜色最有创意?

评析:教师准备了四种层次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及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设计脸谱,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层层递进。教师的指导重点在脸谱的设计和创作上。

三、展示作品,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

1、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相互评价,感受其中的美。

2、让幼儿结合已有的经验进行点评。师:谁来介绍下自己的作品?

评析:通过自评、互评脸谱作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闪光点。点评时应引导他们从脸谱颜色、纹路、图案的对称性进行评价,进一步感知脸谱色彩的鲜艳及表情的夸张。

四、活动延伸。

师幼戴着京剧脸谱一起游戏。

活动反思:

1、目标基本达到。

此次活动目标基本达到,大部分幼儿能知道脸谱的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类型的人,也能运用对称和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来设计脸谱。

2、材料准备充分。

在活动中准备了四种不同能力层次的脸谱材料,充分考虑到幼儿表现能力的差异,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提高了幼儿的自信。

3、活动设计层层深入。

本次活动先通过欣赏京剧片段调动幼儿对脸谱的兴趣,萌发喜爱京剧的美好情感;而后在已有欣赏经验的基础上,给勾勒好线条的脸谱涂色;最后才让幼儿自己设计创作脸谱,层层深入,符合孩子接受学习的心理。

4、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活动中应加强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京剧脸谱中对称、夸张的表现形式和手段,为“设计脸谱”这一环节做好知识经验的准备。

5、活动不足之处。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8篇

为此,我们展开了专门的教研活动,选取大班《建构式教材》下册毕加索的作品《梦》,组织教师在深入挖掘作品价值的基础上,分析幼儿的行为,反思教师的问题,提升认识。

一、《梦》的初始

平时我们在设计欣赏活动时,首先会对原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特别是大师的美术作品,总会把作品介绍放在首位,把一些认知的元素放在活动目标中,重点放在关注幼儿能否理解作品,是否能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表现,往往忽略了幼儿在欣赏过程中情绪的宣泄和对美的体验与感受。

在欣赏环节中,发现幼儿对作品《梦》的观察理解是模糊且笼统的。教师对大师作品的理解不够,没有真正走进作品《梦》中,所以需要让幼儿去欣赏画面的哪一点,对作品的意境游离在外,导致执教过程中难以把握,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如何欣赏和感受画面中的美。

只有让幼儿充分感受作品美和意境美,才能为幼儿提供创作的空间。于是,除了对活动环节进行调整以外,我们还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欣赏模式,开始尝试多手段结合、多感官参与、多形式表达的开放式美术欣赏活动。

二、《梦》的推进与表现

1. 运用音画结合,充分挖掘作品意境和内涵

音乐和美术本质上具有同源性,都是用于表达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相当于画面中的点线面,音乐中的音响相当于画面中的色彩,音乐中的快慢强弱相当于画面中的长短、大小、粗细等。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能达到图音并茂、有声有色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梦》是毕加索中期比较重要的作品之一,作为幼儿美术欣赏的教材,更多要从幼儿观察与欣赏的视角着眼,运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感受作品中的美。活动中,幼儿感受梦和表现梦时都出现了音乐。欣赏作品时,教师引导幼儿:“我们来学学画上女孩睡觉的样子”,同时播放音乐,幼儿在三拍子的音乐声中,闭上眼睛感受作品中女孩的梦境,享受熟睡中的身体舒展、柔软和放松,幼儿在感受梦境时,他们脑海中出现了“苹果树下野餐、跳芭蕾舞、草地上奔跑”等美好的梦境。不同的旋律和节奏都会给孩子不同的体验和感受,音乐的运用将作品抽象的部分形象化,而音乐与欣赏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幼儿对作品《梦》的理解。

2. 丰富审美经验,进一步感受线条与色彩

美术欣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经验。因此,颜色丰富,色彩明快,画面变化大的作品较容易吸引大部分幼儿。基于此,我们对作品《梦》进行了剖析,把欣赏的重点定位在:线条的变化、组合和衔接;色块的颜色、明暗;人物的神态、表情。

当呈现作品《梦》时,首先映入孩子眼帘的是女孩熟睡的睡姿和神态,从女孩的神态和表情中,让幼儿感受到睡梦中女孩的舒适和惬意,让人也有了欲睡的感觉,体验到女孩的梦境是美的,从而引发幼儿观察作品中女孩脸上的黑色线条、金黄色长发、红色沙发、纤细柔软的手指等一些柔软圆滑的线条和明亮的色块,圆滑的线条让幼儿体验到睡梦中女孩的柔美,大色块的暖色系(黄色和红色)在画面冷色背景衬托下,显得明亮,给幼儿温暖、柔和的感觉。

3. 加入肢体表演,转变抽象作品为具象内容

欣赏式活动形式的开展,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有另外多种形式,如在欣赏名画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和引导幼儿通过肢体表演充分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让幼儿将抽象的作品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理解内容。

由于幼儿有自身发展的特点,他们更喜欢用身体动作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一些随性的肢体表演,从自身的感受来加深所理解作品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美。《梦》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受女孩抽象的梦境,教师引导大家“我们也来学学画上女孩睡觉的样子”,同时播放舒缓音乐,幼儿随教师的引导,缓缓闭上眼睛,靠在椅子上,十指交叉轻柔地放在胸前,用身体来表示圆滑的曲线,感受曲线的自由、流畅,在舒适安静的睡梦中感受女孩美好的梦境。在幼儿表现“梦”时,他们用手部动作再次表现出不同的曲线。在线条的变化中,表现出女孩不同的梦境。“梦”是幼儿喜欢的话题,但“梦”又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通过模仿表演、动作表现等形式,将梦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美术欣赏活动中,加入适当的肢体表演,让幼儿用动作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可以将作品抽象的部分转化为具体形象,从而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能力。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京剧脸谱 第9篇

“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中的一点。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是有意义的。通过戏剧方面的系列活动,让幼儿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更直观地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在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搜集有关京剧的知识;在活动中,给幼儿观看京剧片段,通过这些让幼儿初步地了解京剧。为了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活动,从中不仅让幼儿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一、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萌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对京剧脸谱的感受。

3.能对京剧中人物的简单动作进行模仿。

二、活动准备:

1.京剧名段视频;幼儿京剧面具。

2.PPT课件——京剧脸谱、FLASH课件——京剧脸谱面面观。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视频和幻灯片,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

1.教师播放PPT课件第一个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我请你们来欣赏一段短片。请小朋友看完后告诉我,电视里放了些什么?”(幼儿观看)

师:“电视里的音乐跟我们平时听的音乐一样吗?”

2.播放PPT第二个画面。

师:“电视里的人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播放PPT第三、第四个画面。

师:“他们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和我们一样吗?”

4.老师播放PPT第五个画面(微课程《京剧脸谱介绍1》)。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叫京剧,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京剧是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人们提到京剧就会想到中国。京剧演员脸上都涂着鲜艳漂亮的油彩。京剧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你瞧,他身上穿的、头上戴的、脚上穿的、身上背的都和我们不一样,尤其是演员脸部化的妆非常夸张、特别。你们知道这种脸部的化妆在京剧里叫什么吗?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

(二)幼儿观察脸谱,感受脸谱的特点

1.教师播放PPT课件的第6个画面,感受脸谱的色彩和夸张。

师:“老师带来了几张京剧脸谱,你喜欢哪一个?喜欢它的什么地方?”

(1)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颜色”时,教师提问:“它用了哪些颜色?它们搭配在一起怎么样?我们再看看其它脸谱,它们又用了哪些颜色?(教师让幼儿关注黑白色的脸谱和其它色调的脸谱)

小结:脸谱上的颜色看上去都比较夸张,有的很鲜艳,有的色彩对比很强烈。

(2)当幼儿说到“我喜欢它的花纹”时,教师提问:“这个纹样装饰在了脸谱的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看其它的脸谱用了哪些纹样?”

教师小结:这些脸谱的纹样很好看,有的装饰在了下巴上,有的装饰在了额头上,还有的让脸谱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变得很夸张了。

2.通过观察,启发幼儿发现脸谱的对称性。

师:“这么多的脸谱,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若幼儿说不出对称,老师出示一张在鼻子中间有竖线的京剧脸谱,请幼儿来看一看,把一张脸谱沿中间线剪开然后慢慢合起来,让幼儿感知脸谱的图案颜色都是对称的。)

师:“对了,它们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

3.小结:脸谱的色彩夸张,五官的纹样夸张、特别,很好看,而且脸谱还是左右对称的。(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幼儿掌握脸谱的对称性和夸张性特点,分为三点来分析:颜色、图案以及对称,请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脸谱)

4.欣赏微课程《京剧脸谱的介绍2》。

(三)和幼儿一起听音乐玩京剧

教师出示京剧脸谱面具:“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表演京剧。”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戏说脸谱教案 第10篇

1、知道京剧是中国传统艺术,感受中国京剧的特点和魅力。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三、活动准备:脸谱图片、画笔、ppt课件、纸、音乐《戏说脸谱》等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戏说脸谱》你们知道脸谱可以分几种?(4种)哪4种?(黑脸、白脸、红脸、蓝脸)脸谱是一种神奇的化妆,你们知道脸谱是什么时候化的妆?(唱京剧的时候)

讨论:

1、教师播放ppt课件,逐一出示红脸、蓝脸、绿脸、黄脸。脸谱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脸上的块面是如何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

2、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播放ppt),所以现在的脸谱有非常多的颜色。脸谱不仅可以做成艺术品,还可以用作邮票,非常漂亮。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吧。

提示: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分组讲评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11篇

虽说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也很少接触。所以孩子们对于京剧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是京剧中的各个角色。基于孩子们的这种状态,我在上课前的前一天,利用餐后活动的时间先请孩子们欣赏了一段京剧。孩子们看到京剧中的打扮和表演都比较喜欢。让孩子在看看、听听、说说中感受京剧的韵味,并萌发孩子们对中国京剧的喜爱。有了课前的准备和了解,让孩子对京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为第二天的美术活动《京剧脸谱》的创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为了让本次美术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位:

1.欣赏并认识典型的`京剧花脸脸谱,初步了解脸谱颜色代表的意义。

2.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

3.萌发对中国京剧的喜爱。

在活动开展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法,一步步让孩子感受和体会到京剧脸谱的艺术气息。先是在欣赏京剧脸谱的邮票中让他们认识典型的几个人物。如包公(黑脸)、张飞(红脸)奸臣(白脸)等的脸谱特征。在感受和体验中孩子们总结了一个京剧脸谱的特征,颜色都很鲜艳,而且里面的图案都是对称的。

孩子们在看看、听听、讨论中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小小经验,我把这个难题抛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去想想办法,怎样体现对称画法。孩子们也开始动脑经,想办法。最终都认为还是学习以前做手工的对称剪法,把整个脸谱对折,然后在中心线上画鼻子,这样一来可以以鼻子为中心开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孩子们了解了作画的技巧和方法后,让孩子自己设计不同的图案。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京剧脸谱的特征已经了解了,也会通过自己对京剧中的人物特点有了独到的见解。唯一不足的是,有些孩子把画面中的图案设计太小了,导致不够满。还有孩子在色彩的选择上不够鲜明。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12篇

活动目标:

1、欣赏京剧脸谱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激发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2、尝试利用鲜艳的色彩和对称的图案设计脸谱,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和学习的兴趣。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脸谱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1、师:昨天我们听了京剧,又看了京剧演员的服饰,今天我们来看看京剧演员的脸部的化妆好吗?

2、让幼儿欣赏京剧脸谱

3、师:它呀,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京剧脸谱。这个京剧脸谱这么特别,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京剧脸谱的秘密呢?

二、幼儿和老师一起探索京剧脸谱

1、观察脸谱颜色:颜色不是为了好看,而是有各自的含义:像红色的,它表示个性忠诚的;黑色的表示个性刚直的;它们表示的是好人。白色的表示个性多计谋的,还有黄色的,表示坏人。蓝色的、绿色的代表勇士;金色、银色的表示神话里的人。

2、观察脸谱的对称:左边和右边脸的图案是一样的,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左右两侧对称的。老师拿一张纸竖在图案的鼻子中间,请幼儿来看一看。

3、观察京剧脸谱的夸张:脸谱的眉毛、眼睛、鼻子这么粗、这么大,这样画是为了让看戏的人一看就知道台上有谁。

三、幼儿创作

1、师:现在有许多艺术家把京剧脸谱制作成艺术品,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大艺术家来制作京剧脸谱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好吗?

2、提出要求:

1)脸谱要以鼻子为中心左右对称

2)可以选择一种底色来表现人物

3)可以自由创作

3、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四、将画好的脸谱剪下装扮教室

反思:

这个活动是在认识京剧的基础上进行的。运用对称、夸张的方法绘画出脸谱上的五官。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感知的经验,本次活动通过回忆、再次的感知等形式激起了孩子绘画的兴趣。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13篇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以“大班创意美术活动”, 以及活动涉及的教师与幼儿为研究对象, 深入幼儿园大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在幼儿园自然情景下, 参与、记录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不断反思和探讨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策略等, 作出分析与总结, 并在下一步研究中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不断地总结与调整中开展本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创意美术活动教学模式, 即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引发幼儿体验和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进行适宜的评价。这一模式在 我们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发展。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原动力, 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 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情感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最终效果。幼儿容易受情感支配, 那些新异的物品、有趣的游戏、拟人化的情境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 并可维持一定的时间。可见,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我们首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 从“趣味”着手, 以游戏性或情景导入, 让幼儿在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的带动下, 投入活动。例如, 在大班创意美术活动《群鸟》的导入环节, 教师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提出“看谁一口气说出的鸟类名称最多”, 一下子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 他们积极调动以往的经验, 说出了许多鸟的名字。大班幼儿有了初级的竞争意识, 他们特别希望在游戏中获得胜利, 因而情绪会立即被调动起来, 活动气氛十分活跃。

二、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观察是为了在幼儿创作之前积累丰富的表象和感性经验。因为对于不同的幼儿而言, 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区别。通过观察和讨论需要进行创意的主题, 一方面可以唤醒幼儿原始的经验,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弥补个人观察的缺失。

同时, 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即创意作品需保留最基本的事物属性, 如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虽然运用了创造性的夸张与变形, 但还是保留了公牛的犄角及妇女、婴儿的基本形象, 让我们能从画面形象中解读作者表达的呐喊。由此可见, 事物属性特征是创作的基本元素, 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和讨论进一步明确事物的本质特征, 这有利于幼儿抓住重点进行再创造。

三、引发幼儿体验和想象

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 幼儿对于创意主题有了客观的认识, 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和视觉表象。如何将观察讨论的结果转变成幼儿的创意美术作品呢?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一定的创作原则引发幼儿的体验和想象。体验是为了增进幼儿对创意主题的情感同化, 当幼儿对于创作主题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时, 他能理解主题的内涵, 并进一步激发创意的欲望和灵感。想象是为了让幼儿在头脑中对创作主题进行预创造。教师可以以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在A班的创意美术活动《有趣的长形画》中,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台湾作家几米的长形画, 在他们了解了长形画的形式和夸张的手法后, 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进行体验:“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哪些长长的情景? ”幼儿的话匣子立刻被打开, 有的说看见堵车的时候, 汽车排着长长的队;有的说和妈妈放风筝的时候, 看见风筝飞得很远很远;有的说爬山的时候, 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孩子们有了作品的欣赏和自我体验的畅谈, 就为接下来的想象奠定了基础。根据孩子的体验, 教师进一步激发他们想象:“请小朋友想一想, 还有可能发生哪些长长的事情, 且这些事情是在你的梦里或者脑子里出现过的? ”孩子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创意, 有的说:“我想在草坪上跳舞, 而且蹦得高高的, 快蹦到天上。” (图二) 有的说:“我有一次感觉我的脸被拉得很长很长, 我觉得自己很滑稽。” (图五) 有的说:“我希望我家有一个长长的滑滑梯直接通到幼儿园, 这样每天上学我只要坐着滑滑梯就能到幼儿园了。” (图六)

(从左到右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 (从上到下 :图五、图六)

可以说, 体验和想象是创意美术活动中比较关键的环节。通过集体讨论和畅想, 幼儿的情感产生集体化的共鸣, 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散。如果幼儿在介绍自己的创意想法时, 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就会在以后努力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这样获得的创意作品不仅能抓住主题和要点, 还能体现成人意想不到的创意。

四、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教学活动中, 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空间, 肯定幼儿的创意, 鼓励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下创作, 在教师的鼓励中树立自信, 养成独立创意的习惯。对于创造性想象力较弱的幼儿, 我们允许幼儿模仿他人或作家, 但是必须在模仿中有一定的改变和创新。对于创造性想象力较强的幼儿, 我们鼓励他们自由发挥, 希望他们能挖掘出更深更广的创意潜能。当幼儿出现笔误时, 我们鼓励幼儿不轻易放弃自己的作品, 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稍加改动, 形成新的创意作品。在A班进行的创意手工活动《未来新型通讯工具》中, 孩子们为自己的新型通讯工具设计了草图, 并利用废旧纸盒、纸杯、毛根、吸管等材料进行了手工制作 (图七) 。在制作过程中, 个别幼儿由于材料限制, 不能达到原始草图的效果, 我们就鼓励幼儿不放弃自己的创想, 尝试换一种材料或者换一种方式。孩子有了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后积极开动脑筋, 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设计 (图八、图九) 。可见, 情感激励对于幼儿的创作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需要, 适当、适时地进行肯定和鼓励。

五、进行适宜的评价

詹姆斯·哈林顿 (JamesHarrington) 指出:评价是关键, 如果不能评价, 你就不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 你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管理, 你就不能提高。 ①教育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可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在创意美术活动中,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具有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 使幼儿树立初步的审美观, 鼓励幼儿向更广的艺术空间探索, 形成创新意识和独立个性。

1.强调多元化评价

在创意美术活动中, 多元化的评价一方面是指以美术的各种形式标准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另一方面是指评价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多元的评价者。首先, 我们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 不再看“像不像”, 而是看幼儿的颜色运用、线条和图形的组合、构图布局的平衡、概况和符号表征, 看画面是否生动活泼、稚拙有趣味、感人, 看作品能否充分表现出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等, 从各种作品细节中发现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其次,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 而扩展到幼儿、同伴和家长。只有将涉及幼儿的所有人 (包括幼儿自己) 的意见、观点都加以综合, 才能真正反映幼儿的发展。在实践中, 我们会请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 让幼儿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他们会以同龄人的视角解读作品, 发现我们所不能捕捉到的细节。同时有助于幼儿形成一定的艺术评价标准, 提高其艺术评价能力及自我反思的能力。我们也会请家长评价幼儿的作品, 让家长参与到实践研究中, 促进家长与幼儿心灵的沟通, 以及对幼儿美术作品的理解, 形成全面的层次丰富的教育评价体系。

2.强调创意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

美术活动的结果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反映, 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蕴藏着一些有评价价值的成分。我们不仅要注重对活动结果的评价, 还要留意过程性的评价。因为注重结果只是急功近利的表现, 有时幼儿的发展不一定能在外显性的结果中呈现出来。可能在活动中, 我们能找到幼儿发展的蛛丝马迹。如幼儿对大师作品的观察更细致, 对美的作品的体验更深刻, 在开展想象讨论时, 更愿意积极地参与互动, 这些表现都是无法在幼儿的作品中得到体现的, 但这确实是幼儿真实存在的发展。因而我们在创意美术活动中, 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 收集幼儿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和发展, 为改进教与学的策略积累经验。

3.强调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把评价对象集合中的各个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把某个对象的各个侧面相比较的评价方法。 ②这是相对于“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而言的, 相对评价或绝对评价是以外在的或群体的标准作为评价体系, 而个体内差异评价只是针对幼儿个体的内在评价体系。由于幼儿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不同, 幼儿的智力水平和能力发展形成了差异。对于大班幼儿而言, 他们个体之间本身就存在发展差异, 如果进行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的话, 则很难发现幼儿个体真实的发展。只有对幼儿进行纵向比较, 观察幼儿在主题探究中和美术创意中的发展变化,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才能“因材施教”, 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开展教育活动。不仅使幼儿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创意美术活动也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我们欣喜地发现, 在实施创意美术活动以后, 孩子们更喜欢画画和手工等艺术活动了。他们比以往更大胆和自信, 都十分乐意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品不仅在线条上更流畅, 颜色上更优美, 而且创造性更突出, 个性更强烈。这坚定了我们后续研究的信念, 我们将以幼儿为中心, 保护他们的美术探究兴趣, 提高幼儿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美术回归幼儿的世界, 让美术真正成为幼儿自我表达的一种工具。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2]刘胜林.试论幼儿的创造性特征以其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3]崔红英.在艺术教育中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08, (1) .

[4]何茜.幼儿园艺术活动设计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6.

[5]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7.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14篇

活动目标:

1、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2、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3、鼓励幼儿用对称的方法来画京剧脸谱,并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色彩等表现京剧脸谱的特征。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5、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塑封好的半张脸谱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

3、脸谱形状的纸人手一份、勾线笔、水彩笔、蜡笔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京剧欣赏教师放一段京剧片段让幼儿欣赏,引起幼儿对京剧的兴趣。

提问:

1、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京剧)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中国)老师 小结:京剧,以前是专门在皇帝生日的时候演出的,到现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表演京剧的人不但要有一副好的嗓子唱戏,而且还必须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如翻、滚、跌、打、滚、爬等等高难度的动作。大家都非常的喜欢看,所以一直流传到现在。外国人也很喜欢我们的京剧,所以中国人都为此自豪。

(二)脸谱课件欣赏通过课件欣赏多彩的京剧脸谱。

引导语:京剧人物脸上化的妆也很特别,叫脸谱。脸谱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通过课件欣赏脸谱)边欣赏边提问:

1、你喜欢这些脸谱吗?为什么?

2、京剧脸谱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样的人呢?(欣赏四种颜色的脸谱)小结脸谱的特点: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每个脸谱至少用了三种以上的颜色,色彩鲜艳、图案夸张,两边对称。红脸代表忠诚勇敢的人;黑脸代表正直、充满智慧;黄色表示凶狠、残暴;白色表示阴险狡猾的坏人。为幼儿后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第三环节: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半张的脸谱,请小朋友拿着半张脸谱去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变成一个完整的脸谱,贴在旁边的白纸上。

请几对好朋友上前介绍,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找到的?

教师小结:京剧脸谱两边的颜色、图案、位置是一样的,所以京剧脸谱的两边是对称的。

(四)联想创作引导语:京剧脸谱真漂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设计一个京剧脸谱呢?

1、再次观看课件,进行提问,怎样来设计京剧脸谱?谁有好办法?

让幼儿通过观察,经验提升:最容易的一个办法是在眼睛中间找到中心点--就是鼻子。然后再画其他图案就很容易。

2、教师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然后示范操作。

教师请幼儿先观察后再示范。

*眼部和嘴角的表情用夸张的线条表示。

*在脸上可装饰上不同的花纹,涂色时先涂小的色块,最后刷上你喜欢的水彩颜色。

3、幼儿作画,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脸谱。

*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展示交流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了不同层次的幼儿,但在活动过程中还是有所偏向,稍微忽略了有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同时每个环节的衔接也稍显急促,没有给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的时间,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把握每个环节。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15篇

设计背景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为了让幼儿具备初步的审美意识,挖掘和发挥幼儿的创造能力。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积累了较多的美术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我选择了各种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欣赏作品来拓宽幼儿的创造思路,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以中国传统艺术——脸谱作为欣赏对象,旨在让幼儿了解中国的工艺艺术。以脸谱精致、绚丽、独特的装饰风格来吸引孩子,引起创作兴趣,提高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夸大表现脸谱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水粉颜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种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讨论

导入:瞧!这是什么?(脸)可是这张脸太白了,我们来帮他化化装怎么样?那我们用什么颜色来画他的脸呢你来说(红色、绿色、蓝色)鼻子呢、眼睛、嘴巴。装化好了,如果老师请你们根据脸的颜色给他取个名字的话,你们会给他取什么名字呢?

讨论:

小朋友取的名字真好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些,你们看!师逐一出示红脸、这是什么脸啊!这个颜色的脸表示这个人很英勇,蓝脸、绿脸、黄脸(幼儿随画面一起说出脸谱的名字,教师边放课件边介绍每种颜色代表着人物的性格特征)。

2、刚才那些红脸、蓝脸、绿脸、黄脸我们都把它统称为脸谱。脸谱在我们的京剧中用的是最多的,我们来找一找脸谱与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左右对称,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样(颜色不一样,脸分成几个块面,五官有了变化)。(引导幼儿讨论颜色如何变,五官有些什么变化,)

3、教师示范,幼儿参与。

(二)联想创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谱,把它画在我们的衣服上好吗?

1、心里先想好,今天你要画一张什么颜色的脸。

2、化妆的时候要仔仔细细,千万不要把脸画得两边两样。

3、脸谱上还有许多弯弯的线,什么地方要涂眼影,什么地方要涂胭脂要告诉大家。

4、你的五官变了没有,变成了什么?(相互欣赏幼儿作品,促进生生互动)

5、颜色要有深有浅,找一找谁是大艺术家。

(三)引导讲评,展示

教师随机抽取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你画的是什么脸,(四)、结束

(播放音乐)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身体的各个地方走模特秀

教学反思

传统艺术是美术欣赏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传统艺术鲜明、独特的作品风格来拓展幼儿创作思路,达到欣赏、表现美的目的。同时也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中华艺术宝库中的各种奇葩,懂得欣赏、热爱我们的民族艺术。

脸谱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瑰宝,它浓烈的色彩,鲜明的艺术风格很容易吸引幼儿,因为这样的内容正符合了幼儿对色彩敏感的心理特点。同时,脸谱中优美流畅的线条,让幼儿绘画的笔触变得灵活,扩大、夸张表现的五官满足了幼儿喜欢表现新奇的思维。

大班美术:瓶画脸谱 第16篇

1、在欣赏活动中,感受脸谱艺术的美,激发创作兴趣。

2、尝试用线条、色彩对称的方法宽大表现脸谱特征。

3、感受瓶上作画的快乐,喜欢并主动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玻璃瓶、排笔、勾线笔、抹布人手一份,颜料盘、奶粉罐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歌曲《戏说脸谱》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一起唱吧。

2、教师出示歌曲中的五个人物的脸谱,请幼儿观察、猜测。

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歌曲中唱到的谁吗?

师提示:这是蓝脸的窦尔敦;这是红脸的关公,他在沙场上杀起敌人很勇敢,不怕困难;白脸的曹操虽然很狡猾,但他很聪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发脾气时总是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脸谱,了解脸谱的主要特征——夸张、对称

师:脸谱非常的漂亮,它是一种化在脸上的妆,我们一起来看看脸谱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从脸谱的眼睛、嘴巴、鼻子、眉毛等处来分析,如:脸谱的眉毛弯弯的,往上翘,像一团火焰一样,看起来特别凶……

个别幼儿交流。教师小结:脸谱非常的夸张,颜色也非常的鲜艳。师提问:那么我们再看看,脸谱的左边和右边怎么样?个别幼儿交流。教师小结:脸谱是左右对称的,它的左边和右边是完全一样的。

三、欣赏脸谱工艺品,激发幼儿创作的乐趣。

师:脸谱非常的漂亮,一些大画家把它做成艺术品挂在家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四、联想创作。

1、师:老师看了这些工艺品,心里特别激动,我也做了一个,你们瞧瞧我是用什么做的呀?(玻璃瓶)漂亮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今天我们一起来当艺术家,设计一个漂亮的脸谱工艺品吧。

2、教师简单讲解并示范:先在玻璃瓶上用勾线笔画出脸谱的轮廓,然后上色,并强调脸谱的主要特征:夸张、对称。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幼儿画的大一些。

五、作品展示并讲评。

师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讨论: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活动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 五彩脸谱 第17篇

1 营造想象的空间, 渲染学习的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 一直都是教师的口头传授, 这样不能够强烈地刺激幼儿的大脑, 让他们对美术的兴趣也不是很高, 致使他们的作品也只是照葫芦画瓢。而信息技术就能将一些画面声色并茂地展示出来, 为学生提供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 来刺激幼儿的大脑, 使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表现自己的情感。同时它也帮助幼儿构建了想象的空间, 将从前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 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 调动起他们对课堂的兴趣, 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例如, 在《开心娃娃蹦蹦跳》这一个美术活动中, 幼儿园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开心娃娃跳蹦蹦床的画面展示到幼儿面前, 为他们创造声、像、形、音相结合的活动气氛。由于运用多媒体课件示范开心娃娃跳蹦蹦床的画面特别有趣, 所以幼儿就会被它们蹦蹦跳跳的各种姿势所吸引, 就会不由自主地仔细观察开心娃娃的形态, 激发出强烈的绘画兴趣, 思维也被拓展开。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使美术活动的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还能激发幼儿对课堂的极大兴趣, 发散他们的思维,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2 创设动态的课堂, 活跃活动气氛

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有一个弊端就是课堂的气氛长时间处于沉闷的状态, 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更不能很好激发他们活动的兴趣。而信息技术能够同时刺激幼儿的听觉、视觉器官, 更加直观地将信息展示给幼儿, 能够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活动中, 既愉悦了身心, 又学到了知识。

例如, 在连环画“蝴蝶的一生”这个美术活动中, 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化茧成蝶的视频, 让幼儿清晰地了解蚕宝宝在各个阶段的形态及所需的生活环境。同时, 还可以在活动中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幻灯片, 逐渐将活动的主题导入“小朋友们, 你们看过蝴蝶的一生之后, 准备画蝴蝶的哪一个阶段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动手画吧。”这样, 孩子就会受到莫大的鼓励, 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 运用一些线条将自己心中所想勾绘出来。

3 优化教学结构, 突出重难点

传统的美术活动教学中, 教师都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方式不仅耽误课堂,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而信息技术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它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要, 促进幼儿自主动手,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播放画面的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 学生也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不懂之处。

例如, 在《小鱼看日出》这一堂美术活动课中, 重点是让学生观察小鱼的体貌形态, 进而勾勒出小鱼。教师在制作课件之前, 要清楚地分为欣赏和绘画两个部分, 多采用一些美丽的画面, 如小鱼吐气泡、海风吹的情境。运用高科技设计出海草来回浮动, 小鱼四处游玩, 水泡逐渐变小的美丽画面, 让学生根据美丽的画面,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帮助他们更好地绘画出美丽的小鱼, 生动地表现出鱼类的生活。

4 再现活动情境, 规范操作过程

在美术的活动当中, 规范的操作特别重要, 它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操作过程记录下来, 然后在某节课堂上, 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的操作过程再现, 让他们自己观察、讨论、交流, 看看自己有哪些操作不当的地方, 其他学生有没有错误的操作。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 他们的操作也会越来越正规, 其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美术活动中, 适当地利用信息技术, 能够将抽象的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到幼儿面前, 改静为动, 化繁为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更能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3.

上一篇:做妈妈的感受小学作文下一篇: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