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加减教案设计

2024-07-18

5的加减教案设计(精选16篇)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1篇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的含义。

2.能分别列出算式,并迅速、准确地算出得数。

活动准备:

准备得分牌6块,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练习纸的空格内填数,复习5的组成。

2.请幼儿讨论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将练习纸左图分法讲出来;再观察右图的分法,比较分出来的两部分数有什么关系。

3.教师小结: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数逐次增加1,则另一个数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都等于原来的数。用这种方法对一个数进行分合,既快又不会遗漏。

4.教师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口头列算式。

5.游戏:抢答比赛。

(1)教师出示5以内加减法式题卡片,让全体幼儿很快地说出得数。

(2)分组进行比赛,哪一组抢得快又答得对,就给哪一组记1分。

6.指导幼儿完成第35页练习。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2篇

1.学习看图列式,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练习听清题意按规则操作,思维敏捷灵活

活动准备:

1.蓝猫角色贴绒玩具,磁带一盒(蓝猫主题歌)

2.每人一张习题纸和可粘贴的七色花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1.出示蓝猫,激发幼儿兴趣

2.集体开展“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情境感知,学习看图列式

1.可将幼儿帮助蓝猫勇敢闯关,解答电脑提问

提问:

①屏幕上有谁?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想知道小鸭合起来有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

③怎样用加法算式来表示呢?

2.启发幼儿根据图式,列出算式,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出示下面三张,学习看图列式

3.鼓励幼儿讲述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三、个别操作,训练听题意,按规则操作

请幼儿每人抽取一张卡片,按卡片上的图式对应填写数字,并算出得数

四、游戏巩固

1.通过“找朋友”游戏,让幼儿根据对应的得数找到朋友,并获取礼物

2、解答花盘上的加法题,把对应的花瓣贴上,进一步学习5 以内数的加法

基于FPGA的加减计时器设计 第3篇

1 设计方案

本文提出的系统设计方案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从系统设计入手, 在顶层对计时器整体电路系统进行功能方框图的划分和结构设计, 在方框图一级进行仿真、纠错, 用硬件描述语言 (HDL) 对高层次的系统行为进行描述并于功能一级进行验证;系统电路的设计依托于FPGA硬件平台, 采用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VHDL (系Very High Speed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e的缩写) , 设计在Quartus II开发环境下进行;设计出的计时器计时范围为00.00--59.00秒, 精度为0.01秒, 具有秒加和秒减计时、清零、计时—停止—继续计时等功能, 对百分之秒和秒的计数信息采用四位LED数码管进行友好界面显示。系统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2 核心模块设计

2.1 输入配置模块设计

依据加减计时器设计系统框图图1所示, 输入配置模块包括反向器逻辑门、与逻辑门两部分。基于设计功能需求, 反向器逻辑门、与逻辑门的VHDL描述设计如图2所示。

2.2 加/减计数模块设计

加/减计数模块包括0~59秒秒加/秒减减计数器、精度0.01秒秒加/秒减计数器。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根据模块的输入控制信号, 来实现计时器的计数加或计数减的操作。如系统框图图1所示, 在输入端口信号的控制下, 精度0.01秒秒加/秒减计数器的进 (借) 位输出信号, 作为后续0~59秒秒加/秒减计数器clk端口的输入信号, 从而实现计时器的加/减计数工作。设计中, 0~59秒秒加/秒减计数器为六十进制加/减计数器, 其用VHDL描述设计如图3所示。

精度0.01秒秒加/秒减计数器的设计为百进制加/减计数器, 其用VHDL的描述设计思路类似于六十进制的加/减计数器, 此处不再复述。

2.3 扫描译码显示模块设计

本模块为加减计时器系统设计的输出模块, 其功能在于对前级模块的计数信号进行动态扫描、译码, 并进行数字信息显示。包括动态扫描电路、译码电路、LED显示器。动态扫描器电路VHDL描述设计如图4所示, 译码电路VHDL描述设计如图5所示。另外, LED显示器采用的是四个共阴极的数码管来实现数字信息的友好显示。

3 系统验证及测试

3.1 系统波形仿真验证

在Quartus II开发平台下, 逐一完成各模块设计, 并将各模块依次按照设计系统框图构建起来, 得到整个计时器的系统设计电路。按照设计系统功能要求, 完成波形正确仿真验证如下:

(a) 秒加计时波形仿真验证:

(b) 秒减计时波形仿真验证

3.2 FPGA硬件平台测试

通过Quartus II开发平台, 将编程设计文件下载到型号为EP1C12Q240C8 (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 的目标芯片上, 用达盛科技有限公司的FPGA硬件实验箱EDA-V+平台进行正确测试图片如8。

4 结语

整个加减计时器系统的设计过程, 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路。首先, 确定系统构架框图, 根据各模块功能, 依次进行VHDL程序设计。然后, 采用原理图输入法, 将各模块的设计元件连接起来, 从而实现加减计时器系统电路的多层次设计。最后, 对设计系统进行波形仿真验证和FPGA硬件平台测试。通过软硬件验证测试表明, 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案确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巴西]Volnei A.Pedroni著.Circuit Design With VHDL[M].美国:MIT Press, 2004.

[2]汪国强.EDA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3]唐俊英.EDA技术应用实例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4]Floyd T L.数字电子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5]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4篇

这节数学活动作为七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在初步学习数学符号语言后的实际应用.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代数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其次使学生经历探索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对未知事物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这使得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要关注掌握数学知识之外,更应当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新知的过程,充分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

(2)学生通过整式的学习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代数式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会进行简单的代数式求值.

(3)学生前面接触过简单规律的探索,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思考,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同时能够使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处理,验证所探索的规律,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做”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活动的探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学习价值.

(2)难点: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的寻找,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及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的转化.

5教学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6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走近生活——从数学游戏开始、引入课题

内容设计:提供能够吸引学生、且富有相应数学内涵的特殊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身边的数学中领会数学的魅力.在玩游戏的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快速得出隐含的数学规律.

过程设计:(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字母代替数字的优越性也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来做三个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活动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演示多媒体)

设计意图以一张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日历开始,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其符号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发展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这节数学活动作为七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在初步学习数学符号语言后的实际应用.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代数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其次使学生经历探索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对未知事物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这使得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要关注掌握数学知识之外,更应当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新知的过程,充分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

(2)学生通过整式的学习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代数式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会进行简单的代数式求值.

(3)学生前面接触过简单规律的探索,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思考,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同时能够使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处理,验证所探索的规律,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做”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活动的探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学习价值.

(2)难点: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的寻找,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及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的转化.

5教学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6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走近生活——从数学游戏开始、引入课题

内容设计:提供能够吸引学生、且富有相应数学内涵的特殊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身边的数学中领会数学的魅力.在玩游戏的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快速得出隐含的数学规律.

过程设计:(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字母代替数字的优越性也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来做三个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活动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演示多媒体)

设计意图以一张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日历开始,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计算验证规律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其符号感;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发展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

这节数学活动作为七年级数学人教版教材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最后一节,是学生在初步学习数学符号语言后的实际应用.首先要使学生体会到代数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其次使学生经历探索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学情分析

(1)初一学生有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对未知事物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这使得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要关注掌握数学知识之外,更应当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探索新知的过程,充分提供学生动手的机会.

(2)学生通过整式的学习已经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代数式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会进行简单的代数式求值.

(3)学生前面接触过简单规律的探索,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猜想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引发思考,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同时能够使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处理,验证所探索的规律,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做”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对活动的探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学习价值.

(2)难点: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的寻找,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及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的转化.

5教学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6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走近生活——从数学游戏开始、引入课题

内容设计:提供能够吸引学生、且富有相应数学内涵的特殊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身边的数学中领会数学的魅力.在玩游戏的同时,借助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快速得出隐含的数学规律.

过程设计:(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字母代替数字的优越性也有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来做三个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活动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演示多媒体)

5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 第5篇

活动目标:1、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分合型减法。

2、进一步了解“-”“=”所表示的含义。

3、幼儿愿意动手操作,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分合型减法。

活动准备:课件、学习单、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玩“碰球”游戏,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

2、复习5的分合式。

二、基本部分。

1、演示课件,创设情境:鸡妈妈要孵小鸡了。小朋友看鸡妈妈一共孵了几个蛋呀?(5个)第一天的时候,孵出了几只小鸡?(1只)还有几只小鸡没出来?(4只)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列个算式吗?(5-1=4)

2、了解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5”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呢?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小结:用总数5减去已经孵出来的就等于没有孵出来的。

3、继续演示课件,引导幼儿依次列出算式:5-2=35-3=25-4=1,进一步了解减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4、演示课件,进行操练。

(1)情境:有5个小朋友来玩游戏,几个男孩?(3个)几个女孩?(2个)第一次2个女孩藏起来了,几个男孩去找他们呀?启发幼儿列出

算式:5-2=3

同样的方法列出算式:5-3=2

(2)同样是这5个小朋友,如果我们按高矮分的话,几个高的?几个矮的?启发幼儿列出算式5-1=45-4=1

5、给幼儿发学习单,幼儿操作。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发水果了。

讲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检查操作结果,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教研组的牵头下,我精心准备,设计了一节大班数学活动——5的分合型减法。活动之后反思到有很多成功与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课前准备很充分,课件很直观形象,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孩子乐于参与活动,教学效果良好。

二、不足之处:

1、整个活动过程我说的比较多,我引导孩子一步一步解说为什么,整个过程孩子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

2、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组织孩子的形式比较单一,课堂上显得有点混乱。

3、课堂用语不够精炼。

4、缺乏亲和力。

5、幼儿的操作结果没有进行展示,结束活动很草率。

5以内数的加减教案 第6篇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掌握5的加减法。

2、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析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2、分别标记着1到5数字的5个小邮筒,写着5以内数的加减法算式的纸,折成信,每人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分解,下面我们回忆回忆。”幼儿回答(幻灯片一),5的分解。2、5以内数的加法。

(1)看图列算式“说一说,填一填。”(幻灯片二)。师:“小朋友们来观察这个图里面有几个小红笑脸,有几个小绿笑脸,一共有几个笑脸?”引导幼儿说出3+2=5这个加法算式,并强调“一共”即为加。(2)小练习“给小鱼找家”(幻灯片三)。

师:“这里有三条小鱼,它们游啊游,游开了自己的家,找不到家了,小鱼很着急,我们来帮助小鱼找家好不好?”“小鱼都有编号,分别是3号小鱼,4号小鱼,5号小鱼,它们的家是一个算式,这个算式等于几就是几号小鱼的家,我们一起来帮小鱼找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指导幼儿算出2+1,3+2,2+2的结果。

(3)小练习“那棵树上的”(幻灯片四)。

师:“圣诞节就要到了,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三棵圣诞树,我还想用心形图片把圣诞树装饰的更漂亮,但是我把这几个心形图片弄的很乱,还得需要小朋友们帮我找一找。”“圣诞树都有编号,分别是5号圣诞树,4号圣诞树,3号圣诞树,心形图片是一个算式,这个算式等于几就是几号圣诞树上的。”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指导幼儿算出2+1,2+3,1+3的结果。3、5以内数的减法。

(1)看图列算式“说一说,填一填。”(幻灯片五)。师:“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礼物,看看这是什么啊?” 幼:“蜻蜓。”

师:“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只蜻蜓?” 幼:“5只。”

师:“现在小朋友们要睁大眼睛看着,飞走了几只?”引导幼儿说出5-2=3这个加法算式,并强调飞走了用减法。(2)小练习“在叫谁”(幻灯片六)。

师:“这里左边有两只小花狗,他们在叫自己的好朋友呢,右边有三只小黄狗,到底谁和谁是好朋友呢?”“我们发现小黄狗身上有算式,我们来算一算” 指导幼儿算出1+1,5-3,1+4的结果。“一只小白狗说我在叫5,另一只小白狗说我在叫2”“在我们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玩儿了”(3)小练习“送给谁吃”(幻灯片七)。

师:“小蚂蚁端着美味的樱桃蛋糕过来了,小蚂蚁说我要给等于4的小动物吃,大白鹅赶紧跑过来,小花狗趴在地上说我很饿了,到底送给谁吃?”大白鹅带来的算式是5-1,大白鹅带来的算式是2+1,引导幼儿算出结果,应该送给大白鹅吃。

3、巩固5以内数的加减,练习简单应用题。

(1)草地上原来有3只小猫,又来了2只小猫,草地上现在有几只小猫?(幻灯片八)引导幼儿列出算式3+2,并算出结果等于 5。

(2)地里有5个西瓜,小猴抱走了3个,还剩几个?(幻灯片九)引导幼儿列出算式5-3,并算出结果等于2。(3)有5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几只?(幻灯片十)引导幼儿列出算式5-1,并算出结果等于 4。

4、小游戏“我来寄信”,练习5以内数的加减。(幻灯片十一)

(1)前面桌子上分别摆放1号邮筒、2号邮筒、3号邮筒、4号邮筒、5号邮筒,分发给幼儿写着算式的纸,已经折好信的模样,把它称作“信”。

(2)分给幼儿每人一封信,分发的时间带领幼儿做手指操“看看谁的反应快”,动动小手指,开动小脑筋。

(3)幼儿收到信,算出自己的得数,得数是几就要投放到几号小邮筒。点名一个幼儿来寄信,教师来取信,打开信,一起读算式,算得数,看看这个幼儿有没有寄对小邮筒。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由第一个寄信的幼儿选出下一个寄信幼儿,以此类推。发展2个来寄信,3个来寄信,4个来寄信……收信,读算式,算得数,一起寄信的幼儿全对,给小掌声。

(4)最后,下班时间到,从1到5收起来小邮筒。比如,收1号小邮筒前,寄1号小邮筒的幼儿赶紧来送信。收信,读算式,算得数,一起寄信的幼儿全对,给小掌声。

大班关于5以内的加减教案 第7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狮子、老虎、大象、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①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

②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3个减去一个,又是多少?

③引导幼儿说出加减法的含义以及3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二、复习5的组成

①让幼儿回忆5可以分成几和几

②幼儿边说教师边往黑板上写

三、出示直观教具

1.:狮子王要给所有的狮子开会,先来了3个狮子(出示1个狮子图片) 过了一会又来了2头狮子(出示4个狮子图片)

问①3头狮子再添上2头狮子是几头?

②为什么3+2=5?写出算式3+2=5

③、可是开舞会的时候有2只先回家了,那么还剩几只?

为什么5-2=3?写算式5-2=3?

③依次出示老虎、大象、斑马表示加减法算式(方法同上)

五、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1.教师举例,讲清口述加减法应用题的要求

2.让幼儿任意选一道5的加减法进行口述应用题

3.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对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启发和帮助

六、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减法)

2.教师出示加减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七、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减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分式的加减知识导学 第8篇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 用式子表示为:

特别提醒: ( 1) 式中的a,b,c,d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当分子相加减时,一定把各分子看做一个整体,加上括号. ( 2) 运算后的结果要进行约分化简.

解题方法: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 1)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 2) 分子相加减后,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一定要因式分解,以便约分化简.当分母互为相反数时,应根据分式的符号法则化为同分母.

例1 ( 2012安徽) 化简的结果是( )

A. x + 1 B. x - 1 C. - x D. x

分析: 本题是分式的加法运算,分式的加减,首先看分母是否相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如果分母不同,先通分,后加减,本题分母互为相反数,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加减.

点评: 分式的一些知识可以类比着分数的知识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是关键,掌握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利用它进行通分、约分,在进行分式运算时根据法则,一定要将结果化成最简分式.

例2 ( 2012湖南益阳中考) 计算代数式的值,其中a= 1,b = 2,c = 3.

分析: 一看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得到分子再提一个公因式c得到

约分之后得到结果是: c,把c = 3代入得到原式 = 3.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提公因式并约分的应用,形式简洁,而又能考查多个知识点,很有代表性的一题。

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异分母分式为同分母分式,然后在加减.

特别提醒: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实质分两步: 第一步通分,化异分母为同分母; 第二步运用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计算. 其中第一步通分是关键.

解题方法: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用通分的方法化异分母为同分母,然后按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计算,当分母是多项式时,首先要进行因式分解; 当整式与分式相加减时,把整式的分母看成1; 如果运算结果不是最简分式,一定要进行约分化为最简分式.

例3 ( 2012四川省南充市) 计算:

分析: 对于分式的加法运算,对于能化简的分式,一般要先化简,后在进行计算。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一般可先通分,再加减,最后化为最简分式即可; 但对于有些可以化简的项,先化简再通分运算,可以简化计算。

三、分式的加减易错点提醒

1. 通分时去掉分母

剖析: 本题开始是出现符号的错误,到后来则错把分式的化简与解方程去分母混同一体,分式化简的每一步变形的依据都是依靠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要保留分母,而不是去分母. 那样就会破坏了分式计算的等值变形.

2. 运算时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

剖析: 这里减式的分子是一个多项式,而且前面是一个负的,运算时忽视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 当分式作减法运算时,一定要注意符号的变化,当减式的分母是多项式,计算应注意将分子用括号括起来.

3. 忽视分式的基本性质,强行通分

剖析: 分式的加减运算的关键是通分,而通分的依据是分式的基本性质,本题中的错解在于违背了分式的基本性质,只把分式的分母乘以一个整式,而分子乘. 这样所得的分式就与原分式不等值了,所以通分时要注意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9篇

关键词 加减计数器 AT89C51单片机 LED数码显示系统

中图分类号:TH724 文献标识码:A

1设计要求

(1)通过双向计数进行出,入数量加减计算;

(2)区别进出方向,分别进行加减计算;

(3)每一次进出LED显示内部存留净流量;

(4)没有进出信号时,巡回显示存量和时间。

2 硬件电路设计

2.1 设计原理

本设计主要由单片机、中断、液晶显示器等部分组成。其中中断用于实现加减和进行各种功能的实现。由用户通过连接单片机的中断信号,然后实现加减法。

本系统共有两部分构成,即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其中硬件部分由键盘输入部分、显示部分组成,软件部分对应的由主程序、初始化程序、LCD显示程序、键盘扫描程序、启动程序、关闭程序、按键功能程序、EEPROM读写程序和延时程序等组成。

2.2电路总体构成(见图1)

2.3键盘输入部分

根据设计,我们的模拟交通系统有两个七段码显示倒计时。七段码(a、b、c、d、e、f、g、dp),数码管分别显示:秒数的十位和个位(P3_4十位,P3_5个位)得倒计时。该系统采用共阳极数码管,对于共阳极数码管,其公共端必须接高电平,从而七段码必须低电平显示,所以我们用数组:

a[]={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來表示。

3主程序流程图

4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单片机AT89C51为中心器件来设计加减计数器,由单片机I/O口扩展系统、加减计数及流量时间显示系统、LED数码显示系统、紧急情况中断系统、复位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本系统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性强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宋彩利.单片机原理与C51编程.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 刘文涛.MCS-51单片机培训教程(C51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10篇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师在问:9个三角形...活动目标:

1、进行学习数量的关系,了解加减法的意思。

2、进一步练习9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2、让幼儿说出9的分合。

二、团体活动。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图形宝宝。出示三角形(红色和蓝色)让幼儿说出加法算式。

师在问:9个三角形去掉1个还剩多少个?

怎样写算式?(书:9-1=8)

9个三角形宝宝去掉8个,还剩多少个?

2、出示苹果图形。

小朋友,老师又带来了什么?(7个红苹果、2个紫色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用什么方法算?(加法)怎样写加法算式?(书:7+2)还可以写加法算式(2+7)。一共有9个苹果送给2个苹果给小朋友,还剩多少个?怎样写算式9-2=7。

9个苹果送给7个小朋友,还剩多少个?9-7=2。

三、操作活动:

1、先出球形,6个绿色的球,3个桔黄的球一共有多少个?怎样摆出算式:6+3=9 3+6=9 9-3=6 9-6=3

2、操作2出示梨子图形让幼儿说一说然后摆出算式:5+4=9 4+5=9 9-5=4 9-4=5

四、游戏动物找家

10以内的加减运算教案设计 第11篇

教学目标:

1、利用情景图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卡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计算?

①飞机场上停了6架飞机,又飞来了3架飞机,现在飞机场上一共有几架飞机?

②草地上有8只小鸡在捉虫,走了4只,现在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

二、利用情景图学习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讲述的故事,让学生分别讲述两幅图,明白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提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的,请大胆说一说。启发学生提出如“有5只小猴学钓鱼,跑了3只,又来了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猴”的数学问题。引入对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

2、学生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怎样解答?怎样列式计算,能说明白是怎样的道理。

教师板书算式,5-3+1= ,启发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用“我先算……,我再算……”的格式表述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加减混合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顺序。用小棒摆一摆计算过程。

3、指导学生填一填红点和绿点题。让学生先自主探索,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列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讲述计算过程。

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三、做自主练习:

1、第一题:让学生先说一说图上画的说明意思,再说一说应怎样计算?先要弄明白气球是怎样变化的,再列式计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第二题:同样让学生先看懂图意,再列式计算,说一说计算过程。

四、学生小组进行摆小棒游戏,互相出题,对方列式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12篇

知识技能: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正确辨别同类项。

过程方法: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简单同类项的合并。

情感态度:运用类比的数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探究能力,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合并同类项法则。 教学难点 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互动交流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教 学 互 动 设 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问题1】我们到动物园参观时,发现老虎与老虎关在一个笼子里,鹿与鹿关在另一个笼子里.为什么不把老虎与鹿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呢?超市里又为什么把各种物品摆放在不同的柜台上?这些说明什么常识道理?

【问题2】青藏铁路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在西宁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非冻土地段所需时间是通过冻土地段所用时间的 倍,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 小时,你能用含 的式子表示这段铁路的全长吗?

学生活动: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意识到“归类”存在于生活中。

在具体情境中用整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实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学生思考并回答: 100 +252t

【问题3】式子100 +252 能化简吗?依据是什么?

探究1

(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2)根据(1)中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探究2

(1) ( )

(2) ( )

(3) ( )

学生活动: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提问,想一想:1.上面三个多项式有哪些单项式组成?

2.每个多项式中的单项式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运算吗?

观察多项式中各项的特点,得出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的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1、玩一玩:找同类项朋友

方法:1、现在,黑板上有16张写有单项式的卡片;

2、同学们把认为是同类项的卡片用数字序号 找出来;

3、请其他同学做裁判,看看他们有没有找错朋友。

学生活动:合作交流,找出答案,明确过程。

教师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待学生完成后,叫学生回答,确认。

【问题4】

试一试:试着把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这个多项式中含有哪些项?

各项的系数是多少?

那些项可以合并成一项?为什么?

类比有理数的运算,探究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法则: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系数的和,字母部分不变.

注意:(1) 合并的前提是同类项。

(2) 合并指的是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3) 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分配律。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下,师生合作得出结论,共同归纳总结。

3.练一练:下列计算对不对?若不对,请改正。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叫个别同学回答。 提出问题3,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来解决探究1.

独立完成探究1中的(1),并对(2)进行分组讨论.

通过对探究1和探究2的探讨,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学生接受同类项的定义不是很难,但是做到判断无误却很困难,需要通过练习,反复强调同类项判断标准,使学生通过甄别、比较,逐步提高准确度和熟练程度.

提出问题4,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得出合并同类项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三、应用迁移 巩固提高

【例1】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1) ;

(2) ;

(3) .

解(1)

(2)

(3)

【例2 】 (1) 求多项式2x2-5x+x2+4x-3x2-2的值,其中 ;

(2) 求多项式 的值,其中 ,b=2,c=-3的值。解:(1)

(2)

“整式的加减”导学 第13篇

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本章的重点。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分配律是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依据,因此正确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和去括号法则是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关键。要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必须掌握三个关键环节:首先,要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准确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即字母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其次,要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合并同类项后,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就得到了简化;最后,要明确“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加减,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去括号是为了对多项式进行变形。去括号时。括号中各项符号的处理是学习的难点。掌握去括号的关键是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即分配律)。学习去括号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

另外,学习本章内容时。要注意类比有理数的运算来学习整式的运算。整式可以简洁地表明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它比只有具体数字表示的算式更具有一般性。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这使得整式的运算相似于数的运算。所以可以说整式的运算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之上的。数的运算是式的运算的特殊情形。因此。类比有理数的运算来学习整式的运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和规律。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14篇

价值观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类比思想 教学重点 去括号法则 教学难点 括号前面是“—”时,去括号后的符号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备 注 [活动1]

[活动2]

讲授新课

我们 知道,化简有括号的式子首先应去掉括号,你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1)20(a+b)= -20(a+b)=

比较上面两式,你能发现 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去括号时要对括号里的每一项的符号都要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都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 后仍有几项。

5的加减教案设计 第15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理解合并同类项的理论依据是三个运算定律(即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使用。

3会利用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法则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树立坚忍不拔的精神,树立不畏困难的人生态度。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识别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 教学难点 合并同类项

3.教学用具

PPT课件

4.标签

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答下列单项式的系数-4ab2,10x2,-2x,abc,-y3z,2、什么叫多项式?什么叫多项式的项?

3、列代数式:每本练习本x元,王强买5本,张华买2本,两人一共花多少钱?王强比张华多花多少钱?

4、在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空地中间,有一块长为,宽为的长方形花圃,在长方形空地的其余地方种了草,试问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二、新课学习观察:式子:与4a,ab与-有什么特点?

所含字母_____,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_____的项叫________.考考你: 下面有几组是同类项吗? 用“√”或“×”表示把

中的同类项用不同的记号表示出来。思考:(1)5x+2x=(5+2)x?

5x-2x=(5-2)x,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

(2)2a+3b=5ab吗?

(3)什么样的式子才可以合并?怎样合并?

运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_______式可以合并成一项,只要把_____相加,____________不变,这称为合并同类项。

课堂小结

三、结论总结:

1、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

3、代数式相等

课后习题

四、课堂练习

1、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指出错误的地方

(1)3x+3y=6xy(×)

(2)7x-5x=2

(×)对于下列多项式,合并同类项:

实践应用

例4 小李家的住房结构如图所示,小李打算把卧室和客厅铺上地板,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需要买地板的面积为多少?

五、作业布置 P 72 1,2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设计 第16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

3、-4两数的代数和,-4+3表示-

4、+3两数的代数和,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上一篇:会计的空白简历表格下一篇:餐饮食品安全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