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计划范文

2024-05-15

十一五计划范文(精选6篇)

十一五计划 第1篇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工作总结

摘要:

(一)“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

(一)“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抓手。

2、阶段性目标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下,“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左右;--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占国民经济和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民受教育年限进一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满足需求;

--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型空间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和区域差距缩小;

--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得到改变,居民收入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缓解,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行政管理、财税、金融和城乡管理体制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开放型经济继续发展,“走出去”战略迈出重大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民主法制和国防建设取得新成就。

(三)“十一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1、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转变增长方式的内涵,主要是“四个转变”:一是从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转向内外需协调、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二是从过于依赖工业推动,转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推动。三是从过于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进步。四是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转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逐步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回落到35%左右;二是扩大国内消费,把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从投资转向消费;三是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四是改善流通和消费环境,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五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循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从战略上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注重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要为传统产业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空间。衡量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不仅要看工业比重的提高,更要看就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不能刻意追求每个地区的工业化比重。

三次产业调整总的方针是:农业由“弱”调“强”。工业由“低”调“高”(水平)。服务业由“慢”调“快”。同时,要构筑稳定、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要进一步扩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总体规模。

3、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本强国。要把自然资源依赖型和投资依赖型的经济结构,逐步转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经济发展模式;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重大国策,为充分就业和人人都能成才创造平等的机会;千方百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扩大就业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转到促进农民工向技术工人转变上来。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的整体素质。加强科技原始性创新;抓紧研究共性技术和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加强技术集成,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加快推动事关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人民生命健康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调动一切社会资源,积极扩大教育供给,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义务教育的国家供给,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重点发展设在县市、面向农家子弟的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公共教育资源要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倾斜。

5、实施城市化战略,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要遵循客观规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循序渐进,走符合国情的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要特别注意节约土地、解决好城市化与土地资源的矛盾;要在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初步形成农村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进入城市的体制和机制框架。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根本任务:一是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并定居;二是调整和充实城镇空间分布格局,优化整合现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群,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城市群,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有重点地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市(镇)。

6、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是:统

筹考虑人口流动和分布,通过发展经济和人口合理流动两个途径缩小区域之间人均GDP以及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的差距;统筹考虑区域环境承载能力与人口分布、经济布局,重构我国的空间发展格局,并据此规范空间开发秩序;根据区域的主体功能,合理规划城市体系、基础设施和资源跨区域调动;根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整合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自然保护区域确定空间功能区划。

优化整合区域:主要指跨省级行政区的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区域。这类区域要成为我国最强最大的经济密集区,和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龙头和主体,必须重点发展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限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的低水平、占地多、污染大、能耗高的产业。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指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较好、具备在一定程度上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加快集聚经济和人口,逐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和人口密集区。

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主要指各省级行政区内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差、不具备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区域。此类区域要实行有限开发的方针,发展适合本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特色产业,并引导人口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和优化整合区域。

自然保护区域:主要指依法设立的资源、湿地、动物、文物、地质等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此类区域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活动。

7、开源节流与利用境外资源并重,缓解资源约束。缓解矿产资源约束,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国内国际并重的方针,一手抓资源供给和保障,一手抓资源节约,逐步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十一五”期间政府采取的重大措施

包括三大方面:加快推进体制改革,调整完善经济和社会政策,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1、加快推进体制改革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职能;二是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和政策制定上来;三是完善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政府问责制;四是精简行政层级。

财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一是合理界定并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二是根据区域功能和客观因素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县乡的转移支付;三是改革收支管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估制度。

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征用制度,确保农民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制度。现行城镇社保覆盖到进城务工和落户的外来人口。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社会管理由政府控制转到社会选择。培育非营利的民间机构。加强社区建设。健全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建立军民结合的创新机制。健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调整经济和社会政策

产业政策。竞争充分的产业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主。成长类产业的政策重点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垄断性产业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盲目投资产业和污染产业要加强引导、严格限制。

区域政策。土地、财政、人口和环境政策要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分别制定和实施。要加强区域规划工作,明确区域空间开发框架,并作为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的依据。

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政策。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和新型全

作医疗制度。

对外开放政策。从注重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从注重“引进来”向注重“走出去”转变,从注重实行行政优惠向鼓励公平竞争转变。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

资源环境政策。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方针,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源保护政策。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节水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改革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环保执法。

3、加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切实保障教育、科技、社保、卫生、文化等应当由政府承担职责领域的财政投入。

十一五计划 第2篇

(一)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十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的41.6亿元增加到的64.8亿元,年均增长8.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达到25.7亿元,年均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6.6亿元,年均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年均 增长1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0的4564元增加到年的7612元,年均增长8.9%。一般预算收入2005年达到13538万元,剔除税因素,同口径比较年均增长11%。

(二)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运行质量有所好转

全区一、二、三产业结构之比由年48.1:20.9:31.0调整到2005年的39.7:25.6:34.7,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升,逐步发展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0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0.65亿元,年均增长5.84 %,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达95万亩,珍珠养殖10万亩,杨树面积达到17万亩,涌现出一批种养业特色乡镇 (村)。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6.82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35亿元,年均增长11.28%,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8.3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14亿元,年均增长15.6%。桥南工业园和灌溪工业园逐渐成长壮大,入园分别达到65家和23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的企业4家。服务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以桥南市场为龙头的商贸流通和网基本形成,新桥南工贸市场主体工程完工,为全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带来新希望;以花岩溪休闲为主导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花岩溪旅游度假区晋升为AAA级风景区;以枫丹丽舍商居小区为标志,房地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运输、仓储、批零贸易、餐饮、及中介服务等行业较快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业迅速兴起。2005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5亿元,是2000年的 1.72倍。

(三)规模继续扩大,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8亿元,年投资额由2000年的7.4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60亿元,年均增长14.9%。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五溪、跃进、超美、沧山、五里溪、金陵等6座中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牛鼻滩、谈家河、沙河口等大中型电排及部分骨干小型电排得到更新改造,全省以工代赈标志性工程苏家吉排洪泵站顺利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8亿元,年投资额由2000年的7.4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60亿元,年均增长14.9%。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实施,五溪、跃进、超美、沧山、五里溪、金陵等6座中型水库完成除险加固,牛鼻滩、谈家河、沙河口等大中型电排及部分骨干小型电排得到更新改造,全省以工代赈标志性工程苏家吉排洪泵站顺利竣工;常张高速和临岗建成通车,硬化通乡公路124公里,桥南站、金麟停车场达到二级站标准,新建了谢家铺汽车站,客货运载能力大为提高;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完成;江南城区防洪圈工程开工建设,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区面貌明显改观。

(四)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逐步深入

企业改革进展迅速,全区二轻工业企业及6家区直工业企业、11家商贸企业、14家供销企业完成了改革。改革走向深化,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血防、乡镇院和区直系统等事业*位改革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总体布局规划基本完成,水利系统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工资制。农村改革取得实质进展,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民负担大幅减轻。土地流转机制继续完善,农村专业合作健康发展。以引资为主的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外资20.8亿元,落实项目645个,新批外资项目15个,直接利用外资2080.81万美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有23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有15项科研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其中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中小学危房改造累计完成3.805万平方米,信息技术教育基本普及,校校通工程得以实现,基础教育得到巩固,有市级名优学校7所,市级示范学校2

1所,区级规范学校235所,民办教育迅速发展,有民办学校23所,在校2万多人,职业教育规模继续扩大,职业学校达11所,在校学生1万多人。广播电视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有线电视覆盖到全区21个乡镇(场)及常德市城区,覆盖用户近20万户。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以养老、失业、三大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迅速推广,全区农民参合率达70%以上,工伤、生育保险开始推行。卫生事业取得新进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顺利竣工,传染疾病的防控能力明显增强,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计划生育率逐步上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9 ‰。与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环境有所改善,“十五”期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荒山造林14.55万亩,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完成2793户移民搬迁。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基本。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146元增加到2005年的3276元,年均增长8.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458元增加到2005年的 9776 元,年均增长11.81%。

“十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不够大。“十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总量在全市相对滞后,2005年人均生产总值仅为7612元,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十五”期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速度比全市水平低6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质量不够高。工业化程度低,2005年工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9.05 %,大部分工业企业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部分企业污染严重、能耗大,因国家政策的限制及市场准入条件的提高,面临关闭。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偏低,经济秩序比较混乱,债务包袱沉重。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外向度不高,企业出口创汇能力差。

三是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江南城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交通拥挤,公共卫生及设施不配套,绿化水平不高,人居环境与江北城区有很大差距。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大多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规划不尽科学,而且大部分年久失修,已不能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十一五计划 第3篇

3年来, “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组针对农业生产主要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时中突出的机械化技术问题, 围绕水稻种植机械化、玉米收获机械化、稻麦跨区收获机械化、垄作区保护性耕作、高效施药、机械化挖掘收获、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工程、牧草生产与草场生态恢复机械化和营林机械化关键技术等开展研究与示范活动, 全面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技部在北京组织的专家验收。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出席了项目验收会, 并代表项目组织单位讲话。他指出, “现代化农业与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所属9个课题的科研人员, 克服国拨经费少、研究时间紧和攻关任务重等种种困难, 经过3年的辛勤工作, 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 当前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对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且更加广泛, 急需继续加大投入、整合资源, 通过联合攻关, 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基础部件和关键装备, 为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科技支撑

据统计, 该项目组织实施以来共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59项;申请国家专利126项, 已获授权53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起草技术标准31项;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5个, 完成试验示范面积6 810 hm2;培养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带头人12人, 培养技术骨干299名、研究生139人, 培训相关领域技术人才2 577人次, 形成12个科技创新团队;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十一五计划 第4篇

随着《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正式公布,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总结“十一五”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找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力争在“十二五”规划中再上新台阶,实现转型升级,是我国钢铁行业必须承担的责任。

21世纪初,我国政府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2002年,辽宁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鞍钢作为国内钢铁企业第一个全面开展编制循环经济规划、系统设计、项目落实等系列工作。2005年济钢、莱钢、鞍钢、攀钢、包钢等钢铁企业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工程单位。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的不断探索,发展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节能减排水平提高,综合利用成果显著

“十一五”是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5年,我国粗钢产量由3.53亿吨提高到6.27亿吨,年均增长12.2%。钢铁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满足了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始注重钢铁制造流程新功能的发挥,即钢铁企业不仅局限于冶金材料制造功能,而且在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处理方面担当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在能源综合利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

1.钢铁产品制造功能得到优化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产品总量满足国民经济需求,品种质量明显改善,钢材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92%提高到2010年的97%。到2010年底,在统计的22大类钢材品种中,有17类品种自给率超过100%,热轧薄板、冷轧薄板、热轧薄宽钢带、冷轧窄带钢、镀层板带5类品种自给率超过90%。高磁感取向硅钢实现批量生产,2010年市场占有率超过50%;高强度汽车板市场占有率达到70%;核电用钢实现了国产化。钢材品种质量的提升增强了下游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高,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90平方米及以上烧结机产能所占比例由67.9%提高到80.5%,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产能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热轧宽带钢轧机由26套增加到72套,冷连轧机由16套增加到50套。国内一批重点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吨钢综合能耗大幅下降

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694千克标准煤下降至605千克标准煤,“十一五”期间下降了12.8%,实现节能总量4800万吨标准煤,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2)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稳步下降,2010年与2005年相比,重点钢铁企业焦化、烧结、炼铁、转炉、电炉工序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企业节能措施得当,成效显著。“十一五”重点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变化。

(3)二次能源回收及循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2005年到2010年间,占钢铁企业二次能源回收总量70%的高炉、焦炉和转炉煤气的利用量逐年提高,损失率逐年降低。“十一五”期间,焦炉、高炉和转炉煤气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8%、3.8%、5.85%,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从47.5立方米提高到81立方米,企业自发电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增长了4.6%。说明我国二次能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3.水资源利用再上新台阶

(1)取水量逐年下降

“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高速发展,粗钢产量增加了77.6%,年均增长12.2%。而钢铁行业取水总量却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0.38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5.77亿立方米,年均下降3.03%,累计节水91.01亿立方米。

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吨钢取水量也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吨钢取水8.6立方米下降到了2010年的4.11立方米,年均下降10.44%。

(2)水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

新水利用系数和重复利用率反映了水资源利用效率。钢铁行业“十一五”期间水重复利用率逐年提高,新水利用系数逐年上升。水重复利用率由2005年的94.04%提高到2010年97.2%,提高了3.16个百分点;新水利用系数由2005年的0.44上升到2010年的0.58,上升了31.8%。

(3)节水技术措施多样化

“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在基本实现以直流改循环、建污水处理厂等粗放式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随着节水工作的深入,逐步发展到采用节水工艺、节水系统及设备、水质稳定等措施。污水深度处理、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成为了主要途径。

目前钢铁行业普遍采取的节水技术、装备及措施主要有: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包括高炉干法除尘技术、干熄焦技术、转炉干法除尘技术、高炉渣粒化技术、钢渣滚筒法液态处理技术和钢渣风淬技术;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焦化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冷轧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综合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等;冷却过程节水技术,包括高效空冷技术、加热炉汽化冷却技术、连铸喷雾冷却技术、蒸发式冷却塔等;科学合理的用水系统,包括分质用水系统、串级用水系统、循环用水系统、污水回用水系统等;采用非常规水资源,包括开发利用厂区雨水、城市污水、苦咸水、海水、矿井水等。

4.强化固体废弃物消纳功能,更加注重资源化回收利用的产业化和增值化

“十一五”期间,重点钢铁企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5年的89.4%上升到2010年的96.1%,增加了6.7个百分点。分类利用率统计。

“十一五”期间,不仅固体废弃物利用率普遍提高,综合利用的产值也有较大增长,说明全行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附加值在提高。

二、制约因素仍然存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钢铁行业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下,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最小化”的良性循环发展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有些方面已步入国际先进行列。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全行业旧有工艺装备仍占较大比例,环保治理、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的历史欠帐多,这些因素阻碍了行业循环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循环经济标体系尚未建立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家环保部和统计局已下发了《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提出了宏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建立衡量钢铁行业循环经济

的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时至今日,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仍未建立,这对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水平,促进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循环经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部分企业工序能耗未达到国家标准《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限定值。2010年,全国焦炉、高炉及转炉煤气放散量折合标准煤约454.5万吨标准煤。余热资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中低温余热资源利用方面仍有潜力。能源管理水平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差距。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虽然上升较快,但利用技术水平偏低。冶金渣和各类尘泥高效和高附加值利用技术和水平有待提高。

绝大多数企业节水只停留在水循环使用、污水回用等常规的利用方式上,缺少对各系统进行水质监管、用水定额标准的完善,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

3.钢铁行业与其他行业及社会之间的循环有待加强

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行业内的循环再利用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是,钢铁行业与原料供应、产品深加工等上下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完全建立;与建材、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仍属起步阶段;与城市、社会之间的大循环还处于试点探索。

4.减量化生产任重道远

精料是钢铁行业减量化生产的基本保证,然而,“十一五”期间受到原燃料供应紧张大环境的制约,全行业减量化生产效果不明显,甚至一些指标出现倒退。2005年至2010年,高炉冶炼入炉矿综合品位由58.02%下降到56.16%,渣铁比由此每吨增加23千克;炼钢冶炼金属料消耗虽有所降低,但由于铁水脱硫、炉外精炼处理工艺的增加,吨钢冶炼渣量还是上升了3千克。

三、拓展循环领域,推进绿色发展

1.拓展循环经济功能

科技进步有力地推动了钢铁行业产品制造流程的不断优化,使其向可循环钢铁制造流程和绿色钢铁制造发展。如何认识钢铁企业的社会经济角色,特别是如何发挥钢铁制造流程的功能,是未来五年钢铁行业的重要实践课题。钢厂的功能不能仅局限于钢铁冶炼与钢材生产,还应当进一步扩展到资源、环境、生态、循环经济社会领域之中。

“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钢厂产品制造功能的局限性,充分拓展钢铁企业的三大功能,发挥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更大作用。

(1)拓展钢铁产品制造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制约,以资源消耗和资本投资为主的传统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在钢铁产能和产量基本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上升和效益下降的困难局面。钢铁企业迫切需要加强节能型钢材和资源节约型钢材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减少社会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2)拓展能源转换功能

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副产煤气、余热余压综合利用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技术进步仍有很大空间。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钢铁企业能源转换功能将提出更高要求,在能源高效利用、高效转换和尽可能回收大量的余热,避免能源放散和浪费方面仍有潜力可挖。进一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效益是今后拓展能源转换功能的重点。

(3)拓展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

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除可实现能源转换的副产煤气外,还有冶金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粉煤灰、废酸、废油、废水等物质。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将对内部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更高要求,含铁尘泥回配钢铁生产中循环使用应更加讲求高效,废渣将作为水泥、建材行业良好的原料,废油、废酸、废水,经技术处理后,返回工序循环使用。循环经济要求企业基本上做到实现副产煤气、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物质“零排放”。此外,充分利用钢铁生产过程高温和还原性的特点,回收利用、消纳处理社会的废钢、废塑料、废橡胶等社会废弃物;对剧毒铬渣等有害社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对城市废水可以集中处理。进一步挖掘钢铁企业社会废弃物处理功能。

2.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回顾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历程,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的过程,从单一问题解决到逐步重视系统研究解决的过程。通过对国内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其共性的做法,基本思路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钢铁新品种等紧密结合,达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国内已总结出了针对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短流程发展循环经济可借鉴的模式,如:

长流程模式以国家法规政策、科技进步、优化钢铁结构、科学管理等为支撑,拓展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资源化三大功能,推进铁金属元素、能源、水、固体废弃物各方面循环,从而实现钢铁制造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短流程模式与长流程模式具有共性,但也有不同之处。其特点主要是充分发挥其低投入(人、财、物)、低消耗(能源、水)、低排放(三废)、高效率(生产运行、资源利用)、高附加值产品(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含量、深加工)的优势,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已有十年,就总体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十二五”期间须进一步深入发展,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循环体系有待向更高层次推进。

3.完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局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1815号),提出了国家宏观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钢铁行业研究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是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科学评价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首先要掌握反映发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数据。用统计数据来描述、检测、评价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反映评价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这是发展循环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十二五”期间,开展《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专题研究,根据钢铁行业工艺流程特点、资源能源消耗水平、污染物控制等方面,尽快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十分必要。四、以规划为指导,引领产业升级

2011年11月3日,我国《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对未来五年产品升级和节能减排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它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发

展的指导性文件。

1.总目标展望

力争到2015年形成企业内部、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按照建设“两型”企业要求,企业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物明显减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基本形成;钢铁与城市、钢铁与社会之间循环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并完善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总结和提升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带动全行业循环经济大发展。“十二五”末,我国钢铁行业预计循环经济主要指标见下表。

2.节能目标和措施建议

吨钢综合能耗预计下降至580千克标准煤,主要生产工序能耗全部达到《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限定值。建议“十二五”节能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措施:

(1)大力推广和开发节能技术。普及和推广干熄焦、烧结余热回收、干式TRT、高效喷煤、蓄热式燃烧、热送热装、全燃煤气发电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煤调湿、烧结漏风改造、烧结余热发电、高炉脱湿鼓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研发和关注非高炉炼铁、炉渣余热回收利用、煤气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前沿技术。

(2)提高二次能源利用效率。二次能源回收利用高效化,实现“零”放散;提高二次能源转换效率,实现气转电高效转换、气转汽由中温中压向高温高压转换。加强低品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提升转炉、轧钢加热炉余热蒸汽的回收利用水平。

(3)强化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提高电炉钢比例,降低铁钢比;优化高炉炉料结构,提高球团配比;进一步提升热送热装比,促进轧钢工序生产紧凑化、连续化。大力推广能源管理中心,以信息化管理手段优化节能,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基础建设,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开展行业能效对标达标,推动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3.节水目标和措施建议

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取水量已经降低到4.11立方米,接近国际钢铁先进企业的吨钢取水3.6立方米的水平,考虑节能减排措施及深加工用水增加的因素,钢铁行业吨钢取水指标进一步下降的潜力有限。通过加大城市中水利用和企业综合污水回用力度,到2015年吨钢取水量有望降到4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5%。

吨钢外排废水量逐渐减少,2010年已经下降到2.04立方米每吨,预计“十二五”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综合污水处理厂的普及率可以提高到75%,处理后的水大部分回用,减少外排废水量,预计“十二五”末吨钢废水排放量可以降低至1.3立方米。

水循环利用的关键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消灭直排水,杜绝跑冒滴漏,减少新水补充量;二是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不用水或降低生产用水且三是对废水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回收循环利用率,钢铁企业废水种类很多,水质参差不齐,应分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技术进行优化处理并回用;四是推行水资源合理分配、串级利用的方法,实现水系统的串级利用;五是实现企业和周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作为工业中水回用。

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目标和措施

2010年钢铁行业高炉渣利用率达到97.6%,利用率相对已经较高,“十二五”提升空间有限,预计可以达到98.5%。2010年钢渣利用率达到93.6%,随着钢渣利用技术不断成熟,钢渣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到97%。

钢铁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分为:含铁元素废弃物,如高炉渣、转炉渣、氧气铁皮、含铁尘泥等;以及粉煤灰、废耐火材料、非含铁除尘灰、工业垃圾等。经过多年的发展,钢铁企业绝大多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建议“十二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主要措施如下:

(1)推进冶金废渣资源化利用。重点解决冶炼废渣、粉煤灰高附加值综合利用问题。探索钢渣磁选后尾渣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途径,大力推广钢渣预处理热焖、钢铁渣微粉技术,加大海边海床覆盖剂、钢铁渣余热回收、钢渣陈化等技术及钢渣微粉设备的自主研发力度。

(2)加强钢铁企业含铁除尘灰、尘泥综合利用。做好除尘灰精选回收工作,提高综合利用效率。推广除尘灰除锌提纯及还原造球技术,开发氧化铁粉、氧化铁皮深加工和废油、废酸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十一五计划 第5篇

“十五”时期,江苏交通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江苏交通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发展平台上,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必须正确判断形势,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按照中央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定位特别是对江苏的最新要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延续和发展“十五”时期的增长势头,到“十一五”期末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指标的目标值,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十一五”期间江苏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城市化、经济国际化战略,以及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增强交通设施与经济布局、产业集聚的配套互动性,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脆弱的特殊省情,要求我们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发展方针,统筹兼顾好交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绿色江苏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等等。因此,江苏交通发展任重道远,“十一五”必将是江苏交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省委、省政府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地区竞争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江苏的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方便程度和交通成本,要形成最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为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方针,保持江苏交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十一五”时期,江苏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以全力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两个率先”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交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积极推进公路率先基本现代化的同时,继续加大对航道、港口发展的倾斜力度,努力实现水路与公路的协调发展;精心构筑能力充分、衔接协调、管理先进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客货运输体系,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和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强交通行政能力建设,深化改革,全面履行好交通行业管理的各项职责。

“十一五”江苏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市场、养护市场和运输市场体系,交通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公路水路运输效率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亿元,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发展水平总体上适应全省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公路建设实现“434”目标

即: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3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0公里。

过江通道确保建成1座(苏通大桥)、开工3座(泰州通道、崇启大桥、南京四桥);国家高速公路网在江苏境内路段全面建成;实现与长三角区域内其他省市的有效衔接;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8个。

市到县、相邻县之间基本以一级公路连接,出省通道、重要枢纽、主要工业区、重点旅游区、商品粮基地等以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实现所有工业园区之间干线公路的“区区通”。

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修到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上,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二)水运建设基本形成2个体系

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新建成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650公里,新建成船闸10座,干线航道基本消除碍航堵档现象,内河航运优势和规模效益得以体现,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环保文明的现代港口体系。沿江沿海港口总货物吞吐量翻一番,达到8亿吨,先�����B��箱吞吐量翻二番,达到1200万标箱;打造5个亿吨大港。

(三)交通行业管理实现6个拓展

一是实现运输管理的重点向促进交通服务业做大做强拓展。努力使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全省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突破1000亿元。

二是实现法制建设向全面规范交通行政行为拓展。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输服务、运输安全等方面的交通法规体系,力争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高速公路越江桥梁管理条例》、《港口管理条例》等4部地方性交通法规。

三是实现招投标管理向覆盖交通行业与产业全领域拓展。监管范围由省重点项目向所有交通项目延伸,由传统的建设招投标监管向服务招投标、货物采购招投标、投资人招投标、项目代建制单位招投标和养护工程招投标等方面拓展,招投标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招投标过程实现动态监督。

四是实现质量管理向控制交通建设全过程拓展。着重抓好设计、材料、施工、监理、检测、质监、科技等七大环节的监管,深入开展质量创新、创优活动,确保交通工程质量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力争全国第一。

五是实现水上交通安全向监管、预防和应急处理全方位拓展。基本建立起有效的水上交通安全预防监控体系,在重点湖区和重要航段建立起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现代化内河交通安全应急系统。内河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确保不发生死亡6人以上重特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船舶污染水域事件。同时,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是实现交通信息化向全面支撑交通管理和服务拓展。加快建设电子政府,构建完成一个基础(网络基础设施)、两个平台(信息资源平台、业务应用平台)和三个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继续加强路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推进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建设,大力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

(四)队伍建设在3个方面得到重点加强

全省文明交通“点—线—网”体系全面建成;全省交通行业继续保持江苏省文明行业,力争创建成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市厅级以上文明单位比例达到90%以上;厅机关和五局一站一办以及各市交通局机关全部创建成学习型机关。

交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35周岁以下行政执法人员全部达到国民教育序列的大专以上学历;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6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人员超过2000人。

建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交通系统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交通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努力把易于产生腐败的高危系统建成廉政的模范系统。

要实现“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全省交通系统必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抓住发展关键,全面推进江苏交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坚持率先发展,全力实现“三个完善、两个加快”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要求,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和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加快交通发展不动摇,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网络,全面推进不同层次路网间的衔接配套,最大程度地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必须全面加快航道、港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江苏发展水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力实现省委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完善、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

一是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优先建设对经济增长有重大推动作用、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的关键性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国道主干线在江苏境内线路,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以及长三角地区国家高速公路辅助线路在江苏境内路段;加强出省通道建设;合理加密局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开展相关高速公路通道的扩容工程。

二是加大国省干线公路网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相协调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坚持“干支协调、统筹发展,扩大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加快实施《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方案(2005-2010)》,全面实施标准化工程,重点建设以一级公路为主的快速干线公路系统,确保一级公路里程超过4500公里。

三是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十一五”开始,重点建设县乡、乡际公路,完成一轮规划中剩余的通行政村公路,并力争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省政府农村五件实事中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至所有规划集中居住点的农村公路建设及部分“断头路”建设。同时,加大农村公路上的桥梁改造力度,以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建设成效。

四是千方百计加快航道建设步伐,努力将航道大省转变为航道强省。按照“先急后缓、先闸后航、先通后畅、先线后网”和“投资一条、建成一条、见效一条”的原则,优先建设通过量需求较大、急需整治改造的船闸和航道,尽力缓解重点航段运输瓶颈制约。要重点加快“一河一网两港”建设步伐,即加快苏北运河“三改二”、苏南运河“四改三”以及重点船闸建设,充分发挥京杭运河作为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主通道作用;加快苏南干线航道网整治,分流和缓解苏南运河运输压力;加快连云港港和太仓港疏港航道建设,进一步完善两大重点港口的集疏运体系。

五是全力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建设,全面提升我省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强化我省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分工和地位,合理开发和整合港口资源,进一步完善沿江沿海港口分层次布局,全面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沿江沿海重点港口跨越式发展。要重点提升连云港港、苏州港、南京港、南通港、镇江港这五大国家级主要港口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初步形成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四大重点货种专业化布局,逐步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和长江中上游中转联运三大运输体系,重点加快太仓港和连云港港两个集装箱干线港发展,进一步发挥南京港的区域核心及辐射作用。

同时,要对照建立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加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之间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在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努力形成合理分工、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探索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按照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江苏新交通的要求,在扩大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交通的整体效率,更加注重减少资源占用,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速度、质量和效益并重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一是加快发展交通服务业。通过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特种服务和综合物流等现代产业,促进交通运输服务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要着力优化交通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完善和实施运输市场管理新机制;要提升运输枢纽服务能力,加快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为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提供重要依托;要快速推进海运业发展,采取多种扶持政策积极增开海运航线,为外向型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要努力提高服务业集约化程度,引导企业改造经营机制和加快装备结构调整;要鼓励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型交通服务方式。

二是继续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地区间交通协调发展。按照我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和加快苏北振兴步伐的要求,继续支持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交通发展,使其交通发展水平能够动态适应和适度超前于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要引导苏北地区不要盲目与经济发达地区攀比路网密度或公路等级,做到科学规划、分步推进、量力而行。要综合考虑交通投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力争把握好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好省和市、县两个积极性。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继续抓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力争在跨江大桥和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中,取得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要及时总结和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交通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行业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水平。要从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技术手段等不同角度,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决策技术研究,以及规划设计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技术、交通统计技术、环境友好型新材料技术及材料再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提高交通安全、降低交通工程全寿命成本、节约土地、高效利用岸线的目标,并实现交通发展与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相协调。

(三)坚持和谐发展,全力推进五大交通建设

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努力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交通行业与外部行业的和谐关系,以及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同时,要把全力推进法治交通、平安交通、惠民交通、诚信交通和廉政交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交通的重要抓手,整体设计,全面推进。

一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制定出台建设法治交通的实施意见。要加快交通立法步伐,加速形成地方交通配套性法规体系;要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更加规范交通行政决策程序;要进一步深化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反应快速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制;继续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将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有机统一起来。

二是密切关注公共安全,全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要提高交通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减少因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安全事故;要切实履行好“三把关、一监督”职责,从源头上遏制营运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建立重点湖区搜救基地,增强救助能力;制定和完善各项应急运输保障预案,提高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

三是加大利民便民力度,全力推进惠民交通建设。把交通发展目标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成果。要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的范围,提高各项便民措施的实效。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更加方便、灵活、经济的方式及时为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

四是规范交通市场秩序,全力推进诚信交通建设。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加强交通市场信用管理,对交通建设企业履约信用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全面完善客货运输行业、机动车维修行业和驾驶员培训行业信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加快健全惩防体系,全力推进廉政交通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努力遏制交通系统腐败现象,向社会充分展示交通行业的清廉形象。

为圆满完成“十一五”交通发展目标,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重点落实好以下关键措施:

一是要全力争取有利于交通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交通加快发展的氛围。继续推进交通发展由部门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将交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在财政投入、征地拆迁、外部配套条件及税费征收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帮助协调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用地办理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

二是要着力解决用地办理、项目许可、资金筹措中面临的突出困难。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支持交通用地的具体政策,将交通规划纳入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地区用地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相协调。更加主动地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筹措交通发展资金,深化经营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交通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推广“统贷统还”模式,增强交通部门融资与内部调剂资金的能力;对难以运用市场化手段筹措资金的水运工程,要积极争取政府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研究费改税等重大财税制度改革对交通发展的影响,全面加快各项体制改革步伐,重点是尽快全面完成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执法规范性、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理顺港口管理体制,强化港口行业管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继续推进乡镇交管所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交通基层组织建设。

四是要全面增强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针对市场经济多元化的特征,改进统计方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加强软科学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资源的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各地交通发展动态,加强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决策制订与修改的及时性。做到决策科学化、责任具体化,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全面增强交通决策的执行力。

五是要更加重视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省交通科技创新领先、优秀人才众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快构筑江苏交通人才高地。要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教育,加强交通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激化各类人才服务交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交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

2006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对于顺利推进“十一五”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为延续“十五”交通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要确保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0亿元,同时切实履行起行政管理职责,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一)全面深化各类交通发展规划

切实加强对交通规划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协调。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绩效评估和规划滚动机制,规范规划管理程序,提升规划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效益。

在提请省政府尽快审批通过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同时,紧密围绕江苏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一是要编制完成全省港口发展战略和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港口发展定位、发展重点以及港口资源整合的配套措施;二是全面开展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根据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精神和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在乡(镇)村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形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方案;三是要全面完成运输经济发展、人才与教育、文明行业创建等一系列发展规划,确保今后五年内各项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序推进。

(二)继续推进公路加快建设

确保建成通车沿海高速公路连盐段、淮盐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宁蚌高速公路江苏段和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宁淮高速公路南京段,全省新增高速公路350公里以上;继续加快苏通大桥和其他在建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新开工连云港至临沂、徐州至济宁、南京绕越高俟范隙巍⑺罩萑瞥枪分廖尬诽妨酉叩?条(段)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泰州、崇启、南京四桥3座过江通道;力争开工建设六合至江都(部分扩建)、江都至广陵(扩建)、江都至海安、苏州董浜至石牌等4条(段)高速公路。确保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500公里。确保农村公路1万公里、力争1.2万公里建成通车。

以实现全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一步构建周期性、预防性养护良性循环体系,积极推进精细化养护,确保干线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86%,新建成800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路。312国道江苏段全部建成绿色通道,全省新增普通干线公路绿色通道800公里,同时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三)尽快形成水运加快发展态势

想方设法突破航道融资瓶颈,力争尽快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方参与、多种渠道、多样方式并存”的航道投融资体制。要积极借助交通部支持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的优惠政策,全力争取中央财政的最大支持,并全力争取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更大支持;全面推行“省市共建、拼盘投资”的模式;进一步加大交通规费统筹向水运建设倾斜使用的力度;改进征费手段和效率,确保航道规费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要重点推进苏北运河“三改二”等重点航道工程建设,并力争开工建设盐灌船闸、焦港船闸,确保全省航闸投资不少于20亿元。

同时,要强化港口行业管理,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加快重点港口建设步伐,确保建成连云港墟沟港区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加快推进苏州港太仓港区二、三期工程,南京龙潭港区二、三期工程,镇江大港三期工程;确保开工建设连云港庙岭三期突堤工程、连云港东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南通洋口港区陆岛通道工程。确保全年投资70亿元,新增万吨级泊位38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7700万吨。

(四)全力引导交通服务业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省厅出台的关于加快交通服务业发展意见中的各项要求,确保交通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5%以上,达到600亿元。继续推进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确保公司化率提高到30%以上,有力促进客运业结构调整;继续实施客运站标准化工程,完成新建4-6个、改建10个目标;继续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确保通等级公路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超过95%;建立汽车维修行业和驾驶员培训行业信誉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展交通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全面实施交通规费优惠政策,重点鼓励发展集装箱专用运输车辆和20吨以上大型运输车辆;继续实施船型标准化工程,基本完成钢质挂桨机船改造;在加强省际协作的同时积极调整规费征收政策,尽快有效遏制车、船外流现象;加快推进主要集装箱港口港航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建设,努力构建“大通关”体系。

(五)努力提高交通行业监管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不断夯实质量管理基础。一是要强化信用管理,对进入我省交通建设市场的所有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建立信用档案,进行动态考核和信用评定,培育质量信得过企业;二是强化合同管理,严格规范工程分包、设计变更行为;三是要深化招投标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在市一级全面推广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和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督促各市加强对干线公路招投标的监管和质量监督;四是要拓展质量管理范围,把质量监督向港口建设工程延伸;五是要健全农村公路工程监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专项监理员制度。

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交通安全持续稳定。一是要加快水上搜救中心内河分中心基础建设步伐,提高内河突发事件救助保障能力;二是要深入开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等专项整治活动,推进新一轮渡船更新改造和撤渡建桥工程,确保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三是要加大港口保安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港口反恐应急体系;四是要全面完成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指路标志体系建设;五是要开展工程安全监督检查标准研究,建立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交通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交通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推进交通立法进程,力争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和《航道管理条例》。继续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乡镇交管所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在全系统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公文交换系统,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十一五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第6篇

一、师德方面:

努力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有关未成年人教育法规以及师德教育文件。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做到为人师表。教育教学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学校大局为前提,对于学校分配的工作,不论大小,都高度重视、尽职尽责、认真完成。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工作。严于律己,争做师德标兵。以努力创新的情怀引导学生,努力形成比知识、比能力、比贡献的新型教师的精神风貌。

二、教育教学方面:

1、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充分利用我校优势,有效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地用新型的科学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努力培养自己持续学习的能力,让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成为自己的一种工作方式,一种职业习惯。

认真学习、钻研《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以及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以积极的态度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新课标”,深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师生双方平等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学习社会,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的实际能力,对学生的成功体验及给予积极肯定和赞赏。

2、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坚持运用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整合,制作更好更优秀的教学课件。锻炼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机会,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最优!

3、在教学教研方面。积极参加各级各项教学教研活动,认真听课,积极评课,在研训中吸取别人的长处;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科研活动,而且要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课题方向,并以科研论文的形势展示自己的尝试和探讨结果。争取每学期准备一节“公开课”,写一篇高质量论文,使自己成为具有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学习型的教师。

4、做好读书笔记、写好教学反思,努力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知识在于积累,“厚积而薄发”是人民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做好读书笔记就能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反思是自我提高的阶梯,好好想想,看哪里做的不对。这样会使我们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也会让自己观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观念会有深层的认识。另外,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因而经常做好读书笔记、写教学反思可以使自己业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坚持参加小学继续教育学习。

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优秀的小学教师既需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具备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要想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就得坚持参加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

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在未来五年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教育艺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鲜活性,努力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爱国思想、践行能力,平时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力争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得到全面提高。同时自己也要向“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行列努力,力争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和表率。

上一篇:让想象来推进朗读感悟下一篇:休闲空间